工程造价经济分析范例6篇

工程造价经济分析

工程造价经济分析范文1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问题;解决方法

建筑行业本就是一个更新快、发展快的产业,从几十年前的小规模小楼房,到现在各个城市到处云集的高楼大厦,可以看出此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随着人们知识观念的更新、施工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造价行业也随之不断更新进步。工程造价简单地从含义上来说,就是对某一项建筑工程的资金花费,在开工前进行合理的预测,根据预算结果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成本,保证利益不受损失的控制方法之一。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工作一直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传统的、更新速度慢的工作只会在时展中被逐渐淘汰,所以,保持造价领域的活力和更新,不断完善自身工作的不足,是保证造价经济分析工作持续发展,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必要途径。

1当前造价经济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1.1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

工程造价是一项由许多环节组成的工作,各部分有机统一并且相互有着紧密联系。在目前的造价预算中,虽然有许多算量软件兴起,甚至能够代替传统的手算过程,减轻了人们的工作量,但是,还是有些特殊重要的造价需要人为验算复查,况且软件算量也会出现误差。对整个工程造价来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的小错误,对之后的结果都可能造成重大的影响,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展,工作人员的编制工作要注意保持高度的严密性,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来说,工程造价的控制要遵循一个三不超过的原则,也就是结算不能超过预算、预算不能超过概算、概算不能超过估算这三点,且这几个原则之间相互联系、关联影响造价工作,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保证满足这三个原则,工程造价控制也就已经符合要求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工程都存在着三超的现象,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工作人员在编制过程中的判断失误造成的。这种失误有可能是由于一不留神的粗心造成的,但更多的与造价人员的能力素养和职业素养有着直接关系。在造价编制过程中,有可能工作人员对这项建筑工程不够了解,进行了错误的估算;可能自身经验不够丰富,不能完整的预测整个施工过程或对造价的概念理解不够明确,造成在编制过程中的多算或者少算的错误;更有可能,从一开始在编制时,就已经与整个预算工作不在同一平面,脱离了主体方向,自然在之后的编制结果中会存在很大的偏差,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种没有列举的可能性,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或者自身能力不足造成的。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确定在工程造价经济分析过程中,编制人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1.2经济分析过程中的重点划分不明

工程造价在各个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只有在分清各阶段重点工作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对整个工程造价进行把握和经济分析[1]。在工程造价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工程进行大致的估算,在这时,要区分好不同项目的类别,结合整个工程大致方向,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对造价经济进行分析预测,并得出结果;在结算时,其中值得重点注意的就是整个工程的工资结算方面,占据其中的一大比例,同时,编制人员要将建设规模和建设投资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比较,根据这两方面再进行相应的计算,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最佳的适合方案。从理论上来说,上面所分析的都是十分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方法,但是在实际中,编制人员往往不能准确的划分经济分析中的侧重点,对于数据的分析和造价的编制工作没有针对性的区别,容易造成经济分析工作中的失误。

1.3造价体系不够完整

对于工程造价的经济分析工作,从开始出现到现在的繁荣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对与现在很多工作的开展都有一定研究意义和借鉴意义,但是由于一直没有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造价体系,并不能对造价分析工作造成任何有利的影响。所以,为了减轻之后的工作量、促进经济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将工作流程和结果记录下来,通过整个造价领域的相互联系,保存备用,既可以作为日后查找资料的方便途径,又可以作为业内新人工作的经验方法,方便快捷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效益。同时,广大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工作中的资料方法又具有超强的借鉴意义,能有效避免和减少之前所说的工作错误的发生频次。

2对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工作发展的有效建议

2.1增强工作人员的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

在造价编制工作中,经常出现由于工作人员自身能力不足、专业知识欠缺或者经验不足造成的失误,严重影响经济分析工作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在这样的现状下,提升工作人员的知识能力、严格要求新入职人员的职业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参与编制造价的工作人员,鼓励支持他们主动提高自身能力,认真学习他人的工作经验、工作态度和结果。关注整个行业动态,对于造价行业发展方向和新的变更及时作出反应,并运用到工作中来,确保造价经济分析工作的与时俱进。对于新的人才,提高职业能力的要求,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知识性的失误,在入职参与编制时,要做到不懂就问,学习有经验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尽快地熟悉流程,适应工作。除此之外,企业领导人员应重视员工的专业素质,有周期性的实行考核制度,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在有压力的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企业也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开展一系列技能比赛和专业知识培养教育,增强职业人员的工作激情,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专业能力。

2.2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工作中的各个部门本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工作努力的。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相互联系,能及时反馈了解各部门的工作进度和结果,对其他部门的工作进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促进整个分析工作的共同发展。各项目部门本就是联系紧密的大整体,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经济分析工作和造价编制工作中又许多相互重合的部分,更是说明了各部门加强合作的必要性。比如,其中的设计部、规划部、施工部,三者之间相互合作,加强交流,对于加快整个流程的顺利快速进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3规范整个工程参数和格式

在新时期,各个地区加强了经济联系,所以,许多大型建筑工程都具有跨区域性,但是不同区域之间的规范、参数、格式又有许多差异,容易造成经济分析工作的混乱,增加工作难度和复杂性。因此,为简化工作流程,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统一工程参数和规范格式是必然的。同时,对工程造价经济分析中的不同区域参数进行统一整合,不仅加强了区域间造价经济工作的合作交流,还能为造价编制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统一的参考依据,降低工作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2.4完善整个工程造价经济分析管理体系

[2]在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工作中,做好记录和验收工作,对于整个工作的数据做好记录,并整理好有关资料,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加强全国各地各区域之间相同工作领域的联系,促进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大体系的建立,既是之后工作检查的有力依据,也是十分具有教育借鉴意义的重要资源,对完善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工作具有很大意义。

3结束语

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工作的发展,也能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在工作过程中,及时更新观念、学习新的工作方法,主动发现并解决自身工作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降低相应的运行成本,都是促进当前造价经济分析工作健康发展运行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周文迪.关于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工作的探讨.[J]工程科技专业资料2013(8).35-87

工程造价经济分析范文2

工程造价控制质量经济学分析

如何有效提升工程造价控制质量,一直是施工企业极为关注的问题。显然,惟有建立起有效管控手段,才能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就传统手段而言,一般通过优化施工技术来实现。不可否认,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其控制效果也会受到施工技术提升程度的影响。为此,在其它领域寻找优化措施便成为必然选择。

笔者指出,还应基于经济学视角来考察工程造价控制的质量问题。具体而言,利用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完美,以及因技术的不可分性而导致的团队作业中的成员监管缺位等两个原理,就能深刻分析出影响工程造价控制质量的原因,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应对。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影响工程造价质量的经济学分析

遵循上文所提到的两个原理,经济学分析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造价概算中的信息不完美

信息不完美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因人的有限理性使然和对象物信息的非完全性,导致主体难以做出准确决策。将其具体到工程造价中便是,造价人员因专业知识存量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工程的诸多信息无法获知(如不确定性信息),从而使得造价人员在造价概算中难以做到精准。由此,这也是当前“三超”现象产生的经济学根源。从中可知,试图强化造价人员的岗位能力培训,乃至优化工程造价技术,都无法消除信息不完美的干扰。

(二)造价控制中的团队作业模式

工程造价问题还存在于造价控制中,即针对施工人员成本控制的监管领域。众所周知,团队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的常态,而这种模式却为造价控制监管带来了挑战。工程施工中因存在着技术的不可分性,这就使得难以测算员工个体在成本控制中的努力程度。在此情形下,必然激励员工实施“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其结果则是对施工成本控制的漠视。实践表明,团队作业模式还存在着磨洋工现象,这都成为影响造价控制的经济因素。

二、经济学分析下的反思

(一)针对信息不完美现象的反思

该现象主要干扰造价概算,又因干扰的方面分别指向主观(有限理性)和客观(对象性的信息传递),因此可以在减少有限理性方面下工夫,从而借助知识存量的增加和计算能力的增强,来降低因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的概算失真概率。就具体的实践途径而言,则可以优化造价团队的成员组成结构。

(二)针对团队作业模式的反思

这里需要指出,上文在提及团队作业模式所出现的问题时,实则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即参与工程施工的员工存在着自利心态。当然,这与实际并不符合。但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来看,一线员工仍倾向于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从而能侧面印证经济人假设的相对正确性。尽管难以测算单个员工的成本控制程度,但将成本控制任务落实在人头上并伴以物质激励,则能有效强化他们的成本控制意愿。

三、反思基础上的对策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反思基础上,以下将从两个方面展开对策构建。

(一)提升造价信息有效传递

信息传递的实施主体仍是各部门成员(工程制图人员、造价人员等),而信息化平台无非加强了这种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进行“成本—收益”比较的前提下来确定引入信息化平台的程度,但应通过制度设计来增强项目小组成员间的信息互动程度。对于诸多文献提到的全流程负责制度,其核心点就在于:造价控制各环节的成员对其工作的好坏不仅负全部责任,还对因工作的缺失而导致的下游损失负相应责任。这样一来,成员间信息传递的内生驱动力便形成了。

(二)提高团队作业成本控制

具体而言,需要针对工程下的各分项目负责人合理授权,授权的对象就是将分项目施工预算资金额定后交由负责人控制。这样一来,实则就完成了事权和财权的平衡。然后,通过进行施工成本逆向分解来落实到分项目员工头上,此时就建立起明确的个体成本控制目标。分项目负责人根据个体成本控制效果给予绩效奖励,而奖励的经费来源便是额定资金的剩余部分。不难理解,这就在激励兼容的原则下解决了造价控制中的团队作业监管问题。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本文无法穷尽所有有关的对策要件,但笔者仍从独特的视角下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四、小结

本文认为,传统控制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其控制效果也会受到施工技术提升程度的影响。因此,还应基于经济学视角来考察工程造价控制的质量问题。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高晶晶.高速公路造价管理及控制[J].北方交通,2012,(6).

工程造价经济分析范文3

Abstract: The advance or not of cost technology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rationality of project cost. To this end, to establish cross-sector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mechanism for field observation should become the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cost staff. The economics analysis and operation of its rationality should focus on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bounded rationality.

关键词:工程造价;经济学分析;实际操作

Key words: project cost;economic analysis;the actual 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092-03

0 引言

在预算约束背景下的工程造价面临着诸多外部挑战,其中的“三超”现象已成为目前业内广泛关注的事项。从而意味着,如何实施合理的工程造价活动,应成为当前人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近年来针对工程造价合理化的论述频繁出现在各类文献资料中,通过笔者的梳理发现:其中的大部分论述都是基于造价技术层面而给予的应对措施,却似乎未能充分发挥经济学独特视角的作用。关于这一点,笔者体会颇深。

诚然,造价技术的先进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实现。然而在多元目标驱使下的工程修建,却无法仅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进行考察。为此,建立跨部门的协同机制,以及建立现场观测的实践机制等,都应成为造价人员需要履行的职责。可现实却表明,包括以上两方面的机制却未能完全满足。鉴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工程造价合理性构建中所存在的问题

基于经济学视角,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

1.1 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工程建设方的造价人员成为履行工程造价活动的当事人,从而其岗位素质直接影响到造价合理性与否。根据目前所反馈的信息显示,造价人员因对工程整体视阈的缺乏,以及仅凭自身思维惯性的作用下,将在20%左右的程度上影响到造价合理性的实现。所谓“整体视阈”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目标;与此同时,建构工程与各媒体的共生效应也应纳入到整体视阈的范畴。然而,造价人员在工具理性驱动下似乎在概算层面显得一丝不苟,却可能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出现“三超”现象。诸多文献已就这个问题进行的论述,而笔者的视角不尽相同。

1.2 信息传递存在的问题 考察现实的工程造价过程,建设方因组织结构职能化而影响到在项目设计、项目概算、项目施工等三方间的统筹协调。从而,在信息不完美的前提下造价人员难以充分掌握设计人员的预想,也在概算时忽略了施工人员的现实处境。目前诸多文献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仍在于所谓的“人员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之类的解释。实则不然,在科层组织结构模式下,各职能部门人员的横向联系须建立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下,结果现实的企业却缺少这类制度安排。

1.3 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机制设计理论认为,一项制度能否具有效率性,关键在于它的设计能否满足激励兼容的要求。“激励兼容”是指,激励制度的供给者在满足被激励者需要的同时,还使得被激励者能按照供给者的预期行事。这种过程型激励在企业工程造价中的人员绩效管理中,却往往未能得到重视。正因如此,在当前建筑工程层层外包的背景下,建设方有关人员往往并不关心造价的合理性,而是期望于把成本控制压力转嫁给承包方来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目标。这样一来,将无助于企业良性社会声誉的建立。

1.4 有限理性存在的问题 由西蒙提出的“有效理性”实则表明,因人类的计算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天然的约束性,因此不可能对未来所发生的所有事情进行充分预期。而这一经济学思想便可以用来考察“三超”现象的发生原因。受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规模大等因素影响,建设风险必然大量存在。然而,这里应区分系统性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两类。作为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则是指向前者。因此,在有限理性的约束下系统性风险也就存在着发生的可能。

2 针对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工程造价经济分析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成本; 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为了实现工程盈利之目的,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就是所谓的项目成本管理。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下的企业成本控制入手,探讨成本控制策略。

1 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来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 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2、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随着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 将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

3、动态控制原则。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案, 为今后的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 即使发生偏差也无法纠正。

4、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 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PDCA 循环)。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项目经理部的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 应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利, 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 并实行奖惩制度, 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测算方法包括成本估算分析、预算分析和成本分析三个方面,成本控制一般包括成本收益和成本支出两个方面。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运用经验和历史数据估算法、因素估算法进行成本估算分析,通过分析工程量组成、分析中标价组成、分析材料价组成以及分析内外部环境条件实现预算分析,通过统计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现场管理费、临时建设施工费、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安全文明环保施工费等进行成本分析。

2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基础管理工作缺失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造价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缺陷,主要表现在:①建筑工程项目中没有健全的价格信息系统,工程项目中所用的设备及材料与市场价格存在加大差距,不能及时有效的预测、调整工程造价的成本;②成本控制部门进行成本概算时使用的概算指标及定额标准不同,导致成本估算不能很好地满足项目需求;③工程项目缺少相关的成本概算指标,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数施工单位笼统地套用定额指标,不能对特殊的工程项目进行特殊分析[2]。

2.2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由多方共同完成,而开发商、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没有统一规范的造价尺度,同时缺少沟通机制,使得项目在进行工程造价的时候出现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开发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只关注项目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忽略控制造价指标,使得项目施工现有使用的造价管理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进行成本控制。此外,我国当前工程造价多是阶段管理模式,缺乏对工程项目整个过程的管理,这更加剧了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2.3现场签证管理不充分

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人员对成本控制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监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低、专业素质不高等因素使得他们在不了解工程项目实际预算及规范的情况下,随意颁发一些签证,这直接增加了项目质量不合格、攫取高额利润等现象的存在。

3 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的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3.1工程变更程序的控制

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成本,要规范并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程序。工程变更程序是全方位的度量,控制工程变更程序可以较好地控制工程中的突发项目,可以通过事前控制避免开发商、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突然变更。工程变更和企业成本联系在一起,通过规范和控制工程变更程序可以详细地说明变更过程产生的费用,这样可有效实现成本控制。

3.2规范现场签证管理

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要做好工程费用的控制,因设计改动而增加的费用,要有明确的说明,严格的现场签证可以详细清楚地了解成本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很好地控制相关费用。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有全局把握意识,对工程项目所需费用有整体的意识,对于一些日后极有可能发生改变的要实现预计,同时,做好工程项目的跟踪,只有这样严格控制现场的签证,在项目结算时才可以减少互相推诿的现象。

3.3打造动态跟踪控制机制

一个工程项目所需周期较长,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工程项目的变动都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建立动态跟踪控制机制,控制工程项目的整体造价,同时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对费用变动进行成本跟踪,保证建筑企业在项目成本及管理中处于主动地位。

3.4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成本控制策略

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等均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计划控制和动态管理,合理加大施工设备及材料的投入,加快工程项目进度,节约工具、设备租赁费用,缩短项目周期,从而实现现场成本控制[3]。林外,在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施工现场安全性、环保性以及场貌场容等都与企业成本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此,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健康,保证机械设备完好,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3.5施工要素成本控制策略

施工要素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人工费控制、材料费控制、机械费控制、办公费控制及经营招待费控制。定额的人工费和市场上的劳务单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项目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每一单项工程人工费的支出,避免出现重复用工和返工损失等引起的人工费用超支。对材料费的控制要以施工消费定额为标准,根据量价分离原则精确计算各项目工程的工程量,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限额领料、超支自负。机械费的控制主要通过加强设备调度、做好设备维修、提高设备利用率,并将不再使用的设备退库实现,另外,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提高设备的产量,从而实现成本低的控制。加强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用电用水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办公费用的控制。协调建设单位和业主、消防、监理、环保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分项工程质量合格,减少因施工不达标或施工事故引起的处罚现象,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

结语

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的企业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企业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动态的过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通过不断总结建筑施工中的经验,持续完善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实现建筑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成本优化控制,从而,为企业争取利润最大化,并推动建筑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林燕.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商情.2012,1(23):223

工程造价经济分析范文5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造价;审计;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1-0132-02

工程造价审计方法是融合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财务和法律等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并通过众多的工程造价审计单位和造价工程师,在长期的工程造价审计实践和研究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发展出来的方法体系。工程造价审计部门通过对工程造价审计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进行确定和控制。

一、工程造价审计方法的特点

随着科学发展,工程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学、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学等理论、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同时,一批新的学科、技术和方法得以创立和运用,如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网络技术、价值工程、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等。这些方法和理论在工程造价咨询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奠定了现代工程造价审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

现代工程造价审计方法的特点是:(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重视定量分析;(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重视动态分析;(3)统计分析与预测分析相结合,重视预测分析。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通过研究事物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它是在逻辑分析、判断推理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找出事物发展内在规律性,确定事物的本质。在工程咨询研究中,在许多难以用计量表达的场合,定性分析方法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2.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选择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数值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反映一定事物的质与量的关系来揭示事物内在规律,在数学、统计学、运筹学、计量学、计算机等学科基础之上,通过方程、数学图表和模型等方式来研究事物的本质。在审计工作中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复杂事物进行数据处理,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使问题更为清晰,解决方案更为精确。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观测和评价事物某一时点状态的一种方法。基于对历史和现状的预测和计算,可以对企业所处的环境状态、项目的效益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价。如项目评价中通过计算静态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等指标,可以对项目的财务效益做出初步的判断。

2.动态分析。在工程造价审计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在项目决策评价阶段,要树立动态观念,如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市场供求变化、技术发展变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等。现代项目财务评价一般以动态分析为主,主要进行项目现金流量分析,计算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并进行风险概率分析等。

(三)统计分析与预测分析

1.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对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造价信息进行统计、收集、整理和分析。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经常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渠道,收集大量的统计数据,包括行业、区域、市场、技术、企业等的统计资料和造价信息,从而分析、归纳和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发展动向。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也需要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对投资、质量、进度等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计划进行比较,判断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预测分析。预测分析是依据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住处,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推测、判断的方法。预测分析是工程造价咨询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投资前期决策阶段。投资项目决策是建立在对未来预测的基础上的,需要对未来的社会环境、产业政策走、技术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变化、原材料供应、配套条件约束、资金市等进行预测。

二、常用的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一)项目评价方法

1.财务评价方法。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是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投资项目财务评价包括财务赢利能力评价和债务清偿能力及财务可持续能力评价。

(1)投资项目的财务赢利能力评价。它是在编制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的基础上、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指标。其方法包括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两大类:1)静态评价方法计算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的评价方法;2)动态分析方法根据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利用折现分析的方法,计算投资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指标的分析方法。

(2)投资项目债务清偿能力及财务可持续能力评价。1)债务清偿能力评价可以通过计算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和借款偿还期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2)财务可持续性评价它是项目寿命周期内企业的财务可持续性评价,是对整个企业财务质量及其持续能力的整体评价,是在偿债能力评价基础上的更大范围的评价,不仅要评价企业借款的还本付息能力,而且还要分析企业的整个财务计划现金流量状况、资产负债结构及流动状况。它是财务评价的重要内容。

2.国民经济评价法。国民经济评价是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要方法,它要求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从宏观经济的战略高度来评价投资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带来了影响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为投资项目付出的代价。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它要求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国民经济参数,分析计算投资项目的国民经济费用和效益,评价项目投资行为的国民经济宏观可行性。

3.方案经济比较法。方案经济比较是技术政策、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和项目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各项主要经济与技术决策均应在对各种技术上可行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计算,并结合其他因素详细论证、比较的基础上做出抉择。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方案比较方法有两类: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分析方法和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静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现值比较法、年值比较法、最低价格法、效益费用法。

(二)价值工程法

价值工程是指着重于功能分析,力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生产出在功能上能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服务或工程项目,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有组织的活动。

价值工程法主要应用在项目评价或工程设计方案比较中,它是评价某一工程项目的功能与实现这一功能所消耗费用之比合理程度的尺度。它是以提高价值为目的的,要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为基础,以科学的技术方法为工具。

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评价或设计方案比选中应用,并不是对所有内容都进行价值分析,而是有选择地选择分析对象。其对象是选择方法有ABC法、比较法等。

(三)方案综合评价法

方案综合评价就是在建设项目各方案的各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评价的基础上,谋求建设方案的整体优化,而不是谋求某一项指标或几项指标的最优值,为决策者提供各种决策所需的信息。

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是列出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值以及反映其他效果的非数量指法,由专家们论证后由决策者决定或不经论证直接由决策者决定建设项目的优劣。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度,即先确定目标、评价范围、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双重,再确定综合评价的依据,最后选择综合评价方法,做出评价结论。这个工作程序中包括预测、分析、评定、协调、计算、模拟、综合等工作,而且是交叉和反复进行的。

(四)概率分析法

概率分析也称风险分析,当某方案中有关参数值不确定,但知道其概率分布时,就可做概率分析。概率分析是在对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大致估计的情况下,研究和计算各种经济效益指标的期望值及风险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项目决策、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选择,更多地用于工程招投标中投标报价的决策。

(五)概预算法

工程概预算是确定工程造价最基本的方法,它是由建设程序和建设项目特点以及建筑产品特点所决定的。目前,我国的各种概预算方法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大体归纳为两类:一是定额计价法;二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在全过程造价审计中主要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1.定额计价法。定额计价法是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颁布的各种工程建设计价定额,结合工程图纸或工程资料,按照工程造价计算程序计算工程造价。它又分为工料单价法和综合单价法。

2.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指由招标单位按照《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包括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和项目编码、统一的计量单位、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设计图纸计价工程量并给予统计、排列,从而得出清单。投标单位据此清单,结合拟建工程和企业自身情况进行报价,作为评标、定标和施工合同签订的依据,并据此进行工程造价的结算、决算。

三、结语

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工程造价审计已成为极具重要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但是,由于机制不健全、造价审计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领域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建议今后在多方面加以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严玲,尹贻林.工程造价导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徐大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

[3]董士波.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4,(1).

工程造价经济分析范文6

关键词:工程经济分析:铁路:项目建设

铁路项目工程具有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而且一旦施工开始,就不可随意取消或终止,否则投入的巨额资金就无法发挥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给铁路建筑企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铁路建设企业应加强投入与支出方面的考虑, 尤其应保证铁路项目的决策科学化, 因为铁路项目的科学化决策是建设项目的大事, 要求铁路建设企业将其当做工作的重点进行落实。 实践证明, 通过引进工程经济分析,可实现铁路项目建设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最优化,有效降低铁路工程项目投资成本,促进铁路行业健康蓬勃的发展。

一、工程经济分析的意义

1、效益最大化。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运用适当方案,合理配置资源,使有效的资金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为达到工程目标,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包括技术方案和经济方案。

3、融资最优化。围绕多个融资方案,选择最有利的资金来源或资金方案。

4、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出发,分析和鉴定一个铁路建设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影响。

二、工程经济分析的特点

1、立体性

1.1工程经济分析是工程技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渗透并在它们边缘上发展起来的结合体。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对一项工作进行经济分析,不仅要考虑工程的技术特性,还要全面地、辨证地考虑经济因素和其他社会因素以及人的因素。

1.2工程经济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营管理等整个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评选出最优方案,达到技术工作经济化的目的。所以说,工程经济分析具有立体性。

2、实用性

工程经济主要研究工程建设领域中技术工作的经济问题及处理这些经济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工程经济中的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 定量性

工程经济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经济分析的根本要求,是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提出明确的数量观念,进行价值判断。一切工艺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环境方案的优劣都应尽可能通过计算指标将隐含的经济价值揭示出来,对于实在无法量化的济要素辅以定性说明。

4、 比较性

工程经济研究的不是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也不是经济原理的追寻和探索,而是在现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已知的较成熟的经济原理对工程建设各阶段进行多方案比较,从中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

5、预测性

工程经济分析是在一项工程活动之前进行的,具有预测性。它通过多种科学手段对将要发生的工程活动进行预测,力图达到与实际的最大接近,但并不完全等于实际,所以在经济分析中还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找到敏感性因素和风险较大因素,分析其发生的概率和变化范围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分析效果的改变,以更好地把握实际活动。

三、铁路项目各环节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1、投资决策环节

铁路项目建设的投资决策,是选择与决定投资方案的过程,通过对拟建工程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再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比较,最终做出判断的过程。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成败问题,关系到铁路项目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

2、 设计环节

2.1处理好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铁路项目的设计方案应处理好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的关系,经济合理性需要工程造价尽量低一些,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效果,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功能水平偏低,无法满足对铁路施工功能的要求;技术先进性要求施工技术与项目功能水平先进,但是如果单纯追求技术问题,可能会造成铁路项目造价过高。因此,要利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中的费用――效益分析法,设计部门应尽量处理好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先进性的关系。

2.2建设方案应兼顾施工与使用的全程费用。铁路建设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如果一味减少项目建设初期投资的话,工程质量就得不到保障,势必会造成铁路使用中维修费用过高,甚至有可能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给社会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在铁路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兼顾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通过细致的经济分析,尽量使铁路项目的全寿命费用达到最低化。

2.3设计应兼顾近期及远期要求。因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们对铁路的使用功能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所以对铁路项目进行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应兼顾项目的近期与远期要求,恰当选择铁路项目当前的使用功能,与此同时,也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给铁路项目的未来建设留下发展余地。

3、 投标报价环节

我国的铁路工程经济报价正与国际接轨,工程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正慢慢从传统的“量价合一”定额核算模式转变到“量价分离”的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逐步规范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运用无标底的合理低价中标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运用合理低价中标的铁路工程投标中,投标报价是投标过程的核心内容,报价高并不意味有高利润,报价过高会造成企业不易中标;报价过低,可能会因低于“最低合理价”而投标失败。因此,在该情况下,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科学估算铁路工程成本是决定最终报价的重要依据。

4、施工环节

施工环节是铁路项目实现相关功能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为此,铁路建设部门应加强该环节的经济分析,尤其应重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铁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施工活动进行科学监管的重要途径,施工组织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对工程经济分析造成影响。

5、 运营环节

大量实践证明,铁路运行过程中后期相关设备的更新、维护等应用大量资金,成为铁路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引起铁路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成立专家评估团队对提出的不同方案进行经济上评估;另一方面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政策要求,进行细致的经济分析及技术论证,通过多方比较与评估。另外,依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技术政策,作出最优选择,以降低铁路项目运行环节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为实现铁路项目社会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经济分析贯穿铁路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在以较小投入获得较大产出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我国铁路基本建设节约大量资金,并促使提高各参与单位组织管理能力与竞争力水平。铁路建设中的工程经济分析工作正逐步引起各铁路建设部门的重视,并加大了技术经济综合人才的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