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卫一体化可行性研究范例6篇

城乡环卫一体化可行性研究

城乡环卫一体化可行性研究范文1

一、城乡结合部的含义

城乡结合部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地域概念,它是反映中国社会转型、变迁的一个活标本。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地域结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向农村环境转换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互为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十分活跃的地区,通常位于连片建成区和郊区以及几乎完全没有非农业住宅、非农业占地和非农业土地利用的纯农业用地腹地之间,又称“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带”、“乡村边缘带”、“乡村—城市边缘带”等。

二、成都市城乡结合部的空间范围

城乡结合部在某一时段内是一个动态渐变的区域,但在某一时点是相对静态的。根据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戴宾教授在《成都:现实与未来》一书中对成都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的研究,即该书在界定成都城乡结合部的空间范围时主要借助于行政区划,以中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建制乡镇和城区的街道办事处为基本单位,采用图像识别法、指标体系法分别对成都城乡结合部的空间范围进行分析测算,并结合实地调研确定了其范围,主要涵盖了以下17个乡镇:苏坡、文家、金泉、沙河源、机投、金花、簇桥、圣灯、保和、青龙、十陵、中和、白家、犀浦、红光、石羊、琉璃。

三、成都市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城乡结合部由于处在城市与乡村接壤的特殊地带,是城市与乡村互为渗透、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快速转变的区域,因此市容环境与城市建成区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通过对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沙河源街道办事处辖区的调查,发现城乡结合部地区市容环境最主要的问题可以归结为“脏、乱、差”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脏”:马路上尘土较多、建筑墙体陈旧污损,生活垃圾及废弃物较多,有些地段污水横流,生活污水随意排入河道,污染环境不断产生新的卫生“死角”和“龙须沟”,有些地段杂草丛生,严重影响城市美观;

二是“乱”:存在“十乱”现象,即: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摆乱卖、乱倾乱倒;

三是“差”:市政及生活设施差,路面破损状况严重,大多道路既破旧又狭窄,通行较不方便。

经研究发现,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一)制度因素

管理体制不顺是造成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较差的一个制度性因素。城乡结合部往往同时具有城乡社区不同的组织与行政管理结构。这里城乡地域交叉、街乡行政管理交叉,其各项制度并没有完全转变为城市管理制度,仍具有城市——乡村的二元制度特征。城乡结合部既非城市,又非乡村,但既有城市的要素,又有乡村的要素,两种管理体制在这里交织,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往往成为管理上的“空挡”;同时辖区内众多的单位“各自为政”,管理标准不一,相互交错的地段,也为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问题,管理的薄弱和松散导致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建设落后,市容呈现较差的局面。

(二)规划建设因素

近年来,随着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规划建设加快进行,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以来,以及实现成都的“新三最”目标,成都市区向周边农村扩展更为迅速。而同时,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对城乡结合部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建设较城区落后,没有详细规划,住宅区、商贸区没有统一规划和设置,功能区不明显,住宅区、商贸区交错现象比较普遍。或虽有规划但是实施控制力度不够,违法建设、乱搭乱建现象比较严重。由于规划建设滞后,市政设施、集贸市场建设滞后,马路破损,沿街店面破旧。以集贸市场为例,由于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过少,或大都是过渡市场,难以容纳现有的商户,特别是蔬菜、水果的批发与零售难以满足商户的需求,于是一些商户就沿街为市,或是占道为市,普遍存在店外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和车辆乱停放现象,影响市容市貌和市民交通安全。

(三)居民文明意识程度较低

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较为松散,生活费用远低于市区,进入门槛较低,因而是外来人口流入成都的主要聚居地。人口普查显示,成都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与原住居民混居的情形十分突出。如金牛区沙河源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高达70%以上;金牛区的金泉、青羊区的东坡、武侯区的石羊场、成华区的保和外来人口比重也在40%以上。并且这些外来人口和当地的工人、农民、失地农民、下岗工人、无业人员等杂居在一起,相比建成区,市民素质较低。特别是他们经常处在流动之中,心理上只是把居住地当成自己的一个临时容身之所,缺乏基本的归属感,对周边环境卫生也缺乏最基本的关心和维护。另一方面,居住于这一地区的居民由于正处在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过程中,面临着失地、失业、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等各种问题,不仅容忍了外来人口对环境卫生的破坏行为,而且习惯于随意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逐渐也成为了环境的破坏者。

(四)道路环卫清扫管理不到位

城乡结合部地区道路实行多层保洁,保洁标准不一,清扫工作量不等。实施专业作业的道路保洁较好,如沙河源街道办就把主要地段承包给深圳升阳升等专业保洁公司,承包的道路由于实行了考核机制,清扫保洁状况较好;但有些社区、村自建道路保洁相对较差,有的道路甚至无人清扫保洁。由于农居混杂,外来人口聚集,各行政村村域范围内未实行旧村改造的农民、居民和外来人口产生的垃圾主要由村负责,村里不情愿加大投入。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村里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导致环境脏乱的恶性循环,这与城区内的道路环卫管理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只有多部门携手合作,才能维护好城市的环境。但现实情况是各部门常常是各自为政,对自己部门有利的才去管理,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市容环境管理工作的难度。

四、解决成都市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成都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成都被国务院批准为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特别是在7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都提出的“新三最”目标,以及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低碳城市的发展规划,成都的城市面貌又上一个新台阶。建设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城乡结合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城乡结合部是外地通往城市的重要入口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市容环境问题,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城市发展的全局,影响到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是社会治安问题的高发地段,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城市整体和谐发展。

(一)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由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的转变

首先要对城乡结合部进行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是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因为政治上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城乡结合部顽症难医的根源。这需要通过街乡行政管理组织的制度变革,实现政治层面的“二元管理”向“一元管理”的转化,为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农村管理转向城市管理创造条件,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和属地管理原则,改变管辖范围交叉,标准不一的现状,最终完成城乡结合部地区由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的社会变迁。

(二)加强规划和建设,加大市政环卫设施投入

加强城乡结合部的总体规划,制定控制性详规,立足现有基础,本着节约原则,统一规划,高起点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景观;通过栽绿、补绿和建设小绿园、广场等形式,解决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长期脏乱的问题,彻底改变其容貌;同时加大市政、环卫等设施投入。加快集贸市场建设,建议分居民区兴建市场,做到布局合理、分类建设,做到既能容纳商户,又能方便居民。完善城乡结合部的垃圾管理规划,从垃圾的收集、清运到消纳,实行密闭化管理,统一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

(三)健全和完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市容环境卫生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庞大工程,动态性强,管理难度大,必须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进和提升环境卫生的管理水平。一是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建立环卫清扫保洁的制度,可以采取承包的方式把主要地段承包给专业保洁公司;二是在对城乡结合部整治的同时,抓好相关人员业务培训及日常管理;三是建立市容环境卫生快速反应机制,对市容环卫脏、乱、差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四是建立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群众投诉的市容环境问题;五是建立暗访督查与考核通报制度,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城乡结合部进行常态性暗访、通报及督查工作,并将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作为年度工作科学评价依据,逐步改善城乡结合部的市容环境管理水平。

(四)提高市容管理的群众参与性

市容环境与每个人切身相关,市容环境的好坏也与每个人的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搞好城乡结合部的市容环境卫生,城乡结合部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社区、村、组等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热爱美好家园,改变陈规陋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切实使广大城乡结合部居民增强文明意识和环境秩序意识,提高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的自觉性,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制定具体宣传方案,加大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对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问题的宣传力度。要教育和引导外来人口关心环境卫生,通过合适手段,鼓励外来人口参与环境卫生维护和管理,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充分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手段

城市管理的数字化是城市文明发展的结果。作为信息化时代城市管理的新趋势、新模式,数字化城市管理代表了现代城市管理的新方向。目前,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正在向三个圈层逐步推广,要充分利用成都市数字化管理的高技术手段,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上报的市容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搭建政府与市民良性互动的平台,形成“城市管理人人有责,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局面,为成都创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吕君,刘丽梅.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未来与发展,2009(6).

[2]王倩,黄惠权.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OL].http:///focus/200706140006.shtml.

城乡环卫一体化可行性研究范文2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原因、治理

中图分类号:X1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的环境卫生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衍生物,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亮点。城乡结合部“亦城亦乡”,又“非城非乡”,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对于优化城市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与此同时,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强烈的制约作用。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安全、城市的整体形象,更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重视与解决好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问题是城乡经济健康发展、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结合部的含义及基本状况

1、城乡结合部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出现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地域概念。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城乡交错带,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在各种城市化理论中,对城乡结合部的定义不尽相同,如“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建成周边、介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过渡地带,是城乡的社会、经济等诸多要素互相碰撞、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接地区。”(陈军,《浙江建筑》,2002.5)又如“城乡结合部又叫城市边缘区,是城乡交错地带,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是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由城市建成区向外延伸,最终过渡到农业用地。这一区域兼具城市与乡村的特点,既是城乡功能的过渡区,也是城乡功能的混杂区。”(李晓玲、陈宙颖,《城乡规划》,2003.6)

2、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受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以及街乡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其范围界限不断变化。

3、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主要分布在以下区域: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朝阳区东三乡、南三乡,海淀区山后地区,丰台区河西地区,石景山区除首钢以外的地区,通州新城、大兴-亦庄新城、昌平新城、顺义新城、房山新城五个重点新城核心区周边地区。全市来看,城乡结合部近千平方公里,共涵盖乡镇76个,涉及的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500多万人。

二、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状况

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脏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数街道保洁不到位

目前,在全市城乡结合部地区有许多街道常年无人清扫,这还不包括大量没有定期进行清扫保洁的街道。这些街道路面各种废弃物比比皆是,烂纸、烂菜叶、破布、塑料袋等废弃物滞留路面,雨天满路泥浆,晴天被风一吹则到处飞扬。这种随处可见、触目惊心的环境脏乱现象,是城乡之间环境鸿沟的直接表现。它严重危害着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市民、农民和流动人口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到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损害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2、大量生活垃圾暴露堆积

这是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最明显、最严重、对居民正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最大的问题。垃圾站点的分布不合理及其建设的不完善,最终导致大量生活垃圾暴露堆积。其中,主要是厨余垃圾等生活垃圾,还有一些人畜粪便。近年来北京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城乡结合部地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偏低,仍有大量生活垃圾仍滞留在村里没有得到处理。有许多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村庄处理垃圾只是就近简易填埋,有些村庄的垃圾甚至是无序堆放、随处乱倒。

3、绝大多数厕所不达标

首先,城乡结合部地区厕所的数量严重不足,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有居民反映在早高峰时排队上厕所最长需等待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其次,厕所的档次非常低,大多数厕所无人清理,或则是清扫、清掏不能及时到位。这些厕所便池内通常有大小便堆积,冲不下去,厕所内蚊蝇密集,异味大。因此,有许多上班族都选择调整个人生活规律,尽量在公司内解决问题。

三、北京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脏乱情况形成的原因

1、二元管理体制造成职责不清

城乡结合部地区与城区或农村的最大区别在于城乡地域交叉、街乡行政管理交叉。街道与乡镇两种不同管理体制,管辖范围交叉,管理标准不一,主观上对环卫管理这类无利可图又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事情避而远之,因而各部门之间产生种种推诿,责任不能落到实处,形成管理真空。又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牵涉的部门、单位较多多,管理职责不清,但又距离城区近、各种生活成本低,使得各种小作坊和地下非法加工厂聚集。这些作坊不仅在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上没有任何保障,而且产生大量废弃垃圾,加剧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

2、环卫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环卫人员严重缺额

首先,垃圾收集方面,各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收集基本上是以垃圾池为主,并且垃圾池的分布不合理;其次,垃圾运输方面,卡车、人力三轮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再次,在垃圾处理方面,城乡结合部附近尚未建成大型的、正规化的垃圾处理场。此外,负责城乡结合部环卫工作的工人并非专业作业单位的人员,通常都是承包商每月花两、三千元临时雇佣的工人,而且人手不足,一般几个人要负责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生活垃圾的清运。

3、人口结构的复杂性

城乡结合部的人口倒挂现象严重,成员结构复杂。比之城市,城乡结合部的生存成本低,特别是在房租和物价方面。因此,城乡结合部聚集着大量从农村到城市谋生的外来人口,外来人口规模远甚于本地居民数量,人口倒挂现象严重。同时,在这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中,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成员充斥其中,成员结构复杂,素质良莠不齐、难于管理。由于农居混杂,外来人口聚集,各行政村村域范围内未实行旧村改造的农民、居民和外来人口产生的垃圾主要由村负责。因而,本来是为几千名本地居民提供的基础设施和环卫服务就要承担上万人的负荷,基础设施(比如公共厕所)、环卫工人等严重不足,导致大量的生活垃圾不能及时清理、清运,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都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村里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导致环境脏乱的恶性循环。

4、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居住人群缺乏归属感

城乡结合部地区居住的外来人口经常处在流动之中,只是把居住地当成自己的一个临时容身之所,缺乏基本的归属感,因而对周边环境卫生也缺乏最基本的关心和维护,对城乡结合部的环境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居住于这一地区的本地居民,由于正处在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过程中,面临着失地、拆迁、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等各种问题,也对传统居住地失去了依赖感,也逐渐成为了环境的破坏者。

三、解决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的几点建议

1、作为政府的治理角色

政府是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政府存在的目的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为各种不同利益的实现提供途径。由于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现状,决定了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的治理必须依赖政府的引导,政府毫无疑问地要充当起治理人的角色。一是要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政府可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及具体的操作程序规范当地小企业、小作坊或当地居民的行为。二是明确政府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针对城乡结合部“一地两府”的现象,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力,建立一批高效的环保执法队伍,坚决杜绝在解决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的问题上各部门相互推诿、责任不落实的现象,杜绝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三是制订科学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例如,为进一步规范城乡结合部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加快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公厕的规划,使环卫基础设施布局更趋合理。

2、作为当地居民的参与角色

作为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者,当地居民是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基本要素,因此实现居民自治对促进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实现自我监督。要发挥当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当城乡结合部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且他们的生存环境遭到威胁时,居民会选择在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上增加投入并且进行自我监督,实现其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另一方面实现对他人的监督。在部分居民的生活达到较高水平并且生态环境恶化过于严重的情况下,当地居民直接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监督他人,防止他人对环境的破坏。总而言之,利益取向不同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单方面依赖政府的政策理念或者生硬的法律法规是不够的。而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进程,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如实反映广大公众的利益诉求,促进政府环境决策制定,有效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3、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制度

由于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人员组成的复杂性,现有环保法规、政策对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治理的适用性并不强,积极制定相关的、符合城乡结合部特殊情况的规章制度是当务之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制度保障机制,是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它使问题的解决有据可循、有法可依,使得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密切配合、协调运作,从而为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晓云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小城镇环境问题及对策 第1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城乡环卫一体化可行性研究范文3

一、工作意义

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就是要加强城乡环境卫生和城乡容貌秩序两大方面的管理工作,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乡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切实改进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需要,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障,也是各级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是与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的,反映了建设现代化的美丽新城区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望。大力开展城乡卫生运动,彻底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形成清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乡环境,对改善城乡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营造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及优化投资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切切实实深入推进这项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惩罚并重的原则。依据《湛江市市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坚持以职能部门为主,社会和群众参与的方法,依法对“五乱”行为进行管理,重点打击违法违纪行为,通过必要的处罚提高管理效果。

(二)坚持全面整治与重点整治相结合的原则。举全区之力全面整治市容环境卫生,重点开展治理“五乱”现象。

(三)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全民动手、齐抓共管的原则。依托辖区有关单位,分级负责,多方配合,上下互动,全民动手,齐抓共管,不断完善城区管理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四)坚持巩固提高,逐项落实,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建设美丽的新城区为出发点,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地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治理“五乱”,各级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深入持久地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重点开展摊点乱摆设,车辆乱停放,垃圾乱扔丢,广告乱张贴,施工场地乱堆放等“五乱”整治工作,一手抓专项整治,一手抓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完善。**年,改进薄弱环节,打好基础,确保**年湛江市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年,全区有50%的镇(街)、村(居)实现“城乡清洁工程”和“五乱”治理的达标示范镇(街)、村(居)(以下简称达标示范点),有40%的镇(街)、村(居)分别实现市卫生先进镇、镇卫生先进村(居);2010年,有80%以上镇(街)、村(居)实现达标示范点,有80%的镇(街)、村(居)分别实现市卫生先进镇、镇卫生先进村(居);2010年,实现城区市容平面整洁、立面规范、空间和谐、动态有序的总体目标,形成规划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协调推进的长效管理机制,始终保持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市容环境。具体任务是:

(一)全面清理整治违章乱摆卖摊点和占道经营行为(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分局牵头负责)

1、强化日常管理。对城区违章早市、日市、夜市、洗车点和占道经营行为的易发、多发地段采取车辆巡查、专人跟踪、错时执勤、集中行动等方式,定员、定岗、定责、定时监控。在“四定”的基础上,每天组织机动车巡回清理整治行动。确保城区市容管理不留空档,不留盲区。

2、建立和完善城区管理快速反应和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城区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媒体和有关部门反馈事项的快速处理机制。一般性群众投诉,一小时内要到达现场了解情况,一般性问题48个小时内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5天内见成效或拿出解决方案。群众投诉办复率100%,满意率达到95%以上。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与各部门协调,对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问题,要联合公安、工商、城管、市政、环保、卫生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协调搞好城区管理行政执法工作。

3、坚持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完善网络的体制,全面推行属地管理原则。各镇、村(居)委会要严格按照行政区划分落实管理任务,对辖区道路市容环境管理负全责,严格督促、检查本区域街道违章乱摆卖摊点、占道经营行为的管理情况。组织、指挥、协调辖区执法力量配合区城管执法部门对道路违章乱摆卖摊点开展清理整治和日常监控。清理交通主干道两旁废旧收购店。

4、实行城管执法向乡镇(街道)延伸,实现城管执法无缝隙覆盖。区城管分局要向镇(街道办)和社区选派执法人员,密切配合,互为依托、优势互补,与镇(街道办)、社区义务执法队员联合开展小街小巷小区的综合整治,扩大综合执法覆盖面,消除管理盲区和死角,解决小街小巷、居民小区市容市貌无人管和管不住的问题。

5、坚持疏堵结合。管理过程中,立足经济发展实际,充分考虑群众生活需要,坚持“先疏后堵、疏堵结合”原则,从尊重市民生活习惯,照顾生活困难居民的角度出发,在确保不影响交通、市容、群众生活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选择道路两旁闲置的空地、停工的工地、停车场或适宜夜市长期经营的场所,做为指定夜市摆卖区的试点,集中管理,集中经营。

(二)规范车辆停放行为,杜绝“车辆乱停放”现象(市交警支队**大队牵头负责)

1、严格审批人行道车辆停放点。根据审批权限,严格按照审批程序,严把审批关口,杜绝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严重影响市民出行方便的、严重影响城区市政公用设施正常使用及城区景观亮化重点道路上车辆静态停放点的设置审批。

2、依法加大人行道车辆静态停放管理力度。对城区范围内未经区市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擅自设置的人行道车辆停放点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对擅自改变停放车辆类型、随意改变停放位置和车辆超范围停放等违规违章行为,交警和城管部门要依照有关法规规章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罚;对违反城区管理有关规定,不在指定划线范围内乱停乱放的违规违章行为实施严管重罚。

3、继续推进人行道车辆静态停放市场化运作。对符合审批条件,经过区市政、规划、交警等部门审批的停车点,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人行道车辆静态停放管理,按照统一证件、统一服装、统一管理、统一收费、统一培训的“五个统一”原则,对车辆停放统一实施管理。交警和城管执法队员要加强日常巡逻、加强执法等手段,说服、督促门店业主、市民配合管理,保管点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滚动实施,逐步走向全面规范,将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大力治理乱吐痰、便溺、乱扔废弃物,消除卫生死角现象(区创卫办、区市政园林局牵头负责)

1、建立监控点,实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区环卫处应联合城管执法队员在市场、人群聚集场所、内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位设立监控点,并组织巡查,对违反《湛江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行为进行处罚,以达到惩戒的目的。

2、集中清理整治。区创卫办负责部署、发动各单位负责组织责任辖区的市民开展全民性环境卫生大整洁活动。集中力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热点的卫生死角、城中村、城乡交汇处、失管破产企业、单位庭院、小区,尤其是无人管理的商住楼、小街小巷、各类市场、商业门店等环境的专项整治,清理垃圾和杂物,疏通水沟,做到环境整洁,室内室外卫生清洁。农贸市场卫生清洁由区工商局、区市场物业管理站牵头组织,对全区集贸市场进行卫生整治,对农贸市场周围环境卫生进行认真清理,杜绝乱摆乱卖,做到秩序良好,划行归市,设施完善,整洁卫生。团区委负责部署和发动“志愿者清扫活动”,对公共场所,卫生死角,管理盲区等进行清扫保洁。

3、坚持上门收垃圾制度。区环卫处做到定时定点收集垃圾,有效地遏制随时随地丢扔垃圾的现象,减少无形垃圾点。

4、健全城区道路清扫保洁制度。区环卫处力求主干道全天候清扫保洁,次干道二大扫全保洁,小街小巷一大扫全保洁,提高城区道路清扫保洁覆盖面。

5、鼓励群众自我约束与管理。通过向社会聘请督察员、义务监督员等形式,鼓励群众参与市容长效管理。

(四)全面清理整治户外非法“小广告”,有效遏制“广告乱张贴”现象(区城管执法局牵头负责)

1、成立专门队伍,从源头上加大打击和查处力度。城管、公安、工商部门要将非法“小广告”的治理从街头向源头纵深,对雇用、指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违法行为人依法从重处罚。

2、推广非法“小广告”清理工作市场化运作。按照“谁家孩子谁家抱”原则,道路上设施管属单位负责对其沿街公共设施上的非法“小广告”进行清理,提倡实行市场化运作和采用高科技手段,实施承包制,统一由清洁公司(单位)负责及时清理,确保辖区范围内沿街公共设施上无非法“小广告”。

3、加大对非法“小广告”的清理力度。由市城管执法局**分局组织清理。凡能用“小广告”清洗机清理的,不宜用涂料对非法“小广告”进行覆盖处理;特殊情况不能用“小广告”清洗机清理的,可用与外表同颜色的涂料对非法小广告实施覆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4、加大对临街建筑橱窗宣传品的清理。要组织力量对居民区、办公楼、住宅楼等临街建筑面橱窗乱贴宣传品的行为进行纠正,屡教不改的要依法进行处罚。定期不定期地发动群众开展全民性的清理非法“小广告”清理整治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五)全面加大建筑渣土管理力度,严防“工地杂乱现象”(区建设局牵头负责)

1、与沿街施工单位签订责任状。各项目施工单位要与区建设局签订责任状,严格执行市建设部门制定施工工地“五个不开工”标准,即手续不全的不准开工,不签订管理协议的不准开工,保洁员不到位的不准开工,施工出口不硬化或未铺设防污材料的不准开工,不设围墙的不准开工。

2、加强对建筑工地、运输车辆的管理。对城区范围内从事建筑渣土运输的车辆,要求业主设置密封装置,按照指定的路线运输,并派出人员及时清扫保洁,确保沿途无撒漏污染,施工工地必须办理《湛江市城市建筑垃圾运输许可证》、《湛江市城市建筑垃圾排放许可证》、《湛江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湛江市城市建筑垃圾消纳许可证》方能施工,工地车辆出入口要求硬化,并设置车辆冲洗装置。

3、对污染城市道路的行为,依法实施严管重罚。交警和城管部门要对没有进行加盖的运输车辆依法进行查扣,提高执法威慑力,达到惩戒、预防和教育的目的。

(六)加大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力度,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市容环卫综合治理工作(各镇政府牵头负责)

1、充实“门前三包”内容。根据目前“门前三包”的实践经验,要搞好“门前三包”工作,必须进一步充实、提高、完善市容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内容,特别是要增加奖惩内容。

2、抓好“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切实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等社会化管理制度。将其实施情况作为市容环境卫生“流动红(黄)旗”检查评比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对于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的单位,依法追究责任,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3、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按属地管理原则,由镇(街道办)负责与辖区范围内各党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签订《市容卫生“门前三包”责任书》,落实“门前三包”工作。

4、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根据责任地段范围的大小,各镇政府及区城管执法部门派出相对固定的执法队员作为市容卫生维护监督员,按“门前三包”的要求,对责任区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责任区秩序井然,发现违章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向区市政管理部门举报。

(七)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村庄的环境卫生工作(各镇政府牵头负责)

各镇(街道办)、村(居)委会除严格按照治理“五乱”要求抓好所属地段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村庄外,同时重点抓好如下工作:

1、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专业清扫保洁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中村逐步发展为中心城区,但环境卫生滞后,“三无”现象较突出,即无保洁专业队、无收集垃圾、无环卫设施。各辖区要高度重视城中村的环境卫生,明确主管机构和领导分工责任,统筹专项经费,区拨一点,镇、村分别筹一点,村民捐一点,确保有领导机构,有保洁队伍,有专项经费。

2、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村巷有清扫保洁队打扫,垃圾定时收集,集中清运。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改水、改厕、改灶力度,加强环卫设施的建设。

3、城乡结合部要加强“五乱”的整治,确保村容村貌与城区卫生相配衬。各村要尽力而为,净化、绿化、美化出入口,做到无乱摆卖,无乱停放,无乱仍丢,无乱张贴。

(八)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治污保洁工程实施步伐

区环卫主管部门要加快完成《**城区市容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重点抓好公厕、垃圾收集、清运与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推进和规范城区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凡是新建居住小区,要严格按照规定达到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和管理规范的要求,对现有无物业管理或无规范管理的居住小区,由区建设、城管、房管、市政园林部门联合整治,在**年前城区所有居住小区物业管理要达到规范化要求。

**年,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开展污水再生利用研究和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研究及成果的利用。力争“十一五”期间全部完成“蓝天碧水工程”。(区环保局、区市政园林局分别负责)

四、工作机制

(一)部门联动机制。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联席会议制度,下设**区城乡清洁工程办公室,由区委、区政府统一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区府十楼,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立监督和举报电话,在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督促有关部门整改。

(二)督办检查机制。将城乡清洁工程纳入“流动红(黄)旗”检查评比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流动红(黄)旗”检查评比工作。每季度开展对城乡清洁工程的督查,内容包括:各责任单位、镇政府、社区制定城乡卫生联动工程具体实施方案情况;层层签定和落实责任状情况;进一步完善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情况;群众反映强烈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卫生难点的问题;部门和单位产生的卫生死角问题;新闻媒体曝光整改问题等。

(三)协调沟通机制。**区城乡清洁工程办公室可定期召开各部门、各单位和辖区有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汇报或研究讨论专项问题,交换信息、交流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经费保障机制。区、镇二级政府要建立各级财政经费增加与城区(镇)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从业人员的经费由各级财政拨款保障。**年,要全面完成开征城区生活垃圾处理费;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行业内的各项行政性收费要全额用于行业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不断提高日常管理水平。

(五)行业改革配套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污水与垃圾处理产业化有关政策,减免行业发展的各项税费,鼓励行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污水与环卫处理基础设施运行与维护工作的市场动作机制。开放环卫作业市场,实现清扫保洁、垃圾收运与处理的企业化运作。降低行为发展门槛,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行业投入与行业竞争,走事业化、企业化经营的道路。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度。城乡清洁工程和治理“五乱”是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市民的民心工程,是投资置业的信心工程,是城市管理的核心工程,是发展经济的环境工程,是考验干部的作风工程。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切实履行职责,把整治工作作为当前乃至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成立组织机构,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一是建立领导责任联系制度。区四套班子和各部门要相应建立卫生清洁责任区(路段)联系点制度,落实责任,将城乡清洁工程和治理“五乱”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签定责任状,明确责任人,实行逐级负责制,按照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将城乡清洁工程和治理“五乱”工作列入各单位、各部门和各级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及干部考核内容,在思想上、行动上不放松、标准不降低,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打好城乡清洁工程和治理“五乱”的攻坚战,确保城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达到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标准。三是建立“双轴制”工作机制。建立监督体系和实施体系,实现日常监督和管理分开。区、镇(街道办)组织本辖区内各执法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治理“五乱”工作的具体实施,区直部门实施监督管理,并派出督察队伍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四是建立“双100%责任制”。区、街道办事处(镇)要切实履行职责,对治理“五乱”工作出现问题的,要追究相应的领导的责任,也要追究有关部门和联系部门领导的责任。

城乡环卫一体化可行性研究范文4

关键词: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公共价值

2015年国务院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健全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争取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所谓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城乡居民在不考虑性别、年龄、种族、社会地位等因素下,根据自身需求由政府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而提供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概念理解下,以公共价值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当前现状和路径进行研究。

一、公共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资深教授马克?莫尔在《创造公共价值: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公共价值的概念。他认为政府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公众集体表达的呼声和期望的反映,为社会创造新的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

第一,强调创造公共价值。主张政府行为应该以公共价值的寻求和创造作为出发点,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对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

第二,拓展公众参与,完善参与渠道。公共价值作为公众集体偏好的集中反映,公众的参与度将直接影响到公共价值的合理定位。同时,管理者需要不断完善参与途径,精确公众偏好。

第三,建立开放、灵活的服务供给机制。主张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服务供给者,不管它是公共部门、私人部门还是其他任何部门,不考虑意识形态,而是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以达到服务供给的最佳效果。

二、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1.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已经取得的成绩。首先,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第一,从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方面。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总费用24345.91亿元,比2009年高出6803.99亿元,而到了2013年,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总费用则达到31868.95亿元。短短5年间,政府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将近翻了一番。

第二,从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可及性方面。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城乡医疗卫生人员的总量持续增长,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据卫生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总数达979万人,同比2011、2012分别增长9万和6万人。在人员结构优化方面,2013年城乡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的研究生、大学生、大专生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1%、2.7%、2.5%。

二是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总量持续增加,分工更加明确。截止2013年底,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7.4万个。其中综合性医院15887个、专科医院5127个、妇产科医院558个。在办医模式上,社会办医、个人办医、私营办医都相继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其次,公众利益表达渠道日益完善。公众利益表达渠道是公众利益诉求的重要载体,公众通过合理的表达渠道形成正确的公众偏好,政府根据公众的集中偏好最大程度地定义和实现公共价值。当前,我国主要的表达渠道有人民代表大会、听证会、大众媒体、等多种形式,他们在广搜民意、倾听民声,满足公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方面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社会资本办医踊跃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深入,社会资本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政府先后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据卫生部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医疗机构总数约18703个,其中公立医院15483个,民营医院3220个。到2013年,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发展到了24709个,其中公立医院13396个,民营医院11313个。8年间,民营企业增加近8000多个,其数量几乎与公立医院有齐头并进的趋势。

2.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首先,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不均等。

第一,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不均。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市卫生经费约13535.61亿元,农村4001亿元,城市高出农村9529.3亿元。到2013年,城市卫生费用约23644.95亿元,农村8024亿元,城市高出农村15620.95亿元。通过数据比较发现,虽然城乡经费都有所增长,但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费用的实际差距却越来越大。

第二,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均。当下,我国大部分的人才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而西部及大部分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匮乏。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医护人员约422万,像广东这种典型的发达城市医护人员高达79万人。而西部落后地区医护总人数才260万,像、青海这些地区的医护总人数加起来还达不到我国发达城市中一个城市的卫生人员数量。

第三,医疗卫生物力资源配置不均。除了在卫生机构的床位上差距颇大以外,在医疗设备配备方面,农村由于资金缺乏也是远远不及城市的。

其次,公众参与意识差异。

第一,公众受教育程度不同。农民通常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上信息闭塞,当地缺乏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很难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他们往往是自感身体不适时才会考虑参与其中。而城市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较好,医疗设施齐全,因而在对待健康方面城市居民更容易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自愿参与的人数较多,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更强。

第二,公众利益受沟通渠道影响。在我国,农民作为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话语权很弱,其利益诉求及其容易遭到忽视,甚至是损害。虽然我国利益表达渠道形式上日益丰富,但农民能真正利用的却很少。就人大而已,农村和城市的人大代表相差悬殊,而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较大,有限的农村人大代表是无法有效表达农民利益诉求的。

最后,社会资本办医分配不均。在我国,由于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而社会办医机构往往又是逐利性组织,所以他们更愿意设立在发达的城市,经济落后的农村则少有设立。据卫生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乡社会办医机构总数约24709个,城市8997个,农村2316个。其中营利性质的社会办医机构约17269个,城市占了74%。因此,单从数据显示城乡社会办医分配差异已显而易见。

三、公共价值理论下,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路径思考

1.强化政府责任,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首先,转变政府职能,确立其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主导地位。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按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把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纳入其职责中。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之间医疗信息不对称,医疗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仅靠市场力量难以做到城乡间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配置。而且过度的依赖市场来筹集医疗经费和提供服务不仅不能使农民充分的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还会加大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所以,政府应该迅速确立其在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主导地位,转变过去以市场为主导的供给模式,将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品平等的向城乡居民供给。其次,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当前,我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主要体现在医疗卫生服务经费上、医疗卫生服务人员配备上、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供给上。因此,我们应该对症下药,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加大农村地区医疗卫生经费投入,把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做到统筹兼顾,缩小城乡差距。

第二,在人员素质方面,通过优质的培训机构,鼓励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建立专门的农村输入医学人才学校;在人员数量上,通过提高福利待遇鼓励城市闲置卫生人员去农村医疗机构服务。

第三,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可以将城市闲置的机器设备转移到农村基层医院,提高其利用率。

2.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实现公众广泛参与。

首先,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健康意识的培养是促进公众参与医疗卫生服务的首要环节。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组织地向农民普及医疗卫生服务知识,让他们了解,体会到参与其中的好处。另一方面,农民要积极配合,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主动参与其中。其次,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实现农民利益诉求的有效表达,满足农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需求,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重视基础组织作用。农民作为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很多时候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这就需要发挥民间组织、基层组织的作用,帮助他们向上级政府有效地表达村民集体意见。同时,完善利益表达渠道。除了充分利用人大、等一些传统的表达渠道,还要学习当下最流行的网络渠道。另一方面,建立政府和农民平等的对话机制。要求政府与农民群众平等、直接、公开地进行对,面对面的听取群众意见,回答群众问题,及时有效地为群众解决问题和提供帮助。

3.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供给充足。

首先,完善国家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第一,实行“严进宽发展”的准入机制。社会资本办医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国家是持鼓励、支持、积极引进的态度。但对于要进入的资金形式需要充分的论证、调查,确保其资金雄厚和技术过硬;对于已经进入的办医机构则要给予充分的支持,为其营造良好的办医环境,以此作为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第二,公平税收,适度的价格自。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制定者和监管者,需要给办医主体营造一个公平的办医环境。在建立征税标准时,要以盈利性与否作为是否征税的标准而不是是否公立。

其次,加大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为社会资本办医奠定物资基础。社会资本办医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财政不足,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自身发展。因此,只有加大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体系,社会资本办医的补充作用才可能得到最大效用的发挥。

最后,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时需要考虑到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性。对于社会资本而言,必须认识到我国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异性。在面对一些重大灾情疫情发生时,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做好政府安排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贫困的危重病人能本着先治疗,再收钱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行医疗救助;在面对我国落后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比较落后,需要社会资本到一些偏远的、落后的农村地区进行医疗卫生服务,弥补落后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实现其基本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对于政府而言,在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进行论证和审查时,必须兼顾到人民群众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程度,不能盲目引入社会资本,而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以求最终实现我国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2]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

城乡环卫一体化可行性研究范文5

关键词:城镇化;公共投资;人口迁移;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3

一、引言

城镇化是当代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潜在推动力,因为城镇化的过程能够激发巨大的内需潜力。内需的潜力(特别是农村地区)需要在城镇化过程中逐步的释放。而我们所定义的人口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并融入其中的过程。重视和推动人的城镇化,重要的是让农民在城市中和其他市民享受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从根本上保障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人口迁移是一种经济现象,它是同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两者并不等同。人口的流动是指人口在区域间的流动,不涉及居住地的变动;而人口迁移则是居民改变其居住地的流动。[1]西方学者关于迁移个体空间行为的研究中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模型就有10余种,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其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的理论,它有效地解释了人口流动迁移的原因和特点。特别是该理论在我国根据人口流动的特点又得到一定的发展,是解释我国人口流动的核心理论。我国的很多学者对人口迁移的推-拉力理论也进行了许多结合中国实际的发展和推动。

史清华、程名望(2005)等研究了中国农民进城的农村影响因素,发现农村的推力和拉力作用都有所减弱,阻碍农民进城的农村因素也在弱化中。[2]。对于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城镇因素,程名望、闵远光、史清华(2006)等认为城镇的推力和拉力因素有所增强,城镇的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影响在增强中[3]。而最近的研究,许多学者将关注点着眼于公共产品对于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作用上,而公共产品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影响显示了明显的差异性。汤韵、梁若冰(2009)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省际居民迁移和地方公共产品的相关性在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结果,2000年之前公共产品对人口迁移具有拉力作用,而2000年之后则表现出相反的推动作用。[4]董理(2013)则认为公共产品的规模和人口迁入之间是倒U型关系,人口的迁移在长期来看和政府的公共支出并没有显著相关性,而短期的公共支出水平则会对人口迁移产生推动(或拉动)的作用。[5]

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来看,带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等方面,但具体到城乡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及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差距则是其主要动因。从城乡人口迁移来看,农民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来作为选择居住地的最总要参考因素。本文以城市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来进行分析,而城市公共品(公共服务)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投资,政府的公共投资的合理配置将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实现城镇化,特别是人的城镇化。

二、模型、变量和数据

2.变量的选取

(1)政府公共投资的定义和变量选取

研究如何推进人的城镇化,需要着眼于在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和政府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为了更精确地度量城乡人口迁移,所有的样本数据的统计口径必须限定于城镇(本文中的“城市化”和“城镇化”为有着在相同的内涵)。对于变量数据的选取,本文将城镇人口定义为“市辖区的非农业人口”,而相应的公共服务变量的数据的统计口径也限定为市辖区的统计数据,而做出这样定义是基于样本数据的可得性的考虑。

在选择公共投资(公共服务)变量时,本文综合考虑了样本数据的可得性和相关性。公共服务变量从统计数据中看,可以大致分为教育资源、交通资源、文化资源、医疗资源、环境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具体来说,以上几个社会保障的相关统计数据在不同年度的统计口径不同,并且统计指标在不同年份有很大的变动,无法获取完整的数据,在此不作考察。以上几个不同部分的公共投资的变量又细分为更详细的二级指标。

在二级指标的选择上,本文不同于以往一些学者的做法,对指标的选择做了一定的调整。在基础交通部分的指标选择,基于政府公共投资的定义,本文剔除了并非由政府财政支持的人均出租车数量。文化资源中的剧场和影剧院也是有社会投资来主导的,不属于政府公共投资。而在环境资源的部分,部分学者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等由企业自主决定的变量纳入到公共投资的研究范畴,但并不符合本文的政府公共投资的定义和内涵,所以也予以剔除。

(2)控制变量的选取

根据人口城乡迁移的理论,人口的城乡迁移的规模是城乡收入水平差距、城市就业水平和城市消费水平的函数。有研究认为,不同区域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容纳人口的能力是正相关的。但是实际上每个地区的人口规模差异巨大,实际上人均变量更具有代表性,本文选择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更为合适,此处选择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万元)作为代表变量。而人均居民消费水平衡量的是各地区的生活成本,人均居民消费水平越大,各地区的生活成本越高,因此对迁入人口有负的影响,在现有的消费结构中,商品房无疑是城镇居民消费的最大的支出,因此本文以城市商品房实际销售价格来度量消费水平,商品房销售价格越高对人口迁入是具有负影响的。失业率越高,迁入人员获得工资机会越少,对迁入人口有负向的影响,本文中的失业率由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表示。

3.样本数据来源

(1)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为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市①的样本,相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等。

(2)人口迁移率

在本文的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用城镇人口的净迁入率来衡量。我们将“净迁入人口”定义为“城镇新增人口总数”与“城镇自然增长人口”之差,“净迁入人口贡献率”则指“净迁入人口”在“城镇新增人口”中的比例,“人口净迁入率”则等于“城镇的净迁入人口”占“上年度城镇总人口”的比例(也可以等于“人口净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差)。

三、实证分析及其结果

1.基于主成分分析数据的实证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的模型回归分析:

我们首先以主成分分析估算出的城市公共品供给水平为主要解释变量,对其分别进行静态模型分析――混合OLS和FE(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和动态模型分析。

表3-1回归结果显示,混合OLS的多个变量的系数估计均不显著,而固定效应影响的模型变量的系数估计中教育、卫生医疗和交通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检验结果中显示,AR(2)检验的P统计值大于0.05,Hansen过度识别检验的P统计值大于0.05,表明所选取的工具变量有效,本文的分析可以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可以看出,而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中变量的系数估计效果较好,大部分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失业率的系数估计不显著。

由表中结果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的系数估值具有较好的显著性,体现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过程中存在着路径依赖。城市公共品供给水平与人口迁移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提升城市的公共产品共计水平可以影响城乡人口的迁移,而该结果基本符合以往研究的一些观点,验证了城乡人口迁移中最优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在国内的适用性。

教育和卫生医疗在三个模型估计额估计结果都显示和因变量显著正相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这和大部分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说明城市公共医疗卫生和教育水平改善能够促进农民的乡城迁移。现实中,教育和卫生医疗水平在人口迁移中是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而文化在混合OLS和固定效应影响的模型中均显示和人口净迁入弱正相关(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而在动态面板模型(SYS-GMM)中是弱负相关,可见文化类的公共投资在人口迁移中影响不显著,因为中国的人均收入虽然刚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贫富差距很大,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或者迁移时还无法考虑文化类公共物品的影响;环境和交通主成分变量和人口迁入呈现出负相关,这与选取人均铺装道路面积作为该变量的衡量指标有关,虽然中国城市人均铺装道路面积有了显著增长,但和国外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相比还是很低,大部分城市的道路容量是严重不足的,而这种不足使得现有的城市道路变得混乱且低效率。同时,城市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交通资源短缺等外部约束进一步导致城市交通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问题。上述的这些给新进城的居民生活不同程度的不便,减少农民进城的意愿,阻碍城乡人口的迁移。

为进一步考察上述的研究结果,本文分别对中国东、中、西部的样本用静态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估计,分析城市公共品供给对城乡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区域性差异。

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公共投资主成分变量和城乡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较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的教育、文化和环境公共品对人口迁移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但卫生和交通的作用则不大。中部地区的教育公共品的系数估计是负的,对人口净迁入是有阻碍作用,文化公共品对人口迁入则是推动作用的。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卫生医疗主成分和城镇人口净迁入是显著正相关的,交通和因变量则是显著负相关,这和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有着密切关系。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起步阶段,教育和卫生医疗对于农民的吸引力作用更大,而西部地区的交通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还无法对人口迁起到拉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相较于中西部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也与此紧密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也验证了公共品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2.基于政府公共投资替代变量面板数据的分析

为了使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更好的稳健性,本文进一步考察城乡人口迁移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性关系,参照已有研究的方法选择城市教育、文化、卫生医疗、交通设施及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单项指标变量来度量公共品供给并进行分析。

由实证分析的结果可知,城市教育(此处选取的变量代表的基础教育――小学和中学教育)公共品供给和城镇人口净迁入率是显著正相关的,和上文的分析基本一致,促进基础教育的公共投资有利于促进人口的乡城迁移。城乡人口迁移和城市卫生医疗公共品供给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可以拉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交通设施公共产品投资与城镇人口迁入之间依然是负相关的,城市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道路存量不足和交通资源短缺等因素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减少农民进城的意愿,阻碍城乡人口的迁移。而环境公共品和城镇人口迁入呈负相关,但系数较小,本文认为是环境因素在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中并不十分重要,而且良好的环境建设对于农民主观上而言意味着更高的生活成本,从而环境方面的公共品供给并不能促进人口迁移,反而会减少迁移,这主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决定的,环境因素还不是农民迁移进城的动力,农民对于诸如教育和卫生医疗等方面的政府公共投资更为看重。

四、政策建议

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关键要着眼于解决人的城镇化,而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公共产品的全民化、均等化,在经济不均衡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均等化。本文的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发现乡城人口迁移和政府公共投资(公共产品)之间是显著相关的,但是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造成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部分区域的公共品供给和城乡迁移并不相关。

综合上述的研究和分析,结合中国现状,本文给出了如下的建议:

第一,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公共服务的全民化和均等化,以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过度迁移造成的城市容纳能力不足和农村贫困化加剧的问题。

第二,中、西部更应重视公共品均等化供给问题,东部由于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若中西部地区不重视加大公共产品的均等化供给,则会出现人力资源向具有公共产品优势的东部地区转移并且难以逆转,从而产生马太效应。

第三,从上述的分析结果,医疗卫生和教育公共品供给对城乡人口迁移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有着显著的拉动作用,当然在东、中、西部之间还存在着区域性差异,东部和中部的教育和医疗卫生公共品对人口迁移表现出更明显的拉力作用。政府制定政策时,应该把农村劳动力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来看待,并通过促进其流动以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

第四,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扩大城市的道路容量,因为基础交通设施已经成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迁移重要的阻碍因素。改善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足,不但可以为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的生活提供方便,而且为人口的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提供剂。

第五,应重视文化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配置,文化公共品在现阶段对于人口迁移的作用并不显著,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将逐步成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既推动对人口的城镇化,也可以从根本上发挥提高全民素质的作用。

注释:

①由于地区数据的缺失,故样本剔除的数据。

参考文献:

[1]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跨世纪的社会经济工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2]史清华,程名望,赵正龙.影响我国农民工进城的农村因素的调查分析[J].开发研究,2005,(6):118-121.

[3]程名望,史清华,闵远光.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因素的调查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13-19.

[4]汤韵,梁若冰.中国省际居民迁移与地方公共支出――基于引力模型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9,(11):16-25.

[5]董理.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对劳动力迁移的效应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536-542.

[6]Charles M. Tiebout.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7, 64(5): 416-424.

[7]张岚东.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蒂布特模型及其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01):45-49.

[8]李强,等.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吴 新(1987-),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林炳华,男,福建龙岩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司金融、金融制度、投资经济。

城乡环卫一体化可行性研究范文6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医疗保障

农村卫生是中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我们想通过抽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浙江省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情况,包括其房屋质量、医疗卫生人及医疗设备的配备、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情况等。希望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浙江省各农村地区卫生医疗组织的基本情况,探究是否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反应农民最迫切的医疗愿望。论证其所作出的有效举措,在浙江甚至全中国是否具有普适性,可推广性。通过对农民意见的收集,农民需求的了解,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我们和老师的努力,促进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有鉴于此,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研究”创新小组于2009年8月1日至8月12日在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绍兴县齐贤镇、丽水市庆元县松源镇进行了此次社会调查。

一、资料和方法

1.调查对象。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现实中的操作性等情况,本次调查以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绍兴县齐贤镇和丽水市庆元县松源镇当地居住人(包括当地农民和外来务工者),当地的乡镇卫生医疗机构服务中心、农村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涵盖的被调查对象具体的个人情况如下。第一,被调查者年龄。18~30岁的占27.0%,31~45岁的占38.0%,46~60岁的占24.3% ,60岁以上的10.3%。第二,被调查者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占19.3% ,1万元~2万元的占25.7% ,2万元~3万元的占16.7%,3万元~5万元的占21.0% ,5万元以上的占17.3%。

2.调查方法。对抽样的农村卫生机构和当地居住人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县级卫生人力总量、配置情况、人员构成(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以及当地居住人民的就医选择、药品价格、新农合的参保情况等。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问卷由16个问题构成,询问农民对于卫生医疗机构和新农合的基本看法。问卷的发放、调查、回收均由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研究”创新小组成员实施和完成。访谈主要深入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和病人交流,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对新医改的看法。本次调查问卷总数为300份,回收问卷为300份,回收率100%;有效样本量266份,有效率88%。

3.分析方法。数据处理主要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11.5,利用频数分析、交叉分析,图表操作等手段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

4.调查结果保证。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当前中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设置的实际情况以及我们的人力、财力、时间等问题,本调查在设计阶段召开了若干次的小组会议,就所调查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在问卷发放、填写、回收以及数据输入和处理环节中,也遵循了科学、效率的原则。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看病贵——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各地药品价格不一致

医药价格问题事关民生大计,事关社会和谐公正。当前的医药价格过高,医疗改革没有“中立”的领导机构来管理,存在着投入不足、以药养医、流通不畅、广告泛滥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这是看小病大病老百姓对于药品价格的一些反应。可以看到,无论小病48.7%,还是大病65.7%都认为医药价格高的占多数、尤其是大病。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医药价格,包括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前面所说的都是药品价格,而生大病的时候,医疗服务价格就显得异常重要,手术费、检查费、仪器损耗等加在一起,就是一笔很庞大的数字。大病药品需要一段时间服用,所以百姓普遍对大病的药品价格抱怨更大,但这并不是说小病百姓基本满意,药品价格过高是百姓很大的一个反应。

丽水是浙江省最困难的市,在这一方面有集中的体现,将近80%的农民认为药价高,这代表大多数低收入农民的想法。有54.3%的人在使用药品中经济所占比重最大的是一般的非处方类药品,所以在希望药品降价问题中,非处方类药占据了46%。

为什么会形成药价居高不下的局面呢?

首先,以药养医的体制弊端[1]。医院直接经营药房这种“以药养医”的方式方便了制药方和医院之间的共谋,从而为抬高医药价格提供了温床。药品具有被动消费的特殊性,患者进行药品治疗所需药品的品种和数量由医生决定。医疗机构是药品销售的主渠道,80%以上的药品在医疗机构销售。多数医院药品销售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在50%左右,少的也占到了40%左右,个别医院达70%~80%。 其次,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2]。因为医师相对于患者有天然的信息优势,这使得其有开大处方或诱导病人做过多检查的激励。再次,药品流通环节管理混乱[3]。药品流通环节过多,每个环节层层加价,这样一来,药品最终到了患者手中价格早已是出厂价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药品市场竞争激烈,监管不到位,药品和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药品批零环节中广泛存在的制药企业、“医药代表”和医院及医生之间的“灰色利益链”。在我们做访谈的期间,在这三个地区均有农民抱怨药价高,而且有药房、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三者同一种药不同价的局面。这反映出药品价格管理混乱的问题,相关药监部门并没有做好工作。而且,甚至有相差100米路一盒“克痢莎胶囊”要相差1块钱的现象。最后,由于现在实行的医疗机构分类办法将民营医院置于不平等的竞争位置,存在劳动要素流动的壁垒[4]。医保定点的隐性歧视,政府的财政投入只用于公立医院,医疗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压力是该问题的关键。

看病贵的负担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包括“以药养医”的体制,过多的药品流通环节,医患之间的信息部对称以及医疗机构之间缺乏竞争,缺少严格的药品采购机制。笔者认为,不完善的药品供应体制是看病贵负担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看病难

自2003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中国医疗改革的最首先需要面对的困难,但经过政府近六年的医疗改革不断改进和各地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浙江省在看病难这一方面的问题逐渐开始细化,其中主要表现在:总需求发生变化、总体结构投入失衡、绩效比不高。

1.总需求变化。关于总需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新农合愿意加大参保率上升,总需求上涨;个人需求层次上涨,主要药品支出从常规药品的开始向保健品转换,农民开始更加注重预防工作。从丽水的实地访谈结果来看,人们更加关心的不是非处方药物和处方类药物的价格左右图的对照,加上农民在处方类药物上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和被动选择,居民更加希望国家对保健品市场加大改革,居民的医疗需求对于保健方面的占了75%左右。当前医疗改革尚处于推进阶段,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增长的总量需求和层次提升需求。

2.总体投入结构失衡。关于总体结构失衡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供给体系碎片化,体制不衔接;城乡分配不均衡。体系碎片化是指当前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各地区在实施的过程中因体制和标准不同而出现的衔接不通畅,各地之间各自为政,呈现孤岛式、碎片化趋势。本小组的实地访谈了解到,浙江省目前的体制不衔接主要体现在流动人口和城乡报销的口径不一。其中流动人口主要表现在萧山,外省农民工的报销在体制衔接上还存在很大的缺口。绍兴方面主要体现在行政区域的严格界定,例如齐贤镇居民在绍兴市就无法享受到更加优惠的福利,医疗公共产品供给由政府的行政界定而不是由成本划定。这就是人为的区域碎片化。关于城乡分配不均衡,据《2008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中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9 843亿元,城市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67%,农村占33%。同年度,在全国13.14亿人口中,44%是城镇居民,56%是农村居民。城市人均卫生费用1 145元,农村人均卫生费用442元,城市是农村的2.6倍。笔者认为,在供给方面,农村的卫生医疗服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明显劣于城市。相较于丽水市市区和丽水市庆元县的医疗水平的支出我们同样可有效证明这一现实问题。

3.绩效比不高。关于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绩效产出比的衡量,学者解垩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农户知道乡镇卫生院的报销比率最高,但选择最能满足其医疗需求的医疗机构时,只有近三成的农户选择了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由于医生水平的制约,只能承担定点卖药功能。农民舍弃就近的乡村医疗机构而到县以上医疗机构就诊,提高了农民就医的成本,使低收入的农民即使参合也无法负担较高的住院费用[5]。这一点本小组实地调研中发现丽水和绍兴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很多农民即使参加了新农合的医疗保险,但其利用率相当低。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原因如下:第一,地方政府竞争。目前地方政府是“锦标赛模式”的竞争导致各同级政府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对于医疗公共产品的财政投入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各地各级政府对于本级的公共产品的供给纷纷设置壁垒,划定区域,以减少医疗公共产品的缺口,以实现本级政府的考核优势。这势必导致医疗改革进程中不断出现断层和孤岛的现象,体系的碎片化严重。第二,城乡二元化格局的影响。由于长期以来的政策都是围绕着城乡二元化的格局展开的,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长 时间偏向城市,这从根本上导致了城乡的医疗卫生事业从根本上的发展不平衡,城乡的发展基础和速度存在相当的差距。特别是农村的医疗资源投入总量不足,很大一部分财政压力需要本已贫困的农村自行承担。第三,市场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体制转型还处于探索阶段。中国的医疗市场的各项法律和规范尚不健全,缺乏先进、成功的管理经验。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疗卫生资源投入产出比不高。

(三)公共卫生体系

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对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浙江政府逐渐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在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重医轻防”的思想使得浙江农村的公共卫生情况依旧滞后。

关于健康档案问题,农民不知道自己是否拥有健康档案和没有健康档案的占了将近一半,这说明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不够完善,农民尚未形成公共卫生意识。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从农村保健与健康教育体系来看,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经费短缺,保健机构分布不合理,一些最基本的妇幼保健无法得到保证[6]。另外,中国“二元化”发展道路,严重制约农村公共卫生[7]。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策略将农村公共卫生推至边缘。当前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发生网底破损,农村公共卫生呈现“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技术设备落后、人力资源匮乏、财政短缺的基本特征。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卫生服务产品短缺的矛盾突出。

中国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重医轻防”和市场化改革造成农村公共卫生体系衰弱,缺乏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导致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低下[8]。笔者认为,城乡二元体制,政府投入不足,未形成一个持久有效的城乡三级医疗体制是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滞后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分析

就当前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以及公共卫生体系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把“强基层,重保健”作为浙江省农村医疗改革的重点方向,着力完善医疗体系和各体系之间的衔接。同时,必须加强基层卫生医疗结构的分工与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

首先,针对浙江省农村地区看病贵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出发,笔者认为需要在浙江省农村地区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坚持“广覆盖”的原则,并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补偿比例,政府应切实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逐步实现医疗资源分配公平,并尽快实现浙江省内医疗保障的统一管理和报销[9]。第二,从药品管理体系建设出发,笔者认为应严格监控浙江省地区医疗药品供给市场的稳定,对所有基本药物实行100%供给和零差率销售;完善医疗保险的报销制度,提高报销标准,扩大报销比例和范围,简化手续和流程;同时,积极推进基本保健品市场的引导和管理。第三,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出发,笔者认为应及时推进浙江省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取消“以药养医”的模式[10]。逐步取消药品加成,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第四,从医疗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建设出发,笔者认为应加强浙江省农村医疗卫生的各项制度建设,实行新的药品监管体系、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以及相关的管理体系,杜绝权责不明、权责不等的制度性和法律性漏洞。应对碎片化难题,采取属地管理和成本选择并行的原则,给予病人一定的自主选择权[11]。

其次,针对浙江省农村地区看病难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健全浙江省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行多级联动交流的原则[12]。加大地区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支持,增加村卫生室的医疗配置和就医环境。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强人才的流动和培训,拓展人才队伍,优化政策,对支农医疗给予相当的政策倾斜。第二,放活市场、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民营医疗机构的作用,建立浙江省统一的管理和共享平台下,逐步对基层医疗机构采取完全放活的管理模式,取消政府完全配置和运营,由民间资本完全运营,政府只负责监管和提供第三方服务,由市场化主导最基层的医疗供需交易[13]。

参考文献:

[1]杜乐勋,张文鸣,等.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吴建文,沈莉,等.药价虚高博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7):80-85.

[3]张映光,戴维.药价之谜[J].财经,2005,(26):36-51.

[4]胡涛.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再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8,(3):64-148.

[5]解垩.城乡卫生医疗服务均等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6]温立洲.对农村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改革的探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

[7]高红霞,徐娟,张芬.均等化目标下中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多元供给刍议[J].医学与社会,2010,(1).

[8]谢国财,陈建夫.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内涵、性质、问题和改革取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

[9]杜月勋,张文鸣.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03.

[10]杨菲.公立医疗机构的公共利益性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8:3.

[11]中央党校科社部城乡医疗保障研究课题组.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J].求是杂志,2010,(2):51.

[12]宋春燕.建国以来农村医疗服务分流措施及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