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范例6篇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的问题

1.1对施工材料控制不到位。材料主要就是建筑的基本材料,在施工建设中对于材料的要求十分高,同时这也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的质量,这是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我们要对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建筑施工行业实用的材料有很多种类,很多时候到会遇到材料问题,这需要我们能够及时的对材料进行全面控制,对材料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这也就是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个常见的问题。1.2施工人员的素质偏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主要不是具有先进的机器,主要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人员素质,提高较好的材料,对于建筑施工人员必须要根据相对的团队制度实施,对建筑工程中每一项工作认真落实,高效的完成团队中的每一项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施工效益,有效的降低建设成本,我们还要更具实际情况提高员工的素质,对于一些技术性员工要加强思想工作教育,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1.3施工中不易保证产品质量。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工序十分多,对于产品施工程序的不断增加,施工数量的不断怎增加,要对施工企业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不仅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花费大量的人力,也很难对其进行全面的掌握,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这样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能减少人力物力,有效的避免一些特殊问题的出现,对于整体来说又是施工企业形象的展现,有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施工质量的管理的施工项目现场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很多都是不确定的目前工程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原则

2.1经济性。施工企业主要就是要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阶段是整体建筑工程中最花费时间的环节,也是耗费最大的中心环节,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我们要对其成本进行有效的考虑,保证在合理的施工范围之类。项目施工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也要更好的树立节约环保的施工理念,争取达到最低的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2.2标准化。对于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施工阶段是一项具有很强专业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通过施工阶段施工项目管理体现出来,同时在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也能有效的提高整个施工效率,要有效的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每一位员工进行有效的约束,规划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也能更好的避免施工现场中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保证施工阶段能够顺利进行,在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2.3质量化。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也就是保证建筑最重要的核心评估因素,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成败问题,建筑物用户的生命安全和投资方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在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我们要不断的强化项目管理中质量监督,更好的让其参与到工程设计的整个阶段,讲质量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的质量原则。

3、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的措施

3.1加强质量管理。对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我们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将其更好的引入到实际工作中,在提高施工进度的同时提高人们的质量意识,对于质量意识的培养还要通过岗前培养,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增加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增加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的培训,对施工阶段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对于施工阶段每个过程需要全面的监控,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记录,同时也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解决,对施工期间完成的工程进行抽样检查,在对一些质量检查不达标的产品,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我们要严格监督,保证质量符合标准,对施工阶段中要加强施工技术和实际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行严格的监督,要严格保证施工中所用材料的合格化。3.2加强投资管理。加强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主要就是要对投资进行管理,在施工管理中,对施工项目的预算是我们每一个工程需要的任务,对其资金和材料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我们还要对施工管理中具体的情况进行管理,定期检查实际投资数据的分析,并将世基投资与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实际的投资超出了预算,我们就需要对其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避免以下不合理的投资。3.3加强进度管理。在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中,施工进度要按照制定计划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一些较大的建筑工程,要合理有效的安排施工顺序,最后按照施工的情况制顶相应的施工计划,在保证建筑工程进度的同时要提高施工质量,有效的减少施工中出现漏洞,其次还需要加强施工中进行监督管理,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需要保证施工计划有效的落实在实践工程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将实际完成的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相对比,再出现不一至的时候,要对引起的原因进行分析检查,最后进行解决,完善施工方案,尽量避免最后实际与计划工期的现象出现的状况。

4、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施工过程,这就要要求项目经营者采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纳入正规化,使建筑工程项目向着预定的目标健康发展,并最终顺利实现。更好的开拓创新和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摸索,最终创造出一条成功的项目管理之路。

作者:高迎春 杨慕峰 单位:兖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 汾西矿业集团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黄全生.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及问题控制[J]民营科技2011(06)

[2]朱立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J]价值工程2013(07)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范文2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of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a link, and the stage of construction and project final implementation phase, is formed in the last step of project product.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various aspects of the work of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duct quality is difficult to change, so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way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ge; project management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设计、设备询价、施工、签证、验收等系统运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最终的实施阶段,是形成工程产品的最后一步,施工阶段各方面工作的好坏对工程建设产品优劣的影响是难以更改的。因此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就是对工程施工的各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的。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

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合理地、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二、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

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包括技术、社会、经济三个分系统,这三者是施工项目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侧面,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技术系统。技术系统是三个分系统的核心,因为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施工活动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只有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优质产品。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

(2)社会系统。施工项目是由人来操作的,故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为社会系统。项目管理,人是第一要素。工程施工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较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的组织领导工作能力,而这组织领导工作能力高低的体现关键就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也是顺利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所在。

(3)经济系统。经济系统是项目管理施工系统的关键分系统,是“目标分系统”之一。工程施工是一种生产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经济活动过程。工程施工势必投入“人、材、机”及资金,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经济系统是与技术系统、社会系统相伴随而发生的,是一个投入和产生的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投入产生分析,搞好责任成本管理,对所有资源要素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优化组合,以保证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生,也就是说,工程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就要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在时间上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才能真正做好项目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半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崐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二)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三)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纠差,也已来不及纠正。

(四)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

(五)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能控制项目成本;也只有达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有意义。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现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并代表着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的标尺。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它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设计、设备询价、施工、签证、验收等系统运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最终的实施阶段,是形成工程产品的最后一步,施工阶段各方面工作的好坏对工程建设产品优劣的影响是难以更改的。因此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就是对工程施工的各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运用管理的职能,促进工程技术工作的开展,正确地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指示与决定,科学地组织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施工过程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律,以保证高质量地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达到统一。

一、工程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质量原则

工程建设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搞好工程质量管理,是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第一”的思想。

(二)预防原则

在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应从过去消极防守的事后检验变为积极预防的事先管理。因为好的建筑产品是好的设计、好的施工所产生的。必须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事先采取各种措施,消灭种种不合质量要求的因素,以保证建筑产品质量。如果各质量因素预先得到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有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三)服务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是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尤其要满足用户对质量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就是要把为用户服务的原则,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出发点,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同时,要在项目内部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各个部门,各种工种、各种人员都有个前、后的工作顺序,在自己这道工序的工作一定要保证质量,凡达不到质量要求不能交给下道工序,一定要使“下道工序”这个用户感到满意。

(四)用数据说话原则

质量控制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数据基础上,必须依靠能够确切反映客观实际的数字和资料,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的管理。一切以数据说话,就需要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工程实体或工作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理,从积累的大量数据中,找出控制质量的规律性,从而研究工程质量的波动情况,寻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次原因,采取改进质量的有效措施,掌握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客观规律,以保证工程项目的优质建设。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一)质量管理

1、质量监管体系

工程质量的优劣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都应当同时接受企业自身监督,业主(监理)监督。

(1)企业自身监督: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应当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质检机制和质量监管体系,现行的机制主要是项目质检员长驻工地监督施工质量,分公司质检员巡查项目质量情况,公司质检部门组织定期或不定期质量检查验收(内部阶段性)。这样一个三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监督机制,也是企业对工程质量把关的主要途径。

(2)业主(监理)监督:也称为第三方监督,是最权威性的监督。现行的管理机制赋予这种监督以权当天的管理权限,由业主委派或委托的质量监督小组长驻工地,对工程中尚未施工的、正施工的和已完成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监督。

2、监管方法和手段

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懒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检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以及控制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一般有以下几种:(1)现场监督一一对于施工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到现场检查发观问题,随时指出并纠正。检查手段采取实测实量和整体观感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形成的产品,有权责令施工人员推倒重来;(2)召集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明,严格对施工工人进行工序技术交底,纠正错误,限时改正;(3)编制质量控制书,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详细说明,指明对策,责成项目部限时整改。同时,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还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变化,但必须处处以国家规范和新的验评标准为依据。管理人员应当主动与业主(监理)部门、企业自检体系密切配合,共同管理。

(二)工程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实施是融汇在一起的。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是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和信息来源,是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的依据,是进度控制最重要的步骤。

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把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从中找出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进度计划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以及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监理单位、承包商及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

当工程进度出现大于十天以上的偏差时,一般要分析偏差的原因,分析偏差是否影响到后续工作和总工期,这种分析是通过时标网络计划进行的。在采取各种手段解决进度滞后问题后,一般还要调整工作顺序、改变某些工作的逻辑关系、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等方法,用工期优化的方法对原网络计划进行调整。针对某些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好后续工作的进度计划安排;随时注意单元工程形象进度以及施工能力、设备、材料供应情况。

(三)工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差、价差、量差来减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有文化成本,通过提高凝聚力来调动积极性。还有运输成本、财务管理成本、安全成本等。工程项目要在质量上符合规范要求、工期上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总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对于一个工程建设项目而言是及其重要的,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以及效益的高低,只有充分发挥项目管理优势,优化有建设性的技术方法和组织实施,完善的管理流程和考核激励机制,才能做到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更好地实现企业盈利,实现项目建设的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倩.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分析—城市建设,2010.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范文4

关键词: 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程造价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on how to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as much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design change and spot visa,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ntrolling the project cost, do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work i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hase better.

Key words :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cos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特别是房地产开发, 提高投资收益率是最大目标, 项目开发各个环节都以投资控制为重点。

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 4个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 其中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这两个阶段统称设计阶段。根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占 75 %以上, 因此设计阶段是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是工程建设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

设计单位的选择

实践中, 工程项目的设计单位是通过方案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招投标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下配置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 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工程设计采用招投标制将会促使设计人员增强风险意识、提高设计水平和经济核算质量从而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为了有效避免设计阶段只注重方案招标, 忽视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对工程造价控制带来的问题, 在设计招标工作中, 不仅方案设计阶段通过招标完成, 而且对施工图设计也应引入竞争机制, 使每个设计阶段均通过竞争完成。这样以来, 设计在每个细节上都会精益求精地去完成, 否则, 就有落选的可能。在设计阶段的评标定标中不能把设计费的高低作为定标的依据, 因为设计费只占整个工程投资的 2% ~ 3 %, 而设计产品的好坏对工程总投资的影响可以达到 20 % ~ 30 %, 因此定标的主要因素应放在设计构思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技术的优劣、投资估算的合理性, 设计进度计划、设计组织方案等方面来进行评价。通过技术、经济和效果评价, 力求选择在技术先进前提下确保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确保技术先进,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意造型别致美观, 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设计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

现行设计取费方式不甚合理。国内普遍采用平方米单价或造价百分比的定额取费方式。这在宏观的项目控制上是可取的, 但在寻求高质量设计单位时是不合适的。现行设计取费方式致使有的设计单位设计方案可以优化的不进行优化, 甚至有的设计人员随意加大梁柱截面,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增加配筋量, 结果出现了不少的 /肥梁、胖柱、深基础0 等设计不合理现象, 从而人为地提高工程造价。

2中标方案的优化和深化管理

2.1方案优化和深化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和深化的目标, 是使一个建筑方案能做到建筑美学、建筑技术和建筑经济最大程度上的协调统一。要求从建筑、规划、结构、电气、设备等各方面对中标方案进行深化, 确认其可实现性, 及实现这一方案所需的技术难度和经济代价。方案的优化和深化, 可以说是设计阶段的重要决策工作。从中标方案到最终确定的可实施方案,往往需要经过几轮甚至十几轮的优化、深化。

2.2设计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由于涉及到对建筑设计规范、规程、标准的了解和理解程度、设计经验以及一定的施工经验, 因此要求管理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这一阶段的管理成果可以看作是设计管理单位和管理者专业水平的体现。

2.3设计方案优化和深化方法

设计管理一般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对方案优化和深化进行管理。价值工程理论的核心方法是功能分析。因此方案优化和深化首先是从建筑项目的使用功能出发, 重点分析建筑功能设置、并结合建筑设计的特殊性, 研究其针对各项设计条件的可实现性, 对设计规范、规程、标准的符合性, 对国家、地区各项相关标准、规定的服从性等等。在功能研究的基础上, 对实现这些功能和使用要求的经济成本进行估算。最理想的状态下, 在建筑功能保持不变或提升的情况下, 通过优化, 可以做到成本降低或保持不变。在建筑设计中, 价值 (功能 /造价 )的合理性需要设计管理者在分析过程中, 结合项目类型、类似工程经验, 对设计功能价值比进行判断, 帮助投资人决策, 从而确定最优方案并完成深化, 使其成为满足设计深度要求并满足下步工作要求的设计方案成果。

3限额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中的造价控制, 唯一可量化的, 就是通过限额设计对工程造价进行主动控制。设计管理中的造价控制成果, 就体现在限额设计的成果中。限额设计管理是设计管理造价控制的核心。

就现有经验, 多数项目是在方案确定后, 以建筑方案为基础的投资估算作为标准, 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开始进行限额设计的。对投资人来说,既可避免受投资限制而局限了方案的创作, 又可通过限额设计对实现中标方案, 进行控制投资。而对于设计单位来说, 方案确定后, 投资估算相对准确, 以此作为指标的限额设计针对性强, 也比较容易控制。

限额设计应在设计合同中对限额设计指标(如每平米最大用钢量 ) 进行明确, 并约定奖惩条款。超过限额设计控制指标, 对设计单位进行处罚, 相反, 通过设计单位的细致工作, 在既满足功能和使用要求又不牺牲建筑外观形象的前提下, 节约了工程造价, 应给予设计单位节约部分一定比例的奖励。这样, 一方面能够加强和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执行限额设计, 另一方面, 也能提高设计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实现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双赢的局面。

4设计质量管理

对于设计管理来说, 设计质量管理是基础性的工作, 有别于设计单位三级审核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建设单位宏观的管理, 专业的设计管理咨询单位更多的是在设计全过程中, 做好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 检查落实建设单位合理的要求是否在设计中得到充分落实。方案优化完成后, 考评设计方案是否达到优化深化目标, 在初步设计完成后, 对初步设计图纸文件和初步设计概算进行审查, 特别是对各专业系统进行评估, 向建设单位提供审查报告。在施工图阶段监督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修改落实情况。

因此可以聘请专业的设计管理咨询单位, 通过设计全过程的跟踪监督、检查, 避免设计文件出现质量问题, 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阶段设计变更、减少给投资控制造成的不确定性。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范文5

[关键词]项目管理 合同管理 风险 索赔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067-01

一、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设计、设备询价等系统运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直辖市和控制,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最终的实施阶段,是形成工程产品的最后一步,施工阶段各方面工作的好坏对工程建设产品优劣的影响是难以更改的。

二、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

三、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形成独立的主题。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也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尽管工程索赔的解不是唯一的。但却是可以计量的。利用合同条款或堆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四、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例如: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稳定且承包单位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中小型工程项目,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不大,其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对予工程量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幅度均较大的工程项目,其风险量较大,应采用风险转移策略,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将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全部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测算成本状况的工程,贸然估价将导致极大风险,只能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建设方。对承包商而言,不善于工期索赔必然导致工期延误的风险;不善于费用索赔必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亏本。实践证明,如果善于进行施工索赔,其索赔金额往往大于投标报价中的利润部分。因此,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对降低工程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五、非计量风险的防范

非计量风险指政治、经济及不可抗力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动乱、、法律制度的变化等;经济风险包括:外汇风险、通货膨胀、保护主义及税收歧视等。这些风险在国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将导致灾害性后果,常常被称作“致命风险”。对于政治风险,只能作定性分折与预测,承包商应在投标决策阶段加强调查研究。经济风险一般不可避免,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对于若干种经济风险预测的数学方法,由于置信度较低,不宜作为项目的决策依据。

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和泥石流、泉眼、流砂等。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六、非计量风险管理和措施

在项目目标设计阶段,对影响项目目标的重大风险进行预测,研究各风险状况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即进行项目的敏感性分析。

在投标报价前,分析业主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业主的工程款落实情况和支付信誉;在编标报价阶段,要熟悉招标文件,做好现场勘查,在单价和总价中考虑风险因素;在订立合同阶段,对于过分刻苛的合同条款提出修改要求,以减少合同风险。

七、工程风险与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八、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九、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除进行工程、设备、人身事故等保险外,还应通过保险机制减轻风险损失;通过分包合同向分包商转移风险;合理控制风险费。

参考文献

[1]钱昆润.建筑工程合同与索赔管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范文6

关键词:项目管理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管理涵盖内容很多,包括:合同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信息管理、项目内外协调等等,其中质量控制是一项很重要的管理内容。

质量控制的方法

按照项目或工序施工进展的状态,工程质量控制分为质量事前控制、质量事中控制、质量事后控制。工程主体施工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分项工程:测量放线工程、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砼分项工程、水电设备安装洞口管线预留预埋。

工程质量事前控制也就是主动控制,预防为主,是一种面对项目未来的质量控制。例如工地例会、专题例会制度,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介绍设计意图、结构特点、施工要求、技术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等,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中出现失误),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现场总体布局是否合理、技术措施是否得当、施工程序安排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可行等),施工方案审查,技术交底,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原材料进场报验,施工样板引路制度等等这都是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就是要求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就必须对“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要有一个整体的筹划,就是要考虑在先,实施在后,用思想指导行动,用方案指导施工,以保证质量目标实现的一种控制,这是一种能达到事半功倍、功效显著的控制,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人人重视。

工程质量事中控制,就是项目或工序实施过程中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很强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及时反馈、及时整改。例如施工旁站,旁站记录,施工日记,巡视检查,现场抽查,隐蔽工程验收,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联合大检查等,这都是事中控制。通过现场质量检查,落实检查方法,使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活动完全处于我们的监督控制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工程质量事后控制,也叫被动控制,就是根据项目或工序完工后与之前质量计划目标相比较,通过比较反馈的信息,制定质量控制措施,控制的重点是后面的施工过程,控制的思想是总结之前的经验与教训,把后面的事情做好,通过这样的几次反馈控制,使以后的施工质量是越做越好。例如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内部的分户验收,竣工验收及质量通病的防治。

以前监理公司的做法,就是让施工单位各分项工程完工后,进行报验,然后经监理人员去现场验收,等检查发现了质量问题,要么返工进行处理,费工费料,大大影响工期;要么造成质量无法整改,形成质量隐患,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质量控制行为,这几年,凡是我负责管理的项目,我都要统一工程项目部和工程监理部所有现场工程管理人员的思想(我始终把监理人员视同我甲方人员),切实做好事前、事中控制,主动控制,预防为主,重点进行事前、事中的质量控制检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体施工阶段各分项工程质量事中控制的要点

1、测量放线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测量控制点的垂直度,各轴线位移偏差,墙柱的位移偏差,门窗洞口的位置等。

2、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钢筋原材料进场检测,施工方法是否符合原报审的方案,箍筋的成型,钢筋连接接头检测,重点在梁板墙柱钢筋布置或穿筋时对钢筋连接接头的检查,同一截面钢筋接头率,接头的位置,钢筋的品种,钢筋级别,钢筋规格,钢筋的根数,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间距(钢筋箍筋加密区的位置),钢筋的绑扎,预留洞口的加强筋,钢筋的砼保护层等等。

3、模板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模板支模施工方法是否符合原报审的方案,模板支模的位置(有测量放线时弹得墨线),板底、梁底模的标高,模板的拼缝,构件支模成型的几何尺寸(长宽高),模板的平整度,墙柱模板的垂直度,模板的加固和模板的支撑(模板的刚度即承受外界的压力、强度、稳定性),模板是否涂刷隔离剂,模板的拆除时间。

4、砼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砼标号(强度标号、抗渗标号),砼坍落度,浇筑顺序,砼的振捣、施工缝的留置位置,砼板面的压光(三亚的气温高,控制压光的次数和时间,砼终凝之前至少两次压光,以控制板面裂缝),砼试块的制作,砼同条件养护、标养试件的强度检测,砼的养护,拆模后的砼外观质量检查,砼构件的几何尺寸及其平整度垂直度等。

5、水电设备安装预留预埋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