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理管理范例6篇

应急处理管理

应急处理管理范文1

关键词: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应急处理

作者简介:赵光伟(1981-),男,河北保定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余海洲(1978-),男,湖北荆门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2012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215-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已经稳居世界之首。由于大学生群体的普遍年龄在20岁左右,社会经验普遍不足,缺乏必要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另外,不同成长背景、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各种安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既会危及人身与财产安全,也损害了高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与管理,积极预防并及时有效地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不仅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归类分析

高校学生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直接或间接危及到学生身心健康、生命或财产安全的各类突发意外事件。此类事件的特点是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并迅速发展,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对高校的教学、科研、日常工作以及形象声誉等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快速响应并妥善处理。

1.心理健康安全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安全突发事件,如自杀、谋杀、打架斗殴、偷窃等,在所有安全问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类问题起因也多种多样,如学业压力、情感问题、就业压力、身体健康、遗传因素等。

2.消防安全相关问题

由于高校人数多,居住密度高,部分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学校管理规定的事情时有发生且缺乏基本消防安全常识,因此存在引发火灾的隐患。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宿舍里因用火或用电不当而引发火灾事故。如一些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违章使用电器、私自乱接电源、胡乱丢弃烟头、擅自使用炊具等。

3.交通意外事故

此类事件主要是指在高校内部或高校周边,由于学生和部分司机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和思想麻痹,而引起的严重交通意外事故。

4.治安类

主要是指高校内部及周边区域发生的侵害高校学生财产与人身安全的各类刑事案件。此类问题严重扰乱了高校正常的教学与科研等日常工作秩序,给高校师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阴影,甚至恐慌。

5.意外事故类

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正常的学习、实验或活动中发生的事故,如某些学科存在较危险的实验、各种体育活动、集体出游、工厂实习等。

6.网络安全类

此类安全事件分为两方面:第一,主要是指高校学生受到互联网上散布的虚假、有害信息的影响无法正常工作;第二,是指互联网受到病毒或者黑客等攻击,丢失资料、账户密码或者其他个人信息,从而无法正常工作。针对此类事件,高校应该有相应的措施,并且要禁止学生参加此类违法活动。

7.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主要是指学生食堂或其他餐饮部门发生大规模的食物中毒、学生中间发生大规模的传染疾病等。

8.财产安全类

主要是指学生财产、物品被盗、被骗或者被抢劫,从而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并给其他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影响。

二、加强高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的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及普法宣传,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提高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基本防范技能,从而减少上述各类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高校正常的工作秩序。该方面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改革教学培养方案,把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并配套相关教材。安全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是针对上文提到的八类安全事故展开,授课形式不拘泥于课堂上的讲授模式,而是要注重效果打动学生内心。可以采取模拟演练、案例讲座分析、召开班会讨论、举行知识竞赛、观看教育宣传影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总之,安全教育要规范且深入人心,使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都得到切实提高。

(2)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或组织分管安全教育,确保安全教育工作顺利进行。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应建立一个领导有力、机构健全、信息畅通的工作和运行机制。

(3)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因此网络安全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高校应该重视网络相关法律的宣传,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财产账户、专业资料等,并对常见网络犯罪、网络诈骗手段有辨别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呼唤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等宣传教育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

(4)加强并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教育。高校火灾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最主要的原因是部分高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重视消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防患于未然。另外,还要举行消防事故模拟训练,锻炼学生在事故发生时的逃生与自救能力。

(5)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理问题可引发一系列的高校安全问题,因此心理安全教育也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只有当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才能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习、读书、运动等积极向上的活动中。高校应坚持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心理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健康的人格与心态,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挫折应对能力等。除了上述的普遍教育外,还需要结合专业心理咨询,对个别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建立心理安全预警系统,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达到教育和预防的双重目的。

2.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1)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包括组织机构、值班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组织机构方面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各学院、系部、实验室、办公室或行政机关的部门各科室,都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学校每一个物理区域都有专门的安全负责人。其次,工作制度方面要建立一系列的工作规范,定期进行检查与报告、审批与整改、认定与追究等工作。

(2)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检查制度。校舍安全方面,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机房、供电线路、消防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食品卫生方面,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并定期督促炊事人员进行身体检查,防止流行病、传染病的发生;设备检修与隐患排查方面,高校应定期对校园内的消防设备、电水气供应设备、体育运动设备、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高校教学、实验、科研、工作和生活等安全。

(3)建立健全学生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学校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校园学生安全信息,全局掌控与调度工作人员,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掌握高校学生的安全信息,就需要有通畅的信息渠道。高等学校可以建立以下三条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一是从学生宿舍长班级干部班主任或辅导员学院学生工作部门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主管校领导的纵向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二是建立从学生宿舍宿舍楼栋值班室公寓管理中心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主管校领导的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三是建立从教学楼及活动场馆教学楼与场馆值班室学校保卫部门和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主管校领导的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以上三条主要渠道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大学校园的学术安全信息渠道,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信息时时畅通。

3.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措施方案

(1)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侧重于预防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此阶段的重点工作是不断加强宣传、教育、管理,真正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并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校安全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值班室人员、班主任和辅导员、学工负责人、保卫人员、校主管领导)的安全防范意识。

(2)突发事件处理阶段。处置学生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需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快速反应机制。首先,校园安全快速反应机制,要针对前文提到的八类安全突发事件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相应的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发展,抢救在突发事件中受伤者,制止因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

(3)突发事件的善后阶段。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是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认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高校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避免由于处置不当而造成的次生、衍生的突发事件,避免事情进一步扩大。首先,通过快速反应机制控制住突发事件的发展势头并制止进一步损失之后,应尽快着手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并依法(规)做好责任认定和初步处理意见。其次,及时向突发事件各相关方面相关信息,做到信息公开透明,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猜忌。最后,突发事件常会对当事人或者旁观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从而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心理恐慌。因此,需要学校宣传部门配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进行疏导与治疗,从而尽快恢复突发事件影响人群的身心健康,恢复正常学习与工作。

三、结束语

总之,高校安全与稳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面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以及事件发生后的恢复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与善后处理能力。这样,高校的安全与稳定才会得到更有力的保障,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谭福强,李魏,叶芳.论新形势下高校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建设[J].三峡大学学报,2011,33(Sl):4-6

[2]童隆.高校学生安全与稳定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8,23(3):255-256.

[3]赵经磊.高校学生安全现状及实施安全教育的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1):66-68.

应急处理管理范文2

关键词:电气安全;管理;应急处置

1 电气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1.1 落实变电所规章制度

加强电气运行管理,严格运行值班纪律,确保电气运行生产处于受控状态。建立电气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完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台账。加强人员管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操作规程,严格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在思想上重视、在技术上提高,精干队伍,加强管理,避免人为造成的事故。将变电所各项管理制度悬挂于班组及各变电所墙上,所有员工都要牢牢记住变电所各项管理制度,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1.2 避免出现触电事故

首先禁止没有电工证的人员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禁止没有经验的电工在接电地段进行高压电气设备工作。另外,电工验电和接地的专业工具必须合格。配电线路停电必须使用“停电区域图”,禁止人为约定时间来送、停电。电工施工前必须遵循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规定,禁止单人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必须遵循使用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设备操作前必须核实设备名称编号、开关刀闸位置、操作模拟图等之后再按要求进行操作。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安全工具进行操作。

1.3 落实安全技术教育培训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培训,采用安全板报、标语、事故影像教育、简报等方式,结合每周安全活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强化电气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根据电气运行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有计划的技术培训教育,电气运行人员专业技术的提高应以个人学习结合单位集中培训,根据实际运行需要进行学习教育,所有电气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国家特种作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电气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操作证。

1.4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现场勘察制度。电气检修作业,工作负责人或工作票签发人认为有必要现场勘察的,应由检修单位根据工作任务认真勘察现场,并填写勘察记录;工作票制度。工作票是准许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书面命令,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应填写工作票或者事故应急抢修单,工作负责人应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填写相应的工作票,工作票内容不得任意涂改,工作票应由签发人审核无误签字后方可执行;工作许可制度。电气检修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应由工作许可人完成,并会同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检查确认,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许可人有权制止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或拆除某些安全措施的行为;工作监护制度。带电作业或在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应设监护人,工作人员应服从监护人的指挥,监护人不得离开现场,专责工作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监护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应高于操作人;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工作间断时,全部工作班成员应撤离工作现场,所有安全措施不能变动。全部工作结束后,应清理现场,拆除接地设施并检查确认,工作票终结后,方可办理送电手续。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是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识牌或装设遮栏,上述措施必须由电气运行值班人员或有权执行操作的电气人员执行。

1.5 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我国针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要制定严格的电气设备安全责任制度。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责职责、岗位培训教育部门安全职责、生产负责人职责、设备专管人员职责等,还要编制好相应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操作管理人员人人熟知,强化安全意识以及自报方法。强调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从源头上去控制安全实质的发生;对于有些人员、不按章程操作,导致设备事故发生,并造成国家、企业经济损失者,企业根据损失情况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发刘责任;每个操作员必须熟悉自己操作的电气设备相关的结构原理、工艺要求、性能以及之前发生故障记录和应急措施预案,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1.6 电气应急预案管理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加强事故预防应急演练,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可迅速处理,减少事故损失。本着“预防为主、有案可依”的原则,结合现场故障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演练处置方案。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运行人员对现场处置方案熟悉程度,完善现场处置方案中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工作。通过培训和演练,增强运行人员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 某化工厂10kV系统单相接地的应急处置案例

2.1 危险性分析

电气运行人员的职责是负责全厂安全用电的稳定,10kV系统是全厂供配电的中枢。当10kV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如果不能快速确认故障点并切除故障,将会产生系统谐振,给电气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若另外一相也发生了接地故障,将导致两相短路崩烧,引起系统跳闸,将事故扩大,直接影响工艺生产。

2.2 故障现象

电气值班人员在电气后台发现故障报警,报警信息为10kVI段母线A相接地,某10kV电机A相接地。

2.3 应急处理步骤

电气值班人员立即将故障现象汇报当班值长,值长立刻启动应急处置程序,组织电气运行人员到10kV配电室以及现场检查情况,并汇报上级领导;电气值班人员到10kV配电室检查发现10kVI段母线A相接地,某10kV电机A相接地,现场电机检查发现接线盒有冒烟及电缆皮烧糊味道,确认10kVI段母线A相接地是由于某10kV电机A相现场故障接地所引起,现场检查人员立即将配电室及现场实际情况汇报值长;值长立即联系工艺人员切换备机,并将该故障回路停电切除,检查电气后台10kVI段母线A相接地告警消失,某10kV电机A相接地告警消失,配电室继电保护装置告警复位后消失;当班值长立即通知相关领导10kV系统接地故障已经消除,具体故障原因正在进一步查找;电气运行人员按照电气检修规程组织实施电机故障检查处理,故障处理完毕后进行相关电气试验合格,将该设备恢复至热备状态,并通知工艺人员该电机已经处于热备用状态,随时可以投入使用;故障处理完毕,总结故障原因及处理过程,将材料归档备案并上报车间。

3 结语

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工艺设备正常生产的基础保障,电气运行人员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保护神,单位应该不断加强电气运行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技术知识培训,加强电气安全规程、制度的执行力度。电气运行值班人员需要认真贯彻落实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变配电运行技术水平,牢固掌握处理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故障处理的时间,为电气设备的安稳长满优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应急处理管理范文3

关键词:重金属;微生物中毒;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0-0178-03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推进,环保部门对辖区各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也越来越重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有了明显好转。但部分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为了减少费用开支有时会偷偷地将超标工业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致使污水处理厂的生化系统受到冲击,特别是进水重金属超标,不断在活性污泥体内积累,降低微生物的活性,直至中毒死亡,严重影响生化处理效查,无法保证出水达标。本文以福建省某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系统微生物中毒的应急管理案例,得出一些体会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提供参考。

1 案 例

采用生物处理的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是有机污染物的重要分解者。在超标重金属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系统后,会使该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运行异常情况。在曝气池的好氧段运行参数及主要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在抽升量、污泥浓度等工艺参数未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曝气池好氧段DO出现异常上升的趋势,峰值达到7.0mg/L。伴随着高浓度溶解氧的出现,出现硝化菌硝化功能终止,TP二次释放、二沉池也产生云浪状污泥上浮,并陆续蔓延至全池等异常现象。超标重金属进水对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系统中的好氧菌呼吸终止、聚磷菌异常活跃,出水中氨氮、TP等指标严重超标。不断有不明超标重金属废水进入,进水水质异常,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摸查,污水来自纳污范围内电镀厂工业废水直排污水管道所致,相关执法部门责令其停产。

2 原因分析

在生物处理系统中毒事件发生后,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我们在确定生物系统是否中毒时,可以借鉴医生看病人的事件分析处理程序,从感官、理化、专项三种方法,观察其“临床表现”,进而分析和判断其“病因”。

2.1 感官指标分析

生物处理系统的微生物性状好与坏,可从污水处理厂处理构筑物——曝气池和终沉池的运行状况中显示出来。在曝气池内,悬浮着大量肉眼可观察到的絮状污泥颗位,叫做活性污泥絮体。每个絮体内包含着成千上万个活性微生物。操作巡查人员在现场巡查时,可定时从活性污泥的“脸色”进行观察。与中医看病人同理,从“望、闻”二字入手。首先从颜色、气味,泡沫、流态、透明度等主要项目对曝气池进行查看分析,即由此可快速判断生化系统是否中毒,耗时最短,有利于管理和技术人员快速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2.1.1 正常状态

曝气池运行正常时,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略带有泥土味。在充氧过程中,正常的曝气泡沫是少量细小地散布在曝气池,总面积约占1/10,能听到曝气池的沙沙声,泡沫是乳白色。终沉池的液面状态与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否也有密切关系,应注意观察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无漂泥,泥粒大小等。终沉池运行正常时,上清液清澈透明,活性污泥沉淀性状良好。

2.1.2 中毒状态

生物处理系统微生物中毒初期,操作人员可发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一般会由原来的黄褐色急剧变成了土黄色,泡沫发黄,个体增大,同时数量增多,占到池面30%~50%;终沉池上清液混浊,泥位上升,出水有少量SS带出。中后期,操作人员可发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一般会由土黄褐色急剧变成了黑色,发臭,泡沫数量急剧增多,覆盖池面90%以上;终沉池出水絮体很多,污泥的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表面有大量泡沫形成的泥块浮在上面,污泥沉降性能很差。

在接到操作人员水质异常报告后,技术人员也要结合COD、氨氮、总氮等在线仪器数据进行比对。一般在中毒后,出水水质指标会发生异常变化且呈现线性变化关系。

2.2 理化指标分析

类似医生给病人开病理检查单,主要是通过检查病人的血液、尿液、大便来进一步分析判断生病的具体原因。同理,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在得到操作巡查人员的异常情况报告后,一般均会立即要求水质化验员对生物系统水样、泥样加强频次进行化验分析,采取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监测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DO、污泥沉降比、污泥容积指数和密度指数、污泥的沉降速度等措施做进一步的理化分析,如表1和表2所示,可大致判定生物系统微生物是否中毒,中毒程度如何,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变化过程。

此项分析耗时虽较长,一般为2~3 h,但数据的可靠性较高,多能大体上判断出废水净化的程度和活性污泥的状态,常常作为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应急调控的依据。

2.3 重金属指标专项分析

重金属分析仪器较昂贵,一般污水处理厂未有配置。污水处理厂可在必要时对污水、污泥取样后送至国家标准化实验室(城市排水监测站)进行重金属指标专项分析,类似一般医院医生交代特殊病人到大医院专项检查一样,以最终获得的数据来证实上述感观检查、理化分析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污水处理厂在生物系统微生物中毒后,水样、泥样经过重金属专项分析,可得到了确实的数据,如表3所示。

此过程一般耗时最长,1~2 d,但数据最为准确,以此来确认生化系统是否中毒,主要是何种重金属进入,具体数量多少,程度如何,同时也以此来证实上述两个步骤的分析准确性。通常,该类监测数据被污水处理厂作为生化系统中毒依据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环保监管部门。

应急处理管理范文4

    突发事件通常是指一类超常规、突然发生、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旨在强调其突发性、紧急性及负面影响性。而重大的、涉及面广的突发事件还可能使政府组织处于危机状态。

    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受到挑战,军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已成为当今时展趋势,但各国军队的行动范围由其国情、军情而定。例如,美军根据2006年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军队处置突发事件的行动主要包括反恐、反叛乱、民事支援、国家援助、袭击与打击、恢复行动等6种;英军则是平息暴乱和反恐斗争,认为只有军队才拥有有效履行这些职能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成功的可能性较大;日本依据《自卫队法》,将灾害派遣列为自卫队的军事行动之一;而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也是处于经济转型的国家,依据2006年中央军委批准颁布实施的《军队处置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我军任务主要包括处置军事冲突突发事件、协助地方维护社会稳定、参与处置重大恐怖破坏事件、参加地方抢险救灾、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五大类型。

    这些突发事件均关乎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稳定和国家利益,有的还涉及武装暴力,威胁生命和安全,接近或达到危机状态,其应急管理的特点是任务强度高,专业性强,同时要求出击速度快;管理的目标是处突维稳,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流程包括处突的预警准备、集结部署、处置遏制以及恢复评估。由于军队在应对这些突发问题时,集结出击迅速,具有集群优势和专业优势,成功的可能性大,特别是军队储运系统具有覆盖面广、反应速度快等优势,在弥补国家应急物资储备、运输工具资源不足、布点不均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军队处突维稳应急物流成为重要力量。

应急处理管理范文5

[关键词]炼油厂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基本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的主要形式就是炼油厂、化工厂,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都需要有能源和化工产品的支持。石油化工行业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使得石油化工行业其是已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石油企业也难逃一般的规律,其是一把双刃剑,石油化工产业的危险系数会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扩大而增加,其是作为一种高危行业存在我国行业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在这里如果没有把安全问题考虑好的话,就可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由此可见,石油化工企业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我们当前石油企业亟需解决好的问题,因为它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1当前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事件管理状况

我国于石油化工工业发展的初期就对化学事故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在全国各地的化工企业建立了化工职业病防治所,其在初期对相关安全问题提出了预防的措施,但是随着石油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安全问题往往很令人担忧。

1.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已经出现过很多起重大的石油安全事故,其往往不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减少,往往相反。例如在1989年10月4日韩国幸福公司ABS树脂厂就是一家石油化工企业,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2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30亿韩元。事故直接和火灾,原因是因为16号挤出机上部覆盖的帆布处泄漏大量粉沫树脂,由于处置不当在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操作上的问题粉沫树脂分解产生大量可燃气体而发生爆炸;在991年日本狮子株式会社千叶工场由于精馏塔发热,最终导致产生爆炸,使其经济出现大规模下滑,从而造成工厂损失严重;1997年1月21日美国托斯科埃文工厂炼油厂由于加氢裂解单元而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46人受伤(其中13人重伤),人员死伤损失惨重,事故直接原因是因为2号3段反应器没有遵守“反应温度超过426.7℃时泄压停车”的安全规定而使温度失控发生爆炸;2001年3月13日美国阿莫科聚合物工厂内由于储槽中热熔塑料的喷出引发爆炸着火灾事故,造成多3名员工当场死亡。

1.2国内的现状

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在建设初期,就做了相应的应急管理工作计划安排,相应的在各个企业设立了职业病防控中心。我国石油企业的龙头老大,中石化、中石油等都实现了应急管理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颁布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与《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等法律法规,由于这些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尤其是这些法律法规对行业内的危险企业做了相应的应急工作的详细的管理和规定。包括我国大型的石油化工巨头都不断完善应急管理的规定,成立专门的事故救援人员组织。而应急管理方案需要由相关安监部门指导制定完成,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国家在石油化工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理的方案,以防止石油化工企业事故带来巨大的损失。

2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出现的问题

石油化工企业要想发展的好,就必须处理好面临的安全问题,这样才能使得企业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在这个特殊情况下,要是有企业没能够对安全问题起到足够的认识,甚至消极面对,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下就是几个经常会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

2.1企业安全意识缺失

忽视安全生产是石油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些企业对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置之度外,没有正确的认识其重要性,没有考虑忽视其的严重后果,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事故。有的企业只是表面重视安全生产,但是没有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只有真正出现了安全事故才进行相关的处理,这往往会导致对事故调查不彻底,往往会手忙脚乱,最终导致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

2.2事前监督与事后管理步调不一

当事故发生时,大多数的石油化工企业才能想起安全生产是有多么的重要,但是安全事故发生后造成的影响是后悔所办不到的。所以石油企业要做好监督工作、要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石油企业不能出现漠视安全生产的管理者,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隐患,因为这不仅会增加企业的隐患,还会增加员工的安全意识,产生严重的后果。

2.3技术存在严重缺陷

虽然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在安全生产方面还是不能做到万无一失,还是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使用安全技术的范围过窄、没有充足的能力去解决重大技术问题、与国际安全技术的探讨过少、没有形成完备的安全技术生产体系、对事故的预警防范技术落后,由于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使得安全技术很难得到提高。石油企业主要存在缺乏应急预案的实践和演练,其应急管理系统落后,难以满足现今的发展需求。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高危工作,要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才是安全生产的一道保障。这样就要求应急队伍要在平时做好应急设备采购、训练的工作,在突发事故面前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石油化工企业事故处置对策

3.1加强企业安全防范意识

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的安全防范意识,这样就可以保障企业的再生能力。

3.2构建安全管理机构

企业要在适应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本企业安全机构的建立,要认识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不能只注重事后管理而忽视事前监督,注重事前监督,才能更好的解决事故的发生,当然企业不能忽视对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3.3加强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的积累机制建设

提高应急建设的重要因素就是可以准确的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为此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应急的系统应对机制,主要包括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内容,间接以提高企业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的灵活性,可以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3.4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在加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大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演练重点内容应包括装置着火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人员中毒伤害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等。通过多次的应急演练和应急培训,来提高员工应急意识和处理突发事故应急能力。

应急处理管理范文6

[关键词]太湖流域 蓝藻预警 日报

中图分类号:TV2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362-01

1 建设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太湖流域面临着污染负荷重、环境容量小的制约,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太湖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2007年4、5月间的太湖蓝藻暴发事件,更引起了人们对太湖水环境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涉及多个地区和多个部门,长期以来,各相关部门围绕太湖开展了多年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污染源、环境质量、生态背景等信息。但由于缺乏在政府综合管理与决策层面的信息集成、共享、集中管理与统一机制,无法为太湖治理与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江苏省在太湖治理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要治理好太湖,必须依靠环境信息化手段的支撑,建设一套太湖平台环境应急系统来加强省内涉太水体应急管理力度,及时掌握涉太应急状况,动态分析各类涉太应急信息,最终为太湖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系统架构

基于“1831”项目“平台统一、系统集成、网络整合、数据共享、硬件集群、服务共保障”先进理念及“唯一、共享、标准、开放” 整体架构标准要求,采用三层架构以及模块化的开发方式,系统使用MS 2008开发,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2008。此框架实现了整体布局、系统权限内容。View表示层使用WebForm实现,BLL业务逻辑层和DAC数据访问层均使用类库的项目实现,MOD业务实体贯穿整个系统(见图1)。

3 系统集成

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模块接口开放、明确,系统各功能模块及接口设计,均按照“1831”项目统一的服务管理中心进行完整注册、规范命名、规范调用。该系统与第三方集成情况包括:集成第三方单点登录接口判断用户是否可以成功登录,同时与单点登录平台同步实现对用户的增加、删除和修改;获取第三方地图服务的二维、三维地图信息,展示监测点位的空间分布、水质变化等情况;与第三方系统进行太湖数据传输交换;实现与现有太湖平台、“1831”系统的业务与数据无缝整合。

4 功能模块

4.1数据采集

包括饮用水源地监测数据(6个饮用水源地9个监测因子)、蓝藻水华卫星遥感监测、太湖湖体浮标监测数据、引江济太监测数据、蓝藻预警半周报(湖泊所)、出入湖河流数据监测、气象水利数据、人工巡检监测数据8个子模块。各子模块能够实现对各类监测数据的录入功能,并实现多种数据格式(如word、excel、pdf等)的数据导入功能。同时对各类监测数据进行查询、添加、删除、编辑、导入、导出等操作,实现省-市-县三级纵向的监测数据的数据交换。(见图2、图3)

4.2数据分析

可按监测时间(年、月)对饮用水源地、引江济太监测点进行水质类别评价、水质类别统计、水质趋势分析、水质类别比例统计并查询;按监测时间对藻类密度进行信息查询及密度关联分析并导出;对湖泊监测点、湖泊流域进行水质评价、对各湖区监测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可根据年份动态查询太湖湖体人工巡检每个月藻类密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以及同比环比数据,也可查看跨年的数据同比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现监测点位是否超标情况百分比,同时显示本周、本月、本年以来的百分比状况。

4.3 GIS展示

实现在GIS地图上展现监测点位的空间分布、水质变化等情况,展现点位周边场景情况、最新监测数据、是否达标、水质类别、测点达标情况等信息。能够利用直方图、饼图、折线图等多种显示形式,使各监测因子、水质类别等环境要素按照月份、年份等显示在相应的地图位置上。

4.4 报告生成

该模块包括太湖蓝藻预警监测日报、太湖枯水期预警周报以及太湖出入湖河流数据报告、蓝藻分布情况等报告。可根据水质、气象及其他有关业务部门提供的监测数据自动生成蓝藻预警相关报告,同时可根据时间范围筛选查询、重置、导出、下载word文档及excel

表格,为领导决策支持提供“展板”信息服务。

上一篇卫生医疗方案

下一篇管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