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例6篇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1

摘要: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也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诊断、护理等方面已有诸多报道[1,2],但目前国内的研究报道多局限于案例分析或者统计调查,尚缺乏较为全面的综合分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后抑郁症的研究报道,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危害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病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介绍了常用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手段,提出了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对策,旨在为产妇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诊断;分析;治疗

1诊断

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年制订的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在产后两周内出现下列5条或5条以上的症状,首先必须具备(1)、(2)两条。(1)情绪抑郁;(2)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感;(3)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4)失眠或睡眠过度;(5)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6)疲劳或乏力;(7)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有自罪感;(8)思维能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9)反复出现死亡想法。

目前国内运用较多的产后抑郁症筛选诊断方法主要有有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Zung抑郁自评量表是一个20道题的自评调查表,将抑郁程度分为4个等级;中国常模SDS标准分为(41.88±10)分,分界值标准为53分,即将SDS>53分者定为阳性(抑郁症状存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可用于孕期筛查可能患有抑郁症的妇女,也可用于产后抑郁症的粗略诊断,EPDS为自评量表,共有10个项目,分别涉及心境、乐趣、自责、焦虑、恐惧、失眠、应付能力、悲伤、哭泣和自伤等,得分范围0~30分,9~13分作为诊断标准。此外,贝克抑郁问卷(BID)也是一种常见抑郁筛查工具,BID是一个21道题的问卷,包括认知、情感和身体因素,被证实对诊断产后抑郁临床病人和非临床病人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重复性;但是BID问卷中包含了身体状况方面的内容,对于身体处于不适状态的孕妇和产妇来说,BID问卷结果会比其他方法偏高。

2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危害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情绪方面,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行为表现为孤独、不愿见人或伤心、流泪,甚至焦虑、恐惧、易怒,每到夜间加重;(2)自我评价降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表现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3)创造性思维受损,行为上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4)对生活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出现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减退,还可能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便秘、泌乳减少等,严重的表现为反应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丧失社会能力,并有自杀或残害婴儿等倾向。一般产后抑郁症仅在产褥期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但有的发病时间可长达数年。产后抑郁症病史的妇女再次分娩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几率会显著增加,复发率高达30%~50%。产后抑郁的母亲还可对婴幼儿(特别是男性婴幼儿)的情感、营养状况、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产后抑郁母亲的婴儿发育状况明显劣于正常母亲,而且影响婴儿的抗病能力,婴儿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是正常母亲婴儿4倍[3]。

3产后抑郁症的原因

3.1生理因素产生产后抑郁症的生理因素是内分泌的变化。产后抑郁症妇女产后存在雌、孕激素的代谢平衡紊乱,雌激素持续性低水平,而孕激素则保持相对较高水平。妇女在怀孕时,雌激素升高,孩子出生后,雌激素迅速下降。产后激素分泌紊乱是导致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主要与性腺功能减退以及丘脑下部-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的相互作用有关[4]。怀孕期间雌激素水平的增加,使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水平增加了150%,导致孕妇体内游离甲状腺素浓度下降,体内甲状腺素较低的孕妇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明显较高[4]。最近的研究还认为产后抑郁症为一种自体免疫疾病,怀孕所造成的压力开启潜在易患体质人群患病的阀门,但是由于怀孕本身的保护和屏障作用,使产后抑郁症多在怀孕后期和产后发生。分娩过程中,机体内分泌变化很大(尤其是产后24h)。妊娠期间,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分娩后3~5天逐渐降至基础水平。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产时、产后并发症及难产、滞产、手术产是产后抑郁症的常见诱因。分娩疼痛与不适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等释放过多,导致产妇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1]。由于妊娠期身体与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孕妇情绪变得敏感,在产程中各种不良因素如产时并发症、产钳助产、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心理、疼痛等因素的作用,加重了其心理上的紧张与恐惧[5]。如果这种精神状态持续发生而未能得到有效的疏导和缓解,则易发生产后抑郁症和焦虑症。

3.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外在因素,其中家庭因素、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等均能影响产妇心情,从而缓解或加剧产后抑郁的发生。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夫妻关系、经济收入、性格因素、分娩知识、医护人员因素、儿童健康状况等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低社会地位、多子女母亲、低学历、低收入等因素均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的易感性。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新生儿的到来大大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如果同时再发生一些负性生活事件,如分娩不顺利、新生儿疾病、母乳不足等因素,则会明显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

4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产后抑郁症多于以自我为中心、成熟度不够、社交能力不强等人群中发生,而患者大多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心理耐受力差的产妇,心理因素:包括太担心孩子,无法应付产后忙碌的生活,过度紧张,睡眠不足,身体不适,以及对自己现状不满,缺少他人关怀和支持,对作为母亲这个新角色既新鲜又恐惧等心理问题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的重要原因。其他原因:有过抑郁症历史或经前不孕症历史的妇女,怀孕年龄越小,可能性越大;单独居住,缺乏社会帮助,孩子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婚后夫妻感情不和,对怀孕准备不够,怀孕期间存在抑郁症状。

5产后抑郁症的三种类型

;5.1第3日抑郁患者往往是初产妇,发病于分娩的3天内,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情绪沮丧、焦虑、失眠、食欲下降、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持续数日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5.2内因性抑郁发病于分娩后2周内,表现为激动、情绪低落、焦虑、无助感、无望感、罪恶感、担心养不活所生的孩子、严重时会担心孩子在世界上受苦而出现杀害婴儿的行为,然后自杀。

5.3神经性抑郁多数产妇以往有神经病的病史,在分娩后原有的不良情绪体验加重、身体不适、情绪不稳、易发脾气、睡眠不安等。

6产后抑郁症的种类

6.1产后忧郁50%~75%的女性生产后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症状为毫无原因的想哭、伤心、焦虑。通常在生产后1周内开始,无须治疗,2周后这种情况会自动消失。

6.2产后抑郁这种情况比产后忧郁要严重得多,10%新妈妈们会受其影响。如果曾有过产后抑郁史,那患病危险性会增加50%~80%,产妇心情会在两极间变化,经常哭泣,容易发怒,有罪恶感。症状有轻有重,持续时间由几天到1年都有可能。心理疗法及药物治疗很有必要。

7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和临床表现

7.1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几乎所有患产后抑郁症的女性都可以恢复。

7.2治疗时机新妈妈应当进行治疗时间:如果新妈妈有以下情况之一,就应当进行治疗:(1)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周;(2)无法正常生活,不知如何处理日常事务;(3)有时想伤害自己和孩子;(4)大部分时间处于过度焦虑恐惧状态。

7.3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原则上与一般抑郁症无显著差异,但哺乳期妇女使用药物应慎重。心理治疗非常重要,通过心理治疗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对产妇给予关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尽量调整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是非常有利的。产后抑郁症预后良好,约70%患者于1年内治愈,仅极少数患者持续1年以上。产后抑郁症根据不同类别及严重程度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可供选择的方法有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心理疗法,参加帮助组织。治疗产后精神错乱,应当同时服用治疗精神错乱的药物。并不是哺乳期的妇女不能服用这些药物,虽然还没有长期跟踪的资料,但是目前也没有报道显示服用这些药物会对孩子身体有影响。

7.4产后精神错乱这是产后抑郁症最严重的一种,必须进行临床治疗。只有0.1%的女性生产后会患这种病。患者产后立即出现症状而且非常严重,常包括严重的兴奋、混乱、失望感、羞耻感、失眠、妄想、错觉幻觉、说话急促、狂躁。产后精神错乱必须立即进行治疗,否则就会有自杀或者伤害孩子的危险。治疗可以住院治疗,也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据专家估计,大约有50%~90%的女性会患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症,10%会发展为严重的持续时间长的产后抑郁症。0.1%会患上产后精神错乱。严重者往往不能自行恢复而需要专家的帮助。有一些产妇甚至很快发展到产后精神病,所以如果发现某个产妇有严重的产后抑郁症状,一定要建议她去找心理专家进行咨询和治疗。

7.5严重产后抑郁症的征兆抑郁症状明显,严重干扰日常生活和无法照看婴儿,感觉极度疲倦和严重失眠,感到绝望和无助,感到失落,没有动力,对自己和家庭失去兴趣。有想要伤害婴儿的冲动或不想照看婴儿,自杀倾向。

8产后抑郁症对孩子的影响

产后抑郁症可造成母婴连接障碍。母婴连接是指母亲和婴儿间的情绪纽带,它取决于一些因素,包括母婴间躯体接触、婴儿的行为和母亲的情绪反应性。这种情感障碍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表明,母婴连接不良时母亲可能拒绝照看婴儿,令婴儿发生损伤,并妨碍婴儿的正常发育生长。据报道,孩子多动症即与婴儿时期的母婴连接不良有关。患产后抑郁症的母亲不愿抱婴儿或不能给婴儿有效的喂食及观察婴儿温暖与否;不注意婴儿的反应,婴儿的啼哭或难喂不能唤起母亲注意;由于母亲的不正常抚摸,婴儿有时变得难以管理;母亲与婴儿相处不融洽,母亲往往手臂伸直抱孩子,不目视婴儿,忽视婴儿的交往信号,把婴儿的微笑或咯咯笑视为换气而不认为是社会交往的表示;厌恶孩子或害怕接触孩子,甚至出现一些妄想,如认为婴儿是新的救世主(夸大妄想),孩子生病或死亡(疾病妄想),孩子的形状、大小、色泽改变(体象改变),或孩子变为野兽或邪恶(变兽妄想)等,对早期婴儿的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会令孩子在出生后头3个月出现行为困难,婴儿较为紧张,较少满足,易疲惫,而且动作发展不良。

对后期婴儿(12~19个月)的影响研究表明,母亲的产后抑郁症与婴儿的认识能力和婴儿的性格发展相关。母亲产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婴儿的不良精神和运动发展呈正比。对儿童早期(4~5岁)的影响在产后第1年有抑郁症的母亲,她的孩子的能力和认知指数均显著低于健康妇女的孩子。

基于产后抑郁症对母亲和孩子的不良影响,此症一旦诊断成立就应开始治疗。这不仅仅可避免母亲病情加重甚至向产后精神病发展,也可使婴儿尽早地感受到妈妈的慈爱和温暖,健康快乐地成长。

9预防产后的抑郁症

9.1产后忧郁可自愈如果只是产后忧郁,让患者心绪放松,等待着身体对激素水平变化的重新适应。

9.2创造健康的产后恢复环境当产妇从医院回家时,要限制探望人群。关掉电话,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闲适、健康的休养环境。

9.3饮食合理膳食,不饮酒,不吃含咖啡因的食物,清淡而营养的产后饮食,享受被亲人照顾的亲情。

9.4适度运动,放松心情做适量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这不仅能够转移注意力,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宝贝或者烦心的事情上,更可以使体内自动产生快乐元素,使产妇心情从内而外地快乐起来。不要用传统的方式对待产妇,如不能下地、不能出门、不能干活、连电视也不能看,这些都会使产妇越发地感觉到生活乏味单调,加剧抑郁情绪。

9.5珍惜睡眠机会产妇要学会创造各种条件,让自己有好的睡眠。有时候,即便30min的睡眠也能给你带来好心情。当宝贝安然入睡时,产妇不要去洗洗涮涮,而要抓紧时间睡觉,哪怕是闭目养神。

9.6帮助与寻求帮助一方面,产妇的家人不要只顾沉浸在增添新宝贝的快乐中而忽略了产妇的心理变化。要多陪产妇说说话,及时告诉她育儿的经验,避免手足无措,紧张慌张。另一方面,产妇自己要学会寻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帮助。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愿意帮助你,只要你说出来!

9.7自我心理调适有了宝贝后,产妇的价值观会有所改变,对自己、对丈夫、对宝贝的期望值也会更接近实际,甚至对生活的看法也会变得更加实际,坦然接受这一切有益于帮助产妇摆脱消极情绪。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看杂志、听音乐等,在自己的爱好中忘记烦恼。

9.8换位思考,彼此理解因为新添了小宝贝,新爸爸会感到压力很大,他们会更勤奋地工作,产妇要理解丈夫的辛苦和对家庭的奉献,不要认为只有自己“劳苦功高”。而丈夫也应该理解妻子产后身体的变化与照顾宝贝的辛苦,主动分担家务、不能全丢给妻子。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交流,不要把对彼此的不满放在心里。

9.9勇敢面对,科学治疗如果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类药物,不要轻视抑郁症的危害性。

9.10准备好应对发生的一切事情包括好事与坏事,期望有好时光也有坏日子,人生不仅有乐观、欢乐、成功、幸福等美好的时光和心境,也有悲哀、沮丧、痛苦、茫然、失败和不幸,关键是我们能否以乐观、健康的心态去对待我们所处的境遇。新生命的到来不仅给产妇带来了欢乐,更带来了繁重的劳动、重大的责任和永无止境的劳碌和操心。

10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调节

如果女性能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的技术就可以学以自用,及时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情绪。

10.1焦点转移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放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心情就会越发低落,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所以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10.2主动求助产后抑郁的女性内心会有一种无助,心理专家分析,这种无助感可能是幼年被忽略的阴影重现。这其实是一种希望获得他人关注的信号,所以主动寻求和接受别人的关注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10.3放松充电法适当调节变动生活内容,不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将孩子暂时交给其他人照料,让自己放个短假,哪怕是半天,也能达到放松自己的和精神充电的作用。避免心理、情绪透支。

10.4行为调整法女性生产后进行一些适当放松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

10.5倾诉宣泄法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10.6角色交替法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h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10.7自我鼓励法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10.8自我实现法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

10.9食物治疗法产妇在“月子”里通常都会吃大量补品,殊不知这些食物很容易令人心烦气躁,失眠焦虑,严重的还会出现种种“上火”迹象。所以要多搭配吃一些清淡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自内而外地调整身心状态。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健康,对婴儿也有影响,所以对产后抑郁症应给予重视。首先,应加强对孕妇围产期保健,帮助她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要给予充分重视,协助调整好其心理状态,减轻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吴文清,忻剑云,刘利华,等.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6):421-424.

2冯文,卢晶梅,刘旭红.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48-50.

3AdewuyaAO,OlaBO,AlobaOO,etal.Impactofpostnataldepressiononinfants’growthinNigeria.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s,2008,108(1-2):191-193.

4PedersenCA,JohnsonJL,SilvaS,etal.Antenatalthyroidcorrelatesofpostpartumdepression.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7,32:235-245.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2

儿童也会得抑郁性神经症吗?儿童也会得抑郁性神经症,得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孩子的内在素质,就是这些孩子具有易患的个性。比如性格比较内向,多愁善感,优柔寡断,同时思绪紊乱,平时情感体验比较少,因此,在遇到挫折或者学习压力过大的时候容易起病。另一方面是来自外界各方面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有的来自于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有的家长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财力培养孩子,同时也将自己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达到的愿望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使身负两代人使命的孩子感到莫大的压力;有的则来自于超出孩子本身能力的繁重的学业和竞争。形成孩子抑郁状态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孩子对自己所施加的压力,那就是孩子对事物、自身的不合理评价。这些孩子会把老师和家长善意的批评曲解为自己笨、无能、令人讨厌,甚至会因某次考试的失败而对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这些因素常常是形成儿童抑郁状态的主要因素。

抑郁性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一回事吗?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病性疾病,一般会出现妄想,就是思维的内容结构松散,无系统性而且离奇荒谬;也会出现幻觉,比如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等等,还会出现严重的反常行为,同时对自身的疾病缺乏认识,拒绝就医。而抑郁性神经症则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疾病,没有上述异常现象,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自知力,积极要求治疗。所以抑郁性神经症不是精神分裂症,而且也不会随着疾病的发展转变成精神分裂症。但是,如果抑郁性神经症不及时治疗,将会日趋严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怎样及时发现孩子的抑郁状态?儿童抑郁性神经症一般具有以下几种表现:(1)情绪低落,闷闷不乐。(2)各种活动的兴趣减退,包括以前感兴趣的活动。上课思想难以集中,学习成绩下降。(3)疲乏,懒散。(4)食欲低下。(5)睡眠不佳,以早醒为主。(6)自我评价降低。(7)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8)易激惹,即很容易发脾气,往往一触即发。(9)稍大些的孩子会感到人生无意义,有轻生的念头,有的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3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 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也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诊断、护理等方面已有诸多报道[1,2],但目前国内的研究报道多局限于案例分析或者统计调查,尚缺乏较为全面的综合分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后抑郁症的研究报道,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危害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病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介绍了常用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手段,提出了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对策,旨在为产妇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1 诊断

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年制订的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在产后两周内出现下列5条或5条以上的症状,首先必须具备(1)、(2)两条。(1)情绪抑郁;(2)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感;(3)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4)失眠或睡眠过度;(5)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6)疲劳或乏力;(7)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有自罪感;(8)思维能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9)反复出现死亡想法。

目前国内运用较多的产后抑郁症筛选诊断方法主要有有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Zung抑郁自评量表是一个20道题的自评调查表,将抑郁程度分为4个等级;中国常模SDS标准分为(41.88±10)分,分界值标准为53分,即将SDS>53分者定为阳性(抑郁症状存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可用于孕期筛查可能患有抑郁症的妇女,也可用于产后抑郁症的粗略诊断,EPDS为自评量表,共有10个项目,分别涉及心境、乐趣、自责、焦虑、恐惧、失眠、应付能力、悲伤、哭泣和自伤等,得分范围0~30分,9~13分作为诊断标准。此外,贝克抑郁问卷(BID)也是一种常见抑郁筛查工具,BID是一个21道题的问卷,包括认知、情感和身体因素,被证实对诊断产后抑郁临床病人和非临床病人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重复性;但是BID问卷中包含了身体状况方面的内容,对于身体处于不适状态的孕妇和产妇来说,BID问卷结果会比其他方法偏高。

2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危害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情绪方面,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行为表现为孤独、不愿见人或伤心、流泪,甚至焦虑、恐惧、易怒,每到夜间加重;(2)自我评价降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表现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3)创造性思维受损,行为上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4)对生活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出现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性欲减退,还可能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便秘、泌乳减少等,严重的表现为反应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丧失社会能力,并有自杀或残害婴儿等倾向。一般产后抑郁症仅在产褥期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但有的发病时间可长达数年。产后抑郁症病史的妇女再次分娩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几率会显著增加,复发率高达30%~50%。产后抑郁的母亲还可对婴幼儿(特别是男性婴幼儿)的情感、营养状况、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产后抑郁母亲的婴儿发育状况明显劣于正常母亲,而且影响婴儿的抗病能力,婴儿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是正常母亲婴儿4倍[3]。

3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

3.1 生理因素 产生产后抑郁症的生理因素是内分泌的变化。产后抑郁症妇女产后存在雌、孕激素的代谢平衡紊乱,雌激素持续性低水平,而孕激素则保持相对较高水平。妇女在怀孕时,雌激素升高,孩子出生后,雌激素迅速下降。产后激素分泌紊乱是导致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主要与性腺功能减退以及丘脑下部-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的相互作用有关[4]。怀孕期间雌激素水平的增加,使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水平增加了150%,导致孕妇体内游离甲状腺素浓度下降,体内甲状腺素较低的孕妇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明显较高[4]。最近的研究还认为产后抑郁症为一种自体免疫疾病,怀孕所造成的压力开启潜在易患体质人群患病的阀门,但是由于怀孕本身的保护和屏障作用,使产后抑郁症多在怀孕后期和产后发生。分娩过程中,机体内分泌变化很大(尤其是产后24 h)。妊娠期间,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分娩后3~5天逐渐降至基础水平。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产时、产后并发症及难产、滞产、手术产是产后抑郁症的常见诱因。分娩疼痛与不适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等释放过多,导致产妇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1]。由于妊娠期身体与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孕妇情绪变得敏感,在产程中各种不良因素如产时并发症、产钳助产、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心理、疼痛等因素的作用,加重了其心理上的紧张与恐惧[5]。如果这种精神状态持续发生而未能得到有效的疏导和缓解,则易发生产后抑郁症和焦虑症。

3.2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影响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外在因素,其中家庭因素、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等均能影响产妇心情,从而缓解或加剧产后抑郁的发生。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夫妻关系、经济收入、性格因素、分娩知识、医护人员因素、儿童健康状况等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低社会地位、多子女母亲、低学历、低收入等因素均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的易感性。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新生儿的到来大大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如果同时再发生一些负性生活事件,如分娩不顺利、新生儿疾病、母乳不足等因素,则会明显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

4 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产后抑郁症多于以自我为中心、成熟度不够、社交能力不强等人群中发生,而患者大多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心理耐受力差的产妇,心理因素:包括太担心孩子,无法应付产后忙碌的生活,过度紧张,睡眠不足,身体不适,以及对自己现状不满,缺少他人关怀和支持,对作为母亲这个新角色既新鲜又恐惧等心理问题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的重要原因。其他原因:有过抑郁症历史或经前不孕症历史的妇女,怀孕年龄越小,可能性越大;单独居住,缺乏社会帮助,孩子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婚后夫妻感情不和,对怀孕准备不够,怀孕期间存在抑郁症状。

5 产后抑郁症的三种类型

5.1 第3日抑郁 患者往往是初产妇,发病于分娩的3天内,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情绪沮丧、焦虑、失眠、食欲下降、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持续数日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5.2 内因性抑郁 发病于分娩后2周内,表现为激动、情绪低落、焦虑、无助感、无望感、罪恶感、担心养不活所生的孩子、严重时会担心孩子在世界上受苦而出现杀害婴儿的行为,然后自杀。

5.3 神经性抑郁 多数产妇以往有神经病的病史,在分娩后原有的不良情绪体验加重、身体不适、情绪不稳、易发脾气、睡眠不安等。

6 产后抑郁症的种类

6.1 产后忧郁 50%~75%的女性生产后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症状为毫无原因的想哭、伤心、焦虑。通常在生产后1周内开始,无须治疗,2周后这种情况会自动消失。

6.2 产后抑郁 这种情况比产后忧郁要严重得多,10%新妈妈们会受其影响。如果曾有过产后抑郁史,那患病危险性会增加50%~80%,产妇心情会在两极间变化,经常哭泣,容易发怒,有罪恶感。症状有轻有重,持续时间由几天到1年都有可能。心理疗法及药物治疗很有必要。

7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和临床表现

7.1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几乎所有患产后抑郁症的女性都可以恢复。

7.2 治疗时机 新妈妈应当进行治疗时间:如果新妈妈有以下情况之一,就应当进行治疗:(1)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周;(2)无法正常生活,不知如何处理日常事务;(3)有时想伤害自己和孩子;(4)大部分时间处于过度焦虑恐惧状态。

7.3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 原则上与一般抑郁症无显著差异,但哺乳期妇女使用药物应慎重。心理治疗非常重要,通过心理治疗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对产妇给予关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尽量调整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是非常有利的。产后抑郁症预后良好,约70%患者于1年内治愈,仅极少数患者持续1年以上。产后抑郁症根据不同类别及严重程度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可供选择的方法有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心理疗法,参加帮助组织。治疗产后精神错乱,应当同时服用治疗精神错乱的药物。并不是哺乳期的妇女不能服用这些药物,虽然还没有长期跟踪的资料,但是目前也没有报道显示服用这些药物会对孩子身体有影响。

7.4 产后精神错乱 这是产后抑郁症最严重的一种,必须进行临床治疗。只有0.1%的女性生产后会患这种病。患者产后立即出现症状而且非常严重,常包括严重的兴奋、混乱、失望感、羞耻感、失眠、妄想、错觉幻觉、说话急促、狂躁。产后精神错乱必须立即进行治疗,否则就会有自杀或者伤害孩子的危险。治疗可以住院治疗,也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据专家估计,大约有50%~90%的女性会患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症,10%会发展为严重的持续时间长的产后抑郁症。0.1%会患上产后精神错乱。严重者往往不能自行恢复而需要专家的帮助。有一些产妇甚至很快发展到产后精神病,所以如果发现某个产妇有严重的产后抑郁症状,一定要建议她去找心理专家进行咨询和治疗。

7.5 严重产后抑郁症的征兆 抑郁症状明显,严重干扰日常生活和无法照看婴儿,感觉极度疲倦和严重失眠,感到绝望和无助,感到失落,没有动力,对自己和家庭失去兴趣。 有想要伤害婴儿的冲动或不想照看婴儿,自杀倾向。

8 产后抑郁症对孩子的影响

产后抑郁症可造成母婴连接障碍。母婴连接是指母亲和婴儿间的情绪纽带,它取决于一些因素,包括母婴间躯体接触、婴儿的行为和母亲的情绪反应性。这种情感障碍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表明,母婴连接不良时母亲可能拒绝照看婴儿,令婴儿发生损伤,并妨碍婴儿的正常发育生长。据报道,孩子多动症即与婴儿时期的母婴连接不良有关。 患产后抑郁症的母亲不愿抱婴儿或不能给婴儿有效的喂食及观察婴儿温暖与否;不注意婴儿的反应,婴儿的啼哭或难喂不能唤起母亲注意;由于母亲的不正常抚摸,婴儿有时变得难以管理;母亲与婴儿相处不融洽,母亲往往手臂伸直抱孩子,不目视婴儿,忽视婴儿的交往信号,把婴儿的微笑或咯咯笑视为换气而不认为是社会交往的表示;厌恶孩子或害怕接触孩子,甚至出现一些妄想,如认为婴儿是新的救世主(夸大妄想),孩子生病或死亡(疾病妄想),孩子的形状、大小、色泽改变(体象改变),或孩子变为野兽或邪恶(变兽妄想)等,对早期婴儿的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会令孩子在出生后头3个月出现行为困难,婴儿较为紧张,较少满足,易疲惫,而且动作发展不良。

对后期婴儿(12~19个月)的影响研究表明,母亲的产后抑郁症与婴儿的认识能力和婴儿的性格发展相关。母亲产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婴儿的不良精神和运动发展呈正比。对儿童早期(4~5岁)的影响在产后第1年有抑郁症的母亲,她的孩子的能力和认知指数均显著低于健康妇女的孩子。

基于产后抑郁症对母亲和孩子的不良影响,此症一旦诊断成立就应开始治疗。这不仅仅可避免母亲病情加重甚至向产后精神病发展,也可使婴儿尽早地感受到妈妈的慈爱和温暖,健康快乐地成长。

9 预防产后的抑郁症

9.1 产后忧郁可自愈 如果只是产后忧郁,让患者心绪放松,等待着身体对激素水平变化的重新适应。

9.2 创造健康的产后恢复环境 当产妇从医院回家时,要限制探望人群。关掉电话,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闲适、健康的休养环境。

9.3 饮食 合理膳食,不饮酒,不吃含咖啡因的食物,清淡而营养的产后饮食,享受被亲人照顾的亲情。

9.4 适度运动,放松心情 做适量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这不仅能够转移注意力,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宝贝或者烦心的事情上,更可以使体内自动产生快乐元素,使产妇心情从内而外地快乐起来。不要用传统的方式对待产妇,如不能下地、不能出门、不能干活、连电视也不能看,这些都会使产妇越发地感觉到生活乏味单调,加剧抑郁情绪。

9.5 珍惜睡眠机会 产妇要学会创造各种条件,让自己有好的睡眠。有时候,即便30 min的睡眠也能给你带来好心情。当宝贝安然入睡时,产妇不要去洗洗涮涮,而要抓紧时间睡觉,哪怕是闭目养神。

9.6 帮助与寻求帮助 一方面,产妇的家人不要只顾沉浸在增添新宝贝的快乐中而忽略了产妇的心理变化。要多陪产妇说说话,及时告诉她育儿的经验,避免手足无措,紧张慌张。另一方面,产妇自己要学会寻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帮助。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愿意帮助你,只要你说出来!

9.7 自我心理调适 有了宝贝后,产妇的价值观会有所改变,对自己、对丈夫、对宝贝的期望值也会更接近实际,甚至对生活的看法也会变得更加实际,坦然接受这一切有益于帮助产妇摆脱消极情绪。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看杂志、听音乐等,在自己的爱好中忘记烦恼。

9.8 换位思考,彼此理解 因为新添了小宝贝,新爸爸会感到压力很大,他们会更勤奋地工作,产妇要理解丈夫的辛苦和对家庭的奉献,不要认为只有自己“劳苦功高”。而丈夫也应该理解妻子产后身体的变化与照顾宝贝的辛苦,主动分担家务、不能全丢给妻子。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交流,不要把对彼此的不满放在心里。

9.9 勇敢面对,科学治疗 如果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类药物,不要轻视抑郁症的危害性。

9.10 准备好应对发生的一切事情 包括好事与坏事,期望有好时光也有坏日子,人生不仅有乐观、欢乐、成功、幸福等美好的时光和心境,也有悲哀、沮丧、痛苦、茫然、失败和不幸,关键是我们能否以乐观、健康的心态去对待我们所处的境遇。新生命的到来不仅给产妇带来了欢乐,更带来了繁重的劳动、重大的责任和永无止境的劳碌和操心。

10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调节

如果女性能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的技术就可以学以自用,及时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情绪。

10.1 焦点转移 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放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心情就会越发低落,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所以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10.2 主动求助 产后抑郁的女性内心会有一种无助,心理专家分析,这种无助感可能是幼年被忽略的阴影重现。这其实是一种希望获得他人关注的信号,所以主动寻求和接受别人的关注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10.3 放松充电法 适当调节变动生活内容,不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将孩子暂时交给其他人照料,让自己放个短假,哪怕是半天,也能达到放松自己的和精神充电的作用。避免心理、情绪透支。

10.4 行为调整法 女性生产后进行一些适当放松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

10.5 倾诉宣泄法 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10.6 角色交替法 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 h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10.7 自我鼓励法 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10.8 自我实现法 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

10.9 食物治疗法 产妇在“月子”里通常都会吃大量补品,殊不知这些食物很容易令人心烦气躁,失眠焦虑,严重的还会出现种种“上火”迹象。所以要多搭配吃一些清淡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自内而外地调整身心状态。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健康,对婴儿也有影响,所以对产后抑郁症应给予重视。首先,应加强对孕妇围产期保健,帮助她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要给予充分重视,协助调整好其心理状态,减轻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吴文清,忻剑云,刘利华,等.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6):421-424.

2 冯文,卢晶梅,刘旭红.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48-50.

3 Adewuya AO,Ola BO,Aloba OO,et al.Impact of postnatal depression on infants’ growth in Nigeria.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8,108(1-2):191-193.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4

人前坚毅,人后沮丧

学识高、地位高的社会精英,是抑郁症高发群体。遇到负面情绪时,尽管内心痛苦压抑,外表却若无其事,甚至面带微笑,不愿向人倾诉。

“人的心理承受力像一根弹簧,压得过紧,释放时就显得怪异。”北大六院(北京精神卫生研究所)老年科主任孙新宇说。

一位40多岁的主任医师工作负荷重,长期身心透支,加上在单位跟同事关系不融洽,变得落落寡合。朋友见状,拉他到孙新宇这儿“聊聊”。孙新宇发现这位医生已患中度抑郁症,且有自杀倾向,嘱咐其家属严加防范。病人回去后,家人怎么说,他便怎么做,表面很配合,但私下把药都扔了,并坚持上班。后来,坚持不住了。于是,他选择一个夜晚,躲在隐蔽的地方,一次性大量服药。他被发现时,已经无救。

“一些重症抑郁患者为了实现自杀目的,会有意识地掩盖痛苦,以逃避亲友和医务人员的注意。”孙新宇介绍,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人不愿直面自己的心理困扰,讳疾忌医。受过高等教育者也不例外,甚至更加抵触,不相信会得这种病。

“事实上,学识高、地位高的社会精英,是抑郁症高发群体。”孙新宇介绍,机关里的领导、企业中的老板、高职技术人员等,做事认真、敏感多思、工作紧张,遇到负面情绪时,为了“面子”

“尊严”乃至“进步”,强扛着压力,尽管内心痛苦压抑,外表却若无其事,甚至面带微笑,不愿向人倾诉。可是“微笑”过后,涌上心头的是更深的寂寞和孤独。

“人前坚毅,人后沮丧”的恶性循环日久,一些人会罹患隐匿型抑郁症。

“近年来,门诊中双向抑郁症患者也在增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人文医学与行为科学教研室主任赵旭东教授指出,躁狂发作时,他们情绪高昂,精力充沛,不畏艰险,能干自信,睡眠较少,觉得自己很优秀。抑郁时,则情绪低落,不想见人,自卑伤感,兴趣索然,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多数人食欲下降、失眠早醒,少数人嗜睡、贪吃。饮弹自杀的著名作家海明威就是这类患者。

“没有人对抑郁症有绝对的免疫力。”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跃至全球第二大疾病,自杀是其最可怕的症状。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抑郁症、狂躁抑郁症等心境障碍发病率为6.1%,焦虑障碍发病率为5.6%,酒瘾等物质使用障碍发病率为5.9%,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病型障碍发病率约为1%。中年以上人群抑郁症发病率高,青少年患双向心境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者多。

病症在“身”,病根在“心”

抑郁症患者更愿意表现身体上的痛苦,而非感情困扰。他们可能不会说“我很伤心,我天天哭,我很郁闷”,而是强调“我头疼,我胃痛”等

两年前,70多岁的张女士装修家里房子时,因质量问题,与工人发生冲突,留下心结,时常想起。后来她感觉身体不舒服,胃痛,气短,头晕,脑袋像箍了一个圈,身上忽冷忽热。原来勤快、闲不住的她,逐渐变得发懒,不愿出门,也不再去听戏唱曲。在北京天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多家大医院的心内科、神内科、消化科甚至耳鼻喉科辗转了一年,也没查出什么大病。可她就是身感不适,悲观厌世,总想自杀。

“张女士是因抑郁障碍导致的躯体不适。”孙新宇说,我国抑郁症患者更愿意表现身体上的痛苦,而非感情困扰。尤其是老年人,看病时往往强调“我头疼,血压高,睡不着觉”,很少说“我伤心,天天哭,很郁闷”等。

“临床上,一些头、颈、腹、背、关节疼痛的疾病,其实病根在‘心’。心理问题躯体化的疾病,医学上称为‘心身疾病’。”赵旭东表示,精神障碍常常与躯体疾病共存,交互影响。

周先生3年前发生心肌梗塞,病愈后情绪持续低落,有时觉得生不如死。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服用抗抑郁药。令其惊讶的是,此后心脏病再也没犯过。虽然无法肯定这是抗抑郁药的功劳,但当他一度背着医生偷偷停用抗抑郁药后,种种不适症状又很快出现,他不得不继续服用抗抑郁药。

“不仅冠心病能伴发抑郁症,高血压、肿瘤等疾病都有伴发抑郁症的可能。”赵旭东介绍,综合性医院的住院病人中,22%~33%的患者伴绪障碍,尤其是老年人比例高。

随着老龄化加快,我国老年抑郁症发病率上升。一项对3.5万名老年人心理求助电话的统计分析显示,超过40%的独居老人有抑郁症倾向。“退休后失落孤独、慢性病和抑郁症的共病困扰,生理机能老人产生厌世情绪,自杀风险比年轻人高。”调查显示,我国55岁以上人群中,每年超过10万人自杀。

留守儿童是最大“隐患”

未成年人患抑郁症不像成年人唉声叹气,他们更多地表现为易激怒、言行冲动暴躁、情绪易失控、生活懒散拖拉、情感淡漠等

“抑郁症的病根多在儿童期,5岁前甚至3岁前就埋下了。”赵旭东说,现在无论什么人家的孩子,富二代、官二代或平民子女,不少都缺“爱”。

15年前,浙江温州一对夫妻将出生不久的二儿子留给父母,带着4岁的老大去欧洲创业。辛苦打拼10余载后,夫妻俩事业有成,生活稳定,于是从国内接来爷爷奶奶带大的老二睿睿。头两年,睿睿较乖,第三年开始叛逆不端。他攻击性强,与同学相处不好,跟在国外长大的哥哥和在国外出生的弟妹都合不来。“我是父母亲生的吗?”睿睿时常怀疑,“为什么把我一人留在国内?”最近半年,他又上网成瘾,逃课辍学。父母劝不动很绝望,于是把他哄劝回国,带到温州康宁医院。该院副院长管伟立仔细检查后,确诊孩子患了抑郁症。“能治好他的病,花多少钱都行。”父亲痛心地说。

“青少年的抑郁症不易被发现。他们不像成年人表现出唉声口义气的样子,也不总是独自在房间流泪哭泣。”管伟立介绍,他们更多地表现为易激惹、言行冲动暴躁、情绪易失控、生活懒散拖拉、情感淡漠等。

“6000多万留守儿童是最大的隐患。”赵旭东认为,家庭是孩子体验情感、发展情商的摇篮。孩子无法从“摇篮”中获得必要的安全感、尊重、亲密与爱,就容易出现低自尊、高抑郁等心理疾患。

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对收治的5500多病例统计发现,网瘾少年大部分伴发抑郁症。超过95%的网瘾少年觉得生活没劲;94.6%的人具有内向、敏感的个性特质,他们内心自卑,对生活有强烈的无助感;54.8%的人因上网受到阻拦,采取过暴力手段。

“许多网瘾少年3岁前,与父母有半年以上的分离,没有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该中心主任陶然指出,有些父母尽管“人在”,但“心不在”,不懂得真正的爱是满足孩子精神、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而把责任等同于爱,教育大于爱,让孩子成了“父母在家的留守儿童”,导致孩子自我评价低,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Tips:

如何诊断 是否抑郁

抑郁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思维迟钝、情感低落、行为减少;以及“六无”:无趣、无助、无能、无力、无望、无价值。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5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1842名本科生进行调查,抑郁情绪阳性人数为312人,抑郁情绪流行率为17.6%。独生子女的抑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

【关键词】

大学生;抑郁情绪;影响因素

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被心理学家比喻为“心理疾病中的感冒”,抑郁障碍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还有200~250万,而这些自杀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40%。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作的疾病负担研究,抑郁症排名为第四位,预计至2020年将上升为第二位(仅次于心脏病)。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未来50年内,抑郁症将成为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本文所指的抑郁情绪并不是抑郁症,而是抑郁的轻微阶段,是根据冯正直(2002)对抑郁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所进行的分类当中的第一类别――抑郁情绪,冯正直将抑郁分为:抑郁情绪、抑郁症状和抑郁神经症三种类型。抑郁情绪(depressed mood)是指一个人悲哀、不幸福和烦躁的心境和情绪反应,但这种状态并未表现出身心不适或社会功能受损的症状 。

抑郁情绪是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之一,也是导致大学生自杀主要原因之一。其症状具体表现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没有兴趣,注意力下降,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身体活动减慢,面部表情缺乏,不愿与人交流,人际关系丧失,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某医科大学1842名本科生进行一般信息、抑郁情绪、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平均年龄18.99岁,其中男生1297名,女生545名。

1.2研究工具

《抑郁自评量表》(SDS):该量表由William W.K. Zung于1965年编制,为自评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按4级评分。能够从不同方面准确反映出抑郁情绪、躯体症状、精神运动倾向、行为方式及心理方面动态趋势,评定时间跨度为最近一周 。

2 结果分析

2.1抑郁情绪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取调查,调查对象为某医科大学2011级全体本科新生。共收回问卷1842份,有效问卷1776份(男生522人,女生1254人),无效问卷66份,有效率达到96.42%。SDS平均分为44.05,抑郁阳性(标准分大于等于53)人数为312人,抑郁流行率为17.6%,其中男生占28.2%,女生占71.8%。

按照SDS评分标准,以标准分53作为划分抑郁阳性与阴性的临界值。按照标准分,正常水平[30,52),抑郁阳性[53,100),轻度抑郁[53,63),中度抑郁[63,73),重度抑郁[73,100]。按照抑郁程度划分,轻度抑郁236人,占全体新生的13.3%,中度抑郁70人,占全体新生的3.9%,重度抑郁6人,占全体新生的0.34%。

2.2抑郁情绪有关因素的差异分析

应用方差分析,探讨分类变量:性别、独生子女情况、家庭状况、家庭教养环境、家庭低保情况在抑郁水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情况、家庭教养环境、低保家庭情况的不同,抑郁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养环境不同,抑郁情绪存在显著差异,抑郁情绪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和睦家庭、溺爱家庭、严格家庭、打骂家庭、其他家庭;低保家庭子女抑郁水平显著高于非低保家庭子女。而性别、家庭状况不同,抑郁水平差异不显著。(表1)

3 关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探讨

本研究对1842名学生的抑郁检出率为17.2%,低于同类有关大学生研究的抑郁检出率。主要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对象为医学生,医学生对于身心健康情况更为关注,能够较好的自我调节。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情况、家庭教养环境、低保家庭情况不同抑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抑郁水平低于非独生子女,可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父母有充足的时间与子女沟通、交流,父母给予子女更多的温暖、理解。独生子女享受的家庭资源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养环境与抑郁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抑郁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和睦、溺爱、严格、打骂、其他。积极父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心理较为健康,而消极家庭教养环境下成长的子女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面对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内心的健康程度,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家庭作为大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长应积极营造温馨、和睦、民主的家庭育人氛围,以宽容的态度正确处理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张驰有度的控制孩子的言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给孩子提供满足成长需要的社会环境等。低保家庭与非低保家庭抑郁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表明经济情况影响学生的抑郁情绪。学费的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家庭经济条件越差,生活、精神压力越大,易导致学生的抑郁情绪。

【参考文献】

[1]孙学礼.精神病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97-316.

[2]郝伟.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5-146 .

[3]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下方式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24-27.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05:175-176.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6

“抑郁症”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到沉重又不愿意面对的名称!但它已被视为继癌症、艾滋病之后的“世纪三大疾病”之一。目前它位列世界150种常见疾病的第4名,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全世界有3.4亿抑郁症患者,更有约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选择了自杀。有专家痛心疾首地宣告:我们正处于一个“抑郁症时代”。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的纵身一跳,仿佛一夜之间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了抑郁症,医生们则忙着开始澄清“一般的抑郁还是与抑郁症不一样的”。

“抑郁”是一种低落的情绪状态,大部分人都是很正常的情绪高低起伏,当被种种环境和压力所迫,或许多限制无法突破,基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抑郁。

“抑郁症”是指患者持续两周以上的忧郁情绪,对平常有兴趣的事物或喜欢的环境失去了兴趣、快乐和活力,注意力不集中,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充满无助感、无望感,对周遭事物漠不关心,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甚至某些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幻听和妄想,或者会常常想到死亡,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出现自杀行为。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所以,有了抑郁症一定要积极治疗。

抑郁症最常见的病因是贫困。低收入者发病率高于高收入者,女性高于男性。中国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的国家。

常见的抑郁症

职场抑郁因为工作压力而产生的情绪波动,一般会有两种倾向:一为忧虑情绪,主要表现为害怕工作、担心、焦急、莫名的心慌、心跳、出汗以及失眠等,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另一种为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不想工作、不愉快、兴趣下降、自我评价低、乏力以及失眠等,经常忧心忡忡,唉声叹气。

对容易抑郁的人来说,在工作上要注意自己的“受害者情结”,不要一出现问题就感到受伤。接受各种压力是工作常态的一部分,是应该去承受的。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事先想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压力,让自己有思想准备,并想好对策。当出现问题时,要让自己的思维进行“应答”,尽量去解决问题。这是促使个人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部分,对锻炼自己的评估、分析、判断和决策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当你能合理预期自己的工作状态,并做到相应调节时,那你就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满足感,从而减少情绪波动。

产后抑郁约50%~70%的产妇都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哭、易激怒等症状,同时还可能混杂着快乐的感觉。这些症状很快将自行消退,并不是真正的抑郁症,而且也不会对母婴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预防产后抑郁,可以从准备怀孕开始,为新的生活方式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努力从环境中获得有效的支持,帮助自己应对产后的转变;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树立能够带好孩子的信心以及积极学习照看孩子的知识、技能等。如果没有立刻和孩子产生亲密的感情,不必为此自责,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

学业抑郁在学校中常常有一些学生,原来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成绩优良,但渐渐地就会出现一些变化:不再有从前的朝气和活力;上课时萎靡不振,经常走神;晚上睡眠很浅,容易惊醒等。

如果与这些学习力不从心的学生进行一次深谈,常常会发现他们的确是无可奈何。有奋发向上的想法却无扎实努力的行动,这就是医学中所说的“心境抑郁状态所致的内动力缺乏”。正因为学生存在着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所以在学习生活方面就会出现许多相关的症状,而一般的家长、老师不易理解和识别。

构成学生心境抑郁状态的因素较复杂,来自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可能起作用。有时,一些激发性事件早被遗忘,但所激活的不良心理状态却已将学生引入了恶性循环,以致难以自拔。如果这些学习力不从心的学生正是抑郁根源所致,就应该向心理医生求助。

排解抑郁的方式

抑郁症绝大多数都发生于青春期晚期到成年中期。有抑郁症家族史、遭遇某种现象变化或困难、以及患有长期疾病的人,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排除“毒素”释放情绪:随时注意“排毒”,释放产生的不良情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他人倾诉,如果没有合适的对象,就把它写在日记上或倾吐在录音机里。

清空心灵放下压力:面对压力,我们并不是毫无选择。在很多时候,反而是我们主动地背起了“大山”。尝试“放下”,放过自己,未尝不是善待自己、善待心灵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