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范例6篇

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

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范文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摘要:研究生课程体系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做法,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任务以及主要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

第一作者简介:钱程东,男,满族,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cdqian@hotmail.com。

0 引言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夯实研究生学科理论基础,强化学科专业知识,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作为发展最快的学科,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上有着自身的特点,笔者将从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课程内涵、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角度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1 确立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特点。相关院系在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时应把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作为核心,把学科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作为重点。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时,提出“加强基础、突出前沿、强化实践、引导创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重点提高课程内容的学术水平,加强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强化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系列课程整体立项的建设模式,统筹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设高水平教材并外聘名师授课,着力提升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2 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方法

2.1 按照一级学科设置课程系列

按一级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授予学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2]。在一级学科下招收并培养研究生,可在更宽的范围内更灵活地选拔人才,满足培养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要求,有利于改变研究生教育中“只专不博”的不足,这既可提高培养质量,也可为导师和研究生提供更广的学术活动和继续发展的空间。坚持一级学科发展思路重在强调拓宽学科建设和发展空间,更加有利于探索科学和技术的前沿,寻求各个学校的学科特色,创建高水平的学科和学校[3]。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内涵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等特点,将学科凝练成5个专业领域和12个研究方向,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关系见表1[4]。

根据本学科各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特点,学院设置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核心课程并明确设为必修课,各专业领域对应的核心课程见表2。

为确保研究生所修课程成体系,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学院要求学生在修读课程时必须达到如下要求[4]:一是至少选修1门计算机科学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和1门本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以达到知识深度的要求;二是覆盖至少2个专业领域不少于6学分的核心课程,以达到知识宽度的要求。与此同时,为提高硕士生的军事和人文素质,学院还要求每个硕士研究生至少选修1门军事类课程和1门人文类课程,并分别获得至少1个学分。

2.2 分级确定课程类型和内涵

课程分级是国内外许多高校的通行做法,便于区别不同课程的类型和内涵,便于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中根据课程类型和内涵设置了4个不同的级别。500级课程定义为学科基本理论和技术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层次的理论或技术基础课程以及本学科公共的研究生层次的实验技术课程等;600级课程定义为学科专业课程,包括本学科研究生层次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以及本学科研究生层次难度较大、较专门深入或涉及前沿的课程,或为特定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设置的专门文献阅读、讲座或实验技术课程等;700级课程定义为学科前沿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课程,包括本学科前沿高新技术的理论基础或专业课程等;800级课程定义为高级讲座与研讨课程,包括反映本学科前沿和最新发展的系列讲座类课程等[4]。在5个专业领域中,学院共开设了78门不同级号的课程,其中500级课程20门,600级课程32门,700级课程21门,800级课程5门。表3列出了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

可以看出,课程涵盖了专业领域中基础课程、实验课程以及前沿研讨课程,课程基础性和难度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区分。

2.3 提高实践课程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有助于研究生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包括实验课程和课内实验学时)应占学生整个学时比例的15%20%。

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课程体系中,除研究生入学入伍教育、军事理论教学与实践、军事技能体能训练、军人素质养成等军事类教学实践活动外,我们还在课内设置了若干门综合实践项目以及按照专业领域专门设置的综合性设计类实验课程。5个专业领域共设置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面向体系结构的软件优化实验、计算机网络协议实现、新型软件开发方法实验、软件测评实验、智能计算实验、嵌入式系统实验、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实验、计算机安全技术实验等9门综合性设计类实验课程,要求每个研究生必须完成1个实验课学分。实践表明,通过修习这些实践课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为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为加强学术交流,我们还提高了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等级和次数要求,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2.4 瞄准国际前沿,强化教学内容改革

在设置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时,学院要求教师必须时刻跟踪本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把最新成果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跟踪相关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消化和吸收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力求充分反映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深度与广度,确保理论内容的基础性、研究性和前沿性。

2.5 引进与自编相结合,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建设上,国内各高校始终坚持“选用+自编”相结合的原则,选用国际公认的优秀原版教材作为课堂教材,同时在学习、分析、借鉴国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科研实际自编高水平教材,如我们开设的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一直跟踪选用John L. Hennessy和David A. Patterson编著的《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目前已用到第5版。自编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系列教材也被湖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济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学校选用,作为相关课程的教材。

同时,考虑到研究生教育的前沿性,我们把与各课程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论文集、国际顶级期刊上的论文作为教材的拓展和参考资料。

3 课程体系建设效果

3.1 课程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

学院按照一级学科思路加强课程建设,按照专业领域进行课程设置,强化了学科核心课程的地位,同时兼顾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将硕士、博士课程打通,精简了原课程体系中的课程门数,提高了课程学分的含金量,有效地消除了低水平课程和冗余课程。

经过调整建设,我们将硕士研究生修课学分从32学分精简到24学分,并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别作了限制,较好地适应了“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需求。在高水平研讨课方面,学院通过跟踪技术发展趋势,聘请国际国内高水平教授参与授课,明显提升了课程的内涵和品质。如软件工程前沿课程是一个800级研讨课程,每年授课教师都会将本领域最新前沿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引入课堂,同时邀请本领域专家一起参与授课和讨论,效果明显。

3.2 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新的课程体系特别注重对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大部分课程设置了综合实验项目。研究生通过参与课内综合实验以及选修综合性实验课程,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进入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入学入伍教育和军事基础素质教育,研究生的军事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在学术交流方面,学院鼓励研究生参加本领域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自己的论文和研究成果,鼓励他们和国内外同行进行广泛交流和研讨,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以及出国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3 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我们把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瞄准国际一流与军事特色相统一的建设目标,我们着重开展了研究型教学和案例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3小时研究生课程教学单元,使高水平科研人员有时间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选派主讲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学习深造,聘请国外高水平教授参与课程授课,近年来,学院每年都会选派510名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要求这些教师在访问学习期间跟踪学习1门和自己专业领域相同或相近的课程,通过听课比较,促进自身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此外,学院每年会邀请1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参与授课和教学研讨,提升了课程整体建设水平。

4 结语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课程分级设置,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较好地区分,学生选课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实践环节的加强,使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课程内容与国际技术前沿接轨,高水平教授一起参与授课,这些使得课程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课程体系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紧密相关,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每所学校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和建设适合自身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建设富有内涵的学科核心课程,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课程体系建设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确保课程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文武, 王雪松, 李俭川, 等. 构建我校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6): 10-11.

[2] 黄蓉. 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文汇, 2013(4): 11-12.

[3] 张春元, 李俭川. 坚持一级学科发展思路,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1): 40-46.

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 发展 智能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1b-0014-01

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有些学生和家长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辅助人们进行其他工作的工具而已,既然大学的任何专业都要学习使用计算机,那么似乎就没有必要将计算机作为一个专业来学习。其实这是对计算机专业的一种误解,是缺乏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的了解所致。

举个例子,也许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会使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人人都会驾驶汽车,但是肯定不是每个人都能研究与设计汽车,只有学习汽车专业的人才能从事此类工作。对计算机专业而言同样如此,每个人都可能会使用计算机,但是研究与设计计算机的工作只能由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来承担。

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首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学习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例如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计算机科学等。这些基础理论往往都是一般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系统学习的,而没有这些理论知识将来就不可能从事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工作,诸如可计算性理论,算法设计与复杂性分析,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理论,并行计算理论,网络理论,生物信息计算,计算几何学,程序语言理论等等。

其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要学量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例如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网络原理、软件工程等等。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与结构,掌握全面的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学习过程强调要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互结合,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般只是学习基本的程序设计、简单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等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无法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比。

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范文3

王道林

摘要: 本文介绍了当今制造技术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先进制造的前沿科学,并展望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问题; 先进制造技术; 前沿科学; 应用前景

论文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其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1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满足制造系统敏捷性、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的能力,必须借鉴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制造系统优化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行状况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的主要目标。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不仅对制造企业的敏捷性和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及可重组能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制造企业底层生产设备的柔性和可动态重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制造观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制造系统,以满足制造系统新的要求。

(2)为支持快速敏捷制造,几何知识的共享已成为制约现代制造技术中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关键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集成、坐标测量(cmm)和机器人学等方面,在三维现实空间(3-real space)中,都存在大量的几何算法设计和分析等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几何表示、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测量和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零件的寻位(如localization)等方面,存在c-空间

(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的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物体操作(夹持、抓取和装配等)描述和机器人多指抓取规划、装配运动规划和操作规划方面则需要在旋量空间(screw space)进行几何推理。制造过程中物理和力学现象的几何化研究形成了制造科学中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等多方面的研究课题,其理论有待进一步突破,当前一门新学科--计算机几何正在受到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3)在现代制造过程中,信息不仅已成为主宰制造产业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提高制造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现代制造科学发展的一个重点。由于制造系统信息组织和结构的多层次性,制造信息的获取、集成与融合呈现出立体性、信息度量的多维性、以及信息组织的多层次性。在制造信息的结构模型、制造信息的一致性约束、传播处理和海量数据的制造知识库管理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突破。

(4)各种人工智能工具和计算智能方法在制造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制造智能的发展。一类基于生物进化算法的计算智能工具,在包括调度问题在内的组合优化求解技术领域中,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有望在制造中完成组合优化问题时的求解速度和求解精度方面双双突破问题规模的制约。制造智能还表现在:智能调度、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机器人学、智能控制、智能工艺规划、智能诊断等多方面。

这些问题是当前产品创新的关键理论问题,也是制造由一门技艺上升为一门科学的重要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的重点突破,可以形成产品创新的基础研究体系。

2 现代机械工程的前沿科学

不同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将产生新的科学聚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从而形成前沿科学。前沿科学也就是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之间的界域。前沿科学具有明显的时域、领域和动态特性。工程前沿科学区别于一般基础科学的重要特征是它涵盖了工程实际中出现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超声电机、超高速切削、绿色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国内外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创新的关键是机械科学问题还不明朗。大型复杂机械系统的性能优化设计和产品创新设计、智能结构和系统、智能机器人及其动力学、纳米摩擦学、制造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超精度和微细加工关键工艺基础、大型和超大型精密仪器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基础、虚拟制造和虚拟仪器、纳米测量及仪器、并联轴机床、微型机电系统等领域国内外虽然已做了不少研究,但仍有许多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信息科学、纳米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和制造科学将是改变21世纪的主流科学,由此产生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将改变世界的面貌。因此,与以上领域相交叉发展的制造系统和制造信息学、纳米机械和纳米制造科学、仿生机械和仿生制造学、制造管理科学和可重构制造系统等会是21世纪机械工程科学的重要前沿科学。

2.1 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制造信息科学

机电产品是信息在原材料上的物化。许多现代产品的价值增值主要体现在信息上。因此制造过程中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十分重要。信息化是制造科学技术走向全球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们一方面对制造技术开始探索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本质,另一方面对制造技术本身加以改造,以使得其适应新的信息化制造环境。随着对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认识的加深,研究者们正试图以全新的概念和方式对其加以描述和表达,以进一步达到实现控制和优化的目的。

与制造有关的信息主要有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管理信息,这一领域有如下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1) 制造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大量制造信息向知识和决策转化。

(2) 非符号信息的表达、制造信息的保真传递、制造信息的管理、非完整制造信息状态下的生产决策、虚拟管理制造、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设计和制造、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中的控制科学问题。

这些内容是制造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融合的产物,构成了制造科学中的新分支--制造信息学。

2.2 微机械及其制造技术研究

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指集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完整微型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微型化、集成化来探索具有新原理、新功能的元件和系统。mems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各类产品的袖珍化、微型化,成数量级的提高器件与系统的功能密度、信息密度与互联密度,大幅度地节能、节材。它不仅可以降低机电系统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完成许多大尺寸机电系统无法完成的任务。例如用尖端直径为5μm的微型镊子可以夹起一个红细胞;制造出3mm大小能够开动的小汽车;可以在磁场中飞行的像蝴蝶大小的飞机等。mems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技术全新的领域和产业,具有许多传统传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在制造业、航空、航天、交通、通信、农业、生物医学、环境监控、军事、家庭以及几乎人们接触到的所有领域中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机械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在纳米尺度上相融合的产物。早在1959年就有科学家提出微型机械的设想,1962年第一个硅微型压力传感器问世。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制出转子直径为60~120μm的硅微型静电电动机,显示出利用硅微加工工艺制作微小可动结构并与集成电路兼容制造微小系统的潜力。微机械技

术有可能像20世纪的微电子技术那样,在21世纪对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近10年来,微机械的发展令人瞩目。其特点如下:相当数量的微型元器件(微型结构、微型传感器和微型执行器等)和微系统研究成功,体现了其现实的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多种微型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微细加工等技术已成为微系统的支撑技术;微型机电系统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微型机电系统技术是在微电子工艺的基础上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涉及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多种工程技术和科学。

目前对微观条件下的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微小构件的物理特性和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等尚缺乏充分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微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因此只能凭经验和试探的方法进行研究。微型机械系统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有微系统的尺度效应、物理特性和生化特性等。微系统的研究正处于突破的前夜,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领域。

2.3 材料制备/零件制造一体化和加工新技术基础

材料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是制造业和高技术发展的基础。每一种重要新材料的成功制备和应用,都会推进物质文明,促进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21世纪中,世界将由资源消耗型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要求材料和零件具有高的性能以及功能化、智能化的特性;要求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实现定量化、数字化;要求材料和零件的制备快速、高效并实现二者一体化、集成化。材料和零件的数字化设计与拟实仿真优化是实现材料与零件的高效优质制备/制造及二者一体化、集成化制造的关键。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完成拟实仿真优化后可以减少材料制备与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实验性环节,获得最佳的工艺方案,实现材料与零件的高效优质制备/制造;另一方面,根据不同材料性能的要求,如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电磁性能等,研究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形式。进而结合传统的去除材料式制造技术、增加材料式覆层技术等,研究多种材料组分的复合成形工艺技术。形成材料与零件的数字化制造理论、技术和方法,如快速成形技术采用材料逐渐增长的原理,突破了传统的去材法和变形法机械加工的许多限制,加工过程不需要工具或模具,能迅速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又具有一定功能的三维实体模型或零件。

2.4 机械仿生制造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机械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将产生全新概念的产品(如智能仿生结构),开发出新工艺(如生长成形工艺)和开辟一系列的新产业,并为解决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系统中一系列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这是一个极富创新和挑战的前沿领域。

地球上的生物在漫长的进化中所积累的优良品性为解决人类制造活动中的各种难题提供了范例和指南。从生命现象中学习组织与运行复杂系统的方法和技巧,是今后解决目前制造业所面临许多难题的一条有效出路。仿生制造指的是模仿生物器官的自组织、自愈合、自增长与自进化等功能结构和运行模式的一种制造系统与制造过程。如果说制造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延伸了人类的体力,智能化延伸了人类的智力,那么,"仿生制造"则可以说延伸了人类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进化过程。

仿生制造所涉及的科学问题是生物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问题。所谓"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其内在机制的驱动下,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上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对于环境适应能力的过程。仿生制造的"自组织"机制为自下而上的产品并行设计、制造工艺规程的自动生成、生产系统的动态重组以及产品和制造系统的自动趋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条件。

仿生制造属于制造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远缘杂交",它将对21世纪的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仿生制造的研究内容目前有两个方面:

2.4.1 面向生命的仿生制造

研究生命现象的一般规律和模型,例如人工生命、细胞自动机、生物的信息处理技巧、生物智能、生物型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以及生物的进化和趋优机制等;

2.4.2 面向制造的仿生制造

研究仿生制造系统的自组织机制与方法,例如:基于充分信息共享的仿生设计原理,基于多自律单元协同的分布式控制和基于进化机制的寻优策略;研究仿生制造的概念体系及其基础,例如:仿生空间的形式化描述及其信息映射关系,仿生系统及其演化过程的复杂度计量方法。

机械仿生与仿生制造是机械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高度融合,其研究内容包括生长成形工艺、仿生设计和制造系统、智能仿生机械和生物成形制造等。目前所做的研究工作大多属前沿探索性的工作,具有鲜明的基础研究的特点,如果抓住机遇研究下去,将可能产生革命性的突破。今后应关注的研究领域有生物加工技术、仿生制造系统、基于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组织工程学,以及与生物工程相关的关键技术基础等。 3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作为国家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先发展,如美国的先进制造技术计划amtp、日本的智能制造技术(ims)国际合作计划、韩国的高级现代技术国家计划(g--7)、德国的制造2000计划和欧共体的esprit和brite-euram计划。

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未来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精密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集成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当前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九个方面:

(1) 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艺技术紧密结合,现代制造生产模式会获得不断发展。

(2) 设计技术与手段更现代化。

(3) 成型及制造技术精密化、制造过程实现低能耗。

(4) 新型特种加工方法的形成。

(5) 开发新一代超精密、超高速制造装备。

(6) 加工工艺由技艺发展为工程科学。

(7) 实施无污染绿色制造。

(8) 制造业中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范文4

[关键词]随机前沿分析;技术效率;前沿产出;产出损失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8-0021-03

1前沿

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有目共睹,但其增长的质量却广受质疑。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考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悬殊,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各有特色,经济发展质量也有高低之分。以省为基础来研究经济质量问题不仅可以避免仅从全国整体研究带来的忽视地区间差异的问题,更能捕捉到各省经济发展模式的特色和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独特因素。四川省作为西部的龙头省份,在带动整个西部经济的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十多年来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四川省的经济取得了强劲持续的发展,但四川省经济发展质量问题却多受诟病,本文力图从定量的角度整体上对四川省经济发展的技术效率进行估计,并追溯其历史发展过程寻找技术效率变迁原因。

2文献综述

从相关文献来看,关于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分析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从整体上对我国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如何枫,陈荣(2004)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改革开放20年的技术效率水平进行了测算,得出我国整体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但从时间维度上看呈现上升趋势。第二方面,对细分行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如郑询刚(2010)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变化、规模经济和资源配置效率四个部分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了2000—2007年西部农业的全要素增长率问题,认为西部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需要进一步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调整资源配置结构。闫冰,冯根福(2005)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考察了1998—2002年5年期间的中国工业R&D效率问题,认为中国工业R&D效率的高低不仅与行业的市场结构有关,而且与政府的支持方式也有联系。第三方面,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对我国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如王志平,陶长琪(2010)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对全国和三大区域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建模;各模型一致表明,对外开放程度与基础设施的实际有效利用对生产效率变化具有普遍积极的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对东西部生产效率的边际效应最为显著;对中部而言,科技创新投入的作用最为突出;章上峰,许冰(2008)对浙江省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得出浙江省的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与浙江省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相关的结论;胡爱荣,岳磊(2011)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黑龙江省四个煤炭城市10年技术效率进行分析得出黑龙江省的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的结论并认为黑龙江省要想提高技术效率水平必须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前提。以上文献对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经济技术效率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运用到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数据上,来度量四川省的经济发展质量问题还是空白的,所以本文选取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来对四川省1990—2010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力求捕捉到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技术效率水平及其历史变迁过程。

3理论与模型设定

31相关理论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对生产绩效最主要衡量指标,而对TFP进行估计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有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种方法。非参数法是在FarreU(1957)和Mriat(1972)工作的基础上,由Fare(1995)等人在理论和实证运用方面发展和完善起来的,非参数法首先根据样本中所有个体的投入与产出构造一个能够包容所有个体生产方式的最小的生产可能性集合:即是所有要素和产出的有效组合,这里的“有效”是指以一定的投入生产出最大的产出或者以最小的投入生产出一定的产出。非参数法主要有数据包络分析(DEA),它可以对生产率进行分解,但对数据准确性要求较高,受数据统计误差的影响较大。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须估计企业的生产函数,从而避免了因错误的函数形式带来的问题;缺点是需要大量的个体数据,且对算法的要求很高,同时对生产过程没有任何描述。从实证的角度来看,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参数方法来测算技术效率。根据这个方法,通常是先估计一个生产函数,且考虑到该生产函数中误差项目的复合结构及其分布形式,并根据误差项的分布假设不同,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来估计生产函数中的各个参数。参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通过估计生产函数对个体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描述,从而使对技术效率的估计得到了控制。参数法有索洛余值核算法(SRA)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SRA假定经济是有效率的,并且不能对TFP进行分解;而SFA允许技术无效率的存在,并可以对TFP进行分解,该方法自提出至今已有大量应用(Forsund,Lovell和Schmidt,1980;Schmidt,1986;Bauer,1990;Battese和Greene 1992,1993,1995),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法进行分析(SFA)进行研究。

41变量和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四川省1990—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数据。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根据名义GDP数据乘以1978年为基期的定基GDP指数计算得到。由于实际资本存量数据很难得到,本文采用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得到的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代替实际资本存量。以年末从业人口数代表劳动力数据,其中2006年数据缺失,我们以2005年和2007年平均值代替。本文除特殊说明外,所用数据均来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2010年四川省统计年鉴》。

42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根据Battese & Coelli(1992)建议使用最大似然法,运用Frontier 41程序对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行估计,本文给出了1990—2010年四川省经济技术效率水平的估计结果(见下表)。根据公式:前沿产出=实际产出/技术效率,计算得到1990—2010年四川省经济前沿产出值(见下表);根据公式:产出损失=前沿产出-实际产出,计算得到1990—2010年浙江省经济产出损失值(见下表)。从表l可知,四川省的实际产出距离前沿产出有一定的距离,存在产出损失和技术非效率:①从产出损失角度看,四川省最小产出损失为1991年的11853亿元,最大产出损失为2009年的8037941亿元,1990—2010年的平均产出损失为2446187亿元。②从技术效率水平角度看,四川省最小技术效率水平为1994年的8183%,最大技术效率水平为1991年的9991%,1990—2010年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为9474%。

5结论

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利用四川省历年统计数据,本文估计出1990—2010年四川省技术效率水平和前沿产出,结果发现,四川省的实际产出距离前沿产出有一定的距离,存在产出损失和技术非效率:①从产出损失角度看,四川省最小产出损失为1991年的11853亿元,最大产出损失为2009年的8037941亿元,1990—2010年的平均产出损失为2246187亿元。②从技术效率水平角度看,四川省最小技术效率水平为1994年的8183%,最大技术效率水平为1991年的9991%,1990—2010年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为9474%。进一步地,本文分析了四川省技术效率水平的历史变迁情况,将1990—2010年四川省技术效率水平的变迁大致划分为五个时期,分别阐述了各个时期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趋势。最后,笔者认为在促进经济技术效率提高的过程中,四川省政府要“有所不为”的加大造血功能。

参考文献:

[1]章上峰,许冰浙江省技术效率估计及其历史变迁分析——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8(3).

[2]于君博前沿生产函数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6(7).

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范文5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part of the circum-Bohai-Sea economic rumble strip, Qinhuangdao occupies the important economic status in Hebei province and even in China. Under the broad market prospect, it shows the disadvantages of shortage of high skilled applicable talent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play a good role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Qinhuangdao area, and the computer edu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education and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关键词: 秦皇岛;区域经济;高职计算机教育

Key words: Qinhuangdao;regional economy;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73-02

1 秦皇岛区域经济与高职计算机教育相辅相成

①秦皇岛的区域经济发展决定了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水平。高职教育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因此,它更多地依赖区域经济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河北沿海经济发展的“一线地区”,秦皇岛肩负着河北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历史任务,这为秦皇岛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秦皇岛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经济支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需求。随着企业的技术革新,对员工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各高职院校就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提出改革,不仅要及时为秦皇岛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合格人才,而且要培养更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②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对秦皇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当前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高职教育应适时地抓住机遇,积极投身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主动承担起社会赋予它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拥有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能够依托院校自身的设备和大量图书资料,较快掌握计算机科技发展最新动向和社会上计算机人才的最新需求,将先进技术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进入社会服务区域经济。秦皇岛市高职计算机教育的科学发展,充分发挥了其对区域经济的辐射与服务功能,从而促进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经济繁荣发展。

2 做强秦皇岛高职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十二五”规划给秦皇岛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一圈、一带、一区、一批”的四大战略重点[1]。其中,“一带”即打造包括河北沿海秦、唐、沧三市的“沿海经济隆起带”。通过高铁、高速公路、滨海大道等交通廊道把三市相连,逐步把沿海地区发展成为临港产业带、滨海旅游带、海洋生态带和沿海城市带。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做支撑。作为信息时代的人才,计算机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优先发展计算机知识技能教育应提升到重要战略地位。“十二五”战略的实施,为秦皇岛高职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快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发展已成为了我们当前的紧要任务,也是历史赋予高职教育的使命。

2.2 高职计算机教育与秦皇岛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秦皇岛处于环渤海区域的中心,紧邻北京、天津发达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频繁和紧密。秦皇岛的区位特征决定了其与高职计算机教育必须协同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方面,合作的区域更为广阔,合作形式更为丰富,在各种合作中,网络应用必不可少,计算机知识技能需求越来越大。

2.3 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短缺

“十二五”期间,在“旅游立市”的前提下,秦皇岛市提出要重点发展成套装备、汽车配件、造船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大力开发数控机床、港口机械等专用工程机械和成套装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其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这些要求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而高职院校及时推进各专业计算机知识技能教学改革,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掌握计算机知识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刚好弥补人才短缺的劣势。

3 推动秦皇岛区域经济与高职计算机教育互动发展的对策

紧扣秦皇岛区域经济脉搏,做实计算机高等职业教育,从而使经济与教育互动发展,这必然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因此,以此为出发点,从加强政府调控、优化各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结构、依托校企合作等角度深入探讨秦皇岛区域经济与高职计算机教育互动发展的对策,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2]。

3.1 政府加大调控力度,促进高职计算机教育与秦皇岛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政府部门应从政策上进一步优化教育体制,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秦皇岛市对人才的培养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沿海强省的要求,尤其是具有高级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较低,适应性教育尚需加大步伐,这也就要求政府要优化教育体制,完善运作机制,为秦皇岛区域经济和高职计算机教育的互动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要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合作办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和科技经费的支持,构建企业和地方院校的创新平台,引导地方院校和区域产业集群企业主体间的协调合作,实现它们的共同发展。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地方企业与地方院校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3.2 优化各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构建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必须依据地方产业人才需求,在投入和发展上进行统筹规划。秦皇岛高职院校的各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要以秦皇岛区域经济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校的专业和课程。依据秦皇岛市重点发展旅游、港口、临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目标,在各专业更多更好地渗透计算机知识技能,从而适应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3.3 依托校企合作,有效推进工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具有必需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产业技能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3]。因此,加快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依托行业企业,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职计算机教育必将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也必将愈加重视发展高职计算机教育。因此,秦皇岛的高职院校必须以此为契机,立足自身特色,并以秦皇岛的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加强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创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钱驰波.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04).

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范文6

一、 国内外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

1. 金融科技的定义和发展现状。

(1)金融科技的定义。Fintech(金融科技) 是 Fi- nancial Tech-nology 的缩写,可以简单理解成为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但是又不是两者的简单组合,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金融科技服务当前在国内外的应用,可以看成是传统金融服务和信息科技的结合,覆盖了储蓄、支付、投资、融资等业务场景和领域,在近些年来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应用热点,根据谷歌趋势的数据显示,全球当前对于金融科技的关注度是3年前的10倍。

(2)金融科技的应用方向。从应用层面来看,金融科技覆盖了目前几乎所有的行业领域,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消费金融,以及围绕满足监管层面的需求专门衍生出了监管科技。具体对这些行业和场景的渗透体现在以下方面,在银行领域主要体现在零售业务、网络借贷与融资、风控和电子支付,在证券领域主要体现在资产管理、智能投顾,保险领域主要体现在风控和线上业务,基金领域包括资产管理、量化交易等,比如大家常见的量化XX号基金,实际上就是程序化交易,消费金融领域更是和金融科技密不可分,由于其小额分散的特点,从获客到风控、催收,都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持。对于监管部门,金融科技手段也成为常规化手段,衍生出了监管科技,除此之外,包括现在央行在研究的数字货币,还有大家日常息息相关的电子支付,都是金融科技的具体应用。总而言之,随着现阶段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和实际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金融科技实现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体现在:对现有金融业态进行重构、对金融场景丰富度的提升、对金融业务覆盖对象的扩充。

(3)金融科技的支撑技术。金融科技应用场景背后的支撑,是日益成熟的前沿信息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在业界通常被称为ABCD或BASIC。其中,A代表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B代表Block Chain(区块链),C代表Cloud Computing(云计算),D代表Big Data(大数据),Basic和其类似,B代表big data,A代表AI,S代表Social Network,I代表Internet,C代表Cloud Computing。这些技术其实构成了目前金融科技的主要技术框架。比如,云计算提供了硬件的载体,很多模型、算法和应用是部署在云计算平台上的,大数据则提供了数据层的能力支持,对金融活动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便于被其他应用调用,移动互联网则是产生数据的主要途径,也是应用部署的基础设施,比如支付宝、手机银行等都是在移动互联网上部署的金融科技应用。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移动互联网的事件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则是针对风控、支付清算、数字货币等场景下具体的应用技术。

在以上应用技术的支持下,目前在国际上涌现出了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有的是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有的是传统的金融机构朝着金融科技方向的转型。全球金融科技业务应用领域涵盖:支付清算、借贷融资、零售银行、财富管理、保险、交易结算(数字货币)六大金融领域,全面融入传统金融各板块。

总结起来,当前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在國际上,欧美等老牌发达国家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应用场景上都领先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开展金融产业时间长,产业链相对完善,在金融产业和信息科技的碰撞、交叉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新的业务机会和场景,北美、欧洲整体发展水平稳健且相对均衡,老牌金融强国-英国的金融科技生态圈被积极扶植,有着良好的运营策略,也有业界领先的金融科技政治环境。

二是北美、欧洲的金融科技公司涉及业务种类多样;中国主要涉及支付、借贷、保险、财富管理领域,拥有新兴的金融科技支付及电商交易系统,市场潜力巨大。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前100强中,前十名有五家来自中国,而这一百家企业中,上榜企业主要分布在借贷、支付、监管科技、数字货币、数据分析、保险、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众筹、区块链和会计核算。

2. 中国金融科技的演进。与国外相比,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演进的过程起步较晚,最早是在2014年之前,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构建自身的信息系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工商銀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购买当时最先进的IBM中大型机。2014年开始,支付领域开始逐渐发力,金融科技的应用从传统的金融后台支持转移到了前端,电子银行等开始普及,2007年拍拍贷的成立成为国内金融科技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拍拍贷开始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构建个人信贷业务的信贷工厂,机器学习模型开始真正参与金融的信贷审批决策,2013年余额宝的出现对银行零售业务产生了冲击,令传统金融倍感压力,同时,也是各大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发展互联网战略的开端。但是在这个阶段,前期有一定技术积累的金融科技企业,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优势都较为明显。2016年后,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随着前沿信息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成熟,金融领域开始了利用技术手段“脱媒”的浪潮,有专家认为,在这种趋势下,未来将会发展成为无金融社会。

整个演进过程,按照目前金融科技界的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金融科技1.0阶段,也是金融信息化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政策主导、资本扶持。政策层面该阶段的标志是于1993年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指出要发展科技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第二阶段金融科技2.0阶段,也是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阶段,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和资金端的互联互通,通过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该阶段的特点是科技推动了金融创新,驱动各项监管政策完善。第三阶段是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阶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投资决策过程,代替金融机构信用中介的角色,大幅提高了传统金融的效率,因此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释放产能。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演进过程非常迅速,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内庞大的客户群体产生的海量数据,且数据监管,尤其是信息安全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例如互联网支付,美国的贝宝公司在1998年已经开展业务,而国内最早的支付宝则是在6年后才出现,微信支付更是2016年后才开始。而基于大数据风控的网络借贷,我们只比英国和美国晚了2年。因此,目前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追赶的过程。

从监管和市场规模层面也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演进程度。其中2015年是金融科技市场规模井喷的一年,以现有增长速度预测,2020年金融科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越来越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专门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倒逼监管部门的创新,金融科技的监管也从原来的无序监管,走向规范化。

二、 同业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在以上大背景下,为了找准金融科技研发的方向和发展模式,本文对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AMCs还有众多银保监会直属金融企业进行了调研。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研发工作起步较早,非银机构对于金融科技的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托、证券、消费金融等走在了前列。大部分同业开展金融科技的研发是从2015年开始,原因是2014年银保监会了39号文,指出2015年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安排不低于5%的年度信息化预算,专门用于支持本机构围绕安全可控信息系统开展前瞻性、创新性和规划性研究。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的变革,外部环境在近些年有力推进了这些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研发工作。

虽然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科技研发的工作较晚,但是涉足技术领域比较前沿。新的前沿信息科技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转化速度加快,追踪前沿科技并利用其资金、人才优势快速落地,已逐渐成为各大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中的常规操作,如知识图谱、复杂网络等在其他领域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在金融领域中已有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用于反欺诈、风险识别等垂直业务场景,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渗透速度明显加快。通过统计今年银保监会风险应用课题的申报情况,目前最热的仍是金融大数据应用相关课题,信托、互联网金融的入围课题数量领先于其他公司,不良资产经营领域的课题入围数量仅有2个。对于银行来说,由于起步较早,在金融科技领域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积累,本文统计了近三十年来各大银行获得的专利数量,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专利数量均超过了900件,并且有超过一半的专利是2011年以后获得的。

总而言之,金融科技的研发工作在国内的金融领域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从技术上已经达到了金融科技3.0的要求,但是在普及程度上以及应用场景的覆盖上,还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尤其是包括AMCs在内的非银机构,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应用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三、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建议

通过在作者工作单位调研,AMCs金融科技的发展目前还处于金融科技2.0到3.0的过渡阶段,主要致力于传统金融IT系统建设、运维,数据治理正在逐步完善,大数据平台等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在进行当中,金融科技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提升AMCs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好服务不良资产经营主业,由“业务引导技术应用”转变为“技术驱动业务”,使金融科技成为AMCs做强主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强劲引擎,当前AMCs金融科技开展亟需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尤其是数据基础设施。金融企业作为传统的资本、人力密集型企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数据密集型企业。每天的经营活动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关系到企业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更是企业发展的脉搏,能够实时反映出企业的经营、风险状况。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是防化风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大数据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都在关注并应用的“传统新兴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管理水平的提升、经营决策的辅助和业务市场的拓展,而开展大数据应用的土壤就是完备、安全的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物理设施,包括服务器集群、灾备等系统,从物理条件上满足数据应用的需求;二是需要建立完备的数据治理体系,保证产生的数据真实、可信、可用,满足各项数据应用的需求。

第二,大数据智能应用能力亟待提升。当前阶段,随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用已经蜕变为大數据智能应用技术。从传统的数据存储、分析过渡到了利用数据中抽象出的信息辅助决策、防化风险、挖掘客户。不良资产经营是AMCs的主业,在不良资产经营活动中,尽调、定价、风控、客户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目前仍然依赖于业务人员的行业经验。随着业务的增长,单纯靠人工经验不仅为业务人员带来过多的重复性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容易产生操作性风险。而大数据应用技术则可以通过分析、自学习过往的业务案例,结合人工经验的介入,解决效率和操作性风险问题,为决策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同时在数据层面,所有操作是透明的,也有助于降低操作性风险,帮助管理层实时了解公司各项业务的经营状况,从数据应用层面实现扁平化的高效管理。

第三,金融科技自主前沿探索势在必行。从趋势分析可以看出,金融科技的发展、更新频率已经逐渐站在了信息技术领域前沿,在某些方面甚至引领了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构成了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的“数字鸿沟”和“智能鸿沟”。如不能及时掌握前沿金融科技的应用,在科技催生新业务场景时迎头赶上,势必会丧失先手优势,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日新月异,在金融科技领域,要跨越“鸿沟”所要付出的时间和资源成本,会随着技术代差的扩大而呈指数级增长。传统金融机构在这一波金融科技浪潮中的沉浮也揭示了这一规律,在金融科技逐渐占据金融领域业务比重的过程中,所有的金融企业都处于“黑森林法则”下,快速产生的科技力量会在短时间内从不同维度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对某一行业的经营模式造成颠覆性的影响,而当金融科技成为一家金融企业“护城河”时,将极大加强企业在“黑森林法则”体系中的生存能力。因此,为了巩固行业地位,加大金融科技研发投入,促进自主掌握前沿金融科技并形成生产力,构建“技术护城河”,是AMCs未来健康蓬勃发展的助力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