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设计论文范例6篇

前端设计论文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1

关键词:射频前端 无源器件 寄生参数 PAD 互连线

中图分类号:TN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138-02

1 引言

随着半导体工艺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硅基工艺微波射频集成电路受到了工业、科技、医药医疗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的兴趣[1,2,3],硅基工艺集成电路相对于其他工艺电路具有集成度高、价格低等优点。然而,当硅基工艺集成电路的工作频率提升到微波波段范围时,其集成电路设计将受限于电路中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的模型精度,同时受限于电路中其它一些参数性能,如传输线寄生参数、电路的pad结构、dummy金属填充等。因此,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既要考虑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模型,同时还要考虑电路设计中的寄生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无线接收机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空气中的目标信号进行接收,然后通过下变频转换成低频信号,再通过解调将数据恢复成原来的格式发送给目标用户。虽然无线接收机由射频前端,基带信号处理部分和应用接口等部件构成,但在现有成熟的基带技术情况下,接收机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射频前端的性能[3]。对于接收机而言,通常要求具有满足应用要求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如果将灵敏度和动态范围进行转换,则可以转换成接收机对应的噪声系数,动态范围和增益等指标。由于接收机的主要性能取决于射频前端的性能,因此接收机的主要性能取决于射频前端的噪声系数,增益,线性度等主要指标。在射频前端电路设计,通常采用不同的结构来得到需要的射频性能指标,然而,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不但要考虑电路的结构同时还需要考虑电路设计中的寄生参数,本文主要讨论射频前端电路的设计中如何考虑寄生参数。

2 硅基射频前端电路设计总体考虑

图1是常规的超外差式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结构[4],射频前端电路中包含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压控振荡器(VCO),可变增益放大器(中放)等模块构成,射频信号通过天线进入到RF滤波器中进行需要射频信号的选频,通过RF滤波器将接收机需要的射频信号从空中信号中选择出来。经过RF滤波器出来的信号通常信号幅度都很弱,增加其信号能量是进行有效检测的重要手段,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可以大幅度提高信噪比。由于RF滤波器的信号中通常含有镜像信号,该镜像信号将在后续的变频电路中对有用信号产生影响,因此低噪声放大器输出信号需要通过镜像抑制滤波器对镜像信号进行抑制。混频器将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信号和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下混频得到中频信号,在输出的中频信号中将含有不少数量的交调成分,IF滤波器对无用交调成分进行过滤,然后送入到可变增益放大器中进行放大,进而放大后的信号到基带中进行解调或者进行进一步下变频得到更低的中频信号。

在实际的射频前端电路设计中,由于各个滤波器通常是采用电感和电容无源器件来实现,受限于硅衬底的低电阻率特性,RF滤波器、IR滤波器和IF滤波器通常由片外模块来实现,而其中的各个有源电路,如低噪放、混频器、VCO和中放则通过片上电路来实现,这种情况下片外模块-各种滤波器和片上电路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PAD和键合线来实现。

对于射频前端而言,噪声系数、线性度、增益和功耗是影响其实际使用的四个因素。通常期望射频前端具有低的噪声系数,高线性度、高增益和低功耗。然而,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低的噪声系数、高线性度、高增益通常将带来功耗的增加,因此在实际的射频前端电路设计中通常以功耗为主要限制条件,对射频前端电路的设计以功耗为约束条件,在一定功耗和确定增益的情况下对噪声系数,线性度等进行分配。

对于射频前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电路设计中的各类无源器件,用于和片外电路连接的PAD、金属键合线以及电路大量存在的各类传输线。由于射频前端常用的电感和电容这两类无源器件工艺厂商在提供设计模型(PDK文件)时已经进行了精确的模型验证,在射频前端设计中可以直接利用模型进行设计。然而,对于其余的器件如PAD,金属键合线、互连线等,通常工艺厂商无相关的模型,需要在集成电路设计中进行考虑。同时,由于模块电路的各个元器件之间以及各个模块之间需要采用大量采用互连线进行连接,此时大量存在的互连线将不可避免的对射频前端性能产生影响。

3 射频前端的寄生参数设计

图2是片上射频前端电路包含无源器件的电路框图,不同于图1的射频电路结构,图2中各个器件之间的互连线以及和片外电路连接的金属PAD都显示于图中,在图中,各个模块内部有源器件、无源器件相互之间的互连线没有显示出来。

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于射频前端而言,其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的互连线和金属PAD。由于这些互连线和金属PAD存在,将不可避免的对电路性能产生影响,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需要对这些无源器件寄生参数进行考虑,提高系统电路性能。

3.1 PAD考虑及效应影响

如图1所示,射频前端电路中由于其内部模块需要和外部电路之间进行信号交换,需要采用PAD来把片上的模块如低噪声放大器和片外的滤波器连接。对于射频电路而言,为了保证功率无反射,通常需要和外部电路连接片上模块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为50欧姆,这就要求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入端,混频器的输入端都要匹配成50欧姆,保证信号能够良好传输。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由于PAD通常由一层或两层金属作为信号线层,底层金属作为地这样结构构成,这些信号层将和地构成电容,影响电路性能。

对于PAD而言,其对电路设计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在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增加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4]。由于PAD带来的寄生电容在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和电路相互并联,该并联电容将和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阻抗一起构成了射频模块新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改变了电路的输入输出反射系数,导致损坏增加。由于该电容直接和地相连,理论上该电容越小越好,即尽可能的采用顶层金属和较小的面积来实现PAD结构,从而减小电容量。另一方面,对于PAD而言,当其接入到射频电路中,PAD本身带来的寄生电阻将和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相互串联,进而导致其信号的损耗增加。由于PAD的寄生电阻和金属面积成反比,和金属的厚度成正比,为了减小这种寄生电阻的损耗,有效的策略是增加其面积,同时顶层金属和临近顶层金属层通过过孔连接起来。然而,当采用这种把两层金属作为信号层结构时,信号金属层和地金属层之间的距离将显著减小,这将导致PAD寄生电容的增加,因此在电路设计时需要综合进行考虑。

对于PAD另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是其面积。由于PAD的面积直接影响其寄生电阻大小和寄生电容大小。PAD面积越大,寄生电容越大,寄生电阻越小,同时带来的关键问题是芯片面积的显著增加,因此,为降低其寄生电容,同时减小其芯片面积,通常PAD的尺寸按照可以实现金属键合线连接的最小尺寸为主。

3.2 互连线考虑及效应影响

对于射频前端而言,另一个不可避免的无源器件是系统内大量存在的互连传输线,如图2所示。这些互连线其主要的寄生参数包含串联电感和电阻,并联电容,并联电导这几部分构成。各个寄生参数的大小和互连线的尺寸成正比,为了减小这些寄生参数,各个互连线的尺寸应该尽可能短。同时,对于射频集成电路而言,其工作信号的频率通常达到几个吉赫兹甚至更高的几十吉赫兹,此时,传输线的寄生效应,尤其是寄生电阻和寄生电感将会对电路的性能带来显著影响。为降低这些寄生参数影响,射频电路的各个器件之间的互连线应该单端从电路设计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电磁场仿真软件如HFSS,ADS-Momentum等进行模型构建和寄生参数提取,再将提取的寄生参数放入到电路中进行仿真。在实际电路设计中,可以将这些互连线作为电路中匹配元件的一部分,降低这些互连线对电路影响。

对于互连线另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互连线的对称性。根据集成电路知识可以知道,为减少共模信号对电路的干扰,电路中信号通常是采用差分信号结构的形式,如混频器,放大器,VCO等通常采用的是差分结构形式[5]。然而,对于差分电路而言,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差分信号的一致性,即差分信号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反。当差分信号的失配严重系统射频性能将大幅度降低。为了保证差分信号一致性,在电路结构上应该尽可能的使电路对称。这种电路结构的对称既包含电路的有源器件对称,也包含器件之间的互连线的对称性。当电路中不可避免的需要采用长的互连线时,应该保证互连线两支路都是采用相同的金属层,互连线的长度严格一致,同时两支路的结构严格完全相同。

4 结语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硅基工艺射频集成电路在集成电路设计的热点领域。本文主要讨论了考虑无源器件寄生参数的硅基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设计问题。对于射频前端而言,其不可避免的需要和片外电路进行相互连接,此时用作输入输出接口的PAD寄生参数将对电路设计带来影响,为降低其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的影响,文中分析了PAD结构和尺寸的相互制约问题。射频前端电路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电路内部大量存在的互连线,文中讨论了如何在电路设计中进行互连线参数提取,以及设计互连线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毛军发,“硅衬底微波集成电路,”微波学报,2001,17(1),pp. 43-50.

[2]G. Retz, H. Shanan, K. Mulvaney, et al., “Radio transceivers fo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using IEEE802.15.4”, IEEE Commu. Mag., pp.150-158, Sept. 2009.

[3]B. Liu, J. Zhou and J. Mao, “Design of 0.5 V CMOS Cascode Low Noise Amplifier for Multi-gigahertz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12,33(1): 015006-1~6.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网络通信;网络监控;服务监控

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上的流量不断升级,网络带宽不断拓宽,网络中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多,而毕竟网络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网络资源跟不上网络服务内容及数据流量的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必要对网络实施网络管理了。网络管理是一个新兴的网络服务内容,通过专用的设备,实现对网络带宽的分配,网络流量的整形,网络服务内容的审查等等,能够确保网络服务的质量。

本文主要针对网络主机及网络服务,设计研究网络服务监控的系统,以期能够实现对网络主机及服务的流量监控与管理,从而能够实现网络服务质量的提高,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网络主机及服务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2.1 主机服务监控系统架构及原理

从统一管理的角度出发,主机及服务的监控与审计系统采用多极构架组成,其基本架构及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第一层为计算机端,通过安装的主机监控与审计系统的端软件,根据网络主机及服务监控的需求和审计策略要求,对硬件设备的使用进行控制,对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在系统管理员授权的情况下可通过IE对数据进行查询。

第二层为各子系统的数据管理层,负责对各网络节点的数据端进行管理、数据收集及数据的统计、查询、分析。

第三层为服务器端管理层,可对下属网络的各节点与计算机端进行审计策略的设置与控制,对数据进行统计、查询、分析,从而实现整个网络主机及服务监控的功能需求。

2.2 系统结构构成分析

网络主机监控与服务监控审计系统是对计算机及网络的各种事件及行为实行信息采集、监测、控制和审计的应用系统。整个系统主要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组成,下面逐一分析。

2.2.1 客户端

客户端主要由BA、PA两部分组成:

BA(Base Agent)基本:指在计算机中驻留的基本模块,负责基本信息的采集及发送、存活状态信息的发送、其他的加载和卸载等功能实现的软件。

PA(Policy Agent)策略:指按照计算机实际情况制定的策略生成的模块,它通过基本进行加载和卸载,并和基本进行安全认证,保证端软件自身安全性。

2.2.2 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即CMC(Control and Manager Center)控制管理中心,是安装于中心控制台的软件,它收集各发送的采集信息,根据报警策略产生报警,并推荐响应控制建议,管理各个计算机(组)策略并生成策略,产生审计报表等。

3 网络主机及服务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分析

3.1 网络主机数据采集及监控功能的实现

3.1.1 前端信号采集处理部分

信号采集部分处于系统最前端,属于系统底层部分。由各种传感器构成,传感器直接对设备进行信号采集。传感器采用精密元器件设计,能够充分保证系统的稳定、正常的运行。

前端信号采集模块可分为:音视频采集模块,模拟变量采集模块、报警信号采集模块、数字量采集模块、信号转换模块等。能够实现对各种不同信号的采集和转换。

3.1.2 信号汇总和传输部分

采用相关的综合监控主机,作为机房监控系统的数据汇总和传输部分设备。目前的网络视频服务器采用服务器级配置,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设备本身提供视频连接接口,提供多串口传输,可以将前端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模拟变量、数字变量、报警信号的开关量都转化为网络信号进行传输。

3.1.3 后台控制(监控中心)部分

在监控中心采用无人值守综合监控软件平台,可以实现一套软件控制前端所有设备。实现机房监控系统的音视频监控、温湿度实时监测,UPS工作状态实时监测,配电系统实时监测并且报警联动视频,漏水检测定位检测,空调运行状态监测,机房出入控制,门禁管理。机房防火、防盗报警能功能,报警时还可以联动短信发送。

以上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在一套系统软件平台上实现,系统支持网络浏览功能。

3.2 网络服务控制功能的实现

为了保证网络上的计算机数据安全,以及相关网络服务的私密性,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要禁止用户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将文件拷出,禁止进入不安全的网络,防止被他人恶意攻击,窃取文件。因此必须要对网络服务进行审查和控制,在对网络服务文件进行审计的同时,要对文件的出口加以控制。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对系统的关键数据的修改权利也加以控制。

具体来说,控制功能包括两部分设备使用的控制和操作系统参数设置的控制。

3.2.1 设备包括本机已有设备和设备两部分,控制主要指对设备的可用性进行控制,分为启用和禁用两种状态,设备启用时用户可以对设备正常使用,禁用时用户将无法使用该设备,如果用户采用其他技术手段改变了CMC对设备的控制属性,端检测到后将依据CMC对设备的使用权重新进行设置,并产生报警信息,通知CMC。要进行控制的设备包括光驱、软驱、USB设备、USB存储设备、串、并口、打印机、拨号上网、无线网卡上网以及网络共享服务等。

3.2.2 操作系统部分功能使用的控制权

IP/MAC地址的更改: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同时有效防止非法内联事件的发生,在未经审批、管理员授权的情况下禁止修改IP/MAC地址。

通过网络的文件、打印和命名管道共享:为了保证计算机上的数据安全,防止他人的恶意窃取,严禁共享功能。

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高速推进,人类社会的行为与活动已经和网络系统紧密联系起来。网络信息系统将人类传统的工作、管理模式“映射”到网络环境中,极大地提高了研究、工作和管理效率。本论文以网络主机和服务为具体研究对象,详细深入探讨了网络服务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具体的方案,对于提高网络监控系统的应用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的双重意义。当然,本论文对于网络服务监控的探讨只是一次粗浅的尝试,更多的有关网络服务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及其技术问题,还有赖于广大网络技术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终实现网络服务监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应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隆艾.网络管理技术发展及应用[J].网络世界,2007,(05):55-57.

[2]卓月明.SNMP和CMIP集成管理技术的探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18-19.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10kV配电网;改进前推法;线损率

中图分类号:TM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162-01

供配电网线损管理一直是电力企业各项线损管理中的重难点,而其中10KV的供配电网线损占据主要部分,成为供配电网降损措施研究的重点难题。有效地降低供配电网电能损耗现已成为电力企业的工作目标,线损率代表着电力企业电力系统规划的完美程度、生产经营的合理性以及其经济效益水平,成为检验电力企业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线损的分类与构成

(一)按线损的特点分类

此方法能够将线损分为可变损耗、不变损耗和不明损耗三大类,可变损耗:导电线路的损耗、变压器铜损、其他电器设备铜损;不变损耗:变压器铁损、电抗器、互感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铁损、电缆和电容器介质损失以及电晕损失;不明损耗:计量装置误差、电表的抄录错漏及时间误差、供用电过程中的跑电、漏电、违章用电(窃电)等。可变损耗为电流通过该电阻单元中引起(正比于电流二次方,损耗随电流增大而增大。不变损耗值的大小不与电流变化有关,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会有电能的消耗。一般工作在某一电压下,这个损失就固定了。

(二)按线损的性质分类

此方法能够将线损分为技术线损、统计线损和管理线损三大类:技术线损:不变线损与可变线损;统计线损:电能表指数计算、总供电量与总售电量之间的差值;管理线损:管理不善和失误等原因造成的线损、设备误差和抄表时间不一。

二、改进前推法

用实时数据计算,准确度高,以线路实际情况为基础条件,无假设条件。

(一)总体设计思路

本方案根据配电网现有的数据采集条件,以各末端负荷节点实际负荷情况已知为前提,提出一种结合实测数据进行理论线损计算的方法。本方法计算条件为末端负荷点功率及电压已知,进一步对上一级节点进行计算。经过计算获得了与末端节点同类型的负荷数据,并且得出两点之间线路的电能损耗。按照相似的计算过程,依次前推对配电网各节段逐个求解。

(二)算法的基本原理

配电网线路的各节段中远离电源的一端,若该点的详细功率情况及电压为已知,并且有该节段的阻抗参数,则根据改进前推法可以精确计算出近电源端的负荷数据,同时得到该节段上的线损值。

(三)算法的理论基础

回代过程:起初时,整个配电网各段线路电压保持相等,忽略线路压降。由最末端负荷功率开始向线路始端计算,整个过程,只要求分别计算出各个节段的功率损耗与电流情况,最终获得母线出口处功率;

前推过程:以上一步计算结果为条件,结合母线始端电压,开始朝配网末端依次求出各个节点的电压。

将以上两步多次计算,以规定的各负荷点功率数值偏差为停止信号。用经典的前推回代法进行线损计算,有多次前推回代过程,计算量大而且必然要考虑收敛性问题,这给线损计算带来了不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该方法进行改进。

我国配电网一般为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结构,节点多、分支多、网络结构复杂。从电源点到各供电节点在拓扑结构上为辐射状结构。改进前推法针对这样的配电网结构,在已知最末端负荷节点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有效值的前提下,由末端节点向上一层节点推算功率损耗和电压变化,以此向始端逐段计算。这样一次前推计算就可以得到各段线路的功率损耗和各节点电压,避免了重复计算。

(四)变压器损耗

配电变压器电能损耗由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两个计算部分组成。固定电能损耗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第配电变压器额定空载损耗();运行时间(h);配电变压器台数。

可变电能损耗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分别为1、2、…n台配电变压器的额定短路损耗,KW。、、…分别为第1、2、…m台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率;T,运行时间(h)。

需要的数据:

线路阻抗参数,负荷节点的有功功率、无功、电压有效值,低压母线侧的电流实测值,变压器的参数。

三、10kV电网损耗分析

以某地10kV电网为例,由于10kV配电网节点、分支线和元件较多,并且一些元件不具备测录运行参数的条件,因此精确计算10kV电网线损困难,以满足实际计算精度为前提,该次理论计算10kV电网采用了改进前推法进行计算。该次线损理论计算中10kV电网线损率为3.01%,分压损失占比达到了34.12%,在各电压等级中最高,说明该电压等级是重损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如高损耗设备多、供电半径大、线径小、无功补偿不足等,10kV是需要重点考虑降损的电压等级。对线路进行改造升级,优化电源布点是降低损耗的有效手段。

该次理论计算中,损失电量占比均随供电量占比变化,趋势相同。10kV供电量与同期相比下降了2.71%,各地区农网低压负荷主要为居民负荷、一般工商业负荷、农业排灌负荷等。居民负荷比重大的台区由于电量较小,表计损耗占比高,相对线损率偏高;一般工商业负荷比重大的台区由于电量大,配电变压器利用率高,所以线损率相对较低,但如果三相平衡调整不好,也会抬高台区线损率;农业排灌负荷比重大的台区,一般用户较少,台区的三相不平衡度低,台区线损率一般较低。

四、措施及建议

10kV电网为重损电压等级,10kV线路重损原因:一是线路投运时间长,出现老化现象,二是导线线径配合不合理,存在“卡脖子”现象,三是线路走径不合理,供电半径大,存在迂回供电情况。建议更换老旧设备,对重损线路升级改造,优化配电结构。

理论线损可以按照物理特性和逻辑关系分析一个电网的线损状况,可以分析电网线损的变化趋势和重损原因,通过应用改进前推法对某地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结果的分析,挖掘降损空间,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造、升级建议,可以对电网的发展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孙博.配电网线损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吕嘉媛.改进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的几点建议[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4

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以主题、实验、任务等形式开展)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微课程追求的是满足每一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生可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和时间来自主安排学习,集中有效时间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学习生物科学史对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

苏教版必修3教科书中第二章第四节“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中关于“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材展示了科学史上的4个实验,依次推进,层层深入地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隐含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问题。该部分内容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充分理解实验的设计目的、准确分析实验现象、合理推导实验结论,这也为继续探索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好素材,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好素材。

与传统生物学教学相比,以微课程的形式进行科学史的教学能更直观地展示实验内容,也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引入微课程教学模式,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 教学片段

2.1 教学片段一

学生课前自学达尔文实验,理解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的关系。

达尔文的实验起源于对植物向光生长的研究,学生对向光性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一现象”的层次;另外,学生也没有认真实际地观察过胚芽鞘,对相关实验涉及到的材料如琼脂、云母片等的作用不太了解。所以,对达尔文的经典实验的学习,采取课前自学微课程的学习模式,学生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达尔文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过程。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评价学生的自学结果。

师:在达尔文的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材料是什么?

生:金丝雀草的胚芽鞘。

师:达尔文是如何解释向光性这一现象的?

生:单侧光照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运输到伸长区,由于这种影响在背光一侧分布得多,背光一侧生长就快于向光一侧,所以会向光弯曲。

师:从达尔文的实验中,大家看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外因和内因是什么?

生:外因是单侧光照,内因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

师: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在哪里?你可以用什么更直观的方法证明吗?

生:在胚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学生介绍实验方案:用记号笔在胚芽鞘上标记,然后观察胚芽鞘各部分区域生长距离的变化,来判断胚芽鞘生长部位。

教师肯定该生的思考,再进行补充,完善该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师:达尔文有没有真正解释向光性的原因呢?达尔文提出的“影响”是尖端本身还是某种物质呢?如何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能传到下部,但它为什么会弯曲生长?

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詹森和拜尔的实验,主要以问题串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图2-39实验和图2-40实验,帮助学生理清物质(多、少)与生长(快、慢)的关系,理顺“尖端放置位置下部物质多少下部生长快慢”的逻辑关系。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结论:在黑暗中进行是为了消除光照对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伸长区分布的干扰。结果说明“影响”在尖端下段分布不均造成弯曲生长。

2.2 教学片段二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证明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并引起胚芽鞘的生长。

师:詹森和拜尔的实验解决了达尔文实验中的哪些假设?

生:两个实验说明了达尔文提出的“影响”是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并且这种物质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

师:如何确定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并引起胚芽鞘的生长?请大家设计证明尖端确实可以a生某种影响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的物质的方案。

教师提示:如何选择实验材料?用什么做“载体”?如何得知载体上是否有这种化学物质?画出你的草图与同学进行讨论。

生:小组讨论设计方案,代表进行汇报交流,解释设计方案。

生:这个实验中的不同之处是琼脂有没有和胚芽鞘尖端接触。没有与胚芽鞘尖端接触的琼脂没有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生长,而与胚芽鞘尖端接触的琼脂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生长。这说明引起胚芽鞘生长的物质来自于胚芽鞘尖端。通过B组的实验,可以排除琼脂对胚芽鞘生长无影响

师:除了这位同学的设计以外,其他同学也有不同的设计,那你们的方案是否还存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呢?请大家跟随我一同观看一下当年温特所做的两组实验的视频,然后依据温特实验对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正。

学生利用IPAD,观看温特的经典实验过程,自我评价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师: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请利用温特的实验结论解释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并与达尔文的解释、詹森和拜尔实验的解释相比较,谈谈你的感受。

生:该设计能排除琼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确保实验中只有“某物质的有无”为单一变量,充分说明了的确是胚芽鞘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

生:第二组实验又充分说明了单侧光导致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从而使胚芽鞘弯曲生长。

以上过程没有让学生直接学习温特实验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观看微视频并进行自我评价,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同时,学生能更熟练地分析复杂问题。

3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让学生利用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并模拟科学发现过程的教学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学习,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使其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学生根据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设计相关的实验,从而逐步培养掌握实验设计和观察的方法以及创新能力。

3.1 微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萨尔曼・可汗发现,通常学习中有“瑞士奶酪式的保证通过原有基础继续建构的间隙”。这个“间隙”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习、掌握新内容所需要花费的时间。问题是不同的学生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但是传统教学只注重要学生快速向前,而不管他们面临的保证通过原有基础继续建构的“间隙”。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困惑并不断叠加困难,形成“学困生”。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具备“向光性”的生活体验,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在必修2初步学习了“假说―演绎”的科学探究方法。在学习能力上,高二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强而抽象理解思维能力弱,个体间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语言组织能力弱,学习过程易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同时每个经典实验的设计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智慧和多年心血,学生在40 min内真正理解实验设计,体会实验严谨性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于微课程的形式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在家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定学习进度,根据需要暂停、倒退、重复和快进观看教学视频,有助于更好地内化知识。如果忘记了较长时间之前学习的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直至掌握。教师再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通过精心设置问题,而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2 微课程有利于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并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本节课中经典实验较多,为了充分让学生领会科学家的实验意图和科学方法,特别是达尔文的实验,所以对这部分内容以微课程的形式为载体,让学生反复观看实验的方法与分析来理解达尔文的实验精华。当学生初步获得实验设计的能力之后,教师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詹森和拜尔实验、温特实验的设计思路,学会控制变量,初步学会遵守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学会分析实验设计,得出相应结论,训练其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在新的情境中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

微课程教学的介入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划分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个不可分割的阶段。课前阶段,教师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自主学习检测单,开发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配套资源――微视频。而此阶段的学习时师生不在同一时空,学生是完全自主学习的主体,他们遇到困难时,可以反复观看微视频和其他W习资源,以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而在课堂教学阶段,师生处在同一时空,学生接受检测,开展探究,以完成展示学习作业――引入新实验分析――质疑和阐释――总结反思的一体化学习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作为课堂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问题引导者、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本节课以微课程应用创新了以往科学史的教学方式,形成了导学一体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智慧,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且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提升了学习绩效。

3.3 微课程与其他教学策略综合应用丰富了教学策略的内涵

本节课中,微视频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承担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变量、探究过程演示的不同功能。而对于高中生物课堂而言,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理性思维以外,还要通过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及重要概念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以及在生物实验的实际操作中提高观察、动手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的达成并不能只靠微课程一种模式来实现还要通过讲述归纳、绘制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等方式来实现。本节课最后,教师利用画板图的形式在白板上边画边导出向光性原理,理清本节课的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植物激素调节的核心概念。因此,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的选择,微课程只有和其他教学策略进行综合,才能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另外,受限于教师制作微视频的水平、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能力、学生信息素养和网络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等,要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教师还要不断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明.支加式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中的教学问题设计[J].中学生物学,2016(5):34-36.

[2] 黄璐璐.基于不同功能的微课设计――以“生长素的发现”一课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6(9):52-53.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移动教学 计算机审计 蓝墨云班课

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已经普及,借助移动客户端的教学APP,不再需要教师和学生固定在 PC 机前进行教与学,可以轻松实现课堂互动反馈与即时沟通分享,将教与学变得更轻松、更自由、更有趣。本文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审计专业硕士课程――计算机审计为例,探讨移动环境下的教学改革,以期为其他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移动教学提供参考。

一、移动环境下的教学工具

移动客户端的教学APP专门为移动环境下的教和学而设计。以免费的蓝墨云班课为例,借助移动APP,可以实现:(1)轻松管理班课。在任何移动设备或 PC机上,教师都可以轻松管理自己的班课,管理学生、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2)随即开展互动。在任何普通教室的课堂现场或课外,教师都可以随即开展投票问卷、头脑风暴、作品分享、计时答题等互动教学活动,即刻反馈,即刻点评。(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教师的所有课程信息、学习要求、课件、微视频等学习资源都可以实时传递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学生的移动设备从此成为学习的主要工具。(4)跟踪评价学习进度。配套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可以实现对每位学生学习进度的跟踪和学习成效的评价,学期末教师可以获取每位学生的数字教材学习评估报告。(5)移动云技术全免费。面向移动环境的平台设计,iPhone、iPad、Android 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有专属的APP和 PC 机版本,且对教师和学生全部免费。

二、移动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移动客户端的教学APP仅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有助于教师实现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而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本身仍为一门课程的核心所在,需要教师本人进行全面把握和悉心设计。

(一)计算机审计的课程框架。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以作为审计的工具,涉及计算机辅助审计和审计机构的管理信息化;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审计的对象,涉及信息系统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的IT治理和IT部门管理。其中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是审计机构的核心业务,审计机构管理信息化、会计师事务所的IT治理和IT部门管理隶属于审计机构的内部管理。因此,我院计算机审计课程共计4.5学时,重点讲解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简述审计机构管理信息化,简介会计师事务所的IT治理和IT部门管理,课程框架如上页图1所示。

(二)计算机审计课程的移动教学设计。在计算机审计课程中,主要的教学形式涉及理论讲解、案例讲解、软件体验和现场教学。其中,移动教学贯穿始终,主要完成发放通知、上课签到、分享资源、课前调查、课中讨论、课后测试、成绩统计等任务。计算机审计课程的移动端教学设计如上页图2所示。

如表1所示,计算机审计课程的移动教学设计包括活动和资源的分类、名称及分组。其中,分组是指该活动或资源归属于计算机审计课程的哪个教学模块。计算机审计课程共包含4个教学模块,分别是“01会计信息化与计算机审计概述”“02计算机辅助审计”“03信息系统审计”“04审计机构管理信息化”。

三、移动环境下的教学实践

移动环境下,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个环节:

(一)创建班课并邀请学生加入。创建班课“计算机审计”,设置数字教材、学习要求、学习进度、考试安排等内容,将蓝墨云班课APP下载页面的二维码分享给学生,请学生下载APP,并使用邀请码进入计算机审计班课。

(二)上载资源并设置活动。打开蓝墨云班课的PC端访问网址,上传课件、参考和素材等资源,设置调查、讨论和测试等活动。其中测试用的题目,需要事先设置题库,包括题目的题干、题型(单选/多选)、选项、所属课程、所属章、分值、难度、知识点等内容。学生在上课前可以在手机端或PC端查看上传的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活动的设置都可以同时在PC端和移动端进行,仅有少量活动的属性设置为只能在PC端进行,如分组的顺序。

(三)上课签到并开展活动。上课时,首先可以进行一键签到或手势签到,30人的班级基本可以在半分钟之内完成签到。在正式讲解课程内容之前,可以就课程内容开展小调查,教师可以实时看到调查结果。调查结束后,可以开启相应的讨论题目,以便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和听课效果。内容讲解完成后,可以就讨论题目让学生开展讨论。为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可要求每位学生充分思考后再发言,完成发言的学生可浏览其他同学的发言并点赞。完成点赞之后,可请获得点赞较多的学生(如前三名)以口头阐述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完成后,可以开展本部分内容的课堂或课后测试,测试以学生掌握知识c为目的,可进行多次,次数取决于教师的事先设定。

(四)课后点赞并查看班课数据。课后,教师可以参考学生之间的点赞情况和分享情况,就某一讨论主题,选定3―5名学生点赞,并为他们每人增加1―5个经验值,以资鼓励。教师也可以查看班课数据,包括学生在班课中查阅资源、参与活动和签到等的汇总数据和明细数据。教师还可以查看班课的教学报告,包括教学周报、资源报告、活动报告和学情分析等数据,用数据记录教师的教学历程。

四、移动环境下的教学评价

在整个计算机审计课程中,课堂出席与参与占25%,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体验报告占25%,课程小论文占50%。借助移动APP进行课堂出席与参与的管理,有如下6大优势。

(一)过程管理。在教学时间压缩、教学内容膨胀、教师日程趋紧的当前,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过程管理至关重要。借助移动APP,可以方便高效地进行教学过程管理,如随手实时完成上课签到,随时开放和关闭讨论题目,限时开放测试题目,自动记录学习结果,自动生成教学报告。

(二)引发思考。不少人诟病我们现在的教育,认为学生很会学习,但在独立思考、提出独立见解方面有所欠缺。在移动APP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活动或头脑风暴,引发学生对某一案例、某一现象、某一知识点发表看法,既可节约时间、又可让每个人发表观点,无疑可以促进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思考。

(三)公平客观。在移动APP中,每位学生听课的时间、发言的时间、被点赞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这无疑增加了学生之间互评观点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因为学生之间的点赞,会影响教师的点赞,进而影响个人经验值,从而间接影响个人的平时成绩,所以学生会认真听讲、精心组织自己的观点、客观评价他人的观点,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听课认真程度、语言组织技巧以及评价他人观点的能力。

(四)知识分享。知识分享成为现代组织中重要的文化之一。在移动APP中进行专题知识分享类讨论时,自然为学生之间共享知识搭建了一个平台,如在“讨论7:分享Excel在审计中的具体运用技巧”中,学生们就分享了快捷键、函数等审计工作中常用的Excel实用小技巧。除此之外,因课程中的讨论题目也是该课程期末小论文的题目,所以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发表的观点,不仅可以启发其他同学撰写论文的思路,还可以为其他同学撰写论文提供素材。

(五)结果展现。数据展现已成为信息系统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并发展为独立学科。在移动APP中,不仅可以按经验值顺序展现全班同学的排名,还可以按学号顺序显示其经验值。在班级排名中,可以“下钻”到每位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即经验值统计图,单击经验值总额,可以“下钻”到该学生的经验值积分明细界面。清晰明了的展现界面、实时反馈的经验积累、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能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指明方向,增加助推动力。

(六)内容复用。一次录入、多次使用,是当前信息系统研发所追求的目标。想要充分发挥移动APP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无疑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移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上。科研是当前众多教师的首要工作,他们自然希望在移动APP上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能够设置一次、使用多次。为此,移动APP设计了班课复制功能,方便教师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自己的教学设计成果。教师也可以自己的课程包,后经授权可供移动APP上的其他教师引用,从而实现社会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共享。

当然,本课程采用的移动客户端还有些许不足之处,如当退出账号或更换设备时,学生的讨论数据会被转移到历史记录中,导致后面的学生无法为其点赞,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允。此外,不能设置学生在某次讨论中点赞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点赞的相对公平性。此外,该移动APP目前的版本还不支持多位教师协同上课的情景。

五、移动环境下的教学要素

课堂管控,有如企业管控,首先需要设定好教学流程以及关键控制点。在移动环境下进行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本文认为应重点关注以下要素:

(一)活动设计多样化。移动APP中允许教师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作业/小组任务、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测试等。根据计算机审计课程需要,笔者设计了4项课前调查、14次课中讨论和5次课后测试,总共23个活动(详见第113页表1)。

(二)开放时点精准化。移动APP中允许教师随时开启活动,随时结束活动。在计算机审计课程中,对于课前调查,设置为在调查开始前开启,在调查结束后结束,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对于课中讨论,设置为在课程讲解前开启,在学生口头分享经验后结束,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发表个人观点、浏览他人观点和点赞他人观点,从而达到随时互动、知识分享的真正目的;对于课后测试,设置为在课程讲解和学生口头分享经验都结束之后开启,在固定时间结束(如5道题10分钟,或两次课程之间的间隙),以保证学生参与测试的及时性与测试结果的公平性。

(三)论规则明确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缺乏信息,反而往往面临信息过载的情况。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发表的观点很容易被其他人的观点信息所淹没。为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应尽量避免冗余信息。为降低信息查找难度,可以在讨论环节约定每位学生针对一个主题只允许发表一次观点,违反规则将无法得到教师的点赞,即无法获得额外经验值。

(四)点赞方式民主化。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发表观点固然重要,但评价观点更为重要。允许学生之间相互点赞,不仅可以促使学生逐一阅读其他学生的观点,以达到分享之目的,而且要求学生挑选出价值最优的2条观点,以达到评价之目的。学生的点赞也可以为教师的点赞提供参考,相当于点赞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学生的经验值。

六、结束语

移动互联时代,教学任务处理终端移动化是趋势。本文以计算机审计课程为例,探讨了在移动环境下,教师如何轻松管理班课、随即开展互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跟踪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度,以期为其他课程、特别是会计信息化课程在移动环境下的教学提供参考。与此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移动客户端的工具,仅能为教师带来教学管理上的便利,让教师有机会将更多的时间聚焦于教学思考和课程设计中,并非替代了教师本身的教学思考和课程设计工作。S

参考文献:

Liu Qin.How IT developments are changing accountancy in China[J].Economia,2017,(6).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预应力筋 伸长量 计算 量测

中图分类号:U44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007-02

1 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预应力筋的张拉是预应力梁板预制的关键项目之一,能否准确计算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和量测实际伸长量是控制张拉质量的基础。

2 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的计算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12.8.3中给出了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的计算公式:

l=Pp譒/ ApEp 公式(1)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按公式(1)计算。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N/mm2)

l:理论伸长量(mm)

在附录G-8中给出了公式(2):

Pp=P?1-e-( +kx))/ ( +kx) 公式(2)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在《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中给出了预应力损失的计算公式:

Psl=P譭-( +kx) 公式(3)

式中:Psl: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损失的张拉力(N)

P:张拉端的张拉力(N)

:预应力筋与孔壁摩擦系数

:区段内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和(rad)

假定计算截面的端张拉力为Pjs,用公式(3)进行推导得:

Pjs= P -P譭-( +kx),即得

Pjs= P(1-譭-( +kx)) 公式(4)

式中:Pjs:计算截面的端张拉力(N)

P:张拉端的张拉力(N)

:预应力筋与孔壁摩擦系数

:区段内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和(rad)

2.1 先张法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的计算

先张法预应力筋一般采用单端张拉即可,因为先张法张拉时采用直线布设预应力筋没有孔道并,理论上沿预应力筋长度不存在预应力损失,任一截面的张拉力和端张拉力相同,因此直接采用公式(1)计算其理论伸长量。

目前已经出现了先张法曲线布设预应力筋技术,存在预应力损失,其理论伸长量和后张法曲线布筋计算方法相同,具体方法见下一节。

2.2 后张法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的计算

后张法通常采用曲线布筋,曲线分段数量较多,需要分段计算理论伸长量后求和。假定预应力筋分为N段,则其理论伸长量计算:

L=∑ Li 公式(5)

式中: l:理论伸长量(mm)

Li:第i段的理论伸长量,i=1、2…N

针对不同布设预应力筋线形计算方法也不相同,不同的张拉工艺计算方法也不相同,在此我们分为以下几类:

2.2.1 两端同时张拉对称布设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

两端同时张拉的锚下控制力相同,由于其对称结构一半部分线型相同,其预应力损失至中点截面的预应力损失也相同,根据力学原理,我们知道,在对称结构的中点截面处为力平衡截面,为即位零位移截面( 沿预应力筋的纵向位移),因此我们只需计算其对称一半部分的伸长量,另一半与之相同。具体计算方法:

(1)根据管道线型对称特点,预应力筋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2)根据对称预应力筋一半部分的线型组合进行分段,并求出各段的长度,即Li。

(3)据公式(4)计算各计算段的端张拉力,即Pi,i=2、3……N,第一段的端张拉力为锚下控制力。

(4)据公式(2)计算各计算段的平均张拉力,即Ppi,i=1、2……N

(5)据公式(1)计算各计算段的理论伸长量,即 Li,i=1、2……N

(6)据公式(5)计算计算对称预应力筋一半部分的理论伸长量。

(7)对称预应力筋一半部分的理论伸长量乘以2即为所需计算的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

2.2.2 两端同时张拉不对称布设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

两端同时张拉不对称布设预应力筋的零位移点需要试算确定位置,根据公式(3)从两端锚下分别至中心位置计算预应力损失,假设某X截面处两端的预应力损失相等,即X截面为零位移截面。根据零位移截面把预应力筋分为两部分,分别计算其伸长量,计算方法同两端同时张拉对称布设预应力筋的第(2)、(3)、(4)、(5)、(6)步,两部分之和即为所求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

2.2.3 单端张拉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

单端张拉通常被应用于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结构,其一端为固定端,一端为张拉端,固定端即为零位移截面,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计算方法同两端同时张拉对称布设预应力筋的第(2)、(3)、(4)、(5)、(6)步。

3 预应力筋实际伸长量的量测

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12.8.3中预应力筋实际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先施加初应力为10%~15%的锚下控制应力,测量预应力筋的伸长值 L1,继续施加应力至初应力的2倍时测量预应力筋的伸长值 L2,最后继续施加应力至100%的控制应力测量预应力筋的伸长量 L3,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量 L= L2-2 L1+ L3。在公式 l=Pp譒/ APEp 中,L/ APEp是一个常数,即预应力筋在容许应力范围内是弹性变性,弹性变形范围内相邻级应力的伸长值相等。我们假设开始施加一个很小的力Px,此时预应力筋处于内部应力为0的临界状态,预应力筋已伸长 Lx,施加至初应力时预应力筋伸长值为 L1,但实际 L1无法直接测量,即初应力时伸长量无法直接测量,因此根据弹性假设原理采用相邻级的伸长量作为施加至初应力时的伸长量。

3.1 预应力筋实际伸长量量测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直接测量千斤顶油缸伸长值,理论上钢铰线若不发生滑丝现象,测定的预应力筋伸长量 l即为预应力的实际伸长值,但在施工过程中滑丝现象普遍存在,只是滑移量较小,肉眼不易判别。在张拉过程中张拉力施加至某值Px时预应力筋出现滑移 lh,预应力筋上的张拉力减小到Py,但此时顶油缸并不回缩,在油缸上测量出的伸长值为实际为张拉力Px时的伸长值,即最后计算的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比正确的伸长值多出 lh。为了更准确的测量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方法,直接测量同一根预应力筋的两端伸长量可以消除滑移带了的误差。

理论上预应力筋伸长属于弹性变形,相邻级应力的伸长量应相等。在我们施加相邻级应力时现场以油压表读数为准,目前普遍采用油压表读数刻度较少,以人的肉眼判断存在很大误差,某些情况下初应力对应的油表读数很小,靠人为的控制油表值精度很低,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采取增加初应力至15%的方法便于人为控制初应力油表读数的精度。

3.2 回缩量的量测

目前后张法多采用自锚性能的锚具,当预应力筋张拉力达到设计力后千斤顶卸荷回油,自锚式夹片自动回缩 lhs后锚固,此时锚下的控制力减小至Phs= P- lhsAPEp/L,实际上 lhsAPEp/L只是回缩部分损失的平均张拉力,考虑到回缩量很小(一般设计方考虑为6mm),这里作近似计算。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的控制应力张拉后,锚下控制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施工时必须考虑回缩带来的应力损失,即张拉时的端张拉力为P+ lhsAPEp/L,同样在按设计控制应力计算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时也必须加上 lhs。

一般情况下,设计单位已经考虑了锚具、夹片回缩量,但我们在施工现场必须进行测定,以利于更精确的控制张拉应力。张拉前和张拉力至100%自锚后夹片伸出锚具距离之差即为锚具的回缩量 l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