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论文范例6篇

孔子教育论文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孔子,艺术教育,思想

 

教育部于2004年8月2日发出《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育和艺术教育活动,使每一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目前,这个项目得到广泛响应。组织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掌握一门体育、艺术技能何以如此重要,这在民众心理是有偏见的。请让我们把历史翻到孔子时代,也就不再疑惑了。

一、孔子高度重视“礼”“乐”艺术教育

(一)关于礼、乐。狭义上讲,礼乐即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乐记》所载,音是发自于内心而又“成文”的,乐是合于道的音,如此才可成为乐,即“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音乐之高深,有曰:“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也。”所以真正能懂得音乐的只是君子。礼与乐是六艺之教的首要内容。在夏商周之前的礼乐主要是为巫术或者原始的宗教活动服务。《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当时的人民认为上天主宰着世界和人间福祸,事鬼敬神,便可求福避祸。事无大小,都要占卜,宗教活动极为重要素质教育论文,祭祀时必有音乐和舞蹈,祖先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据史书记载,周礼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此后周人的冠、婚、丧、祭和视、听、言、动,都用礼乐加以规范,起到“化民成俗”和“一民心,齐民俗”的作用。

到了夏商周时期,礼乐的崇拜与迷信成分大大减弱,礼乐更加世俗化和政治化,扩大了宗法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也变成了对统治者歌功颂德和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作礼制乐也是为了实现德治的目的,以周代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宗法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社会发展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论文范文。

(二)孔子高度重视“礼”“乐”教育。 礼重在外表,重在规范,而乐则通过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培育人们对这种等级规范秩序的感情认同,礼乐相互依存。孔子继承了西周贵族的“六艺”教育传统,对“六艺”进行系统整理、发掘和革新,赋予“六艺”以时代精神,使之体系化;他把 “六艺”作为教育的特殊方式,把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实施教育的科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和风格。其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六艺”当中的礼和乐。孔子重视这种礼乐教育,旨在通过礼乐培养人的主观内在品质,完善人格的塑造,促进社会秩序的统一并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达到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生活。所以,“孔子强调礼乐教化,但认为礼乐的根源在于仁德的修养。”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

二、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

“乐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艺术教育。春秋末期至战国时代,我国奴隶制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礼崩乐坏”已成事实。对此,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主要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一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秩序,又要适应新的社会状态。他将传统的“六艺”搬进学堂,以“六艺”教授弟子,对“礼崩乐坏”的现实与夏商周的礼乐联系起来进行了思考,特别是对礼乐文化进行了重新阐释。

(一)孔子的艺术教化思想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非常赞赏周公关于“制礼做乐”的思想,推崇夏商周三代礼乐教化的治国之道,这也是孔子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孔子将当时的现实情况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并且发挥礼乐教化的思想,将已经崩坏的礼乐制度变成了教育内容,这是一次大变革,使得礼乐蕴含了深厚的文化精神。礼乐不再是纯粹的社会制度素质教育论文,已经成为孔子的教学科目。孔子围绕着礼和乐的基本特点提出了丰富的美学和艺术教育思想。他希望新兴的统治者“克己复礼”,能像古圣先贤那样“揖让”而治,天下归仁;宣扬“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努力控制和挽回奴隶制“礼坏乐崩”的局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不少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教育思想。

(二)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

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体系,与他的教育目的紧密相连。孔子要培养的是能够行仁、德之政的“仁人”、“君子”,这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孔子将“仁”作为其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仁”作为一个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完成的准则,从而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孔子不断提到“礼乐”,如“闻之于礼乐、节之于礼乐”等等。“仁”不仅包容着诸德,又统摄着礼乐。离开了仁,礼乐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了内在的道德修养,礼与乐只能是外在的点缀和附庸风雅。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2]这是孔子对于当时执政者只讲礼乐的形式,忽视其内容而发出的感叹。玉帛钟鼓只是礼乐的形式,“仁”才是礼乐的本质和生命所在,要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经过礼乐的培养,培养具有道德品质与政治才能的人才。在《论语?宪问》中,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在具备智慧、高尚勇敢等品德和多才多艺的同时,再以礼乐成就其文采,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的人。《礼记?文王世子》有曰:“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恭敬而温文。”以乐来内修人之品格,以礼树立人之行为,内外相济,提高个体的人格修养,必将促进社会秩序稳定。简而言之,艺术教育与德育的结合来完成人格的培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是孔子的另一个重要育人原则。“志于道”是人格修养的根本,艺术教育必须与道德修养相结合, 依靠于仁, 通过“六艺”的学习,具备一定技艺、知识和修养素质教育论文,获得自由与愉悦。艺与道、德、仁融为一体,达到育人之目的。孔子强调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推进道德伦理原则的内化,实现政治道德教化的功能。这也是他一直倡导礼乐教化的原因所在。

(三)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与人们的道德教育、全面发展紧密相连

“礼”和“乐”可以看作是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不用说,绘画、雕刻、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3]《论语?秦国篇》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既表明了诗、礼、乐三者的关系,也反映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他们的共同宗旨都是为了提高人性修养,稳定社会,追求美好人生论文范文。道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心世界的规范,需要有形的“礼”来使“德”落到实处。礼的作用旨在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强制性;乐则通过陶冶人们内心情感,把具有强制性的礼变为能够获得自我的一种需要。通过艺术教育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使仪式、规范之德行形成一种自觉意识,成为一种自然习惯,进而调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使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融化在和谐的情谊之中,使人类个体“内和而外顺”。这种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传统艺术教育思想,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艺术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不可否认,孔子提倡的艺术观存在着功利倾向性,为社会政治、道德伦理服务意识鲜明,没有从艺术自身发展的本质规律加以研究,并不推崇在艺术中得到纯粹的娱乐。他推崇的“正乐”是《韶》、《武》、《雅》、《颂》,其“正”含有改革整顿之意,其政治目的,就是要恢复礼乐传统,来推行他所向往的仁政和德政。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是从社会大局出发,服从于社会需要,以维护宗法制度为目的。当然,孔子的礼乐艺术思想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关于礼乐艺术对社会重要作用的观点,层次之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洪恩,等. 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 人民出版社,2003.

[2] 王守义,等. 中国哲学史[M].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 郭沫若. 公孙丑与其音乐理论[A]. 青铜时代[C].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Confucius's ideas about art education

ZHOU Da-jiang

[Abstract] Confucius,the highest level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on the aesthetic realm, theConfucian emphasis on ritual indoctrination art education major, he believesthe ritual is rooted in Rende cultivation. 'People rather thanbenevolence, such as the ceremony why? People rather than benevolence, such asmusic why not?' Training through the ritual of people's inner character,to promote the aesthetic activities within the principles of ethical, politicaland moral enlightenment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This is Confucius has beenadvocating the 'ritual indoctrination,' the reason why. This kind of'ritual indoctrination' education as the core of traditional artthinking in the long feudal society, has been dominant.

[Key words] Confucius;art education; thinking

(上接P82页)

不言公事,是“公开的情书”,“大白于天下的私人日记”,“惊世骇俗的性爱写真”。“木子美事件”为博客网站做了一回面向大众的广告素质教育论文,其效应足令任何广告客户妒忌。“MSN语文”是网上即时聊天的一种文体,在“相见恨晚”与“百感交集”的心绪中,尽情倾吐的急迫与“打字速度”之间的反差,居然衍生出一种时髦,即在“MSN语文”中,海量错别字不但没有成为一种交流障碍,反成网民们热衷的网络时尚,美女被写成“霉女”,帅哥被读出“衰锅”,驳杂的口音泛滥,汉语的规范被颠覆,圈子外的人如看天书:“偶稀饭滴淫8系酱紫滴”——意为“我喜欢的人不是这样的”,还有“偶稀饭”(我喜欢)之“口音”居然已成为“MSN”上的“语法”和“行规”。

这真是一次网络语言的狂欢,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传统的国度里,这一“自由空间”的出现是历史空前的,其意义之非凡很难用几句话论定。明乎此,“80后”文学的另类表现——无论是情绪表达,还是文字风格的特点,都可以找出一些注解。他们借文学倾诉表达向往自由、渴望理解、寻求慰藉的强烈欲望。他们也有幸找到了最适合方式——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和新渠道。

自由的狂欢也导致了文学中的游戏心态,导致核心价值的消解与玩世不恭的游戏人生,从而放弃文学对于苦难、怜悯、爱心、善良、坚强、坚守、坚持等人生状态的关注。文学中的自恋心态,导致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膨胀,博客等小圈子可能形成的自我封闭,使得社会视野随之狭窄。万花筒式令人眼花缭乱的语言状态,导致文学体式的变幻不定,即时快捷的发挥替代处心积虑的精致刻画,图像型、马赛克式、非连续性的艺术思维替代通过文学的再想象,重构现实人生图景的艺术追求。宣泄式、口语化的语言表达消解了作为语言艺术细致入微、曲折委婉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江冰.论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J]. 文艺评论,2005,1.

[2]江冰.“80后文学”的文学史意义[J]. 文艺争鸣,2009,12.

[3]管勇.命名与对话——关于文学“80后”的反思[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6.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孔子;启发教学;言语教学;中学作文

据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写言语。大教育家孔子的言语教学理念及实践学界已有深入研究。但从中学作文教学视角探讨孔子言语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加强。笔者不揣冒昧,对孔子言语教学作初步梳理,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孔子言语教学理念的现实和理论根源

1.孔子启发教育思想与有教无类的关系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论语・述而》载:孔子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尚无诲焉。”者,干肉也。束为古之薄礼。孔子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种族,这就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理念。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其年龄、禀赋、志向各异,孔子教学任务极为繁重。孔子博闻强记,吸取古人智慧。据《左传・襄公二十年》载,古志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古人质朴,言为心声。孔子进一步推论:“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曰》)于是,言语在孔子教育中地位上升,有助于提高孔子的教学效率。但推论还需实践检验,据《论语・公冶长》载:宰予昼寝,孔子在严厉批评之后,发现教学中“听其言而信其行”失之严谨,从而修订为“听其言而观其行”。在教学中,孔子的教育理论开始创新,逐步完善。

2.孔子因材施教与启发教育的关联

孔子弟子数量极多,其教学质量也是极高的。据《论语・为政》载,孟懿子、孟武伯和子游、子夏均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因学生个性、处境各异,孔子对学生的启发教育也不一样。宋代程颐对此有精到的分析:“告懿子者,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程颐之说,也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概括。《说文解字・木部》:“材,木梃也。”据段玉裁注:“‘材’引申之义,凡可用之具皆曰材。” “因材施教”之“材”是指材具。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他根据弟子材具所进行的教育。

二、孔子言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1.孔子言语教学在其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据钱穆考证,孔子三十岁后即授徒设教,三十五岁已有声誉。孔子去鲁,周游列国,但不为时君所用,最后返鲁办私学。孔子虽在政治上失意,但在教育上却成就非凡。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弟子三千,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古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孔门弟子撰《论语》受其影响,将孔门贤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类,司马迁称之为“异能之士”。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后世称之为“孔门四科”。据《论语・述而》载:“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后世又谓之曰“孔门四教”。孔门“四科”与“四教”之区别,王齐洲先生已有论述。他认为“四科”是孔子对弟子从政特长的评价,“四教”是孔子教学的基本内容。

2.孔子言语教学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先秦诸子,除老子外,均晚于孔子。老子与孔子孰先孰后,学界存在争议。孔子晚于老子论者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孔子向老子问礼为据,孔子晚于老子论者以今本《老子》部分思想晚于孔子为据,各持己见。据李学勤先生考证,郭店楚简《老子》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末。楚简《老子》不反对“圣”“仁义”,其与入家思想并非水火不容。今古本《老子》和庄子的“弃圣绝智”思想均与儒家仁圣思想水火不容,其原因是《老子》在流传中被庄子后学所篡改。可见,孔子的出处思想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相贯通。

三、中学作文教学与孔子口头言语教学,均以言志为旨归

据《论语》记载,孔子至少开展了两次弟子集体言语教学活动,均要求表达志向。一次见载于《论语・先进》,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孔子他们各言其志,其口头作文如表一:

孔子当时约六十岁。子路,名由,比孔子小九岁。曾,名点,比孔子约小二十一岁。冉有,名求,比孔子约小二十九岁。公西华最小,约十八岁。子路性刚,冉有性谦,公西华年弱,曾皙知时,其“作文”斐然成章,情志各异。另一次见载于《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于孔子,孔子说:何不谈谈各自的志向?其口头作文如表二:

子路、颜渊的口头作文言简意赅。孔子对言语的最低要求是“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语言只要准确通顺就可以了。孔子对言语的最高标准是“言必有中”(《论语・先进》)。孔子应子路(疑为“季路”)之请,以文言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言不妄发,发必当理,非子路等所能道。颜回孔子之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孔子命弟子口头作文,只要求他们表达志向。中学作文教学理论演化迄今,强调创作主体充分表达情志。两者在作文功能的看法上基本相同。

简而言之,在我国一千多年科举考试中,言语均为考试的重要内容。两千多年前,人才与社会双向选择,孔子重视言语教学,要求弟子作文言志。今天,人才与社会双向选择,国家重视语文教学,也要求作文言志。可见,孔子的言语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相似。

在孔子的教育活动中,他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是与他的有教无类理念相适应的。同时,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又是以他的言行观为理论基础。教育教学需要言语的正确理解和语言的准确表达。言语与政治互动互渗,在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言语教学在孔子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孔子的言语教学为他的启发教育服务,所以,孔子在作文教学中要求以文言志。这一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相似。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74.

[3]阮元刻校.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现代音乐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J61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275-01

史料记载,孔子的年代约在公元前551年-479年,他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最早创立“私学”的教育家,更是先秦音乐教育思想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结合上古三代礼乐教育思想,在继承中对其发展,并为春秋战国教育及学术发展带来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作为其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仍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在其教育理念中的地位

“礼”与“乐”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在其眼里,音乐是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要素。《论语・泰伯》中“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孔子对音乐的教育意义是人一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课程。同时,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音乐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技艺,另一类是以“礼”相关的“乐”。作为音乐演奏、演唱的技能,并非是音乐的本质,对于孔子来说,只有从音乐中洞晓“礼仪”的真谛,才可以称之为“懂音乐”。《论语・述而》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既包括音乐技能的学习,又包括音乐思想的养成。

二、德育教育在孔子音乐教育中的体现

西周文化是崇尚礼仪的时代,孔子对西周礼仪的认知与实践与其自身的道德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西周时期,“礼”与“乐”是紧密相连的,“乐”是“礼”存在的基础,而孔子所提出的“仁”,也是基于“乐”。《论语・八佾》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从其翻译来看,“没有仁爱的心,遵守礼仪又有什么用?没有仁爱的心,学习礼乐又有什么用?”由此可见,“仁”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关键,更是其音乐教育中对德育思想的体现。同时,“仁爱”在孔子教育思想中也代表着大爱。从史料记载,在孔子的学生中,不仅包含皇亲贵族、商人,还包括贫困百姓,甚至是“大盗”,而其教育思想与当时等级制度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彰显了其思想的进步性。“仁爱”是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并且在音乐教育中,将德育功能和社会教化意义并举,学生没有差异,没有等级区别。

三、美育教育在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的体现

托尔斯泰“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学习音乐,特别是从音乐欣赏中来感知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的情感魅力,从而获得美的精神感受。审美情感在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尤为重要。对于孔子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特别讲求艺术感染力对人的心灵的影响,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论语・雍也》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强调审美认知的具体表现。兴趣是音乐教育的前提,也是增强音乐艺术魅力的独特表现,只有“乐之”才能更好的学习音乐教育。孔子十分重视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如在《论语・泰伯》中“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其意在表述,孔子在欣赏师挚演奏《关雎》时,从一开始到结束都能体会到圆满而充实的音乐享受。

四、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艺”与“乐”。对于“艺”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音乐专业性的教育,与现代音乐教育具有相似性,多以纯粹的音乐技能教学内容;而对于“乐”的教育,则是从育人的态度出发,通过对“乐”的理解和感知来促进人的审美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养成。基于此,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的音乐教育,一方面体现在大众化的音乐教育,另一方面侧重于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对于大众音乐教育主要侧重于对音乐文化和审美的培养,提升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专业音乐教育主要从音乐技巧和技能的职业性上,既要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又要掌握相应的音乐表演、创作技巧。由此所衍生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孔子的“礼”与“乐”不谋而合。

在今天的音乐教育实践中,对于音乐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往往侧重,而对于音乐文化课及理论课程则相对轻视,殊不知,这种学习态度与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是对立的,也是当前音乐教育需要极力改善的地方。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是突出的,而当前的歌唱教学,多侧重与对学生音准的矫正,而忽视了歌唱时对歌曲中所蕴藏的知识文化的理解。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歌词、旋律进行了统一,也将音乐教育与人的综合素养的形成建立关联。因此,作为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从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总结与分析,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普通的大众教育,都要从“艺”与“乐”的融合中,外练技能,内化修养,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孔子 德育 中学语文 教学

中国语文的教学长久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其根本原因是语文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生活,凡是有社会经历的人都可以对语文的教学进行点评。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是一个部分,对人的形成,人格、品德的塑造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德育思想,长久以来对中国传统育人观有重要影响。因此,孔子的德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德育思想阐述

孔子身处在一个动荡的社会大环境中,纵观历史,但凡乱世,学者们的思想必定是积极活跃,孔子思想的产生顺应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的时代背景。目睹动乱的孔子希望能用自身的积极思考去化解当时的社会矛盾。在孔子看来,社会制度的演变是天命的必然,但人的发展却是可以精心塑造的。[1]孔子在这种矛盾的关系中,逐步的创立了自己在塑造人、教育人方面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德育思想在整个孔子教育思想中占有很大比重,品德教育是后世儒家学派诸贤者在宣扬政治思想、治学思想等方面依赖的理论基础。从大方面来讲,笔者认为孔子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弟子能够实现自己的“仁治”、“礼治”的政治理想,所以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孔子极为注重“仁”、“礼”的教化功能。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孔子的德育体系中,“仁”被视为道德的最高准则,孔子将“仁”解释为能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礼”则是道德的行为规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罚不中,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3]这二者之间的统一,贯穿于孔子整个教育体系。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仁”字被提及多达上百次。包括“为仁”的基本素质要求,“为仁”的方法、内容以及“为仁”的成就等。[4]孔子力图维持周朝礼制,修复遭破坏的礼乐,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十分强调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5]体现了孔子在君臣之礼,父子之礼等多方面人际关系中维持已有秩序的决心。

经过孔子后儒家贤者的完善,在孟子对“仁义礼”之中加入“智”,汉代董仲舒对“仁义礼智”加入“信”后,儒家学派的德育内容最终定格在了“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后称“五常”。

(二)孔子德育内容影响简述

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近两千年时间里,“五常”从来都是社会、家庭传统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于“五常”的内容根本上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中国在汉代以后实现了孔子梦寐以求的治国理想,进入了儒家一家独大的漫长历史进程,在传统道德方面,孔子以及儒家学派对人伦纲常的影响是积极的,培养了古代人忠贞有信的理念,但是,孔子及儒家学派的德育思想中一味寻求遵守纲常,致使革命党人在撰写革命纲领时仍然将“仁义礼智信”作为革命奋斗的目标。在这种影响下,中国人逐渐养成了一种安于现状的心态。

但就总体而言,孔子及儒家学派对传统文化,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影响仍然是积极方面大于消极方面的,我们要妥善汲取孔子及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孔子德育思想继续发挥其特有光辉。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缺失的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历来属于中学学科教学中的难点。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语文的理解局限于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完全掌握,这导致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对学生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

(一)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缺乏时代性

语文在基础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不必多言,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自身知识特点,语文课程在独有的课程知识之外,还拥有与现实生活最贴近的教学内容。无论那篇课文选材,总是离不开现实生活。语文教材在编排过程中,选择的是经典的,耐人寻味的作品。而且现在的课程体系,如果能够按照进度进行教学,将会对学生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但是,即时是拥有了先进理念编排出的教材,由于具体执行的人水平参差不齐,课程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难很好的实现。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学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相当部分的老师在按照教参的编排,一步步的讲解词汇、翻译课文,之后介绍很多学生已经可能烂熟于心的孔子生平,简单的介绍孔子在这篇课文中体现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但是就这篇课文而言,教参并没有考虑到课文在此体现出孔子在道德教育方面的考量。可以看出孔子在这篇课文中提倡出的谦逊有礼道德核心价值。教师在教参不完备这种情况下,应当自主地多研读相关书籍资料,将孔子的德育思想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再如鲁迅先生的著名作品《祝福》,作品中封建思想的卫道士鲁四老爷,在熟读经典明知“仁义礼智信”后为什么仍然对祥林嫂的遭遇嗤之以鼻,这就说明了知道“仁”而不仁的鲁四老爷,在道德的考量上是不合格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将此作为反面教材,倡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现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离

中学语文教学环节中,除去教师水平的问题外,语文教材的编者是造成语文脱离生活的又一个因素。

不容置疑的是,语文教材的编者都是在语文学科非常具有建树的权威的学者专家,这些人在选编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作品的工具价值以及文学性。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应该随着社会潮流发生改变,在考虑文学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日益更新的生理、心理上的成长变化。以人教实验版的语文必修教材为例,课文数量较之以往明显变少。现代文阅读中,出现的文章依旧是传统的经典名篇。我们不能否认经典名篇在培养学生文学性上的作用与地位,但是仅靠着这些长年累月在现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名篇”来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提高是不现实的。孔子有云“天生德于予”[6],认为上天赋予自身品德,主张人性的发掘。 “名篇”固然经典,但是在培养提高学生人性、道德素养方面的作用却值得商榷。

三.将孔子德育思想体现在当前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在1999年经过了一场思想上的洗礼,后称“语文世纪大讨论”,在这场讨论中,涉及到了语文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素养等关乎所有语文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讨论内容虽然略显偏激,但长久以来对语文教学的不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相比较讨论前语文教学偏重的工具性,语文人文性的体现在讨论后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语文教学要定位于学生人格的完善、精神世界的扩展、语文素养的提高[7],语文的学习无处不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课内课外语文知识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思想进行系统传输。孔子及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孔子的道德培养观念应当被语文教育工作者熟知掌握。

做“君子”。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君子是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智仁勇”这三种品德是“君子”所具备的。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攀比、炫富现象层出不穷,让物质条件好的学生感受到一种超出心理年龄的优越性,让一定数量的物质条件稍微困顿的学生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就应当肩负起树立学生良好价值观的责任,最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规定,要求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面对困境时,《论语》记载“子路温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8]因此,要在日常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师对这一信念的坚信与理解,用自身的行为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施“德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艺所,而众星共之。”[9]“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10]虽然这两段话意在施政,但我认为,这在教导学生树立良好道德方面有其独特意义。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无论学生今后身处何职何位,都需要普遍广泛的应用语文这种工具。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知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融入孔子的道德观,让学生认识到仁德的长处与优点,知道敦厚中庸对树立个人威信的树立上具有的重大作用,在学生认识到这些后,就可以积极主动的追求这些好的品德,让优良品德促进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自己不希望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身处社会的自然人,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心理。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在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上也能得到相应体现。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别人趋同于自己,不能以自己的评判尺度衡量别人。同样,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审美意识,文化体验的不同,语文教师应该广博宽容,对学生提出的新的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应该给予大力支持。我们要培养不同的个体,而非如工厂流水线制造出来的机器。要让这种思想充分融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这过程中也能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让教师学生双方共同成长。

语文教学集众家之长,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心理上的美得体验历程。而孔子毕生之力提倡的“仁”、“礼”恰恰是语文这门学科在当今时代主题下应该赋予学生的道德感受。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与道德思想,能够给与当前语文教学众多启示。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让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让自己能够更深远的影响学生而非浅显的给予语文学科知识的赋予。

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优秀方面,必将会得到不断地被挖掘,展现出更为崭新的亮点。语文教师作为文字文学工作者,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让孔子的思想道德深入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刘泽君.孔子德育思想初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1-3-4:3(4).

[2]《论语・颜渊第十二》,《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73.

[3]《论语・子路第十三》,《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77.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82:P131.

[5]《论语・颜渊第十二》,《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72.

[6]《论语・述而第七》,《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42.

[7]谢云.浅谈语文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8]《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91.

[9]《论语・为政第二》,《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10.

[10]《论语・季氏第十六》,《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97.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论语》 德育为本 以德评人

《论语》记录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德育思想。如今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但德育现状却令人堪忧。深入学习研究《论语》德育思想,取其精华,定能对当下的德育工作有深刻的启发。

一.德育为本

《论语》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告诫我们要乐于学,以学为乐。紧接的第二段话就指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无论做事,还是学习皆要务本――“孝乎惟孝,友于兄弟”(《论语・为政》),可见,《论语》把德育摆在了教育最重要的位置。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功能相比,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则充分发挥社会教化功能,对此,孔子主张“以德教民”,因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政治主张“以德教民”,古代社会又提倡知识分子“仕而忧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因此教育更是则主张“以德育人”。孔子“素以道德教育称著于世,他的成功之道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根据杨伯峻先生对此句的解释:“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忠”和“信”都是德育,占了孔子所有教学内容的一半,孔子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文行”和“忠信”孰轻孰重?“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论语・子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在躬行实践了“孝”“悌”“信”等品德之后,要是学生还行有余力,才主张他们学习文献知识。

二.以德评人

对学生进行评价,首要标准是“德”。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一个人只要是做到孝忠信,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这不是以德评人么?子夏以德评人,孔子更是这样。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德先于才,一个人要是能言善辩,但是没有仁德,就会常常被别人讨厌。最令孔子称心如意的学生是颜渊,因为颜渊德行最优秀的学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躬;言语:宰我,子贡……”(《论语・先进》)。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之所以赞叹“贤哉,回也”,是因为颜渊“贫而乐”,具有安贫乐道的品德。在《论语》里边,孔子对德行高尚的四位学生――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躬都给与积极的评价,没有负面的评价。对闵子骞,孔子评价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对冉伯牛,孔子曾感叹道“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对仲躬,孔子赞扬说“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除此外,孔子对其他学生的评价,基本是有褒有贬。就是才华横溢的子贡问孔子“赐也,何如?”时,孔子给他的评价也仅仅是“汝,器也”,而孔子曾说过“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孔子 《 论语 》 道德教育 德育思想体系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他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部分。孔子首创私学,形成了丰富成熟的德育思想体系。他开创了我国教育重视德育的传统,为我国德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要想了解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就应当先读专门记录他言行的《 论语 》这本书。

一、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形成

孔子在30岁时就已经精通古代的大量文献,面对周朝衰落、礼崩乐坏、诸侯纷争和政治动乱的社会现状,他立志匡扶正道,以维护周礼为使命,形成了以恢复西周礼乐文明为目标的思想体系。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年老时候又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由此可见孔子对周朝文明推崇的程度。孔子在30岁左右开始收徒讲学,他早期的弟子主要有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等人,他们在孔子那里主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重点是培养德行、陶冶性情,重视军事外交方面的训练。他的德育思想伴随着他的教育活动逐渐得到传播并且逐步完善。

孔子德育体系的形成与其特殊的背景有关。孔子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孔子从小就立志好学;孔子所在的鲁国完好地保存了周朝文化,这为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文化背景;周朝衰弱,礼崩乐坏的动荡社会使得孔子立志肩负起振兴礼乐、教化民众的责任。

孔子名丘,字仲尼,殷商后裔。周武王灭商,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是宋国宗室,按照周朝礼制,因为距离宋国始祖超过五代,便改为孔氏。孔父嘉无辜被华父督杀害,孔父嘉的后代防叔畏惧华氏的逼迫而到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孔子。孔子3岁丧父,母亲颜徵在善良勤劳,教子有方,遗憾的是在孔子17岁时也去世了,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磨练了孔子的意志,培养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孔子有言曰:“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不仅少年时代就立志好学,他把学习当成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正说明了这一点。

孔子所在的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当时鲁国的礼制是保存得最好的。孔子十分尊崇尧、舜、禹,非常推崇文王、周公的道德,孔子正是受到他们的影响才提出了“敬德保民”“不施其亲”的主张,这些成为孔子仁爱思想的来源。孔子当时所处的时代,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的界限已经被打破,所以他才会有机会学习“六艺”,学习《 诗 》 《 书 》 《 礼 》 《 乐 》 《 易 》 等典籍。这些典籍详细记录了先秦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状况,弘扬了上古圣贤们的高尚品德,为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为孔子德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春秋时代是一个历史转折的时期,周王朝的统治已经彻底崩溃,原有的社会秩序已经荡然无存。面对这样的社会,孔子毅然以天下为己任,最初,他跻身仕途,曾经担任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和乘田(管理牛羊的小官),官位最高时做过鲁国的大司寇。他想通过从政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并没有得到施展,他周游列国皆不被重用。尽管经受这样的遭遇,孔子也没有放弃,转而以整理古代典籍和收徒授学为业。社会动荡、人心不古促使孔子尤其重视道德的弘扬,重视对学生道德的教育。

二、“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基础

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认识的开始。千百年来,关于人性论的问题,众多思想家给出了许多命题,先后出现过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三品说、性二元论以及性日生论等,这些人性论观点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最早提出人性问题并对人性问题进行阐述的思想家则是孔子,他开创了人性理论研究的先河。

孔子很少谈“性”,综观《 论语 》,仅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就是说,不管是谁,人性天生都是相近的,但会随着后天的习染而相差渐远。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说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孔子那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只是没有他好学而已,这句话说明孔子认为他的德行是学来的;孔子还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人们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主要依靠的是后天的学习。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从普遍意义上承认了人们天生之“性”是相近的,既然人与人之间天生没有太大差别,就不应该出现压迫和倾轧,而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和睦相处。由此孔子提出了人要有“仁爱”之心的思想,“仁者爱人”的待人态度和准则,推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尽管“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但是到了孔子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在孔子看来,正因为人性的差异是因为“习”的原因,所以才需要教育,需要德育。孔子的人性观点为社会中个体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寻找到了根源,他强调了人性中善的可能性。尽管孔子直接谈论“人性”的内容很少,但是“人性论”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中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无疑与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

“仁”并不是孔子最先提出的。早在孔子之前,在《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国语 》中“仁”字都曾出现过。但是,“仁”字在其中的意思不尽相同,内涵并不十分明确。许慎《 说文 》中从“仁”的字形和意思给出了三种解说:一是仁者爱人,一是仁是人应当有的心性,一是自然心性之仁。春秋之后的“仁”大多用的是仁者爱人的含义,表达的是横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将“仁”字深刻诠释并广泛使用的是孔子。孔子明确“仁”为“爱人”,肯定了人的地位;他把“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作为人的追求目标,强调“仁”在道德规范中的主导地位,把“仁”作为其他美德的基础。

孔子的“仁”具有很多种含义,一切好的品行都可以称为“仁”。从《 论语 》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孔子有关“仁”的说法有不同的意蕴。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此,“仁”就是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此,“仁”就是严肃认真,小心谨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强加给别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此,“仁”的意思是爱人。在《 论语 》中,孔子还间接提到“仁”的表现、“仁”的标准、“仁”的内容等。要做到“仁”必须懂礼,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是从细节方面讲要做到“仁”必须“依礼行事”。在《 论语 》中还可以看到孔子认为能做到“仁”的人具有一定的特点,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就是说有“仁”的人言语迟钝。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孔子认为刚强、果断、朴质、言语不轻易说出口这样的人接近仁德。

在《 论语 》中,还有许多章节讲的是“仁”与其他道德条目的关系。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没有孝悌做基础就不会有仁。所以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樊迟问仁,孔子答道“爱人”,这“爱人”说的是爱亲之后的爱他人。“仁”包括“勇”,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包括了恭、宽、信、敏、惠,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仁”包括了大忠,孔子曾说“殷有三仁”,指微子、箕子、比干。“仁”还包括举荐贤人、以仁者为友、先难后获、好学等。

在《 论语 》中,“仁”字出现了109次,几乎贯穿全书。从“仁”的意思到“仁”的范围再到“仁”的内容、“仁”的表现、“仁”的特点等,孔子谈了“仁”的方方面面,不论从字数、篇幅来讲,还是从思想来讲,都可以看出“仁”在《 论语 》中的地位,也可以证明“仁”是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核心。

四、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以“礼”为规范

虽然“仁”是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与“礼”结合,以“礼”为规范。“礼”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礼”能够将“仁”的内在道德境界具体表现出来。

孔子认为“礼”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说“不学礼,无以立”。他认为礼对于一个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规范了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小到生活起居、待人接物,大到政治、外交、祭祀等,这些都离不开“礼”,都需要“礼”来规范。《 论语·乡党 》篇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说“礼”,记述了孔子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事情都以身作则,依照一定的礼仪制度行事。在具体的道德行为方面,孔子要求不合道德规范的事不看、不做,不合道德规范的话不听、不说。

孔子认为“礼”与其他的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认为用“礼”来衡量言行才能算作“仁”;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亲人的生死都必须用相应的礼制;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要求统治者要用“礼”对待臣子,臣子才会忠心;认为“礼”可以与恭、慎、勇、直等品德相得益彰。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 论语 》中有很多篇幅都直接或间接提到了春秋时期社会道德沦丧,礼仪荡然无存,诸侯大夫犯上作乱的现实,孔子强烈主张恢复周礼,主张统治者要“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认为只有在上位的人以身作则,遵从礼制,然后施行仁政,用“礼”来教化百姓,才能最终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五、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以培养“君子”为目标

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说到底是培养人的体系。在《 论语 》中描述人的称法有“圣人”“贤人”“君子”等。这些都是孔子所向往的高尚人格。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以。”可见,“圣人”和“贤人”层次较高,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即,而“君子”则是常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理想人格。

在孔子看来,要想成为“君子”,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此基础上推广至他人。子路问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提高自己的修养离不开“仁”,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认为君子抛弃了仁德,就无法成就他的声名,君子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仁”,即使是在仓猝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提高自己的修养同样离不开“礼”,孔子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可见,“礼”是君子时时刻刻离不开的规范。

《 论语 》中还提到,君子要从多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君子必须庄重,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君子做什么事情,没有规定要怎样和不要怎样,只要怎样做合理恰当,就怎样做;君子要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从而不至于离经叛道;君子对于措辞说话要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罢了;君子对于事业,以合宜为原则,依礼节实行它,用谦逊的言语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君子庄矜而不争执,合群而不闹宗派;君子给人民以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劳动百姓,百姓却不怨恨,自己欲仁欲义却不能叫做贪,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提高自身修养成为君子,《 论语 》不仅有描述性的要求,也有数量上的要求。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有“三戒”:少年时血气未定,要戒色,壮年时血气方刚,要戒斗,老年时血气衰竭,要戒得。君子有“三畏”:怕天命,怕王公大人,怕圣人的言语。君子还有“九思”: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考虑脸色是否温和,考虑容貌态度是否端庄,考虑言语是否忠诚老实,考虑对待工作是否认真,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请教,将要发怒时考虑有什么后患,看见可得的考虑是否是应得的。这些都从数量标准上对君子作出了要求。

在《 论语 》中还有从侧面来说明君子的特点的。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乎君子之道:他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他对待君上负责认真,他教养人民有恩惠,他役使人民合乎道理。此外还有从反面拿小人和君子对比的。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通过比较,突出了君子与小人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差距。

六、孔子的德育方法

孔子在实施道德教育的时候所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以身作则”等直到现代社会依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从古至今,这些德育的方法和德育原则为人们的教育提供了借鉴。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孔子通过了解,熟悉了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弟子们提出的同样的问题,给出相应的不同回答。例如,《 颜渊篇 》一共记载了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等4人关于仁德的提问,一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却各不相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几位学生对仁德的理解各不相同,存在不同的误区,孔子的不同回答正好依据各人的情况,因材施教。

孔子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他的学生颜回曾深有体会地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里的“循循然善诱人”正是孔子教育方法的特点,他能够循序渐进,巧妙地发人深思。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很会抓住时机,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启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孔子在教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躬行实践,言行一致。他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认为书本上的学问,大约同别人差不多。但是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他还没有成功。他说:“力行近乎仁。”在孔子看来,如果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在与人交往或者做事情的时候能够用已知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这样就算是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