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论文范例

孔子教育论文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术化发展;伪学术化;伪学术成果

本文所谓基础教育的学术化发展,就是指基础教育各个层面都过分追求教育工作与教师工作的学术化形式与成果,以至于影响和干扰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影响到了广大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教育学术化的错误

诚然,优质的论文、著作和课题,都是一个学校与教师的教育学术发展的表现与成果。但是,我们如果过分看重这些东西,将它们的有无和多少,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工作绩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走上歧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春秋时期的孔子,都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开山鼻祖,他们在世时,都没有任何学术化的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但是他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却流传千古,影响后世。根源在于他们的一生都是躬行教育实践的一生,他们全力投身教育实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是却培养出不少杰出的弟子,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得到弟子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名垂青史。两位教育鼻祖的经历启示我们,教育最重要的是立足实践,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切实地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师工作的唯一任务和目标。而学术性的成果,则是自然在其中了。即使自己不去将它写成文、将它“学术化”,自然也有他人或后人来将它们“学术化”。

二、正确看待论文、著作和课题

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这些只是教育的可能的副产品。一个教师,如果他的教育实践卓有成效,他最有效地促进或帮助了学生发展,他的工作任务就完成了,他的劳动就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如果说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这些都叫做教育的“学术化形式”,那么一切教育的学术化形式,都不是外在强制的结果,而是教师自觉总结的结果。而且一般来说,教师只有具备足够的教育学养、足够的教育经验、足够的教育成效,他才会有心思、条件和可能去产生教育的学术化形式或学术化成果。而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这样的教师其实在教师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少的,大概不到百分之一。因此,教育部门对学校和教师,强行规定要产生多少论文、著作和课题的做法,目前主要课题的强制性要求,是非常错误的。有些教育行政或教育业务部门,公然提出“校校有课题,人人有课题”的课题口号,这是严重脱离教育和教师实际、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同时,一些教育业务和行政部门,过分频繁地进行论文评选活动也是不切实际的教育管理行为。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这种纯学术化的成果形式,并不是越多就越好的。因为教育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追求物质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它要求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始终立足基本的人性,围绕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开展自己的工作。如果说物质资料的生产,讲究“创新”,而教育可能更多的是要强调继承和传承。也就是要继承和传承教育和人性中那些不朽的东西,也继承和传承教育界那些公认的经典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教育在理论上的发展,本质上是极其缓慢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有无数的新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冒出来。因此,教育的学术化形式与成果,是不可能太多的。而且,真正适合产生教育的学术化形式的教师,往往是极少的。一般只有极少数教育家级别的教师,才适合产生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如果在外力强制下,或者在教师自己的强制下,勉强去生产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其学术化产品(论文、著作、课题)的质量,往往是很差的,大多是没有价值的。

三、伪学术化成果泛滥的成因

1.教育管理的学术化倾向

教育的伪学术化形式和成果泛滥,主要根源就在于教育管理部门的“教育管理的学术化”取向。各级管理部门,太看重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和成果,结果导致了学校和教师一窝蜂地追逐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忽视和无视基础教育的本质教育实践。

2.缺乏科学规范管理和评价机制

除开教育管理的错误的学术化取向之外,教育管理部门缺乏对教育“学术形式”的科学规范管理和评价体制机制,也是教育的伪学术化形式泛滥的重要根源。譬如论文的质量、著作的质量、课题的质量,如何衡量?谁来衡量?如何考察?程序如何设置?标准是什么?这一切基本无人过问。

3.缺乏民主和正义程序

绝大多数的教育教学课题,常常是教师基本什么都没做,就是在课题主持人的授意和策划下,做些毫无意义的书面文章,或者搞一两次表演性的花样节目,然后写成结题报告,将一大捆似是而非的“成果资料”或“原始材料”包装入袋,填写好有关课题申报表格,各级各部门盖好印章,然后课题就算圆满结束。

4.学校与教师唯利是图

在职称等利益的诱惑与逼迫下,不少学校和教师唯利是图,放弃了学术道德底线,从而炮制出大量假冒伪劣的“成果”。

5.官僚主义的潜滋暗长

官僚主义在工作作风上追求的是工作的最大“轻松化”和“简便化”。搞教育的“学术化”,各级教育官僚,就只要坐到办公室,装模作样地翻翻“学术成果”,就把这说成自己的工作和政绩。这个比起广泛地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和家长,自然要轻松简便多了。

6.忽视和无视学者的作用

教育学术化的错误走向,是教育界忽视和无视教育学者作用和地位的恶果。教育的本质是学术性事业,它必须由真正的学者来领导与把关。但是实际上,我国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官员和业务部门的官员,都往往不是教育学者,有的甚至根本不是来自教师行业。如何确保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主要领导者都是货真价实的学者,这是一个重要课题。

四、警惕伪学术化形式与成果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师教育;中国哲学;教育精神

当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无法解决当代艺术进入校园课堂的问题时,或许可以借助哲学的方法与角度来支撑、推动问题。中国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是长年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学校、政府或教育部的“引进先进技术、智能设备解决方案”“当代教育技术研发”“优师计划”“教师轮岗”“互联网+”等,教师作为教学的最后一把手,自身也要有规划的进步。读到孟子的观点(虽也是从孔子发展而来的)《孟子•尽心上》中“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与《孟子•告子上》中称“性”为“天之所与我者”,结合孔子的“无所为而为”的天命观,笔者将其理解为:尽人力,方可知天命。可以通过简易的指引,引导二线城市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尽可能地提升自我专业能力与多种渠道获取教学资源的能力。

1二线城市教师自我提升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从社会评价的视角发现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着学校发展不均衡、师资配备不均衡、生源质量不均衡等现象,主因是教育路径依赖过强导致的教育政策绝对化、评价方式单一导致的学校发展同质化、地方举措不力导致的教育均衡表象化。在2021年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统计中,二线城市教育百佳县只占全国的19%,次于新一线的21%和三线至五线城市百佳县的54%。(旧一线城市因城市数量少所以占6%)二线城市中小学美术教师自我提升一方面响应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有助于教育公平,培养更多地方人才,推动地区发展。

2孔孟观念结合,引申出“尽人力知天命”

“尽人力知天命”中的“天命”并非是神明或客观唯心主义崇拜,而是指集所有不可控的宇宙间的各种影响因素制约下的结果。“尽人力知天命”的观点是从孔子“无所为而为”开始的。表明只要去做了,就能达到“道”(道德),而结果相对便没那么重要了。孔子虽收徒多人,但在其生前并未达到举国、举民皆崇尚其观念、改变社会风气的结果。抛开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儒家“正名”理念中对社会关系中的责任与义务的观念,对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影响。《孟子•尽心上》书中原本是探讨“道”与“内圣”的概念,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也可以理解为尽了恻隐之心或观照之心,实质上体现的是“尽力”。做到了“尽力”,而后才能了解一个人,或一个教师的品性,才能清楚同样处于发展阶段、同样教育资源下究竟有什么“天命”,能得什么结果。譬如云南山区的女校长张桂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凭个人努力突破了经济、教育资源差距的重重阻碍,设计了一套适应当地的综合体系,提高了当地的升学率。

3二线城市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缓解教育资源差距而进行的个人提升行为与活动

许多一线城市教师追随、赶超国际的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而二线城市中小学教师除了重点学校外,整体似乎没有明显地趋于“逆风翻盘”的趋势,或者尚未创造出令人满意、赞叹的教学成果。实际上有一些师范大学或师范学院中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点是有专门的教师培养方向的。一线任课教师的发展方案中可以结合高校教育系统的培养安排,综合提升一些教师的研究能力。当掌握了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后,就会源源不断地提升学习能力。

3.1美术中小学教师自身发展应每年通过知网、教育部文件与政府的新动态来关注中小学美术教育热点,多旁听美术教育相关的学术论坛

通过知网的数据统计文献,如《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2016—2020年)CSSCI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目前全国最主要的教育问题。旁听学术论坛、参与问答环节可以达到相似的效果。

3.2美术中小学教师自身发展应多阅读专业文献与专业书籍,争取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研究得更深更精

并非因为许多中小学美术教育没有达到美术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就认为比较浅显。浅显易懂只是表述的方式与形式,而内容与深度从不应不提及、不探索。有了更清晰更丰富的逻辑脉络,学生就能听得更清楚、更知根知底,而非更不清楚。从具体实施而言,专业文献与书籍甚至可以定质与范围性定量。如《首都师范大学2021年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了解中国美术史各门类知识及相关学术史,掌握美术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能力。”这些正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民美术教师的特点。具体阅读书目可以按照中外美术史类、中外教育史类、中外教育哲学史类等来安排。根据不同教师的任课美术种类又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阅读文学作品、当代优秀艺术、民间美术等辅助学生的艺术表达;中学美术教师侧重美术史课,除美术史书籍外可以结合哲学史,甚至政治史的书籍来阅读。

3.3美术中小学教师自身发展应多进行教学统计,并且积极交流统计数据,也会发现一些地域性的、意想不到的启示

由教学统计可知,目前关于学生个人课堂体验应用最多的、最为便捷的仍是问卷调查法,对于学生成绩的统计也“历史悠久”,但更重要的不只是统计的方法,还对于问题思考的重要性。例如,2021年7月在广西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青年教育论坛中各省的硕博生与副教授在设立统计问卷与数据的对比项上就别出心裁,各有思考。华东师范大学的雷浩老师针对“数字工具正向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问题,设定了八组数据的分析方式,如从文化背景、样本学段、样本性别、工具类型、学科领域、教师培训、干预时常与干预强度来多方面、多角度地考量该问题,由此得出了科学性相对更高的结果。

4“尽人力知天命”对于美术中小学教师个人发展方案的精神支撑作用

正如笔者在本文开篇提到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平衡是目前我国短期无法通过宏观调动或经济提升的直接手段来解决的。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或许并非每位教师都能勇往直前,这也十分正常。甚至有些教师会质疑,“既然现阶段资源发展不平衡是经济、历史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我还要去‘杯水车薪’吗?”但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将有利于未来历史发展趋势的,绝不是徒劳的。因此现阶段面对区域教育资源的差异性下,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个人发展是有必要的。特别是二线乃至三线城市,离一线城市较近,更能体现中小学美术教师个人发展的必要性。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部分人认为儒家著作均是孔子弟子及其他学者编写,所以也有他们的思想融入其中,故写为‘之一’),其人生经历更是充分体现了“尽人力知天命”的精神。孔子周游列国试图找到机会来改变时代与社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期间还被隐者嘲笑其“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宪问》),最终他失败了,回到鲁国三年后便逝世了。可他在春秋时期留下的观念却能影响后面的诸多朝代,其积极思想甚至还能为今所用,可见“无所为而为”或“尽人力知天命”行为的作用。

5结语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课程思政;德育;培养途径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把立德树人看作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将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水平等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大学专业课的教学中。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性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劳动教育相结合等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德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所以从课程思政和德育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两者是一致的,执行课程思政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德育[3]。

1课程思政培养德育的理论来源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虽然提出时间不长,但在国内外的教育理念里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1.1西方的教育理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教育可以培养道德”[4]。柏拉图的隐喻意象阐释了道德教育中的“教育”是引导人的心灵从低级到高级,从虚幻到真实,达到永恒的善的境界。英国思想家、社会学家、著名的实证主义者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5]。赫尔巴特(Herbart)阐述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道德和品格。

1.2我国的教育理念。1.2.1我国古代的教育理念。在古代中国社会,教育这一概念也主要从道德教育角度予以阐述,如:《学记》中的“教也者,长善而就其失者也”。《中庸》中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6]。《荀子》中的“以善先人者谓之教”[7],《说文解字》中的“教也,上所施,下所效也”。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把道德教育作为他整个教育的重中之重[8]。他没有把德育设成专门的学科,而是将德育的要求渗透到文化知识学科中。1.2.2我国近代的教育理念。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完美的人格”。他在1912年发表的教育论文《关于新教育的观点》中同时提出了“五项教育”的思想,即军事国民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审美教育。1.2.3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理念。教育部的文件也明确指出: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道德教育在保证其他教育的方向和保持其他教育的力量方面发挥着作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10]。从以上可以看出,从古至今,中西方的教育理念虽有一定差异,但是将德育的培养放在教育首要的做法是保持高度的一致。所以课程思政的本质就是实现德育教育。

2课程思政实现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途径

课程的思想政治是广大人民教师责任的必然要求。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教学生做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大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师要真正做一名既会授业也会传道的教师。如果课程中没有思想政治,只有教而不育人不是合格的教师。高校专业课教师应不断调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才能积极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在课程思政中实现大学生的德育培养,主要途径归纳如下:

2.1全面挖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德育元素。高校各专业设立的课程是为系统地培养学生而精心设计的。特别是职业教育中的专业课程,都是经过从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中提炼得来的,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元素。教师要通过课程内容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教育内容不断渗透,使大学生在接受课程教学中得到德育的培养。

2.2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工匠精神熏陶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法是利用榜样的突出特征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在上专业课程时,可以邀请在本行业或本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来校授课,通过自己的事迹来感染学生。因为这些榜样可以更直接更亲切更感染和启发学生,鼓舞学生前进,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激励感染学生。榜样既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大学生得到德育的教育。

2.3实践育德。课程思政必须要贯穿到实践中去,实践出真知。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如果没有通过实践去完成,那么课程思政就是一句空话。职业院校课程教学要穿插实践教学,让学生到社会、到现场锻炼,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完善自己的思想,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现场实践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助友爱、团结合作、纪律性与责任感等良好品德,在实践中得到德育的培养。

2.4课程中角色转换实现德育培养。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应当适时进行互换,教师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教授课程,学生也同样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想问题,实现课堂翻转。在课程学习中,小组的学生亦要充当工作任务中的各岗位人员,根据任务的处境或角色行事和生活,以体验他人处世态度和方式。角色扮演在培养个人、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社交情感以及发展人际沟通技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角色扮演方法应遵循情境、通用性、趣味性和分组性的原则,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自发学习相关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不要单方面地追求表演本身的艺术性,才能在角色转换或角色扮演中实现德育的培养。

2.5巧妙运用课程评价体系。高校都建有良好的规章制度,指导学生道德规范和培养。在课程教育中,教师要合理利用课程评价体系,将思政德育内容纳入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中并贯穿全过程。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或实践过程中有思想、品行不端正以及不符合课程评价体系中的思政德育标准时,教师和学生必须当场指出,以促进学生道德的健康形成和发展。运用课程品德评价时,教师要公平公正、正确适度、合情合理、注重宣传与教育,以奖励为主,抑中带扬。教师要善于依靠和发展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巧妙运用课程评价体系,在德育培养中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6充分考虑学生品德个体差异性。课程思政教育不能搞“一刀切,一把尺子量到底”。由于每个学生生长环境不同,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认知能力等都是不一致的,是有差异性的,教师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依据学生政治品德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时刻牢记以学生为中心,要学会以学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利用好课程中的德育元素,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潜移默化地感染每一个学生。

3总结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研究;时代转向

随着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与成熟,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开始逐渐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对本专业领域展开系统而深广的研究。特别近些年,成人教育在研究取向、研究方法论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均出现了新的转向,这些新转向表明成人教育学研究取向更加关注“成人”这一主体特征,研究方法论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趋势,研究内容逐渐向纵深领域迈进。

一、研究取向的转向

1由“成人教育”转向“成人本体”

成人教育学在学科发展之初,众多学者从构词法、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侧重点等视角将这一学科概念理解为“成人—教育学”(即:成人的教育学)与“成人教育—学”(即:成人教育的科学),并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与阐释。这一解读与阐释在一定历史时期影响着成人教育学科研究范式与理论发展。可以说,从“成人的教育学”到“成人教育的科学”,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发生了重要的转向,从关注“成人”走向关注“教育”,对“科学”的热衷已经取代了对“实践”的关照。这种“主体”的旁落导致了成人教育内部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紧张。[1]成人教育研究在抓住“成人”这一核心概念的同时,不应忽视成人的生活世界与生命存在。在对传统的成人教育研究对象与范畴进行反思与更新的基础上,成人教育研究力图以明确的“成人”意识,逐渐从“成人教育”转向“成人本体”。关注与成人密切相关的生活世界与生命存在成为我国当代成人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在这一价值取向导引下,成人学习、成人生活、成人情感、成人职业、成人需求、成人发展成为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以2016年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热点高频词,如: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城镇化农民工培训与职业农民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等词汇[2]进一步有力印证成人教育研究的主体转向,更加关注成人主体。成人教育研究由“成人教育”向“成人本体”的转向,为成人教育学科发展争取到了更大的话语权与方法论,保障学科建设的前进方向与顺畅发展。

2由“人力资本”转向“文化资本”

20世纪50—60年代,舒尔茨从经济学的“成本—效益”角度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旨在说明人们可通过在教育和培训方面进行自我投资而增加未来收益。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收入上的差别是个人生产能力的差别,而生产能力上的差别又是源自他们的培训、能力及培训机会的获得,这里的教育培训被解释为一种“可市场化的技能”。[3]可见,人力资本关注通过教育培训扩大个人的知识存量,关注点集中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在人力资本取向下,如何通过教育使成人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就成为成人教育研究关注的主要内容,如扫盲教育研究、成人学历教育研究等可以说是在人力资本取向下成人教育研究的焦点与热点。文化资本是布迪厄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概念,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或无形资产。这一概念的理论假设是:学术上的不同成就在于出身于不同社会阶级的子女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的差别。[4]由此可见,文化资本关注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与能力本身,还包括个体的家庭背景、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个体对教育制度的适应等。如果说人力资本更关涉人的生产性因素的能力提升的话,那么文化资本更加关注人在更广阔的场域中的社会建构。社会建构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还有个体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等内容。在文化资本取向下,成人教育研究更加关注与成人发展相关的制度文化、人际信任、生态伦理、创新精神等方面。研究取向由人力资本取向逐渐转向文化资本取向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窥见成人教育的学科发展与成熟。这一转向使成人教育研究不断多元与深化,这与成人教育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研究方法论向跨学科迈进的时代转向相契合。

3由“阶段发展论”转向“终身发展论”

成人教育研究理念以理论指导的方式为成人教育研究明确方向。成人教育研究理念经历了阶段发展论向终身发展论逐渐转向的发展过程。不同的发展论所秉持的理念不同,使成人教育研究内容、特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大差异。阶段发展论认为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个体发展以年龄为主要标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是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到一定年龄后个体发展进入停滞的高原期,随后出现下降趋势。阶段发展论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在成人教育研究中能找到诸多例证,强调成人接受教育的阶段性与封闭性,如扫盲教育研究、成人学历教育研究等。阶段发展论理念指导下的研究主要探讨成人在接受相应教育的这一阶段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发展得如何、需要哪些保障措施等议题。阶段发展论将成人的发展看做是封闭的,缺乏持续发展的通道与着力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推动下,已从理念倡导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践行的行动指南,终身教育由理论走向实践。终身教育论认为个体发展是贯穿终身的,个体毕生都处于发展之中,同时,需要认识到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与任务。有研究发现,“终身”的哲学根源是回归人的价值理性、彰显人、制度和合作的力量。[5]可见,终身发展论更加强调个体发展的连续性、系统性与开放性。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立交桥、学分银行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等逐渐成为成人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终身发展论理念指导下的研究主要探讨成人发展在各个阶段如何更好地衔接、如何激发成人持续的学习动力与主体性、不同机构如何相互合作与协同以促进成人发展、如何营造社会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等方面的议题。终身发展论为成人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野与内容,促进了成人教育研究内容的丰富与多样。

二、研究方法论的转向

随着成人教育学科的发展与深化,成人教育研究取向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这势必要求成人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有所回应,转向更加适合当今成人教育研究的实际。

1由移植研究转向建构研究

成人教育学并未在本土产生,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初始阶段多以翻译、引介国外成人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由于本土成人教育学发展还不成熟,成人教育研究向外界寻求理论支撑便在情理之中。这里的“外界”一方面指移植国外的成人教育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指照搬传统教育学的原理、原则,这两种来自“外界”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拿来主义”的印记,前者使成人教育研究的“中国特色”被缺失,后者使成人教育研究的“成人特色”被缺失。[6]不管是从移植国外成人教育研究成果,还是试图从教育学研究中寻求理论帮助,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均处于效仿学习阶段,尚未完全走出来自于“外界”的各种规约,未形成独立的学科自我。随着我国成人教育学科的发展与日渐成熟,寻求成人教育学的学科自我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众多成人教育工作者学科自主意识逐渐觉醒,成人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特点、逻辑起点、学科范式等成为成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重要内容,这一系列的元研究对成人教育学科建制具有极为深远的积极影响。同时,成人教育工作者们也在积极思考如何运用理论解决中国成人教育实践问题,如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教育、精准扶贫中的贫困人口培训、职业农民技能培训、老年教育等现实问题,诸多实践研究对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与发展提出了现实挑战,要求研究必须紧扣中国教育实际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开始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与对比传统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理论实际与实践现实不断进行理性的、原创性的自我反思与建构,逐渐走上了自主探索创新之路。时至今日,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在众多学者的不懈努力下,成人教育学由外界移植逐渐转向自我建构。

2由思辨研究转向实证研究

思辨性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对已有文献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以逻辑推导的方式进行纯理论的研究。在成人教育研究中,思辨研究并不是无一席之地,成人教育基本理论、成人教育哲学、成人课程与教学理论等研究均属于思辨研究,对这些领域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是成人教育学科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与成人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领域,思辨研究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反思成人教育研究的现状时,有学者明确指出“一般思辨”多于“深度研究”。[7]如果仅仅运用逻辑推演的方式思考成人教育的实践问题,缺乏对教育现实应有的观照与深度思考,则容易被贴上人云亦云的标签,同时因缺乏创新而进一步影响学科的深层发展。通过研究解决社会实践问题逐渐成为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取向,指向实践的研究逐渐引领成人教育研究发生转向,呈现出多种研究方法并存的局面,除对成人教育元研究进行思辨研究外,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如: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发展问题、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问题、教师职后发展问题、学习型社会建设等均立足于成人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或对实践探索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以解决社会实践问题为导向的实证研究,又有以数据统计为主的量化研究和以扎根为主的质性研究。这样的转向与成人教育指向实践的学科特点紧密相关,也是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当代诉求。

3由单学科研究转向跨学科研究

诚如前文所述,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在发展之初主要以移植国外成人教育学研究成果或传统教育学理论成果为主,这种“嫁接式”的移植并没有超越教育学的研究领域,是就教育问题谈论教育问题的做法,主要是一种教育学科内部的单学科研究。单学科研究仅从某单一学科视角出发对成人教育相关研究领域展开论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研究者思维活动的范围,也不利于学科间的沟通融合与学科的开放发展。随着成人教育学科的发展与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逐渐开始借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思想、理论、观点论述与解决成人教育相关研究问题。如:成人教育学领域的重要学习理论———质变学习理论是对建构主义理论、弗莱雷的解放理论、情境理论等进行全面消化和吸收,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初期关注心理认知结构,到后来认识到情感、社会认知(情境)在成人学习中的重要性,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理论体系。可以说,质变学习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理论,而是在不同发展时期形成与完善的理论体系,从中可以看出质变学习理论发展与丰富的脉络,也能窥探出成人教育研究学科视阈的拓宽,由最初的单学科研究逐渐具有跨学科研究的性质。在成人教育研究中进行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开拓研究的思路与视野,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与互补,加强相关学科间的沟通,成人教育研究的态势将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

三、研究内容的新趋向

成人教育研究取向逐渐回归成人主体,研究方法论逐渐多元,这些转向使成人教育研究的内容也呈现出新趋向。

1研究领域呈现更加广泛的态势

随着成人教育研究的日渐深入与成熟,成人教育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态势,研究领域更加广泛。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成人教育研究重点关注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问题,这里面涵盖了成人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成人教育学科的特点与研究对象、成人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成人教育的学科体系及研究范式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均属于纯理论的基础研究,也是成人教育的元研究,是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之基。在实践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研究主要关注终身教育问题、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问题、城镇化背景下农民融入城市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每一研究领域下面又包含多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如就终身教育问题而言,主要包括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终身教育政策研究、终身教育立交桥和学分银行建设研究、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老年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具体内容。[8]同一研究领域内的不同研究问题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与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问题构成纵横交错的研究问题网络。

2研究热点贴合社会变革发展实际

指向实践的成人教育学科特点要求成人教育研究应关切教育实践问题,而教育实践问题随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重点话题是某一社会历史时期与社会变革发展紧密相关的议题,依此衍生出教育政策研究、相关教育实践研究等,成人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也是围绕着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主题而确定的。我国有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研究的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研究,也得出同样结论,即成人教育研究热点、重点话题是围绕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主题而确定和展开的。他举例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成人教育研究围绕着改革开放主题而展开;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成人教育理论界掀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成人教育”研究热潮;我国加入WTO前后,研究“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成人教育发展”,一时成为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重点。进入21世纪后,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和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创新型国家等,一次又一次成为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主旋律。[9]成人教育研究热点贴合社会变革发展实际,反映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对成人教育研究提出更高、更丰富的时代要求,说明成人教育研究中需要遵循教育规律这一永恒命题,体现出教育研究的保守特性;同时,表征了成人教育研究观照社会实践的学科特点,体现出成人教育研究与时俱进的特性。

3研究着眼于不断寻求本土特色

在成人教育研究从移植式借鉴到自主式建构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成人教育研究者们逐渐将研究着眼点置于本土情境中,不断寻求成人教育研究的本土特色。首先,我国众多成人教育研究者开始审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成人教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影响。如论成人教育中孔子终身教育思想的可持续性、民国新儒学教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教材的启示、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徐特立教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陶行知和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比较探究、教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等相关研究均是这一本土探究的重要体现,是彰显本土研究特色的重要方面。其次,学者们关心本土成人教育研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尝试运用已有理论解决中国成人教育的现实问题。学者们均从我国成人教育发展实际出发,探讨我国成人教育的学科发展问题,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对我国成人教育进行积极探索与改革创新,学习型社区建设、老年教育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彰显显著的区域特色,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活案例,也是成人教育研究着眼本土特色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高志敏,纪军.在“成人”与“教育”之间: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5(2):33.

[2]李兴敏,罗唱,徐广情.总结与分享:2016成人教育研究进展———基于对知网核心和CSSCI来源期刊成人教育类论文的统计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5):7.

[3]王志明.人力资本、文化资本与个体教育获得:基于教育与社会结构关系框架下的讨论[J].江苏高教,2008(2):23.

[4]朱伟珏.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经济学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7(3):85.

[5]滕?.回归人的价值理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的话语实践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4):68.

[6][9]叶忠海.现代成人教育研究:历程和进程特点———为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J].成人教育,2009(12):6—7.

[7]高志敏.论学习化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研究的新取向[J].成人教育,2007(1):10.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5

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

文明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的产物。大学生只有对礼仪形成正确的认识,深刻理解礼仪内涵,才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都能反映出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体现德育的基本要素。文明礼仪教育不仅能规范大学生的自身行为,还有利于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能有效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使道德教育更加坚实可靠,丰富厚实。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通过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能自觉地在社交等公共活动中使用文明用语,主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这有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从而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身心发展。大学生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文明程度,会从其社会交往时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中反映出来,因此,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规范,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平等友爱、诚信真挚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内化并践行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大学生就能很快与他人产生共鸣,更好地被别人所接受。因此,接受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友谊,树立自信,从而使其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文明礼仪教育能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文明礼仪教育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更能引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高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前提是让大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能自觉践行文明礼仪规范,争当学礼仪、重礼仪、行礼仪的模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提高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

二、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现状

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形势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到文明礼仪层面,则是大学校园中存在着的大学生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等不文明行为。这与大学校园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笔者在某高校开展过针对大学生礼仪行为的相关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文明礼仪缺失令人担忧。调查问卷中有一项为“你认为大学生(包括你自己)的礼仪表现状况如何”,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一般,37%的大学生回答“因人而异”,仅有3%的大学生对此表示乐观。此外,笔者还针对大学一年级30名新生展开了随机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2名大学生认为室友间相互态度冷漠,有7名大学生表示室友间彼此态度一般,仅有3名大学生认为室友“极其热情”。由此可见,大学生知行脱节,人际关系相对冷漠,文明礼仪教育缺失现象严重。虽历经多年的学习教育,但大学生有关礼仪的基本常识、主观愿望与礼仪动机、外化行为相脱节,知礼而不会行礼。大学生基本礼仪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形象的树立,在一定程度上,更反映出现有教育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内容形式急需拓宽。身为高知分子的代表,大学生理应体现出优雅的谈吐,文明的素养,但由于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偏颇,社会文明礼仪教育的错位,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弱化,大学生主观文明礼仪意识淡薄,加之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失礼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言谈不文明,脏话连篇,部分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所举止过度亲密,部分大学生不懂尊老爱幼,不懂谦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盲目追求所谓的潮流,凡此等等,均凸显出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层面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首先,高校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文明礼仪教育只是家庭、社会的事情,由此导致对其的关注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加上受学校主导教育意识的影响,大学生主观上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不足,因而难以聚焦文明礼仪教育的合力。其次,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不够。高校对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宣传的力度不大,对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宣传相对缺乏。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不足乃至校园文明礼仪文化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礼仪观,文明礼仪素养缺失。再次,缺乏相对完整的文明礼仪规范,对学生不良礼仪行为的教育不及时。教育部于2011年出台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而高校层面却缺乏相对统一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当大学生发生不良礼仪行为时,高校不能及时地对其加以批评和引导。此外,高校挫折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自信心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其失礼行为。部分自信心不足的大学生大多来自于贫困家庭,他们身上背负着家庭的期望。面对未来的社会生活,他们常常因不能选择理想的职业,或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情绪低落沮丧。家庭的重压,使他们对自我失望,甚至对未来绝望。当此之时,陷入不断的自我否定以及对未来绝望中的他们,生存尚且艰难,自然无暇顾及自己的礼仪行为,致使其失礼行为泛滥。

三、推进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路径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更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推进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形势紧迫。高校应将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行为养成为目标,多渠道、多途径、多角度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成为一个文明的高尚的人铺平道路。文明礼仪教育应系统全面,致力于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要达到这一目标,仅靠一门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一次文明礼仪教育讲座,一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构建一个由课程教育、礼仪文化主题教育、校园文化熏陶及社会礼仪践行所组成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以此完成和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目标。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列入德育教育的重要范畴之中,把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纳入《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之中,或开设专门的《大学生礼仪修养》课,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入手,在教会大学生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的同时,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达到文明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保障。要消除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心理、身体和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高校就必须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以全方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文明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上,要及时制定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修养条例等规章制度,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使其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文明礼仪教育应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在思想与行为的高度统一上,为此,高校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搭建一座联通学生的桥梁,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道德品质、诚信观、礼仪行为、价值观、创新能力等等,都是人们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只有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渴求文明礼仪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养成文明礼仪行为,提升自我的礼仪修养。对此,学校应不断拓宽文明礼仪教育的形式,让大学生在亲身领会文明礼仪重要性的同时,亲自参与文明社会的构建,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日常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个人文明礼仪行为做起。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客观上更好地认识自我,不断地提升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文明礼仪教育应分层实施,形成长效机制。针对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以及道德品质日益低下的现实,高校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级分类文明礼仪教育方式。大一学生普遍具有较为强烈的文明礼仪意识,但受环境影响,许多人还没能将其付诸于行动之中。因此,党团组织应通过入学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大一学生,使其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在此阶段,高校应在强化基础文明礼仪课程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文明礼仪规范辩论赛、文明示范岗等多种课外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氛围。大二阶段,高校应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文明礼仪观,通过实践互动活动,将礼仪知识与礼仪践行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充满欢乐和尊重他人的学习氛围,可定期组织“我文明我行动”、“文明使者在行动”、“我做文明礼仪宣传员”、“关注孤寡老人贴心行动”等活动,以进一步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大三阶段,高校可利用学生的实习、见习机会,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将其文明礼仪行为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拓展其内在文明素质,使其个人修养、礼仪规范在实践中接受考验。大四阶段,高校要在学生的职业操守、就业礼仪、面试技巧等方面下功夫,使学生将其长期积淀的文明修养和专业素质结合起来。文明礼仪教育的分层实施,有助于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而文明礼仪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能在对学生的全程覆盖中,有效地端正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作者:殷成志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问题

一、校园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教育的问题表现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社会的精英,是中华传统礼仪精髓的继承者。然而,校园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教育上却存着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风气、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方面。

1.社会道德失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直在进行,然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道德建设跟不上时代脚步,社会上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依然存在,没有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文明氛围。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无法很好地辨别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容易被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上的一些言行会被大学生模仿、遵从,影响文明礼仪修养的形成。

2.学校礼仪教育不足

大学学习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不学文明礼仪,就很难有立足之地。然而,在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文化知识被学校放到了第一位,而礼仪教育未被重视。许多大学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未能向大学生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开设礼仪课程不过是完成学科的需要,并不能真正为大学生起到引导教育作用。

3.家庭引导不够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许多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礼仪教育。“养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文明礼仪教育的启蒙导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大。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视作“掌上明珠”,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溺爱孩子,造成孩子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思想。同时有些家长本身也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使孩子效仿。

4.大学生认知不力

大学生没有能从根本上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文明礼仪学习。归根到底,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没有充分了解礼仪在现实中的重要性,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学习有个良好的规划。他们过多追求现实性的、有明显实效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只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礼仪离现实生活很遥远,是很古板的东西,没有必要时时处处都讲“礼”,因而减少了礼仪学习。殊不知,礼仪学习是通过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积累起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二、校园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工作的建议

良好的个人礼仪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教育及推动,为此,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社会方面,应加强对社会文明礼仪的宣传

社会应加强对社会公德的宣传,提升传统文化的地位,使公民以讲文明、懂礼仪为荣,进而为大学生礼仪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文明礼仪大学生的评比活动,征集文明礼仪大学生的先进事例,创造人人讲公德、人人讲礼仪的良好氛围。其次,包装和推广先进文明大学生的典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之加大宣传,并且通过媒体或各种活动为载体弘扬文明礼仪大学生的精神价值,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最后,组织先进文明大学生典范的交流,带动各大高校学生积极响应和参加文明礼仪大学生的活动,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学习热情。

2.学校方面,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首先,学校开设相关的礼仪课程,教授学生系统理论知识。把礼仪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课,与学生的学分挂钩。它将使大学生从思想上认真对待礼仪,从而才能在行动上加以改善。其次,教师应注重自己的礼仪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教师的日常行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模仿。因此,教师应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细节,对学生言传身教。再次,学校在校园里加大对文明礼仪的宣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可以通过树立先进文明大学生典范,对此加以宣传,并且在校园中张贴文明标语,组织相关比赛,开展文明讲座。通过与外校进行文明礼仪比赛,加大文明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3.家庭方面,家长要率先垂范,对子女严格要求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家长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孩子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反之,如果家长自身不端正,而要求孩子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孩子也不会服从的。所以,家长应注重自己的日常行为,遵守文明礼仪为孩子做出表率。而对于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家长应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不可因为溺爱而放任自由。

4.个人方面,大学生必须注重自身礼仪修养

作为大学生,首先,应端正文明礼仪学习态度,把握前进和改正的方向,放低近利性功利心态,用心去学习和感悟中华礼仪的博大精深;其次,应主动参与到创建文明礼仪的活动中,配合各项活动的开展,以身作则,树立和争创文明礼仪的榜样;再次,应自觉维护文明礼仪的形象,克制自身的缺点,与各项不文明行为作斗争,加以改正;最后,应树立个人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将文明礼仪列入自身的生涯规划中,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第三篇:中华传统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摘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引领者,理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着力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本文首先对中华优秀礼仪文化进行了定位,并分析了大学生传统文明礼仪的现状及缺失原因。针对这样的状况提出如下对策:系统全面,营造传统礼仪氛围;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创新发展,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视阈;文明礼仪;研究

从周代礼乐文化的发源,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建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而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新闻曝光率不断增多,折射出中华礼仪文化在传承、教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大学生不容推卸的责任。高等学校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引领者,理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着力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一、中华优秀礼仪文化的定位

中华民族创造的许多独具特色的礼节、仪式、习惯、规章、典制等礼仪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主要包括:重礼讲仪的良好风尚,以知书识礼为美德;礼仪规范的合理内容,将人类千百年来凝练起来的精粹吸取下来;礼仪修养的先进典范,以之作为学习、践行礼仪的榜样;中华民族礼仪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心。作为高校工作者,要在进行礼仪传统教育中,要帮助学生着重领会礼的精神内涵。

同时,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教育要立足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并不是全盘照搬,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这是说,礼之为礼,不应是刻板的教条和一成不变的戒律,在于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更新,这是礼的内在要求和原则。

二、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的现状

(一)礼仪文化认同缺失

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中华“礼仪之邦”几千年的积淀的宝贵资源,可是现代人却忽视了礼仪文化的存在作用。这些误读不仅使礼面目全非,并且把礼的真正精神也一同湮没。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和礼仪懂之甚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外流行时尚多有了解,对国外礼仪的盲目追逐,以为拿刀拿叉就是时尚,以为拥抱取代鞠躬和握手就是现代文明。我们的传统礼文化在现代青年慢慢消逝。

(二)礼仪修养意识淡漠

《礼记》:“礼也者,理也”,也就是说,礼就是要先要尊敬他人,讲道理。现在大学生缺少谦敬意识。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尊重长辈,不敬重老师,不尊敬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缺少公德意识。在校外,有些学生更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既妨碍和影响了他人,又损坏了大学生自身的良好形象。

(三)礼仪文明知行不一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有些学生不懂得谦虚、礼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知礼而不会行礼,即主观愿望、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和矛盾。大学生基本礼仪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大学的个人素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同时,这种现象也暴露了我们现代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三、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原因

(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冲击

近代以来,由于我国落伍并挨打,不少人把它归咎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发起了一次一次批判旧文化的运动。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导致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中华文化重视不够,中华传统的礼仪文明当然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礼仪之邦”丢掉了礼仪文明,文化因割断而无法传承,招致的结果是道德滑坡,人的素质下降,不健全甚至是不道德的人格的生长和西方礼仪和文化的乘机“进攻”。

(二)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如果趋之若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

(三)多方面教育体制的不合理

家庭传统礼仪教育的淡漠和偏失是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缺失的第一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实效的启蒙教育。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学校传统礼仪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是另一个原因。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也容易忽视在礼仪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社会传统礼仪教育的错位也易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系统全面,营造传统礼仪环境。

校园的环境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礼仪活动,如开展传统礼仪方面的讲座、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如上海电机学院每年举办一次校园礼仪大赛,以礼仪文化为主题,促使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主动弘扬中华礼仪文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历史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这样,学生在校园内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礼的气息,就可以在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和熏陶。

(二)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开设专门的传统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课程,既可以有效的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在重大典礼仪式中,蕴涵着丰富的、可以进行礼仪教育的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这些场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毕业典礼中可以举行“谢师礼”,毕业生在向老师行礼的过程中感谢老师培育学生的辛劳,永远记住学校和老师的培育之恩。

(三)创新发展,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

礼仪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而新媒体的丰富性和开放性,逼真生动的情景模拟,饶有兴致的传统礼仪故事再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新媒体下的大学生传统文明礼仪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依托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开展线上微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在线传统文化展览,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

参考文献:

[1]孙晓凤.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现状及改进措施[J],青少年研究,2010(1).

[2]桂署钦.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9).

[3]俞琳娜.90后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原因对策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5).

[4]李彬.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第四篇: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1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

1.1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道德修养

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讲,推动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掌握系统的礼仪规范动作,而且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正确的礼仪规范行为,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校,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道德修养和完善自我的需求。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他主要通过仪态、语言、动作、活动表现出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加强礼仪道德修养,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伟大复兴。

1.2职场礼仪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路的基本前提

在职业道路上,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文明礼仪俨然成为高校学生职业道路的基本前提,它除了可以体现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在全球化商务竞争中,也将成为企业形象的一部分而日益受到重视。东西方文化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现代职场中,尤其是外资企业中,对职场礼仪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和行为规范,所以学习正规的职场礼仪是进入社会工作时要走好的一步。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学会这些礼仪规范,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对公司而言,礼仪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整个公司的人文面貌;对个人而言,良好的礼仪能够树立个人形象,体现专业化;对客户而言,享受更上层的服务,提升对整个商务过程满意度和良好感受。职场礼仪不仅可以有效的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气质和魅力,还能体现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工作中,通过职场礼仪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冷静,按照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通过职场礼仪中的一些细节,会得到领导更多的信任,使人际间的感情得以沟通,与同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进一步发展。

2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本文明礼仪知识的缺失,缺乏基础文明礼仪知识当前大学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多: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学生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奇装异服,男女生染发、烫发;大学生随意说脏话,教室、宿舍、食堂不注意卫生,乱扔乱倒杂物,破坏公物,遇到老师不打招呼,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出现在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言行,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屡禁不止。

(2)家庭教育对礼仪的缺失,缺少良好的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环境环境能够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个别家长不能从正面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当着孩子的面儿出口脏话,多数子女受这种不良行为的影响会效仿父母的样子,渐渐地不守文明礼仪;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骄纵任性,父母又不加以引导,纠正,致使学生始终认识不到礼仪的缺失,逐渐养成无礼仪、不懂礼的失礼行为。

(3)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不够深,不够宽。具体体现在:第一:高校没有足够的重视礼仪教育,有些高校有文明礼仪课程,有些高校的专业根本没开设相关礼仪课程,这样文明礼仪教育没有得到普及,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道德修养的提高;第二:长期以来,好学生的定义为:学习好就是好,其实不然,学习好,但没有好的礼仪规范,未来走向社会也是很难立足,高校一直重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才,却忽视了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人。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措施

3.1营造礼仪环境,优化校园营造礼仪环境,是礼仪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外在因素,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处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环境,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通过广播站、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礼仪教育的具体要求;组织班级制订礼仪教育计划;举办礼仪教育主题班会,与导员签订礼仪教育责任状、班级内挂警句,校园条幅等形式,让礼仪教育处处在学生的生活中,积极的舆论宣传、文明礼仪环境的熏陶,促进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

3.2加强礼仪课程教育,让礼仪课程成为必备基础课程礼仪课程走进各个专业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形式,课堂上可以系统的讲授礼仪规范要领,教师在讲授时可以进入各种礼仪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规范礼仪行为,学习礼仪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离开实践,再谈礼仪,毫无意义,学生只有把教师讲授的礼仪要领融会贯通,融合在自己身上,那才叫真正“掌握礼仪规范”。

3.3督促、检查,习惯养成,适当推出“榜样示范”行为培养良好文明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学生还没有很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需要学校、老师给予督促、检查,对于不正确、不文明的行为加以纠正、引导,表现好的,推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管理中实行奖惩制度,榜样的距离越近,激励的作用就越大。

3.4延伸拓展至走出校园我们培养的学生要“知礼、懂礼、习礼、用礼”,不仅体现在校园,更加要运用到社会,乃至学生即将走进的职场,要处处做到文明礼仪规范,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时刻按礼仪常规要求自己,摒除一切不良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4总结

总之,加强礼仪教育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是未来职场的中坚力量,在走出校园前,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作者:曲雪苓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分院

第五篇:如何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摘要】文章从重视教育主体、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载体和重视自我教育等四个方面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自我教育

如何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高校应该加以重视,应不断地加强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对策的探索,建立完善的方法与途径体系,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重视教育主体――发挥教育主体的关键性作用

(一)发挥教育主体的方向性。所谓方向性,是指教育主体要坚定文明礼仪教育的明确的方向,并始终坚持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只有坚持方向性,才能抓住文明礼仪教育的本质,才能统一思想和行动,发挥文明礼仪教育的整体效应,才能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教师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坚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方向,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文明礼仪素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和整体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环境。

(二)发挥教育主体的示范性。所谓示范性,是指在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以及教育者自身的文明礼仪修养熏陶作用,感染受教育者在其文明礼仪的认识和觉悟上都不断得到提高和进步。一个形象气质好、礼仪素质高、专业功底扎实的教师就等于是一本活生生的好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知行统一的践行中懂得什么是“文明礼仪”。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生活中要时刻注重自身文明礼仪修养的示范作用,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三)发挥教育主体的渗透性。所谓渗透性,是指文明礼仪教育要遵循大学生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把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并与各项工作相结合,融合各种教育因素,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坚持渗透性才能使文明礼仪教育形成合力,发挥文明礼仪教育的效能,适应文明礼仪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在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渗透作用,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内容的规范性作用

(一)扩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大学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不应停留在表层的文明礼貌教育,而应加强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社交礼仪和各种专项礼仪的教育。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文明礼仪素养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也是新时期人才必备的条件。现代社会是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开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日益频繁与密切。当代大学生不能一味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读好书固然重要,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因此,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结合各专业特点,在传授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知识时,应不断的扩大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加强社交礼仪及各项专项礼仪的培训活动,使大学生尽快掌握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技能,成功融入社会。

(二)倡导先进的文明礼仪教育理念,设置专门的文明礼仪课程。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相比,现代礼仪教育内容更重视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强调和注重人本精神,尊重人是现代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出发点。因此,高校应把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与现代社交礼仪教育内容并重,互相补充,互相协调,这样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文明礼仪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高校应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符合大学生实际状况的文明礼仪课程,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不仅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而且能使大学生掌握和学会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塑造良好形象的技巧。

(三)明确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拓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功能。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明确目标,从教育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出发,注重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及文明礼仪的知行统一。学校应立足于整体培养目标,结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将来所从事岗位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开设相应的文明礼仪课程,进行必须的专项文明礼仪的培训,引导大学生知礼、守礼。通过文明礼仪教育,使得大学生自觉按照文明礼仪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提升内在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实现全面的进步和完善。

三、拓展教育载体――发挥网络载体的阵地性作用

(一)开展校园精品活动,设置校园精品课程,深化文明礼仪教育。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大学生文明礼仪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辩论赛、礼仪讲座等多样化的校园文明礼仪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将活动进行优化,形成高校的精品活动。设置有关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精品课程,配置专业的课程教师进行讲授。将校园精品活动与校园精品课程相结合,使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实现上达到行与知统一的效应,深化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及领域。

(二)发挥网络文化阵地的优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一是在网络文化中大力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中优秀的文明礼仪文化。通过网络,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礼仪文化的精华,有利于抵制文化侵略,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礼仪文化的主旋律,使之在各种文化冲突中激流勇进、屹立不倒。二是造就一批既精通文明礼仪宣传工作又精通网络技术的宣传工作者,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提高文明礼仪素质。培养既精通文明礼仪教育宣传工作又精通网络新技术的双料人才,就是为了利用网络新阵地,更好的进行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三是强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营造和谐氛围。要把网络在线教育和网络离线教育结合起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消除网络世界里的消极信息的影响,时刻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重视自我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自身觉悟

(一)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帮助学生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大学生的主观认识在客观实际中得到检验,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人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效性。

(二)正面引导,建立机制,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一是利用树立榜样及典型,使大学生在言行举止上有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和标兵。二是利用对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力宣传,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熏陶,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三是利用在优秀的文化资源中萃取的先进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境界。

(三)将自我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将自我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日常娱乐、实践及学习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满足学生的需要,使文明礼仪教育时时处处都存在,达到“空气养人”、“空气育人”、“空气指引人”。

参考文献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6

我国对高校通识教育的探讨始于20世纪末,通识教育以其自身对于价值教育、“全人”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的强调,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国高校均初步建立了通识教育体系。通过对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资料的梳理与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的概念,厘清中美高校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践及效果,探索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模式。

[关键词]

大学;通识教育;高等教育

通识教育理念自提出以来,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因其在人才培养中对“广博的知识”、“人的本质需要”、“全面发展”等主题的强调,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大学中推行专业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通识教育”才被引入大学教育中来。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大学教育已从建国初期苏联模式下的专业教育逐渐转变为现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然而,时至今日,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仍有一部分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本文以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中的期刊杂志、学位论文为基础,对近二十年来关于中美大学通识教育的已有文献进行总结,希望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的概念、梳理国内外已有的实践形式及其优缺点,从而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些许启示。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界定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无论是东方抑或是西方,通识教育的理念早已不同程度地渗透在传统社会的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这一词语提出的具体时间现已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从欧美社会中演进而来的,一般认为最初是那些提倡“文雅教育”的文雅高贵人士,认为含有“形而下”工作职业内涵的教育不能与其以高贵文雅为尚的教育形式相提并论,故采用“General”(普普通通,一般人接受的)教育以示区别。时至今日,通识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被普遍推崇的育人方式,从内容上说,它“除了包含古典语文、人文学科、艺术数理等文雅教育的学科之外,还包含许多工作职业、实用技术的科目,亦即人文、社会、自然科目均有,心灵培养和生活实用兼容”[1]。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1829年在《北美评论》撰文捍卫耶鲁报告,文中用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为共同学科辩护,提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和科学的、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2]。这被普遍认为是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相结合。学者李曼丽在《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一书中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3]。丛慧卉在《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中指出,通识教育的内涵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就是把通识教育看成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大学的整体的办学思想或观念,即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性教育,这是关于通识教育内涵的广义的理解。另外一层就是把通识教育看作是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作准备的那部分教育,这是关于通识教育内涵的狭义的理解[4]。台湾学者黄坤锦认为,美国大学现行的通识教育,系指大学生主修的专门教育之外,学校所实施的一切课程或教学。具体而言,通常包含基本能力的英语写作、数理统计、一种外国语文以及涵盖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知识领域的各种课程和科目,大致为40学分(学期制)或占总毕业学分的35%左右。台湾地区的大学目前一般所谓的“通识教育”,依台湾教育主管部门1992年修订的“大学共同必修科目表”及实行要点,系指共同必修科目28学分当中,除去国文6学分、外文6学分、中国历史4学分等领域类别之外的“通识课程”8学分而言[5]。《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将通识教育的目标概括为“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理论,重视学科渗透”[6],最终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林安梧则以台湾高校为例,发表了对通识教育的看法,他认为,大学应“以通识教养为体,以职业养成为用”。孔子提倡的“六艺之教”,即礼、乐、射、御、书、数与大学的博雅教养是相通的,所以进一步认为,“六艺之教”就是通识教育[7]。到目前为止,有关通识教育的内涵仍没有统一的界定,正如学者王生洪所指出的,通识教育是“大学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应”[8],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下,通识教育的理念也要随时而变、因地而变。基于已有研究,本文认为,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其次才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过分专业化带来的知识割裂等问题,通识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格健全之人。就现阶段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而言,从广义上讲,它是一种尊重学生兴趣特点、以培养具有较高道德品质和较强综合能力的学生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从狭义上讲,它就是各高校中公共必修科目学分当中,除去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军事理论等国家统一规定开设的课程之外的“通识课程”。

二、中美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现状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中,检索项为“篇名”,发表年度为“2013年”,检索词“通识教育”共427篇,检索词“大学通识教育”共116篇,检索词“国外通识教育”共66篇,检索词“美国通识教育”共60篇。在ProQuest期刊全文检索平台中,检索项为“全文”,检索词“Universitygeneraleducation”共385802条记录,发表年度“2010—2013年”共97374条记录,其中“US”共7772条记录,“China”共1887条记录,“UK”共1269条记录,“Europe”共1062条记录,“Canada”共1033条记录。基于以上数据,本文选取美国为比较对象。

1.侧重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概况

熊雄、张亚雷指出,美国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情操优美、识见通达、知识博雅的高素质公民,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其强调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强调培养公民的思维方法、洞察力和情志等方面以加强对不同文化的重视和了解,其通识课程包括文化、科学、艺术、历史、文学、定量推理、道德推理、社会分析等[9]。

2.侧重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李成明考察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进程,其中以哈佛大学的课程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即从产生到选修课制度的形成及第二次通识教育运动,到赫钦斯的通识教育课程与芝加哥计划,再到科南特与“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最后到博克的通识教育与核心课程,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内涵,侧面反映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大学领导人的教育理念密切关联[10]。师鑫研究了20世纪中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历程,即将20世纪中期划分为四十至五十年代和六十至七十年代,通过分析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布朗大学在不同时期的通识教育改革,从而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发展史、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美国大学的影响、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美国大学生的影响等三方面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历史评价,并提出了借鉴意义[11]。

3.侧重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明确指出,通识教育旨在努力培养全人,即“好”人、善良正直的公民和有用的人,其逻辑起点和理想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建立一种新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主张追求广泛全面的教育内容,主张完整全面的培养目标,主张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教育机制[12]。AndrewF.Read认为,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一种鉴别能力,从而理解科学的力量、科学的运作方式、科学成为有效促进知识工具的原因以及科学可以提供什么。了解科学发现虽然也是令人向往的,但相比之下并没那么重要[13]。DavidJ.Helfand指出,通识教育是一种手段,不仅让学生学习广泛的知识,而且让学生熟练沟通,学会合作[14]。

4.侧重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

陆勇和高田钦指出,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合理的结构设置、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校本”式的课程评价体系、多样化的模式等特点[15]。PaulFagette,Shih-JiunChen,GeorgeR.Baran、SolomonP.Samuel和MohammadF.Kiani创建了工程通识教育项目,设计了机械工程通识教育课程,一方面满足了通识教育项目的需求,另一方面促使更多的学生学习工程课程、理解塑造世界的力量[16]。

5.侧重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评价

史彩计指出,课程嵌入式评价法是美国中等规模公立大学中通识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并进一步介绍了课程嵌入式评价法的产生背景、目的、优点、运行过程[17]。TanyaFurman认为,运用广泛调查或标准化工具来评估通识教育存在难以把握学习目标的问题,因此要想弥补这种情况,首先要采用一种清晰、可测量的方法来定义通识教育。其次教师的知识面要跨越多学科来解决通识教育的学习[18]。RyanMcLawhon和LoraineH.Phillips采取了一种四级的方法来设计和实现通识教育制度评估计划[19]。

6.侧重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个案

ArthurLevine指出,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类型包括四类:第一类为分布必修制,其指导思想是宽广,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基本包括文学艺术、历史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知识的学习;第二类为名著课程型,圣约翰学院为唯一实行该计划的学校;第三类为核心课程型,即综合传统独立学科中的基本内容、以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为目的的课程设置,10%的美国大学实行核心课程制;第四类为自由选修型,院校本身无任何特别规定的通识教育计划,学生根据兴趣制定个人的通识教育计划[20]。熊雄、张亚雷指出,根据课程设置指导原则的差异,通识教育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对本科生统一要求,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其中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包括审美学理解、文化与信仰、以实验为依据的推理、道德推理、生存方式的科学、客观世界的科学、世界中的各种社会和美国与世界等;第二类为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对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的要求有区别,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代表,理工科学生要求至少进修7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1学期英文写作、2学期外国语言、4学期数学、2学期物理和1学期化学,文学院学生要求1学期英文写作、3—4学期外国语言、2学期历史哲学与宗教、2学期文学艺术、2学期社会科学、2学期自然科学和鼓励但不强制要求选修数学与计算机课程;第三类以理工科高校为主,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本科生在大学前两年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三年选择专业方向,其中包括17门课程作为通识必修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6%—28%,课程要求6门自然科学课、1门实验课、2门科技类选课、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课程[21]。高黎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分析了耶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其中的发展包括古典通识教育课程、一年级共同课程、住宿学院研讨课程、全球化的通识教育课程等,其特点表现在一如既往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学生为本的通识教育课程、相融并举的学业课程与非学业课程、特有的时代性通识教育课程[22]。

(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

在打破单一性专业化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通识教育在我国历经了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各高校已基本建立了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也愈发关注,仅从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文献来看,有关“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文献数量已从1995年的5篇激增到2014年的1730篇,相关研究内容也从国外模式的介绍、我国通识教育的总体概述发展到深入的个案分析和细致的比较分析,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有的通识教育模式。下面,我们主要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进行论述。

1.宏观层面的研究

所谓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指从全国高校整体着眼,研究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发展的普遍情况。该层面的研究主要围绕通识教育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在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在理念探讨、课程管理与设置、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丛慧卉认为目前通识教育的概念与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和内容不合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模糊、忽视人性发展的自由空间、缺少创新意识[23]。黄海认为,目前我国通识教育除了缺乏清晰的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健全的管理机构保障之外,还缺乏科学先进的政策和制度引领[24]。在对策建议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王生洪提出推进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课程改革,此外还需要体制创新的保障和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25]。韦玮、俞建伟等从课程设置方面着眼,他们建议除了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提高选修课的比例之外,还应该科学划分通识教育课程领域,设立专业管理机构规划管理,增加语言写作类课程,开展课程多样化试点,根据学校条件设置核心课与综合课,并使各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以学校特色为基础,加强其校本性与多样性[26]。

2.微观层面的研究

所谓微观层面的研究,则是指有针对性地选取一所或几所高校进行个案研究,具体分析其通识教育的开展状况。作为国内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代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也是较早开展通识教育实践并形成有代表性模式的高校,其相关研究资料也比较丰富。如下表所示,北京大学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步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学生自由选课学分制。本科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扎实、知识全面、适应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准予毕业的总学分一般应在140学分以内,其中通识课程的学分为14学分[27]。清华大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其培养方案要求建立适应“研究型”教学的课程结构,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加速向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转变。清华大学本科总学分一般为170学分。一个学年三个学期,其中春、秋季16周授课,其中通识课程的学分为13学分[28]。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工作是在“大学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专业教育”的理念下开展的。本科生进校第一年开始接受通识教育,学校专门在综合教育课程板块中设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复旦学院既是一个本科教学单位,也是一个学生管理单位,所有本科新生不分专业,统一进入复旦学院下设书院接受一至两年的通识教育,设置专门的学生管理机构,充实学生工作队伍,实现了学生管理形态与通识教育课程组织结构之间的有机结合[29]。有学者对浙江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状况也进行了研究。浙江大学在“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通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实施卓越教育计划。该计划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世界提供了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教育,使学生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和均衡的知识结构,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和未来的社会领导者。本科新生按文、理、工、文理结合、理工结合、艺术设计分成六大类进行为期两年的以基础知识为主的通识教育,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和自己的发展定位,确认需要主修的专业,开始正式进入专业学习。学生毕业学分为160学分左右,通识教育课程占17学分[3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培养方案力求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人才培养口径,鼓励以院为基础构建本科人才培养平台,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整体结构上,本科阶段由通修课程、学科群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高级课程四个层次组成。总学分一般为160学分,其中通识课程为8学分[31]。总体来看,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宏观层面,这类研究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情况。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地域性、层级性差异比较明显,在通识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的今天,这种研究显得比较泛化,针对性和指导性比较弱。具体来看,一方面不利于发挥学校的特色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无法解决学校面临的个性化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微观层面研究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很多在个案研究基础上的比较研究、将高校按特点分类别的研究都将更加有利于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当然,在个案研究的过程中,为避免零散化,增强经验的推广意义,还要更加注重在各校实践基础上的总结提炼,将高校合理分类,探寻纷繁表象之下的内在的发展规律。

三、结论与启示

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高校在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体系,对其他国家及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各高校已初步建立了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与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其所培养的优秀人才对于当今社会具有巨大的价值。然而,在通识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如何让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在学生培养中真正发挥应有之作用,获得持续发展动力,这必将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建设今后亟需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一)正确看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

众所周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对应的,但是,“对应”并不是对立。简单地将两者割裂开来,认为发展通识教育必然削弱专业教育的观念使高等教育只能停留在所谓“通才”或“专才”的无谓抉择中,既无法实现教育的价值,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文化素质教育、道德价值教育、文化传统的教育必将对学生今后的专业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否认专业教育对于创新发展与知识积累的巨大贡献,反而因其对于广博知识积累的强调而进一步促进各专业的发展,因为没有既有知识的累积与传承、没有开阔的视野与学科间的融合,在当今社会是无法解决好任何问题的,也就毫无创新可言。另一方面,专业教育也可以对通识教育形成巨大的支持。在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的开展过程中,非常实际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识课程的师资问题,通识课程的授课教师来自各个专业学院,通识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各专业学院的支持与配合。而且,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也正是在一些强调专业的研究型大学或综合性大学中体现出来的。

(二)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加强文化内涵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如何让大学生在不断被提及的“全球视野”、“国际化”中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我国古代大学之道,在教化,在育人育才、追求“至善”,这其中的精神与通识教育对于价值教育的强调具有高度一致性。所以,在当今的通识课程设置中,应该深入挖掘中国古籍中的可用素材,在培养学生道德价值的同时也着力锻炼其通融古今、学贯中西的能力。通识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必将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课程的质量,同时也大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扬光大。

(三)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教师切身利益的关系,保证其发展动力

通识教育的发展,需要广大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完善自身知识系统、提升能力素养、创新授课方式、充实课程内容,同时也需要他们不断提供实践中的反馈,以不断完善整个通识教育教学体系。然而,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中,通识教育所占比例普遍较低,容易导致教师对于通识课程乃至整个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的不重视,这将必然导致校方主导建立起的通识教育体系缺乏发展后劲。有学者指出,通识教育的诸多困境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让学养丰厚、才情洋溢的大教授们,感到通识课的讲台可以安身立命,值得认真经营”[32]。所以,如何使教师有效参与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激发其热情、鼓励其实践,将关乎通识教育的持续发展乃至整个通识教育体系的成败。在通识教育体系初步建立的今天,如何推动高校通识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预期的育人效果,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无论是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是教学体系的改革,其前提都应是从观念上正确认识通识教育与既有专业教育的关系,重视知识的累积与文化的传承,重视教改主体的教师。

作者:甫玉龙 王同奇 李博 王君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参考文献]

[1][5]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p207,p225.[2]张凤娟.“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发展历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3(9):p92~95.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p17,p17~23.

[4][23]丛慧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07,p6~7,p17~23.

[6][12]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p40,p57~60.

[7]大学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EB/OL].

[8][25][29]王生洪.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6(5):p5~10.[9][21]熊雄,张亚雷.对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一些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p51~53.

[10]李成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2001(2):p117~120.

[11]师鑫.二十世纪中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15]陆勇,高田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经验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p189~190.

[17]史彩计.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评价的一种方法:课程嵌入式评价法[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0):p84~86.

[22]高黎.耶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教育评论,2012(6):p153~155.

[24]黄海.当前我国通识教育的困境与突破[J].现代教育管理,2014(4):p33~37.

[26]韦玮,俞建伟,陆开宏.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类型与课程设置探讨[J].高教探索,2009(2):p92~119.

[27][28][31]熊明艳.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观念与课程模式比较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p31~34.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7

一、课堂平台:整合文明礼仪教育的学科资源

课堂学习是中职生学习的主战场,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心理要素的构建等,都是与课堂学习紧密相联的。因此,只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才能充分发挥主渠道教育的作用。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必须转变课堂教学单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教学观,要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观指导学科教学。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把文明礼仪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即教师充分整合学科教学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将学科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态度、精神、习惯、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心平气和、诚恳友善、宽容礼让、诚信待人、恪守公德等文明礼仪和良好品质。

为使中职生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掌握一定的社交礼仪知识,我们重视将礼仪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的结合,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选取语文、政治、音乐、体育学科以及学校的烹饪、旅游商贸的专业课来做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这些学科的特点,适当地将“八礼”教育有效渗透其中。比如,在旅游商贸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创设环境,针对学生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将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等贯穿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语文和政治学科教学中则将仪表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仪式之礼等内容深度融合进学科的课堂教学。这样的学科教学使文明礼仪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佳境。

二、教师平台:树立文明礼仪教育的人格榜样

在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必不可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学生更高的素质和规范的文明礼仪。中职阶段学生处于模仿性较强的年龄段,教师就是他们的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若能在生活中严格遵守社会规范,教学过程中处处模范地使用教学语言,对学生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言谈举止、饰物衣着等个人形象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教师教养的高低,衣着得体、言谈高雅、举止得当是教师外在修养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教养与外在形象相辅相成,是内在形象的挖掘及综合体现。教师的仪表风度、精神状态等内在形象,可以成为学生礼仪学习的楷模。在这方面,作为教师本身,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从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适当地结合社会规范以及民族民俗风情来有目的地约束自己。比如,我们常对学生说“站有站相”,但实际的生活中,以一种怎么样的站姿作为学生的标准,却很少提及,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学生面前做出示范,并能持之以恒地用良好的站姿给学生树立榜样。

三、活动平台:丰富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阅历

文明礼仪教育如果只停留在语言教育的基础上,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很难达到教育的持续性,不容易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中职生的不文明行为也会随之反弹。要使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学生思想深处,我们应该通过多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以强化,让学生从活动中深切感知做一个知文明懂礼仪的公民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情。例如,以“八礼四仪”中的青春仪式、入团仪式、成人仪式、毕业仪式等重大活动为主题,我校开展了仪式之礼教育和其它文明礼仪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感性认识的积累使学生产生理性认识质的飞跃。各系部还开展了“礼仪标兵”、“礼仪特使”、“文明班集体”等的评比活动,开展了文明礼仪系列主题活动,如礼仪大讲堂、演讲比赛、礼仪征文、礼仪故事分享等活动,并且组建了与文明礼仪相关的社团活动。这些活动的跟进不仅多元化地进行了文明礼仪的自主教育,还给学生创造了锻炼和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

四、总结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古老的中国也被世人称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学校礼仪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坚持将礼仪教育与道德修养相结合,坚持礼仪教育与道德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教学做合一”。只有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才能使文明礼仪的DNA得到有效传承。

作者:史冬生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篇:关于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之探讨

摘要:一个人的文明礼仪程度,从小处讲,可以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处理好各种关系;从大处讲,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中职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这不但是维护自己良好形象、追求高尚人格的需要,也是他们立足岗位、追求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加强中职学校礼仪教育基本方法入手.对中职学生开展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关于;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讨;研究;

前言: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学生的生活水平比以前大有提高。本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现今不少中职生却出现了精神滑坡的现象。根据调查,发现现今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常见的问题有:社会公德意识差,不懂得礼仪、不懂得尊重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在仪表行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尊敬长辈、社交方面不懂规矩,“骄娇”二气严重,在家不爱劳动,害怕吃苦等等。所以,在新时展下,对中职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所以,今天本文就是通过对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学进行探讨,分析了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质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措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下。

1.强化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1开展礼仪教育.是树立信心、培养良好品德的需要。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自信水平越低、其自尊感就越低,自尊感越低、则自我认同感就越低,自我认同越低、则对社会的认同也越低,对社会的认同感越低、则对其社会公德的遵守和对管理的服从难度也就越大。大多数中职学生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甚至被否定的弱势群体,较普遍地存在自卑、缺少自信的心理问题。由于缺乏自信.造成中职学生自我认同感差、遵纪守法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校期间不得以及时纠正.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出现纪律观念淡薄、责任意识缺乏.必将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一些企业及用人单位反映.有的学生上班第一天就迟到一个多小时、一份简单的文件接连打录三遍还有错别字.工作时间随便拿着手机聊天、受到一点约束或批评就受不了,甚至随意提出辞职。这些问题在中职学生实习实训中就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后又在工作中不断地表现出来。

1.2开展礼仪教育.是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获得美好人生的需要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这不仅仅表现为文化基础知识差,更表现为行为习惯差,缺乏相应的文化素养。我们时常在中职学生面试现场看到抓耳挠腮、面红耳赤、不知所措等情景。还时常看到学生不敲门直接步入面试会场.不与面试考官打招呼直接落座的“无礼”行为。这些学生都将不能如愿地与招聘单位签约.失去了步入职场的机会。还有些中职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因职业礼仪欠缺,客人投诉事件频繁发生,单位不得已将其解聘。一个人的礼仪,看似小事小节,但这些对发展前途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弃之不用”正代表了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一份对企业的调查发现,在被企业辞退的中职学生中有50%以上不是因为技能原因,而是因为职业道德素质的因素。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样的警言对中职学生来说.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甚至是关乎他们能否在社会立足、能否正常发展、能否稳步前进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2.培养学生礼仪行为的方法和途径

2.1.制度先行。文明有礼行为的形成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既要靠自觉,也要靠管理。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是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通过制定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文明礼仪的规章制度,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基本的仪容举止做起,加强礼仪修养,做“明礼”之人。

2.2.强化“全员育人”的观念。第一,教师层面。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定期开展关于教师师德建设的各种活动,通过集体学习、座谈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从社工队伍、专任教师以及班主任等不同教师群体提出与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相结合的教师道德建设目标。第二,学生层面。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分别制定与其群体相关相适应的文明礼仪规范培养目标。如对学生预备党员和团员要求严以律己、争先创优;在学生干部群体中提出专业、高效、服务的培养目标。

2.3.切实抓好几个主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课堂文明礼仪教育:严禁带食物进课室;上课禁止玩手机、聊天及其他扰乱课堂秩序、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尊重老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最后离开课室的同学应该关闭课室电源,锁好门窗。通过这一系列的规定,由班级干部以及任课教师相协作,及时制止课堂中不符合课堂文明礼仪的行为,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及课堂文明礼仪;第二,学生宿舍文明礼仪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宿舍管理规定、开展专题讲座。做好宿舍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加强学生在宿舍中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不违反宿舍文明礼仪;第三,学生的诚信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们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触犯了校规或者其他有违道德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在每学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关于诚信的座谈会、班上问题释疑会议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对违反文明礼仪规定而又不肯承认错误的个人予以严格的处置;第四,求职就业礼仪教育:以就业为目的,在学生日常就业咨询过程中、在就业指导课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求职就业礼仪的观念,增强学生培养自身求职就业礼仪的观念,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

结语:

加强礼仪教育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中职教育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礼仪教育不仅是完善中职学生人格修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礼仪教育作为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中职学生成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兴艳.中职生礼仪教育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3.01.

[2]胡宁.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06.

第三篇:对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 为社会培养讲文明、有礼貌、有品位的新一代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中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做人;敬人;行为举止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大批初中毕业生涌入了各类中专、职高、技工等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学生个性活泼,追求自我,同时又处于人生的青春塑性期,极易冲动、敏感,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引导教育他们注重自身修养,掌握现代文明礼仪,做讲文明、有礼貌、有品位的新一代合格公民,就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我认为,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这是一个“自律”的原则,一个“如何做人”的原则。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做一个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多一点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好人了。”现时期,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对人对事上,他们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生活懒散、学习敷衍、思想上不求上进,同学之间稍有说话、做事、动作不慎,就可能招致大打出手,至于谦恭礼让就根本谈不上了。

那么,怎样才能引导他们做个“好人”呢?我认为,按照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荣辱观、廉耻心,是当下礼仪教育的核心。俗语说“人穷志不短”、“人要脸树要皮,”只有让他们懂得廉耻,他们才会勇敢地面对错误,改正错误;有了羞耻感,才会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有了正确的荣辱观,才会明辨善恶,分清是非,遵纪守法,严谨自律。

二、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他人,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一个不会尊重别人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在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某些学生目无尊长,见到老师、长辈视若无人;上课时不听老师管教,当面顶撞老师;不尊重同学,辱骂同学,而他们却以此为荣,其实这都是缺乏礼貌和没有教养的表现。

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他们与老师、与同学、与异性的交往,使他们懂得“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培养教育他们尊重信任理解老师、平等真诚对待同学、健康快乐与异性交往,尊重关心他人,营造一个建设礼仪、实施礼仪的良好氛围,促进校园礼仪的建设。

三、行为举止是心灵的外衣

行为举止,是一种非语言的文字。人们在交往中,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微小的手势,一个得体的姿态,都可以传递出许多丰富的内容和含义,同时也能折射出他的素质修养和文化内涵。而我们的中职生恰恰是在这些日常的行为举止和素养上往往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

1、不当使用手机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职生携带手机、MP3、MP4、MP5等电子通讯工具进入校园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这些电子工具的出现,确实给同学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扰乱课堂秩序、用手机作弊、浏览黄色网页、讲排场搞攀比、诱发早恋倾向、造成身体各种疾病。

学校本是一个传播文明、培育文明、展示文明的园地,而我们很多学生因使用手机不当,大大影响了校园的形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鉴于这种情况,为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手机进入课堂,我们首先要在学生当中广泛开展“文明使用手机,拒绝铃声进课堂”的活动,从思想上教育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第二,学校要在校园、寝室安装各种刷卡电话,建立各级网络中心,方便学生课后通讯需求,减少手机的用途;第三,对于上课时间,采用手机屏蔽系统,杜绝手机的使用。

2、随便吐痰、扔垃圾,破坏校园环境

近来,我们美丽的校园出现一些愈演愈烈的不文明陋习:食品袋、方便面盒烂纸、痰迹随处可见;教学楼走廊内同学之间追逐打闹,大喊大叫,习以为常。

文明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中专生是家之学子、国之未来,没有文明,就如辱齿之寒,素质就不能保证,就无法成为一名新时代高素质的劳动者,更甭提担负起建设新家乡的重任。

因此,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我们首先从仪表上对他们进行规范,要求学生们做到“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使之仪表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第二,实施“五爱”教育,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文明的中职生。第三,培养学生“我以校为荣,校以我为荣”的观念,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创造和谐校园做自己最大的贡献。

3、粗话、脏话连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校园里同学之间聊天说话带脏字、说粗话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妈的”、“他娘的”、“狗娘养的”等骂人的污言秽语随口就来,令人不堪入耳。

粗话、脏话虽然只是话,但这些不良语言都像病毒一样,如果不及时把它扼杀在萌芽之中,那么,它就会不断滋生,以至于形成习惯,改正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我们的学生还处在塑形期,因此切掉这个毒瘤,势在必行。为此我们要做以下工作:一要让同学们熟记日常和校园各类文明礼貌用语;二要引导学生了解学生语言礼仪的基本规范;三要教会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礼貌用语,贴切地与他人沟通。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教师礼仪规范与学生礼仪规范融为一体,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努力!

作者简介:邓睿,山西省晋中市晋华技校,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第四篇:浅析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

【摘要】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的反映。作为现代中职学生的文明礼仪普遍缺失,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重视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活动、日常礼仪习惯的养成等系列活动来加强中职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然而,由于当前的教育现状和社会现实等原因,导致当前的中职生不但学习成绩欠佳,而且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所以,加强对中职生的礼仪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关键词】中职生;礼仪缺失;礼仪教育

礼仪是现代文明的具体表现,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形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一个人文化素质、品德修养的高低,都会表现在他的外在礼仪形象上。对广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基础道德水平,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从而推动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

当今的中职学生大多是来自初中阶段被学校和教师“边缘化”的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能生”“双差生”。因此,许多中职生道德观念淡薄,日常行为不文明,有的语言低俗,举止粗鲁,有的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有的中职生诚信意识差,失约、失责现象时常发生,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礼仪缺失的情况,从而出现很多的不文明行为。在中职学校就读的许多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甚至是有可能对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负面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大致归结起来有:厌学情绪严重、不健康上网成瘾、抽烟喝酒人数较多、人际关系淡薄、崇尚暴力、早恋以及盲目崇拜、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冷漠、耐挫力差、怕苦怕累、怕学厌学、辍学率高等诸多问题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一个青少年学生的正常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一、中职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

1.家庭因素。

(1)家庭不和睦影响。一些中职生所生活的家庭,父母因经济、性格等各种原因经常在家当着孩子的面打架、骂人,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一些不文明习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2)父母不良习惯影响。有些父母身上不良习惯众多,比如父亲说话喜欢说点脏话粗话,喜欢打牌抽烟喝酒;母亲喜欢穿着时髦,涂脂抹粉。“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

(3)父母离异的影响。当前的中职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由于父亲或母亲忙于生计,家庭负担大,工作繁忙,很少过问和管理自己的子女言行。还有一部分继父或继母抱这样一种观念:孩子又不是我亲生的,少管为好。对孩子的不良言行和礼仪则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形成了孩子不讲文明礼仪习惯。

(4)父母均外出打工,疏于管理。当前由于多种原因不少父母纷纷外出打工来补贴家庭经济,于是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由于受传统、历史观念等原因的影响,又因为是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多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的孙子孙女心疼还来不及,文明礼仪习惯教育自然就放松了,一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但由于自己的年老体弱,外加孩子自己不自觉,经常顶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作罢。

2.社会因素。

(1)社会环境的渲染。一些歌星影星开专场演唱会穿着暴露、花哨,头发竖起讲究个性,全身的珠光宝气,姹紫嫣红,纹身刺青在演员身上也时有所见,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在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学生产生盲目崇拜心理.

(2)电影、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的推波助澜。经常在电影电视节目中能听到随意给剧中人物取外号。

3.学校因素。

(1)学校、老师的歧视。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初中阶段的“落伍者”、“双差生”、“问题生”,学校和老师只关注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学生,对于这类成绩差、表现不好的学生多抱着顺其自然,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管理,学生不讲文明礼仪的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2)个别老师的不良习惯。在某些中职学校,个别素质差的老师在讲课和批评学生过程中不乏有说脏话粗话,甚至有打骂学生的行为,存在着抽烟喝酒、讲究穿着打扮的现象,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不良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1.礼仪应成为中职生的必修课。

礼仪,是一种理解、宽容、谦虚、诚恳的待人态度;一种是非分明、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做人品行,一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谈吐文雅、风度翩翩的行为举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礼仪方面的知识有迫切需求,因此,礼仪应该成为每个中职生的必修课,而且应该是学生在校前期完成的教学任务。

2.重视教师礼仪素养的示范作用。

教师对学生心灵及人格的塑造,是其他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无形中都可能为他们所效仿。教师符合礼仪要求的行为举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着每一个学生。礼仪恰恰是教师把这种“首先”和“然后”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任何时候教师都应按照礼仪的规范和标准行事,把礼仪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作为教师塑造自我形象的目标,在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示范榜样。

3.建立适合礼仪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一贯以考试定优劣,成绩构成通常是这样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出勤率+平时书面作业+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60%)+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40%)。对于礼仪课,这种考核方式存在较大弊端,难以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因此,考核时要注重对学生礼仪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可将评价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各小组模拟后,学生分小组互评,让他们以同学为“鉴”,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出差距,其分值占总分的30%;二是对照影像资料由学生自评,让他们以自己为“鉴”,发现进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也占总分的30%;三是回放影像资料,教师总体评价,占总分的40%。实践证明,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对教学起到了反馈、调整和促进作用。

4.营造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培养礼仪修养的过程中,环境的影响作用非常显著,显然在干净、整洁而优美的环境中,人们的不文明行为有很大转变。因此,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文明礼仪修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校园内,应大力提倡文明言行,如通过墙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等传播礼仪知识,反对一切不文明礼貌现象。对学生关注的礼仪问题,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失礼言行,对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可以组织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以文艺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多样化、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5.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

礼仪教育是一种德育教育,是学生思想进行自我内化、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一种教育。从根本上说,礼仪教育是一项牵涉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个人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共同努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的道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礼仪作为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该从小抓起。因为,家庭教育要彻底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家长要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为孩子营造充满文明礼仪气息的家庭氛围;社会作为礼仪教育的大课堂,要大力宣传必要的礼仪知识,把礼仪作为有关文化活动的重要主题;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所以,加强对中职生的礼仪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参考文献】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8

内容摘要:

微信在大学校园中已经基本普及,高校各个学院、社团目前或开通了各自的微信公共平台,或建立群聊。使用微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对传统的校园宣传工作不仅仅是冲击,更是一种机遇。通过讨论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三种不同的应用方式,进而分析了使用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微信;校园文化建设

微信这一软件是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用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微信通过传递语音短消息、图片文字以及视频快速、便捷及消耗流量较少的优势迅速被人们所熟悉并成为了我国主流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而由于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新鲜事物快速的群体,在大学校园中微信基本已经普及,高校各个学院、社团目前或开通了各自的微信公共平台,或建立群聊。可以说,微信已经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新载体,这对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不仅仅是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对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一.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方式

一般而言,微信在高校各个学院、社团目或其他组织的文化建设中多以微信群聊、微信服务号和微信订阅号的形式存在。微信群聊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形式,相较于其他两种方式其群内成员之间的互动程度较高,不存在管理员和订阅人员的限制,成员和成员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交流。但群聊往往受制于成员人数的限制,在校园文化的传播中传播速度较慢、传播范围较小。而且,也正是由于群聊中的限制较少,使得群聊信息随意性过高。进而使得群聊中包含有各种过多的信息,容易造成真正的文化宣传信息被覆盖,不利于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多通过定时更新推送校园新闻、信息、通知等方式进行文化建设工作。与微信群聊相比,微信服务号和微信订阅号的受众明显较多,使得在进行文化宣传时范围更广。而且,由于高校学生只能接收服务号和订阅号的信息,使得信息的传递可以有序的开展,文化宣传信息也不会被其他信息所覆盖。但是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在进行文化宣传工作时一天只能向受众推送一条消息,这造成了管理员需要在多个不同的文化宣传信息中进行筛选。虽然这样会提高推送信息的质量,但也影响了信息推送的数量。不论是微信群聊还是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其推送的信息形式多以校园新闻、宣传教育政策、塑造校园形象为主。其中,推送信息最多的形式为校园新闻,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凝聚力。由于微信的实时性较强,使得其可以将校园中最为新鲜的咨询推送到高校师生手中,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并参加校园活动。而且,通过推送校园中发生的奇闻趣事可以于高校师生分享乐趣进而增强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增强凝聚力。由于我国各高校均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教育事业的,因此使用微信宣传教育政策能够使高校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的教育政策,而使得高校教师可以时时端正自身教学理念和思想,也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微信还可以通过推送高校最新的学术成果、校园美景的手段对外建立校园公共的新方式,对内则可以通过记录高校发展进程、展示未来发展目标和前景促进高校师生共同努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二.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微信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校园文化建设手段,其工作的开展是在探索中前行的。虽然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增加互动沟通、创新理念、注重舆论导向作用。首先,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使用对传统的由高校宣传部门进行单向宣传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将单向宣传转变为高校和学生的互动交流。由于对于微信推送的信息,学生可以即时进行评论和转发,高校文化建设部门则要有效利用这一功能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可以不局限于线上的沟通,而采取线上线下双规制进行沟通。其次,高校宣传部门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注意创新理念,在推送信息时注意文字的趣味性和时代特点。由于高校师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接收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因此在进行宣传时需要打破以往站在讲台上训话式的方式,而采用一种广大师生所新闻乐见的方式以在师生中产生共鸣,使得师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添加高校的微信公共账号,进而利用好微信这一新的宣传平台。例如,在进行国家政策以及社会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时,推送的信息要保持严肃性以及权威性。但是在进行校园活动及新闻的报道时,则需要采用一种轻松的语气以增强推送信息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特点。最后,在使用微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注意舆论导向,注重正能量的传播以激发高校师生团结向上共建校园的良好氛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师生在获取信息时已经不单纯依靠报纸、新闻等官方渠道。互联网上各大论坛、贴吧上的信息也会对高校师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信息为了博取点击率大多为不切实际的、具有虚假夸大色彩的。因此,高校利用微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就要把握好宣传力度,增强高校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在信息传播中的权威性,强化对网络上主流信息的引导作用,,确保高校的和谐、积极的舆论环境,进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王瑛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第二篇: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策略

[摘要]

医学院校围绕专业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体育意识、良好品德、进取精神、健康观念、终身锻炼能力,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能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使优秀校园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深度融合

一、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师生共同参与、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文化氛围、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等,它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就是师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息息相关的事物,包括体育场所、设备器材等,是师生参与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构成校园独特的文化景观,展现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综合实力。二是制度文化。主要是体育体制机制,包括体育领导机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体育制度、体育工作计划等,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是校园体育的价值、观念、功能和体育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道德风尚、优秀品质等,是校园文化的升华。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一是体育健康课。通过体育健康课教学,使广大学生掌握体育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运动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学会能指导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课外体育文化活动。通过举办运动会、球类竞赛、武术表演、健美操比赛等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观念、竞争意识、进取精神,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使校园文化更加绚丽多彩。三是体育社团。各种体育社团能壮大校园体育工作队伍,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吸引更多医学生参加体育文化活动,掀起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高潮。四是体育文化节。举办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节,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大繁荣。

(三)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一是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德育寓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全过程,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意志品质形成,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二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吸引大学生从教室、宿舍走向运动场,克服三点一线枯燥生活简单的重复,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课余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多彩。三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娱乐功能。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使学生享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四是培养进取意识。通过体育比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形成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本专科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有序进行,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得到良好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高度重视,体育课程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科学的体系。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研究不足,活动开展少、档次低,学生自发开展的活动缺少积极引导,学生社团组织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等,这都制约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一)学校层面对校园体育文化重视不够

这与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有关。高等医学院校主要研究人体生命科学、临床诊治、医技、检验、护理、药物开发、中药种植与应用等,医学专业学术氛围浓厚,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而开展,每年举办了大量的专业技能、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而校园体育活动则是能减则减,甚至能免则免,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所占比重明显减少,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学校总体发展和建设,没有形成特色,且发展不平衡。

(二)学业任务重,学生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时间有限

对医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调查显示:9.0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体育课,49.03%的学生仅限于参加体育课学习,从来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每天能锻炼一小时成为空谈;7.31%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根本没有兴趣和特长,41.72%的学生没有参加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其中32.47%的学生认为学习繁忙,9.25%的学生认为锻炼身体很辛苦、很累,可见学习繁忙是主要原因。以我校三年制专科临床专业学生为例,学生在校两年,一年医院临床实习,共开设38门课程,基础课、专业课每周平均31学时,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实训操作技能,再加上各种技能等级考试、实验实训考核、英语四级、专升本辅导班等,学生几乎没有空余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选择自我爱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三)组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困难较多

组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费时费力,而且还要承担一定责任,这样就很难体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相应功能,造成能减则减,甚至能免则免的情况。笔者曾多次参与策划学校的体育文化活动,深刻体会到每次活动的举办,用于协调各个部门的精力远大于活动实施本身,从经费预算、领导审批、方案制定、工作分工、协调会召开、活动实施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然而,一旦某个部门配合不给力,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影响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使举办体育文化活动的最初目的大打折扣。

(四)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没有形成特色

目前,医学院校举办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主题不突出,和其他院校相比,特色不明显,形式上是年复一年的重复,更别提创新了。新生到校了举办个篮球赛,过一段时间感觉校园冷清,临时起意,举办一场乒乓球比赛,春季到了召开一届田径运动会等,举办的活动没有系统规划和前期充分准备,缺少举办主题突出、有重大意义的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预期效果没有显现,专业特色不突出,很难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凝神聚气的初衷。

三、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大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

华佗创建五禽戏,开创了中华武术的先河,太极拳、八段锦在强身健体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医学院校师从医圣先贤,更应将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在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的同时,更应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基础建设,体现医学院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突出优势体育项目,凝练医学院校传统体育文化品牌,为教育教学服务,提升校园体育文化软实力。一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资金、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活动策划、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健全体育运动领导机构,按要求设置体育运动委员会,全面领导组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三是要科学谋划体育各项工作,在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要把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总体计划,与专业建设、党建工作等同部署、同研究、同考核。四是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通过固定的宣传栏,体育运动雕塑、校园网、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加强宣传,吸引医学生自觉参加各项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二)围绕专业建设开展特色鲜明的课余校园体育活动,突出医体结合特色

在开展各项专业技能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并将体育竞赛贯穿其中,不同的专业开展活动时要积极与体育活动深度融合,体现体育运动竞技的魅力。临床、检验、药学、医护等专业开展技能竞赛时,应突出临床诊治、病理检验、药物栽培与识别、急救急护等特点,可设计与时间、速度、力量相关的项目;中医、康复保健类可开展与传统中医养生相关的项目,如太极针推功法、养生气功、武术表演等。这样使体育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充分调动系院工作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医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医体结合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特色就更加明显。

(三)全方位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健康水平

全面落实《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6]6号)文件精神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十项规定》,持之以恒组织新生出早操,开展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体育社团活动等工作,使之形成特色,产生品牌响应。在组织阳光体育运动时要突出院系特色。在实践中,各系院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要突出传统项目优势。

四、结语

体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大学生的一切。笔者从阐述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引入,深入分析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最终诠释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从当前医学类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中分析出,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存在学校层面重视不够,学生参加活动时间少,组织活动困难多,活动没有特色等四大问题。接着,笔者从加强体育文化活动环境建设,突出医体结合特色,全方位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这三个方面来阐明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策略。笔者认为,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大繁荣,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既要重视专业建设,更要持续开展好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学生学习生活、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余飞海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刘元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5,(10).

[2]李学砦.河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

[3]韩大勇.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6).

第三篇:研究生群体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

摘要:

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不仅有着研究生普遍的文化特征,还有着自己较为独特的一面,这就使得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有着其实际情况。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现对于主流文化有着边缘性、抵抗性、风格化特征,这就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地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的积极因素,合理疏导、化解其消极因素。

关键词:

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1引言

何谓地方大学?地方大学的内涵外延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学界仍是各抒己见、各不相同。本文中地方大学主要指由第三级政府出资举办、接受省政府和第三级政府双重领导的公立地方本科院校。20世纪80年代,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进步拉动人才需求,地方大学在这样的形式下诞生。30年来,地方大学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相对而言,地方大学办学基础较为薄弱,校园基础设施相对不足和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在全国高等教育大系统中,在办学定位上,多以本科教育为主,着力为地方培养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地方大学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甚至在某些学科出现了较为突出和领先的优势。经过时间的积淀和自身不懈地努力,地方大学蓬勃发展,有实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反之,也有通过发展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进一步增强整体办学实力的诉求。地方大学中有极大一部分开始把触角伸入到研究生教育,并把它作为学校的战略新任务。“在学校的正式等级结构以外,学校还存在着由身份、性别和种族、家庭文化背景、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聚合的各种群体。有的群体存在着显著的外界标志,边界明显,如社团。也有的不靠形式上的东西去区分群体边界,而是靠文化价值观念、个人对事情的看法、追求的目标、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相似性聚合成为团体。还有的是因为特定的身份如种族、性别等自然影响而形成的群体。”高校作为我国一个特定的非营利组织,其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存在。“从组织理论的角度看,高校内部存在着反映高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信念、追求、行为规范等精神因素构成的高校主导文化。从实践层面看,校训、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便是这一主导文化的反映。同时,在高校校园文化内部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研究生作为校园中一个独立的群体,具有这个群体独特的特征,其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广义上讲是研究生和导师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狭义上讲,研究生文化是以研究生为主体,在校园这个空间中所逐渐形成的体现研究生特征的文化形态,对校园其他亚文化尤其是本专科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的不断壮大,形成了较为典型的学校亚文化。在地方大学主流文化中,这种亚文化处于怎样的状态,与主流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特征

2.1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特征

(1)浓郁的科研氛围和探索精神是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的核心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立足于精英教育。所以,研究生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学习和创造知识,研究生群体重在良好的学术精神、刻苦的研究态度和不断的探索学习。“研究生教育是高校的高层次教育。研究生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高校的科研水平,其所体现的价值追求直接反映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2)学习上注重自主性和创造性,生活上具有独立性和相对松散性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带着探究、批判的精神自主学习,这种创造性学习在研究生阶段占据最重要的地位。这种学习有着很大的独特性,其学习方式包括:课程学习、实验与社会实践、学术活动、撰写学位论文等。尽管学习方式多种多样,但都有着自主性和创造性两个显要特征。研究生学习是培养方案的规划下、老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同时,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理论的学习和实验实践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搜集资料去解决问题。“研究生学习知识,往往要同创造知识联系在一起,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地学习,而学习也要把创造知识作为目的。”研究生经历了数年本专科高等教育,有的还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基本形成了独立的思想、价值观,在生活上呈现出了独立性的特征。研究生阶段,固定时间、固定场地、固定教师和固定课程的统一学习时间并不多,给予了他们更多灵活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更能自主钻研。如此,研究生的生活状态更去刻板化,作息时间相对不固定,生活相对松散。

(3)人格和心理的稳定性高,文化格调高、拥护主流价值观

按照我国学制和入学年龄的要求,研究生大部分处于20~40岁之间。他们大部分已经成年,人格与心理基本上处于安定状态,情绪更加老练和稳健。研究生在经历长时间的学习和一定的社会阅历后,有更加理性、更加独立自主的判断意识,受到个人情绪和外界干扰减少。研究生群体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受到了较好的文化熏陶,在文化格调上显示出了更高的状态。对低俗文化普遍持有排斥态度,更加关注高雅文化与经典文化。他们有着良好的判断意识,能够综合全面分析问题,在对事物的判断上显示了更加理智和理性的一面,对待社会主流价值多是拥护,比如爱国情怀、民主意识、关心社会、责任意识等。研究生群体整体呈现出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进步和发展的正能量。

2.2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特征

地方大学研究生作为我国研究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烙有我国研究生群体普遍的文化状态印记。同时,由于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有着其较为特殊实际情况,比如在地方大学中的群体地位等,因此,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有着自身独具的特征。

(1)严重的边缘性

地方大学的“地方性”特色鲜明,这种地方性源于地方大学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办学目标主要为地方发展服务,生源结构主要源于当地等。如地方大学在生源结构上,本科招生中本市生源占有绝大的比重,本省学生占绝大部分,外省学生占比很小。例如,在2013年刚的招生计划中,湖北武汉的江汉大学明文规定:湖北计划中,除艺术、体育类专业以及自主招生面向全省(含武汉市)招生外,其它文、理科类专业80%面向武汉市招生,20%面向全省(含武汉市)招生。相反,地方大学研究生生源地域结构反而非常广泛,来自外省的学生占到很大一部分。其结果是,研究生群体成为“外省人群体”,在地方大学中成为一个典型的少数群体。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的边缘性首先体现在人数少、群体小,受到的重视和关注不足。如广州大学现有本科生在校人数约23000人,研究生总数不足3000人,研究生群体在庞大的学生基数上显得十分“弱小”。人数少相对应的往往是受到的关注不足。因为大部分地方大学仍以本科教育为学校中心任务,研究生的培养相对占据次要地位。其次,独特的“外省人群体”特征,面临文化上的边缘化。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中,外省人占据了较大部分,有的高校甚至占到70%还要多。地方化的地方大学在主流文化上展现出了地方文化的强势,外省人群体带着各自的区域文化来求学,形成文化上的“孤岛”。如广州大学研究生主要生源地为河南、湖南、江西、广东,其中广东省外学生人数占据半数。而广州大学学生总体来看,“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地方,2005年度广州大学的生源构成为:广州市生源为60%,除了广州以外的广东省内招生为30%,非广东省的全国招生比例为10%。”广州大学学生和职工通用粤语,学校广播多为粤语节目,学校食堂多为清淡口味的粤菜为主,校园文化依托“广府文化”展开。来自非广东省的研究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产生了明显的文化不适应,甚至是文化冲突现象。

(2)对校园主流文化的抵抗性

研究生群体小、数量少,受关注不够,在文化上有些明显的边缘化倾向。这种“外省人群体”,在校园主体生活中常常遭遇到艰难的处境。这种弱势地位和边缘状态,使得研究生群体自我“外省人身份”更加明确和突出。研究生群体内部同乡会等组织进一步加深了外省人群体内部认同和外部抵抗。如广州大学研究生群体对本省文化的“文化自尊心”受到了侵犯而不断加强,产生了强烈的“本省文化自豪感”,会在合适的场合极力宣扬“异域文化”。大学本应该多元文化交融,使来自全国各区域、各民族,甚至是全球各国的文化在大学得到尊重和发扬。但是,由于地方大学的地域实际状况,使得地方大学以地方文化为特色,以地方特色求发展。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使得非本地文化感受到被忽视和不公正的待遇,进而易产生明显的抵触性矛盾。来自外省的研究生群体成为地方大学的主流文化的重要抵抗者,有着较为明显的文化冲突态度和行为。

(3)明显的风格化倾向

“亚文化的抵抗从来都不是激烈和极端的方式,而是较为温和的‘协商’,主要体现在审美领域、休闲、消费等方面,是富有意味和不拘一格的。”地方大学研究生亚文化同样在与主流文化的冲突上,并不是激烈的对抗,而是象征性的抵抗,作为一种对主流文化的否定和补充存在着。这种与主流文化抵抗的亚文化有些明显的风格化倾向。如广州大学研究生群体湖南、江西、四川、重庆人,在饮食上,对甜食的排斥,对辣味表现出强烈的爱好;北方学生对广州季节不分明的排斥,对冬天下雪的渴望等,呈现了独具风格的一面。

3地方大学针对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的应有之策

亚文化可能包括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包括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价值观。

3.1利用研究生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导向和辐射功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研究生群体亚文化中有与主流文化相似或者一致的一面,充分发挥其导向和辐射功能,能够大力促进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

(1)研究生学术科研精神引导校园文化朝向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发展

高校是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净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是大学文化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我国高等教育从建立发展到今天,从来都把科学的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精神、学术精神,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学术的创新,高等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作为校园主流文化的题中之义在我国各高校的校园规训中得到集中体现。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是研究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部分,研究生群体的学术科研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独树一帜,对校园文化朝着追求科学与真理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经常讨论和广泛探求科学前沿问题,吸引了大批本科学生参与到其中。研究生牵头的挑战杯团队,本科生在研究生的带领下钻研问题,开展创新。在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合作和交流中,校园学生主体受到科学精神和学术创新精神的熏陶,自然而然培养出对知识的热爱、对问题的探究精神。研究生这一群体有益于激发校园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校园文化,对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2)研究生独立生活、自主学习精神推动校园生活文化、学习文化的积极进步

研究生群体都有着较强的独立意识,在学习上独立思考、大胆怀疑、主动学习、自主探求,在生活上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而作为校园主体的本科学生大都仍然缺乏独立意识,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是“随大流”。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散漫,不愿意承担责任,害怕挫折等;在学习上主动性严重缺乏。研究生群体虽然是一个人数不多的群体,但他们的文化特征对本科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向导和指引,具有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可以辐射到整个校园文化。如广州大学学生绝大部分是广州市学生,成为高校的“走读生”,即使到了独立的年龄,他们仍然对家庭表现过度的依赖,不仅经济上不愿意独立,而且精神上难以割舍,这对于高校学生个体社会化和独立人格健康发展不利。这个群体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与其他群体迥异,使得其他群体有了一个参考和对照的标杆。

(3)研究生崇尚高雅,拥护社会主流价值观,带动校园文化和谐美好发展

从年龄结构、文化基础、心理状态、价值观念上,研究生群体都有别于其他群体,可以说,这一群体在大学中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具开放意识、最理智的群体。“从研究生群体文化的特点不难看出,研究生群体文化在提高高校文化的品位、格调和维持高校主体文化的稳定性方面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研究生群体成为高校文化建设、德育建设的重要拥护者。他们用成熟全面的思考、理性的态度和温和的行为影响着本科学生的价值观念。地方大学本科生普遍家庭经济条件好,这使他们在物质上的追求成为一种时尚,在全校蔓延。在物质上的过分追求,直接导致了精神上的空虚,对快餐文化的青睐,对网络文化的着迷,受到了很多不良信息的毒害,对社会漠不关心,对主流价值观怀疑、逆反甚至敌对。这些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都是一种阻碍。研究生群体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的合理利用,对消除这种消极校园文化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3.2给予研究生群体充分的关注,尊重异地学生文化,疏导、化解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消极负向作用

健康的亚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良亚文化则只会对校园文化产生负面效应。不良亚文化弱化校园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并阻碍其发挥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效果会大打折扣。“不良亚文化虽然只是在某一小部分人中流行,但其影响力却不可小觑,甚至对校园主流文化形成了冲击。”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文化有着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显现出较为消极的一面。首先,独特的“外省人”群体对当地文化的抵抗问题日益凸显。学校在充分挖掘地方优势、地方特色的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考虑到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情况,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关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当地特设文化为主导的同时,应该给予异地文化一定程度的尊重。多元的社会的主要标志便是多元的价值观,相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不同文化的交融对学校文化繁荣是很有好处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一元独大,对小众群体文化采取漠视和轻蔑的态度。其次,用更加合理的价值观疏导、化解研究生群体不良亚文化。比如研究生群体散漫的生活状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显得格格不入;研究生因为有了一定的经验和阅历,在能力素质上有了较高的层次,他们普遍对校园活动不感兴趣、不参与;研究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对社会认知较为清晰,道德滑坡更为明显,功利性强。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大学校园文化一定也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要积极引导研究生群体,让他们改变心态,焕发出新的活力。对研究生开展合理的德育工作,促进自身进步。对不良的情绪和态度,要采用合理的手段来劝解、教育和疏导。

作者:温婷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督导室

参考文献:

[1]徐瑞,刘慧珍.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2]孙建,吴利萍等.高校教师群体亚文化对高校“三风”建设的影响研究———组织理论与微观计量经济学的角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6).

[3][5]薛天祥.研究生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4][8]鲁满新.高校校园文化与研究生群体文化关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

[6]刘晖.转型期地方大学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

[7]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9]董树理.高校亚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大学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基地。教育的本质是“立人”而非“育才”,教育的目标应该由知识的传播、分数的获得转向对人的关注与尊重。优秀的学术讲坛是大学的软实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内涵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容提要]

立人教育;学术讲坛;校园文化

一、“立人教育”研究综观

“立人教育”源远流长。春秋末期孔子开办的“庶民教育”、“君子教育”、“国学教育”即为“立人教育”,培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君子”,必以行道为己任,为此养成德行,依乎内在之仁心,而又掌握适应公私生活之技艺。这一教育体系通过人文化成,养成君子,化成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整个社会形成良性秩序。鲁迅先生曾主张“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是推进中国文化与教育的现代化应当坚持的原则。当今提倡的新国学教育无疑应注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内容的继承,以利于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国学传统中包含的可以与符合现代文明趋向的思想文化对接的积极因素有自由思想、民本理念、实学精神、环境意识等。我国当代一些学者也都强调“认教育”如谭兆鹏(2005)阐述了“教育之本在于立人”的精义,认为教育的使命是给人以希望,给国家以希望,给人类以希望;教育凭借“立人”,彻底从工具形态、商品形态、利禄形态下解脱出来,担负起绵延永恒的神圣使命;立人教育促使社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提高人的地位,促人做社会主人,尊重人的权利,要让人主动改造世界。王子今(2008)认为现代教育在国学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应冷静思考,澄清传统国学教育的特质,总结得失成败,认真发掘,科学评价,并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王新皓(2013)提出把“立人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十八大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的新观点,它深刻诠释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属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教育本质规律的深刻理解,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立人教育”不独中国特有,西方社会教育以立人为本,由来已久。西方学者认为秩序乃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公共品,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形成和秩序维持,必须致力于养成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之人。欧美各国中、小学有大量经典、历史、人文教育内容,大学有“通识教育”课程。越是精英教育,越是强调教育之立人功能,旨在以人文化学生为“绅士”,而拒绝单纯的技能传授。在二十世纪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欧美各国教育依然以立人为本,而以技术教育为末。美国拉尔夫•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其创作的“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是一种本质上的“素质教育”与“立人教育”。

二、以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提升高校内涵建设

依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的本质是“立人”而非“育才”,教育的目标应该由知识的传播、分数的获得转向对人的关注与尊重。高校的工作重心已从外延发展转移到内涵建设。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基地,优秀的学术讲坛是大学的软实力,是建设一流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内涵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整体命脉,是学校社会形象的根本,对学校发展具有价值引领、观念整合、情感激励和规范调节等作用。目前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积淀不够,缺乏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文化氛围不浓厚,学生难以感受到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开办学术讲坛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大学生生活更加充实。

(三)延伸高校课堂教育教学

在知识多元化的今天,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新文化、新技能的渴求,需要开辟更为丰富的知识来源和技能拓展平台。开办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立人教育,提升学术探讨与交流层次,是高校向学生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影响和熏陶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以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平台

大学生学术讲坛是大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启迪心智和创新文化的前沿阵地,具有开放性、高雅性、定期性、互动性与群众性。安排专人负责学术讲坛工作,设立专项经费,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支持,为学术讲坛建设创造必要条件。

(二)搭建学术讲坛专题网站

建立大学生学术讲坛专题网站,给听众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讲坛内容的平台(如讲坛动态、相关资料、内容简介、名家风采、下期预告、精彩视频、在线交流等栏目),并适时更新网页,处理信息反馈等。

(三)举办文化学术活动

文化讲座和学术沙龙是大学生学术讲坛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演讲或报告方式进行,可以涉及多个方面,特别是有关大学生立志成长成才、中外文化交流、科普知识、社会热点、考研求职以及学术研究等,可以成为学生重要的文化活动与学术交流载体。

(四)培养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考量。由校、院团总支、学生会组织实施,建立完善的学生队伍组织机构、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管理制度,有序开展策划、联络、宣传、会务、主持、文字编辑、网络建设、产品推广及服务社会,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五)建立学术论坛人才库

大学生学术讲坛是精英论坛,具有学术性和前沿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优秀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进行演讲,建立全方位、开放式的演讲人才库,是学术讲坛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这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名人,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领导干部,高超的演讲水平和成功的演讲经历,可以熏陶大学生的成长,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六)制作讲坛文化产品

大学生学术讲坛是一种高品位文化产品。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是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可以起到品牌示范作用。

四、以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

(一)建立班级授课机制,为学术讲坛奠定基础

班级授课是让高校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学生授课”课程与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讲课,以专业知识为主,并进行扩展,老师旁听并指导,根据课前准备、讲课内容、台上表现、问题回答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可以在其中学到如何表现、沟通、调动积极性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并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身气质,增进班风、学风建设。

(二)拓展校园讲坛资源,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班级授课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可以经老师推荐,开设院(校)级专题讲座,拓展班级授课成果,并通过校园讲坛,能够让一部分优秀学生在更大舞台上接受锻炼,引领学术道路。

(三)丰富学术讲坛内涵,拓宽学术讲坛范围

扩大讲坛内涵,组织展播红色电影、经典诵读比赛、媒体公益广告大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举办电影文化艺术节、迎新晚会、知识竞赛、辩论赛、读书会、轮滑大赛、演讲比赛、师范生技能比赛、儒家文化讲座、研究生沙龙、国际商务模拟洽谈、翻译大赛、大学生科研创新、书法比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歌咏比赛、舞蹈比赛、棋类比赛、球类比赛、戏剧演出、服务社会等活动,开展诸如国际交流活动、校友交流活动、社会-企业-高校交流活动,等等,通过校园讲坛培养出一批“校园文化明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扭转虚华浮躁的校风,使大学校园回归教育正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选聘专家,精心指点

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加盟学术讲坛,提升学术讲坛层次,提升学校知名度,打造真正的文化型校园环境。

五、结语

高校立人教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动员广大学生参与,在系列真情实感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尽大限度地做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自我解救”: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行动,进行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创新,进而立定志向,树立己身,示人轨范,立志报效,树立名节,感悟人生,体验人生,追求发展,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作者:陈玲 丁志斌 单位: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吉首大学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崔翠.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增刊),2014(06):176-178.

【2】宫海燕.在“立人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中成长[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35-39.

【3】龚克.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02):6-8.

【4】李毅.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研究,2013(04):155-157.

【5】李志义.大学教育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13(06):4-7.

【6】刘献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J],中国高等教育,2014(02):62.

【7】谭兆鹏,立人教育论[J],2005(06):1-3.

【8】王树荫,温静.中国梦的由来、意义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12-15.

【9】王新皓.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49-151.

【10】王子今.国学与“立人”教育[J],社会科学,2008(07):150-157.

【11】许军国.从校园文化视角看立德树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4(0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