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网企业风险

防范电网企业风险

近年来,电网企业内部审计不断加强和深化,通过审计,电网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能不断得到揭示并化解。近年来,赣西供电公司不断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努力拓展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为公司系统有效化解内外部检查风险、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提高依法治企水平和能力作出积极贡献。

赣西公司通过对2007年至2012年这六年来内部审计所揭示的问题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经营管理问题的发展和变化趋势。目前,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财务管理问题上揭示了以财务处理、资金管理综合反映为主逐步转变为以业务管理为主,以具体工作操作不当为主转变为业绩考核人为因素为主。六年来,财务处理、资金管理、基础管理等问题所涉及到的金额逐渐下降,问题也不断减少,但仍然存在预算编制刚性风险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部分预算资金没有细化;二是不同的项目资金相互挤占。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突发性、季节性因素等难以准确预计或需要集中处理的事项,部分单位为保证重大任务或临时性任务的及时完成,出现项目支出超预算情况,只好临时占用其他专项资金。其次是从不同单位的个性化问题为主转为多数单位的共性问题为主。

六年来,工程完工程度问题及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问题呈增长态势,且转化为多数单位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管理要求风险。一是为遵守程序规定而影响预算执行进度。如有些部门基建类项目与科技项目、技改项目执行进度不理想,这些项目预算之所以执行较慢,除了部分项目属于事前调研、实施准备不充分外,更多是因涉及到物资采购、招投标、协议签订、价格变动等以各专业化分公司内部控制为抓手,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梳理,围绕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科学性、完整性进行评价,发表监察审计意见。在监察审计过程中对相关专业化分公司和县公司,在营销、生产、采购、服务等各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监察审计,挖掘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科学制定考核制度。一是提高上一级单位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化解因基层单位执行困难而出现的问题,扫除基层单位执行政策路上的“地雷”。监察审计部要围绕公司管理层关注的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经营审计,全方位关注风险和弊端,发挥监察审计在企业战略决策、管理控制、作业执行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作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二是强化制度的实用性和执行力。没有制度,就谈不上发展;有了制度,不认真抓落实,再多的制度亦于事无补。因此,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强化制度的实用性和执行力。制度要有实用性,即管用,要避免制度冗长,难以执行。制度要简单易懂,便于员工理解,让员工意识到这是一种工作需要,不能造成员工只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工作;而在制定制度时,要体现“三线”——制度就是红线、底线、高压线。另外在强化制度实用性的同时,还应强调其执行力。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对现有各类规章制度进行甄别、梳理、修订、补充、完善,形成一套科学权威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注意做到“五性”:

1、时效性。实行制度动态管理,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业务发展变化,分析研究并准确把握政策规定,对不适用、不完善、缺失的制度,及时予以废止、修订、补齐,使制度管理紧跟形势和业务发展需要,避免控制滞后。

2、适用性。要把国家电力法律法规,有关业务管理条例、规定、办法等,转化为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性操作规范,使制度既全面贯彻上级有关政策、方针和要求,又切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

3、全面性。既要健全业务管理制度,覆盖电量管理、电价管理、工程结算管理等各业务领域,又要健全电力管理制度,覆盖办公运行、财务后勤等内部管理各领域,使每项工作、每个行为都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4、可控性。把对各项业务操作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细化到每项工作、每道程序中,科学设定岗位及其权责,“自控、互控、监控”制衡严密。

5、约束性。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考评、奖惩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执行约束。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严格追究、严格处罚。

电力企业是国有基础工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内部审计要更好地为电力企业服务,就应当结合电力生产经营流程和行业管理特性,将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扩展至电费回收、线损管理、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内控评价、结构测试和评估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这一重要作用,使内部审计工作充满活力。

作者:朱亚晶 单位:赣西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