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术论文范例6篇

护理学术论文

护理学术论文范文1

大量临床工作实践证明,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护士的责任心和业务技术水平关系极大[7]。而护生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关系到将来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责任意识、服务质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受到当前社会大环境中一些不良方面的影响和护生自身的原因(大多是独生子女),导致护生的社会责任感普遍欠缺。所以,教师应加强对护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事例,比如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医疗差错事故,造成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病程迁延甚至危及生命,使护生认识到以后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护生的责任意识;另外,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技能的实训练习中,可以让护生参与实训的组织、管理,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师还应培养护生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向护生讲述护理界一些优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用实际事例感染护生、号召护生,使护生对护理事业有坚定的信念,热爱护理事业,愿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2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

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现代护理学的理论将人看作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组成的整体。因此,人文关怀已成为护理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之一,是护士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有研究表明,护生在校时期建立起来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助于其将来关怀护理工作的开展[8]。教师可以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引导护生体验、感悟和实施关怀。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示范教学时,将关怀知识和关怀技能清晰而准确地展示给护生,使护生体验到关爱,知道该如何在操作中去关爱服务对象。如教师在演示鼻饲法时设置临床案例:25床,李红,女,47岁,中学教师。因“舌癌”入院行手术切除,病人术后第一天,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但比较虚弱,遵医嘱给予鼻饲流质饮食,补充营养。教师在准确细致地进行操作示范的同时随时运用关怀语言,如“您好,因为手术的原因您需要进行鼻饲补充营养来帮助您早日恢复健康。鼻饲的时候需要从鼻腔插入胃管,插胃管时可能有些不舒服,但如果配合好会很顺利的,一会儿在操作时我会随时提醒您怎样配合,操作时我的动作也会很轻柔的,所以请您不要紧张,好吗?”在插管的时候,当插至咽喉部(约14~16cm)时,嘱咐病人“请您现在做吞面条的动作,对,好的,您做得非常好”在用注射器抽取温水和流质饮食后,先将注射器在自己的手腕处试一下温度,感觉温度合适了再灌注到病人胃内。通过教师的语言、态度和行为引导护生观察和评判。在随后的实训教学中,还可以让护生用角色扮演法,分别扮演护士和病人进行真人的鼻饲操作练习,然后让护生分别反思“在今天的操作中你关心病人了吗?你的关心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你觉得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你在扮演病人接受操作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呢?你对‘护士’的操作满意吗?”等等,请护生之间先互相评价,然后教师再对护生的操作及关怀行为进行评价,针对问题给出正确的信息,并将鼓励性和建设性的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通过上述环节,逐步形成和发展护生的关怀意识和能力。

3通过基础护理技术教学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沟通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在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护生更倾向于对操作技能的掌握,却不知道该如何有针对性地与病人进行沟通。因此,作为担任基础护理技术这一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教师要积极承担起指导护生人际交往的任务,在课堂上为护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交流沟通机会,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采取课前发言、课堂提问的方式既可以考察护生对于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还能锻炼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学生在发言或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这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再次大声复述一遍,并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进行操作技能的传授时,教师可以灵活采用案例、情景、角色扮演、护理双向体验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在进行操作示范时,教师首先要做好与“患者”的解释和沟通;在进行操作练习时,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和“患者”解释和交流的重要性,并在操作考核时,将护患沟通记入成绩,引起学生的重视,并促使学生主动练习和强化。

4培养护生探索实践的创新精神

教师可利用基础护理技术的操作实训课培养护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创新精神。为此,教师首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临床护士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其次,采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结合护士实际岗位的工作过程,将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贯穿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边做边学,教师边做边教。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更多地强调基础护理操作原则,而不去过分地强调具体的操作步骤,让护生有机会在实践中思索、探讨,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

5结论

护理学术论文范文2

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是患者最担心又最缺乏知识的一部份,如何让患者了解并预防这些并发症,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伤害,是医学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并向患者宣教的保健知识。现将永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医学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6月—2011年5月共安置起搏器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54.3岁;文化程度:文盲2例,高中以下学历例17例,大专学历8例,本科以上学历4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病史最短5个月,最长17年,平均4.7年。

1.2方法

1.2.1起搏器介绍

采用的起搏器类型:其中R波抑制型心室起搏器(VVI)16例,全自动型起搏器(DDD)9例,P波抑制型心房起搏器(AAI)2例,频率应答心房同步心室抑制型起搏器(VDDR)1例,频率应答R波抑制型心室起搏器(VVIR)1例,频率应答全自动型起搏器(DDDR)1例,心房同步心室抑制型起搏器(VDD)1例。安置永久性起搏器静脉选用:其中头静脉19例,锁骨下静脉7例,其他静脉5例。

1.2.2永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医学护理措施

1.2.2.1心理医学护理

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患者最担心的就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起搏器故障停止工作。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好病人的心理安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耐心地讲解永久性起搏器的工作原理,起搏器的常见故障的表现和处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表现和处理措施,让患者能科学、正确的看待永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医务人员。

1.2.2.2加强监测,观察生命体征及起搏器工作情况

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和意识状态变化,尤其要注意监测心电图的变化。同时要观察起搏器工作情况,做到故障早发现,早处理,尽量把对患者的影响降到最小。

1.2.2.3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医学护理

1.2.2.3.1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24h内禁止翻身,绝对卧床。术后7天内患侧肢体制动,并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给予积极处理,如患者出现肩部肌肉抽动,可能为导线脱离,此时应立即给予处理。在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剧烈过激的动作。指导患者发现有敷料脱落或碰湿要及时更换;不穿过紧的内衣,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出现局部红肿痛,甚至皮肤溃破,应积极给予处理[2】。

1.2.2.3.3.2术后教会患者自探脉搏监测脉搏应该在同一种身体状态下进行。监测脉搏应该坚持,尤其在安置初期及电池寿命将至时,初期探测脉搏可了解起搏情况,末期探测则可及早发现电池剩余能量。一般来说,每日正确探测脉搏,连续7天以上,每日脉搏比以前少7次或以上,应及时处理。

1.2.2.3.3.3一般在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头晕乏力等症状会随之改善或消失,但术后如果这些症状仍持续存在,尤其是发生在心室起搏的患者身上,应确诊是否为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症[3]。一旦确诊症状明显则需要更换房室顺序或心房同步起搏器。安置起搏器术后是否应该继续服药取决于患者原有疾病的病情发展。如果患者原来伴有其他心脏疾患或心功能较差,应该坚持服药,这样可以降低起搏器本身对心功能的影响。

1.2.2.3.3.4应说服患者,消除其顾虑,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这样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功能锻炼应该在拆线后即可进行,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早期功能锻炼可能会有轻微的切口疼痛,这属正常现象,叮嘱患者在出院回家后仍应坚持下去。

1.2.2..4饮食医学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心情开朗、保持情绪稳定,同时要戒掉烟酒,吃饭不宜过饱[4]。应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粗纤维素的低脂饮食,避免食入产气食物,防止便秘。

1.2.2.5出院指导

1.2.2.5.1随身携带起搏器担保卡担保卡上有您的姓名、地址、电话、心脏起搏器型号、起搏方式、起搏频率、植入日期及手术医生联系方式等,如遇到紧急情况时便于别人帮助。术后早期您不能做过量的体力活动,以感觉舒服、不过度疲劳为限制[5]。如散步、骑自行车、游泳、轻微的家务劳动。避免剧烈运动和用患侧肢体做暴力活动,以免猛烈拉动导线,造成导线折断。洗澡水温不要太高或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引起心跳加快。术前没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术后可胜任一般的工作。但有些磁场大的环境可能会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如感到轻微的发热或心跳加速,请立即将设备关闭,心脏起搏器即可恢复正常工作。

1.2.2.5.2电吹风及电剃须刀不会影响心脏起搏器,但不要频繁地起闭开关,更不能放置于心脏起搏器之上。电烤箱、吸尘器、电熨斗、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食品加工器等也不会影响心脏起搏器,但要确保无漏电,以免有触电危险。在使用电磁炉和老式微波炉时应保持1米的距离,以免电磁辐射干扰心脏起搏器工作。不要把移动电话放在心脏起搏器同侧衣袋内通话时应尽量用心脏起搏器对侧的耳朵通话,与心脏起搏器的距离应保持在15cm之外,避免话机对心脏起搏器造成影响。避免接近强磁场和强电场、电台、电视发射站、雷达探测站、发电机、变压器等均有强磁场和强电场,应绝对禁止接近。安装心脏起搏器后患者可以乘坐飞机,只要在机场向安检员出示起搏器识别卡,就不需要再从金属探测器走过,可以安全过关。

1.2.2.5.3每天起床后立即触摸检查自己的脉搏。每次数1分钟,如白天检查应先静坐5分钟后使心率慢下来,再触摸脉搏。活动后自身脉率可能较心脏起搏器基础频率增高。如脉率低于起搏器基础频率,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1.2.2.5.4在安装心脏起搏器术后必须长期观察和随访,这样对健康和生命才有保障。出院后半年内每1-3个月,到医院随访一次测起搏器功能,情况稳定后每半年随访1次。接近起搏器使用年限,应缩短随访时间。

2结果

31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心律失常、1例出现皮肤感染。1例心律失常是由于电极移位造成的,1例出现皮肤感染是由于患者高龄皮下组织菲薄合并有糖尿病导致的。2例并发症经过积极处理后都痊愈出院。

3讨论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不断进步,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心脏起搏工程,起搏器技术不断更新,作为起搏器中的一种——永久性性心脏起搏器临床上主要用于所有需长时间起搏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已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技术,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段。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特别容易发生于安置久性性心脏起搏器的早期,常见原因多是由于起搏器故障、心内膜感染、电极移位等。由于心脏起搏器受外界电磁场干扰而出现心室或心房触发型起搏器误被外界信号触发而引起心动过速。(2)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多发生于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七天内,其中术后第一天最容易发生。原因常见于改变、电极在心腔内张力过大、右心室过大、活动牵拉等。另外由于人在行走时上肢经常做摆动动作,这样可能会导致导线绝缘层破损或导线断裂,局部漏电,使心脏起搏器起搏失效。(3)起搏阈值增高:安置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7—14天阈值可增高2倍左右,四周后可稳定在初始阈值的2倍,称生理性阈值升高。若在此期后阈值仍很高,则多为不正常,原因常见于电极与心内膜接触不良和电极位置不佳。(4)感染及皮肤坏死:全身感染比较少见,局部感染多由于瘦弱及高龄病人因皮下组织菲薄,起搏器磨破皮肤而感染,或是由于埋藏囊腔脓肿形成、炎症感染、积血引起。皮肤坏死多发生于消瘦的病人,且多发生在术后早期。原因多由于皮囊张力扩大,起搏器系统埋藏过浅引起。(5)起搏系统故障:起搏系统连接故障、电池不足、绝缘损害、线路不良、电极移位等故障,都会引起起搏失效或心律失常。(6)心功能减退: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患者如果本身就心功能比较差,安装起搏器只能解决心脏传导的问题,而无法解决心功能的问题,同时还会引起心功能减退进一步加重的可能。(7)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症,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患者出现头胀、心慌、头昏、血管搏动等症状。(8)肢体功能障碍: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患者由于切口处疼痛或对起搏器不习惯等原因,患者多过度约束肢体活动,久之会引起关节韧带粘连,肌肉废用性萎缩,从而导致肢体功能障碍。

护理学术论文范文3

自2013年3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新护士进行手术室各项操作及注意事项的视频培训教学,对比活动前、后的数据,分析培训效果。

2方法

2.1品管圈的建立

根据自愿参加的原则进行招募,建立品管圈,取名“手长圈”,寓意手术室护士共同进步、一起成长。共12人,圈长1名,负责组织开展圈内活动,监督圈内活动内容;指导员3名,负责护理技术指导、示范及音视频采制、多媒体制作等,其余为圈员,均为新护士。

2.2主题选定

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视频教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采制最新的临床影像资料,配合既有多媒体技术资料,在品管圈质量管理体系引导下,进行学习、培训与交流。

2.3活动规划

确定品管圈的活动周期、活动细则、工作职责、圈员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等。品管圈成员采用六何分析法(5,W1,H原则),通过每周的圈会进行相关资料的学习,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总结和分析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反馈。

2.4现状分析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无菌操作要求高、突发事件多等特点,护理工作紧张而繁杂,新护士在参加工作初期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通过品管圈活动的问卷调查,根据帕累托法,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排序,列出问题比较突出的前5项,分别为:术式复杂与医生沟通配合难;无菌操作要求高,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手术器械繁多,熟悉度低,物品准备不足;心理紧张,忙中容易出错,自信心不足;手术室环境布局复杂等。

2.5对策拟定与实施

根据手术室新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拟定整改方案。定期开展品管圈活动,了解圈员的实际需求,在圈会活动中交流心得体会,通过有针对性的视频教学培训,提高新护士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具体措施包括:①圈长和指导员方面,将手术室的各项专业操作技术拍成视频短片,制成多媒体资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分析异同点,使抽象的无菌化操作具体化,对较难掌握的部分可以重复播放,并指出其重点和难点;注意收集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症结,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并进行示范引导,分享临床实践和思想的心得体会,注重圈员核心能力的养成;运用双向反馈机制,通过对新护士圈员的综合考核及量表调查,评价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进展情况,掌握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动向。②新护士圈员方面,培养无菌观念,熟练掌握手术室操作的基础理论和无菌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视频和多媒体资料的学习,对照自身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加以改正;强化自身综合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有意识地提高在临床手术工作中的沟通配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在圈会中积极提出临床遇到的困难,分享在实践中学到的好方法和心得体会,在互相交流学习中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克服工作压力,树立在临床工作中的自信心。

2.6效果评价

在品管圈视频教学活动前后,对新护士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进行考核,理论考核主要采取试卷形式,操作考核计算多项技术操作所得分数的总和,其中包括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备率、专业手术器械的熟悉度、临床实际操作的正确率等;通过向临床手术医师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新护士在活动前后与医师沟通配合能力的变化;通过发放自我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了解新护士在活动前后心理承受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对自己工作水平主观感受的变化。

2.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工作质量的比较

活动实施后,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备率、专业手术器械的熟悉度、临床实际操作的正确率较实施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医师满意度的比较

活动实施后,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较实施前增多,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减少,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自我评价满意度的比较

活动实施后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较实施前增多,一般和不满意的人数减少,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快速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的技术要领,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和基础护理的工作质量。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将现代化的视频影像技术应用于新护士的培训教学之中,有利于新护士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通过指导人员的亲身示范讲解,并与自己的实际操作进行对比,从而更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品管圈管理模式的应用,加强了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有利于新护士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主动发掘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工作中的诀窍,再通过与其他圈员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品管圈的开展有利于指导员及时发现新护士的技术短板,把握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剖析热点问题,并实时更新视频教学内容,就圈员关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圈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医师的沟通协调和配合能力,有助于圈员开放个性,增进护士及医师之间的熟识和沟通交流。此次品管圈活动得到了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的大力支持,在视频的采制过程中,突出了手术配合的流程以及手术医师的习惯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医护间的沟通,提高了临床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使新护士通过不断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渐提升自身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这些改变都有利于提高新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5结语

护理学术论文范文4

一 、理论上的创新性

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学科发展只有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其学术水平才能相应得到提高。护理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其学术水平的提高,理论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学术性或学术价值。当前,护士偏重于研究各种具体的护理技术及其操作规程。这些研究当然重要,但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从目前护理学所处的科学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把护理的理论现状同社会对护理学的要求及护理学所要实现的目的联系起来,在护理学研究领域,提出新观点,或把已有的理论系统化、完善化。总之,对理论上的创新我们必须从当代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认识。

理论上的创新需要理论思维方法参与,掌握理论思维方法,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所谓护理理论思维是护理工作者运用理论和智力对护理学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理性结论的过程。理论的基础是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护理学概念的变化影响着护理工作者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科学的日益综合化,护理工作者在理论思维方法中应用的理论还应当包括一些其它自然科学,可以开辟护理工作者认识的新思路,建立新学说,获得护理学理论上的新发现。比如心理学理论对于认识心理因素的致病和治病机理,护士掌握心身护理也是必要的;行为科学理论用于研究人类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进行行为疗法研究,对卫生、科普、提高遵护行为,对护理工作也是必要的;逻辑学运用于护理学,对护理这既成的事实和材料,形成概作者单位:2663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念,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实现护理学理性认识的思维阶段;伦理学运用于护理学,建立了护理伦理学,也开拓了护理学的视野;哲学理论或方法运用于护理学,能使现代护理学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

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应用性和使用价值。从护理学的发展来看,护理学虽然是研究理论的人少,实践者多,但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熟能生巧者并非很多,其原因可能与护理学的思维方式有关。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静止的、主观的、片面的护理思维,是一种依赖性的思维方式,束缚着护理技术或方法的创新。护理技术、方法和与之有关的理论相结合,正在形成护理学本身的学说与观点,也就是说,护理学是既包括护理理论,同时也包括实践这种理论的各种技术的一门科学。若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和方法,护理论文也不会有什么创新。

随着健康概念的提出,整体的、系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代替传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都要求护理工作者运用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新的护理方法和新技术,或对原有技术、方法加以引进和改善,或把已有的技术、方法引进到护理工作的新领域。还要注意博览群书,触类旁通,多方位思考问题;熟练掌握技术操作,从机械性的操作中悟出与众不同的技巧、方法;善于怀疑,针对难点,寻找思维的特性。针对当前护理方法中最困难的问题进行思考,把手头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建构,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使新技术新方法得以创见,也可把边缘科学的新技术融会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得以体现。 转贴于

三、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

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论文一方面来自护理实践,为社会而写,有较强的社会性;一方面要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验证,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就是说,护理论文是体现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工具,能够准确、客观、科学而具体地反映出作者的观点、方法和效果,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性主要反映在社会实践的效益上。

护理道德的效益原则植根于经济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它与商品经济和各种经济形式相联系。护理道德效益原则集中体现在病人利益和公益问题上,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是要增进人民的健康和长寿,要有利于社会公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富强。经济效益是指护理社会卫生保健康复活动的耗费和成果的比较。要在护理服务过程中,降低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扩大服务范围和方式,发掘潜力,提高效率,增加合理收入。个体效益包括患者和护理人员两大方面。前者从病人的生命价值和健康价值、护理质量来衡量。后者以护理、保健、康复工作效益,个人的各种收入以及素质的提高为尺度。各种效益都要从整体全面综合考虑,使其协调发展。要避免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个人效益,过分着眼经济利益而忽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基本职责。

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上的创新表现在护理科研和实际工作中的扩大实验和观察范围,或大样本统计报告,或降低成本、缩短疗程等方法。因此,进一步完善护理理论体系,为护理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生机,使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科技含金量提高。

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护理论文的创新性实质是要求护理论文传达作者亲自创造的原生信息和次生信息。护理论文直接来自信息源,其传达出原生信息的可能性越大,论文所载的原生信息越多,其创新性也越强。“创新性”也可称为“信息性”,是量变到质变的一次飞跃。

护理学术论文范文5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4月140名手术室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按照随机原则将护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名。其中研究组大专52人,本科18人,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29±2.57)岁;对照组大专49人,本科21人,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2.05±2.25)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均身体健康,否认有精神异常既往史。

1.2带教方法的创新

1.2.1传统带教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整理教案,按照教科书的理论安排进行要点讲解,同时搜集典型手术病例,根据病例讲解疾病的护理方法——即入科介绍、讲解一般手术护理流程、洗手和巡回护士工作程序指导及理论授课等。此为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护生只是被动的学习,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1.2.2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PBL是一种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育,使学生不仅达到“学会”,并且做到“会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护理水平和能力的教学目标[3]。PBL教学法包括下述内容: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收集资料、论证假说、归纳总结[4]。具体操作中,设立8~12人的学习小组,由教师提出值得关注问题,例如“优质护理在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式中的应用”,以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部分为重点,通过集体讨论、查阅文献、实践操作、归纳总结四个过程,研究及明确优质护理的各个细节,年轻护生以临床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经过个人思考、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在随后的护理工作中得以证实及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3带教内容的创新

1.3.1传统带教。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严重,一段时间我国在医学教育上只注重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授教,忽略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护理教育更是只重视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训练。传统的手术室带教内容多是关于疾病的简单知识、手术器械的识别与运用、专科手术配合要点三部分内容,而关于人文观念的培养很少涉及。

1.3.2人文理念教育、共情在护理带教中的运用。随着护理教育领域的迅速发展,护生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及自学能力的加强,她们已不再满足带教仅仅局限于医学内容,而且迫切需要人文理念的相关教育内容,本研究注重培养护生的共情能力,将整体护理、人文护理理念延伸到临床护理教学中。共情(Empathy)又称同感、深入感情转移等,意思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理解、接受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简而言之,共情就是从别人的眼中看世界[5]。在护理带教中,逐步教会护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努力尝试站在患者的立场感受其经历,从患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工作表现及态度行为,从而对患者倾注更多的爱心,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此即是“人文关怀”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培养护士以人为中心,关心人、帮助人,给患者以更多的宽容、理解和温暖;而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科共情能力的核心和精髓。

1.4教学效果评价

1.4.1评价方法。(1)将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成绩进行评分。(2)将护生对带教老师、授课内容及授课形式的满意度分成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评价进行比较。尝试改革教学评价,减少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教学效果。

1.4.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5.0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的得分情况,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检验水准α=0.05;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计算法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授课内容及授课形式的满意度,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成绩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生术后满意度的比较,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PBL教学模式显著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PBL教学模式即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真实情境中的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引导的教学方法。它的优势在于:(1)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3)培养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或者称为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Research),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概念。转化医学的核心就是医学研究者和患者、疾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特别关注如何多学科、多角度探讨协作、对疾病做出最有效和最合适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这一过程。PBL教学法就是转化医学在护理教学研究中的体现。

3.2人文理念教育使护生更加热爱护理事业,对护患关系的处理也游刃有余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具备娴熟的技术能力,同时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情绪。护理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它所崇尚的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医学实践活动,故其中包涵人文关怀的内容同样重要。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由“疾病为中心”向“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重视“人文关怀”的概念,注重共情能力的培养及运用,将整体护理理念延伸到手术室临床护理中,护士与患者可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性化护理。将人文理念运用到临床带教中,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助护生尽快适应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角色转变,提高护生工作积极性,使其关爱患者、热爱护理事业。在护理带教中,老师同样可以应用共情理论,设身处地去理解护生,使护生感到被理解、被接纳,从而产生激励效应,为护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提供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积极参与教学和临床工作,使得教学双方沟通交流更顺畅,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具体细节上,包括注重培养护生自身良好的形象及气质、注重对患者称谓的亲切自然、学会倾听及尊重患者、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微笑艺术,以及注重尊重与保护患者隐私、满足患者正当合理诉求等等内容。通过精神上的理解与共鸣,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3PBL教学模式与人文理念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得护生满意、患者满意、带教老师满意

护理学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 现代艺术 辫护 文化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在其发展史上有一个调整的过程,“自二十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渐渐地不再从理论上正视重大的经济或政治问题了”,“它注意的焦点是文化”,“自始至终地主要关注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的审视,我们认识到,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文化批判是以艺术批判作为中心的,“在文化本身的领域内,耗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智力和才华的,首先是艺术”。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此所称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是指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

    法兰克福学派为之辩护的现代艺术,准确地说,是现代主义艺术或现代派艺术。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西方的文化倾向、文化情绪或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带有足够的反叛和颠覆性质。它与“否定”紧密相联,二者的结合进而扩张为2p世纪的一种“神话”,广泛植根于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形态之中。以至于欧文·豪认为,要给现代主义下定义,必须用否定性的术语,把它当作一个“包蕴一切的否定词”。从这一基本观念出发,他认为现代主义“存在于对流行方式的反叛之中,它是对正统秩序的永不减退的愤怒攻击”,但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面临着两难困境:“现代主义一定要不断抗争,但绝不能完全获胜;随后,它又必须为着确保自己不成功而继续奋斗。丹尼尔·贝尔对现代主义的存在方式及其困境的认识与此相似,进而他确认现代主义是对于19世纪两种社会变化—感觉层次上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变化—的反应;但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现代主义又与19世纪末叶社会科学的一种通行理论—现实基础的非理性与表面现象的理性并行不悖一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总体矛盾进行严格的诊断之后,贝尔注意到资本主义矛盾最为严重的断裂和逆转发生在经济基础和那个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之间。现代主义运动是当代经济、政治与传统文化阵营冲突战的文化结晶,而且,现代主义文化已经在西方当代文化生活中获得了霸权地位。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已同大众文化、商品生产合流,从而经过百年反叛与颠覆,现代主义终于“至高无上”地统治了整个文化领域。但是,当贝尔以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尺度去审视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所代表的“准宗教”文化霸权时,他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文化悲观情绪。他认为西方现代派文艺作为宗教思想消亡之后的替代物,在本质上是经不起冲击的。事实证明:在一味的翻新和反抗之后,现代主义思潮像一只泼尽了水的空碗,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否定失去了创造力,徒留下一个反叛的外壳;而更随着中产阶级文化趣味对它的侵袭和改造,高深严肃的现代主义思想已经沦为一种“中产崇拜”( Midcult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最终导致了现代主义“思想的终结”。正因为是保守的,丹尼尔·贝尔就缺少了一种激进的文化反抗精神。与贝尔的悲观主义文化情绪形成对立,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在进行文化思考时没有采取其对文化既存现象或事实的单面评述的总体文化逻辑,而是怀着一种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主观对抗的文化情绪,为现代主义艺术作出辩护。

    为现代主义艺术进行辩护,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阐释是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美学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法兰克福学派中,文化和美学问题主要是阿多尔诺和本雅明的特殊研究领域。而其中,阿多尔诺为现代主义作出的辩护最多。“阿多尔诺的艺术理论相当于一种现代主义理论或先锋派主义理论。现代派艺术理念实际上是阿多尔诺的艺术理想。那么,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为什么要为现代主义艺术作出辩护?或者说,他们推崇现代主义艺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