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论文范例6篇

地理教育论文

地理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人类;环境;保护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geographyangle,elaboratedtheideologicaleducationandtheenvironmenteducationvitalrolewithprofundityandaneasy-to-understandapproach,andpowerfullyelaboratedtheprotectionnaturalresource,thecontrolpopulationgrowthimportanceandthenecessitybythevividdemonstration.

【Keywords】Humanity;Environment;Protection

地理课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逐步形成地理科学的基本观点,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初中地理教科书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1思想教育是地理环境教学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已成为跨世纪的首要问题。保护环境和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协调人类环境关系一向是地理学的主题。在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的人类生存环境。例如教师就结合学校目前工作部署,开展环保活动,帮助学生设计出一期环保专刊,做一些环保活动(如开展变废为宝活动等)。

2思想教育渗透在具体章节中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差异大,在有关各章节教学中,都要根据国情,讲授国家的基本国策和法令,如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和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等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小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志向。

3思想教育渗透在每堂教学中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学生并不是全都很清楚的。为了不使学生盲目地、被动地学习本课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应特别强调学生学习地理时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是什么”“为什么”等等,还要多读、多看、多动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扩大地理知识信息来源。

例如1“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一段,老师问学生:“地球气温为什么逐渐变暖?”学生推断,现代工业燃烧煤、石油、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被大气吸收而使气温变暖,危害:使两极冰川融化;使全球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平原与城市遭淹没;如何防止气温变暖?激发学生兴趣。例2“自然资源一节”

老师:举例说出几种可再生资源?

学生:森林、水、鱼、土地。

老师:举例说出几种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石油、铁矿、煤。

老师及时肯定学生答案后,再要求学生想一想,如果资源使用不合理,森林、水、鱼会不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很快说出盲目砍伐森林,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山区土壤渐渐变薄以致变成石山,树木不能长,森林消失,淡水、湖泊水遭受污染,不能饮用。鱼如无休止地捕捞,不让繁殖或不放养可使鱼灭绝。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例3“世界的人口问题”一节,引导学生看“苦难的母亲”漫画,指出全球人口己超过60亿,个个都要“母亲”来照顾饮水、吃饭、穿衣,这有多么难啊!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过快——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恶化,生产赶不上人的需求。

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社会经济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本身的问题。

人口如何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相适应,教育学生对人口问题能有一个正确认识,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4“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老师问学生有哪三种?

学生:1.科技移民

2.劳动力输出

3.国际难民迁移

地理教育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初中地理,“注入式”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地理研究对象和现象不断产生。人类活动已不止停留在地球表面,在宇宙空间和地壳内部延伸发展,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的各种现象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对象。人类与自然之间不断产生新的交通问题、生态问题、国际贸易问题、资源保护问题、农业生产配置问题等;近些年来出现的“赤潮”现象,海洋“双婴”,即厄尔尼诺“圣婴”,拉尼娜“圣男”现象,热带海洋风暴的加剧,使地理知识不断新增。其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大发展,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人才的培养模式,吸收新的空气、新的血液、新的观念,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人们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国民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此,笔者结合初中地理,就如何开展好“注入式”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注入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方法来源于教师,这就需要地理教学工作者不断更新自己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吸收、创造好新的教学方法。其实,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同一堂课,教材相同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好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学而不厌,而陈旧的教学方法,则会使学生疲惫不堪。特别是现代教学设施的日新月异,图片、幻灯、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媒体的出现,这就需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学手段。

例如:采用快乐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注入式教学方法。乐学思想认为,对教学方法的优劣评判与取舍,要看它能否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非认知系统,让学生从学习本身享受到快乐的滋味。寓教于乐就是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感到快乐的形式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不应只注重教的内核而忽视乐的形式,应采用多样化、形象化、情感化的方法,使教学方法快乐化。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初中学生,他们听课,需要轻松愉快,对需要识记的地理知识,更需要有趣的、科学的记忆方法。

2. 注入新的学习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教会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长期以来,许多地理课还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完成作业,记住老师圈点出的名称、概念和数据。我们的教学需要改变学习方法,让学生学出教室、学出课本、学出死的理论,最后学出老师。给他们一个宽松的获得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得灵活,学得轻松,最后,完全“甩掉”老师。

例如:结合地理教学的有关

摘要有哪几种?有何具体的影响?请提出具体防御措施。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使学生了解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成因,对人类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懂得如何趋利避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树立灾害意识和全球观念等论文格式范文龙源期刊。学生亲自参与,亲眼所看,亲耳所闻,亲身体验,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3. 注入新的有关知识

宇宙在不断的运动,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的变化,地理新现象、新知识的不断出现,除地理教材改革对地理知识推陈出新外,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补充新知识也是搞好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讲到日本经济时,就可以讲述“亚洲金融风暴”的产生;讲西亚石油时,就可以加入“海湾战争”,“日本福岛核泄漏”等,传授海洋污染的知识,在讲环境保护时,就可以插入我国香港附近出现“赤潮”现象等新知识。新知识的注入不一定要学生知道为什么,让他们了解是什么即可。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趣味性,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扩展知识面,开拓思维,激发求知欲。

又如讲解城市天气预报时,会遇到“城市热岛效应”这个名词,由于学生对该词比较陌生,需要作详尽的解释。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通过这样详尽的解释,学生就完全理解了这个全新的名词。

4. 注入新的教学观念

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观。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人类活动中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地理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知识,从而明白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否则在生产和生活中将会破坏生态环境,使人类自己走向灭亡。

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新观念。面对人类拥挤的地理环境,资源的逐步枯竭,“适者生存”已不再是单独的适应,人类只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为人类服务,才能使人类得到更好地发展。所以,不但要渗透爱家乡、爱祖国、爱地球的环境意识,还要树立征服自然,征服宇宙的地理观念。

通过注入新观念的地理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等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强化学生的全球意识、忧患意识、未来意识、开放意识、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等,从而促使学生思想素质的健全和提高。

总之,搞好地理“注入式”教学,可以改变我们的地理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果,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当然,实际教学中不要只是单向进行,要双边活动为最佳。这样,我们的地理教学就会面貌一新。

地理教育论文范文3

校地联动主要是指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地方司法机关资源开展公民普法活动。受教育对象为公民,目标是以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全国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关于维护和遵守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依法治国的观念,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维护和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形成良好的法律氛围和执法环境。本次研究活动主要着眼于学校和地方互动的体制和机制。体制主要研究的是开展普法活动的组织领导、执行过程、质量监控、问题处理和意见反馈等。机制建设主要就校地如何利用对方资源、如何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如何创新法制教育形式等展开研究。

(一)“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背景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两手抓”过程中明确提出需“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随着法治理念的不断深入,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写入;这些里程碑式的法治进程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依法治国理念的推崇。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较为大规模的普及宣传教育,并且,五五普法正在进行之中,但是对公民法制教育方法简单;公民法制教育对象泛化、无针对性;公民法制教育的内容枯燥,重点不突出;各相关单位没有建立联动的普法机制。特别是作为承担着服务社会任务的高校,除了要运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外,也应该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为社会公民做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当前加强对公民法制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因此,一种成体系、有计划、有步骤的“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应运而生了。

(二)“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主要特点

“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公民法制教育格局改变了学校单一的、只是向学生讲授法律法规的法律教学活动,同时也扩展了司法机关功能,学校和地方司法机关除了传统的功能外,相互协作进行公民法制教育,促进了全社会法制意识的提高。学校具有法律理论的优势,但缺乏司法实践的仿真环节。地方司法机关因为较多的履行了司法功能而对案件本身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浪费了公民教育的资源。校地联手,便可实现司法教育领域的理实一体化。该项目以公民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地方司法资源,调动校地双方对开展公民进行法制教育积极性,使校地双方都以推进公民法制教育为使命,二者合力,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公民法制教育的进程。“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有三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一是系统性强。以往项目的研究都是以大学生、高中生、公民、法制、法治等为单一对象,这次研究活动突破了研究对象本身,实现了对象前移,把施教主体作为研究对象,较以往是颠覆性的改变,并且把教育主体进行合二为一,进行系统性研究;其次是针对性强。此项目不是“遍地开花”,而是针对公民法制教育的实施,进行扩散式思维,对开展公民法制教育进行扩展式研究,尽可能的在以校地联动,互学共育的前提下,解决推进公民法制教育的问题;三是教育主体双向化。以往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调动社会因素为高校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而忽视了高校对地方法制教育重要作用。此次研究,创新在于探索了高校和地方行政、司法机关相互学习、相互教育的联动机制,双方如何在公民法制教育进程中联动发挥作用。

二、“校地联动共学共育”背景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依法治国概念的提出社会主义法制得到不断完善以及法律宣传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应运而生。“校地联动共学共育”以校园为背景,渗透法制教育,是一种有机的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普法教育的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校园是主要的阵地和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推动“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活动发展的重要措施,是保证这项实践生命力及渗透力的必然途径,同时更是促进我国法制教育走进校园,引导社会主力军健康发展的必然举措。笔者将从以下对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展开详尽的论述: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我国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制意识及理念的强化成为当下急需进行的工作。大学生作为一个较其他人群而言,在学识、理解力以及价值等方面更为突出,是我国公民的重要组成,同时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法制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同时更是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加强是保障“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效果的重要措施

“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是当前我国法制教育普及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以校园资源为基础支撑,面向社会成员开展法制渗透与法制引导的工作。加强、推进大学生教育工作,能在校园中营造一种较为突出的法制氛围,从校园辐射开来,进而引导整个社会法制教育的持续推进。如此一来,不仅能对“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到有效的铺垫作用,同时还能发挥除校园基地作用之外的另一个作用,即导入和渗透的作用,从而保证“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最终成果。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推进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大学生群体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就这些角色和作用的实现来说,仅仅依靠专业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信息时代与经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受到的视听冲击越来越多,心理承受力也越来越脆弱,长期的高等教育并没有赋予它们较强的适应力和应变力,知识层次丰富但是又缺乏社会经验,这样一类人群在走向社会时,如果没有明确的引导和法律知识的灌输,是极为容易走上歧途的。因此,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点来看,法制教育的加强与推进不仅是帮助大学生成为经济建设主力军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更为健全认识体系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与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人群,他们介于学生与社会人之间,拥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及学习能力,但是在即将面临社会生活时,又显得经验不足,手足无措。在“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的背景与条件下,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不仅是促进“校地联动共学共育”这一实践活动发展,保障其成果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从大学生发展角度出发,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有效途径。下文论述中,笔者结合“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活动与实践背景,围绕大学生法制教育推进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一)设置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引起足够重视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加强和推进,首先应从课程的设置入手。作为学校来说,应结合自己已经拥有的法律资源,合理的设置一些法律知识普及的课程,引起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重视,逐步培养学生理性的法律逻辑与思维。大学课程中,有一些专业是以法律课程为基础的,如律师专业等。就这一部分学生来说,法制理念以及法律意识较强,走的是较为专业的方向。相对而言,就大学的其他专业来说,涉及的法律课程就较少了,甚至大多是是缺乏的。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在保证法律相关专业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专业的教学资源,将这些教学资源辐射到其他专业来,合理的设置一些选修课程或是公共课程,实现资源优化利用的同时,营造一种突出的法制教育氛围,为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二)开展专题教育讲座,灌输法制理念

如果说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导入的话,那么专题法制教育讲座的开展就是渗透了。在这一措施中,建议高校可以邀请一些公安单位或是较为著名的讲师等,对大学生进行某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育和引导。比如,大学生恋爱是常事,当感情趋于成熟的时候,男女双方可能会选择同居。但是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民众对这一概念较为敏感,甚至觉得羞于说出口,同居部分的法律也是较为欠缺的。在对这一专题进行法制教育渗透的过程中,建议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法律经验,让学生对“同居”这一概念能有一个正确的法律概念,以便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在开展专题法制教育讲座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是专题与大学生的兴趣倾向应保持一致;其二是一定要与学生进行互动。

(三)充分利用“校地联动共学共育”这一环境,帮助学生融入到社会法制教育体系

地理教育论文范文4

1.展示地理的自然美。

在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有着千姿百态、瑰丽神奇、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包括气象、水体、地貌等,都是重要的美学内容,倘若教师予以重视,并灵活展示,带领学生感受这些自然美,则可让学生领略自然形态美,培养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与情感。如学习《地球运动》等内容时,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运动以及四季轮回的认识,让学生们感受自然现象变化之美。再如学习《地形和河流》、《地势和地形》等知识时,让学生通过千奇百怪的地貌形态等,引发学生想象,调动学生积极情感,使其感受自然的秀丽之美、奇特之美、结构层次之美,渗透自然美教育功能。

2.揭示地理的科学美。

在地理课程学习中,通过观察地理事物表象,可获得自然之美,而深入错综复杂、多姿多彩的地理表层来探索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则可感受到地理蕴涵的逻辑与秩序的科学与理性之美,这也是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与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如为什么气候复杂多样?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为什么地貌形态万千、造型各异?等等,诱导学生探寻原因,感受自然地理的科学之美。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教材内容,引导同学们发现科学美,追求科学美,提高学生们鉴赏美的能力。

3.发掘地理中的人文艺术美。

人文地理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渗透人文美的重要素材,如文化遗迹(著名古迹)、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各时期各民族的艺术作品、服饰风俗、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等,都蕴涵着一定的美学价值,教师需要充分开发与利用。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拓展与补充相关史实、传说或故事等,将地理学科的知识性与人文性巧妙融合,引发学生遐想,使其形美与艺术美的情感,提升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另外,将地理与社会生活问题有机结合,贯穿以人地协调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分析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因乱砍滥伐等人为原因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意识。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人教版),呈现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探寻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思考中东地区各种战争对环境、人类文明的伤害等,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美的重要性。

二、探寻多变美育手段,渗透美育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材虽含有各式各样的审美素材,但这些素材是静态的,无法自动形成审美教育的功能,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整理加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展示出来,将教学过程审美化,让学生在动态化的教学过程中感知与体验,获得美的享受,受到审美与情感熏陶,完善学生审美结构,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不知不觉间渗透美育教育。

1.富有美感的语言。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形象生动的、富有美感的描述与讲授,让学生如临其境,在听觉上得到美的享受,在心理上获得愉悦感受。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若要进行美育渗透,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美感与趣味,紧扣教学内容,合理而巧妙引入古诗词、地理故事、地理谜语、顺口溜、俗语等内容,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化、趣味化、人文化,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在美与愉悦氛围中深化知识理解,调动积极情感。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时,穿插“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等古诗词,在美的韵味中感受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如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理知识时,穿插“小叶丹歃血结盟于彝海”的故事,增添文化气息与趣味,给同学们带来想象与美感。

2.充满趣味、灵活多变的直观手段。

地理现象、规律是千变万化的,单一的语言很难将其美感展示得淋漓尽致,还需要借助多样化的直观手段,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地理美的魅力,引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审美兴趣,促进审美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如利用地理插图、多媒体视频、录像等,动态化地演示,将学生引入美的意境,感受自然美,探究科学美,丰富认知,并内化成精神财富。借助幽默风趣、富有深意的地理漫画,揭示社会生态问题,以“悲壮”之美来刺激学生,诱导他们反思,得到另一种审美教育,意识到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发展。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时,引入“全球水危机”、“就地取材”、“洗车”等漫画与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说说对水资源危机的认识,结合录像、漫画与生活经验,谈谈哪些原因导致水资源污染?等等,培养学生资源保护意识,学会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

三、组织多样实践活动,强化美育教育

在审美教育中,教师不但要发掘美的内容,巧用多样手段展示,让学生拜倒在美的面前去研究美,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鉴赏空间,鼓励与诱导同学们参与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让学生不再旁观,而是审美参与者,在动态学习与亲身体验过程中强化审美感受,发掘地理美的内涵与本质,深化知识理解,也展示学生的智慧之美与创造之美,进一步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等综合审美能力。

1.多样课堂实践活动,增强情感体验。

课堂是美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立足审美角度、学生角度来优化教学活动与教学过程,通过地图分析、问题讨论、展示作品等活动,增强学生美的体验,由感知美逐步上升到喜欢美、创造美。如分析“中国的工业分布”时,通过分组讨论活动巧妙渗透美育,让学生发掘地理独特美。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包含三大工业地带与四大工业基地的中国工业分布图,得到初步美感。而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各组扮演不同的“工业考察团”,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绘制了各工业地带(基地)的位置轮廓、矿产资源、中心城市及交通路线等资料的投影片展开各种“考察”与探讨活动,即通过课本阅读、地图分析与资料查阅等形式,填写正确的地名,概述该工业带(基地)的发展特点及发展策略等。小组活动完成后,选出代表展示与分析本组的“考察”成果,并在地理老师补充与引导下改正与完善,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体会工业分布中“点”(矿产区、工业中心)、“线”(交通干线)、“面”(工业区)的整体和谐之美,认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美,达成审美目标。

2.延伸课外,延续美感。

美育的渗透不能局限于课堂,还要借助多彩的课外活动,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拓宽学生视野,培育学生美感,使其发掘生活中的地理美,不知不觉地接受美育。如组织春游、参观名胜古迹或博物馆等,带领同学们走向自然,在老师讲解分析下,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自然美,激起他们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审美意识与能力。或者开展乡土地理调查活动,如“对家乡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其深入了解当地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变革家乡的美好情感。或者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展开地理读书交流会、设计地理墙报、制作地理模型或教具等活动,运用地理知识来创造美,强化审美能力。

四、结语

地理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地理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高中

应试教育长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素质教育推进缓慢,德育与智育长期存在“两张皮”的现象,“重分数、轻能力”仍是我国教育的重大问题。调查显示:32%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的中学生自杀事件也反映了这一问题。因此,在中学中进行多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不失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学课程标准也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确定为三维目标之一,其中,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也是指内心体验、情操陶冶;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也是指科学的态度、求实的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在国外教育中,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美国在中小学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将历史事实与道德规范相印证,日本在公民课和安全课中把法制意识和互助精神相融合,同时融入大量的儒家思想,俄罗斯在数学教学的任务任务之一是造就学生的理性思维。进一步说明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是必要的、可行的。综合大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智力正常,有创造力。

2、人格完整,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并具有接纳自我的良好心态和意识。

3、人际关系协调,乐于交流,善于结友,乐于助人。

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具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5、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勇于承担责任。

6、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价值感和道德观。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学科之一,课程的第一条基本理念即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相融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地观、资源观和环境观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中阶段,如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地理教学的融合?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

地理学科的知识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和丰富性,可以充分利用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课堂听讲、交流、发言、完成学习任务中不会感觉到有负担,培育学生活跃的开放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表扬、少批评,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对学习“后进生”要多加鼓励,帮助学生突破自我,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也可通过控制语调的轻重缓急、板书的颜色和节奏来营造课堂氛围,学生会充分感到心理的“安全感”和“自由感”,觉得老师是亲切的“自己人”,就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不怕出错和失败带来的后果,实现心理的自由和开放。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地理学科包罗万象,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身边活生生的案例与内容,这些都可以对学生学习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结合教学重点、难点,有选择性的放弃没有必要深入的地理知识点,精讲细讲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过程和意义,使学生对学习才生兴趣与激情,体会成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地理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深入挖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节中探讨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酸雨频发和臭氧空洞等气象灾害,学生在经过本课的学习后了解到这些气象灾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三、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长期使用,容易使学生学习产生怠倦,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尤其是新的教学手段。例如,可在教学中多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设置实验活动环节,使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地理观测、野外考察等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的感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课程中的不同角色对同一地理问题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对问题不同角度的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也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采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地理事物、过程和结果。

四、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

地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素养,学识出众、品德高尚,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勤奋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广泛的兴趣、良好的人际适应与交际能力,这样有助于发挥地理教师的心理示范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有益影响,创造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与老师交流、乐于交流,也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情、共鸣、共同解决问题,也有助于消除教学中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减少和缓解学生的过度紧张、焦虑和烦恼,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促进素质教育进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地理教育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把好教材关,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有效、有用、有趣”的地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从容的应对考试,是现在高中地理教学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为此,笔者在积极响应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到正确把握地理教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一、研读新课标及教学大纲,全面吃透教材

江苏省从2005年进入新课程改革并开始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新教材的内容、形式和以往旧教材比较都有很大变化,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考虑地区差异和学生特点,以新课程标准为核心,教材版本呈现多元化,目前,主要有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社和鲁教版四种教材。面对纷繁复杂的多种教材,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就是说我们要利用教材去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使教科书成为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正确认识教材的前提是应该解读新课标,理解教学大纲。

教师在课前反复研读新课程标准,认真揣摩教材编者的真正意图,这样不至于拿到教材就陷入到对知识点的片面理解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拥有全局观念。面对各种版本的教材,选取富有代表性的素材,优化、活化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是用教材不是教教材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分析地区特点,学生特点,灵活地处理教材,使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心理逻辑结构更好地耦合,重新建构新的学科结构,帮助学生在结构中把握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

二、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做到深入浅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教材,二是教师。教材上的学科知识是以一次性、平面化的形式呈现的,他不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解释的,也不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境的变化进行演绎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地理原理以及地理规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这就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提供的学科知识进行多重解释小论文。

评价一节课的好坏,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对重难点的把握和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重难点内容要有比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利用一切技术手段和创设一系列教学情境来突破。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教育论文,化静态为动态。如在讲“全球气候变化”一节中讲到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时,可以举例说明,如南极企鹅数量的减少,让大家思考企鹅数量减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举国搬迁,是什么原因等。通过举例,使学生热情高涨,讨论热烈,变枯燥的理论知识为鲜活的现实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认为,教师在工作之后,应该继续学习地理学科知识、了解地理学科的前沿动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在学科知识上固然要有深度,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的内容上要精深,而是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要深刻。我们对教材理解的越深刻,就越是刻意帮助学生学习,越能让学生学的有趣,越能让他们掌握地理知识。

三、重视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特别是近年来高考试题开始出现探究型试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绝不能满足于把知识点内容讲明白,而是要重视过程和方法,正确理解教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来实现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心投入,并体会探究的幸福和乐趣。为此,地理课堂教学要重视过程和方法,让每个环节成为学生围绕目标积极探索、思考的自主探究活动,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真正让学生乐于主动学习,善于探究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总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思考,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真正做到客观地认知教材,科学地运用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地理课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