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实训报告范例6篇

翻译专业实训报告

翻译专业实训报告范文1

论文关键词: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建设

 

1.引言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外语界存在着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之区别,前者仅指外语教学中以翻译促进外语的掌握,翻译仅是外语学习中的部分目标,而后者则特指英语翻译专业教学,即翻译本身就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1]本论文中取翻译侧重于前者,但兼顾后者,即把翻译教学当作英语专业中贯穿始终的语言学习活动(包括其中的翻译课程)来看待。

长期以来,翻译只是被看作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训练方法或者一般意义上的实用技术,而翻译教学也通常是一些经验之谈和技巧的传授教育管理论文,类似于师傅对徒弟进行“传帮带”的形式。在中国,翻译真正作为一种专业来进行系统化的培养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当然,相关的翻译教学实践及其研究也是近年来才真正兴起。然而,翻译教学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是语言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也是借以训练与提高目标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2.传统英语翻译教学

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曾经在英语教学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有学者就指出了当前英语翻译教材存在着“知识老化,题材、体裁单一”,“缺乏真实语境”等问题。[2][3]

简单概括而言,传统的主流英语翻译教学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2.1 以文学、会议、旅游等翻译内容为主,一般实行通用内容翻译教学。因为英语专业属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其翻译教学也基本采用文学、语言学内容为主,早期翻译教材里选用较多翻译材料便是杨宪益和戴乃迭先生的红楼梦以及早期英语小说的汉译;另外占比较多比例的是一些会议发言,通常是政府机关会议报告;再有一些就涉及到各地的旅游,一般是中国的名胜景点等。[4][5][6]这些翻译材料显然是翻译的经典,加以认真研究和反复揣摩对于任何一个翻译学习者都将受益非浅。然而,当前翻译市场的主流却并非这类文学作品或者重要会议的报告和重要名胜的介绍。因为这些内容通常已经由专业人士完成,并形成较固定的译法,在翻译人员的选择方面也已经稳定在特定高校毕业生当中,并不会考虑一般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2.2 翻译练习以虚拟化场景为主。传统的翻译教学一般选择虚拟内容进行练习,较少触及现实翻译教育管理论文,离学生现实较远。这主要表现在翻译素材的选择上,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练习。比如要我们江西省赣州地区的学生翻译与北京故宫相关的语言材料,或者要求他们去翻译国家重要会议报告。这些内容与译者目前乃至未来的生活都相距甚远,无法激发学生的翻译热情。

3.当代英语翻译教学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翻译市场的强劲推动下,加上目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翻译教学开始逐渐与市场对接,并在教学方式上日益注重信息技术使用。其特征表现如下:

3.1 实用化。国内的翻译教学开始走向实用化,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翻译市场中经常出现的材料,尤其是公司技术材料、法律文本(合同类)、企业对外宣传等方面的内容。

3.2 信息化。主要表现为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广泛使用和翻译语料的收集整理,也包括翻译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高程度依赖(文档编辑、翻译材料收发、资料查找、信息收集等)。

3.3 专业化。这里的专业化是指翻译领域的专业化。由于不同领域所涉及的具体专业知识差别,不能期望每个译者都能进行全部领域的专业翻译。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学好一定的翻译技巧,然后结合自身情况,深入发展某一领域的翻译能力将是未来翻译教学发展的方向。

4.基于地方特色翻译教学课程建设的意义

4.1 顺应了英语翻译领域专业化发展要求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各个领域之间的知识差异变得益加巨大,任何一个译者也无法通晓所有领域的翻译。采用针对地方特色内容的翻译教学使英语翻译的培养在翻译领域上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精深一个领域的翻译,也为日后往其它领域扩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及翻译技巧基础。

4.2 可以强化英语翻译教学的现实针对性

因为集中于训练基于地方特色内容的翻译,其教学比较具体可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操练热情。学生对于涉及本地的内容一般容易产生亲近感教育管理论文,不至于疏远与抵触翻译教学活动。同时,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翻译教学及相关练习还能直接满足翻译市场的需求,使翻译教学与市场直接关联起来。

4.3 有助于服务地方对外经济建设与文化宣传

通过开发地方特色翻译课程的教学,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对外宣传。由于地域差异,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一般的英语专业人才很难胜任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相关材料的翻译。根据以往的经验,不少招商宣传翻译材料都表现出对原文主旨的偏离、曲解,原因主要还不是外语能力,而是缺乏对本地区经济状况的系统掌握及相关的翻译知识。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的建设也能起到对外宣传地方特色文化的作用,比如江西省赣南地区的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历代有不少名人留驻此地,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苏维埃革命史等等。另外,有不少针对赣南地区的研究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比如客家文化相关的人类学研究、一些有色金属的开采加工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有更为准确得体的对外翻译,以更好地让世界了解赣南文化。

4.4 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创新外语教学模式

地方特色翻译教学涉及到其它学科,如历史学、人类文化学、工业技术等知识,这种尝试有利于推动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可以丰富翻译教学的研究,为探索翻译教学中的翻译领域专业化发展模式作出积极贡献。

5.基于地方特色翻译教学课程建设

5.1 英语翻译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首先是确定课程性质(含教学目标等)教育管理论文,其次教学内容设置(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或选择等),然后考虑教学条件创建(涉及信息化技术设备支持及教师队伍培养等)。

5.2 课程性质。

地方特色英语翻译教学课程是一门针对地方特色内容的专业领域翻译教学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该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训练,能阅读中等程度的英语材料,满足一般的听说及写作要求。以《赣南英语翻译教学》课程为例,其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赣南地方特色产业、文化及科技等内容的翻译,做到能较流畅地翻译相关内容,满足一般的应用要求。

5.3 教学内容设置。

基于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主要强调与本地相关内容的翻译教学及实践,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地方材料为主。下面以赣南英语翻译教学课程的内容为例,说明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内容的设置。

5.3.1 翻译基本技巧。

这部分内容与其它翻译课程的内容相似,主要是用于引导学生进入翻译课程,包括翻译的基本理论、一般的翻译技巧、辅助翻译工具及书籍的使用等。

5.3.2 地方特色相关材料阅读。

这里主要选择一些与地方特色内容相关的典型材料供学生进行学习,包括英语和中文材料,让学生熟悉特色材料的表达和描述。同时配以相关领域的专业常识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关领域知识,为翻译做准备。还可以提供相关专业参考书籍、重要网站链接等信息。就赣南地方英语翻译课程而言,涉及的内容包括赣州地理概况、赣南红色革命历史、赣南历史名人生平事迹介绍、赣南政治、教育及社会建设现状及远景规划、有色金属矿业发展现状、赣南脐橙等特色农产品、赣南客家文化、采茶戏、兴国山歌,还有赣南旅游景点如通天岩、郁孤台、八境公园、龙南客家围屋等。

5.3.3 英译汉实践。

通过翻译一些与地方特色相关的英语材料来进行英汉翻译研究讨论。可以从China Daily里选取一些与赣南相关的新闻进行汉译训练,或者从英文Wikipedia里选择一些相关的赣南历史事件或者人物、地理或者民间文化等内容进行翻译,或者从有色金属矿业技术的入门性英语原著中摘取适当的内容进行翻译。

5.3.4 汉译英实践。

有了前面的学习与训练,就可以开始汉译英训练教育管理论文,将一些地方汉语材料翻译成英语。可以选取翻译市场上常见的翻译内容作为翻译实践与研讨的材料。比如本地经济形势介绍、交通及市场状况描述、特色产业的发展形势、地方文化的对外宣传描述等内容。就赣南而言,可以针对赣南的交通、有色金属采矿及加工发展情况、赣南脐橙的产业化运作、赣南客家文化在中国及世界的地位、以及一些旅游景点如崇义县阳岭国家森林公园等等材料进行翻译。

5.3.5 地方特色相关材料的翻译练习题目及参考译文。

提供足量的练习材料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翻译训练材料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由学生自行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翻译练习。教材附有相应的参考译文,以供学生揣摩语言组织、语义处理技巧,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5.4 教学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教学形式在不断更新,由于地方特色翻译教学属于具有市场针对性的专门课程,其教学形式需要深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课程的开发涉及到教学大纲的制定,其中包括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教学课时分配、课堂组织形式等具体操作细节,而这些细节必须要体现出与普通翻译课程不一样的特色。赣南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建设在教学形式上主要考虑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5.4.1 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

目前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应用已经得到较多学者的认可。[7][8][9]因为地方翻译材料相对比较专业化,其内容比较固定,翻译的重复利用率高,可以考虑针对赣南地方特色的翻译材料进行语料库建设,形成一个翻译记忆库,在教学中通过共享翻译记忆库来辅助学生进行翻译训练,同时,将这些学生的翻译训练译文加入系统,反过来又可以进一步充实原有的共享记忆库。国内目前较为通行的塔多斯(Trados)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翻译记忆与共享。目前外语系(部、学院)大多已经建立网络自主学习系统,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安装机助翻译系统极其方便,成本也低廉,可操作性强。[10]

5.4.2 结合田野调查教育管理论文,展开翻译训练。

地方特色翻译主要涉及当地相关内容,可以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使翻译内容变得具体可感,既可加深学生对所译内容的理解,也可激发学生的翻译热情。比如涉及赣南客家文化的内容,可以到客家文化城或者客家相关历史文化景点进行实地考察;若涉及有色金属产业的内容,则可联系相关企业,深入企业生产工地展开调查研究。

6.结语

本论文以赣南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开发与建设为例,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了地方特色英语翻译教学课程的建设,论证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还研究了课程性质、内容设置、教学形式等关键内容。基于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有其重要意义,它可以进一步推动英语翻译课程的多样化与专业化发展。由于各种限制,本研究还没有开展专门的教学实践,然后根据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估,从而得出较为客观的课程建设结论。这部分实验教学论证环节将由后续研究来完成。

[参考文献]

[1]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 中国翻译,2002,4.

[2]姜秋霞,曹进.翻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 中国翻译,2006,5.

[3]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7]王立非,王金铨.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方法及应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

[8]罗选民,刘彬.关于开放型语料库翻译教学的思考[J]. 外语教学,2009,6.

[9]徐彬.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设计与实施[J]. 上海翻译,2010,4.

[10]隋然.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翻译教学[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2,1.

翻译专业实训报告范文2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法是近年来全国高校采用的适合本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法。中医药院校本身具有专业独特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而应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学英语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培养中医药院校各医学专业学生的翻译技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传播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进行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进行翻译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需要。专门用途英语是与特定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它不仅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更具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因此,在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医药院校,英语翻译教学不能局限在英语专业学生中。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分配在各个医学专业,他们具有较高水平的医学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翻译技能,有助于培养同时具有高水平医学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有助于将中医药文化更准确更广泛的传播。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满足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强调职业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任务,创设真实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可理解性输入和输出、协作学习、主动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意义建构、提高翻译能力的教学模式。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遵循的教学原则包含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以协作互动为方式以及以学习情境为前提。在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设计不同内容和层次的任务,创设较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与同学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任务,从而获得较强的实际翻译能力。

三、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初探

英国语言学家JaneWillis将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步骤:任务准备(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focus)。任务准备步骤由教师根据每节课的主题和学生的特点介绍并引入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任务环即任务实施步骤(task-planning-report),学生讨论和分析后制定执行任务的方法和技巧,执行并完成任务后向全班同学汇报。语言聚焦包括分析(analysis)和练习(practice)。学生对任务中的语言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扩展练习进而巩固所执行任务。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任务型翻译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实际的翻译能力。任务可以围绕对中医药名称、中医药产品说明书、文献、会议报告、病历、实验报告、论文摘要和中医药文化知识等的英语翻译来进行。现以中医药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教学为例,对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1)任务准备。将学生按人数分为小组,让他们课前搜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医药产品说明书。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翻译理论和技巧,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去选择判断使用何种翻译理论及技巧。

(2)任务实施。学生汇报搜集到的中医药产品说明书,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翻译所需要的理论和技巧,制定计划。每个学生都有相应任务,对中医药产品的性状、功效、禁忌等进行翻译、讨论翻译各个部分所需注意的语言点和语法知识,并记录所遇到的语言难点。完成说明书各部分翻译后,在全班各组进行汇报,其他组可以指出翻译得精确或者不足的地方。这阶段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合作互助的精神。

(3)语言聚焦。教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相应的翻译理论及技巧,对语言点(医学术语、结构词和翻译结构等)进行讲解,并对学生记录的难点进行解惑。同时将翻译练习扩展到对中医药名称、病历等的翻译任务。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结语

教育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已经开始注重专门用途英语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与本校学科特点紧密结合,进行任务型翻译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富有成效,有利于培养实践型的高水平双语复合型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参考文献:

[1]袁智敏.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任务设计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2).

[2]张健.试论任务型教学法在ESP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54).

翻译专业实训报告范文3

关键词:同声传译;专业术语翻译;观察性研究

一、引言

术语是指经过业界权威机构认定的专业名词,对于学术界或其他领域的有效交流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如,2004)。术语的翻译在口译中凸显出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在口译中,由于其即时性的特点,听众如果对术语的理解有偏差,没有时间查阅资料进行确认;而同传译员也没有机会对术语进行解释,因此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对口译的质量和效果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世界主要口译行业组织,术语的准确翻译都是重要的质量要素,尤其是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它把术语明确地列入评估标准。术语翻译在口译中的作用还不止于此,“走钢丝假说”(tightrope hypothesis)认为(Gile,1999:159),口译员由于受个人能力的限制,任何一次口译任务中都可能会有误译和漏译(errors and omissions)出现。一些成熟的客户常常在口译进行之前对译员进行专业知识(subject knowledge)的培训,使他们详熟专业术语,以保证翻译的效果和质量。虽然专业术语的准确翻译对口译很重要,业内人士对此也一致同意,但是,术语翻译如何具体地影响到翻译的有效性,还没有详实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口译语料的分析以及通过译员和客户的采访,从术语学和语篇的角度来研究术语的翻译究竟是如何影响口译活动的。

二、研究方法

随着口译日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口译研究也逐渐从“哲学”和规定性的研究方式转向实证研究(Toury 1991)。但是,事实上口译研究中还没有足够的观察数据,因此Stenzl(1983:47)号召应有更多的描述性研究或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主要包括探索模式、集中分析模式和假设检验模式(Gile,1998:65)。本文要采用的方式是集中分析模式,即通过对观察数据的分析,集中对某个现象进行研究,这也是观察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模式。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语料的来源

本文的语料来自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6月在塘沽召开的《征信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的文本材料,以及各代表发言及同声传译的录音及书面材料,同时,作者还采访了会议组织者和译员,了解口译的整个背景。

(二)语料分析的结果

1.术语表达的概念的逻辑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误译和漏译造成的信息空白。在口译录音的书面材料中,可以看到,由于误译和漏译,会造成听众理解上的偏差,而术语的准确翻译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桥梁的作用,连接信息断层,增强口译的可懂性。以表1一段口译的文本为例:

E/Os (Errors and omissions)

从以上这一段口译文稿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译员的语言组织有些混乱,这一段明显地看出逻辑上有不连贯的地方,另外有些词使用也不太恰当。在1分45秒的口译任务中,有4处误译和1处漏译,虽然基本传达了讲话人的主要意思,但是有时仍能使听众迷惑不解。这一段中有三个术语:Benchmarking project基准研究;Qualitative benchmarking analysis 定性分析;Quantitative benchmarking analysis定量分析。由这三个重要的术语构建了这一段话的逻辑关系――属种关系: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Benchmarking project这个概念的外延完全包括了qualitative benchmarking analysis 和quantitative benchmarking analysis 两个概念的外延,也就是说,概念1为属概念,概念2和3为种概念。

而有的术语则在口译的文本中表现出它所表达概念的交叉的逻辑关系。比如:

原文:Our loans are primarily originated through mail, over the phone, or in the branch. …We make it extensive use of credit scoring, both in origination of loans, and account monitoring, we don’t ask for tax returns, or financial statements. Our decisions are largely, primarily based on credit bureau data, and particularly credit reports. About 90% of our businesses are made without collateral.

译文:……我们的多数贷款是通过邮件、打电话或通过分行柜台来发放……另外我们大量使用信贷评分,不光是在贷款的发放还是在账户的监控当中,我们也不要求申请贷款的人给我们提供纳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我们的业务主要凭借信用机构的报告,信用报告是关键。大概90%的贷款是不需要担保物就可以发放的。

在上面这段口译文本中,可以看到信贷评分(概括消费者信用报告在某时段的一个分数)和信用报告(消费者过往的信贷记录)的外延有一部分相同(消费者信用),有一部分不同(某一时段的信用分数;过往记录),因此它们的逻辑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术语翻译的规范和标准对于口译的效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起到了超越普通语言的交流功能。通过术语所表达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凸现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填补了由于误译或漏译给听众带来的信息空白。

2.术语准确和统一地翻译可以更完整地表达术语所限定的概念系统,增强口译语篇的连贯性。由于口译即时性和译员语言能力的限制,口译语篇常常会缺乏连贯性。Beaugrande和Dressler(1996)认为,连贯性语篇的各组成部分,即语篇深层的概念和关系以某种方式使彼此之间可及和相关(mutual access and relevance),缺乏这种可及性或相关性的语篇会造成语篇受众的理解困难,从而影响交际效果。在口译中,这种语篇深层的概念就是由术语表达或限定的。如果译员对术语的翻译准确统一,能够体现术语所表达或限定的概念系统,那么,语篇深层的概念和关系或它的句子之间的可及性和相关性,就可以表现出来。因为,从术语学的角度来看,代表概念的各个术语之间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存在邻接性,从而会产生概念系统中“整体-部分”的关系,这种关系即前面所提及的语篇深层的概念关系。下面这段汉语译文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译文:我们把我们自己重新改组,大概是十年以前,重新大改组,原来呢,是做一个发展的融资银行,成为一个完全的、庞大的、小型微型企业的这样的信贷银行,所以呢,我们很好地利用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大大地利用了各种技术。实际上,我们是成本最低的技术方面的银行。特别是,在过去的三四年间,我们重新进行了改组,进入了全球的市场,走到了印度以外。

从以上这段口译文本,可以看出术语所表达的概念系统中,概念之间的“时间上连续关系”或“时间上的邻接性”(冯志伟,2006)。根据这种概念间的关系,听者可以了解个体,即这家银行发展的过程。以上这段内容在各概念时间上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融资银行(financial institution)改组(restructure)小型企业信贷银行(small business)。

这三个术语所表达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明显具有时间上的邻接性―即该家银行是通过改组由融资银行发展成为专门为小型企业服务的信贷银行。

因此,术语的准确翻译可以表达其限定的概念关系,增强了口译语篇各部分之间的连贯性,因此也提高了其可懂性。

3.对于术语详熟的了解可以使译员更注重翻译的语用层面,译员可以更有效地传达说话人真正的意图以达到更好的译语的交际效果。随着对口译活动性质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不再简单地把口译活动看作是源语信息在语言符码层面上的机械转换,而更多地把它看作是一种在具体社会情景下的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交际行活动(刘和平,2005:12-18)。因此,不再仅凭原文和译文对比衡量口译质量,更要充分考虑交际因素。而在此次口译任务中,译员确实表现出了利用术语维护全局的交际策略。

Speaker:……It shows the account of businesses by annual revenue.According to D & B, which provides services on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n businesses, I say ,around the world.The red bars on the chart show you that the number of businesses on D & B, in its category revenue box, for example, there are two and a half million businesses within 50,000 to 100,000 dollars.

译员:邓百氏通过年收入、年销售收集了大量的企业的调查数据,在美国根据邓百氏的统计,邓百氏在美国能够统计到1100万到1200万企业的情况,那么当然邓百氏并不可能统计到美国所有的企业,红色的柱子体现的在邓百氏当中(显示),他们对于按照年收入做的对于企业的划分,比如说,我们看到美国有250万家企业在邓百氏数据库当中,他们的年销售额是在5万美元到10万美元之间。

从以上这段译文可以看出译员对于术语使用频率很高,在这段1分11秒的口译的文本中,译员使用邓百氏咨询公司的名称多达6次,而讲话人实际只使用了两次。显然,译员在利用邓百氏公司的这一专有名词增加其口译的交际效果,增强了翻译的语用层面。虽然,邓白氏公司不是专业术语,但由于它在业界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它也有丰富的专业内涵。由此可以看出,熟知术语翻译可以使译员利用术语增强翻译的交际效果,提高其语用意识。因此,在口译活动中,对于术语翻译不但不会增加翻译的复杂性,相反,如果在译员对术语熟悉的前提下,它会大大增强译语的交际效果。

4.术语的准确翻译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期望值,从而提高翻译质量。口译活动中,客户的期望值已成为口译质量评估中的一个重要因素。Chesterman (1993:9)提出“expectancy norms(期望模式)”的概念,即客户对于口译的质量或译员的口译活动有不同的期望标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曾有专家关注终端客户对于口译的要求和标准。Kurz & Pochhacher(1995)曾经做过一个双语问卷调查,发现客户对于翻译质量的标准和其他与口译相关的人员对翻译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涉及语法、衔接、口音等十六项评估内容中,最被客户看中的只有三项―语义的连贯性、逻辑的衔接性和正确的术语,而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也提到,语义的连贯性和逻辑的衔接性有时是可以借助术语的翻译来实现的。在很多大型的会议中,尤其是技术性强的口译活动中,同声译员的口译表现,比如声音、语音和流利程度等评估标准并没有特别受到客户的重视,而术语和逻辑是客户期望模式中的重要因素。

5.客户对译员进行专业知识(包括术语)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本次口译的客户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口译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该会的组织者说,尽管三位译员都常常作金融方面的口译工作,在会议召开之前,人民银行的专业人士仍对译员进行了一周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讲解讲话人在讲话时用到的幻灯片以及术语的使用,术语的翻译在培训中是很重要的内容。此外,对语言专业术语的培训,涉及到了一个术语的内涵――概念的问题。而客户对于口译员的培训,解决了译员不但要掌握术语,还要理解术语所表达的概念的问题。

四、结论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作者通过译员的语料分析和对于口译客户的访谈,得出了尝试性的结论,从术语学和语篇的角度,探讨了术语翻译的准确和统一,不但可以弥补由译员能力极限造成的漏译和误译而引起的听众的困惑,并且还可以增强口译语篇的连贯性;同时还可以使译员更注重翻译的语用层面,以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这也证实了口译教学中术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过,由于本文的语料只为金融会议的口译文本,因此,该结论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使用更为广泛的语料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Chesterman,A.“From‘Is’to‘Ought’”:Laws,Norms and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J].Target,1993,5(1):1-20.

[2] Beaugrande,R.de & Dressler,W.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M].London:Longman,1996.

[3] Gile,D.Testing the Effort Models’tightrope hypothesi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A contribution Hermes[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9,(23):153-172.

[4] Gile,D.Observational Studie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nference Interpreting[J].Target,1998,10(1):63-69.

[5] Kurz,I.& Pochhacker,F.“Quality in interpreting,”Translatio,FIT Newsletter N.s.1995,14(3/4):350-8.

[6] Stenzl,C.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Groundwork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Model[D].University of London,1983.

[7] TOURY,G.IDEON.“Experimenta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Achievements,Prospects and some Pitfalls”[J].Tirkkonen-Condit,1991:45-66.

[8] 冯志伟.术语学中的概念系统与知识本体[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6,(1).

翻译专业实训报告范文4

近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其他认知科学理论的发展,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模式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有声思维法(Think-aloudProtocols,简称TAPs)作为一种探索翻译内在过程,即译者大脑思维、操作过程的途径被认为是所有研究翻译过程的方法中最可能(或最接近)反映翻译时大脑运作过程的方法,其实质是属于心理学中收集思维过程数据的内省法或口语报告法的一种,要求受试者在完成一个任务时大声讲出大脑的一切所想,它最早被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用于研究人类问题解决过程。在此以英语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商品说明作为翻译文本,以有声思维作为实验方法,观察受试者的翻译过程。通过商品说明翻译过程的实验研究,一方面进一步了解理工科院校英语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完成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并具有一定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其具有的特定文本翻译过程的特点,以及理解中常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两种翻译过程的异同,观察其翻译单位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应用等相关情况。 一、实验设计 本研究选择了单一受试者。受邀的3名受试均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并具有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包括112小时的笔译课程和64小时的口译课程,属于语言学习者。之所以选择语言学习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有声思维数据来了解受试所在年级学生的翻译能力。受试的L1(第一语言)为汉语,L2(第二语言)为英语,其中未有语言表达缺陷者或双母语者。受试的选择遵循自愿、匿名保证等原则。受试基本信息见表1。实验中选取了一段中文和一段英文的商品说明。原文的理解难度应当适中:太简单了不能体现受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别;太难容易影响受试的情绪,使其悲观消极应付敷衍,进而影响翻译过程中有声思维数据的客观性。实验中所用的英文商品说明原文出自Sony公司所生产的低音扩音器2011年版的使用说明,中文商品说明原文选取了中国大陆同仁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2011版的使用说明。两段说明材料均保留了一些英汉各自的语言特点。两段材料中各选取了八句话,一方面考虑到有声思维实验客观上要求所选取的翻译材料难度不能太大,另一方面考虑到实验时间不宜太长,宜控制在一小时内,以减少时间过长对于实验数据的影响。原文基本信息见表2。 (一)研究方法与实验程序 本实验采用TAPs与回想式访谈相结合的分析模式。以TAPs数据统计翻译单位与翻译策略的分布情况,在讨论和分析中结合回想式访谈。在试验准备阶段,受试者要先接受有声思维的培训,主试对受试进行一对一培训,使受试了解试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实验训练。培训中采用了一段包头市本地方言来进行有声思维示范,让受试者进行从方言到普通话的语内翻译练习。在培训中主试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并作一些必要调整,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受试可以熟悉实验场所及其设备。在正式实验开始前,主试会给受试一段英文商品说明进行热身练习。当受试进入比较自然的状态后,主试将需要翻译的商品说明文字稿交给受试。本研究中两段商品说明分开发放给受试,即当受试完成一项翻译任务后,再把另一段给受试。实验过程中主试不能干涉译者的单独翻译过程,主试负责用录音设备记录受试所说。两段翻译任务完成后,受试接受采访,其中涉及的问题有:有声思维是否影响你的翻译过程?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进行有声思维报告时,多大程度地反映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在翻译过程中你的翻译单位更多的集中在哪个层面?就翻译策略来讲,你最常用的是哪类翻译策略?对于实验所用的商品说明,你翻译的难点在哪些方面?自己认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语料分析方法 1.数据处理。本实验包括两种数据:有声思维数据以及对受试的后继访谈。有声思维数据在实验完成后要撰写成文字稿,在转写过程中,有声思维数据中包括的一些翻译步骤(阅读、停顿、重复、修改、评价、策略)也要进行相应地标注。 2.翻译单位的数据统计。翻译单位的切分标准遵循Jaa-skelainen的定义,重点关注受试的注意力单位,将翻译单位划分为M(词以下)、W(词)、P(短语)、C(小句)、S(句子)、D(句义)共六个层次。如果受试以查阅词典的方式来解决某个词或词组的翻译,单位即为词或词组;如果受试在整体把握句子的时候,夹杂着反复考虑解决单词翻译的步骤,则将句子和词的单位各统计为一次。这样就可以比较方便地统计出该受试在进行该文本翻译时分布在不同语言单位上的翻译单位数量。 3.翻译策略的数据统计。本研究中参考Lorscher所列举的翻译核心元素建立编码。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核心元素包括RP(发现问题),VP(报告问题),→SP(寻找办法),SP(问题解决),PSP(问题初步解决),SPN(问题暂时未解决),SEARCHSP(问题遗留),SPa,b,c(问题部分解决),MSL/MTL(原文/译文复读),REPHR.SL(原文重释),REPHR.TL(译文重释),CHECK(文本检查),OSL(原文重组),OTL(译文重组),REC(原文阅读),[TS]com(文本评价),T(直接翻译),ORG.(文章总体把握)。 二、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翻译单位的统计与分析 3位受试翻译2篇文本时运用的翻译单位统计如表3所示。将受试的汉译英和英译汉两种翻译方向的翻译单位合并统计后,汇成柱状图进一步分析的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表3和图1,笔者发现译者翻译时采用的翻译单位有以下特点:其一,同一译者在做英译汉与汉译英时所采用的翻译单位的百分比存在明显差别。这说明原语文本对译者翻译单位的选择有一定影响。其二,受试的翻译单位多分布在词和词组上,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翻译特定词语,对于短句、句子以及语篇层面的翻译单位把握不多。这说明英语学习者使用的翻译单位比较小。其三,英译汉中以词为翻译单位占受试所采用翻译单位统计总量的62%;汉译英中以词为翻译单位占受试所采用翻译单位统计总量的32%。这说明英译汉中以词为翻译单位的比例较汉译英高,进一步说明母语向外语与外语向母语的翻译单位分布有明显差异。#p#分页标题#e# (二)翻译策略的统计与分析 1.翻译策略核心元素的统计与分析。本研究将参加者所使用的潜在翻译策略要素就英译汉与汉译英中分别进行统计。潜在翻译策略是与原始翻译策略相对的概念,包括MSL(原文复读)、MTL(译文复读)、REPHR.SL(原文重释)、RE-PHR.TL(译文重释)、CHECK(原文检查)、OSL(原文重组)、OTL(译文重组)、REC(原文阅读)、T(直接翻译)等。3位受试翻译2篇文本时运用的潜在翻译策略的核心元素统计如表4和表5所示。将受试的汉译英和英译汉两种翻译方向的翻译策略合并统计后,汇成柱状图进一步分析的情况如图2所示:根据表4、表5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策略核心元素分布的一些特点:英译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翻译策略核心元素是复读原文(MSL)与重释译文(REPHR.TL),出现的频率分别是18次和15次;汉译英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翻译策略核心元素是复读原文(MSL),重释原文(REPHR.SL)与重组译文(OTL),出现的频率分别是29次、11次和17次。本次实证研究中复读原文成为运用最多的策略,是因为受试虽然具有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但对商品说明这种科技文体的翻译并不能驾轻就熟。同时,英译汉中的重释译文与汉译英中的重释原文说明无论何种翻译方向,重释更多的都是汉语,这一现象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受试对外语的敏感度相对较低,用母语表达更自然、有效。 2.翻译策略类型的统计与分析。以上对翻译策略核心元素的分析可看出,核心元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系列核心元素组合成的翻译策略构成了受试实际运用的翻译策略。本次试验中受试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Type1:RP-(-P)SP/SEARCHSP发现问题后,受试很快找到(初步)解决办法或意识到问题难以解决。Type2:RP--→SP-(-P)SP/SEARCHSP发现问题后,受试开始寻找(初步)解决办法,结果受试很快找到(初步)解决办法或意识到问题难以解决。Type3:(RP)--VP-(-P)SP/SEARCHSP发现问题后,受试口头报告问题并很快找到(初步)解决办法或意识到问题难以解决。Type4:(RP)-(-→SP)--VP-(-→SP)--(P)SP/SEARCHSP发现问题后,受试口头报告问题并开始寻找(初步)解决办法,结果受试很快找到(初步)解决办法或意识到问题难以解决。 3位受试翻译2篇文本时运用的潜在翻译策略类型统计如表6所示:从表6中可以看出,除了基本的策略,受试为了解决翻译问题还尝试了很多扩展策略,占所采用策略的89%。结合后续访谈,这一现象反映了翻译过程是一个需要积极思考的复杂过程,该过程需要多次尝试、仔细斟酌。从上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P2在英译汉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多于其他两位受试;P3在汉译英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多于其他两位受试。内科大英语专业老师对受试的翻译转写稿进行评议后发现,P2的英译汉优于其他两位受试,P3的汉译英优于其他两位受试。以上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中的英语学习者的译文质量与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频次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过对三位英语学习者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我们对英语学习者的翻译过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研究结论主要涉及两方面:翻译单位的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运用。在翻译单位的选择上,实验数据表明,英语学习者翻译单位的选择是富有变化的,不拘泥于某一层次的翻译单位。而且受试所选用的翻译单位较小,翻译过程中以寻找词汇和词组的对等意义为主,较少关注断句、句子以及语篇层面的翻译单位。另外,英译汉中以词为翻译单位的比例较汉译英高,说明母语向外语与外语向母语的翻译单位的分布有差异。在翻译策略的运用方面,实验数据表明,英译汉中复读原文的次数多于汉译英中的次数,汉译英中复读译文的次数也多于英译汉中的次数,这说明受试在试验中复读较多的内容都是第二语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试对两种语言的熟悉度和敏感度会影响翻译策略的运用,同时对翻译转写稿的评价也反映出英语学习者的译文质量与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频次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研究关注英语学习者的翻译过程,运用TAPs结合回顾性访谈的分析模式。但是,由于TAPs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以及实验受到样本数量与特征、文本选择、主试的主观性因素等条件的限制,本文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翻译专业实训报告范文5

翻译工作是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渠道和桥梁”、“关键环节”、“重要工具和手段”、“不可或缺的桥梁纽带”……,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的历史、现状和效果如何?当前翻译事业面临什么困境?应从哪些方面改进、拓展和建构?上述热词和思考被带到2012年12月6日召开的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上,两百多位与会者共同探讨翻译活动和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寻找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和路径。

本文由收集整理

责无旁贷

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是我国建国以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性的翻译工作会议,也是翻译界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地推动翻译工作服务中外交流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工作大局的一次重要会议。前国务委员、中国译协名誉会长唐家璇,副部长、中央外宣办主任王晨,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李肇星,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

唐家璇名誉会长指出,要准确地展示中国的真实形象,除了处理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甚至外交上的一些因素外,翻译工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与时俱进地不断加强和提高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他对在新时期进一步做好翻译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从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高度,更加重视和支持翻译工作;二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不断深化对翻译工作和翻译行业的科学认识和研究;三是翻译工作者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王晨主任强调,这次座谈会是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我国未来发展走向的背景下召开的。大会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对推动全国翻译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指出:要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清翻译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翻译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对外传播事业发展的高水平翻译人才;要发挥中国译协的优势和作用,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团结合作共进的工作机制。

李肇星会长表示,中国译协成立30年来,一直将推进翻译事业与改革开放、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相连,组织引导翻译工作者承担起中外文化交流的责任,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汇交融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总结经验,克服和改进不足,更加广泛地团结全国翻译工作者,以更加开阔的思路和务实的措施推动中国翻译事业,更好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更好地为中国人民和全人类的进步事业服务。

周明伟局长指出,翻译是中外交流的桥梁,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吸收借鉴全人类文化文明成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进一步促进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强行业发展的规划,促进行业交流;二是深入学习了解外部世界,不断提高翻译水平,重视跨文化交流、跨文化再创作能力的培养;三是规范行业管理,实现科学发展。

伟大实践

本次座谈会了首批两部《中国翻译行业年度发展报告》。一个是《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这是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的,是建国以来中国翻译行业首次的权威行业报告,对于进一步加深对翻译行业基本规律、专业特点、发展趋势的认知和把握,科学有效地规划和组织相关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另一个报告是《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由中国翻译协会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是我国首部反映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历史轨迹和发展现状的专题报告。《报告》以中国的出版机构在1949-2009年间出版的各种外文图书书目为依据,对中国60年对外译介出版的总体情况和基本数据进行了梳理。这项研究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文化对外翻译的总体情况。

《报告》将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的发展轨迹分为两大历史时期,即1949—1979年的前30年和1980—2009年的后30年。研究结果显示,在前30年间,中国共用44种外国语言文字翻译出版了中国文化类图书9356种,其中毛泽东著作和政治、法律类文献的外译出版是主体,两项合计达到5754种,占总品种62%,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译介只作为辅助内容进行对外翻译出版,这体现了前30年间中国对外译介的文化特征。在后30年里,各语种对外翻译出版图书9763种,其中最多的是历史、地理类图书,共计2426种,占25%(而在前30年,历史、地理类图书仅出版187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类图书仅为48种。

《报告》认为,新中国60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深刻影响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的发展进程。在指导思想上,对外文化翻译出版在前30年间基本上

以服务于国家政治外交、对外宣传的需要为主,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而后30年的文化对外翻译,则随着国家改革开放,逐渐褪去文化政治时代特征,对外文化翻译恢复了文化中介与沟通桥梁的功能,在兼顾国家对外宣传的同时,步入专业化和产业化融合的多样化发展轨道。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在国家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带动下,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华学术外译计划等国家主导的对外重大项目为牵引,中国的对外译介出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外译介的内容不断丰富,队伍不断壮大。中国文化对外译介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历史新时期。

远虑近忧

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中国译协第一常务副会长郭晓勇在大会上做的题为《加快推进翻译工作,服务中外交流大局》的主题报告中,就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他指出,目前我国翻译工作的现状及整体实力,与国家文化建设要求和社会、时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还存在不少可能影响翻译工作健康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对翻译工作重要性及其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应有的关注。社会上认为懂外语就能做翻译的误解普遍存在,对于翻译的高度专业性和较长的培养期等特点认识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翻译工作的发展。二是行业定位不明、缺乏准入制度,造成一批资质较差的翻译企业和个人进入翻译市场,导致恶性价格竞争和翻译质量低劣,直接影响到我国翻译行业的形象和信誉。三是能够承担日益扩大的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翻译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高端中译外人才严重短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四是语言服务业的总体规模偏小,信息化水平较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能力,行业整体现代化水平不高。

而在所有的远虑近忧中,“专业人才缺乏”被多位发言者提及,成为座谈会的关键词。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在他题为《新闻出版走出去的七个“什么”》的演讲中介绍了新闻出版走出去的基本情况,同时也特别指出了新闻出版走出去的困难,而困难之一体现在信息服务、平台服务、中介服务的欠缺。比如:我国有很多优秀文学作品亟待推介到海外,但又苦于找不到好的译者。他表示,愿意与中国译协等相关行业协会合作,共同搭建可供作家和译者进行双向选择的服务平台。

路线图

与会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就提升文化对外传播领域的翻译质量,培养对外传播翻译人才,积极探索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创新之路,促进我国对外交流事业的健康发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郭晓勇在主题报告中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翻译工作,更好地服务改革开放和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了五项建议: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和重视翻译工作;加强对行业和翻译专业领域的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着力缓解人才资源紧缺问题,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翻译人才队伍;推动翻译行业创新,提升全行业的现代化水平;以行业发展为己任,加强行业自律和自身建设。

针对翻译人才短缺问题,郭晓勇建议高度重视对高素质、专业化紧缺翻译人才的培养,建立起连接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从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践和就业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翻译专业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不仅有良好的中、外文语言基本功,同时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以及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翻译人才评价认证体系并在全社会宣传推广,使各行各业都认识到,只有真正实现翻译的职业化,才能保证翻译水平和翻译队伍的健康成长。

据悉,中国译协或将在2013年启动翻译人才状况调研,并将其纳入2013年翻译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关于对职业化的翻译人才的具体要求,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友义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谈到文化走出去所需要的翻译人才,一方面他们应该具有扎实的中外文语言基本功底,另一方面也要经常冷静思考翻译之外的问题,包括:我们想同外国人分享的所谓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什么?哪些文化因素最值得对外输送?外国受众最需要了解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有什么不同需求?如何加以广泛的传播?如何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华文化对全人类

翻译专业实训报告范文6

关键词: 常州 旅游公示语 英语翻译

旅游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随着中国和世界交往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观光,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的旅游景区的公示语英语翻译愈发重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一些旅游景点的公示语英文翻译存在一些问题和错误,这不仅让一些外国游客对这些翻译大摇其头,更阻碍中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的一些报纸、杂志和网络也不时报道由于景点公示语翻译不到位而导致的一些问题。

常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在常州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常州主要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文翻译对于外国游客在常州的旅游起重要作用,常州主要旅游景点的公示语英文翻译的规范对于打造常州国际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常州主要旅游景区的公示语英文翻译调研,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常州旅游公示语英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分类,并对如何进一步改进常州主要旅游景点的公示语英文翻译提出对策。

一、常州主要旅游景点公示语英文翻译存在问题

调查发现,常州大多数旅游景区的公示语英文翻译比较规范,按照江苏省制定并颁布的《江苏省旅游景点景区名称英文译写规范》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文件进行翻译。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1.公示语英文翻译出现单词拼写错误。

调查发现,常州一些旅游景点的公示语英文翻译英文单词拼写出错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有的景区把英文的“请”“please”翻译成了“pleace”,一个单词之差,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样的翻译会让外国游客困惑不解。

再如“禁止吸烟”的英文翻译“No Smoking”,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有的景区公示语竟然翻译成了“No Somoking”,实在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类似的错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还有一些,主要原因是因为相关标牌制作单位没有对标牌的英文翻译进行审核,景区在接收这些标牌时也没有进行认真的核对,从而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

2.部分公示语英文翻译语法错误明显。

公示语翻译一般采用祈使句,在英文翻译上一般采用一般现在时。但是调查发现,部分公示语的翻译存在明显的语法错误,比如说某一景点在提醒游客当心台阶“小心地滑”时翻译成了“Minds Your Step”,译文中minds明显不符合英文的语法规则。英文的祈使句一般用动词原形,不会采用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

在对景点介绍的翻译中,存在一些明显的语法错误,比如句子的主语明明是“我们”(we),后面的谓语动词却用了第三人称单数谓语的形式;有的主语是第三人称,但是谓语动词却没有进行相应的变化。虽然这些错误不会影响外国游客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但是会给外国游客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不利于常州国际形象的提升。

3.部分关键公示语英文翻译缺失。

调查发现,一些景点的关键公示语缺少英文翻译,只用汉语表示,这给外国游客的旅游带来极大的不便,对外国游客来说,他所关心的除了景点的介绍,更为重要的是景点的开放、关闭时间,下一次开放时间间隔多久,以便于安排行程。关键信息的缺少,会让外国游客无所适从。

除此之外,景区公示语英文翻译还存在一些诸如中式英语、英语字母的大小写不统一、部分词汇同一景点翻译不一致等问题。

二、常州主要旅游景点公示语英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分析

常州主要旅游景点公示语英文翻译存在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

1.旅游景点的公示语英文翻译缺少统一的监管,致使各旅游景点各行其是。

调查发现,市里缺少对各个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监管的部门和机构,很多景点根据实际需要自己通过招标或者个人联系进行相关标牌的制作,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和规范的流程。

2.旅游景点的标牌制作单位没有准入机制,各类广告公司、标牌制作公司鱼龙混杂。

调查发现,各旅游景点对公示语的英文翻译并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部门,而是由各个景点的相关部门对外联系通过广告公司进行景点公示语标牌的制作。相关广告公司的差别很大,有的广告公司比较正规;有些广告公司规模较小,公司的实力一般,让资质很低的公司对英文翻译负责,恐怕不是很现实。

3.部分景区对制作标牌的验收工作不严。

在标牌运到景区后,部分景区对标牌的验收不严或者流于形式,致使部分存在较大问题的标牌没有及时查出。另外,也存在部分景区工作人员外语水平不是非常高,遇到问题难以把握的现实问题。

三、常州主要旅游景点公示语英文翻译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常州旅游景区公示语英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规范公示语英文翻译,为打造常州崭新国际形象做贡献。

1.成立专门组织,监管公示语外语翻译。

公示语的翻译对外国游客非常重要,对打造常州开放的国际形象也很重要,相关部门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认识和对待这一问题,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或者机构,加强对公示语外语翻译的监管力度,通过聘请专兼职的外语翻译审核人员对相关的公示语外语翻译进行把关,从而使公示语外文翻译有章可循,杜绝各类错误的产生。

2.建立旅游景点标牌制作准入机制。

对于承接旅游景点标牌制作的企业,建议由旅游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企业准入设立门槛,对承接类似业务的企业的资质、注册资金、公司规模等制定相关的标准。建立旅游景点标牌制作黑名单制度,对于在承接景区标牌制作出现严重问题的企业加入黑名单,使其不得进行业务的承接,让企业提高责任意识。

3.加强旅游景区从业人员的外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