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哲学论文范例6篇

建筑哲学论文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建筑学哲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一、哲学与建筑

哲学是属于一般性科学,而建筑学属于特殊性科学,想要论证建筑学有没有可能与哲学交互,首先就要了解建筑学与哲学的内容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了解两者的内容,理清二者之间的联系,才能从中发现两者是否有交互的可能性,下面就谈谈哲学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

(一)建筑与人类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人类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建筑了。从一个人的诞生、成长、学习、居住、工作、甚至是丧生都离不开建筑所建造的空间,也就是说人类存在的形式与建筑体是息息相关。虽然建筑中部分结构的构建与自然规律相符合,但它却是人类主观目的下诞生的产物,还包含了人类思想认识等观念,所以建筑是一个复杂而且存在内在矛盾的存在事物。

(二)认识哲学与建筑学

物质材料构成了建筑,构建的过程中其组合方式要与自然规律相符合,所以建筑是构成科学研究的对象;然而,建筑记录了人类历史与文化;因为历史,它成为了现在人类对历史的共同记忆;因为文化,它被赋予了人类情怀,同时也赋予其一种带着沧桑的生命气息,所以建筑也就成为了哲学家文化探讨和研究的对象;因此建筑学拥有了科学和艺术的双重特征。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我们都无法否认建筑已然成为人类生存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了人类直观感受自己存在的一个参照物。不同的建筑给人的感受是不相同的,建筑客观存在的一般性及感知认识论的一般性使得其成为了哲学的探讨对象和研究对象。总之,建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这个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筑的哲学问题主要是思考建筑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变相思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毕竟在如今的人类世界中,建筑早已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同的学者,对哲学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同,从而导致两者的关系仍旧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现在比较普遍的理解为:建筑学和哲学的关系就是特殊性科学与一般性科学的关系。

二、建筑学与哲学交互的可能性与实践

建筑的构建结构虽然要符合自然规律,但是其产生的主观原因却在于人类,而建筑诞生之后所承载的沧桑历史及包涵的人文情怀,都散发出迷人的哲学魅力,这种魅力不仅是人类的共同记忆,更是让诸多哲学家为之着迷,不能自拔,所以人类成为建筑学与哲学之间的纽带。也就是说哲学和建筑学交互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与人有关,一方面可能是有哲学家倡导的,他们以严格的分析精神来解剖建筑学中所表现的哲学精神,从而完成哲学深度到建筑学深度的越界,这不仅表现了哲学与建筑学交互的可能性,也为建筑学提供了其他的视角;另一方面可能是有建筑师与建筑理论家倡导的,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建筑学理论,发现其中相关概念阐述缺乏对溯源性的探索,这也就给他们在建筑学上的研究实践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不解,这也就为建筑学与哲学交互诞生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那么怎么去看待这两门学科在交互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又怎么去探究哲学在建筑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又如何去评价它在建筑学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呢?这都是需要我们分析和思考,只有理清这其中的脉络,才能更好的说明两者交互的可能性。下面就从可能性与实践两个方面开始展开分析。

(一)两者交互的可能性

哲学和建筑学交互出现的可能性与建筑师及建筑理论家有着很大的联系,他们在长期的建筑工作发现有些建筑学问题很难通过建筑科学来解释,于是产生了一种向哲学寻求解惑的愿望并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通过这种愿望的持续发酵,使得哲学与建筑学这两门学科在学科之间得以互动,也就是本文说的“交互”。研究交互的意义主要是研究交互的结果,很显然这两门学科交互的结果对建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交互的结果中包含了一些逻辑与路径,建筑学正是通过这些逻辑与路径来探索该学科有关概念的溯源性。

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将哲学和建筑学交互的定义不同,对于哲学家来说,这两门学科的交互定义就是“越界”。这种观点的诞生不是没有原因的,二十世纪知识领域开始迅速扩张,而且这种扩张还有严格的专门化风格,在种极为复杂的背景下,“越界”这一观念应运而生,这些在郑炘教授的《关于建筑的科学哲学》一书中都有提及到。这种定义与哲学与建筑学交互的可能性的第一个方面也不谋而合,这不仅是建筑学的需要,也是当代哲学越界研究的需要。

(二)建筑学与哲学交互的实践

正如前文说到的建筑学与哲学交互的出现很大程度可能是由哲学家倡导的,这一点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实践和论证,这也是两门学科交互实践中的第一种类型:由哲学家倡导,让哲学思想向建筑学渗透。例如著名哲学家康德常常就以建筑学方面的描述来阐明其美学思想,他曾经说过:“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直观中让人感觉喜欢的东西装饰到一栋建筑物上,前提是那不是教堂。”他还对教堂、博物馆、花园和宫殿等建筑物作出了美学分析,提出了建筑的没应该属于美之列的观点,还认为所有形式的美都要以其目的概念为条件。曾经还有人提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观点,这一观点在提出的那一刻就处在绵绵不休的争论海洋中。然而这种观点或相近的观点并不是一家之言,德国的著名哲学家谢林和著名诗人弗·施莱格尔以及文学家歌德都过这方面的比喻。这种观点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已经无从考究,但是这都表明了哲学家从哲学越界到建筑学的事实。

前文已经提到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师在长期的建筑工作发现有些建筑学问题很难通过建筑科学来解释,于是产生了一种向哲学寻求解惑的愿望,并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而正是这种愿望使得建筑学与哲学交互的第二种实践得以诞生。

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去研究事物在原始属性方面的路径基础早已成为建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它大幅度的促进了建筑学在建筑生成价值和意义上的研究,同时也对建筑的本质做出了一定的阐释。

在哲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可以让建筑师不过于主观,从而变得高尚,不过于贪婪,从而变得谦虚诚实。建筑师追求的价值与哲学有着很大联系,因为没有廉洁和诚实的价值观是难以作出合适、合理的设计。同时哲学还能是建筑师的视野挣脱利益欲望的囚牢,让建筑师更加珍惜建筑职业所带来的声望,这就是哲学对建筑师的影响。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建筑学与哲学交互的可能性已然存在,而且这种论证正在向评估其实践意义而转变。许多哲学家往往都将建筑看为哲学的一般思考对象,通过以哲学的思维从外部来审视和讨论建筑,从而去了解建筑的本质,而从建筑师方面来看建筑学与哲学交互,又为建筑师提供另外的一种视角——哲学的眼光,它可以建立起某些路径,这些路径使得某些抽象性的建筑概念和建筑形式生成以及运行设计之间形成联系成为了可能,从而启迪建筑师,使得他们在建筑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张宇,王其亨.“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探源——提法及实践[J]. 世界建筑. 2011(02)

[2] 郑炘.建筑哲学——从哲学的观点看建筑[J]. 建筑与文化. 2010(03)

[3] 关于建筑的存在论思考[J]. 建筑与文化. 2010(03)

[4] 场所问题[J]. 建筑与文化. 2010(03)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海德格尔;建筑设计;空间;西方哲学

一、哲学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科学文化发展有着指导作用和智慧启迪作用。

纵观人类设计史和文明史,建筑设计自始至终都会受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例如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到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到康德的理性主义,再到近代的科学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等思想流派,都深深地影响着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①同样也影响着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的发展。

十九纪以后,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追求的是技术革新和提高生产效益,在建筑界则表现为对功能主义的追求。这一时期的建筑的技术美学是主流,它影响并试图改变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在现代主义发展时期,西方建筑流派和哲学思想是繁多,如“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机器美学”“装饰就是罪恶”等主张,如未来派、风格派、极少主义等流派。从总体上看,它们都倾向于功能主义的美学取向,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时期建筑的美学风格可以归纳为“功能主义”的技术美,因为它们的审美特征都表现为功能决定一切,形式要服从能。国外建筑美学正是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才产生很多设计大师如密斯、柯布西耶、莱特、格罗皮乌斯等等。他们的作品都强调功能和实用性,功能以外的色彩、装饰等均不做过多考虑。我国改革开放时,深受这种哲学思潮的影响,以至于大部分的建筑及室内设计都是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的。因此,哲学影响着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就决定了他们的作品风格。

二、西方哲学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西方传统哲学思想是一种主、客两元对立的自然观,“以人为本”曾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它把“以神为中心”转向了以“人为中心”,是历史性的飞跃。这种思想构建了整个西方现代文明。也正是在这种哲学的影响下,西方的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可以说,是西方的科学与技术让我们拥有了极度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地球的资源正在枯竭,生态平衡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该何去何从?人类社会又该走向何方?

在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准是创造财富的多少,人生价值观也是收入的高低。这种思想在客观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正是在这种功利主义的驱使下,使许多设计公司及设计师,为了得到项目工程,把设计变成了谋取利润的砝码。从而产生了许多对环境、人文不负责任的设计方案极大地浪费了地球有限的资源。这种纯功利性的行为夸大了设计的商业价值,而遮蔽了建筑设计本身的真正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国际上出现了“绿色设计”的浪潮,倡导社会责任感、反对屈从于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反对单纯的“以人为本”设计,而主张更加适应环境的设计。虽然这些思想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要彻底改变现状及给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就不得不摈弃西方传统哲学思想中消极的因素,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特别是设计师对建筑的重新认识,以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问题种种,确实需要从哲学的层次来思考建筑设计及其本质。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的价值。

三、海德格尔的建筑哲学

现代西方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海德格尔(德, 1889―1976)对西方传统哲学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反对传统哲学的主、客两元对立的自然观,并创立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海德格尔本人曾认为,正是在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才导致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空前破坏。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偏离了其自身的本真,而海德格尔则想把这种思维方式带到正途上去,使这种思维方式成为一种全新的、本真性的思维方式,而这就是拯救我们的方法。

(一)建造本质

海德格尔关于建筑的哲学思考,是在1951年在达姆斯塔特举办的“人与空间”专题会议上的演讲中表达出来的,该演讲稿收入海德格尔文集《演讲与论文论》(1954年)。他通过词源学的考证,用古老的语言把那些被现代流行用语所掩蔽的事物本质重新展示出来。海德格尔通过对古高地德语的考证指出:建造本身的意思就是定居,而定居又指持留、逗留。 所以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把建造只作为一种手段,其实已经遮蔽了定居的真正含义。建造就是定居乃是人的存在方式。“所谓人存在,也就是作为终有一死者在大地上存在,也意味着:居住。”②古德语bauen(居住)同时还具有爱护和保养的含义,因此,作为人存在方式的建造本身应该有两种含义,一是营建和制造,二是爱护和保养。海德格尔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建造理解为营建和制造之意,把建筑、建造作为手段来思考建筑的本质是片面的不全面的。建造即定居乃是人的生存方式这一重要的思想却被掩蔽、遗忘。倾听语言最原初的呼唤,把被掩蔽、被遗忘的事物之“是”的本质重新唤醒,这是海德格尔的基本思路。

(二)何为定居

既然建造本身就是定居,那么我们不是因为建造才定居,而是因定居才建造。定居除了有持留的含义外,在古萨克逊语和哥特语中,还有带来和平、保持在和平中等等之意。“定居,即带来和平,意味着:始终处于自由之中,这种自由把一切保护在其本质之中。定居的基本特征就是这种保护……但‘在大地上’就意味着‘在天空下’。两者一道意指‘在神面前持留’,并且包含着一种‘进人人的并存的归属’。从一种原始的统一性而来,天、地、神、人‘四方’归于一体。”③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定居在这四重整体之中的,即拯救大地、接纳苍天、期待诸神、关怀人性。人是以定居的方式保护着四重整体,并让四者的本质得以显现。因此,建造就是定居以建筑物的方式聚集了天、地、神、人四为一体。反过来说,只有当建造按照人存在方式去建造,并能聚集和保护四重整体时,营建和制造的结果才能显现建筑物的本质意义,即建筑物之为建筑物。

从这一点看,西方传统哲学中 “以人为本”“人类中心主义” 思想就显得片面了,只看到了人的存在,而忽视了天、地、神。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了当下的种种问题。人自身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大自然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海德格尔的这种哲学思想与我国传统 “天人合一” 的古代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空间概念

空间一词的古老意义是:为定居和宿营而清理出空的地方。空间本质上乃是被设置的东西,被释放到其边界中的东西,就是需要用构筑物去围和才会形成的东西。而构筑物作为边界不是空间的终结,而是空间开始。这也正是与当代对空间的认识有所不同的地方。正如建筑理论家格里戈蒂所说:“当在建筑地点放下第一块基石的时候,就改变了地点的意义,使之变成了建筑。”④建筑物所提供的空间是可测量的距离即间距,但是如果我们仅从可测量的间距来划分空间的话,那么空间就因只强调科学理性而丧失了建筑物的本质意义,即丧失了天、地、神、人的聚集,也就丧失了人的定居。在海德格尔生活的那个时期,正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高涨的时期,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单行本书《走向新建筑》中提到:“住房是居住的机器”,提倡功能决定一切设。片面的夸大了理性的数据,而忽略了其它方面。就像现代物理学把自然数学化而使其丧失其丰富性、神秘性一样。海德格尔对现代建筑的这种主张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四)建造技术

建造技术通常被理解为在建造建筑物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而海德格尔则认为这样的理解仅仅抓住了某些正确的东西,并没有触及其本质。他再一次借助词源学的考证,在古希腊语中, “技术”的意思是“让显现”。这层意思自古以来就被遮蔽在营造法式之中,在现代技术的理解中遮蔽得就更深了。回顾古代建筑,不论是那个国家,其建造的主要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创作的出发点都是艺术,这种审美式的显现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建造的本质;而在现代建筑中,从设计、施工到使用都打上了工业技术的烙印,这种仅仅以功能主义来显现的建筑,同样也遮蔽了建造的本质。如果按照这些方式来建造,那么建造也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就不能聚集四重整体,人也就不能定居,那么人类社会就面临的生存危机。海德格尔曾用两百多年前德国黑森林里的农舍来表达他的定居理想,但他并不是主张我们要退回过去,而是强调建造只有沿着人“是”之路,即定居之路去展开,而不是仅仅沿着技术之路去展现,危险才能得到拯救。⑤

至此,我们对海德格尔关于建筑的哲学思想做了简单的介绍。他使人们对通常建筑的本质及相关概念产生了质疑。从他的角度再次审视建筑时,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极大地推动了人对建筑空间丰富性的理解。建筑的主角是空间,它根源于人生存的需要,它构建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我们不能从某一个片面去出发,而应该从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角度出发来营造建筑,以使人们定居。

总结

从历史上看,尼采的思想宣告了上帝的死亡,海德格尔的思想宣告了认识论形而上学的死亡。正像他说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去避的过程,但是在去避的同时又遮蔽了自己。人们通过对现代科技的去避,从而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遮蔽了其给环境等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经济与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的渗入,使建筑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这些为人服务的技术又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最终给人们带来了苦果。建筑师应该利用他的哲学思想重新考虑设计方法及原则,以使建筑的本质得以显现。

海德格尔作为现代技术的批判者,并不是单纯反对技术,他也不像浪漫主义者卢梭那样,主张人类回归过去,而是主张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技术能给人类带来许多生存问题,同样也能给人类带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技术去解决当下的种种问题,如何使建造的本质得以显现,如何形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当今建筑哲学不可回避的任务。也许有人会认为海德格尔的哲学没有很实际的意义,但是至少他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注释:

①王鹏.《艺术设计中的哲学思考》,《装饰》2005年5月,

第38页。

②海德格尔.《筑•居•思》,《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

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190页。

③海德格尔.《筑•居•思》,《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

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192页。

④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第337页。

⑤邓波.《海德格尔的建筑哲学及其启示》,《自然辩证法

研究》2003年12月,第40页。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5

关键字: 场论 进化 经院哲学 基督教神学 空间 光

Abstract:Gothic style is a popular style in western Europe originated in 12th century.French gothic church shall be setted as an example in this article to explore its philosophy.

Keywords:field theoryevolutionscholasticismChristian Theologyspace light

中图分类号:O41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哥特风的源起与历史

1.哥特建筑的时代背景

哥特建筑源起于12世纪的法国,法国圣丹尼斯修道院教堂被人视为是“哥特建筑的第一件作品”是为哥特建筑风格的开端。彼时欧洲处于中世纪,教会统治正值巅峰时期,欧洲从罗马灭亡后的动荡中逐渐恢复,但整个社会思想蒙昧,社会生产力低下,文化教育完全被教会把持,底层民众生活穷苦压抑;14世纪爆发的黑死病流行更导致欧洲人口锐减2500万。哥特式建筑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萌发发展。

哥特建筑与罗马风建筑的风格嬗变

哥特式风格源出罗马风建筑,罗马风晚期建筑已有采用高耸塔尖(如德国科尼西路特修道院教堂)和车轮式大窗(哥特式大玫瑰窗的前身)的案例,且哥特早期风格与罗马风晚期建筑在建筑语汇和整体风格上区别并不十分明显。这体现出哥特式建筑与罗马风建筑的进化演变关系。然而哥特建筑与罗马风又有着质的区别,首先哥特建筑采用了以尖券、肋拱以及飞扶壁为代表的新结构体系,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堂建筑的空间组织形式,将罗马风建筑沉闷厚重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态发展为轻盈向上的风格。其次哥特建筑更是将建筑细部艺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华丽的镶拼彩色玻璃窗、繁复的群雕把整个建筑装点成世界上最壮丽的“上帝之屋”,比之简朴粗糙的罗马风教堂毫无疑问在装饰艺术上更是进了一大步。

然而罗马风演变到哥特风的过程并不是骤然的、急变的、推倒旧的原有的传统的,而是不断融合、借鉴、吸收,并对传统不断加以改进的。可以看到,哥特式建筑的集中经典元素、语汇,如玫瑰窗、尖塔、百合花形窗等,与罗马风晚期的建筑元素、语汇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这种“进化”的风格演变模式在哥特风格确立以后依然存在。

法国哥特教堂的开端与发展

12世纪中叶,法国本笃会修道院院长苏格兴建了圣丹尼斯修道院教堂,标志着整个欧洲哥特建筑风格的开端,其后哥特建筑开始快速发展,仅在1180-1270年的90年间,全法就兴建了约80座哥特风格大教堂。

其后法国哥特教堂建筑不断发展,细部不断丰富,高度不断升高,体量不断增大,各地都在不断兴建新的哥特式教堂。目前全法至少现存18座哥特式大教堂,在这些现存的大教

堂中,著名的有巴黎圣母院、兰斯大教堂及博韦大教堂等。

三、哥特建筑与基督教神学

1.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与经院哲学对哥特建筑的影响

中世纪的神学和哲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但方式和途径不同:神学通过天启,而哲学通过理性接近上帝。胥热主教认为上帝是“超越一切本质的光”,哥特教堂的建造,即应遵从此道。基督教宣扬人人平等,教堂建造的宗旨就是让人们感到平等,共同感受上帝的恩泽和天国的神圣。

1.1.圣达米安命题

意大利神学家圣达米安提出过一个重要命题:“哲学应当像婢女伺候主人那样为神圣的经典服务。”这个命题日后演变成如下论断:“哲学是神学的婢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哥特建筑:大教堂的一切,无论是光与窗、尖顶拱还是飞扶壁、连拱廊都是在为神学服务。

1.2.安瑟尔谟的哲学思想

安瑟尔谟是11世纪本笃会坎特伯雷大主教,被有些人看做“经院哲学之父”,其哲学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是为哥特建筑的开端铺平了道路。

安瑟尔谟的思想十分丰富,其主要观点主要有两点:

一.安瑟尔谟提出了接近上帝的途径:“.....我绝不是理解了才信仰,而是信仰了才理解......除非我信仰了,我绝不会理解。”他主张“先信仰,再理解”。而哥特教堂的设计理念和构思安排,也都是为了达成此目的。不同跨度的拱券,高侧窗,飞扶壁及其成龙配套的构件,高入云端的尖塔,繁杂富丽的雕塑,如梦似幻的彩色玻璃等设计安排的目的,都是为了营造神圣庄严的气氛,令不可能走“先理解,再信仰的”路线的普通民众,折服于教堂的神圣庄严之下,走上信仰上帝的路。

二.上帝是最高真理。中世纪的宇宙论认为:宇宙、世界就是秩序。当中世纪居住在简棚陋室、穷困潦倒的底层百姓走在哥特教堂壮丽的穹顶下,沐浴着高窗间洒下的光线,听到圣乐,瞬间便被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秩序所触动,仿佛被上帝从天界俯瞰。不由地生出对上帝的信仰。

绝大多数情况下,普通信众永远不会理解,而只会盲目信仰。安瑟尔谟根据奥古斯丁的“光照论”,主张信徒心灵受“上帝之光”的启迪而信仰真理是认识上帝的初级阶段;而随着在教堂感受到安瑟尔谟认为:真理即心灵对秩序和上帝的正确认识。这也是哥特建筑的最高追求和存在的根本理由。

1.3托马斯主义

托马斯.阿奎那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哥特建筑艺术在其身后开始攀上鼎盛时期,其哲学思想与哥特世界有着深刻的联系:

第一,阿奎那的全部思路是“由结果追溯原因”。他认为上帝是宇宙所有结果的“第一个原因”。哥特教堂的最高功能是让人意识并顶礼膜拜“第一个原因”。

第二,阿奎那认为认识上帝有两种途径:哲学思维和神圣启示。但是因为人的理性能力并完善,与上帝的无限性不相称,对大多数人来说,哲学思维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只能通过神圣启示去获得真理的教诲,而哥特教堂就是给人们神圣启示的重要途径。

第三,阿奎那提出:“人是使用肉体的灵魂。”人的认识开始于感觉,而人的感觉不仅有与动物类似的外感觉(看听嗅尝触),更有超越动物的内感觉。

托马斯主义认为,人只有通过内外感觉,特别是视觉,才能最终接近上帝,得到拯救。哥特风教堂的高大宏伟、光线梦幻、做工精美就是因为托马斯主义的影响:它驱走了保守的哲学观,重视装饰,强调细节的魅力,目的就是全面唤醒人们的“通感”。

四.结语:

法国哥特大教堂作为哥特风格建筑的代表,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建筑领域,在绘画、雕塑、神学、哲学上的影响都是巨大而深远的。在中世纪蒙昧的时代背景中,哥特教堂用它华美的形与光的艺术引导了一批又一批欧洲人走上了追寻真理的道路。法国哥特建筑的哲学犹如他们的形体,飞升向上,它们调动一切的因素:光、声、线条、空间、体量来引导世俗中的人们,走近上帝,追寻真理。

参考文献: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6

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纷呈,但均不可避免地受到哲学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如何做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国建筑师努力的方向。可以说建筑设计与哲学思想互为同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此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极具指导意义。

1、“整体思维”与“群体形态构成”

中国哲学有着大一统的思想,思维的基点是整体,即把事物作为有机的整体看待。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周易》中则把天、地、人“三才之道”视为整体。这种整体观念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群”,一种有序的群体组合特征。因此,中国古建筑的单体形式较为接近,但在群体组织上却反映出和谐统一,既注重个体与群体,也注重群体与群体以及整个环境的和谐关系,形成以群为主的整体。中国建筑群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故宫,它的虚与实,空间与实体,内与外的整体和谐,正是中国这种整体思想的体现。同样,这种整体思想也存在于城市的整体布局,是由一个个样式大致相同的四合院排列起来,形成一条条的胡同、街道,整个城市简单而又和谐。(见图1)

现代建筑应寻找与中国古代整体哲学思维的结合点,可以参照中国古代建筑,以平面展开的形式,表现为院落空间组合的特征;也可以表现为多个单体建筑的聚集,形成“群”的空间关系。其中,所有的“群”处理,都必须符合“和”的精神,因为整体性是群建筑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

例如,湖南大学天马西麓建筑群设计,以结构的整体性为依据,建筑单体的位置、体量、取向等因素都与外部空间协调,并利用建筑单体与组群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既在横断面上联系,又在纵断面上连续,试想如果没有整体的思维,每一幢建筑都“独善其身”,那么整个建筑群就很难达到和谐统一。建筑群体的扩大就是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就是若干个建筑群的聚集体。总之,“群体形态构成”在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及其衔接过程中都可以起到极其有益的作用。(见图2)

2、“天人合一”与“新地域主义”

中国古代哲学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中国古代哲学流派思想观点各不相同,甚至截然对立,但是在自然观上几乎都是统一的,即“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是指无所不包的自然,是客体;人,是指与天地共存的人,是主体。主体融入客体,达到天人混成,就是“天人合一”。老子曾讲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其意也就是讲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着重人与空间的和谐,讲求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可以说,崇尚自然,也是一种美学特征,一种人生观,一种生活方式,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表现,例如“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贯穿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反映在建筑设计中,是建筑的重要思想基础,所以: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观就是“天人合一”的建筑发展观。其对中国传统城市和建筑的影响表现在大到都城选址、宫域规划,小到建筑高度、面阔、进深,以及门窗尺寸的确定。其重点在于使用的方便、材料和人力的节约使用、建筑结构的合理以及艺术构图的完美等。应该说这种哲学思想和自然观,在园林艺术方面表现得最明显,中国园林表现的是顺应自然的审美情趣,其首要原则就是——“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建筑群与自然界紧密联系,处处渗透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味。(见图3)

在现代建筑创作中,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还应囊括更为广泛的生态建筑思想与实践——“新地域主义”,即把建筑置于一个大环境(物质的与文化的)下进行观察和考量,在特定时空的有机整合中,突出建筑主体与个性,同时强调大环境的整体性。这样往往能突破固有的思路和模式,实现创新,环境的不同,又将给每一件作品带来它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因此希冀在现代建筑中深刻体现“天人合一”时,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国哲学思维的抽象性及整体性,那么我们的建筑作品将既是现代中国的,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回望中国传统园林院落式的大学建筑原型,最终呈现为一系列“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格局。建筑群敏感地随山水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持,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地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田园。外墙大量使用木板装饰,栏杆也采用编织在钢框架之中的竹篾,使人感受到自然的质朴与亲切。(见图4)

3、“阴阳五行”与“现代建筑意向”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阴阳两分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统筹作用。将世界万事万物分为阴阳两种属性,如:天地、乾坤、日月、男女、正负、南北、奇偶等。秦汉时就出现关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思想以及东南西北中五岳庙祭祀。在建筑上主要表现为:规则与自由、实与虚、顺凹与逆凸、刚直与柔曲、限定与余地、天功与人代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人内在的阴阳思想。中国住屋的规则严整与庭园的自由柔和,常被用来说明儒道两家思想在人文环境上的反映。其实,这也不如说是中国阴阳思想的流露。(见图5)

根据阴阳哲学与美学思想,根据现代人的心理感觉,并参照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表现,可以认为,现代建筑中体现“阴阳相生”,可能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在哲学与美学层面上,即阴性事物与阳性事物在建筑中的基本平衡、相互协调相互包容,以表现“阴阳相成”、“刚柔相济”的现代建筑意向;二是健康理念,即建筑中朝阳和背阴空间的平衡带来健康的人居环境。结合阴阳思想,可以规定现代建筑要素的隐形或阳性属性,根据不同的设计对象,适当搭配不同属性的建筑要素,以表现“阴阳相成”、“刚柔相济”的现代建筑意向。

例如,长沙市简牍博物馆整个博物馆以黑白两种颜色为主,很自然地让人想到了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其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独特地表现出“阴阳相生、刚柔相济”的建筑意向和宇宙的幽深奥妙。

(见图6)

4、“善”的美学理念与“适形”的理性主义

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以善为美或称美善同一。此处“善”非善良,而是有用,属于功利主义的美学观,“善”即功利,包含道德功利和现实功利。功利主义美学思想是来自于功利主义的哲学思想。《国语·楚语》中的“伍举论美”,是中国美学理论第一个关于美的定义,就是关于建筑之美的论述。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注重人生(现实),强调“实用理性精神”,从“先秦”开始,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就开始贯穿着这个总思潮、总倾向。儒家美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的问题,认为“文以载道”,艺术有教化作用,陶冶人的情操,反对奢侈浪费。最精到的莫过于“子不语怪力乱神”,表明了儒家以实用理性主义的态度看待问题和实用经验的价值取向。因此,中国传统的实用主义美学观要求建筑注重本身的实用价值,更多地考虑实际需要,讲求“话形”不讨千追求讨分高大与华丽,减少攀比与浪费。(见图7)

在现代建筑中应继承其有益之处,一方面,要求从国情出发,朴实节俭;另一方面,建筑设计要有适宜的尺度,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建筑不需要创新,在“适形”的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原创精神。

例如,甘肃庆阳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它结合地形条件,从生土窑洞中借鉴了基于自然资源的生态设计元素。绝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的自然元素,如土坯、茅草、芦苇等。使用地方材料,营造出丰富、自然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并在自然通风采光,保温和粪便处理等方面独具匠心,用适用技术达到了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另外,当地工匠的营造,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的结合,也使这个并非引人注目的建筑实践有了积极的社会意义,成为“高科学、低技术”的“适形”的优秀范例。(见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