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的行业分析范例6篇

仓储物流的行业分析

仓储物流的行业分析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 物流;仓储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41 -03

一、物流仓储行业现状分析

如图所示,是国家邮政局15年的统计数据,在2015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已达1195.7亿元,同比增长33.2%,快递包裹量达84.6亿件,同比增长43.3%。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40亿件,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些数据背后所体现的正是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的现状。

与此同时,在电子商务行业兴起的同一时间,伴随着的是物流仓储等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在电商的物流链上,快递业作为前端面向着终端的消费者。同时,支撑起快递行业的配套仓储体系作为后端,保障着前端快递行业的稳定运营。换言之,后端运营的科学性与前端派送的流畅息相关。然而,面对电商行业的超常规快速发展,物流仓储业是喜忧参半。营业额的暴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润,但频频出现的“爆仓”难题却又难以解决。

可以说,传统物流仓储在电商面前倍感压力,传统物流仓储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电子商务领域,资金流、信息流链条日益完善,仓储物流若不能及时跟随时代的脚步,势必会导致整体电商领域的滞后。

如下图所示,根据仓储管理流程图可以发现,传统商业的仓储像是一个临时的仓库,是产品的寄存地,以叉车进行入出库作业,重点在储存而非流通,主要着眼于货物的安全保存。而现在的电子商务的仓储是通过式仓储,本质上是分拣中心加临时仓储,且库存品种多,单品库存少,在库品管理方面就有很高的要求。不单单是简单的快递,更是全供应链的优化,至少也是仓配一体化。故此,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当下物流仓储的困境,必须从根本上对仓储物流行业的供应链进行全面优化。

那么,传统物流仓储如何转型升级?追根究底,还是需要“互联网+”的帮助。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让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物流仓储行业相结合,使货物的流动性提高,再配备以高速、高效的物流设施,创造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全新仓储体系,以此加快电商物流行业供应链整体的效率。

二、物流仓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为了能更加明确地了解当下物流仓储存在的问题,我们就N市范围内各大小物流公司及仓储点进行了题为“物流仓储管理问卷调查”的问卷发放与回收。

调查时间:2016年7月6日――2016年8月6日

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

样本容量:148

数据收集方法:收集发放的纸质问卷以及其他非问卷形式的资料

数据分析方法:

首先,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了可信度和有效度的相关分析,对问卷进行了有效问卷的筛选。同时,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0 进行数据图表的制作。并且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本次数据统计过程中,问卷总计发放150份,实际回收148份,有效问卷数148份。通过对这148份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合,我们从“仓储外包”及“智能仓储”两个方面对现下物流仓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物流仓储企业中有62%的企业有着外包,而通过进一步的讯问后,发现当下的电商物流企业主要是将除核心产品外的大部分产品进行了外包。那么为什么这种的方式,如此受到广大电商的青睐呢?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大多数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企业自身的仓储场地体量存在有一定的大小刚性,不可能随时随地根据需求的转变而转变,但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仓储场地面积,可以根据货主的需求的进行弹性转变,因此不存在限制问题,单独的企业便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增减。

二是企业的自有仓库地理限制因素太多,相比之下,物流公司遍布许多城市,并且会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做出调整,向价格低廉的地区发展。因此,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仓储外包服务无疑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不二选择。

三是相较于国外已经成熟的物流体系。国内的物流业总体上还是属于比较低端的、用工灵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员工素质、技能要求不高。为此,将仓储外包的选择,不仅明显地降低了成本,同时更避免了企业在人力资源决策上的诸多忧患。

与此同时,通过对智能仓储普及度的调查,不难发现在被调查的电商物流仓储企业中,有85%的企业已经进行了智能仓储的普及。通过调研分析,智能仓储相较于一般人工的仓储,其所需的人工劳动力可降低20-30%,大大降低了商品缺失的风险。通过互联网技术改良的供应链管理将降低20-25%的工作服务时间。同时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也提高了作业效率。入出库数据的自动采集,降低了人为的失误。整体上,大大提高了仓库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仓储物流的成本。

但其中只有41%的企业将智能仓储进行了普及。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后得知,当下国内普遍还存在着智能仓储普及率不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企业相较于国外企业,智能仓储的实际效率利用率还不够高,甚至存在着环境污染等衍生问题的存在。

三、现代物流仓储行业优化策略

(一)仓储外包优势及改进意见

诚如上文所述仓储外包是解决“爆仓”问题的一个有效方式,其主要的优势正是体现在弹性高、地理限制小以及成本低。然而若想真正发挥仓储外包全部的优势,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升级。

目前,绝大多数的物流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都还很低,依旧停留在依赖EXCEL表格进行功能极其有限的库存管理,使用EMAIL定期或不定期向货主发送简单统计报表的原始阶段。外包后的库存管控对于货主来说,几乎就等同于“黑箱作业”,既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实时性,也无法满足货主的可视化、可交互性要求。

这就要求物流公司能够拥有一套自己的像样的仓储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互联网环境下的营销环境,使得物流公司与企业货主之间建立长期性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实现并维持物流商的仓储管理系统与企业内部ERP系统的“集成”达成可交互。这种构筑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物流仓储外包体系一旦达成,对于企业的效率提供质的飞跃。

(二)电商模式下智能仓储的优势分析

电商模式下,商品的出入库相较于传统仓储流程要复杂得多,仓储系统内部不仅物品复杂、形态各异、性能各异,而且作业流程复杂,既有存储,又有移动,既有分拣,也有组合。这就使得电商企业对电商物流仓库以及配套设施的要求变得非常高,尤其在工作量变大的情况下,人工的失误率大大上升,导致企业对于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只需要通过智能仓库依靠着的互联网发达的技术,保证货物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以此便可以确保企业在收到数据时的准备性与真实性,达到合理控制企业库存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企业再通过科学的编码,对库存货物的批次、保质期等进行管理时,以此达到更加便捷高效的目的。同时,运用智能仓库所拥有的SNHGES系统的库位管理功能,达到掌握库存货物的实时所在位置,保障货物的安全性与时效性。

这种使电商的物流仓储行业智能化与网络化的智能仓库在经过进一步发展后,势必会受到越来越多广大大型电商的青睐与追捧。

(三)互联网结构下的新兴云仓储

仓储外包与智能仓库在现下发展中已日趋成熟,但是其不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结合仓储外包与智能仓储的优势一个全新的云仓储概念被提出。其主要依托于当下社会所提出的云概念,最初的云概念,仅应用于存储的虚拟云盘。但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也开始与云概念所结合改造升级。

传统的仓储物流已经慢慢被互联网大数据所改变,以前的仓储物流仅仅为客户存储货物等低层次服务;在云仓储的环境下,所有的仓库将掌握所有客户的资源流通,货物进出,财务进账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云仓储将通过大数据计算分析得出:客户货物的进出仓规律,销售规律,资金规律,现金流规律,乃至推算出全国产品市场变化和行业兴衰规律。

亚马逊是国内最早提出所谓“云仓储”服务并给出明确操作方案的公司,其“云仓储”核心内容按官方定义主要包含两点:一、“卖家按商品实际体积及存储天数支付仓储费用”;二、“卖家仅需就近入仓,亚马逊自动将库存智能分配到全国各仓”。

其提出的第一定义是企业仓储外包所需要的灵活性的极致体现,区别于一般的仓储外包,其更具灵活性,弹性变化更大,无疑迎合了当下企业的需求。其提出的第二定义,是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总体体现。在确保企业库存有效管控的基础上,企业只需要与云仓储企业沟通好如何部署自身的商品在各地的分布,同时保证仓储外包后的数据透明,货物的实时动向。便可以充分发挥云仓储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使云仓储为企业智能分配。

云仓储构建于“互联网+”之上,其本质是以方便快捷的全新形式为企业带来便利。但与此同时,一些技术需求的必要性也抑制了其普及的发展。在物流商与企业之间的数据透明与实时交互正式沟通完成的情况下,相信在仓储外包自身仓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云仓储必然能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使物流仓储的效益得到质的飞跃。

四、结语

当下时代已然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物流仓储作为构建电商行业的核心基础之一,与互联网相结合也是时展之必然。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今后的物流仓储势必会更加普及。各大物流公司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下的这些产品,才能真正实现物流仓储效率质的飞跃,实现真正的全面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翟垒垒.智能化转型下我国制作业仓储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5,(04):70-71.

[2]张璨辉.智能化仓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大众用电, 2014,(09):42-45.

[3]付凤海.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电子制作, 2015,(08).

[4]杨力敏.国内物流仓储机械智能化状况及发展趋势[J].物流技术: 装备版,2012,(09):18-20

[5]王元吉,麻慧,沈哲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与仓储信息能力研究――以宁波仓储企业为例[J].现代营销,2012,(10):335-336.

仓储物流的行业分析范文2

Abstract: In the case of warehouse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of company A, this paper uses the SLP method to optimize the warehouse layout, optimal moving path, and shorten the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关键词:SLP方法;优化仓库布局;缩短搬运距离

Key words: SLP method;optimize the warehouse layout;shorten the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中图分类号:F2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237-03

0 引言

仓库的布局直接影响着仓库的利用率、仓库收发货作业效率等方面,仓库的布局已经成为了企业物流优化的重要方面,合理的仓库布局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有助于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物流技术、整合内部资源、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1]。我国目前大多数制造业的仓储布局现状都存在着仓储面积浪费、仓库的空间利用率低、货物的搬运时间和搬运距离长、无法实现货物的“定置定位”管理等问题。科学合理的仓储布局可以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缩短搬运距离、提高仓储作业效率[2]。

1 A公司仓库布局现状

图1是A公司仓库布局平面布置图。

A公司仓库布局存在的问题:

①仓库布局不合理,搬运距离存在浪费。按照布局规划单一性原则,仓库布局应按照产品的操作流程进行顺序布局,现状的布局却是检验区和包装区间隔较大,加大搬运路径,从仓库的平面布局图上可以看出靠近出口的“黄金储区”被包装箱存放区、办公区和叉车充电区域等占用,在进行发货时会造成产品搬运距离上不必要的浪费。

②地面堆码货物。地面堆码的存储方式没有充分利用仓库的上层空间,这对仓库的存储空间造成了浪费。合理的存储方式对提高仓储部的作业效率乃至公司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 SLP方法对仓局布局优化

2.1 仓库内物流从至表,如表1所示。

2.2 作业相互关系的确定

物流等级分析表,如表2所示。

物流关系分析图,如图2所示。

2.3 非物流关系分析

非物流关系分析图,如图3所示。

2.4 综合物流关系分析

综合物流关系分析要综合考虑物流关系分析和非物流关系分析两方面,需要量化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强度等级,去A=4,E=3,I=2,O=1,U=0,计算量化后的作业单位关系,设置物流关系权重M=2,非物流关系权重N=1,作业单位综合相关表如表3所示。

建立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表4所示。

根据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得到各作业单位布置的顺序依次为:1-包装区,2-存储区,3-检验区,4-发货区,4-办公室,5-叉车充电区,6-装配区,6-包装箱存放区。

2.5 绘制位置相关图

表5是等级线条图例及单位长度,图4是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2.6 确定作业面积

得出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如图5所示。

2.7 绘制平面布局图

图6是优化后的仓库平面布局图。

3 结论

合理的仓库布局能够充分发挥仓库的设计能力,充分有效地利用设施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距离与强度,简化作业流程,为从业人员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良好工作环境而合理的作业方式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仓库的运作率和准确性,节约运作成本。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和货位分配对提高仓储作业效率十分有效,可以减小仓库面积的无效利用、增加仓库空间面积的利用、减小货物的存取时间和搬运距离。

参考文献:

[1]董海.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85.

仓储物流的行业分析范文3

摘要: 基于对物流企业仓储人才目前招聘情况的普遍调查,综合分析整理出一套符合我国企业现状的仓储人才方案。并且以此为基础给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供企业参考。Abstract: Based on the general investigation of the warehousing personnel recruitment in logistics enterpris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orts out a set of warehousing personnel scheme which is suitable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nterprises, and proposes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and strategies as reference.关键词: 物流企业;仓储人才;需求分析Key words: logistic enterprises;warehousing personnel;dem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139-02

0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全方位的接轨。尤其是在迈进21世纪以后,新型的物流概念在我国迅速普及开来并且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传播与发展。作为物流的核心环节,仓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对仓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满足行业水平提升的需求,因此,仓储人才在物流企业中便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为了应对物流企业仓储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本文将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入手,深入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且挖掘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关系,给出最科学合理的策略建议。1 仓储人才供给问题1.1 自从进入21世纪,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对于仓储专业的人才出现了非常大的需求。尤其是具有专业操作技术型的人才。通过对2013年人才招聘网、51job和智联招聘等大型专业网站进行数据统计,并且从中筛选出208条与之相关的招聘记录统计出表1的数据。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涉及物流企业的招聘人数为447人,而其中有172人是有关仓储业务人员专业的,所占比例高达40%;而对于企业控制管理层的需求共有159人,其中74个岗位属于仓储业务范畴,所占比例高达46.5%;再看执行方面,共有288人的岗位空缺,仓储业务类就占到了98人,比例为34%。从以上种种数据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国物流企业仓储人才存在着十分巨大的缺口。1.2 从供不应求的根本出发,仓储操作型人才的缺口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于该类型的人才培养不够。换言之,物流企业并没有给社会发出一种正确的需求信息,使其能够感觉到仓储操作人才的重要性。并且,在社会中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对于高层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基层操作人员的培养,由于企业不能给出及时的反馈,所以导致了现在这种需求不平衡的情况发生。2 仓储人才缺口巨大的影响因素分析2.1 物流企业发展存在极大的区域差别,影响了人才的供应关系2.1.1 因为物流企业有很大的区域特征,所以不同城市的物流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也是不同的。下面,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例,对物流企业与仓储人才之间的供求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说明。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其制造业的比重偏低,所以对于仓储型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物流行业和贸易行业两大领域;而上海和广州则偏重于制造业,所以对仓储型操作人才具有大量的需求量,而后才是物流行业和贸易行业。不同的行业其经营方式与企业特点都不尽相同,那么在仓储方面的管理与流程也是各有侧重点,所以其所需求的仓储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也不同。2.1.2 从企业内部开设物流仓储人才的培训渠道 物流企业在仓储人才方面的缺口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一项阻碍,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人才需求方面的问题,物流企业应当改变过去招聘的习惯,在保留原来积极从社会中吸收仓储型人才以外,还要注重企业内部人才的培训,为自身的提高创造更多的机会。2.2 企业对人才工作经验的要求与人才现状之前存在的差异2.2.1 从企业需求来看,企业越来越重视应聘者工作经验 在近些年的网络招聘中不难发现,各行各业都十分在意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尤其是物流企业,其208条岗位招聘信息中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工作经验的所占比例高达48%,从年限上分析,要求工作经验在5年及以上的为9%,3到4年的为1%,1到2年的为23%,在图1中给出了明确的展示。企业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也成为阻碍其人才招聘的一道障碍。2.2.2 仓储人才的理论性强,但实践性较弱 目前,社会上为物流企业提供的仓储人才中也包括那些刚从各大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虽然具备仓储方面的专业知识,理论性较强当实践性较弱。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是总结出来的普遍情况,并不能完全囊括物流企业运行时的各种状况,所以,这些人在进入企业初期并不能完全掌握自身的工作内容,对相关仓储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认识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所以,企业必须认清这一现实,不但要为该类人才打开企业的大门,更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实践环境。2.3 物流企业对仓储人才的“期望与感知”存在明显差距 纵观整个仓储人才市场,同时与物流企业的需求现状进行比较,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两者之前存在着“期望与感知”差距较大的特点。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仓储型人才实际的需求就是所谓的企业“感知”。因为发展的速度大于仓储人才的素质提升水平,所以企业在欲求不满的情绪下就会抱怨人才业务水平不高。而实际上,这些人才的文化素质的匮乏的确对物流企业的管理与运行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能够紧跟国际发展的脚步,物理企业在进行仓储人员选择时会对其学历以及工作经验进行严格的把控,而这一点便是最大的局限性。其实,要想克服企业对仓储人才需求的劣势,就必须从内部管理入手,提升自身的认识,将人才的引进与企业成本挂钩,给出了薪资待遇与人才招聘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物流企业对于仓储人才这种心理在该行业所占比例为54.9%。但实际上对于这种人才的需求,企业是非常急迫的,并且其能带来的回报也是巨大的。可与回报相比参考文献:[1]曲丽娜.上海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预测及人才战略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2]郭丽环.我国物流人才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3]张俐华,时炼波.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与物流人才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11,05:55-58.[4]胡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5]刘芳.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3:118-119+147.

仓储物流的行业分析范文4

关键词:仓储;空间;货位;管理

从现代物流系统观点来看,仓储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物流系统的调运中心,希望在仓储这里对物流进行有效、科学地管理与控制,使物流系统更顺畅、更合理地运行。本文主要从仓储的重要性出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一个企业物流公司仓储活动中的“空间”和“货位”进行分析,如何在仓储活动中通过“空间”和“货位”的管理达到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的目的。

案例背景: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仓储管理。

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广东惠州金源工业区,它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业照明器与电气装置产品制造商,它是行业的龙头企业。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卓越的服务精神,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与赞誉。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的战略发展需要,公司对现有的客户关系网络进行了整合,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5个运营中心,完善了公司供应链系统、物流仓储与配送系统以及客户服务系统。

该公司总部共有成品仓库3个,分别是成品一组仓库、成品二组仓库和成品三组仓库。他们是按产品的型号不同而将产品分放在不同的仓库:其中成品一组仓库位于一楼,目的是方便进出货,所以它那里存放的货物相对种类比较多一点,如筒灯、灯盘等。并且所有的外销品也存放在一组。成品二组仓库储存的主要是路轨灯、金卤灯、T4灯、T5灯以及光源。公司的几大光源都存放在成品二组仓库。成品三组仓库主要存放特定的格栅灯、吸顶灯、导轨灯以及别的公司的一些产品。

1 仓库储存空间分析

仓库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储存是仓库的核心功能和关键环节,储存区域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仓库的作业效率和储存能力。因此,储存空间的有效利用成为仓库管理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该公司的产品销量很好。仓库的出入库频率大,货品流量也就很大。该公司的仓库空间布局是上货架存放货物,立体的空间利用率不高,所以他的仓库机械化程度也不是很高,仓库内只有叉车,包括手动叉车和电动叉车。仓库的作业方法,一般都用叉车,很少用人力的,对于货物的收发,它们用的是物资收发卡,每一次的收发货都会在物资收发卡上做登记,这样就很方便我们平时查货等的一些后续工作,从目前的工作结果看来效率还是比较高,作业还是比较方便的。所以整体上看该公司仓库的作业方法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仓库平时经常会因为储存空间不够用而将货物存放在作业空间的位置上。特别是在产品的销售旺季时,仓库产品存放特别拥挤,在里面工作起来让人觉得有一点压抑的感觉。所以仓库的作业环境不怎么合理。该公司仓库的储存成本具统计的数据来看还算合理的,因为它的设备费用很少,固定保管费用也不是很高,而储存成本就是由该类费用构成,所以储存成本也就不是很高了。

储存空间即仓库中以保管商品为功能的空间。

储存空间=物理空间+潜在利用空间+作业空间+无用空间。

物理空间即是指货品实际上占有的空间。该公司仓库中,它的物理空间占了整个仓库的75%以上;潜在利用空间占10%左右;作业空间占10%左右,因为该公司的仓库机械化并不高,所以作业空间小点并没有什么影响,它的安全间歇还基本符合要求;他的无用空间占5%左右。从整体上看该仓库的空间利用率很高,还有一点拥挤的现象。分析认为:应该相对的减少一些物理空间的使用,增加一些作业空间中安全间歇等空间的使用。另外,从平面空间和垂直空间看,水平空间有了很好的利用,但垂直空间的利用不高,因此可考虑采用高层货架或高层自动立体货架,以更好的利用垂直空间。

2 货位管理的分析

货位管理就是指货品进入仓库之后,对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放置在何处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管理。而货品如何处置,如何放置,主要由所采取的储存策略决定,货品的具体的存放位置,则要结合相关的货位分配原则来决定。该公司的仓库货位管理的储存方式是采用的定位储存原则。定位储存是指每一类或每一个储存货品都有固定货位,货品不能互用货位。所以,在规划货位时,每一项货品的货位容量不得小于其可能的最大在库量。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定位储存一般会按照情况不同而做适当的调整,它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做改变。在该仓库的货位管理中,经该公司有关工作人员研究,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行了定位、定点、定量管理的原则,因此,它的货位容量不是全部按照最大在库量进行定位的,因为该公司的产品是属于季节性差异比较大的产品,如果按照最大在库量设定就会使仓库的空间利用率下降,从而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

由于该公司仓库的所有库位都是用的定位储存原则,按照该公司的仓库现状来看,全部使用定位储存原则是不太合理的,应该按照产品不同特点与存储要求,将产品进行分类,对于重要的产品、数量少品种多的产品的使用定位储存。而由于公司的产品特性几乎都一样,它们的特性是不会相互排斥的,这从产品特性上看是可以把它们随机放在一起的。

另外,该公司在仓储管理的货位分配上也有一些原则:(1)先进先出原则,即是先人库的货品先出库的原则,该原则一般适用于寿命周期短的货品。(2)面对通道原则,即指将货品的标志、名称面对通道摆放,以便让作业员容易简单地辩识,这样可以使货品的存、取能够容易且有效率地进行,这也是使仓库内能流畅作业的基本原则。(3)重量特性原则,即指按照货品重量的不同来决定货品在保管场所的高低位置。一般而言,重物应该保管于地面上或货架的下层位置,轻的货品则保管于货架的上层位置。如果是以人工进行搬运作业的时候,人的腰部以下的高度用于保管重物或大型货品,而腰部以上的高度则用来保管轻的货物或小型货品。这个原则,对于采用货架的安全性及人工搬运的作业有很大的意义。根据这个原则,该公司的仓库备货就采用了摘果式。这种方式,对于该公司对仓储要求的现状来说,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也是很方便的。

在具体的货位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的介绍看出:他们还是使用了较多的现代管理方法和原则。而这些方法和原则。对于大多数较为传统的仓储业务管理来说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当然,在管理的过程中也会有问题,比如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些操作人员的不注意、不仔细、不小心也使得我们的一些原则执行的不够好。在公司产品的销售旺季,仓库的货位管理会出现混乱局面,有些产品还会存放在作业通道和安全通道上,这样不利于我们作业,特别影响仓库作业人员的安全,存在安全隐患。因为这些问题往往是在销售旺季的时候特别突出,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将一些货物存放在露天货场,但在存放的时候要做好保护措施。

3 建议应用产品ABC分类管理法

要想对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就要对存货进行分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货物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因此,笔者分析后认为,在原仓储设施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对货品进行ABC分类而实施管理。这样可有效的利用原仓库的空间和货位。即通过对货品的分析,找出主次,分类排队。根据巴雷特曲线所揭示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律在管理中加以应用。因此,可按照产品价值、销售量、缺货成本或订购提前期等指标来将产品进行分类。其中A类产品是属于价值最高的库存产品,一般它的库存占总库存的15%,而它的价值却是占总数的70%~80%;B类产品是属于价值中等的库存,这些品种占全部库存的30%,价值占总价值的15%~25%;而C类产品是价值最底的库存产品,它的价值只占总价值的5%,但它的库存却占了总库存的55%。仓库就可以通过货品分类并针对每一类不同的产品制订不同的管理策略,从而实施不同的控制措施。

在管理过程中,对于A类产品,要求仓管员每天都对产品进行检查和盘点,操作时应仔细,可明显的体现出此类产品其它产品的不同之处,进行了重点管理;对B类产品,采用次重点方式管理,可2~3天进行检查和盘点。与此同时,并不忽视对C类产品的管理,每周都对C类产品进行一次检查和盘点。

从上分析我们知道,仓储作业中“空间”、“货位”及其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是仓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影响仓储成本、费用的重要因素。通过实际例子对仓储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让我们对仓储管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仓储有它自己管理的一些原则,我们应该遵守并认真执行这些原则。在运用的时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们的仓储理论知识更适应与我们的实际操作。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将我们的知识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葛承群,物流运作典型案例诊断[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

[2]王宏,物流技术实务[M],北京:中国物贵出版社,2006,(8)

[3]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2)

仓储物流的行业分析范文5

摘要:“仓储管理实务”是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满足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该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及仓储管理岗位群相应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了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

关键词 :高职;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职业能力导向

作者简介:金玉清,女,甘肃武威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物流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6-0005-05

一、“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地位、性质

“仓储管理实务”是甘肃武威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在学生学习了先修课程“物流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同时,又为后续的“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课程提供了知识支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仓储经营管理、仓储设备操作、仓储作业组织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事相关职业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仓库选址与规划、仓储作业设备、仓储作业流程(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库存控制、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成本分析、仓储管理信息技术、仓储的安全和特殊货物管理等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仓库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的流程、组织与实施,并使学生能将仓储管理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系统知识;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仓库的选址与规划布局;熟悉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熟悉仓储作业的设备;懂得货品的保管与养护方法;掌握库存控制的方法,并对仓储成本进行分析管理;掌握仓储管理的信息技术;掌握仓库安全与特殊货物的管理。

2.职业能力目标。能进行仓库规划与布局;会进行物品编码与信息处理;能使用仓储常用设备;能组织货物进出库;能对库内物品进行保养与维护;能操作运用仓储管理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能进行订单处理;具有成本分析与控制的能力;掌握仓库安全及防范的要求;能够掌握文明作业、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内容。

3.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更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养成。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诸如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职业道德与素质对个人职业发展、他人职业发展、企业成功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具体来说,要具备仓储管理员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要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要有团队合作意识;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有较强的书写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抗压能力。

三、仓储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群所对应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根据物流专业对人才需求标准,构建仓储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及任职要求,具体内容如表1。

四、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设计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应坚持“教、学、做”合一,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情境化教学模式。

(二)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

通过专业教师进入合作的物流仓储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仓储各项作业的任务内容,分析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能力需求;将能力需求转化为项目化学习任务,最终通过项目化任务实现课程教学培养目标,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具体内容如表2。[2]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

“仓储管理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除课堂讲授外,应配合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实训、实习等各种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穿插介绍国内外仓储管理音像视频资料、图片等,以充分关注师生间互动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教学方法设计。(1)项目教学法。本课程从仓储岗位职业能力出发,依据仓储作业流程,可将全部教学内容分解为仓储认知、仓库系统规划、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仓储业务评价六大模块项目,设计出完成每个项目的条件,让学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最后,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考核。(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案例进行讲解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方法及设计方案,从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3]案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可大量采用,此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采用教材中的案例或搜集的案例信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启发、点评总结。(3)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实训任务,理论学习由学生操作完成。在模拟实训室,学生按照教师演示,布置任务后可马上动手操作,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快速消化吸收。如分拣作业、堆码作业、出库作业可采用此法。(4)角色扮演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感受实际工作中的不同身份角色,从角色者角度考虑、解决问题。比如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分拣操作实训、仓储商务谈判及合同签订等可采用此法。(5)模拟训练法。利用物流模拟软件和其它仓储实训软件,通过仿真度很高的仓储虚拟环境,使学生熟悉仓储岗位的各种业务流程及作业,并能进行模拟操作,从而促进对仓储理论知识的理解、接受和应用。

2.教学手段设计。(1)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课件可重点展示学生并不能经常接触的仓储设备的图片,如货架、托盘、叉车、集装箱、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并展示整个仓储作业的流程图,以便于学生理解。(2)音频、视频资料辅助教学。为扩展课外知识,可收集仓储作业相关的音像资料用于仓储管理的教学中。如仓储与货物分拨系统演示、UPS分拣系统、天津港集装箱装卸作业等,从而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兴趣。(3)实训教学。通过仓储模拟软件,可模拟仓库入库、在库、出库的作业管理流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校外仓储企业的参观学习,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工作岗位,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学生对岗位职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其求职和探索欲望。

(四)考核方法设计

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施,但实施效果如何,要通过考核来验证。考核可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进行。其中,过程性评价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训操作能力及表现来评定(占60%);结果性评价即期末考试(占30%);学生平时表现如考勤、学习态度(占10%)。这种考核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着重体现了职业能力培养中学生动手能力、实训能力的考核。

五、“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实例

以“仓储管理实务”项目4:入库作业——任务二:货品验收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该任务要求学生在前一任务货物接运的基础上,进行货物验收并办理交接手续。在学习货物验收的方法、验收标准、验收内容的基础上,对货物进行数量验收和质量验收,并填写物资入库初检记录、验收单、货物拒收单和实物保管明细账。布置工作任务:上海无忧仓储有限公司接到两个公司的入库通知单,让学生模拟仓储操作员的工作,进行货物验收,并对不符合入库储存要求的货物进行处理。

(二)教学过程设计及实施(见表3)

职业教育作为专业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要对知识型人才进行必要补充,而且要致力于塑造更多专业技术过硬、动手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劳动者,以满足各行业各领域对于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提出,要求教师领悟职业教育的实质,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入手,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做好教学设计,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总结,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牛国鹏.浅论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策略[J].物流技术,2013(6):270-272.

[2]汪晔.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6):122-124.

仓储物流的行业分析范文6

无论何种物流系统,包括生产制造物流、采购物流、运输物流、网络配送物流,仓储都是不可缺少的核心功能。对仓储的作用一般有两种视角:一种将之看作资产,用以预防预测误差、机械故障、供应商延期交货等意外;另一种则将之视为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浪费。概括而言,仓储在物流系统中的角色包括:运输整合、产品组合、直接转运、服务、防范偶发事件、平稳化等。

仓储同时也具备了产业化特性。据有关部门统计,至2004年,全国仓储业总面积约4亿平方米,共有仓储企业10177个,就业人员39.9万人,仓储企业资产总额2578亿元。然而,作为现代物流系统两大支柱之一,国内仓储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却难以乐观,可谓步履艰难。国家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所有物流主体企业中,平均业务收入利润率为8.77%,而仓储业仅为2.6%,远低于道路运输业的12.45%,水运企业的18.17%,管道运输的15.6%。甚至低于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企业的8%;从资产利润率看,物流主体企业平均为2.86%,仓储企业仅为0.92%,低于道路运输的3.37%,水运企业的7.86%,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业的6.4%。

在冰冷残酷的市场数据面前,中国传统仓储业如何突出重围,在生存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内理论界、政府有关部门及仓储业高度关注的问题。

中国传统仓储业的发展困境

1.现代仓储业与传统仓储业的竞争

与某些学者预测的相反,尽管JIT、精益物流等现代技术使“零库存”概念日益引起重视,但并未成为国内主流的业务模式。在电子商务、供应链协作、全球化、快速反应、及时交付的影响下,对于仓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需在更短的时间完成更多订单、批量更小、处理和存储更多货物、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处理更多退货等。与此同时,生产制造业的转移和高级化、消费者需求的随机多变性、各地区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新的产业准入和投资政策的出台等,促使现代仓储业出现了多种业态,例如,原料及零组件仓储(raw material and component warehouse)、在制品仓储(work-in―process warehouse)、制成品仓储(finished goodswarehouse)、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订单履行中心及仓储(fulfillment warehouse and fulfillment center)、区域仓储(regional warehouse)、地方性仓储(local warehouse)、保税仓储(bondedwarehouse)、附加价值服务仓储(values-addedservice warehouse),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跨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并陆续通过新建、收购、合资、改建等方式拥有了庞大的仓储设施资产,包括大型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连锁超市、港口设施、物流园区设施等。

例如,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1996年在深圳开设了中国第一家山姆会员俱乐部,经10年的投资扩张,目前已拥有66家商店,店面扩展到20个省,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连锁超市企业之一。普洛斯公司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计划投资26亿美元,已投资4亿美元,建设了25个物流园区,遍布内地15座城市,基本完成在中国的市场战略布局。联邦快递公司此前的服务网络已覆盖220多个城市,2006年又通过并购手段一举拿下了大田物流在国内550个城市的业务网络;TNT公司业务覆盖中国200多个城市,网点超过2000个,中国市场已成为其在欧洲之外的最大市场;德国DHL业务已覆盖中国318个城市,开设了50家分公司,等等。

国外著名跨国物流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物流运作模式和管理技术,能够为消费者、生产制造商等提供更完善的物流增值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战略布局将其“供应链网络体系”和商业模式整体移植到了中国。例如,为UPS提供广告服务的美国麦肯.伊瑞克森世界集团(Mc Cann―Erickson World Group)1991年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提供公关服务的爱德曼国际咨询公司1990年在北京成立独资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在中国实现了与UPS的业务对接。随着国家政策陆续放开,其“跨国链条”上的协作企业还将不断进入。届时这种“群居生存”(Clusteringlife)现象将形成惊人的整体竞争优势。在中国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情况下,不仅是国内本土生产制造商要求提供现代物流服务以降低成本,国外生产制造商在中国也迫切希望能够在中国获得与本国同等的物流服务水平。

从此意义而言,未来仓储业的竞争,将主要是以外资或合资企业为代表的现代仓储业与国内计划体制下逐步成长起来的传统仓储业之间的竞争。国内传统仓储业能否在未来的商业版图中占据产业链中、高端服务领域,而不是沦为国外供应链上廉价的附属品,将成为发展致胜的关键。

2.生存之困――中国传统仓储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传统仓储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敌人”是国内恶劣的生存环境。例如:①相关行业政策滞后。对于仓储业的市场准入、用地、税收、金融政策等不能适应仓储业发展的需要,造成企业负担沉重;㈡法律不健全和执行力缺位。如郊区农民在农业用地上自建仓库出租,其土地成本几可忽略不计。遍地开发的农民仓库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③客户对于仓储企业的“剥削”。在现有的商业模式里,生产制造商等大客户物流成本的降低往往建立在对传统仓储企业利润空间的残酷压榨上。

而从竞争实力看,传统仓储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全国经济普查的仓储业数据显示,在所有物流主体企业中,平均每个法人单位拥有104.5人,仓储业每单位为39.2人,仅高于装卸搬运企业的32.7人;所有物流主体企业中,每单位占有资产4915.7万元,仓储企业每单位占有资产仅为2533万元;物流主体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7.7%,而仓储业高达69.5%,高于道路运输企业(56.5%)13个百分点,高于水运企业(51.8%)17.7个百分点;仓储企业人均业务收入为22.5万元,处于中等地位,但人均利润仅为0.59万元,居倒数第3位。

因此,对于传统仓储企业,当前首要问题是解决生存问题,而后才能谈及发展。参与国际物流产业链分工的基础,是国内仓储企业具备为高端客户实施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而在此之前,国内传统仓储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在与

国际先进物流企业“共存”的基础上,通过功能和业务模式升级,逐步实现由传统仓储向基于全球供应链的现代仓储业的转型。

以上海某外贸仓储公司为例,该公司以经营家电产品、生鲜冷藏品仓储为主,兼营集装箱进口分拨拆装箱、铁路货运、汽车修理、货代、物流配送等多项业务。公司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拥有14万平方米的大型普通仓库、海关监管仓库、公共保税库;1.5万吨的冷藏库;2.78公里长的铁路专用线;以及2.5万平方米的集装箱专用堆场和浦东外高桥4.5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配备了各种机械设备100余台,拥有各类专业人员和职工300余人。

无论其实力还是市场经营状况,该公司在传统仓储业都属于佼佼者之列。2006年总收入达到8500万元,年复合增长速度9%。但其利润率却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包括租地(库)成本、水电成本。在自有仓库基本储满的情况下,公司在浦东等地另外租借了两处堆场和一处普通仓库,开展集装箱拆装箱和普通货物储存业务以拓展收入来源。但由于近年来沪上仓储类设施租金明显上涨,造成公司利润缩水;二是公司所处位置已成为市区中心,其库房、集装箱堆场四周已被城市居民区住宅包围,利润率较高的进口分拨业务无法在21:00~8:00之间进行,货物吞吐受到很大影响;三是库房均为6层普通楼房结构,不能满足现代仓储业快速、批量吞吐的要求,难以通过加快周转速度获得经济效益;四是客户拼命压价和仓储需求多变。如主要客户每月包仓面积大幅变化,造成了潜在的经济损失。

由这些实例中可以看出,传统仓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具体困难。在全行业盈利水平低下的大环境中,国内传统仓储企业不得不长期高度关注其生存问题,并在战略定位、经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诸多方面长期受制于这一客观现实。

3.系统革命――中国传统仓储业的转型之痛

传统仓储业转型的核心是实现仓储业功能升级与业务模式转换。这实质上是一项系统革命。在此过程中,国内传统仓储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从一个粗放、扩张型的初级仓储系统过渡到一个实施精细化操作、对客户需求反应灵敏高效。与客户价值链高度耦合的高级仓储系统。

在硬件设施方面,现代仓储设施要适应现代物流高效率作业要求,如高架立体仓库、网络化配送中心、托盘储存系统、旋转货架、链式储存装置、储位到拣货员系统、无纸化拣货系统等。在生产制造企业对高级仓储设施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目前存在的大量仓库闲置现象,实际是一种相对的结构性过剩。国内仓储企业的仓储设施普遍以普通平房库、简易仓库和普通楼房库为主要库种,这些库房大多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20世纪60至70年代,甚至是在50年代。一则设施陈旧老化,二则不能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无法承担高端的物流服务。然而,更换上述仓储设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国内多数仓储企业力有不逮。如果租用物流地产商所开发的高级仓储设施,高昂的租金成本也令众多仓储企业为之却步。尽管计划经济年代国内许多仓储企业的土地多属于国家无偿划拨,但在其所处位置日渐被城市包围,越来越不适合仓储作业的情况下,由于土地已成为稀缺资源及相关政策缺位,传统仓储企业难以通过土地置换来获得新的仓储用地。而如果在原有土地上开发利润更高的商业地产项目,受目前政策限制,企业需交纳代价高昂的房产税和其他税费,同样难以承担。

软件设施包括仓储企业的业务组合策略、业务流程标准和作业规范、信息系统等。从业务组合看,国内传统仓储企业的业务模式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受外在环境影响和制约较大,如表1所示。

业务流程和作业规范方面,由于传统仓储企业长期以来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造成彼此业务流程不统一,仓储业务用语和作业规范大相径庭。在全球供应链和跨地区协作的背景下,国内外生产制造商迫切要求各地仓储企业提供相同规范和标准的物流服务。然而这种流程不统一的现状造成国内仓储企业之间无法实现供应链高层次协作,无法整合仓储资源,进而实现跨区域的一体化联动,只能在供应链上分别承担一些简单的低端服务。这种现象也造成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难以在传统仓储企业内得到推广应用,又进一步限制了仓储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率的提高。对传统仓储企业而言,软件设施的落后是历史和客观现实多种原因造就的结果。相对于硬件设施的改善,传统仓储企业软件设施的升级和改造,任务更为艰巨。

在传统仓储企业改造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素质。无论是制定企业市场战略、管理仓储作业,还是应用现代技术实现仓储增值服务,都需要高素质的企业员工来筹划和执行。然而,国内传统仓储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以上文提及的上海某外贸仓储企业为例,该公司在职员工289人,平均年龄竟达到49岁,有30%的员工临近退休,平均文化程度仅为初中。

员工年龄老化和整体文化水平相对低下,意味着传统仓储企业要付出更大努力克服来自政策、体制、业务模式、技术装备水平、业务创新等方面的阻力。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传统仓储企业必须吸引更多较高素质的年轻人才加入仓储行业,而这一切又建立在企业是否能够跳出传统仓储模式,进入产业链高端服务领域,从而有条件为年轻人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和更好的职业发展机遇的基础之上。

中国传统仓储业突围的路径分析

1.传统仓储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及关键改善领域

国内传统仓储业中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基本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在目前的商业竞争格局中,传统仓储企业要么维持“小、散、差”水平,在低层次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惨淡经营,逐步沦为国际、国内大型生产制造商或跨国物流企业的“打工仔”,或等着被其并购收编;要么改变“小、散、差”的不利地位,实现业务转型,在高端物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图2所示,从国外物流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功能定位看,有两个主要趋势:一是从提供简单的功能向提供集成的供应链服务发展;二是由原来为本地服务向区域和全球化市场拓张。由此促使了物流服务从过去简单的契约式物流向基于全球化的集成供应链管理转变。国内传统仓储业必须摒弃传统的简单租仓业务模式,努力拓展业务地域范围、为客户提供更多基于供应链视角的一体化物流和差异化服务。为获得高端服务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传统仓储业应高度重视和关注以下关键领域的改善机会:

①供应链整合。针对核心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端到端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能力。目前,国内大多数传统仓储企业尚不具备这一技能;

②掌握关键资产资源。控制接近经济中心城市、运输枢纽、客户等地点的仓储设施。受惠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布局,国有仓储企业在地理位置和网络上拥有相对优势,但仓储设施陈旧、等级较低限

制了该优势的发挥;

③完善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实时业务操作的流程化、电子化及准确的库存信息,实现与客户的无缝联接,支持各种增值服务。目前,全国近3万家仓库真正实现信息化的还不到5%,大多数仓库以人工操作为主(洪水坤,2006),在承接高端和国外业务时无法提供相应的信息接口:

④基于最佳实践的仓库运营。从财务业绩、运作绩效、质量和成本等方面建立于最佳实践的衡量体系能够指明改进方向,有效提高仓库运营水平。目前,国内尚未制定仓储业服务标准。传统仓储企业的业务流程、作业规范甚至操作用语都不规范,无法实现与客户供应链协同,跨地区的企业间协作更无从谈起;

⑤良好的员工素质。与外资企业相比较,尽管国内传统仓储业员工同样富于敬业精神,愿意接受新知识与新技能,但是偏低的文化素质和偏大的年龄结构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传统仓储业的发展路径的简要分析

从市场供给角度,尽管仓储业占据着15%的物流外包市场份额,并预期在今后5年时间内仍将保持14%的年增长速度,2010年达到26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数据来源:麦肯锡分析,2006)。然而。全国范围内低端仓储设施严重供过于求的状况,使得传统仓储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大量仓储设施进入市场供应,包括大量简易仓库和民房改装的仓库以低价冲击市场,使仓储业陷入“价格战”泥淖,如上海市传统仓储企业日租金仅为0.4元/m2。而从服务内容看,90%以上传统仓储企业仅可以提供基本、一般性的公共仓储服务。国际经验表明,基本仓储服务(如堆放、装卸)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在各项物流细分业务中也是最低的。如果企业仅提供简单的基本仓储服务,在信息系统和机械自动化投资所获得的规模效益也将是杯水车薪。

在发展方向上,传统仓储业有以下几种基本模式(如图3所示):公共仓储服务、专门仓储服务、专属仓储服务、定制仓储服务。传统仓储企业需要根据客观实际,选择适当的业务发展模式组合。具体而言,鉴于目前公共仓储服务领域的市场进入门槛很低、利润率低下的现实,传统仓储企业应根据自身能力,以决定是否退出该市场,并尝试向其他服务领域拓展。在专属仓储服务领域,企业应重点关注与特定客户的供应链联盟关系,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高质量服务;在专门仓储服务领域,需要投资专门化的设备与技术,致力于追求规模效益;在定制仓储方面,可采取:①与客户结成战略联盟与合作伙伴关系;②提供量身定制的高质量服务;②投资专门化的设备与技术;④利用机械自动化追求规模效益等。

3.改善经济效益是传统仓储业突围的核心与关键

无论采取以上何种发展模式或组合,传统仓储业要实现整体突围,最终要以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即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与利润率提高。而选择何种发展道路,也必须建立在对自身具发展潜力的收入来源及业务组合的分析基础之上,并不是盲目移植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经验与措施和简单套用其业务模式。从国内既有案例分析,国内传统仓储企业必须立足于自主发展,放弃对国外大物流企业合资或并购的幻想,才能真正摆脱受制于人的发展困境。在改善经济效益方面,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

一是加快周转充分挖掘现有仓储潜力。对于普通仓储业务,可采取下列措施实现业务增长:①加快货物周转速度,让原先静止的存货“动”起来,以此带动货物储存总量和吞吐量的大幅度增加,创造仓储经济效益。需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对现有仓储设施进行必要的投资改造,如站台、叉车、自动装卸、分拣、盘库技术等有助于加快货物周转速度的设施、装备和技术;②对客户进行盈利性分析,淘汰一些盈利性较差的客户,开发、保留优质客户,提高仓储单位面积效益。从库存货物的种类、结构分析入手,对现有客户进行评估和分级,达致改善货物结构目的;③实施不同的客户服务水平。对优质客户、普通客户实施不同的服务,将仓储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降低服务总成本。

二是努力开发新的业务类型,实现多元化协同经营。从现实情况看,将企业传统的业务类型进行整合,是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包括:仓储物流与金融结合、仓储物流与流通加工结合、流通加工与经销结合、仓储业务输出等;

三是以仓储业为核心,将业务功能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开发仓储增值服务。从国外、国内仓储业发展趋势看,仓储业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其所提供的增值服务。根据2006年中国仓储业发展情况,尽管仓储行业利润率只有2.6%,但是增值业务的利润率有大幅度提高。基于仓储业的综合物流业务将是仓储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例如,与国内外银行、客户签订三方框架协议,开展仓单质押等新型物流监管业务,是现阶段较易见效、且前景看好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