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低碳旅游的措施范例6篇

景区低碳旅游的措施

景区低碳旅游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低碳旅游 低碳意识 低碳措施 旅游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226-02

丹霞山景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境内,现已开发长老峰游览区、阳元石游览区、翔龙湖游览区及卧龙岗游览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随着低碳旅游业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趋势,低碳旅游舒适度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根据韶关丹霞山风景区问卷调查资料,对丹霞山旅游资源及其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为游客旅游选择及景区低碳化措施季节性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思路

1.1 调查问卷设计

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两种方式获取资料。问卷共设计三部分内容:(1)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舒适度调查;(2)旅游者的低碳旅游行为。在调查景区附近饭店低碳化设施的基础上,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的行为表现;(3)公众对低碳旅游的意愿。主要调查公众学习、实践低碳旅游和进行碳补偿的意愿,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对这3部分既进行一般的频数统计,又采用Likert的5分制法对各指标进行测量,1~5分依次代表“非常反对”、“反对”、“中立”、“同意”和“非常同意”;1~2.4分表“反对”,2.5~3.4分表“中立”,3.5~5分表“赞同”[1]。

1.2 调查区域及调查概况

为了增强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笔者选择了韶关丹霞山景区进行研究。目前丹霞山景区的低碳旅游建设及实施正处于起步阶段,这种情况与国内大多景区类似。为了使调查样本更真实地反映样本总体的实际情况,调查采取了时间分区的方式。正式调查时间于2012年10月26日~ 27日、2013年3月15日~17日、2013年3月31日、2013年4月19日~21日进行,共计9 d,分别于丹霞山景区实施,以散客、团队等不同类型的游客群体为对象,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采取偶遇抽样和定额抽样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86份,最终得到有效调查问卷167份,总有效率达到89.78%。调查问卷采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丹霞山低碳旅游舒适度建设的优势

丹霞景区内及其附近共有经营性住宿设施49处,其中以家庭旅馆为主,共36处,占总住宿设施73.4%。从数量和设备来看,硬件设施较好,人均住宿面积也比较大。例如:上网、厨房、洗衣等多种居家用品齐全。从价格上看,为众多的工薪阶层以及家庭旅游、学生旅游、老人旅游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让广大低消费群体在享受旅行的同时,感受到宾至如归。从低碳设施设置上看,厕所浴头、抽水式节水阀的流速适中,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景区现已有注册登记的各类规格的观光游览车约60余辆,大多数为大巴游览车。游览车运行路线由点到点,属于直线运输,运距短;经行路线道路质量好,坡度适中,对减少能耗有重大意义。笔者针对低碳旅游实践推广过程中游客对于景区内交通舒适度进行调查。调查显示,78%的人对游览车运行的往返频率及平稳程度表示满意,只有17%的人表示一般,还有5%的人表示不满意,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从调查数据显示景区为游客提供的交通服务水平较高。

主要的景区现有四条步行绿道分别为:外山门―瑶塘村步行绿道、沿江休闲步道、卧龙岗森林步道、宝塔峰森林步道。四处步道均使用贴合景区和谐度的木板作为建筑材料,平均宽度1 m,平均坡度14°,非常适宜游客步行游览丹霞。除外山门―瑶塘村步行绿道外,其余三条步道的分类垃圾桶分布合理,据测算步道中垃圾桶的设置为每450m/个。笔者针对游客对于景区内步行绿道舒适度进行调查。调查显示,82%的人对分类垃圾桶设置频度表示满意,只有15%的人表示一般,还有3%的人表示不满意。从调查数据显示,景区为游客提供的步行绿道服务水平较高。

3 丹霞山低碳旅游舒适度建设的不足

首先,丹霞景区内及附近的住宿以家庭旅馆为主,由于缺少统一的规格制度设置,致使旅馆内的环境设置存在梯度差异,从而使游客存在心理对比性,影响游客游览的心情,降低了旅游心理舒适度。如断石村红豆兰庭家庭旅馆增置多处绿色植物,将整个住宿环境衬托得温馨自然;断石村回驿青旅、有间客栈等家庭旅馆增置书架台,为游客休憩时提供低碳消遣方式。其次,丹霞景区内及附近的家庭旅馆的热水器主要使用太阳能,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时即可满足游客需求。但冬季时则出现供热不足的状况,影响游客对住宿舒适度的需求。

景区交通低碳旅游舒适度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停车场设置和方面。首先,景区现有四处允许外来车辆停放的停车场,分别为外山门停车场、瑶塘村生态停车场、长老峰老山门停车场,其中长老峰老山门停车场只允许停放大型旅行大巴及景区游览车。非假日期间各个停车场的车辆停放较为整齐,但到了节假日期间景区内外的四个大型停车场因景区工作人员未准确标示停车位而出现乱停放现象,从而导致车辆堵塞,大大降低了游客停车效率,影响景区景观整体性。笔者针对自驾游游客对于景区内停车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显示,29%的人对停车场车位设置表示满意,57%的人表示不满意,14%的人表示一般。从调查数据显示,景区为自驾游游客提供的泊车服务水平偏低。其次,景区内交通道路为双向两车道,由于景区未限制车辆进入,一旦到旅游高峰期,车辆行进迟缓,影响景区空气质量的同时降低游客的旅游舒适度。

景区内的步行绿道未进行大规模推广,仅通过标示牌指示,致使步行绿道游客通过率不同,其中外山门―瑶塘村步行绿道通过率最低,据估算仅有9%的游客步行游览。

公众对低碳的认知在整个低碳推广中尤为重要,但是大多数低碳旅游活动的开展仅仅浮于表面。研究小组针对低碳旅游实践推广过程中丹霞山景区周边居民及游客的认知进行调查。调查显示,78%的人对低碳旅游并不是十分了解,只有17%的人非常了解,还有5%的人一点儿也不了解,同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低碳旅游是有必要的,在调查中发现90%的人觉得是必要的,有5%的人认为低碳旅游没必要,还有5%的人觉得无所谓。住酒店时同意“对一次性用品收费”占47%;赞同“同一客人连日入住不每天更换床单”和“不使用酒店一次性用品占76%;“淋浴时间不超过15 min占34%。从这些调查数据显示景区周边居民低碳意识偏低,而多数旅游者愿意配合低碳旅游行为。

4 丹霞景区低碳舒适度保障措施

低碳旅游是依据低碳经济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旅游产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本文从景区基础服务设施、旅游企业及旅游活动等多个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等各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在满足旅游者舒适度需求的同时实现景区低碳化建设。

4.1 低碳旅游饭店的构建

景区旅游是一种服务消费产品,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旅游舒适度与低碳双方并重考虑,这涉及到服务的各个方面。丹霞山景区客流量存在明显的淡、旺季,旺季主要集中在春节、“五一”和“十一”等国家规定的假日,旅游潜力已趋于饱和,而淡季则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景区旅游舒适度的提高对游客量的增长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建议依据客流量的不同,景区低碳建设实施不同的服务措施。

4.1.1 旅游住宿的低碳经营

低碳化的住宿消费方式,必须建立在住宿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旅游住宿的低碳经营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1)饭店内住宿部门应逐步取消“一次性六小件”(一次性牙刷、牙膏、香皂、浴液、拖鞋、梳子)的提供,如若游客有需求可采取另收费的方式。

(2)家庭型、经济型旅馆的建筑设施可进行低碳节能改造,增加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照明;此外,可进行空气能热水机推广使用,既保证旅游淡季时游客的舒适度得到满足的同时,实现住宿低碳化;走廊等通道使用声控或光控照明,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源浪费。

(3)新建的旅馆,要采用低碳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如:充分利用太阳光和自然方向、追求住宿景观与植物多样性的和谐、建筑材料的当地化、无毒化以及减少墙体多余的外装饰,倡导“减量、循环、重复使用”的原则。

(4)在细节经营方面:根据客流量及当地四季不同气温状况,应把空调控制在适宜的温度,并在门口增加塑胶门帘的设置,减少冷气外漏情况;针对多日住宿的游客,应与客人商量,尽量的降低物品的更换概率等。

4.1.2 旅游饮食的低碳经营

在旅游供应链中,饮食是最重要的一环。旅游饮食的低碳经营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在餐饮材料的采购方面,尽量提供当地时令菜,少提供反季节菜肴,选购加工工序较少的食材[2]。

(2)在烹饪节能降耗方面,因当地使用绿色能源的饭店数目为零,建议引进低碳化设备,如:太阳能、风能和沼气等作为烹饪能源。

(3)发展“农家乐”这一旅游休闲形式。既是对当地特色食材进行挖掘,如走地鸡,农家腊味、锦江河鲜等,又能将厨余垃圾进行收集,送到养殖场作为饲料或利用新技术转化为植物肥力使用。

(4)在餐饮服务方面,服务人员应主动提醒客人请勿过量点餐及剩余菜肴打包服务,外带餐饮包装应使用可循环使用的餐具;针对当地服务人员低碳意识不高的现状,应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低碳知识的培训教育,动员全体员工参与低碳建设。

4.2 景区基础服务设施

4.2.1 交通低碳措施的推行

景区交通管理是景区发展的基础,是景区低碳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的可进入性、通达性、旅游路线的设计、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的使用和管理、道路质量的优劣,对客源吸引、旅游体验、旅游形象的塑造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到丹霞山景区游览的游客通常把车辆统一停在断石村村内停车场,以徒步的形式可以通往阳元山风景区;搭乘景区公交车或电瓶车通往长老峰、卧龙岗风景区。结合丹霞山景区各景点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以及交通现状,现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1)景区内公交车可改造为混合动力车,达到减排的效果。

(2)针对各个季度的旅客量的多少,有计划地限制私家车进入景区景点。

(3)停车场附近设置自行车停放租借站点,开辟观景游步道、自行车游览区。

在景区路线规划设计中,结合实际构建步行、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旅游专线。

4.2.2 景区低碳旅游服务细节性的构建

丹霞山景区既要逐步实现低碳建设,又要使游客的旅游舒适度得以满足,应在景区细节处设置人性化的低碳旅游吸引物。结合景区现状,现提出以下建议。

(1)景区内的导游图、景物介绍牌、景区标识牌可采用与丹霞山景区相适的褚红色石材、木材,不提倡采用城市化的外来材料,如磨光大理石。

(2)目前景区的导游图、景物介绍牌仅介绍游览路线、景物特点,建议增加对低碳旅游线路碳足迹值及低碳旅游相关描述的内容,使游客在游玩中了解并支持低碳。

(3)景区内垃圾桶应分布、摆放得更加人性化、对垃圾箱进行环保分类,并注明垃圾的具体名称或图案。

(4)景区内的工作人员、游客应随身携带一个塑料袋,以随时捡拾地上的废弃物,随时随地保持景区的环境卫生。

4.3 旅游者的低碳意识与行为

旅游者是低碳旅游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旅游者的低碳理念对旅游活动中的行为产生影响,旅游者应有低碳意识的自觉性,并贯穿在整个低碳环保过程中。如:因丹霞山景区各景点较为集中,游客除搭乘公交外还可采取步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以减少景区内交通的碳排放进入景区;制定合理旅游计划,自带必备生活物品,在食宿中应拒绝一次性制品等。

4.4 旅游企业的低碳管理方式

要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单一旅游企业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多个旅游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旅游企业应改革传统的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方式,尽量尝试将低碳旅游供应链、循环经济、生态旅游等理念运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去。

(1)教育培训。

景区的旅游企业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集中进行低碳环保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员工节能减排的理念教育,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环节中;同时,旅游企业可设立对员工关于低碳工作进展的奖励机制,根据其对饭店低碳作出的贡献进行适当的奖励,营造支持低碳的良好氛围。

(2)产品推广。

旅游企业应为景区环境保护承担企业责任,积极研发低碳新技术,推广新能源产品;此外,对于旅游特产,尽量避免过度包装,多采用当地有纪念价值的低碳产品。

(3)建立信息交流机制。

建立一个可与各地旅游景点交流的平台,探讨最大程度的提升低碳化水平的方式;可参考国内外低碳景区的成功事例如台湾坪林[3],建立合作平台,共享先进的技术和低碳管理模式;设计低碳标识,对符合低碳标准的交通设施、饭店、旅游产品等进行标识,鼓励旅游企业进行低碳改革。

4.5 政府的支持

政策是经济实施的基本保障,政府对景区低碳的政策影响景区低碳化的程度。从政策上看,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低碳旅游有关的政策,发挥政策的调控作用,促进低碳旅游的发展。此外,政府部门可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一个低碳参考标准。从资金支持上看,政府可设立专门的低碳基金组织,对景区内饭店的低碳发展给予资金上的支持或资金补助,建立补偿机制。此外,政府可拨相应款项支持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低碳旅游产品的推广以及加快环保旅游企业的创建。

参考文献

[1] Cevat Tosun.Host Perceptions of Impacts:A Comparative Tourism Stud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231-253.

景区低碳旅游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低碳旅游低碳城市 旅游模式

在讲求“和谐”的今天,我们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出行方式,摒弃使用一次性用品,自行携带旅游生活用品,“低碳旅游”正在进行时。

1、在全球推行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低碳旅游顺势而行

20世界末,为了保护地球,追求健康生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全球推行低碳经济。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低碳旅游借助低碳经济理论,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开展绿色旅游,成为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该报告根据世界旅游业以及航空、海运和陆路运输业的联合调查写成。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荷兰、瑞士、瑞典、丹麦、挪威等环保强国在全球率先实施了低碳旅游模式,它们在线路和假期中强化低碳意识,使人们的利益、环境、工业、旅游业和社会的需要以一种平衡的方式得到发展,以期维护持久的共同利益。2009年底我国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把推进节能环保作为旅游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明确提出了“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至此,低碳旅游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南宁旅游模式向低碳转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广西当前把建设生态广西作为构建和谐广西的中心内容之一,做好旅游业自身的低碳化发展,将有利地促进生态广西的建设。首府南宁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区域和外商投资的新热点。作为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全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城市空气质量位于国内省会城市前列,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南宁旅游资源丰富,北连桂林,南接北海,构成了广西的黄金旅游带。壮丽的边关风采、浪漫的海滩风貌、迷人的异国情调,星罗棋布的灵山秀水,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构成了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

中国低碳网在国内首度公益推出低碳榜,每年年初宣布上一年度的“低碳中国风云榜”。该榜经资讯分析、公众调查、业内推荐、专业探讨四方面途径归纳形成。2008年南宁被评为低碳风云榜最受关注的十大低碳贡献城市之一。全区2008年节能考核“成绩单”中,南宁市考核得分为98.8分,是全区两个被评定为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城市之一(另一城市为钦州市)。2008年,南宁通过措施促进节能降耗,从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用于工作节能降耗工作,鼓励企业自动退出落后产能,为新上项目腾出能源空间。淘汰了一批小造纸厂、小砖厂、小水泥企业,并设立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攻关,组织企业实施燃煤锅炉燃烧率和热效率技改、工业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制糖行业“零取水零排放”等十大节能减排技术。2008年,全市所辖6个县全部获得部级生态示范区命名,南宁市部级生态示范区通过了国家验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宁市大力推广沼气池,1999年至2009年底,全市已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33.8万户,适宜农户入户率达48%,年产沼气约152lO万立方米,33.8万农民直接受益,建成一处500立方米大中型沼气池,这些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所生产的沼气,每年平均可替代薪柴67.6万吨左右,约相当于保护了19.3万亩林地。在今年两会召开期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南宁市市长黄方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南宁将通过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打造生态南宁、“中国绿城”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低碳南宁,可以说南宁发展低碳旅游具有德天独厚的优势。

3、南宁发展低碳旅游模式仍存在障碍

(1)政府尚未出台相应的低碳旅游政策和标准

2010年8月18日南宁市市长黄方方主持召开市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审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南宁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夯实旅游基础,扩大南宁旅游品牌的影响,把南宁建设成为旅游主题形象鲜明、旅游产品特色突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优良,拥有一批在全国和东南亚有影响的旅游精品,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集散中心和组织中心,具有现代化水准的以亚热带自然风光和壮民族风情为特色的中国绿城、美食天堂、购物中心和旅游胜地,确立旅游业在南宁市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决定尚未提及南宁未来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建设成为低碳旅游城市的目标,因此相应的低碳旅游标准也没有出台。

(2)市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

目前,大部分南宁市民对于低碳的理解比较浅显,对于低碳旅游提出的一些做法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并身体力行。例如一些市民赴港台或者境外旅游时,出行前旅行社通常都会提醒市民们带上牙刷、牙膏、拖鞋等生活用品,但是在提示大家带这些生活日用品时,常常会质疑,是不是旅行社给他们安排的酒店档次太低,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提供了。对于搭乘飞机尽量少带行李以减轻机身重量,降低碳排放量的做法,不少市民还是持不理解的态度。

(3)与低碳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欠缺

南宁大部分四星、五星级酒店都被评为了绿色饭店,但是实际上它们与真正的绿色环保酒店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很多绿色饭店仍旧提供六小件,在环保措施的采取和实施力度上仍略显薄弱。员工低碳意识不强,为入住旅客的营造的低碳氛围不够浓烈,所以很难进行低碳旅游。

4、南宁应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向低碳旅游发展模式转变

(1)政府加大在低碳经济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扶持低碳旅游

近几年来南宁市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全市规划建设25个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将小厂集中起来办大厂,整合资源、综合治理、统一监管。经过综合整治,实现了全市制糖、制浆、造纸、淀粉、酒精、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环保治理设施的升级换代,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超进度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与此同时,南宁大力改造传统工业,发展生态工业经济,实现环

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对南宁东盟经济园区等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形成了甘蔗制糖制浆造纸生态产业链、煤电铝及铝深加工循环产业链、茉莉花茶加工产业链、速生林林产品加工产业链等一批生态工业产业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看到政府已经开始实施一系列举措打造低碳南宁。接下来,政府应继续拓展南宁低碳旅游模式,制定具备一个详细的计划,这个计划是经过政府主管部门、旅游行业企业、相关组织和市民代表对话交流协商后制定出来的,由此才能创造出企业获得长期绿色投资的机会、惠及大众的好政策。

(2)提高市民的低碳意识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目前最主要的是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他们形成低碳思维方式。节约能源和资源要从小事做起,表现在生产方面,产业体系优化了,碳排放减少的量更大。”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而达在两会期间呼吁媒体向大众传达低碳旅游的理念。低碳生活理念不应该仅仅落实在旅游相关行业的企业行动上,它更是千百万旅游产品消费者应该关注并积极实践的生活方式。有关部门及媒体应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倡导生态、健康、绿色的低碳旅游方式,鼓励大众在出行过程中和景区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注重环境保护。

(3)打造一批低碳景区,在各大景区实施环保措施

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南宁南湖公园、南宁良风江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树木青翠,绿化工程出色,空气质量高,可以通过向四川九寨沟景区学习,将它们打造成南宁低碳旅游的标志性景点。具体措施包括使用环保节能车辆,饭店和餐馆大力推行节能措施,通过数字化建设,对景区的空气和水源质量、植被实行监控,实现景区与交通运输、宾馆酒店、餐饮娱乐、旅行社的共同协调发展。另外,最区如果能出示低碳出游方式的标语,营造人人都有义务节能环保,低碳出游将深入人心,更加时尚。

(4)建造更多的环保酒店

真正意义上的环保酒店,除了建筑本着设计环保、管理环保外,还背负着向游客推广环保理念的义务。它们支持当地的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尽可能地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教育和参与体验。酒店通常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或者地热系统,花洒、龙头、马桶为节水型,避免使用粗糙的化学制品,如地毯清洁剂和空气清新剂等,使用寿命较长的灯泡等。

(5)向民众推行大众公交

南宁因人均拥有摩托车数量之高曾被誉为“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摩托车尾气排量不小,且污染环境。政府应火力提倡市民短途出行搭乘大众公交或者骑自行车。南宁可以修建一条休闲自行车道,将其打造成为“广西最美的自行车道”。车道可以考虑设在江北大道上,一边是碧绿秀丽的江景,一边是繁华热闹的都市,且与机动车道完全分离,可以叫人安心地骑车“慢游”,满足大家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的观赏心愿。另外,南宁可以效仿哥本哈根、杭州等城市,在公车站点、景区设立免费的自行车车站,凭借所办理的自行车卡,租借自行车完成短距离的行程。

(6)宣传、咨询和业务开展电子化

不少酒店餐馆都在入门处设置了资料架,放置广西区内的旅游宣传册,但是这种方式已经非常落后了,改为无纸化电子化操做将更环保高效。现在绝大多数的游客都有手机,能很方便的接收短信或彩信,我们的旅游部门会同旅游企业通过与移动运营商合作,主要由旅游企业出资,实时最新最实用的旅游信息,这样的做法既避免了对纸张的耗费,又对企业的业务进行了宣传,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普及率。

景区低碳旅游的措施范文3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成为了21世纪最严重的两个问题。当生存的环境受到毁灭性的破坏,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重要性,而减少碳排放量是当务之急。海岛地区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一方面为海岛提供了发展旅游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海洋资源和生态受到了更大的威胁。为促进海岛旅游业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必须在海岛实行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使得海岛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也能保护好海洋资源,实现海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旅游概念分析

碳氢化合物的发现给人类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同时,碳水化合物燃烧释放的废气却成为了温室效应的主要源头。当前,全球温室效应已经对生态和气候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为减缓温室效应的扩散,人们提出了低碳概念。低碳经济就是将低碳概念与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的产物,旨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量,通过清洁能源的使用在减缓温室效应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

(一)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

低碳旅游是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发展演变而来的。低碳旅游这一概念最早在我国被提出,最初的低碳旅游被定义为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旅游模式。这种旅游模式不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出了要求,同时对旅游者和旅游景点管理也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可以说,低碳旅游是从旅游的每一个环节践行了绿色旅游的概念。低碳旅游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发展至今,这一概念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当前,低碳旅游这一概念还包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旅游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护动植物资源、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当地生活习惯等。也有专家提出,低碳旅游是一种保护环境的措施。在旅游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专家应该采用低碳技术对旅游的各个环节进行低碳管理,同时应大力倡导低碳旅游的方式,使游客自觉履行低碳的消费方式。

事实上,低碳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要求游客、景区管理部门、政府部门等践行低碳概念,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的旅游方式为宗旨,在保证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环境保护。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是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的必然产物。在经济发展初期,往往采用能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资源消耗速度快,环境污染程度严重。这种粗狂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长期持续下去,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们往往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新型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低碳经济的实践来看,低碳旅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旅游生产的低碳化,也就是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的低碳化。为达到这一目标,旅游开发目标应当采用新型的高新技术对新能源进行开发,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节能材料,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尽量达到低碳化的要求。其次是旅游过程的低碳化,这要求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消费方式上也要注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二)低碳旅游的实践发展

低碳旅游的核心内容是节能减排,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低碳旅游的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新型旅游方式的优势已经在实践中有所表现。如四川九寨沟旅游景区就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进入,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实现对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相关的企业和组织也开始推行“‘低碳环保”的出行理念,如2008年,携程网推出旅途“碳补偿”计划,游客在携程网预订机票时,携程将根据其飞行里程,提醒旅游该次航空飞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减少这个二氧化碳需要种植的树木数量,并提供相应的“碳补偿”选项。又如2011年,在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景区分化联合举办的“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工作会议暨授牌仪式”上,为表彰在低碳旅游方面成绩突出的旅游景区和地区,安徽黄山景区、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山东泰山旅游景区等50家旅游景区人选首批“全国旅游低碳试验区”。

二、海岛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一)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旅游与环境是两个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的概念。首先,环境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平台。只有当一个地区拥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各地的游客,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但旅游业的发展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对环境产生无法修复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应当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准则,否则长此以往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将反过来限制旅游业的发展。但就当前的形式来看,尽管世界各地都在倡导低碳旅游,但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还是日益明显。

(二)当前的海岛旅游发展需要新的突破点

近年来,海岛的旅游业开发是我国的热点。海岛凭借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游客。但由于海岛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体系,不仅在交通上与大陆相隔离,并且在环境、气候、生态等方面都与大陆地区有所差异。由于交通上的限制,我国的海岛地区长期以来都以渔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渔业资源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已经呈现出匮乏的趋势,在旅游业获得大力开发的背景下,渔业资源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在温室效应不断扩大的今天,海岛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环境优势,通过低碳旅游模式的应用来吸引游客,并通过旅游业的开发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海岛的自然环境条件要求一发展低碳旅游

事实上,旅游业影响的不仅仅是当地的经济状况,更会对当地的环境状况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大陆地区相比,海岛地区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比较脆弱,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弱,承受力较低,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失去生态平衡,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对资源实行无节制的开发,导致海岛资源的破坏,再加上有部分游客素质较低,环境保护概念不强,在旅游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而成破坏。这些破坏将会对海岛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从而使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被打破。海岛地区^低破的旅游生产与消费方式'不仅可以保护发展低联旅游所依赖重要举措。

三、海岛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方式与实现路径分析

(一)政府部门应从政策和制度上予以支持

政府部门在海岛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为促进海岛低碳旅游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当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和法律法规对旅游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规定。政府部门应当首先制定海岛低碳旅游发展效果的评价考核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引进国外海岛旅游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为我国的海岛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并在旅游管理中应当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和标准,不断结合我国的海岛旅游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为海岛地区的低碳旅游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海岛地区的旅游景点应积极开展宣传工作

游客进行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身心上的享受,而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是游客获得身心放松和提高旅游体验的最直接的方式。海岛地区在旅游的发展上采用低碳模式,不仅能够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还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这是与传统流水式、走马观花式旅游有着本质却别的。为了帮助游客实现这样的旅游感受,海岛地区的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人文资源条件,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和民俗风情来营造出独特的旅游氛围,为每一个到达海岛的游客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

此外,海岛要实行低碳旅游战略,还应当注重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碳排放量问题。我们知道,海岛的碳排放量主要是由当地的企业及游客产生的,因此,旅游部门应当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加大降低碳排放量的宣传工作,这不仅需要对游客进行低碳旅游的宣传,还应对当地的企业进行低碳经济的宣传倡导,使游客和企业共同致力于海岛环境的保护上,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海岛的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发展。

(三)应加强构建低碳的旅游基础设施

低碳的旅游设施主要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低碳的材料和生产手段得到的设施。低碳设施可以应用到旅游的各个环节中,例如交通运输、住宿设施、旅游服务等。在交通运输方式上,应当采用清洁的能源来代替传统的碳氢能源,同时应当构建低碳的交通道路设施。在住宿设施上,应当对当地的宾馆进行低碳技术监督,倡导采取渔家乐的住宿方式来进行,这样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最为真切的海岛旅游体验,还能够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当对渔民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偿,鼓励他们开展渔家乐改造和建设,通过统一的管理来促进各个渔家乐形成良好的住宿条件和餐饮环境,在保障游客的食宿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低碳发展。

此外,海岛地区在能源使用方面,还应大力发展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应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低碳排放的能源供应系统替代老式的以煤炭或者薪柴为主的能源供应系统。在卫生设施建设方面,还要建设低碳的旅游环境卫生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为此,海岛各种生活或者生产垃圾可以选择岛内简单回收处理,或者直接运往大陆进行生态低碳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建立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建设生态厕所,使用生态的垃圾桶,在这样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低碳措施的实施下,海岛旅游将会真正地实现低碳、长久、可持续地发展。

(四)旅游者应树立低碳理念,践行低碳旅行

为实现低碳旅游的方式,旅游者在同样条件下应优先选择低碳的旅游景区,学习低碳旅游方式和减少碳足迹的方法,并在旅游过程中参与旅游碳中和。为此,旅游者要积极主动地选择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比如在选择旅游交通工具时,应尽量选择铁路、长途汽车、自行车或者徒步的方式取代高碳排放量的航空与自驾游的交通方式。此外,在旅游景区游玩的过程中,也应当避免选择自驾车等交通方式,而是应当优先选择徒步、租赁白行车或者乘坐景区提供的电瓶车,在践行低碳旅行共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结语

景区低碳旅游的措施范文4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跨纬度大,这就形成了我国森林植物和森林种类繁多的特点,其中主要包括:东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南方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华北落叶阔叶林及油松、侧柏林;华南热带季雨林;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天山、祁连山中山地段的云杉林等。丰富多样的森林类型和植物种类决定了我国在发展森林旅游上有着先天的优势。

2、森林旅游中的低碳策略

森林,又被称为地球之肺,无数的树木就是无数的制氧机和二氧化碳吸收机。当我们提到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净化空气时,都会不自觉地想起森林。而在提倡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旅游的今天,我们又该在森林旅游中采取哪些低碳措施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地方的措施值得借鉴。

2.1打造碳补偿林

打造碳补偿林是由四川郫县首先提出来的,为了贯彻国家的“低碳”方针,2009年10月11日,四川郫县环保局长开锹,建立了全国第一片“碳补偿林”。碳补偿林简单来说就是市民通过计算自己平时工作、学习、生活中出行产生的“碳足迹”,再根据自己的“碳足迹”,利用节假日时间,种植相应的树木来补偿自己的碳排放,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为环境保护做贡献。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增加本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同时也是对广大市民进行了深刻的环境保护教育,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

2.2引入新兴能源

引入新兴能源是浙江省温岭市发展当地森林旅游,推动低碳经济旅游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温岭市利用当地连接江厦潮汐电站和坞根大岩头的农家乐的有利地势,大胆采用新兴能源,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坞根海边小吃、山景、海景等农家乐生态游为背景,新兴能源为特色的旅游区。旅游区中建设期大量以展示新兴能源应用的特设工程项目,大大降低旅游区碳排放量的同时,增强了旅游者的环保意识。这样拥有茂密植被和各项新能源展示基地的旅游景点,不失为森林旅游的一个低碳发展方向。

2.3发展非木植被

发展非木植被是云南普洱发展森林旅游的低碳策略,云南普洱本身的森林覆盖面积是很高的,但是长期以来,当地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高档木质家具和木质旅游纪念品,这就造成当地植被保护意识淡薄。为了适应“低碳”的大潮,也为了保护当地的森林资源。云南普洱大力发展非木植被,利用当地现有资源,深加工松香、松节油,同时大力打造普洱茶品牌。这样的措施不但保护了当地赖以生存的森林资源,保护了森林旅游的命脉,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又发展了当地的经济。

景区低碳旅游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海北;低碳旅游;发展;思考

低碳经济自20世纪末出现后,很快风靡了全世界。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低碳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比生态旅游具有更为丰富而且明确的内涵。发展海北低碳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对于提高海北知名度、建设高原旅游名州、加快推进生态立州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把握的两个问题

发展低碳旅游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海北既拥有独特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又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发展低碳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1树立低碳理念。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属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社会效益好。发展低碳旅游业是创建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旅游业中推行低碳消费、绿色发展带动示范作用突出,可率先成为实践者,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就海北而言,当地草原的原生态游牧文化、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构成了典型的高山草原社会遗产,是极其稀缺的低碳旅游资源。因此,特别要在旅游主体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行社、购物点及导游中,倡导低碳消费,在旅游行业中推行循环经济、倡导低碳消费,培养低碳消费理念,提高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营造低碳旅游发展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低碳旅游业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低碳理念,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低碳经济的教育,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1.2倡导低碳行为。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企业、旅游管理者作为旅游各方参与者,都应在行为上低碳化。将生态环保理念渗透到工作、生活和消费中,使旅游者建立健康、生态和可持续旅游方式。旅游开发者对自然景区不做“硬”开发,要做“软”开发。不改变原有地貌,坚持“多利用、少开发”的原则,选择性开发低碳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则要提供给旅游者低碳化旅游产品。在旅游餐饮上,尽量选用本地的食材,选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用餐形式建议多选自助餐的形式。在旅游饭店上,要以绿色饭店的理念全面创建低碳旅游饭店,用节能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实行垃圾分类等。在旅游交通上,旅游者不妨多采用传统交通工具,选择徒步、穿越、营地等体验性强的旅游方式,同时要控制景区(点)内交通工具的进入,应禁止外来车辆、景区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的进入,景区内设置环保旅游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人力车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交通工具以保护生态环境。在旅游方式上,低碳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旅游景区低碳的实现,景区在开发和管理上以低碳为理念,创建生态型景区,发展产业化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森林旅游、湿地旅游等绿色生态类型的旅游产品,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在旅游购物上,尽量购买原生态的商品,抵制过度包装、生产设计复杂的旅游商品。在旅游娱乐上,应减少开发大型实景和文化演艺类活动,大力开发原生态的、体现当地原汁原味文化的旅游项目。旅游管理者则主要控制游客数量,对旅游者进行低碳教育,通过游客管理、景区管理实现低碳化。

2.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

2.1强化规划引导。发展低碳旅游业,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已有的规划重视旅游本身及其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而忽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只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资源保护。有的景区景点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不协调。因此,旅游服务要以人为本,旅游开发则要以天为本,也就是要将这种未经工业化污染的生态景观资源、生态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保留下来,抛弃数量经济的观念,合理测算生态承载量,限制游客数量,走品质旅游经济的路子。一是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加强对全州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对以往已经编制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要按照资源环境保护优先的要求,重新审视、调整、修改完善。二是在具体项目上,要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制定规划,关键是要严格实施规划,使规划法制化,成为指导低碳旅游业的纲领性文件。三是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依托海北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

2.2制定政策措施。 低碳旅游发展势必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主体的支持和配合,共建合作机制联合推进。应注重相关行业规划或计划的衔接,以共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共同制定标准、共同监督执行、共同评定检验等形式,将旅游业节能减排工作融入国民经济体系中综合规划、执行和考核。各级政府和旅游业主管部门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机制,健全发展低碳旅游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发展低碳旅游的主体作用,并引导公众参与。一是统一认识,加强指导,全州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都要从建立循环经济这一高度来倡导低碳消费、发展绿色旅游的认识。 二是制定相应低碳旅游的地方标准。通过制定绿色旅游饭店、宾馆,低碳景区、旅行社的地方标准和考核奖励办法,引导旅游企业投入到推行低碳消费、发展绿色旅游中来。三是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将是否“低碳”纳入行业发展的考核和评价因素,促使现有旅游模式转变,激励引导旅游主体争创低碳企业、绿色企业,使广大游客争做“文明游人、低碳游客”。对达到地方标准的绿色旅游饭店、宾馆,低碳景区、旅行社及优秀导游人员、文明游客,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是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利用旅游宣传推介的优势,在国内外节会、媒体、网络上宣传低碳旅游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加大行业监管。从旅游的各要素入手,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低碳消费、绿色旅游的鼓励扶持政策,引导旅游绿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3营造良好环境。海北州作为青海省4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地区之一,更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围绕低碳这一核心,推动旅游走向深入。一是要有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一个地方要有特色,不是靠高楼大厦,而是靠传统文化的积淀,靠建筑语言的表现,靠鲜活的生活气息,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所以,一个浓郁的人文环境必须要求对自身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要珍重自身的文化,要热爱自身的文化,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形成一个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二是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通过多措并举,保护好原生态资源,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低碳旅游建设和经营。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镇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低碳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保护并优化海北旅游生态环境。三是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在策划上要突出“天人相通、动静结合、雅俗共赏”的理念;在布局上要突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资源节约、生态优先”的理念;在性能上要突出“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生态为本”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景区低碳旅游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低碳旅游 生态旅游

一、低碳营销“常态化”

加强低碳旅游产品的推介,使低碳旅游深入人心。利用旅游宣传推介的优势,在各类节会、媒体、网络上宣传黄山风景区低碳旅游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市场上大力首推低碳旅游线路产品,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制作一批低碳旅游宣传册页,在各宾馆饭店、旅行社、景区放置低碳旅游线路的宣传单,让低碳旅游线路深入人心;二是借助媒体平台进行大篇幅的宣传报道,在相关的网络报纸、刊物上对外宣传;三是在今后举办的各类宣传推介会上推介低碳旅游线路,发放线路宣传单。并通过加强合作力度,引进有一定知名度的驴友俱乐部,培育低碳旅游线路客源市场,鼓励涉旅企业与高校社团、大型公司等进行合作,开展户外拓展训练,提高低碳旅游线路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

二、倡导低碳“社会化”

旅游者是践行低碳旅游的“主角”。因此,我们应该以各种“寓教于旅”宣传手段,把旅游活动的碳排放情况告诉游客与公众。首先,倡导旅行社多推出低碳旅游产品,提倡组织旅游专列、包机直达目的地、开通旅游直通车、编排直达线路等方式减少因游客途中多次换乘而增加的碳排放,并充分宣传景区内的环保交通工具;其次,在旅游行程中,要求导游积极宣传黄山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绿色旅游的做法,讲解低碳消费、减排常识,在团队中开展评选“低碳旅游达人”活动。鼓励旅行社收集、整理国内外低碳旅游小窍门和实用方法,按旅游六要素分门别类总结,引导游客低碳旅游。运用途马旅游网积极开展网上拼团、结算,提高效率,改变传统组团方式,实现低碳组团。

三、旅游线路“低碳化”

加强低碳旅游线路产品的开发。围绕旅游产品的低碳排放和可循环利用这一主线,积极发展效益高、污染少、品质优、排放低的低碳旅游产品。一方面对现有的旅游线路产品,在不影响现有游客数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低碳旅游概念包装,增添低碳元素,灌注时尚“低碳”理念,吸引新的游客群体来黄山旅游;另一方面,依托黄山风景区及其周边景区景点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生态探险游、徒步登山游、双谷文化游等低碳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体验。

四、旅游产品“多元化”

加强结构创新和产品创新,促进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着力调整黄山风景区仍以单一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结构,向休闲、度假复合型发展。推广“山上游、山下住”,加速开发交叉产品、边沿化产品、深度化产品及休闲度假产品,完善“飘雪温泉”、水疗SPA等亲水休闲项目,重视会展商务旅游产品开发,满足多种需求。

五、四季旅游“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