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例6篇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1

关键词:石油企业 安全管理 问题 原因

近些年,石油企业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石油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的频繁发生,对该职业从事人员危害严重,从而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企业的安全投入不足,对石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石油企业管理者应对企业的安全卫生工作足够重视,建立“安全经济观”意识,因为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安全就是效益。

一、目前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尽管当前众多石油企业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石油生产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总结事故的经验教训,探求石油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此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经验,但是在石油企业生产和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缺乏系统理论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几乎都来自西方,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寥寥无几,这从大学安全工程教材中就可以看出。理论的缺乏导致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经验,缺乏系统理论支持。西方由于发展时间较长,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在管理理论上也已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总结了一系列系统的事故控制理论,如风险分析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单因素理论等,在这些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可以根据其现实情况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石油企业就事论事多,但追根溯源少

采用一系列有效的分析方法来对涉及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人和物进行危险预测分析,变安全管理中的事故后处理为事故前预防,这也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对于事故的超前预防控制,需要对事故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以达到对企业的宏观指导的目的。

(三)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说教多,理论推广很少

作为高风险的石油企业,逐渐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该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有了较大的改进。从1997年起国内石油行业陆续了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多个行业标准文件,标准性文件的颁布有利于提高国内石油企业的健康和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动我国国内石油企业尽快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节约企业成本,改善企业形象。与此同时,国内率先建立HSE管理体系的部分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二、石油企业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其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对安全事故隐患的处罚力度不够

事故隐患的存在是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事故发生源于安全隐患的存在,所以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讲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但同时依据法律规定,只要没有出现重大的事故,对于个人只能追究行政责任,通常就是限期整改或者罚款为主,我们知道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对于地方保护主义来说实在是缺少震撼感。为此相关专家提出应将安全事故隐患纳入刑法的范围,事故发生后要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加大事故的处罚力度,给予相关企业和责任人强有力的威慑,从而使安全事故发生机率降到最低,保证石油企业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二)石油企业日常安全的执法检查力度不够

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事故频发的企业,并非缺乏好的政策支持,而只是各种相关政策和法规很难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落到实处。现在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在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已在安全生产、经营方面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也较多。《安全生产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安全法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相关部门开始注重安全生产的法制方面建设,也是石油行业职业从业人员盼望已久的结果,开创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安全法制体系。作为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大法,《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制度、安全中介服务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从业人员权利义务制度等七个方面,其中对于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责任进行了完整、清晰的界定,对于现实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指导性等。《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对于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切实落实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着重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的进程,以防范石油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于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三)石油企业的职工权利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较差

经研究发现,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企业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尤其是在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许多职工的生产环境非常险恶。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国际劳工组织所组织的研讨会上,根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铁民所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安全生产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五个原因,是对现代化国家劳工行政一体化的任意践踏,而其中许多重大安全事故的最大受害人则是第三方即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处于被雇佣的位置,无法自由的表达他们的意志,也没有组织成一支强大的力量,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企业生产者及相关政府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保障石油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石油企业安全投入成本不足,淡化安全经济观

石油企业资金投入不足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通过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不可否认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举措之一。要实现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加大安全资金投入,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可以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2

关键词:石油石化企业 安全管理 特点 管理模式

石油石化企业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与国民生计紧密连接的工作部门,企业的任何生产问题都会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近年来,石油石化企业事故的频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成为其工作的关键点。然而,石油石化企业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其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时往往会存在一些缺陷,企业继续一种适合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对企业的安全保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相关特点,谈论了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几种形式。

一、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是实施特点

石油石化企业作为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企业,其生产工作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毒害腐蚀、连续性及生产线长等特点,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的灾害事故,从而给企业和国家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加强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一直是企业工作的重点,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建立了一种由国家、企业、行业、群众共同发挥作用的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曾经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当今时期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

以及管理要求的提升,探寻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就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而言,其安全管理的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首先,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目标当作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根据不同的组织方式以及管理形式,将安全管理的目标落实到企业生产的施工采油质量、工程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安全生产和事故控制等方面,从而发挥安全管理目标的指引作用。但是,当前很多的石油企业厂长往往会为了赶生产任务而忽视掉安全目标,这就埋下了一些安全的隐患。

再者,石油石化企业还建立了一些实施安全管理的工作机构,比如安全与环保科、安全委员会等,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实施指导及控制。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这些企业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职能不清,对于管理事情的安排没有明确的规定;再如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职能部门众多,使得一些部门存在着对于工作的敷衍,从而使得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缺陷。而且,石油石化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工作还各自有各自的管理方法及特点,或是岗位责任制,或是安全激励及约束机制,或是群众质量管理等等,企业的各环节工作都设立了一定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员。

二、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模式分析

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一直都非常重视,其安全管理模式大致与其他的国有企业类似,分为以管理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这样两种大的管理模式。而具体来讲,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形式来阐释:

1.安全管理模式以岗位责任制作为中心

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时,大多数都设立了岗位管理工作责任制度,其中有很多企业都以此作为中心来构建安全管理模式。这种境岗位责任制度作为安全管理模式中心的管理模式,可以切实地把每一项安全质量的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使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加入到质量及安全管理中来,从而保证企业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做到具体人员负责。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没能做到有效地将质量以及安全管理的地位摆正,而是依然只看重产量,这就使得安全以及质量管理的任务很难实现。

2.安全管理模式以安全生产委员会为中心

通过安全生产委员会这样一个组织来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是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的前提下,使企业的各单位及工作人员自觉的进行安全工作,它有助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科学合理的指导,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在优化的领导及组织环境下得以顺利实施。但是,企业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只是一个虚拟的机构,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负责,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严重地缺乏实际的监督指导,这就导致了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出现。

3.专职部门及安全生产委员会合作的管理

石油石化企业采用专职部门与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合作的形式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委员会对企业的重大问题实施指导及监督,推动专职部门按照委员会的指导来安排具体的安全及质量管理活动,这样两者一为指导一为执行,可以有效地将促进工作的落实。这种模式更加适合组织化的安全管理的计划,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的专业化的程度,从而利于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的实施。专职部门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合作进行管理的模式,在现代的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中是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

4.HSE的管理模式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HSE是当今时代比较流行的一种安全管理模式,它兼顾健康、安全、环境问题,应用控制理论和信息理论来实施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达到对于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使石油石化企业的职业健康及安全、环境的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标准化运作,对于企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很多的石油石化企业都在积极地引进这种先进模式,试图通过这种先进模式实现安全管理与国际的接轨。

三、结语

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仅与企业的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联系,还事关国家和人们的利益。因此,加强对于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是当今时期石油石化企业必须实现的一项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吴进来. 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借鉴杜邦安全管理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08(04)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3

[关键词]工程实践 教学模式 综合实验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84-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专业)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加工利用为背景进行人才培养,满足国家能源化工发展重大战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化工专业具有鲜明的石油石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石油加工类专业课程的开设,包括“石油加工工程I”、“石油加工工程II”与“有机化工工艺”3门专业限选课,“近代炼油技术”专业选修课,以及40学时的“石油加工工程实验”必修课;2.在国有大型石化企业设立了实习实践基地,以此为依托开展专业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3.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有着良好的石油实践背景,不仅讲课案例多与石油有关,而且为学生提供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及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题目也多与石油相关;4.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是石油石化企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单位。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我校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通过实验、实习、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进行培养,其中在专业实验与实习方面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项目导向的研究式专业综合实验模式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石油加工工程实验是我校化工专业的重要专业实验课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研究与实践能力,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石油加工工程实验的开设以项目研究为导向,主要内容包括30学时的油品综合评价实验和10学时的中试演示试验,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协作意识与表达交流能力。

油品综合评价实验以原油评价为核心,先通过对原油的实沸点蒸馏切割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减压馏分和减压渣油等不同馏分油,然后让学生分组完成各个馏分油的性质测试,最后小组内部汇总各位同学的测试数据,撰写综合实验报告,提出原油的可行加工方案,并答辩汇报。[1]通过这一研究式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原油蒸馏和馏分油性质测试的基本方法,模拟了石化企业对原油评价的整个研究过程,体会了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的内涵,学会了针对原油性质确定合适的加工方案,不仅学习巩固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并通过最后的答辩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中试演示试验依托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大的科研平台和化学工程学院中试科研基地而开设,主要内容涉及原油的二次加工过程,包括渣油溶剂脱沥青、多功能提升管催化裂化、固定床催化加氢、碳四烷基化以及冷模流态化。学生分组参加中试演示试验,指导教师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讲解各中试装置的用途、原理、特点、工艺流程以及相应技术的工业应用状况等,并进行现场提问与讨论。通过中试试验的训练,引导学生了解了石油化工工艺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放大意识以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和实践热情。

二、“校内―校外―校内”的三段式实习模式

实习是工科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将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深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途径。我校化工专业的实习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三部分。其中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分别在大二暑假和大三暑假进行,主要依托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来开展。但是目前大型石化企业的自动化和技术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在企业“安全第一”的要求下,学生几乎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在企业现场的实习“只能看,不能动”,致使实习效果不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学校在校内建设了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实践基地,包括设备拆装实验室和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了“校内―校外―校内”的三段式实习模式。学生首先在校内实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到校外实习基地(炼油企业)进行现场实习,最后回到校内实践基地进行操作训练。

(一)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炼油企业,对企业、生产车间、生产装置有个初步的印象和概念,简单了解主要的炼油工艺过程、原油及石油产品,掌握加热炉、换热器、蒸馏塔、反应器、泵、风机、压缩机、管道、阀门等常见单元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主要用途等,并为《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认识实共2周时间,首先在校内花约2天时间学习加热炉、换热器、蒸馏塔、反应器、机泵等常见单元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主要用途。然后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一周的现场实习,主要是在炼油厂参观典型化工设备,如泵、风机、换热器、过滤机、精馏塔、反应器等,请企业技术人员讲解设备的操作、维护与保养。另外,简单了解石化企业对原油的加工流程、典型加工过程,如常减压、催化裂化、加氢、重整装置等。通过现场学习,使学生对石化企业单元过程设备以及由其组成的工艺过程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回到校内的设备拆装实验室,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现场的参观实习,对照图纸进行设备拆装实习,了解化工设备内部的实际结构及特点,如蒸馏塔的塔盘及装填方式,压缩机活塞、进气阀和排气阀、离心泵的轴承座等的机械密封结构,安全阀和控制阀的执行机构的特点等。通过拆装实习,学生对设备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有了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二)生产实习

我校化工专业生产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炼油企业的生产过程,熟悉原油特点、实际加工方案及主要加工过程的工艺流程,了解或掌握某一生产车间的原料与产品、工艺流程与原理、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与控制方法,加深理解主要工艺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与环保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并为《石油加工工程》、《有机化工工艺》和《近代炼油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生产实共4周时间,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首先结合炼油企业的具体实习车间,在校内用两三天时间学习原油加工方案与主要工艺过程的原料、产品、工艺流程、操作参数等理论知识。然后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两周的现场实习,并采用“集中-分散-考核-集中”的现场学习模式。[2]第一个“集中”是指学生进入企业后,请企业培训人员向学生集中介绍企业概况、车间概况、安全与环保规范及案例等,并到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接受与企业员工类似的安全培训。“分散”指的是将学生分配到具体的车间进行岗位实习,熟悉学习车间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原料处理、产品精制及用途、装置特点及作用、工艺操控、事故处理方案等。“考核”是指岗位实习一段时间后,由指导教师逐一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现场考核。最后一个“集中”是指现场实习结束前一两天,由指导教师分组带领学生对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对各车间以及其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宏观的了解。通过现场实习,培养学生的生产安全与环保意识,了解石化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生产车间与岗位的工作环境与规范要求,熟悉工艺过程与生产原理。最后回到校内的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学习主要炼油工艺过程的原理、流程,特别是产品收率与质量调控方法,并进行操作模拟,了解装置的开停工操作,掌握工艺参数调整对产品收率与质量的影响规律、生产事故的排查与处理方法。通过仿真实践环节,解决了现场实习“能看不能动”的缺陷,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运行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要完成生产实习报告和仿真培训报告,按照标准绘制现场实习车间与仿真单元的详细工艺流程图。

图1 生产实习实施步骤示意图

三、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践基地是开展工程实践教学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习质量与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实验室与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3]为更好地实践三段式实习模式,我校在校内建设了设备拆装实验室和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并在燕山石化、华北石化、石家庄炼油厂等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与燕山石化共同建设了部级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

(一)设备拆装实验室

设备是拆装实验室的主体。为此,从石化企业引入了一批典型设备,如换热器、压缩机、热油泵(单级与多级)、计量泵、螺杆泵、控制阀、安全阀等设备;专业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蒸馏塔盘;设计建造了加热炉、往复泵、轴流泵、蒸馏塔、反应器等有机玻璃动态演示模型。

(二)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于2010年建成了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炼油化工过程的仿真培训系统和催化裂化半实物工艺流程仿真系统两部分。

炼油化工过程的仿真培训系统基于霍尼韦尔先进的ePKS(即Experion过程知识系统)DCS控制系统及Unisim模拟平台。该系统与目前石油石化企业仿真培训系统一致,与企业保持技术零距离。该系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包括一套ePKS DCS控制系统;第二部分包括5套Unisim仿真模拟系统和5个标准工艺模型(常减压CDU、连续重整CCR、柴油加氢DHDS、加氢裂化HCU、催化裂化FCCU),其中催化裂化FCCU模型为定制开发,与所建设的半实物工艺流程仿真装置匹配。

催化裂化半实物工艺流程仿真系统按照真实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进行8:1比例缩小建设,包括反应再生设备、塔、压缩机、机泵、换热器、空冷器等设备构件,体现提升管反应、两段再生、外取热、原料掺渣油、小回炼、催化裂化产物分离、液化气生产、汽油处理和稳定等过程的特点。装置内不运行实际物料,部分重要输入输出数据与真实DCS相连接,以DCS控制系统为中心,获取操作员仿真培训系统中催化裂化五套标准工艺模型的数据,反应―再生和分馏系统的重要数据在实物装置上显示,重要阀位数据可现场显示和调节双向传送。

(三)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

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是我校与燕山石化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建立的。在基地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燕山石化公司的设备、人力、场地、师资条件,并融入学校在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了实训基地的技术水平。该实训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实训基地位于燕山石化教育培训中心,包括基本安全技能实训室、现场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技能实训室、提高型安全实训室三部分。基本安全技能实训室包括个人防护基本技能实训室、抢险救护基本技能实训室、安全监测技能实训室、公用工程现场模拟实训室、危险品标识实训室五部分。现场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技能实训室包括电气安全实训室、危险化学品物性测试实训室、现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技能实训室、应急救援能力实训室、事故模式预测实训室。提高型安全实训室包括人机工程安全实训室、设备危险性预测实训室、综合现场管理实训室。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科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教学环节,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对工程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强化工科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教育的实施需要依托有良好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更要有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专业创建了良好的专业实验教学条件与稳定的大型国企实习基地,并拥有中试研究基地、设备拆装实验室、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等特色校内实践基地,以及石油化工安全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多年来致力于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具有石油特色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如项目导向的研究式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校内―校外―校内”三段式实习模式。良好的工程实践硬件设施与可行的实践模式相结合,必将培养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瑞丽, 徐春明. 石油加工工程综合实验的教学与实践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4,(4): 108-109.

[2] 孟祥海, 孙学文, 周亚松. 提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措施 [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S2): 124-126.

[3] 刘淑芬. 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提升工科高校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J]. 大学教育, 2012, 1(8): 27-28.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4

关键词:HES管理;油田采油生产

石油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一种特殊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石油开采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对于油田采油的生产后期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废弃液、废渣、环境污染、爆炸、漏油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给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石油企业对油田采油生产后期有必要加强HSE管理。

一、HSE管理体系的概念与内涵

HSE管理体系也即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体系, 它是国际石油企业为减轻、消除石油工业采油生产中可能存在健康、安全及环境方面的风险来积极有效保护人生安全及生态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系统的管理方法。

该管理体系具有三方面要点要点特征:第一,质量管理原则:它包括改进及反馈机制,同时简化违背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的鉴定;第二,体系将重点放于应用危害与后果管理办法来对健康、安全及环境产生影响的关键活动及业务危害与后果上;第三,体系对HSE各重要方面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形成管理一体化,在每个组织层中制定相应责任。

该管理体系通常有以下8个关键要素构成:(1)领导与承诺;(2)方针与战略化;(3)计划与程序;(4)组织、方法、责任、标准与文件;(5)实施、监督与纠正活动;(6)危害与影响管理;(7)纠正行为、管理评审与提高;(8)审核与提高。该管理体系其建立、运行遵循PDCA 循环。因此,HSE管理体系它是对事前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对生产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危害及这些危害的后果都进行一一确定,同时根据确定的危害具体情况来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手段及控制措施对事故进行防范,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我国油田采油生产后期保障HSE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一些石油开采企业在运用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因缺乏持续改进及内部规范运行的推动力而出现停滞甚至是后退现象,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同实际的工作相脱节问题相对还很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管理体系的策划存在问题

1. 企业职能分配有漏洞、不合理

某些石油开采企业在对HSE管理体系的职责进行分工时,对岗位及部门的HSE职能定位时通常会同时有多种不同版本文件的存在,使得HSE管理体系的内容交叉或是存在冲突。往往机构调整后部门的职能已发生变动,但却未及时对相关文件进行修订及变更,造成文件规定和实际运行职能不相符。

2. 文件结构布局不合理,缺乏唯一性

石油开采企业HSE管理体系的文件结构其层次复杂,文件间衔接不够紧密,内容存在重复甚至矛盾。也有的石油开采企业未能将同安全环保管理有密切关系的相关业务纳入到HSE管理体系中,使得体系文件不够完整,也缺乏系统性。

3. 未确立全过程动态风险评估机制

部分石油开采企业未能够在项目的设计、施工、开停工、生产、工艺设备变更及检维修等过程中建立持续、动态风险评估识别机制,也未能很好的对岗位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隐患治理及安全培训等方面进行缺陷查找,因此,也就不能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控制措施。

(二)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存在问题

1. 对承包方的资质审查及服务考评未按要求进行。

这点主要表现在:企业承包商的档案不健全;危险化学品的承运方缺少危化品的运输许可证;特殊防护用品的供应商缺少生产许可证等。

2. 物资质量控制不规范

这点主要体现在未对对安全阀及安全测试仪器进行及时检验;阀门、仪表、管线等缺少说明书、合格证及检验报告等。

3. 特种安全技术装备的管理存在漏洞

对多年运行的压力容器、锅炉等缺少评估鉴定资料及可靠性分析;对安全报警仪等未作定期检验。

此外,我国油田采油生产后期保障HSE管理体系还存在的问题有:应急计划的针对性不强、日常管理不规范、对危险作业的审批不严格、管理有漏洞、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控制不到位;同时HSE 管理体系的审核活动不规范、未能及时进行HSE体系管理的评审及未能及时进行HSE管理体系的整合工作。

三、解决HSE管理体系建设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统一HSE管理体系

针对石油采油后期的每项关键活动,我们都应从职能落实、资源配置、理念转变、制度建设及流程优化等方面来层层梳理、对接与改进,同时从上到下建立起统一的HSE管理体系。但同时上、下部门等也应各有侧重,企业应重在对相关制度及标准进行严格执行及适当、及时与合理的补充,而基层则应侧重加强对风险的分析、识别及控制。

(二)修改、完善HSE管理体系标准

我们应在同国际标准接轨基础上,减少管理体系要素结构层次,同时简化要素间逻辑关系,突出关键活动及薄弱环节。修改、完善后的HSE管理体系应通俗直白,能成为石油开采企业的HSE知识通俗读本,更能满足企业安全环保活动的实际需要。

(三)统一组织与指导

石油开采企业可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评聘国外那些知名的安全环保咨询机构,获取国外跨国石油企业在安全环保业务方面的业绩与实践。整合本企业的内部技术资源,同时选拔具有丰富HSE管理体系工作经验人员来组成专家推进工作组及技术服务的专职机构,与国外咨询公司共同做好指导与服务工作。

(四)视问题轻重缓急来稳步改进

在改进过程中,石油开采企业应能够结合国内外事故教训及最佳实践,针对企业HSE管理具体现状来确定其薄弱环节,给出专项改进方法及实施计划。在业务管理与方案改进中,应按照轻重缓急,能够稳步逐项进行改进与验收。

此外,对于某些重点环节我们应做好下列几点工作:

首先,加大整改力度,统一HSE目标、方针和承诺。新评审修订的方针应能很好体现清洁生产,同时也应强调深化“零事故”概念,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其次,应改进HSE管理的责任分配方式。能够将HSE管理活动的职责融入到各部门、岗位的业务活动及工作职责中,形成统一、具体的部门业务及岗位职能的分配方案。

最后,健全HSE管理过程考核指标。设备管理、生产操作、生产管理及工程管理各部门都应健全HSE管理过程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 刘洪建. 运用HSE管理体系控制重大风险[A].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2] 赵振辉. 实施HSE体系管理消除重大事故隐患[A].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3] 祁建翔. HSE管理体系在石化企业中的应用[A]. 全国第二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2 .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5

石油企业承担着国内石油的供给、生产、销售及引导消费的职能,因此。必然肩负着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使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势必影响石油的供给与使用效率,也必然影响石油安全的保证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本文在借助价值链理论提出了石油安全链分析方法;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石油安全的关系,提出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石油安全供给和安全使用的保障。

一、竞每力理论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他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价值链由价值活动构成,而价值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价值链管理就是找出企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合理的控制这些驱动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成本和收益,最终使整条价值链得到最大增值,同时总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

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的,是指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核心竞争力已日益成为企业追求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二、价值链与安全链的分析

1.基于价值链的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石油企业是集油气开采、炼化、销售以及辅助等为一体、具有完整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条的企业。

价值链中价值活动的核心是创造企业利润,这也正是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整合的目的所在。整合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能力即为核心竞争力。石油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贯穿整个产业链条,在每个价值活动中都可进行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创造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借助石油企业价值链,我们可以发现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资源因素、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反过来,石油企业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后,再以这些影响因素为媒介,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工作效率,最终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石油安全保障。

2.基于安全链的石油安全因素。石油安全是个系统问题,要综合考虑,不能片面,其解决途径贯穿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石油安全链是将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而石油安全保障活动贯穿于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安全链由安全保障活动构成,安全保障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安全保障活动和辅助安全保障活动。

从石油安全链中我们可以看出,石油安全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链管理就是在企业安全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生产和消费。最终在整条安全链上保证石油最大限度的供给和最有效率的使用。我们按照石油安全链的各个环节,逐一分析如下:

(1)上游开采部分。上游油气开采是石油企业生产的基础。我国石油资源有限,不能满足的需要,大量的依赖进口。因而,石油企业在上游开采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就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获得资源的能力,包括国内现有储藏的勘探开发能力及开拓国外石油市场、整合国际石油资源的能力。其次是创造效益能力。如果石油企业在油气开采方面拥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有利的外部环境下,其油气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从而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最后是海外经营能力’包括适应当地文化,获取国际人才,熟悉海外市场。上述三种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整合资源能力的提高和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即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中游炼化部分。石油企业是典型的规模效益型企业,影响炼化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的因素为:首先是企业规模。炼厂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规模优势,易于与上游的原油供应和化工企业一体化。其装置结构易匹配合理,生产方案易于优化。这样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各种不同品质的原油,无形中扩大了原料的来源,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又相当于增加了原油的供给,有利于保证石油安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相当于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原油的供给,同时,也降低了废气、废料和废水的生产环节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总之,石油企业中游炼化部分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原油使用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益的双增强,这些都有赖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3)下游销售部分。下游(销售)部分是企业与外部经济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下游(销售)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首先是保证石油有效供给的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库存,加快产品周转,相当于增加了石油供给。其次是市场占有能力。如果企业销售完善,产品品种齐全,无疑会保证供给效率。企业的效益直接与市场占有率相关,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通常意味着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也是企业拥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表现。企业只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才能完成产品的销售,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服务。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6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程预算;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1石油化工设备安装预算简介

1.1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包括各种机械和石化电气设备的装配、安装工程,锅炉砌筑工程,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等的安装工程;附属于设备的管线敷设工程,被安装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绝缘、防腐、油漆、保温等工程。为测定安装工作质量所进行的单机试运转和系统联动无负荷试运转。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量主要指机械设备和部分静止设备的安装。首先是根据设备平面图中设备名细表的设备编号、设备名称逐台在图中找到位置并核对数量,计算出安装高度。其次是根据产品样本或单体设备结构图计算出需要吊装的设备重量,分片、分段设备要根据供应部门订货合同或实际到货状况进行计算这部分工程量。再次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图上具体要求计算出有关工程量。最后依据每册定额说明按系数计取的费用,所有这些逐项列入工程计算表中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算出工程的所有工程量。

1.2计算安装设备工程预算书直接费及取费的依据是:设备制作安装工程合同;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定额编制说明,定额勘误表,补充单位估价表;与定额配套使用的费用标准;颁发定额部门及有关管理部门的有关工程定额解释、说明、文件、通知;分片、分段设备到货状况;工程所在地有关工程材料、施工机械台班价格。

1.3计算所安装设备的直接费时,安装设备的名称,计量单位,设备重量,设备安装高度,结构特征(是否分段、分片、有无内件),技术特征(探伤、气密实验、脱脂、清洗及热处理等)等条件必须与所选用的定额子目条件完全一致时才能采用。定额说明允许调整的项目,按规定调整。如定额缺项可编制补充单位估价表,并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执行。如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在“石油定额”中还须增加:炼油厂再生器、沉降器、旋风分离器组对安装;空气分馏塔组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组对;设备空中组对;高压容器、反应器安装;乙烯、乙醇、化肥专用蒸汽往复式压缩机安装;炼油厂循环氢气、新鲜氢气往复式压缩机安装;炼油厂主风机安装;乙烯裂解炉制作安装。

1.4关于定额中未计价材料。许多主要材料的特征因素及价格,在定额子项中不能一一确定,故无法将其价值计入定额基价,这部分材料称为未计价材料。有些材料的品种和消耗是可以确定的,但材质和价格不能确定,在定额中用括号表示定额用量(包括施工损耗量)。未计价材料的工程材料费用的材料单价按工程所在地的材料价格计算,但须由业主认可的价格。

2石化设备造价控制原则

石化装置安装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要早下手,在工程实施前进行决策和设计,动态地、主动地控制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建设工程造价。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直接影响投资决策,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明确项目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分工;从经济上采取措施比较造价的目标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费用支出,节约投资。

3按项目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3.1投资决策阶段的控制管理

项目投资决策是指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以及对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问题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工程成本的合理预测,就是根据成本的信息与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运用一定的测算方法,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的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其实质就是在施工以前对成本进行估算。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是动态的,它以满足获得最大效益为目标。

3.2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控制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建设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由于施工阶段是“按图施工”, 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投资控制并不是控制工程成本,而是控制施工中可能增加的新的工程费用,实际决定工程项目投资多少,在设计阶段就已确定。所以无论从造价管理系统环节看,还是从投资利用,投资控制方面看,设计阶段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 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要设计阶段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

3.3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是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部分。包括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招标。对太低的单价项目,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最好与设计单位沟通,提出合理的替代措施,改变其设计方案,作为新增项目重新分析单价;同时应作好工程原始地形地貌标高的测量工作,复核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质量、进度、工程量的调整。施工招标制是一种竞争机制,可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施工造价,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促进和加强经济核算, 改进企业经营方式,多快好省地完成建设任务。

3.4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最理想的目标是:质量好、工期短、造价低。这三者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高质量和短工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工程造价资料是造价产生的重要依据,企业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工程造价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及保管,作为企业内部进行造价分析和管理,编制企业内部定额,和今后竞标报价的依据。施工阶段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也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要做好它,我们从 业人员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各方通力合作,诚实信用,共同努力,实现建设工程质量优良、造价合理。

3.5工程项目安装竣工结算控制

后期控制主要内容包括竣工结算的编制和竣工后费用的控制。工程竣工结算是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建设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开展工程预结算审核不仅要严格,而且要准确,只有在准确意义上的严格才是合理、真实、可行的。工程预结算审核重点是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预算单价套用定额是否正确、各项取费是否合规、施工索赔是否合理等等。

石化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它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份,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通过对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对控制投入节约资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静.浅谈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04).

[2]叶儒军,刘北川.通信设备安装工程监理要求[A].中国通信学会通信建设工程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

上一篇幸福背后

下一篇央行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