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技术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技术发展

农业技术发展范文1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农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在我国一些山区农业技术仍然落后。所以搞好山区农业的发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现在看来发展农村经济尤为重要,本文就通过分析现阶段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做简要概述,同时提出解决方法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山区;农业;问题;措施

1山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人手欠缺、效率低下

山区的经济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因为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仍然存在手工耕种的模式。在一些山区由于受地形方面的条件限制。

1.2二度加工困难

因为山区的经济落后使得收成好的粮食不能够进行再次加工,因为技术的落后人们不能有效的合理利用粮食作物。

1.3市场体制僵硬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山区的地理位置也成为阻碍农业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交通的不便利,使得山区粮食走不出去。

1.4科技体系不健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山区农民对于现代化科技体系认识不到位,科技意识淡薄,不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更新换代。这也是山区落后的主要原因。

2促进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山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带动,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建始县特有的科学发展观。给建始县的农产品提供有利的产品保证,山区的经济应以高效、增产、质高的发展水平促进山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1先进的政策支持

作为山区的主管部门,政府应该加大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支持,利用优质的条件进行经济的指引,并且应加大力度投资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经济时借鉴优秀的技术,从中积累经验,同时也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山区经济的指导发展。

2.2突破束缚,改革创新

要想从根本上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从思想上改变传统观念。陈旧的思维方式成为束缚农业经济的主要因素。只有创新思维,改变种植管理模式,应做的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即把农业发展方式由依靠资源投入转变到依靠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利用率上来,由主要依靠劳动力的投入、资金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创新经营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变到质量效益并重上来。

2.3完善科技体系的建设

完善的科学管理体制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这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相关部门可以从外部引进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制度的完善。针对性的对山区进行战略方法实施。另外,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对于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进行资金补助。大学生下乡指导也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的农业技术已经引进我国农业经济。在农业种植方面,强化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通过和专门研究机构的有效配合,培育优良的品种,进行山区种植。在收获时可以对外加工厂进行有效的配合。建立一条龙生产、加工、出售的服务体系。从而发展山区特色食品对外贸易。

2.4服务系统完善

修建道路,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公共服务,扩大信息来源,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发展生产,以防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在农业管理体制上尝试一定的创新,市场调节优先化,灵活有序的市场调节可以对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服务部门进行资产、组织和职能调整,创建服务于产加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方面也可以实现一定的创新,如可以通过加快粮食流通等重要农产品的流通来强化市场化进程,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解除地区间、行业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封锁,建立“绿色通道”通过加快建立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调控制度,改进市场运行监测手段,建立规范的市场监管机制,确保重要农产品的安全储备和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有效调控。

3结语

山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的带动,实现山区特色农业建设,最为关键的是发展适合县经济建设的体制。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农产品加工。用现代科技和产业体系提升山区农业的发展水平,用现代化的经营模式推进农业发展,用现代化的理念引领农业的发展。

作者:朱思轩 单位:建始县官店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农业技术发展范文2

1.1信息化在农业物联网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互联网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具备视频、光照、温度等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来绘制出实时的数值空间分布图,并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在网上键入与之相对应的密码,这样就可以直观地观察大棚内部农作物的生产状况。如果大棚内的农作物需要水分或者是有其他需求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只需要在互联网的操作界面点击相应的指令就可以完成相应的操作,最终实现了对农作物的远程管理。这种操作方式不仅方便,而且还不会因人为的操作而破坏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1.2信息化在智能农机中的应用

智能的农业机械主要是运用了自动导航、图像识别技术及计算机总线技术等信息化的技术来提高农机具的操作性,这些智能化农机具的使用极大地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农机作业的整体效率。

1.2.1精准整地技术

农作物增收的前提是要土地的质量规整,而精准整地技术正好符合了整地的要求,精准整地技术是在农机具中运用了卫星定位技术和土壤样品采集技术来对土地进行平整,最后让土地达到精耕细作的基本条件,并建立了土地信息模块,这样做是为农作物的精准播种等后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2.2农作物的精准施肥及精量施药

现阶段,农作物生长都要进行施肥和施药处理,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制止农作物受到病虫害,再有就是施肥可以有效地为农作物提供所需要的养分,而传统的农作物都是只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因此农作物增长的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当时由于没有防治病虫害的手段,使得很多的农作物都受到了大量病虫害的袭击,现在信息技术运用到了农机作业当中,精准施肥和施药技术的出现为农机作业带来了很大的好处。精准施肥技术主要是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来提供农作物的相关信息,这样操作人员就可以及时地了解土壤中各个营养的含量,并根据营养含量的多少来调整施肥的含量,使得土壤中营养成份的实际含量能够满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这样不仅有效的减少了因施肥过量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影响土壤的环境,而且还降低了农作物的生产成本,最终达到促进农作物增收的目的。

1.2.3农作物的精准灌溉技术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一般情况下农作物的水分都是从土壤和自然空气中获取的,但是由于自然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的水分获取受到了影响,这时就需要我们采用信息技术中的农作物精准灌溉技术来满足农作物水份要求。精准灌溉技术是在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精准灌溉技术能够根据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生长周期来决定灌溉水分的多少,自动实施精准精量的水分灌溉,这样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还不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1.2.4农作物精准收获技术

传统的农作物收获都是依靠人力来完成的,我们以黄豆为例,我们知道不同的农作物其生长周期是不同的,黄豆在生长成熟之后就要进行相应的收割工作,但是如果在收割时正好遇到了干旱天气,黄豆就会炸豆,此时需要及时快速的进行收割,而传统的人力能力有限,等到全部都收割完,黄豆地中就会留下大量的黄豆粒,这样对黄豆的整体产量是有极大的影响的,可以说黄豆地中的黄豆基本上就是浪费掉了,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在农作物的收割中成功的引入了农作物精准收获技术。精准收获技术主要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来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当农作物成熟的时候,精准收获技术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并利用精准收获机械来收获农作物,即使黄豆有炸豆的现象,也能够及时地进行收割,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黄豆的整体产量。

2信息技术在农机监控中的应用

2.1农机监控技术

农机监控技术主要是指运用网络化来实现对远端农机设备并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的技术,可以说一个完善的监控设备能够在无人员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对农作物数据的采集和监控,对农作物的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而且还能够利用GPS定位建立农业生产数据的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和其他应用平台数据共享,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2.2网络视频监控技术

网络视频监控技术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机具管理,工作人员在农机具停放处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将这些监控信号传送到农机监控中心,视频监控系统是与互联网相连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查看农机具的停放情况,这样有利于对农机具的监管。

2.3农机具的远程监控技术

农机具的远程监控,一般都是在大型的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上安装远程监控装置,当农业机械在进行作业的时候,视频监控装置会将农机作业的图像实时地传送到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农机管理人员可及时地了解农机具的实时作业情况,如果农机具出现问题,那么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并及时感到现场进行修复,这样就会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2.4农机导航跟踪技术

为加强农机管理,掌握每台作业车的作业情况,建立农机导航定位监控系统,在作业机车上安装GPS设备,通过导航设备可随时了解作业车的位置及作业情况,极大的方便了管理。

3信息技术在农机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3.1农机管理信息系统

农机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将农机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与农机具的基本情况等收录到计算机当中,并且设立一个专门的网络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在网络上查询需要的农机信息。农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之前的农机信息的采集、加工等工作,使得农机管理信息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农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实现了农机的资源共享。

3.2农机信息平台构建

(1)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网络视频会议是指处于两个不同方位的个人或者是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将个人或者是团体的声音和影像等资料传送给对方,从而实现实时互动的系统,为了进一步方便农业作业的技术交流,工作人员采用视频会议系统,从而实现了多节点的语音、网络培训的功能。

(2)短信群发系统。

之前的农机推广方式都是传统的依靠讲座等形式进行的,这一形式虽然可以解决农民的相关农业问题,但是信息不及时等问题还是困扰着农民和农机工作人员,信息技术的成功引入,农机工作人员利用手机将农户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且将农业技术中的相关管理注意事项编写成了简单易懂的短信,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来实现农业机械的推广以及农作物知识的传递普及。

4信息技术推广的建议

4.1加快农机信息化的推广

在农机信息化的推广过程中,各个地方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农机企业也要增加农机新产品研发的预算,通过农机产业信息化、管理现代化来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政府部门除了大力扶持外,还要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加强对农机信息化的管理力度,并且在农机信息化的推广中,有效的利用网络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对农机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科学培训,传授新的农机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机推广服务水平。

4.2加强农机信息化的培训

从我国目前的农机系统来看,信息化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因此我们要加强信息化人才的队伍建设,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农机具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对农机的工作人员要定期的组织培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农机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对于那些考核没有通过的人员还要进行深化培训,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来促进农机信息推广人才的发展。

4.3加强农机技术的研究

农机技术的发展才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而信息化技术在农机技术中的有效运用可以说是农机深化发展的前提,我们要不断强化农机科技,来进一步推动农机网络化建设。此外,各个政府部门要牢牢的抓住农业这一大的部分,加大农业技术的投资也就是在增加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政府部门通过对农机组织的有效协调,建立一个共享的农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为今后农机技术的有效推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5结语

农业技术发展范文3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发展;影响

农业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增长快慢,当今科技不断创新,同样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科技不断创新,将现阶段的高新产业与我国的农业相结合,就能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现阶段我国虽然有大量的农业科研成果,但最终投入生产的却寥寥无几。这就需要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这也是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的大趋势。

1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当前的农业结构形式主要是以小型私人企业或者农业个体户为主。由于是小型的私人企业和个体户居多,所以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仅仅存在有限的大型农业主体,这就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了阻碍。农业科研成果本身带有公益化性质,其是为我国今后的农业发展而作贡献,这就不再是单一的个体或者小型农业主体所能够承担的。所以,要想使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促进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就需要国家和政府提供经济上的资助[1]。

2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研究成果与现实的需求不相符

农业科研成果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研究出来的农业产品并没有与现实生活中的产品很好地联系在一起,科研成果在追求先进、完美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的问题,这就造成了科研成果无法转变为生产力。所以,在之后的科研工作中,科研成员要严格要求自己,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的不断发展[2]。

2.2资金问题

由于我国在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就资金问题已经给出明确的价格规定,不仅如此,还经常增加资金投入。但是,这些资金并不能满足农业技术推广所需要的资金,资金不足就会导致很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并且阻碍农业技术推广的进度。

2.3基础设备不健全

当今是信息时代,信息和技术的发展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某些地区,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一些技术设备并不完善,无法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因而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现今经济发展迅速,对于那些无法及时接收到外界信息的人员而言,已经跟不上社会前进的脚步,所以与现代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不适应。

2.4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农业技术推广一般面对的是基层人员,即使这些工作人员下基层,但是他们的工作待遇并不是很好,工资比较低,而且工作条件不好。因此,有能力的人才早就投奔到其他行业中,这就导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越来越少,高学历人才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这就使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素质比较低,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3]。

3农业技术推广建议

3.1增加资金投入

我国本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覆盖于各个县。所以,各个县都应积极配合国家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所安排的工作任务。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力度。并且政府积极参与调查,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每一部分资金,确保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建立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细分,分配到每一个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负起责任。在工作前进行实地考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工作时根据需要安排好人员,做到与时俱进,提高每位员工的责任感,共同发展,取得新成就[4]。

3.3建立农业技术服务机构

如果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中来,将会形成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构建一个服务体系,农业企业可以更加方便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而且农业大户和相关的技术人员也是这个机构的主要力量,政府部门也要大力支持这个机构的发展,鼓励其采用更好、更实用的方法将农业技术推广下去,并且定期对于农民进行培训[5]。

4结语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政府、农业技术研发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都应高度重视这一工作。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投入资金,将每一部分资金都用于生产中,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总之,应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晶,肖海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4(1):41-45.

[2]王新波.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J].法制与经济,2014(12):115-117.

[3]李楠,王祥义.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选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274.

[4]陈治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魅力中国,2014(22):29.

农业技术发展范文4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0.00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产品产量的有力保障,农业技术的创新是提高农业产品产量、提升农业生产作业效率最有利的途径。但在目前我国的现实环境下,农业技术却面临创新乏力的尴尬窘境,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薄弱。

1 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障碍

一直以来,农业科学技术之所以发展不快,是因为在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道路上存在着众多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其中因素众多,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1研究体制限制农业技术的创新

我国的农业技术研究单位多为高等院校,而现如今农业技术已经不再是学术热点,在所属研究单位得不到重视,使得在农业技术方面的投入较少,研究人员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而且所做的研究往往是脱离生产实际的理论研究,不能结合现如今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且在现有的体制下,农业技术研究还存在研究成果转换率低的问题,因为技术研究单位是单纯的科研院校,并不能直接面对市场,成果不能转化成可用的产品交到农业从业人员手中使用,不能带来实际的社会价值。

1.2缺乏创新的动力

由于我国农业自身的特点是以个体农户为主,相比于发达国家大型的农场主,个体农户的耕地面积较小,自身的经济实力差,虽然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农机具的需求,但是仅靠其个人负担不起,而现有的先进的农机具更适合于在大面积耕地上作业,才能真正发挥其高效率的优势。现如今我国处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导致大多数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成为打工者,其打工所得收入大大超过种植农产品所得,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对农机具和农业技术的需求自然越来越少,所有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我国的农机市场规模较小,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也逐类渐减弱。需求反作用于研发,因为缺乏需求使得相关技术的研发缺乏动力。

1.3政府投入资金有限

虽然政府出台了众多扶持“三农”的政策,而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政策多数是偏向于农民和农业生产本身,所投入的资金也多数用在了补贴农民上,而相应的农业技术研究并没有得到更多资金的支持。农民得到了实惠,进而有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可是其所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依然是陈旧的技术,生产效率上并没有得到提高,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仍然没有竞争力,所以在农业技术上资金投入的不足,也是阻碍农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2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要解决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就需要对症下药,通过上述对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障碍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2.1实行研究单位与农业企业联合研发的创新机制

让农业技术的研发单位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相应的研究方向。而企业则给研究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将研究单位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并且将这些产品作为推广重点。让科研单位农业技术的研究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到企业去任职,由企业给予研究补助,提高研究人员的工资待遇,提升其研究热情。

2.2开拓更多的农业技术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小,一方面是市场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产品的原因。农业技术并不是高精尖技术,农业技术更多的是实用技术,实用技术的第一前提是要实用,如果不实用再先进也没有意义,技术创新也不等于是由不先进发展为先进,而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原则的,所以在农业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应该结合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多少,家庭经济负担能力低的特点,走出中国特色的农业技术创新道路,创造出小型化、高性价比,农民能够负担得起的产品,同时只有这样的产品才会切实提供农民的需求,才会有市场,反过来就会更加刺激农业技术的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2.3政府加大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转变观念,振兴农业并不是靠单纯的补贴就能够实现,更多的应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投入来提升农业生产的竞争力,提升农业产品的利润率,让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能够真正赚到钱,而不是仅仅靠补贴,而是将资金投入到农业技术研究领域,通过农业技术的创新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使得农民种地可以得到更可观的收入。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在农业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仍存在着诸多障碍,笔者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农业技术创新改革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农业是国家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之本,农业技术的创新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的农业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不懈的努力,才能将农业技术的科研与创新工作推向更高的平台,实现我国农业强国的梦想。

参考文献

[1]贾延华,段宜超.探讨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J].北京农业.2016,(02).

农业技术发展范文5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发展;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162-2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农机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步伐的加快,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贯彻实施,进一步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发展机遇时期,必须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速度,将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机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快速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

1 农机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中提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要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化是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农业技术的载体、是农业产业发展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的保证。农业机械化是有效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现代农业依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农业的目标是产业化。农业生产链向产前产后延伸,从而,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走向生产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科学化的轨道。农业机械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拓展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的机遇期。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明显加速。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52573.6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动力3161.1万千瓦,小型拖拉机动力11663.9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40.0万部,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788.8万部;2007年,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了76589.6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动力6101.1万千瓦,小型拖拉机动力15729.2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308.3万部,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733.0万部。发展情况表明,改善了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农业机械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2 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农机技术推广是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农机推广体系是政府引导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重要力量,在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通过农机技术推广,科学有效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以及促使农村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当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都在70%以上,而我国的转化率尚不到40%。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不重制约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增长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而且,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 农机技术推广的作用

3.1 科技应用的桥梁

一项新技术新机具科研成果,必须通过农机技术推广的实践,进行相关的技术试验;同时,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情况下,进行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等对比试验,从而找出在生产应用中的差异情况,进一步确定其在相应区域应用的适应性。因此,通过农机技术推广的实践活动,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情况,将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机具新装备科学有效地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因此,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先进的新技术新装备等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3.2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必须对新技术新机具科研成果,进行技术试验技术示范和推广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才能科学有效地推广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同时,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并将在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向科研教育生产等部门进行反馈,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不断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而农业机械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4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4.1 经费不足

不少地方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农业投入资金的倾斜度,同时加大了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力度,但是对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投入项目资金比较有限,因此,对开展相关的农机技术推广项目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农机技术推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2 推广工作方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在农机技术推广中很多地方采取一般性的宣传示范方式,推广的内容还局限在产中以及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服务上面。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必将逐步转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农业增长方式由投入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转变,所以,农业机械化要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新形势的发展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在推广的方式和内容方面要改革创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4.3 人员素质不适应发展的要求

目前,在基层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中,存在着推广人员少年龄老化人员素质偏低一些推广人员知识更新慢等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4 装备不足

由于经费不足,所以,不少基层推广机构在开展推广工作中,所需的试验检测设备和仪器等装备上显得不足,有些仪器和设备已经老化陈旧落后,所以,导致推广手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发展现代农业的快速推进,大量的新技术新装备正在逐步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因此,缺乏必要的技术装备,就会影响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科学有效的开展。

5 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5.1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经费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机技术推广的条件和手段,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发展提供有力的扶持和保障。

5.2 拓展推广领域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所以,必须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应由农业生产的产中环节向产前产后以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领域延伸,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5.3 开展联合协作推广

发挥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网络和技术优势,农机技术推广单位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生产企业的联系,开展以“教学、研究、生产”一体化的技术推广方式,使科技开发和应用与生产实践结合更加紧密,使生产实践上的需求等信息及时反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5.4 提高队伍素质

一是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为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吸纳人才和留住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为在职人员创造条件加强继续教育,不断充实与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

6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农机技术推广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主体力量。只有通过农机技术推广才能将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机具,有效的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因此,必须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强化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陈时生.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意义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5).

[3] 张宝文.论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J].中国农机化导报,2007,(06):11

[4] 谢洪钧.改革创新建设新型农机推广体系[J].农机科技推广,2003,(3).

农业技术发展范文6

首先,争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的学习国家关于农机技术推广和培训方面的法规和条例,将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和培训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费纳入到地方政府的财政和年度预算中,坚决禁止培训资金用于他用的现象,为基层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其次,强化硬件建设,创建实践型的培训基地。积极的推广培训基地和科技示范区建设,为农民群众展示最实际的应用效果,通过不断强化硬件设备建设,让农民群众能够切实的学习到新技术和新方法,并且能够切实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强化技能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在农机技术培训过程中,要对农机技术人员业务方面的能力进行提升,并采取多种措施和渠道让农机技术人员学习到最为实用的先进技术。同时还需不断加强农机技术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明确其在农机工作中的重要性。

2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

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直接关系到政府部门在组织经济活动时的力量投入和体制建设等重大问题,而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又是由他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的估计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夯实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在这些利好条件的促进之下,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耕种等得到了较大改善。在这种形势之下,为了切实保证农机安全生产,不断培养出技术过硬的农机设备操作人员和合格的农机驾驶人员,做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农机技术培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农村地区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是推动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农村地区开展农机技术培训,能够更好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同时由于农机技术得到了普及和应用,使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机械化耕作,增加了耕地的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使得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2.2农机技术培训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机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群众对农机设备的操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首先,农机技术培训直接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机大户通过培训,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农忙季节耕作的时间变短,农机设备出现故障的次数降低,农机户在使用过程就不会因为农机出现故障需要维修而浪费时间,农业劳作的效率明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其次,农机技术培训能够实现农民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先进的农机操作技术和管理理念,降低了农机设备后期的维护费用,同时,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更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损耗,以较低的成本支出换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极大的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时,先进的机械和操作技术降低了农作物收获过程中的损失率,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3农机技术培训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