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治理范例

农业生态治理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1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当前水土流失、水污染、耕地减少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为了尽快恢复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应综合采用多种措施,通过宣传活动强化种植人员的意识,并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相关部门还应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及时实现全面监管,在落实绿色生产模式的前提下,全面修复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1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意义

首先,可以发展生态农业。随着绿色种植理念的提出,生态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生态农业的运行需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强化修复治理力度,才可以改善农业环境质量,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其次,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时期,为了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但当前农村资源形势并不乐观,耕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减少。因此,应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力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生态发展系统,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保障。最后,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新农村建设最为关键的内容便是生态建设,其直接关系着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面貌。

2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2.1人地矛盾

农业生态污染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且大多进城务工,耕地撂荒严重,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同时,部分农村存在耕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问题,土地重用而轻养,管理方式粗放,闲置大量土地资源,耕地面积缩减,这些均会为农业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尤其是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耕地面积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短期内无法通过土地管理法全面解决,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在所难免[1]。

2.2水土流失

森林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备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土等方面的作用,森林资源减少将会直接导致农业生态失衡。部分地区甚至为了开发耕地面积,出现毁林种地行为,以致水土流失严重,为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3水源危机

水资源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一般春季与夏季的水资源充沛,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但我国水资源存在年际分配不均问题,部分地区并未采取科学的饮水、保水、蓄水措施,以致水资源供应不足,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同时,还存在水资源枯竭、水资源流失问题,也影响着农业的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农业种植期间会使用各种化肥农药,污染水资源,引发水源危机,侵害农业生态环境。

2.4病虫灾害

农业生产期间难免会出现病虫害问题,且传染力较强,会持续危害农作物生长,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饲养不当、益虫减少等均可以导致病虫害问题,若没有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将会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以致生态失衡。

2.5污染源广泛农业污染包括内部污染与外部污染两个方面,均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尤其随着工业水平的提升,农村工厂数量逐渐增多,虽然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导致了污染问题。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气以及生活垃圾等,均会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3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措施

3.1宏观对策

3.1.1加强法制建设。一方面,应加大对现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宣传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尤其加大对采矿业、旅游区等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由根本上杜绝乱占耕地、围湖造田、毁林毁草等破坏行为,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全面发挥法律、法规作用[2]。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针对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制定完善的保护条例,减少生态环境法制漏洞。同时,还应建立生态环境经济补偿机制,追究破坏者的法律责任,并由破坏者给予经济补偿,实现税收绿色化与持续化。

3.1.2坚持可持续发展。农业方面应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发展力度,避免顺坡耕作,且还应在种植期间重视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与节水技术,合理使用生物农药与有机肥,减少污染源。渔业方面,应坚决取缔禁捕渔具与非法捕鱼行为,严格控制外来物种侵入,且还应控制饵料化肥的投喂量,采用静养方式,重视保护天然草地,避免应滥垦超载等问题导致草地退化。林业方面应强化保护天然林,避免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等问题。且还应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发展原则,强化种植人造林,优化树种结构,避免水土流失。建设防护林时,应重点建设水土保持林与水源涵养林,加快增加森林数量。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应尽量减少土地使用量,强化生态开发力度,尽快解决老矿产遗留问题。公路交通、水利水电等建设方面,应强化生态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堤坝数量,合理使用水资源,优化交通路线,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并行发展。

3.1.3加强科研支持。对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应在相关部门领导下,由整体上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路线,开发适合社会与自然发展的技术措施。首先,应实现税收绿色化,多收少补不利于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的经济行为,少收多补有利于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的行为。其次,应加强研究适合各地生态农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清洁能源,尽快恢复农田生态系统。最后,应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水平,重视监测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完整性,强化保护濒危保护动物,杜绝外来生物入侵。

3.1.4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应增加涉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财政支持,重点扶持当地龙头农业企业,在用水、用电、税费、用地等方面给予补贴优惠。且还应重视良种繁育、植保工程、农作物优化栽培技术、节水节能等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力度,增加支柱产业的经济投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要时还应在产品认证、品牌创建、土地规模流转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全面整合涉农资金,聚集于特色农业产业。另一方面,应构建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体系,以财政投资为主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个层次的投资体系,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同时,还应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绿色金融产品,开发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积极鼓励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强化专项资金的统筹力度,全过程跟踪管理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据此合理安排预算计划,最大程度的发挥资金效益。

3.2微观对策

3.2.1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农业结构单一,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应推行新型种植理念,促进农民牧渔全面发展。首先,应提高养殖业占比,加快草食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其次,应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实现食物供需平衡,调动农民参与农业的积极性。且重视发展饲料作物,恢复绿肥作物。再次,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结构,保持生态系统与景观系统的多样性,积极发展各种农业模式,注重实现立体农业。最后,坡度大于25°的陡坡应采用退耕还草措施,重视发展防护林、经济林、材林等。

3.2.2强化治理水土流失。为了减少水旱灾害,应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增强森林的调蓄水能力,削减降雨径流。治理期间应综合山河湖库,以治山为本,结合堤防与山河治理措施。在治理山地时,应重视天然林保护,有效改造低效林,发展丰产林,在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基础上,有效涵养水源,发挥保水防洪效果。同时,还应综合开发潜力较大、人类活动频繁、环境较为脆弱的丘陵地区,引入科学开垦方法,重视后期经营。

3.2.3构建高效农业生态系统。针对不同区域与不同自然条件,相关部门应做到因地制宜,构建高效科学的农业生态系统,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山岭地区应结合自然资源、地貌等条件,依据气候、植被资源以及土壤垂直差异等因素,合理采用立体开发与分类经营模式,实现多层次布置。比如,混栽草木、乔灌、花等,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经济链结构。在利用坡耕地时,应遵循喜光与耐阴作物搭配、高秆与矮秆结合的种植原则,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平原地区应调整种植制度,改变生态养殖模式,引入池塘鱼、猪、禽复合养殖模式,或以牧草为主的禽、畜开发模式,提高生态保护水平。整体而言,应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特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强化区域优势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支柱绿色产业投入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同时,还应实行农产品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影响力与附加值,并引入新型经营主体,实现产业横向与纵向的全面统一,聚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应发展订单式农业,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签订合同,形成利益共同体,以产业集群为基础,推进农林牧结合与种养一体化,全面提高农业产业链价值,实现转型升级。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还应鼓励农民兴办农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农民通过出租、转包、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

3.2.4重视防灾减灾。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还应做好农业的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人群的防灾意识。二是全面调查农村地区的农业灾情、灾害情况,合理评估分析,协同各部门制定科学的防灾与减灾方案。三是针对不同灾害类型,确定综合管理部门与减灾队伍,实现农业灾害治理的产业化。社会化发展。四是积极引入灾害监测与信息处理技术,推进现代生态型的集约持续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化水平。五是综合开展生态环境预警研究工作,有效引入生物工程、生态工程、国土改造工程等技术,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3]。

3.2.5强化农田水利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重视流域治理工作,加固水库并清淤扩容,在整治原有渠道的基础上,建设新型标准渠道,提高抗旱抗涝能力。同时,还应建立多层次、多方式的水利建设工程,改变政府包办水利模式,以股份合作、劳代资等方式,明确责权利关系,拓宽建设思路。应引入地膜下灌溉、喷灌、硬化渠道等新型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3.2.6加强污染物控制。第一,控制化肥农药投入量,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入农田生态培肥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用稻-稻-油/绿肥轮作模式,加大生物肥与有机肥的使用量,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同时,还应在农村广泛普及科学施肥知识,严格控制区域内使用化肥强度,一般不得超过200kg/hm2。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还应引入精准施肥技术,增加使用作物专用肥与复合肥使用量,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除此之外,还应引入生态拦截技术,过量使用化肥会严重污染地下水源,此时可以建设生态沟渠,种植具备经济价值的农作物,比如空心菜、黑麦草等,拦截流失养分,充分吸收氮磷元素,减少水体污染。第二,合理控制农药用量,进一步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一步降低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防治害虫时还应引入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天敌防治,优化空间布局,通过多种农艺与生物手段,最大程度降低病虫草危害程度。第三,应科学控制畜禽养殖废弃物,严格遵照《环保法》等法律法规,科学设置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等,实现合理布局。禁养区包括森林公园、生态功能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旅游开发区、居民用水周围500m区域等,应全面推出养殖行业,更不得改建、扩建。限养区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村落密集处等,应严格控制畜禽饲养规模,不得扩建、改建养殖场,且合理引入粪污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措施,停业粪污排放不达标的养殖企业。适养区指的是禁养区与限养区以外的区域,应根据当地环境承载力,开展适度养殖,并无害化处理畜禽粪污。第四,科学控制水产养殖污染,推行生态养殖,通过水产净化水质。渔业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水库养鱼化肥使用标准,并向养鱼专业户积极普及用药知识,并常态化检测排放的污水,并在池塘边基地上种植植物,以充分吸收养分,实现水质的全面净化处理。渔业养殖还应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法,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避免增加水质负担。第五,合理控制农膜白色污染,农业部门应出台奖励政策,通过购买等方式,鼓励农民回收已使用的农膜,或者加大生物降解膜的开发力度,确保农膜在自然环境中自然分解。

4结束语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2

关键词:税收政策;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作用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有利必有弊,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是同时也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成为了农村多方面发展的绊脚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虽然增加了人们短期内的收入,但是破坏了农村大面积的生态环境,几乎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影响了农村各方面的建设活动。

一、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进行一切生产活动的前提,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的发展必然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我国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是由于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治理。我国作为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经济大国,农业影响着国民的生活环境,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对农业也加以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却疏忽了与农业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果再不采取必要的措施,那么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的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今在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中存在着很多难题,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加重,我国生态环境的治理迫在眉睫。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户进行的生产活动是否过度,是否合理。因此,我们需要先找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及时地改善现状。

1.农业用料的不合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料,而农业用料的不合理将会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用料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业用料的投入量的不合理,农业用料大都为化肥农药这类有毒害的并且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农户对生态环境不管不顾,只知道一味地增加农业用料的投入总量,以此来增加未来农产品的产量,与此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因为人们的这一举措开始变得恶化起来。另一方面,农户选择的生产资料多数为一些对土壤有毒害作用的产品,这类产品腐蚀性强,而且不易被土壤所转化,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农户因为只顾价格便宜选择普通化肥,而不是对土壤伤害作用较小的有机化肥。人们在生态环境中投入的生产用料总量及结构均不合理,虽然降低了人们短期内的成本,却严重毁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2.社会成本的增加

人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后果不加以重视,最终因为农户的不合理行为导致了社会成本的增加。社会成本包括很多方面,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不合理的结构而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就属于社会成本的增加,表面上农户赚取了更多的利润,但是实际上破坏了生态,无形之中减少了生态环境的使用年限,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对大部分农户都实行一些优惠政策,这使得由于农户生产方式的错误而导致增加的社会成本不需要农户自己承担,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程度逐渐加深。

3.影响农业生产行为的因素

农业生产行为复杂多样,能够影响它的因素更是数不胜数。一些专家学者曾将其大致上划分为两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指的是农业生态环境的状况和农户自身对农业生产的计划要求;而外在因素则大多是指政府对农业颁布的政策和当今市场上的具体情况,颁布的政策较为普遍的有土地产权政策、税收政策等。其中,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方数税收政策。农户有了土地才有了生存的条件,一块土地的肥沃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产量,因此有关土地产权政策的颁布有助于人们生产行为的规范化和节制,农户们会逐渐意识到也逐渐重视自己的生产方式对土地造成的不良影响,政府通过这些政策进而约束人们生产的行为,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政府还颁布了农产品贴补政策,这种政策的执行无疑缓解了人们的生产负担,也体现出了政府支持农业的原则和决心。只有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才会大大提高,对农业生态环境则逐渐加以看重。多数地区都在实行的农产品综合贴补政策是国家考虑到农民不同时期收益不稳定的因素才实行的政策之一,它保证了人们不会购买不起农产品种子、药品等一些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材料,在增加了农民收成的同时,也保证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税收政策也基本是这种原理,政府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方式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给农民一些农产品贴补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从而来影响和规范农民的生产行为,进而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尽管政府出台了许多有利于民众的政策,但是我国在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方面仍然不够先进,对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管理的不够专业化,这让很多劣质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市场上广泛传播,农民们因使用这种劣质产品而最终导致农产品产量的下降。

二、税收政策对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

农业作为我国的主要产业,每一年政府都会很关注农业生产的情况,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是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然很多政策的出台都与农业的发展有关,当然包括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农业生产效果最明显的税收政策。前些年为了农业的发展,政府不惜取消了农业税这一重要税收来源,可见政府对农业的看重,而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程度上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政府采用的增值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鼓励进行农业生产劳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开始实行免除增值税这一优惠政策。这样一来,虽然提高了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也使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过多,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大面积破坏,土壤也逐渐受到污染。因此,我国开始重视利用税收政策来逐渐优化生产资料的投入量,以此来保障农业生态环境不再遭到破坏,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增值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增值税政策是我国农业税收政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出台的目的在于增加人们的产品收益,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开始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它大大地降低了农户购买生产资料的成本,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程度上地激励了整个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使生产产能不断增加,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理想的增值税税率结构首先是基本的税率,我们多实行单一的税率模式,税收可以有效节约相关资源和能源,并尽可能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现阶段,我国可以实行多元化的税率政策,降低不同类型产品的税率等,实现整体统一管理,具体分别管理的策略,较好的完善我国的税务框架。我国需要尽可能将生态差别的税率引进到增值税的汇率之中,例如各类低碳能源等,可以实行超低的税率类型,对于一些生态环保的和生态劳务等的税率同样需要调低处理,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2.消费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消费税,顾名思义是人们在消费时才会交的税,但是政府在农业方面制定的消费税主要是为了减少某些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产品的消费,进而起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消费税的影响范围也随之扩大,而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也在持续的增加。农业在我国是较为特殊的一个产业,它不仅是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而且还是我国上下几千年来最为重视的产业,它承载了历史先人的智慧,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政府在农业上采用的任何政策都是以帮助农民发展农业为主要目的的,消费税也是如此。由于某些方面的限制,消费税并没有对农药、化肥等对农业生态环境有害的生产资料进行征税处理,因为一旦对这类产品征收消费税,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成本的增高,最终将影响人们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反作用。因此,消费税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处理上的影响是极其微小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税收方式。

三、结语

我国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今,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在瓶颈期,在生态环境上的情况让人不容乐观。近年来,一次关于我国污染问题的数据表明农业占了很大的比例,农业污染逐渐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污染形式。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平衡,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所以改善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农业与我国其它的产业不同,它的产业范围内包含着生态环境,这使我们在农业治理方面不可以过多的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多数情况需要采取合理的经济手段我国针对农业出台的税收政策不单单是一种政治手段,它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农业的经济发展,因此它是一种政治手段和经济手段的结合体,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税收政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有限,但是只要很好的利用税收政策,并且与一些政府手段相结合,是可以在不增加农户经济负担的同时又成功地做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如今,税收政策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着十分有效的。目前,税收政策能够在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中实际应用上的手段不多,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万万离不开税收政策的影响的。

参考文献

[1]田云,张俊飚,何可,丰军辉.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5,(04).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3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治理对策

1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当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农业会受到自然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人工的管理和控制也会影响农业及农产品的产量。为减少自然因素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影响,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农业环境保护不仅仅对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会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2.1自然灾害频发生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凸显,林地、粮食等都面临着用地问题,人类发展与土地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围海造田等现状屡禁不止。自然环境中的草地、湿地、森林不断减少,直接导致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降水量一旦增大,土地将无法吸收过度的雨量,失去了涵养功能的保护,江河水位便会暴涨,严重时直接造成洪灾;另外,草地、森林的覆盖率高时有利于保护土壤,如果草地森林大幅度减少,会直接导致极端天气沙尘暴的产生,造成水土流失,在低处形成淤泥,河床垫高,湖泊面积越来越小,水生生物大幅减少,最终湖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下降,洪灾频发。

2.2淡水资源日益匮乏

我国的淡水资源较为匮乏,相对于世界淡水占比率,我国人均水资源甚至没有达到世界水平的25%。在如此严峻的水资源环境下,我国尚有超过3/4的河流湖泊及1/2的地下水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运用。近年来,为保证农产品产量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干旱季节采用抽水浇灌,这更加加剧了农业缺水的严重性。一方面,由于温室效应的渗透,气候条件越来越难以把控,部分缺水的地区全面雨水量极少,甚至无雨,而一些雨水较多的地区,很容易就会造成洪灾,这样频发的洪涝旱灾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人们所制造的生活垃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都直接造成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淡水资源日益减少。

2.3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

近年来,我国洪涝旱灾、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频繁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的流失。另外,森林覆盖率和草场总面积的不断减少,最终会导致草原资源全面枯竭。虽然我国相关环境保护部门虽然制定了相关法规来抑制森林乱砍滥伐,但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需要森林资源导致其破坏严重,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应的预期效果。

2.4农民过度使用化肥农药

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户对于外界对化肥农药片面的宣传过于重视,缺乏关于科学施肥的认知,直接导致化肥大量浪费,能够被农产品所吸收的化肥甚至没有达到30%,其余的全部被渗入土壤中或是挥发至大气,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水土及空气资源的污染。尤其是随着温室效应及其他大范围高价值生产区域所使用的化肥、剧毒农药等大量使用,严重时会直接破坏土壤结构,威胁农产品安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我国大多数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过于注重农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忽略了农产品质量及安全的提高,所开展的一系列保护工作也只是为了减少自然灾害,保护产量稳定输出,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意识到农药残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对于农业生态的有效建设应当建立起高效完善的生态安全体系机制,从根本上减少或是杜绝重大恶性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持续稳定发展。

3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

3.1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培训力度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协调各部门工作,基于统一认知、统一行动的基本原则深入农户,加强农业宣传。而对于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组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干部深入农村中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认知。第一,可以通过印发相应的技术材料,采用大众传媒咨询等宣传方式;第二,可以在村委会组织开展一系列会议培训活动;第三,可以通过邀请地区专家到优秀的农业示范村开展专题讲座,从而推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稳步开展。

3.2切实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植被覆盖率和水体覆盖率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如果植被覆盖率降低,生态环境系统是无法进行自我调节,实现环境的稳定性的。据此,在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相关行政部门应当积极高效开展植被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相应的策略措施,加快对水利工程的修建,提高蓄水面积和蓄水量。同时,对于部分湿地应当加强保护,在生态环境较差或脆弱的地区大力发展中大型水电站工程,从而提高水面面积,有序开展生态移民,从真正意义上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治理。

3.3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

为了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相关部门应当对不可再生资源及相关的废弃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循环利用,加强对其的保护,正确使用管理策略和手段。首先,职能部门可以在农村地区加快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模式建设。根据实际需要搭建起相应的招气池,对人体、牲畜所排放的粪便进行二次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实现家居的清洁化、庭院经济的高效化以及生产的无害化;其次,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引导农村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明令禁止秸秆的焚烧,加强对农户的宣传引导,使农民深刻意识到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的好处,并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等相关的新型技术,从真正意义上减少秸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最后,对于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建立起生活垃圾处理站,通过对垃圾的综合处理实现资源的二次循环使用,建立起废弃物的加工厂,将其根据农户的实际需要制作成优质的生物肥料。

3.4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控制农业污染

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对于化肥的使用量过大,但利用率却较低,造成化肥的大量流失,直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另外,越来越多的农业在进行发展过程中对于有机肥的施用量过少,直接导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大幅降低,土壤性质不良,肥力下降,这对于生态环境建设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据此,应当加强对有机肥的利用宣传,从根本上提高土壤功能和土壤效率,应当通过对当地土壤的深度检测以及农作物的基本需求的深入分析,明确化肥使用数量及功能,有效对此进行把控。同时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减少化肥的流失,减少面源污染,提高利用率。

3.5搭建全面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

应当对农业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中相关要素资源进行分析整合,根据其主要特征及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找出其中的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进行要素组合,从中选出最优组合,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污染。具体而言,农业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天气气候、农村农业产业的基本结构要求,建立起平衡高效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体系。立足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农业生态质量,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当地农田、淡水资源、森林、草地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并且建立起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以及资源增殖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长久发展的目标。

4结语

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控制农业污染,搭建全面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何勇.绵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3):58~59.

[2]王岚.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及治理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3]张庆坤,袁存超,侯建华.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探究[J].低碳世界,2017(3):14~15.

[4]闫雅楠.合肥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7.

[5]赵燕昊,吴林根,朱晓岚,等.浅析桐庐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控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8(9):1638~1640,1645.

[6]闫玲.浅析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23):230.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4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

0引言

所谓的绿色农业,就是指对当代化学生产技术及生产装备进行合理应用,以此增加农产品安全性,助力农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在发展绿色农业之际,应牢牢遵循相关原则。现阶段,绿色农业水资源的配置问题早已成为相关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研究焦点,应对其展开深入分析,以便为日后合理配置绿色农业水资源做好铺垫。

1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的可行性

一般来说,生态水利工程具有清晰的生态服务目标,生态服务功能也相对显著。相比传统农业而言,绿色农业是新兴产业模式,对生态与资源的关注度更高一些。在这种状况下,生态水利工程势必会为绿色农业提供充分服务。通过配置水资源,促使绿色农业与生态水利工程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此外,高度关注生态与资源安全,也促使生态水利工程服务绿色农业的可行性有所增加。发展绿色农业,首要前提就是要合理配置水资源。然而,在配置水资源时,应严格遵循节约、高效等原则。由此,可以发现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有一定价值,可行性不容小觑。

2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现代社会高度重视生活环境,将生态环境保护列上日程。基于此,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也就成为了发展绿色农业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灵活应用生态水利工程,不仅能从根源处改善农业用水水质,同样还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效益的增加而助力。加大力度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会为日后发展绿色农业奠定基础,促进现代农副产品发生质的变化,越来越无公害化[1]。总的来说,生态水利工程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注入新鲜力量,对其未来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3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需遵循的原则

3.1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最终目标。在进行农业灌溉之际,农业灌溉的水量会直接影响农产品营养指标。农产品灌溉水质达标,农产品营养学指标会越来越符合标准,此时农产品卫生状态也能达到要求。根据农产品质量划分等级,可以将农产品划分为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三个等级。在整个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对水质提出了严格要求。一般来说,在选择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时候,都会严谨考虑农产品生产环境是否会对人类造成影响,进而选择对人类影响略小的区域。当然,农产品生产环境的选择,还需要考虑水资源质量及土壤质量,以此才能保障水源质量。为此,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应充分注重农产品产地环境,并对农产品质量进行适时维护。以国家规定标准作为参考数据,严格规范农产品营养指标及卫生指标,以保障其能真正达到绿色农业配置水资源的标准[2]。由此,才能促使生态水利工程为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2强化水资源循环利用力度。建设水利工程,难免会对水资源自然循环造成困扰。在这种状况下,就需要通过人工方式改变水循环,以保障能进一步合理应用水资源。为此,可以发现研究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放在如何避免水资源自然循环干扰问题,由此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不可否认,绿色农业具有节约水资源的特色,尤其是在发展持续型农业模式下,更要有效规避水资源自然循环干扰问题,这样才能保障水资源被充分利用、合理利用。

3.3加强协调水资源配置与绿色农业产业结构关系。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需要充分考虑本地产业结构布局。与此同时,还要深入分析本区域内水土资源潜力。生态水利工程配置水资源的能力有限,所以就需要在产业布局上协调生态水利工程的配置能力,进而避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水土资源造成严重浪费。

4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的实践研究

4.1提升农产品质量。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有充分的水量予以滋养。换言之,农作物生长阶段的水量,会直接影响农作物自身的营养价值。为此,一定要保障农作物生产所需的水量,并且还要严格控制水质,这是现阶段发展绿色农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将生态水利工程应用于绿色农业,意在于有效提高水质。对于有机产品而言,其对人类的影响最小,同样也是整个农产品系统中最原生态的部分。基于此,有机产品的质量会直接遭受水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如果水质与土壤环境不达标,势必会降低有机农产品质量。若想真正提高有机农产品质量,就要加大力度开发生态水利工程,并做好开发设计工作,以保障水资源能达到最佳优化状态。在开发生态水利工程时,需密切观察当地水土资源实况,针对生态水利工程现有问题进行改进,这样才能保障农产品质量飞速提升,促使其越来越符合国家对有机农产品的要求。

4.2缩减对水循环的影响。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要尽量缩减对水循环带来的消极影响。良性的水循环,能为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带来力量,并且保障农作物生产环境达到标准,为农作物源源不断的提供水源。发展绿色农业,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品质优异的农产品。在培养优质农产品的同时,更要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水资源现象的发生。为此,在通过生态水利工程服务绿色农业发展时,就要从源头上避免跨流域调水问题的出现,这样才能保证各区域水资源被合理使用。为了能有效净化水质,可以采用“河道挖掘”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同时通过“边坡过滤”促进水质的提升,致力于为农作物生产输送更为优质的水源。例如,对旱作田加以改造,可以同时发展水稻田,令原有的农作物产量大大增加。在改造旱作田之际,随着生态水利工程的合理应用,地下水位会得到前所未有的下降,这些现象都对绿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绿色农业生态系统,属于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需要以流域为空间尺度进行合理设计,以避免改善跨流域水资源的配置问题。切记一点,水流方向应与流域水流方向高度保持统一。另外,还要对原来地表径流进行分析,以便对地下水径流提供充足的补给,为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充足、高质水资源,助力绿色农业的产量的提升,促使该农业模式长久发展下去。

4.3避免占用耕地。民以食为天,耕地始终都是农民的生活保障,是农民朋友生存的重要资源。不可否认,如今建设水利工程,难免会大量占用耕地,无形中限制了农业生产,严重影响了农民经济效益。虽然我国早已出台了耕地占用对策,但并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耕地占用问题,没有对改善农民生活质量造成实际性价值。然而,随着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占用耕地现象明显缩减。归根结底,都源于生态水利工程实际上就是对原有水利工程加以改造,不再重新选择建设地址,也就避免了对耕地的过度占用,为绿色农业发展赋予了新内涵,保护耕地的同时,又促使绿色农业持续发展[3]。

4.4开发农业资源潜力。在调整绿色农业结构布局时,首要前提就是协调绿色农业结构与当地资源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一点,要尤为注重关注水土资源潜力,这是生态水利工程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动力的关键部分。例如,由于地区不同,降水量情况也会有所差异。水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农作物质量。为此,就应积极开发生态水利工程,由生态水利工程改善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现状,为缺水地区提供充分的水资源,助力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提升。

4.5完善监控体系,高度支持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实时监控施工中、已竣工的水利工程,并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对其加以监控。将具体工作明确到人,经过严格审核,以确保生态水利工程能正常运行。与此同时,还要配备更为专业的监测设备,并将监测的数据信息进行精准整理,绘制成报表,交由相关人员进行调度与通报。完善监控体系,有利于切真切实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要知道,水利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这是其他工程无法替代的。应用生态水利工程,能进一步治理绿色农业环境,并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生态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发展理念相互契合,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此,一定要加大力度将生态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进行有机结合,应用生态水利工程独有的优势服务绿色农业发展。采取新时代农业耕作措施,有效避免水资源自然循环不畅通现状,大力协调生态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当然了,也要实施足够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速推进节水型农业发展,为绿色农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朝向科学化、合理化、持续化方向进行到底。

5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水利工程为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提供服务有极大的可行性。为此,一定要注重提升生态水利工程服务质量、效果。在整个过程中,需严谨遵循生态水利工程服务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的相关原则,增强水资源配置的合理价值,进而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为绿色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石雪侠.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4):35-36.

[2]尚特.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价值研究[J].绿色科技,2020,(09):204-205.

[3]娜林,王沙.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的配置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8,(07):83.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5

(一)在生态农业的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上,国外生态农业建设重视生态利益

自1924年德国农学家鲁道夫•斯蒂纳最先提出“生态农业”概念以来,国外学者和生产者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认识不断改进和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国外生态农业建设重视资源和环境保护,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表现出独有的特色,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也带来了经济效益不高的负面影响。如Postel(2001)指出生态农业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主要依靠豆科作物为土壤提供氮素营养成分,容易造成钾、磷养分缺乏,并且由于钾、磷养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往往导致生态农产品产量减少,减产幅度在20%~30%。[1]另外,JelleBruinsma(2003)认为生态农业由于过度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在轮作中常常种植产量较低的牧草和豆科作物,同时为了减轻对土层的破坏,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增加了人畜劳力的用量,减少了机械设备的使用,降低了劳动生产力,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这种生态农产品生产范式虽然成本低、售价高,但是由于产量低,经济效益并不高。并且由于生态农产品数量少和农户所在地区分散,增加了产品的销售费用和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了经济效益。可见,国外生态农业建设重视生态利益,宁可牺牲经济利益来保证生态利益。

(二)在生态农业的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上,国内生态农业建设强调综合效益

自20世纪80年代初叶谦吉教授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国内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研究等。[3]近年来,在生态农业的发展利益上,一些学者如韩东娥和李先萍(2001)认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传统生态农业阶段,农户追求的是产量产值和经济利益。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阶段,由于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相对过剩,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农产品的生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农户在开发资源、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资源保护和生态社会效益,这种农业属于现代生态农业的阶段。这种现代生态农业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体现了现代生态文明内涵,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4]李文东、杨立刚和鲁明中(2005)提出生态农业的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利益是基础,没有良好的经济利益,生态农业不会被农户所接受。[5]杨新荣(2014)指出建立生态经济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从国内学者关于生态农业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大部分学者偏重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但是在生态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利益的互动协调关系中,对于经济利益激励诱导的机制和作用研究较少。

二、生态农业的投入产出特性

农业的生产过程是从投入生产要素到产出农产品的过程。相对于一般普通农产品,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有其特殊性。影响生态农业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众多,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信息。产出即生态农产品的特质也与一般农产品不同。概括起来其投入产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一)生态农业的投入特性

1.劳动投入特性。

劳动力投入是生态农业发展过程的主要生产要素,通常,生产生态农产品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力来部分地替代农药化肥的使用,因此,生态农产品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生态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密切相关,其中劳动力的质量更为重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将其他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组织生态农业生产,保证了产出。

2.技术投入特性。

生态农业倡导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为了能够维持和获取一个相当高的产量,因此,农业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推广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生态农业的技术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轮作和间作、复种、套种等传统技术,也包括现代生物学和低能耗等生产技术,在生态农业实践过程中,不是单项技术的应用而是多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可见,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农业,农户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较全面的农业新技术。

3.土地投入特性。

土地是稀缺资源,是生态农业发展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借以实现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决定着生态农业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的格局和水平。土地有其自然的属性和特性,其边际贡献是有限的,土地的边际报酬率是递减的。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农户在耕种有限土地时,应该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实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

4.信息投入特性。

信息是生态农业的生产者、经营者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信息对于面广而分散的生态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主体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及时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才能减少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

(二)生态农业的产出特性

1.生态农产品的信用产品特性。

生态农产品的质量特征具有信用产品的特性,[7-8]不同于搜寻产品和体验产品,生态农产品的质量既不能通过搜寻也不能通过体验来确定产品中涉及食品安全的农药残留量、抗生素、有害致病菌以及涉及营养与健康的营养成分含量和配方比例。也就是说,由于信息不对称,生态农产品的生态特性不直接表现在农产品的外观上,在交易时不能为消费者所识别,在消费时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影响不能很快显示,而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后才会为消费者所发觉,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生态特性的不易识别性和消费效果的滞后性将导致市场上消费者的“逆向选择”和生产者生产假冒产品的机会主义行为。

2.生态农产品的价格特性。

在劳动价值论中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产品价格的基础与决定因素。生态农产品的价值包括资本投入、劳动力成本、技术、信息及合理的利润。由于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未来社会清洁环境的成本,提高了生态农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因此,从价值上看,生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要比一般农产品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价格和经济利益高于一般农产品。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投入产出现状分析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投入现状分析

1.高素质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就业人数总量递减,然而,就业人数的学历层次却呈现出了提升的趋势。例如浙江省安吉县是2000年农业部等七部委批准的50个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之一,近年来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通过调整教育布局,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撤扩并174所中小学,新建职业高中、职业学院等一批现代化学校,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出现了8个教育强乡镇,全县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全县总人口的56%。我国农业高素质劳动力数量显著增加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高素质的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使生态农业的产出水平大大提高。因为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不但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数量,而且可以提高生态农产品的质量。

2.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水平逐步提升。

农业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农业新物种塑造、新的生物农药的开发、新的生物固氮技术的应用、新的微生物加工技术、太空育种和海洋农场等方面的生物技术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生态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优化,并促进了农产品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的目标一致化。

3.政府确保耕地面积红线取得成效。

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3亿多公顷,之后出现直线下降的趋势,至2008年达到1.2亿多公顷,由此我国耕地面积维持这个稳定状态,至2012年我国生态农业耕地面积达到1万多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约0.01%,这是政府部门积极保障耕地面积红线的结果,由此保证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耕地面积的供给。

4.信息技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积极推动。

耗电量是衡量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据调查,2007年我国信息技术产品总耗电量300亿千瓦时~500亿千瓦时,大约相当于三峡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能耗产业。2010年我国数据中心耗能比2007年耗能增加1倍,按此发展速度,20年内耗能将增加100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方面为农户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指导,有利于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减少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增加生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为消费者甄别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增加有效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从供求两方面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产出现状分析

截至2012年底,我国生态农业的种植面积、产量与规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首先,从产地面积看,全国共有7.6686万个有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其中,有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的产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9%。其次,从产量来看,全国有效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总量2.8亿吨,约占全部食用农产品商品总量的35%。再次,从抽检合格率来看,在全国累计公告1047个颁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中,连续4年抽检合格率达到了100%;另外,连续5年无公害农产品抽检合格率高于98%。最后,从规模和价格来看,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平均产品生产规模超过300公顷;相对于一般普通农产品,贴标无公害农产品的价格普遍提高了5%~10%,超过50%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价格比当地一般普通农产品价格提高了20%以上。[9]

(三)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规模不经济,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土地分散经营与规模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规避农户分散经营的劣势,充分发挥生态农业规模经济的优势,是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保证农户收入增加和经济利益提高的前提条件下,充分考虑农户在不产生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土地的集中经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激励来实现生态农业的规模经济发展。[10-11]

2.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投入不够。

科学技术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保障。但是,由于农户的积累有限和科技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和积极性增加投入来进行生态农业生物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教学与农业生产的需求脱节,以至于我国的生态农业生物技术尚不成熟,急需要挖掘传统技术和普及易推广、效益好的生态农业生物技术,如病虫害防治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通过完善乡镇农技综合技术服务,以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投入不够与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生态技术支撑之间的矛盾。

3.生产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较高,妨碍了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供给。

由于生态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需求与农户科技文化水平较低、资本存量较少的供给之间存在矛盾,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投入的机会成本较高,阻碍了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导致了生态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因此,高素质劳动力和资本的缺口是制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总之,虽然我国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存在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两方面的相对不足,以至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四、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构建

(一)生态农业发展的利益诱导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在产品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当农户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等于消费者愿意能够购买的数量时,生态农产品市场达到市场均衡状态。D1表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S1表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E表示市场均衡点,Qe和Pe分别为生态农产品的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D2表示一般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S2表示一般农产品的供给曲线。由于生态农产品具有良好的生态特性,市场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较为敏感,在价格变动相同的条件下,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一般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因此,降低价格能有效扩大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规模,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经济利益。生态农产品的供给曲线S1是一条折弯的市场供给曲线。当市场供给量较小时,生态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大,原因在于生态农产品的投入成本较高,市场上生态农产品成为稀缺产品,价格上升造成生态农产品的收益高于一般普通农产品的收益,农户会大幅度增加产品供给量。当市场供给量较大和市场规模扩大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的提高,生态农产品会逐渐取代一般普通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市场上的主流,生态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会随之降低,趋向于一般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弹性。在我国,由于生态农产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较小,市场供给弹性较大。但是,从目前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来看,在需求方面,由于生态农产品的信用产品特性,消费具有滞后性和累加性,并且价格高于一般农产品,造成需求相对不足;在供给方面,由于劳动、土地、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特殊的投入特性,造成较高的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态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市场的供求的相对不足,实际市场规模Q要小于均衡时的数量Qe,需求价格P1则高于均衡价格Pe,生态农产品市场处于失衡状态。下文将基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视角对生态农产品利益诱导机制构建进行经济学分析。生产者剩余是指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之差。市场价格为P1,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在供给曲线S1上的P2,生产者剩余为b、d和f表示的面积之和。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之差。市场价格为P1,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在需求曲线D1上,在市场规模Q的范围内,消费者剩余为a所表示的面积。相对于市场均衡价格Pe,在全部的生产者剩余中b所表示的面积为消费者由于承担了较高的价格,而转移给生产者的部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c和e表示的面积,是一种经济福利损失,是生态农产品供给和需求都相对不足造成的结果。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指通过有形或无形的经济利益作为诱导力促进投入产出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机理或制度安排。在市场经济中,生态农业企业或农户是独立的经济主体。“经济人”有限理性的特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生态农业企业或农户的合理目标。正如上所述,生态农业有特殊的投入产出特性,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和逆向选择。通过经济利益诱导,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剩余,降低或消除经济福利损失。利益诱导就是通过经济激励激发企业或农户的动机,诱导企业或农户的行为,从而发挥企业或农户的内在潜力,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在图1中,通过投入和产出激励诱导,农户行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利益诱导产生动力,从而激发潜能,诱发企业或农户的行为朝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努力,通过提高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和减低价格,扩大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量,使短缺或不足的生态农产品市场规模或供给量Q增加到Qe,从而减少生产者福利损失,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

(二)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构建框架

本文将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功能模块分为投入利益诱导和产出利益诱导,其中,投入利益诱导分为资本、劳动、土地、技术和信息诱导,产出利益诱导分为价格利益、规模经济和高额利润诱导。

1.生态农业投入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

本文从资金、劳动、技术和信息等投入要素的视角分析投入层面下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

(1)资金投入的诱导机制。

资金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基础。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是实现利益诱导的主要途径之一。一方面,金融方面降低生态农业的融资成本,包括获取资金的交易费用等。农业金融体系降低贷款利率,放宽贷款门槛,扩大融资范围等行为都有利于减少生态农业的资本使用成本,扩大利润。另一方面,资金使用成本的减少有利于引导其他行业资金向生态农业的流入,从而产生资金集聚效应,诱导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2)劳动投入的诱导机制。

劳动力要素的投入包括要素流动和要素集聚两个方面,前者与要素价格有关,后者与要素溢出效应有关。在要素流动方面,生态农业劳动力价格的提升有利于吸引相关高素质人才向本行业流入,进而利于诱导本行业高素质劳动力的集聚。在要素集聚方面,劳动力要素在生态农业的集聚,使得本行业内部产生了知识溢出效应,进而推动本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3)技术投入的诱导机制。

技术投入的利益诱导主要涵盖了两方面,一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二是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生态农业发展的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生态效益提升,生产成本下降,推动了经济利益目标和生态利益目标的趋同。技术进步实现了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循环优化,进而使得技术进步在利益诱导机制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4)信息投入的诱导机制。

供需双方信息平台的搭建,不仅降低了生态农业获取市场渠道的交易费用,同时优化了市场机制,使得生产方更加易于获取需求信息,供需实现均衡。另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可以使得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实现了更加充分的了解,有利于生态农业拓宽消费市场。

2.生态农业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

本文试图从价格利益、规模经济和超额利润三个方面分析产出视角层面下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

(1)价格利益诱导。

该项机制的实现,需要充分应用政府在价格调控上的宏观职能。对于生态农业,应当制定高于一般农产品的均衡价格水平的最低价格。以此,推进和支持生态农业的获益和发展,并保护生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领域农业从业人员的利益。图3显示出了政府支持价格策略对生态农产品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影响。横轴为产量,纵轴为价格。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生态农业产品和一般农产品的差异不能充分了解。因此,在政府实施价格支持前,市场机制会使得生态农产品市场处于供求失衡状态。生态农产品的供需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是Pe和Qe。市场价格P1高于均衡价格Pe,市场规模有限、供给不足,实际供给量为Q,小于均衡产量Qe。政府实施支持价格后,政府在宣传生态农产品特殊性的基础上,将生态农产品价格提升到高于均衡价格的P1。在此价格水平下,生态农业生产者利用高于市场均衡水平的较高价格,该行业发展的利润空间提升。由此引致该行业生产积极性不断提升,生态农产品的产量提升到了Q1,同时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下降到了Q,生态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产生了供给剩余,即QQ1。此时,政府采购就发生了重大的作用,政府利用政府采购手段,弥补供给剩余缺口,进而维护该生态农业价格机制的优化,推动利益诱导循环机制的优化。

(2)规模经济诱导。

规模经济是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反之则称为规模不经济。即在通常情况下,当生产规模很小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极高,以后随着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逐步下降。当达到最低点时,再扩大生产规模,伴随着管理等费用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形成规模不经济。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长期处于分散经营和粗放经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态农业生产的成本相对较高,农业资源不能实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在我国生态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和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的前提下,生态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亦由此产生,并成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一方面,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农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和具体化,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生产成本降低,利润扩大,生态农业获得了积极发展。另一方面,经济规模降低了每一个生态农产品所分担的成本,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发展生态农业的规模经济,有利于调整生态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优化。在增加该行业生产者(农户)收入的同时,规模经济使得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流动,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另外,不同区域的规模经济效应,推动了地方特色优势的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技术效应也推动了生态环保的升级和优化,使得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一致化。根据规模经济相关理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当保持适度的规模,避免超越适度规模下形成的规模不经济现象。

(3)超额利润诱导。

超额利润又称为经济利润,是指生产者在其他条件保持社会平均水平的前提下,获得的超过市场平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不同的市场结构,超额利润不同。在垄断性行业中,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它都可能存在;在竞争性行业中,超额利润只可能在短期内存在。由于生态农产品良好的生态特性,以及土地距离市场的远近、不同肥沃程度等原因形成的级差地租,使得生态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诱导机制可以引导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向生态农业的集聚,生产要素的集聚有利于实现生态农业规模经济效应,进而在良性循环下推动生态农业的积极发展。六、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有效运行的建议为了保证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有效运行,激励农户自觉地发展生态农业,笔者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提出保证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

1.在劳动力投入上,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新型农民。

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首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其次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福利制度,加快解决其配置不合理和转移滞后问题,降低农村劳动力投入的机会成本。最后,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发挥农业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生态科技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提高生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2.在资本和技术投入上,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加强实用生物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首先要给予符合一定条件的生态农业投资项目相关的优惠和补贴。其次要积极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生态农业建设,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和推广农业实用生物技术。最后政府应该扩大农业的投融资规模,建立生态农业专项扶持资金,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支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3.在土地投入上,确保耕地红线,结合市场供需状况,积极调整和优化生态农业内部结构,实现生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考虑消费者需求和要素供给现状的同时,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水源、气候、地质、土壤等条件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科学区划,明确各地区内部生态农业发展重点,科学探讨并制定有利于优化生态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策略。以适度规模经济为理论指导,改进耕作制度,通过多业结合,实现生态农业内部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生产力。

4.在生态农产品质量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保障市场信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当前,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中不讲信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还相当严重,对农产品市场有效运行构成了严重冲击。守信用、讲信誉、尊重消费者权益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因而,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教育、社会舆论,来弘扬和培育农户的行为习惯和诚信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保障生态农产品市场信用的有效实现。

5.在市场秩序的建设上,完善法制和政策,为生态农业发展做好“保驾护航”工作。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6

关键词:绿色植保;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当前,绿色无公害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促进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生产绿色、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不仅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同样是植保和农药管理工作需要面对的重大命题。

1我国绿色植保的发展现状

过去5年来,各级农业部门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和行动,重点发力,扎实推进,凝心聚智,厚积薄发,各项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可圈可点,为农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管好农药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经过数年的筹备和磨砺,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将农药登记、生产许可、经营许可、监督管理等职责统一划归农业部门,实现了我国农药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1]。新的农药管理法规,提高农药行业准入门槛,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强化全程监管和源头监管,推进合规使用农药,激励创新引导行业优化升级,为农药管理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制保障。对高毒农药的严格管控,对高效低毒和生物农药的推广,也让农业生产用药的结构更趋优化。农业部大力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协同推进,高效施药机械加快推广应用,病虫害监测预警自动化、智能化取得新突破[2],科学用药培训行动持续开展,自走式植保机械、航空植保、生物农药、高效低风险农药等植保科技创新联盟相继成立[2],农药减施增效已成为行业上下的自觉行动,有效地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提高了农药利用率。与此同时,农药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由单纯地卖产品向提供技术服务转变,已成为越来越多农药企业的战略选择。农药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农药企业规模和实力日益增强,电商、作物综合解决方案、无人机喷药、农资金融等多种新兴业态,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绿色植保的市场发展趋势

2.1现代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近些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一批批行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就是这些行业的其中之一。在农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水平取得了重大进步,在农业方面,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使农业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绿色植物的保护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而化学农药的使用对我国农业的稳产高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现有植保机械和化学防治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给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带来了威胁。现代物理防治技术突破了害虫防治的传统理念和生产模式,减少了化学农药的喷洒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农林产业,保障生态和食品安全,提高农副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3],是绿色植保的发展新趋势。

2.2植物源农药的推广。随着政府的引导,植物源农药的原料种植在一些地区开始成规模地发展,产地原料粗加工业也由此兴起,形成了初级加工原料的产业市场,原药和制剂厂家可以在市场上直接采购加工原料,混配后生产自己的产品,大大降低了植物源农药生产的设备投资和复杂程度,也带动了植物源农药的成本下降,推动了植物源农药的使用和推广[4]。不过,市场上的植物源农药毕竟不占主流,在发展植物源农药时以下要点应引起关注:开展植物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其有效性。植物中农药活性成分含量较低,且其含量与植物品种、种植条件、收获时间等诸多因素有关。野生的植物往往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生产要求,直接用于加工农药的植物主要以栽培为主,培育有效成分含量达到生产利用要求的植物品种是当务之急[5]。随着化学农药登记越来越难,企业可抓住机遇开发性能优越、效果理想的新产品,切忌炒概念,添加隐形成分,毁了这个行业。政府的扶持和消费者的需求带动植物源农药的发展。老百姓还没有从植物源农药上获益,所以还要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只有生产者与种植者形成互动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推广植物源农药。大部分的经销商、零售商和种植户经常把植物源农药和化学农药的效果对比。但化学农药讲究立竿见影,植物源农药以生态系统为出发点,讲究趋避性,杀虫率没有那么高,两者没有太多的可比性。要真正保护植物源农药,就要强调法治,坚决打假,提高违法成本,一旦查处,吊销证件,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生产企业,保护好这个行业。虽然植物源农药来源植物又作用于植物,但并非都是绝对安全,只是风险系数小而已,有些只是部分安全,使用时也要注意。目前,植物源农药基本列入各地的绿色防控采购体系,国内很多做得出色的企业也开始朝着开发研究植物源农药这个趋势走,市场将变得越来越成熟。

2.3农药助剂的使用。影响绿色植保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畜禽粪便污染;二是化肥污染;三是农药污染;四是外源性污染,即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6]。为了实现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各地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在全国各地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应用,比如农药减量降残助剂———“激健”,它是一种减量降残的农药助剂,由多元醇型非离子活性剂、食用玉米胚芽油、食用油菜籽油等主要成分构成。经检测,它不含生长调节剂、有毒有害的物质以及国家不容许添加的物质,对农作物、人畜和生态环境都不会造成危害,农民使用起来环保又安全。激健助剂具有聚合、展布、增溶、穿透、传导等多重功能,它能够大幅减少、阻隔农药在作物表面以及体内的停留,有效减轻农药对作物的“隐性伤害”和土壤的危害,促进作物健康正常生长[7],经过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激健”助剂可使杀虫剂和杀菌剂减少50%的用量,除草剂减少40%的用量,不仅可控制虫害,而且实现了农药减量、农残降低,最终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7],是一种绿色防控技术,值得推广运用。在使用农药减量降残助剂“激健”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控时,要注意以下方面:活体的生物农药如BT乳剂、强碱性农药不能与“激健”一起混用,因为达不到增效的作用;与碱性农药、可湿性粉剂农药混合使用时,必须加水稀释,使水溶液呈酸性或中性,再与“激健”混用才有效果,否则,不能混在一起使用。另外,“激健”是大分子的粘稠物质,容易沉降在容器底部,溶解比较慢,需要充分搅拌,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更要充分搅拌。与极个别农药混合使用时会出现少量絮状物,这时更要多搅拌才可以溶解;此外,施到土壤中的农药在田地里有水时,不能与“激健”一起混合使用。

2.4植保服务方式的转变。坚持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加快转变植保服务方式,大力推进绿色植保,扎实做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植保服务组织培训等植保工作,使农民植保科技意识得到持续提升。抓好病虫监测,有针对性地将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及时传递病虫信息,通过病虫周报向业务部门汇报病虫信息,病虫发生防治信息到乡镇,制作电视预报在电视新闻栏目中播放,以手机短信形式病虫防治信息到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植保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加强农业系统业务人员的培训,积极宣传植保等农业新技术;驻村农技员在病虫防治关键季节对所在村的农户进行病虫防治培训和指导。在乡镇的水稻、蔬菜、水果基地实施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融合。在示范区内配套组装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实施“三诱”(性诱、、灯诱)防控技术、杂糯间栽、稻田养鸭等绿色防控技术,同时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农药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3结语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7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对策分析

引言

关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其中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本身的破坏。由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他段也给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损害。在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推进过程中,这不利于农村人民的正常生活。中国最新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虽已出现,但是在综合环境治理发散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何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做好打造,完成系统化治理体制建设是目前环境治理工作的要点。必须积极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结合农村实际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完成农村生态化发展。

1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1农村生产环境污染。农业、工业是农村人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农业和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却相对严重。后续其治理难度也较大,这成为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污染物用量逐渐增加,农民为了获取好的收成,其大面积的使用一些农业化肥,造成了土体环境的失稳,也使得水体遭受到了破坏。大多数农村工厂没有完善的污染物处理工艺,在排放污水时,这污染了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农村生态的破坏[1]。同时过度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公路等内容也对原有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它导致土体和水体的污染。乡镇企业盲目的注重经济开发,没有与农村可持续化发展相匹配,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1.2农村自然环境污染。在大多数农村地区,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大量开荒毁林,过度放牧,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近些年来,虽实行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仍然没有提升。原本的环境污染给现有的发展带了来巨大的破坏,大多数居民的环保意识都较差。即使其参与到了环境治理过程之中,但是很快之后原本的生态平衡又会被打破。他们随意开采资源,造成了当地生态结构的改变。这使得田地、河流遭到严重的污染,而肆意使用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则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这些严峻的污染问题不容忽略,也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对这些问题做好管控。它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环境,阻碍了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化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

2.1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较差。从农村当前的生态环境治理过程来看,政府本身投入的资金内容就不太多。任何时候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中国农村总体生态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政府也没有开展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其作出管理。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过多重视城市治理工作,将大量的公共服务型资金用于城市环境治理。由此,农村的环境治理也很难与相应的财政支出相匹配。其次,其缺乏适用于农村进行建设发展的基础服务体系。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部分偏远山村甚至都没有垃圾桶、垃圾处理站。即使农民的环保意识较高,也没有配套设施给其进行使用。一些配套设施在设置之后没有相关人员对其作出维护,部门为了谋取私利,随意减少设施建造用量,它使得环境治理流于表面[2]。在多头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也常出现相互委托现象。在贯彻部门内容时没有做到及时,也很难实现高效环境治理工作发展。

2.2环境治理综合体系不健全。完整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是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国针对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发展内容不健全。其没有相关的配套设施对其作出完善,农村地区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环保工作也很难做到实际发展,关于农村环境保护虽颁布了一定的法令,却没有针对农村地区本身环境治理现状做出差异化环境治理工作发展。在宪法方面仍是处于基础的法律保障层面,它对于公民的环境权内容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公民却缺乏对于环境治理的诉讼权。在环境治理过程中,部分农民显得素养较低,他们自身的思想会限制后续环境治理工作的发展。而一些农村干部则滥用私职,这造成了环境治理工作流于表面。没有后续的民意调查,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对接性不强。

2.3农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农村地区人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是低于城市地区的,有些农村地区生活的人们在生活方式方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他们仍停留在上世纪的生产模式,这样一些传统的小农思想让农村人民在生活过程中缺乏对于公共环境的保护。现有农村地区部分农民将生产废物随意地堆积在路边,他们没有任何与环保有关的一些理念。农村地区人民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的意识较低,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我收入内容。加之部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这造成农村地区人民素养普遍偏低。其不具备相应的生态文明意识,认为环境治理工作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这阻碍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也难以对于生态环境内容做出实际保障。

3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3.1加强基金投入,完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也必须由政府部门作出牵头引导。完善当前的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整治制度发展。拓宽社会参与机制,寻找农村环境、社会治理途径。在建立专项化农村拓展资金过程之中,了解到农村环保治理体系建设过程。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调节税收以及支撑企业做出发展,完成综合化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引导农民做出参与,完善当前的环保基础设施建造。其主要包括对于垃圾污染治理,增设垃圾分类桶、垃圾处理站,对于生产所造成的农业污染、粪便污染、焚烧污染等问题作出管理。进行严格控制制度建设,并建立相关的沼气池,做好生态化农村环境站建立。在全面宣传农村环境治理技术过程中,提高农民的治理能力。政府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公众做好创新,将创新型农业作为后续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并以农业实际治理效果作为其要素。

3.2完成环保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政府部门必须综合当前的环境宣传有效模式,由政府部门人员的环保意识提升去强化后续多形式农业生产宣传工作。通过放电影、放广播、做走访等多种模式,让农村人民意识到环境保护已成为除农业生产之外应该关注的另一大问题。自主组织相关的农业部门作出挨家挨户的演讲,并以农村居民的行为作为其约束要素。通过农村人民环保意识的提升,真正解决其环境保护问题。在认识环保宣传重要性过程之中,要实时对自己的宣传效果做出评估,了解行政化方案给出要点。农村干部环保意识的高低决定着后续环保宣传的实际效果。干部人员需要带领农村人民共同治理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对于自身的工作内容做好深刻认识。同时,这也需要上层部门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的综合支持。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过程中,由中介组织加入,增强政府与农民进行合作的联合度。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惠民政策,支持民间组织进行发展,及时做好监督。

3.3严格控制农村外沿污染物,强化农村生态监管。农村生态问题的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也必须在全局利益发散过程中了解到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差别。并对于农村所起到的作用做出认识,针对城市地区出现的污染向农村转移这一现象。在严格做好项目审批过程中应遵循其环保准入策略。加强工艺研讨,正视环境污染的要害[3]。农村发展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抵制城市污染问题的转移。杜绝做“城市的垃圾中转站”,保护农村环境,维护农村生态发展。农村人民也要由自己的环保理念规范自身行为,用切实行动去做出环境保护。共同完成环保内容提升,遵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在绿色宗旨发扬过程之中,围绕生产效率提升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于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做好严格把关。对于不达标者,一律作出惩处。控制好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用量,农村基层领导要发挥自身带头作用,积极检举各类破坏环境的行为。通过强化农村生态监管,做好社会形态下的新农村内容构建。

3.4建设可持续化农村经济,做好有效农业建设。传统的小农经济限制了农村生态化步伐的推进,粗放式的农业经济也给水、空气、土地带来严重的破坏。这样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它也让农业生产过程不够其科学化,由此政府部门要牵头做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于科技化农业的关注,并做出高效化农业生产体系推进。科学合理地做出现代农业生产,走出新型的农业发展道路。在利用特色资源过程中,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发扬特色农业、完成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化农业的结合。形成属于自我的竞争优势,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尽可能地使用一些有机肥,同时也要对于地膜的使用作出管控。在使用地膜之后及时作出回收,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让其认识到可持续化农业发展对于后续农业发展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不盲目追求农产品的高产量,在工业发展方面,也要加强对于新设备的研究引入。减少资源浪费,做好农村工业废弃物处理。发展循环经济,提倡循环工艺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做好可持续化经济构建。

4结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农村发展建设的重要问题。但是就目前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而言,其中所存在的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问题不容小阙,这也制约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在融合可持续化生态理念发展模式之下,必须了解到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由政府部门做好及时管控,完成当前的农村生态治理资金投入,加强环保宣传。做好健全监督体制建设,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农村发展现状进行适当的调整,真正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成哲.农村垃圾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河南省X县的调研[D].2019.

[2]罗艳芬.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0(06):40-41.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8

关键词: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范围小,规模效益不明显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项目,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经济落后、政府资金有限等原因,造成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普遍规模小、投资少、效益不明显。项目一般都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统一规划,整体连片治理,然后再进行分年度实施,使得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与实际情况脱节。如:黑龙江省黑河市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全市的治理面积和治理程度进行了规划,确定了以治理小流域、梯田为主的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大多是按照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要求进行建设。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是为了治理水土流失而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建设一定规模的梯田和水保林,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利用率,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规模小,经济投入相对较少,成效难以显现出来。

1.2治理投资标准低,资金缺口大

从投资规模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资金需求量大,由于投资标准低,而经济效益偏低,造成国家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且在一些地区的投入不足现象更为突出。首先,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上,不能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由于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资金配套难以落实,致使一些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与资源开发利用相脱节,工程建设投资比例严重失调;有些地方对国家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对生态建设规划不科学、不合理、缺乏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其次,治理投入标准低,工程建设缺乏保障,造成部分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投入不足。现行的《水土保持法》规定:“国家建立水土保持设施的投资体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投资进行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但从实际情况看,在有些地区,由于认识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加之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政策保障,造成部分单位和个人“等靠要”思想严重,积极性不高。如有些地方认为要想治理好水土流失必须在“靠山吃山”上做文章;有些地区则认为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有些地区认为生态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能保证正常投入。再次,部分地方把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当成了一般的市政工程,重建设、轻管理,工程建成后投入严重不足,维护费用不能保证。有的地方重视经济建设而轻视水土保持工作,治理任务不落实;有的地方虽有水土保持工作部门,但没有专门机构,工作缺乏足够的人员;有的地方虽然设立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和人员编制,但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水土保持建设的投入机制尚不健全。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资金渠道尚未完全畅通,有些地区缺少稳定的财政预算资金来源;有些地区对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投资标准过低;还有一些地区存在着工程建设投资渠道单一的问题。

1.3科技含量低,制约了水土保持的快速发展

首先,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近年来,尽管国家组织实施了“八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但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水土保持科技推广队伍和比较完善的推广网络体系。全国的水土保持科技服务网络还未形成。其次,科研工作相对滞后,成果少,质量低。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我国的水土保持科研机构、技术队伍大都隶属于有关部门管理,科研人员没有编制,多为兼职,科研工作的重点是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新技术、新设备和开发利用上来,而对水土保持这一涉及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则关注较少。再次,研究内容和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工作的重点是在原有的农业、林业科技基础上,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其服务水平,如在北方风沙区增加植被恢复;在南方坡耕地增加生态修复;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进行生态修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增加林草植被;加强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和试验示范工作等。这些工作虽然对提高水土保持效益、保护生态环境起了一定作用,但却忽视了水土流失产生的根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尤其是人为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水土保持对当地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等深层次问题。

1.4水土保持责任机制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水土保持责任机制是以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为主的,尚未形成以法律责任为核心的水土保持法规体系。首先,我国对水土保持工作在宏观决策、宏观调控方面没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法规体系。其次,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受市场经济调节不够充分等因素的影响,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法律意识淡薄,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和力度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再次,由于水土流失地区大多位于边远、偏僻、交通不便或人烟稀少地区,地方政府在处理经济发展和水土流失关系上不能统筹兼顾。经济落后的地区,为了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较少,甚至忽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我国现阶段政府职能不清,政出多门,存在着多头管理、政策不配套、行政措施不协调的现象。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水土保持工作仅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尽管该法是一部具有综合性的法律,但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实施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此外,在土地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较为齐全,而在水土保持方面则较为缺乏。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土地管理与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法规,现有法规主要是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管理。

2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理念

2.1统筹发展

从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来看,其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根本目标。只有统筹规划,才能使区域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在进行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时,首先要通过调研分析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从而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实施。在进行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时,首先要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行充分调查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规划。从宏观角度来看,在进行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时,我们应该将农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其次,在进行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时,应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在进行生态循环农业实践时,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来实现。最后,我们还应将当地的产业发展作为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使当地的产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积极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2生态优先

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能仅关注单纯的水土流失防治,还要着眼于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农业资源环境。例如,在国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要求在土地利用上“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在农业生产中“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等生物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优化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应坚持生态优先。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将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思想贯穿于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全过程,将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

2.3生态重建

在传统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重视地表径流治理、植被建设以及改善小农耕作环境的理念,虽然可以使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得到有效改善,但其对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调节效果较弱,在生态修复中效果较差。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理念中强调的是“生态重建”,即通过对区域土壤、植被等要素的改造,实现对区域内生态系统的修复。在具体工作中,需重视植被恢复。由于土壤、植被等要素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在实际修复工作中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促进区域内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相关工作人员需通过对区域内土壤、植被等要素进行分析、评价,进而制定合理可行的恢复方案[1]。

2.4综合开发

综合开发的理念就是在开发过程中,将水土保持工作与其他工作相结合,以水土保持作为主导工作,有效的实施综合治理工作,是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理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要充分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特点,在有效合理的前提下利用好土地资源,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设计和优化。同时要以开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将其作为主导工作。通过综合开发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使得水土流失的危害得到有效的降低。通过合理有序的综合开发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证。

3如何改善当前我国的农业水土问题

3.1优化土地资源

农业水土保持工程在实际的工作中,不仅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基础,更需要有合理的施工方法。而对于土地资源来说,合理利用是改善当前农业水土问题最主要的措施[2]。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来说,农民往往只注重土地的肥力问题,而不注重土地利用率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民往往只重视耕地面积的数量而忽视了对土地质量的要求。另外由于农民通常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以及生产经验,在种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都会对农作物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提高我国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了农业用地面积的八成以上,因此,改变这一状况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加大对“粮改饲”力度。通过“粮改饲”不仅可以解决种植业用地紧张、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土地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同时也可以大大缓解农业用水紧张状况。其次,要提高农作物的单产水平。作物生产不仅需要大量的水和肥料等资源投入,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应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采用高产高效品种来提高作物的单产水平[3]。

3.3实施生态治理工程

在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治理工程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在进行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分析,充分结合当地的环境状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对当地的农业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解决,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等情况,针对这些因素来确定具体的治理措施。首先是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要对农业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整体规划,结合当地的环境情况和土壤条件等方面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案。其次是对农业水土流失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在对农业水土流失地区进行综合治理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等原则。

3.4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要求,所以要在现有的农业生产基础之上进行新的技术引进与推广,以保证能够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到农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首先,可以开展农作制度改革。通过对现有的农作制度进行改革,在保障原有土壤肥力不变的前提下,实行轮耕制与免耕制等先进技术,从而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作物产量;其次,可以积极采用新型农业栽培技术。将农作物科学地种植在土地上,并使用现代化设备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目的;最后,要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技术。

4结束语

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新型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特别要加强与林业、果业、水利等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着力培育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产业,推广新型栽培模式和技术手段,积极培育特色林果产业,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效益,促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杨健,王炳华,苏建铭.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5):178-179.

[2]李雪蛟.试论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智能城市,2018,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