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少数民族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关键靠科学技术的推动,科学技术的有效扩散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扩散障碍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作者实地了解了民族山区农业技术扩散的现状,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扩散有着其他地方常见的一般障碍,也有其本地特殊的困难。文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扩散体系的改进提出一些想法,希望能给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提高农业技术的有效扩散率。

关键词

农业技术;扩散;少数民族

近年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社会发展到工业化的今天,科学技术和工业成果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扩散率达70%~80%,而中国的扩散率仅为30%~40%[1];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80%,而中国的平均贡献率仅为48%,贫困地区更是不到40%[2]。中国每年约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被研发,但仅有30%~40%转化为生产力[3],其中形成产业化的不足20%[4],其余都被闲置于网络或纸面上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过时,由于得不到及时扩散和利用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一般而言,农业技术扩散是指某项农业技术由最初的少部分人使用到最后大多数人采用的过程,是创新的扩散、辐射和接纳相统一的过程[5],农业技术扩散是农业技术研发与生产的目的。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农村,以农业为生,耕作方式大多还很传统、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由于地理、交通、语言、文化、宗教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农科技术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贡献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扩散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有着一般农村存在的共同点,也有着当地民族所独具的特点。20世纪40年代国外开始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关研究,中国则在80年代才陆续开始,多集中在农业技术扩散的概念辨析、影响、模式以及模型理论方面的研究[6],另外还有农业技术扩散过程、后果、机制等实践性的研究[7]。这些研究的内容都具有一般性、普遍性,而面对特定背景解决具体问题的研究相对更少,韩国民等[8]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基于农业技术扩散理论的视角研究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朱琪[9]探析了湖南郴州地区桂东县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扩散的问题;赵绪福[10]开展了贫困山区农业技术扩散速度分析。民族地区相关的研究农业技术多集中在农业技术推广方向,赵长雁等[11]提出在农业技术扩散时在媒体上充分开发利用,在运用上充分挖掘媒体优势和功能,也只是从扩散工具、手段上研究,而对于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扩散的主要问题鲜有报道。作者在少数民族自治县工作,能够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接触交流,并参加过农技推广活动,到山区民族农村开展过工作,通过实地的调查与访谈,了解到部分民族同胞(主要包括瑶、壮、苗、彝、傣、哈尼族)在农业技术扩散所处的地位、障碍、现状、特点,希望研究工作可以推动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扩散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贫困状态,同时也给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

1少数民族地区技术扩散的现状

1.1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扩散率低

农业技术扩散是指一项农业技术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四周传播,被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采采用的过程[12]。农业技术扩散率低是中国整个涉农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现实原因导致了大量农村青年奔向城镇、沿海城市或一线都市务工,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匮乏,留守农民关注的是能减轻劳动强度的农业技术,对其它的农业技术兴趣不大。同时,传统农作物如水稻、小麦、马铃薯、玉米、大豆等经过30多年来的产业化发展,国家重点攻关,农民已经熟练掌握相关农业技术并见到效益,新技术如果在“质”和“量”上没有显著的优势的话农民不愿接受,从而导致了新农业技术的扩散率低。少数民族地区主要采用的现代农业科技就是化肥、农药的简单施用,其他如灌溉、农机、温室、采收与加工等技术均无接触,东部平原地区的数字、媒体、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更是无从谈起。农民在平时耕种中大多用人力、畜力开展,采用传统的栽种方法,农产品加工是简单的清洗、晾干。青壮年外出打工也很少接触农业技术,少部分人在涉农行业工作也主要从事体力活,无法接触如繁殖、种苗、嫁接、产品加工、仓储等关键技术,难以带回新技术,而留守老年村民由于语言、文化的关系,更难接受新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组织的上门服务的活动中大多是留守老年村民出席参加,并且出勤率低,积极性差,接受困难,导致技术推广效果甚微。

1.2作物品种过于传统,良种引进少

生物品种和产量的不断增加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基础是品种更新和耕作方法不断改进[13]。品种更新将先进的农科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中国农业发达地区,农作物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帮助已经开发出不少具有优秀“品质”的良种,但由于现代都市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对核、激光、基因等手段作用后新品种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当心,而使新开发的品种在消费市场上难受青睐。而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的栽培都是小众的药材、茶叶、竹笋等作物而不是大宗作物,这些作物和相关技术的研究素来不是农科研究的焦点和重点,资金投入少,更少有针对性的适合于民族山区的作物和技术的开发,导致品种更换比例不高,良种引进少。农科院所主要研发和大力推广的良种(如小麦、水稻、甘蔗等)和技术(灌溉、光伏、农机等)不适合山高谷深民族地区种植与使用,使用起来投资大、成本高、收益低。

1.3农业技术扩散渠道主要来自民间、地方政府

中国农业技术的扩散渠道主要是大众传媒、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内地农业种植大省交通便利、咨询发达,各类农林科教服务节目繁多,农民接受实用农业技术的成本低,广播、电视、网络的专题节目是获得一般农业技术的主要手段;当地农业科研院校众多,地方政府可以有针对性的依托这些科研机构开展如病害、虫害预警与防治,市场预测分析,良种示范推广等有组织的传播活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农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带动一个地方农业技术进步的主力军,这些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和扩散能力都很强。中国农村山区,耕作主要以人力、畜力的方式开展,沿用的技术基本上也是代代相传而来,农业技术主要依靠父子、师徒传承,父子传承技术扩散快,无保留;师徒传承速度慢有所保留,甚至有失传的可能,民族居住地区基本上也是在山区也主要沿用这种方式。在实践中,笔者了解到,父子师徒传承的农业技术,尽管过于传统,但面对民族耕作的特定的地理、气候、水源环境也有其因地制宜的合理的一面。乡里邻居、亲朋好友介绍引领导致农业技术的扩散,这类技术扩散方式、扩散的技术种类更多样化,扩散效率更高,乡邻种植成功收益的事例有吸引带动作用。乡里邻居、亲朋好友之间的技术扩散过程中,少数民族村民更能听得懂,看得懂,能理解,易采信,农业技术扩散的成功率更高,因为农民选择农业技术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追求产出、收入和利润的最大化是农民使用农业技术的主要目标和动力。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或者赶集时得到的产品广告宣传也可以使农业技术在少数民族村民中得以扩散,但是现代传媒设备在少数民族村民中人均拥有量较少、信息传递成本较大是农业技术难以扩散的客观原因,少数民族村民识字率低、汉语交流有障碍是农业技术难以扩散的主观原因。县、乡两级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计划的到少数民族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扩散的又一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政府财政补贴,村民在物资上和知识上都收获颇多,免费发放的良种、微型农机、书籍、光盘等大大减轻村民获得农业技术的负担,降低农业技术获得的成本。涉农企业通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流转或者土地租用开展规模化的农业种植、养殖经营,同时聘用当地村民也是农业技术扩散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农业技术扩散难以成功,尽管涉农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各种农业技术,但仅有极少数被聘村民能够参与管理与技术的核心,其他绝大多数人都是参与的经验管理或者体力劳动。

1.4地方农技推广部门服务体系不完善、运转不灵活,导致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作用不大

地方农技推广部门资金、物资来源相对有稳定,主要来自地方财政预算、社会公益捐赠,其半官方的组织形式方便联系社会、市场与农科院所,获得社会支援、供求信息和实用科技,其有规划、有目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论证后开展良种、技术推广和产业建设,是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农技推广部门在农业部门中一般都被理解为在开展辅助性的工作,因此资金配备不足、机构职能不清晰、人员构成不合理,部门地位不被重视是在整个行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由于农民可以多元化的获得各类信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也就是政策性、计划性的开展工作,对农业技术扩散的作用不及人际关系、大众传媒和涉农企业。而在信息源比较匮乏的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农技推广部门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相对有保障的资金来源可以减少农民获得技术的成本。但在笔者经历过的农推活动中,选题过于随意,以推广者或讲授者为主,而不是以少数民族村民实际需求、兴趣为立足点,没有点对点地解决村民实际问题与困难,农推部门自己的技术人员知识过时、水平不高,外请农科院校的研究人员讲授语言过于书面化,教材过于专业化,村民面对这样的形式看不懂,听不懂,难理解,所以很难吸引其注意力,现场往往主讲者“自说自话”,而村民“交头接耳,心不在焉”。另外技术推广只重视举办和参加的过程,而不重视被推技术的回馈与效果,往往农推活动结束后农业技术扩散只有在民族村民中“烂尾”。另外,一般情况下农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相互分离,农技推广部门和其他涉农部门分割开来,导致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不灵活。例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生产资料管理机构在农业生产上难以达到同步、配套,造成一定资源分配的错位而导致浪费,农推部门连接农业科技的研发与扩散,在其不运转灵活的情况下而导致其在农业技术扩散中作用不大。

2少数民族地区技术扩散的难题和阻碍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扩散,既有一般农业技术扩散的困难,也有民族地区特有的由于地理、民俗、传统、宗教、经营方式等带来的阻碍,同时还有当地财政情况和管理方式带来的问题。

2.1少数民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

内地汉族农民居住,基本上都是村为单位,在城镇化进程发展快速的地区,农民可能住进了社区,联系起来容易。产业化的种植方便政府道路网络的规划,村村通公路已经基本实现,农业发达地区甚至把硬化道路修到了田间。而少数民族居住分散在高山深谷,无道路通达,交通相当不便,交通工具是牛拉马驮的方式。笔者参加过的到村农技培训,每次花费在交通上的时间与成本远远大于实际培训工作的时间和成本,民族村民由于居住地远近不同,行路困难,出席参差不齐,来得晚走得早。民族村民分散经营,组织程度低,微观个体兴趣目标不一致,有的缺少基本农田甚至没有基本农田,农业基础薄弱等,这些困难都形成了农业技术扩散的阻碍,也让来自社会政府的帮扶项目开展乏力。

2.2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对农业技术扩散影响大

依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应该是能获得收益利润越高的良种、技术经验方式越扩散得开。但少数民族地区这样做是没有群众基础的,许多地方民风民俗的导向作用远远大于市场[14],宗教信仰高于利润。例如在傣族村寨,糯米是祭祀、送礼的的重要食品,如果不种植糯稻而改种高产粳米在当地肯定推不开;壮族不吃蛙类,壮族生活地区发展蛙类商业化养殖,肯定无人响应;很多信教民族不吃圆蹄家畜,如在当地开展圆蹄家畜养殖也会被难以接受。一些传统的项目或者禁忌,不管赚不赚钱,村民都会选种或不做。内地农村地区民族结构相对单一,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性基本一致,在开展农牧经营时不会有多少文化上的冲突,并且农牧经营是其谋生的基本手段,他一切将按经济规律办事,并不像民族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又有更多的生存方式的选择。

2.3农民素质、心里阻抗

中国农村农民普遍素质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由于1986年以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和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工作的大力推动,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提供扶持,至今经过30年的发展,内地农村地区1~9年级学费全免,大大减轻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的负担,基本上适龄学生都能完成初中教育,甚至发达地区把免费义务教育水平提高到高中。目前年轻的一代务农人员所具备的知识文化,已经能够容易理解、掌握适用的农业技术。在当今城镇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不少大学生扎根农村,自主创业,从事农业经营,他们的到来能间接的提高周边一大群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在内地,农产品交流渠道发达,市场波动频繁,当地农民经过长期的经营,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农业市场存在的风险自己也能预测、评估、规避,对于风险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少数民族由于语言、经济、地理等的原因,科学文化水平低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有能力的民族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农村开展农业生产的都是留守老、弱、病村民,他们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和使用能力都比较差,阻碍农业技术的扩散。农本心理、守旧心理、安贫心理、自卑心理、求稳心理是农业技术扩散的心理阻抗,留守村民需求欲望低,思想僵化、无所追求,对新事物新技术无兴趣,接受能力差,认为科学技术高深莫测不是份内之事,是其学习使用科学技术的思想障碍。怕担风险,传统的耕作管理方法尽管效率低下但收成可以预见,对新技术、良种的陌生,使用后果无法预见,让他们持怀疑态度。

2.4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手段落后

资金不足是所有地区农业技术扩散都面对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则尤其突出。内地农业产区和边疆坝区经济状况相对要好,对于农业技术扩散的支持,各种补贴、贷款、保险获得相对容易,“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这些项目的开展能够为农技扩散提供一支人才力量。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扩散资金主要来源有社会捐赠和财政预算,社会捐赠带有偶然性和随意性,发生的时间不确定数量也不确定,无法有规划的使用在农业技术扩散中;财政预算相对稳定可以保障农业扩散有计划的开展,但少数民族地区多集中在西部、西南,这些地方省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分配给农业技术扩散经费有限,在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实面前经费显得尤其拮据。据笔者了解,至今少数民族地区农技人员下乡出差费用还不到50元每天,交通工具自理。农业技术扩散经费拮据导致的后果是农技人员开展下乡技术扩散的时间减少、人才留不住、扩散网络破坏,剩下的农技人员年纪大、学历低、知识落伍、缺乏活力;农业技术扩散经费拮据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手段落后,一直还沿用“一把尺子,一把剪刀”和“一张嘴,一双腿”的原始办法[15]。经济条件落后、地理环境恶劣、交通极其不便,少数民族村寨基本上没有“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人员的到来,他们都驻扎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偶尔只有零星的社会基金和公益事业的人员来帮扶。

2.5基层农业部门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业技术扩散体制突出的问题是管理部门太多,又机构重复组织创新滞后,缺乏有力的宏观协调,条块分割。一般乡、镇农技站行政上受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受农业局指导。民族地区乡、镇工作比起内地或者坝区更是事情多,工作强度大,情况复杂,人手长期不够,因此乡、镇政府长期派遣农技人员参加行政工作,如计划生育、人口普查、征地拆迁、维稳、深林防火等,而占用农技人员本职工作的时间,使农业技术扩散无人开展。很多地方组织的基层农技人员与村民间“结对帮扶”的美好设计,都因为农技人员要参加大量行政工作而荒废。开展农业技术扩散的项目带有“长官意志,领导喜好”,有立项审批和财政拨款权的负责人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内容影响力大,而农民自己有想法的不多。

3少数民族地区技术扩散体系的改进

3.1提升本土农业技术研发机构的服务能力

农业经营的开展,需要地理气候环境的允许和本地民风民俗的认可和农耕文化的长期积淀。本土农业技术研发机构长期驻扎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和地方政策导向比较了解,农技人员应该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作出前瞻性市场预测,结合本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政府规划,开展产量高、效益好、有市场、农民易接受的良种和技术。本地农技人员应该扎根于当地,服务于基层,而不是把更多的时间游走于“文山会海”之间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思想、理论。农民是农业技术扩散的关键,任何技术没有农民的支持是难以扩散的,任何农技人员不应该为民族村民的落后与无知歧视或不尊重村民,而是应认真倾听他们的具体诉求。农技人员必须认识到村民在技术扩散中的巨大潜力,而不是被动发展的对象,农民生活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拥有相当丰富的技能,对事物的判断和生存发展的策略即“乡土知识”[16],农民应用他们所具有的认识对新技术和良种也会做出理性的判断,尽管这些认识在农技人员眼中不一定具有“科学性”,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收成与生存。农技人员应该深入了解民族村民的真实世界,正确引导获得民族村民的信任,才能推动技术扩散。

3.2加强民族地区科学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村民素质

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农业技术扩散成功的有力保障。民族村民作为农业技术扩散的目标对象,改善其教育现状提升素质可以减少农业技术扩散的阻碍,素质的提升在借鉴内地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考虑“乡土”的特点。民族地区农民参与农技培训的兴趣低,对技术需求单一,对新技术不信任怕担风险,归根到底的原因都是农民素质低、见识短,对农技人员的宣传讲解不信任、不理解、不敢用的态度让作为农业基本生产单位在技术扩散中该发挥更大作用的农民成为阻碍。因此,农业技术扩散不仅仅是农业部门的事,应该是农业、科教、扶贫等机构相互协调,大力改善民族地区民生状况确实开展教育普及,目的就是让民族村民不为吃饭问题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具体而言,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与落实政府补贴“营养餐”,普及高中教育;加强民族村民实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培训活动不只重开展,更要看效果,技术培训后应该定期回访调研,及时了解与发现技术运用中的问题,听取村民合理建议,不断修正与完善技术技能,为技术扩散护航;加快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进入民族地区的进程,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服务,使民族村民获取信息更便利,成本更低。

3.3重视少数民族需求,提高农业技术的扩散应对策略

高产、增收、简便、低风险是农民对农业技术的心理需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在运用到生产中的情况下,只有当科技成果满足农民的心理才能在其中真正得以扩散,农民是农业科技的接受者、运用者、实践者、传播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在农业相对发达地区,农业种植已经早已解决温饱,农业经营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生活目标,农民的心理需求表现在对技术扩散的需求上就是:获得更多的农业市场信息,包括生产经营项目及时信息、务工信息、产业结构信息、销路信息等;农业技术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效益的反馈;融资、保险、政策的动态,这一些需求就不是基层农技人员单独能够提供的,它还涉及到了社会、市场、经济等方面领域,需要不同专业服务者联动。农民心理需求也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运用率低的主要因素,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消除农民心理障碍,获得农民认同。在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扩散活动中结合实际情况,要选择那些村民能接受,符合当地生产需要和地方条件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都好的农业科技;要让民族村民看得到良种、技术的使用到生产中的实惠,从而刺激村民对科技的主动需求,引导民族村民参观示范园,通过先行种植示范户的以身讲解看到新技术的成效,增强农民运用新技术的信心;完善民族地区农业技术风险保障机制;开发农业技术使用保险产品,转移农民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化解农民担忧,促进技术扩散;良种、技术产品推广给民族村民时要严把质量关,防止不合格、伪劣、假冒良种、技术混入,打击农民积极性。

3.4完善农业技术扩散网络,增加投入,保障农技人员工作条件与福利待遇

农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农业科技的认识、运用大多是被动的,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科技服务的力度与态度又是技术扩散成败的一个因素。目前在大多基层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县、乡、村和示范户四位一体的网络,县级注重良种与产业的定位,乡级突出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村级负责执行,示范户做好带头标兵的作用;各种涉农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业技术的扩散有巨大的辐射作用;与当地高校、职校、院所因地制宜的合作建设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农业科技网络的完善提高了当地的农业科技扩散率。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扩散机构要逐步转换运行机制,重视农业技术服务,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信息网络,从市场开发、农业生产、技术扩散、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使民族村民能够及时了解产品供求,调整农业生产方向。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扩散机制,鼓励科研院校和农民共同参与技术扩散,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在盈利的同时不忘驻地的“技术扶贫”。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和福利待遇,使基层农业部门留得住人才、用得好人才,人才有发挥其才能的平台;大力引进农业院校毕业生,同时更加重视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和引入,在开展农业技术科研工作的同时,加强农业科研管理,提高农业产业规划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基层农技人员出差补贴,提高农技人员下乡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农技人员多开展、主动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扩散,具有一般农业技术扩散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也具有当地具体的、特殊的困难,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参与。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扩散需开展针对本地实际的农业技术扩散理论研究,建立多部门联动、协作开展,这不仅仅是农业部门的事,还需要教育、财政、科技、民宗等部门积极配合。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扩散在考虑科学性、实用性的同时还要“接地气”,注重本地民情。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扩散不只是时间的过程,也是空间的过程,应扩宽视野,发挥多个学科的优势,开展联合攻关。

作者:周劲松 赵东兴 陈林杨 单位: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黄群俊.农业技术扩散中的农民选择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2]安杨芳.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23-15324.

[3]韩国明,安杨芳.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分析[J].开发研究,2010(2):37-40.

[4]常向阳,姚华峰.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障碍因素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05(3):21-23.

[5]李季.农业技术扩散过程及评述[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1):20-22.

[6]张伟,朱玉春.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综述[J].科技与经济,2012,25(5):52-56.

[7]李季,任晋阳,韩一军.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综述[J].农业技术经济,1996(6):48-51.

[8]韩国民,安杨芳.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分析———基于农业技术扩散理论的视角[J].开发研究,2010(2):37-10.

[9]朱琪.贫困地区农户技术选择与扩散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2000(2):26-27.

[10]赵绪福.贫困山区农业技术扩散速度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6(4):41-43.

[11]赵长雁,罗明军.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信息扩散过程中的多媒体组合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2(23):32-35.

[12]王永强,朱玉春.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1):107-111.

[13]徐盛荣,吴珊眉.土壤学研究五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357.

[14]罗雪.景谷少数民族地区农技推广应注意的问题[J].云南农业,2010(8):53.

[15]杨丽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技推广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2007(10):36-37.

[16]黄炳线.广西边远地区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再认识[J].广西经济,2002(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