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优缺点范例6篇

社交媒体优缺点

社交媒体优缺点范文1

关键词:纸媒;社交媒体;上海外滩踩踏;互动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6-2-0050-02

2014年12月31日,上海发生了被定性为公共安全责任的外滩踩踏事件,在社会公众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根据有关统计,截至2015年1月7日16时,相关网络新闻已超过4万篇,相关传统媒体报道为3324篇,相关微博超过13万条,相关微信文章超过1000篇。

一、纸媒在这次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问题

一是及时性不足。上海外滩于当日23点35分左右发生踩踏事件,在第二日00:34分即二十几分钟后一位名叫“铁炼钢ing”的网友发微博称发生‘踩踏’。事件发生后根据专业人士的相关搜索查询可以确认,网友“铁炼钢ing”就是第一个上海踩踏事件的微博用户。此后才有多家媒体官微、客服端推送了关于外滩踩踏的相关消息。踩踏事件的权威确认大约在凌晨一点左右。中国网络资讯台的记者消息称,已经和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并基本上确认上海外滩发生了踩踏事故,事故造成多名人员受伤,相关的抢救工作正在进行当中,而对于有关人员死亡的问题,工作人员拒绝回应。头条新闻在2:29至4:02之间五条微博做跟进报道。02:56《新民晚报》官微突发消息确认凌晨外滩发生踩踏。自智能手机发展以来,微博、微信在第一现场信息方面的功能一再凸显,是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名副其实的现场信息报道“第一人”。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国内热门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的信息聚集地,普通网民随时可能客串“新闻报道者”。

在这种对比中,可以看出社交媒体在消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纸媒在此具有明显的劣势。纸媒消息的延迟性除了体现在消息的首创性方面,还体现在报纸出版的时效性方面。本文选取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新闻晨报》为样本,发现在事件发生的首日即1月1日只有《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对此事件有报道,其他报纸均无提及。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在凌晨,报纸完全有时间重新排版报道此事件,但是大多数纸媒并没有涉及。当第二天此消息时,网络媒体对此事件的关注已经从知晓消息到深入关注的阶段。

二是存在新闻道德伦理问题。和其他的灾难事件报道一样,踩踏事件发生后新闻记者一方面在报道具体事件,另一方面又把焦点聚集在了对遇难者的报道上,悲情叙事好像更能博取大家的同情、吸引读者。《新京报》和《南方周末》对事件中遇难的复旦女大学生的过度报道引发了大众的指责和质疑。灾难事件中发生人员伤亡是不可避免的,对遇难者的有关报道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把视线过多的集中在遇难者爱好、年龄、恋爱等有关信息方面就不免有些八卦色彩了。这样做往往让人怀疑其动机究竟是客观的报道新闻还是为了制造噱头、话题引起关注呢?

上海外滩事件中对遇难者的报道引发了对新闻伦理问题的大讨论。对于遇难者该不该报道,应该怎样去报道,应该报道什么,这些均是应该深刻反思的问题。众所周知,新闻价值决定了新闻该不该报道,但是在这一事件中,对遇难者的过度特写报道是真的在追求新闻价值还是在追求新闻噱头?作为具有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责任的传统媒体来说,不应该以侵犯他人的隐私来博取受众对新闻的关注,而应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报道立场,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可以合理地引用素材,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能一味地煽情而偏离了新闻的真实。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交流平台被广泛应用,受众角色发生转变,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信息的生产者。网络的大平台为信息流通提供了便利,也使信息的筛选受到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新闻从业者更应增强社会责任感,时时刻刻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二、社交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问题

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网络上的海量信息,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和“把关人”,尤其在突发性事件中,政府如果信息公布不及时、不透明,就极易产生网络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会稳定,给人民群众带来不必要的慌乱与紧张。

一是网络谣言滋生。踩踏事件发生后网络谣传有人抛撒美金而引发了拥挤、踩踏,不仅有文字还有图片作为证据。“有图有真相”,这个信息迅速在网络上传开,对公众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阴影,同时也对无辜者造成了巨大伤害。

网络谣言的产生是多方面的,首先体现在政府部门在信息公布方面的欠缺。事故发生后,虽然政府积极辟谣,但是距离谣言信息的已经过去了23个小时,舆情热度也已经达到了高潮。我国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其在信息方面具有权威性,而权威机构辟谣信息的严重滞后不免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其次,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刻意为之。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其中一些人由于对现状不满,为了发泄情绪就会做出对社会不利的行为。另外一方面,他国由于政治目的,为了扰乱社会秩序,故意制造、散播谣言。朋友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其信息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熟人而产生的,一旦谣言产生,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相对于微博而言,微信的使用人群阶层差别较大,许多人对信息的真假缺乏专业的判断能力。他们更容易接受并且转发“假消息”。所以,在各种突发事件面前,官媒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及时权威信息,加强对舆论的引导,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及时发现、查处各种网络谣言。

二是微博、微信传播阶段性特点明显。有人在波士顿爆炸事件后,发表评论说,“一场灾难发生后5分钟内,Twitter做出的贡献最大,12小时后就开始帮倒忙。”这种规律在上海踩踏事故中同样存在,只是时间周期不同而已。在踩踏事件刚发生的前期,关于踩踏的有关消息铺面而来,大家对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大家也积极关注现场救援工作,网民也在网络上对事件祈福。媒体多以深度报道的方式不断挖掘事件发生的原因,灯光秀转场信息公布不及时、警力部署不足、应急系统失灵等成为舆论矛头所指。但是在之后的时间里,由于对信息公开上面的欠缺,各种网络谣言开始弥漫开来。有网友曾经开玩笑说: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率先开启“感动中国”模式,随后就是谣言占据半边天。网络谣言作为救援工作的最大障碍,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网民的明辨是非。网络舆论的产生往往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而参与的网友往往对事件的关注也仅仅是局限在某一特定阶段,尤其是事件发生的前期,对之后事件的发展往往就失去了热情,不会再过度关注或者有可能不会再关注。

三、突发事件报道中纸媒与社交媒体的互动探究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纸媒和社交媒体是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的,社交媒体消息的首创性、及时性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相对滞后性,但是社交媒体由于缺少“把关人”,它在为纸媒提供新闻线索的同时其内容的真伪仍然还需要纸媒的确认、纠正以及对相关报道进行梳理。因为在普通群众的认识里,网上的信息往往是不可靠的,信息的权威还需要得到官方的确认,纸媒在此就发挥了它的优势。另外,微博能为信息的广泛传播提供一个便利的渠道,也更容易聚集民众的评论为舆论的形成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但并非能够全面完整地展现事件全貌以及背景信息,并且网友对信息的关注也是阶段性的,所以对事件的完整树立与深入的权威报道就落在了传统媒体的身上。总而言之,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非完全对立的竞争对手,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的融合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尤其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两者在信息的传播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旧媒体的信息传播互动应当以传统媒体为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并形成舆论场。社交媒体只有在传统媒体的指引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信息平台和意见反馈渠道作用,实现有效的上下互动,从而为舆论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加强对社交媒体的信息把关,充分利用其信息传播速度与效率。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就是及时性,但是其最大的弊端就是信息的真实性缺乏保证。由于目前阶段网络信息过于庞杂缺乏必要的监管与把关,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虚假信息能够在网络上快速传播。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社交媒体在意见自由表达的同时也降低了信息的真实性,尤其在突发性事件初期,由于受众好奇心的趋使,更容易快速传播未经确认的消息从而造成公众对事件的曲解和臆断。所以加强对信息的把关能够保持网络信息的“速”更能保证其“质”。只有这样,社交媒体才能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取得速度和效率的双赢。

二是纸媒改变传播机制,有效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报道。纸媒利用社交媒体报道信息已经是一种趋势,越来越多官微的出现为新闻信息报道带来了便捷。公众对官微的关注也体现了对纸媒信息报道权威性的认可。突发事件中的相关信息往往是先于权威信息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的,纸媒利用社交平台对事件进行传递报道,对信息进行确认和补充能够消除民众的不安情绪。政府部门通过社交媒体对事件及时进行通报和确认,信息的及时、透明,才会不给谣言的产生提供任何机会。但是在这种传递报道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信息的把关工作,不能以讹传讹。

三是纸媒要增强社会舆情敏感度,把握好舆论导向。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公众快节奏的生活,使公众对网络的关注远远大于传统媒体。人数的极大优势决定了在社交媒体上更容易形成相关舆论,并且其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这就给纸媒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纸媒不能在速度上和社交媒体竞争,那就应该在深入报道上发挥优势,增加对社会舆情的敏感度,发挥其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

参考文献:

[1]张玉凤.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伦理实践――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和“姚贝娜事件”报道谈起[J].新闻世界,2015(3).

[2]王莎莎.突发事件中微博与传统媒体互动探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社交媒体优缺点范文2

蔡名照独家采访普京的报道通过新华社文字、图片、视频、新媒体渠道发出后,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法新社、彭博社等1000多家海内外重要媒体采用,在欧亚和拉美等地区实现主流媒体采用全覆盖,在海外社交媒体的浏览量超过1500万次,在中外舆论场以及传播学界引发了极大关注,实现了极为丰厚的传播价值。

作为高端访谈报道的经典案例,这次报道在强化议题设置、展现中国立场、锤炼沟通技巧、升级传播思维、融合传播手段、强化品牌建设等多个维度均取得重要突破,堪称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一次成功创新和实践,在中国当代新闻传播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这次报道过程中体现的新闻传播新动向、新模式,具有较高的新闻理论和实务价值,值得业界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强化议题设置彰显国家站位

议题设置通常指媒体基于某种传播目标,针对某一类或某一个问题集中报道,以影响公众价值判断,从而赢得舆论主动权和优势话语权。好的议题设置应抓住新闻事件最本质的信息,登高望远,精心设计,体现报道的主动性、针对性。

中俄两国互为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双边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耳目,新华社本来就是传递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的主力军。设计专访问题时,蔡名照正是围绕国家外交大局,突出了国家利益考量,凸显中国主张和中国智慧,强调中俄关系发展的高水平、特殊性。

蔡名照向普京提的问题涉及中俄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为普京提供全面阐述俄中关系发展的机会。通过议题设置,抓住了中俄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达到了在访谈中巧妙引导对话者的目的,实际上是通过普京之口,向全世界传播了中国立场、发出了中国声音。普京的答问,不仅是他本人对俄中关系的评价,也与中国对两国关系的期待和关切相契合。

传播学认为,人们在议题设置过程中,非常看重信息源,信息源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越高,议题设置的效果就越好。可以说,蔡名照专访普京,在议题设置上做到了因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议题设置的精准把控,帮助实现了传播内容的有效放大和影响力的倍增。

这次专访报道表明,以蔡名照为首的报道团队既能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又能用全球视野观察世界,始终从大处着眼,既不炒作敏感问题,又不回避热点关切。用成熟的技巧设置议题,完整实现报道设想。

回顾整个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培养与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相匹配的大国记者思维和眼光,使之完全融入议题设置当中去,是做好涉外高端访谈报道的重要环节。采访对象越是高端,越要保持冷静,越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和使命。这是中国主流媒体记者亟待锤炼的一种工作素养和职业心态。

二、释放稀缺元素叠加传播能效

在当代新闻传播史上,高端访谈一直是各大媒体重点经营的领域,对大国元首的成功访谈更是备受瞩目的稀缺品。值得注意的是,蔡名照对普京的专访体现了多重稀缺性,堪称近年来高端访谈类报道中的高峰。

此次专访的稀缺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京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焦点风云人物;二是中俄两个大国的互动在当前国际局势下牵动世界敏感神经;三是大国国家元首与外国记者当面单独对话的机会屈指可数;四是大国元首接受另一大国主要媒体机构专访本身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和传播价值;五是在有限时间内,在议题相对受限的情况下,要让高端访谈成功满足受众的超高预期。

这次采访报道发出后产生的广泛影响呈几何倍数叠加。应该说,俄方内容优势与新华社传播优势基于互利的强强联合,辅之以恰当的播发时机,将多重稀缺元素集中释放,造就了少有的传播盛况。

作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普京深谙传播之道,在“什么时候发声”、“选择何种渠道发声”、“对谁发声”等方面都有其独到考量。普京在访华前夕主动要求接受蔡名照专访,绝不是一场心血来潮的个人秀,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媒体外交,要借此向中国领导人和民众传达务实合作的诚意,向西方展示外交突围成果,向世界表达俄罗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观点。

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具有明显有别于西方媒体的价值取向和品牌优势,在众多国际问题上,守持着与西方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新华社勇于且善于站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一边发声,在国际舆论场上日趋活跃。这种区别恰恰构成了新华社的独特竞争优势,这些优势为普京所格外看重。

由此,全球受众看到了一个强悍的传播组合:一位行事果敢、勇于担当的国家元首,携手一家有观点、有立场的大国权威媒体。这一组合催生出超高的公众关注度――当普京对新华社发声,全世界都在侧耳倾听。人们不仅关注普京讲什么,同样关注蔡名照问什么,以及新华社如何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俄罗斯媒体辟出显要版面,展示普京接受新华社专访的报道,很多西方媒体也积极转载此次专访,还想方设法打听新华社何以能独家专访到普京的。在不少媒体人看来,普京接受新华社专访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大看点。

普京通过此次访谈实现了“出口转内销”式的出色传播效果,对内彰显了成就与魅力,对外施展了诚意与自信,堪称内宣外宣的双料赢家;新华社则通过此次访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立场、中国视角,巩固了新华社在当今国际舆论界的全新地位。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为追求传播价值最大化的受访者和媒体提供了重要启示。

三、借力平台优势直抵终端受众

细观此次专访报道的传播途径不难得出结论,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渠道资源已成为衡量一家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标准。同时,这次报道也是一次难得的融媒体路演,让传媒界有机会一窥新华社在打造多平台、集成渠道资源领域的最新成果。

普京选择新华社,是新华社自身实力得到国际认可的直接体现。近年来,新华社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等方面走在了前列,拥有国内媒体无可比拟的渠道优势。

作为国内最大的新型全媒体机构和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媒体,新华社在国内外拥有239个分支机构。与此同时,新华社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形成对内覆盖“两微一端”、对外抢占海外社交媒体阵地、直达受众的立体格局,“网上通讯社”的优势效应日益显现。新华社在推特、脸谱、优兔三大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统一账号全天24小时用14个语种发稿。新华社的海媒账号坚持以内容为重,靠质量取胜,粉丝量超过1400万并持续增长,进入世界主流媒体第一方阵。

新华社健全、独特的平台和渠道优势让普京难以拒绝。此次专访报道借助新华社多层级、多语种的全媒平台,实现了效果的N次优化叠加。新媒体报道方面,新华社采取递进式运营、爆炸式传播的方式,巧妙运用“精准预热一集束一折返传播”的成熟流程,为海媒用户量身定制普京答问要点精华版,一举收获上千万海媒浏览量。

在传统外文报道方面,新华社播发了216条相关稿件,体裁包括消息、综述、特稿、全文访谈等,并专门针对纸媒制作干字文,网状信息传播将世界多数国家的媒体“一网打尽”。

四、成就源于专业厚积方能薄发

在当今国际新闻实践中,一般来说,促成对大国领导人的采访通常难度比较大。新闻媒体本身的影响力,以及采访者本身的风格和实力,都会是大国领导人是否接受采访的考量因素。鲜有大国领导人亲自点名邀请媒体机构负责人接受其采访。应该说,能够得到大国领导人垂青的记者,都是国际新闻界响当当的人物。

采访过邓小平和的华莱士曾被誉为美国一流电视新闻记者,他主持的《60分钟》新闻栏目曾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之一。在数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他采访过肯尼迪、尼克松、里根和老布什等多位美国前总统,以及萨达特、卡斯特罗、阿拉法特、霍梅尼、卡扎菲等外国领导人。

同样,采访过邓小平的传奇记者法拉奇也不是等闲之辈。她先后作为战地记者被意大利周刊《欧洲人》派驻越南、印巴冲突地区、南美和中东地区,兼任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意大利大报《晚邮报》的特约记者,职业生涯中对话过基辛格、阿拉法特等国际知名政要。

华莱士一向以提问尖锐犀利著称;法拉奇则常因泼辣率直的逼问方式,让受访者倍感压力。显然,新华社的国家通讯社定位和中俄关系大局决定了,新华社记者不可能像西方媒体那样,以对抗性问答博人眼球,扩大传播效果。如何另辟蹊径,锤炼出有品格、有热度、有深度的高端访谈,是蔡名照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访过程中,蔡名照把尊重新闻规律与体现国家站位完美统一起来,引导普京说实话、讲实情、出干货、谈实策,使得采访风格和对话主题充满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内敛厚重的中国风格和自信大气的人格魅力。

社交媒体优缺点范文3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新时期 新校区

0引言

当代大学作为培养各类人才的高等教育学府,其功能应不仅局限于传授科学、知识、学术,更重要的一点是传承文化及健康的价值观,传递理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校园文化在此过程中承担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其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情操、人格、信仰等。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经过新一轮规划后,通过搬迁、扩建的形式建立了新的校区,优秀的新校区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环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能帮助追求正确的目标和理想。同时,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使得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被新媒体取代。以微博、微信、QQ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研究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利用手机、电脑上网、购物、实时交流成为每个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之一。随着高校的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也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新媒体由于其沟通交流的实时性正在影响传统校园文化的发展,构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

本文为探索新时期、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分析了新时期、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将新媒体与校园文化发展相结合,进行老校区校园文化有效的继承与创新,建设新校区的特色校园文化。

1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校在建设新校区时已经或多或少的考虑到校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尽量使学校的历史与发展展现在新校区内,但是在校园文化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1)新老校区间的距离使得校园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新校区一般建在郊区等比较空旷的地方,老校区由于建的早一般在市区离市中心比较近的地方,因此两个校区之间的距离往往非常远,无论是乘坐校车或者公共交通都需要很长时间。老师通常在新校区上完课以后需要赶乘校车,无法与同学们在课后有积极的交流。一般来说,老师办公室也是位于老校区的,因此学生如果有问题也无法与老师联系造成沟通上的不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感受学校的科研氛围,也无法深入研究学术问题。另外,一般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都居住在老校区,低年级学生居住在新校区,因此低年级学生与学长学姐交流不方便,无法获得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学术等方面的经验,从而无法感受大学校园的许多乐趣,产生失落感。

(2)新校区缺少文化积淀。老校区由于建校时间较长,经历过多年的沉淀,在每个地方都有着学生的记忆,慢慢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校园文化个性,这种精神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学生的传承成为了学校的个性与特色。然而新校区的建立并未经过这一沉淀的过程,一切的事物都是新的,无法看到经过陈年往事积淀的特征建筑和校园景物,同时由于新老校区间的互动比较少,学校的精神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这种情况下新校区的校园文化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

(3)新校区缺少文化的互动。校园文化并不是独立于社会文化的,它与其它社会大文化及其它文化间都存在一定的互动,那么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互动是不可避免的。城市的社区文化对社区的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影响。社区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一般体现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上,而对群体的影响一般体现在群体的目标系统规范的建立。大学作为一个社区,虽然居住在里面的师生在生活方式、学习专业等方面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社区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的精神气质、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因为社区文化的影响发生改变。随着大学的开放程度提高,大学作为一个社区与其周围的社区间互产生频繁的互动,使得文化间相互融合,从而产生新的文化因子,可以说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在周围社区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很多大学的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而新校区的建设一般处在郊区,周围社区较少无法产生有效的互动,这使得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发展受到更大的阻碍。

2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的大学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受新媒体影响,接收与传播信息的速度非常快,他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然而现在的新媒体在校园文化的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1)高校主流文化受到威胁。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学生接受的信息经过政府、学校的把关,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不易控制,西方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冲击大学校园内的主流文化。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中存在大量虚假不良信息。学生作为新媒体的受众之一,接收大量信息的同时并不能很好的对信息加以辨别区分,这些不良信息很大程度上误导学生,扭曲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缺乏对理性认识,产生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同时,无法对内容进行甄别造成很多大学生消费上的盲目跟风与攀比。

(2)学生道德规范失衡。新时期媒体环境的虚拟性和自主性,令参与者无所顾忌的在网络环境下自由行动。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不受约束的环境,由于其自制力较差,且无人监管,造成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缺失,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

(3)新媒体传播使得校园信息管理难度加大。新媒体环境下,自媒体的发展使得读者不再是单纯的读者,而是参与到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成为创作者。在这种环境下,网络信息的管理难度增大,尤其是当个人成为创作者以后,形态各异的观点信息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一些不良观点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观点。同时过量的信息,导致学生依赖网络上现成的答案而不去独立思考,思想浅薄混乱,丧失了作为大学生应有的求真精神。

3新时期、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为建设新时期、新校区的校园文化,上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作了简要分析,下面将给出关于如何建设新时期、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1)结合新媒体宣传校园文化。新校区可以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接受面广的优势,宣传老校区的优质校园文化,使新生能够及时感受到学校经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实现新老校区的互动,营造校园文化“软”环境,使老校区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新校区得到继承与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在充分接触各类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对于各类话题都有极高的参与积极性,这有利于学生、教职工之间的交流,促进老校区对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渗透,形成良性的文化沟通。利用新媒体提升信息传播速度,增强校园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微博等媒介创建热门话题,提高学生参与度,宣传学校历史文化,学生通过这些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老校区校园文化的影响,渐渐对这种文化产生认同感,自觉地内化老校区校园文化,达到对老校区校园文化本质上的认同。

(2)改变教学方式,通过师生的互动实现价值共振。大学的校园文化的基石在于老师,老师在学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师作为长期处于校园文化熏陶下,其一言一行в行T拔幕的烙印,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也能够传递老校区的价值理念,弘扬优质的老校区校园文化。然而,新校区由于地处郊区,老师上课时间以外来去匆匆,很难实现良好的交流沟通,因而也难以达到校园文化宣传的目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受限于时间地点,通过微博、博客等平台学生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探讨学术问题,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普及学术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其自身的魅力将老校区的价值理念带到新校区,让学生逐渐认同这种价值理念。同时新校区的价值观也会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产生共振效应,影响老校区质的同一性。如果老校区的教职工认同新校区的价值观,那么这会明显增强大学的凝聚力,如果无法认同,那么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则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3)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新媒体带来的消极影响。新校区的学生一般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步入大学,还未形成完整健全的价值观。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开放性、隐蔽性和无障碍性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各种鱼龙混杂的思想在校园内传播,削弱了学生的辨识和判断力,影响他们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多,知识更新速度提升,学习方式也趋于多样化,校园文化也更加崇尚自由、平等的理念,导致教师的权威性不断失落。因此,在师生和谐共处的条件下老师应努力提高其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以老师自身的才干和品格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自身素养。学校也需要对校内传播的信息进行检查过滤,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各类媒介,正确理解和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并保持对事物的怀疑态度,避免被煽动迷惑,既能在各类媒介资源中完善自我,也能参与社会发展中。在这种环境下,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才能健康的发展。

(4)新校区的校园文化不仅仅是老校区文化的继承,更应该有自己的发展与创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虽然是以老校区校园文化为基础的,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所处的时代与背景都与老校区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直接复制老校区的文化,而是应该发挥全校师生的创造力,在继承老校区文化的同时结合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建设有学校特色的新校区文化。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老校区校园文化的单向移植效应逐渐减弱,新老校区校园文化的交流互动逐渐增强,为了避免突变行为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新老校区需要使各自文化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进行互动。同时,新老校区校园文化互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冲突,因此需要适应性的调整来减少这种冲突,消除不利于学校整体发展的因素,促进新老校区校园文化在和谐互动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5)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新校区地处郊区等偏远地区,难以与社会文化产生有效互动,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一定困难。新媒体的发展使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社会动态,参与社会热门话题的讨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分析社会发展前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流。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求新校区及时传递、反馈来自社会网络的信息,提高同学们的实时参与程度,完成与社会的交流互动,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类决策具有更强的实效性,通过来自社会的各类反馈信息,新校区也将持续完善自己的文化。

(6)强化新校区信息管理手段,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不良信息一旦进入校园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学校利用技术手段建立防火墙,强制检查过滤内外网络,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网络。校园网络的监管需要一套完整的机制,规范网络行为主体,防止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不法行为,保证校园信息的安全。网络舆论对新时期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日益增强,稍有不慎会影响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掌控网络舆论发展对建设校园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学校需要借助网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关注焦点,能够预判(下转第34页)(上接第20页)网络敏感信息的发展,及时对各种不良观点的阐释,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完善高校舆论的澄清疏导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其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7)增强学校师生的文化构建能力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内容。新校区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增强学校师生的文化构建能力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教师需要重视新媒体的使用,针对其传播规律进行教学,搭建学生接受度较广的网络教育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信息,实现与学生的无障碍交流,并以其自身的文化魅力感染熏陶学生。学生则需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建立正确的媒介使用习惯,不过分依赖于各类媒介,有分辨信息优劣的能力,提升网络警惕力,形成优良的网络道德。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搭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宣传积极的校园文化。

4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在新时期、新校区的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新时期的大学生处于一个新媒体高度发展的社会,能够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与知识,为发展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简要分析了新时期、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思考:新时期、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在继承老校区文化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创新与发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用努力,建设具有新校区特色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社交媒体优缺点范文4

一、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

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在教学中应为其提供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引导其抽象思维而获得意义建构。在传统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自制或购买图画,或借用实物,再通过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引导孩子观察和认知。这种教学形式有两个缺点:首先,图画的表现力有限,孩子看到的往往只是几个简单步骤或者仅仅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完整过程,有助于观察现象却不易于理解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图画多是教师手工制作,有时缺乏逼真性,容易产生误导,而且有些生活实物因季节、地域或其他现实条件的限制,不便直观呈现,会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在用语言表达教学内容时,容易采用相对抽象的技术性语言,使幼儿在刚刚接触新知识、刚要产生兴趣时,就被一些陌生的名词阻碍了思维,无法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反而造成其注意力分散、思维混乱和理解障碍。

针对幼儿的形象思维的特点,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整体构成的事物分解细化,并显示逼真动人的多种媒体课件内容。

二、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幼儿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力量。多媒体融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无形为有形,把丰富的教学材料熔于一炉,从而使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创建影像资料,激励幼儿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儿童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利用摄像机,在某些教学活动中将幼儿的表现摄录下来,然后在集体观看时对每个小朋友进行点评,或者让小朋友之间相互找优点和缺点,并与上次比较,指出幼儿的进步,这样生生间就容易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气氛,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

如果需要对某些幼儿的不当行为进行特别教育,可以尝试利用这种方式帮助幼儿找出过失的根源,并改正过失,使幼儿逐渐由他律走向自律。

四、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不利影响。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幼儿园教学,尽管在丰富呈现方式、促进智力发展、优化认知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幼儿园教育的另一重要任务是培养和锻炼幼儿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这要求师生、幼儿之间的交往或游戏要通过榜样激励、行为指导及群体规则的约束来实现,而多媒体的“广播式”或“点对点”式的交互弱化了幼儿个体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孩子的情感体验,也就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幼儿园的活动和教学大多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幼儿作为游戏的参与主体,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易于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习得规范自我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理解社会现象和积累社会经验,从而获得社会认知,形成初步的社会行为,这些都是坐在计算机或大屏幕前难以实现的。孩子过多地接触多媒体,容易导致孩子变成“电脑伴侣”,终日关注自我,与外界事物日益疏远,变得孤僻、冷漠,不懂社会规范,不善人际交往,难以形成健康的自我。

教师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若把教学活动的主体——幼儿交给多媒体,一则容易失去对教学目标和孩子的控制;二则影响教师与孩子双向交流的权威性,削弱教师自身人格力量对孩子行为的影响力,弱化“育人”职责,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多媒体课件只求好看,不求实用。有些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为了评奖,为了取悦于听课教师和评委,不以教材为准绳,片面追求声音、动画、影像,与课堂内容不能融为一体,导致孩子的思维受到限制,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挥,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

五、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要把握好尺度。

多媒体表现力强、交互性好等优势很明显,它使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动态化。媒体的使用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形象,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限制,很容易造成对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不足,如果不妥善运用媒体,学生很容易处在一个缺乏抽象思维的教学空间。也就是说如果教学内容的呈现过于简明,就可能失之于浅显而无法达到一定深度,致使幼儿只需动四肢五官,而无动脑用心的机会,不利于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使多媒体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度,让幼儿“跳一跳,摘到桃”,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六、多媒体与传统手段的有机结合。

社交媒体优缺点范文5

摘 要:对许多人而言,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及SNS 社交网络,正成为他们踏进互联网世界的新入口。纵观2011年全年,一系列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事件经由社交媒体展现出来,这带给新闻传播学研究以更多的观察样本。围绕着社交媒体,学界和业界展开了丰富和多维度的讨论。本文主要从5个层面观照2011年社交媒体研究,着重分析国内的微博研究现状,以期描绘出当下社交媒体研究的总体情况。

关键词:社交媒体;微博;2011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SNS(社交网站)、微博、论坛等。作为web2.0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社交媒体正改写着传媒的历史,它的兴起预示着媒体在内容、形式、营销模式、传播理念的深刻变革。本文立足于检视本年度具有代表意义的社交媒体研究状况,在以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同时,兼顾其他学术期刊。据此,笔者将本年社交媒体研究整体状况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研究

温州动车事故中的那条掀起巨大波澜的微博,将人们的视线聚焦牢牢的锁定在这一Web2.0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上。社交网络的兴起预示着媒体不管在传播内容、营销形式、传播理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迫使传播学界不得不重新认识和思考传统媒体在社交媒体大兴之时的命运。

近一阶段,对微博以及由微博引发的“乌龙事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开始出现了“微博与传统媒体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等极端论调。在社交媒体兴盛的浪潮中传统媒体如何自处?微博的自媒体性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我说你听”传播渠道,每个用户都兼顾着信息的创造者、接受者、传播者三重角色。不管是信息传播的速度、覆盖的广度、传播方式的便利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1]。在社交媒体大放异彩之际,传统媒体并未被边缘,多数人还是更期待传统媒体经过调查、把关,在“第二落点”上表现出责任感、公信力和权威性[2]。传统媒体拿什么去挑战微博?有学者认为传统媒体仍然可以在深度、广度、专业、系统及权威方面下功夫[3]。

对于二者的关系研究,非此即彼的极端化论述显然是片面的,学界总体上认为两者具有互补性。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全媒体时代的一个趋势,传统媒体要善加利用微博积极拓展信息接收渠道,加强与网友的互动,按照微博的规律来进行运作[4]。如各大报社通过创建微博,滚动信息,弥补了时效性的缺陷;广播和电视媒体可以将录制的节目以音视频的方式在微博上,弥补了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的缺点[5]。

二、社交媒体与公共、突发事件关系研究

2011年注定不平静,国殇7·23温州动车事故、伦敦暴乱、日本强震,这些震惊全球的事件经由媒体植根于我们的思想世界,而社交媒体首当其冲,在公共事件、突发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

纵观7·23温州动车事故,微博利用其即时、公共、高效等特点使得事件迅速发酵、扩散的同时,又通过议程设置、情感共鸣,有效地唤醒了网民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民众的“看客意识”大大减弱,“乘客意识”明显增强[6]。微博时代,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麦克风[7]。但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微博在公共、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微博消息的可靠性打了折扣,这就为“谣言”的传播滋生了“温床”。此外,各大社交网站几乎成了突发事件信息的“仓库”,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被埋没,面临失控[8]。微博裂变式的传播带来了管理上的新难题,网民的盲目转发,易误导社会,如何确保公信力,正是规范微博发展的最大问题[9]。针对此问题,有学者将视线从社交媒体重新转入传统媒体当中,认为主流媒体能够通过素质过硬的新闻把关人对海量的、庞杂的信息进行把关,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真实的信息[10]。但也有学者另辟蹊径,认为微博本身也具有辟谣功能。如政府开通政务微博,完善信息沟通体制,保障公民知情权,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信息,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或者微博运营者强化其责任意识,将信息把关与讨论相结合,对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11]。

针对社交媒体在公共事件和突发事件中所发挥的功用问题一直颇受争议,它能否堪此重任,能否成为一个独立发挥作用的因素?2011年初,当埃及、突尼斯的年轻人利用脸谱进行反政府独裁时,社交媒体成为正面因素极受追捧,但当8月为英国暴乱提供平台时,社交媒体又成为反面典型被猛烈抨击,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研究者指出:社交媒体哪里堪此重任,它从来不是一个独立发挥作用的因素。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赵鼎新教授认为在社会运动的理论体系中,社交媒体是整个触发机制的一个环节,而非唯一的决定性环节[12]。数字化的狂热拥趸将新媒体看成无所不能的组织工具[13]。在笔者看来,社交媒体所建立起来的弱纽带只能在组织中传播信息,但很少能成功组织高风险活动。

三、社交媒体传播效果研究

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五亿,而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亿,有调查显示:67.1%的人表示微博能即时交流,改变了交友、沟通的方式和习惯;64.9% 的人认为上微博更容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14]。

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微观上,定向传播效果显著,受众反馈及时;宏观上,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大量普通用户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改变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形态。特别是更加便捷的移动媒体的植入,从无形中加大了社交媒体受众的粘性[15]。

在微博的世界中,每位博主可以随时关注到各种热门的话题,“沉默的螺旋”逐渐被打破,人们极容易在共同关注某一议题时形成“圈子”,从而发展成为群体传。

此外,微博中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时常转换,很难有特定的区分,使“使用和满足”的形态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碎片化[16]。微博能够让每一个用户“短”、“频”、“快”地新闻,并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并且还具有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17]。社交媒体如此火热的势头,也滋生出了种种负面的效应:传播的真实性问题、价值问题,以及受众对社交媒介的依赖程度的加深造成受众生存空间碎片化的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除此之外,社交媒体传播的自由交互性容易消解舆论的社会整合功能,使网络传播的自由空间处于无政府无秩序的状态,传播规范的缺失,信息传播的失控等等[18]。

四、社交媒体的言论、舆情研究

社交媒体的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对话性、社区化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19]。社交媒体以全天候、无间歇、滚动化和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建构了社会现实,又成为意见汇集和舆论生成的平台。

“围观改变中国”或许是人们对社交媒体的最美好期待。微博作为公共话语空间,在中国公民的话语生成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公民以微博为渠道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促进了中国公民自身话语方式与官方对话方式的形成[20]。

有学者对“微博围观”下的公共舆论的形成机制做了如下分析:首先,微博围观形成了微博议程,为媒体报道提供了新闻源,从而形成了媒体议程;其次,微博中的大量“意见领袖”:如知识分子、媒体人等影响公共议题的同时,网民的围观形成舆论合力,使得普通用户拥有了话语权,不再是“沉默中的大多数[21]”。

如今微博问政势头迅猛,微博问政可将普通民众参与政治事务的效果最大化[22]。打破了媒体和政府议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公共议程成为可以影响媒体议程乃至政府议程的重要因素[23]。

微博以裂变的传播方式,产生巨大的聚合效应,构筑新的舆论空间,加上微博更容易先声夺人,并充斥着复杂的信息流,从而使得加强社交媒体的舆论引导就变得格外重要[24]。对此,有学者特别提出“意见领袖”来在微博舆论监管中的作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如同社会学上的“马太效应[25]”。

也有研究者对其更多的呈现出的一种“舆论一律”表示了担忧,认为这是一种缺乏理性思辨的表达,这表现在微博舆论经常是以一边倒的趋势猛烈地对舆论事件的当事者进行一致的批判或褒奖,而理性的呼唤早就淹没在众声喧哗的狂欢之中[26]。

此外,微博是一个自媒体平台,任何人也都有虚假信息的可能,而微博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会加速虚假不实信息的传播[27]。广告信息的弥漫也干扰了微博正常舆论功能的发挥[28]。

对此,有学者从心理学的层面分析认为,要在重视网络舆论中的情绪管理的同时加强网络舆论中的观念引导,并警惕网络舆论中的态度极化,对此,传媒除了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之外,也要在展现强势意见的同时对非主流但相对公正意见与理智的意见进行展现[29]。

五、社交媒体营销研究

2011年4月8日,“抢占微博先机,把握营销未来”中国首届微博营销大会于在厦门举行,“微博营销”已经伴随着各大门户的微博广告大战热闹起来[30]。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社交媒体掌握信息,知悉喜欢品牌的产品,他们渴望与品牌进行交流并且参考社交媒体上人们对于品牌的评价。微博营销作为网络营销的一种,以其投入成本低、传播效果广泛,互动性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青睐的理由[31]。就目前来说,公司企业微博主要侧重与消费者沟通、新品、辅助公关以及品牌推广与塑造[32]。

也有学者指出了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一些问题,如多数中国企业在微博营销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包括与粉丝互动缺少热度,很难形成庞大且稳定的粉丝群,以及广告信息推送带“官腔”,广告插入技巧笨拙等等[33]。许多企业经常会进入误区:认为微博适用于所有的产品和企业;转发量大,粉丝群庞大,营销目的就达到等等[34]。有研究者对此明确表明:社交媒体营销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缺乏证明营销有效性的相关数据。

而譬如Facebook上的“喜爱人数”,这些数据只是衡量成效的一种方式,但无法证明最终的成效[35]。当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并非只是企业的专利,传统媒体的微博营销,则主要是对媒体形象的塑造、维护和宣传,及时本媒体的重点新闻,转发其它媒体关注的热点,发起话题讨论,与粉丝的互动,达到营销效果[36]。

当社交媒体的市场营销优势已被充分挖掘,其社会营销的优劣也开始提上日程,有学者指出社交媒体的优势有助于促进社会营销的顺利开展,但同时,其信息规避性、二级传播模式等特点变相成为社会营销的障碍[37]。针对此问题,就目前来说国内的相关理论还不成熟,案例研究还很缺乏。

六、关于社交媒体研究的思考

总体而言,2011年社交媒体研究非常活跃,既有讨论社交媒体这一平台在公共事件和话语变迁中的功能,也有这一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同时也辩证分析了社交媒体在市场营销以及社会营销方面的突出作用,将社会营销提上日程。

传播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已是学界的定论,但国内传播学研究的具体语境来看,质性地位依旧岿然不动,这也同样体现在了社交媒体的研究当中,这就导致研究中缺乏严谨的实证研究训练。当然注重实证并不意味着实证研究就要超越质性研究,数据和真实案例的分析若脱离质性想象也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有些研究者缺于对知识的反思和清理,仅仅在一些“老问题”上做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也困于功能主义的思维框架之中。以社交媒体和言论、舆情研究为例,大多数的学者对舆论控制的分析,并不是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出发,而是仅仅从主观意识形态出发,研究归为经验总结式,缺乏问题意识和严密的论证过程,缺于对知识生产的过程做严格的社会学分析。

当我们惯于横向整合,一果多因式的思维方法,纵向的逻辑思维则变得相对欠缺,一些如深度访谈、田野调查等在社会科学研究运用的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在社交媒体研究中并不多见,一些领域的研究依然是盲区,如对社交媒体的社会营销方面,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分析都很缺乏,一些弱势、边缘群体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还有待研究者投入更多的精力。显然,上述值得关注的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课题给未来社交媒体的研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蔡胜龙,范以锦.微博给传统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J].新闻传播,2011(3).

[2] 丁曦林.传统媒体如何与微博“善处”[J].青年记者,2011(9).

[3] 陈永东.传统媒体拿什么挑战微博[J].网络传播,2011(8).

[4] 谢耘耕.传统媒体与微博[J].传媒,2011(2).

[5] 张晓红,蔡敏杰,张金凌.从5W模式探究传统媒体与微博的互融与发展[J].中国报业,2011(9).

[6] 肖国强.无“微”不至的微博力量—从温州“7·23”动车事故看微博的传播作用[J].新闻实践,2011(9).

[7] 何星烨.告别节假日期间媒体的失声—论微博时代突发事件报道的变革[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9).

[8] 冉志敏,赵晶.从日本大地震看微博信息传播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1(5).

[9] 刘菁李,兴文.微博渐成突发事件传播舆论中心[J].资治文摘,2011(10).

[10] 张瑞静.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与传统主流媒体[J].网络传播,2011(8).

[11] 马寿帅.微博语境下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分析[J].新闻知识,2011(9).

[12] 张磊.伦敦暴乱:社交媒体之罪[J].青年记者,2011(9).

[13]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被高估的社交媒体[J].21世纪商业评论,2011(5).

[14] 赵阿颖.微博的媒介功能及社会效应[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4)

[15] 曹雁.论“社交媒体”对受众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1(9).

[16] 邓君洋,郑敏.媒体融合时代下微博的传播效果[J].新闻世界2011(1).

[17] 周世禄,刘瑞生,王文博.微博“热”的“冷”解析—2010年中国微博发展态势、传播功能及社影响[J].中国报业,2011(9).

[18] 魏超.网络社交媒体传播的负面功能探析[J].科技传播,2011(2).

[19] 张婧.对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新闻爱好者,2009(17).

[20] 李丹.公民社会视角下中国微博舆情的发展与走向[J].东南传播,2011(5).

[21] 栾絮洁,王军.微博围观效应:公共舆论的生成机制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1(9).

[22] 汪利娟,李晓.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9).

[23] 万笑影.“微博问政”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融合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1(7).

[24] 肖明超.社交媒体时代的微博营销[J].广告大观,2011(5).

[25] 靖鸣,王瑞.微博“意见领袖”在微博舆论监督中的作用与问题[J].新闻与写作,2011(9).

[26] 王菲,马磊.信息多元与舆论一律—试析微博在舆论建构中的错误逻辑[J].东南传播,2011(12).

[27] 靖鸣,李姗姗.微博舆论监督路上布满“荆棘"—微博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1(6).

[28] 高源.自媒体语境下微博舆论监督的功能及模式研究[J].新闻天地,2011(1).

[29] 卢毅刚.微博的勃兴—公众舆论的动力[J].新闻知识,2011(8).

[30] 谢建伟.“微博问政”:进展与困惑[N].人民日报,2011-03-29.

[31] 尹贞喜.微博的媒体营销研究[J].新闻传播,2011(3).

[32] 任燕.国内微博的资本运作及其功能—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社会学分析[J].理论观察,2011(2).

[33] 段超龙.微博—企业营销新载体[J].网络传播,2011(8).

[34] 陈永东,张敏.了解微博技术避免营销误区[J].网络传播,2011(2).

[35] David Taylor, Social media yet to“show methe money”[OL]. wheresthesausage.typepad.com.

社交媒体优缺点范文6

本文将以传统媒体对网络社会化媒体的使用入手,具体探讨网络传播模式下,传统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借助社交媒体平台,重筑自身的媒体价值,进而为媒介的深度融合提供例证和建议。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对优势分析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合取决于媒介共生环境中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彼此相对优势的定位:专业性与权威性,良好的受众基础,新闻采写的系统性、连贯性以及报道深度。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特别是社会化媒体,具有以下特征:迅捷性、个体性、多媒体化、参与性和交互性。

二、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竞争中的策略

为了应对新媒体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冲击,传统媒体也在不断探寻一些新的方法和策略,在竞争中壮大自身。

1.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来应对新媒体的不正规性

网络新媒体就其“正规性”而言,仍难与传统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传统媒体等通讯工具是一种宣传手段,起着喉舌的作用。党和政府的声音从来都是第一时间具体地、切实地体现在报纸等宣传工具上。因此,传统媒体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和及时有效地公布、传播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增强可信度,以舆论的引导力和权威性来提高竞争力。

2.以传统媒体的原创性应对新媒体转载的随意性

互联网上绝大多数信息的第一来源仍是传统媒体,受众经常看到的网络新闻都是转载于某某报纸或其他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拥有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记者队伍。对于新媒体来说,组建自己的新闻采集队伍不仅存在着政策方面的障碍,还存在着无法承受的成本开支,更重要的是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所以,传统媒体要发挥自己的原创优势,进行原创性报道,以赢得受众的青睐。

3.以传统媒体的深刻性应对新媒体的时效性

面对网络媒体在时效、视听方面的优势,面对大众不同类型的新闻需求,深度报道已成为传统媒体吸引读者、扩大社会影响、提升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制胜法宝。尤其是在社会重大事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研究报道中,深度报道都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对于一些对新闻事实的剖析度要求更高的受众来说,传统媒体无疑具有其天然优势。

4.以传统媒体的系统性应对新媒体的碎片性

传统媒体具备健全的机构和成熟的行业体系,而网络新媒体缺乏大型栏目的系统创作能力。例如:2012年的各省级卫视台跨年演唱会,电视媒体的收视大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大量的电视栏目来看,首发性依旧是它们能拥有一席之地的主打品牌。因此,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各大卫视媒体开始重金打造具有自己独创性的金牌栏目。面对网络媒体信息的碎片性特征,电视媒体总是能够在重要的节日给人以仪式感。例如:央视的绝对主打品牌――春节晚会,已经成为全世界华人除夕夜大餐不可或缺的一道主菜。

三、传统媒体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

传统媒体应适时转变观念,顺应网络信息传播发展趋势,适应受众需求,扬长补短,寻找与网络媒体整合发展之路。

1.改变单向传播方式,交互传播成为主流

真正走到受众中间,充分发挥高质量的自身采编队伍优势和新闻策划制作方面的特色,结合网络的大容量和个性化信息,实现整合。利用网络传播优势构筑信息的交互性和共享性平台,不仅可以实现网络观众互动,还可以使网络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扩展。

在这方面,电视节目与网络的合作方式已经非常多样化和普遍化,众多的电视媒体纷纷与网络联姻,创办了电视媒体的“网络版”。在新浪微博这一著名的社交网站上,包括央视财经频道、湖南卫视等传统电视媒体均设立了自己的公共主页,通过社会化媒体的人际交往平台消息,广泛吸引用户关注其页面,其粉丝数均在数十万乃至百万之多。

作为报刊的《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也不甘落后,纷纷将自己在纸质媒介上的消息搬到无形的网络上。有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用户在传统媒体的微博页面上对即时更新的新闻发表评论,民生类新闻转发量常常超过千位数,成为网民们关注的热点。

2.树立受众本位理念,迎合目标受众需求

社会化媒体的用户主体是低收入学生群体以及城市中的白领一族。他们在网络互动拟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特点――由“点”到“面”的口碑传播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等,都对传播效果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人际传播中意见领袖的引导和说服策略,需要传统媒体通过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下一番功夫。值得强调的是,以受众为中心并非要一味迎合受众的非理性需求。这就要求媒体在适应市场的同时,还要引导市场,创造需求。

传统媒体的内容虽然不能像网络一般,摆脱诸多时空方面的限制,但是其权威性和内容的深刻性上却可以大有作为。而在公信力方面处于下风的网络媒体,借助传统媒体可以更多接触高端信源和权威机构的优势。同时,社会化媒体当中由传统媒体打造的个性平台,又无形中助力网络媒体保持对部分用户的持续吸引力。因为基于SNS网络技术,用户在网站上的任何操作都可能被其好友即时知晓,这就满足了人们“被人发现”和“受到崇拜”的心理。

因此,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理性融合,必然带来双赢的局面。

3.利用网络传播优势,真正实现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1)传统传播方式与网络技术结合,营造自助选择式传播。

传统媒体过去的传播方式是,将信息一股脑地推送给用户,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迅速及时且覆盖广泛,但缺点是针对性差。网络的特点在于拉取信息模式,即用户根据需要主动从信息源查找有用信息,这样的方式个性化强,但及时性弱。假若能使二者实现优势互补,以“推”和“拉”结合的模式进行传播,既保障迅速供给,又对用户进行分类“贴身式”服务,应该是极为理想的。

目前传统媒体借助网络力量,延伸出新的与公众互动的空间,即借助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模式,开辟自己的公共主页,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理念的变化。通过与网络的这样一种结合,既弥补了传统媒体在时空上的限制,也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传播优势,实现传统媒体的网络推广。

(2)3G技术时代移动媒体用户终端的应用。

随着中国移动通讯即将进入3G技术时代,不断增加的手机用户日益成为潜在的网络媒体受众。作为第三代数字通信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有了显著的提升。手机产品在功能上的多媒体化,更多地体现在功能的扩展和性能的提升上,手机正在成为拿在手中的掌上电脑,其满足人们日常信息交互需要的能力越来越高。在运营商不断扩充的网络功能中,手机成为一个可以满足人们移动生活多种需求的信息终端。

自苹果公司将iPhone和应用软件商店AppStore相连以来,手机用户通过内置终端访问各类网站,包括游戏、读书、视频、生活资讯、工具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用程序就是网络媒体的用户终端。例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就在AppStore上推出了自己的网络终端应用程序,供广大用户免费下载,这就大大增加了通过移动终端,人们接触社会化媒体的频率。同时,使得个人信息的和更新更为及时迅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媒体在社交网站上的消息能够即时传达到受众的可能性急剧上升。

因此,无论对于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来说,移动技术的成熟和完善,都必将对媒体的传播方式和效果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如何使网络新闻的编辑更加符合人们移动阅读习惯,迎合手机用户的阅读心理,将成为各个媒体不断改进自身编排和包装方式,来迎合受众需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