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培训范例

社交礼仪培训

社交礼仪培训范文1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西方差异

一、做人先学礼,树礼仪形象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礼仪之邦,作为世界知名的中国礼仪教育,五千年来还没有被时代遗弃的中国文化,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有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时代大参考。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总结学习形成的,并且在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产生了变化,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框架,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礼仪是判断一个人礼仪文化修养和能力的标杆,是做人做事的必要要求,礼仪对社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可以引导一个行业的发展,代表着这个行业发展的态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代礼仪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培养优秀的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阐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创建国家的主流文化和道德价值观,而这些文化是当今社会伟大的文化和道德基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礼仪知识教育举世闻名,日本、韩国的礼仪文化建设也是在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文化礼仪培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符合社会发展的礼仪教育需要。

二、东方国家实施八德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实施礼仪教育的基本情况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日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单纯地只追求生活上的满足,也开始逐渐追求精神层次的提升,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根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我们深刻地理解了礼仪教育的继承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社会意义。当今中国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很多父母会关心儿童在生活中的礼仪表现是否得体。国家要求各中小学积极实施《中小学生守则》,并且不断修改完善《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并且老师负责教导学生礼仪教育有关的内容,教授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小学生思想发展还不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关注学生礼仪教育水平的提高,现在礼仪教育在各个学校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徐州还有专门讲授国学、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书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对和谐学校形成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日本实施礼仪教育的基本情况

根据1996年中日两国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调查研究表明,日本文化发展的源头是中国的秦朝到西汉时期。日本的很多礼仪文化知识都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不断创新发展和变革而形成的,可以说,中国文化为日本礼仪教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文化是多方面的,很多礼仪习俗都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提高发展完善的,结合日本的本土文化,从而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士族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的礼仪文化教育没有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使今天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尽如人意,而日本礼仪教育蓬勃发展起来。除了吸收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日本在传承礼仪教育管理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明治年间出版了219本与社交礼仪教育有关的书籍。在1881年颁布教育令,将“修身”定为礼仪修养课程的主要科目。1882年教育资源部将“修身”作为学校所有学科之首,确保儿童从小就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把提高教师自身文化修养作为重中之重。此外,日本孩子从说话开始,父母就会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培养孩子的礼仪观念,从而形成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会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家庭礼仪教育,正式入学后,学校还会开设专门的礼仪课,让孩子接受正式的统一礼仪教育。即使进入社会,企业和公司也会教员工一些职场礼仪。

(三)韩国实施礼仪教育的基本情况

中国儒家思想在韩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儒家伦理对韩国的礼仪教育有显著的影响。韩国与其他东方国家在礼仪教育方面不同的地方在于开设了道德实践课程。韩国的思想品德课不是装饰,而是放到生活实践中,涉及广泛,包括家庭教育、学校礼仪教育、国民生活礼仪教育、社交礼仪教育和民族教育,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单一不同,韩国道德课程的发展走向了多元化。韩国的礼仪文化教育发展不仅是展现自己的教养行为,更是表达对他人的尊重。笔者印象深刻的是韩国学生毕业后多年,在街上买菜,看到他们的小学老师,不自觉地问好,老师也微微躬身回应。虽然事情很小,但是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韩国人的礼仪文化教育发展情况。除了设立道德课,学校还组织了一些韩国的宣传礼仪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对礼仪教育的认识,促进生活礼仪教育的普及。而且,根据国小和高校的礼仪文化教育管理规则,如果有学生自己做得不完善的地方,除了老师督促,长辈们也会对其进行社会教育,使学生学习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规范。

三、西方国家实施礼仪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美国实施礼仪教育的基本情况

美国的礼仪文化与中国的礼仪文化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的礼仪教育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美国更偏向于自由平等。举例来说,中国对于八德教育中的“尊长、友学”当成是尊老敬长,和同学友好相处,但是在美国人看来,并非仅仅指这些,美国人更倾向于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交规范,是一种相互尊重的体现,人人都可以平等对待他人,“尊长、友学”更适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适用于每一个人,从而才能构建自由平等的民主国度。其中很大的一个差别就是——在中国学校,学生都称呼老师为某某老师、某某教授;在美国学校,学生都是直接称呼老师姓名,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平等的存在。美国礼仪教育与中国另外一个很大的不同的地方在于教育理念的不同,中国的礼仪教育更倾向理念灌输,家长、老师告诉你不应该这样做,你应该怎么做,却很少谈及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而美国更注重通过生活来告诉孩子,你要这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孩子通过生活来感悟礼仪的必要性。

(二)英国实施礼仪教育的基本情况

英国崇尚绅士教育,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英国的绅士教育依旧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绅士教育是近代欧洲三大教育思潮之一,对英国的文明礼仪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绅士教育理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洛克提出绅士应当具备四种品质——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并且把德行放在四种品质的首位,是判断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英式礼仪教育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哪怕在等级森严的皇室,年幼的王子和公主也要接受繁多的礼仪教育。英国孩子在6岁前,需要学习餐桌礼仪、社交礼仪、着装礼仪等礼仪教育,纷繁的礼仪制度教育让英国人的生活变得井然有序,有助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绅士教育逐步为现代的公民教育所取代。但是,绅士教育的思想依旧在英国的礼仪教育中存在,英国家庭以及世界上很多家庭依旧愿意学习英国的教育制度,把孩子培养成“小绅士”“小淑女”。

四、提升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具体策略

《荀子•修身》曰:“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无论是社会秩序,还是辨别是非善恶,都把礼法作为判定标准。从古至今,文明礼仪教育反映了人民的价值取向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中国自古便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崇德之国”,拥有几千年的文明礼仪的发展历史,我们身为华夏传人,应该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积极结合时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首先,针对个人来说,每个人都应该熟知《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纲要》,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懂礼貌,讲礼仪,在中小学阶段,认真学习《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真正地将礼仪教育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好习惯,听从父母老师优秀的礼仪文化教诲,学习身边礼仪文化标兵;在进入社会的时候,学习社交礼仪,纠正自身不良习惯,传递优秀的礼仪习惯,弘扬优秀的礼仪文化,为创建当代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针对家庭来说,家庭是给予儿童影响最大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应该做好榜样作用,将礼仪与道德教育相融合,在实践生活中帮助儿童理解礼仪的重要性,带领儿童不断熟知礼仪,养成良好习惯。遇到儿童不好的礼仪习惯时,家长要及时纠正。家长也要配合学校老师,培养儿童优秀的礼仪习惯。再次,针对学校来说,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校可以模仿韩国的礼仪教育制度,不定期举办与礼仪教育有关的活动,增强儿童对礼仪教育的理解。学校开设思想教育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儿童对礼仪教育的具体内容有更深刻的见解,不断完善自身言行举止。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课也要定期开展,学校要重视课程的进行,并且不断改革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师是传授知识的园丁,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德行素质教育影响。传承古代圣贤的优秀礼仪教育文化,是学校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承诺的责任。最后,针对不同国家发展来说,国家应该督促学校积极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政治道德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让各中小学积极贯彻实施《中小学生守则》,在加强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也不能落下思想道德基础教育。在选拔教师的考核中,也可以加入德行考核,奠定学生良好的生活环境。在社会生活中,也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明氛围的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忠林.现代日本概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2]唐兰兰.美国礼仪教育注重平等与渗透[J].少年儿童研究所,2017(4).

[3]李少莉.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J].教育周刊,2017(18).

社交礼仪培训范文2

【摘要】文章从重视教育主体、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载体和重视自我教育等四个方面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自我教育

如何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高校应该加以重视,应不断地加强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对策的探索,建立完善的方法与途径体系,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重视教育主体――发挥教育主体的关键性作用

(一)发挥教育主体的方向性。所谓方向性,是指教育主体要坚定文明礼仪教育的明确的方向,并始终坚持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只有坚持方向性,才能抓住文明礼仪教育的本质,才能统一思想和行动,发挥文明礼仪教育的整体效应,才能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教师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坚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方向,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文明礼仪素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和整体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环境。

(二)发挥教育主体的示范性。所谓示范性,是指在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以及教育者自身的文明礼仪修养熏陶作用,感染受教育者在其文明礼仪的认识和觉悟上都不断得到提高和进步。一个形象气质好、礼仪素质高、专业功底扎实的教师就等于是一本活生生的好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知行统一的践行中懂得什么是“文明礼仪”。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生活中要时刻注重自身文明礼仪修养的示范作用,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三)发挥教育主体的渗透性。所谓渗透性,是指文明礼仪教育要遵循大学生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把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并与各项工作相结合,融合各种教育因素,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坚持渗透性才能使文明礼仪教育形成合力,发挥文明礼仪教育的效能,适应文明礼仪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在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渗透作用,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内容的规范性作用

(一)扩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大学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不应停留在表层的文明礼貌教育,而应加强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社交礼仪和各种专项礼仪的教育。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文明礼仪素养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也是新时期人才必备的条件。现代社会是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开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日益频繁与密切。当代大学生不能一味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读好书固然重要,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因此,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结合各专业特点,在传授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知识时,应不断的扩大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加强社交礼仪及各项专项礼仪的培训活动,使大学生尽快掌握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技能,成功融入社会。

(二)倡导先进的文明礼仪教育理念,设置专门的文明礼仪课程。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相比,现代礼仪教育内容更重视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强调和注重人本精神,尊重人是现代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出发点。因此,高校应把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与现代社交礼仪教育内容并重,互相补充,互相协调,这样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文明礼仪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高校应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符合大学生实际状况的文明礼仪课程,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不仅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而且能使大学生掌握和学会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塑造良好形象的技巧。

(三)明确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拓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功能。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明确目标,从教育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出发,注重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及文明礼仪的知行统一。学校应立足于整体培养目标,结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将来所从事岗位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开设相应的文明礼仪课程,进行必须的专项文明礼仪的培训,引导大学生知礼、守礼。通过文明礼仪教育,使得大学生自觉按照文明礼仪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提升内在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实现全面的进步和完善。

三、拓展教育载体――发挥网络载体的阵地性作用

(一)开展校园精品活动,设置校园精品课程,深化文明礼仪教育。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大学生文明礼仪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辩论赛、礼仪讲座等多样化的校园文明礼仪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将活动进行优化,形成高校的精品活动。设置有关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精品课程,配置专业的课程教师进行讲授。将校园精品活动与校园精品课程相结合,使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实现上达到行与知统一的效应,深化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及领域。

(二)发挥网络文化阵地的优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一是在网络文化中大力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中优秀的文明礼仪文化。通过网络,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礼仪文化的精华,有利于抵制文化侵略,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礼仪文化的主旋律,使之在各种文化冲突中激流勇进、屹立不倒。二是造就一批既精通文明礼仪宣传工作又精通网络技术的宣传工作者,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提高文明礼仪素质。培养既精通文明礼仪教育宣传工作又精通网络新技术的双料人才,就是为了利用网络新阵地,更好的进行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三是强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营造和谐氛围。要把网络在线教育和网络离线教育结合起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消除网络世界里的消极信息的影响,时刻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重视自我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自身觉悟

(一)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帮助学生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大学生的主观认识在客观实际中得到检验,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人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效性。

(二)正面引导,建立机制,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一是利用树立榜样及典型,使大学生在言行举止上有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和标兵。二是利用对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力宣传,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熏陶,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三是利用在优秀的文化资源中萃取的先进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境界。

(三)将自我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将自我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日常娱乐、实践及学习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满足学生的需要,使文明礼仪教育时时处处都存在,达到“空气养人”、“空气育人”、“空气指引人”。

参考文献

[1]胡道安.关于当代大学生礼仪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09,(10).

[2]胡永红.浅析当前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8).

第二篇: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中国悠悠五千年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尺度。我们的学生文明礼仪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及新时期高校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教育

1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

1.1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弘扬传统美德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知礼、懂礼、习礼、用礼”应该是一个大学生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然而在校园经常看到一些不文明、失礼仪的现象,我们该意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应该以弘扬传统美德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1.2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道德修养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推动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掌握系统的礼仪规范动作,而且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正确的礼仪规范行为,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校,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道德修养和完善自我的需求。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他主要通过仪态、语言、动作、活动表现出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加强礼仪道德修养,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伟大复兴。

1.3职场礼仪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路的基本前提

在职业道路上,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文明礼仪俨然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路的基本前提,它除了可以体现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在全球化商务竞争中,也将成为企业形象的一部分而日益受到重视。东西方文化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现代职场中,尤其是外资企业中,对职场礼仪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和行为规范,所以学习正规的职场礼仪是进入社会工作时要走好的一步。

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学会这些礼仪规范,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对公司而言,礼仪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整个公司的人文面貌;对个人而言,良好的礼仪能够树立个人形象,体现专业化;对客户而言,享受更上层的服务,提升对整个商务过程满意度和良好感受。

职场礼仪不仅可以有效的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气质和魅力,还能体现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工作中,通过职场礼仪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冷静,按照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通过职场礼仪中的一些细节,会得到领导更多的信任,使人际间的感情得以沟通,与同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进一步发展。

2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本文明礼仪知识的缺失,缺乏基础文明礼仪知识当前大学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多: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学生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奇装异服,男女生染发、烫发;大学生随意说脏话,教室、宿舍、食堂不注意卫生,乱扔乱倒杂物,破坏公物,遇到老师不打招呼,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出现在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言行,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屡禁不止。

(2)家庭教育对礼仪的缺失,缺少良好的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环境环境能够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个别家长不能从正面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当着孩子的面儿出口脏话,多数子女受这种不良行为的影响会效仿父母的样子,渐渐地不守文明礼仪;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骄纵任性,父母又不加以引导,纠正,致使学生始终认识不到礼仪的缺失,逐渐养成无礼仪、不懂礼的失礼行为。

(3)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不够深,不够宽。具体体现在:第一:高校没有足够的重视礼仪教育,有些高校有文明礼仪课程,有些高校的专业根本没开设相关礼仪课程,这样文明礼仪教育没有得到普及,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道德修养的提高;第二:长期以来,好学生的定义为:学习好就是好,其实不然,学习好,但没有好的礼仪规范,未来走向社会也是很难立足,高校一直重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才,却忽视了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人。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措施

3.1营造礼仪环境,优化校园

营造礼仪环境,是礼仪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外在因素,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处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环境,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通过广播站、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礼仪教育的具体要求;组织班级制订礼仪教育计划;举办礼仪教育主题班会,与导员签订礼仪教育责任状、班级内挂警句,校园条幅等形式,让礼仪教育处处在学生的生活中,积极的舆论宣传、文明礼仪环境的熏陶,促进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

3.2加强礼仪课程教育,让礼仪课程成为必备基础课程

礼仪课程走进各个专业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形式,课堂上可以系统的讲授礼仪规范要领,教师在讲授时可以进入各种礼仪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规范礼仪行为,学习礼仪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离开实践,再谈礼仪,毫无意义,学生只有把教师讲授的礼仪要领融会贯通,融合在自己身上,那才叫真正“掌握礼仪规范”。

3.3督促、检查,习惯养成,适当推出“榜样示范”行为培养

良好文明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学生还没有很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需要学校、老师给予督促、检查,对于不正确、不文明的行为加以纠正、引导,表现好的,推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管理中实行奖惩制度,榜样的距离越近,激励的作用就越大。

3.4延伸拓展至走出校园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知礼、懂礼、习礼、用礼”,不仅体现在校园,更加要运用到社会,乃至学生即将走进的职场,要处处做到文明礼仪规范,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时刻按礼仪常规要求自己,摒除一切不良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总之,加强礼仪教育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是未来职场的中坚力量,在走出校园前,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三篇: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

文明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的产物。大学生只有对礼仪形成正确的认识,深刻理解礼仪内涵,才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都能反映出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体现德育的基本要素。文明礼仪教育不仅能规范大学生的自身行为,还有利于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能有效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使道德教育更加坚实可靠,丰富厚实。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通过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能自觉地在社交等公共活动中使用文明用语,主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这有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从而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身心发展。大学生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文明程度,会从其社会交往时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中反映出来,因此,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规范,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平等友爱、诚信真挚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内化并践行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大学生就能很快与他人产生共鸣,更好地被别人所接受。因此,接受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友谊,树立自信,从而使其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文明礼仪教育能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文明礼仪教育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更能引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高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前提是让大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能自觉践行文明礼仪规范,争当学礼仪、重礼仪、行礼仪的模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提高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

二、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现状

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形势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到文明礼仪层面,则是大学校园中存在着的大学生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等不文明行为。这与大学校园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笔者在某高校开展过针对大学生礼仪行为的相关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文明礼仪缺失令人担忧。调查问卷中有一项为“你认为大学生(包括你自己)的礼仪表现状况如何”,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一般,37%的大学生回答“因人而异”,仅有3%的大学生对此表示乐观。此外,笔者还针对大学一年级30名新生展开了随机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2名大学生认为室友间相互态度冷漠,有7名大学生表示室友间彼此态度一般,仅有3名大学生认为室友“极其热情”。由此可见,大学生知行脱节,人际关系相对冷漠,文明礼仪教育缺失现象严重。虽历经多年的学习教育,但大学生有关礼仪的基本常识、主观愿望与礼仪动机、外化行为相脱节,知礼而不会行礼。大学生基本礼仪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形象的树立,在一定程度上,更反映出现有教育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内容形式急需拓宽。身为高知分子的代表,大学生理应体现出优雅的谈吐,文明的素养,但由于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偏颇,社会文明礼仪教育的错位,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弱化,大学生主观文明礼仪意识淡薄,加之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失礼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言谈不文明,脏话连篇,部分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所举止过度亲密,部分大学生不懂尊老爱幼,不懂谦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盲目追求所谓的潮流,凡此等等,均凸显出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层面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首先,高校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文明礼仪教育只是家庭、社会的事情,由此导致对其的关注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加上受学校主导教育意识的影响,大学生主观上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不足,因而难以聚焦文明礼仪教育的合力。其次,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不够。高校对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宣传的力度不大,对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宣传相对缺乏。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不足乃至校园文明礼仪文化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礼仪观,文明礼仪素养缺失。再次,缺乏相对完整的文明礼仪规范,对学生不良礼仪行为的教育不及时。教育部于2011年出台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而高校层面却缺乏相对统一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当大学生发生不良礼仪行为时,高校不能及时地对其加以批评和引导。此外,高校挫折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自信心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其失礼行为。部分自信心不足的大学生大多来自于贫困家庭,他们身上背负着家庭的期望。面对未来的社会生活,他们常常因不能选择理想的职业,或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情绪低落沮丧。家庭的重压,使他们对自我失望,甚至对未来绝望。当此之时,陷入不断的自我否定以及对未来绝望中的他们,生存尚且艰难,自然无暇顾及自己的礼仪行为,致使其失礼行为泛滥。

三、推进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路径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更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推进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形势紧迫。高校应将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行为养成为目标,多渠道、多途径、多角度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成为一个文明的高尚的人铺平道路。文明礼仪教育应系统全面,致力于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要达到这一目标,仅靠一门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一次文明礼仪教育讲座,一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构建一个由课程教育、礼仪文化主题教育、校园文化熏陶及社会礼仪践行所组成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以此完成和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目标。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列入德育教育的重要范畴之中,把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纳入《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之中,或开设专门的《大学生礼仪修养》课,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入手,在教会大学生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的同时,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达到文明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保障。要消除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心理、身体和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高校就必须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以全方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文明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上,要及时制定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修养条例等规章制度,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使其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文明礼仪教育应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在思想与行为的高度统一上,为此,高校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搭建一座联通学生的桥梁,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道德品质、诚信观、礼仪行为、价值观、创新能力等等,都是人们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只有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渴求文明礼仪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养成文明礼仪行为,提升自我的礼仪修养。对此,学校应不断拓宽文明礼仪教育的形式,让大学生在亲身领会文明礼仪重要性的同时,亲自参与文明社会的构建,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日常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个人文明礼仪行为做起。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客观上更好地认识自我,不断地提升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文明礼仪教育应分层实施,形成长效机制。针对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以及道德品质日益低下的现实,高校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级分类文明礼仪教育方式。大一学生普遍具有较为强烈的文明礼仪意识,但受环境影响,许多人还没能将其付诸于行动之中。因此,党团组织应通过入学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大一学生,使其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在此阶段,高校应在强化基础文明礼仪课程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文明礼仪规范辩论赛、文明示范岗等多种课外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氛围。大二阶段,高校应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文明礼仪观,通过实践互动活动,将礼仪知识与礼仪践行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充满欢乐和尊重他人的学习氛围,可定期组织“我文明我行动”、“文明使者在行动”、“我做文明礼仪宣传员”、“关注孤寡老人贴心行动”等活动,以进一步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大三阶段,高校可利用学生的实习、见习机会,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将其文明礼仪行为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拓展其内在文明素质,使其个人修养、礼仪规范在实践中接受考验。大四阶段,高校要在学生的职业操守、就业礼仪、面试技巧等方面下功夫,使学生将其长期积淀的文明修养和专业素质结合起来。文明礼仪教育的分层实施,有助于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而文明礼仪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能在对学生的全程覆盖中,有效地端正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作者:殷成志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问题

一、校园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教育的问题表现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社会的精英,是中华传统礼仪精髓的继承者。然而,校园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教育上却存着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风气、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方面。

1.社会道德失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直在进行,然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道德建设跟不上时代脚步,社会上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依然存在,没有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文明氛围。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无法很好地辨别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容易被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上的一些言行会被大学生模仿、遵从,影响文明礼仪修养的形成。

2.学校礼仪教育不足

大学学习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不学文明礼仪,就很难有立足之地。然而,在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文化知识被学校放到了第一位,而礼仪教育未被重视。许多大学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未能向大学生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开设礼仪课程不过是完成学科的需要,并不能真正为大学生起到引导教育作用。

3.家庭引导不够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许多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礼仪教育。“养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文明礼仪教育的启蒙导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大。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视作“掌上明珠”,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溺爱孩子,造成孩子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思想。同时有些家长本身也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使孩子效仿。

4.大学生认知不力

大学生没有能从根本上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文明礼仪学习。归根到底,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没有充分了解礼仪在现实中的重要性,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学习有个良好的规划。他们过多追求现实性的、有明显实效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只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礼仪离现实生活很遥远,是很古板的东西,没有必要时时处处都讲“礼”,因而减少了礼仪学习。殊不知,礼仪学习是通过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积累起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二、校园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工作的建议

良好的个人礼仪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教育及推动,为此,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社会方面,应加强对社会文明礼仪的宣传

社会应加强对社会公德的宣传,提升传统文化的地位,使公民以讲文明、懂礼仪为荣,进而为大学生礼仪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文明礼仪大学生的评比活动,征集文明礼仪大学生的先进事例,创造人人讲公德、人人讲礼仪的良好氛围。其次,包装和推广先进文明大学生的典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之加大宣传,并且通过媒体或各种活动为载体弘扬文明礼仪大学生的精神价值,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最后,组织先进文明大学生典范的交流,带动各大高校学生积极响应和参加文明礼仪大学生的活动,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学习热情。

2.学校方面,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首先,学校开设相关的礼仪课程,教授学生系统理论知识。把礼仪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课,与学生的学分挂钩。它将使大学生从思想上认真对待礼仪,从而才能在行动上加以改善。其次,教师应注重自己的礼仪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教师的日常行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模仿。因此,教师应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细节,对学生言传身教。再次,学校在校园里加大对文明礼仪的宣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可以通过树立先进文明大学生典范,对此加以宣传,并且在校园中张贴文明标语,组织相关比赛,开展文明讲座。通过与外校进行文明礼仪比赛,加大文明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3.家庭方面,家长要率先垂范,对子女严格要求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家长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孩子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反之,如果家长自身不端正,而要求孩子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孩子也不会服从的。所以,家长应注重自己的日常行为,遵守文明礼仪为孩子做出表率。而对于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家长应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不可因为溺爱而放任自由。

4.个人方面,大学生必须注重自身礼仪修养

作为大学生,首先,应端正文明礼仪学习态度,把握前进和改正的方向,放低近利性功利心态,用心去学习和感悟中华礼仪的博大精深;其次,应主动参与到创建文明礼仪的活动中,配合各项活动的开展,以身作则,树立和争创文明礼仪的榜样;再次,应自觉维护文明礼仪的形象,克制自身的缺点,与各项不文明行为作斗争,加以改正;最后,应树立个人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将文明礼仪列入自身的生涯规划中,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作者:杨勇 单位:九江学院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讨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文明礼仪问题现象的发生,使得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礼仪形象已经成为个人形象的重要内容以及国家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怎样通过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问题随之变成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本人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在地区高校对于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为优化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礼仪;礼仪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现状

一是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差距。在大学的校园中,大学生当中仍普遍存在着言行举止不够文明,礼仪礼节礼貌缺失现象,如不与老师打招呼,课堂上手机不关,肆意发短信,更有甚者吃东西、讲话,完全不顾任课教师的存在,在图书室和自习室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情侣之间甚至毫无顾忌地亲密动作,课桌、厕所、墙壁上到处乱写乱画等。这些现象表现出当代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文明礼貌和礼仪修养,极度恶化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二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不够深,不够广,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第一,高校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缺乏系统的管理,有些高校针对相关专业开设相关的文明礼仪课程,有些学校将文明礼仪课程作为选修课由学生自愿选修,有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涉及文明礼仪课程,这样就使得文明礼仪教育没有普及到所有的学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的提高。第二,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使得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三,高校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课程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例如,有些学校开展文明礼仪课程只是针对学生求职就业,只教授了学生基本的文明礼仪技巧,并没有深层的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学生没有掌握到文明礼仪的内涵和精髓,使得文明礼仪教学搁置在表面层次。

三是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实践中还存在实施方一法单一问题,尚未形成教育合力。突出的表现是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政策支持不够、专业支持不力等,削弱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

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深入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加强来解决在高校中存在的文明礼仪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对文明礼仪教育在培养上的缺失

家庭是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人出生后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人成长过程中行为的养成及学校的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家长的个人行为举止及家庭教育对孩子文明礼仪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绝大多数家长在忙于工作或生计,或自身的素质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孩子的文明礼仪各方面的教育,甚至部分家长自身尚存在着不文明的行为,也在影响着孩子的文明程度。此外,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是在家人建构的“温室”中成长起来的,性格上往往都唯我独尊,不懂得如何尊重和关心他人,缺乏基本的文明礼仪意识。家庭教育对文明礼仪教育的偏失,导致孩子不注重自身修养,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了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高校对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管理的松懈

是否具有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是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代大学生应该视文明礼仪修养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一份责任。如今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尚未改变,高校教育过分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行为的养成,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逐渐的淡出校园。在当代高校中缺乏专职管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机构和人员,专管德育的德育处没有发挥到应有的效能,许多教师在职责上还分管其他一些事情,往往会忽略大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的管理,导致高校对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管理上的松懈,进而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校园中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整体素质存在着差异,大学生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有待提高。当代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往往更多的是追求自由和个性,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关注自我的获取,从而漠视基本文明礼仪的培养。当今大学生在大学这个自由的环境空间中,如困兽般解开束缚,淡漠了自身的文明礼仪形象,因此我们在校园中可以频频看到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等现象的出现。在对“学校普遍存在的课桌文化、WC文化现象,你的态度是如何的”这一问题调查中,有86人居然表示很欣赏那么好的诗句,约占调查对象的44.5%。仅有约19.3%的人表示讨厌看到,其余约35.9%的人表示没注意看过。在欣赏这种文化与讨厌这种文化的差异上,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严重的缺乏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自身应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教育主体在加强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重要性

(1)重视教育主体关系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性质和效果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其教育过程中,始终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主体建设,便关系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性质和效果。从某种程度讲,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是大学生文明礼仪素质形成的重要基地,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决定着大学生的文明程度,进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总体素质的提高。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的礼仪教育是超越任何一种教育形式的。只有教育主体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才有可能在整个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坚定正确的方向,增强教育的效果。

(2)重视教育主体关系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新局面的开拓

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能否在实践中收到实效,一是靠理论教育的力量,一是靠教育主体的人格力量,不论是理论教育的力量还是教育主体的人格力量,都是通过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工体作来体现。

当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转型的新时期,面临着许多新形势,这既对文明礼仪教育提供良好机遇,同时也汤带来严峻的挑战。教育者在新的实践中面临新的问题,要进行研究及解决,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是否重视教育主体,关系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成败,也影响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新局面的开拓。

(二)丰富教育内容的策略选择

(1)扩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现代社会是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开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日益频繁与密切。当代大学生不能一味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一读好书固然重要,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因此,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结合各专业特点,在传授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知识时,应不断的扩大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加强社交礼仪及各项专项礼仪的培训活动,使大学生尽快掌握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技能,成功融入社会。

(2)倡导先进的文明礼仪教育理念,设置专门的文明礼仪课程

高校应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符合大学生实际状况的文明礼仪课程,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不仅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而且能使大学生掌握和学会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塑造良好形象的技巧。

(3)明确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拓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功能

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是指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它规定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是文明礼仪教育的出发点,制约整个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文明礼仪素养状况令人堪忧,文明礼仪对大学生不仅是理论知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认知的问题。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明确目标,从教育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出发,注重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及文明礼仪的知行统一。学校应立足于整体培养目标,结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岗位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开设相应的文明礼仪课程,进行必须的专项文明礼仪的培训,引导大学生知礼、守礼。通过文明礼仪教育,使得大学生自觉按照文明礼仪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提升内在的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实现全面的进步和完善。

(三)重视自我教育的策略选择

(1)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帮助学生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大学生的主观认一识在客观实际中得到检验,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人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效性。

(2)正面引导,建立机制,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大学生自我教育需要正面激励,建立切实有效的引导机制。第一,利用树立榜样及典型,使大学生在言行举止_卜有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和标兵。第二,利用对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力宣传,营造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熏陶,自觉的进行自我教育。第三,利用在优秀的文化资源中萃取的先进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境界。《礼记·大学》中云:“欲治其国者夕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之。当代大学生应当主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正心修身,传承我国传统的礼文化,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的良好素养及竞争能力。

(3)将自我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养成教育在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自我教育具有“养成教育”属性,需要大学生进行实践。将自我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日常娱乐、实践及学习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满足学生的需要,使文明礼仪教育时时处处都存在,达到“空气养人”、“空气育人”、“空气指引人”。

结论

总之,加强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明礼仪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进而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可以有效促进中华传统礼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妍,从大学生的文明现状看高校的文明礼仪教育[J].经济师,2011/07

[2]张连华、陈鹏、代巍、周超,和谐校园环境视角下的大学生文明礼仪调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09

[3]林芳,让文明礼仪成为一种习惯——谈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

社交礼仪培训范文3

关键词:现代礼仪;高校教育;立德树人;意义;路径

一、现代礼仪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礼仪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了体现对对方的尊重,在仪容仪表、形态以及言行举止等方面形成的行为规范,它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交际文化。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项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高校现代礼仪教育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主要有行为礼仪、社交礼仪、课堂礼仪、家庭礼仪等。其中,行为礼仪是在与人交往时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社交礼仪是整个社会形成的行为规范,是被社会普遍承认和认可的;课堂礼仪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比如尊敬教师等;而家庭礼仪主要是指家庭中的行为规范,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等。在不同的地域和环境中需要遵守不同的礼仪,但是最核心的都是表达对对方的尊重。礼仪是一个地区、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文化和道德素养的体现,大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是国家的希望。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校园内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同学间存在矛盾、学生不尊重教师、口出恶语、不实事求是等,这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严重不符;而且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是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反思如何通过现代礼仪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现代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许多高校开设了现代礼仪课程,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现代礼仪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现代礼仪教育被边缘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现代礼仪课程,但是大多是选修课,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学习。正因如此,学校没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选修现代礼仪课程的学生是通过网课来完成内容学习的,甚至部分高校将教学目标放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并没有开设现代礼仪课程。高校忽视现代礼仪教育导致学生缺乏道德行为教育。由此可见,高校缺乏对现代礼仪课程的重视和关注,是阻碍学生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现代礼仪教育缺乏实践教学

由于客观因素,目前高校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践教学,而现代礼仪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它需要学校提供相关的设备和场地。但是当前许多高校还不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这不仅阻碍了现代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对现代礼仪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三)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单一化

当前高校在开展现代礼仪教育时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大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通过让学生死记硬背来掌握现代礼仪的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和单一。另外,现代礼仪教育是近几年才开设的课程,学校还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目前从事现代礼仪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由其他教师兼任,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的学习和培训,这就导致现代礼仪教育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且缺乏权威性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三、现代礼仪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应用途径

(一)提高对现代礼仪教育的重视

学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将礼仪教育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首先,学校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礼仪教育对学生今后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普及礼仪教育,为学生学习礼仪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其次,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在大一期间学校就要设置现代礼仪课程,让学生对现代礼仪有全面系统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具体的行为规范,并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举办相关活动等来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礼仪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此外,学校应加大对现代礼仪教育的投入,为现代礼仪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和设备,保证现代礼仪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现代礼仪教育培养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师发挥的不仅仅是引导作用,同时还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教师要主动学习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成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坚持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

首先,要保证现代礼仪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事实上,现代礼仪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人文类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礼仪教育的科学性。其次,在现代礼仪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是实践性原则。它是指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是检验教学效果最根本的途径。其二是民族性原则。现代礼仪教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教学要体现民族特征,它与西方礼仪有很大的差异。其三是时代性原则。它是指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体现礼仪教育的时代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实践性、民族性与时代性这三个原则。此外,要增强现代礼仪教育的有效性,它是通过实践来体现的,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耐心地教学生,而学生也要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应该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这也是当代青少年的任务和使命。礼仪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礼仪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礼仪文化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对现代礼仪教育的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以及坚持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等途径来提高现代礼仪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睿.基于现代礼仪的大学生礼仪教育体系构建[J].文存阅刊,2018(11):48.

[2]胡金木.学校礼仪教育的内在理路及实践要求[J].教育科学,2018,34(5):14-19.

[3]史雪峰.礼仪教育的传统意蕴及其现代价值[J].现代交际,2017(9):86.

[4]董碧娜.学习现代礼仪,塑造完美自我——现代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时代教育,2018(7):162.

[5]汤素琴,杨浏.美育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的功能研究——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J].西藏科技,2017(6):38-39+48.

社交礼仪培训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服务礼仪》;找茬式教学;教学方式

目前在高职院校《酒店服务礼仪》教学中,如何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优化,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教师关心的重点问题。以往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当中的应用,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酒店服务礼仪的实践应用操作能力比较弱,导致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找茬式教学方法是从找茬游戏演变而来的,在《酒店服务礼仪》教学当中应用,能够丰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学习、实践训练的积极性提升,因而对找茬式教学方法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酒店服务礼仪》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

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就是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结构,对教学活动和内容进行主导,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动性非常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负责倾听教师的讲解,学生在课堂当中自主发挥的空间比较少。经常会发现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的积极性比较缺乏,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形式比较固化,对于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比较弱,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现代教育创新改革的力度比较大,传统教学方法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状态,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效果成绩都不理想。

(二)头脑风暴教学方法的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先设定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自由发表自身的见解,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够得到锻炼,在学生发表意见之后教师会对学生的见解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和学生一起针对某一见解进行讨论分析。在实践教学中,根据以往经验发现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学生数量有限,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处于积极性缺乏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中也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导致头脑风暴教学方法的应用实际效果有待提升,这种方法的应用对于学生参与积极性有一定的要求。

(三)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应用

《酒店服务礼仪》课程当中,实践技能型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案例分析法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酒店某一具体岗位的具体案例内容和问题,也就相当于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酒店案例情景,让学生能够依据具体的内容来对教学内容和知识进行掌握和实践分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对应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会对案例当中酒店礼仪的问题进行分析发觉,并找寻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的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但是案例基本是以文字形式呈现,比较枯燥,学生的专注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四)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应用

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酒店岗位,来扮演岗位工作人员开展酒店服务礼仪活动。这种方法对于有表演欲望的学生比较适用,需要学生能够对角色特征进行准确的把握。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做到,导致学生会出现敷衍、躲避和抗拒等情况,教学实际效果水平也未能达到非常良好的状态。

二、找茬式教学方式的主要特征

相比其他的教学方式来说,找茬式教学方法在《酒店服务礼仪》课程当中更具适用性,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有效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找茬式教学是从找茬游戏演变而来,现在流行的游戏当中有很多类似“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就是将两张图片进行对比,大面积看两张图片几乎一样,但存在很多细节性的不同,让人们寻找两张图片当中的不同之处,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所有不同找到。找茬游戏通过观察图片来找到不同之处,能够对人的观察力、辨别能力进行锻炼提升。找茬式教学方式在《酒店服务礼仪》教学当中的应用,是以图片和时间较短的视频形式进行呈现的。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对酒店各项社交活动、礼仪服务动作进行更加直观的观察。通过这些形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多彩的视觉刺激,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专注力能够长时间的集中,并在观察图片或视频的过程中,认真对内容进行观察,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酒店服务礼仪》教学中找茬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一)图片找茬教学方式的应用

图片找茬教学方式是将酒店服务礼仪课程内容对应场景以图片形式呈现。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寻与课程对应的酒店服务礼仪动作图片,或者也可以到酒店进行实地拍摄,将酒店服务工作岗位当中存在问题的动作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直接在校园里抓拍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动作,作为课堂教学素材。还可以将图片素材的收集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设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到酒店、商场等区域寻找服务礼仪不规范、不恰当的行为,拍下来。将所收集寻找到的酒店服务礼仪教学图片素材整理好,打印出来或者以PPT动画播放的形式在教学当中应用。举例来说,可以将所有照片素材整理制作成PPT动画,带领学生玩“找茬”游戏,规定观察时间,让学生对照片进行仔细观察,找到图片中存在的服务礼仪不当之处。在课件制作期间教师可以将错误点设置动画标记,当学生找到时点击该位置显示寻找正确或错误,也可以对应设置音频功能,当学生找对时播放“good”等类似的表扬语,寻找失败播放“再接再厉”等激励语,这样趣味性十足,学生的兴趣能够被有效地激发。类似这种形式,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或者竞赛游戏,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人观察一张图片,比赛哪一组正确率高、观察的图片数量多。这样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活跃课堂气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训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为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短视频找茬教学方式的应用

短视频的找茬教学素材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获得或教师、学生自制,还可以在电视节目、抖音视频等平台进行寻找搜集,整理成短视频素材。短视频的教学素材需要对视频的时间进行控制,最长的短视频时间不能超过180秒,要将素材内容进行浓缩呈现。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短视频播放的时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否则影响教学进度,而且观看的时间过长节奏比较拖沓,学生的专注力有可能被转移。因而短视频内容的选择与摘取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短视频的内容主题要鲜明。结合短视频找茬素材,让学生观察视频中酒店服务礼仪动作的错误点,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抢答竞赛,抢到的同学若是回答错误将进行下一次的抢答,抢答并且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积分,设定好抢答分数标准,最终根据学生获得的分数来分出胜负。另外,当下很多高职学院都设有全真环境下的实训场地,开展酒店服务礼仪教学时,可以在场地进行真实模拟,为学生设置酒店岗位或服务情景,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拍摄短视频素材。这一活动教学可以分组进行,由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短视频的拍摄,在课堂中进行展示,除了拍摄小组以外其他小组观察拍摄的短视频进行互相找茬,以此实现相互促进,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酒店服务礼仪相关知识。

(三)找茬式教学方式应用的实践效果。

1.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酒店服务礼仪》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自身的形象、仪态美观性和内在素养水平进行强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教学实际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以往教学经验当中学生兴趣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学习态度不认真的情况经常发生,除了学生自身的问题之外,也与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关。找茬式教学方式极具创新性,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当中能够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那么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让学生在欢乐的教学氛围当中吸取掌握知识。

2.增加教学形式的趣味性。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酒店服务礼仪课程内容比较多样化,包含的礼仪种类非常多,而且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需要将知识转换成实践应用能力。找茬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切实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找茬的过程中,将不规范的酒店服务礼仪找到,这种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直接将知识转换成了更具生动、直观的模式,教学形式的趣味性十足。同时学生在寻找素材、拍摄素材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实践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掌握与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3.浓厚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状态有直接的影响。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优良的遵从礼仪的环境能够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熏陶强化,在找茬教学方法的应用中给予学生鼓励,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分组合作加强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合作社交能力的提高都有助益,以此构建更加优良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当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课程内容掌握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高职学院的学生本身在学习能力和意识方面就比较欠缺,酒店服务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服务礼仪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通过找茬式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动手和实操能力,从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优化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红.酒店服务礼仪培训质量提升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8,8:132

[2]柏珺.高职酒店服务礼仪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18:212~213

[3]姜帅.产教融合背景下酒店服务技能人才提升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21,12:65~66

[4]王洪贞.“找茬式”教学方式在《酒店服务礼仪》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6:175

[5]刘欢欢.微课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建设研究[J].山西青年,2021,3

[6]王相润.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模式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6

[7]陈雅琪.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4

社交礼仪培训范文5

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

文明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的产物。大学生只有对礼仪形成正确的认识,深刻理解礼仪内涵,才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都能反映出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体现德育的基本要素。文明礼仪教育不仅能规范大学生的自身行为,还有利于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能有效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使道德教育更加坚实可靠,丰富厚实。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通过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能自觉地在社交等公共活动中使用文明用语,主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这有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从而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身心发展。大学生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文明程度,会从其社会交往时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中反映出来,因此,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规范,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平等友爱、诚信真挚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内化并践行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大学生就能很快与他人产生共鸣,更好地被别人所接受。因此,接受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友谊,树立自信,从而使其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文明礼仪教育能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文明礼仪教育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更能引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高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前提是让大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能自觉践行文明礼仪规范,争当学礼仪、重礼仪、行礼仪的模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提高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

二、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现状

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形势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到文明礼仪层面,则是大学校园中存在着的大学生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等不文明行为。这与大学校园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笔者在某高校开展过针对大学生礼仪行为的相关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文明礼仪缺失令人担忧。调查问卷中有一项为“你认为大学生(包括你自己)的礼仪表现状况如何”,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一般,37%的大学生回答“因人而异”,仅有3%的大学生对此表示乐观。此外,笔者还针对大学一年级30名新生展开了随机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2名大学生认为室友间相互态度冷漠,有7名大学生表示室友间彼此态度一般,仅有3名大学生认为室友“极其热情”。由此可见,大学生知行脱节,人际关系相对冷漠,文明礼仪教育缺失现象严重。虽历经多年的学习教育,但大学生有关礼仪的基本常识、主观愿望与礼仪动机、外化行为相脱节,知礼而不会行礼。大学生基本礼仪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形象的树立,在一定程度上,更反映出现有教育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内容形式急需拓宽。身为高知分子的代表,大学生理应体现出优雅的谈吐,文明的素养,但由于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偏颇,社会文明礼仪教育的错位,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弱化,大学生主观文明礼仪意识淡薄,加之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失礼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言谈不文明,脏话连篇,部分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所举止过度亲密,部分大学生不懂尊老爱幼,不懂谦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盲目追求所谓的潮流,凡此等等,均凸显出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层面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首先,高校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文明礼仪教育只是家庭、社会的事情,由此导致对其的关注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加上受学校主导教育意识的影响,大学生主观上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不足,因而难以聚焦文明礼仪教育的合力。其次,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不够。高校对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宣传的力度不大,对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宣传相对缺乏。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不足乃至校园文明礼仪文化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礼仪观,文明礼仪素养缺失。再次,缺乏相对完整的文明礼仪规范,对学生不良礼仪行为的教育不及时。教育部于2011年出台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而高校层面却缺乏相对统一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当大学生发生不良礼仪行为时,高校不能及时地对其加以批评和引导。此外,高校挫折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自信心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其失礼行为。部分自信心不足的大学生大多来自于贫困家庭,他们身上背负着家庭的期望。面对未来的社会生活,他们常常因不能选择理想的职业,或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情绪低落沮丧。家庭的重压,使他们对自我失望,甚至对未来绝望。当此之时,陷入不断的自我否定以及对未来绝望中的他们,生存尚且艰难,自然无暇顾及自己的礼仪行为,致使其失礼行为泛滥。

三、推进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路径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更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推进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形势紧迫。高校应将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行为养成为目标,多渠道、多途径、多角度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成为一个文明的高尚的人铺平道路。文明礼仪教育应系统全面,致力于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要达到这一目标,仅靠一门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一次文明礼仪教育讲座,一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构建一个由课程教育、礼仪文化主题教育、校园文化熏陶及社会礼仪践行所组成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以此完成和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目标。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列入德育教育的重要范畴之中,把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纳入《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之中,或开设专门的《大学生礼仪修养》课,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入手,在教会大学生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的同时,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达到文明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保障。要消除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心理、身体和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高校就必须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以全方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文明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上,要及时制定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修养条例等规章制度,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使其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文明礼仪教育应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在思想与行为的高度统一上,为此,高校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搭建一座联通学生的桥梁,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道德品质、诚信观、礼仪行为、价值观、创新能力等等,都是人们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只有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渴求文明礼仪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养成文明礼仪行为,提升自我的礼仪修养。对此,学校应不断拓宽文明礼仪教育的形式,让大学生在亲身领会文明礼仪重要性的同时,亲自参与文明社会的构建,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日常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个人文明礼仪行为做起。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客观上更好地认识自我,不断地提升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文明礼仪教育应分层实施,形成长效机制。针对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以及道德品质日益低下的现实,高校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级分类文明礼仪教育方式。大一学生普遍具有较为强烈的文明礼仪意识,但受环境影响,许多人还没能将其付诸于行动之中。因此,党团组织应通过入学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大一学生,使其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在此阶段,高校应在强化基础文明礼仪课程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文明礼仪规范辩论赛、文明示范岗等多种课外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氛围。大二阶段,高校应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文明礼仪观,通过实践互动活动,将礼仪知识与礼仪践行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充满欢乐和尊重他人的学习氛围,可定期组织“我文明我行动”、“文明使者在行动”、“我做文明礼仪宣传员”、“关注孤寡老人贴心行动”等活动,以进一步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大三阶段,高校可利用学生的实习、见习机会,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将其文明礼仪行为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拓展其内在文明素质,使其个人修养、礼仪规范在实践中接受考验。大四阶段,高校要在学生的职业操守、就业礼仪、面试技巧等方面下功夫,使学生将其长期积淀的文明修养和专业素质结合起来。文明礼仪教育的分层实施,有助于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而文明礼仪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能在对学生的全程覆盖中,有效地端正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作者:殷成志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问题

一、校园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教育的问题表现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社会的精英,是中华传统礼仪精髓的继承者。然而,校园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教育上却存着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风气、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方面。

1.社会道德失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直在进行,然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道德建设跟不上时代脚步,社会上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依然存在,没有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文明氛围。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无法很好地辨别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容易被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上的一些言行会被大学生模仿、遵从,影响文明礼仪修养的形成。

2.学校礼仪教育不足

大学学习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不学文明礼仪,就很难有立足之地。然而,在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文化知识被学校放到了第一位,而礼仪教育未被重视。许多大学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未能向大学生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开设礼仪课程不过是完成学科的需要,并不能真正为大学生起到引导教育作用。

3.家庭引导不够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许多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礼仪教育。“养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文明礼仪教育的启蒙导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大。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视作“掌上明珠”,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溺爱孩子,造成孩子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思想。同时有些家长本身也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使孩子效仿。

4.大学生认知不力

大学生没有能从根本上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文明礼仪学习。归根到底,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没有充分了解礼仪在现实中的重要性,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学习有个良好的规划。他们过多追求现实性的、有明显实效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只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礼仪离现实生活很遥远,是很古板的东西,没有必要时时处处都讲“礼”,因而减少了礼仪学习。殊不知,礼仪学习是通过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积累起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二、校园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工作的建议

良好的个人礼仪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教育及推动,为此,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社会方面,应加强对社会文明礼仪的宣传

社会应加强对社会公德的宣传,提升传统文化的地位,使公民以讲文明、懂礼仪为荣,进而为大学生礼仪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文明礼仪大学生的评比活动,征集文明礼仪大学生的先进事例,创造人人讲公德、人人讲礼仪的良好氛围。其次,包装和推广先进文明大学生的典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之加大宣传,并且通过媒体或各种活动为载体弘扬文明礼仪大学生的精神价值,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最后,组织先进文明大学生典范的交流,带动各大高校学生积极响应和参加文明礼仪大学生的活动,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学习热情。

2.学校方面,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首先,学校开设相关的礼仪课程,教授学生系统理论知识。把礼仪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课,与学生的学分挂钩。它将使大学生从思想上认真对待礼仪,从而才能在行动上加以改善。其次,教师应注重自己的礼仪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教师的日常行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模仿。因此,教师应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细节,对学生言传身教。再次,学校在校园里加大对文明礼仪的宣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可以通过树立先进文明大学生典范,对此加以宣传,并且在校园中张贴文明标语,组织相关比赛,开展文明讲座。通过与外校进行文明礼仪比赛,加大文明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3.家庭方面,家长要率先垂范,对子女严格要求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家长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孩子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反之,如果家长自身不端正,而要求孩子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孩子也不会服从的。所以,家长应注重自己的日常行为,遵守文明礼仪为孩子做出表率。而对于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家长应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不可因为溺爱而放任自由。

4.个人方面,大学生必须注重自身礼仪修养

作为大学生,首先,应端正文明礼仪学习态度,把握前进和改正的方向,放低近利性功利心态,用心去学习和感悟中华礼仪的博大精深;其次,应主动参与到创建文明礼仪的活动中,配合各项活动的开展,以身作则,树立和争创文明礼仪的榜样;再次,应自觉维护文明礼仪的形象,克制自身的缺点,与各项不文明行为作斗争,加以改正;最后,应树立个人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将文明礼仪列入自身的生涯规划中,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第三篇:中华传统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摘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引领者,理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着力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本文首先对中华优秀礼仪文化进行了定位,并分析了大学生传统文明礼仪的现状及缺失原因。针对这样的状况提出如下对策:系统全面,营造传统礼仪氛围;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创新发展,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视阈;文明礼仪;研究

从周代礼乐文化的发源,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建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而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新闻曝光率不断增多,折射出中华礼仪文化在传承、教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大学生不容推卸的责任。高等学校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引领者,理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着力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一、中华优秀礼仪文化的定位

中华民族创造的许多独具特色的礼节、仪式、习惯、规章、典制等礼仪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主要包括:重礼讲仪的良好风尚,以知书识礼为美德;礼仪规范的合理内容,将人类千百年来凝练起来的精粹吸取下来;礼仪修养的先进典范,以之作为学习、践行礼仪的榜样;中华民族礼仪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心。作为高校工作者,要在进行礼仪传统教育中,要帮助学生着重领会礼的精神内涵。

同时,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教育要立足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并不是全盘照搬,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这是说,礼之为礼,不应是刻板的教条和一成不变的戒律,在于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更新,这是礼的内在要求和原则。

二、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的现状

(一)礼仪文化认同缺失

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中华“礼仪之邦”几千年的积淀的宝贵资源,可是现代人却忽视了礼仪文化的存在作用。这些误读不仅使礼面目全非,并且把礼的真正精神也一同湮没。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和礼仪懂之甚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外流行时尚多有了解,对国外礼仪的盲目追逐,以为拿刀拿叉就是时尚,以为拥抱取代鞠躬和握手就是现代文明。我们的传统礼文化在现代青年慢慢消逝。

(二)礼仪修养意识淡漠

《礼记》:“礼也者,理也”,也就是说,礼就是要先要尊敬他人,讲道理。现在大学生缺少谦敬意识。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尊重长辈,不敬重老师,不尊敬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缺少公德意识。在校外,有些学生更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既妨碍和影响了他人,又损坏了大学生自身的良好形象。

(三)礼仪文明知行不一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有些学生不懂得谦虚、礼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知礼而不会行礼,即主观愿望、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和矛盾。大学生基本礼仪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大学的个人素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同时,这种现象也暴露了我们现代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三、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原因

(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冲击

近代以来,由于我国落伍并挨打,不少人把它归咎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发起了一次一次批判旧文化的运动。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导致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中华文化重视不够,中华传统的礼仪文明当然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礼仪之邦”丢掉了礼仪文明,文化因割断而无法传承,招致的结果是道德滑坡,人的素质下降,不健全甚至是不道德的人格的生长和西方礼仪和文化的乘机“进攻”。

(二)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如果趋之若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

(三)多方面教育体制的不合理

家庭传统礼仪教育的淡漠和偏失是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缺失的第一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实效的启蒙教育。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学校传统礼仪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是另一个原因。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也容易忽视在礼仪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社会传统礼仪教育的错位也易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系统全面,营造传统礼仪环境。

校园的环境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礼仪活动,如开展传统礼仪方面的讲座、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如上海电机学院每年举办一次校园礼仪大赛,以礼仪文化为主题,促使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主动弘扬中华礼仪文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历史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这样,学生在校园内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礼的气息,就可以在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和熏陶。

(二)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开设专门的传统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课程,既可以有效的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在重大典礼仪式中,蕴涵着丰富的、可以进行礼仪教育的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这些场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毕业典礼中可以举行“谢师礼”,毕业生在向老师行礼的过程中感谢老师培育学生的辛劳,永远记住学校和老师的培育之恩。

(三)创新发展,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

礼仪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而新媒体的丰富性和开放性,逼真生动的情景模拟,饶有兴致的传统礼仪故事再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新媒体下的大学生传统文明礼仪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依托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开展线上微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在线传统文化展览,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

参考文献:

[1]孙晓凤.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现状及改进措施[J],青少年研究,2010(1).

[2]桂署钦.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9).

[3]俞琳娜.90后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原因对策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5).

[4]李彬.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第四篇: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1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

1.1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道德修养

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讲,推动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掌握系统的礼仪规范动作,而且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正确的礼仪规范行为,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校,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道德修养和完善自我的需求。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他主要通过仪态、语言、动作、活动表现出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加强礼仪道德修养,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伟大复兴。

1.2职场礼仪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路的基本前提

在职业道路上,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文明礼仪俨然成为高校学生职业道路的基本前提,它除了可以体现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在全球化商务竞争中,也将成为企业形象的一部分而日益受到重视。东西方文化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现代职场中,尤其是外资企业中,对职场礼仪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和行为规范,所以学习正规的职场礼仪是进入社会工作时要走好的一步。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学会这些礼仪规范,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对公司而言,礼仪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整个公司的人文面貌;对个人而言,良好的礼仪能够树立个人形象,体现专业化;对客户而言,享受更上层的服务,提升对整个商务过程满意度和良好感受。职场礼仪不仅可以有效的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气质和魅力,还能体现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工作中,通过职场礼仪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冷静,按照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通过职场礼仪中的一些细节,会得到领导更多的信任,使人际间的感情得以沟通,与同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进一步发展。

2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本文明礼仪知识的缺失,缺乏基础文明礼仪知识当前大学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多: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学生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奇装异服,男女生染发、烫发;大学生随意说脏话,教室、宿舍、食堂不注意卫生,乱扔乱倒杂物,破坏公物,遇到老师不打招呼,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出现在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言行,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屡禁不止。

(2)家庭教育对礼仪的缺失,缺少良好的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环境环境能够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个别家长不能从正面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当着孩子的面儿出口脏话,多数子女受这种不良行为的影响会效仿父母的样子,渐渐地不守文明礼仪;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骄纵任性,父母又不加以引导,纠正,致使学生始终认识不到礼仪的缺失,逐渐养成无礼仪、不懂礼的失礼行为。

(3)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不够深,不够宽。具体体现在:第一:高校没有足够的重视礼仪教育,有些高校有文明礼仪课程,有些高校的专业根本没开设相关礼仪课程,这样文明礼仪教育没有得到普及,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道德修养的提高;第二:长期以来,好学生的定义为:学习好就是好,其实不然,学习好,但没有好的礼仪规范,未来走向社会也是很难立足,高校一直重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才,却忽视了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人。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措施

3.1营造礼仪环境,优化校园营造礼仪环境,是礼仪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外在因素,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处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环境,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通过广播站、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礼仪教育的具体要求;组织班级制订礼仪教育计划;举办礼仪教育主题班会,与导员签订礼仪教育责任状、班级内挂警句,校园条幅等形式,让礼仪教育处处在学生的生活中,积极的舆论宣传、文明礼仪环境的熏陶,促进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

3.2加强礼仪课程教育,让礼仪课程成为必备基础课程礼仪课程走进各个专业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形式,课堂上可以系统的讲授礼仪规范要领,教师在讲授时可以进入各种礼仪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规范礼仪行为,学习礼仪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离开实践,再谈礼仪,毫无意义,学生只有把教师讲授的礼仪要领融会贯通,融合在自己身上,那才叫真正“掌握礼仪规范”。

3.3督促、检查,习惯养成,适当推出“榜样示范”行为培养良好文明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学生还没有很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需要学校、老师给予督促、检查,对于不正确、不文明的行为加以纠正、引导,表现好的,推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管理中实行奖惩制度,榜样的距离越近,激励的作用就越大。

3.4延伸拓展至走出校园我们培养的学生要“知礼、懂礼、习礼、用礼”,不仅体现在校园,更加要运用到社会,乃至学生即将走进的职场,要处处做到文明礼仪规范,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时刻按礼仪常规要求自己,摒除一切不良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4总结

总之,加强礼仪教育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是未来职场的中坚力量,在走出校园前,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作者:曲雪苓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分院

第五篇:如何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摘要】文章从重视教育主体、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载体和重视自我教育等四个方面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自我教育

如何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高校应该加以重视,应不断地加强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对策的探索,建立完善的方法与途径体系,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重视教育主体――发挥教育主体的关键性作用

(一)发挥教育主体的方向性。所谓方向性,是指教育主体要坚定文明礼仪教育的明确的方向,并始终坚持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只有坚持方向性,才能抓住文明礼仪教育的本质,才能统一思想和行动,发挥文明礼仪教育的整体效应,才能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教师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坚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方向,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文明礼仪素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和整体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环境。

(二)发挥教育主体的示范性。所谓示范性,是指在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以及教育者自身的文明礼仪修养熏陶作用,感染受教育者在其文明礼仪的认识和觉悟上都不断得到提高和进步。一个形象气质好、礼仪素质高、专业功底扎实的教师就等于是一本活生生的好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知行统一的践行中懂得什么是“文明礼仪”。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生活中要时刻注重自身文明礼仪修养的示范作用,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三)发挥教育主体的渗透性。所谓渗透性,是指文明礼仪教育要遵循大学生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把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并与各项工作相结合,融合各种教育因素,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坚持渗透性才能使文明礼仪教育形成合力,发挥文明礼仪教育的效能,适应文明礼仪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在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渗透作用,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内容的规范性作用

(一)扩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大学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不应停留在表层的文明礼貌教育,而应加强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社交礼仪和各种专项礼仪的教育。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文明礼仪素养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也是新时期人才必备的条件。现代社会是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开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日益频繁与密切。当代大学生不能一味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读好书固然重要,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因此,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结合各专业特点,在传授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知识时,应不断的扩大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加强社交礼仪及各项专项礼仪的培训活动,使大学生尽快掌握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技能,成功融入社会。

(二)倡导先进的文明礼仪教育理念,设置专门的文明礼仪课程。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相比,现代礼仪教育内容更重视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强调和注重人本精神,尊重人是现代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出发点。因此,高校应把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与现代社交礼仪教育内容并重,互相补充,互相协调,这样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文明礼仪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高校应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符合大学生实际状况的文明礼仪课程,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不仅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而且能使大学生掌握和学会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塑造良好形象的技巧。

(三)明确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拓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功能。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明确目标,从教育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出发,注重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及文明礼仪的知行统一。学校应立足于整体培养目标,结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将来所从事岗位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开设相应的文明礼仪课程,进行必须的专项文明礼仪的培训,引导大学生知礼、守礼。通过文明礼仪教育,使得大学生自觉按照文明礼仪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提升内在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实现全面的进步和完善。

三、拓展教育载体――发挥网络载体的阵地性作用

(一)开展校园精品活动,设置校园精品课程,深化文明礼仪教育。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大学生文明礼仪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辩论赛、礼仪讲座等多样化的校园文明礼仪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将活动进行优化,形成高校的精品活动。设置有关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精品课程,配置专业的课程教师进行讲授。将校园精品活动与校园精品课程相结合,使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实现上达到行与知统一的效应,深化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及领域。

(二)发挥网络文化阵地的优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一是在网络文化中大力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中优秀的文明礼仪文化。通过网络,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礼仪文化的精华,有利于抵制文化侵略,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礼仪文化的主旋律,使之在各种文化冲突中激流勇进、屹立不倒。二是造就一批既精通文明礼仪宣传工作又精通网络技术的宣传工作者,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提高文明礼仪素质。培养既精通文明礼仪教育宣传工作又精通网络新技术的双料人才,就是为了利用网络新阵地,更好的进行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三是强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营造和谐氛围。要把网络在线教育和网络离线教育结合起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消除网络世界里的消极信息的影响,时刻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重视自我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自身觉悟

(一)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帮助学生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大学生的主观认识在客观实际中得到检验,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人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效性。

(二)正面引导,建立机制,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一是利用树立榜样及典型,使大学生在言行举止上有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和标兵。二是利用对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力宣传,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熏陶,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三是利用在优秀的文化资源中萃取的先进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境界。

(三)将自我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将自我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日常娱乐、实践及学习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满足学生的需要,使文明礼仪教育时时处处都存在,达到“空气养人”、“空气育人”、“空气指引人”。

参考文献

社交礼仪培训范文6

大多数学生对礼仪的认识了解不全面,有些知道了也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去做调查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一般性礼貌、礼节知识知晓率高,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为178人,占81.9%;对不常用的礼仪知识,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为45.6%,有54.4%的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说明学生对礼仪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和了解。82%的学生注重礼仪,希望自己可以塑造出大方得体高雅的形象;17%的学生选择了视情况而定,重要场合注重一些,平常还是随意舒服。有1%的学生喜欢任我自由。认为提高礼仪修养和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形象素质提升的最有效的途径从调查中可喜的发现,学生非常希望学习礼仪知识,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人数达到183人,占91.5%;认为无所谓的只有2人,占1%。

学生希望边实践边学习礼仪知识希望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占45.5%,通过实践学习的占50%,自学的占4.5%。这表明需要理论与实践基本对半开。学生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在最想接受的职业礼仪教育项目中,学生们基本都选择了人际沟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该项需求占调查项目的70.3%,接受语言表达方面培养的占20.5%。这正是企业选择员工注重的四项能力之一。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较强对一些不良行为表示厌恶的占83%;不仅对不良行为表示厌恶,而且能及时制止的占5.6%,可能是出于个人安全考虑。但大多数学生在表示厌恶的同时告诫自己不要这样做。对于尊老爱幼、维护社会秩序等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学生的正面回答居多。这一点也看出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好的。

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水平,还需要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的形象、单位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等量齐观的。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对公务人员的仪礼形象也更为关注,它已代表了单位形象,展现了工作作风。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在这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该《纲要》还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重要作用。”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加强对职校生的礼仪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提高职校生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的需要。是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需要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行为相关联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包含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以及职业间的关系,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门的礼仪培训,如商务礼仪、政务礼仪、特定职业礼仪等。是职校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礼仪教育可以提高职校生的道德水平。自古就有人提出“德诚于中,礼形于外”,德与礼互相依托、相辅相成。因此,礼仪既是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是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要求人们互相尊重、诚恳、和善、仪表端庄等,而这些都源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礼仪的内涵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进而让学生在交际中自觉接受礼仪的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水平。

课堂学习职业学校礼仪教育可以分三种形式进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开设必修课,条件不足可安排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开设。礼仪学习不是简单的文化知识学习,它需要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师生一起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感悟、运用礼仪。教师可采取模拟训练、案例教学、讲练结合等方式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礼仪系统知识教育重要是在学校里完成的。因此,强化礼仪意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要开展好职业学校的礼仪教育,首先就要开设礼仪课程,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相关的礼仪知识、原则、规范和要求,成为他们今后行为的指南。组织活动可通过组织每周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课、大型集会及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让它们成为学生礼仪教育的阵地。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礼仪教育深入人心。其次,要结合校内校外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可以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如在法定时间里举行升旗仪式,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有礼貌。

社交礼仪培训范文7

学生会是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学生会主席是学生会的核心管理员,学生会主席依据学生会的章程管理学生会各部部长,学生会各部部长对本部门的部员进行管理,具体的管理形式有例会和晨会。学生会主席每周召开部长例会并定期召开全体部员大会,学生会各部部长定期召开部门例会。在这样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学生会干部会对学生会成员的工作情况及时地进行反馈,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予以管理和制止,使学生会各个部员的行为更加规范化。同时,他们也会对学生会的一些重要活动加以讨论和策划,并形成一定的活动方案。此外,在日常管理中,学生会各部门通过晨会时间来和部员进行简短的沟通,如笔者学校公关部早晨七点一刻晨会,生活部早晨七点二十晨会,学习部、体育部和宣传部七点四十晨会。在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各部部长检查本部门成员的发型、指甲、服装,有意识地训练部门成员的站姿,并不时地叮嘱部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礼仪,注意工作时的态度、语言等。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会干部的团队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培养和强化。

二、在学生会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会干部的职业素质

中职学校的学生会都设定了一定的职能部门,如笔者学校的学生会下设生活部、公关部、学习部、宣传部和体育部。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工作职责。生活部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教室内外的卫生情况,并加以记录,每周将各班所得分数上报,计入各班六项评比分数;公关部的主要任务是设置各班的值周岗位,制定各个岗位职责,并在各班值周过程中加以巡视、检查、记录和评分。学习部的主要任务是每天早晨进入各班教室检查各班出勤情况以及各班早读的安排,并根据检查的情况进行记录和评分,分数计入各班六项评比的分数内;宣传部的主要任务是张贴横幅、设计板报,并适时地根据需要做相应的宣传工作;体育部的主要任务是协助体育老师组织课间操,并安排同学在课间操时检查各班学生的出勤情况以及做操的具体情况,也相应地做出评分,并将分数计入班级的六项评比之中。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会各个职能部门为了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在各部成员自律的基础上,在与不同班级的同学、老师交往的过程中,完成了各项数据统计任务,各部再将所得数据比较规范地记录在各项统计表上,加以总结和汇总,最后将各班得分计入六项评比,每周向全校师生公布,使各班老师和同学明确本班在哪些地方做得较好,在哪些地方尚需努力,从而比较有效地参与了学校对班级的管理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精神(包括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职业能力(包括执行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三、在学生会的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会干部的职业素质

中职学校的学生会除了日常工作以外,每个学期基本都要搞一两项主题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会、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在主题活动中,学生会干部首先要一起讨论活动的方案,将方案制定好以后,要和学生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以确定活动的时间、人员、活动场地等。然后按照方案的安排、发出活动的倡议,进行相应的宣传,组织特定的人员,在特定的场地,运用需要的器材等,具体实施主题活动。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会干部再总结、回顾、反思整个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干部的职业能力得到了比较全面的锻炼,职业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他们会认识到,要想完成一项主题活动,需要团队中的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为了使活动得以顺利推进,他们需要斟酌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需要和其他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需要在必要的时候求得支持和帮助等。每一次主题活动,都是对学生会团队内部各个学生会干部的能力素质的检验和集中展示,他们也在一次次主题活动中由青涩逐渐走向成熟。所有这些都将为他们求职的历程以及就业以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中提升学生会干部的职业素质

学生会干部的成长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会干部自己意识到自身的素质需要提高,有进入学生会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会干部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帮助他们成长,原因如下。目前进入中职学校的职高生,初中学习成绩大多比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来学校消磨时间、混文凭的学生大有人在。在历年的就业推荐中,部分“优秀”毕业生因为沟通能力低而屡屡失败,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因为不会处理团队关系而困惑重重。他们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观点的能力,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的能力,以及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等均有待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书写作能力也比较欠缺,具体表现为语句不通顺,前言不搭后语,错别字较多,不会写计划、总结、通知、请示、活动方案、竞选稿等。他们的礼仪素养不容乐观,社会公德观念淡薄,不懂得礼仪规范。他们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不注意个人卫生,衣服、袜子、鞋子、头发等不勤洗、不勤换;不讲究公共卫生,随便乱吃、乱吐、乱扔等;不注重塑造自身形象,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不会使用礼貌用语。基于这样的现实,新任学生会干部存在自身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而且他们很少有在班内及校内担任过干部的经历,他们不知道怎样担任班级干部,更不知道怎样担任校学生会干部。他们见到老师、学长不知道打招呼;在办公室内不懂得与老师沟通;在工作上能力不足,对所处的位置不了解,负责的部分不明确;不懂得如何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与配合。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个人素养等都很欠缺。进入职校,他们面对学生会这样一个团体有参与的热情,但能力不足,素质有待于培养和提高。为了使学生具备胜任学生会工作的基本素质,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笔者认为可对学生会干部进行如下培训。

1.学生会各部门面向全体成员的业务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会各个部门审视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加深对本部门工作任务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各部门之间加强了解和沟通。

2.文书写作方面的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使学生知道如何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会议通知、会议记录、活动方案、倡议书,竞选稿等,从而使自己的工作书面材料完整。

3.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使学生掌握完成学生会工作必备的计算机能力,如数字的录入和统计、文档的录入,建立博客、制作视频相册、截图等。

4.文明礼仪方面的培训对学生的站姿、坐姿、走姿等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内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文明语言,尊敬师长,注意公共道德,讲究公共卫生等,以提升学生会干部的个人形象,增强他们的文明礼仪素养。

社交礼仪培训范文8

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礼仪素养;现状;提升措施

一、开展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是礼仪大邦,文明古国。孔子在《论语·尧曰篇第二十》中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在《荀子·修身》中说:“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浅,国无礼则不宁。”古人从不同角度把做人、做事、权力甚至国运等与礼仪联系起来,深刻地反映了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礼仪教育实质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的一门学科。人存在于这个社会,就是社会人,要学会与人相处才能在这个社会里生存。而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受到父母及家庭过多的呵护及溺爱,导致他们不会关心人,甚至不会尊重人。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礼仪课程教育可以有效地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要通过礼仪教育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形体与内在兼修。形象是当今社会研究核心的问题之一,可以说一个人的形象反映了这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状态。良好的形象能给人带来较好的发展,直接决定能带来多少效益,甚至是决定财富的多少。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前夕初遇招聘单位,其形象直接关系到是否能被招聘单位聘用。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而良好的形象取决于良好的礼仪教育。各高等职业院校应尽快将礼仪教育纳入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规范的言谈举止,培养优雅的气质,促进师生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社会风气。

二、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现状

(一)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较低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明素养程度较低,不文明现象频发。主要表现在:行为举止方面,言语粗俗,动作粗鲁,脏话脱口而出。有些学生甚至正面遇到教师,连招呼都不打,形同陌路;上课迟到早退、睡觉、吃东西、玩手机、聊天,下课在楼道里大呼小叫,在教学楼内吸烟;衣着上,喜好穿奇装异服,穿衣不分场合,校园内甚至可见穿睡衣出行的学生。女生浓妆艳抹,男生头发染成各种颜色;食堂用餐不排队,花钱大手大脚,互相攀比,铺张浪费,每天食堂倾倒的剩菜剩饭看着就让人心疼;卫生上,寝室环境一塌糊涂,女生寝室到处都是散乱堆放的衣物和各种化妆品,男生寝室鞋子、袜子随处扔,吃过的食物残渣到处都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现象频发;对于学校公共设施,任意毁坏、涂抹,不懂珍惜和爱护。教室墙面上有涂鸦的痕迹、有脚印。有些学生甚至考试前一天去考场把作弊用的内容刻在课桌上或是墙面上。某高等职业院校在一次考试巡查过程中,发现此现象严重,临时决定上下两个相近楼层互换,但桌面和墙面的损伤却只能靠后期学校重新修葺来补救。还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人际交往,不懂得理解别人,不能和其他同学和谐相处。辅导员每学期都要处理很多学生换寝室申请,理由多为与室友相处不融洽。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大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也影响了校园的文明环境。

(二)高职院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钱颖一教授在《中国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不了真正的“人”,“杰出人才”又从何而来》一文中认为,教育对人的素质培养和人的价值塑造以及对文明社会的建设更为重要,而人的素养的“均值”低却“方差”大,是中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掣肘”。高职院校是培养高质量工匠的摇篮,承担着未来工匠培养的重任,优秀人才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能,还需要具备完善的综合素养[2]。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只重视培养技能型人才,忽视了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也主要以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知识为主,礼仪方面的课程设置较少或是根本未纳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即使是一些旅游类高等职业院校,也是简单开设一门礼仪课程,而且多为先修课或公选课,安排的学时也较少。因此,导致学生对礼仪课程重视程度也不高,学习礼仪知识缺乏积极性。这不仅对高职课程教育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对学生后期在社会中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忽略了企业、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是高级应用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有熟练的理论与操作技能,而且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何为师?答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为师者,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然而相关调查显示,教授礼仪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些高职礼仪教师多为兼职教师,他们并非科班出身,既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培训,也缺乏实战经验,自身也缺乏儒雅脱俗的气质,由此造成一些高职学生尽管了解和掌握了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获得了一定的荣誉或奖励,但在理解生命的美好、对审美的欣赏、对人的包容等人文情怀方面的能力却表现匮乏[3]。由于一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没有参加过专业的礼仪教育或培训,只以书本或是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学依据,他们缺乏礼仪专业知识的储备,从而导致讲授的内容过于理论化且过于肤浅。教学方法传统而单一,不能与时俱进。内容枯燥无味,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据调查,一名教师,一名受学生喜欢爱戴的教师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该教师能很好地将知识以不同有趣的形式讲授出来,而不是照本宣科。一个只会讲理论的教师,决不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升高职学生礼仪素养的措施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教育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立足社会发展和高职生的实际特点,积极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礼仪教育,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4]。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礼仪教育。

(一)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传播活动,如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在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做展板宣传、班级乃至全校形象大使选举,也可以通过开展辩论会、演讲会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高职院校可定期开展礼仪相关的讲座,努力做到礼仪普及到“全民”。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礼仪的重视程度,不断扩大礼仪的影响力,让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感染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启迪和熏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言谈举止,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礼仪教育要纳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纳入礼仪课程。把礼仪课程与专业课都纳入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的范畴,并加入礼仪相关的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培养高职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与人文素养。礼仪教育是门大学问,礼仪教育要深入开学第一课及就业前最后一课。教会高职院校学生“如何做人”是第一步。首要问题解决后,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要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会尊重人、诚实守信,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更加积极地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在针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培训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而对于礼仪教育来说,作为高职院校当中极为重要的课程教学形式,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需要将礼仪方面的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5]。最后一课以求职礼仪中的职业礼仪为主,如社交礼仪、接待礼仪、宴请礼仪、涉外礼仪等,使即将毕业的学生尽快进入求职状态,迎接他们职业生涯的开始。高职院校要为提高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物质保障,比如建立形体室、建立礼仪模拟实训室等,并配套相关的礼仪训练设备设施。其次,高职院校要对不同专业开设有针对性的礼仪课程,比如酒店管理专业,应开设酒店管理礼仪课程;社区管理专业开设家政礼仪课程;航空乘务专业开设空乘礼仪课程等。高职院校除了在各个专业中开设礼仪课程,还要保证礼仪课程的课时量,让教师和学生感受到学校对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且不同的专业要选取适用的教材,教材可以是部编教材,也可以是组织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总之,选取教材要以学生愿意学、容易接受为基本原则,还要符合专业特点,并且以实践性较强的教材为主。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和改革礼仪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将日常礼仪实践部分与礼仪知识笔试部分集合考查,给出礼仪课程的最终成绩。实践考核包括场景礼仪模拟、案例分析及课堂、课外日常行为考查等。笔试考核主要测试学生对礼仪文化、常识、注意事项等知识的识记[6]。

(三)礼仪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等职业礼仪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和礼仪合并后的产物。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而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是操作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两者的结合必然重点强调的是实践性和操作性。礼仪作为行为规范与人们的日常息息相关,单纯理论上进行讲解,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很容易理解。但让学生在实际中能应用自如,展现所学的礼仪修养却很难。因此,礼仪教育要坚持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实践进课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防止课堂教学的纯理论化。应将实践融入课堂,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实践形式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探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力求营造一种愉快的教学气氛,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礼仪水平。2.课内活动向课外延伸成立礼仪社团,可以将课上与课下礼仪教学有效的衔接起来,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礼仪的实践性,将礼仪真正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中。社团由指导教师指导,选出社长、副社长负责社团日常运行。社团定期举办各种礼仪相关活动,如举办“礼仪形象大使大赛”,通过初试、复试等形式选举礼仪形象大使。指导教师要对每位选手进行礼仪形象指导,提醒、指正问题,促使学生通过参赛获得较好的礼仪习惯。社团可以开展例如“文明礼仪周”“礼仪知识问答大赛”等活动。社团还可以承办学校内的各种接待活动,统一着装,并负责各项活动的礼仪接待,如每年学校的毕业设计展都会需要大量的礼仪接待人员,此时就是社团发挥作用的最好时机。社团还要参加社会实践,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早点接触社会,检验其学习礼仪的成果。例如,江苏某高职院校每年都会选派礼仪社团的学生参加当地大觉寺的素食节,为该活动做剪彩、客人引领、讲解等礼仪服务工作。普及礼仪知识到班级,举行礼仪主题班会或晚会,学生可以以相声、小品、歌舞、表演等形式展现礼仪内容。这种形式能容易让学生理解礼仪的含义,使学生将礼仪知识转换为一种习惯成自然的潜意识行为。

(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礼仪素养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人,应重视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为学生起正面表率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例如,男教师不得在学校范围内吸烟,要深信行动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为学生起表率作用。努力做到妆容得体、发型得体、衣着得体、举止得体,应从内而外地散发自信、高雅的礼仪气质,进而熏陶并促进学生改掉自己失范的礼仪行为。针对师资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应根据在校学生数量,招聘一定数量优秀的礼仪教师,同时对这些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进行培训的人员应该是知名的专家。同时,与专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平时多举办礼仪课程相关的讲座。在师资方面,除了确保有充足的优秀礼仪教师之外,还要对礼仪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善,以此增强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礼仪的兴趣[7]。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礼仪教学视频、礼仪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礼仪知识。还可以借助各种在线实用技能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腾讯课堂、云课堂等。将礼仪课程录入平台,让学生随时观看、讨论教师分享的各种教学资源。另外,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拍摄的礼仪训练内容上传到平台,教师可以点评打分,同学间也可以互相点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