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传统文化范例6篇

青年与传统文化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1

关键词:孝文化 思想教育 敬养父母 和谐

孝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它是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孝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家庭关系的和谐以及经济的平稳发展。当前,我国积极的弘扬和谐社会的构建,青少年作为学生群体,对传统孝文化的吸收具有现实意义,在学校的思想教育中植入我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开始重视孝文化,并在日常的生活中能践行孝文化的精髓,共同推进我国孝文化的构建,保证孝文化和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相辅相成。

1、学校应该把孝文化纳入德育教育体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不息的品格

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被阻断了半世纪之久,所以当前学校很难寻找到相应的母体来吸收成功的教育经验。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接班人,增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我国长远的发展,保证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对于此,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德育的普及。因此,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特性转变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讲解一些孝义人士的具体事例、开设主题班会、播放影片、以歌唱比赛的形式演唱孝义歌曲等,这些丰富多样的德育方式都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传统的孝文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孝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其二,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构建来加强学生的孝道。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并潜移默化的净化学生的心灵,其中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就能让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孝道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也是塑造健康人格的根本要求,所以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应加强“感恩”的宣传。总之,通过学校的途径来增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提升青少年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品格。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精神来引导青少年意志的形成,反映了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让青少年懂得热爱生活和敬畏生命,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树立奋斗目标。

2、家庭中应该把孝文化融入到日常言行中,有利于培养子女的敬养意识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应仅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应关注女子的品德教育,因为只有平品德高尚的个体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通过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能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身上具有敬养父母的责任,增强青少年为家庭,为社会的责任意识,所以父母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父母应该主动的和子女解决代沟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家庭中,“代沟”成为了父母和子女之间最令人手足无措的问题,父母为了子女奉献出自己的所有,但得到的却是不尽人意。探究其根源,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子女对孝道的认知,只有让青少年知道自己应该对父母尽孝道,尊敬父母才能让他们主动的去亲近父母。但当前很多青少年学生都严重缺失孝文化的教育,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出现伦理观念薄弱,缺乏责任感,这样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行为意识上较为自私自利;其二,父母可以定期带子女去参观我国的名胜古迹,通过旅游的方式让子女吸收孝文化的精髓。因为我国有很多古老的名胜古迹上都有宣传“孝义”的内容,还有一些地方还保留了孝子的庙观、碑林等,这些深厚的文化古迹都能作为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实现德育的目的。另外,父母还可以借助红色旅游资源去参观博物馆等,表达自己对先人的缅怀和憧憬之情,以此来增强青少年的敬养意识。

3、社会应该大力提倡习俗文化弘扬孝文化,有利于青少年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璀璨结晶,是中华民族团结与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涵盖着思想价值观念、道德礼仪规范等内容,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着巨大的作用。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源泉,民族复兴归根结底要靠青年的振兴,青年的振兴必然会带来国家的振兴,所以笔者认为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赋予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培养出具有中国气魄与中国气派的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输送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新的力量。

一、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施现状

2007年团中央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随之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相继部署青马工程,目前各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且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高校青马工程实施逐步呈现出培养模式制度化、培养途径多元化的特点。

有些高校是团委、党校、学工组织联动实施,切实保障青马工程的顺利进行,有些高校是党委直接部署工程实施,比如长春师范大学党委自2012年5月启动“百优青马工程”,以信仰教育为核心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二二三七四”的育人新模式,为新时期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有益探索;另外,一些高校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方式与途径进行不断创新和丰富,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其中理论学习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概念,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志愿服务、挂职锻炼和素质拓展等,使大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成果显著,高校在不断丰富培养途径的同时却忽视了培养内容的与时俱进与创新发展,无论是采取常规的课堂手段教学抑或是搭载新媒体网络平台进行教育,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内容都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从毛泽东思想到系列讲话精神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足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滋养源泉,所以高校青马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在培养内容上注入中国传统文化,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具有中国气质和中国做派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注重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各种社会思潮林林总总、良莠不齐,相互激荡,这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极大冲击,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然而大学生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现象不时出现在社会中,所以立足于国家与民族的实际,有机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注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当中,以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规范大学生的行为道德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东西方文化和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大学生整体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较低,第一,很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很少有大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经集,并且逐渐对其失去兴趣;第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较为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强、诚信、明礼、勤俭、爱国、仁爱”等优秀道德品质在大学生群体中日渐式微;第三,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不足,对西方外来文化缺乏辨别能力,过度关注西方节日,而忽视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因此,对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有效推动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所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灵活改变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沃土,同时也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精神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规范等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积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具有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凝聚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每一次危难的历史时刻,中华儿女都怀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彰显出中华民族的自尊与自强,归根结底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凝聚,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①古代先贤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悲壮,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再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精神的表达,近代以来有谭嗣同为变法图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献身以及宋教仁为民主共和的牺牲,“五四”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强盛与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凝练的“五四”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传统革命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力量。所以,在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时,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一代代先辈的英勇事迹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和影响,使他们深深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断提升大学生对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认同,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凝聚民族精神、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我国传统文化关于道德的理论学说十分丰富,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思想信仰、人际关系及人格品质等方面进行探讨。第一,儒家学派创始者孔子主张“杀身成仁”,他的集大成者孟子强调“舍生取义”,又比如贾谊的“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尽管他们的主张有其阶级局限性,但是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要求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坚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信仰,明确自我价值,使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仁爱”,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观点在压力较大的现代社会中有利于人们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大学生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宽广的胸怀应对一切事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古代先贤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观点能够有效指导人们的行为规范,对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以及道德境界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传统美德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具有极大指导作用。

(三)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能移植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土壤和思想基础,培育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要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立足点,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集合起来,使学生知荣辱、明廉耻,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具有巨大推动作用,高校在青马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有责任教育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下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高校要转化培养观念,不断更新培养内容与方式,在培养过程中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

(一)有机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要有机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方面要不断充实培养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融入培养内容中,以此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培养方式,通过讲座、论坛、诗词朗诵比赛等方式使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强化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部分高校在青马工程实施过程中会建立专题网站和微信平台,定期向大学生推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网络化培养手段,鉴于此,在青马工程专题网站和微信平台可以开辟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栏目,利用信息网络的及时性,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向大学生推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宣扬,使大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习俗,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要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并且在培养过程中有机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在青马工程实施过程中,高校党委要担负起领导核心作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冠之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大学生讲好中国历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使大学生经过青马工程的洗礼成为一名具有坚定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必须明确的是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确保青马工程实施的社会主义方向下,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与繁荣。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3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个性特征培养

青少年足球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而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不单单是简单的足球技术的训练,青少年的个性特征直接影响到成年后比赛场上的意志品质,赛场上运动员的自觉性、勇敢、果断、坚韧、自制等特征也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中外传统文化的差异,造就了运动员不同的个性特征,而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严重阻碍了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良好个性特征的培养。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合理地扬弃,培养青少年运动员良好的个性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它所表现和提倡的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行为追求,以礼待人、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三思内省的修养目标,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等等,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但是,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很多方面强调重伦理,倡中庸,轻竞争。事物的发展在于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没有发展,竞争更是竞技运动的主要内容,“倡中庸、和为贵”同时也扼杀了我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创造精神和竞争意识,“重礼让、轻竞争,重群体、轻个体”的思想与竞技体育强调的竞争、个性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是冲突的,从而抑制了个人在体育比赛中的创造性。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有些方面强调重文轻武,“静”不主“动”,而体育运动则强调以动为主,提倡尚武精神。显然,很多方面是与现代体育精神相违背的。

2.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个性特征培养现状

个性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和统一的心理品质。个性特征培养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不追求个体发展的近期效果,而注重长远发展,因此应该把对个体日后有重要影响的独立性、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品质的培养作为教育重点。中国球员在场上表现得灵气不足,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场上创造性不足。个性特征的充分发展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精神和提高创造能力,因此充分发展个性特征是促使青少年成才不可缺少的条件。任何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比赛的压力、环境、紧张程度都与训练不同。与其他项目相比,足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具有更为明显的非同一性。足球比赛场地较大,技术动作的变化性和随机性强,战术变化复杂,这些要求运动员在高速对抗中能快速做出正确反应。因此运动员是否具有独特的技术,能否在紧张、复杂的比赛中创造性地发挥往往决定着比赛的胜负。

中国足球自进入职业化至今,整体实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的青少年训练体系不完善。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飞速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个性特性的培养已成为足球运动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在日趋激烈的运动竞赛中,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认识上偏差,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很少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个性特性的训练,一味强调身体及技战术的训练。训练都是同一内容,球员被动接受和一板一眼地完成教练员规定的动作和套路。在教学比赛中,很多教练员把打整体放在首位,没有形成鼓励青少年运动员利用个性特征创造性发挥的氛围。通过对其赛场上个性特性的观察,运动员大多数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成熟、容易激动,思想僵化、思路不开阔、做事缺乏探索求新的精神,独立性不强、喜欢依附于他人,自制力差、对自己的要求比较松懈,个性特征表现明显不足。

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个性特征培养的影响

首先,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个性特性深受几千年封建宗教思想和儒家文化影响,形成了刚柔相济、外圆内方、和谐中庸的东方文化特点,崇尚“和谐”、“恪守中道”、“不为人先”,追求“和为贵”、“尊共性抑个性”、“中庸不鼓励冒险”,表现出安于现状、不相竞争、得过且过的文化个性特性。这种特性影响造就了足球运动员的一些负面个性特性,例如嫉妒、怕出风头、谨小慎微、不敢担当,追求四平八稳。这种个性特征在足球赛场上的表现就是勇猛不足,争抢不积极,保守怯懦,不敢越雷池,没有自信,与西方足球理念追求的强烈刺激性的运动风格有很大差异。

其次,中国的文化传统还强调群体意识,忽视个体,轻视个体权利。虽然改革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但血液里流淌的中国儒道文化依然顽固地主导着中国球员的心理个性,进而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中国足球在面对激烈的身体对抗时,一方面想突破文化教化的“温文尔雅”,一方面由于多年自我意识个性培养的缺失,依赖心理强烈,因此其场上风格非常尴尬。中国足球一直想通过聘请外教来改变中国足球的风格,但屡屡的失败表明,中国足球风格的改变还要从青少年抓起。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显著特征是重视个性特性中的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注重分析思维。不同的思维定式会产生不同的足球理念。在直觉思维的判断下,中国足球的理念经常是“重球轻人”,重点在“球”上,因此,比赛时的焦点大多集中在“球”上,进攻和防守套路很少根据队员不同的个性特征制定,进攻时照本宣科,没有特点和灵气,防守时又经常在重大比赛关键时刻漏防了对方最危险的球员,以致铸成大错。在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下产生的理念是“人球并重、更重人”。重点是把“人作为施动的主体”,把“球”作为受动于主体的客体,一切技术和战术的应用与发展都围绕“人”进行,根据队员的不同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比赛技战术,在赢得比赛的同时,还培养了很多特点鲜明的足球超级巨星。这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差异,更是我国足球理念和西方足球理念的差距。

4.结语

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下的儒、释、道文化中的糟粕严重地阻碍了对青少年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培养。因此,在汲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的同时,对待西方文化要批判地学习并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体育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建立现代社会需要的新文化,为培养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良好个性特征服务。教练员在教的同时,还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切实提高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谧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校教育之思考.考试,2011,(6).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4

全球化、国际化的浪潮带来的异国文化形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与国内产生交融与冲突,异国文化在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增添活力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具有对新事物吸纳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优点,同时还具有不成熟、敏感性、躁动性、缺乏思维深度等缺点。面对全球化与国际化产生的庞大的、多元的、难以分辨其良莠的信息,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大学青年文化展现出世俗化倾向、双重性与矛盾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等特征,给高校人才培养、大学青年文化建设带来了极大挑战。

(一)大学青年文化的世俗化倾向

全球化与国际化促进了文化传播,同时网络化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扩展了信息传播渠道,网络以其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逐步改变着大学生群体的学习、交往与生活方式。在市场利益驱动下,各种消极文化、不良信息与风气借助各种途径和手段传播,对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如精神品质弱化、审美水平低俗等,其文化价值呈现世俗化的特征。“大学青年文化价值上的世俗化主要表现为: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变;价值取向由重视理想信念向重视世俗功利转向”。具体表现为:生活方面赶潮流,盲目攀比,性观念解放,追求快餐文化,由高雅精神追求转向关心自身切实利益;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片面追求知识的实用性,人际交往存在功利心理等。

(二)大学青年文化的双重性与矛盾性

大学生青年群体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夹击之中,既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外来思想观念的冲击,充满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使大学生行为表现与价值取向不相容,表现为既批评、抨击现实社会,又停留在责任意识淡薄的旁观者身份上;积极进取精神与依赖性、懒惰、拖延并存等。大学青年文化的双重性与矛盾性,使其处于一种瞬息万变、飘忽不定的状态中,外界新事物传入带来的各种“热潮”迅速崛起,但又迅速趋向冷淡。

(三)大学青年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

全球化的浪潮带来多种文化、多元价值,给大学青年文化群体各种视觉、听觉的冲击,同时也对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认同产生冲击。由于大学生青年群体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其思维深度不足,对外界新鲜事物具有盲目性,加之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不少大学青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落后腐朽的文化,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故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极力批判,对西方文化全盘接受、极力推崇。

二、加强大学青年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教育对大学青年文化的选择

教育过程就是一个文化选择的过程,针对大学青年文化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教育要加强对大学青年文化的选择功能。教育对大学青年文化的选择也就是对文化精华的自动撷取与提倡以及对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排斥,以引导大学青年文化的健康发展。高校通过教育对大学青年文化进行选择,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其文化进行一定的吸纳或拒斥,吸纳青年文化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增强对青年群体积极的价值导向,拒斥与民族文化精髓相悖的低俗文化以减轻大学青年文化对大学生发展的危害。

(二)积极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网络

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秘性、多元性等特点,迎合了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青年群体的心理需求。当前网络文化不仅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针对网络文化中消极部分必须加以审查和清理,避免西方价值观念、文化理念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以及对大学生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的误导。此外,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如激发大学生生活热情和审美情趣的娱乐活动,激发大学生求知欲望的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以引导大学生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行为取向等。

(三)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5

对当代青年实施传统教育的主要原则有三:1.传统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相结合.2.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3.坚持“大传统”教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方法有四:1.寓传统教育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2.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3.寓传统教育于大型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之中.4.寓传统教育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关键词:传统教育原则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青年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对当代青年的历史传统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由于过去长时间的政治运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摧残和“反传统”教育,把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置于与传统隔绝的状态,这种消极影响至今还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留有“阴景”.同时,刚刚恢复的传统教育,虽然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好的作法和经验,但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社会性传统教育机制和系统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传统教育在总体上还存在着薄弱现象.为此,作者在总结、借鉴国内外传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当前我国青年传统教育的指导原则和一些可行性方法,谈一点意见和建议.

一、对当代青年实施传统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传统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相结合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对青年实施传统教育,必须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只有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才能保证传统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够帮助青年人明辨是非,区分出传统文化的优劣精糟.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传统教育就势必陷入盲目,甚至误入歧途.但是,四项基本原则是在我们的国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脱离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失去贯彻和坚持的深厚土壤.所以,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与传统教育既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也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二)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

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广大青年中坚持和发展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不能忘了民族的“种”,断了民族的“根”,而且还要在吸收运用中更加民族化.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越是民族的才真正是属于世界的.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施传统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批判与断承的关系,剔除封建糟粕,吸取民主精华;(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超越;(3)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关系,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积极吸收消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使其融汇于中华文化之中;(4)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为发展现代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上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教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同时,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的命运和未来延续问题也找到了比较圆满的答案.

(三)坚持“大传统”教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所谓“大传统”概念应该这样理解:从纵向观察,它不仅包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①,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包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在中国现当代所形成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从横向上观察,它不仅包括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也包括墨、道、法、释等诸子百家的传统思想;不仅包括传统哲学、伦理、宗教,也包括传统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作为现实的教育活动,必须首先树立“大传统”观念,把在中国历史上所形成并延续下来的所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都要系统地整理、挖掘出来,让当代青年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中吸取全面的营养.然后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突出两个重点教育:

重点之一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教育.深厚悠远、包罗宏富的儒家伦理思想,主导了漫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浸润和滋养了二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代表了东方传统伦理精神的特殊方向与价值取向.儒家伦理文化关于社会、人生与家庭的道德范畴与修养方法的许多思想,经加工改造后对当代青年卓有教益.

重点之二是革命传统教育.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包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生活和革命事业的的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严守纪律、自我牺牲、顾全大局、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德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光荣历史,闪烁着时代的光辉,“至今仍然是我们保持革命本色、拒腐防变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可靠思想屏障.特别是在无数革命先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荡气回肠,感人涕下,永远是我们学习、敬仰的楷模.”②

传统教育是我们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不从大传统观念出发去考虑问题,很容易使传统教育因缺乏立体感而显得支离破碎.如果过份强调大传统教育而忽视突出重点,就会使传统教育因不得要领而流于空泛.两个重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在大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就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能将青年传统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强化效果.

以上三大原则是我们当前在实施青年传统教育工作中应当时时把握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教育属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领域,还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如教育与青年特点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等.把这些一般性原则运用到青年传统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二、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方法

加强当代青年传统教育的任务十分明确,指导原则亦已拟定,那么,教育效果就直接取决于我们在施教活动中采用何种相应方法、方式和手段.曾形象地把工作任务比作过河,把方法比作桥或船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③正确的方法来源于社会实践.在传统教育的方法、方式上,理论界和全国各地以至于国外都在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实践中,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本文的总结归纳提供了现实的素材.

(一)寓传统教育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

社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与舆论导向,对青年接受传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务之急的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构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借鉴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机制,确定共享的文化传统认同及其时代价值系统.明确提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并把它推向社会,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判断标准,从面形成繁荣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向国民提出的“五大共同价值观”④的作法,值得借鉴.要加快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和市场运作规范,建立必要的宣传、整理、奖惩、调控、保护等综合性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出版界有计划地组织力量系统挖掘、整理、撰写、出版正面引导传统文化的书籍和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影视、戏剧界要改变重“宫廷戏”的作法,把能够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故事,经过提练、加工和艺术包装,不间断地推向文化市场,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愉快地鉴赏文艺作品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达到传统教育目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顿和管理好文化市场,大力支持、奖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和介绍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严禁那些充满色情、暴力、凶杀、迷信等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流传社会,毒害青年;全社会都要注重对各地历史文物、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的精心保存、维护和开发,搞好定点德育基地的建设,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游览,再现它的宝贵价值.

(二)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

大、中、小学校是集中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我国各级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对青少年学生“德”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我们理解这个“德”的培养基础和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灌输、培养、训练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再融入现代道德意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身上得到继承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化,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以学校这个专门场所对学生施加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具有其他任何场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地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各科教学计划之中,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使传统美德教育与其他各项教育互相交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方式很多,比如开设专门的传统美德课或知识讲座;举办弘扬传统美德的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校园建立德育基地,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请当地的老将军、老八路到校内作革命传统报告;强调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日常训练,实行严格管理和操行评定等.

这些作法总的来说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但问题在于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这个重要方法及要求,在一些教育管理者思想上还没引起真正的重视,没有形成广泛的自觉意识,致使一些很好的传统教育形式成了应景、应时之作而流于形式主义.这些活动的开展还缺乏系统性、目的性和创新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学生往往是迫于压力被动参与,使教育效果无形中受到抵消.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出学校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还有待于施教者进一步的努力和探讨。

(三)寓传统教育于大型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大型群众性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吸引青年职工和学生参加其中,经受锻炼和陶冶,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是新形势下加强青年传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这种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主题鲜明,有严密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形式新鲜活泼,强调青年人自觉自愿地参与.

近年来,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委和部分省市在青年中提出并尝试开展了此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比如,由团中央、国家教委联合推出的、从1993年开始启动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活动;上海市从1982年起在广大青年中开展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从1994年始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⑤所谓“五心”,内容是“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这项活动开展后,立即得到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五心”教育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撼和广泛的共鸣,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及时回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教育的突出优点是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机地衔接起来,找到一条崭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德教育途径.事实证明,“五心”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这种方法的运用是成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四)寓传统教育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地传承时总是带着浓郁的地方乡土特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地方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积淀着丰富而又有个性的文化遗产.各地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吸收利用本地先贤们创造的文化成果,注入时代内容,加以更新提高,用以鼓舞、激励和教育当地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为地方性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这方面,我们发现湖南省岳阳市的一些作法⑥值得借鉴和推广:全面修葺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开辟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园地;继承民间优秀传统习俗,开展独具匠心的文化娱乐活动;锤炼历代先贤和革命前辈的思想精粹,铸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精神;挖掘从古至今的地方传说和史实,酿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这些作法系统而具体,切实可行,把它移植过来,用以加强青年传统教育,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今后各地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时,应充分挖掘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做不仅会强化青年传统教育的效果,而且还会使精神文明建设因独具地方特色而充满无限生机.

注释:

①《选集》合订本,第499页.

②迟浩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人民日报》1995年8月10日.

③《选集》合订本.第125页.

④“五大共同价值观”的内容: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助,尊重个人.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上述内容是经过新加坡大众认真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颁布实行的.这五大共同价值观渗透了东方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对新加坡本土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6

关键词:生态 人文青奥 跨文化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倡导我们要发扬奥林匹克精神,他认为:“体育不只是肢体运动,更应该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和教育青年”。而青年奥运会(以下简称“青奥会”)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至今,应运而生的一项新赛事,它充分体现了深远的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内涵,注重运动的文化和教育功能,让更多的青少年获得参与奥运的机会,同时,通过青少年亲身参与奥运,进一步感受奥林匹克精神,领悟奥林匹克思想的真谛。此外,丰富多彩的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融也促进了青少年选手对不同文化认知,进而获得感悟各种人类文明的机会,这样既能够增进不同肤色的青年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谊,也能够较好地淡化竞争意识,强化该赛事的国际性,进行更好的世界公民教育。

2014年的青奥会即将在南京隆重开幕,届时,全世界青少年将齐聚金陵,共同参加这场盛大的体育赛事。南京也将在大赛期间,向世界展现博爱之都的风采与魅力。本届青奥会将秉承“人文青奥、绿色青奥、活力青奥”的理念,将“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作为本届青奥会的口号,用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精神,将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们都集合起来,并为他们而欢庆。南京青奥会将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在年轻人之间提升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2014年的南京,也将在节日般融洽欢快的气氛中和世人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它将在奥林匹克发展运动中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成为能代表国际最高运动水平的赛事之一。

一.人文青奥的生态解析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人类社会的进步, 始终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然而, 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 加速了我们利用资源、开发地球的速度, 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对愈演愈烈的环境恶化现象,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有一部分悲观主义者对人类和地球的未来产生了很深的忧患意识。正是由于生态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将这种忧虑映射到了各个层面,而体育赛事成为了极赋有感染力、受众最为广泛的生态教育模式。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加深了世人对生态环境的密切关注以及生态体育观念的日益凸显,向人们表明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核心在于生态体育,即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活动,它的时代主题是和谐与发展。众所周知,第一届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0年8月14日到8月26日在新加坡共和国首都新加坡城举行,作为第一届青奥会的承办国,秉承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把环境保护作为核心价值的习俗,新加坡成功举办了兼顾环境保护与体育事业共同发展的一届青奥会。新加坡以“绿色青奥会”为主导思想,在对青奥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努力落实低碳环保,保证了比赛相关设施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了周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以后的青奥会举办国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前车之鉴,2014年南京应借助青奥会之机,以城市人文自然风景为特色,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南京市民的公共道德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改善城市人文环境,提倡青少年对生态奥运的理解与传播,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和文化氛围,提升南京的体育软实力,更加凸显生态奥运的理念。

无论从秉承生态奥运理念,还是在青奥会的举办要求中,我们不难看到:1.国际奥委会文件要求一个国家和某一个城市申办和举办青奥会,举办城市需要用现有的体育和文化教育设施,不需要新建设施,尽可能减少对城市市民生活的干扰。2.国际奥委会文件特别强调文化教育生活和体育竞技同样重要,并完美融合。青奥会应回归奥林匹克精神,呈现出独特的魅力。3.青奥会设想是基于青少年,为了青少年,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理念,使之成为青少年的共同理想;树立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榜样,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参与、互动、共享氛围中快乐地成长。4.具体表现在城市举办、文化教育计划、适应青少年的竞赛项目和规则等方面,其宗旨是突出世界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人文青奥与跨文化传播

(一)人文青奥的理念与传承

“人文奥运”的理念是北京奥运会留下的宝贵的奥运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经过百余年的冲撞与融合的结晶。因此,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和传承“人文奥运”理念。

众所周知,南京被誉为“博爱之都,人文江南”。有着距今50万年的人类文明史和1000多处文化遗产。人类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南京这样的“六朝古都”也孕育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它们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积淀深厚,博大精深,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南京也正因此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和独特地位,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傲然跻身于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文之都。南京在举办青奥会的过程中应根据青奥会的文化需求,结合自身文化特色,提炼南京乃至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元素,并创设各种有利于文化元素融入和传播的活动形式,为文化的传承提供载体和舞台。

秦淮河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化,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流入城里的内秦淮河东西水关之间的河段,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誉。两岸全部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飞檐漏窗,雕梁画栋,画舫凌波,桨声灯影,加之人文荟萃、市井繁华,构成了集中体现金陵古都风貌的游览胜地。秦淮文化的历史底蕴丰厚,历来为世人瞩目,几经沉浮,它曾一度成为文人墨客幽然怀古之地,谁也没有忘记它虎踞龙盘的雄姿。尤其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以来南京城里的风风雨雨,成为南京历史文化中最令人难忘的章节,也是秦淮文化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历史因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六朝文化的繁盛是围绕着古金陵来完成的。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它孕育了金陵古城的诞生和发展,关于秦淮河的传说实在有很深的文化积淀。此外,明城墙是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城市形象名片之一,它是南京最具影响和价值的文化遗产。南京明城墙建于1366年至1386年,是世界第一大城垣。1988年1月,它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南京青奥会要完善和传承“人文奥运”的理念需要做到: 一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教育,大力推行奥林匹克运动基础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传播的问题,使青少年真正地了解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此外,要加强我国奥林匹克运动专业研究机构的研究力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变革,构建自己的研究体系,进行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良性发展,加快中国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融合的进程。

(二)人文青奥的跨文化传播

青奥会是青年间的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是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因此要弥合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和差异,顺利进行跨文化传播,首要的问题就是提高传播过程中的“对话”意识。信息传播者要与信息接收者进行“对话”,在积极的互动中达到互相的理解,而不是单方面的信息传达。就青奥会来说,青奥会的受众无疑主要是青年人,青奥会传播的最大价值就是实现青年人之间的沟通与对话。青奥会的举办,正是希望奥运精神和奥林匹克理念能更广泛地在青年群体中发扬,是为了弘扬奥林匹克运动除竞技之外更多的教育、文化、人文等元素。正如罗格所说: “举办青年奥运会的目的不是为了创建一个类似奥运会的小型奥运会。它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它不是全部意义的体育比赛,而是通过体育教育青年,青奥会要为青年提供了一次感受奥运精神的机会。”

虽然青奥会是为全世界青少年举办的一项巨大的体育传播盛会,但是其传播的核心内容却是文化认知和交流。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和理念,首届新加坡举行的青奥会,就组织了五个主题、七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五个主题分别是奥林匹克运动、运动技能的发展、健康的生活、社会责任感和表达能力;七种形式的活动包括:与冠军对话、自我能力发掘、世界文化村、集体活动、艺术与文化、探索之旅和海岛冒险。通过这些教育活动,青少年们进一步了解和形成新的奥运价值观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应用。国际奥委会希望通过青奥会的召开,使广大青年学习到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和奥林匹克全球化的体育问题;通过学习从而超越自我,再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与环境;让青少年在与其他国家成员的交流活动中加强对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学习和探索;同时感受奥运精神在团结多元文化和人群方面的力量。此外,2014青奥会期间,世界各国青少年齐聚南京,亲身感受有明城墙、护城河与秦淮河组成的南京特色本土文化,南京也将向世人展现其特有的人文风貌。

此外,传播人文青奥也可以利用南京丰富的教育资源,除了开展中小学青奥知识普及外,更要面向高校来推行青奥文化交流。可以通过开展青奥系列论坛向外国留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精髓:首先是人本精神,中国先哲认为,在宇宙万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崇高地位,人的存在,生命的存在具有他物不可比拟和取代的普遍意义和价值。其次是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和情操,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其人文素养和思想追求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