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论文范例6篇

青年亚文化论文

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青少年;亚文化;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049-03

媒介与族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研究媒介与族群的互动关系,可以获知该族群的群体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东西。移动终端的方便快捷为青少年的媒介使用提供了便利,自媒体迅速成为该群体的主要媒介使用方式。自媒体是对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一次颠覆,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传者―受传者”的二元结构,将传者与受传者集于一身。并且由于自媒体把关人角色的缺失,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极大的传播自由度。自媒体的这种传播方式契合了青少年的激情、奔放、自由、敏捷的青春特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空间,已经成为青少年自我展示的主要平台。文化研究者认为,“文化既以商品、建筑、艺术品等物化成果存在,又以道德、法律、风俗、价值等思维形式而延续。[1]”在青少年出入这些自媒体空间的过程中,持续的信息释放使得该族群的一些亚文化及群体思潮浮出地表:消费文化及由此而形成的享乐主义,自拍文化及与此关联的泛性主义,丝文化及与此勾连的颓废主义,窥私、泄愤文化及由此带来的语言暴力主义。这几种文化与思潮成为青少年自媒体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精神文化现象。研究这些现象,可以为深入了解中国的青少年群体提供一个视角,为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为使研究更具针对性,笔者对四川外国语大学50位同学的微博、微信空间进行了调查统计与文本研究。样本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抽取样本的时间段从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6月30日。

一、青少年自媒体空间的自拍文化及泛性主义

微博是彻底开放的公共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匿名阅读、转发、评论他人的微博,微博呈现的是病毒的裂变式传播,这种方式具有发散迅速,覆盖面广的特点。微信是闭环式传播,要阅读微信用户的信息,必须获得该用户的验证才能进入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通过对50位在校大学生微博、微信传播的信息进行检视,我们发现最突出的就是青少年自媒体空间中呈现的视觉影像文化,即大量的自拍照与微视频成为传播的重要内容。“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似乎有了一个身体的‘解放’,不但身体成为种种理论思考的对象,而且身体也成为最重要的视觉符号。[2]”样本中,最少的一个学生的自拍照有1张,最多的一个同学达到了57张。这些自拍照的共同点在于:多以头部或胸部以上为镜头取像范围,取像角度以手机镜头与人眼平视视角或略高于头部的视角,表情多样,但以搞怪表情居多。自拍照数量的多少与性别有很大的关系,女生的自拍照平均每人为近8.4张,男生平均为1.8张,相差悬殊。微视频一般时间较短,为8至10秒钟,主要是简短的脸部表情或身材与服饰的展示等。微视频平均每位女生2.1段,男生0.2段。

自媒体空间中的自拍体现了青少年自由奔放、勇于自我推销的族群个性,但过量的自拍也带来一些问题。“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媒体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帕梅拉・拉特利奇博士撰文称:‘自拍经常引发自我放纵或对寻求关注的社会依赖,导致自恋或极度自卑’。[3]”我们无法实证青少年的迷恋自拍是否会导致自恋或自卑,但我们能切实地感受到自媒体空间自拍文化散发着的气息,带来一种泛性主义的思潮。不管是微信还是微博,一旦有用户自拍照或微视频,无一例外的,相较于该用户的其他信息,本条信息的阅读量与信息互动量会大幅增加。50位同学的自拍信息,其阅读量与普通文字信息的阅读量相比,平均阅读量会增加34.9%,留言跟帖数会增加67.2%。在这些互动中,要么用好色的表情进行回复,要么话语具有性暗示的气息,有时甚至是裸的色情对话和性。如其中一个女生的运动自拍,下面的跟帖不乏“妹纸(网络用语,妹子的意思),好乖”、“快到我碗里来”、“香汗淋漓呀”、“看得哥整个人都醉了”等话语。而照片者也一一用类似语言进行回复。男生的自拍及随之而来的信息交流中不乏“搞基”(网络用语,同性恋的意思)、“撸”(网络用语,的意思)、“”(网络用语,的意思)等性色彩强烈的字眼,呈现一种鲍德里亚名之为“交流的狂喜”状态。遍览自媒体空间,自拍文化及由此带来的泛性主义已经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泛性主义过分强调性的生命本质,突出人的原欲,认为“力比多”是所有本能的力量。我们认为,自媒体空间的泛性主义,和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缺失及其性压抑有关。

二、青少年自媒体中的消费文化及享乐主义

在微博微信中,很多青少年乐于向人展示其衣食住行等消费活动。从心理学上讲,人都有分享的欲望和冲动,都希望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美好生活。在传统媒介时代,这种交流和分享仅限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很难有较大的受众群。在自媒体时代,大范围的分享式传播成为可能。个性张扬的青少年得以及时地向受众传播其生活细节,尤其是衣食住行的具体信息,形成了一种消费展示的亚文化。在我们调查的50个样本中,100%的自媒体使用者都曾展示自己的消费信息。在半年的调查区间中,最少的同学了三条消费信息,最多的发了74条。内容以购物(尤其是衣服居多)、餐饮、娱乐、旅行等为主要素材。这些信息的共同点就是展示其消费的成果,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或表达对一些目前很难实现的奢侈品的消费向往和欲望。由于微信的闭环式传播模式,受众的亲近性与可接近性使得青少年微信使用者的消费文化展示异常突出。在50个同学半年的微信中,最少的了19条消费信息,最多的达到237条,平均每天超过1.3条。50个同学消费信息的平均数达到了22.1条。可见,不管是微博也好,微信也好,消费展示在自媒体空间蔚然成风。

适当的消费展示可以扩大人际圈,增强彼此的交流,获得精神的愉悦感。但过分的消费文化的展示,使得自媒体空间的消费文化越过了某种边界,呈现出了浓重的享乐主义气息。在消费行为的展示过程中,不少青少年流露出一种炫耀的气息。在50位同学共1105条消费行为展示的微信中,纯粹记录生活点滴的信息比例为11.3%,超过74.8%的内容带有炫耀的性质,语气中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感。透过这些语句,能探究到这种满足感的背后是对物质生活裸的欲望与追寻。不少留言发表了对于“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的消费生活的迷恋与向往,有的甚至直陈自己的失落感与对家庭和父母的怨怼情绪,形成了一种享乐主义思潮。

享乐主义又称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奉行享乐为人类最重要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奉行享乐主义的人“在消费上,永远感到饥饿。购买最新发明的玩意儿、市场上最新式的任何东西,是每个人的‘梦想’,而真正的‘用’,相形之下倒是次要的了”,“消费的数字成了进步的标准……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4]”极端的例子就是对于中国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聪的倾慕与富二代生活的向往。当王思聪的每一条微博发出后,瞬间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评论与点赞,无数的微博用户直呼其“老公”,其中虽然有调侃与揶揄的成分,但其所折射出的享乐主义的文化生态让人震惊。此外,自媒体空间的享乐主义还体现在对奢侈品的极大关注。不少青少年关注名车豪宅、奢侈服饰,在我们所调查的50位学生中,关注名车或表达对名车向往的男生达到14人,关注奢侈服饰的女生达到21人。此外,流布较广的物质关注还包括各种酒类、香烟、电影、体育装备等。这些奢侈品对于学生目前的角色与地位来说具有超越性,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讲,远在其本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外。或许,面对青少年的享乐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者应该思考“在深刻变革期,易受诱惑的人在面对各种诱惑时,怎样才能拯救自己的灵魂。[5]”

三、青少年自媒体中的丝文化及颓废主义

“丝”一词是典型的网络用语,百度百科对其做了如下定义:“常指一个人符合矮、穷、丑、矬、撸、呆、胖这些特征,也指生活中一些比较逼仄的人物。”“丝”没有俊朗的外形,最显著的特征是匮乏,包括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匮乏。物质的匮乏表现为经济能力的低下,精神的匮乏表现为人生的自我定位与自我期许值较低。有的曾经有过梦想与理性的追求,但结局惨淡,于是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将自我推入社会底层之列,生活郁郁寡欢。“丝”一词的诞生,是部分人生事业不如意者的自我讽嘲,是他们缓解社会压力的一种方式;也与社会青年自身的精神脆弱,抗打击力与耐挫力较弱有关。

当今,在青少年的自媒体空间,“丝”一词成为人人争相领受的一个“社会身份”。对50位大学生自媒体空间的取样显示,自嘲为“丝”的人数达到39人,占总人数的78%。我们根据其家庭背景与经济情况进行统计,然后依据国家统计局关于中产阶级的认定标准(年收入在5万到42万元人民币之间)来进行划分,在这些自称“丝”的学生中,父母收入能够达到中产水平的人有29人,占总样本的58%。也就是说,是否自称“丝”,与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具有必然联系。

那么为什么在青少年的自媒体空间中,“丝”一词的使用率偏高?笔者认为原因首先在于社会大环境与社会精神大气候对青少年的影响。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土壤与气候,并且会投射到每一个人的心理,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最终落实为一种时代风格。从时代与社会的视角观之,“丝”一词的本质是当代激烈社会变动下很多人对未来无所适从继而对人生失去信心的表现。社会阶层固化,缺乏流动性,底层社会青年被堵死向上的通道,这些都成为 “丝”一词背后挥之不去的暗影。这种时代风格影响到现在的青少年,导致部分青少年缺乏一种高远的人生情怀与阔大的未来视界,在自我心中设置一道精神藩篱。这道藩篱往往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刃剑。遭受挫折的时候,可以达到精神减压的作用,但很多时候往往成为青少年不思进取,没有自信的代名词,形成一种颓废主义的气息。

颓废主义最初是一种文艺思潮,来源于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资产阶级对社会不满但又无能为力的一种苦闷彷徨心绪的时代反应,滥觞于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等先锋诗人。颓废主义表现了一种无奈又痛苦的精神状态。青少年自称“丝”,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设障”,他们中多数人是有意识地主动将自己归类为“丝”,这种主置的矮化可能导致部分青少年缺乏自尊,也失去为新生活奋斗的耐心与动力。所谓主置,“是对我们期望成为所是的理想化表述。[6]”自媒体空间中呈现出的这种颓废气息,从直接原因上来说,可能来自学生逼仄的经济条件,或窘迫的学业状况。但主要还是精神与心理上对自我要求的降格。很多自称“丝”的青少年缺乏一种蓬勃的朝气,有的甚至迷失于网络游戏的精神世界而失去自我,缺乏对未来的规划,也懒于行动。“‘丝’文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丝’文化是一种解构的文化”[7],随这种解构文化而来的颓废主义气息笼罩了整个自媒体空间。

四、青少年自媒体空间中的窥私、泄愤文化及语言暴力主义

青少年在使用自媒体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那就是窥私、泄愤文化。对于他人隐私的好奇、打探、讨论、传播,成了自媒体空间一道刺目的“风景线”。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都有窥私欲,都有打探别人隐私的好奇心。但过度的窥私欲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轻则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重则以讹传讹,甚至中伤他人,造成极大的心理与精神伤害。对于隐私被窥探的人来说,其被于他者眼光与口舌之中,造成一种焦虑感,有时甚至被置于某种舆论风暴之中。而对于窥私者来说,严重的会造成病态的心理。窥私欲太强的人,一般缺乏自律意识,也缺乏对他人人格起码的尊重。为了满足一己的窥私欲望而破坏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窥私的行为往往又和对隐私的传播相联。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的过程,往往和语言的夸张描述密不可分。

在自媒体空间,具有极端窥私欲的微博账号有“Happy张江”和“最佳厕所读物”、“留几手”、“我的前任是个极品”等。其中,“我的前任是个极品”和“Happy张江”粉丝都超过500万,“留几手”超过850万,“最佳厕所读物”近万人。这些账号中,“Happy张江”打着正义的旗号,经常曝光婚恋失败的人之间彼此的揭私,“留几手”以恶毒的语言“点评”他人,尤其是女士的容貌与身材,“我的前任是个极品”专以讽刺揭露前任恋人不为人知的短处,“最佳厕所读物”则将民间最不为外人道的“家丑”进行大肆张扬。这些账号无一不是以极端的隐私披露为获得围观与点赞的砝码,共同点就是语言的粗鄙与恶毒,极具攻击性,具有语言暴力倾向。就笔者取样的调查样本来看,50位学生中,至少关注了其中一个账号的人数有41人,达到了82%。这些账号所的信息很快在青少年自媒体空间中成为热门微博。由于关注了类似的微博或微信账号,不少的青少年乐于在自媒体空间打探并传播他人的隐私,从明星八卦到身边师生亲友,不一而足。他们津津乐道于他人的隐私,在不经意间伤害他人的时候获得精神的自我满足。

除了窥探他人隐私的不良网络习惯外,自媒体空间还常成为青少年泄愤的场所。他们的空间充满着“负能量”。学业的不良,生活的不顺,情绪的低落,师生的相处,同学的情谊,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的诱因。泄愤的方式包括散布谣言、语言攻击、谩骂、恶搞等,导致自媒体空间充满了怨气与戾气。网络语“吐槽”一词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自媒体的这种精神气候。不少青少年在自媒体空间发泄对各种人事的不满,吐槽成了常态,有时吐槽甚至升格为谩骂与叫嚣。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或言语都有可能引发彼此激烈的网络争吵甚至谩骂。在自媒体空间,这种窥私、泄愤文化及如影随形的语言暴力主义具有湮没一切的特征,理性、冷静、宽容、平和等几乎没有任何立足之地。窥私与泄愤文化是自媒体空间中一种具有破坏作用的青少年亚文化,对自我而言,这种亚文化破坏了自我主体的人格建构,也破坏了人际交往的理性之根。泄愤文化虽然能宣泄心中的负面情绪,但过多的负面情绪可能会把人带入充满负能量的场域之中,从而打破心境的平衡状态。心理学表明,长期拥有过多负能量的人,可能更偏激,更不容易与人相处。

五、结 语

传媒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具有代际性特征。每一个时代的传媒都深深地烙有当时社会的印记。每一个族群的亚文化都是通过某种介质而表现出来,当代青少年亚文化透过自媒体空间的放大效应更显鲜明与突出。笔者认为,自媒体空间的青少年亚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后现代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就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去中心、反本质、反权威的文化。这种文化又是一种草根文化,具有反智倾向与反道德色彩,应和了广大青年生理与心理的冲动式存在。自媒体空间形成的自拍文化、消费文化、丝文化、窥私泄愤文化,及尾随这些文化而来的泛性主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及语言暴力主义,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青少年的人格修养及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了巨大的阻力。这些亚文化的存在向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蚕食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自媒体空间的这些亚文化“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信息中的数码焦虑、知识河流中的智能荒芜、观念多元中的价值迷失、角色扮演中的人格异化和人机交往中的社会化障碍等主体性迷失所带来的认识迷茫、行为失范现象。[8]”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五辑[C].周宪.社会空间中的身体审美[A].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冲,杨甜子.爱好自拍晒照片可能是种精神疾病[N].扬子晚报,2014-04-16.

[4]陈学明等.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5](美)利奥・洛文塔尔著.甘锋译.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英)马克・J・史密斯著.张美川译.文化――再造社会科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矛盾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88-01

青年亚文化,也称为次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随着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文明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催生出大量的青年亚文化。如近几年的芙蓉姐姐、超女追星族、胡戈的“馒头血案”、山寨文化、“潘俊蔽幕等等,这些亚文化都表达了对主流文化的一种抵抗和颠覆。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民主的政治、繁荣的经济、高度的物质文明,更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健康上进的文化。因此,在网络时代怎样正确认识青年亚文化、使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统一,成为学界及社会颇为关注的课题。[1]

一、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内部矛盾分析

(一)个性化与偶像化的矛盾。青年亚文化的一大特点是追求前卫怪异、个性潮流。而因特网所创造的虚拟空间的交往环境进一步为青年获取信息与个性化的言行表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服饰、网络流行语、电子产品等都成为青年亚文化惯常用的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在追求另类的同时,还存在着偶像化的倾向,他们喜爱、追逐明星。如青年亚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粉丝文化”,2005年的超女之后,“粉丝”为了心中喜爱的明星而疯狂。“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已逐渐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丝文化。

当追星演变成一种时尚文化,个性化与偶像化便互相矛盾。另外,许多青年追星仅仅是为了不被“落伍”、“孤立”,他们把追星看做一件没有道理但时髦的事。由此看来,追求偶像、时尚本身就有一种去个性化、从众的特点。

(二)参与性与局限性的矛盾。网络意见或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一大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网络意见的集聚,取决于年轻人对社会事件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近年来,许多社会事件都是先在网络上引起年轻网民们的注意,随着围观和聚集的人数增多,之后才引起社会和媒体的注意。通过网络,青年人的关注能够对社会舆论造成很大的影响,青年亚文化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社会整体文化。

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参与也表现出极大地局限性。对于大部分网络事件,年轻网民关注的主要是事件的道德层面和真相,在网络讨论中也容易出现情绪化、语言暴力、谩骂等无所顾忌的现象,使网络参与呈现对策问题简单化、理想化,以至于激进化的倾向,无法提出具体的实质问题或决策方案。

(三)统合性与离散性的矛盾。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化存在的稳定程度和凝聚力的强弱,往往取决于价值观的统合力。由青年群体创造的亚文化也因其对主流文化颠覆的态度以及享乐、离经叛道等价值观而具有边缘性、批判性的特点。

然而,价值观的离散性也成为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特征。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社会主流文化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产生的价值认同弱化致使青年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性,“信仰危机”成为当代青年群体的一个严峻问题。再加上青年文化形态本身具有松散性的特征,又使青年亚文化要形成一种具有强大统合力的价值观十分困难。[2]

二、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与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依旧存在。抵抗性是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其强烈的反主流文化倾向,表达了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和经典权威的反抗与批判。他们通过亚文化的实践获得自己的文化领域,赢得亚文化资本,而主流文化怀疑、排挤亚文化。[3]

另一方面,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力量的干预下,亚文化内在“抵抗”意义也逐渐淡化。主流文化吸收融合亚文化的资本,发展壮大主流文化领域。这种既抵抗又不得不合作的姿态,让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与统一的矛盾关系。

总之,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内部与外部存在的种种矛盾成为我国青年亚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张力。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针对青年的亚文化消费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让青年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使社会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符文品.引导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相统一[J].社会科学,2000,(10):60-63.

[2]黄禧祯.网络时代青年文化的内在矛盾及其成因[J].思想・理论・教育,2006,(01):13-16.

[3]胡疆锋,陆道夫.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6,(04):88.

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冲击;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各类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不同的社会思潮不断地向社会大众兜售自己的内容体系和价值主张。在这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场域中,大学生往往根据自身的喜恶、当前生活的需要或者自身对社会现象的评价,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选取某个文化片段,以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内容,彰显青年群体的个性和观念,这种文化被称为青年亚文化。

一、青年亚文化时代表征

要准确理解青年亚文化,首先就得明确亚文化的基本内涵。亚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亚文化主要是指与主流价值观念、文化主张、生活方式相对比,处于次要从属地位的文化,有时候也被称为次文化。狭义的亚文化在使用的时候就已经附带了价值判断的色彩,专指不良的亚文化,用以描述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相背离的文化观念、价值主张以及行为方式。本文所使用的亚文化,是指狭义上的亚文化概念。

亚文化根据思想主张、传播受众、产生地域、发展历程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而青年亚文化主要是指20世纪6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的社会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的主张和利益。这些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与成人世界所推崇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两者之间直接发生对抗。青少年与成人世界发生冲突,青少年往往是处于劣势地位,被迫孤立和边缘化,而青年亚文化则是在这种场景中悄然崛起的。因此毫无疑问,于主流文化、权威文化而言,青年亚文化是具有颠覆性、批判性和破坏性的。青年亚文化自兴起以来,所主张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不断更迭,承载内容的媒介也在更新换代。就思想主张来看,青年亚文化已经不再体现为当初的纯粹张扬个性,背叛主流文化,而更多地体现在“哈韩”、“哈日”的外国文化崇拜,“杜甫很忙”的文化恶搞。而从传播媒介来看,青年亚文化近年来借助新媒体的“东风”,从以前的服饰、流行歌曲等可触表现形式向虚拟的社会空间“进军”,在网络、手机、微博等平台上迅速蔓延开来。

二、青年亚文化:大学生成长的桎梏

(一)弱化大学生的民族身份意识

青年亚文化很重要的主张就是不同国家流行文化之间的相互效仿和学习,从鸟叔的“江南Style”再到越南的“痒痒舞”,来自世界各地的潮流在大学生群体中川流不息。青年亚文化在带领大学生接触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观念、潮流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弱化大学生的民族身份意识。这是因为,“任何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不承载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是不存在的。”当大学生在“享用”青年亚文化,模仿别国生活方式的时候,也是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支撑这种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背后的意识形态,成为了大学生民族身份意识的确立和巩固的阻滞因素。

一方面,青年亚文化不断抹煞大学生关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鼓吹“文化无国界,潮流就行”的理念,着力削弱大学生的民族身份归属感。受到青年亚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在辨析、评价、选择文化的时候,更加注重是否流行、是否刺激等因素,而不会去洞察青年亚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源流。换言之,青年亚文化虽然缩短了大学生与各种文化潮流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淡化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疏远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情感。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身份建构的首要前提。大学生没有对民族文化培养起情感,大学生关于民族身份的意识建构也就无从说起。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剧烈充斥大学生的生活周遭,挤压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青年群体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痴迷于追寻事物表面上的不断翻新。”流行文化与民族文化相比较,流行文化更加新奇与直观,更能抢夺大学生的眼球,吸引大学生参与到这股潮流中去。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的生活周遭无孔不入,致使民族文化很难去推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血脉进行仔细地回溯审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被青年亚文化所“侵略”,他们每天接触的都是瞬时性、表面化的文化信息,自然很少会去思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本源性命题。换言之,民族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面临遮蔽,导致他们很难建立起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民族身份的荣誉感。

(二)淡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相应的政治制度的反映。”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归属感和自觉行动力。而青年亚文化在大学校园的蔓延,一定程度上正动摇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和情感。

青年亚文化倡导大学生与潮流文化“为伍”,尽可能地张扬个性,而对于主流意识形态,青年亚文化“漠不关心”,政治淡化的色彩相当明显。这样一来,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在文化观念认同、生活方式选择上以及政治制度认知上只关注个人感受和流行程度,而不会去理会其中深层的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当面对外国接踵而来的文化攻势,他们不会去思考其中是否深藏着除文化交流之外的意识形态渗透,也不会去思考这种文化模式与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是否存在冲突,而仅仅是以“我的感觉”和“是否流行”作为追随与否的标准。这种“不问政治,只谈风月”的做法往往导致大学生被外国的意识形态渗透而不自知,进而疏远甚至排斥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实,这种情况可以从当前大学生盲目追求留学,高呼“哈韩”、“哈日”、“哈美”的口号,甚至在政治观念、国家制度、文化价值等评判上唯西方马首是瞻,盲目地认为“西方的月亮更圆”等现象中便可见一斑。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打着“政治无涉”的青年亚文化的冲击下,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界限,淡化对本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和认可,而这种情况无论对大学生的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大学生不了解主流意识形态,自然就谈不上认同或者践行。在杂错的观念面前,他们就无法准确地判断什么价值观念是科学准确的,什么生活方式是应该积极拒斥的,对主流意识形态缺乏认同的现象相当明显。

(三)助长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

青年亚文化强调大学生追随自我的感受,专注当前的享乐,最大限度标榜自我的个性,释放当前的欲望。“我的感觉最重要,我的享乐最关键”的信条既是青年亚文化理论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青年亚文化能够如此广范围、深层次地将大学生吸纳到自己旗下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快速生长和生活方式系统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总是努力寻找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独特标志,努力标榜可以将自己与成人世界区分开来的行为或者特征。因此,青年亚文化这种关注自我感受与需求的观点与大学生渴望独立、渴望发出自己声音的心理特征是不谋而合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青年亚文化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如此快速地蔓延。

青年亚文化鼓励大学生要关注自己的真实想法,鼓励他们要敢于表达自己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青年亚文化的过度发展导致大学生只是专注自己,忽视他人,不关注社会等极端个人主义的精神状态却是相当有害的。青年亚文化的过度扩散或者说泛滥,导致了大学生习惯遗忘自身肩上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将人生价值、社会奉献等与他人密切关联的命题抛之脑后。当面对社会为大学生设定的各种责任,面对社会主流的崇高价值观,大学生想到的不是如何将小我与大我有机结合起来,而是产生与我无关的心理,对这些社会责任加以排斥。其实,这是因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亚文化的不断“冲洗”下,他们只看见自己,只知道自己的感受,只考虑如何发展自己,而不会或者说不愿意去关注别人的想法以及需求。在面对各种行为选择或者各类社会责任承担的时候,他们更愿意高呼“只要能享受快乐,哪管他洪水滔天”,个人主义的味道相当浓烈。

三、校园文化建设:消解青年亚文化的利器

(一)坚持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创新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最主要场所,也是青年亚文化“进攻”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有力有效地回应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带来的干扰,就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大学生身处于大学校园之中便能够感受到先进文化和科学价值观念的引导。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引优秀民族文化的“活水”厚实校园文化的底蕴,筑牢抵制青年亚文化的“城墙”。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体现校园文化的风格,突显校园文化较之青年亚文化的优势,不可能是在空中楼阁中进行的,必须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统一起来。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民族文化中教育资源的挖掘,让大学生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强化自身民族身份的自豪感。就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例,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一站到底”历史知识竞赛、“我读传统”征文比赛,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理解热爱民族文化,尊重珍视自我的民族身份。另一方面,高校还必须将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有机融汇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之中,用时代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的生机活力。高校要注重以时代精神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有时代感、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特色鲜明,与时俱进,富有活力就能很好地转移大学生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的视线,弱化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二)坚持主旋律与尊重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大学生如此为青年亚文化“痴狂”,究其原因就在于青年亚文化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学生新奇直观的心理需求。高校应认清楚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又要强调尊重多样性,积极与青年亚文化“争夺”大学生的注意力。首先,高校必须在稳定的基础上唱响校园文化主旋律。高校必须坚持以昂扬向上的理论武装人,提升大学生抵抗青年亚文化的“免疫力”;以健康科学的舆论引导人,铲除青年亚文化在高校蔓延传播的“土壤”;以积极正面的文化产品鼓舞人,激发大学生学习先进文化的持续动力。其次,高校应该在多样性的指引下注入校园文化的活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形式多样、新鲜生动的活动方式强化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信心和信念。大学生坚定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了健康积极的的价值旨向,青年亚文化的生存空间也自然被挤压。要让大学生更好地关注校园文化,从校园文化的内涵中明确科学的价值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校园文化主旋律与文化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就不可或缺。

(三)坚持理论引导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

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主文化 亚文化 犯罪亚文化 青少年犯罪

一、犯罪亚文化概述

实证主义刑法学派的先驱者之一,意大利犯罪社会学家恩里科·菲利指出,犯罪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每一个社会,无论性质如何,都有自己的犯罪形态。犯罪如此,作为特殊群体的青少年犯罪也是如此。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且犯罪形式日益多样化,从暴力型犯罪如杀人、抢劫、乃至智能型犯罪如计算机犯罪等均有参与,犯罪数量日增,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犯罪行为大多由社会因素引起,其中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具有特别大的影响。

亚文化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a.w.林德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中首次提出的,这一理论主要被应用在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研究中。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它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犯罪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但二者之间不能等同。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一种决定或必然的关系除非亚文化沿其负面走向极端,发展成为极端亚文化——犯罪亚文化,一般不直接产生犯罪。

所谓犯罪亚文化,是指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予以信奉和遵守的与主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及其现象的综合体。犯罪亚文化主要存在于一些犯罪团伙中,尤其是一些青少年犯罪团伙中。内容包括对犯罪的赞赏态度,将犯罪活动合理化的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处理赃物的方法,物色犯罪目标的能力,逃避司法机关侦查与惩罚的手段,寻找犯罪同伙的方法等。犯罪亚文化是青少年犯罪的精神支柱。一些青少年在刚刚走上犯罪道路时,从事犯罪活动往往是不自觉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犯罪程度的加深,犯罪亚文化便成为其思想和行为的主宰,犯罪活动也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在犯罪亚文化力量的牵引下,犯罪青少年形成了一套悖于常人的价值观念:花天酒地、“出人头地”、哥们义气、“活着就是为了享受”……在这些观念的支配下,青少年犯罪表现出暴力性、凶残性、反复性和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等行为特性。相反,如果违反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行事,则会受到谴责、鄙视、非难甚至无情的惩罚。

青少年生理发展相对较快与心理发展相对较慢的矛盾,致使亚文化成为诱导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探究青少年犯罪亚文化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成为重中之重。

二、青少年犯罪亚文化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结构的转型为亚文化提供理论平台和生存空间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高度的统一性,整个社会结构比较稳定并且具有连续性。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单一性,这种文化上的垄断根本不容亚文化的存在。社会结构的封闭性使主文化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亚文化无生存的土壤和社会空间。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的不断多元化,人们在利益分配机制与文化认识层面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结构群体。同时更重要的是,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逐渐解冻,使得社会主文化压制下的亚文化得以复苏。亚文化的不断涌现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个性主义对社会主文化的叛逆和抵制。而且,在社会主文化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压制下的具有叛逆色彩的亚文化,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逐渐占领着主文化的阵地。文化结构的转型,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形成某些文化的冲突现象,从而使人们在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选择上缺乏统一性,甚至迷失方向,进而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在利益价值结构的转型中,反映个人利益倾向的亚文化价值观得到一些亚文化群体的赞同和支持,这种倾向构成对主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不断的挑战,即孕育出不断的违法犯罪行为。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青少年,由于社会化的不彻底性,很容易在亚文化的熏染下产生犯罪。

(二)主文化价值观判断方向的偏离和模糊性,为亚文化的传播提供便利条件

青少年在选择主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时,基于认识能力的限制,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而这种认识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结构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青少年在价值观的选择上比较统一。而当社会处于急速的变迁中时,面对社会形态的变化,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未能作出及时的调整。其既没有有力的支持社会的进步现象,也没有快速的批判社会的消极因素和一些犯罪现象。使得青少年对主文化的价值观判断缺乏统一的标准,以至于出现多重性的文化价值规范。与此同时,亚文化的价值观念对社会的消极因素和一些犯罪现象作出的合理化解释,恰好迎合了青少年犯罪群体的认同,为其行为找到合理化的理论支持。从而更加助长了其行为的不断发生,同时也为亚文化的传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三)社会结构转型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心理失衡与同一利益群体的心理互动,为亚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提供心理基础

任何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都凸现出一定社会群体的利益倾向。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被压抑的个人利益倾向逐渐得到社会的合理化认同,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竞争场中,合法合理的竞争体现社会主文化的价值规范和行为要求。而当个人利益通过主文化的竞争场无法满足时,便会寻求一种违法犯罪的竞争场去实现。这种竞争场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诱惑力,通过违法犯罪手段获取利益欲求成为青少年的参照标准。然而,社会财富及获取财富的合法途径毕竟是有限的,利益欲求与实现途径的现实矛盾,使社会群体感到致富机会的不均等、财富分配的不均衡。相同的境遇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互动和共鸣,通过其违法犯罪行为的不断影响以及亚文化对此做出的合理化解释,构成犯罪亚文化的特殊整合。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

三、祛除犯罪亚文化,预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特性决定了他们需要社会给予更多、更好、更及时的关心和爱护,给予科学、健康的教育、引导和规范,给予丰富多彩而又昂扬向上的文化滋养,以使他们在作为国家主人和接班人的同时,能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发展,这无疑是全社会的期望,同时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为使青少年远离犯罪亚文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家庭教育科学化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第一课堂,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布雷萧在其畅销书《家庭会伤人》中曾经所写的:“一个人成年后,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答案。”家庭教育方法失当,是导致青少年受犯罪亚文化影响,违法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预防青少年产生不良行为,防止因教育不当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就需要提高和加强家庭在预防违法犯罪方面的职能,要通过家庭教育来加强对青少年早期智力的开发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开导。加强家庭教育,必须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首先要营造民主平和的家庭气氛。父母与子女平等相处,在相互交流中,父母对子女的思想和情感就能及时掌握,并通过及时的分析评价,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规范;而子女的归属的需要、爱的需要、获得理解需要得到满足,产生愉快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性格倾向。其次,帮助子女构建正确的需要结构。对已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子女,家庭成员应充满爱心地去了解、感化他们,耐心地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行为方式。

(二)加强学校教育,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课堂。学校要把以“提高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功利化的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要把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法制观;切实抓紧抓好,要营造一个学法、知法、用法的氛围。加强对后进生的帮助教育,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作法,注重教书,更重育人,不要把“双差生”推向社会犯罪的边缘。

(三)加强政府监管,还青少年一片净土

有关部门应大力加强对社会娱乐性场所的管理,严禁青少年进入营业性舞厅、歌厅、游戏厅、网吧;坚决整顿文化市场,净化社会环境,加大“打黄”力度,禁止向青少年出售传播音像光盘、图书,扫黄打非、禁赌、禁毒,彻底清除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毒根,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主流文化的宣传,弱化消除不良亚文化的影响。大众传媒应担负起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责。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新闻媒介,要自觉地向青少年传播法律知识,宣传法律意识,使自己真正成为传播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园地。

(四)针对城市社区青少年犯罪,要建立一系列的机构组织,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发生

强化社区功能,鼓励社区扩建或新建娱乐设施,利用俱乐部和讨论小组等形式弘扬社会主流文化,加速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利用普法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改变社区旧有的观念,号召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比如,美国大力宣扬“美国精神”和青少年志愿服务;德国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性格”及“善良教育”培养,这些做法颇值得我们借鉴。通过这些活动把少年从不良群体中解救出来,并且培养他们与社会主流文化相一致的社区意识。通过有组织地看望即将释放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者,加强他们与社区的联系,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社区完完全全的成员。如果能够解决青少年犯罪人的再社会化问题,就能够减少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为他们回归社会和重新社会化提供生活和成长环境,控制、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越轨社会学概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王洛.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北京:群众出版社,1989

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青年亚文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一、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亚文化”一词最早在1886年以前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一直到现在,对它的概念表述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国内与国外有关“亚文化”的研究都是基于“主文化”相对层面的研究。戈登曾经指出,“亚文化”就是指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地域差异、宗教归属、种族背景和阶级地位等一系列社会要素的综合,从而构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对综合性地影响着它们的所有成员。美国的科恩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分析了“亚文化”的概念。从广义上解释“亚文化”,它是指一个文化整体中的各种从属文化,在这些从属文化中,有一部分是与“主文化”相吻合的,也有一部分是与“主文化”不相吻合的,而与“主文化”的价值观相吻合的“亚文化”被称为同一“亚文化”,与“主文化”的价值观不相吻合的“亚文化”被称为不良“亚文化”。从狭义上解释“亚文化”,它是专门针对不良“亚文化”而言的,主要强调与“主文化”之间的不同内容,如存在于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的与“主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从不同的侧面对“亚文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对“亚文化”的概念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观点。我国的学者朱力就比较认可美国学者科恩对“亚文化”的概念。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亚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另外,我国学者王荣科从政治“亚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政治“亚文化”不仅具有自身的个性与特性,同时还包括与自身相关的各种“反文化”。

(二)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帕森斯最早提出来的。然而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真正开始对“青年亚文化”进行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对“青年”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意见,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比较早,且取得了非常多的理论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它的研究中,认为“青年”一般是指十三岁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因为十三岁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在我国是正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且包括了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因此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包括在十八岁至二十多岁之间年龄的在校大学生。

二、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方面的影响

文化环境一般是指一系列客观要素的综合,这些客观要素是受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意识形态所支配。这些客观因素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文化环境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有一定差异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指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大学生的一系列文化要素的综合。

(一)青年亚文化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与环境内的构成成员及其活动发生直接的关系的,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里,“青年亚文化”不仅是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也是由一些实体所生产出来的。如作家,创作“青年亚文化”文本的作家往往都是一些表达能力极强的。他们有些是一些非常极端或者另类的方式创作引起关注,有些是以反叛主流文化而获得知名度。经过网络炒作和宣传之后,这些作家很快就成为了高校大学生们所崇拜的偶像。如郭敬明和韩寒,他们在当前的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低于娱乐圈的明星们。

(二)青年亚文化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产生连锁反应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主文化”一直是占据主流,但是“青年亚文化”也与“主文化”同时并存,彼此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主文化”力图采取各种方法去引导“青年亚文化”,而“青年亚文化”不断地对高校的“青年亚文化”进行渗透,并与“主文化”进行对抗,在不断的对抗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鲜明风格。但是“青年亚文化”又不能跳出高校“主文化”的大框架,它必须依赖于“主文化”才能不断地生存下去,因此,有些具有积极意义的“青年亚文化”最终会被高校“主文化”所融合,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一)青年亚文化严重干扰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特色国情要求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去教导广大高校大学生。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受到了来自很多方面的干扰与冲击,影响了我国广大青年受教育者的认可与接纳。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要受到“青年亚文化”的价值观的严重干扰。1、目前“青年亚文化”中出现不尊重历史、虚构历史以及扭曲历史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影响巨大,使得很多高校大学生不能客观而正确地对待我国的历史;2、“青年亚文化”中的消极观念与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如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缺乏对自己人生的规划,缺乏理想和信仰,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团队合作能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而攀比心理严重,物质欲望强烈等。受当今社会“青年亚文化”中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正是这种多元化的现象往往使得高校大学生变得很迷惘,并逐渐迷失自己。

(二)青年亚文化弱化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此,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阶级性,它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虽然有些国家不直接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名号直接对自己的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相关的国民教育里往往一定会体现其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因此,在任何阶级社会里,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体现着一定的意识形态、阶级、政治等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面非常明确,主要就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意识形态方面教育上,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1、因为马克思主义它经过实践证明具有实践性与科学性,被我国广大人民所广泛接受;2、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政权决定了我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并结合中国的历史与实际情况,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口号。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从我国历史的角度出发去引导我国的高校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它在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历史必然性。

“青年亚文化”的产生、推广以及到被广大高校大学生所消费,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被人操纵的印记。它主要以广大青年为主要切入口,借助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比较宽裕的物质购买能力,我国社会的转型以及网络传媒等,对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影响。在意识形态方面,“青年亚文化”弱化了“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使用一些“即时性”的感官刺激来引起广大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目前,在我国社会的“主文化”中,出现很多“青年亚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广大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与“快乐男声”选秀比赛,它在我国的主流媒介中迅速有了知名度。“青年亚文化”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广大高校大学生采取实际行动,而这种需求其实不是我们人类的真正的需求,而是虚假的的需求,这种虚假的需求会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产生消极影响。

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台湾青春电影 青年亚文化 青年狂欢

青春电影一般是指以青少年的成长经历或校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曾经名噪一时的台湾青春电影随着文化产业遭遇工业化浪潮后而失去原本展现学生生活主题的真实面貌,但伴随着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发展,一批在台湾影坛活跃的新生代导演开始追寻自己原本的风格,并期望在浮光掠影中留下自己对青春的感悟。新世纪以来,台湾拍摄出了很多的青春电影,具有鲜明的亚文化特性,更确切地说是具有青年亚文化的特性。亚文化(subculture)这一概念最先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创用的,由芝加哥学派最早使用。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主流文化是指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为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化;亚文化是以主流文化为参照的同一共生环境中的辅助的、次要的、边缘的文化。①它是指在主流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它具有抵抗性、风格化和边缘化的特征。青年亚文化(youth subculture)是亚文化的一种形式,它是青年群体在都市化条件下,以生理年龄原因而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心理、角色及其精神需求、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它具有颠覆性、叛逆性、批判性的特征。在当代,除了这些特征之外,青年亚文化还出现了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的特征。

一、青年狂欢的表达

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在表现青年亚文化的过程当中,显示出了青年狂欢的特色。狂欢化理论是前苏联文艺批评家巴赫金从民间文化的历史源头出发,以歌德对中世纪狂欢节的描述为史料,结合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拉伯雷的创作实践而提出来的重要理论,他试图想要说明民间文化的狂欢能够消解权威,人们的语言、行为、姿态都会从制约当中解放出来,并且能够倒置神圣与粗俗,崇高与卑下,精神与肉体,明智与愚蠢等的位置,从而僭越了传统的身份。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当中,青年的狂欢表现在语言和身体这两个方面。

语言的狂欢是巴赫金择取了拉伯雷作为文本考察对象概括出来的。他总结了民间诙谐文化的三种基本样式:第一是各种仪式、演出形式,诸如各种狂欢节类型的节庆活动,各类诙谐的广场表演等;第二是各种诙谐的语言作品;第三是各种形式和体裁不拘形迹的广场言语,如骂人话、赌咒、起誓等。在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当中,随处可见这种狂欢化的语言。《九降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艋舺》、《翻滚吧,阿信》等影片中,青年人的粗俚俗语、插科打诨、时髦潮语,甚至是一些骂人的话都可以听到。这些与官方语言不同的又萌又辣、不拘形迹、无拘无束的语言,更加贴近世俗生活,传达出了青年人对于斑斓青春多样的感受。

身体及其一直是规训和解放相互斗争的场所。虽然身体看起来是我们最个人化的部分,但它也是身体政治的物质形式。②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当中,就有上课“打手枪”,将尿液装到汽水瓶里的狂欢化的书写。在社会话语中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污秽的东西因而被禁止言说,在公开场合讨论是不合时宜的。将“污秽”的私人行为和“洁净”的公共课堂置于同一空间当中,意在用青年人这一粗俗、怪诞的行为嘲讽成年人对于现实禁忌的虚伪。将尿液装入汽水瓶当中,同样也是将肮脏物与“洁净”的身体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了一种冒犯式的狂欢。这些都暗合了巴赫金所称的“狂欢式的笑”的双重性,“它既是快乐的、兴奋的,同时也是讥笑的、冷嘲热讽的;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催生”,它的特性在于“与自由不可分离的和本质的联系”,它显示了从道德律令和本能欲望的紧张对峙中所获得的自由。③在很多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当中都会出现看色情杂志、AV影片,裸泳等情节,这些剧情除了为增加噱头、吸引眼球之外,也表现出了青年人对主流文化身体禁忌进行了颠覆性的狂欢。电影试图通过青年亚文化的狂欢,来宣泄青年人对于成人世界不满、叛逆、拒绝的情绪。这类影片在公共领域中有意或无意地表达了被污名化的“他者”的声音,输送着“难登大雅之堂”的言语,从而悄然地改变着整个社会对青年群体及其文化的宽容度。

二、权威形象的颠覆

从青年的生理和心理特性来看,青年群体正处于快速社会化过程中,其社会心理特征趋于成熟,他们吸收能力强、反叛抗争意识也很强烈。青年处在权力的边缘位置,他们想要反抗成人世界所代表的权力中心。在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当中对于主流文化和权威形象的颠覆,正是表现出了这样的青年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