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论文范例6篇

社区工作论文

社区工作论文范文1

简单地说,社区教育工作者,就是指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它主要由三种群体构成: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社区教育兼职工作者及志愿者。其中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是这支队伍的核心和骨干,它与兼职工作者及志愿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是专门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社区教育工作是其固定的专门的职业。从其活动属性来看,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有其专门的、不同于其他职业的职业属性。因而这一职业对其从业者有着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定的专业要求。从这一层面来说,既然有着特定职业的专业要求,其专业化发展就是其本身应有之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兼具社会工作者和教师这两种职业的双重属性,而社会工作者和教师是被公认的专业性的职业,由此,社区教育工作者也理应成为一个专业性的职业,而这种专业要求更高和更为广泛。

二、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现状综述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有关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研究还较为薄弱。经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检索和甄别,以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仅有10余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也产出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刘雪莲是较早研究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问题的学者,她从实践层面探讨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问题和需求,并针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提出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马定计、应一也以2007年上海市组织的一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现状,论述了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和必要性,并从政策制度支持和加强教育培训两个维度,探讨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路径。南红伟以专业化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素养的要求为切入点,分析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构成,指出了专业化现状与理想之间差距的具体表现,提出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应注重政府、社区、个人和理论研究四个方面的结合。黄健借鉴社会学领域的成果,对“专业”和“专业化”的内涵作出了界定,探讨了影响一个职业专业化的各种主要力量,深入分析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现实起点,认为应从政府、学术共同体、专业人员自我及其所在机构四个方面,来促进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熊菲以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探讨了中美城市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现状和差异。基于比较分析的结果,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社区教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乔维德以无锡市为例,通过调查访谈,分析了社区教育工作者在思想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社区和工作者自身三个方面论述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提升策略。赵彦斌、花月阐述了美国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特色,分析了其在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方面的经验,并从专业保障制度、专业组织、专业培训、专业资格和专业道德方面探讨了对我国的启示。黄静芝撰文指出,当前的社区教育队伍存在着专业知识体系缺乏、学历层次偏低、高龄化现象严重、道德观念淡薄、自制力不足和专业发展意识欠缺等问题,分析了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在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程度的提升策略。王秋芳探讨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从“职业”到“专业”转型的发展策略,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论述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构建了社区教育工作者职前和职后一体化的培养培训模式。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回答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专业化、什么是专业化、专业化的现状以及怎样专业化等基本问题,在理论上指明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方向。然而,从实践层面上来看,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却不容乐观,实然于应然之间差距还较为明显。为此,分析探讨影响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现实症结,就十分必要和迫切,这也正是本文成文的原因。

三、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现实症结

1.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还未得到相关部门充分地认识我国的社区教育,一直以来主要是靠教育部门在推动。实际上,教育部门对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早有认识,这从其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中就可以看出来。早在2000年,《教育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2000〕14号)就指出,要健全管理队伍,加强师资建设,注重对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训。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进一步对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地要加强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制定岗位规范,开发培训课程,建立培训中心。2013年3月,教育部职成教司又印发了《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教职成司函〔2013〕35号),明确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分类及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根据教育部这一系列文件的要求,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细则,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这些文件的出台,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配备、教育培训和进修等提供了依据,奠定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基础。然而,社区教育毕竟是个大教育的观念,它超出了教育部门的范畴,涉及劳动、民政等多个部门,仅靠教育部门孤军奋战,必然陷入难以推动的困境。教育部门制定的政策由于缺乏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而未能在实践层面有效地展开,使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陷入困境。

2.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缺少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保障

国外实践经验证明,加强立法和建立政策制度保障,是社区教育取得发展成功的经验之一。以美国为例,美国有着相对完备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发展保障制度,主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和鼓励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提升。这些政策和法律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从业资格和专业培训等内容作出了规定,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再比如韩国,韩国于1999年制定了《终身教育法》,并专章对终身教育士的资格获取、工作任务、教育培训、工作分配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极大地促进了韩国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观我国,社区教育的实践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发展过程中的政策体制障碍早已暴露出来且日益加剧,而有关终身教育方面的立法工作虽经多次提起,却迟迟没有得到解决,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社区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并殃及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进程。《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是我国大陆第一部关于终身教育的成文立法,开创了地方终身教育立法的先河。该法的颁布对推动地方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由于该法内容与原则方面的不够完善,不少与终身教育密切相关的事项,如对作为终身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社区教育工作者等,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从而导致在实践层面困难重重。在现行法律法规缺失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强制措施和相关部门认识不足,我国有关促进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制度缺位严重。只有教育部门在唱独角戏,难以统筹协调其他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来共同推动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的发展。笔者在与社区教育工作者日常工作交流中发现,大部分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对于在更高层面出台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认定、专业职务晋升等方面的政策制度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和需求。社区教育机构的领导也对此表示出强烈的关注,希望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制度,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聘任、考核、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然而,现实层面政策制度的缺失却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严重阻碍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3.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队伍基础十分薄弱

当前的这支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基础十分薄弱,这也是制约其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从数量上来看,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的配备在总数上明显不足,但其由于工作职责广、服务对象众、工作任务繁杂,每天都要疲于应对各种工作事务,无暇参与各种专业化的培训和研究社区教育的规律,不利于其专业发展;其次,从来源上来看,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主要是从其他部门转行而来,绝大部分人员缺乏与工作相关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背景,加大了其专业化发展的难度;第三,从年龄上来看,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年龄的老化,导致这支队伍总体自我专业发展的意愿不强烈;第四,从学历上来看,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的学历水平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教师队伍明显偏低,导致了这支队伍自我专业化发展的能力欠缺;第五,从流动性上来看,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流动率较高,从业年限较短,队伍的稳定性不足,不利于专业化队伍的形成。总之,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队伍基础之薄弱,对其专业化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从以上论述来看,整体而言,阻碍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现实症结,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因此,针对这些症结,须内外结合、双管齐下。

1.制定法律法规,是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制定法律法规,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并对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予以确认,是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否则,在各部门职责不明、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身份模糊的情况下,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必然会遭遇合法性危机。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几乎所有研究者都提出应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可见,关于立法工作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国外的实践经验也证明,立法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社区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在其中明确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的职业身份、入职要求、职责权利等内容,使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获得合法性的角色定位。在法律法规出台的过程中,各级各类社区教育的研究机构、业务指导机构、办学机构应强化自身的政策咨询职能,积极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立法的各项筹备工作,促成社区教育法律法规的早日出台。国家层面出台法律法规,由于涉及面较广,须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因此酝酿周期难免较长。为了应对社区教育实践的迫切需求,各省可以根据本省社区教育的实际,先行制定省级层面的法律法规。一来可以解燃眉之急,二来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方面,可以学习上海的经验。《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于2011年5月正式实施,条例对从事终身教育的专职教师的入职资格、职务评聘、业务进修、专业技术考核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该条例的出台,解决了专职人员的岗位晋升、专业发展与公平待遇问题,为专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建立健全政策制度,是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建立健全政策制度,是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法律法规由于其普适性和高度凝练性,它只能从宏观上作出概括性的规定。因而,实践层面,还需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形成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明确社区教育工作者在数量配备、岗位要求、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培养培训等方面的问题。政策制度的出台要站在更高的层面,超越教育部门的范畴,方具有实践上的执行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市县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办法,在省级层面成立由省领导挂帅,教育部门、劳动部门、文化部门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终身(社区)教育委员会,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整合协调各部门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出台促进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具体说来,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制度应主要涵盖:(1)岗位资格制度。建立岗位资格制度,是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从职业走向专业的重要标志。(2)职业准入制度。聘用专业对口或相近的人员从事社区教育工作。(3)专业职务晋升制度。明确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的职称评审系列,提供明晰畅通的渠道,是稳定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的关键。(4)进修培训制度。强化队伍的培训,明确培训的时长和要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常规性和实效性。

3.加强培养和培训,是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重点

由于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大部分是从民政、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等部门转行而来,因而普遍缺乏学科知识和专业背景,学历层次也普遍偏低,知识和能力素养远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大队伍的培养力度,提升培养的层次。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国外各发达国家普遍实现了依托大学开设学科专业来培养社区教育工作者。而我国大学尚未开设社区教育方面的专业,仅少数大学在其他学科门类下设立了社区教育的研究方向。我们应该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广泛依托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终身教育或社区教育方面的本科专业,同时在研究生的培养上也设立该方向,并科学地设置相关学科课程,寻求积极的培养方案,从源头上解决社区教育工作者学科知识缺乏、专业素养薄弱的问题。在高校开设专业培养社区教育工作者,虽然解决了源头上的问题,但毕竟周期较长、见效较慢。眼下,加强对当前在职人员的专业培训是首要选择。从目前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现状来看,虽然各地都不同程度地组织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和业务培训,但由于专业伦理和专业标准同一性的缺失,和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培训往往流于表面,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因此,加强队伍的培训,首先是要建立同一性的专业标准,明确专业知能要求,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其次,培训要有系统性,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开展系统完整的培训;第三,培训工作要常态化,要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开展,明确培训的时长和频率;第四,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可采用交流研讨、学术报告、实地考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第五,培训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年龄阶层、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岗位性质,开展分类分层培训;第六,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建立培训评价考核机制,提升培训实效。

4.加强自我学习,是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社区工作论文范文2

首先,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是特定的,就是本城市社区内所有的居民成员、单位组织。其次,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又是复杂的,城市社区居民成员流动性大,居民构成不同,有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外来务工人员等各种群体。最后,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又是多样性的,因人而异,城市社区居民成员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职业指导等多方面教育。

二、城市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1.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创建文明城市社区的基础工作和基本保证

城市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创建文明城市社区的核心工程,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直接对城市社区成员的思想、道德等加以有效引导,振奋人的精神、升华人的境界,使城市社区呈现出进步向上的精神趋势,为创建文明城市社区奠定扎实的基础。

2.思想政治工作是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城市社区管理中,必须切实加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城市社区成员,以加强社会主义德治,并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城市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做好城市社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个重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直接面对居民、面对家庭,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连接城市社区与居民的桥梁。

三、城市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的体现,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开展经济、文化等其他工作的前提,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但城市社区相关部门和领导对此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抽象,不能直接见到成效,没有经济发展那样直接,从而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耐心和热情,也不能及时了解城市社区居民的思想动态,使城市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仅停留在表明流于形式,未能发挥为居民排忧解难的作用。

2.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强

城市社区成员是由不同的个体成员组成的,城市社区居民拥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处。

3.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体制机制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事前规划,建立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但是,现在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基本都是流于形式,被动应付,处于一种随意化的状态,因此城市社区居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效果。

4.城市社区居民对城市社区缺乏认同归属感

城市社区是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园,需要全体城市社区成员的大力参与,但是现在城市社区居民彼此交流甚少,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性不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体,都是一种被动配合的心理,并没有主动参与进去。城市社区成员普遍对城市社区认同感较差,很少依赖城市社区。

5.缺乏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性人才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一般都是离退休老大妈大爷,年轻人参与的少,新思想也就不多,而且他们都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做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专业的培训基础,所以亟需一批专业的年轻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出现,来开展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四、如何加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1.因人施教

在开展城市社区教育工作中,绝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要因人而异,突出重点,分类施教。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中,针对老年群体,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针对青少年群体,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遇到的困难,同时进行普法和市民守则教育;针对下岗职工,建立城市社区再就业服务中心,以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技能,从而再就业。

2.强调城市社区居民归属感教育

城市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对城市社区稳定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城市社区领导干部要做好带头作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了解城市社区工作情况,并对加强城市社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其次,要唤起城市社区居民的意识,增强城市社区归属感,最大限度调动城市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关心热爱自己的城市社区,增强城市社区的凝聚力。

3.完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心理健康作为新的内容,培养身心健康的“城市社区人”,要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城市社区成员解决问题。首先要建立一套确实有行的激励机制,在考核、晋升、处罚等做出具体规定;其次要建立考核机制,任务责任具体到人,明确主体,避免相互推诿;最后,要建立监督机制,定期举办居民代表大会,城市社区居民对其进行考核督促。

4.提高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化水平

社区工作论文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为核心,以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宜居社区为重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以人为本、施惠于民的工作理念,以为群众服务、靠群众参与、让群众满意为创建主题,切实落实创城机制。

二、工作目标

(一)坚持一人为本,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活动,加强理论研究、理论宣传,提高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注意荣辱观,积极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突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组织多种形式的文明养成教育,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着力提高公民的科学意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落实未成年人所办的实事、好事,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加大建设和谐文化力度,加强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建设。开展文化示范户创建活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开展文明社区创建。进一步抓好社区文化大院、社区夜校、社区电子阅览室、社区图书室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创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二)坚持重在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坚持搞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社区的规划要求,完成为民服务五大工程:

一、宏伟新区开发建设工程。变更宏伟社区幼儿园建设手续,6月份规划建设面积3600平方米的新区8号楼一栋,12月份竣工。

二、社区银雀山路沿街楼建设工程。年内开发完成银雀山路沿街楼2000平方米,12月底前交付使用。

三、银雀山片区宏伟社区拆迁改造工程。按规划实施拆迁改造一期工程,拆迁民房65户,面积1.5万平方米,实现当年开发建设。

四、城镇医疗保险工程。继续扩大社区医疗保险覆盖面,实现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100%。

五、社区平安创建工程。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家庭治安保险工作,社区参保率达到100%,不断创新治安保险机制,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三、工作措施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既是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事,又是一项广泛的群众性活动,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市、区两级都十分重视,全社区要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群策群力,全力以赴,抓紧布置,立即行动。真正把文明创建工作宣传好、发动好、落实好。真正把气氛烘托好,把工作做扎实,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创建合力。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创城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创建深入。

(二)强化目标管理,实行责任追究。要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责任分工》的要求,把工作量化、细化、具体化。严格实行目标管理,把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个责任人,用“倒计时”的办法,明确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和进度要求。

社区工作论文范文4

今年,我区宣传思想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目的,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

继续坚持把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抓紧抓好。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抓住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个目标,紧紧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要求,紧密联系我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续在深入人心、开拓创新、力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断总结新鲜经验,力求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指导实践上取得新的成效,在推动工作上实现新的突破。坚持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和改进对基层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管理和考核。坚持理论学习抓龙头、龙头抓的学习机制。坚持基层理论学习联系点制度,不断探索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富有成效的学习方法,提高理论学习的质量。重点组织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等专题学习,着眼解决实际问题,使理论学习更好地服务于发展,服务于实践。运用中心组学习、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教育。继续发挥区宣讲团的作用,组织好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扩大理论武装工作的覆盖面。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抓好干部培训工作,结合固本强基教育活动,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从多方面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我区实践,积极开展政研工作。理论学习要紧密结合我区推进现代化生态型山水城区建设的实践,坚持理论学习和指导实践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发挥好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努力解决当前工作中影响发展的突出矛盾,解决党的建设和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组织开展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活动,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我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建设,努力构建现代化生态型山水城区的格局,实现我区的全面发展,围绕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诚信建设、创建文明社区先进街道和文明社区居委会、推动实施教育强区等重点课题开展研讨,为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服务。要进一步加强我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区政研会二级分会。

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理论宣传,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紧密结合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宣传载体,运用宣讲、研讨、征文、知识竞赛、理论讲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加大理论宣传的力度,制作有关电视理论专题片,借助广州电视台《都市在线》栏目,着力增强宣传效果。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维护稳定,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山水城区,是新世纪新阶段区委、区政府的中心任务,也是宣传思想战线的中心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力以赴,调动一切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为我区全面、快速、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精心组织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重大意义,深入宣传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三个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中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深入宣传我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形势。精心组织好新中国成立55周年、改革开放25周年的宣传,举办“心中的祖国”演讲大赛、举办“祖国颂”广场文艺演出、开展国庆专刊宣传橱窗比赛等,在全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切实做好贯彻落实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各项建设的宣传报道工作。深入宣传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确立的20*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五个三”的工作目标,宣传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宣传以发展为主题,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以改革为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大力宣传以民生为根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的新举措新成效;深入宣传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取得的新进展。广泛宣传我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业绩,总结、树立一批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层先进典型。积极主动配合区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工作。做好镇级行政区划调整的宣传工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打整治、禁毒、禁赌行动营造强大的宣传攻势;加大双拥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创广东*“双拥模范区”“六连冠”;大力宣传新型生育文化,争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积极推进科普宣传;开展关心下一代宣传月活动;加强普法宣传;同时,做好国土规划、征兵、再就业、消防、道路交通安全等各项宣传工作。

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既全面宣传党的主张,又准确反映群众的意愿,努力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增强宣传效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及时传播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不断提高舆论监督和热点引导水平。充分发挥互联网对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开发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宣传信息网建设,做好网站版面调整,从内容到形式上力求做到丰富、生动、新颖,创新宣传手段,提高宣传艺术,建设宣传思想工作新的重要阵地。进一步推进办公信息自动化,逐步加强与各街、镇、区直单位党委宣传部门以电子信息方式的联系与沟通,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宣传效能。

积极主动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树立*良好形象。认真贯彻中央对外工作方针,借助“广州市对外新闻”平台,充分利用中央、*、市传媒资源,进一步加大我区整体形象的宣传推介,全面客观地介绍我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面貌,介绍我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新成绩,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掘利用我区历史文化、商业旅游资源,加大文化、经贸外宣力度,大力宣传推介我区首届“*十景”,精心制作反映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现代化生态型山水城区建设成就的外宣品——“绿色*”个性化邮册;大力宣传我区良好的投资环境,配合做好经贸、商业、旅游对外宣传。

(三)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要充分发挥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抓住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推进公民道德教育,继续开展好公民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我区公民的综合素质;举办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加大“*公德公益之星”的宣传力度,发挥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精心组织好第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确立鲜明主题,采取生动形式,扩大宣传效果;进一步开展“讲诚信、树新风、创文明”教育实践系列活动,着力打造“诚信*”;开展国防教育进社区、国防教育进农村试点工作,组织好“国防教育日”活动,继续开展领导干部过军事日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在宣传思想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基本职责。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入情入理、耐心诚恳、潜移默化,帮助群众正确对待和不断实现自身利益,并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起来。紧密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要高度重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好社情动态,坚持以体现党和政府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有机统一为准则,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积极化解矛盾,平息纠纷,努力解决城乡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赢得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各级政研会的作用,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各类新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拓展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不断探索和创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载体。围绕革除陋习、移风易俗,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居委会活动和广泛开展文明社区先进街道竞赛,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加强分类指导,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扩大文明社区的覆盖率。继续抓好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积极筹备参加广州市“四进社区”文体展演大赛。结合中心镇建设,继续推进创建高标准文明示范镇工作,提高城镇城市化水平和城镇群众的文明水平,按照市的部署,认真抓好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试点工作,深化和延伸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打造“诚信*”,认真开展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诚信建设“六个一”活动,进一步深化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推动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74个诚信建设示范点的建设和管理,发挥示范点的作用。配合区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创建教育强区工作。

(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切实加快我区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文化调研,制定、实施我区20*年—2*0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召开全区文化工作会议,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在全区树立“大文化”观念,把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有机结合,推进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群众文化工作,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继续以广场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业余文艺社团为骨干,进一步打造“*风采”群众文化品牌,通过组织第二届“*文化节”、广场文化交流演出、民间乐社大赛、文化站文艺汇演、外来工歌唱大赛、书画摄影展览、百场电影巡映、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等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中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受到高尚情操的教育。实施精品战略,创作一批反映我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文艺作品,向55周年国庆献礼。进一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完成区图书馆的搬迁,开展广场文化的评比活动,巩固街镇文化站的评估定级成果和推进街镇文化站晋级达标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文化执法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培育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

社区工作论文范文5

2、抓好理论武装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按计划抓好“十八届五中全会”“四个全面”及“三严三实”等理论学习。二是做好基层党校建设,加强基层党员的理论学习。指导街道党校、__社区党校做好市级优秀基层党校的创建工作。通过基层党校,分片区开展理论学习轮训工作。三是加强村头宣讲工作,进一步抓好蒲公英村头宣讲员、大学生社工宣讲员队伍建设。

3、抓好对外宣传工作。一是做好党政中心工作的宣传,加大__日报、新区时刊的主题宣传力度,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做好先进典型、优秀人物的宣传。二是加强“__风情”官方微信工作力度,完善版块内容,增加周数量,注重质量,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三是做好“滨江都市田园休闲区”宣传工作,主动加大与__日报、__、__电台等的沟通力度,提升“滨江都市田园休闲区”在__市区的知晓度。

4、抓好基层文化建设。一是提升龙舟文化,端午节前举办__区域龙舟赛。二是做好“__乡土书屋”、“小__文化研究会”、“__流域历史文物研讨会”、“古建筑民间博物馆”服务指导提升工作。三是举办街道全民运动会,继续发挥“三大球”优势,与__大学、市体育总会合作,做强街道体育文化。四是结合基层文化需求,抓好企业文化俱乐部、村落文化联谊会等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活动,策划成立女子古筝乐队、女子啦啦操表演队等文化团队。

5、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一是着力打造__社区“金葵花志愿报务”品牌,建立网上志愿者登记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二是营造“家风家训”宣传氛围。深化“户户立家风”活动,做好“家风家训”进文化礼堂工作。三是探索“__有礼”工作,将文化礼堂的“礼堂文化”与志愿服务公益行动的“文明有礼”活动互融互通、有机融合。四是积极树立典型,做大“好人文化”,打造“好人集群”,开展__好人“十百千工程”。五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升__社区少数民族“春泥计划”、__社区“阳光课堂”工作品牌效应。

1、积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进一步拓展社区协商民主议事会建设,重点推进__社区“基层协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及议事成果的落实。

2、深入开展党派“协作共建”工作。加大街道党工委与民盟__总支的协作共建力度,巩固__社区、__社区与民盟__职高,__社区与民建__二支部的协作工作,新建__社区与派基层组织的协作共建。

3、抓好知联会、新生代联谊会相关工作。组织开展走访考察上市企业、助老助残送温暖、开展联谊活动等。__新生代联谊会走访联谊等活动。

4、着力拓展侨台留联工作。加强侨台留联队伍建设,加强联络联谊。做好基层对台交流工作,根据市区台办安排,做好两岸基层龙舟文化交流活动。

5、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抓好__社区的少数民族工作,推进“美丽__企业家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助学活动”。做好__香期等大型宗教活动相关工作,加强宗教场所及民间信仰点的属地管理工作,完成湖芳庙民间信仰点的挂牌工作。

1、配合做好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推进__社区办公楼装修工程、__社区广场景观工程、渡头董社区办公楼装修工程。启动陈山社区“无围墙敬老院”建设、__社区文化中心建设、__社区门球场建设及__社区经六路立面美化等,尽快完善设计方案,移交街道公建中心组织实施。

2、推进“三社联动”工作。抓好区级两个示范观察点(__社区、__社区)的“三社联动”工作,同时探索陈山社区居家养老“临终关怀”项目,争取列入2016年区级“三社联动”示范点。

3、推进农村社区“一区一品”建设。重点打造__社区“乡味节”,以“绿色、乡味、享和”为主题,打造特色农俗文化;__社区“民族小花”特色品牌建设,2016年已列入省 “春泥计划”项目;__社区“区域文明共建”,整体推进区域乡风文明。

4、加强社区基础工作。一是召开社区工作年度大会,街道对社区2016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酝酿出台社区工作考核办法,完善街道社工年度考核办法;三是加强社工培训,为提高培训效果,将全员培训与分班培训相结合,先全员业务培训、资格证考前培训,后分骨干社工班、精英舞蹈班、口才写作班,进行小班化培训;四是做好2016年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1、围绕重点,开展专项监督视察活动。针对委员工作实际,有重点有选择地组织开展民主监督视察调研活动。

2、关注民生,认真做好社情民意收集。组织委员定期到各自所联系的__村、__社区、__社区、__社区等联系点开展社情民意收集工作,帮助解决联系点集中反映的有关民生问题。

社区工作论文范文6

关键词:社区;社区工作;高校社区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44-02

一、高校社区工作内涵的界定

首先,在对高校社区工作作为特定社会工作内涵进行界定之前,笔者先介绍中国学术界有关高校社区工作的研究情况。笔者用关键词“高校社区工作”在中国知网搜索文献未有发现;后经查阅发现,唯杨晓龙、张子中在《高校社会工作》一书有专辟章节论述高校社区工作。面对相关研究提到“高校社区工作”这一术语且目前学界尚无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包括对高校社区工作合法性的研究,本文认为在学理上很有必要就高校社区工作的合法性问题进行思考。目前中国学界没有对高校社区工作合法性的研究,这一断言可能遭到否定,因为有研究认为高校社区工作是在高校社区内开展的社区工作形式[1],并很可能将对高校社区工作的这样一种定位视为对高校合法性的论证。面对可能招致的上述质疑,对高校社区工作合法性的论证远不是这样一种定位能够完成的,对高校社区工作合法性的论证必须抛向对社区工作和高校的再认识。

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较之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是较迟才获得承认的一种基本方法。1962年,美国社会工作教育课程委员会正式认可社区工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另外,社区工作虽被视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但是较之另外两种方法其合法性仍然具有较大争议,诚如梁祖彬所指,“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内最具争议的工作方法。多年来,社区工作对社会工作整个专业的思路及理论都有很大的冲击。然而,社区工作并没有清楚而被认同的定义、界限、思想、目标、工作手法、对象及领域。社区工作亦不是社会工作及社会福利的专利,不同类型及性质的组织及其工作者,如政党、工会、压力团体、政府部门、教会、商业机构等都可以从事社区工作”[2]。这里指出社区工作的合法性问题不是要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的思考,而是想表明,社区工作自身合法性问题构成了高校社区工作合法性论证现在的困难,而且社区工作的合法性问题要求高校社区工作合法性论证必须包含对社区工作的认识。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社区工作的定义虽然繁杂不一,但是这些定义都涉及一些共同的内容,如,社区工作,是一种介入方法;一项有计划的行动;一个过程;集体行动的方法;解决社区问题,培养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满足社区的需要;促进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等等。另外,社区工作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区工作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的社区工作则是社区社会工作的简称,特指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工作者关于社区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及其应用过程[3]。基于上面的认识,可以判断,社区工作着眼的是社区的发展,培养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满足社区需要,促进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正是在这一点上,社区工作与高校社区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亲和性,更准确地说,社区工作为高校社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的可能。

其次,对“高校社区”这一术语可能招致的质疑,即高校能不能被称之为社区做出回答,这也是高校社区工作合法性论证的主要构成之一。目前,学界对高校社区工作的合法性没有专门的研究,但对高校社区的相关研究很多,比如,高校社区的文化建设,高校社区医疗保健,高校社区护理工作等,这就使得对高校社区合法性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社区”这一概念源自现代社会理论先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nnies,1855-1936)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后被社会学和各学科发展,定义繁杂不一,多达百余种。1981年,美籍华人社会学家杨庆■通过对社区有关文献的研究和统计,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已经达到140多种[4]。对“社区”的认识虽丰富、复杂,但也存在一些基本的认识:长期生活在某一地域的人口;人与人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或者说有频繁的社会互动;具有共同的利益,享有共同的资源;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社区成员对其生活的地方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正是基于上述的这些基本的认识,认为高校可以被视作社区。因为,第一,高校坐落在固定的地域,有学生、教职工、后勤服务人员在这里长期学习、生活、工作;第二,学生、教职工、后勤服务人员这些群体之间存在着频繁的社会互动;第三,在高校学习、生活、工作的学生、教师等人群享受共同的资源和共同利益,比如说,体育设施、绿地、花园、图书馆等;第四,高校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形成了自己的制度、组织和文化,高校成员对高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从滕尼斯本人对“社区”的理解来看,高校在中国作为一个单位型组织,其“单位”制度还没有完全解体,其单位性的全能的综合社会生活体即社区形态的存在还具有典型性,可以看作是一个社区。

最后,面对中国高等教育总体资源不足和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的困境,高校社区工作作为一支新生力量,较之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能够较好地整合高校社区内的各种资源,与高校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力量共同致力于学生发展和高校发展。

综合以上论证,尝试对高校社区工作做出这样的界定:高校社区工作是社区工作的特定形式,高校社区工作是一种方法,高校社区用这个方法确定它的需要或目标,强调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寻求内外可用的资源而采取行动的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扩大和发展学生、教师、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相互合作的态度和实践。

二、高校社区工作的目标

高校社区成员是由在校学生、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提供社会服务的后勤人员等组成,扩展来看,还包括为高校教师学生提供饮食、住宿、修理、商业等各种服务的居民。作为高校社区工作主要对象的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好奇心强,求知欲盛等特点,有着积极向上的愿望和独立自主的意识,也有着强烈的社交意愿,需要认同与支持。另外,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依然可能在学习、适应、生活、交往中遇到问题,在自我完善中存在焦虑,在自我管理中缺乏理性,在社会适应中能力不足。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帮助大学生及其所依附组成的团体、班级、宿舍等跨越自身障碍,分享高校资源,共同改善校园环境,实现社区进步。另外,教职工群体、后勤服务人员群体等在高校社区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也可能遭遇各种困难,社区工作也必须给予关注并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因为这些人群同样是社区工作的服务对象,是高校社区和谐发展的根本力量。

目前,对社区工作的目标的分类存在两种类型:一是Rothman将社区工作的目标划分为“事工目标”和“过程目标”。事工目标强调完成一件具体事工,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过程目标则旨在促进社区居民一般能力的提高,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及培育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加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了解,以期增强社区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及技巧[5]。二是Thomas运用二分法将社区工作目标划分为“分配资源”和“发展市民”。前者旨在组织居民就日常切身事情争取合理而平均的资源调配,从而使得市民的权益得到保障;后者则注重培养基层市民的“政治责任感”,培养“社区凝聚力”,增进人际交往,提升归属感,从而促进社区发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综合比较这两种类型,笔者认为Thomas的分类方法可能更适合中国语境,在高校社区建设中也更为具体可行。本研究基于Thomas的分类方法将高校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界定为:培养高校社区成员主体意识,鼓励社区成员敢于善于表达利益诉求,确定成员需求及目标;培养高校社区成员参与意识,增强对社区的关注与投入,鼓励通过集体行动(社团、班级、工会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获得信心和意志力,不断挖掘潜能,争取自身权益;整合高校社区资源,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发挥社区资源最大效能;组织动员高校社区成员在行动中提升凝聚力,扩大发展互助、合作的态度和实践,增强整体幸福感和归属感;提供合理、高质的社会服务,维护高校社区团结稳定,优化社区环境,实现高校社区和谐发展。

三、高校社区工作的社会功能

较之其他社会工作形式,高校社区工作关注整个高校社区,从结构的角度有效处理高校社区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其工作方法灵活多样,更易适应高校群体特殊需求的变化。加之,通过实现社区成员内部认同而非外来压制来达成一致,使得高校社区工作在促进社区发展、保证社区稳定方面更加突出。高校社区工作的功能可归纳如下。

1.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社区工作的优势,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利用和开发高校社区内外资源,向高校社区成员提供各类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是一项向社区成员介绍经验、提供咨询的专业性助人工作。适合高校社区开展的专业社区服务可包括:社区成员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校园适应与学习辅导、贫困生帮扶、就业指导与资源联络共享等。

2.充权功能。帮助高校社区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消除自身的负面评价,减低无能感和自我完善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减少社会歧视,增强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能,进一步促进高校成员的社会化,提升高校社区成员在学习、适应、生活、交往中应对危机处理问题的能力。

3.社会行动功能。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表达利益需要,鼓励其提出对高校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倡导高校社区成员与社会工作者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策划、决定和行动,合力突破困境,改善社区环境。

4.整合功能。针对高校总体服务资源有限、服务投入不足的现实,高校社区工作面向高校群体评估需求,在社区层面上设计多重介入项目,促进专业社会工作者、非专业的学生服务群体、学生群体及教职工群体之间的互助合作,发挥各自既有的能力和资源,增强高校社区整体凝聚力,扩大内部认同,完善福利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运作机制,从校区服务、环境卫生、文化推广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共建一个有利于高校社区成员健康发展的支持性社会结构,一个稳定发展的和谐社区。

参考文献:

[1]杨晓龙,张子中.高校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周永新.社会工作学新论[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

[3]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