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探索论文范例6篇

自我探索论文

自我探索论文范文1

关键词:《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创刊30周年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3)04001303

前几天看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节目,有位专家谈到姓名与人一生的关系问题,他谈到好的名字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好处。我有同感。

记得,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刚刚在自学音乐学的阶段,到安徽省图书馆去查阅音乐刊物,而那里只有两种刊物——《人民音乐》和《音乐探索》。如今我猜想,那时,那里负责订阅杂志的人士,在查看订阅目录时,一定觉得《人民音乐》是属于广大人民的刊物,应该订阅;而《音乐探索》一定是对音乐进行深入细致研究与探索的刊物,更应该订阅,就订这两份杂志吧。所以,刊物的名称对人们的感官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再如,有一天,我正在《黄钟》编辑部忙碌,一位作者打来电话询问投稿之事,谈话之余她突然问道:“你们刊物叫《黄钟》,怎么怪里怪气的?是什么意思?”我一时语塞。停顿一会,我试探着问:“你真的不知道什么是“黄钟”?“她坦率地回答:“真的不知!”她的回答令我深思:在1987年,武汉音乐学院创办学报时,学院领导与专家考虑将中国古代十二律第一位的“黄钟”作为学报的名称,其隐喻为要将学报办成全国第一流的刊物,但是,可能没有考虑到一些学术水平不是很高的人士的理解力吧?!

在我国,音乐类刊物的名称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直接以学校的名称为刊物名,如《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等;其二,较为直接地阐明刊物的性质,如《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等;其三,赋予新的寓意与内涵,如《天籁》《乐府新声》《黄钟》等。《音乐探索》属于第二类,直接阐明了是一本对音乐进行不断学术探索的刊物。其名称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因此,也正如前所述,安徽省图书馆毅然地接纳了她。

我与《音乐探索》发生联系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头一年。那一年的年初,我写出文章《对“百花潭铜壶”嵌错图象中乐舞文化的再认识》,由于“百花潭铜壶”是发掘于成都的文物,我便将文章邮寄给了位于成都的《音乐探索》。不想很快,《音乐探索》就在1990年的第2期刊登了该文。这使我万分欣喜,也大大鼓励了当时还是音乐学“新手”的我,使我对音乐学研究有了更积极的动力。

自那以后,我总是关注着这个培养着我、有很好名称的刊物。我常常仔细地观察其办刊特征,关注其学术动向。她刊登的一些文章,使我汲取到许多的学术营养,并常常成为我写作的“范文”。特别是在我2002年之初接手《黄钟》副主编的工作时,更在编辑工作中,常常翻阅《音乐探索》,从中寻找办刊灵感,学习其编辑工作的经验。

在编辑工作之余,我持续关注着《音乐探索》这一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型的音乐期刊,还曾对《音乐探索》2000~2007年间的栏目发文量进行过统计①,发现其有四个常设栏目:“技能技法研究”“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教育(音乐教育)”“作曲理论”。这四个栏目发文量之和,大约占其总发文量的3/4。我想,这些栏目可能是《音乐探索》编辑们的偏爱吧,这也因此构成了《音乐探索》的办刊特色。此外,《音乐探索》中“音乐美学”“音乐史研究”“音乐文献学”三个栏目也非常有特色,虽然其发文数量所占比重不算大,但其所发文章的理论含量是《音乐探索》质量的至关重要的保证。就我个人而言,尤为喜好其中的“音乐文献学”栏目,我常常阅读这类文章,使我受益匪浅。这类文章具有跨学科的非凡意义,显示出《音乐探索》的编辑们对交叉学科的关注,以及对音乐文献学在音乐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

与其他刊物相比,《音乐探索》还有“特稿”“专稿”“随笔”“音乐评论”“书评”“研究生大学生论文选”等栏目,这也许是《音乐探索》办刊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吧。

我发现,《音乐探索》发表的文章,无论在选题上,还是栏目安排上,都有一定的设计,特别是在近几年刊物栏目文章的发表中,重视对某一理论课题的深入探究,我以为,这对《音乐探索》理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学术支撑作用。

我常常感叹,《音乐探索》尤其重视“技能技法研究”栏目,其发文量始终占据第一位,内容包括“外国乐器演奏”(如钢琴、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等等乐器及乐曲的演奏)、“中国乐器演奏”(包括对我国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乐器与乐曲的演奏技术与乐曲处理)、“声乐演唱”(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等的研究。这个栏目不局限于对传统器乐(乐器)、声乐的技能技法的研究上,许多论文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还上升到了音乐思维、音乐美学的高度。实际上,有些文章已远远超出单纯技能与技法的研究范畴,而进入到了跨学科的论述之中,这也显示出《音乐探索》的编辑们在努力打破单纯演奏、演唱技能技法的束缚,而具有跨越的编辑思维。

《音乐探索》的“民族民间音乐”栏目的总发文量不是很多,但近些年其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就其文章质量而言,它也是令人瞩目的重要栏目之一,其选题涉及古谱学、各少数民族音乐、古代调式、中国音乐的结构、民族民间音乐的形态等。它尤为重视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如对土族、撒拉族、傣族、白族、蒙古族、侗族、布依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音乐的研究,并上升到音乐与民族或民俗的关系问题。其涉及领域之宽广、内容之新颖,常常使人耳目一新。可见,《音乐探索》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关注,表现出编辑对文化多元性的重视,大大促进了《音乐探索》的选题与发文内容的多样性。

《音乐探索》“作曲理论”这一栏目近年来的发文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体现出当今编辑对此栏目的重视。从刊物的作者简介上看,该栏目的许多作者均为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教师,这也反映出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研究水平的日益提高,显示出其在教学相长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类论文内容涉及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写作、调式理论、作品研究、节奏研究、音乐流派等等,有些论述还具有开创意义。这些文章的刊发,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音乐探索》的编辑对作曲技术前沿理论问题的热心关注。

我一直认为:“文化的多样性决定各地域的音乐文化从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地域的音乐文化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各有不同的文化属性及地域文化状态。”②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音乐刊物之一,《音乐探索》理所应当地关注着这一地区的音乐发展,以及在历史上起到重要贡献的音乐家与音乐事件。

王光祈是我国最早的音乐学家之一,对我国的音乐学研究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贡献,《音乐探索》对这位四川籍的音乐学领军人物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2003年,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了这位音乐学的先驱人物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后,《音乐探索》便设立了“纪念王光祈先生诞辰110周年”栏目,不仅对会议进行了大幅度的报道,也发表了系列研究文章。不仅如此,《音乐探索》在此前此后常常刊登许多关于王光祈研究的学术论文。可以说,在全国,在王光祈研究论文的发表方面,《音乐探索》表现得最为突出。

蜀派古琴亦称川派古琴,是形成于清代的我国古琴的主要流派之一。此琴派的主要艺术风格为躁急奔放、气势宏伟。创始人为琴家张合修,近代川派琴家代表人物有张孔山、杨紫冬、李子昭、吴浸阳、龙琴舫、顾玉成、顾梅羹、查阜西、喻绍泽等人。这一琴派的重要琴学著作有《天闻阁琴谱》《百瓶斋琴谱》等,代表琴曲为《流水》《醉渔唱晚》《孔子读易》《普庵咒》等,其中又以《流水》《醉渔唱晚》等曲最为流行,尤为受到琴界的重视。在蜀派古琴研究方面,《音乐探索》发表过许多研究文章,尤其是在2003年,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了蜀派古琴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喻绍泽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后,即设立了纪念喻绍泽先生的专题栏目,显示出其对蜀派古琴及其名家的重视。

凡此种种,都体现出《音乐探索》的编辑们对本区域音乐文化的重视。我以为,一本刊物就应该特别重视自己区域的音乐文化,如果连自己都不关心本区域的音乐文化,那还能寄托别人去关心吗?!

《音乐探索》充满了灵秀之气,透露出蜀地文化清新灵秀的气质。就直观而言,这体现在其采用了别出心裁的异形本的16开设计上,并有着鲜艳的封面、绚丽的摄影图案,以及重要文章题目的封面提示。其开本及封面的装帧设计的独特性,可说是其非凡气质的重要标志。

综观《音乐探索》30年的办刊历程,正是由于其历届编辑们的不懈努力,使刊物办得越来越充满了朝气、灵气和虎虎的生气。它那不断攀升的学术质量,得到了学界的好评与肯定,故而在2007年底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行列,2010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在2011—2012年度中,又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这是对《音乐探索》编辑们的最大褒奖。

作为编辑同行的我,为《音乐探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音乐探索》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发展着,她鞭策着同为音乐期刊从业者的我,促使我要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素质,否则便会落后!

注释:

自我探索论文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索性教学;主动学习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应当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探索能力和创造精神。探索性教学是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自主探究、解答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与时间能力,并提高学生合作、团结的意识,树立科学精神。探索性教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与探索性的特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产生重要作用。

1.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从古至今,存在着许多教学模式,其在相应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其中教学要素是指理论基础、教学思想及目标、学科特点、教学环境、教师、学生与一些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是这些要素相互配合的产物。而探究性教学是被实践证明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是符合国家与时展需求的,其理论基础是“创设情境-数学实验-观察分析-猜想结论-推理论证-拓展应用”,基本思想是现代教学观、数学教学观和建构主义数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探究性教学的主要思想,其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一定的情境、他人的帮助及主动查找资料等方式,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传授,主动学习、探究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成为主动建构者应该做到几点:第一,用探索法、发现法去构建知识;第二,主动搜集信息、资料,对问题提出假设并论证;第三,把学习内容与实践相联系。

2.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模式构建

2.1 探究性情景创设

创设情境是探究性教学的第一步,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设的情境分为三大类:一是物质性情境,包括自然物质、人造物质等物品;二是多媒体情境,通过网络、影视、PPT等资料,如爱迪生的成长资料,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养成主动问问题、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榜样力量。三是现场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数学学习,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外出实践,了解数学的重要性。四是模拟角色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角色。五是问题性情境,提出有趣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一是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两者密切相关,因此,初中数学课堂上引入生活实际,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加兴趣,并认识到在以后的生活中都离不开数学,应该认真学习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与数学有关的实践。例如家里装修需要多少块瓷砖,需要用到有关面积的知识。二是故事情境,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定性不足,喜爱听故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故事情境,增加吸引力。三是操作情境,实践操作让学生打开思维,手脑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平面折叠等有关问题时,直面的讲解效果不大,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找到答案,再加上老师的解释,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加牢靠,降低了教学的枯燥性。四是悬念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新的思维中,深入探索知识。

2.2 教学实验开展

教学实验是让学生结合知识动手实验,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从实验中得到结论。教学实验是以学生为主导,结合相关仪器、软件。探索性教学实验的开展包括条件探索、结论探索、存在性探索。条件探索是指依据结论探索命题应该具备的条件。这类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只要能使结论成立就可以。例如在学习几何时,经常遇到等腰梯形的成立条件,老师可以画出模型,让学生应用尺子、量角器等仪器测量,或是应用计算机建立模型,然后得到结论。结论探索是指由给定的条件得出结论,这类问题需要我们大胆猜想,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结论探索可以根据我们的经验,结合相类似的问题,得出结论,然后论证。存在性探索,是指“是否存在”这类问题,可以先假设存在,根据假设的结论推出命题中的条件,如果与已知条件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反之成立。也可以举出一个反例。

2.3 探索性结论总结

我们可以从上文看出探索性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不再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把所有相关知识一股脑的传递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探索性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第一,对教师的文化底蕴和知识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探索问题时,可能遇到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是跨学科的,有的可能与本问题无关,由学生联想的,总之教师要给学生的问题解答,教师可能之前没有关注过,也可能不在其专业范围内,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注入新鲜血液,充实自己。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众人的智慧结合起来可以爆发无穷的力量,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大家一起合作配合就可能得出答案。正如现在的企业,没有一个企业是单独一个人成立部门的,每一个部门都有不容的人员配备,负责不同的工作,共同完成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意识,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共同解疑答惑。第三为教师的发扎提供了新的机遇,不是指职称的升高,工资的增加,而是指可以培养教师的创造能力。教师在迎接挑战时应该关注探究性教学的主题、信息的收集分析、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探究过程,使探究性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动手实践的能力。

3.总结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的学科,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意识,形成严谨的态度,并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主动学习思考和团结协作精神、适应时代要求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遵循探究性教学的六大步骤,尤其是创设情境、教学实验方面。探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要引导学生不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特征、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总结教学经验,不能流于形式,提出自己的一套探究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汪海滨.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10,26(4):15-16.

自我探索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探索型实践外语教学团队 合作

我国目前的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英语课程理念,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英语教学首要关注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为理解而工作学习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均能有所收获和发展,而不是纯粹的教学效果和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英语课程改革也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平台。英语教师实现艺术化教学的最好途径就是对自己及同伴的教学进行批判性反思,包括教学行动前和后的反思、教学中决策实施和调整的反思[1]。这种融合教学与研究的教育研究途径被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ick Allwright命名为“探索型实践”。在英语教师中构建“探索型实践”教学团队,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为获得共同的发展而努力,使教学工作成为一个持续性的事业。

一、探索型实践的定义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大学看成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2]。这种从生命的层次审视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是探索型实践的核心。为了回应传统学术研究,Dick Allwright于1991年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索型实践”。探索性实践是一种持续的开展课堂研究的途径,它为语言教师(也包括潜在的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框架,在此框架中来限定他们要探索的语言教学的范围,以提炼他们关于语言教学的思考,从而以熟悉的课堂活动而不是学术研究方法作为研究工具来研究语言教学。探索性实践强调研究和教学方面的自然整合,它以现存的教育实践作为研究工具,以教师和学习者的困惑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来追求对课堂教学的理解[3]。为了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Allwright为研究者提出八项原则:(1)把师生的“生活质量”放在第一位;(2)上课主要是理解语言的课堂生活;(3)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参与;(4)发扬团队协作精神;(5)教学能使师生共同成长;(6)将相互理解融入到课堂实践中;(7)寻求教学与生活的平衡;(8)使课堂教学变成持续发展的事业[4]。探索型实践与传统的实证研究有所不同。传统研究一般会提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不是提高课堂生活质量。然而课堂是教学的场所,同时也是师生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碰撞的地方。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也可以说课堂即生活。Dick Allwright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拥有的一种生活形态,提出语言教学首先要关注课堂的生活质量。换言之,课堂教学不应该只看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应该关注教师与学生作为有思想的人的生命价值。

二、探索型实践的解读

对于探索型实践的理解,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词:反思、理解与生活质量。正是通过对实证研究的批判性反思,探索型实践才得以诞生。外语学习和教学的实施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决策的过程,探索型实践赋予了这些角色以全新的内涵。首先,探索型实践视角下的外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理论的执行者,而是教学研究者、实践者和理论构建者的统一。教师实践理论化意味着教师的教学经验应当通过自我反思不断升华为教学理论,用以指导实践;教学理论又通过教学实践的证实或证伪得以不断修正和发展,即教师要逐步形成并发展自己的实践理论。其次是外语学习者的重新定义。学生是拥有一定决策权的自主学习者。他能在教师帮助下自我调控(如学习策略),以最大化发掘自我潜力,他能主动寻求机会与外语使用者进行交流等。另外,教学也不再是传授性的,而是对话性的。有关理解方面,Allwright倡导用“探索”的方式来帮助教师理解。研究探索教师的所思、所信、所为,其中一个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帮助教师将他们那些常常只可“意会”或甚至没有“意会”到的地方“言传”出来,通过这个过程,教师不但能够“知其然”还能做到“知其所以然”,将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4]。探索型实践从而成为教师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最终,探索型实践成为教师解放和推动教师自我探索和学习群体发展的过程。探索型实践能重新启动教师被压抑了的探索和思考的自然天性,而不是让他们成为纯粹学术的研究者和发表者。同时有必要让教师发展的自觉行动与他们日常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成为额外的负担。因此,探索性实践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质量,即“人”的存在状态成为了教学的根本,为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恰当的途径。

三、构建“探索型实践”外语教学合作团队

教师合作对教师发展的价值在于“它注重教师持续发展意愿的激发、强化与能力的提高,从而保证了教师发展的可持续性”;“它关注的是超越教师个体发展的教师集体发展”;“它强调教师发展与学校教育革新的一体化”[5]。Hargreaves从教师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合作。他将教师文化分为四类: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人为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自然合作文化是指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帮助、共同克服困难,这是学校组织经历文化再生的过程之后而形成的更高级的合作文化,不同于由外在行政控制的、为满足课程制度要求的人为合作文化,它是渗透在日常教学中的教师之间的自然而然的合作,是一种具有浓厚的自主性的合作,是教师文化的理想状态[6]。教师合作文化能使教师之间在知识和信息上充分交流、共同分享,在思想、信念、态度等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对教师发展和教学水平有积极影响[7]。教学向来被看成是一个孤立职业,而在探索型实践的视角下,研究和教学的融合能够把教师之间的关系拉得更近,也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亲密;同时,教师和学术研究员之间的裂痕也能得到弥合。

教师合作作为教师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促进教师合作,在外语教师中创建一种自然的教师团队合作文化是关键。传统的外语教研室当前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英语教师授课任务重,批改作业量大,再加上科研压力,教师参与教研室工作往往只是履行公事。第二,学校教研室也由于强调规范与规格而过于行政化,失去了其应该作为教师合作平台的作用;第三,奖惩性教师评价更多的是使教师达到最低的合格标准,而很难促进他们自觉地向优秀水平靠拢,造成不和谐的竞争,从而淡化合作。

构建“探索型实践”外语教学合作团队为鼓励教师学习的发生和激发合作意愿等方面作出有效的尝试。Allwright认为“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要求学术上的“严谨性”,容易让教师望而生畏。他倡导用“探索”的方式来帮助教师反思[8]。如果探索的问题源于教师在教学现实中真实的困惑,但没有满意的答案的,真正的探索就开始了。由于语言教学艺术不具有移植性,“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不再需要‘那些教学中运用某一理论或采用某一教学方法’的知识;相反,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他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场域进行反省才能获得对自己教学实践更深的理解。同时,教师这一开放持续的意识发展逐渐创设出一种有利于促成教师自觉学习、下意识合作和不断成长的隐形制度或文化氛围”[9]。基于这种文化氛围所获得的专业知识更容易内化为课堂教学技能与技巧,更有助于英语教师对艺术化语言教学境界的追求。

Allright等提出的探索型实践对教师自我理解、自我成长起到了引领推动作用。探索型实践研究作为一种社会改造的实践活动和一种教师自我解放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已超越其学术成果或理论发表的意义。探索型实践的兴起代表着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理念。社会科学研究不能模仿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思路,因为它研究的对象本身就是由各种主观意识构成的人,社会科学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出理论供实践者运用。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东方哲学,知识的最高境界绝不在于理论或词语的表述,而是融会在实践活动中的智慧,用中国话来说是一种超越表述的“心主神明”。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一转变带来的将是新的教育价值观,新的课堂风景线,一种人文关怀的教师发展远景,而后者才是我们需要改变研究方法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Cosh J.Peer observation:A reflective model[J].EFL,1999,53(1).

[2]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Allwright,D.and Lenzuen,R.Exploratory Practice:Work at the Cultura Inglesa,Rio de Janeiro,Brazil[A].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J].1997,1(1).

[4]Allwright,D.Exploratory Practice:Rethinking Practitioner Research in Language Teaching[A].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J].2003,7(2).

[5]饶从满,张贵新.教师合作: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7,(1).

[6]Hargreaves,A.Beyond collaboration:Critical Teacher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Age[A].Smyth,J.(Ed.) Critical Discourse on Teacher Development[C].London:Cassell,1995.

[7]赵昌木.创建合作教师文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运作与实施[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8]Allwright,D.Developing Principles for Practitioner Research:The Case of Exploratory Practice[A].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J].2005,189(3).

自我探索论文范文4

[关键词]探索式教学 军事运筹学 问题引导 自主学习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112-02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很多学员学习和掌握了很多数学工具,但面对现实问题却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入手分析。这在高度抽象的理论课程学习中尤其突出,也是军事运筹学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问题。

经过十余年数十次课堂教学的反复摸索,我们发现探索式学习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工具和方法不兼容的问题。

一、探索式军事运筹学教学的适应性基础

探索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是指学员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员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探索式军事运筹学教学,就是教员抛出一个概略的想定场景,让学员以自己既有的经验去丰富和完善问题发生的环境和条件,教员通过引导课堂讨论、辩论让一个问题、现象的边界逐渐清晰,让影响问题、现象的主要因素逐渐凸显出来,经过不断的肯定判断、否定判断,降解问题的分析难度和影响跨度,实现让学员完全依靠自己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基础一:军事运筹问题来源于现实,又服务于现实,各种模型和方法在成为理论前都有一个逐渐探索的过程。军事运筹学成果都是这些探索成果的一个固化。正因为军事运筹问题在源头上都来自于客观现实问题,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学员能够理解的领域里面,找到一个适用于实施教学的想定。这构成了军事运筹学探索式教学法展开的基础。

基础二:军事运筹学问题的主要模型,都是可以逐渐分解的模型,具有采用还原论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对于具有动态联系的复杂问题,探索式教学可以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方法,定性地探索各种因素之间的制约影响关系,便于学员从哲学层面上认识军事运筹问题,更有利于提升学员看问题的层次。

基础三:军事运筹问题都是各级各类优化问题,而优化是一个“比较”的概念,这使得军事运筹问题可以不断运用比较的方法,不断对学员进行思考和发言的引导,从而可以让课堂探索活动贯穿于完整的教学过程之中。更为重要的是,让学员养成比较方案、机制、效果优劣的习惯,也正是军事运筹学的教学培训目标之一。

基础四: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探究的起点。军事运筹学虽然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但是各个部分相对独立,内在的联系较少,这样就确保了军事运筹学研究的问题既不会太大,也不会太小。不同的问题类型,其特点各不相同,需要结合所讨论的问题,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探索式军事运筹教学实施

如果军事运筹学仅仅有实施探索式教学的基础,没有恰当的课堂设计,依然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这就需要从案例裁剪、问题引导、实施讨论等方面提出一定的原则与方法,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一)案例裁剪

案例裁剪,就是围绕着有待探索的核心问题,将问题发生的环境、背景,恰当地描述出来。因为军事运筹学属于科学基础理论,因此很多问题都存在着需要从现实中归纳现象的步骤。但是当我们不知道未来的研究结果是什么的时候,剪裁案例很容易出现大小不恰当的问题。

例如,在探讨“蒙日问题”的时候,如果教员将问题描述得过于具体,学员的思路就会被引导到具体的数学计算上去,偏离我们希望他们能够从方法学上考虑问题的初衷。如我们将问题描述得过于抽象,学员则会感觉到不知如何下手——世纪难题他们如何能够一下子就找到答案?但是如果教员给出一个不带参数的现实问题,问学员有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员通常在经过几次探索后,就很容易找到“试探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直观手段,由此教员就可以很容易地引出“规范化”计算难题,这就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问题牵引的基础。

由此,我们得出的案例裁剪原则就是,如果要让学员设计计算,就给出含具体参数的问题,如果不给出具体参数,让学员去寻找解决途径,则可以引出方法问题的讨论。

(二)问题引导

在探索式教学中,问题引导是一个教学难点。通常如果问题是归纳的,它需要完成正向推理;如果问题是演绎的,它需要逆向推理。那么如何才能够引导学员走向正向归纳,或者是逆向推理呢?

对于归纳类的探索,一般的方法是,反复强调要归纳出的结果。因为待归纳的结果目标很明确,这样就容易将学员的思考聚焦到核心问题上来。对于逆向推理类的探索,我们的问题一是问学员“怎么办”?二是在学员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后,教员根据问题的模型,推理给出学员所提方案的可能结果。在学员陷入具体问题不能自拔的时候,教员要进行宏观思考式的引导,如此一来,学员就能够被引导到逻辑推理上来,由此逐步解决问题。

(三)实施讨论

讨论是探索式军事运筹学教学实施中一个非常难以驾驭的教学环节,它最大的挑战在于学员的问题可能不聚焦。例如,在让学员讨论古代肉搏战的作战行为特点的时候,学员一开始并不能够把握住什么是重点。尽管他们可能将打架与打仗进行对比,但是如何看穿类似的行为现象,如何将过于复杂而难以分析的内容从讨论中剔除,就是一个大问题。

为此,我们采用的方式是,在学员们讨论的时候,在我们认为是核心要点的地方,加入提问,通过深入的提问,逐渐地让问题聚焦。随着“现象”到“问题”的转变,学员会逐渐知道自己要讨论什么,要观察什么,要判断什么,最终达到讨论的目的。

三、 探索式军事运筹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式教学法更强调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学评价重心从教员的授课技巧转变为学员的学习效果。围绕着教学评价的要点,可采用的方法有随堂听课、问卷调查、学员座谈会、成绩检查等。经过对军事运筹学课程教学连续三年的考查,有以下这样一些结果: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员学员的双向互动,确实可以营造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经过统计发现,平均每堂课回答问题和参加讨论的学员比例可以达到总人数的60%。

学员更加大胆地提出问题和自主思考,自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得到一定的提升。学员可以基本做到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自主寻找解决的方案和自主获得科学技术结论。

相比于机械式的记忆和被动的接受,学员对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不同程度的学员听完课后都感到值得回味,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进而深化理解、正确应用。

四、结束语

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军事运筹学教学实践虽然已经进行过很多年的探索,也摸索出一些规律,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这些挑战有来自教学内容的,也有来自学员的。在采用探究式教学的课堂上,学员经常会出乎教师意料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有些问题相当难以回答,因为它不仅仅是具体的问题,很可能是来自于学员对事物的不同认识。比如在对博弈论的讨论中,有学员提出虽然他尊重礼尚往来规则,但是他本人只付出不要回报,由此提出礼尚往来不是普遍规律。面对这一问题,教员如果不能非常好地把握住博弈论中“平均统计意义”下的策略选择原则,是难以回答的。

尽管探索式教学会大幅度地增加课堂掌控难度,增加教员课前准备的难度,但是采用探索式教学法后学员在发现问题、分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了大幅度提升,由此我们依然认为采用探索式教学不仅值得而且富有成效。

[ 参 考 文 献 ]

[1] 钟启泉.现代教育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2] (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3] 毛学成.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11).

[4] 陈娟.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2012(3).

自我探索论文范文5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节工作,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我设计预习,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观察现实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广泛应用,并告知学生这堂课将要召开新型玻璃展销会,前提是要学好《新型玻璃》这篇课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思考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自己练习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填写在表格中,然后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来学习,之后再全班交流。在学生熟读精思基本消化了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后,我再组织召开:“新型玻璃展销会”!请一名学生与我配合做主持人,其他学生当“推销员”,这样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大大地提高了“自主探索”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本领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会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课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中,学生质疑:“老师,课文中的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呢?”我马上肯定了这位学生爱动脑筋,然后抓住疑点引导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学生各抒己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这样的课堂讨论,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索,这样久而久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重视多媒体的教学,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

在课堂内实施“自主探索”,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自主探索”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教学《大海睡了》这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美丽的插图,把学生引入情境,美丽、辽阔的大海就出现在学生面前。接着,放录音:天渐渐暗下来了,月亮出来了……我边说边在图上贴月亮、星星,接着再出示课题,这种情境导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最后让学生当回小诗人,学生都争着举手,课堂气氛活跃,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是成功有效的课堂。又如:在教学《最后一分钟》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趣。一张香港回归的震撼人心的画面,一段教师声情并茂的旁白,把学生引到了1997那个刻骨铭心的一分钟,孩子们也明白了这一分钟的珍贵,深入探索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这样一来,学生自主感知的能力提高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视实践活动,增强“自主探索”的动力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增强学生“躬行其事”,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可以说有了活动,课堂就会充满了活力;有了活力,自主学习的动力就更强。实践中,我将演、辩,唱等活动形式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如在教学《鲸》一课时,我让学生演一演:以手掌为鲸,加之语言的描述,演示鲸呼吸的全过程,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形态,使学生获得了真切的体验。又如画一画:动手画一画不同种类的鲸喷气形成的不同水柱,变“话”为“画”,再以自己语言进行介绍,又变“画”为“话”,从中体验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鲸呼吸的特征。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极高,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增强了“自主探索”的动力。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是将课程改革融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才能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天地,才会使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花朵常开不败。

自我探索论文范文6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实证研究;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049-03

引言

自我同一性是由Erikson(1963)提出的,它是对自我的基本功能的描述[1],是在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中个体生存感的基础,是Erikson理论中重要的概念,现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诸多心理学学科中。自我同一性的含义比较复杂,包括我们的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感、一致性和连续性以及群体凝聚力[1]。作为一种心理结构,它是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2],是对社会影响的反映以及自我建构的心理社会结构。

所以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己是谁”及“自己将会怎样”的主观体验,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外显的和内隐的回答,是通过自我的综合作用,形成的关于一个人自己的个信、信念、目标、价值观的内在、主观、统一、连续和成熟的自我概念,并成为自我发展的标志和动力。

一、Erikson对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界定

Erikson(1963)首次使用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描述从二战返回的士兵正经历生活中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缺失的障碍:“这些士兵缺乏的是同一感。他们知道他们是谁,有个人的同一性,但似乎他们的生活不再联结在一起,有一个核心的障碍,称为自我同一性的缺失。”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在不同的层面来使用以强调不同的问题[3]。

他认为,在结构性方面,自我同一性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在适应性方面,自我同一性是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在主观性方面,自我同一性使人有一种主观上的内部一致感和连续感;在存在学方面,自我同一性明确了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并使自我产生一种意义感[1]。同时,他将自我同一性看作是一种心理社会现象,认为同一性起源于社会文化之内,包含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它给个体的生活以连续感和一致感。在同一性的发展过程中,他包含冲突并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同一性来源于曾经定型于未来[2],它起源于儿童期并把儿童期认同的形象在青少年期进行整合形成一种新的结构,这种新的结构建立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并发展出了新的特性。他认为,社会是如何定义年轻个体,对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至关重要,意识到他是某个角色,他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成为自己,或者他人和自己认可他成为自己的方式[4]。

二、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实证研究

自我同一性研究的全面展开要归功于它作化定义后,Marcia把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观点进行了操作化定义,试图以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变化状态来反映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过程。

(一)Marcia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

Marcia认为可以从结构的、现象学的和行为这三个方面来考察自我同一性[2]。结构的方面是从结构或内在心理的角度,证实自我是一个渐进增强的过程。同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伴随着自我机能的发展,有助于个体人格的发展。现象学的方面是指获得同一感的方式,包括他人赋予和自我建构,通过经验的术语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在社会中的位置。行为的方面是指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可观察的成分,即同一性风格。Marcia从上述三个方面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并将它假设为自我同一性结构的指标[2],使得同一性研究离开了内在心理和现象学描述的水平,进入了实证研究的领域。

依据上述假设,他提出了四种同一性状态:(1)同一性达成: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具有高探索和高承诺。(2)同一性延缓: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具有高探索和低承诺。(3)同一性早闭: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具有低探索和高承诺。(4)同一性混淆: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具有低探索和低承诺。

(二)Waterman的自我同一性操作定义

Waterman认为Erikson和Marcia等人主要关注同一性的形成过程,从而忽略了信念、具体目标和价值对个体实际的同一感的影响。所以Waterman提出了“个体在生活的所有方方面面都表现出同样的同一性状态吗”的质疑[2]。

因此他提出同一性应当包含过程变量和内容变量两个特性。作为过程变量,同一性指个体对那些可能的同一性承诺的信念、价值观和态度的探索和确认过程,以及对各个不同同一性领域所投入的程度,但不能脱离具体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而存在。同一性的内容变量是指特定的生活领域中的同一性和同一性要素自身的属性[2]。

三、自我同一性的建构主义取向

(一)Grotevant的自我同一性过程模型

Grotevant认为Marcia的同一性操作定义将统一性描述为结果的变量,使同一性的研究处于静态研究忽视了探索和承诺的变化。因此Grotevant以Marcia所提出的“探索”概念为基础,指出探索的构成成分、探索的前因变量以及探索过程本身才是决定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关键。

其中Grotevant将探索过程分为五个亚步骤:期望和信念、探索、投入、竞争力量以及评价[7]。他明确指出,应该讨论探索过程的广度和深度。探索的广度涉及对多个同一性选择进行评价,探索的深度则涉及使用不同方法来评估某一个特定的同一性选择[5]。同时Grotevant也强调自我同一性过程变现为“个体与其生活背景之间的调节关系”,这有利于探索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青少年与环境的互动机制。但在实证研究中,他的研究却限于对社会背景因素、人格因素以及个体投入的定向等因素对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影响的探讨,因此他的过程模式仍是一种相关研究。

(二)Berzonsky的自我同一性风格

同样作为建构主义取向的研究,Berzonsky从社会认知加工的角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同一性风格模型。Berzonsky认为在个体与社会互动中形成了三种自我同一性的风格:(1)信息型风格,注重实际探索。(2)常规型风格,倾向于寻找重要他人和权威人士的建议。(3)弥散―避免型风格,无承诺、避免探索,只有迫于外界环境强大压力下他才会进行少量有限的探索[6]。

Berzonsky采用理性的建构主义观点,强调在自我相关经验在编码、表征和运用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提出了解释同一性风格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解释同一性状态的基础。使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深入到内在机制的研究[2]。

四、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取向

如果问到目前为止哪一项科技发明对21世纪人类生理与心理都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那么毫无疑问当然是计算机,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体身体外部的物理事物,由计算机所衍生出来的网络环境已经侵入个体的心理,甚至对于有些个体心理而言网络已经占主导位置。显然这些变化已经吸引了许多心理学家的注意,并且也做了许多网络与心理的研究,但更多的却是对例如网络成瘾的研究、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内隐攻击性研究以及网络对个体人格特征、认知偏向、情绪智力等方面的消极影响的研究,而对在网络环境下作为人格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的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则不是太多。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人们还是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网络环境对个体心理的负面影响,人们更多关注网络成瘾对自我同一性的消极作用,而显然随着网络逐渐步入Web2.0的时代,作为这一时代的代表作――社交网络对现代人的影响是这一时代任何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而这种影响不能单一地评价为消极影响,特别是与社交媒体一起成长的年轻一代更是离不开社交网络,他们在上面交友、办活动、上传下载等等,社交网络可以带给他们所有他们想知道的、想认识的事物或者人,日常生活上对社交媒体的依赖也使得心理与社交网络的交互作用逐渐增大。

社交网络服务,特别是微博高效的传播率使得其备受喜欢追求时尚与潮流的大学生的青睐,在微博上年轻个体接受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这使得人们对信息的摄取已经摆脱了对传统媒介的依赖,再由于碎片化信息的受众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接收信息,这些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与制造者[8],这就使得年轻个体无法辨别信息的良莠与真伪,这种在电子显示器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正在发挥着现实情境无法匹及的作用,并且给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式。徐晓蕾的研究就发现,在社交网站中用户更加倾向于自信的自我呈现技巧,尤其是讨好技巧、权利技巧和以身作则技巧,自我同一性所处的状态越成熟稳定,则越擅长使用各种在线自我呈现技巧[9]。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社区交友类服务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最常用的服务之一,社区交友类服务进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10]。许多研究已经显示正常的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的健康发展,而当4.1亿的人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人际交往长时间地转移到虚拟的社交网络上时,那么对网络环境下的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处于自我同一性重要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由于他们对新鲜事物较强的吸收能力,所以研究他们的自我同一性与社交网络之间的影响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自我同一性与网络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网络成瘾,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交网络的作用。

五、自我同一性研究总结与展望

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是建立在临床精神分析基础之上的,更多的是经验性描述,缺乏坚固的科学理论基础。而Marcia的理论研究显然是受到了当时心理学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强调从个体单一的层面对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行精确测量,但这就忽视了外界环境对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影响,忽略了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的探讨,也就看不到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倒退现象。后来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建构主义主张要在主体性的影响下来研究自我同一性,强调自我的主动性与灵活性突出了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调节关系,弥补了Marcia理论单一隔离的缺点。

在理论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自我同一性的实证研究也在不断发展,虽然理论的发展因其取向不同而缺乏融合,但是实证研究的发展却有一个较为整合的模型即为双环模型,在双环模型中,自我同一性包含了五个彼此独立却又高度相关的维度:广度探索、深度探索、沉浸探索、认同承诺。Luyckx[7]等人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在五大维度的基础之上得出了六种自我同一性状态:(1)达成,个体通过一系列的广度与深度探索最终做出了高认同度的承诺,表明自我同一性发展到最成熟状态;(2)早闭,处于这一状态的个体,他们的承诺水平较高,深度探索中等,但是广度探索和沉浸探索的水平较低;(3)沉浸延缓,处于这一状态的个体,广度、深度和沉浸探索的水平较高,但是他们的承诺水平在中等以下;(4)轻松混淆,在这一状态下,个体的承诺、反思性探索水平和沉浸探索水平都不高;(5)扩散混淆,处于这一状态的个体,具有很低的承诺水平和中等的反思性探索水平,但是沉浸探索的水平很高;(6)未分化,处于这一状态的个体,在所有维度上得分都不高。双环模型主张个体的发展系统是通过心理的、社会的各种成分不断交互作用而逐渐巩固发展的,其发展系统在不同转折点不断进行重新组织,最终才形成发展结果,这为许多涉及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在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兴起时期,Adams、Marshall、Yates等人从社会建构主义角度出发更多地强调心理学的社会文化属性,随之发展出来社会文化取向的研究,他们主张把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放入个体社会文化大背景中,强调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应称为自我同一性研究的主要取向[4]。以人际关系为主的微观环境和以社会文化大背景为主的宏观背景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水平,社会规范通过这一中间水平被传递给个人,而个人的思想、态度等也通过它被传递到社会中去。社会文化取向的心理学家认为个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是在社会文化大背景和人际关系中吸收有利信息不断整合和发展的。

从自我同一性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未来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将继续沿着Adams等人的社会建构方向发展,对宏观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进行研究,这实际上也是验证了Erikson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社会性,对人际关系为主的微观背景的研究,则更多强调了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个体自我组织能力的作用,而日益发达的网络正好可以作为宏观背景与微观背景的一个结合的载体。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个体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存在一定的不真实性,这主要体现为个体在网络中的自我印象管理,由于网络中道德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个体可以随意变换自己的角色,这相对于有道德法律秩序的现实社会是非常自由的,这就使得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必然不同于传统现实社交中的发展模式或者轨道。

所以对于网络环境下的自我同一性的研究不仅是时展的要求也是现实情况的反映,只有清楚地明白网络与个体自我同一性的相关关系,我们才能知道并且能够正确地引导当代个体如何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以及发现个体如何取得现阶段自我同一性的方式,外界环境又是如何界定个体,特别是年轻个体的方式,只有通过这种结合研究我们才能找出能够解释现今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并且丰富新时代背景下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参考文献:

[1]郭永玉,等.人格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0,266-269.

[2]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227-234.

[3][美]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98-199.

[4]安秋玲.自我同一性发展理论的不同取向及其演变关系[J].心理科学,2009,32(6):1511-1513.

[5]Grotevant,H.D.,& Cooper,C.R.Patterns ofinteraction in fam-

ily relationship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exploration in adolescence[J].Child Development,1985(56):415-428.

[6]Berzonsky,M.D..A constructivist view of identity developme-

nt:People as postpositivist self―theorists[C]// In Kroger,J.,(Ed.),Disussion on Ego Identity.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3:169-203.

[7]徐薇,寇■.自我同一性的新模型――双环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725-733.

[8]姜晶晶.微博使用对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9]陈卓然.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影响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10]杨雪斌,由天宇.2012年Q2社交服务覆盖人数超过4亿 微博服务成主力[EB/OL].(2012-07-27)[2015-05-03].http:///61/20120727/177753.shtml.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identity theory in the West

GU Haili

(Nanjing Political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 management team 1, student 13 teams, Nanjing 210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