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范例6篇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范文1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课标; 效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88-01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可谓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文本教学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过分注重课堂形式,追求了语文课堂的热闹,不注意挖掘文本内涵,解读文本空泛化,对语文课定位不准确的现象,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下面,我就结合课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例展示

课例1:有的老师课前不认真研读文本,课堂上不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整体感知课文,不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领悟和掌握相关知识,由浅入深地品味、玩赏、研究文本,不激发学生对文本探究的热情。往往让学生读一遍课文,草草进行一个阅读的过场,便提出一些很宽泛的问题。如:这篇文章好不好?好在哪里?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就让学生讨论,发言,最后是学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

课例2:一些教师不在挖掘语文因素上下功夫,而一味地在多媒体运用上动“心思”,在课件制作上追求新花样,以致课堂上到处充斥着精美的图片、好听的音乐,一味地追求多媒体对学生感官的剌激,在课堂教学里很少或基本上没有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文本。过多的图解文本,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挤占了宝贵的语文学习时间,削弱了语言文字魅力,使得原本博大精深、充满无穷魅力的汉语言文字变得毫无生气。

课例3:有些语文教师很博学,知识面宽广。课堂上天文、地理、历史、社会、宗教、民俗,什么知识都有,往往由文本中的一点引申开来,从古到今、由中国到国外,洋洋洒洒,侃侃而谈,很有些“百家讲坛”的味道,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化课、综合课。

这些语文课,看起来学生活动很充分,课堂上很热闹,很有“语文味”。其实是违背“课标”要求的,至少反应出对“课标”没有全面地解读。

二、“课标”中的有关规定

“课标”中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①

“课标”也对文本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②

三、分析及结论

由此看来,语文课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关键,学生要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要重听说读写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课例1:只读一遍课文,学生怎能理解文本,只能是知道个大意,是是糊糊,然后就是“好不好?好在哪里?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由于对文本没有领会,肯定是进行想当然的回答,离文本的本意越来越远。根据文本的某一点,简单的一个“好不好?好在哪里?”或“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还要由浅入深地提问。但是,由于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不到位,自然就做不到因势利导,也就不能带领学生深入文本的精神世界,老是在一些外在的枝叶部分停留转悠,最后这种解读文本肤浅、空泛的课堂教学也就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也就成了空话。

课例2:这样的语文课,实在收不到什么功效,计算机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阅读画面自然不能代替阅读文字,课堂上学生解读文本,“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和运思动笔才是主要的。语文教学,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读说听写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那种过量的图片、音乐,挤占了课堂的有效时间,干扰了学生正常学习,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课例3:这样的课,学生确实是听得稀奇,听得热闹,可是,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这些宽广的方面,那么怎么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又怎么完成呢?语文课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但是根据“课标”,具体的文本又有具体的教学要求,要积累知识、形成能力,进行情感体验。经常那样上课,是误解了“大语文”的“大”,片面地抬高了语文课的地位,没有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不注意教学实效造成的。

总之,加强教学引导是提高教师课堂效能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朗读、激思、表情、动作以及音乐美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创造出一种为学生所喜爱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全方位、多层面地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上,注重参与的质量和范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中。要让学生有自行选择的时间和空间。针对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作业等,学生择其一解答,使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鼓励学生质疑。教师的设疑要少而精,设在学生不易领会、易于忽略或难以深入的关键处,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究性发问,产生释疑后的喜悦。要注重学习方式、方法的探索,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宽泛的选择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习的自律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巩固,从而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使良好的学习行为定型化、稳定化。因此,把握“课标”显得特别重要,我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标”,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形成正确的课程理念,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扎实、高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注释:

① 引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的“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

② 引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7~9年级)”部分。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http://baike.省略/view/3568694.htm#sub3568694.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范文2

本人根据以上认识,围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策略应用主题,进行实践探究活动.现将探究心得及实施方法进行粗浅论述.

一、凸显教学双边特性,实施互动性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融并进、有机统一的动态前进过程.教学活动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有效沟通、观念碰撞.双边性、互动性,是教学活动自身所具有的显著特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仅仅表现在教师的高效“教”上,还表现在学生的有效“学”上,这就要求课堂有效教学应是师生双边互动的发展过程.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扬弃教师“主宰”课堂,统治课堂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而要将师生互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性、生生互动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新知学习、问题探究、思考辨析等活动中,挖掘学生能动学习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参与师生深入互动、生生有效合作的双边教学之中.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能动意识显著增强,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探讨新知活动,主体特性得到有效展示和锻炼,促进师生互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坚持能力培养宗旨,实施探究性教学活动

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是相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另一方面是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地“学”,是相对于学生而言.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并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可见,能力培养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的重要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学生动手实践、思考分析的载体,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思考分析活动,通过动手探究、思考分析等活动形式,锻炼和提升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问题:如图所示,折线ABC是某人在甲地打长途电话到乙地所支付的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结合图象性质,那么这个人通话时间为8分钟时,需要支付多少元的电话费?

教师采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学生探究问题条件认为:“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在小组分析讨论中,得出解题策略:根据图形写出点B、C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射线BC的解析式,再把t=8代入解析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教师对探析活动过程进行有效指导,总结解题规律为:在解答该类型问题时,需要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结合函数图象内容进行解答.学生进行解题活动,写出解题过程.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以及归纳解法的实践分析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思考分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较好落实了新课改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

三、发挥学生主体特性,实施自主性教学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范文3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实效

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体育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要想利用好40分钟的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依据教学行为规范,通过设计相关的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感氛围等,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情趣,从而发展学生基本活动的能力,丰富我们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规范准则性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

教师应为人师表,带头自觉地遵守纪律。不迟到,不中途离开课堂;课中不会私客,不接电话,不拖课,不任意停课,不擅自调课,因病或因事不能按时到校上课者,一般应提前办理请假手续。教师进入课堂要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术科教学要穿运动服装、运动鞋。不得穿短裤、背心及拖鞋、皮鞋,女教师不得穿过短的裙服及露背、脐、腰等服装,不许戴墨镜、纱巾等物。课堂上严禁吸烟,无特殊原因不准蹲、靠、坐等。对学生上体育课的常规也应提出相应要求。上下课时必须整队集合,师生相互问好和再见。教学使用普通话,专业术语表达规范,语言清晰准确,教态自然大方、具有亲和力。要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应做到不说脏话、粗话;不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后进学生。对于迟到的学生,先让其进队伍上课,不要拒于课外或花过多的时间进行个别教育。对于在课堂中产生违纪等突发事件,教师应冷静、妥善处理,保证教学较为顺利地进行。严格考勤制度,对伤、病学生和例假女生认真做好记录。出现缺席现象下课时要及时反馈给班主任。雨、雪天要上好室内课,向学生讲授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也可安排适当活动,不得随意上自习或让学生自由活动。所以认真做好体育课堂的教学准则性才是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的保证。

二、履行规范安全性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

体育教学行为规范是对教师教的行为与学生学的行为的基本要求,它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脱离了基础,摒弃了框架,体育课堂有效性找不到切入点,显得盲目和迷惘。课堂练习时,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洞察力,而且要有娴熟的保护技能;并且需要进行安全与与自护方法的专项教学,从方法和技能上促进学生形成安全自护能力。若出现情况教师应该及时、准确、冷静、果断处理,如果遇到大事要请其他教师配合处理,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和联系有关部门,如医院、派出所等协同处理。所以安全是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三、借助规范指导性谋求体育课堂有效性

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求变,指导学生在动态中不断认识自身的学习特点与发展空间,调节自身的学习情绪,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最终掌握“自求自得”的本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教师要善于灵活而协调地驾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交替自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口令、队列、队形运用符合教学要求,课的结构合理,各项训练时间分配恰当积极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

四、体育教学行为规范与课堂有效性相互促进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范文4

一、要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教师自身应具备创新的意识观念,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深化教学内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热烈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欣慰。师生关系力求民主、合作与互动,以学为本,以生为本,强调学生的独立学习,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巧用激励机制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丰富学生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个性;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等。

二、要提升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写道:“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课堂管理的经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搞好课堂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创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课堂管理不是要强化教师的权威或者训导作用,而是为了构建和维持有效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如何,需要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技能。

此外,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可以有效运用多种奖励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全力投入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最多的就是鼓励性语言,教师的鼓励性语言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而且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但要鼓励得多,鼓励得有层次,鼓励得正确,更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激起学生前进的动力。

三、要提升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范文5

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

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数学学习兴趣教学是数学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动力。所以设计数学的趣味性、探求性和应用性,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语言艺术和美妙范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是很重要的。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摸索出培养学生兴趣的“九化”。

一、学习目的明确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指明确的学习目的,深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毅力来自明确的目的和深厚的兴趣;目的是根基,兴趣是源泉,毅力是保证。每个知识点的传授,应该让学生明确这些知识点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对于知识点掌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课堂引入悬念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始,教师若能够结合实际,巧妙的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动脑筋思考。如讲解直角三角形时,可设疑:如何测量不能直接测高大树、铁塔、大山的高度?讲应用题时,可设疑:市场经济中运用问题。糅合着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价值,自然就产生了学习兴趣。

三、问题启发台阶化

“问题启发”是课堂教学的“发展—高潮”阶段,也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紧扣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台阶式问题,就会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一步一步走向课堂高潮。当学生饶有兴趣的走过教师设计的台阶时,实际问题就解决了,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满足了好奇心,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

如讲当角度在0—90变化,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少)而增大(或减小)时,我进行了一系列阶梯练习:

⑴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查出sin2、sin3、sin4值?

⑵看谁能看出角度的大小与函数值关系 ?

⑶如果0<X<X<X<90,那么sin X、sin X、sin X大小如何?

学生由于经过了由浅入深的一系列练习,讲正弦增减性就不难接受。长期这样,学生不仅乐学而且善学。

四、数学内容层次化

数学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很强,知识点的传授也只有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学生才能容易接受,才能由被动学向主动学的转换。如讲解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时,先讲把x—y分解因式,再讲4x—9y如何分解,最后讲4x—xy如何分解。这样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越做越有兴趣。

五、师生双方平等化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一个成功教师,都应该注重营造和谐气氛,而和谐气氛主要来自于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除具有较高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共鸣,才能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数学时总离不开思和问,在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找到闪光点,给予表扬,不能不耐烦、摆架子。必要时可以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就会产生“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和越学越有劲的主动学习气氛。

六、学生训练主体化

课堂教学中应该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每节数学课,教师的讲解只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心设计练习,及时反馈信息,让学生从做题训练中得到收获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七、课堂手段教具化

直观教学是数学课的一个特点,适当的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和发挥先进电教工具作用,采用多媒体教学,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讲解矩形时,可以把课本作为教具。讲解平面时,可以把黑板作为教具,讲解两个皮带轮时与半径关系时,可以利用幻灯片以及PPT等多媒体手段,加深学生理解。教师还可以动员学生自己自制教具,如自制三角形、圆定义演示器等等。如能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使学生学得开心,而且有助于能力培养,使抽象数学知识变得有趣起来。

八、作业评价激励化

每节数学课总离不开板演练习,教师对学生板演要充分肯定成绩,表扬进步学生,尤其对那些没有做对的学生,要善于从具体题目中寻找闪光点,给予适当鼓励,努力创设积极向上的情景。如能这样,学生板演的紧张情绪一会消失,板演积极性一会高涨。

九、课堂小结多样化

课堂小结是数学课的重要环节,它把本节所学内容融入知识系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若能根据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小结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能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课后回味无穷。

十、常用小结方式

①对照式,把知识点板书到黑板上。

②讨论式,由学生讨论本节所学知识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范文6

一、五年制高职的教学实情与教学反思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必须进行重大改革,切实从学习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从技能获得的效果出发。衡量这种课程教学改革的标准是学生是否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以及教学是否有成效。我们不能改变学生,只能改变我们自己;不能改变现状,只能从改变自己的观念开始。因此,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之路要从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

二、新型职校课堂教学情境导入的10种模式

通过调查研究,走访学生,借鉴其他有效课堂教学,可以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导入以吸引学生眼球,切实改变当前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

1.“发言-评价”模式

让学生交流发言,谈自己的理想,设想自己的人生与未来,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了解学生需求,及时评价,抓住话题,因势利导。必须学会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毫不吝惜地表扬学生的优点。即使一时发现不了学生的优点,也要学会从其他角度看待学生的发展与改变。恰当地评价学生是教师基本功之一。

每个教师都喜欢好学生,这是人性的特点,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和职业惰性,从教育事业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建立和顺应新的人才观——世界上没有废品,只有放错地方的物品。人才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也是一个地区的最核心的竞争力。努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掘学生的长项,做一位伯乐,培养出世界上未来的优秀人才,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2.“梦想-启发”模式

让学生畅谈理想,利用其渴望发财、当老板的积极性,顺势而为,让其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要激发学生心中的梦想,努力让学生敢想敢干,用社会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的事迹启发学生,让学生积极行动,构造自己的人生梦想。告诉学生,任何成功都是从“造梦”开始的,没有梦想的人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成功。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搜集历史名人敢于做梦、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事例,从而树立榜样的形象。然后正式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把感性认识转化为理,从而为学生即将开始的职业人生开一个好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深刻启发与正确引导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关键的步骤,也正体现了教育教学中“双主体”地位与作用的真正发挥。

3.“赏识-反思”模式

教师应赏识学生优点长处,从心底关心学生成长,激发其成才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因而都是可塑造的。笔者最初感觉学生普遍在浪费时间、浪费人生,但是深入地反思,就会觉得这是人生的过程,也是成长的必然规律。需要正确看待这件事,从根本上尊重教育规律,对学生有耐心,用一颗平常心来处理对待。在赏识学生的同时,也要触动学生反思的神经,经常让其寻找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再找到别人的长处与短处,进行横向对比。

4.“孝道-推动”模式

通过开展对父母感恩、尽孝的活动畅谈、弘扬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愿望,推动其早日懂事,早日明理。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具有很大的生命力,是人性中珍贵的内容。每一个人的心目中必然有孝敬、报答的因素,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学会挖掘学生心中暗藏的“孝”的宝贵因素,充分发挥其博大的力量,把它的潜力调动起来。曾经有位教育家告诉我们:“教育就是引导学生身上善和美的因素”,并将它充分调动。通过孝道的弘扬,让学生建立自信,学会思考亲子关系,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5.“故事-导引”模式

通过讲故事引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其积极参与课堂,导引其走向成功之路。

故事具有独特的魅力,连成人也会被吸引;故事具有模仿的意义,能让人受到启发;故事具有想象的空间,能让人增加个人发挥的余地;故事还有励志的作用,让人受到鼓舞。教师在课堂引入一个好故事,能让学生受到好的教益,产生定向的魔力,引导学生心向往之。让学生来讲故事,既锻炼学生能力,也让其他学生信服,可以真正地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让学生真正地受到感染。在故事之中,学生是参与者,是演员,在别人身上还原自己的影子。在故事之外,学生是旁观者,是观众,在反思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努力的方向。当然,选取的故事要能打动学生,促进学生进取。

6.“游戏-探究”模式

通过做教育游戏,学生扮演角色,演出剧本,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

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教育形式,是传达道理、讲授知识的最好的方式。在游戏中,学生轻松愉快,没有负担,从而容易接受知识,获取能力,正是环境育人的最好体现。在游戏中探究,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领悟,在游戏中成长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使用游戏教学时,必须要选择与教育教学内容比较贴近的内容进行操作,千万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因为泛滥的游戏将会变成灾难,使我们的教学受到冲击。

7.“案例-任务驱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