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会计实操能力范例6篇

提高会计实操能力

提高会计实操能力范文1

【关键词】操作能力提高;会计学原理;考核模式

会计学原理作为一门“商业语言”课程是经济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不同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它对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核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方法。针对会计学原理课程考核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提出改革考核模式的设想,为考核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会计学原理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只是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去理解和操作,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接触到实际的操作,可是其他专业的学生这门课结束以后就没有后续的教学了,怎样在这现有的时间内让学生有更直接的了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学时太少不能很好掌握这门课程。这表明学时不能很好满足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需求。因此,在目前学时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应在立足于原有课时,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研究和大胆改革,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根据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特点,可以采取到课率+平时成绩+实践做账能力+考试的多种要素相结合的方法。到课率保证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的效果;平时成绩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状况,包括完成作业和阶段性考试等;实践环节考核,则是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考试考核学生的记忆和掌握情况。

二、过程考核制度的要求

要真正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改革现行的课程考核时间要求,实现科学化。改革“一考定优劣”的课程考试制度,引导学生改变“平时放松、考前突击”的学习习惯,吸引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鼓励教师改革考核时间,加大过程考核力度,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将过程考核成绩作为学生综合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保障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阶段性考核方式注重知识、技能、操作和实践能力的灵活运用。阶段性考核方式将考试按知识点分散到整个学期对每个学生的成绩按照比例进行核算,强调了课程学习中每个学习过程。根据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该课程内容概括为3大模块:基本概念、做账规则和实践应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和具体环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改革中,教师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优化了整个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构建了一个有序、高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讲授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期末考核成绩中,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实际做账和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而更加关注自身提高的过程。采取分项考试、分散考试的方法,采取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此外,可以尝试在期末考试中实行免考,如平时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期末考试,以激励学生平时努力学习。

三、考核内容的改变

(1)理论知识,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2)实践能力,考核学生对文献和网络知识获取、数据搜集、整理、阐释、评估资料等能力。实践考核方式可采取社会调查,辩论,专项研究活动等形式,结合学生个人兴趣爱好,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3)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追踪并参与活动,并对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或PPT他演示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合作和沟通能力等。会计学原理课程内容由理论部分、技术部分、技能部分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这三部分内容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相辅相成的。建议应从概念、技术、技能、平时四方面进行考核。应当将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突出实际做账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

参 考 文 献

提高会计实操能力范文2

关键词:会计;教学;从业能力;

一、引言

会计是一门极具技术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相关理论知识、核算方法、了解会计准则、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知识,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1]。会计从业能力主要包含电算化及手工操作能力、财务综合能力两个方面。进入21世纪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会计教学在内容和范围上不断得到扩充。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以从业能力作为导向可促进学生的会计从业能力得到更好有效的提升,进而促进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简单,范围狭窄。目前,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为会计核算,在实践教学中,主要教授学生对原始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对记账凭证进行编制,对记账凭证进行复核,对账簿进行登记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仅有少数学生真正涉及到实际财务管理和审计。同时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以工业企业为主的,内容单一,无法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实际发展需求。同时,部分职业高中的领导不重视实训,学校会计模拟实验室未能充分利用,且实验室设施均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求。[1]

第二,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滞后。在传统会计实践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教学形式为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即通过对一些经济业务进行模拟让学生进行记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等操作练习。这种教学形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传统的模拟手工会计环境下,会计工作效率低,且质量差。而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会计学工作的工具为计算机和网络。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严重影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2]

第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会计教师均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但是普遍存在实践经验匮乏,实际操作能力差的问题。部分教师能力娴熟地进行手工操作,但计算机、网络应用和操作能力较差。[3]基于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以上问题,想要在教学过程中促进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就必须加强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三、实施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会计实践教学可弥补理论教育存在的缺陷。会计实践教学是通过对会计实务操作现场进行模拟之后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可有效弥补会计专业理论教育缺乏实践教学的缺陷,为该专业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工作岗位实际要求。

第二,实施会计实践教学可将具有分散性的单科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将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分学期进行教学。基础会计是基础理论知识,及财务会计教学和成本会计教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而会计实践教学的开展可将上述三门课程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在实践教学中接受整体、系统地训练,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验会计核算的整个过程,进而实现知识的延伸,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促进其对理论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巩固知识。

第三,会计实践教学可有效缩短会计专业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专业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2]。而教学实施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当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后,毕业生适应工作环境、工作岗位的时间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学习教学实力的评价。学生越在短的时间内能够适应工作岗位,就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的社会信誉也会随之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需加强现场操作训练,促进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有效提升。只有这样,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实际工作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进而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四、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具体措施

第一,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会计专业课程的设计需以社会发展具体岗位能力要求导向,保证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要求相互匹配。在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有重点地对学生从业能力进行培养。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会计业务主要涉及物资和工资的核算、资金的核算、审计等。因此,在会计专业课程中应对相关业务进行分解,然后实施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保证每位学生均能真正接触到会计工作的实际工作流程,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相关流程操作。在教学内容上囊括凭证制作、会计报表编制、记账凭证制作、记明细账等,适当增加实践内容,使学生能够真切体验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程序,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记忆,培养学生从业能力。

第二,以市场人才需求作为导向,优化实践教学设置。会计实践教学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重视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必须高度重视并突出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具备良好的从业能力。在学校接受学习阶段,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掌握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能力,以保证学习和工作具有一致性。任课教师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进而促进从业能力不断提升。此外,教学的同时,教师还需积极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需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校内设置相应的实验室,在校外积极与企业合作进行实习基地设置,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会计教学的实施得到不断优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第三,学校发展情况及教育特色,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教学。工学结合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工作于学者间存在的相互联系,是工作与学习逐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推动发展的有机整体[3]。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合理开展工学结合可有效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及教学体系改革的有效进行,促进学生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有效增强,进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增强学校市场竞争力。应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高校需将各种类型的企业作为依托,与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企业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实习场所和设备,学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二者之间利用自身条件及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校企间的合作方式主要体现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企业以自身发展岗位需求作为根据参与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调整、教学安排、实习等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作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实验演练与校外实践操作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学习、训练、实践各环节一体化进行,强化了学习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此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学校引进财会专业专家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校内专职教师与外聘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更具专业化和职业化,促进其从业能力得到更好培养。

第四,以工作岗位需求作为导向,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会计是一项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工作,因此在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的同时需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和动手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其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财会模拟实验室,组织学生开展模拟会计实践操作。如:在实验室中设置会计主管、制单、出纳、记账等柜台,模拟会计工作的整个操作流程,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经济业务环境。学生在逼真的工作环境中使用真实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相关资料,重视让学生对与现金、银行存款有关的相关付款业务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际操作中,加深知识记忆,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五,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求员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主人翁精神。因此,高校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需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结合专业所具有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促进该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得到有效提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案例。例如引入案例:一个企业会计人员开10万元转账支票给客户时,由于粗心,在填写大写金额时,错写了拾万元整,而这个客户拿到支票后发现了这个漏洞,并在拾的前面添上了个柒,并在银行将这笔钱成功的转入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引导学生对该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作为一名会计工作人员,需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五、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经济发展对财会专业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需不断更新教学理论,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创新教学模式和方式。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以从业能力为导向,采用多样化方式对学生实施实践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能力等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高其从业能力,提升其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国城,杨丽丽.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会计实践教学师生互动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15(02):215-216.

[2]初国清.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04(14):323-324.

提高会计实操能力范文3

【关键词】会计专业 基础实践操作能 提升途径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也给我国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能带来了重要的改变,日常工作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将面临很多与以往不同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能够高效、及时的解决问题,不仅要不断补充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工作内容。

一、提升会计基础实践操作能力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企业为了能够积极参与到世界市场的竞争中来,不断进行着技术和经营模式的改革,同时也有很大企业宣布破产和兼并等现象,这给我国会计工作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无法应用传统的会计手段来解决现阶段所面临的一切问题,这就给新的会计业务的产生创造了极大的机会。新时期,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工作人员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加的灵活才能够应对现代的工作内容。例如,在判断资产转移和计算交易盈亏等问题的时候都应该灵活的应对各种不同的变化。并且,在企业进行全面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完全由自己承担,新时期,公司、政府及不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在会计会计的实务内都能够得到具体的体现,因此,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的是非常重要的。

(二)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门应用技术,会计在经济环境中的具体体现为信息系统,会计工作的变化是随着经济的变化而来的。现阶段我国知识经济代替了市场经济,知识含量在产品当中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企业当中无形资产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形化的产品给会计工作带来了重大的挑战。例如,新技术的研发或专利产品的开发,公司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无形产品进行购买时需要会计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估价,同时还要将自身进行开发和研究的无形资产进行资本确定,这一过程中价值是无法被完全反应出来的,所以会导致统一种类的无形资产却存在着不同的产品价值计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会计工作人员要能够具备充分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来提高自身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会计业务不断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提升会计基础实践操作能力的途径

(一)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

新时期在提高会计工作者基础实践操作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在较强的理论和基础知识之上,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光靠主观臆想。在完善的会计制度和准则的条件下,会计人员应不断的加强学习,更新自身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库,促使自己掌握更加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会计综合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自身会计业务能力的提高,促使自己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基础实践操作能力。

(二)为会计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主要的核心工作内容就是财务管理,然而并不是要将中心确立为财政部门,更不是将公司的业务以会计人员为中心进行开展,而是要促使财务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应意识到自身是否能够得到长期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是一向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所以,企业要提高对会计工作者的要求,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定期举办座谈会和交流会等,为会计人员提高自身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会计工作者应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会计工作者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要在实践中进行。会计人员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勇于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才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教训,用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新时期,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并且适应时展的步伐,会计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并且提升自己分析和总结经验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自己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才能够促进基础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会计的职业技能,因此,企业应该定时的组织相关的会计技能比赛等活动,并对表现优秀的职工进行奖励。对会计人员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考核,同时重点考察会计人员的分析能力,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到公司内部为职工进行讲解,加强自己企业的会计人员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对会计技能进行充分的掌握。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培养企业内部员工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观念和精神,有助于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会计知识和技能比赛,对于职工提高会计知识,充实自己,提升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员工具有重要的鼓励作用。

三、结论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企业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时期,会计工作者只有不断的提高学习能力,不断掌握新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简惠琴.职业学校会计教学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J].时代教育,2012,12.

提高会计实操能力范文4

【关键词】技校 计算C专业 操作技能 教育 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4

一、操作技能的基本含义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所谓操作技能是按一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力,具体归结到技校教学中就是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熟练而准确地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判断操作技能是否形成的依据是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操作技能前学会了什么,学习后又掌握了什么。

二、技校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技校生教育属于就业教育,重在培养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技校生面对着向步入社会的过渡。因此,其面对实践能力的考验十分迫切。当前,计算机教学中理论知识以及技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均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实践的需要因此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与适应多元化社会的考验已不仅仅是理论基础所能承受的。计算机教育归根结底还是为实践能力的提高所服务。因此,在技校学生计算机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指导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意识到技工学校教育“一切为实践”这个基本点。

三、技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模式陈旧

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实践经验,才能突破理论知识局限,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给予指导。但事实的情况是,当前的技校计算机教师自身存在着理论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同时,多年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传统使计算机专业教师缺少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机会,因教学与应用的长期脱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等都使教师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于是,教师只能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却不能充当实际操作能力的促进者。

另外,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方法更多强调的是教师“如何教”,忽略了学生“如何学”,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尽快转变教学思想,树立“以能力为主”的观念,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主,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二)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重不合理

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过多的理论知识只能使教学更加晦涩难懂。同时,既和技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脱节,也和技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如计算机销售公司需要的是对计算机故障能熟练识别并排除的中高级人才,而不是对指令系统、逻辑电路等有深入研究的学者;广告公司需要的是能设计出有创意作品的学生,而不会要求其对数据结构有多深入的研究。因此,由于受课程体系影响出现了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自然就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的人才。

四、提高技校学生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计算机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更是一项实用性极强的技能。这项技能的掌握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际操作基础之上的。技校如何在计算机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提高技校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的计算机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一方面计算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技校应为教师提供机会进入相关行业或企事业单位,参与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新产品的开发,参加对方举行的技术培训。

2、优化评价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使学生独立操作或实践,将学生从满堂灌式的理论教学引向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例如在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将课程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原理、方法于项目的分析、规划与实施之中,在教学中模拟工作的环境,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在团队中能互相帮助,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与职业实践能力。

3、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应多突出应用教学

计算机知识是一个内容庞大的体系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常规的计算机课教学是按照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尽量系统地介绍给学生。技校生应具备以下技能既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又能适应就业:日常工作、生活中熟练使用计算机需要的基本应用知识如Word、Excel、Access等办公软件;与本专业有关或工作需要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广告设计所需的Photoshop等图形处理软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特别是自学新软件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才是职业道路上制胜的法宝;④利用网络从网络上获取新信息、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利用计算机实际操作本身的趣味性和开拓性来引导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将整个班级分为几个团队,让学生在比赛的氛围下学习(在一定的时间内评选出“优秀操作能手”、“优秀团队”等)。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探索的动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计算机操作比赛在参赛过程中学生的大量查找资料、充足的实践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总结从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技校教育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与市场保持 “零距离”,这就要求技校计算机教育更应注重实践能力提高技校学生的竞争能力以适应市场需要。因此,技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应从合理设置课程、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根据计算机产业人才市场的发展要求,不断探索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提高会计实操能力范文5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其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是目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形式。它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使计算机技术逐步代替人工记账的方法。但是,大多数人对该专业没有具体的认识,而且,中职电算化专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设置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在学习中,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也比较欠缺。因此,会计电气化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解决。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意义

1.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财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当前,现代企业所涵盖的范围不断地扩大,企业对财务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施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从而对企业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职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是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要求。

2.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是适应时代的需求,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的要求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的会计人员。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计应用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适应企业的需求。

3.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施适应了现阶段会计教学的发展需求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来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已经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加强学生的会计操作能力,是适应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方法

1.提高课堂学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是教学实践的最重要的环节。中职的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领悟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因为学习吃力而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课堂教学焕然一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更加积极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地进入到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既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可以实现现代化教学轻松互动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实物投影的展示进一步地加深学生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另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多媒体操作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纠正,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3.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计算机的运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及时地要求学生总结实际操作的方法和应用的规律,提高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在具体的会计电算化实践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网络故障,老师不可能都能一一进行解决,也不能着力于亲自的解决。因此,老师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故障出现的现象,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在实际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熟练的运用计算机,为将来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灵活地运用计算机资源,提高工作的效率奠定了基础。

4.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市场上各种财务软件的种类繁多且更新换代的速度快。而在实际的财会软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学完所有的财务软件。这就要求老师要加强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也应根据市场的发展,及时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对那些市场占有率高、影响大的相关软件进行重点的学习。通过对重点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内容,还能系统地掌握其基本的原理,运用这些基本的原理,来指导学生解释软件操作的一般的步骤,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的操作水平。

5.转变考核的方法

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来说,采用原来的由理论试卷来评定成绩的方法是不适用的。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只学习理论的知识而没有实际的操作能力是没有用的。因此,要改变原来的考核方式,采用理论考试、实践考试与平时的评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在会计电算化的考核中,要特别重视实践的考核,侧重能力的考查。因此,要求老师在平时的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

6.结合具体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熟练的专业知识,也要求学生有较高水平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但是,就目前来说,多数企业中老的会计人员工作经验丰富但是不精通计算机,而新的会计工作者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从而制约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竞争意识,推进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改革。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实际的操作能力。

总的来说,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培育出拥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促进我国中职会计电算化改革,为培育出新一代的接班人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郝玉峰.会计电算化教学如何适应中等职业教育[J].决策探索,2007(11).

提高会计实操能力范文6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实践教学综合素质从业能力

以下是对独立学院会计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将会计实践课纳入教学计划

应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和学分比例,同理论课一样编制教学大纲,教学周历,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将各实践课分别作为一门课程,并列入考试课,根据学院本学期会计专业理论课开课的具体情况决定本学期实践课的课时和学分比例,以此来保证专业学生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会计实践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

对于大部分院校,目前会计实践指导教师基本是由会计理论课专业教师担任,这部分教师大多没有工作经验,即并未亲身经历单位具体经济业务实务操作。因此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只能将理论知识生硬地与实践业务联系在一起,由此学生学到的只是生搬课本知识硬套实践业务,学生学得枯燥,关键是并未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即并未达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为了解决此类纸上谈兵的问题,学院可以招聘一些既有深厚会计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同时愿意从事教育事业的社会中高级财务人员担任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对于学院无会计实践经验的老师,学院可以与社会单位合作,不定期地让这部分教师走进企业中,进行实务操作,经过锻炼后,再安排其参与会计实践课的指导。

三、将手工实践课与电算化实践课相结合

随着电算化在财务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在各单位的普及率也逐年提高,大部分用人单位也将电算化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重要条件,会计电算化是对手工操作的升华,它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会计实践教学应采用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在手工实践完成的基础上,再开设电算化实践课,让学生体会到会计电化算操作的具体流程,并切身体会到电算化在提高工作效率上的重大意义,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现针对同样的业务,其表现的形式有时会存在差异,如“管理费用”,在手工实践操作中启用的是多栏式明细账,而在电算化操作中却是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并按明细科目登记三栏式明细账,通过类似操作对比,让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操作有更深刻的了解,因此只有将手工实践课与电算化实践课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教材的选择要有代表性

会计手工实践教材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资料,包括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要求既包括一般单位的日常收付业务,也包括成本的核算与结转,对外销售及出口退税等业务。只有教材的业务全面,涉及到的实务处理就会全面,学生掌握的实践操作点就全面。

目前财会系列软件产品均以财会专业为基础,以实训为主要教学模式,依据单元实训、综合实训、分岗实训、混合实训等原则时行具体实训内容的规划设计,常见的课程实训类电算化产品包括:《出纳实务实训教学平台》、《基础会计实训教学平台》、《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平台》、《税务会计实训教学平台》、《银行会计实训教学平台》、《财务管理实训教学平台》、《财务分析实训教学平台》、《审计实训教学平台》等,综合实训类有《会计综合实习平台》、《审计实训教学平台》等。在选择时一定要与学生理论课程完成情况相结合,并在保证相关理论课结束后再选择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训。

五、在会计实践教学中采取学生财会角色互换的方式

无论是手工实践课还是电算化实践课,由于不同的财务角色承担不同的分工,如果整个实践下来不进行角色互换的话,每个学生只进行了本角色的实务操作,而其他岗位的业务会由于未实际操作而成为盲区,真正踏入社会后,还是不会操作的现象。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分时间段进行岗位互换,如1-10日担任出纲岗位的学生可以在11-20日担任会计角色,只有这样整个实践课完毕后,同一个学生将会参与所有财会岗位的实务操作,从而有利于提高其综合操作能力。

六、提高辅导教师的责任心

会计实践教学不象会计理论课那样上课讲的时间多,这样就会出现辅导教师上实践课时只是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讲得少甚至学生不问不讲的情况,这是不妥的,因为辅导教师在整个实践中应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当进行到相应的模块时应先讲解在这一模块操作的重点、难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并且结合总的课时量,对本模块应在几个课时内完成需让学生严格遵守,否则会影响整套实践课的进度。另外在实践课开课之前,应指定本实践课的主讲教师,负责大纲及周历的编制,并组织相关授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认真书写教案,对于重点及难点要在教案中例明,如果发现相关教材或电算化软件出现小的差错也需详细记录,并在实践指导中进行正确的讲解。只有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才能保证实践课辅导的最终效果,从而保证提高学生实务操作的能力。

相信在独立学院只要通过学院、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将会计实践教学搞好,并向社会输送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淑芝,臧建玲,吴宝宏.浅谈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J].绿色财会, 2011,(5)

[2]齐伟超.以从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职业时空,2007,(6)

[3]林德明.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市场, 20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