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培训范例6篇

数字媒体艺术培训

数字媒体艺术培训范文1

    1 泰州市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现状

    1.1 数字媒体艺术产业技能人才缺乏

    最近我们对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根据调查,泰州市技能人才队伍呈现如下特点:1)技能人才分布构成失衡。技能人才在传统的机械、化工、电子等行业多,在新型的医药、高新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和第三产业分布较少。2)技能人才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在泰州,与数字媒体艺术有关的产业门类最多的是室内设计和广告设计两大类,而在这些企业中的员工大多都是中专、大专毕业。这些企业的员工真正从名牌大学毕业,有一定学术和科研能力的学生少之又少。而这一短板将成为泰州地区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瓶颈”。3)技能人才总量不足,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不适应市场需求。在新经济类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和其他第三产业中技能人才比例更低。在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领域高级技能人才的严重不足,将阻碍我市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数字媒体艺术产业技能培训滞后

    与上海有中科上影数码培训中心、IDMT环球数码媒体科技有限公司、GA游戏教育培训基地、水晶石、火星时代等着名的数字媒体艺术培训机构相比,我市相关的培训机构少的可怜。在高校中只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三所高校开设了动漫、网络游戏、设计等相关的培训课程,且具有一定的实力。在泰州地区,纯粹的电脑培训机构中,名气最响的是博日电脑培训学校,但是我们通过浏览官方网页的介绍,无论是师资还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离水晶石、火星时代等国内一流的电脑培训学校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培训力量的滞后,使得泰州地区数媒产业的人才供需产生了一个断层。一边是泰州地区相关产业的人才迫切渴望得到培训或是再教育,进入泰州(如数码领海公司、大地装饰等企业)或是长三角地区相应的工作岗位,以提升工资待遇或拓宽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一边却是泰州地区滞后的数字媒体艺术技能培训力量,使得大多数的本市相关人才只能去附近的上海、苏州、南京参加培训与再教育,以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1.3 数字媒体艺术产业衍生品市场有待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产业门类涉及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游戏软件、动漫艺术、网络媒体、时尚艺术、影视制作、品牌、工艺品制作等。而泰州在现阶段主要以室内设计和广告设计为主,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可以和国内相关行业一争高下。但是在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其他方面涉足不多,或是规模比较小。在数字媒体艺术产业衍生品上就更是匮乏了,万达广场内的影城算是不多的亮点,但是这个亮点在苏南等城市早已普遍存在。动漫玩具专卖店,自主设计的服装品牌及专卖店,动漫乐园,主题公园等数字媒体艺术的衍生产品在泰州较难见到踪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与泰州一江之隔的常州,却将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衍生品开发的有声有色。动漫嬉戏谷、恐龙园、春秋乐园是常州主打的三张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名片。数字媒体艺术产业衍生品的开发,不仅提升了常州在江苏乃至全国的名气,而且还拉动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改革转型,促进经济更加平稳、健康发展。

    2 发展泰州市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优势

    泰州市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产业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尚处在发展阶段,但是泰州发展相关产业的条件却是得天独厚的。

    2.1 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

    泰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是江苏“淮扬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地理位置临江近海、水陆交通便捷,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苏中入江达海的5条重要航道在此交汇,江阴大桥成为泰州与上海、苏南连接的快速通道,328国道、宁通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以及新长、宁启铁路在泰州境内纵横交错,成就了泰州承南启北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上海、苏州、无锡、常州这些地区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基地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泰州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区位优势,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引进高技术人才,快速发展自身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

    2.2 文化资源丰富,独具地方特色

    泰州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千百年来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境内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现存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数百处,其中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的有134处,包括千年古刹光孝寺,安定书院,明代园林日涉园,始建于南宋的“江淮第一楼”望海楼以及梅兰芳纪念馆,郑板桥纪念馆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可以给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源泉(例如动漫设计中的人物角色,网络游戏中的场景、故事等)。

    2.3 市政府规划、政策大力支持

    《2012—2015年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提出泰州将来文化产业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都非常有利于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和基地的发展:

    (1)发展目标:以实施“1210”工程(“一核”、“两带”、“十大园区”)为重要抓手,到2015年,建成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其中新增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2~3个,形成3~5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集团),其中上市公司力争2~3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10万人以上;文化产业增速高于GDP和服务业增速,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重点任务:紧紧围绕“一核、两带、十大园区”的规划建设,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传媒出版、文化用品制造、广告会展、娱乐休闲、文化演艺、文化培训等重点产业,确保文化产业发展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2.4 初步建立了“产学研”的模式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与泰州市海陵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及数码领海公司在共建研发平台、人才培养、项目申报等方面已经展开合作。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特长,希望通过互相合作实现共赢。双方还签署了《泰州市海陵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3 泰州市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意义

    3.1 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产业是发展文化创新产业的必然要求

    进入21世纪以后,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突出现象。文化创意产业的全球兴起是知识经济条件下城市产业和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不仅直接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通过创意设计、品牌培育、营销策划等手段提高制造业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带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领域的高端产业,对传统文化的创造和改革,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才能使我国的文化产业与时俱进,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们国家的手机用户居于全球之首,也正因为此,我们在手机彩铃、短信等移动内容方面在全世界也走在了最前面,而随着这个平台的不断扩大,意味着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的网民也在迅速的发展,我们相信,互联网可能就会是下一个最大的创意产业的平台,互联网的出版、教育等产业将会是创意产业下一步发展的一个亮点。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潜力,早已引起了泰州市政府的重点关注。

    《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七章中重点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而数字媒体包括了图像、文字以及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以及传播形式和内容的数字化,即信息的采集、存取、加工和分发的数字化过程。其范围涉及影视制作、动画创作、广告制作、多媒体开发与信息服务、游戏研发、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人工智能、系统仿真、图像分析、虚拟现实等领域,并涵盖了科技、艺术、文化、教育、营销、经营管理等诸多层面。就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发展对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数字媒体艺术主要产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数字媒体艺术培训范文2

关键词:数字媒体产业 复合型人才培养 影视类高校 实验教学

数字媒体产业(digital media industry)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和制作为中心,涵盖多媒体,软件,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的集成和对传统文化艺术娱乐产业的数字化。数字媒体技术为不同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也就为不同传媒形态或业态的聚集,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数据库、报纸、刊物等等,提供了新的基础,提供了分享资源和影响力空间的内在机制与条件。在影视特效,数字动画,游戏娱乐,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网络应用及教育,医疗,建筑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增值潜力。

数字媒体产业被称为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具有经济受益丰厚和能源损耗低等特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游戏、动画业相关衍生产品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而在不远的将来,由数字媒体产业带动的信息、通信、数字家电、软件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国际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0亿美元,比现在任何一个单一产业,乃至于能源产业的产值都要庞大。目前,我国的数字媒体产业相关的技术研发、数字娱乐内容的生产虽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但发展速度迅猛。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数字媒体产业将成为我国it和娱乐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涉及影视、游戏、出版、图书、新闻和信息技术等各类文化和技术产业。可是,相关人才匮乏,特别是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并具有艺术创意能力的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开发与设计人才更是稀有。国内有关专家预测全国对数字媒体人才需求的缺口预计同期人才缺口将达60万之多,专业的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失成为了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在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影视类高校应如何来培养专业的数字媒体人才是当前应该重点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影视类高校面临数字媒体产业所需人才培养的巨大挑战

1.数字媒体产业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媒体产业作为新世纪迅速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涉及的领域和市场应用的范围广阔,因此,对所需人才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具有很高的标准:

首先,应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数字媒体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其次,应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灵活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运用艺术思维进行网站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网络动画、网络广告、多媒体交互艺术、网络动态影像与宽带流媒体应用等网络多媒体艺术创作。第三熟悉多媒体制作和网站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商业网络、网站运行的各个环节和网络传播的基本规律及特点;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和充分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第四,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英语,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阅读专业外语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第五,具有健康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具备道德完善的人格。善于沟通和交流,富于团队合作精神。

2.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影视类高校数字媒体教学的主要目的

影视类高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的。数字媒体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计算机、艺术设计和管理等多门学科。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数字媒体产业,用“文化为体、科技为媒”准确地反映了技术在数字媒体产业中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培养的人才两极分化,懂艺术的人不熟悉技术,而懂得技术的人则缺少艺术素质,培养懂艺术又熟悉技术,兼通“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影视艺术类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艺术设计为依托,将数字技术与设计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动画制作、数码视频编辑和数字化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以在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影视广告业、娱乐游戏业、动画设计公司、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漫游和环境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和教育等行业工作。

3.实验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其能力的培养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动手能力的培养。该培养层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影视基本技术、基本实验理论、实验规范、实验方法和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该层次的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内容为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2)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层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层次的实验内容综合了影视各单元的实验内容,将摄、录、编等多个环节结合在一起,培养综合运用能力。(3)设计能力的培养。设计能力培养层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自己动手及创新能力,由此。提高综合素质。该层次的实验项日和方案由学生自主进行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设计性实验,让学生独立完成从查找资料、拟定实验方案,直至实现所设计实验内容的全过程。(4)研究能力的培养该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参与科技课题的开发,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这是一个在本科教学阶段最高层次的实践教学层次。其教学内容全部来源于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等科技开发课题,其中包括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市(局)级科研课题和科技服务项目。

二、影视类高校数字媒体实验教学的对策

1.以适应数字媒体产业对创作设计人才、制作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要求设置专业实验教学。

从具有艺术与技术特点密切融合的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和产业水平提升的需要出发,影视艺术类高校应在传统的影视艺术教学的基础上,注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视听艺术的融合,注重在影视、设计、计算机、管理等不同学科方向之间的交叉复合。

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除培养学生的基本艺术素质,要侧重于培养数字媒体产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增设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如开设“游戏程序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数字媒体技术相关专业,开设多媒体应用系统与制作、游戏软件编程技术、中外优秀作品赏析等专业性强的课程,为培养一批具有较好艺术素质和过硬it技术的数字媒体人才开发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现有的基础教育体系提供数字艺术人才系统的基础理论教育。要从艺术创意、策划、制作和技术研发、艺术与技术方向等多方面,设置影视特效、数字动画、游戏。互动媒体、数字音效、数字媒体管理等研究方向和专业课程,包括造型设计基础、影视理论、动画原理、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游戏设计、游戏编程、音视频处理、数字媒体产业市场知识等课程,专业设置可分为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前者主要培养数字艺术创意、导演、设计和编辑等方面素质的高级艺术人才,后者侧重培养数字艺术的技术指导、支持、开发和制作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结合社会需求使专业定位更加明确,特色更加鲜明,实验课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

注重基础,加强实践,强化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侧,提倡分专业开设大实验和专业系列实验课;着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实效;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在拓展文化素养的同时,重视创新、设计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设计性实验。

因材施教,尊重个性。注重个性化教育,积极推进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发展各自的兴趣、潜力和特长创造条件。

加强通识教育。增加选修课数量,提高各专业全校公共选修课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设置创新学分。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对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取得的创新成果给予一定的学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设置名家讲堂。聘请教学名师或专家来开设讲座、公开课等,激励学生就专业的前沿课题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讨论。

2.充分发挥影视类高校实验设备的优势,建立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符合时展要求引数字媒体技术前沿的先进实验室和实验教师队伍。

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数字媒体新技术,使他们紧跟数字媒体技术前沿和迎合时展要求,影视类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其数字化设备是首选,也是主流机种。

影视类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应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实验室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即专业性强,实验设备更新换代较快,且必须与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同步等。作为影视类高校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的进步是与仪器设备的更新、技术手段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影视类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特殊性,不断改进和提高的技术手段,要求实验仪器设备的不断升级。

健全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队伍。影视实验室其仪器设备配置档次普遍较高,有些甚至代表当今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水平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有技术、有专长。他们既要掌握实验技术,又要懂得使用仪器设备、维护和开发的能力。管理综合类型的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素质,不但具有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必须有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实验教学的创新能力。

3.通过搭建数字媒体实验基地,为数字艺术人才系统的实践训练培养提供发展平台。

构建网络,搭建平台,积极促进数字媒体企业与高校数字媒体教育的联系和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之间的交流。建立产学研集于一体的数字数字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养既通晓数字媒体产业内容又擅长经营管理的管理者和灵感进发、创意达现的数字媒体方面的创意人才,使高校真正成为中国专门培养数字媒体人才的“摇篮”。企业与教育和研究机构之间,联合组建数字媒体产业专业培训网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体,采取“订单式”的培训模式,为企业培训高技能的数字媒体产业技工。

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以高校和各专业机构联合互动为主体,加强国际间和高校间学生交流互换、合作办学。实施数字媒体人才赴海外培训计划。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培育数字媒体产业优秀人才。举办数字媒体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等活动,搭建国内外数字媒体人才交流的平台。

数字媒体艺术培训范文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艺术;教育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融合促使移动互联网形成,并且日益革新着人们的交流与认知方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本文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概况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融入移动互联网思维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国数字媒体教育概况

在我国,数字媒体专业学位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学生毕业之后授予工学学位;第二类,学生毕业之后授予文学学位。换句话说,数字媒体的培养方向分为艺术类以及技术类。艺术类主要关注多媒体应用以及平面设计等工作,主要是培养艺术设计、影视制作等方面的人才;技术类的教学比较重视程序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培养具有设计软件以及开发应用软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数字媒体发展的过程当中,艺术类人才和技术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艺术类人才主要负责造型设计以及角色设计等,技术类主要负责编程以及软件开发应用等工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两种教育模式相互融合。因此,数字媒体专业不仅招理科学生也招文科学生。我国的数字媒体教育广泛开展,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都开设了相关课程。

二、我国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现状

第一,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状下,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无法与之同步。一些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以及培养目标,还停留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课程的内容也没有进行及时更新。例如,网页设计、影视剧编导以及摄影摄像等课程,都受到微博以及微电影的影响,如何对这些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如何使其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都需要思考。第二,在市场新形势以及新需求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教学没有引进新的内容,例如,移动平台应用软件的开发、自媒体的制作与运营、移动客户端游戏软件的开发等。第三,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较陈旧。多数学校在制订低年级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相关的培养目标和计划时,更侧重于设置基础美术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素描、色彩、速写这三大课程,课程的学时也较多,数字媒体方面的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较小,有些学校甚至在低年级完全没有设置相关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以及培养目标上,依然固守着传统美术教学的模式,与新媒体形势下的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如何对基础课程进行调整,使课程内容与时代相贴近,符合市场需求,是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第四,一些互联网中较为重要的新概念,如“粉丝经济”“自媒体”等,要求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者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并融入教学。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关于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的知识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将移动互联网的新概念融入数字媒体艺术的教育中,需要从业者进行思考。最后,是创新精神,这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石。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如何通过移动新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需要每一个数字媒体艺术的教育者思考。

三、移动互联网思维融入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思考

当前,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更为广泛和深入。数字媒体艺术主要应用于媒体传播、游戏动漫制作以及应用软件等方面。有关机构统计数据表明,当前,90%以上的移动平台应用是游戏类软件。其中,愤怒的小鸟这一当前十分流行的手机应用,下载的次数已经超过20亿次,其软件收益也已经超过8000万元。国内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领域的手机应用程序并不是很多,学校方面应当加强对手机应用的研究,尤其是游戏类手机应用的研究。学生通过专业的学习,并结合手机应用开发的实战训练,不断累积经验。除了开发游戏类的手机应用之外,还可以开发新媒体方向的手机应用,比如视觉美化类软件等。此外,数字动画也是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内容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淘汰部分传统行业,也逐渐振兴部分行业,动漫产业便是其中之一。如,《十万个冷笑话》曾是“有妖气漫画”网站连载的一部漫画作品,点击数量超过十亿。由于漫画广受追捧,因此漫画被制作成为动画片,并在各大网络媒体及社交平台。此后“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启动了漫画改编的电影项目,并于2015年票房累计一个亿。从专业角度来看,《十万个冷笑话》电影版虽然画面十分粗糙,却意外地获得了上亿元的票房;而相对而言,画面精细且手法更为专业的动画《魁拔》,票房却逊色许多。《魁拔》当年的票房只有350万左右。十万个冷笑话的成功,表明动画电影受欢迎的程度,不一定依赖于精良的画面与制作,而是更多在于作品的创造力。

四、移动互联网思维与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整合的具体实践

在课程的设置上,重视移动平台应用软件的引入,尤其是有关游戏类的。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上需要多加练习,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教学中先将项目复杂度降低,分层次布置任务,可以将项目分成多种内核模块,针对不同模块相应的数字或媒体技术训练。由于受到当前手持移动设备显示分辨率的限制,因此并不需要过分追求电脑制作时画面的精细程度。在造型的设计上应该尽可能简洁,这样可以增加识别度,易于传播。在应用开发完成后,可以通过各开发平台对应的应用商店及时上架,进而对反馈数据进行收集检测,并从中发现不足,总结出经验。与此同时,也可以开设数据分析以及市场调研的相关课程,通过一些社交平台的数据来分析,从而了解市场的发展以及动向。在新媒体的平台上的营销策略也有别于传统市场。自媒体的相关案例向人们展现了“粉丝”经济的重要性,如何吸引“粉丝”并将其扩展运营,是全新的一个课题,在数字化媒体艺术教学中应引起重视。在软件课程教学上,需要重视二维的应用,掌握手机的应用,通过较低的成本快速制作出特技和动画。总而言之,一些技术手段也开始“平民化”,这些“平民化”也出现在动漫与自媒体的领域。通过《十万个冷笑话》系列动漫产品的例子可以看出,动漫创作获得商业成功的制胜关键,并不在于复杂尖端的技术、精致唯美的画面或者专业化的水平,而在于创作动漫的热情以及符合大众的想象力和审美。这对传统的教学实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需要数字化媒体艺术相关人员深入思考。数字化媒体艺术基础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扎根在“学院派”美术教育上的,而没有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种以写实为主的美术技术将会逐渐被以创造力为核心的美术设计技术所取代。大众的审美偏好已不再热衷于画面的精美,而是热衷于动漫的本身。因此,在当前造型基础教育的课程上,需要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动手的热情情,这远比一味地讲授技巧更重要。在具体课时安排上,也需要对造型基础课进行适当的减少,而增加一些具体的创作实践课。在素描、色彩以及速写这一类传统训练中应添入创作成分,也可以将这些训练与漫画、原画以及场景设计相互结合。优秀动漫影片中的出色画面设计、色彩搭配及绘制技巧也可以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团队精神是重要的一环,需要对学生加强培养,最好是从较低的年级开始就着手训练。在行业实际的开发工作中,多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可以是固定的团队,也可以是临时组团。团队运作工作效率更高,也能够快速决策。教师可以根据实践项目的需要,以一个班级为主体,将其分为不同的工作小组,学生可以自由结合,小组间相互独立运作,共同完成实践的项目。教师主要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制作好的作品,可以将其在互联网的门户网站上进行,并收集相关的数据,根据用户的反馈建议,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吸取经验,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班级与班级之间组团,也可以在年级与年级之间组团,这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让学生共同进步。这种以实践式教学取代灌输式教学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影响着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直接关系到本专业的就业以及创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训练等方面应当作出必要的调整,相关人员也应当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从而促使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应当加强对技能的教学,还应当设置更多具有创造性的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及就业竞争力。

作者:秦成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新媒体联盟(NMC).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S1):4-52.

[2]钟甦.移动互联网思维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J].当代电影,2016(2):182-184.

[3]黄心渊.东方风来满眼春: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专题座谈(上)[J].计算机教育,2014(23):29-36.

[4]王佑镁.跨媒体阅读:整合O2O与MOOCs的泛在阅读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2-28.

数字媒体艺术培训范文4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一体化”;教学模式

数字媒体艺术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基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时代形势下,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提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大约1200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涉及领域广泛,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建筑设计、美术和音乐、影视等。因此,数字媒体技术的课程设计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由于各个高校的教学目标与定位不同,其在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如何提升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教学效率,是当前教育教学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其独有的优势条件,近年来逐渐被引入高校教学中,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因此,高校若要提升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深入研究“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 基于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设备不完善

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教学设备则是实践活动的基础,因此,高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时,应当完善教学设备,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基本保障。由于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具有明显的交叉性特点,涉及工业产品设计、数字媒体制作、网络游戏开发、影视后期、CG造型制作等,因此这些课程实践都需要高配置的实验室,这对资金投入的要求较大。但目前,部分高校由于缺乏教学资金,对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教学设备投入较低,导致教学设备不完善且许多课程实践无法完成,无疑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效率。

1.2 缺乏师资力量支持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飞速进步与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各个领域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相关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作为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主要实施者,其素质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调查显示,当前许多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的素质较低,难以满足产研“一体化”的教学需求。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要求其掌握一定的现代化传媒科学技术。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但却未能掌握必要的现代科技手段,这使得产研“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开展。部分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虽然具备传媒技术,但是缺乏艺术文化底蕴,其知识结构体系单一,同样无法在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教学中准确把控教学进度和计划。

1.3 实践与理论不统一

当前,许多高校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未能与时俱进,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经常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轨的现象。尤其在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或用人单位认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其多将学生安排在缺乏创造性的固定工作岗位上。这无疑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根本无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也不利于提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率。

2 基于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美学和艺术理念影响下,积极探索数字理念、技术和创意的结合点,进而开展一系列艺术创造活动,可见,数字媒体艺术的创造性活动,必须重视技术掌握。因此,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应当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课程作业、综合练习和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实践、综合练习与毕业设计都是相互独立的环节,未能形成相互支撑的实践课程体系,这显然不符合“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内在要求。高校若要促使学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知识,具备艺术创新思维与能力,则必须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首先,要整合、梳理与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实验课程,并思考实验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融合。其次,还要根据大学各个阶段专业课程的不同层次,将实习、创意和艺术认知等引入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中,促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对实习形成正确认识,并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制作项目;进而使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围绕这一项目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研究和专业技能训练,将这一项目制作延伸到毕业设计,最终经过长期积累和训练形成毕业论文和设计项目。再次,要依据课程体系,科学地安排这些环节,使毕业设计、实习和实验在保持独立的同时,紧紧围绕课程体系有序开展。具体而言,要确认实践项目,在大学二年级的认识实习阶段,高校就应安排选题的综合训练,组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加专业讲座、参观实习基地等。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学习兴趣、专业基础,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计划地完成这一设计项目,并鼓励学生认真探究虚拟现实、动漫、网络、影视等方面的知识,进而确立毕业实习、创意实习、毕业设计的项目。此外,高校还应当加强学生的技能融合训练,鼓励学生在创意实习阶段自主选择项目,并依据相关要求进行技术组合训练。这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专业知识,打破单一的知识认知,进而产生相关的创意。最后,高校还应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与设计理念。在毕业设计、实习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积累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并积极探索与制作项目相关的设计理念、资料与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制作方案,进而促使其完成毕业论文和设计。

参考文献:

[1] 韩华静,黄心渊.关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方案的一点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8.

[2] 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教学探索[J].A章,2009.

数字媒体艺术培训范文5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教学;研究

一、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在国内发展的现状

数字媒体艺术是由数字技术和当代艺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艺术的创新学科。[1]20世纪80年代末,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开始研究计算机图形技术。1990年成立了中国图像图形学会。1993年由张骏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创建了美术工作室,成为了我国第一个高校专业电脑美术培训班。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工艺美院、北京印刷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等高等美术研究中心陆续开展了更大范围的电脑美术培训。2002年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获准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个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进入21世纪以后,数字媒体艺术开始引起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关注。[2]一些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开始开办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专业。近几年,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专业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该专业的开设高校日益增多,尤其是一些以理工科专业见长的综合性院校,例如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数字媒体艺术在我国发展近30年时间,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学校开设此专业并没有真正认清其内在原理和特点,使得该学科发展良莠不齐,所以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位

1.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交叉学科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跨越了多个学科,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该领域主要涉及造型艺术、环境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图形处理技术、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的知识。它具有科学特质又具有人文特质,不能单纯地将其归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或者艺术学。正是由于数字媒体艺术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特征,数字媒体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独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3]数字媒体艺术不能被简单地划分为计算机科学,因为它的核心是艺术创造。数字媒体艺术中数字技术与艺术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技术给艺术提供物质媒介和展示渠道,艺术是技术的核心价值,是作品的灵魂。数字媒体艺术也不能简单地被划分为艺术学,因为它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这个表现手段,因为更优秀的数字技术可以更好地演绎艺术作品。因此,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交叉学科的属性可以更清晰地明确其教学中的专业学科设置。

2.数字媒体艺术的培养目标、学科框架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以艺术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数字产品和艺术产品相结合的能力。艺术类别的课程占核心课程的比例较大,如艺术概论、媒体设计与创意、3D动画和虚拟场景、数字影视合成与处理等。其目的是要培养技术和艺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框架,笔者认为应该从“交叉学科”、“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在交叉学科里,分别于计算机科学和艺术学交叉研究;艺术创作手段纷繁多样,应充分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所有带来的可能性来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分为理论知识、市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从而实现理论、实践、教学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中国高校的设置和开展是在摸索中前行,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并解决。

1.制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不明确

制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4]它决定一个学校该专业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分成技术和艺术两方面:技术主要体现在实践性,艺术主要体现在创作层面,而这两点在院校的教学规划中并不明确。无论是偏重技术还是偏重艺术,都应当根据本学校的学科优势、教学资源、专业特色等实际情况来制定。[3]

2.专业师资匮乏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教授,需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艺术创新的人才来担任。但目前多数院校的该专业教师多是由计算机专业、信息工程专业的老师担任,他们掌握较好的计算机技术,但是会忽略艺术的创造性。所以,如何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决定整个专业教学质量和方向的关键。学校应该多为教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开阔教师眼界,搭建更广大的平台,让教师能更好的接触该专业的前沿知识,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能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修改和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所教为所需,让学生所学为所用。

3.培养的学生不能与市场接轨

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人才需求量大,但是毕业生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专业学习,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主要原因是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有限、创新能力差。因此,我们得反思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是否达到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另外,学校投入相关的教学设施设备,是否达到了能够开设该专业的标准?只有良好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实际操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才能获得社会竞争力。

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科建设的可行性方法和对策

1.提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基于数字艺术为框架的多学科体系设想

数字媒体不能单纯的被看成一门新兴的学科,而是服务于社会发展,体现科学与艺术深度融合特色的交叉学科。所以将数字媒体归纳到艺术设计,或者计算机科学都不是一个恰当的学科分类。现在国家已经将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放置在一个专门的类别中,充分的体现了其特点。因此,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建设,有必要将其与艺术学和工学等学科门类充分交叉,例如: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学科密切相关。在综合类大学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综合类院校无论在艺术学院(通常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或者计算机学院(通常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此专业方向,都要顾及其交叉学科性,尽可能的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借鉴学习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好的完善学科体系建设。

2.大数据、信息化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学科知识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这里的大数据指的是数字媒体艺术在中国兴起的这些年来,所招收的学生数量、占比,毕业的就业方向、职业规划,考研和出国比率,包括二本以上院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等。在大数据分析的背后,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改革的学科知识体系。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我们可以更加有效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包括:数字媒体艺术基本原理模块、影视特效创作模块、交互媒体设计模块、数字媒体产业知识模块和创新创业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应与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资源匹配,强调艺术与科学、人文的交叉融合,以创作为核心,将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和服务于创作的技术研发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目标。

3.依托产业需求,制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生态发展战略

数字媒体艺术培训范文6

[关键词]中职 数字媒体 专业建设

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专业,其教学实践体系与传统的单一专业的教学体系有所不同,教学中不但要夯实丰厚的理论基础,也要对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已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早在上个世纪末,国外不少中高职院校就开始将数字媒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来开设,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大大推动了数字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究其成功的因素,归咎于重视学生修养和基本功训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办学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采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等。

但就各中职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现状看来,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教学模式还相对较传统。大都采用先教授理论知识,然后通过课程设计进行巩固这种方式。实践方式单一,课程设计题目陈旧,与理论结合不够紧密,不能充分锻炼实践能力。有的学校偏重实践,又往往使学生陷入注重钻研实验工具,缺乏理论指导的纯工程性训练这一误区。

其次,教学体系还较单一。大多数学校的数字媒体专业还都偏重于单一课题或项目,如动画、视频压缩等,没有充分利用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兴趣特长的发挥,无形中遏制了许多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提出。

再次,课程安排上,由于方向的单一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课程还相对独立,专业性太强,艺术欣赏方面培养力度不够,很难达到人文理工交叉、艺术技术融会的效果。

针对以上分析,在数字媒体教学方面,我们力求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摒弃传统教育弊端,在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兴趣特长的充分发挥,形成一个具有多元化、自主性强这一特色的教学实践体系。

日常教学实践是数字媒体教学实践的主要方面,旨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培养并提高其实践能力,在熟练掌握试验工具的基础上还能根据各自特长进一步提高实践和科研能力,其模式的主要内容为:

(1) 专业基础实验室

建设数字媒体制作平台,强调信息技术与人文艺术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以专业课程为中心,进行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一般来说,课程和试验同步进行,使基础知识尽快得到巩固和深化。这是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该实验室主要承担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软件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及素描、速写、色彩等人文艺术方面的基础训练。

(2) 工程训练实验室

数字媒体制作实验室面向计算机动画、游戏、特效广告、数字出版、音视频作品制作等领域,培养学生平面、 立体造型设计、 动画设计与制作、数字音视频制作、游戏创意设计和游戏开发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熟练使用 Virtools 游戏引擎, Maya, 3DS Max等软件。我们采用基于案例的教学实践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 创新工作室

学生根据兴趣自发组织,针对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方案和工作计划,在学校提供的地点和设备条件下开展工作。学校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全省、企业组织的科技项目竞赛。

在日常教学实践体系的多个模式下,学生在专业基础实验室和工程训练实验室里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之后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组织兴趣小组参加竞赛,体现了教学体系的多元化和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字媒体作为最自由、最具创新力和想象力的视觉表现手段,在当今社会及未来各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一批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兼备信息化、数字化操作和艺术素养、审美情操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已成为计算机、艺术及影视传媒教育的战略目标。我校在对数字媒体专业设置时,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现状,并取其精华,在保证核心课程及基础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将教学实践模式向多元化和自主化方面发展。在这个多元化的教学实践体系下,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及专业特长,选择不同的实践模式,使自身技术和艺术的融合能力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

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尝试和改进的过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软硬件设施水平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教学实践体系也将不断改进。一方面,我们将在这个多元化模式基础上形成更多的特色模式,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将更加注重与优秀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和企业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在日常教学中提供面向企业的项目课题,使基于案例的教学方式更完善和有效。另外,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结精神,使其在思想、道德、专业、社会实践等全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