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学习内容范例6篇

数字艺术学习内容

数字艺术学习内容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教学;数字化教学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既成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比如PS软件教学、CORELDRAW软件教学、3DMAX效果图教学、AutoCAD教学等,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然后,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在数字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进程缓慢,而且改革水平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满足。因此,明确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在数字化改革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现状,清楚地认识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数字化改革的内容和趋势等,成为提高教学水平必然选择。

1高职院校艺术数字化教学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数字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各个高校教师和领导都深知数字化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学校背景和发展现状,从而形成了一定的数字化教学内容体系和硬件设备。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高职院校艺术数字化教学还存在一系列继续解决的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学生艺术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而且在未来就业和社会发展方面也极为不利。

2高职院校艺术数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数字化教学水平较低

从我国目前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数字多媒体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各个院系既没有结合当前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制定出明确、统一而固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模式以及测评方式等,同时也没有进行系统的课程内容更新与规划安排等。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上,这些高校也会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安排一定的Auto CAD、3D Studio Max、Lightscape、Photoshop等软件教学课程以及其它方面的计算机技术课程等,具体的教学重点、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都是根据老师个人意识进行制定的。然而,由于每个任课教师对特定课程重要性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主观性,而且各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方面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艺术设计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手绘效果图方面非常娴熟,然而在先进软件应用上却存在较大缺陷,无法有效的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另一方能够熟悉应用Auto CAD、3D Studio Max、Lightscape、Photoshop等设计软件的教师往往都是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在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技巧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二者无法得到一个有效的结合,从而直接导致数字化艺术教学内容上的不完整与不科学。

2.2数字化教学内容不完善

艺术专业教学内容的不完善除了上文提到的由于教师自身专业背景原因所导致的教学内容偏差的问题之外,还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育内容“避重就轻”、重理论轻实践以及内容落后三个方面。

各个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缺乏有效的课程研究与规划机构,很多情况下,都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安排,尤其是对当前硬件设备的管理上,很多设备与软件系统已经完全落后过时,却无法及时的进行更新换代。另外,在教材的选择与使用上也往往是沿袭传统的教材订购安排,内容陈旧,根本无法满足现实艺术设计活动的需要。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艺术设计数字多媒体先进技术的掌握,不仅无法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其学习兴趣,甚至很多学生认为:与其在课堂上花费这么长时间学习一些落后的内容,倒不如自己在宿舍进行自学。

2.3偏重软件技术教学而忽视艺术创意思维

在当前的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着偏重软件技术教学而忽视艺术创意思维的挖掘现象;而且很多用人单位在具体招聘的过程中,往往对设计人员软件操作应用能力要求比较高,甚至在招聘简章中直接规定招聘对象所应具备的特定软件操作技能等。这直接导致在各个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多媒体教学课程中,偏重软件的技能传授,比如图形中物体的造型、渲染效果等,而在作品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创造性思维的挖掘与表达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艺术设计作品最终的艺术性和技术表达无法实现良好的融合。事实上,这种偏技能轻创意的教学方式与艺术专业的自身特征和教学目标都极不相符,是“舍本逐末”的一种表现。

2.4缺乏正规的教学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是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教学考核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核方式的随意性,很多院校缺乏明确的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完全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导致在同一专业,不同教师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二是当前的考核标准也比较混乱,有的是看学生软件设计技能的娴熟程度,有的是看其创意水平,还有的是看学生在设计作品中对综合专业知识的应用等等,导致标准制定的混乱。这不仅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方法设置,同时也直接决定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倾向性,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偏激的、不完善的。

3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对策

3.1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

在新的数字多媒体下,教师应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和市场的人才需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进行充分、科学的教学准备。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知识渴求等信息,然后备课,这样才能做到目的明确、内容清晰,实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供其它教师学习、借鉴。

其次,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具体来说,也即是要在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目的性地结合案例分析;更重要的就是一定要体现学生在数字化多媒体设计软件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目的地获取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作用,优化整个教学过程,要求学生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地进行学习,逐渐掌握课堂内容,提高专业水平。

第三方面就是教学内容一定要具有针对性,也即是要将各种设计软件的教学内容与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的相结合,进行内容安排。教学内容针对性的完成包含两个环节:首先教师应根据预期的教学目的来选择、安排教学内容;然后安排相应的主题任务,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个别化或者是自主式的学习活动,并利用所学的设计软件完成主题任务,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事实上,这一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组织、引导、协助、咨询的作用。

最后,建立完善、系统的数字化多媒体教学考核标准与考核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在具体考核的过程中可以坚持以下三项标准:一是全面推行操作技能考核,促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二是采取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考核,突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最终考试形式的多样化,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2高职院校应强化数字化教学的重视与投入

高职院校应加强数字化教学的重视与投入,一方面艺术设计院系内部要建立专门的艺术专业研究部门,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研究,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加大硬件设备与软件资源的投入和管理。尤其在管理方面要设置专业人员,强化其责任意识,加强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种设备发挥最大价值和公用。

3.3国家教育部门的引导作用

根据当前的具体情况,国家教育部门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采用政策指令的方式,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等进行指导与规划,提高学校对该学科教学的重视,提升教学投入和教学质量。二是强化对学校教学成果的考核与评估,定期对这些学校的硬件设备、教学课程、软件资源进行考核,了解其发展现状和水平,并树立模范学校,起到引导与示范的作用。三是加强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外部实践的优化,尤其是要通过行政力量组建各种艺术设计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实践平台,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4结束语

总体来说,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教学的快速发展需要教师、高校、行业领域、国家等诸多主体的共同努力与协作才能实现。教师是硬件设备的使用者和设计软件教学的践行者,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高校是对该专业进行统一规划与引导的机构,对学科的发展起着协调性的作用;而行业领域则是引导者数字化教学的教学内容与发展方向;国家教育部门则对该学科的整体发展进行规范与指导。

参考文献:

[1] 薛红娜.高校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文教资料,2011(1).

数字艺术学习内容范文2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述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采用计算机等数字化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进行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整个活动过程中,其核心内容是创作,是设计,而数字化技术仅仅是用于表现设计思想、实现和完成设计作品的工具。因此,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过程中,没有设计、没有创作,那些用于实现和完成设计的工具就没有用武之地。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在进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创作过程中,设计者又必须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数字技术,因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其它设计不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产品要能够利用数字化技术表现与实现。

数字技术与艺术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是不可分的。例如,进行平面设计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平面设计艺术相关的知识和原理,这是设计出好的作品的基础和前提。然而。设计与实现是不可分的,任何设计都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数字技术就是数字设计领域中实现作品的平台,没有计算机及相关数字技术的支持。就“生产不出”所谓的数字产品。平面设计如此,音频、视频创作如此,网站设计更是如此。就数字设计而言,单方面的强调艺术或单方面的强调实现技术都是不可以的。

数字媒体艺术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从事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人员不仅要了解和掌握艺术方面的知识。而且要了解和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数字技术。这是因为进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设计内容能够用数字技术实现、能够用数字技术表现出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否则。所设计出的作品,就会出现能够利用数字化技术表现的设计没有艺术性,达不到艺术设计要求,而达到艺术设计要求的设计又不能用数字技术表现出来。

目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已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公司、学校、机关的管理人员,经常要使用PoWER Pol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制作演示文稿的过程就是数字艺术创作过程。又如学校的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公司、学校、机关、企业建立网站等等都属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所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制作技术已成为人们不可忽略的一种技能。

二、人才培养与教育误区

目前,除少数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员外,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具有艺术设计能力的人缺乏制作技术,而具有制作能力的人又缺乏艺术设计能力。实践表明,设计者设计的思想和效果,让制作者完全理解往往是很困难的,所以,不论从社会需求来考虑,还是从教育本身来考虑,培养艺术与技术兼容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为组织提供服务,数字媒体作品或产品的终极目标都是观众和客户。而所谓的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员通常存在一个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对用户的环境和特点,用户所处行业、用户产品、用户理念、用户传统等一些关键因素没有理解和体会,设计者通常是从自我出发来创作作品或为用户服务,所以设计不出理想的作品。

多年来,不论是艺术设计教育还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都存在如何有效地将数字技术与艺术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艺术、技术以及相关方面的人士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和努力,然而收效甚微。纠其原因,主要是在认识、教育理念和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存在问题。

首先是认识问题。目前,包括一些专业人士在内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数字设计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对数字技术、设计技巧方面,并没有认识到艺术在数字设计方面的重要性,其主要体现在强调和重点学习软件知识和技巧,忽略或根本不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知识,国内所出版的各类书籍多数是以软件实现的技巧为中心,鲜有将设计艺术方面的内容与软件制作真正结合起来的书籍。随着应用的发展,设计艺术与技术结合越来越密切,艺术与技术结合的重要性在应用中不断的被体现出来,虽然有些书籍也命名为“数字设计艺术”,但实际上主要还是介绍制作方法和技巧,设计的成分很少或者根本没有。

其次是教育理念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教育是将艺术和设计分成两部分。例如,学习演示文档制作,就是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演示文档软件技术,至于用软件如何能够设计出理想的、美观的和实用的文档,以及如何从艺术角度考虑等内容在教学中根本就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其结果是即使学会了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技术,学会了很多制作技巧,还是制作不出理想的演示文档作品。实际应用中的要求却是要求所设计和制作出的作品是既具有艺术性又要具有实用性的。例如:教师制作课件,管理人员制作演示文件。就需要即实用又美观。所以,如何作好,如何令人满意,要达到什么效果。这些属于艺术设计范畴的内容,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这是与制作技术密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制作课件和制作演示文件不仅仅是制作技术。同样的,在进行艺术设计方面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又忽略了对数字技术方面的学习,认为只要学会了某些软件的基本操作就可以了,其结果是:由于没有深入了解和掌握数字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使得设计者在纸张上所设计出的作品,用数字技术无法体现或体现不理想。

再者就是研究方法问题。如何解决好艺术设计和数字技术融合这个问题,需要由艺术设计和数字技术两方面的人员共同研究来解决,而不是数字技术人员或艺术设计人员各自独立研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在这个问题上,通常数字技术人员与艺术设计人员各研究各的,因此不可能解决好这个问题。从目前的有关出版物中就能够说明这一点,如一些书籍的名字是《数字设计艺术》,却缺少设计方面的内容,作为将艺术和技术相融合的数字艺术设计恰恰需要介绍设计和创意的方法。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培养对象问题。目前。艺术设计及其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教育没有普及,没有脱离所谓“专业”误区,不是被归属为计算机应用专业,就是被归属为艺术专业,专业建设和课程内容东拼西凑,形成一个大杂烩,这种大杂烩的表面现象是融合,而实际上是不伦不类。在教材建设上更是没有系统性。

三、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不论何种专业的学生,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员都应该成为既具有艺术设计能力又具有制作能力的人,更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目标。这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这一点从我们的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已经可以从中体会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教材建设与作者、教师教学观念有密切关系。目前,不论何种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学习计算机技术课程,特别是向PowERPoINT软件、简单的音视频软件等,很多专业还开设网页制作和网站建设方面的课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忽略了这些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设计”。因为软件是制作工具,其制作的依据是设计结果,忽略设计,仅仅掌握制作手段、操作技巧是不会产生出好作品的。最典型的就是,学生制作的简历,管理者制作的各种计划等,所采用的软件都很简单,但有些人制作出的就非常好,有些人做的就不好。如果所设计和制作出的作品不论从结构、布局、颜色搭配,还是内容的选择、表达方式都恰当、合理、有艺术性,这就会给在用户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而要做到这一点,创作者首先要解决的是设计问题,然后才是选用相应的软件来制作。因此,教学和教材建设中不能忽略“设计”,而只强调制作过程、技巧。

数字艺术学习内容范文3

目前,固有的艺术教学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高校教学的要求,阻碍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科学的专业论证。一些高校盲目跟风,在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高校自身办学条件等因素。二是缺乏高水平的配套教材。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材内容主要集中在软件应用方面,内容讲解不具体,缺乏针对性。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性质对艺术设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软件更新频繁,不少高校缺乏配套教材,影响了高校艺术设计的教学效率。三是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由于受固有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较深,一些教师仍然采用说教式教学方法,无法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水平提升策略

教师应该全面分析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艺术设计教育,以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为主,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构建与就业方向相适应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1.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数字时代下,艺术设计教育的明显特征在于能够将文字、图片和文字有效组合在一起,使用良好的表现形式展现一些特定的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丰富高校艺术设计课堂的教学方法,而且有利于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采用最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课堂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在数字媒体时代,视听合理结合在一起,图文并茂、视听兼备,艺术设计的整个课堂教学结构将会更加清晰,课堂教学氛围将会更加活跃。这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体现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利用数字网络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活动延伸到互联网上,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和扩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空间。这样不仅能够改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知识学习被动接受的局面,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而且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建立与就业方向结合的课程体系,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艺术设计具有跨学科属性。因此,针对一些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学时少、内容多、生源差的情况,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艺术设计通识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掌握通识知识,能够为之后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习方向,这样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从事的工作。因此,针对艺术设计专业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艺术设计系列课程,方便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取向进行选修。其中,针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艺术产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专业课程的拓展,设置一些相应的选修课程,如平面设计选修模块、三维设计选修模块等。同时,由于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市场对艺术设计职业的需求量并不确定,再加上数字媒体时代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企业的用人标准不断提高,所以各个学校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方法。此外,各个院校应最大限度地扩大艺术设计专业的覆盖面,满足不同岗位的要求,尽可能地设置更具深度和广度的专业课程,有效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以便更好地应对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就业压力。

3.建立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在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要重视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了避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出现被动应付的局面,还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将企业的需求合理纳入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其中,通过开展商业项目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点融入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实施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有效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数字艺术学习内容范文4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数字艺术;教学成效;数字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4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13

21世纪是数字信息时代,使得各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成为了可能。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现代化技术形式,其数字化发展也日益突出。数字艺术主要是指采用数字形式对艺术进行传递的过程。数字技术与设计艺术的结合,使得设计流程更为迅速与简捷,且为设计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创意与载体,数字艺术以其独有的优势与功能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敢于正视与面对传统室内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努力探索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途径,提升室内设计的教学成效与质量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一、室内设计教学中数字艺术应用的必要性

(一)强化室内设计视觉效果的需要

传统的室内设计图纸给人的视觉感受比较枯燥、范围窄且毫无创意,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数字技术中的Photoshop、Rhino、Illustrator等诸多软件设计出的图纸,不但具有明显的视觉效果,而且更加逼真与直观,能够十分明确地表达出室内设计的关键内容。所以,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明显的提升作品的视觉感受与效果[1]。

(二)提高室内设计效率的需要

数字艺术的核心载体就是电脑技术。电脑不但能够提供精准的数据化处理,同时还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色彩搭配、形态构建与光影设置等,尤其是能够对复制、保存、转换与传输这一完整过程进行记录,进而为作品的修改与比较提供了记忆基础。这就使得作品的修改不但成为了可能,而且极为便利,大大提升了室内设计的整体效率。

(三)实现室内设计教学改革的需要

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室内设计教学的改革,数字化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具有很强的优势性,非常有利于室内设计教学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发展。数字艺术能够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与概念以可视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进而让教师的教变得更为形象与直观,也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准确与清晰。数字艺术的前瞻性特征推进室内设计教学更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传统室内设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

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美术专业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长时间以来,人们在室内设计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室内设计专业的概念也缺乏全面的理解,致使多数学校中的教师习惯于将室内设计与美术教育混为一谈,甚至总以美术教学的思维方式实施设计教学,将美术领域的知识当成室内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至今依然影响着多数学校的室内设计教学,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理解室内设计概念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长此以往则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室内设计知识的热情以及参与室内设计实践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为应付教师安排的设计任务而进行抄袭,严重阻碍了我国室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

(二)教学模式机械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模式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机械化十分严重,课堂教学非常枯燥乏味与程式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精力投入和质量效率方面成反比,即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承担着繁重的任务,但收获却非常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绝对性的主导地位,在知识传授方面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就如同一个“容器”,没有任何主动权的接受着教师的知识灌输,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让多数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而不愿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是创新学习的习惯,产生了过分依赖教师的现象,缺乏对知识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传统机械化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降低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而这些恰恰都是开展室内设计所必不可少的素质。

(三)创新能力缺乏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图形的手工绘制技艺,其中包括效果图、设计图、施工图、实体模型等等,并以此表达其设计理念与方案。图形的手工绘制从根本上讲是对学生动手技能的锻炼,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制图能力与空间造型水平。但是,图形的手工绘制不仅耗时长、过程极其复杂、涉及的工具众多,而且占用的课堂时间过长,尤其是不容易修改。由于学生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了图形的精心制作方面,致使其在技术与室内空间环境的构思方面注入的精力过少,进而导致其思考能力、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等严重不足。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将学生的设计思维固定在了绘图与模型的狭小范围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水平[3]。

三、室内设计教学中的数字艺术运用路径

(一)树立现代化的室内设计理念

数字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我们应认识到数字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是由传统室内设计教学转化为现代室内设计教学的立足点。室内设计专业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与掌握新的室内设计艺术方式,以持续发展的视角对待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与更新,用与时俱进的理念挖掘与发挥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功能与价值,促进学生设计思维的发散、设计风格的标新立异等,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真正提升,而这才是室内设计教学的根本目的与最终目标[4]。

(二)加强室内设计基础教育

设计技能是室内设计专业素养的明显体现。因此,建立健全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比如,艺术设计基础课(主要指素描内容与色彩内容)、三大构成(主要指平面、色彩与立体三方面的构成内容)、建筑构造与绘图以及装饰材料工艺等,将这一系列课程内容纳入到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之中,对于加强室内设计的基础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材料、色彩、造型、形式以及构图等方面的应用技能与创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色彩、造型、协调与创新方面的认知力与能力。当然,设计基础能力的强化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理论知识升华为感性认知。只有学生亲身感悟到了色彩的微妙关系,才可以真正激发其创造力,所设计出的作品也才更有可能有内涵、有新意。

(三)强化数字技术的应用

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于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AutoCAD和3ds Max软件是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中最常见的技术应用。AutoCAD是专用的制图软件,可以规范化、灵活化、多样化地实现制图效果,节约了大量的手工绘图精力与时间。施工图设计好之后,将设计理念与方案立体化地表现出来,再用3ds Max软件对室内空间环境进行一系列的美化。3ds Max具备制作立体模型的多种方法与途径,既能够根据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制作出精准的模型,又可以进行后期的修改。所以,加强数字技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不但能够大大提升室内设计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室内设计的教学效率[5]。

(四)丰富教学实践活动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使得很多学生都存在基础知识扎实,但却不能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之中的现象。所以,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动手实践任务,促使学生真正体验设计的整个流程,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拓展学生的实习平台,让学生在假期期间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还可以多举办一些室内设计比赛或者讲座等,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以及知识储备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室内设计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数字艺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总而言之,数字艺术已发展成为综合计算机技术与设计技术的全新艺术形式。当今市场对具备数字艺术基础的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剧增,故而各高校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关注数字艺术的融入与应用。室内设计教学中数字艺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和挑战,进而促进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与此同时,室内设计专业教师也要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置,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树立现代化教学思想,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大力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复合型室内设计人才。

[1] 聂森,袁恩培,宋洋.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教育及设计思维能力

培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2).

[2] 李海华,周元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网络课件开放工程的启示

[J].中国远程教育,2003(5).

[3] 赵琳.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

践[J].教学研究,2005(5).

[4] 刘井涛 .关于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J].时代教育,2012(15).

[5] 林杉,黄心渊.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数字艺术教学系统的设计[J].

农业网络信息,2005(12).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Art in Interior Design Teaching

CHEN Che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rt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Zhengzhou Henan, 450000, China)

数字艺术学习内容范文5

关键词:数字素养;艺术教育;教育融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

一、数字素养介绍

(一)数字素养教育渠道

数字素养就是在学习、生活、工作、社会参与过程中,自主、自由的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和数字信息的一种能力。然在数字素渠道中,不但包含显性教育方式,同时还具隐怀教育方式,也就是数字素养的融合性教育,把数字素养中的一些内容科学性的融入在学科教育中。数字素养与学科教育的有效融合现正是教育领域全新的发展方向,而且还是各学科课程的全新延伸和扩展。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正大力研究数字素养和外语学科教育的融合。从数字素养层面来看,实施外语教学,能够在提升语言水平的同时,与数字素养进行有效融合[1]。

(二)数字素养特点

在各类学科当中,数字素养教育不但与语言学科具有紧密的相关性,确切的说,其同艺术学科也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应用数字媒介可以促进图像实现中心化,由此可以透出当下的社会文化实际现象,由此可以为图像及影像的意思表达提供高效的舒展平台。其中视觉素养是指数字素养其内在组成,然艺术形象特征则与此正好稳合;其二,传统艺术其在构设数字文体的时候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数码摄影和传统性的绘画创作,及数字舞蹈和传统舞蹈,网络音乐和传统音乐,其各自在本质上,均都属于表述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而已;其三,媒介艺术长期以来都是媒介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此数字素养包括了对数字媒介艺术的批判和理解。然对于数字媒介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原本便是艺术学科教学的主要意图。最后,将媒介素养引进到以往艺术学科教育,是很多国家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此可以发现,在数字背景下,数字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时展所必须实施的一项举措。除此之外,对于教育实现信息化这一战略目标,也需将数字素养同艺术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所以,需主动挖掘出数字素养教育同艺术教育两种教育的有效融合的优良途径,由此更高效的促使学生数字能力和艺术水平的共同发展与提升。

二、数字素养教育同艺术教育两种教育的相互融合

(一)教育内容上

在国外数字能力理念前提下,我国相关学者构建了数字能力的模型。其主要由三层及要素所组成,包含工具性知识和技能,高级知识与技能,使用态度。其中一层,属于功能性任务,二层是所用对策水平的相应技能,三层组织技能应用的思维和态度。这一模型为艺术学科教育过程中,可以灵活高效应用数字素养奠定的方向性基础[2]。

1.结合学科学习目标来融入数字素养

结合艺术学科的具体学习目标,来实现引进数字素养中工具知识和技能层的教育。首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数字工具和信息技术来处理艺术学科学习中相应问题的一种自觉意识;其次,旨化学生对辅助学习工具及其特点和功能,与使用方法进行了解和学习,让学生可以精准正常稳固的进行技术性操作。最后,栽培学生通过使用数字工具来创设或是再创数字艺术的能力,及选用适合媒介实施传播的相应能力。如,可在美术学科的教育过程中,结全色彩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网络中搜集并下载供学习使用的一些数字图像,这样学生便可通过图像处理的一些较件,或是数码式绘工具来对原来的图像进行色彩的加工和优化,同时将作品放到网络平台中供学生相互分享和鉴赏[3]。

2.以艺术学科学习任务为核心合理引进数字素养

以艺术学科的学习任务和课题为依据,引进数字素养中的高级知识与技能级层的教育。首先,从艺术学科问题角度来观察,可以看出,正确要求学生在数字环境当中实施沟通,由此可以实现资源的相到共享;除此之外,栽培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协作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最为适合的媒介结合技术实施合作。如,艺术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利用视频会议和各网站工具,针对相应艺术问题来实施小组在线形式的讨论和交流;其次,栽培学生通过数字工具和信息技术的用来进行艺术学习活动的能力,让其熟练的应用数字媒介来访问网络资源,并从中获得知识,由此提升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艺术教育主题或是问题来引进数字素养

结合艺术学习的具体主题,和有针对性的艺术问题,来合理引用数字素养中的应用态度层次,由此激发出学生个体创新、批判和自主性的思维。首先,合理要求学生通过数字媒介和技术来实施艺术学科的创新。其次,栽培学生对于数字艺术的批判形式的解读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学会数字艺术文本的各种分析方法,如批判性分析法,多元化分析法和语境化分析法;最后栽培学生合理应用数字媒介来实施艺术学习自主性能力,让学生在大量信息和动态数学学习条件下,为自己合理定位。如,在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艺术资源具有多元化、丰富性和复杂性特点,如想栽培学生个体辨识媒介和信息合理实用性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确定个人地位,来获取与应用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还可结合实际学习任务来选择最为适合的数字媒介及数字技术和数字信息[4]。

(二)教学模式上

1.双向学习模式的迁移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媒介信息量因此变得非常庞大,如此情况下,便需要媒介素养教育不但需清楚其作用,还需要学会怎样使用,由此栽培学生在了解媒介的前提下,学会娴熟使用的能力。为此,学习迁移便成了媒介素养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种方法。确切的说,媒介教育主要目标便是为迁移而实施教育。就是利用媒介教育其系统化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及认识与分析事物的方法及思维合理的应用于处理传播期间的各类问题,由此灵活多变的合理应用。学习迁移法,为数字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间实现统一和有效融合,奠定了基础[5]。

2.双重创作的有效结合

媒介创作方式就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现时期这一方法被国外很多国家应用。其属于一种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操作过程的体验,由此辅助学生独立参加媒介文本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包含录制影像、拍摄照片、制作幻灯片、网页设计制作等。在对媒介文本的分析和评判前提下,利用对媒体使用及创作活动的真实体验,来加深理解媒介和文本,由此有效提高学生媒介素养。除此之外,在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实践参与是最基础,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在教学法上对两者路径进行有机融合,便属于双重创作融合,就是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中,对艺术文体的创作活动和数字媒介的文本创作活动进行高效的整合,由此达成两种创作的有效融合。

(三)教师层面

1.将数字素养当作艺术教师所必备的一项技能

让教师充分认清数字素养是艺术教师教育需具备的重要技能。阻碍数字素养和艺术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师自身数字素养水平便是众多原因中的一种。在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数字素养属于现时期艺术教师需正确面对的一项挑战。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能力远远超过教师,然相对来说,一些教师正经历向数字化技术和理念不断迁移的过程,这对于数字媒介、智能信息技术、资讯技能、思维方式等仍需不断学习与适应。

2.艺术教师积极提升自我数字素

艺术学科的教师需积极的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由此对数字媒介和数字化环境与其文体特点进行全面并且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以期待能够有效解决由于数字移民身份而产生的不适性和阻碍性,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从中找出与学生实施高效对话沟通的能力和水平,由此更好的适应数字时代下师生关系,这一举措与新时期教学模式需求非常相适。艺术学科的教师在所实施的提高自身数字素养的众多途径中,除进行自我学习以外,还需固定时期的参与数字素养的相应学习,通过专业数字素养教育机构所实施的系统并且深入的学习,在培训人员的辅助及引导,充分学习数字理念知识,同时掌握相应的媒介技术,不断提高信息操作技能,及时创新教育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

(四)学生层面

首先,培养学生艺术学习中数字工具与技术使用意识。学生需在艺术学习中培养,合理应用数字工具及信息技术的积极意识,结合自己艺术学习的具体特点,积极通过相应新媒体及新技术来实施新形式的学习,如移动式学习、泛在式学习、定制在线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创作学习及探究式学习等。其次,学生尝试从不同资源环境下收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应试着在不同教学资源的环境下搜集艺术教学资源,如此操作不但会让学生得到较大成就感,让自己需要能够更好的与课程资源、学习方式、技术服务相适,由此实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化,不再仅限制在以往艺术教学的被动式学习。而且如此操作,还可锻炼自我通过数字化获得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中准确为自己定位,不断提升信息获得和控制能力。

三、结语

数字艺术学习内容范文6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全新专业。学生通过该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数字媒体制作、传输处理等专业技能,同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可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数字媒体艺术和传统单一专业的教学实践模式有所不同,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1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

1.1 艺术科技并融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艺术和技术的融合也越来越密切,艺术和科学技术互相融合,为人类的生活所服务,把艺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做最大化的统一[1]。现在的数字艺术媒体艺术就是一个艺术结合技术的全新专业,它需要多门学科知识互相交融、揉合,学习该专业不仅要掌握新兴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还要具备相当程度的艺术修养。艺术和技术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必不可少的两方面,老师在教授这类课程时,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及专业特色做出适当的调整,使二者互相协调、共同发展,不能顾此失彼,发展失衡。比如技术能力较强而艺术修养较弱的学生,可以相对侧重创新能力和艺术思维的培养;而艺术修养较高,但技术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恰如其分的强调技术面。不过老师要注意的是,数字媒体艺术并不是把知识做单纯的叠加,而要强调二者的融合性、贯通性。

1.2交互性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它可以用最快捷的方法和速度,来传递大容量的信息,并得到及时的反馈。所以,数字媒体艺术有着传统艺术所不具备的交互性的特点。传统的艺术作品与受众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都是互相分离的,即使本身对某件创作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也无法真实的表达出来进行互动,只能存在于人的想象中[2]。但数字媒体艺术依靠相关的软件技术以及计算机硬件接口,就可以很快实现人机对话,使交互达到实践操作层面。所以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对原作进行无休止且不重复的再创造;受众与受众之间也可以实现这样的对话,因此他们可以在艺术创作的各方面做交流和互动。正是数字媒体艺术的这种交互性,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艺术、认识艺术,领悟到艺术的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创新性思维。

1.3融合性

数字媒体艺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传统艺术设计为基础,把设计艺术与严谨的数字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多学科互相交叉的专业。可以说它包括了美术、传媒、数学、音乐、文学等多种学科[3]。通过这个专业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构图及动画制作等技术,还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影视、舞蹈以及音乐等各方面的素养,从而使数字传媒艺术作品达到视觉、听觉以及意境的完全统一。数字媒体艺术的交叉融合性是传统的艺术性所不具备的,它是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涵盖多个学术领域,它所培养的是即懂艺术又会技术、既有相当的美术修养又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艺术作品创作和设计的复合型、应用型设计人才,所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过程,就要充分重视不同学科体系的互相影响、协调协作,从而实现艺术和技术的整合。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现状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因此在初级阶段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其与社会市场对接方面来着重讨论。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缺口,数量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并且大部分学生即使在学校学习了该专业,仍无法在社会中推销自己并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出现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比如专业知识落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甚至动手能力差。数字媒体艺术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而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又非常快,所以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要想紧跟时代的发展就要不断更新。相应的,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性和前沿科技性决定了它更新知识的速度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但是,现实是很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不适用,且远远落后于时代,比如动漫产业。众所周知国内的动漫产业、游戏产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很多高校看到这一人才缺口培养了大批的动画人才,但现实却比较尴尬:企业找到一个合适的动画人才并不容易,而高校的毕业生找到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则更不容易。这些学校教育无法与社会需求衔接、学生掌握的知识落后于市场需求、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实用性及针对性都不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它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4]。此外,有些老师针对技术层面的教学缺乏明确和长远的教学定位,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只掌握了相关技术的基本功能,但是却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因为不具备“再学习”的能力,所以他们就无法适应这个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行业,无法有创意的、准确的表达出自己艺术创作的内容和主题。另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科目,但是很多学校在缺乏相关硬件设备的情况下,跟风而上盲目开设该专业,致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通过相关设备将其付诸实践,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思维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不能仅仅只看到应用层面,因为如果单纯的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为转向,容易导致专业的简单膨胀,引发教育模式中的一系列问题[5]。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将人才培育出来,还要让人才到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教育的生命体现在学生的质量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也是如此。如果学生无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从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及其社会价值来重新思考。

3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专业属于应用技术型专业,着重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准确掌握电脑动画和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知识,能独立完成小规模(或协同完成大规模)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3D游戏设计与制作、手机游戏开发、网络游戏等工作。

目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基础课和公共课以及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的课时安排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基本原则的[6],每个学科都觉得自己很重要,都需要安排一定的时数才可以完成教学目标,数字多媒体艺术的多学科交叉性,决定了它需要大量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铺垫,但总学时有限,要想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都学一遍,那么每门课的学时只能适当缩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有可能就是什么知识都略懂毛皮,但哪一门都不精通,这就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要明确专业的培养方向,积极的寻找更为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体系中,实践教学是实现理论和实际结合、知识和能力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精学、多练,创作大量的习作作品,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构件一个以课程设计、课程实验、项目实践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3.1日常实验课程教学管理

数字媒体技术主要课程包括专业概论、构成原理、CG基础、游戏角色设计、游戏场景设计、三维特效、后期合成、网络游戏等课程及系列选修课。学生通过学习实践这些课程相关的实验课程,可以在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各方面的操作基本技术的训练,使学生对于相关的软件、设备、操作技能以及环境的性能等更加深入的掌握和理解,并根据自身的兴趣开发出相关的实用作品。通常来讲,实验课是跟着理论课的教学进度同步进行的,每个科目根据自己的课程要求来安排实验,把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巩固[7]。

实验课程体系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而设,比如多媒体开发、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动画制作、游戏创作、三维角色与场景设计等试验,都是比较常用的实验课程。

3.2实验教学要具有开放性

3.2.1实验室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数字多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新兴的学科,相应的其实验课程体系也处在发展初期,所以该专业整体课程体系之间以及实验课程体系之间都缺少密切的协调和联系,所以实验内容难免会出现脱节、遗漏以及重复等情况;其次,数字多媒体艺术专业还缺乏一个有效的教学目标管理机制以及统一的、科学的考核标准,还需要对实验教学的教材做进一步的规范;最后,实验教学受着传统模式的影响,实验过程中,老师不仅告诉学生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还会把实验全部过程、步骤向学生做演示。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抑制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因此,我们要针对上述情况,加强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

3.2.2开放性的实验教学

首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在与教材内容保持系统性联系的基础上,尽量做实用性的外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开设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其操作指导要适可而止,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空间;并建立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其次,开设开放性的实验课程,把学校自身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在实验室不承担教学任务时,可以对全体学生开发,或者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放相关的CAI、非线性编辑、平面设计与动画等专业实验室;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学校所提供的场地和设备组建开放性实验室,老师进行监督指导,制订相关的制度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等,这种作法可以弥补实验课教学方法单一、时间有限等方面的不足。

最后,学校要加强实验设施的配备。我院拥有10 000余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实验用房,设有音频技术实验室、线性编辑工作室、非线性编辑工作室、电视节目制作工作室、虚拟演播室、播音工作室、摄影创作室、摄影数字暗房、动画设计与制作机房等十余个实验室,设备齐全。从而实现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为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保障。

3.3项目实践小组活动

除了常规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实验课程外,还可以增强项目实践小组的建设,采用兴趣小组或者创新实验室的方法来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协作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我们总结出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学习小组来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学生就业、创业。所以,学院大力支持学生组建学生技术项目小组及工作室,并为每个社团配备指导老师。指导教师从而全方位的保证实践活动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引导学生项目实践小组与专业技能认证模式相结合,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和学历教育的结合,学生在参与项目实践的同时,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类相关技术比赛及资格认证考试,这样学生既可以获得学历证书,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就业竞争力[8]。此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项目实践小组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3.3.1影视创作工作室

参加该项目小组的成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具备相当的影视创作的能力后,可以鼓励其承接影视的制作以及参加各类比赛活动,增加实践的机会。

3.3.2动画制作项目小组

该项目小组的主要学习内容是Flash二维动画的制作和设计。小组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自主制订个人学习计划,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学习;老师定期或者不定期到活动场地对小组进行相关的辅导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作品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其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提高其设计制作的水平。指导老师也可以定期为小组成员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其学习视野、提高艺术素养。

3.3.3网络技术项目小组

这种项目小组要求学生要搭建起一个合作式的学习平台,通过小组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相关的项目,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该小组的管理可以实行准入制、引进淘汰制等,制定出详细的管理细则,实现学生自主管理[9]。项目小组通过考证经验交流、专题知识讲座、实验室上机实践、软件模拟配置等活动,促使小组成员可以顺利的通过网络工程师、三级“网络技术”、CCNP、CCNA、CCIE、等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

3.3.4课件制作和专题学习网站项目小组

对制作专题网站、多媒体电子作品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参加该项目小组,它主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软、硬件设施的配备,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学生在该项目小组通过学习相关的制作软件,互相交流学习经验。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高层次的多媒体制作大赛,将相关的多媒体认证考试也纳入项目实践的内容,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挥创意,体验成就感。

3.3.5Java项目小组

该小组可以围绕成立协作学习团队、形成完备的自运行系统这一目的来展开,构建一个人才孵化、技术传播的研究型和技术型平台。侧重于培养程序员的基本素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可以设计相应的数据库系统、编程技术、编程工具、开发方向、操作系统、项目开发经验、团队开发经验以及SCJP认证考试等模块进行量化的评估。具体可以开展技术讲座、技术讨论会、兴趣小组辅导等形式的活动。

实践证明,我院自从实施教学改革,加大实习实践力度,鼓励、支持学生成立技术学习小组、工作室以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大大加强,教学成果显著。在2009年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上,我院获得“2009年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优秀本科院校奖”,我院院长王伟建及教师梁玉清同获“2009年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学贡献奖”。在2010年,我院选送的影视、平面广告作品在哈尔滨市第十六届广告作品大赛中获得影视类广告作品银奖3个、平面公益类广告作品银奖1个,广播类广告作品优秀奖1个。我校是黑龙江省唯一在此次活动中获得奖项的高校。

3.4校企合作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采用“产、学、研”校企合作的“零距离、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它既符合学校教育体系的要求,又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一种“双向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10],同时,它“以市场为导向,实行项目实训”设立企业和学校的合作项目,由企业出资、学校出力,共同完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订单式”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做以下定位。

首先,建立起新的校企合作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指导学生按照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意向,与合作办学的要求相结合,自主的选择符合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学校和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确定出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复合型、创新型以及应用型的特点;最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学生自身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权、选择权以及自,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我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战的舞台,让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依照“请进来、走出去”开放办学、特色办学的理念,我院与国内海润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实习基地,每年派出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并收到良好的效果。2009年,传媒学院正式启动与加拿大百年理工大学实践性联合教学项目,为动画专业学生提供去加拿大百年理工大学学习、实践的机会。具体学习模式为:学生在哈师大完成两年动画专业课程的学习,然后去加拿大进行第三年的实践性学习,之后返回哈师大完成第四年的课程学习。

4结语

今后,传媒学院将继续围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着眼于学科发展需要与产业前沿,参照国内外一流院校同类专业发展模式及业界发展态势,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整合后学科交融的优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坚持基础与应用并举,建设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特色鲜明、就业竞争力强的实践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型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四达. 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探讨[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09(3):13.

[2] 奚春雁. 数字媒体的现在与未来[J]. 互联网周刊,1999(25):67.

[3] 刘惠芬.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56.

[4] 王宏. 数字媒体解析[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4.

[5] 李四达.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09.

[6] 廖祥忠. 数字艺术论(上)[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2.

[7] 许鹏. 新媒体艺术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8] 李四达. 数字媒体艺术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4.

[9] 史卓. 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发展建议[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47):49.

[10] 叶福军,潘瑞芳,张帆. 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 新闻界,2009(4):126-127.

Digital Media Art Profes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HE Nan, LIANG Yuqing

(Medium Institut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