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例6篇

基坑坍塌应急方案

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1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控制和减少坍塌事故的发生,并在一旦发生坍塌事故能够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和及时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波顿科技园研发大楼基坑支护方案》及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规定,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波顿科技园一期、二期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茶光路,本工程研发楼(二期工程)共有地下室二层,a栋塔楼地上结构25层,高度为113.3米,b栋塔楼地上21层,高度为96.8米,其中裙楼3层,总建筑面积94705m2,其中地下室19820 m2,,地上:74885 m2。一期厂房工程包括烟用香精(一)车间3127 m2、烟用香精(二)车间1312 m2、咸味香精车间1691 m2、动力车间725、普通仓库677 m2、危险品仓库677 m2、消防水池及泵房661 m2。一期厂房工程总建筑面积8877 m2。研发楼(二期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10.9米,核心筒开挖深度13.5米,一期厂房除水泵房开挖深度为4.9米外,其余厂房开挖深度为2米。

二、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

组 员: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队

队 长:

队 员: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土方坍塌倒塌事故主要体现在基坑边坡堆料小于安全距离或堆料荷载过大、边坡排水不当、边坡水平及位移观测不及时等。事故发生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为确保本项目部在发生坍塌事故时,能使受困者迅速脱离险情,救治伤员,将事故发生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项目部在发生土方坍塌事故时,做出应急准备与响应。

3 职责

3.1 坍塌事故发生时,由项目部经理负责指挥处理事故。

3.2 项目应急救援队、施工员、安全员等相关人员应在发生坍塌事故发生地,协同处理事故。

4 应急预案内容

4.1事故发生时的处置措施

(1)尽量使用人工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2)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3)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4)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应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到达后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队抢救现场伤员,清理坍塌现场,并做好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5)应急救援队负责消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

(6)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7)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同时准备好车辆随时准备运送伤员到附近的西丽医院救治。

(8)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9)加强基坑排水、降水措施;迅速运走边坡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加强基坑支护,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削去部分坡体,减小边坡坡度。

(10)技术负责人、现场安全员应对坍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公司和上级相关部门。

4.2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施工,关闭机械,以免二次伤害。

(2)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持到底。

(3)注意观察基坑周边建筑物或设备,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

4.3电话报救须知

4.3.1深圳市救护电话:120

4.3.2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

a: 说明伤情和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好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准备;

b: 讲清楚伤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样特征;

c :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和电话;

d: 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的路上障碍及时给予清除,以得救护车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1 坍塌事故应急预案人员及其电话号码

1.1 公司值班电话:

1.2 项目经理:

6 事故后处理工作

6.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6.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6.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6.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6.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7 附录

7.1应急设备清单(表1)

表1

序号

应急设备名称

数量

状态

备注

1

木棍

2

2

担架

1

3

药箱

1

4

绷带

5

5

氧气袋

1

6

铁锹

10

7

轿车

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2

【关键词】明挖基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前言

明挖基坑在城市基础建设、房屋建筑中极为常见,通常采用敞口放坡形式或设置需挡土围护结构控制边坡稳定。若现场条件及地质条件等允许时,采用前者;否则就采用后者。

2明挖基坑工程安全特点及风险分析

(1)明挖基坑多数为临时工程,因其所花费用比较大,开挖土石数量也较多,并且不同的地方土质差别也很大,因此,其设计和施工方法区别也很大。(2)基坑工程应该以现场实际工程地质、场地、施工条件、水文地质等等为根据,进行设计并组织施工。(3)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是基坑坍塌和淹没,这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

3基坑开挖安全控制技术措施

3.1基坑边坡和支护结构的确定基坑的稳定是基坑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条件。在放坡开挖的时候,必须保证基坑的坡度要符合抗滑稳定的具体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开挖的深度、泥土的分类及力学指标等为依据,确定边坡的坡度。采用支护开挖的时候,在选择支护结构类型时,要确保支护既能够保证整个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又要能够控制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保证基坑四周的附属物的安全。3.2尽量减少基坑坡顶荷载在基坑的边缘堆放土方及其他建筑材料或沿着基坑的边缘运输物品,在这个时候,如果采取放坡开挖的形式,滑动力矩就会增加。如果采取支护开挖的形式,支护结构上的负载机会增加。因此,堆在及机械等的位置离基坑的位置要在安全距离以外,一般是1-2米。同时,对堆载的级别也是有严格限制的。3.3做好降水措施,确保基坑开挖期间的稳定引发基坑事故的一个重要诱因是地下水的侵蚀。很多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地下水对基坑的危害程度与基坑的土质有着重要的关联。如果基坑的土质以沙土或粉土为主,那么基坑破面就很容易受到地下水侵蚀导致的渗水、流沙、土粒流失等威胁,更容易引发基坑坍塌。如果发现施工场地受到地下水侵蚀,必须依据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科学的确立控制地下水的方法。如果施工场地的周围有地下水管泄露、地面水汇流等情况,施工人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控制地下水的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降水、回灌和截水等。施工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地或组合地使用这些方法。降水容易导致基坑周围的土体沉降。如果基坑周围有建筑物,施工方不宜采取降水的方式,可以采取其他两种方式。3.4控制好边坡坡度在无支撑放坡开挖的基坑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控制好边坡的坡度。在有支撑基坑开挖,施工人员要控制好纵向放坡坡度。在无支撑放坡开挖的基坑施工时,施工人员在挖的过程中要随时修正边坡,尤其要注意不能挖反坡。此外,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时对有支撑基坑在开挖过程的临时放坡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防止边坡失稳而导致的滑坡事故的发生。3.5严格按设计要求开挖和支护在基坑开挖之前,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支护结构的设计、降水和排水的要求确定科学有效的开挖方案。开挖的范围和开挖、支护的顺序都应该和支护结构设计的工况相符合。在挖土的时候,一切工序都要严格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开展。对于软土基坑,要分层均衡地开挖。挖土过程中,支护要随时配合,严谨超挖。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应该及时停止作业,并查明原因,采取防护或解决措施。等隐患排除或问题解决后,再继续施工。此外,施工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指称、围护桩被外力碰撞,保持原状土不受施工影响。在软土地区基坑进行挖土作业时,还要考虑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在拟定开挖方案时,要把基坑开挖卸荷的尺寸尽量缩短,并把无支护暴露时间尽量缩短,在开挖过程中尽量把土体扰动范围缩小。可以采用分块、分层开挖的方式。要采取各种方式保持维护结构和坑周土体的稳定。3.6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做到信息化施工基坑发生事故一般是有先兆的,在数据上的表现就是数据的突然改变或急剧变化。因此,施工人员要对施工作业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监测,并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研判,一旦发现隐患做到及时排除,保证挖坑作业的安全。因此,选对基坑监测项目及方法至关重要。

4应急预案的制定及落实

4.1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使基坑坍塌、掩埋等事故消倪于未然。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减轻事故的后果,防止事故的恶化。4.2建立和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准备足量的袋装水泥、临时支护材料、土袋草包、堵漏设备、抽水设备等抢险救急的物资及设备。并建立一只由抢险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的抢险救急队伍,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到位,并采取相应的抢险措施,排除危险。4.3开展信息化施工,对于坍塌、掩埋等事故的征兆要做到及时发现。在事故即将发生时,要先保证人员的安全,组织施工人员及群众及时撤离。

5发现事故征兆时及时抢险

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3

【关键词】深基坑;安全;

1明挖深基坑安全施工要点

1.1开挖

明挖基坑多系临时工程,但其造价高,开挖土石数量大;大量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错综复杂。基坑工程安全风险主要是基坑坍塌和淹没,控制关键在于开挖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1.1.1基坑边坡和支护结构的确定方法

基坑工程施工,首先要保证基坑的稳定。放坡开挖时,基坑的坡度要满足抗滑稳定要求;采用支护开挖时,支护结构类型的选择,既要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要能控制支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保证基坑周围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安全。

1.1.2尽量减少基坑坡顶荷载

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建筑材料或沿基坑边缘移动运输工具或施工机械时,如果是放坡开挖时会增加滑动力矩,如果是支护开挖时,会增加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一般都要求堆载及机械等离开基坑边缘有一个安全距离,并对堆载的级别有所限制。

1.1.3做好降水措施

实践表明,多数发生的基坑事故都与地下水有关。当基坑处于砂土或粉土时,在地下水作用下,更容易造成基坑坡面渗水、土粒流失、流砂,进而引起基坑坍塌事故。

当场地内有地下水时,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周边环境情况和支护结构与基础形式等因素,确定地下水控制方法。当场地周围有地表水汇流、排泄或地下水管渗漏时、应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

地下水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几种形式。这几种形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降水会引起基坑周围土体沉降,当基坑邻近有建筑物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1.1.4控制好边坡

无支撑放坡开挖的基坑要控制好边坡坡度,有支撑基坑开挖时要控制好纵向放坡坡度。基坑采用无支撑放坡开挖时,应随挖随修整边坡,并不得挖反坡。有支撑基坑在开挖过程的临时放坡也应重视,防止在开挖过程中边坡失稳或滑坡酿成事故。

基坑开挖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开挖范围及开挖、支护顺序均应与支护结构设计工况相一致。挖土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进行。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支护与挖土要密切配合,严禁超挖。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正常后方可继续挖土。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撑、围护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

在制订开挖方案时,要尽量缩短基坑开挖卸载的尺寸及无支护暴露时间,减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扰动范围,采用分层、分块的开挖方式,且使开挖空间尺寸和开挖支护时限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坑周土体的位移与沉降。

1.1.5及时分析监测数据

基坑失稳破坏一般都有前兆,具体表现为监测数据的急剧变化或突然发展。因此,进行系统的监测,发现工程隐患后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做到信息化施工,对保证基坑安全有重要意义。

1.2堵漏处理

如果渗漏水主要为清水,一般及时封堵不会造成太大的环境问题;而如果渗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则会造成围护结构背后土体过大沉降,严重的会导致围护结构背后土体失去抗力造成基坑倾覆。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进行堵漏措施,一般采用下面方法处理:在缺陷处插入引流管引流,然后采用双块水泥封堵缺陷处,等封堵水泥形成一定强度后再关闭导流管。如果渗漏较为严重时直接封堵困难时,则应首先在坑内回填土封堵水流,然后在坑外打孔灌注聚氨酯或双液浆等封堵渗漏处,封堵后再继续向下开挖基坑。

1.3抢险支护

当基坑支护结构出现变形过大或较为危险的“踢脚”变形时,可以采取坡顶卸载,适当增加内支撑或锚杆,被动土压区堆载或注浆加固等处理措施;当基坑出现整体或局部土体坍塌时,应在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并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继续扩大;当基坑坍塌或失稳征兆已经非常明显时,必须果断采取回填土、砂或灌水等措施,然后再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止险情发展成事故。

2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应制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各种安全操作事项、生产指挥,以及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等。其次,要明确企业和项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上至公司董事长,下到工段长等均需明确其安全生产职责和管理责任。

3重视安全生产监督机制

3.1加强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监管

加强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监管是企业安全生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指导项目部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制度。通过巡查、抽查等方式,对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制度、安全教育、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资料、应急预案落实情况等进行检查,重点了解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情况、各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等,及时发现、及时排除安全生产隐患。

3.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周、月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和验收制度;安全生产验收制度;整顿改进及奖罚制度。

3.3加强安全检查

任何工程安全生产都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其主要检查内容如:安全目标的实现程度;安全生产职责的落实情况;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防护情况;生产安全事故、未遂事故和其他违规违法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等。

4重视思想,提高安全教育

4.1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办理签字存档手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是提高建筑务工人员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减少安全事故、避免建筑工人人身损失的基础性工作。

4.2安全教育与培训

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止事故,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项目负责人(经理)、项目生产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基层管理人员、分包单位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工人必须经过当地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专项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应急救援

5.1紧急救援的一般原则

紧急救援关键是速度,因为大多数坍塌死亡是窒息死亡。凡发现险情要立刻使用事故报警系统进行通报,紧急救援响应者必须是紧急工作组成员,其他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服从紧急工作组成员的指挥。

5.2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当工程出现险情时,现场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这意味现场必须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开工前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顺利开展救援。具体要求:建立应急组织体系,配备足够的袋装水泥、土袋草包、临时支护材料、堵漏材料和设备、抽水设备等抢险物资和设备并将其存放在专用固定场所,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同时,准备一支有丰富经验的应急抢险队伍,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交底定期组织专项应急演练。保证在紧急状态时可以快速调动人员、物资和设备;进行信息化施工,及早发现坍塌、淹埋和管线破坏事故的征兆。如果基坑即将坍塌、淹埋时,应以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及早撤离现场。

参考文献

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4

关键词:软土地基;深基坑;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44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深基坑一般指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深基坑工程包括基坑支护、基底加固、降水、土方开挖等内容。深基坑有以下特点:①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综合性和个性。深基坑工程涉及土力学中稳定、变形和渗流3个基本课题,土压力引起支护结构的失稳、渗流引起土体破坏、基坑周围地面变形过大都可能引起事故。②具有很强的时空效应和环境效应。深基坑的空间效应表现为其深度和平面形状对深基坑的稳定性和变形有较大影响。时间效应表现为土体蠕变使土体强度降低,使土坡稳定性降低。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众多,地基土有非均质性,深基坑工程外力不确定性、变形不确定性和土性不确定性决定了基坑具有很大的风险性。④具有开挖深、工程量大、工期紧的特点。⑤深基坑事故具有突发性、危害大、损失多、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二、常见事故产生的原因

1 按照责任主体

事故按照责任单位共分6类,包括:①建设单位无限度地压价,无限度地压缩工期;不适当地参与选择或强行拍板开挖方法或者支护方案。②勘察资料不详细,勘察资料提供的数据不全面;地质勘察数据处理失误,勘察报告提供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均比实际数值大,使支护结构设计不安全。③基坑设计人员经验不足、判断失误、考虑不周;采用的计算模型错误,支撑结构设计失误,设计计算错误,超载取值有误,止水帷幕设计有误,设计安全系数过小;过分相信软件计算结果,未能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做出判断。④施工组织设计不当,施工方案不合理,没有经过专家论证;支护不及时、挖土与支护严重脱节、超挖、基坑长时间暴露;处理水患措施不力、基坑施工经验缺乏。⑤现场监理失职,不熟悉深基坑施工、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⑥监测数据不真实,监测点布置不合理等。这些单位造成事故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2 按照破坏模式

基坑工程事故按照破坏模式可分以下几种破坏模式,各破坏模式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1)刚度破坏包括围护墙体的强度破坏和支撑结构的强度破坏。

①围护墙体的强度破坏:由于超挖、超载、支撑不及时等原因使得土压力引起的墙体弯矩超过墙体的抗弯能力,导致墙体裂缝或断裂破坏。

②支撑的强度破坏:当设置的支撑强度不足或刚度过小时,在侧压力的作用下支撑破损或压屈或折断引起的破坏。

(2)稳定破坏包括滑移整体失稳、踢脚隆起失稳、管涌失稳、底鼓失稳、槽壁坍塌失稳、坑内土体滑坡失稳。

①滑移整体失稳:在松软地层中,由于支撑位置不当或施工中支撑系统结合不牢固等使得墙移过大,或者地下连续墙插入比过小导致基坑外整个土体产生大滑坡或塌方使得支护系统整体失稳。

②踢脚隆起失稳:软弱的粘土层中,基坑开挖使墙体向内侧挤压,基坑下方的土体向上抬起,如果墙体的插入比过小,开挖到一定程度后坑底土体就会隆起,坑外地面下陷,严重时,会导致墙体坍塌,支护体系破坏。

③管涌失稳:在含水的砂层土中采取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时,坑内挖土抽水使坑内外产生水头差,如果止永帷幕深度不够或者止水帷幕在较深位置存在缺陷,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粗颗粒先后被渗流带走,土体内形成通道,即管涌,严重时,会导致地面下降,围护结构破坏。

④底鼓失稳:如果坑底有薄的不透水层,而且不透水层下方有较大水压的滞水层,当土重不足以抵挡下部水压力时,坑底会发生隆起,严重时,墙体失稳。

⑤槽壁坍塌失稳:在饱和含水地层,由于墙体存在裂缝等质量缺陷时使得围护墙墙的水效果不好或止水结构失效,导致大量的水夹带砂粒由接缝涌向坑内,严重时.引起支护结构失稳和地面塌陷。

⑥坑内土体滑坡失稳:长条形基坑内分段开挖时,由于放坡过陡、降雨或其他原因引起土体滑坡,有时土体会冲毁基坑内支撑和立柱进而导致基坑破坏。

(3)刚度破坏:由于围护结构刚度不足、墙体渗漏引起地层损失或者由于高压旋喷土体加固造成土体破坏使得围护结构变形过大造成周围建筑物、路面及地下管线破坏事故。

3 与水有关的事故

软土基坑中基坑工程常常遇到地下水,许多基坑事故都与地下水治理不当有关,特别是暴雨渗入、管道漏水等对基坑有很大的危害。水患是造成许多基坑工程事故的直接或间接的客观原因之一。根据统计,与水有关的基坑事故约占基坑总事故的70%。

三、应急处理

深基坑工程不可预见因素多,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应急准备,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对基坑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

1 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

(1)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采取坡顶卸载,降低水位,加强监测。

(2)当坑边土体严重变形且变形速率持续增加有滑动趋势时,应视为基坑整体滑移失稳的前兆。需对支护结构进行回填反压,等基坑变形相对稳定时,采取支护结构补强措施,可采用增设锚索(杆)或增设支撑结构等。

2 踢脚失稳

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在坑底桩墙前堆砂包反压,在基坑外侧挖土卸载,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如在档土桩被动区打入短桩加固等。

3 管涌失稳

停止基坑开挖、停止降水、灌水反压,等管涌、流砂停止后,进行坑外桩后压浆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措施。如果管涌水流很大,可在出水口上堆压砂包以分散渗透路径减小动水压力,然后再进行双液注浆。

4 槽壁失稳破坏

(1)若发现连续墙渗漏或者止水帷幕止水效果达不到要求,应立即对漏水量大、漏水点较深的情况,采用双液灌浆进行堵水,采用水泥浆和水玻璃的混合浆液进行堵漏,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好。

(2)若漏水点较多,必要时,需在止水帷幕外侧进行旋喷加固。

5 围护结构位移过大

(1)由于支护结构位移过大坡顶产生裂缝时,需采用黏土或水泥砂浆对裂缝进行封堵,以免雨水溶入,土体软化,坡面水压力增大,寻致支护结构位移进一步加大

(2)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明显倾斜时,可在坑底与坑壁之间加设斜撑,如基坑周边场地允许,可设置拉锚。

(3)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增大内支撑预应力。

6 周围地面沉降过大、建筑物破坏

(1)在需进行沉降控制的建筑物和降水井之间设置回灌水井或回灌水沟,通过水井或水沟向土层注水以维持坑外地下水位的原始高度,减小土体有效应力从而减少地基沉降量。

(2)通过劈裂注浆使得地层中形成脉状或厚板状胶结体,达到地基土体加固的目的。

(3)当基坑周围建筑物发生严重开裂、倾斜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紧急疏散,并立即用支撑加固或拆除。

7 水管破裂

先关掉给水阀门,探明裂口位置、形状及大小。如果裂口不大,可将木头削成与裂口相同形状并楔入裂口,然后浇筑水泥砂浆。如果裂口很大水势无法控制,需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四、工程实例

1 概况

2012年6月,广东省湛江市某深基坑发生一起管涌坍塌事故。因大量水、流砂涌入旁通道,引起周边地区地面沉降,造成三幢建筑物严重倾斜,防汛墙由裂缝、沉降演变至塌陷,由渗水、进水发展为结构损坏,附近地面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沉降,并发生了防汛墙围堰管涌等险情。

2 事故原因分析

由于发生事故的联络通道所处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处在第7层承压水地层中,开挖过程中承压水冲破土层发生流砂,流砂的产生带动土层扰动、移动,造成结构破坏,引起地面土体深陷,继而发生地面建筑物倾斜、部分倒塌,防汛墙沉陷、坍塌等险情。事故原因是施工单位在发生故障、险情征兆出现、工程已经停工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施工,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程序调整施工方案,且调整后的施工方案存在欠缺。总包单位现场管理失控,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失职。

3 事故处置对策

(1)通过设立钢筋混凝土封堵墙、架设支撑和预埋加水管、设置混凝土塞以封闭 ,同时向坑内灌水,尽快形成和保持坑内外水土压力平衡。通过水压自动监控系统,实时检测水位、水压和流量。

(2)为防止海潮和地表水进入事故区段,抢筑防汛围堰、对风井实施加盖、封闭;采用旋喷桩,对渗水处紧急封堵、在主堤内侧增设钢板柱、对主堤和内侧地面进行注浆,采取吹泥管袋镇压棱体、土工布和模袋混凝土罩面,全面加固防汛主堤。

五、结论

1通过对基坑事故的研究,得出了基坑事故的原因,为今后基坑施工提供借鉴,减少工程风险。

2施工单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责任单位,约一半以上的事故都与施工单位有关,管涌破坏约占总事故的30%,与水有关的破坏约占总事故的70%。

3给出了基坑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质,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可以最大限度地较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S].

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5

关键词:地铁枢纽;深基坑施工;工程安全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满足材料本身承载能力要求和正常使用功能要求。在地铁枢纽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内土体被挖除,挡墙向坑内移动变形,墙后土体应力平衡被打破,土体产生变形和应力重分布。土体距基坑距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形,导致不同位置土体的竖向不均匀沉降。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将打破己建构筑物原有的受力平衡体系,从而使建筑物产生附加应力及变形,严重时将导致建筑物的破坏。运营地铁枢纽周围进行任何的岩土工程活动,地铁结构将会产生相应的变形反应。

1地铁枢纽深基坑施工中影响工程安全的常见问题

基坑开挖施工围护结构产生变形的同时,周围地层也将产生移动。尤其在软土地区(如上海、天津、福州、广州等沿海地区),由于地层的软弱复杂,基坑施工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影响紧靠深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地铁隧道、交通干道和其他市政设施。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将削弱墙体截面,破坏墙体的整体性,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及抗震性能。由此引发的工程事故不断,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2)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土层位移是一个动态过程,基坑开挖时,坑边土体原始受力平衡被打破,从而产生变形,接着又引起旁边的土体变形,这样依次传递下去。

3)地表沉降的问题,降低地下水位,引起地面沉降。基坑开挖时,坑内水位由于降水井的排水,水位下降,基坑外侧地下水由于坑壁渗水也在不断下降,土体会产生新的固结,从而引起地面下降。地下水渗透破坏,引起基坑坍塌。基坑外侧土体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流土现象,从而引起基坑坍塌。基坑管涌导致土体开裂。由于基坑外侧水压力及土压力的存在,再加上基坑底下土质不好,极容易将底板顶裂,造成管涌现象。

4)挖土顺序与土层厚度的影响,挖土顺序不当会引起基坑局部变形,位移过大,导致基坑坍塌,如果某局部挖土过深,容易造成这一处支护结构应力较为集中.导致支护结构破坏.从而引起基坑坍塌。挖土层厚度选择不当,引起基坑坍塌。深基坑挖土应分层开挖,每层挖土厚度根据地质状况而定,不可一次挖土过深或者超过,以免造成被动土压力迅速减小而主动土压力迅速增大,使支护结构破坏,导致基坑坍塌。

5)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支护结构自身的破坏导致边坡失稳、主要原因是支护桩的嵌入深度不足,桩径选用过小,钢筋笼配筋偏小,圈梁设计不合理,支撑布置不合理、支护结构发生变形、位移引起邻近建筑物破坏,由于挡上结构局部荷载较大,造成支护结构局部变形,位移过大,引起邻近建筑物过大变形或结构破坏。

6)地质条件的影响,砂层及流砂层一般是含水层,上层的粘聚力很低,对基坑壁产生的侧压力较大,同时在支护桩缝见极易发生涌砂、漏砂现象,从而引起基坑周围地面下沉。可塑性很强的流塑淤泥上层,虽含水性比砂层差,但粘聚力、内磨角都很小,也是引起基坑不安全因素之一。

2地铁枢纽深基坑施工中常遇问题的防治处理方法

前面我们已经将地铁枢纽基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一一列举出来,现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1)针对具体的工程地质情况,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控制沉降,先应建立地而沉降观测点,在开挖前取得初始数据,并将所有的监测点清晰地标在总平而图上;在开挖时对测量结果进行整理,以获得开挖参数与沉降点关系,以便在施工中调整各项参数;地而沉降变化值较人时,加密观测时间间隔和人员现场值班是非常重要的:如发生沉降时,除加强基坑内支撑外,还应于沉降部位打设小导管并用压注水泥浆,加强地基承载力。

2)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一般塌方,要立即向项日经理及驻地监理汇报,采取应急措施,闲杂人员立即撤离施工现场,抢险物资迅速到位,同现场监理进行原因分析,确定处理方案。当塌方段有渗水时,可采用塑料管对渗水进行引流处理,防比渗水软化塌方土体,引起连续塌方事故。当重大塌方发生后,立即向项目经理、监理单位等报告,采取应急措施,勿将事态进一步扩大。会同设计单位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塌方处理全过程,抢险人员随时观察塌方情况,防止塌方伤人。立即组织向事故现场调配所备用的抢险机械设备、抢险物资及人员,以配合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当险情危及重大设备及人生安全时,人员、设备尽快撤离危险区。在事故发生时,所有人员、物资和车辆听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调遣指挥,尽可能的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3)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沉降,有三种解决的办法,首先是经验方法,经验方法主要通过对大量工程实例的分析和统计,以便在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通常以裂缝宽度表示)与建筑物的一些易量测且能反映建筑物变形性态的量(如差异沉降和角变位等)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从而给出建筑物的容许总沉降和差异沉降。第二种方法为基于结构工程原理的方法。对选定的结构尺寸、材料特性、给出容许沉降关系、并与工程实例进行比较。第三种为在结构刚度矩阵中考虑地基模型,考虑两者共同工作。由于第三种方法计算复杂,理论上尚未完善,所以目前主要以前两种方法为主。

4)基坑土方开挖时,应结合现场地质状况及基坑特点,选择合理的开挖顺序和挖土厚度,对称开挖一定要从两边同时开挖,或由中心向两边、四周开挖,以使应力通过支撑相互抵消。开挖层厚度应分层剥离选择合理的剥离层厚度,使主动土压力分散释放。这样能预防支护结构因局部应力集中而造成的失稳,保证基坑的整体稳定性。

5)深基坑支护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前,有关人员应熟悉当地的地质资料、木项目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另外,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等,对支护钢筋的结构、钢筋网间距、钢筋数量、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应及时检查。如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考虑进行专家论证。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应同步施工紧密配合,坚持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土方开挖的顺序和具体开挖的方法必须与设计的工作情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对称开挖,均衡开挖,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很多工程实例证明,开挖顺序不同,支护结构的位移也不同,不合理的施工顺序会大大增加支护桩墙的位移,甚至出现险情。

3结语

造成地铁枢纽基坑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非常复杂,要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必须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的方法,对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基坑安全问题进行积极的预测和评价,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上提出控制对策,最终建立完善的建筑安全预警控制系统,才能进一步预防和降低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安和生.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湖南大学 .2012(05)

[2] 李志高.地下综合体深基坑施工环境影响及保护研究.同济大学.2006(05)

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6

【关键词】软土深基坑 地质与环境 支护结构 精心设计及施工

沿海软土地基上深基坑建筑施工越来越多,尤其在城市区域中的深基坑周围环境相当复杂,而由深基坑设计或施工不当诱发的事故后果十分严重。为此,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了基坑类别的划分及基坑变形的监控值如下表所示。

当基坑施工中,监控变形值超过上述数值时,就有可能产生基坑围护结构或边坡挡墙破坏。基坑事故破坏形式主要分为五类:一是倾覆破坏;二是整体稳定破坏;三是剪切破坏;四是渗透破坏,流砂、流土或管涌;五是支撑断裂破坏。特别是围护结构整体稳定破坏,坍方量大,破坏力强,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也是基坑施工安全控制的重点部位。要确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必须控制以下要点。

1 充分熟悉场地的工程地质及环境

深基坑一般指开挖深度大于5m的基坑。深基坑施工前,应了解建筑场地及周边、地表至支护结构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状、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等;了解建筑场地及其附近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的位置、深度、结构形式等。应熟悉邻近建筑的位置、层数、高度、结构类型、基础形式,此外,也应掌握深基坑施工的其他条件,如基坑周围的地面排水情况、地面雨水、流水、上下水管线排入或漏入基坑的可能性以及基坑附近的地面堆载及大型车辆的动、静荷载。

2 因地制宜设计深基坑支护方案

深基坑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支护结构设计、降水或截水设计、土方开挖设计和监测设计。支护结构设计主要满足边坡和支护结构稳定的要求,既不产生倾覆、滑移和整体或局部失稳,基坑底部不产生隆起、管涌,支撑和围檩满足抗压弯要求,同时还必须满足水平位移和地基沉降不超过允许值。支护结构构件本身受荷后不致压弯折断、剪断,支撑立柱满足抗压、抗拔及抗剪要求。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因地制宜、节约造价、方便施工”的原则。支护结构和止水帷幕的选型应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综合而定。同时注意坑中坑的支护设计方案。

土方开挖设计应满足分层、分段、对称、平衡、适时的原则,确保土方开挖安全、运输合理。监测设计主要是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密切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充分注意岩土的地域性特点,是搞好基坑支护设计的关键。从同等周围环境挖深为5~6m的基坑为例,宁波、温州市区的基坑支护常用桩墙结合内支撑的方案,在杭州市滨江区则常用轻型井点降水结合土钉喷锚,在金华、衢州一带则为大放坡开挖,不同地质条件的支护造价相差悬殊。

3 科学编制深基坑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编制前应熟悉设计图纸,针对深基坑的特点和作业条件,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制定措施得力,针对性强,编制出全面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充分认识深基坑施工的难点、重点,施工工艺的特点,质量安全控制目标恰当,保证措施到位,施工组织合理,检验监测严谨。对不同的基坑支护方式,施工的难点和要点有所不同,但总体要求基本一致,一是对施工工艺要熟悉,掌握基本的施工参数;二是要掌握主要的施工机械及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三是对水泥、砂石、钢筋、砼桩、锚杆、钢板桩、钢构架等原材料及其制品进行质量检验,并保证施工质量,四是根据场地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采取合适的降水或截水措施;五是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控制挖土进度;土方开挖的顺序和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五边法施工”的原则。所谓“五边法”即边挖土、边凿超高桩、边砌块石垫层、边浇砼垫层、边砌砖胎膜,这是稳定基坑支护结构的有效方法。六是对雨季施工既要注意排除地面雨水倒流入基坑,又要防止雨季水的渗入、土体强度降低、土压力加大造成基坑边坡坍塌事故。

4 精心实施施工方案

基坑坍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对深基坑施工难度认识不足,认为不需要进行专项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或支护设计方案未经校审,按常规建筑工程组织施工而造成;第二类是未按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支护设计粗糙且差错多,加之施工方不重视,造成支护结构坍塌;二是未按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特别是对采用土钉墙支护的基坑施工,有的施工人员贪快求“方便”,酿成坍方事故;三是土方开挖时,没有均匀地分层开挖,而是严重超挖甚至一步到位挖至设计标高,造成坑内工程桩偏斜断裂,支撑结构严重位移或断裂,引起土体失稳或基底涌土等。四是坑边堆置土方或其他材料、设备等,甚至有大型车辆的动静荷载,形成超过设计允许值的地面荷载。

5 严格按信息化施工

由于深基坑中岩土本身性状的时空效应和支护结构与岩土界面关系的不确定性,构成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故深基坑从初挖土开始,即应进行基坑现场监测。主要监测内容有:基坑围护桩墙或重力式挡土墙的墙顶和墙后深层土体的侧向位移、支撑及立柱的竖向和水平向变位、支撑轴力、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沉降变形等,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监理、设计、施工单位,以便指导施工或调整设计。如若出现险情,则应立即采取应急的加固措施,及时预防基坑支护结构坍塌破坏。根据基坑现场监测进行“五边法”施工,且信息化快速浇捣砼垫层是重要的施工措施。

在充分了解软土深基坑工程环境的基础上,必须合理设计支护方案,精心编制并实施施工方案,现场及时监测并信息化施工,才能保证软土深基坑工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