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转型发展范例6篇

市场化转型发展

市场化转型发展范文1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城市商业银行 转型发展

金融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配置的能力和效率决定了整个经济体的综合发展水平和潜在增长能力,而资金利率则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所在。因此,利率市场化既是金融市场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十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先后完成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2012年6月以来,存贷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短期来看全面的利率市场化虽然还有一定的过程,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特性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经营区域一般被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因而在全面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呈现出有别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特征。

(一)市场定位不清晰,战略风险突出

2008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受较宽松的外部管理环境以及改制后灵活管理等积极因素的影响,发展十分迅速,市场份额由2003年的5.3%,迅速提升到2012年的9%。但城市商业银行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各种潜在风险和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过分追求规模增长,严重依赖于大客户、财政类机构客户取得规模与业务增长,而不重视风险管理与发展自身优势特色业务。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但在实际经营中却没有专注于自身所在的细分市场,信贷投放普遍存在行业集中度高、单一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差异化、特色化程度偏低,战略优势不明显。

(二)管理基础薄弱,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弱

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银行在资金价格上的垄断地位,利率的波动频率及波动区间更大。作为后起之秀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起步晚、精细化程度低,在资产负债管理、定价管理等方面将受到更大的冲击。一是“贷长借短”的经营特性及信贷投放过度集中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少数领域,存贷款期限错配严重,期限管理的难度要高于其他银行;二是受制于物理网点布局、渠道建设、品牌建设的局限,难以有效组织低成本且稳定的存款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大;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及人力资源储备不足,难以满足现代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产品定价管理、信用评级管理、风险评估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业务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不足

利率管制放松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必将造成存款利率的上升和贷款利率的下降,存贷利差进一步收窄。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业务品种单一、创新能力不足,收入来源和渠道较窄,严重依赖于传统信贷业务获取利润,利息收入占到全部业务收入的90%以上。利率市场化以后,单纯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将受到极大的挑战,盈利能力将受到考验。

(四)科技支撑能力弱,信息风险突出

面对利率市场化对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提出的客观要求,城市商业银行的科技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受制于资本实力限制,信息科技建设明显滞后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信息科技支持业务创新、业务发展、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较弱;二是没有明确的科技规划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架构,风险管理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归口管理职能较弱;三是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涉及利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历史经验数据积累较少,即使建设了相应科技系统,也难以快速发挥积极作用。

二、利率市场条件下的经营策略分析

(一)强化战略定位,积极推动转型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正确把握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首先,要明确发展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在推动转型发展的同时要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走差异化和特色化的道路;其次,要改变“跑马圈地”的粗放发展模式,向注重资产质量、综合效益、竞争力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最后,要结合自身的区位、细分市场、客户、产品等方面的特点,积极推进产品和业务创新,形成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二)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全面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全面的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核心能力。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把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即,从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制定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建立起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重点推进以信息科技系统为支撑的风险管理模型的建设工作,形成独立可靠的具备IT和数据管理系统支撑的风险计量、评估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风险识别和防范、金融产品定价、经济资本的计量。

(三)建立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和金融产品定价机制

完善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和产品定价机制是科学评价机构和员工绩效、优化资金运营效率的基础。全面的利率市场化后,每一笔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每一款产品的成本控制都将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因此,城市商业应重点建立起科学的定价机制,以合理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为依据,科学衡量产品、客户的效益和价值贡献。同时,以资金成本的准确计量为基础,建立起可量化的和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银行的资源配置,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积极推动业务转型,改变传统盈利模式

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自身业务发展转型,努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变单纯依靠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一是要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通过大力拓展零售业务,依靠零售业务风险分散、资本消耗少、综合效益好、成长性高的优势维持利润;二是积极拓展金融市场业务。通过提高债券市场、同业市场、票据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强化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三是积极发展中间业务。通过发展托管、、咨询等业务,努力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四是积极调优客户结构。通过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紧密抓住园区、商圈、产业链等开展贸易金融创新,达到稳定资金流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

(五)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才结构

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保护下,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缺乏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和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开展,存贷利差将进一步缩小,贷款质量的把控、利率风险管理难度进一步提高。引进和培养金融工程类、风险工具管理类等具有行业专长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尤为重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六)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努力提高创新能力

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是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转型发展,全面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方法。一是积极推进机制创新。通过营造金融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和完善金融创新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二是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发展轻资本占用业务,探索银证、银保、银信、银企等多种业务合作模式,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现代银行同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服务的竞争,城市商业银行应从服务的功能、质量、范围上下工夫,形成较强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四是要适时推进金融工具的创新。积极探索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和创新,形成较强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其可能遭受的市场冲击将更大。城市商业银行应主动抓住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调整发展战略,明确市场定位,培育特色。从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向小而专、小而精的经营模式转变,努力打造管理精细、风控灵活、盈利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吕学敏,田天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09(12).

[2]丁蕊,焦志伟.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J].市场营销,2004(3):23-24.

[3]刘刚.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信息,2006,(10):150-152..

市场化转型发展范文2

关键词:专业市场市场模式转型发展、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催生专业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当前,持续再城市化引发专业市场发展的更大需求。随着合肥城市中心区更新与提升,面临专业市场的土地、交通成本增加;城市新区工业、物流业快速发展,交通、土地成本底,吸引大型专业市场发展;针对以上两种现象,现有传统专业市场如何通过转型发展,继续留驻老城区向精细化、集约化发展,或向城市迁移,趋向集中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2. 合肥市大、中型专业市场发展现状评价

2.1. 专业市场发展的区域影响

(1)市场区位分析

合肥地处中部与长三角地区,该地区是全国重要制造业和消费中心之一;合肥也是安徽省经济和市场中心,其亿元商品专业市场交易额占全省比例40%~50%,批发和零售业交易额占全省比例大于20%。因此,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和消费市场环境,为合肥专业市场发展与培育提供优越的区域基础环境。

(2)周边城市的市场影响分析

省外周边南京、徐州、杭州等大城市对合肥市场占有份额影响较大。安徽省内周边城市对合肥市场影响较小,合肥主导省域大部分区域的市场地位。合肥处于占有全省市场的主导地位。

(3)合肥经济圈专业市场现状

在合肥经济圈内,目前超大型专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合肥市,截止2012底,合肥超大型专业市场已建1座,拟建2座,淮南、六安等其他城市均没有超大型专业市场发展趋势,体现了超大型专业市场向区域特大中心城市集中发展的趋势显著。

2.2. 专业市场服务范围分析

基于区域市场的影响分析,合肥专业市场范围包括三个层面:

1)腹地范围:主要为合肥经济圈,服务总人口约2125万人。包括合肥、淮南、六安等城市。

2)辐射范围:为沿淮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主要城市,总人口约2100万人。

3)影响范围:为皖北、皖南边缘地区。由于近期合肥华南城项目建设,将影响华东和中部地区。

2.3. 专业市场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分析

2012年底,合肥市域总人口为752万人,工业总产值6002.7亿元,增长率28.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8年588.36亿元增加到2012年1293.62亿元。近五年合肥市批发和零售业交易额年均增长率为25%,合肥市第二产业、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为专业市场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及消费市场空间,专业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4. 专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现状专业市场情况

2012年底,合肥市大、中型专业市场共有35个,其中:年交易额超5亿元的大型市场数占60%,年交易额1-5亿元的中型市场数占40%。现有大、中型专业市场包括建材、综合、纺织服装、电子、金属物资、工程机械、汽摩配件、食品、花木9类,其中建材家具市场占大、中型专业市场数51%。中心城区的现有大、中型专业市场数占91%,共形成六大专业市场聚集区。

(2)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市场集中老城区影响城市发展,受用地、交通等影响,市场难以持续发展。市场环境较差、不节约用地。目前,合肥市超大型专业市场向城市产城一体化发展,如拟建合肥华南城、京商商贸城均位于城市的产业区内。

3. 大、中型专业市场发展模式分析

3.1. 专业市场发展阶段演变

目前,专业市场商业形态演变已经历过四个发展发展阶段,即第一代的原始街铺、第二代的集贸市场型的露天铺面、第三代的集中式商场,当前第四代市场主要是以超大型专业市场和专业市场MALL,前三代市场将将逐渐向超大型专业市场和专业市场MALL转型。第四代专业市场采用标准化、专业化和集中化管理服务,品牌和低成本运做是其核心竞争力。

根据以上分析,合肥现状专业市场主要以第3代模式为主,市场数占65%;兼有第2、4代模式,市场数分别占23%、12%。

3.2. 专业市场发展的主导模式特征

目前,国内专业市场形成超大型专业市场和专业市场MALL为主导的市场体系。

超大型专业市场主要以大型综合体、产城一体的形式为主,为生产原料型,包括综合和单一两种类型,用地一般为500~1000亩。业态包括集交易、商务物流、信息、休闲等为一体,经营方式由传统贸易向以商品展示、洽谈、接单和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化经营方式转变。

专业市场mall主要以室内店面(展示、商务定单)为主,为生活型,占地15~100亩。由于土地、交通高成本影响,趋向精细、品牌和集约化。

3.3. 专业市场空间发展需求

由于,专业市场发展核心要素是降低交易成本,成功衔接工业和服务业,因此持续再城市化引发专业市场空间布局的两种需求,即生活服务型专业市场MALL主要趋向于城市中心区布局,生产原料型超大型专业市场趋向于城市空间布局。

超大型专业市场通过产城、物流的结合向郊区聚集规模化发展,如类似的深圳华南城、合肥华南城等市场。

专业市场mall 主要通过改造提升和功能调整将持续留驻中心城区,向精细集约化发展。

4. 合肥市大、中型专业市场转型发展思路

4.1. 专业市场改造思路

以“改造转型、整合外移”并重的思路,改造和新建专业市场;逐步向专业市场MALL和超大型专业市场主导模式转型发展。改造与转型生活型专业市场部分功能,采用电子商务、展示商业模式,以保持老城繁荣和社会就业。生产型市场逐步向大型专业市场迁移,保留其商务展示功能。近、远期需要构建城市超大型专业市场体系,为逐步改造和整合现状专业市场提供基础条件。

4.2. 专业市场发展规模预判

至2015年(近期),合肥市超大型专业市场达3座,其中拟建2座,分别为华南城和京商商贸城。至2020年(远期),合肥市超大型市场达4个,其中新增1个,位于新桥空港区域;一般占地500 ~ 1000亩。

4.3. 专业市场空间布局建议

规划合肥主城区以“超大型专业市场和专业市场MALL”市场体系为主导,构建“两个圈层+轴线”市场格局。逐步迁出一环内市场。改造转型一、二环间市场,外移配送仓储功能。完善二环以外现状专业市场。在城市对外道路轴线和出入口附近,依托重大项目,培育超大型专业市场,配套城市功能,形成产城融合。

5. 总结

目前,合肥市以“改造转型、整合外移”并重的转型发展思路,逐步向精细集约的专业市场MALL和聚集规模的超大型专业市场主导模式发展。围绕生活、生产消费,沿城市交通轴线,重点形成中心城区生活消费型市场圈和城市生产消费型市场圈。生活消费型市场圈主要由专业市场MALL构成,生产消费型市场圈由超大型专业市场构成。

参考文献:

【1】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合肥市商业网点规划(2007-2020年)

市场化转型发展范文3

关键词:企业转型;工商管理;作用探究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规范实现发展,也要通过工商管理部门的重要作用来为自身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工商管理部门工作概述

工商管理部门是对市场经营主体提供服务和监管职能的单位。它通过为市场的经营主体进行行为规范和指导,通过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和法律,实现对市场秩序的有效维护。它的服务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到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定,也涉及到管理经营部门的监督。其效能不仅仅体现在对行政法律的制定上,还体现在对其的有效执行上。在严厉的措施下,使市场主体的行为得到规范,市场环境得到有序健康保障。

通过对工商管理部门工作的内容探讨,可以发现,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呈现如下的特点。首先是综合性,因为工商管理部门服务的对象是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国家的经济组织体系繁多,在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对象复杂。其次,工商管理部门还具有程序性的特征,这是因为其在进行工作时,主要是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市场主体进行合理的维护和管理,在市场主体权益的保护进程中,需要执行严格的程序,最终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二、企业转型发展中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

长期以来,企业的发展关注的重点都放置在自身结构的完善和调整上,对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的重视程度并不尽如人意。在企业的发展中,工商管理部门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被架空的部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商管理部门在企业转型发展中作用越来越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企业转型环境。企业的转型使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态势,在管理和经营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企业转型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使企业经营者必须反思企业发展新途径,为企业发展创设更强大的动力。但是,另外一方面,企业的转型也会诱发企业之间不良的竞争态势,破坏市场竞争的平衡机制。因此,优化企业发展转型的外部环境尤其重要。第一,工商管理部门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在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得到保证的同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行为登记。在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中,为企业发展提供平稳健康的外部环境。第二,工商管理部门要严厉组织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对于违法的市场行为,也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在实现市场有效净化的同时,为企业在转型时期提供外部保障,营造遵纪守法的外部运作环境。

(二)提供企业转型指导。企业在进入转型时期,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逐渐增强,若无外在控制力的规约,会导致企业管理经营的混乱,破坏市场运作的问题。因此,工商管理部门作为市场运作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应当通过调查研究,预知企业中预存的风险,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转型指导。

首先,要是企业向规范化的方向靠拢。比如说,国家政策在支持农业发展的时候,农业企业部门就可以将生产的中心放置在农业机械化的生产中,通过国家实施的农业机械化的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实现机械化企业向农业的方向靠拢,促进企业的转型发展。其次,要引导企业进行合法竞争。行业的发展是企业进步的保障和目标。工商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规约,严防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通过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为企业转型提供良好的指导。

(三)完善企业转型保障。企业的转型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工商管理部门为其提供相应的保障,是企业在进行转型时,突破各种限制。例如,在一些理论发展较为欠缺的企业,可以为其提供国内外企业发展转型理论帮助。通过对成功转型企业的实地考察,总结其成功经验,为将要实现同类转型的企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三、实现企业转型发展中发挥工商管理部门作用的策略要点

(一)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工商管理部门的人才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人才队伍的优化中,不仅要使管理部门内部工作人员的结构调整和优化,还应当不断充实人才队伍的素质,通过培训、学习与进修等多种方式,让工作人员不断充实自身制定规范的能力,提升行政执法的能力。另外,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丰富自身的管理实践经验,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的转型做出贡献。

(二)强化工商部门的内部管理。依法行政是工商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企业作为自由的市场竞争主体,需要工商管理部门的引导和监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执法的过程中,理应首先加强自身的执法能力。从管理部门的内部角度上来看,为了满足市场对这一部门的职责,必须要加强工商部门的内部管理,通过落实相关职责,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实现部门内部的有效运作。同时,要强化工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在发挥各个部门合作力的同时,为企业的转型提供全面化多角度的保障。

(三)履行职责,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转型保障。在履行监管职能的同时,通过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为企业转型提供软件和硬件的保障。只有达到标准的企业,才能批准其转型升级,通过严格入口机制,贯彻自身的管理职能。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生产人员、经营状况、管理理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为其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其高效转型。

四、结语

企业在进行转型升级时,既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管理理念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工商管理部门在规范企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将两者结合,在尊重企业自主性的同时,完善工商部门的行政、监管以及保障功能,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运行主体的权益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企业的良好转型。

参考文献:

[1]谢俊展.试论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0,14(23):45-47.

市场化转型发展范文4

一、新形势下煤炭企业产业转型对策

1.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方案

煤炭企业在进行产业转型时首先要制定完善的发展方案,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剖析自身的特点、市场的变化和行业的竞争格局,做到知己知彼,从而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市场。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产业转型策略时,首先需要全面了解自身企业的状况,结合企业实际状况,从而保证制定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对于企业领导层,要注重实现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必要时可以成立专门的战略制定机构,保证煤炭企业的转型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其次,管理人员在制定经营发展战略时,还要有自身企业的特色,尤其是要加大煤炭企业产业文化转型,让员工对产业转型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积极配合企业各部门进行产业转型工作,提高产业转型质量和转型效率。第三,管理人员制定的发展方案要有科学性,比如对于企业经营项目投资状况,管理运行水平、管理运行流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进行全面分析,加大对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和项目后续管理的监督,最大限度保障企业产业转型质量,为煤炭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2.积极引进先进煤炭发展技术

科学技术作为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的发展水平会关系到整个企业转型的水平。只有不断增加煤炭企业科技含量,才能够降低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尤其是对于当前我国煤炭企业来说,它们自身的生产和管理技术相对落后,许多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特别是绿色设计、清洁开采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缺乏先进的开采技术,有的甚至对自然环境产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煤炭企业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引进更多先进技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煤炭企业技术水平,不仅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同时还需要努力克服煤炭企业原有的生产弊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质量。除此之外,技术人员也要加强技术创新,从自身企业实际出发,研发出更具本企业特色的技术方案,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企业产业转型的目标。管理人员要定期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对煤炭企业员工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意识,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运用各种技能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资源利用率。要想实现煤炭企业的转型,管理人员还要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引进,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为企业自身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3.提高煤炭企业市场市场竞争力

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为重要,它将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稍有不慎就会缩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质量。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需要管理人员制定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增强企业转型能力,帮助企业找到更适合自身转型的条件,为今后企业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在转型过程中加大核心主业建设,将煤炭生产与煤炭研发技术充分结合,拉长煤炭企业产业链,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赢得更多市场份额,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煤炭企业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企业,它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的调查,选择好自身的业务范围和转型方向,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帮助。除此之外,煤炭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自身企业结构的调整,依靠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资金筹集、项目开发上做出更好的转型方案,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增强企业生产效率,最终达到煤炭企业转型目标。

市场化转型发展范文5

经济转轨进程中,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政府是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角色而存在。在我国渐进式改革中,一开始市场并不存在,所以就很难谈得上“市场失灵”。恰恰相反,改革初期,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尽快培育市场、形成市场、发展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孵化器”的作用。与此同时,不断调整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角色转换。

一、承认市场,培育市场、开放市场。30年来,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大体经历了从排斥到承认、从相互否定到互为补充、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框架;八十年代中后期,进一步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改革思路;九十年代初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实践看,政府作为市场培育者,在三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放开和搞活农产品市场。与此同时,对农业的主要产品,比如粮食,实行最低保护价。这样,一方面破除计划配置农产品的旧体制,形成了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又确定了政府干预农产品市场的合理范围,以确保农产品市场的有效性。

采取双轨制的办法,逐步放开工业品市场。建立和形成了统一的商品市场。工业品市场竞争局面的形成,极大地加快了工业化的实际进程,对于奠定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采取开放的市场政策。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提高经济的开放度。由封闭、半封闭的经济体,迅速转化为开放型的经济体,是我国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抓住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外资弥补国内市场资本不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客观地估计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历史性作用。政府作为市场培育者,反映了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一个基本规律:政府是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市场发挥作用的范围、方式都取决于政府。但政府仅仅作为市场培育者,也不可避免地形成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形成政府对市场过多的替代。

(1)为经济起飞创造必要前提。经济起飞的初始条件要求有最低限度的社会基础资本的先行建设,比如道路、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起飞和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前提。以政府为主导,我国完成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启动市场和民间力量促进经济繁荣创造了基础性条件。与印度、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优势并不在于市场更为发达,而是在于更为积极有效的政府。

(2)形成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政府对市场的替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通过人为地控制要素价格,构造了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土地、资本、劳动力价格的相对低廉,为企业扩张创造了一个相对优越的制度环境。也为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成本优势。二是通过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成为推动经济规模扩张的重要动力源。地方政府为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积极地干预市场,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我国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都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直接相关。

(3)为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预留了空间。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否定市场的作用,而是积极地培育市场。历史地看,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模式使市场在可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这是渐进式转轨有效的过渡性安排。

三、客观地估计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模式的演进趋势。从东亚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实践看,一方面,政府对市场的替代,在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初期,具有明显的制度收益,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制度性收益将逐步递减,并会使经济发展因缺乏活力和弹性,难以应对可持续发展难题而陷入困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下,难以应对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新的矛盾和问题。

(1)资源环境的挑战对资源价格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放开各类矿产资源价格,使其能够体现资源的稀缺程度,才能使企业自觉地考虑到资源环境的成本,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2)土地集约利用对土地要素市场化提出新的要求。由政府集中控制土地交易,低成本供应土地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一方面,新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土地资源供给巨大的缺口并存;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要求充分地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这就使得新阶段土地要素市场化的要求尤为迫切。

(3)保护劳动者权益对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表明,劳动者长期保持低工资的状况,不利于扩大消费,不利于转变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就要求建立劳资双方合理的谈判协商机制,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框架,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

四、政府成为市场监管者,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前提。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要形成一个好的市场经济,政府必须成为市场监管者,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基础秩序。我国30年改革开放走到今天,虽然政府还需要在某些领域培育市场,但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看,更需要政府不断调整职能,扮演合格的市场监管者的角色,以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取代相互替代的关系,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市场化改革到位,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1)政府要成为商品市场的合格监管者。商品市场的有效性依赖于政府的有效监管。以食品药品监管为例,多头监管与“监管失灵”并存,对政府的监管职能提出新的要求。

(2)政府要成为要素市场的监管者。例如,在土地问题上,如果政府不再直接安排土地交易,作为中立的监管者,就会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如果政府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者,就能够更妥善地处理劳资关系的问题。从新阶段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实践看,如果政府不作为要素市场的监管者出现,市场化从商品领域拓展到资源要素领域相当困难。

市场化转型发展范文6

[关键词]中转地批发商业;流通力;辐射能力

[中图分类号]F71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8―0086-03

一、中国批发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批发市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形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原有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在原有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三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兴建的。90年代以来,中国批发市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数量、品种上讲,中国批发市场已得到了迅速发展,批发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各类商品市场有9万5千多家,管理相对规范的有5万家~6万家,大约设有1300万个摊位,1998年成交额达2.1万亿元,其中,上规模的各类批发市场有10000多家,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4000多家,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2400多家,生产资料批发市场5000多家。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粮油、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在内的,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门类齐全的批发市场体系,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批发商业作为流通部门内部分工深化的产物,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批发业态的不断成熟发展,不仅批发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还要面对其他商业形态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批发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它们都在寻求着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

二、中转地型批发市场发展及问题分析

按照产业关联度可把批发市场分为三种类型:(1)产地型批发市场,是依托当地大型生产基地形成的产销一体化的批发市场;(2)集散型批发市场,即商品中转流通的批发市场,主要是依靠资讯、交通和服务的优势发展起来的;(3)销地型批发市场,即面向当地消费者的批发和零售兼营的专业中心。当前,产地型批发市场呈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如义乌市场形成了以商品市场发展为龙头、产业集聚为基础、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模式,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以点线面的加速度推进方式的特征。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作为中转地型批发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在闻名全国的十大批发市场中,石家庄拥有南三条、新华集贸两大市场,其中,以服装批发为主的新华集贸市场曾依靠石家庄独特的区位优势,以20万人次的日客流辐射三北、领跑全国,在全国的批发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随着京津冀周边批发市场的崛起,石家庄批发市场的辐射范围开始萎缩,经营效益普遍下降。

中转地型批发市场发展衰退,辐射力锐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国内交通的多元化和便捷化使批发商有条件直接到服装生产地去定货,经营商户大量外流,这从根本上削弱了中转地型批发市场的竞争力。(2)中转地型批发市场自身的业态升级滞后,大多是外来品牌,自有品牌很少,本地产品比重不容乐观,整体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不足。(3)假冒伪劣商品顽疾依旧存在,对本区域经济拉动作用减弱。(4)市场发展缺乏创新,市场管理方式落后,市场网络化建设缓慢,缺乏有效的配套服务设施等。

中转地批发市场竞争力及辐射力的提升已不再单纯依靠其商品集散、综合服务、信息传播和价格形成等基本功能,应通过市场、品牌、物流、信息、营销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派生出自有优势,整合资源,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业态。

三、提升中转地型批发市场辐射力的对策

1.增强辐射力,使其成为商品的集散中心、流通加工中心、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中心。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能集中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各种类型商品供入场交易者选购,并以其种类花色齐全为优势吸引更多的买家,然后由这些买家将商品分散销往各地。中转地型批发市场正是要建立这样一种商品集散周转中心,凸显其仓储、运输、配货、商品展览和交易为支柱的产业,依托现有运输和大量批发市场的优势,形成以信息、结算、商务和装配加工业以及与物流管理相关的服务业为基本框架的产业结构,避免多头交易,节约交易费用,并且能够提供有关商品全面的完整的真实的信息,形成该类商品合理的、具有明显指导作用的市场价格。像石家庄南三条、新华集贸这样全国知名的大市场要增强辐射力,就要向此型转化,形成中转地型批发市场独特的上游资源。

2.提升批发市场的形象,重视市场品牌建设和市场的品牌化经营。中转地批发市场的培育必须重视市场品牌建设,以市场的品牌优势来聚集人气和商气,不断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样才能增强市场的辐射力度,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对于石家庄市场来说,积极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树立多赢的品牌意识,是其重振雄风的重要环节。石家庄要打造自己的服装批发市场品牌,就必须要突出自身特点,根据南北不同地区人们在身材、审美等方面的差别,充分考虑收入和消费的差异性,打造自己的区域品牌市场。为此,不仅要强化营销宣传工作,更重要的是进行规范化管理,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提高商品质量和档次,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让交易主体满意,维持交易主体对批发市场的忠诚度,打造良好的市场形象,增加中转地批发市场的品牌价值,以利于市场的发展壮大。

3.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中转地批发业的科技含量。中国批发商业要实现由传统批发向现代批发的转变,就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装备批发企业,努力提高批发商业的科技含量。重点推广以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的现代商品流通技术,建立和完善商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利用先进技术设施,逐步形成一套与国际市场接轨、覆盖全国、具有双向反馈功能的商品市场信息网络,增强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商品交易市场要改变面对面的摊位式的传统交易方式,引入总经销、总、期货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和交易手段,提升商品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商家建立总经销、总以及专卖连锁机制,通过品牌化、规模化和网络化经营,使批发市场实现由以交易功能和集散功能为主向包括展示、交易、集散、结算、价格、配送、信息、质量检验等多种功能的转变;实现由单一摊位式交易方式向现代经销制、配送制、制及厂商结盟方式的转变,实现交易功能多样化与交易方式多样化。同时,积极促进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形成全国联网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有形市场的优

势,创办网上市场,搭建网上交易平台,为市场经营者建立网上商铺,进行网上商品宣传,引导经营者开展网上交易,加快流通节奏,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与辐射范围、辐射水平,提高市场运行质量。

4.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系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及购买行为不断发展变化,从而使商品或服务的市场寿命周期缩短,市场需求稍纵即逝。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要求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必须协同作战,构建一个能够迅速向消费者提供所需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链系统。中转地批发商作为供应链系统的重要成员,上连制造商,下接零售商,了解消费者需求和零售市场动态,能及时地、建设性地将信息反馈给制造商,同时把全新的生活观念、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地传递给零售商和广大消费者,以便动员消费者购买制造商提供的新产品或服务。同时,中转地批发商一方面要向零售商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及配送、维修、质保、包装等服务,帮助零售商提高销售力,以扩大自己的销售额;另一方面要支持制造商改善商品品质与性能,生产出更多的畅销商品,协同价格、促销、渠道策略的制定,提高制造商竞争力,从而促进自身经营业绩的提高。因此,对石家庄市场来说,保障其有效地积聚来自全国各地货物,快捷、经济、安全、高效地发运到区域以至于周边更广阔的地区,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能带动城市整体经济高效率运转,使区域以至于整个华北的辐射带动功能和经济上的龙头作用得到了真正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