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资源范例6篇

课件资源

课件资源范文1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模式改革

0引言

软件工程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门课程主要用于指导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其内容涉及技术、方法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对于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及专业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该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存在着理论性强、课程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课程中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开发,所开发的教学资源不仅包含传统类别的教学资源,还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增加了新的类别,并进行了总结和示例说明。

1现存问题分析

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软件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与方法,软件测试与维护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等。其课程内容繁杂,理论与技术方法众多,课程中涉及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复杂,难于理解。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多按照教材的编排来组织教学内容,而教材大多偏重于概念及原理的理论性阐述,可操作性及实用性略显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热情。

2应对措施

针对教材中知识讲解偏理论化,实例、案例资源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着重在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距离。

3教学资源开发具体内容

根据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教学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八类[1]: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其中,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资源、常见问题解答,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进行了开发,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在完善上述资源的基础上,主要对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到的几类资源如媒体素材、案例、文献资料等进行了开发,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补充了诸如应用实例、源程序实例、行业新兴技术等教学资源。总结起来,主要对以下八类教学资源进行了开发和扩充:3.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一类重要的教学素材,其中音视频素材尚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开发,现阶段的教学中主要对以下三类媒体素材进行了开发:1.文本类素材对于文本类素材的开发,这里主要指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所讲授内容,补充相关的文本类参考材料,供同学们进行拓展阅读。例如:在编码风格部分,关于标识符的命名方法,提供了对“匈牙利命名法”进行介绍的材料;对于如何进行适当的注释,给出了对序言性注释的一般格式进行说明的文本材料,这些文本类素材使得相应知识点得到了延伸,满足了有更高学习要求的同学的需要。2.图形图像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是本门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一个重点,这类资源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解“原型系统”这一概念时,通过展示建筑物原型模型的图片来帮助同学们理解什么是“原型”;在讲解“软件的特点”这一知识点时,对于“软件不存在磨损和老化”的这一特点,通过展示零件磨损的图片,与软件无磨损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对软件的这一特点有更直观的感受……课程中可开发的这类图形图像资源还有很多,通过对这一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传统的软件工程课程理论化、抽象化的教学方式,使知识的传授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3.动画类素材对于涉及动态变换及变换过程的知识点,在课程中开发了相应的动画资源来进行动态演示,使得转换过程更加的清晰明了。例如:变换型数据流图和事务型数据流图映射为程序结构图的变换过程、集成测试中采用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进行自顶向下结合的测试过程,都可开发相应的动画素材来实现动态演示。3.2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还开发了大量的案例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例如:对于“软件危机”这一知识点,使用软件开发史上“软件危机”的典型案例———IBM公司在开发IBM360系列机操作系统时所陷入的历史上著名的“软件开发泥潭”的例子来进行说明。再比如,在软件测试一章,用微软公司曾经经历过的失败的经验教训来说明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同学们自己例举一些案例,这样不仅可以大大丰富案例的数量,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3.3应用实例针对课程特点,对于涉及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方面的教学内容,补充了应用实例类教学资源来进行实例化教学[3]。例如:在结构化方法中介绍数据流图的画法时,例举了仓库定货系统的实例;在面向对象方法中讲解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过程时,例举了图书管理系统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过程的实例。3.4源程序实例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有大量的知识点是对设计、编码及测试中的一些普遍原理的说明,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对这些知识点大多概括性的介绍,没有与具体的程序设计实例相结合,使得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较抽象,很难与编程实际相结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课程中补充了程序实例类教学资源来配合对相关原理的说明,避免了抽象化的说教,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同时又使得该课程的教学与同学们的编程实践更加贴近,缩短了理论原理与编程应用的距离。例如:对于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几种方法,通过相关的实例程序来进行具体化的说明;再比如,对于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如类、对象、实例、消息、继承、多态等,也开发了相应的C++源程序实例,以说明相关概念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是如何实现的。3.5行业新兴技术在课程教学中,还补充了对行业新兴技术进行介绍的课程资源,这一类资源由于具有鲜明的课程特点,因此在这里单独作为一类资源列出。其中一个典型的示例,便是在实现与编码一节所引入的对目前两大主流开发平台:.NET平台和J2EE平台进行比较的介绍性资料。3.6实践题目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理论教学,也安排有上机实践环节。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4],我们精心设置了一系列功能目标明确、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难度适宜的实践题目,组成题目库,供学生们组成开发小组自主选择题目来进行实践。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3.7软件工程文档规范及范例文档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实践内容,在课程中还提供了各种软件工程文档规范及相应的范例文档,供同学们进行学习参考。3.8文献及网络资料对于该类资源的开发,在《规范》中提到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增加了网络资料,并在每章教学结束时推荐给同学们,以供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参考,例如,在测试一章,向同学们推荐了以下文献及网络资料:1.参考文献:《软件测试》,作者:(美)RonPatton.译者:周予滨姚静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3月2.51testing软件测试网3.软件测试术语

4结语

以上是笔者教学资源开发所涉及的一些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建立课程的资源目录索引。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通过现有资源的开发,较大程度地丰富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资源,打破了传统的抽象化理论说教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明显感受到课堂有了更多的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推进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为军,傅秀芬.软件工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B07):180-182.[期刊]

[2]叶卫华.浅谈案例教学法的作用[J].职业圈,2007(05X):80-82.[期刊]

[3]余阳,汤庸.《软件工程》实例化教学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5):8-13.[期刊]

课件资源范文2

>> 高职计算机软件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 计算机软件在本科生工具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TSPi在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的教学 谈计算机软件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案设计 艺术设计计算机软件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软件设计方法的探讨 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在计算机软件类课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改革 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软件类课程学业的多元评价探析 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应用设计 计算机软件类实验过程的监督评价系统的研究 计算机软件课程如何进行双语学习 以专业竞赛促进计算机软件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计算机软件类竞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软件应用软件的学习方法 计算机软件辅助儿童潜能开发相关课程设计 视觉设计专业计算机软件特色课程模式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武健.操作中的概念、方法、规则与态度——从学习规律看应用软件的教学[EB/OL].(2010-03-05).http://.cn/sciedu/toolop.htm.

[3]何应林,陈丹.影响操作技能形成因素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50-51.

作者简介:

课件资源范文3

关键词:网络;双语;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33-02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之后在科技和人才方面所面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在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推动下,国内许多高校相继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但是双语教学在我国毕竟是刚刚起步,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和完善,尤其是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源,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传统教学模式正在受到新的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

大量实践表明,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育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那么,将之进一步优化,应用于双语教学,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将锻炼学生同时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高效地实现双语教学目标。那么,如何获取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素材,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将之用于双语教学则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作为国内新兴教学模式,双语教学的教学参考资料、必要的辅助资料匮乏,教师需要的一些背景材料、时事性资料和练习题等在图书馆和资料室比较难找到。而网络上英文资料比中文还要多,完全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所需的中英文资料,另外一些图片或动态资料也可以获得。笔者认为,为更好地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是每一位任课教师能够且必须做到的。本文将结合《催化化学基础》英/汉双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践,谈一下备课过程中利用网络进行多媒体素材的网络搜集和利用的经验体会。

一、多媒体素材的收集途径

1.精品课网站。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教育部、各省(市)以及高等院校都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并且每年都进行各级精品课程的评审,这些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了相关课程的大量教学资源,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共享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

笔者常用的精品课网站有:

(1)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它是由全国高等学校CAI推广中心创办的一个致力于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优秀教学成果软件推广的专业网站。就催化方面,该网站可查到大量教学课件、视频素材、电子教案等等中文资料。在网站注册后可以下载相关资源。

(2)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该网站旨在使广大高等院校师生方便快捷地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该网站提供了4000多门部级精品课程和2400门国外视频开放课程。可以搜索到的催化类精品课程有:湖南师范大学的《催化化学》,安徽理工大学的《工业催化》,华东理工大学的《工业催化》。

(3)“爱课程”网。2011年11月9日,该网站首次公布了由我国几所高水平的大学建设的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这些课程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任课教师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可以从中学习授课艺术与方法。目前上线的课程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为主,如南开大学的《六大名著导读》;还有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课程,如武汉大学《古希腊文明的兴衰》;也有解读科技热点问题的课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概论》、中南大学的《人工智能PK人类智能》等。据该网站介绍,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推出以后,将陆续向社会推出内容更加丰富的视频公开课。

2.搜索引擎。随着网络传媒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使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海洋中快速查找所需多媒体制作素材,已成为当前任课教师普遍采用的一个高效方法。笔者常用的中文资源搜索引擎主要有中文谷歌、百度、搜狐、新浪、中文雅虎等。通过中文关键词可以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搜集。

主要的英文资源搜索引擎有Google、Scirus、Yahoo!、Youtube、AllTheWeb、Altvista、Excite、Infoseek、Lycos、Dogpile等。其中Google学术搜索(scholar.省略)功能强大,有中文操作提示,界面中文友好性较佳,文件格式可选,可以搜索图书、图片、视频、pdf、word、ppt等资料,非常适合汉语言者使用。Youtube(省略)视频搜索是一个很好的搜索英语类视频资源的网站,其使用方法与Google类似。

3.其他中文网站。目前国内多家知名网站开设了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和视频的开放平台。比较常见的有百度文库、新浪爱问、豆丁网、网易视频公开课频道等等。平台所累积的文档格式丰富,包括doc、ppt、xls、pdf、txt等。用户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涉及课件、习题、考试题库、论文报告、专业资料、名校公开课视频和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不过需要扣除相应的网站积分。

其中笔者常用新浪爱问共享资料,可以下载相关电子书、ppt等重要资料。如要下载视频或动画素材,可进入百度视频、56视频、优酷网、土豆网等在线视频网站,利用硕鼠下载器进行下载。具体操作是安装硕鼠下载器后登陆“省略”网站,只需将打算下载的视频网址输入到网页上的输入框后点击“GO”,右键点击给出的链接即可下载。

二、素材的整合利用

一般来讲,从网络上获取的素材可能会出现重复或多余的内容,需要将这些素材进行编辑处理,进一步加以整合方能制作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易于教学的双语多媒体课件。

笔者的经验是:各类资源下载后要按照文件类型、知识点类别进行归类排序,每一份资料都要有自己的编号,便于在制作课件时查找利用,这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节约制作耗时。当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一些课件制作软件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1.常用编辑整合工具。常用软件有两大类,一类是将各种媒体素材编辑整理为可用课件素材的编辑工具,即多媒体素材准备工具软件,如Word、Adobe photoshop、Sound forge、Adobe premiere、3DSMax等;另一类是将处理后的课件素材编辑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的软件,即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Visualbasic等。此外,笔者还要用到化学专业软件:Chemdraw、GaussView、ACD/ChemSketch等,这些化学结构式制作及浏览软件能很方便地实现化合物平面结构式到二维立体结构式的转换,并从多角度、多方位显示化合物真实二维立体结构。

2.静态素材的编辑整合。静态素材包括文字、图片等等,它们均能很方便地应用至PowerPoint格式的文件中。笔者认为,出于美观、直观考虑,在双语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尽量选用英文Google引擎搜索到的彩色图片资料,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

3.动态素材的编辑整合。网络视频文件有多种格式,包括swf格式、flv格式等等。其中swf格式文件,既可以直接插入到ppt文件中,也可以进行再创作,但需要使用反编译软件将swf格式文件转换为flv格式。常用反编译软件有硕思闪客之锤、Imperator Flv软件、格式工厂等。将swf转换为flv格式后可以直接用Flash软件进行再创作。

笔者认为,视频始终是课件中知识内容最强有力的表达方式,课件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视频的添加。双语课程授课的一个难点是教师口语表达的欠缺,如能利用好外语类视频材料,适当添加到自制课件中,既能弥补教师在双语教学中语言表达的不足,又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教学重点难点。从网络上获取的视频文件后,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使用绘声绘影进行压缩,或使用格式工厂将flv文件转换为swf、rm或MPEG等主流媒体格式。另外,还可选用一些编辑软件(如格式工厂,Realproducer)对文件进行剪辑、合并等操作,截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使用。

三、结语

总之,任课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于各类多媒体制作技术和软件,制作一套内容丰富、易于操作、便于理解的英/汉双语多媒体课件,这将使该课程由静态变为动态,抽象知识形象化,英语描述可视化。采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进行双语教学,能够实现更高效形象地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高校双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

课件资源范文4

关键词:远程教育;课件资源;问题分析;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066—02

一、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

1.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各自为战,专业设置、课件开发重复。在68所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法学、金融学、土木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开课率达到50%以上,特别是会计学专业开课率高达92%以上。专业设置相同,致使校际间课件资源重复开发,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课件资源开发数量大,质量参差不齐,精品课件数量较少,社会认知度不高。在累计开发的18000多门远程教育课件中,精品课程比例不足20%。

3.课件资源开发以学历教育课程为主,非学历教育课件资源较少,满足社会需求的岗位技能课件资源更少。68所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仅有不到10%的高校开发了非学历培训课件。

4.重视课程内容本身的开发,忽视与之配套的助学资源开发和过程监控,教学交流不畅通,教学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

5.在课件开发中,理论课件比重大,实验、实习、实操课程课件是凤毛麟角,实践环节很难达到教学要求。通过对部分远程教育实践环节课件开发状况和学习中心实践环节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几近空白。

二、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问题的原因

1.政策层面:教育行政部门对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监管力度不够;缺乏相应课件资源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

2.社会层面:社会机构对远程教育认识不足,参与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人们惯性思维于直面授课方式,而对远程课件授课方式接受程度较低,影响课件开发的积极性。

3.高校层面:资金投不足;课件资源开发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职远程教育教育师资队伍;逐利思想、校本位思想严重;校际合作较少;高校自身缺少自律。

4.教师层面:课件资源开发以教师个体为主导。教学能力水平、远程教学经验、运用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三、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1.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动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与学习者需要求相结合。了解学生想学什么,必须学什么、有什么样的兴趣特点,目前学习基础如何等,提供学习者灵活、个性化、积极参与的课件资源和愉悦的学习环境。

3.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与教师内涵相结合。教材是一种课件资源,教师是更重要的课件资源。把教师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以及教学经验等有机融入课件开发中,赋予课件以灵性,达到课件质量的最优化。

4.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首先,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网络技术手段,保证开放性的知识传输。其次,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应体现科学技术含量,通过运用新技术,使课件资源更新颖、灵活和实用,学习者在接受课程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日新月异。

四、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问题的解决途径

1.创建国家、地区、高校不同层面相结合的立体远程教育体系。(1)建设统一的国家公共远程教育服务平台,提供学历基础课程模块、精品课程模块、公共知识模块、国民基本素质模块、社会公共文化模块等,形成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庞大服务功能的公共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向全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习需求。消除地区间闭锁或差异,达到全民共享基础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2)建立地区远程教育服务平台。由地方政府投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依托城域网创建大型远程教育服务平台,承担区域内相应层次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工作,打破行业间、企业间、高校间壁垒,形成地区化的教育资源中心,体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特色,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3)高校远程教育主要由高等学校依托校园网建立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学校自行开发课件资源,实现媒体数据传输、实时播放等,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学习方式,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建立高校间课件资源开放、学习成果互认、积累和转换,避免课件资源互不兼容、互不共享、重复开发的局面,推进与实施高校间课件资源共享。

2.建立课件开发团队和课件资源储备。(1)组成包括课程主讲、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教学指导等人员在内的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团队。建立远程教育教师认证制度。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引入前沿的教学思维、教学手段和课程体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容量大、转换快的特点,最大限度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减少资金投入,最大可能地扩大教学内容容量,保证课件质量。(2)根据课程知识结构和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把课程内容开发为各种知识信息模块(单元)存储于数据库。学习者不受时空、地域、专业等条件限制,通过导航、查询、检索等功能,以模块单元自主索取。课件资源内容丰富,资源模块合理,操作简便灵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热情,也为课件资源整合提供了改革的空间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推动课件资源结构优化。(3)建立远程教育课件开发平台,建设基于网络助教、助学型课件资源管理数据库,发展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以满足教师借助网络备课、上课和学生借助网络学习、活动的需要。

3.成功的教与学互动是课件资源达到最优化的重要渠道和保证。(1)课件资源开发应建立公开的、共享的课外公共论坛、讨论区、QQ群等。教师直面授课,没有充足时间进行学习思考和讨论。在线讨论,学习者经常会提出更深入的知识探究,接受不同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设想,发表观点和评论,这将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大地促进学习者在线信心和参与度,使学习者始终处于亢奋的求知状态,有足够的吸引力。(2)网上学习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必须给予及时的技术支持服务,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课程内容只是课件资源开发的基础,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提问及时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建立师生间、学习者间、人机间的交互通道,大力发展同步课堂,网上实时交流,达到教与学的共振,是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3)远程教育的课件资源、受教育者和教学过程都是开放的,必须通过闭环可控系统,才能保障教学质量。首先,开发与课件内容匹配的学习过程监控和考核至关重要。通过可控的措施和必要的约束手段,对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听课次数、资料检索情况、网上作业完成质量等学习环节跟踪、管理与评价,是课件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课件资源不仅要有精美的文档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还要包括课程重点、难点解析,案例分析,自测练习、参考资料等。优质的课件资源是多种资源整体作用的结果。

4.建立远程教育课件资源评价标准。(1)远程教育课件资源的评价标准应以满足教学要求为根本,以其技术性、实用性和用于教学过程的贴切性为主体,评价标准应赋予远程教育资源更大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2)远程教育课件资源评价标准内容应包括厚重的文化积淀、流畅的口语和书面表达、扎实的理论基础、纯熟的基本技能以及思维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网络技术运用能力等。(3)建立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奖惩制度,对优质教育课件资源给予奖励,加大资金支持;对课件资源评价过低,课件开发粗制滥造的给予警告、整改;对个别高校课件资源开发管理过度混乱的给予远程教育试点资质摘牌。

课件资源范文5

关键词:mit开放课件项目;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启示

        一、引言

        2002年9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网上(http://ocw.mit.edu/index.html)免费公开了其教师100门课程的教学用资源,这些网络课程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讲课记录、提交的作业、小测验、问题解答、实验室使用、教学用软件和视频录像等。2003年3月,开放的学科增加到250门,同年9月,这一数量达到了500门。目前,有分属多达30个学科群的1800门课程在网上免费供人们下载浏览,公开自己所开设的课程内容这一特点已成为mit大多数教师追求的目标,也已成为mit的主流校园文化之一。七年过去了,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open course ware)引发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代表的数十所全球知名高等学府及其教师的加入,形成了一个教师开放课件ocw联盟,目前这一联盟有180个成员,共计约有4000门课程免费开放[1]。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让全世界学习者获益匪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其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践给全球网络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带有全局性的资源建设长远战略以及资源整合模式的运作经验对推进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创新内涵的再“发掘”

      (一)坚持资源“免费”开放和共享的理念,坚持简洁性为资源建设设计宗旨

        mit是第一个把开放和共享的理念“免费”落实到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实践的大学,同时在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统一的界面风格和基本固定的内容结构呈现和搜索课程内容,利用表单的交互功能完成师生学习交流的任务,保证了学习内容的简洁性、丰富性、变化性与连贯性。

      (二)构建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思想交流的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整合

        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的使用对象不局限于大学教师群体、学习者,还包括世界各地学术机构的研究者,它使得具有相同学科背景的学习和研究人员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共同体,便于广泛、深入地开展科研、教学方面的合作;通过教育资源利用平台和“有效”整合理念对学校内部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教师教学用课程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开放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价值性和适用性。

      (三)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建设定位清晰、明确,项目实施过程独特

        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就是要建成全球教育教学类知识传播和应用推广的中心,成为知识生产的集源地和创新中心。mit及其教师坚信分享知识和信息不仅不会给教师或组织带来损失,反而能够带来信息增值和积累创新的效应;“开放课件项目”网站对所有人都是公开和免费的,不需要用户注册登记;“开放课件项目”不提供mit各系的入学途径、不提供呈现或替代实际教室环境中的交互、不提供与mit教授的直接交互,不授予任何证书和学位,它不是mit的远程教育项目,也不是mit的网络课程系统。

        三、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大”问题

        (一)教学资源布局分散,缺乏合作

        目前我国大学各种类型的网络教育站点名称五花八门,数量众多且良秀不齐。同时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碍于专业、网络技术水平和使用对象的限制,其创建的网上资源库分散独立,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另外,不同的教学资源库应用的软件平台各异,使得各类资源难以兼容、互换和共享,分散孤立、随意混乱的资源特性给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设置了障碍,带来了不便。

       (二)教学资源建设缺乏设计与规划,整体质量和利用率不高

        据一项对36所大学网络课程、教学网站或教学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着整体质量和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首先是资源建设缺乏设计,质量不高,网络课程或教学网站表现为教学功能单一,大多数只是普通课程知识点的“网络移植”,仅有知识呈现部分,缺少网上学习工具;课件大多是以ppt文件为主;教学视频大多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视频;所建的网络教学资源很少有隐性知识的挖掘,资源整体质量缺乏思考性的内容,缺乏应有的导学作用。其次是资源建设缺少统一规划,缺少自身能力评价,缺乏自身特色分析,造成了低水平建设,这使得网络课程和教学网站的使用点击率不高,其相应论坛访问量不多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2]。

        (三)教学资源整合“度”不够

        “我们淹没在数据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一语简扼地点明了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高效整合的必要性。许多教学资源在未经整合或整合不充分的情况下被一古脑的推给学生,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中引起混乱,增加自主学习的难度。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工作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整合参与人员观念滞后

        主要表现:对资源整合不重视,缺乏对自己在资源整合工作中需要构建知识新角色的认识;缺乏指导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资源整合过程中,学校主管部门人员、学科专业教师、教育技术人员、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尚未形成有效的整体。

        2、整合过程缺乏有效组织[3]

        主要表现:资源建设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轻视优质资源开发;缺乏必要的教学设计,使资源趋向于教案电子化,缺乏交互性和开放性;整合资源缺乏统筹规划,资源的专业认同性差、整合的系统性差。

        3、整合实施缺乏恰当合作机制,存在严重的封闭性

        主要表现:资源建设管理机构重叠造成人、才、物许多浪费,存在着有利项目“家家”争着做,无利项目“家家”不愿做的不良现象;资源整合共享在网络远程教育领域的进展也相当有限,观念封闭、资源封锁,“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四、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理念对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新”启示

        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开放的是资源,它的核心理念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资源整合能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一)进一步强化资源建设共享性和开放性

        大学组织及其教师必须要坚信分享知识和信息能够带来自身知识信息的增值、积累与创新,与此同时,教学资源只有通过资源共享和开放才能保证资源建设效益的最大化,避免资源建设的随意性和重复性,才能保证资源建设“价值端”(教师和学生)的资源利用权益。提倡资源建设共享和开放还能够打破资源的私有化属性,激发资源建设者的创新热情并培养其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活”性,促进师生间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二)扎实做好资源整合工作

        资源整合,是组织资源建设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组织资源建设项目运行管理的日常工作。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就是要有进有退、有取有舍,就是要获得整体的最优。大学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必须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需要系统的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在网络教学资源整合过程中,除了要遵循实用性、用户至上、系统性、新颖性等一般建设原则外,还需要能坚持资源建设的特色性原则[4]。

        1、整体性和标准化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要保持资源对象学科的完整性,整合后的资源系统应涵盖各个子系统内部功能,能反映数据对象间的内在关系;标准化原则主要包括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描述语言的标准化、标引语言的标准化,还有通讯协议的标准化、安全保障技术的标准化,以及数据库管理软件、硬件的标准化,以利于保证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2、优化性和安全性原则

        优化性原则是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使资源得到合理组合,取得最好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安全性原则是指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来保证资源的安全,即要重视对计算机病毒、黑客、软件炸弹、信息垃圾等给资源整合集成带来的安全威胁。

        3、连续性和立体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是指资源整合要通过连续、系统、动态的整合过程,保证数字资源发挥其持续效用;立体性原则是指资源整合要按照资源来源的内在联系,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形成层次化、网络化的资源体系,以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共建。

        (三)结合大学办学理念,形成特色资源

        高校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进程中需要有一流的教学资源,更需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建设“特色性”理念是大学在资源建设发展上所确立的标杆和所要体现的宗旨,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内核和精髓[5]。教学资源建设应改变急功近利、浮躁短视的心态,杜绝弄虚作假、阻碍创新的做法,鼓励崇尚理性、开拓进取的精神,创造民主和谐、平等宽容的氛围,不断推进资源的“特色化”建设。

       (四)应不断加强资源建设的有效性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应加强针对资源的教学设计,要不断提高针对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要不断提高资源与学校开设课程的紧密程度,不断提高建设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对信息技术支持网络教学资源应用上也要抛弃“多而全”的观念,而应坚持“适用性和必需性”原则,根据资源自身属性选择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加以利用。要明白网络教学资源应是“有生命力”的资源聚合,其“生命力”就是资源的有效性。

       (五)应融入知识管理理念,实现“动态资源流”

        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断增长的新资源需要资源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应不断拓展和创新。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来看,教育资源系统应是一个动态的、有生命力的知识流动系统,应以“注意力流”引导“信息流、知识流”,从而带动“资源流”,要让每一个资源应用者成为信息、知识和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同时,资源管理者更应具有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和理论素养,以能胜任“动态资源流”的管理。

       (六)资源应采用可靠、可缩放的技术架构和流程化的过程[6]

        互联网络空间是大学网络教学资源的主要媒介,资源必须要考虑其便利性和可调整性,资源的应采用技术低、安全可靠、便于使用和调整的技术架构。用户可通过使用一个标准的浏览器就能获取所有网络教学资源;资源文件制作应根据不同网络宽带进行特殊性处理;不同资源的网站使用界面应统一,色彩配置应具有亲合力,页面应内置强大的搜索功能以便于用户查找资源内容;应按照“资源来源”不同属性组织资源,各类资源应包括资源概述、辅助教学说明书等内容;资源应采用分布式的模式,要充分整合各种物理服务器及镜像服务器来提高资源访问速度。资源过程采用流程化是指资源整个过程应该实现流线性推进,从资源登记到资源准备和设计、内容的格式化和标准化、建立资源站点、初步评价、阶段、故障排除和完善等环节应紧紧相扣,以此能保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且便于资源的分工和协作,能整体推进资源工作进度。

       (七)应坚持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资源应用推广策略

        网络教学资源价值主要体现:为用户增加价值,帮助教师备课或授课,激励其改进教学方法,共享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讲授方法;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作为其参考资源和参考工具;帮助自学者促进个人知识发展。因此,资源建设采用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应用推广策略是必然性选择,资源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用户使用过程进行高质量支持,要提高网站资源对不同用户特定任务和应用目的的相关性支持。

        (八)应建立灵敏的资源利用信息反馈机制

        资源建设项目应建立起一个彻底、持续的信息反馈流程,以此可以了解所提供教学资源的有用性和可用性,确保教学资源的关键特性,也有助于了解和改进教学资源应用系统运行的内部效率,改进其提供服务的模式。有效的资源利用信息反馈机制也能为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包括组织、沟通推广、决策、流程、技术规划等)提供指导和校正,其能为每一资源应用模块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反补通道,有助于提高执行效率,保证执行效果,保证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

        五、结语

        基于平等和开放理念的互联网络技术催生了网络教育,学校的围墙被推倒,传统的课堂界限被打破,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性的学习社区正在形成,教育正在发生着围绕网络组建架构的革命性变化,而且这种变革还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化。为了迎接全球教育领先优势和网络化的挑战,我国大学应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发展网络教育,一方面要不断优化网络应用技术,另一方面更要长期不懈地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积极共享、免费开放、坚持特色、注重整合的资源建设和管理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大学学习,其能不断鼓舞学习者和资源建设者更多地参与以实现资源建设更好的发展,对该理念和做法进行本土化消化吸收能很好地服务于我国大学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以知识共享应对信息孤岛——介绍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项目[eb/ol].http://webzine.pte.sh.cn/article.aspx?250,2009-12-26.

        [2]曹卫真.地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08):32-36.

        [3]梁林梅,焦建利.我国网络课程现状调查分析与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2,(06):13-16.

        [4]郑静雅.整合理念下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为例[d].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05.

        [5]李海花,周元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网络课件开放工程的启示[eb/ol]./ycjy/fengmian_new.php?id=78&mid=36&dbname=

课件资源范文6

注重前期准备,筹划组织周密。为摸清全市影视创作人才一线情况及制作单位工作的困难和需求,市远程办在征集对活动的建议和意见后,先后召开了全市影视创作人才座谈会及全市党员电教片、微电影工作座谈会;同时为使活动更加贴近形势、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先后召开了四场征求意见座谈会。为充分调动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市远程办召集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中山广播电视台、广东广电网络中山分公司、广东珠影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影家协会、腾讯大粤网、南方报业集团、市微电影协会、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等单位(公司、团体)召开两场筹备座谈会。

提升格层次,激发创作热情。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20名及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最佳演员奖、最受大众喜爱作品奖等6个单项奖。总奖金超过20万元,其等奖作品奖金 3万元。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教授参加启动仪式、培训指导和评审活动,确保活动的权威性。同时,在中山广播电视台、广电网络数字电视、微信公众号、户外LED屏投放宣传广告。

强化培训指导,提高创作水平。打破以往单纯面向体制内创作人员的小培训规程,转为面向全社会创作人员的大培训。培训既有拍摄制作方面的技术性内容,也有创作理论、选题基础方面的理念性内容。宋璋导演重点为学员讲解拍摄一线实践操作方面的知识;冷冶夫、张步中结合影视创作人才普遍存在的编剧能力、剧本写作能力较弱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学员进行辅导,引导学员选好题、讲好正能量故事。

上一篇古风耽美

下一篇电缆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