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学习范例6篇

课件学习

课件学习范文1

    数学学习,兴趣为先。兴趣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改变学生的态度,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突破难点、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如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我用计算机动态图像作出如下模拟演示:先将机场原有的两架飞机用红色显示,接着发出悦耳的响声,屏幕上显示又飞来一架蓝色的飞机,随着响声停止,飞机降落在机场上。于是教师就询问学生:“机场上原来有几架飞机?飞来几架?现在有几架?”先让学生叙述整个过程,然后讨论这3架飞机是怎样算出来的,最后得出计算方法——用加法计算。如此化静为动,学生倍感新鲜有趣,自然积极性高,气氛活跃,而且通过眼看、口说、心算,学生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二、课件引导,激发兴趣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教师把课件运用到教学之中,用色彩鲜艳的画面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

    如应用题:“草地上有4只可爱的小白兔,又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教师用电脑课件演示草地上4只小白兔,让学生观察画面的变化,接着屏幕上蹦蹦跳跳地来了3只小白兔,再引导学生看图说意。因为整个变化过程学生看得明白,所以学生能完整地叙述出题意,很容易就能说出草地上有7只小白兔,就是把4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又如一年级数学乐园一课,为了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我制作了走迷宫的游戏的课件,学生的各种走法,都能在电脑上演示出来。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体会到原来走迷宫的方法有很多种,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件导学,促进兴趣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课件再现教学内容,把学生引入胜境,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分数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使用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提出了新问题,各抒己见,争问抢答,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课件辅助,巩固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所以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制作一个课件: “一块蛋糕,爷爷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表述吗?当学生回答“爷爷吃了1/2,爸爸吃了1/4,小明吃了1/8”后,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在课件中还增加了四个问题:1.这块蛋糕还剩多少?2.、谁吃得多?3.谁吃得少?4.为什么?当学生在课堂中一时不能回答时,我就告诉他们这些知识等到下节课学习之后就能明白,看谁最先找到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自己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课件辅导,延伸兴趣

    对学生课堂兴趣的培养,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这时如果教师能很好地利用课件辅助,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就能开阔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

课件学习范文2

关键词:语言学习 多媒体设计 课件开发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研发,多媒体教学已成榻淌ρ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但国内外针对语言类型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开发的研究却比较少。

一、概述

1.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

2.基于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语言的优势

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语言,能给学习者提供轻松的学习氛围、优良的语言载体,从深层次中调动学习者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学习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在任何的时间、地点,选择适合的内容和进度,进行个体化自主学习。下面以英语语言学习为例,阐述这种辅助学习的优点。

(1)教学活动变平面为立体化:将教师、课本、黑板与教师讲的平面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变为课堂综合运用的、个性多样化的、主动式学习的新型现代化教学模式,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能融会不同的文字、画面、声音和材料,并且可以把这些东西有机地呈现在课堂上,立体地展示出教学内容。

(2)视听说能力得到培养:英语课程要求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多媒体课件能在听说教学上提供更为逼真、形象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中吸收,并利用完整的语言训练来增加体验英语的机会和次数,从而获得更加充分的训练。

3.国内外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在国外,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较早也比较普遍。20世纪初欧美就开始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电子技术。美国的IBM公司在1958年设计出的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成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开端。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着手研究关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应用。比如著名的有麻省理工学院Seymour Papert 教授在列克辛顿的一所中学开展的语言教学活动,这一活动研究了开发教学软件和投入教学硬件对CAI的促进作用。

而我国多媒体教学起步较晚,现正处于多媒体教学普及阶段。校园里掀起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狂潮,各学科都追求着多媒体课件教学。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大部分拥有大量的软硬件资源,各级教育部门如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网络上都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但使用这些资源的情况并不乐观,学校的计算机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很低。大多数课件制作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设计的课件质量也不佳。

二、语言类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在以上对语言学习及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语言学习类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模型(见下图),总共包含了分析、设计、制作、修改评价四大部分。

模型结构说明:分析是课件制作的核心,需求分析为后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学习者及技术分析为后面的工作奠定基础;设计是对教学内容和课件结构进行设计,包括素材的选取,界面和交互设计,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关键阶段;制作是具体的操作阶段;评价修改是对课件进行调试,并评价修改。

1.语言类课件特点分析

通过阅读相关研究文献,从中分析和总结出语言类多媒体课件如下特点。基本语言类学习课件都比较注重将音标、文字、图示、图表、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组织在一起,尤其是将有关语言知识方面的影视资料如访谈对话、知识短片编入课件中,形成一个具有立体感的语言教学内容系统。不仅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而且多彩的背景、丰富的视听效果等会使枯燥的语言学习理论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形式而变得生动形象。

以英语学习为例,该类课件的开发一般具有如下特色。

(1)课件基本采用展示一段文化背景知识形式来引入课题。

(2)以问题展开的方式来分析篇章段落,分析英语的表达形式和英语思维,这也是英语学习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重要环节。

(3)新单词及句式的学习,通过把课文的重点词、 词组及典型句型结构汇集在一起与课文建立起链接关系。不但把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4)中英互译练习,通过翻译练习巩固新课所学习的词汇、语法和句子的组织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5)听说能力的训练,通过一些相关音乐和新闻片段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件设计目标分析

确定课件设计目标并进行分析和评价,是课件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其中确定课件设计目标是设计整个课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一方面它对课件开发目标起着导向和检测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对开发的课件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因此,对课件设计目标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也是首要的一项工作。

根据语言类课件的特性分析,具体遵循设计思想如下。

(1)遵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重视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材料的积累感悟。语言学习类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书本,更不能是课本、课文的简单重复,而是课文的深度挖掘、扩展和补充,以语言观的角度出发,开发设计出尽可能多课外知识,丰富视野;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给学生展现出一种崭新的形式,进而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丰厚学生的语言积累。

(2)充分发挥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开发与设计一方面应以图像、声音和视频为纲,通过声像结合,不但可以传播丰富的教学信息,还可以以清晰明快的思路引导学生感受,再通过强刺激的作用,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超文本特性和网络特性,强化课件的协作交流功能。

3.课件系统设计

课件设计阶段是开发的基础和关键,它包括教学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方面。

(1)教学设计。不少教师在制作语言类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时往往只重视内容的罗列,很少注意教学设计这个问题。实际上,多媒体课件是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于一身的综合体,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首先是一个教学设计的过程,对语言类课程来说,各种带有语言思维特点的教学方式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完成的内容包括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教W内容以及展示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及要达到的要求,最后撰写出文字脚本。

(2)结构设计。①界面设计。主调颜色: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本课件内容,选用的色调应该给人传达一种热情、活跃的感觉。同时选用的颜色要符合课件的特质能产生巨大的效果,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

页面布局:页面的布局要平衡中求变化,要错落有致,切忌逐一堆砌,更不能见空就塞,要留有适当的空白地带,就像高楼之间要留有草坪一样,给人一种透气感。

②导航设计。按照导航分布位置分为:一贯到底式、四周分布式、藏匿触发式。

课件应充分利用结构化、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来实现课件的导航,具体方法是:将课件分解为一个主控模块和几个功能模块,再将功能模块细化为几个子功能模块。主控模块用来控制和调度各个功能模块的播放,各个功能模块具体实现相应课件内容的展示。这种化大为小、分而治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可以使课件的导航更清晰。

4.开发工具选择

采用美国Macromedia 公司所设计的Adobe Flash二维动画软件,结合ActionScript编程技术开发课件。Flash是一种交互式动画设计工具。它可以将声音、动画和创新界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产生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效果,也可以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信息进行快捷简单的综合处理,制作出符合高品质满足多功能效果的多媒体课件。

三、课件实现关键技术

语言学习类多媒体课件注重听说的训练,而听说的训练模块设计中就涉及声音控制及录音控制两大技术问题。

1.声音控制

课件中的音频较多,有背景音乐、单词听写音频、课文录音、视频声音、听力音频,它们在不同模块或同一模块,这就需要准确控制它们的播放。

当进入课件模块学习时,若该模块无音频则播放背景音乐,反之则播放相应模块的音频。如在播放面试录影片子模块中,关闭背景音乐,播放录音片;在单词听写模块中,暂停背景音乐及其他音频,播放单词听写音频,通过暂停播放按钮控制;在新单词学习子模块中,可采用了标记帧标签来实现帧跳转,选择不同单词按钮而反馈不同音频结果。

2.录音控制

在课件中设计环节让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多开口练习说英语,是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根本途径。因此如何进行录音,录音完毕后如何进行播放实现角色扮演是需要关键技术的。

参考文献:

[1]费整辉.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与禁忌[J].中小学电教:下,2012(3).

课件学习范文3

一、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这种教法方法,学生总是被动接受,而且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教学则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听觉的刺激,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通过创设语境,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的“Unit7 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就可利用CAI课件的鲜艳色彩,优美的音乐,直观形象地再现将学生喜爱的体育明星姚明、著名歌手刘欢以及本班学生提供的照片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上画外音:“Yao Ming is tall, Liu Huan is heavy,Tom is thin.”这样,图文声结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入问长相的句式。操练时,学生们便争相发言、互相提问和描述画面中人物的长相。多媒体课件以它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活跃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思维上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语境,诱发学生的表达激情

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常会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一般把听到或读到的信息转换成母语输入储存起来,然后在说或写时,先从记忆库中找到母语的表达式,再转换成英语输出。这是造成他们阅读速度慢、表达错误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打破课堂教学时空的界限,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更自觉更有兴趣地进行英语语言交际活动。以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的“Unit12 Don’t eat in class”为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在课堂上吃东西”“在走廊里跑”“打架”“上课迟到”等不良现象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练习使用“Don’t eat in class”“Don’t run in the hallways”“Don’t fight”“Don’t be late for class”等句子。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学生自然会有一种用语言表达感情的欲望,真正体验到语言运用的场合、意义,并逐步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不断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增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

课件学习范文4

关键词: Director; 线索点; 动态蒙版; 定时器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11-54-04

Abstract: Director has the comprehensive capabilities in multi-media integration and script programming, the courseware for learning songs can be developed with this platform. By the cue points in an audio file and the process of cue passed, any section of the song can be played. By the timer, the sprite mask can be changed in a specific rhythm synchronously, and the lyrics can be prompted thereby.

Key words: director; cue point; dynamic mask; timer

0 引言

多媒体课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中有着广泛应用,它能通过丰富的信息传递手段和灵活的人机交互方法,使原本机械、重复、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极大地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和过程[1]。Director作为专业级的多媒体制作软件,使我们在复杂交互课件的开发中如虎添翼。无论是对文、图、声、像的处理,还是在交互控制方面,Director都有着卓越的性能,其内部集成的Lingo语言和对JavaScript的支持更使深度开发成为可能[2]。

歌曲学习课件就是充分利用Director的媒体集成和交互控制优势,实现原唱欣赏、逐句教唱、重点教唱和整曲练习等功能,并能进行歌词的同步提示。课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为歌曲学习提供了完善的教学功能,既可辅助教师授课,也可用于个人自学。

1 系统总体结构

利用Director制作的多媒体作品称为电影(Movie),舞台是显示电影内容的窗口,帧是组织电影内容的基本单位。在电影中,通过设置多媒体素材的属性来控制内容的显示效果,通过调整所占的帧数来控制显示的时间,而复杂的交互功能则主要通过编写Lingo或JavaScript脚本来实现。

在课件的主界面中,以图片的形式显示词曲,并在界面下部放置主要的功能按钮,具体如图1所示。“原唱欣赏”用于完整播放歌曲的原唱,供学习者欣赏。“逐句教唱”主要是模仿老师的教学过程,当课件在播放完一句原唱之后,会根据内容长短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习者跟唱,然后再按顺序播放下一句。进入“重点教唱”功能后,界面上的每一句歌词都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交互热点,通过鼠标点击界面上的某一句歌词,可以进行该句的反复教唱。“整曲练习”用于播放歌曲的伴奏音乐,同时进行歌词的同步提示,供学习者进行练习。

该课件的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在Director中,电影默认为按照时间轴从第一帧顺序向后播放,为了实现课件中的逻辑功能,需要应用脚本语言控制电影的播放顺序,并实现与使用者的有效交互。

在电影编排表(Score)中,将歌曲图片和按钮分别放置于精灵通道中,均从通道的第一帧开始,使课件一打开就展示出完整的界面。双击脚本通道的第一帧,打开帧脚本编辑窗口,在“on exitFrame me”行为中写入“go to the frame”语句,使课件一开始就暂停于第一帧,等待用户的鼠标点击,以转入相应的功能模块。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课件的各模块中,声音播放和歌词的同步提示都是其核心功能,也是课件制作中的难点,下面重点说明两者的实现方法。

2 声音的分句播放

在Director中,声音播放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编排表中的声音通道,如课件中背景音乐的播放一般就采用此种方式。先将声音文件导入演员表,然后再拖放到编排表的声音通道中,通过调整声音精灵的位置和所占帧数来控制声音的播放时机和时长。但这种方式只能从开头顺序播放,不能灵活播放其中的某一片段,因此只适用于声音的简单播放。二是通过Lingo脚本播放,通过声音的木偶化,使声音的播放不再受编排表的制约,而完全由Lingo语句来控制。通过Director中声音演员的属性和方法,可以以毫秒为单位,精确设定播放的开始和结束点,从而灵活播放歌曲中的某一片段。在“逐句教唱”和“重点教唱”模块中,正是利用这一功能实现了分句教学和练习。

2.1 用线索点标记时间

在Director中,线索点(Cue Point)是指在声音或视频文件中人为添加的时间标记信息[3]。线索点信息与媒体数据保存在同一文件中,通过声音文件中的线索点,可以精确定位到音视频文件中的某一位置。为了实现分句播放,要在歌曲中每一句的开始和结束位置都添加线索点。

音频文件中的线索点一般通过GoldWave、CoolEdit或Adobe Audition等音频编辑软件进行设定。在这些软件中,线索点被称为提示点、标记点等,但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以GoldWave为例,“编辑”菜单中的“提示点”命令组用于添加和编辑提示点。在GoldWave中打开歌曲,在每一句的开头和结尾添加提示点,分别命名为Head1、Head2、……和End1、End2、……。因为MP3格式不支持线索点,所以添加后要保存为WAV格式。

此外,还要制作两个特殊的音频文件,第一个是包含口令“唱”的声音文件,用于提示学习者跟唱,并在靠近结尾处添加名为“BeginMark”的线索点;第二个是一小段静音的音频文件,并在其中设置一个名为“EndMark”的线索点。这两个文件中的线索点主要用作关闭和恢复原唱声音的标记。

2.2 分句播放的实现

分句播放是利用声音通道的queue()方法来实现,该方法用于为声音通道建立播放队列,通过member、startTime和endTime参数,可以指定播放音频文件的特定片段。其中的startTime、endTime参数来自于声音演员的cuePointTimes属性,该属性返回音频文件中所有线索点的列表。

在此以“逐句教唱”功能的实现来对主要代码进行说明。为了在不同代码段中共享音频的线索点数量和当前音量设置,需要在电影脚本中声明两个全局变量,cuePassedCount用于保存歌曲中索引点的总数,currentVol用于保存当前声音通道的音量。在startMovie事件中,对两个变量进行初始化,分别赋值为0和Sound(1).volume。

在“逐句教唱”按钮的脚本中,通过循环结构建立逐句播放队列。在演员表中,将导入的歌曲命名为Song,包含“BeginMark”线索点的音频命名为Sing,包含“EndMark”线索点的音频命名为Over。

3 动态字幕的实现

所谓动态字幕,就是与演唱同步,将歌词的文字由黑色变为红色,用于提示演唱的进度。这一效果主要通过精灵蒙版(Mask)来实现。在Director中,蒙版功能还不够完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不能在编排表中直接对蒙版的属性进行改变。因此,需要通过Lingo脚本对蒙版进行控制。

3.1 制作歌词演员和蒙版

根据主界面中的歌曲图片,为每句歌词制作一个红色文字的JPG图片,第一句的图片如图3所示。然后再制作一个与该图片相同大小的纯白色图片,保存成BMP格式,作为歌词的蒙版。

将制作的歌词和蒙版图片导入演员表中,分别命名为lyric1、lyric2……和mask1、mask2……,每个蒙版都必须紧跟在相应的歌词图片之后,这是Director对蒙版的特定要求。把歌词演员加入到编排表的第一帧,并与背景上的相应文字对齐。最后将歌词精灵的墨水效果设为“Mask”,使其变为完全透明。

3.2 与演唱同步填充蒙版

在on cuePassed过程中,通过IF语句进行判断,当经过每一句开始处的线索点时,就创建一个间隔为0.1秒的定时器。

--如果线索点是以Head开头,就创建定时器

if name starts "Head" then

--获取刚经过的线索点在列表中的序号

currentPos=cuePointNameList.getPos(name)

--计算出当前正在演唱第几句

sentenceOrder=(currentPos+1)/2

--计算当前句的时间长度

persistedTime=cuePointTimeList[currentPos+1]

-cuePointTimeList[currentPos]

--计算需要填充的蒙版的名称

currentMask="mask" & sentenceOrder

--获得蒙版的宽度和高度

maskWidth=member(currentMask).image.width

maskHeight=member(currentMask).image.height

--计算每次填充的宽度增量

fillIncremant=maskWidth/(persistedTime/100)

--启动定时器

myTimer=timeOut().new("fillTimer", 100, #fillProc)

--将记录定时器触发次数的变量归零

timeOutCount=0

end if

在定时器过程中,与演唱相同步,自左向右逐渐用黑色填充蒙版,使红色的歌词显示出来。

on fillProc

--如果蒙版已完全填充为黑色,

if (maskWidth-timeOutCount*fillIncremant)

--将记录定时器触发次数的变量归零

timeOutCount=0

--关闭定时器

forget(timeout("fillTimer"))

end if

--计算本次需要填充的区域

fillArea=rect(0, 0, timeOutCount*fillIncremant,

maskHeight)

--用黑色填充该区域

member(currentMask).image.fill(fillArea,rgb(0, 0, 0))

--定时器触发次数加1

timeOutCount=timeOutCount+1

end timeout

通过以上方法,就能在播放过程中逐步显示红色的歌词,从而产生同步动态提示的效果。

4 结束语

该课件充分利用Director中的音频线索点和动态蒙版技术,实现了对歌曲演唱学习的有效支持,提高了学习效率和灵活性,体现了CAI的重要作用。但是该课件只是完成了教与学的功能,还需增加学习效果评价功能,通过将学生的声音与原唱进行对比,给出具体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检验和改进自己的学习。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豪,何方.Director交互式多媒体开发从新手到高手[M].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古成中,吴新跃.基于Director的交互式虚拟仿真系统[J].工

程设计学报,2007.14(4):282-285

课件学习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了教师在自主性学习中承担的任务。设计了一个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流程。并论述了此流程中各个教学板块的功能和结构。其中提出一个“填充库+模板”结构的教学版课件模型。教师可以从情境库和信息资源库中选取相关信息,填入教学模板,生成自己的电子教案。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于上世纪9o年代的兴盛,人们意识到,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对新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不断地自行更新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过程。这一理论在efl教学中的体现,是对自主性学习的大力提倡,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兴起。而互联网和电脑的普及,又为自主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所以各种英语学习课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其中高质量的课件并不多见。有的课件采用“课堂搬家”、“电视上课”的方式编写;有的仅仅是纸质教材的电子版本[1]。因此虽然有了现成的课件,教师和学生却未将其真正加以利用,大部分时间这些课件都只是摆设[2]。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一个教学课件的设计框架。

一、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内部情感动机的驱使下,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协作、会话等手段,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WWW.133229.cOM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世界绝对真实,绝对客观的反映,它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说,它会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和针对问题的不同,不断地修正、升华其内涵。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正如我国古代的一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不是去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探索。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而且学生在个性、气质等方面是有显著差异的个体,所以教学应该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依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实施的因材施教。建构主义的“评价观”将评价的重点放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上,而不是知识的结果上。“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这一评价观的具体体现。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即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共同的特点都是首先创设一个基本的学习情境,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最后进行效果评价。这些特点是设计教学版课件的依据。

二、课件设计思路

本文设计的教学课件,其依托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上机自学和教师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课件的设计,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的物化表现。其首要问题就是分析教师在这一学习模式下的任务。

1.教学目标分析: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建构的目标。另一类是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知识建构的目标分析应从教学大纲的总目标出发,确定整门课程,每册书,每一单元的子目标,并画出这些目标间的递进、包容、形成关系。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样也要细分。要确定出每一阶段,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环境气氛的营造需达到的目标,同时要让学生也清楚地了解这些目标。

2.情境创设:教师要配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尽量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通常需要完成三类情境创设:多媒体教室中的情境创设,常规教室中的情境创设和教室外的情境创设。前二者在教学中基本上成熟,而教室外的情境创设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弱项。众所周知,学生仅靠课堂中的学习,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课外对口语的操练,英文资料的阅读,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条件。而现在的大学校园里,为学生创建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与课堂学习紧密结合的课外学习环境,还不多见。教师在这方面还大有可为。

3.对自主学习的辅导: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步入了适宜的学习情境之后,他们便可以自主学习了。教师必须能引导和监督学生按步骤地完成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尽量做到及时解答。还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当提供最丰富,最直接的信息,方便各个层次的学生查阅,提供各种查阅信息的有效工具。

4.促进协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协作学习是指个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3]。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讨论的组织者,可以设计灵活多样的讨论形式,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也可以把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强调和掌握,对学习策略的引导和应用融入到讨论中,使学生对这些关键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也是讨论的评估者、反馈者,应当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观察,及时记录,给予明确的评价。

5.学习效果评价:教师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学习的知识性评价,一是自主性学习能力的评价。分阶段定期进行的教学评价,在师生对评价结果达成共识后,要对知识点的弱项设计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对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弱项,设计相应的强化培训。

三、课件的设计

对知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是教学的起点,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之前必须通过这两个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系统自动反馈给学生一个导学模板。在这个导学模板的指引下,学生便可以开始学习了。系统同时给教师反馈一个教学模板。教师根据教学模板的提纲,用情境库和信息资源库中的资源,依照具体的教学目标,生成课堂教学版的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课堂辅导后,将再次接受系统对其学习情况进行的形成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系统给出相应的强化练习以强化训练学生的弱项。同时再次给出相应的导学模板。如果学生的学习状况无太大变化,系统反馈的导学模板就不会改变。但如果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显著变化,导学模板就会变更。这样学生能在学习中看到进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教学版课件设计的总体结构是一种“填充库+模板”的填充式结构。模板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纲。其中设计了教师要达到的一般性教学目标,和一些必须进行的教学步骤,是一个粗线条的授课计划。而这一计划的具体内容,也就是每个教学步骤具体的活动,则是由教师根据需要从各个填充库中选取后,再填充到模板中,最后制作成自己的教学课件。这样既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依据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从整体上给因材施教定出一个相对稳定的路子,也就是有一个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而设计的,框架结构性的教学模板;同时又给教师在具体施教时留出了足够的微调空间,使教师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安排自己的授课,这样的课件才能够真正被充分利用。

这一总体结构中具体的板块设计如下:

1.教学目标分析板块:该板块用在课程开始前,是教师设计教案时的向导。它可以分为两类,即知识点目标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另外,按时间段再分为几个次级板块,即每单元、每阶段、每学期的知识点目标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这部分内容可用于教师设计课件时进行填充。整套教材的知识点目标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要有关系树图,以便教师对各具体阶段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目标中的位置、作用了然于心,也方便教师调整教学节奏。

2.评估板块:(1)知识水平评估板块:这一板块包括两类测试——分级测试和课程测试。分级测试用在课程开始前,和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时。它是学生晋级的考核标准。系统会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反馈相应的导学模板和相应等级的课程内容。课程测试可以分单元、分学期来安排。主要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反馈形式是强化训练。即对未达标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加以强化。

(2)自主学习能力评估板块: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可以按五个指标进行:是否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否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是否有效使用学习策略;是否能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是否能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过程[4]。系统根据评估结果反馈学习建议。但对学习策略使用一项,尤其是对听、说、读、写的技能学习和使用策略一项,可以设计强化训练型反馈,以便强化这四项技能。

3.强化训练模板:该模板主要针对学生知识点掌握上的弱项,听、说、读、写技能使用上的弱项,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这里尤其要强调一下对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上的强化训练。正如nunan(1999:62)[5]所说:应该把策略训练纳入到常规的语言教学中去,而不是把它作为独立的成分看待一样。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并且应该督促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后,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

4.导学模板:导学模板的引入是为了帮助学生较快地适应自主学习的新方式。它可以针对不同的评估结果,设计成层次不同的几等,供系统选择做出反馈。因为对知识水平不同,自学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步骤上的要求是不同的。每个导学模板的设计内容主要是二部分。一是对这一学习形式的整个流程和特点的总体介绍。二是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体会一次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教师授课的过程也可以用视频的形式放在课件中,让学生真切地体会下这种学习方式。

5.教学模板:教学模板是教师进行教案设计的纲。它是根据评估结果,对应于不同等级的导学模板而进行设计的。所以它也会分成几个等级,而每一等级的模板又要分学期,设计出几个形式各异的版本。因为如果教师在四个学期的教学中,他所教的学生整体水平没有跳跃式进步的话,为了维持学生的兴趣,他必须变换教学形式,所以就要求设计本质要求不变而形式不同的教学模板来辅教。它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该类模板的教学目标,教学设备要求和教学步骤等项目。

课件学习范文6

关键词: 物理课件 理想化模型 学习情境 迁移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改变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从多媒体课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所遭遇的“瓶颈”问题入手,结合桑代克的学习迁移说(即相同要素理论),探索有关利用物理课件的模型实现具有相同要素的学习情境间的迁移问题。

一、物理课件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其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讲课效率,影音媒体的应用也使得原本单调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复杂物理过程,更是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然而,课件教学也不是近乎完美的,要维护一种教学方法,绝对不能把它说成是万能的。[1]

1.课件本身存在的问题

限于编者的能力,现在有价值的物理课件并不多见,主要原因是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人员未必精通物理教育,而精通物理教育的一线教师又未必精通计算机技术。况且,碍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就算是有计算机爱好的物理教师也很少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件的制作中去。

计算机模拟实验的结果不是决定于自然规律,而是决定于设计者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所以在这之中,不同的人理解起来的意思就会出现偏颇,甚至有的设计者可能应用了错误的原理去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而实物实验无论如何设计,它的结果都是自然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错误的实验,只有对实验现象的错误解释。

2.课件在教学中暴露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已经设定的计算机程序,它的表现形式固定,就算重复100遍,也不会有丝毫的变化。课件演示的内容有限,它是从固定的视角对某个完整的物理现象中的一个环节进行抽象的表现,相应的也缩小了学生们发挥想象的空间。对于具体问题中所涉及的宏观的物理现象或持续时间长的物理过程,以及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等,课件通常不会给予具体的描述,因为涉及元素过多、制作工艺繁杂。

有些物理课件一个完整的复杂程序只是演示了一个运动形式或运动效果。例如,在波的传播的课件演示中,反复出现的只是一个周期内,一个波长的波中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的情景,且通常情况下,只能用来表现从左向右,且已经传播了一定时间的波的稳定的传播情况。若想利用课件表现出波由产生到向远处传播开来的宏观现象,则需要建立至少80个编辑对象并逐一对它们进行初始化,工作量极大。

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永远无法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学生可能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随时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来采取相应的措施,用更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组块形成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学习。另外,从应变能力、情感交流、接受习惯、真实性及教师本身的发展等几个角度而言,课件的使用反而可能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用相同要素理论解决课件教学中学习情境迁移问题

1.相同要素理论(theory of identical elements)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于20世纪初提出了一种学习迁移说(即相同要素理论)。该学说认为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的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而且,迁移的程度取决于这两种情境相同要素的多寡。也就是说,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程度越高;相同要素越少,迁移的程度越低。[2]

2.课件教学中的学习情境迁移依赖于特殊情境与一般情境中的相同要素

课件所演示的物理现象是从自然世界的普遍的物理现象中抽象出来的理想化模型,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也就是说课件并不能全面展现出学生需要的各种程度和类型的物理模型。那么如何使特殊学习情境向一般的学习情境迁移呢?

首先,在完成模拟实验的演示后,我们可以先检验学生从这个演示实验中学到了什么、获得哪些启发、对实验所提供的理想模型能否接受。然后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明确的界定,并由这一个演示现象出发,反思时间上及空间上的它之前和之后的运动情况应该是怎样的。例如,(这里我们主要以波传播的课件为例)波的传播的演示实验中,并未提及振动刚刚传到某一区域时质点开始振动的形态与振源的关系以及不同周期内的相同位置上的点的振动情况是否相同,也未提及这种振动传播到远处的情况。那么将波向远处的传播这种运动与课件提供的物理模型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这两种运动情况有着近乎相同的振动形态、传播方式以及同样的传播介质。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生活经验及对课件反思得到启发,让他们对课件所提供的模型的大小或多少加以变化,并构想它进行自己需要的运动时的模样,达到特殊的学习情境向一般的学习情境迁移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应用了相同要素理论中的迁移的程度取决于两种情境相同要素的多寡的原则。

三、实现课件教学中的学习情境迁移的具体过程

课件内容演示完毕,可以首先观察一下学生的反应。在学生接受的前提下,提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但是内容更宽泛的、更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由于生活经验或其他原因其中大部分的问题,可能学生们心中已经有了错误的前概念,可是如果让学生们反思课件,自己想象一下可能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子,不同学生的心理模型不会都是一样的,但是只要他们心里的认知概念是正确的,得出的结论都会具有可论证性。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限制和理想化的要求,来配合教学的需要。在引导的同时教师应尽可能按照学生自己设想的思路去审视他的问题出在何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否定。

还是以波的传播为例子。课件演示表现出质点本身并不向前移动,只是围绕平衡位置作上下振动;还有就是振动只是以能量的形势由质点传播向远处,并且由近及远,远处质点的振动趋势总是和在它前面比它更靠近振源的质点的振动情况相同。在引入了相关的周期、波长、波源的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来提出一些问题了,例如: ①波是如何向前传播的(从空间上扩展)以及一段时间内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如何计算(从时间上扩展)?②波传到距离波源某一点A时的该点的振动情况如何?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大多数的初学者会把波的传播描述成好像在本子上画一个蜿蜒曲折的波的过程,在他们的心里仿佛笔尖走向的趋势才是波传到某处时质点的运动趋势。这主要是没有理解波的传播是依赖于波源的振动的缘故。实际上,是波源发出一次振动,便向传播方向上传播一个波长的波,当波源再次振动时,靠近波源的已经是新产生的第二个波了,第一个周期的波已经向前传播了一个波长的距离,从空间角度讲,在第二个周期的波产生的同时,第一个周期的波的形式并没有改变,而只是整体上向外运动了一个波长,犹如平静湖面上的石子溅起的水波一样,最外延的质点(轮廓)并不是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而是始终维持一个状态不变。

反思课件所提供的模型,我们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把课件中最左边的质点作为一个振动的波源,对于第一个问题,从课件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波源振动第一个周期的时间产生的波形,但是当波源进行第二个周期的振动时(当进行此操作时需要把振源的振动速度调慢),前一个波长的运动情况就已经不可见了。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在屏幕的右侧紧临已经在课件中的四十个小球之后还有几十个整齐排列的相同的小球(大于四十个),那么当波源进行第二个周期的振动时靠近假想质点模型的最后一个真实质点就将在此后的运动中决定一系列假想质点的运动过程及最后这串假想质点的整体波形。因为假想模型与课件模型具有相同的要素,学习情境迁移容易实现,所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观察这两个周期内的波形有何相同点,以及所有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质点首发振动的方向是否都相同(从理论上印证了水波向外传播时的轮廓不变现象,从认知逻辑角度否定了同学们心中有关画波的过程就是波传播的过程的错误观念),以此类推得出振源振动若干个完整周期,则必有相应个波长距离上原本处于平衡位置上的质点被牵动,形成波向远处传播的形式。

至于一定时间内波传播距离的计算,可以由周期与波长的对应关系角度理解,也可以引入波速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反思课件所展示的波的理想模型,不难发现演示内容过于单一,缺乏真实性。这时可以让学生们联想身边的波的传播实例自己总结出有关波的对称性,以及水波的环形传播等性质。这些结论都可以由迁移的假想模型得到验证。

第二个问题是波传到距离波源某一点A时的该点的振动情况。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利用课件演示的内容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首先我们需要引入迁移学习情境后的假想模型。在距离波源任意远处有一质点A,当波源的振动刚刚传播到质点A时,A必定做受迫振动,那么它的振动方向就始终由它前面相邻质点的振动情况决定,且由假想模型可知(问题一已详细描述),波向外传播时已产生的波的波形不变,只是沿空间外移。以此类推得出的结论是,包括A点在内的凡是第一次振动的质点,它的首发振动方向必定和振源的初始振动方向相同。接下来A点的振动情况如何呢?让我们换个角度理解课件所表现的内容,由于课件中表现的只是固定空间内的质点随波的振动情况,并没有限制波源的具置,那么我们可以把可见波中最左侧的质点看作A点,相应将A的左侧某点(假想模型)看作波源。则当假想波源的振动传播到A点并且继续向前传播的时候,此时课件所表现的A球的振动情况就是第二题所涉及的情况。

四、结论

利用物理课件所展示的特殊学习情境中的模型,建构一般学习情境模型,不仅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推理解题能力的培养,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通过教师引导为主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原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筱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4-5.

[2]施良方.学习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42-443.

上一篇愿风裁尘

下一篇回忆的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