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学专业范例6篇

农业大学专业

农业大学专业范文1

动物科学专业。该专业在四川农业大学排名第一。动物科学更偏重对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研究方面则需要注意统筹布局;农学专业。该专业在四川农业大学排名第二。该专业培养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园林专业。该专业在四川农业大学排名第三。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园林植物繁育、养护管理与应用,城乡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园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动物医学专业。该专业在四川农业大学排名第四。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保障动物健康的综合性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农业大学专业范文2

水产养殖学:该专业是我校优势骨干专业、所属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鱼类及其它特种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养殖与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四年,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饲料加工与贮藏、饲料品质监测、鱼类养殖学、特种水生动物增养殖学、水生动物疾病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品加工与冷藏、集约化养殖技术、大水面增养殖学、观赏鱼类养殖等。

农业大学专业范文3

(云南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以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专业为例,论述了云南农业大学为适应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结合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优秀教学团队、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以实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质、自身特点的农学品牌专业,满足云南省农业产业对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模式;创新;品牌专业

中图分类号:G 6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60.05

收稿日期:2014.09.18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基金项目:农学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部级、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云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云教高〔2013〕106)。

作者简介:周平(1967—),男,云南永胜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

*通信作者:陈军文(1977—),男,苗族,湖南沅陵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3.html

Innovating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Building Brand of

Agronomy Specialty: A Case Study on Agronomy

Specialty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OU Ping, TANG Tianxiang, HAI Meirong, LIU Yating, CHEN Junwen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Abstract:In the present paper, as a case study on agronomy specialty of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targeting orient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novating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organization of excellent teaching group, optimizing process of talents training have been made b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o adap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plateau in context of th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These efforts are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talents training of agronomy specialty, to adv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to heavily build agronomy brand specialty with local, professional, and self characteristics, and to satisfy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industry of Yunnan province.

Keywords: high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de; innovation; brand specialty

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改造、丰富专业内涵提升专业整体水平,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专业获取国内外持续竞争力和求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的高等农业院校,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日益严峻的竞争中保持办学优势,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农学专业是云南农业大学传统优势特色专业,设置于1938年,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农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被列为云南农业大学校级重点专业,2001年被列为云南省省级重点专业,2010年被列为部级特色专业,2014年被列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加以建设,已经形成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作物遗传育种)培养体系,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农业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

一、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灵魂,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应结合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学校自身的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长期坚持利用云南省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民族多样性优势和毗邻东南亚诸国的区位优势,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水稻高产、小麦抗旱节水栽培、玉米坡耕地水土保持与高产栽培、薯类和甘蔗资源以及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已探索出相应的技术体系及理论,取得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作物研究方向和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着“开学养正、育四海英才;明理尚农、兴九州粮仓”的办学理念和“德才双馨、耕读至诚”优良教风和学风,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教学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农学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品牌专业建设依托3个省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学)、1个博士点(作物遗传育种)、5个硕士点(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用植物资源)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领域(作物、种业),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加强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不断拓展专业方向,立足云南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实际,充分发挥团队、科研、平台优势,利用部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部级特色专业、部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采取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培养既具有农作物高产栽培、良种培育及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实验技能,又能运用现代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理论知识指导现代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可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农业教育和农业行政管理,又能从事企业经营、市场营销以及农产品开发的高层次、创新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适应形势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与其他部分农业院校一样,普遍存在原有培养目标偏大的问题,希望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全能型农业科技人才,毕业后几乎能胜任所有与农业生产、农业科研相关的工作、贪大求全,忽视共性与个性的培养;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针对农学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2010年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定位,在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学生、一线教师对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最后完成2010版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农学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不仅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在注重基础理论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0版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及“(2+1)×2+(1+2)×2”的培养模式。“三平台”即素质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六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不断优化的课程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1)×2+(1+2)×2”的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的第一、二学期理论教学,第三学期实践教学;三、四年级的第一学期为理论教学,第二、三学期为实践教学。其中一年级第三学期为执行公共实践教学模块,二年级第三学期为课程实习、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年级第二、三学期为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试验。四年级第二、三学期为预就业实习、就业见习。实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形成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加强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10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表现在:一是培养目标转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加强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和农学专业课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三是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和选修课学分(专业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累计学分达51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8.3%,专业选修课增加3学分,另外新增了12个课外选修学分,并将两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因此,2010年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云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特别是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适应云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近三年农学专业不低于90%的就业率也从侧面说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取得了成功,但和现代农学专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继续调整和优化的必要。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桥头堡建设的重大任务,对云南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1]。其实质就是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打造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战略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3]。为此,云南农业大学为适应云南经济发展,培养适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满足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生产管理、农业行政管理、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等不同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农学专业技术人才,搭建校、企、研相结合的教育平台,构建了“2+1+1”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2+1+1”的教学模式(见图1),即学生2年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1年多元化专业教育模块(主干核心课程群和延伸课程群),包括农业生物技术课程群、作物学课程群、农业经营管理课程群和农业行政课程群模块;1年的毕业实习和预就业实习,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取向,按照科研院所实验、企业实训、预就业实习分流培养。

“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4个特点。

(1)突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将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不高、师资队伍不强的难题。

(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一方面,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形成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根据择业目标自主选择核心课程群和实习、实训方式,培养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多层次人才。

(3)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设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4)突出本、硕、博一体培养模式。加强和充实与学科硕士点发展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探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衔接,逐步实现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

三、围绕品牌专业建设,组建优秀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是打造品牌专业的基本保证,是促进品牌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农学专业教学团队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省级(2008年)、部级(2010年)教学团队基础上组建,团队成员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和高级实验师2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2人;具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5人,比例达75.8%,22人具有博士学位,占人员总数66.7%,6人具有硕士学位,占人员总数18.2%;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为84.8%。35岁及以下年龄教师有6人,占团队总人数的18.2%;36~45岁年龄教师有19人,占团队总人数的57.6%;46岁及以上年龄教师有8人,占团队总人数的24.2%。教学团队中有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二等奖获得者1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名,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名,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7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7名。

围绕农学品牌专业建设形成了省级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中青年教授、副教授为骨干,多学科相互融合,积极致力于不断教学改革,教学特色鲜明、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本科教学,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能掌握行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动态,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资源开发,促进专业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以质量树品牌,实现专业办学目标和教学团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品牌专在学校及行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四、突出能力培养,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一)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探索考核方式等全面加强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相结合,增加云南地方特色作物及最新科研成果、先进生产技术;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推广“教—学互动模式”教学法,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文献查阅、表达等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教学手段上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和网络课件的使用;在考试改革上探索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性考试与实践性考试相结合、撰写课程论文与基本知识考查相结合。

(二)创造优良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手段的重要形式,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有效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以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标准,以“云南省作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云南高校作物种质创新及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体系研发中心”和“云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为依托,重点建设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为提高动手能力和开展科学训练奠定基础,一方面保障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真正用于本科教学实验条件的改善[4],同时辅以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各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开出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全面开放,从而为学生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搭建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学生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四年不断线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艰苦创业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及科研综合素质。

(三)注重实践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农学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要经历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保证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经历,完善和稳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5]。强化农学、生物技术、食品、农业经济、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学科交叉,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设实践、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平台,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不高、师资团队不强的难题。为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2011年起新增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和云南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个校外实习基地,至此校外实习基地达到9个,另外还有1个校内实习农场和7个研究所。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不仅极大地改善学生实践教学条件,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水平,为农学专业的实习教学注入新的理念、并提高了实习教学质量。

(四)开设教授讲坛,开阔学生视野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本院专家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同时为学生修读课外学分创造机会,对学生开设了《教授讲坛》。讲坛内容主要有:代谢工程、高原甘蔗育种理论与实践、云南中药材种植发展与展望、薯类作物与人类生活、云南省玉米病害研究进展、全球杂交水稻研发概况、双孢蘑菇的研究与栽培、油菜生物技术与育种、岩白菜的研究进展等农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五、结束语

农学专业一直是云南农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在东南亚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云南农业大学在农学品牌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6],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品牌专业建设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要真正打造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一流品牌专业,实现品牌专业的带头、示范作用,还需在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性、培养方案创新性、科学性及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如何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专业特色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7]。

参考文献]

[1]曾小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问题探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6):17.21.

[2]樊兴伟,阮朴生.以特色农机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3(1):49, 51.

[3]张艳诚.发展特色农机化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S1):89.93.

[4]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5]唐正姣,王存文,吴元欣,等.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品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45.149.

农业大学专业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 SWOT分析

一、引言

最近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铜仁市思南县常青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知识入股”吸引大学毕业生扎根山区创业兴农,实现产业与人才联姻、知识与市场结合,得以快速发展壮大。不到两年时间,合作社资产总值由100多万元发展壮大到1000多万元,农户平均增收一万多。

据《2011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年度报告》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合有52.17万家,实有入社农户4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6.4%。虽然目前农民合作社面广量大,但是大部分仍停留在合伙型、契约型的“原生形态”,问题容易凸现:一方面是缺少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有些章程和制度几乎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技术力量薄弱,购销信息不畅。农民专业合作社期盼众多大学生扎根山乡,贡献才智,强社富村。

2011年农业部经管司、经管总站就大学生村官参与领办农民合作社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专业不对口、就业观念落后、农合相关知识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的重要因素。青海省农牧厅张云玲(2011)全程观察了大学生创办的青海省循化县昌源菊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到获得巨大利润这一过程,得出大学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腾飞的力量这一结论。本文将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进行深入研究。

二、大学生进入农合发展的SWOT分析

在SWOT分析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近年来, SWOT分析法逐渐融入到大学生职业规划中,一方面学生可以进行内部因素(SW)分析,通过挖掘自身的优缺点,实现全面准确的自我评价,明确职业动机;另一方面是外部因素(OT)分析,通过对企业和社会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有关职业的机会与威胁。本文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大学生自身的优势(W)、劣势(S)和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的机遇(O)、挑战(T)是切实可行的。

(一)优势(S)分析

1.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身是一个实现农民增收经济组织,而农民素质偏低。据资料显示,目前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有1亿人,在4.98 亿的农村从业人员中,大多是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5%左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薄弱,缺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素质技能较高,其市场意识、法律意识、科技意识、经营管理知识比较容易建立起来。这是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的重要优势。

2.信息捕捉准确、快捷

信息社会,谁能占有信息优势,谁就能在这个行业发挥优势。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还存在信息和市场脱节的问题,导致商品囤积,影响农民增收。大学生掌握多种信息捕捉技术,运用网络收集农产品信息、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产品期货经营等多种渠道突破农业经营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并且能准确解读融资、筹资、政府扶持政策,估计行业风险,优化赢利模式。

3.内部协商、外部公关能力较强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者往往呈现出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而非“团队格局”,在乡土社会的血缘、地缘基础之上形成了“熟人关系”,忽略集体利益,搭便车现象普遍。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凝聚力是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敢于打破农村“关系社会”,打破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以公谋私的现象,使其在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成为为民谋福谋利的组织。对外进行有效公关、商业往来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公关形象也是必要的。大学生对外树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良好的形象,促进与商家的合作。

(二)劣势(W)分析

大学生缺乏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的经验。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内部治理的机构安排并没有任何差异,都是全体成员(股东或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理(董)事会为决策机构,而日常的经营管理实行理(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但是在决策原则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与公司制度有着本质的不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人人平等,实行一人一票制,社员的利益诉求权利是人格权,而非资本权。目前大学生的实习、就业主要是事业单位或者公司,所以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还欠缺不少经验。

(三)机遇(O)分析

1.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

十提出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发展农村产业经济。近年来,“三农”政策给农村发展带来巨大的政策和经济扶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大量专业农民、农产品经纪人,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实行一村一大、科技兴农等,给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各地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政策逐渐加大力度,如上海市规定,担任“合作社助理”岗位的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内的工资、奖金、社会保障费由市、区两级政府承担,平均每人月收入1800元。浙江省对到合作社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每人每年补助0.5-1万元(连续补助三年),宁波市每人每年补助1-3万元。可见,大学生进入农合是顺应党的方针政策,必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体系日趋完善

2007年,国家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随着农合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一系列配套法规、政策,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等已逐步实施。从注册到利益分配,都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体系。随着城乡一体化,农村公共设施也逐渐完善,薪酬水平逐渐与城市靠拢,大学生可以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合作社利益分配人之一。由此可知,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日趋完善,为大学生进入其中就业提供了制度和环境保障。

3.农村创业条件优越

高校扩招以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不得不从就业转向创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有三大优势。一是政策优势。政府对大学生领创办的合作社给与项目扶持,如浙江省提出,对到合作社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各级农业、林业、渔业等有关部门优先安排现代农业扶持项目。二是产业优势。第二、三产业逐渐饱和,创业难度大,第一产业创业,尤其是农产品,有巨大潜力。三是成本收益优势。农村以合作社创业,投入资金相对较少,如果经营得当收益较高,资金回收周期短。

(四)挑战(T)分析

1.社会传统择业、就业价值观的局限

传统的择业、就业价值观限制着大学生到农村发展。目前的高校就业调查显示,80.8%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选择在城市就业,15.2%选择在县镇就业,仅有4%去农村就业。不愿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大多数都受城乡就业的二元差观念的限制。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将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打破传统择业、就业价值观,走进农村,是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的挑战。

2.农村工作环境艰苦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主要在农村,目前农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匮乏。交通还不是四通八达,难以建立农产品运输网络,农村信息化建设缓慢,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开展。能不能经得住城市的诱惑,能不能在农村埋头苦干,是对大学生的重大考验。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引导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到农村发展是大势所趋。逐步打通大学生到农村发展的路,这需要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三、引导大学生到农民合作社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个人层面

1.转变择业观、就业观

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的核心要素是担当精神,就是大学毕业后不挑肥拣瘦,甘当下手,敢做下手,这才是正确的创业、就业观念。大学生应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切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敢于从农村做起,从基层做起。越是农村,越是基层,越有广阔的舞台。在服务“三农”工作中锻炼才干,闯出一片新天地。

2.参加培训,大胆实践,积累人力资本

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加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了解,缺少在合作社的工作经验,因此要积极参加农协组织的培训,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的基本原则,大胆实践,将所学知识因地制宜地运用于合作社,积累自身人力资本,提高自身能力。

(二)高校层面

1.高校应端正就业指导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校在指导学生就业时,不是哪里赚钱快就指导学生往哪里就业,应以哪里需要人才就往哪里就业为宗旨,紧扣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积极指导学生到农村就业,加入农村经济建设的队伍。

2.指导学生合理预期就业期望值

当代大学生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就业时常常抱着“非国企、事业单位、公司不去,非一线城市不去”的心态,造成大学生就业严重的预期落差。高校应指导大学生在分析社会就业形势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对职业有合理预期。高校应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鼓励学生从基层做起,到农村去创造一片天地。

3.高校应大力宣传大学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的先进事迹

高校大力宣传已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的大学生的成功案例,通过榜样效应,让大学生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加大在校大学生对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的信心,带动更多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

(三) 政府层面

1.大力强化资金扶持

政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的资金扶持。对到合作社就业的大学生进行资金补助,解决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建议为大学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创业设置专门的金融产品,降低资金筹集门槛;为大学生到合作社就业创业购买服务性金融保险,降低就业与创业的风险。

2.健全激励机制

一方面是物质激励。健全对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的大学生的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体系,创立专项基金,择优奖励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的大学生,对三年考核均为优秀的大学生再择优进入村官行列甚至乡镇公务员。在考研或考公务员时,均可享受政策加分和优先录取。另一方面是精神激励。表彰优秀合作社工作者,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光发热。

3.优化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协调税收、国土、民政等部门,对大学生领办、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给予实际优惠。在注册登记、项目安排、资金补贴、融资集资方面都享有具体的优惠政策。其次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完善农村交通、网络、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较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农业部经管司、经管总站调研组.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参与合作社事业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1(08).

[2]张云玲.大学生――合作社腾飞新力量[J].农村经营管理,2011(07).

[3]刘益平,黄永明,周立华,肖青松,周春初.将合作社建成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J].农村经营管理,2012(07).

[4]田朝晖.农校毕业生从事农产品经纪人职业的SWOT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7).

农业大学专业范文5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之一,是一所以农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优势和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教、法、艺等9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学校现设有动物科学学院等21个院(部),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现有在校学生3.5万余人,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183人。建校60年来,共培养了各类人才10万余人,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在自治区农、牧、林、水、草、乳、沙等行业中,多已成为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

2002年和2008年,学校两次接受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都获得“优秀”。学校是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学校现有78个本科专业,拥有5门精品课程,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7个特色专业,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首批教育部、农业部批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学团队。现有78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0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门自治区级优质精品课程,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6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获教学成果奖8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59项。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3个国家林业总局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重点一级学科、22个自治区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种专业学位授权点。学位授权点涉及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进入“十二五”以来,学校新上国家973、863、科技支撑、国际科技合作以及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和课题105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重点项目3项;新上项目总经费5.1亿元,其中国家有关部委计划项目经费数占到了近70%。

学校立项资助了30个校级科技创新(培育)团队,其中有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支持计划、3个团队入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8个团队入选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学校已建成1个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3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和人文社科基地。2010年学校被科技部批准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3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新农村研究院”列入第二批国家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2015年“绿色畜产品加工协同创新培育中心”获得自治区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

现有教职工2687人,其中专任教师155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3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07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39人、硕士生导师467人。学校现有特聘院士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7人,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7人,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人,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人,自治区“333人才工程”首席专家3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员17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51人、草原英才团队16个,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7人。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1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

学校由呼和浩特校区、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和海流图科技园区3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5万亩,其中教学科研用地1万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08.9万平方米,标准田径场(馆)4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7.2亿元。

二、学院介绍

材料与艺术设计学院

材料与艺术设计学院设木材科学与工程、环境设计、家具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美术、服装设计、视觉传达7个教研室。有林业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农业剩余物材料科学与技术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材料加工工程、设计学4个科学学位硕士点, 林业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林业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风景园林等本科专业。其中木材科学与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品牌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内蒙古沙生灌木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沙生灌木纤维化和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工艺美术研究基地、内蒙古森林文化研究与示范基地设置在本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77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21人;获博士学位教师23人,在读博士教师2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7人。学院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项目等近20项科研项目。

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384人,硕士、博士研究生67人,在职专业硕士研究生7人。

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最早的一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坐落于包头市土右旗境内,北靠九峰山,东临百年名胜美岱召旅游区,南傍土默川平原黄河灌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现有园艺园林技术系、畜牧兽医技术系、食品工程技术系、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技术系、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系、艺术设计系、车辆工程技术系、旅游管理系、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共11个教学单位,本专科招生专业54个(本科18个,专科36个),教职工484人,专任教师314人,在校生6871人,其中本科生3568人,专科生3303人。

学院是科技部、等部委联合命名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的全区“文明单位标兵”。获得了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维护稳定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2013年,学院被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建院以来,培养了万余名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全国23个省市区。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为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招生专业及人数

专业名称

学制

(年)

培养

层次

学费

(元/人年)

生源

类型

招生学院

设计学类(含家具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

本科

6000

普高生

材料与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

本科

7000

中职生

职业技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7000

中职生

职业技术学院

产品设计

本科

7000

中职生

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设计与制作

专科

7000

普高生

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7000

普高生

职业技术学院

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

专科

7000

普高生

职业技术学院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专科

7000

普高生

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美工类)

专科

7000

中职生

职业技术学院

注:最终招生人数,学费标准以内蒙古自治区招生考试专刊及各省公布计划为准

四、报名及考试、考试科目、时间和地点及成绩公布及使用

1、自治区美术类、美工设计类考生均按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实施办法》执行。

2、其它省(市)考生按所在省(市)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五、 录取规则

1、参加自治区美术类、美工设计类专业课考试且成绩合格,方可报考我校美术类和美工设计类专业。

2、自治区外的考生须参加所在省(市)招办统一组织的美术类专业考试,且达到本科合格线,方可报考我校美术类专业。

3、政审和体检合格且填报我校的美术类、美工设计类考生,我校采取专业志愿清的原则录取,具体录取办法详见《2016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招生章程》。

六、其他事宜

1、新生入学后进行全面复查,发现政审、体检、考试不符合招生简章要求或其中有作弊行为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2、学校设有咨询电话及监督电话。考生有不详之处,可与我校相关部门联系。

3、招生咨询电话:材料与艺术设计学院:0471-4309211

职业技术学院:0472-8886031

校招办:0471-4311359、4300730

监督电话:0471-4309278

内蒙古农业大学网址:imau.edu.cn

内蒙古农业大学招生网:zhaosheng.imau.edu.cn

农业大学专业范文6

关键词:林学;品牌专业建设;办学思路中国

本科品牌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等学校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相对于非品牌专业,品牌专业建设的要求更高,建设的难度更大,也更要强调市场的适应性。品牌专业建设要求做到“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特色鲜明”。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始建于1974年,是山西省唯一的培养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本科专业。经过几代林学人的共同努力,林学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断充实,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该专业被评为山西省普通高校本科品牌专业。本文结合该专业建设的实践,就品牌专业的建设进行了一些理性探索和总结。

一、明确专业建设目标

专业建设目标是否明确、定位是否准确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本科专业的定位要坚持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坚持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符合本校校情相结合的原则,且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层次提出的新要求,山西农业大学在专业建设的实践中,逐步确定了林学专业的目标定位、学科定位、层次和规模定位以及服务面向的定位。

(一)专业目标的定位

林学专业要以黄土高原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利用为核心,坚持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森林保护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等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在考研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等可比的教学质量指标方面,在全国同类学院中力争一流水平,从而把林学专业建设成为山西林业建设事业的“智力库”、“人才库”、“智囊团”和“参谋部”,为山西和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科技进步做出较大贡献。

(二)学科的定位

针对山西的省情和本专业的现状,林学专业要把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学科;要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重点科研项目为平台,实现学科的提升、改造和融合;并在已有专著、教材、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标志性研究成果和高水平论文。

(三)办学层次和规模的定位

林学专业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适当发展成人函授教育和专业硕士教育。林学专业的本科招生规模稳定在每年70~80人,林学一级学科各硕士点的研究生招生规模稳定在每年40~50人。

(四)服务面向的定位

林学专业要为促进山西省和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合理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林业建设人才,提供林业科技支撑。

二、理清办学思路

依据山西农业大学“全方位开放、特色化办学、内涵式发展”的办学思想,林学专业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本科教育办学理念,结合林学院的优势和实际,明确了自己的办学思路,即突出主体,强化基础;优化结构,稳定规模;完善基地,注重实践;创新教育,保证质量。

(一)突出主体,强化基础

在林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中,树立新的学生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在强调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重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正视未来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信每一个德、智、体、情、能全面协调发展的学生都能在未来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着眼于使学生建立起开放的、宽阔的、牢固扎实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充分认识到培养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转变传统的知识技能教育观,树立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观,突出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并通过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加以落实。

(二)优化结构,稳定规模

在林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中,充分认识本科教育的系统性,不断调整和完善师资结构、学科结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意学缘结构的多元化和开放型人才的引进;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抢占制高点;在课程设置方面,提高应用性、实践性、研究性课程和外语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在教学内容方面,协调基础知识与探索性知识的关系,注重国际性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专业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确定适度的专业规模,进而明确师资、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的适度规模,以避免急功近利心态,保证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转贴于中国

(三)完善基地,注重实践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0多年来,林学院在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的实际,积极建设和努力拓展了校外教学基地。目前,林学专业有校内实习基地2个(实验苗圃和大型温室),校外实习基地4个(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历山自然保护区、山西省林业厅实验苗圃)。其中,庞泉沟部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林学专业稳定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已达25年。另外,林学专业还在太谷苗圃、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太行山森林经营局等单位的林场、苗圃设有毕业实习点。2002年山西省林业厅投入80万元用于校内实验苗圃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了实验实习基础设施,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林学专业教学实习的需要。中国

林学院还进一步探索了林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发挥实践教学开放性、探索性、主动性强的优势,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生锻炼意志、塑造品格、激发潜能搭建平台。

(四)创新教育,保证质量

在林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中,通过促进校院两级领导和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观念的开放和创新,带动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创新,保证了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校院两级领导和教师转变了办学的质量观念,形成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办学第一要务的观念;认识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树立了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更 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教学科研水平高、治学严谨、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根本所在。林学院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制定了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例如,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外出深造学习;加强沟通,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在感情上与教师拉近距离。

目前,林学专业师资队伍稳定,学历层次高,梯队结构合理,特别是建立起了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的专业骨干力量,整个师资队伍充满活力。林学专业现有教师28人,实验教学人员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高级实验师2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博士后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在读博士6人;其中,45岁以下的4名教授均具有博士学位,40岁以下的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林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良好,最高学历在外校取得的教师有14人,占50%。同时,承担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100%符合岗位资格要求,教授、副教授全部为本科生授课。稳定的师资队伍、合理的师资结构是林学专业优化办学思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稳定专业规模的基础。

转贴于中国

四、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在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处于中心的地位。”近年来,林学院不断调整并明确了办学思想,把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切实落实教学工作在学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在教学管理方面,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以教学为中心党政工团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党政领导经常深入第一线指导、检查教学工作。此外,在教师的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中实行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中国

一是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是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全部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

三是经常组织教师深入林业生产第一线,了解林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以及林业行业取得的成就,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四是定期聘请国内外专家为本科生开设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是在保证正常教学经费供给的基础上,积极通过社会渠道筹措经费,加强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以保证教学效果;

六是促进科研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七是通过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注重科学研究,提升学术水平

科研学术活动对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林学专业的教师针对黄土高原和干旱石质山地的实际,在山地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生态脆弱区森林营造理论和技术、太行山干旱石质山地抗旱造林技术、树木开花与结实及种子催芽控制技术、种苗的定向培育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林学专业早期带头人高守惠教授,作为“包兰线沙坡头堤段铁路治沙防护林体系的建立”的主要研究者,于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常培英教授多年研制的“用于提高根系活力和干旱阳坡造林效果的植物保活助长剂一根宝”被国家五部委评为部级新产品,于199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4等奖,并已连续15年向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推广。

近年来,林学专业的教师连续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课题6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2项,以及多项省部级自然基金和科技攻关课题、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目前,林业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其他部级课题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近2年已有5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林学专业的教师还主编和参编专著6部,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12部及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7部;在部级高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篇,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

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林学专业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突出特点。这些成果为林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林学院多年来高度重视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制定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促进教学、将科研成果尽快纳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工作思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如从2001年开始每年拿出一定的科研奖励经费资助教师编写全国统编教材,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通过科研活动,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了大量的科研内容和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理论体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郭晋平教授将国家基金资助课题的科研成果融入其主编、副主编和参编的全国统编教材中,并及时在课堂教学中讲授;姚延涛、韩桂彪、刘贤谦等教授在教学中也以自己的科研工作为典型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

(3)通过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使林学专业获得了大量的经费支持,从而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也使学生得到了更多地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机会。

六、彰显办学特色,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学校的特色是办学历史过程中的积淀,是学校传统与风格的传承,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其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明显。林学专业积累了30余年的教学经验,重视基础教育,强调实践教学过程,重视实验课、实习课和课程综合实习,规范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形成了以“221实践教学模式”(2个基础,2个关键,1项成果)为主体的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实验课和校内实习课这2个基础,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抓住课程设计和林区综合实习这2个关键,强化课程内和相关课程间知识点的联系,促进各知识点向综合性知识结构转化,促进学生的知识向综合能力转化;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这既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化和综合化,也是对学生解决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和生产问题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训练。此外,再辅以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社团活动等,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活的探索工具、转化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当代林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未来林业和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魄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林学专业要树立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观,重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使学生建立起开放的、宽阔的、牢固扎实的知识结构,培养其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要根据林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对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通过实用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发挥实践教学开放性、探索性、主动性强的优势,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生锻炼意志、塑造品格、激发潜能搭建一个好的平台,以保证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等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建设林学品牌专业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摸索和总结出一些经验。品牌专业的建设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要根据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确定专业的定位和建设目标。品牌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地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办学思路,优化教师队伍,强化师生的能力培养,注重科学研究。其中,专业特色鲜明是进行品牌专业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林学品牌专业的建设也促进了林学学科的发展。现在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的森林培育学科已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并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另外,还取得了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当然,林学品牌专业的建设也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以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把专业建设继续推向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