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大全范例6篇

楹联大全范文1

一、坚持着眼长远,楹联教育传承国粹

一是理念到位。楹联教育延续历史,弘扬国粹,传承文明,是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心田、把民族精神注融于学生血脉的系统工程,是为学生夯基固本、树魂立根的智慧工程,是关系到千秋万代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工程。二是组织到位。学校以校委会为核心组成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有文化底蕴的联教领导组,从人力、智力、物力、财力诸方面大力支持,为学校楹联教育扎实、深入、持续地开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和组织保障。三是目标到位。学校借鉴全国楹联基地的先进经验,制定了切实可行、符合学校实际的《培养楹联兴趣,传承祖国文化》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楹联教育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活动方式和奋斗目标,使学校楹联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二、坚持文化育人,楹联教育浸润校园

该校以“营造楹联的海洋”为主题,精心设计了楹联校园文化,做到了“两注重。两突出”。一是注重环境熏陶,突出楹联特色。走进校园,校门口悬挂的标志性楹联“不为金杯遮望眼,敢教伟业耀中华”,激励师生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校园内悬挂“早立强国志,常怀济世心”“壮志关天下,丹心报祖国”等40余副爱国主义名联;各楼道悬挂“五伦亲为首,百善孝为先”“爱众心常惬,亲仁品自高”等百副根据《弟子规》内容创作的楹联。各处室、班级都有雅称,对门的雅称又皆成对联。如办公室和政教处的雅称分别为:聚力、凝心。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办公室雅称分别是:时雨、春泥。极富个陛和独具特色的楹联文化氛围,使全体师生每天置身于楹联的海洋,醉染古典楹联文化的艺术精华。二是注重阵地建设,突出双重引领。开辟了集练字与创作楹联为一体的教师练功台,老师每周编写一副四字楹联,规范地书写在练功台上,对全校同学起到了学习楹联和规范书写双重示范与引导作用;开辟了每周一期的“联海拾贝”专栏,主要刊登丰富的楹联知识、生动的楹联故事和趣对妙联,激发了师生学习、欣赏、创作楹联的浓厚兴趣。

三、坚持师资提升,楹联教育焕发活力

不断提升联教队伍师资水平,建设一支爱楹联、懂楹联、通楹联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开展楹联教育的基本保障。该校做到了“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培训提高。学校编印了《联友》杂志、《楹联基础知识讲稿》,印发了中楹会叶子彤《联律通则》辅导材料、《联律通则》问答100题,购买了《联律通则导读》《声律启蒙》《楹联故事300篇》等七种书籍资料,给全体教师学习提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同时,学校充分挖掘楹联知识方面的人才资源,由校长和多名语文教师对全校老师进行了多次专题培训,并进行了严格的闭卷考试,使教师对联律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校又邀请山西师范大学教授柴建国,运城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廉宗颇,县楹联学会薛胜保、黄江贵、周长胜等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次楹联专题讲座;邀请“银杏杯”首届全国楹联公开课一等奖、二等奖得主关玲芳、杨彩凤莅临学校,奉献楹联示范课,教师们的楹联知识与教学水平迅速提升。二是强化交流展示。学校通过开展楹联听讲评课、楹联课赛讲、“怎样上好楹联课”教师论坛等活动,确定了“听、赏、诵、悟”和“故事串引”“联例授知”“课件激趣”等愉快教学法;确定了“一目标五环节”教学模式,即:一个楹联知识目标,一般要通过发现、印证、巩固、深化、引用五个教学环节来完成,促使教师们互相交流,加强合作,反复探究,不断实践,共同提高。三是强化典型带动。学校在每个年级语文组树立一至两名骨干教师,作为楹联教学典型,间周给全体语文教师上一节观摩课或示范课。在他们的带动下,语文教师很快掌握了楹联教学的多种课型、多种模式、多种方法,全体语文教师的楹联课都能上得各具特色,情趣盎然。全校涌现出了5名全国优秀楹联教师;在全国楹联课堂教学大赛中,该校两名参赛教师全部获奖;在全县“课改杯”征联竞赛中,该校4名领导和24名语文教师参赛,全部获奖。

四、坚持校本开发,楹联教育唱响课堂

校本课程是楹联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是楹联教育的第一阵地。在具体实践中,该校做到了“两个结合”“两个创新”。两个结合,一是知识性与阶段性、趣味性相结合。学校结合《声律启蒙》、中楹会《楹联》教材和《联律通则》知识,充分利用各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将《联律通则》规定的六条基本规则科学分解为6册96课时,根据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编写成了校本楹联教材,供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和使用,为学校楹联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教材保障。同时,教材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并插入了60个盎然有趣的楹联故事,使教材既有了知识性,又充满了童趣性。二是注重积累与思维开发相结合。校本楹联教材专门编写了“积累”内容,将对韵歌260组、经典春联、惜时笃学联、修身励志联、写景状物联、《弟子规》联400余副列入其中,让学生在楹联课上大量的诵对歌、背经典、记名句,开阔思路,提升素养,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两个创新,一是把联教和德育融为一体。该校创编了40余副爱国主义楹联悬挂于校园,让学生口吟目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把《弟子规》内容编写成100副楹联纳入楹联教材,让学生背诵积累,培养学生的孝心、爱心、仁心,规范学生的行为,使联教和德育水融,浑然一体。二是让联教与美育、体育珠联璧合。为了让学生喜欢楹联,乐学楹联,学校和县楹联学会把《联律通则》规定的六条基本规则、作联三忌、楹联发展简史创造性地编成《联律三字歌》,又把《联律三字歌》创编成一百多个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动作,请专家作曲,配上悠扬婉转、典雅优美的音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联律操”。全体师生每天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反复听、反复练、反复熟悉联律规则,反复领悟联律知识,既受到文化和音乐的熏陶,又锻炼了身体,使楹联教育同艺术教育、阳光体育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五、坚持诗联合一,楹联教育奠基人生

该校坚持“给每个孩子一辈子受益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根据小学生思想单纯、思维活跃、记忆力强等认知特点,精心选择极富禅意、极富哲理、对学生一生发展都极富启迪的名诗佳联,编印了《一周一诗一联》读本,扎实开展了“一周一诗一联”实验。具体做法是:每次的周末要把下周要背的一首诗和一副联安排给学生,让学生双休日背会;新的一周每节课的课前课后都要背诵上周末布置的“一诗一联”。这样,“一诗一联”学生至少每天背6遍,每周30遍,每学年按40周计算,小学6年便可积累300余首古诗、300余副对联,给学生学习和创作楹联乃至一生的发展奠定了丰厚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诵诗育人与背联育人的双重效果。2007年9月,中国楹联学会来校考察验收时,中国楹联学会孟会长依据学校处在唐代鼓楼、乐楼、钟楼三楼脚下的特点,即兴吟出“校在三楼下”让小学生当场作对。不到3分钟,小学生便对出了“花开九月间”“名扬万世间”“花香四季中”等十几副下联。孟老对学生敏捷的才思、巧妙的对句赞叹不已,并挥毫题赠墨宝“绛州联花红”。

楹联大全范文2

关键词:楹联文化 特色建设 科学发展观

我校在“做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着力打造品牌特色学校。学校自2009年确立了以“楹联文化育人”为学校办学特色以来,通过近三年的创建,在师资队伍建设、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基地创建、文化育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年来,我校有近百位学生200首楹联作品在部级刊物《对联・民间故事》上发表;我校裴尧甫教师受邀作为《对联・民间故事》“联海新舟”栏目的特约辅导员;2008年我校被评为“全国楹联教育先进学校”;2010年,我校被评为“宿迁市楹联教育基地”。如今,我们朝着省级楹联教育基地的新目标勇于攀登,用科学发展的新思维去重新审视我校这一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并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性思考。

一、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楹联文化育人”特色建设

1.科学定位。“特色”的本意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而学校的特色创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审视都应该是培养新一代的新型人才而服务的。把“楹联文化育人”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绝不是简单的复古教育,而是一种善于科学地借用古典文化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探索出一种为教育服务的教育实践形式;是学校法定课程的补充和强化,是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拓展,正确把握特色创建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控制实施的力度,做到“锦上添花”,不是“忙中添乱”,其本质是一种服务,其服务的核心就是“育人”,要义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根本方法是“古今贯通,文化育人”,最终目标是引领学校特色走向文化、走向常态、走向课程,使特色建设成为一种学校文化,成为全效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2.正确理解。楹联:《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句,也称对联。楹联作为中国的国粹,因其具有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容、铿锵的节奏和优美的文采,历来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它在培养人们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方面,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可以说,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正确认识楹联文化内涵是开展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楹联文化建设有着深度认同和准确理解,才有可能将楹联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文化建设、内涵发展、品质提升的整体框架之中,加以自觉构建;反之,如果对学校特色创建出现偏差,就有可能将特色视作附着于学校教育之外,用来装点门面的饰品。

3.循序渐进。特色学校的形成非一朝之功,它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实践、思考、提炼、秉持的过程。我们朱湖中学自确立以“楹联文化育人”为特色建设以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成长潜能的育人实践,实现了2006年的楹联兴趣小组到2009年的楹联特色学校的转变。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要从真正意义上把它转化为一种素质育人的资源与品牌,成为特色学校的核心支撑,我们必须要以发展学生为第一要义,从根本上去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精神及文化素养。在继承中拓展延伸,用循序渐进的科学思想去推动这一特色的发展:一是从局限于“楹联文化”这种点状思维式的研究转向与课改紧密联系的“楹联文化与多课程结合”的系统思维方式的研究;二是以“楹联文化育人”的科学思想来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教育教学、师资建设、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的育人与管理,带动办学效果的整体提升和内涵的提升;三是从原先的“试探性的实践与思考”走向在“科学、探索”的基础上植入并发展与现代化等元素相结合的研究型的实践与思考。

二、用可持续发展思维推进“楹联文化育人”的特色创建

创建实践告诉我们:特色创建的成功首先在于目标定位要明确;特色创建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务实真干,井然有序。因此,我们在过程研究中用可持续发展的观来推进特色创建,具体的过程操作方案是:

1.坚持一个中心。经过校领导班子的反复研究及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我校创建的“楹联文化育人”特色符合校情、符合课改新思想,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鲜活生命力和比较坚实的研究基础。在特色文化发展上,我们应该坚持以“楹联文化育人”这个中心不动摇,致力于以此为素质教育载体的特色文化建设。

2.紧扣两个基本点。为了使学校特色创建向纵深推进的环境和条件日臻成熟,我们牢牢地把握教师培训和学生活动这两个基本点。首先是健全特色建设的组织体系,校长任组长,负责创建过程中的开发、规划、论评估、支持及硬件文化建设的经费审批等。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特色创建的各项活动及课程安排;其次是基于楹联文化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一支教育教学方面出类拔萃的教师队伍。我们依仗着一流的文科教师队伍的同时,秉承“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管理理念,从本校教师队伍中再次发现并挖掘培养一批在楹联文化方面有特长、在育人方面注重研究的队伍,最终的目标是组建一支师德高尚、富有朝气、业务精湛,而又乐于奉献的特色教师队伍。第三是凸现学生是楹联文化教育的主体,是楹联文化教育的主要受益者,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楹联文化教育活动中培养起欣赏美、鉴赏美、创建美的能力与素养。

3.精抓两个层面。在学校层面上我们主要抓:(1)特色育人环境的建设。建设以楹联文化为内容,以板报、橱窗、文化墙、长廊、班级等为载体的学校特色文化,以此拉大楹联文化的张力。(2)进一步加强楹联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目前,我校已经完成了校本教材的前期开发,从使用情况来看,教材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为了巩固我校校本教材建设的成果,使其更完善,更贴近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3)设立每班每周一节的楹联文化课,排入课表,加强督查并定期开展公开研讨课,对楹联文化课进行常态管理。(4)强化楹联文化特色课题的研究。自把楹联文化育人作为我校特色创建目标的科学定位后,我校便申请了以楹联文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课题报告,该课题得到了市县两级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并获批准立项研究,一年多来,该课题从规划、实施、反思、改进等全过程推动楹联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提升了育人价值的魅力。(5)开展楹联教师赛课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促进楹联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班级层面上主要抓:(1)要求班主任和楹联文化课教师共同建设班级的楹联文化特色。如:班训、班级口号、板报等的氛围建设。(2)开展“特色班级”争创活动。通过知识竞赛形式考察学生对楹联文化知识的掌握,要求班级学员能够在班主任及楹联文化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以楹联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资料收集。(3)有效引导楹联文化特色的综合性的建设。在兴趣小组层面上主要抓楹联文化教育与语文、政治、历史、等各类综合活动的整合。总之,清晰的目标和任务分解保证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

4.实施四大策略。特色学校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策略的运用。“可行性强、效果突出”是我们实施四大推进策略的标准。(1)课题引领。由本人主持研究,全体楹联文化课教师参与研究的课题正在研究之中。(2)课程整合。以“楹联文化课”为主线,各类课程为载体,进行各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凸现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地位。(3)基地建设。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于2010年4月被宿迁市文联评为首家“宿迁市楹联教育基地”,我校将在固化已有的基地建设的同时确保楹联活动的有效开展。(4)成果展示。我们将利用多种形式和各种载体分阶段、分层次、分内容进行楹联文化特色教育成果展示。

楹联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科学的视角审视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朝着更高的目标去攀登。我相信,徐洪河畔的这朵莲花会香满校园内外。

参考文献:

[1] 谷向阳主编.中国楹联大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楹联大全范文3

关键词:楹联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63-01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楹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开展楹联教学,对学生增强语言文字素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大有裨益。在课堂教学中,以楹联为抓手,借联学文,效果甚好。正所谓:好风凭借力,联雨润新苗。

1 借联识诗增底蕴

楹联是典型的“微文学”,这种精致化是长期孕育的结果,一如花果山上的那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知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在这个过程中,骈文和诗歌为楹联的孕育提供了温润丰厚的土壤,格律诗的出现和成熟无疑使楹联走向了“规范化”。因此,楹联和诗歌尤其是格律诗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抓住这一特点,在诗歌教学中常常引导学生以联识诗,可以做到“借力打力”。

1.1借助平仄知缓急

正确把握缓急,是诗歌诵读不可缺少的环节。“诗与骈文是有平仄的,平声缓,仄声急”。[1]讲究平仄是楹联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楹联学习中,学生对平仄已经是了然于心。利用这一点,几经引导和示范,学生对诗歌诵读缓急规律便有了很好的体验和把握。

1.2借助对仗识律诗

楹联,又称对子,从修辞的角度讲楹联必须使用对仗(对偶)的修辞方法。楹联对仗的使用是有讲究的,如要求“词性对品”“结构对应”“平仄对立”等。这些要求和律诗有很多相同之处,或者说这些特点和要求本源自诗歌。律诗是八句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2]在教学律诗时,利用学生在楹联中学得的对仗知识来引导学生认识和解读相关内容,可以另辟蹊径。

1.3同根比对寻规律

楹联和古典诗词本是同根,楹联惯有的语法特点通常也是诗词的“天性”。如“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孙星衍书斋联),是不完全句;“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徐特立联),是语序变换句。这样的情况在诗词中更是常见,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不完全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语序变换句。这样的比对,对学生把握诗词的特点,理解诗词,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都是大有裨益的。

2 一联引解一课文

通过创作课本联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不仅能够提供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失为课文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2.1一副佳联为切点

用楹联来导入课文,可将学生带入情境,快速切入课文。如在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不要一开头就分析内容。教师可直接投影一副课本联:一宵听苦雨,千载戍轮台。要求学生找出诗联之间字面上的对应关系,再要求学生结合原诗思考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第一个要求比较浅易,侧重于对诗的整体把握,使诗联产生联系、摩擦,为解答第二个问题作铺垫。第二个要求学生必须带着两个“问题点”回切原诗,在诗联的碰撞中深入思考。

2.2一副佳联为落点

用楹联来总结全文,可让学生深入领会主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不妨在学习结束前,让学生补全一副“残缺”的课本联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身矮 行使命, 枳涩 。这种填空式的提问富有刺激性,学生总觉得某些可感却又不可及的词语在他们的脑中跳来跳去,为此他们反复阅读课文,冥思苦想,试图逼出并抓住这些词语。对于上联学生很快就能想到“言锋”“志坚”“志高”“智高”等答案,教师让学生一一阐明原因,并予以评价。下联前两个空,学生根据对联对仗的特点,立刻会由“枳涩”想到“橘甜”,后三个空,只要联系课文内容,适当点拨,最多组织讨论一下,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样一副完整的楹联就出现了:身矮志高行使命,橘甜枳涩捍尊严。随着这副楹联的完整,文本中晏子的形象也就跃然眼前,爱国主题也就显得格外鲜明。

3 遣词造句助写作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内容。肚里没货,言之无物,泛泛而谈,词不达意都是青少年写作的通病。楹联创作最讲究锤炼字句。每一副好的楹联作品无不是字字玑珠,无不包含着优中选优,锦上添花的神来之笔。阅读这些楹联,能让学生学习选词造句的能力,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创作这些楹联,更能让学生丰富语言,提高表达能力,达到语言流畅且有文采的佳境。长期坚持,学生的语感增强了,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提高了,语句变得工整了,内容也就丰富了。写作灵感一触即发,下笔千言,洋洋洒洒,信手拈来,顺乎自然。笔者通过对比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实验发现,经过一年的训练,楹联兴趣班的学生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构思立意的水平都力大大超过另一个班级的学生,一人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写作能力呈现不同水平。由此可见,楹联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4 趣玩“应对”思维通

对对子是古代学子的开蒙课。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提到当时私塾里的教学内容之一,是“晚上对课”。张志公先生说:“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词汇、语法训练,同时也包涵着修辞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国学大师陈寅恪也曾经说过,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条检测功能:(1)“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2)“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

(3)“对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4)“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对对子分出句和对句,出句通常是以五言或七言形式出现。对对子可以是出上联求下联,也可以是出下联求上联。形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对出佳联并非易事。在“应对”前,学生要正确理解和“拆解”出对,拟对时,还得综合考虑词性、句法结构、平仄、修辞和主题等问题。对对子不仅要遵守联律要求,而且要做到言简义丰,和出句珠联璧合。“应对”是一项复杂的语文思维活动,也是一次富有挑战性的语文实践,颇有趣味,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的“应对”训练,学生在选词、炼字、修辞方法使用和句法灵活安排等方面会大有进步,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言逐步丰富,思维不断升级,语文素养也终将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楹联大全范文4

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真实性格的体现,是这个民族骨子里汩汩流淌的血液。同样,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进程中稳定的驱动力,它能培养一种理念,传承一种精神;它时时刻刻在感染人,熏陶人。所以说,学校特色文化是一种特有的品质,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

临沂双月湖小学历经几十年的沉淀、总结和提升,已逐渐形成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的颇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并以此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其中,楹联书法教育的影响最大。

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联语,又称对子、对联、楹贴,以上下两联相对而得出。字数相等,对仗严谨,音韵协调,意境完美,读之畅达,而观赏楹联书法作品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法是书写中国文字的方法,它具有审美性和观赏性。楹联与书法共同根植于华夏沃土,成为举世无双的传统艺术。楹联依书法而传承,书法借楹联而远播,二者肝胆相照,相依而生,又各得其所,自立门庭。若二者融为一体,联墨合璧,便成为一种独特的综合性艺术―楹联书法艺术。楹联书法艺术又称联墨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楹联书法教育是着眼未来,功在当代的文化教育工程,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根基的中国人”,我校积极开拓传统文化教育渠道,响应楹联家学会关于“开展对联教育,普及对联知识,确保新世纪楹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楹联进校园”的号召,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楹联书法教育活动。

首先,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于2012年创建了楹联文化广场,广场精心遴选了古今名联近百副,内容则励志劝学,寄意抒怀,赠答劝勉,写景状物,诙谐益智……搜罗甚广。设立了楹联文化展室,展室设有对联的起源与发展史、古今名联、对联故事等版面,还收集了部分师生的优秀对联书法作品,供师生参观学习。

其次,学校利用楹联书法广场资源,开设了“联墨双修”校本课程,并强力实施。学校根据校本课程设置计划,每周在1―6年级开设一节《楹联文化》校本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联诵读、唐诗宋词诵、硬笔、软笔书法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楹联文化的喜爱之情。

第三,“每周一联”重积累。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黑板的右边开设“每周一联”栏目,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楹联学习规律,低、中、高年级的对联推荐各有侧重。

第四,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书法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教育学生“工工整整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我们要求教师不断加强书法技能,教师坚持每天早上练习书法20分钟。学校还聘请了市楹联协会会员、国学知识丰富的老教师为指导教师。

第五,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营养。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观节日里的喜庆对联,商业广告、匾额、书法展览、风景区的书法碑刻,以及家居中的书法作品等。同时,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如春节送对联到农家。把学生学习书法和书写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了学与用的有机结合。

为了给楹联书法教育不断注入活水,我们一直在探索课程推广的途径与方法,并且确立了课题研究体系,同时通过教科研促进教师这支队伍的成长,在研究中不断提升教师的群体水准,为学校的发展增强后劲。

一年来,通过《楹联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弘扬了地方传统文化,丰富了全体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2012年11月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授牌为“书法教育实验学校”,2013年春被中国楹联学会确立为“全国楹联教育基地”。

楹联大全范文5

一、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必要性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非重点中学。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的改善,大多数家长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入县城示范性高中,致使农村普通高中生源素质越来越差。而常规教学内容过难、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楹联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基于学校、学生的现实展开,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课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楹联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生发展,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协作、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从而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促使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

二、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重要性

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坚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既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继承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利用楹联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可能性

在研究力量方面,梅州市、五华县楹联学会为我校《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课题组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指导。课题研究立足于本校,辐射五华南部乡镇,推动楹联进校园活动,从而有力推动五华楹联事业的发展。课题主持人和主要参与者均是梅州市楹联学会会员,他们对楹联、书法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有良好的语文教学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楹联大全范文6

就志书所载和现仍悬挂的来看,大明湖楹联就有100余副,以清朝、民国、当代为多,其他各代也有,但多为集句。这些楹联品位颇高,多出自大家之手,诸如清初文坛盟主王士祯,乾隆进士书法家铁保,翰林院编修刘凤诰,楹联大家梁章钜,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乾隆进士孙星衍,著名书法家何绍基,道光进士、紫阳院院长俞樾,《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以及当代书法家于右任、文学家郭沫若、诗人臧克家等。

大明湖楹联多为园林风景名胜楹联,联文大有诗情画意、飘逸安闲之感,与典雅别致的园林风格相吻合。同时,它们大都运用与胜迹相关的历史故实,写景喻今,颇富哲理,给人启迪。其中,小沧浪亭院内西廊,嵌有石刻楹联一副,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尤被人称颂。此联正如刘鹗所讲,“尽画了大明湖的绝景”。“和风飞清响,时鸟多好音”一联,原挂在遐园内竹篱小门上,行书木刻,元老于右任撰书,意境鲜活,韵味无穷。历下亭为历代骚客雅聚之地,所留楹联甚多,原亭悬联:“胜景画图开,忆老杜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此联既凭吊了古人,又赞美了大明湖的风光。大明湖北岸的北极阁居高临下,远山近水,一览无余。阁内曾挂一联:“出门一瞧,数十里图画屏风,请看些梵宇僧楼,与丹枫翠柏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归台再想,几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门黄阁,和茅屋蓬扉接壤,名者争名,利者争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此联既描写了远近风景,又抒发了作者对大千世界、人生历程的感叹。

大明湖还有不少的祠庙联。这些楹联以简洁中肯的文字,概括了祠主人的功过、业绩及历史地位。铁公祠,用以祭祀明朝兵部尚书铁铉,原悬联:“功让王文成,河山再造:祠比于忠肃,湖水双清。”王文成即明朝两广总督王守仁,于忠肃即明朝著名将领于谦。南丰祠,为纪念北宋齐州(济南)知州曾巩而建,祠堂悬联:“北宋一灯传作者,南丰两字属先生。”此联主要写曾巩的文学成就,将其喻为文学之灯,甚为贴切。稼轩祠,纪念南宋爱国词人、抗金英雄辛弃疾,郭沫若为祠堂写了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写出了辛弃疾的词风及政治抱负。

要说大明湖碑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堪与楹联媲美,从明朝至今即有100余方,其碑文书法不乏大家之作。碑文体裁有诗词、游记、散文、序言,书体包括真、草、隶、篆,内容或赞美风光、或怀古凭吊、或感叹人生。至于书家更是高手如林,如清乾隆皇帝,乾隆年间进士铁保,道光年间进士何绍基,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以及当代开国领袖,文学大家郭沫若,原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魏启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