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交流平台范例6篇

大学生交流平台

大学生交流平台范文1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学术活动

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和文化繁荣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新阶段,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浓郁的学术氛围逐渐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高水平、开放式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也已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可或缺的软环境因素。一方面,良好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氛围促进学科互补、相辅相成。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多学科的协同攻关;与此同时,大量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原有学科间的界限正在不断模糊,这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实现多学科的联合培养,从而造就出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大部分高校专业都涵盖理、工、医学、文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如此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接触本专业外的知识提供了很多便捷途径,各院系同时举办各种学术活动,活跃了学术思想,且对培养跨学科综合人才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浓郁的学术氛围可以激发研究生创新性思维。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大多是经过千挑万拣、层层选的,其知识基础、能力素质从总体上来说居于同龄层次的社会成员中相对优秀的水平上。在浓郁的学术氛围熏陶下,研究生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学术前沿动态,进而与自己原有的知识能力体系优化融合。为其创新思维的萌芽提供了优质土壤。

由此可见。更好地发展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的学术成长,除了靠研究生自身勤奋科研、严谨治学外,研究型大学也需为其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和谐的学术交流环境。构筑国际化、高水平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术活动应形式多样化,总体上可以通过8种方式进行,即①学术讲座,可以邀请校内外的导师专家针对一个主题进行讲学,或者让学生与导师专家面对面地座谈讨论学术上的观点,交流科研体会;②学术讨论会,又称为学术沙龙,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③学术报告会,按专业、年级组织,由研究生自己主讲学术报告。然后由与会者提问、报告者作答并研讨,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最前沿的学术动向,还可学习他人的研究方法和手段;④读书会,大家预先选定同一本书或同一批书进行阅读,然后对所读的内容进行交流、讨论;⑤合作科研,围绕某一课题成立小组开展学术活动,有一定的分工合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大家共同努力,协同攻关;⑥学术社团活动,例如知识竞赛、科技大赛等,一般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及一定的规模,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群众团体;⑦学术活动节,举办研究生学术活动节,作为在研究生范围内有着广泛影响力的重要校级学术活动,内容可包括论文征集、论文评选、专家报告、科技成果展示和自由学术论坛等;⑧网上学术沙龙,利用校园网开设网上学术沙龙,网络的优势在于一是能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进行多维宣传和策划,成本低,速度快,实效强,二是传播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交互式的开放环境可促进导师资源共享,组织者亦能通过监视浏览量、点击率指标,即时跟踪了解沙龙的效果。二、加强国际交流、国内交流、校内交流,概括为“走出去”与“请进来”。①“走出去”:国内外高校进修,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础,各高校可采取多渠道募集设立“研究生留学专项基金”,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一定比例优秀研究生赴境外、国内985工程建设的高校研修与本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课程。或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学校间通过协议相互承认所修学分;2.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合作研究项目,交流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建议建立专项基金。积极鼓励在校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博士生论坛,参与科研项目,帮组研究生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科研能力。②“请进来”:专家层面,专家讲学是。请进来”项目的重要形式,高校研究生主管部门每年应有计划地邀请一定数量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或作学术报告,引导研究生掌握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和国际最新研究动态,聘请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培养研究生也是“请进来”项目的有效形式;研究生层面,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更容易形成共鸣,各高校应当以本校特色与优势学科为基础积极参与“全国博士生论坛”活动,使学校纳入全国性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为在校研究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激发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注重学术交流活动的系统化,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若是零散的、互不关联的自由活动,则会出现资源浪费、对研究生缺乏吸引力等实际问题,实践证明,以项目管理方式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设计项目时充分考虑每个子项目间的关联性、互补性,每个子项目均分为计划、实施、评价三个阶段,力争将每个项目办成事前有计划、过程重管理、事后有总结的系统工程,提高学术交流平台的使用效率。

总之,研究型大学处于高等教育体系的顶层,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大学系统的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在创建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征程上,应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紧随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多元化、现代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努力将研究生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1]李红月,对高校外事工作的几点思考,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04)

[2]邵扬,高校外事工作中的涉外礼仪,民营科技,2008,(05)

[3]姜阿妮,新时期高校外事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济宁学院学报,2008,(06)

[4]王曼丽,欧强,孟大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中国地质教育,2005,(03)

大学生交流平台范文2

关键词:网上结对;创新;社团;交流

网上结对活动,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效率。这样的合作交流,促进了城乡学校共建共享,实现“共赢”,是进一步拓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举措。建构好网络化的社团活动环境,实现网络技术与社团活动的整合,有利于开展在网上结对平台下的学生社团活动,对促进社团活动的时间与空间的延伸都有着无比重大的意义,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我们还可以把科学、信息技术、社会等方面信息植入到社团活动中,把活动引伸到校外或把社团表演直接通过网络与共建学校进行交流合作,让学生自主地利用网络,整合多个学校的资源。培养学生对网络平台下的社团活动的应用,也有利于让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心,具有与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精神,利用网络进行活动等能力的培养。学生社团结对如何利用网上结对平台进行建设与应用呢?

一、创建环境,构筑平台

网上结对平台的环境应该如何创建,如何构筑好这个平台,对此我们可以利用上级部门搭建的平台,也可自我创建适合自己学校基础和活动特点的平台,或者利用互联网上存在的一些公用平台。

(1)上级平台是基础。上级网上结对平台,有专门的视频交流网站和网上结对展示平台。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平台,结合学校的硬件设施,如视频会议室,微格教室进行社团的网上交流活动。这类平台技术成熟,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而且是针对这类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2)自我平台是关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在利用好上级搭建的平台同时,更要做好自己的校际网络交流平台。特别是根据社团活动的特殊性,经常在操场等没有相关的硬件设施的地方开展活动。我们可以搭建自己的移动的网上结对平台,硬件上主要可以利用现在已经很成熟的无线互联技术。如微格教室的功能,我们就可以利用无线麦克风、无线网络、笔记本及其他相关设备构建一个简单的“移动微格教室”。一个移动的微格教室,就可以让一些在空旷的室外场地进行的社团活动使用。当然效果肯定没有在真正的微格教室中效果好,但基本可以满足相关活动的基本需求。软件上主要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一些成熟软件进行沟通,如有条件也可以自己开发一些软件。相关的交互式软件网上很多,可以满足网上结对交流活动的需要。

(3)公用平台是补充。除了上面的交流方式,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很成熟,我们可以利用其他的教育平台,如QQ等一些即时通讯软件配合自带摄像头,就可以进行交流活动。特别是一些要求不高,时间要求紧迫,来不及准备时,我们完全可以灵活应用。多人视频交流,视频录像,文件传输,这些功能基本都可以实施。

这三类平台各有优缺点,但互为补充,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就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它们的优点。社团活动理利用好这些交流平台,就可以实现网络技术与社团活动的整合,开展在网上结对平台下的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和实施,从而促进社团活动的时间与空间的延伸。

二、遵循规律,合理使用

利用网上结对平台开展学生社团结对时,我们也应该遵循一些基本规律,合理化应用。

(1)软硬并举,突出软实力。要建设好适合自己的网上结对平台,首先要有一流的硬件设备作保障。但不能唯技术论,唯硬件设备论,而忽略了软的方面。软件的建设,特别是人员素质的提高,才是我们建设的关键。

硬件方面,其中软硬并举就是构建符合要求的各种硬件设施,要保证社团活动的视频资源在网络上可顺利传送,要建设好能满足自己需要的网络。同时注意提高校园网络的带宽,要有好的音效,就要注意拾音器的选择,如果是在成熟的微格教室中,效果相对较好,如果自己搭建的,要注意选择成熟品牌的产品。其他如三基色灯光的选择等等,要注意的硬件环节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软件方面,安装好网上结对所需的各种应用系统。如视频交流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视频点播、电子考试系统、电子白板等应用软件,建设好本校的课件、电子教案、活动视频等资源库。

有了这些充足的软件资源,利用网上结对平台进行社团交流活动时,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就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广的空间,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最后让软硬件网络化、智能化地结合起来,完善好自己的校园网上结对平台。

(2)不搞大而全,要搞小而精。重点突破、加大投入、形成优势。在那些特别有利于发挥网络交流特长的社团活动,应该及时跟进,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并及时录播,积累好相关的视频资源。交流活动时不要求大求全,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精炼所需。任何一个学校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做到,都做好。应根据需要,突出学校特色。还有不要事事,时时都要立即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网络交流平台有很强的实时性,但有时候由于两个学校的协调问题,我们也可以录播后,再相互协调交流。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尽量避免为了交流而交流。

(3)按标准做,更要按需求做。对于网上结对平台有一定的标准,达到了这样的标准,才算是利用平台进行社团交流活动。但要注意的是,在照顾到标准的同时,更应按照学校的实际需求来做。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广,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地构建校际间的网上结对交流平台。

只有明确了社团交流对网络的需求,建设成的网上结对平台才会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社团活动效率的提高,才能成为教师工作、学生学习、学校管理所需要的,才能为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提高学生素质作出贡献。这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做的。比如上面提到的“移动微格教室”的构建,就是根据社团活动的特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临时搭建的网上交流平台,当然不太符合微格教室的标准,但却很有效,很符合实际的需要,可以大大提高结对活动的效率,符合操场这样的社团活动环境。

(4)规划目标、逐步实施。有了目标,才能目的明确地、按步骤地实施网上结对平台的建设,才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社团活动的交流。利用网上结对平台进行学生社团结对的创新,就应把目标确立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交流。

利用网上结对平台进行学生社团结对创新,要注意分阶段、逐步实施,不可一蹴而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干什么事不要老想走捷径,一点一滴积累才行,只有按照制订的计划,逐步实施,量力而行,才能获取最后的成功。

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是基础,网络只是平台。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社团活动,再好的网络交流平台也没有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硬件的搭建。网上结对平台的硬件设施,不可一味地追求设施的先进性,追求多少年不落后。这是不现实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发展很快,这样的追求结果只能是徒劳的,够用就好。然后,以应用软件安装为主,建设网上结对交流平台。最后利用网上结对平台进行学生社团结对活动,贵在坚持,要定期开展大量的交流活动,才能有所得,有所创新。

三、学生主体,民主协商

利用网上结对平台进行社团结对活动,就要突出学生主体,采用民主协商,合作实施的相关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利用网络、整合多个学校资源,培养学生对网络平台下的社团活动的应用,使之具有强烈的社会心,具有与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精神,利用网络进行活动等能力的培养。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网上结对和开展社团活动的最终目的。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网上结对开展社团实践也不例外。也是为学生营造一个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现在的教室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而是指网络环境中同时处于学习状态的学习者群体所处的网络空间、信息空间和虚拟空间。学习者可以适当地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真正体现了教育的终身制。更多体现学习者的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教学环境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校园,而是利用网络扩展到整个社会,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利用网上结对平台进行学生社团实践正是提高学生活动环境的最好手段。

学生在利用网上结对平台进行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他们也是平台建设的一支主力军。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社团活动的一体化提供了展现舞台,让学生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环境中探究和活动,主动进行信息收集、筛选,进行活动的建构和拓展,在探究活动中提高自身各种素养,开发自己的创造力,挖掘自身的潜力,在民主、平等的活动环境中陶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开展各种网络环境下的社团活动,并在其中张扬主体鲜明的个性。

四、转变观念,创新发展

国内外将网络引入社团活动中,还未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和成熟的使用方式,所以这项活动更值得我们研究。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网上结对平台是比较适合的一种利用方式,更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活动能力,学生更感兴趣。同时又有利于学校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社团活动很多,但能很好利用网络平台的不多。二者的结合就是一个创新之处。

五、以人为本,立足应用

再好的工具最终都要人来用,人员素质的提高是网上结对活动建设的关键。一流的设备需要一流的人才来管理,一流的信息化建设成果仍需要一流的人才队伍共同巩固和发展,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紧抓社团活动质量的同时,更应注意教师和学生对平台使用能力的相关培养。使他们对网上结对平台,易于和乐于使用。

在网上结对平台的建设中,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应用、逐步完善”的原则,坚持学生自主使用为主,教师指导应用为辅,立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开展一个社团结对,就要做好一个,逐步形成校际间,师生间交流应用的平台群,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网络目前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以信息网络化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影响着当代青少年,并将深刻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社团活动要利用好网络交流平台,使学生成为活动的运用者和建设者,使学生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做好迎接信息时代的准备,提高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能力。

大学生交流平台范文3

【关键字】北京高校;信息交流;电子屏;“云”技术;文化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到国家领导人出国互访、国际会议的召开,小到微博上的转发点赞,交流无处不在。北京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文化生活丰富,是信息的第一平台,坐落在学术氛围浓郁的北京的各大高校,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得北京市高校可以更好互通有无,是我们现在研究的主要内容。经过调查,目前北京高校的交流方式主要集中在教师座谈会议、跨学校讲座、学代会、联谊邀请。高校间是否可以有新的交流方式让文化往来更加可视化,更加贴近在校师生,使信息更好的传递?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北京高校电子屏“云平台”的设想。

什么是电子屏“云平台”?运用“云”的思路,从中提取资源的集合、操作的中心以及共享功能,将其结合到电子显示屏上,以此建立一个云联网平台,将北京高校中的电子屏信息收集、汇总、、掌控。采用远程控制的技术,以云平台一个控制端为总服务器,操控各大高校终端显示屏。其将收录各大高校优秀学术信息、活动内容,加入到此平台的高校可自主选择共享内容,其建成意义在于达到高校信息及时、高校媒体同步、高校学术内容共享等效果。

手机媒体交流方便快捷、宣传公告栏历史悠久电子屏相对于手机平台、宣传公告栏来说有其自身优点,亮度高、图像清晰,打破了常规喷绘广告的静态束缚,给人一个视觉感官,更好吸引人的眼球。除此之外,电子屏功耗低、寿命长,流动性强、时效性强,也使其大受欢迎。在北京各大高校中,电子屏有广泛的使用。不论是教学楼内的单色显示屏,还是户外大型的彩色显示屏,都成为各大高校信息的重要窗口,得到校方的青睐。

经过调查研究,当今的技术已经可以完成电子屏“联网”,有了硬件上的支持,想要建立电子屏“云平台”,我们还需要调查北京高校师生是否有更多的学术交流需求,加入“云平台”的高校是否愿意进行信息交流。针对以上设想,我们采取了对北京各大高校进行走访、分发问卷发放,本次调查我们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接受我们走访调查的有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13所高校。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充分了解了各大高校文化交流现有方式、在校师生信息交流需求、校园电子屏信息及使用现状等情况,针对以上调研资料的分析总结,得出了电子屏“云”平台建立的可行性分析,同时也得到了各大高校师生对于电子屏“云平台”的更多意见和建议。

本次调研集中在电子显示屏信息收录、师生信息接收现状、高校间信息交流方式、电子屏“云”平台概念接受度等四方面。

经过实地调查,所受访的高校都有电子屏设置,主要投放的地点是教学楼内外、校门口、食堂、学生宿舍等地也有投放。电子屏所涉及到的的信息见图表1。

电子显示屏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学校占受访的一半,而79%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电子显示屏有联网的必要性。这里可以看出电子屏联网的呼声较大。各学校控制以及提供本校的电子显示屏信息发放的部门以学校宣传部居多,占78%的比重,也有部分高校电子显示屏的信息发放由各学院或政府部门管理。电子显示屏信息较多在师生就餐及休息时间受到关注,课间、上课前等闲暇时间是其投放信息较多被接收的时段。受访者认为电子屏发放信息存在的问题为广告商业化、分散注意力较多。

在师生信息接收方面,学校信息通知发放渠道见图表2,可以看出电子显示屏并非师生接收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其排名最末。但在调查学校电子显示屏信息投放中,学校通知占到其全部内容的83%,这其中的悬殊差距主要是因为电子显示屏虽然起到公示作用,但其并没有通过手机或网络进行信息传播方便快捷,而师生的信息接收习惯也主要以网络为主,调查中通过互联网获取最多信息的受访者占调查总人数的87%。由此可以看出学校要想使电子显示屏真正物尽其用,那么其信息投放重心需要转移,如图表3所示,受访的师生较学校通知更加希望从学校方面接收到本校文化及学术信息,招聘信息。

在高校间信息交流的相关问题中,85%的受访者认为高校间有必要进行学术资源共享,80%的受访者愿意通过电子显示屏分享本校文化及学术资源,81% 的受访者在理解了电子屏“云”平台运行方式后认为其能否达到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从这些数字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本校的文化、学术资源的分享有强烈的愿望,想要选择更好的渠道发送接收欣喜,“云平台”是一个好的渠道。

由图表4可以看出,目前北京高校间的交流还停留在教师、社团等座谈会议,讲座、论坛以及组织间的联谊这样的一般方式。教师间的座谈交流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交换教学经验,但是不利于传递学生的想法。而讲座虽可以一览他校名师风采,但准备时间长、讲座间隔久、互动性弱、选题片面等问题的存在,使这个方式不能很好起到高校间文化真正无障碍沟通的作用。互联网社交网络间交流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并且这个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电子屏“云平台”凝合互联网高校信息传递的理念,也将成为高校文化交流的重地。此外,政府信息的传递也可以使用“云平台”的远程操作功能,将信息同步化传达给各大高校。

综合以上调查,在北京高校间建立电子显示屏“云平台”有很大可行性。在硬件建设阶段,电子显示屏在高校使用中较为普及,其信息的收取与制作、播放与监控也有专门的部门进行运行。可以看出,在校师生获取学校通知的渠道大多都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电子显示屏在此方面没有优势,而“云平台”主打的是高校间的学术交流,通过调查师生对电子屏的期待也比较集中于学术交流方面,这样一拍即合证明电子屏“云平台”如果可以成功建立,那么会有比较好的群众基础。

可以预想到,在北京市高校间建立电子屏“云平台”,不仅使高校交流多了一个可视化、大型化、先进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也将进一步增加北京高校学术往来的机会,优秀的文化只有通过高效的传递才能更加有价值,只有高校间的信息联络更加畅通、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友谊才能进一步增进,以得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佚名 户外大型LED显示屏广告有哪些优势 [EB/OL].[2014年7月22日].

[3]佚名 高校学术交流的问题、对策和建议[EB/OL].[2014年7月22日].

【作者简介】

董博(1992―),女,汉 ,山西人,本科。

大学生交流平台范文4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翻译课 网络教学 互动平台 构建

大学英语翻译课是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学英语知识的一门课程,英语的阅读、听力、记忆全都需要翻译能力,所以大学英语翻译课既是一门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实践课程,其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大学英语翻译课教学的高效性,已成为更好地提升学生英语素质的突破办法,构建大学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构建大学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背景研究

1.1传统翻译教学与网络互动翻译教学对比

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注重的是反复进行语法练习和单词记忆,以求能取得正确的翻译结果,但往往是教师讲解很多,学生疲于应对,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只是进行单纯的讲解训练,很难在翻译教学中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网络互动翻译教学注重的是利用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翻译教学更具实践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在线咨询、在线解答、在线交流、在线资料、在线合作等一系列可以促进翻译学习的功能。这些基于网络的互动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学学英语翻译课程的能力。

1.2翻译教学中的对比语言学

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做的就是对比英语和汉语的共同性、差异性,然后从中掌握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这样才能掌握翻译的准确性。在大学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中,加入英汉词汇、语法、语境等对比的成果研究,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英语和汉语的翻译技巧,提高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克服自身母语的思维习惯,使翻译的英语更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

2.建立大学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重要意义

2.1实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同时学生是体现教学价值的主体,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充分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提出自己关于学习的想法和意见。由于学生学习的态度不同,有的学生是为了完成学分,持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学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持努力向上的态度,而教师一般主要负责讲解本节知识内容和设计课程讲解方式,并不能全面地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互动交流平台,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以便学生能及时反映教学问题,使教师对教学效果能有所了解。具有强大交流功能的大学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可以实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并以此强化教学效果。

2.2实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的空间拓展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中,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辅导,缺少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和及时沟通的空间,导致教师与学生彼此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出来,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不能解决每一个学生的翻译问题,这样导致学生的问题积压,形成学习误区,使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教学的质量下降。大学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地实现课堂控制,使学生学习和教师辅导的空间得到最大限度拓展。

2.3实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的共同成长

古时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的至理名言,现在也可以使用大学英语翻译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实现这样的传统。网络教学互动平台通过共享学生、教师之间的翻译成果和教学心得来互相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其他学生翻译材料或教师的教学心得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效获得研究教学方法的资料,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地学习他人的长处,教师及时地得到反馈而提高教学质量。

2.4实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设计

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翻译的出发点是为了学以致用,不管是考研还是参加工作,都希望通过学习英语翻译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英语翻译教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决定着教学效果要与社会需求挂钩,为了满足社会对英语翻译水平的要求,学生应当进行量化实践翻译训练。学生具有自己的兴趣、目标、用途,因而需求一个能提供不同类型翻译材料的平台来进行量化实践翻译训练。通过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多样化设计,用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实现最优的教学手段。

2.5实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实用性

大学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教学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适当的改变。英语翻译的教学内容应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及时地与社会需求进行结合,使教学的内容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这样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实用价值才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否则,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容易造成学生的专业技能不符合社会需求,影响就业。

3.构建大学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支撑条件

3.1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平台的构建

学生与教师交流平台的构建是大学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中非常重要的板块,应包含导学、翻译材料、优秀翻译作品展示、问题反馈、成绩计算等几个方面。在这个板块的设计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的方式,用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构建这一平台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上机自主学习,教师统一讲解基本知识,分组讨论、辅导学生遇到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为基本目标,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层次目标。教师在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了解时,要注意及时沟通,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整,在参与分组讨论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时,要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平台的构建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有效地解决各自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共享容易出错知识点的规避技巧,应设置上传文件、互评翻译作品、资料共享、交流经验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个板块的构建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使有着共同学习爱好的学生互相交流经验,弥补自己学习上的漏洞。在自主学习交流的同时,要与教师及时沟通,依靠教师提高自身的基础知识,根据教师安排的合理计划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互动交流平台的作用,才能不断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3.3学生、教师、作家互动交流平台的构建

学生、教师、作家互动交流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提高学生量化翻译实践的能力。在这个板块,应建立文学作品鉴赏、作品分类、实时交流等方面的内容。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翻译,可以改变一些翻译工作的枯燥无味,引起学生翻译的兴趣。如在线与作家交流,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学的热情,以高质量翻译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为荣,这对学生翻译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翻译作品的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同时通过分组讨论、主题翻译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学生、教师、作家的多向互动交流,让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找到翻译的乐趣、技巧,全面化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拓展学生英语翻译的视角,有效地完成学生量化翻译实践的训练,从本质上提升学生英语翻译和运用的水平。

3.4学校与就业机构互动交流平台的构建

学校与就业机构互动交流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及时把握就业所需技能的学习,这个板块应接入企业分类、招聘信息、模拟简历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把企业所需的翻译资料告之学生,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进行英语翻译水平检测,又可以让学生了解以后自己将要接触的翻译资料,从而强化自己的英语技能,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提升自身的就业技能。学校与就业机构互动交流平台的建立,可以改变只能根据教师传达的知识、信息来进行学习,从而做到在模拟工作中学习翻译,激发学生英语翻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热情。

4.结语

通过构建学生、教师、作家、企业的互动交流平台,可以使大学英语翻译课变得更有实用性,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成长,课程发挥的价值也更大。大学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建立既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又是实现英语翻译课教学高效性的必然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大学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普及率也会越来越高,形式也会变得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啸.谈大学英语翻译课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1,(2):60-61.

大学生交流平台范文5

关键词:网络;剑桥国际;交流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0091-04

一、基于互联网络的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设计背景

1.当前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剑桥国际高中是由国内普通高中和剑桥国际共同创办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由外籍专家和中国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及与有心出国的中方学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成了日常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刚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单凭小学及初中时所学的英语要跟发音原汁原味的外籍教师沟通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常常词穷意不达;中国教师虽然学过多年英语,但也因日常生活中缺乏语言氛围而渐渐遗忘;多数外教没有系统地学过汉语,仅会简单的“你好”、“谢谢”等单句,这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存在较明显的问题。此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中外师生沟通的一道障碍。因此,找到一种途径,使中外师生能够互相沟通交流,在互相对话的过程中,中国师生能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外籍教师也能提高中文的听说能力,双方互利互惠,共同提高外语的水平。

2.互联网在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中的实用性

要使剑桥国际高中师生能够自由地进行对话与交流,关键是要搭建一个平台,大家能够通过这个平台相互认识,逐步了解,并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与文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Internet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蔚然成风。网络,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图像展示、形象的动画演示、详细的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因此,网络作为中外师生语言交流与学习互动的支持平台是最佳的载体。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在网络上搭建这么一个平台,只要有网络存在的地方,就可以登录该学习平台,并有关自己的消息,寻找符合自己要求的外国朋友,进行联系与交流。具体的说,就是要在网络上建一个网站,用于各种信息,为中外师生的认识与交流起牵线搭桥作用。这个平台实质上是一个中介机构,提供一种桥梁的作用,起到联系中外师生的作用,使中外师生在相互的交流过程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切实提高外语水平。

二、基于互联网络的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的设计

本文从实用性出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一个方便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的平台,切实起到利于中外师生交流,提高双方外语水平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经过信息的采集、问题的思考,整理了“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的研制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如下:

按照研究的目的,明确了制作思路后,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制作。

1.定任务

基于互联网络的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实质上是一个网站,是一个能让用户注册、登录、使用的交互式站点,所以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制作包含这些功能的网站。

2.作规划

规划网站就像工程师设计大楼一样,图纸设计好了,才能建成一座漂亮的楼房。鉴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教学中剑桥国际高中师生的情况,本着页面简洁明了、使用方便快捷的原则,经过反复思考,将网站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最终确定本网站的版块构成和内容组成如下:

(1)网站介绍版块

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个网站的作用,并把这个版块作为网站的首页,以便于访问者了解本平台的使用。

(2)用户注册版块

用户注册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国籍、母语、想要学习的语言、电子邮箱、MSN帐号及自我介绍等内容。通过该版块,用户可以把自己的注册的信息保存到网站的数据库中,并在网站上显示出来,便于访问者查询。

(3)信息显示版快

该版块用于显示数据库中注册用户的信息,其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在这里寻找自己理想的语言交流对象。

(4)信息搜索版快

该版块提供模糊查询功能,访问者可以根据各种条件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例如,美籍外教想学习中文,那么他就可以查找母语是中文的用户进行联系与交流。

(5)用户留言版块

该版块用于用户想要学习交流的对象不在线时的留言或信息的需要。基于互联网络的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的应用,用户能够上网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如果对方不在线,就无法实现在线实时沟通。例如,一个中方学生搜索了一个符合他要求的外籍教师作为学习交流的对象,而当时该外教不在线,该中方学生可以通过用户留言版块,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等对方下次下线时,就可以看到留言。

3.查资料

确定了制作任务,规划了网站的各个版块后,明确了制作该网站需要使用的技术。主要包括Dreamweaver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ASP动态网页制作技术、Access数据库技术以及IIS网页技术等。清楚自己尚欠缺的知识和技术,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和网上资料,逐个攻克技术难点,完成技术知识的准备。

4.做网站

(1)设计界面

网站好比一个门户,美观大方的界面能给用户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所以,设计界面时我们尽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用户向导原则

设计网页界面首先要明确到底谁是使用者,我们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和立场上来设计界面。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的设计是用来供剑桥国际高中的外籍教师、中方教师及中方学生三者之间互相沟通交流的语言学习载体,因此,设计时采用轻快明亮的色调,结合学习气氛浓厚的元素,给使用者提供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

2)简洁原则

这是网页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毕竟,网站建设出来是为用户提供使用服务的,没必要在网页上设置过多的操作,堆集复杂和花哨的图片。剑格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在设计时严格遵循这一原则,使页面尽量简洁、易于操作。

3)可读性原则

文字作为网页三要素之一,是网页中信息表达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它的可读性显得尤其重要。举个例子来说,网页中标题性的文字可以设置成艺术字或者比较特殊的一些格式,但是一般来说正文就不适合这么花哨的文字。制作网页时,一般会把标题文字设置得比较醒目,把正文字体设置得相对普通一些,并且适应设置字号、行距、颜色等参数,提高文字的可读性。

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策划与内容安排的具体方案,制作页面效果如图2所示。

(2)制作网页

将设计好的页面效果图用DreamWeaver、ASP语言、Access数据库、IIS等网页制作软件转化成为实际的页面。

5.作修改

修改是一个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的过程。网站初步完成后,添入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网站功能的测试,改正错误,完善网站;此外,对网站的页面效果进行最后的美化。

以下是“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的演示效果截图。因为该网站是面向学习语言的中外师生,因此网站语言的表示应具有国际性,而英语是目前最为国际化的语言,所以,本网站采用英文来表述内容。

如图2所示网站首页主要介绍网站的主要作用,便于用户了解本网站的功能。

如图3所示网站的注册页面,用户可以通过该页面把自己的各种信息登记到网站的数据库中,并在网站中显示出来,供其他用户浏览和查询。

如图4所示网站的信息显示页面。它把数据库中注册用户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国籍、母语、外语、电子邮箱、MSN号码以及简单的自我介绍等信息)显示出来,这样其他用户就可以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联系与交流。同时,这个页面提供了查询功能,用户可以输入关键词进行模糊查询,从而快速地在数据库中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信息。

如图5所示全球主要城市时刻表。只要点击相应城市,就会在上方显示出当地现在的日期与时间,为不同国家间用户的交流提供方便。

三、设计基于互联网络的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的意义和价值

1.方便剑桥国际高中师生的交流

由国内普通高中和剑桥国际共同创办的剑桥国际高中是一个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其师资力量是由资深的外籍教师和中方教师共同组成,生源一般是应届初三毕业生,不论是语言上还是文化上,中外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都存在较明显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络的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的搭建,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这里,中外师生可以通过注册,把自己的信息保存在该平台的数据库中,供其他用户查询和了解,用户之间可以轻松地在线交流或留言,为剑桥国际高中师生的沟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2.提高剑桥国际高中师生的语言水平

基于互联网络的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能较好地锻炼用户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与其他用户的学习交流,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外语水平。

3.促进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剑桥国际高中是一个国际化的教育服务平台,它为中国学生进入外国名牌大学铺平道路。我们要把中国教育体系和西方教育体系中优秀的东西结合起来,让中国的莘莘学子既继承中国文化中宝贵的传统,又能接受一流的国际教育,顺利实现进入世界顶级大学的梦想。基于互联网络的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的应用,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更好地促进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四、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络的剑桥国际高中师生交流平台,是在充分调查当前我校剑桥国际高中师生日常教学中的交流问题后针对我校目前的情况提出的设计方式。由于各所中学承办剑桥部的方式不同等原因,该平台尚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争取今后能进一步地完善。

参考文献:

[1]蔡翠平.网络程序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

大学生交流平台范文6

【关键词】Moodle教学平台;应用现状;建议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9) 02―0088―04

一 研究目的

Moodle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强大的功能、快捷简便的操作、源代码开放、免费使用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青睐,为数字化学习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西北民族大学于2007年初将Moodle平台应用于网络教学,用来辅助日常教学,以优化教育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使得这个平台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提高,如何找出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故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高校Moodle教学平台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引导更多的学生利用Moodle平台进行有效的数字化学习。

二 研究设计

1 调查对象

目前, 西北民族大学的信息化环境建设比较好,这为Moodle平台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在Moodle 教学平台上创建的课程共有288门,覆盖十四个院系。本次调查的样本是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新村本部和榆中分校十四个院系的学生,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医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男生272人,占的比例为54.4%。女生228人,占的比例为45.6%。大一学生145人,大二年级学生127人,大三年级学生118人,大四年级学生110人。

2 研究内容

为了研究大学生的Moodle学习行为,本研究采用自编的《Moodle教学平台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就以下几方面问题展开了调查:大学生利用Moodle教学平台的基本情况;影响个人使用的因素;使用Moodle平台的满意度调查;学生对Moodle平台的需求及期望。

3 研究过程

本研究自2007年11月开始,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最终在2008年8月10日完成研究、得出结论。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集中发放和回收,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 487 份,有效率为 97.4%。采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除此之外还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在线观察等方法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三 调查结果及分析

1 学生利用网络的基本情况

(1) 35.8%的学生上网的场所是网吧;48%的学生是在学校的机房,只有16.2%的学生有个人电脑。可见,很多学生由于条件限制,上机、上网困难,他们利用Moodle平台学习的条件还不成熟。

(2) 在“每天上校园网的时间”问题中,0.9%的学生回答“2小时以上”,16.1%的学生回答为“1-2小时”,83%的同学在半小时以下。

(3) 在“你上校园网的主要目的”的问题中,只有11.5%的学生是网络课程学习。选课、了解学校动态、收发邮件的分别占29.9%、28.7%、21.8%。

2 Moodle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

(1) 在调查中,只有53.6%的学生利用过Moodle平台而46.4%的学生还没有使用过这个平台,其中文史类的学生占62.4%,文史类学生Moodle平台的利用率较理工类的低。在对没有使用的原因调查中,“没注意过学校网站有这个网络教学平台”的占43.7%;而30%的学生认为“没有合适的课程和学习资源”;占20%的学生选择“不习惯网络学习方式”“其他原因”的占6.3%。由此可见学校的宣传和支持力度不够,资源有限是影响学生使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我们发现,由于受个人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影响,很多学生不习惯网络学习方式。

(2) 在对使用Moodle平台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使用Moodle平台的意愿不高,使用频率较低,很多学生使用Moodle平台的经验不是很丰富。当然,Moodle平台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约占77.1%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Moodle平台提供的学习工具进行学习,所以技术问题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3) 在“经常用到Moodle平台的那些功能”问题中,45%的学生的回答是在线交流。75%的学生使用Moodle教学平台的目的是提交作业,48%的学生是下载资料,7.4%的学生才是学习感兴趣的课程。可见利用Moodle平台真正进行自主学习的很少。

(4) Moodle平台上的讨论和现实的交流讨论相比,37.4%的学生更喜欢在Moodle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而62.6%的学生喜欢和教师、同学面对面的交流。与此同时,性格比较外向,平时在课堂上比较活跃的学生及一些尖子生更愿意面对面的交流。而具有语言障碍,内向及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在线交流。

(5) 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很少利用Moodle平台辅助教学,而且通过了解知道他们很少要求学生利用Moodle平台上的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自身并不习惯利用网络进行必要的辅助教学,也说明了学生的Moodle学习没有受到教师的督促和鼓励。

(6) 关于“使用Moodle平台所遇到的主要问题”的回答有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我们的调查,西北民族大学教师在Moodle 教学平台上创建的课程共有288门,覆盖十四个院系,但是很多课程(占60%)都没有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只有一个空白的框架。教师对平台上的资源更新速度慢,反馈意见不及时也是一个大问题,学生在使用Moodle平台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得到相应的帮助和教师的及时反馈,他们在学习中逐渐对自学这种学习方式丧失了信心和兴趣,产生了学习上的挫折感。

很多学生反映在使用Moodle平台的过程中,提交带有图片的作业后,不能正常地显示作业内容,在访问Moodle平台时,经常出现网页链接错误,等待时间长,反应速度慢,部分内容无法浏览等问题。在Moodle平台上,想自学的课程学生无法获得密钥。Moodle的分组功能很弱,而且太过程式化,它的分组是很不清晰的,学生和学生的交流不是很方便,该平台交互上的不足使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充分,缺乏一个良好的交互式程序,例如:在线学生之间的交流、会话,仅限于同处于同一课程内。Moodle系统缺乏数、理、化学科所需的编辑器;Moodle平台在线测试、聊天等都与课程内容相分离,与教学的结合不是很紧密,而且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缺乏有效的整合。

(7) 在对“应用Moodle平台进行学习的效果”调查中,只有44.9%的学生认为利用Moodle平台辅助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见,该平台目前的学习效果还不理想。

3 个人影响因素

由于西北民族大学是一个民族院校,因此在调查中应注意语言习惯,阅读习惯对使用Moodle平台的影响,结果发现调查对象基本上不存在这方面的障碍。刚好相反,一些语言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发言不够积极的学生能够在Moodle平台上畅所欲言,他们表示这种交流方式承受了比较小的心理压力,这些学生更愿意通过Moodle平台和教师探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同时还发现Moodle平台对于一些胆怯、不善言谈、不善与人交流的同学提供了表达思想的广泛的空间。另外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表示他们更喜欢阅读本民族语言版本的数字化信息。

4 Moodle平台的满意度调查

一个平台只有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才能更好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对满意度的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资源、教学活动、信息交流、版面设计和技术服务五个方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于Moodle平台的满意度较低。

5 学生对于Moodle平台的需求及期望

通过访谈得知,在“最喜欢Moodle平台的哪个活动”问题中,绝大部分学生选择Blog和Wiki。由此可见,Blog和Wiki是一个作为现在很流行的活动,同学们也期望在Moodle中能够利用。然而,现在Moodle平台的Blog功能却相当薄弱,基本上和整个Moodle系统脱节,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创新,这是今后该平善的方向之一。在回答“Moodle平台最需要改进的地方”问题中,依次是教师的反馈(41%),网络速度(27%),教学资源、内容的更新(26%)和学校的政策、支持与鼓励(6%)。

四 建议和策略

通过对Moodle平台应用情况的调查,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1 学校方面

首先,使用Moodle平台初期应开展“Moodle平台使用学习班”,让教师和学生消除 “抗拒”和“恐惧”意识,熟悉Moodle平台的技能和技巧,深刻理解Moodle的教学理念和功能模块。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让教师在充分而深入的了解了Moodle平台之后,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结合Moodle平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最后,通过此培训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解决他们在使用Moodle平台过程中的技术困难。

其次,学校应该制定使用Moodle平台进行辅助教与学的奖惩机制,积极地鼓励广大教师加入到应用Moodle平台的行列中来,引导学生使用Moodle平台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上传一些自己认为很有价值的资料,这样,学习者就会处于主人翁的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学校要加强规划,注重实效。在对Moodle平台网络课程的创建中,尽可能的做到一个教师创建一门课,课程不要重复,对教师开设的课程加强管理和更新。

2 教师

在调查中,很多同学认为教师对课程加了密钥,使得课程无法进行访问和学习,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应该取消密钥,使学生可以自由的浏览课程内容和资源。教师在创建课程时,应该对课程的类型,学习者特征以及学习目标进行综合的分析,分析课程是否适合创建网络课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想建设好一门基于Moodle平台的课程不能单凭一己之力,而需要教学团队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在Moodle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和规划,将资源上传,同时也鼓励学生上传他们认为有用的学习资源,这样,网络课程的建设就显得容易了。

教师的角色定位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在Moodle平台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情况是教师起主导性的作用,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合理的定位,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网上学习环境来促进高质量学习的发生。教师在Moodle平台的主要工作中,对学习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追踪,监控。包括学生访问课程的次数、时间及场所等;也可以查看某个教学模块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深入的分析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真实性、发展性评价,从而完成最终的学生评价。

3 学生方面

学生对平台的熟悉和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在开始阶段学生并不是很愿意使用,觉得平台界面有点粗糙,不好看。这是由于开始时学生主要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到它的具体内容上。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注意力发生了转移才可以逐步接受和习惯在平台上进行的学习交流,提交作业和提问等活动。所以要转变学习观念和尝试新的学习方式,从思想上接受网络学习,养成使用Moodle 平台的习惯,把基于Moodle平台的学习和课堂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高质量学习的发生,优化学习效果。同时,要积极地和教师、同学在Moodle上交流,通过交流,解决在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通过该平台反映出来。

4 针对Moodle教学平台本身

Moodle平台的设计是一个模块化的设计,对其功能可以进行便利的扩展,我们应该从学习者需求的角度出发,为平台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从而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扩展功能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优化平台的愿望,从而使学生参与到优化平台的活动中去,共同完善Moodle平台。

理想的Moodle平台应该有记录学生学习路径的功能,以方便学生的学习。

理想的Moodle平台应该支持单元之间的查询、检索功能,便于单元之间的切换。应该有课程自动答疑系统,帮助学生解决常见的问题,能够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撑,有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理想的Moodle平台更应该有一个大范围的讨论和交流区,以克服目前Moodle平台的交流和讨论只限定在一定学科内的缺陷,以便使交流和讨论变得更便捷,从而让学生在大范围的头脑风暴中产生更多新的想法,新的思想。

理想的Moodle平台应该有比较好的版面布局和界面风格。

理想的Moodle平台应该有多语言版本,从而满足民族高校不同语言习惯学生的需要。

五 结语

总之,Moodle是一个崭新的事物,Moodle平台在各院校教学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本研究仅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但“窥一斑而见全豹”,希望研究结果能对各高校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Moodle官方网站[DB/OL].

[2] 骆莎,黎加厚.以魔灯(moodle)为媒连接课内外学习--基于魔灯的学习管理系统交互设计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07,(2):1-3.

[3] 黎加厚,冯均芳.黎加厚教授答魔灯(Moodle)相关问题[J].信息技术教育,2006,(12):2-4.

[4] 黎加厚,况亮.基于魔灯(Moodle)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设计与使用[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06,(12):2-3.

上一篇沙漠中的绿洲

下一篇职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