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要点范例6篇

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要点

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要点范文1

一、当前高职数学教学创新问题分析

在当前高职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学创新工作的开展一直是重要的教学研究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一研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缺乏创新模式的内容借鉴。在高职数学教学创新过程中,因为高职教育教学的特殊性,使其与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工作具有明显差异,这就使高职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创新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借鉴。这种借鉴的缺乏使得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难以开展,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创新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绕弯路”的情况,影响了教学创新的工作质量与效率,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二是创新过程中偏离了职业教育为专业服务的特点,难以实现创新工作的主要目标。

2.缺乏专业数学教学的开展。在高职教育工作中,职业教育的专业性是其重要的特点。在这一特点的要求下,职业应用数学(如土建数学、金融数学等)教育的开展是其为职业教育服务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教学创新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应用数学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这就会造成以下问题:一是数学文化教育内容与专业实践教育脱钩,使得职业应用数学开展形同虚设,影响了数学教育的专业性。二是职业应用数学与基础数学教育不能同步开展,使学生应用数学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3.缺乏专业数学教育内容。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教学工作中的实践性特点十分明显。但在现阶段我们发现,其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特点并没有体现出来,这就会造成两个问题:一是影响了职业教学工作的质量,使其实践性特点难以体现。二是数学教学工作难以真正融入到职业教育过程中,无法在高职教育中全面开展。

二、高职数学创新策略研究

在高职数学教学创新工作中,我们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以及技术的应用,以专业服务模式为基础进行了创新性的实践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1.结合职业教育特点,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针对高职数学教学创新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我们需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开展教育模式的创新。这类创新工作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是开展全面的教学调研。教育者应根据学生需求、职业教育特点等综合内容,开展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教学调研工作,调研的结果可以为高职数学创新提供数据支持。二是积极开展理论创新研究。为了突出高职数学教学的职业化教育特点,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教学工作与调研成果积极地开展教育理论的创新研究工作,促进数学教学创新的全面开展。三是做好教学技术的研究。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新型教学技术的应用对教学创新的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微课程、多媒体技术等都为数学教学创新的开展提供了极大地帮助。

2.提高职业应用数学教学效率。在高职专业教学模式中,为了提高职业应用数学教学效率,使其可以为职业教育工作提供支持,我们开展以下教学实践工作:一是结合职业教育内容,开展应用数学实践工作。职业应用数学教学的开展必须与职业教育的实用性进行结合,才能保证应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如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数学应用设置教学案例。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数学教育过程中,计算机应用数学教学必须与职业实践内容有关联性,保证应用数学教学的开展具有实用性。二是进行职业应用教学的革新工作。在数学教学创新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高职职业应用教学内容明显出现了落后现象,与当代职业技术的发展情况不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研究中必须结合职业技术发展状况,开展教学内容创新工作,为职业应用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要点范文2

2011年:开局精彩

2011年是实施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中,职业教育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加快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统筹推进改革创新。鲁昕指出,2011年职成教战线很好地完成了全年的任务,为做好2012年乃至今后几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启动体系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到2020年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鲁昕副部长在多个场合强调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2011年职成教战线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全面启动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会上,鲁昕从三方面总结了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一是启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提出了体系建设“三步走”的战略;召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组织力量启动了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统筹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调整教育部部内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由一个司局统筹管理中高职的格局;印发《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导中高职科学定位、有效衔接、办出特色、协调发展。三是推进56个职业教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10个重大专题理论研究、18个重大政策专题调研,为推进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实践案例、国际经验和政策建议。

促进质量提高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从鲁昕副部长的讲话中,我们注意到,教育部在去年职成教工作会上强调的包括管理制度、办学机制、保障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在内的多方面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重点工作,一年间都得到了有效落实。

在管理制度方面,2011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了修订;组织起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研究起草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国家重点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配合有关方面拟定和公布《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印发《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通过一系列举措,健全了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政策体系,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教师管理制度建设、办学标准化建设、督导制度建设等方面工作得到了加强。

在办学机制方面,教育部通过制定行业指导政策、完善产教对话机制、推进集团化办学、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等项工作,加强了职业教育国家办学机制建设;以德育工作、专业和课程建设、教材创新、顶岗实习保障机制、技能大赛内容形式创新、职业教育科研教研等为标志的一系列改革创新,完善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在保障体系方面, 2011年职业教育的支持保障政策不断得到完善。鲁昕指出,去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国家助学金135.9亿元,资助了906万名中职学生;投入免学费资金79亿元,覆盖了395万名中职学生。同时,中央财政在2011年全年的投入达到“十一五”时期总水平,一大批国家中职示范校、骨干高职校和实训基地得到大力建设,形成了一批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优质资源。辽宁、上海等7个省市根据地方实际制定和实施了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标准,职教事业科学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正在构建。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育部在2011年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并印发《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多部文件,对“十二五”时期职教师资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中央财政投入26亿元以上,启动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其投入水平超过“十一五”时期5倍。

保证办学规模

没有规模就难言发展,对于肩负着调整教育结构重任的职业教育来说,“努力保证办学规模”一直以来都是工作重点之一。

鲁昕在会上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对2011年职业教育“保规模”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肯定。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08.9万人、高等职业学校招生310万人。中职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100万人,占招生总数的12%;高职积极进行分类入学考试试点,采取单独招生、对口招生、五年一贯制、注册入学等方式录取学生规模超过招生总数的17%。东西部、城乡联合招生规模达到30万人。东部19个对口支援省份共面向、新疆两地招生6300人。

鲁昕同时指出,在这一年中,教育部在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积极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全面部署新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她表示,2011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成绩十分显著,亮点纷呈。

2012年:着眼于提高服务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来推动,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使这种高投入、高增长、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因此,2011年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把全年经济工作重点放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十二五”规划纲要开篇更是以“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为题,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报告中,总理进一步提出2012年要切实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二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在这一进程中,没有技术不行,没有人才更不行。“转方式、调结构”的国家战略对加快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步伐提出了新任务,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鲁昕指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重点在八个方面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这八方面能力,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新时期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

鲁昕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应对外部需求持续走低、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的必然选择。转变发展方式,急需人才支撑。《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都对下一阶段技能人才队伍的规模和质量提出了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以体系建设带动内涵发展,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

——提高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

鲁昕指出,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变革的大趋势。我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既是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倒逼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求的战略选择。2011年6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和基本要求。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能否顺应产业发展指向,紧跟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的变化趋势,是检验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相适应,并据此建设新的课程教材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技术等现代产业理念和技术贯穿职业教育各个方面。

——提高服务产业优化升级的能力。

鲁昕指出,从总体看,我国三次产业目前还存在发展粗放的问题。针对这一状况,201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并正在抓紧编制《“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这些规划的核心就是全面推动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各次产业的优化升级。职业教育必须尽快把全面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根据国家产业优化升级的部署,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系统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以支撑国家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

——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鲁昕指出,近几年,发达国家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支撑。我国在规划“十二五”工作时也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提高我国产业的素质特别是高端制造业水平。职业教育要针对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为增强我国实体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人才保障。

——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鲁昕表示,在实施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进程中,2010年,国务院又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和细化了国家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各地区根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作为支撑,国家还先后制定了十几个省或跨省域的专项规划和意见,推动各区域进一步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协调发展、缩小差距。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面向区域主导产业,认真研究分析所在区域的需求,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学校、专业和课程,使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提高服务保障民生的能力。

鲁昕指出,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加强民生保障建设,建立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民生优先,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保障民生方面责任重大。发展职业教育,可以增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岗位适应能力,特别是提高新生代产业工人城镇生活和就业能力,使农村劳动力带技能转移、带知识转变为新市民和新产业工人,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使命。为此,必须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和中职免学费政策,使职业教育切实成为城乡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和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强大助推器。

——提高服务解决就业结构矛盾的能力。

鲁昕强调,当前,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仍然较大,就业总量压力不小,但同时结构性矛盾也日渐明显。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加快,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不断增加。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式,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密切与产业的对接,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培养适应新职业、新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要加快培养产业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性人才,既要为解决就业总量压力,又要为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作出贡献。

——提高服务构建合理教育结构的能力。

鲁昕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社会要和谐,都需要一个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来支撑,这个人力资源结构又是需要合理的教育结构帮助实现的。而教育结构取决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当前,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和需求。现阶段,我国最大量需要的是职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须推进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构建合理教育结构的重大战略,使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更加合理,进而打造我国现阶段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国家战略作出贡献。

深化关键领域改革

对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落实,鲁昕副部长在会上进行了部署。她指出,2012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改革和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按照服务全局、回应社会、推进改革、体现创新的思路,以体系建设为引领,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基本制度,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整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以体系建设为引领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讲话时指出,要整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鲁昕表示,所谓整体推进,就是要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有机结合。要用战略眼光、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站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全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她强调, 2012年要重点做好编制实施《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明确各阶段任务目标、实现路径和政策措施;做好《国务院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的研究起草和贯彻落实工作,明确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政策着力点;并深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鲁昕同时指出,按照“三步走”战略,今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推进中高职衔接。她要求,2012年要推动中高职衔接取得实质成果,进一步明确中高职定位,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要以此为立足点,加强中高职在10个方面的衔接,重点是课程体系的衔接。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

提高质量是教育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在多个方面共同推进。鲁昕副部长围绕制度建设、德育工作、师资建设、农村职教、投入保障、科研工作等方面,对2012年职业教育实现质量全面提升提出了要求。

鲁昕指出,2012年要加强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和标准建设,推动这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体系。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审议工作,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立法进程。二是完善学生资助和中职免学费政策。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提高资助标准、高等职业教育扩大资助覆盖面。三是健全职业教育基本教学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印发《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四是健全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等,促进职业教育关键要素标准化。

鲁昕强调,德育工作是今年的重中之重。通过主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以支撑职业生涯发展为重点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以提升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为重点的人文素养教育,构成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在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方面,2012年要做四件事:一是完善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基本制度;二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育人;三是持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四是加强德育课教学。

鲁昕提出,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工作,在2012年要坚持建设、改革两手抓,实施重大项目,健全管理制度。除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职业学校校长能力提升计划等重大项目外,2012年将制订职教教师职业标准、健全教师培养国家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平台等项工作。

鲁昕强调,落实中央关于“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求,2012年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和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她指出,要贯彻有关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意见》,整体推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研究制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国家制度和政策,面向未升学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农村青年和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农村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启动创建部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市、区),健全农村职成教育网络。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夯实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扶持力度。

鲁昕表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按照4%进行了安排。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4%”,要把职业教育作为重点倾斜领域之一。要合理安排和使用好经费,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一是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以强化内涵为导向,继续实施好现有的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二是提升职业教育实训装备水平。要使职业教育的装备与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保持同步。三是整体设计启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四是推动各地制定和实施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鲁昕在会上对各地制定和实施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工作予以重点强调,明确要求,已出台政策的地方要抓紧落实;还未出台政策的地方,2012年底前一定要完成政策的出台工作。

鲁昕还强调要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水平,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制订“十二五”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科研规划,加强科研机构和资源建设,完善职业教育科研体系,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科研支撑。

以校企合作为主线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近年来,教育部在推动校企合作走向制度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启动于2010年的职业教育与行业的产教高端对话活动,已成功举办17次,促成合作资金达7亿元,形成了校企合作多方统筹与搭台的局面。一些地方还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促进校企合作的相关条例,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对于2012年如何进一步深化这一工作。鲁昕从两方面提出了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要点范文3

一、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和法律法规研究,为职教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

1、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教专题的调研工作。重点开展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等问题的调研,并对调动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性、农村职业教育等问题开展深入的课题研究。

按照教育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公告精神,动员各地学会和下属机构积极参与,并对职业教育战略专题调研和《规划纲要(草案)》展开大讨论,广开言路,广集众智。学会网站开辟《谋划职教改革发展》专栏,并开展“我为职教献计献策”征文活动。

2、配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学会积极参与会议相关筹备工作,并做好会后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德育工作委员会为主)

3、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进程,年内上报国务院审议”的安排,配合教育部相关司局,参与修订工作。

4、配合教育部“制定中等职业教育督导基本标准,开展评估试点”工作,积极参与相关研究、试点工作,并作为《规划纲要》的课题研究。

5、高职研究会组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创业人物与机构评选”活动。

二、开展职教学术研究和评选表彰活动,提高职教社会影响力

1、围绕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制定学会2010年工作计划,召开2010年工作会议。

2、以“抓住机遇和挑战,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主题,举办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策划,进一步提高年会质量。年会期间召开学会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3、举办第二届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高峰论坛。(拟成立的民办职业教育分会负责)

4、举办首届 “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 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的评选工作。(农村与农业委员会)

5、举办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表彰活动。

6、修订、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条例》(草案),启动第二届 “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评选工作。(学术委员会)

7、举办第五届“中青年职教论坛”,开好“2010年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学术委员会)

三、开展职教科研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继续完成以学会名义开展的部级的职业教育课题研究。

做好学会2009-2010年度课题立项评审工作,并出版《优秀成果选萃》。(学术委员会)

做好教学、德育、管理、高职、农村与农业、轨道交通、卫生、职高等分支机构开展的科研教研课题工作,以及相关的评奖活动。课题研究和评奖活动中,要把提高研究和活动的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

2、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促进新教材编写、审定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德育工作计划委员会)

3、办好各分支机构组织的“论坛”、“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务须做到认真准备、精心策划、广泛参与、提高水平。

组织好教学工作计划委员会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以及部分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和教学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

4、配合有关部门举办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办好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支持分支机构办好农业、医药、护理和轻工食品等专业学生技能大赛。

5、配合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在天津举办第七届全国职教现代技术装备(教材)展览会。

6、合作开展第十一届全国职教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搞好期刊编辑、高职、商科、德育、学生、管理、卫生、轻工、教材等分支机构的论文征集、评选活动。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论文水平。

启动学术委员会主办的“优秀职业教育硕士(博士)论文”评选活动。

四、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为科学决策服务

1、继续组织力量进行农业职业教育资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调查。(分别由农村与农业、少数民族、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组织)

2、就当前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应对,举办高层次形势报告会,加强行业学会间的沟通联系。(轨道交通委员会为主,相关行业协会配合,秘书处协调)

3、围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题,继续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办好管理、高职以及其他分支机构举办的相关课题研讨和培训。

4、开展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高职研究会举办“与高职毕业生在一起”的主题会议。

5、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展职业指导专项调研,做好职业指导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

6、配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继续开展“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做好“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报告”的编纂工作。(师资专业委员会)

7、继续开展职教科研(教研)机构调查,筹备职教科研工作会议。开展中专学校实训能力建设专项研究和精品专业建设方案展评。(科研、中专委员会)

五、开展国内外校长教师培训,加强境内外交流合作

1、继续组织学会和分支机构开展的职教院校长和教师的国内培训交流活动。(培训交流部)

开展东西部职教合作交流和调研。(职业高中、卫生)

2、继续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组织好研讨和经验交流。(培训交流部为主)

3、继续组织职教工作者和教师赴国外(境外)考察和培训交流活动。(培训交流部负责)

4、筹备举办2010年 “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学术委员会负责)

继续开展职教装备国际交流。搞好商科、轨道交通、医药、轻工等分支机构的对外交流活动。

5、组织开展对香港职业教育的考察,加强与香港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

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益

1、办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各地方学会、分支机构、内设机构都应成为网站的地方编辑站,学会网站要加强对其指导和帮助。推动学会系统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电子办公和网络传输,提高工作效率。

2、扩大和健全学会组织,增强学会活力,改进单位会员入会办法。重视吸收民办职业院校和民营企业为会员单位。做好理事会已同意成立的新分支机构的申报工作。

3、加强学会下属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总结和计划制度,不断提高组织和活动水平。制定《学会工作规则》,加强规范化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要点范文4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了突出其职业性特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它与技能型的中职教育及学科性的普通高等教育都存在差异[1]。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性是其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职业性特点去设置教学内容,将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道德素养、职业精神等作为教育工作的最终任务,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民主教育等的结合,也是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前提条件。

另外,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应注重其内容的应用性,在教学中高职教育更加重视的是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符合这一教育规律。从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着手,对学生最为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及时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发展,提升教育工作的精确性及开展效果。最终使学生能够借助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与手段去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同时提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积极地加入到社会实践之中,增加校外实训以及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在这些实践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达到思想教育与实践学习有效结合的教育目的。

2.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1)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教学相结合。高职院校一般推行的是工学交替、教学做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结合,能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2],也是更好地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基本策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实效性,就应该一直秉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专业教学相结合的理念。一是应该按照高职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进行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设计,使得相应的德育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开发与应用,从而使得高职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根本的提升。二是应利用高职院校具备的产教结合、校企联合的优势,通过高职教育委员会的相关单位以及校外实践基地等机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在企业的专业教学方面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职思想理论教育和企业职业道德实践的融合,推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同时,应根据高职教学模式中存在分散、灵活的特性,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让专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都更加地贴近,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强化。

(2)思想政治教育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教育人、引导人、尊重人、帮助人[3]。要想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应始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工作理念。一是要做好贫困学生的相关资助工作。高职院校中来自农村或者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学生较多,因此学校具备的相应的资助体系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减少那些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二是应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关注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对学生就业进行具体的指导,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信息,增加学生的结业机会。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属于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不同学科教师与学生也应积极地配合这一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对新阶段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去寻找新的发展途径,不断实现教育载体与工作方式的创新,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在高职教育中获得实效。

参考文献:

[1]葛志亮.关于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3).

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要点范文5

一是超额完成扩招任务,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达到一个新水平。20*年,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任务为8.6万人,实际完成10.1万人,超额1.5万人。为确保任务完成,我们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学校,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列入对各县(市)区教育局考核的重要目标。各县(市)区成立了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扩大招生范围,面向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民工以及大学生招生。此外,各学校大力开展联合办学,利用职教集团、东西部联合办学、城乡联合办学等模式扩大招生。还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开展招生宣传,深入乡、村、学校,把中职招生政策、优惠条件以及国家对中职学校学生资助政策讲解到人,以上种种措施的运用,促进了扩招顺利完成。

二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全市列入20*年新增投资计划的项目学校共有4所,投入中央专项资金共计1130万元,土建投资930万元,建筑面积19810平方米,购置设备978套(件)。7所学校获得上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重点武装了电子电工、机械制造、畜牧兽医、幼儿艺术、纺织服装、动漫等重点专业设备。

20*年,我市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292人,其中,部级骨干专业教师培训69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23人,涉及数控技术、电子电工等30个专业。依托10个市级职教培训基地,培训专业教师、转型教师、教学管理干部培训600多人。特聘了一批紧缺专业兼职教师、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加强师资培训,有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紧密结合我市“四大产业”“五大基地”建设开设专业,专业达到180多个,专业设置覆盖了我市一、二、三产业,以行动导向为特征的课程改革深入开展,课程内容进一步切近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实际。市一职专的动漫专业与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万豪动漫公司合作制作104集动漫影片,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办学、任务引领开展教学的专业建设路子;藁城市职教中心采取引企入校、灵寿县职教中心采取引校入企共建实训基地、定岗实习的新路子。

四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学校建设取得新进展,灵寿县、辛集市职教中心成功创建部级重点职业学校,无极县、深泽县、元氏县职教中心和石家庄平安医学中专成功创建省级重点学校,我市部级重点职业学校达到16个,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达到27所。在全市创建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中,61所乡镇成人学校被评定为市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职成教学校积极开展成人继续教育,面向全市城乡开展再就业培训、返乡农民工等培训。20*年全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万人。

五是积极开展合作办学,支援灾区。20*年我市的职教中心、二职专、三职专、旅游学校、鹿泉职教中心、长安区职业中专支援四川灾区,接受平武县260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校就读,学生在我市学校受到热情关怀。他们为地震灾区发展教育、稳定社会作出了特殊贡献。

六是认真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20*年,市和各县市区、学校建立了国家助学金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及时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受助学生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培训相关人员掌握助学金信息系统软件,克服资助信息系统不完善、人机对话不熟悉等困难,按时将助学金发放到学生手中。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开展了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政策落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009年,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国教育发展的大局来看,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完成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性任务。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了一个全面提高质量的新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必须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从职业教育近年的发展形势来看: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办学规模经过今年的努力达到一个历史的拐点,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会超过普通高中;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中央国债资金和省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到中职学校越来越多,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计划较好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拉动效果明显,随着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逐步落实,将有更多的学生报考职业学校。可以说,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能否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谋划好今后的工作与任务。

二、2009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部署与安排

2009年我市职成教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主题,稳定规模,强化基础,突破重点、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提升水平,推动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确保完成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万人的任务

省教育厅给我市招生任务达到9万人。在初中毕业生生源减少、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条件下,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对我市职业教育的又一次重大考验。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振奋精神、全力以赴,坚决完成这项历史性的任务。任务虽然艰巨,但扩招仍有机遇,如果抓不住,就会贻误战机,错过发展的大好时机。要抢抓机遇,创造条件,自觉地、主动地推进我们的事业发展。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协调好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今年中等职业学校规模要超过普通高中,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40万人,中职招生860万人。为此,各县(市)区一定要高度重视,要把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超过普通高中作为统筹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把高中阶段教育的增量部分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扩大中职招生规模,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各县(市)区在制定中招政策时要体现这一精神,中招分数线划线,支持职业学校扩招的导向性要明显,不能降低普高录取分数线,否则,就会在政策指导上形成不利于职业教育扩招的偏差。

招生必须建立健全工作目标管理机制,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确保招生任务落到实处。从今年起,我市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对县域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把职普协调发展列为县级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职普教育发展不协调的县(市)区不能评为教育先进县(市)区。完善招生激励机制,中央和省职业教育项目建设和资金安排,要与各地及各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任务完成情况结合起来,近年来,受到中央和省国债项目以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的学校,要超额完成招生任务。从今年起,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一律不准招收综合高中学生和初中生,原有的综合高中学生要明确分流方向逐步分流,将职教资源全部用于职业教育发展。

二是要大力开展中职招生宣传。继续做好职教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中等职业学校资助和涉农专业免费政策,使党中央国务院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继续做好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资格的审查和公示工作,不经公示的学校禁止招生;继续做好招生简章的审核和公告,各学校印刷、发行、在新闻媒体刊登等形式的招生简章内容,必须与审核过的内容相一致。

三是要进一步拓展招生工作思路,扩大中职招生范围。在规范联合办学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城市学校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联合招生、联合办学,打破地方保护、封锁,城市学校要扩大对农村学生的招生。所有中职学校都要敞开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再就业人群。为促进涉农专业招生工作,我们将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制定的“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开展我市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训,培训总数10000人,纳入今年农村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任务,希望各农村各县(市)区教育局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认真按照“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精神,把好政策关、教学管理关、学生管理关等重点环节,把急切得到培养的农民培养好。

(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职业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内在统一、协调发展,才能是科学发展。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进程要在巩固规模发展的基础上,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水平,才能做到科学发展。我们的核心工作应该是大力提高教育质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德育工作,首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各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上好德育课。其次,要通过各种活动,开展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教育,特别是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三,要创建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做好环境育人。

2、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3月29日,总理在湖北思远信息技术学院考察时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要大力发展。他勉励学生们既要学知识,又要学技能;既要会动脑,又要会动手;既要学会生存,又要懂得做人,这样才能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为国家作出贡献。“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就是职业教育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努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指出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就是从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高度发展职业教育。紧紧抓住就业这个关键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保持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各中等职业学校要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的各个环节。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抓教学改革、抓质量提高,必须围绕这个培养目标。评价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根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要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实际情况,按照“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的路子,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灵活设置专业,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今年,我市要根据教育部将要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规范专业设置,适时开展专业评估,重点建设一批市级骨干专业。积极推进以行动导向为主的课程改革,开展精品课程评选。

3、扎实推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做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要注意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真正把学生安排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二是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企业先进的技术、工艺、方法,功能齐全的设备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条件,学校内的实训基地再好,也与企业的真实生产服务环境有差别,因此,职业学校一定要切实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努力把课堂、实训基地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看一个学校校企合作工作进展的如何,应该看这所学校背后有多少所紧密联系的企业等用人单位在支撑。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办法,为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落实好国家对企业参与企业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接受学生实习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组织落实工作。同时,要切实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作。

4、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一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分为教师数量和整体素质。从数量上看,原来依据中小学师生比核定的职业学校教师编制相对就低,对已经连续几年扩招的职业学校来说,师生比例更加偏低。今后扩充教师编制,要向中等职业学校倾斜,以解决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数量偏低问题。从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来说,要将继续做好部级、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进一步做好市级专业教师和转型教师的培训工作,部分完成培训任务的县,可以推荐一部分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教师参加培训。同时,还要做好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工作,积极推行“特岗、特聘和特邀”教师的经验和做法,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聘、邀、兼职等做法相结合,推动职业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二是要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一个好校长能带来一所好学校。必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道德修养水平高、业务管理能力强、熟悉职业教育规律、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校级领导班子,是一所职业学校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是继续做好实训基地建设。2009年,我们要落实2009-2011年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对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监督检查,提高实训基地使用效益,围绕我市五大基地建设,努力做好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做贡献。

四是要建立和完善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机制。建立和完善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机制才能保证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认真落实职业教育各项投入政策,特别是要切实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和人均一元筹集成人教育费政策。有些县(市)区教育部门讲政府投入职业教育政策时,只是怪怨政府投入不够,其实,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主要责任在教育部门自身,政府如果没有足额拨付教育经费,责任自然在政府,许多地方政府财政足额拨付了教育费,而教育部门却对30%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没有落实到位。

五是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国家助学金发放。从20*年以来,国家助学金发放已经覆盖了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90%以上的在校学生,对吸引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但在助学金发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要严格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这是项惠民政策又是高压线,该给资助的一个不能少,不该给的一个不能多,既要把政策用足用好,又不能骗取、冒领。二要严格检查监督。今年将会加强助学金检查,进一步堵塞漏洞,确保国家助学金政策落实好。

5、做好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工作,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是教育部为两大类教育提出的要求。省职业技能大赛将在4-5月份组织8各大类26个项目的比赛,国家将在6月份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各参赛学校要下力量积极准备,力争在省、国家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

(三)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开展各级示范性学校创建

一是县(市)区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一些县(市)区认为,每个县(市)区建立一所起骨干作用的职业学校就够了。按照职普协调发展的要求来衡量,我市23各县市区中普高与职中的数量相差较大,远远大于职中。今后实行免费中等教育,学生踊跃上职中时只有一所职业学校就更加容纳不下,因此,在县域内整合资源任务相当繁重。

整合资源要先从归还职教资源做起。按照省教育厅文件精神,中等职业学校停止招收综合高中学生和招收初中生,指的是职业学校不能实行“双注册”学籍了,现在的综合高中学校,要么办职中,要么办普高,一个学生不准再注册成双学籍,今后普通高中也不允许办综合高中。职中不能招收初中生,就是要将职中与初中分离,不能再“戴帽”,要将职教资源归还职教,分流出去的普通高中学生也要逐步从职业学校退出。

二是继续推进各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创建。推进示范性学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市职教中心、鹿泉市、藁城市、栾城县、平山县、晋州市、新乐市、辛集市、灵寿县、井陉县等国家重点职教中心要向创建部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努力,按照部级示范性学校条件查不足、抓建设,积极准备。现有的赵县、正定县、无极县等省级重点学校要积极准备创建部级重点学校。按照市政府创建省级重点学校进程的要求,今年,行唐县职教中心要创建省级重点,希望行唐县教育局、职教中心把此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赞皇县、高邑县职教中心应从明年创建早作准备。

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要点范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人才 科学定位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各方面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不能实现良好的对接。究其原因,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科学、准确的定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准确定位的首要问题。一直以来对这个问题都是众说纷纭,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目标定位主要有两个因素:

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的背景,高等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又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在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中,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居于“次等”的地位,高职院校往往成为考生在无望进入其他高校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一种选择。形成这种局面一方面与人们的传统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出现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一批地方职业大学的建立,此后经过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职业大学依照高等专科学校规范办学,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通过“三改一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大批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2000年以后由具备条件的省部属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来,长期以来,人们更加“青睐”“根红苗正”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中,高职专业被当作普通高等教育类本科专业的“缩编版”在教学中没有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色,只是简单降低要求组织教学时,教与学两难的局面时常出现,师生双方都明显感到学习的内容难以适应就业竞争的迫切需要。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对培养人才目标科学、准确定位。具体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大辞典》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主要培养文科、理科、工科、农林、医药、政法、财经7个科类的专业辅助人才。例如文科中的文秘、图书管理员(不含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理科中的实验员,工科中的高级技术员、技师(工艺师),医药科类的医辅人员、护师,政法科类中的法院辅助工作人员,财经科类的高级会计员、统计员……”

从中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应鲜明区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学术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技术型人才。进一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教育,偏重于应用技术能力,而相对抽象、偏重于研究能力的哲学、数学、法学等专业的高等教育,虽然也属于对未来职业能力的培养(比如当哲学研究员、数学教师或律师),但不包括在内。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在具备一定系统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对应各种就业领域的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掌握系统的、行业必须且实际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应是为有一定教育基础的学生提供职业训练,使他们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能够进入社会承担力所能及的技术工作的教育,在基本教育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培养学生会计、文秘、园林、机械等方面的专门职业技能,这就需要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建立起自己特殊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学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可以有多种层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层次,而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大部分为大专层次,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两至三年的学制是否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系统的、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呢?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完全可以走出以前的定式思维,改变单一的大专学制,从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出发,形成多个不同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建立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真正特色的各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还盲目地抱着一个“有教无类”的幌子,凭借惯性,死抱着课本、教学大纲来讲课,本质上还是处于“大中专”的教育模式。各专业课程体系的确立应真正体现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充分切合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提高高职教育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就必须要从实际出发,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找准定位,进行相关的职业化教育,使学生学“能”所成,成为被社会和企业认可的优秀人才和招聘会上的“香饽饽”。

(三)打造一支属于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专属”的教师队伍

这一点至关重要。盲目跟风去升级、并校,追求从名称上“拔高”而忽略了师资力量的先期投入都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特别重视加以改正的重要问题。归根结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做好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任何一种工作,前提是对所做的工作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绝大多数工作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在多个不同侧重点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作为教育工作者,当然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才全面发展,无论是道德修养、学术水平、实践能力、领导才能、职业素养等等都出类拔萃,但现实情况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也做不到这一点;况且还有生源、师资、培养年限等等因素的限制。因此,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弄清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面临着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这样的环境下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哪一个环节――就是在什么样的师资条件下,招收什么样的学生,向大致哪一个方向培养他们。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应由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准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对接,国家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工作“合力”推动,从而获得具有真正生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沈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念界说[J].上海职教.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