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业务工作计划范例6篇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1

根据总公司工程部、拓展部提供的项目施工进度表、销售进度表、入住计划安排,制定相应的前期介入工作计划,力求务实、高效,并有利于公司的销售服务。

1、从物业管理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前掌握物业的情况,做好以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1)根据公司相关销售承诺内容,制定《业主临时公约》、《前期物业服务协议》、《业主手册》,并与公司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协议》;对集团公司售楼承诺文书从物管视角给予评审,避免入伙后口实不符导致纠纷;

(2)对园林布置及景观设计方案、园林绿化,从物业管理工作角度提供专业建议;

(3)参与项目组的工程例会,适时提出物业管理工作的专项建议;对智能化系统提出专项建议;对大厦的给排水、电力供应、电梯、消防、安全防范、水景、标识系统、管送煤气系统、公共配套设施、管理用房的规划与施工,从物管专业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4)收集工程图纸,建立设备档案,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

(5)对设备设施及各类管线的隐蔽工程进行跟踪并建档管理;

(6)配合拓展部进行物业管理咨询,同时与拓展部人员进行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服务内容、契约的互动沟通;

(7)业主入伙前,先行参与大厦的验收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汇总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8)收集装修、装饰材料供应商,以及相关设备厂家的信息(厂家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以满足日后维修中的材料供应;

(9)与总公司工程部协商建立维保机制,力求在维修管理流程等方面建立有效的措施以确保维修的高效率,使业主在售后质量维保方面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10)建立与社会专业机构的联系,开展如通邮、通水、电、气、电话申请等准备工作;

(11)与总公司协商确定管理处办公场所以及安防人员的宿舍、食堂等生活场所的配置,确定装修方案;人员配置、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2)拟定物业管理工作服务各项流程及与业主相关的各类资料,并印刷装订成册(业主入伙时发放给业主)。

(13)针对未来需要完善的物业管理工作问题建立专项档案。

2、开展业主服务需求调查

积极参与总公司开展的业主联谊活动,集中收集了解业主反馈的信息,在拓展部帮助下,在入住前开展业主需求调查,以求了解业主的公司业态、人员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及各类服务需求,通过分析,确定管理服务标准及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使今后的物业管理工作服务更加贴近业主。

3、按规范实施接管验收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2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力以赴,通力协助,确保物业管理服务大厅按时启动

为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市场,提高物业管理和信息服务水平,按照市政府及局领导的指示精神,从年初开始,小区办负责组织开发建设了沈阳市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由沈阳物业网、沈阳市物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和沈阳市物业管理市场服务大厅三个部分组成。信息服务部与大连海心计算机公司,通力协作,一边积极参与软件研发工作,一边建设服务大厅,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8个月的努力工作,确保了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按时开通。于9月20日,举行了全国第一个物业管理有形市场—沈阳市物业管理服务大厅启动仪式。使我市物业行业步入信息化管理的良好开端,在规范发展的道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特别版权所有是沈阳市物业管理市场服务大厅的启动运行,为全市居民和物业服务单位提供了一个查询和监督的平台,也为政府的有效监督管理提供了基础保证。受到了市领导和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国内行业同仁的高度赞誉。

(二)系统采集,不断完善,充实物业内部管理系统和沈阳物业网内容

为广大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提供更多的详实的信息,使他们能够随时查阅物业管理的政策、法规,是我们建设沈阳市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初衷之一。因此,我部组织各区小区办重新采集了物业管理方面的数据(主要包括:物业管理企业信息、物业管理项目信息和物业企业人员信息)。并由专人对采集上的信息进行汇总、统计,且先后三次组织相关人员对数据进行校对,保证了各方面信息的详尽、准确、系统。同时,将《物业管理条例》、《沈阳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等国家、省、市物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文件共74件,上传到沈阳物业网和服务大厅的触摸屏上,供广大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查阅。并将物业管理企业信息、物业管理项目信息和政策法规在物业服务大厅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真正做到了信息、数版权所有据的即时更新和共享的体系。

(三)打造平台,制作专题,真实展示企业风采

为确保业主能够择优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和物业管理企业公平竞争提供一个广阔的服务平台。至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以来,我们先期选择了万科、银基等10个服务质量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物业管理企业,制作了专题宣传片,主要宣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情况等。在物业服务大厅大屏幕上定期播放,供广大业主和社会各界了解企业的信息。播放以来,受到广大业主的热烈欢迎,特别对广大业主择优选聘物业管理企业提供了基础保证。

(四)完善制度,明确责任,保障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良性运行

沈阳市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实属我市在物业管理工作的创新尝试,在全国属于首创。特别是物业管理服务大厅的投入使用,直接体现了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考虑到上述因素,及大厅工作人员基本为各部门抽调人员的实际情况。经请示领导同意,我部制定了《沈阳市物业管理服务大厅工作制度》,并正与海心公司着手制定《沈阳市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规则》等一系列的运行制度。通过落实制度,明确责任,实施目标明确,分工具体,既分工又合作的工作方式,确保了信息系统的良性运行,

(五)开展培训,强化学习,提高市、区两级工作人员操作水平

随着物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对市、区两级行政主管部门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部组织全市17个区(开发区)、县(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考虑到市内7区物业管理企业较多,管理项目较大的实际情况,又增加了一期培训班。使全市物业管理行政部门人员都能够熟练的操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市、区快速信息传递、反馈和监督管理机制。

(六)深入宣传,科学规划,努力普及物业管理知识

为让广大业主充分了解物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充分地行使业利;使物业管理企业认真执行法律制度,切实履行好服务职能。一是开设了物业管理政策咨询解答窗口,接待业主对物业管理方面的投诉和物业管理政策的咨询;二是利用大屏幕关注率高的特点,按时播放《发展中的沈阳物业》、《物业管理是怎样炼成的》等一系列的宣传片,达到图文并貌;三是设立书报栏,把《中国物业》、《沈阳物业》、《中国建设报》等物业管理相关报刊、杂志供广大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阅读。

二、2007年工作计划

(一)发挥媒体作用,展现服务大厅功能

一是与电视台、电台、沈阳报业集团等部门联合,公开物业市场服务大厅的热线电话及介绍服务大厅的大屏幕、触摸屏播放的信息。

二是与相关媒体开展评优活动,入选的物业管理企业要将经营业绩等情况,拿到服务大厅进行展示,借此机会,让全市业主了解到市场服务大厅是物业管理信息的集散地,同时,在服务大厅举行颁奖仪式,邀请社会各界参加。

(二)加快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化程度

一是完成物业信息系统的二期研发。目前,我们已建立了以市小区办为主体,以区小区办为分支的内部管理系统。明年,要在此基础上要将管理系统深入到物业管理企业,实现市、区、物业管理企业的三级管理体系,提高办事效率,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建设沈阳住宅区的电子地图。要将我市住宅区的位置、管理状况、产权类型等全部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标注,即可以随时查询某个住宅小区的位子又可以了解该住宅小区的管理状况。

(三)扩展业务氛围,提升大厅服务功能

一是实现物业管理现场开标。目前,大屏幕能够对物业管理招投标现场进行转播,明年要实现在市场服务大厅进行现场开标。并力争实现现场招投标。

二是开设企业宣传栏。在继续制作企业宣传片的基础上,在市场服务大厅开设企业宣传栏,鼓励物业企业将印刷宣传小册子在大厅宣传栏内摆放,供广大业主拿阅。

(四)举办联谊活动,扩大服务大厅影响

以座谈会的形式,定期组织全市物业管理企业代表,业主代表进行交流(可利用局内的会议室),使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能够面对面,形成良性的互动。一方面物业管理企业可以了解到业主的需求,另一方面业主也能够了解到物业企业的服务状况。同时,在活动结束后,请相关人员到大厅进行参观,由专人讲解大厅的功能,逐步扩大影响力,搞活市场,推动行业发展。

(五)加强窗口管理,树立一流服务意识

一是作好物业管理政策咨询解答工作。做到一般投诉一次性处理解决,当场解决不了复杂问题,在受理后转物业部进行处理。

二是作好物业管理企业资质业主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办事流程。积极配合物业管理处对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作好物业企业资质审批、年检、晋级等要件的收发工作。

三是作好维修资金业务办理工作。做到当天受理的维修资金的更名、过户、退还要件,当天转给维修资金部,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为广大业主服务。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3

实现集团化管理

ERP不仅是计算机系统,更代表了一整套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这就要求ERP必须与不同行业的管理高度融合。

物业ERP是将物业服务企业的人事、财务、采购、行政、质量、市场等专业管理和多个物业项目的房产、客服、设施设备、环境和秩序维护等物业服务管理集成到一起,对总部的职能部门和各分公司的物业项目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实现异地项目的远程管理及实时业务处理的集团化管理系统。

提高管理水平

可以说,ERP几乎覆盖了所有现代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

客户关系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根据物业管理行业的特点,物业ERP系统首先要实现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客户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对客户需求的掌握和及时处理,为物业公司提供对客户服务申请登记、流转处理、服务质量跟踪、客户回访和满意度调查等一站式客户服务平台。设施设备的零配件、保洁的耗材等物资采购,电梯和消防系统保养的委外工作管理,也直接影响着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成本和服务质量,因此物业ERP系统应把客户服务处理、设备计划保养、日常保洁、秩序维护等专业工作和物资供应商、委外供应商的管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并通过采购供应管理、委外供应商、合同管理和质量管理专业检查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

信息共享与集中管理的思想随着物业服务企业布局范围的不断扩大,如何在整个企业实现跨地区、跨项目的资源共享,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实现有效的沟通,已经成为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增长的要求。借助大型数据库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物业ERP系统能够帮助物业服务企业实现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总部各职能部门对多个(异地)项目的集中管理。

事前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计划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管理效率的高低。物业ERP中的计划管理体系包含:财务预算与执行计划、重点工作计划、集中采购计划、设备保养计划、委外工作执行计划、专业检查计划、物业应收款计划、人力资源计划等,借助信息集成技术,企业的计划体系可以实现逐级制订、汇总与下发、执行和验证功能,保障了计划制订过程的科学性、正确性,以及对各专业计划执行情况的及时掌握和考核。

提高经济效益和决策支持

已经实施物业ERP的企业能普遍体会到,ERP系统最明显的好处就是通过实现总部-项目的集团化管理模式,极大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直接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据万物至上的统计,物业服务企业实施信息化以后,库存成本可降低30%,工作效率可提高40%,服务响应可缩短30%,客户满意度更得到大幅度提高。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4

一、工作思路

为实现财务预算与工作计划的有效衔接,提升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准确性。通过工作计划、费用计划、材料计划统一编制、审核、会议审定、执行、考核,提高了计划管理的调控力、执行力,真正实现了全面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确保工作计划完成率100%,月度财务预算现金流入、流出预算表均控制在市公司计划值以内。

二、主要做法

1.综合计划归口管理部门是企业管理部,负责牵头制订局年度、月度工作计划、费用计划、材料计划,各专业工作计划分别由生产技术部、安全保卫部、财务资产部、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部、规划建设部、物业公司等单位负责制订,财务资产部负责制订财务预算计划。

2.制订《规范计划工作的通知》,依据“工作计划与材料、费用计划相支撑”的原则,各部门于每月20日随月度工作计划报送费用计划、材料计划,各专业管理部门及各主管领导审核、企管部汇总形成工作计划、月度费用计划、材料领用计划。抢修、上级安排等临时性紧急工作,需要领用材料或发生费用的,履行临时性计划申报流程,临时性材料(费用)计划申报流程:申报单位填申请表主管单位审核专业管理单位审核主管领导审核局长批准(紧急情况或主要领导外出期间电话逐级汇报,物资公司、财务部见局长批条或电话办理)。企业管理部将批复的临时性计划列入次月度计划。

3.企业管理部25日前组织召开计划工作会议,审定工作计划、材料计划、费用计划。

4.物资公司依据批复的计划及仓储情况编制采购计划,经领导批复后,进行备料、发料。财务资产部以批复的费用支出计划编制财务预算表,其他单位依据下发的工作计划、费用计划、材料计划实施。

5.企业管理部跟踪落实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及材料计划使用情况,并做为财务资产部报销费用依据之一。

6.凡未经批复的计划,物资公司不得备料、发料,各申请单位不得实施,无计划实施,费用自行承担。

材料计划自批复之日起有效期为2个月,费用支付计划自批复之日起有效期为1个月,逾期计划作废。

三、成效

根据工作计划批复材料计划、费用计划,有效控制了费用虚报、材料流失情况,掌控重点工作进度。通过以收入计划、成本计划、费用支出计划为依据编制财务预算计划,真正实现了全面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月度财务预算现金流入、流出预算表均控制在市公司计划值以内。

四、附件

宜阳县电业局月度费用表

宜阳县电业局材料(固定资产)申请表

宜阳县电业局月份费用计划表(一)

宜阳县电业局月份费用计划表(二)

宜阳县电业局月份预算外费用申批表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物资管理;系统;流程;微机化管理

1 系统概论

陕西安康水力发电厂物资微机化管理软件系统是按照电厂物资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利用先进的mis系统操作平台,涵盖物资使用人员、物资计划员、物资采购人员、仓库管理人员、物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职能部门、决策管理人员等各对象的使用要求,特别是计划性、流程审批、项目资金控制、预算、决算、特殊统计等要求,将物资应用架构在整个企业网络上。通过建立物资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适应物资管理信息化的需求,规范物资管理,降低物资公司运作成本,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公司良好的整体形象。系统基本分为三大部分:物资需求查询及提报系统、物资信息编辑系统、物资信息管理处理系统。

2 物资需求查询及提报系统

(1)支持多套帐管理。管理主业、多经等多套帐业务,支持主业与多经间物资调拨等业务; 

(2)管理流程化。从预算资金计划、需求计划、采购计划、物资入库、物资领用等均具有较强的流程控制; 

(3)物资资金计划性,使物资在项目上的使用资金控制及时到位,避免了以往计划的盲目性,并实时提供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

(4)采购智能化,可根据需求情况及库存最新情况智能计算采购数量,为采购员提供计划基础; 

(5)支持多种库存操作。包括验收入库、待验入库、发料、内部借料、外单位借料(调拨)、废料回收、退料、报废、盘点、内部销售等; 

(6)支持库存报警,实现最低库存、最高库存上下限的控制及报警; 

(7)支持借料到领料的转换,例如由于生产紧急需要不能等待正常的需求计划审批手续,可直接从仓库借料,后再进行相应的需求审批。 

3 物资信息编辑系统

(1)年初制订的全厂工程项目资金定额及工程项目分类编辑;

(2)全厂物资需求计划编制汇总、物资需求计划自动生成领料单;

(3)全厂物资采购计划编制汇总、物资采购计划审批、物资采购询价、自动生成入库单;

(4)按职能部门计划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审计部、纪检监察等部门相应的管理权限和流程进行接受、审批、查询上报的各种计划、申请及其他相关信息,下达任务计划、批复结果。

(5)合同汇总及执行情况查询 

4 物资信息管理系统

(1)物资验收入库、待验收物资入库、领料发料、内部借料、外部借料、退料、废料回收、物资盘点、物资报废可随时查询。

(2)按不同部门、不同项目随时可以进行统计,对全厂各部门的费用进行宏观掌控。

(3)财务稽核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4) 系统设置、用户及权限设置、流程自定义基础数据管理(物资系统中各业务、物资需求计划岗位定义、物资需求计划流程定义)、物资编码(仓库及账本代码设置、物资编码、库存期初数量设置)科学严密。

(5)强大的物资备份系统,实现每天的自动备份,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

(6)库存查询、删除物资查询、库存出入明细帐查询、库存结转帐查询、物资需求计划查询、物资采购计划查询、验收入库查询、发料查询、其它库存操作查询、物资费用统计(各部门材料费用统计表、各班组材料费用统计表、工程项目费用统计表、工程项目用料明细表、库存物资积压情况表。

5 结语

陕西安康水力发电厂2008年8月1日通过实施物资微机化管理,企业各种资源得以有力整合,仓储、业务、计划管理、采购管理、数据的准确性明显提高,统计更加全面和准确,预算表生成方便快捷、灵活,使管理层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制订经营决策,办公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实际运行过程中体现了强大的管理优势:

(1)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了组织管理流程再造。物资管理系统从物资需求预算形成到物资送达使用单位结转,将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作环节都纳入系统管理之中,实现了各个工作环节操作流程再造。操作流程再造主要分6个阶段,即提交、计划、采购、核价、验收、考评。

(2)物资需求预算制定阶段。职能部门受理、审核各单位物资需求预算;各用料部门汇总自己部门的物资需求预算;物资公司编制物资采购需求预算。

(3)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促生了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推行和应用,进一步完善了物资采购管理体系。管理系统的方便快捷,为领导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领导可利用较少的时间,对物资厂商准入、申请计划形成、采购计划制定、存货状态、资金拨付等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并及时形成有效决策。全面运用物资管理系统后,重新修改、制定了《预付款管理办法》、《计划、采购人员岗位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物资招标采购实施细则》、《物资需求预算管理实施细则》、《物资定点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物资采购供应商市场准入实施细则(暂行)》、《物资比质竞价择优采购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等办法、细则。这对提高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增强约束力均体现了较好的效果。

(4)物资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增强了物资采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管理系统的方便快捷和透明,敦促采购员在采购物资材料前,不仅对物资材料的市场销售价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而且对供方的产品质量、企业资质、信誉、供应能力、售后服务和产品价格等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合格供方及价格信息档案,及时掌握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为比质比价采购、控制采购成本、择优选定合格供方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5)提升了物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物资管理系统的应用,使物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个人的工作需要,快捷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如物资相关人员对价格信息的掌握、对供应厂商资料的积累和选择、对物资消耗规律的掌握等都在管理系统应用后非常简便地得到实现,进一步提升了物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

(6)提升了物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物资管理系统的应用,使物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个人的工作需要,快捷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如物资相关人员对价格信息的掌握、对供应厂商资料的积累和选择、对物资消耗规律的掌握等都在管理系统应用后非常简便地得到实现,进一步提升了物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6

首先,《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对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已是一个制造大国,而且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过渡阶段。企业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生产管理技能的要求大大提高。而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生产计划与组织》等生产管理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上过多地参照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本科教学的思路授课,教材、课件甚至都没有变化。这样的行为无视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的差异,往往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作业控制和生产过程组织的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采购管理、库存控制、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调度、供应商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课程都必须以企业的生产计划为基础进行,同时,生产组织也与物流管理各项工作密切相关。该课程学习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物流管理系统知识的掌握。再次,《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减少高职学生学习的枯燥感。一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教学的理论与中国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严重脱节,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课程实践太少。高职学生具有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等特点,他们一旦对一门课程缺乏兴趣或者感到吃力,往往就会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另外,《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有利于拓宽高职教师进行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视野,提高其教学理论水平;该课程改革的实践还可以帮助高职教师有效掌握课程改革的理论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也有利于高职教师将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其他高职课程的改革,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开设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课程在内容设置上缺乏针对性。该门课程在传统的教授过程中还存在过于侧重生产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实践内容、许多内容还停留在概念层次上等问题,忽视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比如生产计划的制订,内容中着重讲的是生产计划制订的方法,而没有考虑到该方法是否就是企业制订生产计划时所使用的,更没考虑到学生毕业时能否靠这些技能打动企业。还有一些教师在授课中不按照教学目标授课,课程内容杂乱无序,对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技能以及将来从事物流工作岗位需要何种生产管理知识缺乏认真调研、分析及论证。

第二,课程实训场地建设所需的教学资金紧张。《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的很多实践内容都是离不开车间、生产线和工作地的,但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场地的投入集中在仓储、配送等方面,往往缺乏足够资金来建设《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实践所需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模拟实训室,因而教师们在讲授课程时更多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授课。

第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过于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该门课程的教学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当做生产管理专业的学生来培养,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和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如ERP、企业沙盘模拟等软件工具)。

第四,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过于陈旧,评价面过窄。一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生产管理类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大多集中于最终的结果评价,缺乏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及行为的评价。教学考核的手段基本以试卷考核为主,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手段。这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效果的提高。

第五,教师缺乏生产管理实践经验。很多担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的教师根本无任何企业工作经验,在课堂上通常是传授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和纯理论的探讨,忽视了对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能力的培养。由于老师对企业缺乏感性认识,在案例分析中也做不到深入浅出,使知识变得生硬而抽象。这种状况往往会使学生对课程感到索然无味,产生厌学心理。

第六,教材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所使用的生产管理类教材种类繁多,但大多都是纯理论性教材,并且知识过于陈旧。有一些高职课改教材往往是在教材内容中插入案例或习题等内容来凸显教材的实践性,没有考虑到该教材是否真正适用于企业,也没有考虑生产管理知识各个部分内容间的关联性,如编制主生产计划这一部分内容,仅仅谈编制主生产计划的方法,而没有谈综合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如何结合起来,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课程时缺乏系统性。

三、《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对策

1.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可以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依托行业、企业进行行业调研和行业实践专家访谈,在确定工作岗位群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归纳制造企业中物流管理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中所需要的生产计划与组织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然后由行业和学校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面向生产物流、生产管理职业岗位设置课程结构与内容,以物流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识来精心选取教学内容。按照“认识生产及生产过程———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计划编制———生产作业控制———生产计划软件训练”的顺序组织教学,着重培养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控制、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计划软件的运用四个方面的关键能力。

2.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

将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职业情境体验实训》(校内实训)、《生产计划与组织》(理论课程)、《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综合实训》(校外实训)三个教学单元。《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职业情境体验实训》共40学时,此实习一般宜安排在《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教学前期。通过组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物流及相应的工作岗位和现场管理的情况。通过体验实训,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物流管理中所涉及到的生产管理知识有初步感性认识,了解企业组织架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使学生对职业有一定的认识,具备职业的心态和素质,为该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生产计划与组织》共64学时,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组织,并按项目教学法将课程内容分为八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分为一些具体的任务,见附表。按照附表的知识技能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学习型工作任务来学习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相应的课内技能训练。课程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进行教学,有效培养企业物流管理人员所需具备的生产管理知识、技能。《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综合实训》共40学时,在《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包括课程设计实习和企业生产实践两个部分。课程设计实习,由教师组织学生到企业进一步熟悉企业的生产计划制订和生产过程组织控制的方法,调查企业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找出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方法,完成课程设计。企业生产实践是指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内外部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使他们对实习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控制、生产方式等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与学习,并形成书面的实结报告。

3.教学方法与手段

首先,课程的教学应主要通过建立适应教学改革需要的教材及电子课件、实训指导书、案例库、习题库等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来表现,有效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贯彻任务驱动法,按照课程的八个项目中的各个任务展开教学,使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有利于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以后从事生产计划、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控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课程实行应遵循“工学交替”的思想,采用将任务驱动与项目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校内设立真实仿真的职业情境,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内容,将学习内容整合到真实工作环境中,以项目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也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实训、生产管理知识相关的技能大赛、顶岗实习等,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另外,课程应采用行动导向法实施教学,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教学、情境模拟、工作体验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工作情境中的演练,掌握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生产管理岗位上的职业能力。最后,课程中应注意综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如企业经营沙盘模拟教具及软件、ERP模拟软件以及企业生产实训模拟室,结合模拟教学手段以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网来进行教学。教学资源网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库、习题库、拓展训练资源库等在内的课程教学资源。

4.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评价与岗位技能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甚至可以引入与生产管理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进行课程评价。这种评价体系能体现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和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准确度和教学改革的效果。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有计划地选派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到学校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践,让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有效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还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高级专业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或者邀请一些实习企业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这些高级专业人才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