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的安全培训范例

物业的安全培训

物业的安全培训范文1

1.1项目质量计划编制不合理

民生工程建设在项目的质量计划编制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状况,在编制质量计划时往往分工不明确,可操作性较差,在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上经常出现无人负责或人人负责的状况,对项目质量的控制缺乏有效性和全面性,只是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制定出了相关的职责规范。此外,民生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建设单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质量计划编制过程中往往忽视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忽视业主的需求,不符合计划编制要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要求,使得编制的质量计划达不到业主的要求。

1.2组织机构欠佳,人员素质不高

民生工程的建设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某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设施医疗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等。因此,在下达计划任务之后,各个单位进行各自的质量控制。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建立的组织机构不合理,使得民生工程建设只是一种形式,而缺乏实质内容。此外,一些参建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足,缺乏实际的技术操作能力,施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到位,施工人员只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但是并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具体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与此同时,一些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低下,并没有认识到民生工程在物业服务方面的作用,使得工程的质量得不到切实的保证。

1.3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

在民生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质量控制不到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某一项目完工后进行检验时往往只是完成了检验的程度,缺乏对工序质量控制的认识,而且在每一工序检验完成后,没有做好质量控制的总结工作,使得类似的质量问题重复出现。此外,在进行质量控制时,相关人么惠龙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矿区建设管理中心163000员没有认识到民生工程项目其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的质量都有哪些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如何,使得对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2.民生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2.1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领导只是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标,缺乏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在现实的情况中,一些企业的负责人缺乏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意识,没有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理念,看不到安全管理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同时,一些安全管理人员整体上素质不高,对安全检查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流于形式,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和防护措施的运用不到位,当安全事故发生后难以及时整改,甚至即使企业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也不能很好地运用,缺乏针对性的方案来应对实际问题。

2.2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在进行民生工程建设时,招聘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相对匮乏。在施工过程中,根本不了解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安全意识极度缺乏。此外,一些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没有受到相关的安全教育,施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往往只是做表面文章,根本收不到实际的培训效果。而且还存在许多没有经过安全培训就直接上岗的现象,尤其是对于特种作业的施工人员来说,不经过培训考核就直接上岗进行关键工序的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民生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民生工程建设中针对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1编制合理的项目质量计划

在编制质量计划时,要注意分工明确,提高计划的操作性,尤其是涉及到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上做到分工合作,避免出现负责混乱的现象。同时,在编制质量计划时一定要结合建设单位的需求,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做到从顾客的利益出发,提高编制计划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合理性。

3.1.2提高人员素质,健全组织机构

在编制的计划下达到各个部分之后,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并且部门内部要建立起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体系,避免出现质量控制流于形式的现象。此外,还必须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包括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认识到民生工程建设的物业服务作用,通过培训来提高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掌握相关技能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努力。

3.1.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质量控制时要做到全员、全面全过程。尤其是对于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一定要严格,严格遵循质量检验的程序,检验之后做好事后的质量总结。同时,对于涉及到关键部位的质量影响因素要全面分析,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以便把民生工程建设落到实处。

3.2民生工程建设中针对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2.1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

在进行民生工程建设时,企业的领导一定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安全管理人员也要重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将安全检查工作落实到每个人,准备好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有针对性的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对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提出整改意见。

3.2.2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物业的安全培训范文2

[关键词]国有企业;物业管理;激励机制

1国有企业物业管理现状

国有企业物业管理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后勤部门延续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代,吃的是大锅饭,工作做多做少无所谓,门卫值班工作形同虚设,只是一个形式主义,物业维修工作是你要我做我就做,你不要我做我就不做,物业管理规章制度无力实施,人才结构年龄老化,人才素质结构偏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国民发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强大,人民富裕。而作为国有企业肩负国家重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壮大努力拼博,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努力奋斗。而当今企业的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对老一套物业管理进行彻底改革。必须紧跟时代新发展,全面为企业提供安全优质、高标准、高质量的全方位物业管理服务工作。

2企业物业管理对策

2.1提高人才素质

组建高素质员工队伍,只有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才才能适应智能化、网络化等高质量的物业管理服务趋势。原有的老员工陆续退休,对未退休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妥善安排,招聘具备专业知识、知识面广,有丰富管理经验,沟通与应变能力强、熟悉有关政策法规的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员要一专多能,适应性强,根据业主的需求,做到随叫随到、服务及时、服务跟踪、服务回访;同时树立企业服务形象。

2.2加强企业物业管理人员培训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特别是物业管理工作,服务目标、服务理念、服务思路等,需紧跟时代变化,紧跟业主需求;加强物业管理人员技能、业务培训,实行送出学习及内部自行培训,也可以通过参观、交流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物业管理水平,作为物业管理企业的中心领导人,在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工作方式及工作能力,带动管理队伍的成长,高标准、高要求从思想、内心面面俱到,精细思考业主的需求,造就一支懂管理、通技术、精业务的物业管理队伍。

2.3开展技能比赛,提升服务水平

每年开展1~2次的物业服务技能比赛,比技能、仪容、仪态、礼仪、门岗服务。通过服务技能比赛,提高员工的服务能力和潜力开发,鼓励员工进行技能创新。全面提升服务技能水平。

2.4强化安全意识,责任落实到人

安全管理是企业的生命要素,安全生产工作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物业管理经理与二级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到人。重点消除安全隐患,使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员工生命安全,每季度做好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每年进行二次全体职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及安全处置能力。电工、电梯、消防、空调等特种工种做到100%持证上岗,安全护卫100%持证上岗。

2.5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员工的业绩意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实行竞争机制,按劳取酬,形成科学规范的物业管理体系。

2.5.1考核方式

采取员工日常考核与年底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个人价值、业绩、责任与收益一致的原则,达到考核结果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加强考核结果的应用,将员工考核结果与个人岗位等直接挂钩。

2.5.2考核规则

制定考核规则(见表1),日常考核由总部对各分部、各分部对各班组、各班组对各岗位层层细分考核职责,根据考核评分标准,对考勤、工作完成情况及工作表现,奖罚分明,详细记录,年底进行汇总。

2.5.3考核等级划分

考核等级按照考核得分T,由高到低,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

2.5.4考核结果应用

年度考核结果在年终绩效中体现,制定年终绩效标准,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绩效系数。激励多劳多得,按劳取酬,也可以留住敬业爱岗员工。年度考核不合格,经过两次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考核仍为不合格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规定,予以解除劳动合同。

2.6企业物业管理服务执行细则

2.6.1秩序维护服务执行细则

进入企业大门,设立形象岗迎宾接待,顾客来访,迎宾接待人员需与来客访问的业主进行电话预约,预约成功后,由访客填写会客凭条,记录顾客身份及信息,以确保访客对业主单位的安全,同时礼貌接待来访客人,充分体现企业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的同时,提升企业管理标准。办公区域,需安排24小时巡视工作,安全巡查每3小时至少巡查1次,监控室进行24小时监控,在录像保存期内保存监控资料,如有业主需求,随时调控监控录像。

2.6.2设施、设备维护维修执行细则

定期检查房屋的使用状况,对房屋及共用部位进行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每周由维修队人员对办公区域巡查1次房屋各类门(自动门、推拉门)、推拉窗、楼梯通道以及其他共用部位的门窗、玻璃、楼内墙面、墙面砖、地坪、地砖、道路、地下车库,做好巡查记录;同时有保洁人员在保洁工作的同时,加强对保洁区域的设施、设备的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报备维修;需要维修,属于小修范围的,及时组织修复;属于大中修范围的,及时制订维修计划,向业主提出维修方案及维修预算,由业主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维修。维修记录和保养记录齐全。雨、污水管道每年疏通1次;雨、污水井每月检查1次,视检查情况及时清掏,每年清掏2次,发现异常及时清掏。变配电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升降系统、空调系统、消防报警与灭火系统、公共照明系统(含室内)、避雷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包括中央监控系统、广播与背景音响系统等)、其他设备系统等,建立共用设施设备档案(设备台账)、设施设备的运行、检查、维修、保养等记录,记录齐全。设施设备标志齐全、规范,责任人明确,操作维护人员严格执行设施设备操作规程及保养规范,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容易危及人身安全的设施设备有明显警示标志和防范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设备故障有应急处置方案。对电梯、空调、消防必须有资质单位进行定期检测、维护保养。确保企业设施设备安全保障运行。

2.6.3环境卫生及保洁服务执行细则

清洁卫生工作除了日常常规的清洁保洁工作外,制定特殊卫生清洁流程,让保洁员有序开展清洁卫生工作,比如周一清除墙面蜘蛛网、周二对地脚线清洁、周三对门清洁、周四对玻璃清洁、周五对垃圾桶全面清洗;让保洁按照流程有序开展保洁服务工作,用温馨提示告知业主保洁服务项目及服务时间,让业主共同监督保洁服务工作,同时加强管理人员对保洁清洁卫生流程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卫生死角,做好检查记录。

3结论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物业管理,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转型,更新观念。提高管理创新技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做到事无巨细,积极发挥自身的能量,为业主所想,为业主所思,为业主提供精细化、高效化、高质化的全面保障服务工作,为员工构筑发展的空间,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静.企业物业管理成本的特点与管控策略[J].中国市场,2018(24).

[2]叶礼平.浅析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市场,2019(28).

[3]黄静.企业物业管理成本的特点与管控策略[J].中国市场,2018(24):78-79.

物业的安全培训范文3

关键词:高层住宅; 消防安全管理; 现状; 风险隐患;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体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高层住宅,百米住宅俨然已成建设趋势。但是,高层住宅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一旦有火灾发生,必然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必须通过多方位的举措来有效防控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发生。

 1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发生的特点

1.1 很难高效疏散人员。目前高层住宅的建筑高度趋向于越建越高,一旦发生火灾,疏散人员十分困难。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火灾时烟气在竖直方向的扩散速度约为 1 ~ 5 m/s,在楼梯间或管道竖井中,烟气上升速度能达到 6 ~ 8 m/s,这对于人员的疏散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2 电气设备负荷较大。电气设备、电气线路是高层住宅火灾的重要致灾起因,居民违规使用电气设备、电气线路过负荷使用、电气线路故障短路等往往会导致火灾发生。

1.3 火灾扑救难度较大。扑救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在消防救援领域可谓世界性难题。由于住宅内使用各种装修材质,部分材料在火灾高温下课分解出有毒有害物质,对于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从各火灾案例来看,绝大多数的火灾死亡人员都是因为吸入有毒烟气致死。另外,因为建筑高度的因素,火灾时消防救援人员只能通过消防电梯、疏散楼梯、云梯等方式进入建筑实施救援,一定程度也增加了时间成本,影响了救援速度。

 2 当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2.1 消防设计存在不合理因素。是否依法依规对建筑进行消防设计,直接决定了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底线。目前部分设计单位不能严格依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进行消防设计,甚至存在不满足相关强制性标准的现象,在根源上留下很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导致了建设工程“带病”投入使用。

2.2 建筑施工质量存在缺陷。有的施工单位投标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压标低价、工程量不透明、工程造价实际缺口大、工程质量隐患多。为降低成本,施工选用非专业人员,施工不依据规程与规范开展,埋下严重的建筑消防安全隐患。例如: 存在电气设备绝缘不符合规定、消防设施功率不足、防排烟系统线路接反,应急照明照度不够、疏散指示标识方向指示错误、防火卷帘不能联动、应急启动与远程控制无法操作实施等现象,给后期使用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2.3 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高层住宅建筑常见消防设施主要有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等。建成投入使用后,部分建筑消防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对消防设施系统维护和保养不到位,一旦遇到火灾,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无法控制火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4 消防管理责任不明晰。从工作中掌握,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方主要为物业管理服务机构和业主。由于业主与物业管理服务机构实际为雇佣关系,一定程度存在物业服务机构如果服务不能让业主满意、与业主产生冲突时会导致物业服务企业被解聘的情况,所以虽然法律法规规定了物业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但物业服务机构不敢管、不愿管、管了没人听的现象大量存在,漠视消防安全管理也成为物业服务机构和业主的常态,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居民住宅尤其是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而一旦发现火灾需要追责时,物业服务机构与居民之间互相扯皮、互相指责,很难直接厘清双方责任。

2.5 行业部门的监管未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基层街道、监督执法力量消防安全管理未形成整治合力,网格化排查未落实到位。

2.6 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不管是高层住宅业主还是物业管理服务机构,往往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居民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不了解初期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措施,不具备自救逃生能力。从笔者所在城市的火灾数据分析,电气原因导致火灾占住宅火灾总数的 50%以上,而电气火灾的起因中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占据了相对比重。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在住宅建筑中292发生火灾致人死亡的案例屡屡出现,但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却仍屡禁不止,究其原因,虽与住宅小区不具备足量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等客观原因有关,但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也是亡人火灾事故接连发生的重要原因。

3 解决我国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从政府层面推动。加强对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的重视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依规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消防安全工作。各高层住宅小区建设单位、管理单位、服务单位按照“坚持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原则,自查自改火灾隐患,确保高层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3.2 推进消防安全设施。建设技术革新推动老旧高层住宅在建筑公共区域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推广在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住宅内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器,严格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在建筑内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提高初起火灾的及时报警和早期处置能力。完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从政府层面推动将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高层住宅建筑联入系统,对系统运行实行 24 h监控。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在“城市大脑”搭建智慧消防应用场景,对消防各类系统实现最大程度的接入和监测。

3.3 落实住宅的物业。维修资金各级各部门、各相关单位按照消防安全责任制,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督促高层住宅小区建设、管理或使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完善住宅维修资金管理,严格日常维护和应急使用的分界,既要维护业主的权益,督促物业服务机构履行日常维护管理职责,又要充分发挥房屋维修基金的作用,在确需使用维修基金时,及时审批,快速拨付建筑消防设施设备维修费用,紧急情况下,可启动“应急程序”,先使用后审批,确保设施完整好用。

3.4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高层住宅建筑业主、物业服务机构之间应明确各自消防安全责任,以合同的形式给予法律保护,确保关键时刻不彼此推诿扯皮。高层住宅建筑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消防法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将高层住宅建筑全面纳入乡镇街道的网格化管理,各网格员在管理中通过技术手段建立高层住宅建筑数据库并实行动态更新,摸清底数和隐患现状,对存在严重火灾隐患的,及时报政府统筹解决。

3.5 建强微型消防站。高层住宅小区按规定建立建强微型消防站,配齐人员和必要的装备器材,与消防救援站开展联勤联训,达到“三知四会一联通”要求,提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统一纳入 24 h 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接受消防救援部门调度指挥、业务指导,接到出动指令,能够做到“1 分钟响应、3 分钟到场处置”。依托微型消防站完善区域联防工作机制,1 个微型站要与周边 4~5 个微型站建立信息互通、联络畅通、互帮互助的联防组织,至少每季度组织 1 次演练,确保形成战斗力。

3.6 严格管控外墙外保温材料。对使用了不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的保温材料的高层住宅建筑,经核查确认后,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予以更换; 对出现破损、脱落等问题的外墙保温系统,应及时进行修复; 未拆除前,严格落实火灾防范措施。同时严控高层住宅建筑周围防火间距,确保无违规出现的例如可燃堆放物、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等现象。

3.7 畅通安全疏散生命。通道持续开展“四清一堵”行动,全面清理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堆放的杂物及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确保疏散通道畅通。确保楼内设置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完好有效,定期检测照度、疏散指向切换等性能和设备指标。严格高层住宅建筑内避难层的正常使用,严禁违规占用现象发生。

3.8 加强消防宣传。培训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微博、抖音、快手、微信以及 LED屏、橱窗、板报等媒介,形成宣传矩阵,提示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宣传普及高层建筑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知识,提高居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物业服务机构按照规定定期组织业主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提高应急疏散逃生能力。建立业主消防管理微信群,定期推送消防新闻和宣传信息,定期播发火灾事故警示案例。认真落实《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微型消防站队员分期分批进行消防培训,培养一批消防安全明白人。

3.9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高层住宅建筑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对高层住宅小区内一些共性问题开展曝光行动,跟踪报道整改信息。必要时,以政府名义印发通告或公告,最大限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视情采取约谈单位法定代表人、在单位醒目位置张贴火险警示牌等方式,推动隐患整改,形成消防安全高压态势。

3.10 建立多方协同的联动机制。多数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产生于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因此,强化消防安全管理,要根据消防安全责任制,地方政府牵头,由消防救援、住建、公安、街道办、综合执法、社区、物业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建立联动机制,各司其职,定期组织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和处理问题,把火灾隐患及时消除。

4 结束语

总之,要根据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特点,在贯彻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加大消防安全教育力度,切实夯实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建彬.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 9,35( 4) ,55-58.

[2] 杨艳玲.探析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存在问题[J].建材与装饰,2020( 6) : 98-99.

物业的安全培训范文4

【关键词】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管理;现状;风险隐患;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体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高层住宅,百米住宅俨然已成建设趋势。但是,高层住宅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一旦有火灾发生,必然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必须通过多方位的举措来有效防控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发生。

1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发生的特点

1.1很难高效疏散人员。目前高层住宅的建筑高度趋向于越建越高,一旦发生火灾,疏散人员十分困难。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火灾时烟气在竖直方向的扩散速度约为1~5m/s,在楼梯间或管道竖井中,烟气上升速度能达到6~8m/s,这对于人员的疏散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2电气设备负荷较大。电气设备、电气线路是高层住宅火灾的重要致灾起因,居民违规使用电气设备、电气线路过负荷使用、电气线路故障短路等往往会导致火灾发生。

1.3火灾扑救难度较大。扑救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在消防救援领域可谓世界性难题。由于住宅内使用各种装修材质,部分材料在火灾高温下课分解出有毒有害物质,对于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从各火灾案例来看,绝大多数的火灾死亡人员都是因为吸入有毒烟气致死。另外,因为建筑高度的因素,火灾时消防救援人员只能通过消防电梯、疏散楼梯、云梯等方式进入建筑实施救援,一定程度也增加了时间成本,影响了救援速度。

2当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2.1消防设计存在不合理因素。是否依法依规对建筑进行消防设计,直接决定了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底线。目前部分设计单位不能严格依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进行消防设计,甚至存在不满足相关强制性标准的现象,在根源上留下很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导致了建设工程“带病”投入使用。

2.2建筑施工质量存在缺陷。有的施工单位投标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压标低价、工程量不透明、工程造价实际缺口大、工程质量隐患多。为降低成本,施工选用非专业人员,施工不依据规程与规范开展,埋下严重的建筑消防安全隐患。例如:存在电气设备绝缘不符合规定、消防设施功率不足、防排烟系统线路接反,应急照明照度不够、疏散指示标识方向指示错误、防火卷帘不能联动、应急启动与远程控制无法操作实施等现象,给后期使用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2.3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高层住宅建筑常见消防设施主要有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等。建成投入使用后,部分建筑消防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对消防设施系统维护和保养不到位,一旦遇到火灾,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无法控制火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4消防管理责任不明晰。从工作中掌握,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方主要为物业管理服务机构和业主。由于业主与物业管理服务机构实际为雇佣关系,一定程度存在物业服务机构如果服务不能让业主满意、与业主产生冲突时会导致物业服务企业被解聘的情况,所以虽然法律法规规定了物业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但物业服务机构不敢管、不愿管、管了没人听的现象大量存在,漠视消防安全管理也成为物业服务机构和业主的常态,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居民住宅尤其是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而一旦发现火灾需要追责时,物业服务机构与居民之间互相扯皮、互相指责,很难直接厘清双方责任。

2.5行业部门的监管未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基层街道、监督执法力量消防安全管理未形成整治合力,网格化排查未落实到位。

2.6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不管是高层住宅业主还是物业管理服务机构,往往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居民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不了解初期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措施,不具备自救逃生能力。从笔者所在城市的火灾数据分析,电气原因导致火灾占住宅火灾总数的50%以上,而电气火灾的起因中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占据了相对比重。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在住宅建筑中发生火灾致人死亡的案例屡屡出现,但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却仍屡禁不止,究其原因,虽与住宅小区不具备足量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等客观原因有关,但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也是亡人火灾事故接连发生的重要原因。

3解决我国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3.1从政府层面推动加强对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的重视。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依规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消防安全工作。各高层住宅小区建设单位、管理单位、服务单位按照“坚持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原则,自查自改火灾隐患,确保高层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3.2推进消防安全设施建设技术革新。推动老旧高层住宅在建筑公共区域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推广在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住宅内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器,严格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在建筑内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提高初起火灾的及时报警和早期处置能力。完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从政府层面推动将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高层住宅建筑联入系统,对系统运行实行24h监控。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在“城市大脑”搭建智慧消防应用场景,对消防各类系统实现最大程度的接入和监测。

3.3落实住宅的物业维修资金。各级各部门、各相关单位按照消防安全责任制,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督促高层住宅小区建设、管理或使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完善住宅维修资金管理,严格日常维护和应急使用的分界,既要维护业主的权益,督促物业服务机构履行日常维护管理职责,又要充分发挥房屋维修基金的作用,在确需使用维修基金时,及时审批,快速拨付建筑消防设施设备维修费用,紧急情况下,可启动“应急程序”,先使用后审批,确保设施完整好用。

3.4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高层住宅建筑业主、物业服务机构之间应明确各自消防安全责任,以合同的形式给予法律保护,确保关键时刻不彼此推诿扯皮。高层住宅建筑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消防法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将高层住宅建筑全面纳入乡镇街道的网格化管理,各网格员在管理中通过技术手段建立高层住宅建筑数据库并实行动态更新,摸清底数和隐患现状,对存在严重火灾隐患的,及时报政府统筹解决。

3.5建强微型消防站。高层住宅小区按规定建立建强微型消防站,配齐人员和必要的装备器材,与消防救援站开展联勤联训,达到“三知四会一联通”要求,提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统一纳入24h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接受消防救援部门调度指挥、业务指导,接到出动指令,能够做到“1分钟响应、3分钟到场处置”。依托微型消防站完善区域联防工作机制,1个微型站要与周边4~5个微型站建立信息互通、联络畅通、互帮互助的联防组织,至少每季度组织1次演练,确保形成战斗力。

3.6严格管控外墙外保温材料。对使用了不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的保温材料的高层住宅建筑,经核查确认后,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予以更换;对出现破损、脱落等问题的外墙保温系统,应及时进行修复;未拆除前,严格落实火灾防范措施。同时严控高层住宅建筑周围防火间距,确保无违规出现的例如可燃堆放物、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等现象。

3.7畅通安全疏散生命通道。持续开展“四清一堵”行动,全面清理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堆放的杂物及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确保疏散通道畅通。确保楼内设置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完好有效,定期检测照度、疏散指向切换等性能和设备指标。严格高层住宅建筑内避难层的正常使用,严禁违规占用现象发生。

3.8加强消防宣传培训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微博、抖音、快手、微信以及LED屏、橱窗、板报等媒介,形成宣传矩阵,提示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宣传普及高层建筑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知识,提高居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物业服务机构按照规定定期组织业主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提高应急疏散逃生能力。建立业主消防管理微信群,定期推送消防新闻和宣传信息,定期播发火灾事故警示案例。认真落实《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微型消防站队员分期分批进行消防培训,培养一批消防安全明白人。

3.9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高层住宅建筑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对高层住宅小区内一些共性问题开展曝光行动,跟踪报道整改信息。必要时,以政府名义印发通告或公告,最大限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视情采取约谈单位法定代表人、在单位醒目位置张贴火险警示牌等方式,推动隐患整改,形成消防安全高压态势。

3.10建立多方协同的联动机制。多数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产生于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因此,强化消防安全管理,要根据消防安全责任制,地方政府牵头,由消防救援、住建、公安、街道办、综合执法、社区、物业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建立联动机制,各司其职,定期组织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和处理问题,把火灾隐患及时消除。4结束语总之,要根据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特点,在贯彻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加大消防安全教育力度,切实夯实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建彬.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9,35(4),55-58.

[2]杨艳玲.探析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存在问题[J].建材与装饰,2020(6):98-99.

物业的安全培训范文5

关键词:石油工程;劳务输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1劳务输出人员及业务现状(以某石油工程企业钻井行业为例)

(1)队伍现状。近年来石油工程企业进入了行业“寒冬期”,为应对企业严峻的经营形势,创新管理模式,推行“瘦身简配”,通过压减机构、“三定”、竞争上岗等措施,对显现出主营业务富余人员,采取了劳务输出等方式进入非主营业务,安排富余人员近200人承揽钻井施工辅助业务、承揽物业管理维护服务以及物流业、销售业。这些人员原来涉及的岗位专业性强、通用性差,人员年龄层次结构不尽相同,业务水平和技能参差不齐。原来涉及的岗位是专业性较强的石油钻井工、柴油机工、钻井液工以及技术人员、炊事员、生活服务员、机关管理人员等多个岗位。劳务输出从事的岗位有垃圾处理工、物业维护维修工、保洁工、保绿工、物流配送员、销售员等。(2)业务现状。石油工程企业的主营业务是钻井施工作业及其钻井技术服务以及后勤保障,对于从事钻井施工的人员原来是与钻井机械打交道,从事的是钻井设备搬迁安装、一开钻进、二开钻进、起下钻、下套管、电测、固井、完井、设备维护、设备检修等作业,这些劳务输出人员从事主营业务钻井岗位与新的岗位有很大差异,工作岗位、工作形式和工作性质发生了质改变,安全风险也随之改变。原来有完整的组织机构,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完备的工艺流程,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具备各项作业活动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措施。现在承揽钻井施工辅助业务、承揽物业管理维护服务以及物流业、销售业等业务以后,组织机构发生了变化,面临的是全新的岗位和作业活动,岗位和作业活动发生了较大变化。像钻井辅助业务,承揽的是钻井液不落地处理业务,虽然这项业务与钻井主营业务有关联,但从岗位职责、工艺流程、标准化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活动的风险因素方面来讲与原来的岗位作业活动有所不同,岗位风险防范的措施也不同。像承揽的物业管理业务,有物业维护与维修、室内与室外保洁、公共绿地保绿,对于与钻井主营业务打交道的来说,面临的是松散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不清晰,业务技能水平差,岗位的风险因素识别能力低,防范风险的知识和技能欠缺。

2劳务输出队伍问题分析

(1)劳务输出队伍管理模式问题。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日常工作中多头管理,职责不明,形成了“要管都管,要不管都不管”的局面。无法有效的进行工作的推进,造成关键职能(安全管理)弱化甚至缺失,不能体现“精简高效、专业分工、责权对等、执行与监督分设”的基本原则。就某钻井公司目前承揽的业务来看,劳务输出200多人,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劳务输出已超过100人,应当按照规定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劳务输出人员业务技能问题。由于劳务输出人员大多是由不同的岗位转岗而来,就某钻井公司目前承揽的业务来看,涉及到钻井辅助岗位、物业管理岗位及其他岗位,原来岗位技能已不能适应新的岗位。在业务技能提高上,一是员工自身学习意识不强。由于员工知识结构和文化结构不合理,部分员工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理论学习困难很大,同时由于观念滞后,不善于学习,部分员工产生学习无用的思想,个别员工不会、不懂、也不学,甚至还不问。二是发展潜力不足,部分员工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实现新知识与技能高度一体化的进程中困难重重。像物业管理的岗位物业维修,涉及到水、电、暖的故障处理与维修,这些岗位专业性较强,对维修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安全风险的识别能力也要求较高,如果没有一定的技能水平,很难适应新的岗位。(3)劳务输出人员上岗资质问题。劳务输出人员的岗位发生变化,新岗位的上岗资质也随之变化。像从事物业维修岗位,面临的是动用电气焊进行金属的热切割和焊接,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属于特种作业,特种作业必须取得《焊接与热切割作业操作证》。(4)劳务输出人员的岗位风险识别问题。风险识别和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只有有效开展风险识别与控制,才能提高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规范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人是生产作业活动中安全因素的根本,只有岗位人员掌握和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够做到真正意识上的规避风险,才能够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岗位的变化,技能水平的问题,都是制约风险识别的因素。

3劳务输出队伍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1)完善组织机构。完善的组织结构会使分工更为合理、分组更为协调、合作更为紧密。从而使组织运营更有效率,组织更具竞争优势。组织机构如果不健全,管理就会缺位。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上真正有人抓有人管,从组织机构上保障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2)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一是企业领导必须重视,搞好员工培训工作,首先需要领导站在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上,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加强员工培训的重要意义。二是加强培训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企业的竞争与发展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培训优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不加强培训与学习,就不能提高自身水平。三是把员工的培训工作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确定不同的目标任务,做到员工培训有人抓、有人管。四是制定相应的培训激励机制,采取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办法,激发员工对参加培训,促进个人提高的积极性。(3)持证上岗。一是人员转岗前,对不符合上岗条件的人员不予办理转岗手续,不调整相应的薪酬标准,待培训合格并取得证书后方可安排相应岗位,从源头把好持证上岗关口。二是坚持“先培训再取证,先持证后上岗”的原则,强化劳务输出人员素质及岗位胜任能力,进一步提升队伍整体竞争力,推动企业安全有效发展。三是强化对各单位持证上岗管理工作的指导与检查,探索建立持证上岗工作考评和持续完善机制,激发员工持证管理的积极性,层层传递压力,共同做好员工持证上岗管理工作。(4)强化安全意识。安全生产事故是一个渐变过程,是不安全因素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飞跃性质变的表现形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量的积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抓好安全生产,需要平时做多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以人为本”,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职工岗位安全自觉性是关键。安全意识和素质的提高,安全培训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

4结束语

虽然石油工程企业进入了行业“寒冬期”,劳务输出的工作繁重而复杂,只要实现劳务输出队伍的科学有效管理就可以降低由于转岗带来安全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郭鹏,如何有效开展风险识别和控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年增刊,2006(164).

物业的安全培训范文6

刚才,大家现场参观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同志传达了全省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现场会精神,购物广场、区第一中学的负责同志介绍了工作经验。下面,我就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特别是各级公安、消防机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加快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市城乡火灾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全民消防安全素质不断提高,消防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消防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有:一是部分部门、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个别领导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够。少数企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一把手没有充分履行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重经济效益、轻消防安全,漠视公共消防安全利益,违法占用或封堵消防通道、锁闭安全出口、擅自停用自动消防设施等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城镇消防规划和消防装备建设仍不够完善,抗御火灾的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乡镇特别是重点镇还没有成立专职消防队伍,部分工业园区市政消火栓建设欠账较多。三是社区、农村及“九小场所”的消防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四是消防投入仍然存在缺口。个别县区消防经费投入不足,拨付不及时,灭火及应急救援所需的特种器材仍达不到国家配备标准。

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充分认识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深入落实消防安全战略工程任务,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防控火灾的“人民战争”,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实施重点突破,深入开展构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

我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以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责任、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基础为重点,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全市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明显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增强,全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强化基层消防安全组织建设。各县区、市属开发区要在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庄和城市社区的消防组织建设,切实解决基层消防工作人员少、工作弱的问题。今年年底前,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都要建立由行政负责人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消防安全委员会或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消防工作领导、责任、奖惩和保障机制。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都要依托综治办、安监办、安监中队、公安派出所等机构成立消防组织机构。要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办事处)实行“网格化”消防管理,形成“机构健全、责任明确、力量整合、条块结合、管理到位”的基层消防工作格局。当前,省委、省政府正在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住房建设改造步伐,我市也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各县区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区消防组织及其工作模式和运行方式,将消防工作纳入农村社区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基层火灾综合防控体系。

二是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社会单位是自身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是火灾预防工作的重点和关键。要按照《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确定的建设范围、内容和验收方式、方法,大力开展以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和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宣传教育培训能力为内容的“四个能力”建设。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四个能力”建设的指导,按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由消防部门负责、“九小场所”由公安派出所负责的原则,对各单位开展“四个能力”建设情况进行逐一验收。验收合格的,发放“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验收达标单位”证书。验收不合格的,要确定专人,靠上指导,直至合格,绝对不能失控漏管。今年年底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中的人员密集场所全部达标,其他重点单位的50%达标;至年底,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中的人员密集场所基本达标。

三是强化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多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各县区及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抓紧编制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进一步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结合近期消防规划即将到期的实际,及时修编消防规划。城市消防站、市政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防火和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必须要及时增建、改建或改造。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快建设特勤消防站,确保年投入执勤。港经济开发区要尽快建设消防站,年投入执勤。要大力加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庄、城市社区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今年年底前,等镇要建成专职消防队。年,其他建制镇和乡镇工业园区也要结合当地实际,组建专职消防队,达到有车、有人、有战斗力的基本标准。设有治安巡防队的村庄、社区,要建设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联防消防队,承担防火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职能。其他村庄、社区也要建立群众自愿参加的志愿消防队。

四是强化城市社区和农村消防设施建设。各城市社区要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加强维护保养,确保运行正常。每个社区要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器材,保证扑救初起火灾的需要。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要定期对管理区域内消火栓、消防车通道、灭火器材等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要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住房建设改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乡镇政府驻地市政消火栓建设应达到规划要求;乡村消防车通道、消防通讯应保持畅通,已通自来水的村庄应安装消火栓,要充分利用天然水源设立消防车取水平台,力争大多数村庄要保证至少有一处消防水源、一套灭火设备器材。

五是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要深入开展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建筑、地下设施等为重点,以提高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率、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要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肃查处擅自停用、不及时维修保养消防设施以及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非法加油站点、非法炼油窝点,彻底整治未经消防行政许可擅自投入使用及“三合一”场所等突出火灾隐患,全面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环境。要用足用好罚款、停产停业停用、停止施工、强制执行、临时查封等行政手段和执法措施,严厉查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要落实重大火灾隐患举报、公示、挂牌督办、整改责任等制度,始终保持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活动的高压态势。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将消防工作纳入日常业务管理内容,指导和督促下属企业开展好消防安全检查活动,预防火灾隐患发生。每年,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应排查整治较大火灾隐患不少于4处。要积极推广先进消防产品,鼓励大型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引导小型人员密集场所设置独立式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采取技防措施提高动态隐患防范能力。#p#分页标题#e#

六是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各县区及市属开发区要制订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将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内容,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深化消防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要充分利用手机短信、楼宇电视、宣传标牌等载体,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扩大消防宣传覆盖面。村庄、社区要制定村(居)民防火公约,开设消防宣传阵地,提高村(居)民防火意识,避免各类违章用火、用油、用电、用气现象。

要全面落实《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教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安监、旅游等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安全培训管理职责,强化本系统、本行业的消防安全培训。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内容,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机构开展好培训活动。发挥社会消防安全培训机构的作用。全面推行消防安全培训上岗制度,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单位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三、切实加强对实施筑牢“防火墙”工程的组织领导

构筑“防火墙”工程历时长,范围广,任务重,标准要求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强力推进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要把构筑“防火墙”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抓紧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将公共基础消防设施建设、多形式消防队伍的组建、消防组织机构的成立、农村和社区消防工作等任务的落实,层层分解下去,落实到每个责任人,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加强协作配合。各级各部门、单位要认真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政府部门消防监督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实施“防火墙”工程的工作合力。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将消防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内容,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安监、监察、住房城乡建设、工商、质监、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部门、单位要认真履行消防职责,对涉及消防安全的行政事项严格把关,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各级公安、消防机关要充分发挥消防监督管理职能,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及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消防监督执法队伍。

物业的安全培训范文7

(1)施工中质量问题受到忽视。

一些施工团队,是由于本身的技术水平不过硬,缺乏对供电系统的先进的经验借鉴和技术力量,电气施工中供电系统有关供电的特性知识点,并没有真正消化吸收,在实践中,难以及时将错误、隐患排除,从而造成一些损失,使电气设备的有序运转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造成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损失巨大。施工质量还受到施工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一些情况下,因为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不当、专业技术水平不熟练,造成了一些事故的发生。

(2)施工图纸的审核缺乏严谨性。

目前,电气系统中的重要技术根据、操作根据是施工图纸,施工图纸在整个施工中占据就是蓝图,施工的步骤、相关规范都包含在其中,直接影响这些因素的发挥。所以,施工图纸审核工作需要审核人员具有严谨性、工作责任心。首先要了解整个供电系统的情况,把握一些设计理念思路,方便进行设计、修改施工图纸。图纸的审核并不是某一个人来完成,二是需要将工程管理部门的职能合并,一起来完成审核,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施工有序、顺利完成。审核供电系统图纸,要求所设计的供电图纸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还要具有最优性、科学性、合理性。往往是对图纸的粗心审核,没有深入关注其合理性方面,脱离工程的施工实践,致使许多不切实际的项目设计出现,这些亟需加以重视。在审核的过程中,施工的成本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必须强化成本的节约、减少投资,否则浪费现象难以改变,制约电气系统工程的未来发展。

(3)施工中安全意识不足。

电气系统施工中,对于一些大功率电气设施,安全隐患系数大,没有通电也有安全隐患,施工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施工,稍有疏忽,就会致使安全事故发生,值得施工操作人员和管理者加强重视,马虎不得。一些施工企业只想着节约生产成本,经常将一些缺乏实际经验的临时工调入施工队伍,并且没有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实际工作中,一些操作工根本不用安全防护工具,安全意识严重不足,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又是对他人更是对电气工程的不负责任。所以,必须加强对这些操作工的人身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的安全性,保证整个施工的安全性。

二、供电系统施工管理的相关策略

(1)提高操作工的技术水平,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施工。

技术人员必须接受施工团队的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系统有序的学习掌握现代先进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实现供电系统施工的系统性。作为管理者,应该将施工管理技术化、规范化、科学化,依据先进技术渠道制定相关质量标准,这些可以保证供电系统的施工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实际管理中,管理者要充分注意总结过去的施工中的经验和不足,转变工作方式、施工技术、操作方法,利用先进电气技术理念,提高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最重要的是要抓住管理工作的重难点,开展工作针对性强,重点是加强管理,防止漏洞产生;难点是选择合适的、有效的管理方法,高效率玩保证供电系统的运行。现阶段,我国的施工管理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对于相关政府部门和施工企业来说,必须深入关注这些落后的技术、手段,提供先进、合理的技术管理方式,保证供电系统的施工。对施工人员的选择安排,要根据供电系统施工相关标准规范科学选择,将普通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按一定比例分配,使施工能够高效、安全的进行下去。

(2)设计良好的施工图纸,改善审核体制。

电力供电系统必须在科学合理的施工图纸下进行,所以,供电系统的施工管理,最先应该将施工图纸进行完美设计,提供良好的施工方案,并将相关审核体制进行建立完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注意一下几点:一是严密注意操作中经常发生问题的操作过程,严格审视一些安全隐患发生的细节地方,从施工的细节抓起,使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供电系统的审核应该重点审核施工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保证供电系统安全运行。如果发现问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等必须积极按照实际问题处理结解决,并探索更好的处理手段,促进施工的进度,保证施工的质量。

(3)做好安全管理,促进施工的有序开展。

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的施工管理重点方面是安全的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监管部门,需要尽快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指南等制度,定期、不定期的安排专门人员来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发现违反制度者,严格给予警告并通报批评。对相关工作人员还要进行安全培训,培养安全施工意识,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遵守制度。培训要注意讲解事故发生时解决方法,提高其面对事故的情绪管理,提高施工者的危机应对能力。通过安全培训,施工人员的工作注意力增强,效率提高,可以促进电气工程供电系统的规范化发展。

三、结语

物业的安全培训范文8

1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高层建筑特点: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特定情况下,一旦电梯不能使用,人员需很长时间才能进入安全场所;火灾发生时,烟囱效应下,火势与烟气蔓延,提升了安全疏散难度。因此在事故发生时很难保证所有人的安全,这就需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从根源上杜绝消防安全问题的发生,保护住户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2.1消防设计先天不足

消防设计牵扯到较多程序以及内容,且各个环节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设计人员的整体素养难以保证,这就使得高层建筑消防在设计时会在分隔措施、消防材料使用、隐蔽工程、防火分区等方面出现较多的不足,比如地板幕墙间存在缝隙,以及空调系统、电缆井、管道等施工后未对其孔洞封堵等,这些都会给后期的消防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2.2消防设施设置不完善

一些建筑单位为节省开支,并未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配备足额的消防设施,大部分的消防设施都是为了应付检查,从而使得很多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在检查时处于完备状态,而在后期的使用时却“无故消失”。

2.3建筑物防火分区不规范、耐火等级低

当前很多高层建筑消防在防火分区时过于简单,虽然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进行设计,但是仅仅考虑了建筑的外部特征,对于内部装修、建筑功能、可燃物量等考虑不足,从而使得在进行防火分区时显示出不规范与耐火等级低的特点[1]。

2.4高层建筑消防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阶段很多高层建筑中并没有明确的专职消防安全经理人,即便存在,也是多以“兼职”的形式,使得其难以分担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进行建筑本身的管理工作,从而使得高层建筑出现较多的消防违规问题,进而产生较多的安全隐患。

2.5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困难

很多小区对于消防通道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得很多路段的消防通道被私家车、电车以及各种私人物品所占据,使得消防车与消防人员难以第一时间进入火灾现场进行扑救,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2]。

3造成高层建筑消防问题发生原因

3.1源头管控不严

部分高层建筑对消防器材的验收不严,导致一些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消防器材进入建筑,从而使得在出现火灾时,一些劣质器材难以发出其具体的功效,导致火灾的进一步蔓延。

3.2管理责任不明

管理责任不明亦是当前建筑消防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因其后涉及建筑较多的利益牵涉,因此很多管理方皆不愿承担该方面的责任。这也与缺乏管理层的指导有关,部分高层建筑在此方面缺乏自上而下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权划分的机构制度、统筹规划、顶层设计,使得其本身的建筑消防管理处于混乱状态,各个岗位承担的责任不明,使得在火灾事故发生时难以组织有效的应对措施。

3.3安全意识淡薄

除了住宅高层外,还有很多高层建筑用于娱乐、餐饮与办公,人员流动较大,相应而来的即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而建筑负责人又未重视安全宣传,从而导致在火灾发生时,很多人不知如何应对而受到一定的伤害。2.5火灾危险巨大高层建筑电缆井、风道、电梯井、楼梯间等竖向井道多,若是第一时间处理不好,就如同一个烟囱,火势迅速蔓延到建筑的各个区域,造成较大的人员物品损害。此外疏散困难也是造成火灾损害持续变大的原因之一。

4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要点

4.1重点整治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问题

高层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是历史遗留问题,据相关统计,我国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初期,使用了约30亿平方米易燃可燃的保温材料,若是墙体出现脱落遭遇明火,将会引来大面积立体燃烧。因此应对其进行着重治理,严令存在该问题的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改建或者拆除,更换更加规范的外保温材料。

4.2重点整治建筑消防设施缺失损坏问题

消防设施是维持高层建筑安全的保护伞,若是其出现故障与损坏,将会导致关键时刻没有“武器”可用。因此需对自动报警系统、各类消防设施、自动灭火系统等进行完善,并配备对应的灭火操作手册,分发与各个办公室或者住宅区。此外还应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维护等,使其始终处于待用状态。

4.3重点整治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问题

要整治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问题,首先需完善其相关的法制建设,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责任,发挥出其本身的监督作用,要求高层建筑本身的安全管理达到一定标准才可使用;要求各个高层建筑必须配备对应的消防中心以及消控室,负责大楼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完善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制度,在制度规范下推进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工作。

5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5.1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地位。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地位需把握以下数点:

5.1.1建筑消防设施整治。各级政府可对辖区内的高层建筑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并落实具体的整治责任,在法律范畴内应用房屋专项维修资金、政府保障、业主分担等方式来获取整改资金,要求建筑负责人对不符合消防安全的高层建筑进行必要的整改。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建筑,由各级政府实施挂牌督办。

5.1.2可燃雨棚与突出外墙防护网整治。可燃雨棚与突出外墙防护网会促进火灾发生时的火灾蔓延,影响人员的疏散与逃生,政府相关部门应责令其立即拆除并开设应急逃生口,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让其认知到其严重性[4]。

5.1.3用电用气专项整治。依法排查电动车违规充电、电缆井防火分隔被破坏、私拉乱接、电气线路超负荷运行、电力燃气设施占压圈围等隐患。相关政府部分应做好对应的宣传工作,并强调不得在高层建筑内非法经营、储存、使用醇基燃料。

5.2提高高层建筑物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提高高层建筑物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应重点把握以下两点:

5.2.1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并制定对应的培训制度。其一,每年以创办消防知识宣传、消防管理规定挂图展示等多种形式,提高大厦全体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其二,定期组织本公司职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人人都有防火的意识;其三,各部门针对本岗位的特点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其四,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人员能够请专业人员到公司给予演示和培训;其五,组织对新进单位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做到新单位和旧单位的工作人员都能掌握良好的消防知识;其六,因工作需要员工换岗前必须进行消防教育培训,达到再教育的效果;其七,组织机房配电室等特殊岗位定期进行消防知识教育,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其八,定期组织观看各种消防警示教育片。

5.2.2建设防火巡查与检查制度。其一,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其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日对本公司进行防火巡查,公司每月对各单位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整改情况;其三,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其四,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内及时整改的,应将情况上报公安消防监督处。

5.3重视消防应急响应能力的建设

消防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应把握以下两点:

5.3.1完善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制度。其一,悉并掌握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保证扑救火灾过程操作有序、准备迅速;其二,非工作需要,不得使用消防控制中心的内部 电话,非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禁止进入值班室;其三,现火灾时,迅速按灭火作战方案紧急处理,并拨打119电话通知公安消防部门并报告公司主管[5]。

5.3.2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应急疏散预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火情发现→通报火情→下达疏散命令→消防控制室执行相关操作→组织现场人员疏散→迅速组织扑救初起火灾→做好大楼的警戒与消防车引导→现场救护→全力配全消防部队行动。

6结语

文章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以及对策进行了细致的探索与分析,能够观察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因此需建筑管理人员配合政府相关部门针对高层建筑采取对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此来从源头消灭一切危险因素,维持高层建筑的安全运行。

作者:林清随 单位:漳州市漳龙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篇2

我国的建筑设计规范将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定义为“超高层建筑”,在设计上对避难层、停机坪、消防水压、灭火设施、正压防火及火灾自动报警方面均有特殊的要求。上海高度在100m以上的公共建筑13幢,上海白玉兰广场高度达到320m,总建筑面积为42万m2,包括一座高320m的办公塔楼(66层)和一座高172m的酒店塔楼(39层)。地上26万m2,地下16万m2。办公塔楼标准层面积约为2200m2,最大进深15m,标准层净高超过3m。建筑裙房体量较大,约为10万m2,用做休闲娱乐的购物中心。

1超高层建筑的特点

1.1建筑体量较大

白玉兰广场办公塔楼建筑体量大,使用功能多,有办公家具、窗帘、地毯、纸质文件档案、装修材料、电器设备等主要可燃物,裙房内有电气线路、厨房、配电房等大量设施,极有可能因管理不善引发火灾。

1.2疏散途径多样

该建筑有避难层、直升机停机坪及疏散楼梯。避难层作为避难间及设备用房使用。顶层设置直升机停机坪,可疏散屋面避难人员。超高层办公塔楼内部疏散多为通道为环形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通常分布于建筑物两侧或沿着两个不同的疏散方向设置,从而为火灾时人员从快速逃生、有序疏散提供有效分流及安全可靠的保障,避免在火灾发生时其中某一疏散方向受阻而导致疏散人群出现拥堵的情况。通向避难层(区)的疏散楼梯需要完成同层错位、避难层分隔以及上下层断开的设置,各个地下室、裙房防火分区以及各部分的疏散距离均要符合基本的消防要求。

1.3消防系统复杂

超高层办公塔楼建筑内的消防系统包括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控制室设备、消防电源及消防给水等系统。以该项目消防给水系统为例,其办公塔楼采用的重力供水系统,该系统的特殊之处在于与常规给排水系统不同,充分利用水位重力加压供水,从而保证即使楼下发生火灾导致断电,这套设备也能安全可靠的正常运行,然而该系统的特殊性、复杂性也对该建筑的日常监督、管理及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超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复杂、使用功能多,在建筑材料、空间格局和配套设施等方面都与传统普通建筑有很大不同,因而火灾发生时也不尽相同。

2.1火势易造成立体蔓延

超高层建筑的储存容量更大、荷载更大并且其内部结构相比于普通建筑更加的复杂多样。一旦发生火灾,若建筑防火封堵、分割不到位的,极易形成大规模的立体燃烧。除此之外,还要结合考虑高层建筑在风速以及气压的作用下,火灾的发生发展势必更为迅猛。影响高层建筑物燃烧发展速度的外部因素主要为风速,一般来说,火灾发生的楼层越高,该处风速越大,火势更容易蔓延开来。因此,如果火灾出现在超高层的建筑物内,则建筑物火势大部分表现为敞开式燃烧,此时再加以风速、风向以及风力的影响,火灾的蔓延将会变得迅速而猛烈。

2.2人员难迅速疏散逃生

在超高层建筑火灾案例中,人员疏散相当困难,主要原因在于疏散众多人员需要的时间较长、疏散空间也较大。假设一幢建筑高度为150m的高层建筑楼层发生火灾,消防救援人员从150m的高层行动至地面往往需要花费10min以上的时间,而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普通人员,完成这一过程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在火灾现场建筑物燃烧形成的烟雾、毒气等,能够以每分钟数百米的速度在建筑物内蔓延开来,这种情况下狭窄空间内快速弥漫的烟气给整个逃生疏散过程增加了难度。

2.3火灾供水救援难度大

消防装备的建设往往滞后于城市建筑物建设的发展,在扑救超高层建筑物火灾时,受到热辐射强、火势蔓延迅猛、建筑的消防用水量有限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扑救过程中供水难以满足用量,所以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同时,超高层建筑大多数处于城市中心、街区闹市地段,在火灾发生后通常会造成周边交通道路堵塞、人群拥堵,妨碍消防车在前往抢救的路上正常快速通行,影响消防员及时、快速展开战斗。若起火区域是在超高层建筑100m以上的楼层时,利用登高消防车进行外部救援或消防员内攻灭火的难度都比较大。

2.4火灾烟气危险系数高

超高层建筑因内部结构复杂、共享空间繁多、各类管道井、竖井林立等特点,若内部防火分割和封堵不到位,极易形成烟囱效应。有关数据显示,高温烟气在超高层竖井管道内向上蔓延的速度可以达到8m/s,将近为烟气在普通建筑内竖向蔓延速度的2倍。然而,超高层建筑内结构成分极其复杂,当火灾发生时,火势发展迅猛而且燃烧持续时间长,产生的大量烟雾和毒气不仅影响人群疏散,还极易造成人员呼入毒气而窒息死亡。

3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难点

3.1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明晰

超高层建筑通常存在多家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导致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制度不落实、遇有问题互相推诿。有的单位忽视消防工作制度,对消防设施的定期测试工作消极怠慢;有的单位常年不检修测试消防供水管路,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的供水效果极差;建筑楼宇消防工作通常归属于安保部门,话语权较小,一些真正存在的需要迫切解决的消防问题反映不到高层,因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有些法人则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火灾离自己很远,轻视消防管理方面的投入,对一些消防安全隐患拖而不决。建筑的使用功能越复杂,共同使用单位越多,其消防安全管理难度就越大。大楼的物业管理单位作为该建筑的主要消防安全管理人,那大楼内共同使用的单位即为该建筑的共同消防安全管理人,共同消防安全管理人要配合做好对防火对象的督管和协调工作。但少数大楼对共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实行不彻底,因此为保证超高层建筑人员安全,建立共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现场统一指挥权责制度十分必要。

3.2消防设施故障多

超高层建筑因其建筑体量较大、使用功能繁多,极易导致各类动态火灾隐患的发生。(1)安全通道不畅。例如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被损坏且常处于开启状态,疏散楼梯间及前室挪作储藏室。(2)消防设施未保完好。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探测器失效时有发生、防排烟系统个别送风口打不开或风量不足、报警系统主机存在故障、消防水泵不能启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形同虚设。(3)擅自停用消防设施。例如火灾报警控制柜因经常误报而被业主违反要求闭的;某些场所为使用方便而将常闭式防火门、常闭排烟窗常开的。另有则是无意停用的,如消防水泵出水口阀门违反要求关闭。(4)用火用电用气不当。例如电气线路设备老化过热起火引发火灾;部分设有厨房间的区域内因管理不到位,存在违规使用明火的情况,或是在装修、改建施工中,进行焊接、切割作业时,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极易引发火灾。(5)设施维护保养不及时、不深入。维保单位未能按照规定要求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保检测,且维修不及时、工作不到位,往往导致火灾初期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动作,从而导致火灾蔓延扩大成灾。(6)影响灭火救援展开。例如建筑四周空地平时停靠车辆多,或是四周绿化设施多、高空电线多,发生火灾时易引发交通拥堵,导致消防车通行受阻,大型装备作业受限,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快速展开。

3.3管理水平不高

相对于其他类型建筑而言,超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更为繁多且智能化程度高,对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也更高。物业管理人员作为超高层建筑的主要消防安全管理人,部分存在消防意识淡薄、不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的现象,同时物管队伍内可能存在消防档案不齐全、没有完善的各项消防制度以及没有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各物业管理人员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平时的消防安全训练以及消防安全演习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没有做到对管辖区域内的消防安全实际情况心中有数,并且部分物管人员消防知识不足,发生火灾时不能冷静、科学的开展灭火施救。同时,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普遍存在流动性较大的现象,甚至于出现部分管理人员未持证上岗的情况,因此,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基本业务不熟悉、不能熟练操作消防设施、并且对已有的消防设施故障和安全隐患放任不管、视而不见,存在这些问题的工作人员都难以适应消防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有的甚至在值班期间离开工作岗位,致使火势迅速蔓延、失去灭火抢救的最佳时机。

4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4.1落实消防责任

按照消防法规定,对超高层建筑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要明晰消防监督管理责任,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度,尤其是存在多产权的超高层民用建筑,要和物业管理单位协商一致,设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明确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向当地消防机构报备。明确建筑管理权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共同消防安全管理人在消防安全管理上的责任,使其各司其职,发挥所长,共同推进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要求,切实有效降低火灾发生几率。建筑的各级管理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防火责任制,明确各级分工和责任。并且按照不同岗位,有明确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消防培训,努力提高消防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专业技能素养。

4.2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

要按照微型消防站的建设配置标准督促超高层建筑微型消防站制定并落实消防站的岗位职责责任、值守联动、管理训练等各项制度,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档案。加强灭火力量编成、组织指挥,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具有高度针对性的火灾模拟训练和实战演练等;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在实际演练的过程中逐步整理出在突发火灾面前科学有效的疏散通路、疏散方式和人群安置等工作方案。当地消防机构要积极主动提供上门服务,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切实服务指导,要达到提高其火灾初期扑救知识和其他应急处理的技能的目的,才能做到在火灾面前自防自救。同时,要将微型消防站的器材维保、日常运作等纳入物业管理单位的年度预算,建立专门的消防站建设经费并充分调动消防队员自主学习性和工作积极性,逐步推进和完善微型消防站的建设,确保其高效运作。

4.3加强日常防范

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单位及内部各单位应突出消防工作的重要位置,做到一把手总负责,消防管理人具体执行,级级抓落实。要紧密结合不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研究相应的科学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1)首先要做到定期维护消防设施,消除隐患故障。定期对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进行检修和测试,及时处理存在的火灾安全隐患,保证火灾发生时各消防措施能正常运行。(2)其次要做到及时改造升级,不断完善消防系统。当建筑内单位进行改建或内部装修将改变建筑内部环境时,其消防设施、设备也要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补充,从本质上解决消防安全问题,同时在装修中要避免选用可燃、易燃物品,有效降低给建筑带来的火灾荷载。(3)第三是要做到值班人员持证上岗,确保正确操作。对于消防工作人员,必须要求熟练地掌握消防设施使用方法以及灭火知识、要求取得消防专业培训合格证、能够对消防设施进行基础维护保养。同时应该定期对消防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技能的考核,避免其消极怠工。

4.4加强消防监督管理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上升,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消防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等相关规定对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实行细化标准、严格管理、责任到人。针对动态火灾隐患繁多、火患整改难度较大等问题,消防机构应坚持依法办案、严格执法,多样化手段向人民群众传递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隐患,提示公众关注消防安全,推动单位整改火灾隐患。通过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行政执法,有效确保建筑消防安全。试点“超高层终身病历式”的电子档案,解决因消防监督人员或是社会单位管理人员更替引发的问题,通过查询其方位地、追溯建筑建设以来的改扩建、装修、场所用途变更、监督检查以及火灾隐患整改等历史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4.5加强消防安全宣传鉴于超高层建筑内部各单位人员流动性复杂、消防安全素质高低不齐等特点,因此针对超高层建筑内部人员的消防宣传培训要做到常态化、全员化。超高层建筑内各单位以及物业管理单位的各层次工作人员,都需要根据安排进行定期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安全培训,确保消防宣传教育无缝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应当定期对所属人员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开展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以及考核,全方位提高相关人员的消防知识和技能,使其充分掌握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避免延误火灾扑救先机。同时于建筑楼梯间、电梯口处安装楼宇电视,滚动播放消防提示和火灾案例警示,在醒目位置张贴场所及楼层集疏散示意图,不断增强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逃生自救的能力。

5结语

现代化大城市的超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然而其消防安全管理仍然不够理想,在火灾扑救、人群疏散和人群安置等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困难,必须做到技术手段创新、思维理念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尽可能地减少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

作者:傅渊增 单位:上海市虹口区消防救援支队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篇3

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施工乏监督机制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都是具备一定消防资质的企业负责,因为施工企业的专业技术性人才相对匮乏,缺乏有效监督与指导,对于消防政策与标准规范的了解不充分,根本达不到消防设施设备安装标准要求。另外,因为消防工程在二次分包时的衔接性不足,忽略了对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要求与监督,造成消防设施出现严重故障,甚至不能投入使用。

1.2消防设计资料匮乏

高层建筑具有建设周期长、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等特性,施工企业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在施工时,一些施工企业并未严格按照防火安全相关标准实施,也没有根据图纸设计开展标准化施工,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施工企业缺图和漏图等不良现象,再加上消防施工设计图纸资料不完善,直接阻碍了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1.3消防监督意识淡薄

目前,一些单位与工作人员对于消防工作的认识依旧存在不足,消防意识比较淡薄,对于消防法律法规政策的培训出现了一定偏差,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另外,高层建筑的一些业务的消防意识也十分薄弱,甚至对消防安全监督工作产生了抵触心理,不积极配合,从而严重阻碍了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地位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提高对管理工作的认知。通过高层建筑的具体发展状况,制定可行地、有效地管理管理模式,并把消防工作放置到重要位置上。进一步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职责,明确自身具体责任,遵循相关原则,科学合理划分职责具体内容。另外,还应积极主动履行消防安全监督与管理职能,将高层建筑消防工作放置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去,从而构建健全的消防投入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进而全面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

2.2做好建筑内部消防设计

高层建筑内部消防设计与整个高层建筑的安全密切相关。因此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提高高层建筑耐火等级,利用钢结构联合防火混凝土等不易燃建筑材料施工,室内装饰则选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做好易燃材料的全面防火处理工作,以此降低高层建筑内部火灾风险,防止易燃物引发火灾。另外,就相关要求为依据,进一步贯彻落实高层公共建筑内部防火区域的划分工作,对功能性不同的场所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与布置,根据具体区域做好基础防火分隔工作。

2.3明确消防具体安全责任

就具体职能来讲,对物业管理公司、房产部门的消防安全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将物业管理公司确定为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消防安全总体工作。而管理使用单位则应设置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确定日常消防安全自检人员及其具体责任,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消防设施自检与维护保养,消防设施一旦损坏,必须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同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对消防日常检查与异常状况进行全面详细记录,定期开展消防灭火宣传与演练。在高层建筑中,必须安排两个以上单位进行管理或使用,明确相应安全责任区域,并确定责任人,统一集中化管理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与消防设施通道等等。

2.4加大火灾隐患排查力度

①行政审批部门需要严格落实审批高层建筑内部消防安全的相关改建项目,对于没有通过消防安全检查合格的擅自经营的公共场所,公安消防部门应根据既定法规采取有效的强制性措施,并明确指出行政处罚。②高层建筑中普遍存在的消防问题,适度增加与安全监管、建设、规划等各个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将各个部门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一些专项治理活动,全面保证火灾隐患的安全消除。

3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影响下,高层建筑逐渐增加,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根本消除火灾隐患,确保高层建筑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应从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地位、做好建筑内部消防设计、明确消防具体安全责任、加大火灾隐患排查力度等方面,针对性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红林.简析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6,(8).

[2]杨洋.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措施[J].城市建筑,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