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动化范例6篇

综合自动化

综合自动化范文1

与变电站传统电磁式二次系统相比,在体系结构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增添了“变电站主计算机系统”和“通信控制管理”两部分;在二次系统具体装置和功能实现上,计算机化的二次设备代替和简化了非计算机设备,数字化的处理和逻辑运算代替了模拟运算和继电器逻辑;在信号传递上,数字化信号传递代替了电压、电流模拟信号传递。数字化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相比,数据采集更精确、传递更方便、处理更灵活、运行维护更可靠、扩展更容易。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体系较为典型的是:

(1)在低压无人值班变电站里,取消变电站主计算机系统或者简化变电站主计算机系统。

(2)在实际的系统中,更为常见的是将部分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如微机保护、RTU与变电站二次系统中电磁式设备(如模拟式指针仪表、中央信号系统)揉和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运行。这样,即提高了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改进了常规系统的性能,又需投入更多的物力和财力。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模式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模式主要有集中式、集中分布式和分散分布

(一)集中式结构

集中式一般采用功能较强的计算机并扩展其I/O接口,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和数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自动控制等功能。集中式结构也并非指只由一台计算机完成保护、监控等全部功能。多数集中式结构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和与调度等通信的功能也是由不同的微型计算机完成的,只是每台微型计算机承担的任务多些。例如监控机要担负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断路器操作、人机联系等多项任务;担负微机保护的计算,可能一台微机要负责多回低压线路的保护等。

集中式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1)能实时采集变电站各种模拟量、开关量,完成对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制表、打印、事件顺序记录等功能。

(2)完成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进、出线的保护任务。

(3)结构紧凑、体积小,可大大减少站地面积。

(4)造价低,尤其是对35kV或规模较小的变电站更为有利。

(5)实用性好。

集中式的主要缺点有:

(1)每台计算机的功能较集中,若一台计算机出故障,影响面大,因此,必须采用双机并联运行的结构才能提高可靠性。

(2)软件复杂,修改工作量大,系统调试烦琐。

(3)组态不灵活,对不同主接线或规模不同的变电站,软、硬件都必须另行设计,工作量大。

(4)集中式保护与长期以来采用一对一的常规保护相比,不直观,不符合运行和维护人员的习惯,调试和维护不方便,程序设计麻烦,只适合于保护算法比较简单的情况。

分布式结构

该系统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散给多台计算机来完成。分布式模式一般按功能设计,采用主从CPU系统工作方式,多CPU系统提高了处理并行多发事件的能力,解决了CPU运算处理的瓶颈问题。各功能模块(通常是多个CPU)之间采用网络技术或串行方式实现数据通信,选用具有优先级的网络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分布式结构方便系统扩展和维护,局部故障不影响其它模块正常运行。该模式在安装上可以形成集中组屏或分层组屏两种系统组态结构,较多地使用于中、低压变电站。

分布分散(层)式结构

分布分散式结构系统从逻辑上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划分为两层,即变电站层(站级测控单元)和间隔层(间隔单元)。也可分为三层,即变电站层、通信层和间隔层。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按照变电站的元件,断路器间隔进行设计。将变电站一个断路器间隔所需要的全部数据采集、保护和控制等功能集中由一个或几个智能化的测控单元完成。测控单元可直接放在断路器柜上或安装在断路器间隔附近,相互之间用光缆或特殊通信电缆连接。这种系统代表了现代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大幅度地减少了连接电缆,减少了电缆传送信息的电磁干扰,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比较好的实现了部分故障不相互影响,方便维护和扩展,大量现场工作可一次性地在设备制造厂家完成。分布分散式结构的主要优点有:

(1)间隔级控制单元的自动化、标准化使系统适用率较高。

(2)包含间隔级功能的单元直接定位在变电站的间隔上。

(3)逻辑连接到组态指示均可由软件控制。

(4)简化了变电站二次部分的配置,大大缩小了控制室的面积。

综合自动化范文2

关键词:综合自动化;矿井智能化;系统集成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和开采技术、开采装备及机电设备等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煤矿生产综合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多年的实践活动,综合自动化和智能化在煤矿的安全生产过程中所承担的分量越来越重,因此,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综合自动化和智能化正处在一个普遍建设和全面提高的发展阶段。那么对于一个生产矿井,其综合自动化和智能化具体是哪些内容,什么标准、水平,详细功能又是怎样。这些问题,就我们目前使用的规范、标准和手册等均没有给出一个详细的回答,因此很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一、矿井综合自动化

一个矿井的运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其生产系统又可按地理位置分为井下和地面,亦可按工艺流程分为掘、采、运和辅助系统,辅助系统一般有通(压)风、排水、提升、供电、保温、洒水等。当前无论是生产主系统还是辅助系统,一般均配置各自的自动化系统。这些自动化系统都是围绕它们各自生产系统的功能和要求而设置,即大部分的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纵向的控制及管理系统,即它们是以星形的运行方式存在于一个生产矿井中,星的中心是矿井的地面调度中心。这样,对于任何一个自动化系统,就形成了一种纵向的管理方式。当前有一些矿井和自动化设备公司正研究和探索各自动化系统间的横向组合与融合,比如通过工业环网,将井下多个自动化系统进行整合,然后集中上传于调度中心,在调度中心各系统的显示、操控和数据储存仍是分别进行,这种方式只解决了井上井下的信息统一传输问题,在信息源和信息终端使用者仍是一种分散的使用方式,即使所有系统都集中到C-S(客户端)服务器)的Web(网页浏览器)模式,但也是多种界面,多台数据服务器形式,因此只是外部的综合,并没有实现数据信息内在的一体化和综合化。

通常,在一个生产矿井中,涉及生产安全系统的有:1)电力监控系统:包括地面35 千伏,10千伏变电站;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2)井下主、辅运输监控系统;3)液压支架压力监测系统;4)综采工作面监控系统;5)主井运输监控系统;6)副井运输监控系统;7)锅炉房监控系统;8)地面辅助运输系统或选煤厂。

涉及矿井环境安全的系统有: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2)瓦斯抽放监测系统;3)通风机监控系统;4)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5)大屏幕显示系统;6)工业电视系统;7)通信系统。

以上两种类型的自动化或监测监控系统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相对来说,如果涉及生产安全的自动化系统发生了故障,只是对矿井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有影响, 而涉及人身安全和矿井环境安全的监测监控系统如果发生了故障,那产生的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必须从技术措施和行政管理上保证这些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可靠。对于涉及生产安全系统的自动化系统,大都是基于PLC和CAN总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因此在数据源端可以将其进行整合,在数据的终端,可以将数据库,操控软件,使用界面等进行统一,这样就可以实现生产系统自动化的综合功能。要想实现这样的综合功能,必须考虑:1)各生产自动化系统提供方与研制方必须公开他们各自的内核程序;2)矿井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商要有较高的集成能力,当然作为使用方和出资方也必须清楚的提出相应要求。从矿井各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初始,就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努力,最终才能真正实现矿井生产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才能给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的数据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决策。对于涉及矿井环境安全的各监测监控系统,其工作原理有基于PLC的,有基于以太网络控制系统的,也有基于CAN总线的,同样将各系统整合到以太网标准的统一平台,实现信息的传输管理和应用。整合到以太网平台的好处是,下级设备层网络还是各自独立运行,这样既可以互不干扰,又可以信息共享,即使一套系统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使用。对于这种高级平台的系统整合,需要集成商和应用方共同研究制定信息共享方案,共同决定送于网络平台的主要数据、关键数据、触发数据等内容,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无缝衔接,以使网络平台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二、矿井智能化

我国目前为止,矿井智能化对大家来说还仅仅是一个名词而已。但建筑智能化和智能化建筑在我国已经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所以我们可以参考建筑智能化的内容来探讨矿井智能化。首先我们来看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图集中对建筑智能化的相关描述:“随着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逐渐增加,监控对象众多,内容广泛。为了实现各个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相互协调、互控和联动功能,综合管理需要将各个分离的系统有机地集成在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这种解决方案就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各系统之间的互联性和互操作性,这就需要解决各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问题。”同样在矿井智能化中,各生产、辅助系统、环境安全监测的自动化系统内容亦不少,而且接口形式、通信协议、操作平台、应用软件各种各样,所以在矿井智能化系统集成中,关键也是解决各系统之间的互联性和互操作性,从而才能在矿井的调度中心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和协调的调度指挥系统。

只有将矿井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所有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有机的统一、协调且可以互联互控,才可以称其为智能化矿井。但在一个大型的井工矿井中,将所有的自动化系统都集成到一个综合系统中是不合理和不可行的,因此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其划分为1个~2个集成系统,如前面所述,可将涉及生产系统各自动化集成到一个综合系统,将涉及环境安全和人员监测的,集成到另外一个综合系统;也可以按照矿井生产工艺流程的关系来划分,比如将综采工作面、主运输(提升)、地面生产系统等集成到一起,将通风、瓦斯监测、供电、排水等集成在一起,将人员定位、无线通信、工业电视等综合集成。当矿井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后,一方面,各系统可以互联互控,自动运行,从而达到减员提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对操作人员的工作更加简洁、省时省力,对管理者和决策者得到的信息会更全面、更及时,更有利于做出正确判断,从而正确的去指挥和调度生产活动或救灾行为等。

三、结语

自动化是基础,智能化是目标。没有成熟、先进、可靠的各工况自动化系统,智能化也就无从谈起,更不可能安全可靠运行。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自动化主要是指各生产系统和生产辅助系统的独立自动化,综合自动化是指将各自动化系统进行初步的整合,实现统一的传输和管理,而智能化更强调的是各系统间的互联互控,有机协调,统一集成等。

参考文献:

[1] GB 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S].

综合自动化范文3

关键词: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我国的电力系统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系统技术也随之突飞猛进,一些新的设备、新技术、新标准,以及新型网络结构的层出不穷,使得我国变电站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改进与提高。很多综合自动化设备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实现了变电站电脑自动化控制,并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促使我国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运用新一代的计算机技术,整合出新一代集测控与保护功能为一体新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特点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就是保护与监控为一体的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特点如下:

1)保护与监控的一体化设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集保护与监控为一体的系统,这样就做到了变电站监控与变电站保护两者之间的有效连接,简化了整个系统中的连接,使改造设计与施工方便,并且有效提高了整个自动化系统可靠性。

2)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与监控之间相对独立:在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变电站保护与监控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都是采用独立交流采样回路,这样不但保证了保护上所要求抗饱和性能,还保证了监测上的精准度。

3)信息的传输总量大:对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能让新的系统迅速、优先完成变电站在调度以及变电站监控之间信息上的传送。

4)现代化技术进行数据的采集:在变电站进行数据采集的时候,运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只需将编码直接的输入到计算机程序中,与变电站的通讯管理机向联通,就可以进行所需的数据采集以及测量数值之间的传递,对变电站中电压的数值、电流的数值、功率等,在采集上有着高效的速度和高精准度。

5)安全性能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保护与监控为一体的,在运行当中,能有效的完成设备信号采集,保护采集信息的完整与安全,保护采集数据的传输与测控的功能。

6)能进行远程维护,可是实现远程故障分析与诊断,以及参数整定:变电站的调度系统,可以动过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微机监控与保护的部分,进行储存多套通信定值,并且可以通过综合自动化系统实行远程控制,对故障进行诊断与分析,并且可以显示定值以及修改定值。

7)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采用高可靠性、高性能的、高集成的军用级芯片,密封的继电器,高精度的阻容原件,保证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一切环境之中的可靠性。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1)遥测功能:遥测功能主要是,测算变电站在运行当中各种实时的数据,例如:线路的电流、母线的电压、输电功率、主变温度等等的测量。

2)遥信功能:遥信功能主要是对刀闸的位置、线路的断路器、各种设备运行时的状态、线路分接头的位置,以及瓦斯气压的信号进行信息测控。

3)数据采集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进行变电站运行时的数据自行采集,主要是采集变电站模拟量以及运行状态时数据的采集与整理。

4)遥测信号的监视以及处理功能: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系统中遥信功能的变位,次数的统计情况,以及遥信变位告警等,来进行对信号的监视与处理。

5)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自我诊断功能: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设备中的每一个独立的系统当中,都有相应的自我诊断系统,来进行自我诊断。诊断后的信息就像自动化采集时的信息一样,可以周期性的送往调度中心以及综合自动化控制中心,进行分析与处理。

6)变电站运行数据的计算与统计功能: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进行变电站电量累加的综合统计,也可以分时段的统计,在变电站运行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变电站负荷率的计算与统计。

7)事件记录功能:主要是对故障信息、自检信息与预告信息进行记录。

8)远动功能:可以进行信息的运动传输,只发出信号而不进行实际动作,在试线的时候,可用远程调试。

3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

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就是在执行某一规定的功能时,来实现某一个指定目标一些相互关联的单元组合。它是利用目前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来实现对变电站控制、信号、继电保护、故障录波、远动装置、测量、自动装置等进行一定的重新组合与优化设计。

3.1 全分散式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改造措施

将变电站中监控系统或者是被监控的对象是计算机设备,连接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上进行网络的分布式处理。这种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措施是将变电站控制单元,通过串行口和各个设备之间进行相互连接,并实现与远方控制中心以及主管机器之间的信息连通。在空间上来说,上位的计算机与被控制设备临近,所以会得到一些临近信息,例如:断路器的分、合闸线圈、辅助接点等。因此,必须设置好上位计算机的控制信息,做到人与计算机之间相连,有效把一些必要的信息传送到管理中心以及远程控制中心。

综合自动化范文4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1-0189-02

1 引言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在近些年成为热门话题,主要是因为:①我国电网越来越复杂,调度中心有更多的信息需求;②变电站需求远方控制和操作;③为了实现进一步的信息共享;④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要求越来越高。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概况

国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变电站监控功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我国的相关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87年成功研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并投入运行。近年来随着科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几个比较大的自动化系统生产单位制造出了高水平的产品。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类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按照发展过程及系统结构特点,可以分为3种类型。

(1)增强型RTU方式。增强型RTU方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RTU、变送器、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等。

该系统具有系统功能不强,硬件设备重复,整体性能指标低,系统联接复杂,可靠性低等缺点,优点是成本低。该系统比较适合于老站的改造。

(2)分散式系统或第2代综合自动化系统。使用该类系统可以取消常规的保护屏、控制屏、中央信号屏、远动屏、测量仪表等。

该系统的优c是各种功能比较完善、人机界面较好、在线功能强。缺点是系统仍然比较复杂、联结电缆较多、系统可靠性不太高。该系统总整体上来看仅是监控系统和保护系统简单的相加,并没有从整体上来考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3)引入了站控级和保护装置级概念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设计思想,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保护、监控功能的综合化, 站内二次回路大大简化,完全消除了设备之间错综复杂的二次电缆由于保护装置可放在开关柜上或放置在一次设备附近,从而可大大缩小主控制室面积,节省控制电缆。

3.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综合了多专业的技术,其子系统主要包括监控子系统、微机保护子系统、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子系统、电力系统的低频减负荷控制、备用电源自投控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

监控子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有:①SOE事件顺序记录;②数据采集;③操作控制;④故障记录、故障录波和侧距;⑤人机联系;⑥安全监视;⑦谐波分析与监视;⑧打印;⑨数据处理与记录。

微机保护子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母线保护、线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配电线路保护、主变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不完全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无功补偿电容器组保护。

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子系统是综合调节控制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和并联补偿电容器组,从而保证电压质量和优化无功补偿。

4 变电站自动化研究的新技术动向

4.1 系统结构

现场总线技术的使用已使得自动化系统的实现简单的多,性能上也大大优于以往的系统。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测控设备将完全融合一次设备,系统的每个设备都有保护、监控、计费、操作、闭锁等一系列功能及信息库,仅通过一对通信双绞线实现设备智能化。

4.2 系统性能

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充分利用资源,通过优化系统功能,从而实现电压无功控制、小电流接地判别、防误操作、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多台主变的经济运行方案优化、线路同期、设备寿命管理、录波等功能。

4.3 系统通信

典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分为分布式的综合设备、站内通信网、变电站层的监控及通信系统三个层次。

(l)在测控单元和通信单元之间。与比较点对点通信信道网(星形网),现场总线网的优势在于多点共享。面对多CPU系统的信息传输及突发事件的优先传输问题,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实现高速传输、设置传输优先级、安排信息传输的顺序、多路侦听自动上送功能。

(2)在当地计算机和通信单元方面。由于利用变电站自动化来实现无人值班,因此其传递的信息容量将很大。从系统整体的可靠性考虑,应配备双通信单元、双以太网、双计算机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及管理,该方案的通信媒介大多采用双绞线。

(3)与多个控制中心的连结。与控制中心的连接突出表现在通道和通信协议上。变电站自动化的信息传输己逐渐向网络方向发展,并将由局域网互联向广域网互联发展,由此而带来的电力系统信息共享的益处将是巨大的。

4.4 通信协议

设备的互联互通不成问题,既可以灵活地进行系统集成,又便于操作人员的运行维护。国外大公司如西门子和ABB等对EJC6185O的研究,在理论上已经成熟,并正在开发支持EIC61850的产品,国内的南瑞、四方等也都在全面跟踪研究EIC61850的最新发展动向,但还没有适合国情的完整技术方案,更没有示范工程的实施。在通信协议上大家还是选择EIC60870系列标准,主要原因是受到技术水平以及研究水平的限制。

5 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展望

(1)智能电子装置(EID)、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会加速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2)数字式视频图像监视技术会越来越重要;(3)与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充分融合;(4)光电互感器的研究与应用;(5)电能质量的在线监测充分融合;(6)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范围。

6 结语

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是变电站的发展趋势,是技术变革的发展方向。通过继续拓展思路,不断的应用新技术、新原理、新设备,将设备工艺进一步优化,不断的相应要求,从而实现变电站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书文,黄训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尹雯楠.MP4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保护模块的应用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代劳,张承学,王大方.CAN总线在低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情报,2002,(3):7-9.

综合自动化范文5

关键词: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 内容 特点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以服务于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为中心。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应用,为新的保护和控制技术采用提供技术支持,解决过去能解决的变电站监视、控制问题,促进各专业在技术上、管理上配合协调,为电网自动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提高变电站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水平。如,采集高压电器设备本身的监视信息,断路器、变压器和避雷器等的绝缘和状态等;采集继电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等装置完成的各种故障前后瞬态电气量和状态量的记录数据,将这些信息传送给调度中心,以便为电气设备的监视和制定检修计划、事故分析提供原始数据。对新建变电站取消常规的保护、测量监视、控制屏,全面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现少人值班逐步过渡到无人值班;对老变电站在控制、测量监视等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少人和无人值班的目的。

对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以提高供电安全与供电质量,改进和提高用户服务水平为重点。侧重于利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全面的改造,取消的保护、测量、监视和控制屏,全面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以提高变电站的监视和控制技术水平,改进管理,加强用户服务,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要实现:

(1)随时在线监视电网运行参数、设备运行状态;自检、自诊断设备本身的异常运行,发现变电站设备异常变化或装置内部异常时,立即自动报警并闭锁相应的出口,以防止事态扩大。

(2)电网出现事故时,快速采样、判断、决策,迅速隔离和消除事故,将故障限制在最小范围。

(3)完成变电站运行参数在线计算、存储、统计、分析报表和远传,保证自动和遥控调整电能质量。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应包括两个方面:

(1)横向综合:利用计算机手段将不同厂家的设备连在一起,替代或升级老设备。

(2)纵向综合:在变电站层这一级,提供信息、优化、综合处理分析信息和增加新的功能,增加变电站内部和各控制中心间的协调能力。如借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控制中心间的协调能力。如借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控制中心实现对变电站控制和保护系统进行在线诊断和事件分析,或在变电站当地自动化功能协调之下,完成电网故障后自动恢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一般自动化区别在于:自动化系统是否作为一个整体执行保护、检测和控制功能。

转贴于   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综合化、系统结构微机化、测量显示数字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征。同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不同的是:各个保护、测控单元既保持相对独立,(如继电保护装置不依赖于通信或其他设备,可自主、可靠地完成保护控制功能,迅速切除和隔离故障),又通过计算机通信的形式,相互交换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协调配合工作,减少了电缆和没备配置,增加了新的功能,提高了变电站整体运行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功能综合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各技术密集,多种专业技术相互交叉、相互配合的系统。它是建立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变电站内除一次设备和交、直流电源以外的全部二次设备。微机监控子系统综合了原来的仪表屏、操作屏、模拟屏和变送器柜、远动装置、中央信号系统等功能;微机保护子系统代替了电磁式或晶体管式的保护装置;微机保护子系统和监控系统相结合,综合了故障录波、故障测距、无功电压调节和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等子系统的功能。

(2)分级分布式微机化的系统结构。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子系统和各功能模块由不同配置的单片机或微型计算机组成,采用分布式结构,通过网络、总线将微机保护、数据采集、控制等各子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分级分布式的系统。一个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微处理器同时并行工作,实现各种功能。

(3)测量显示数字化。用CRT显示器上的数字显示代替了常规指针式仪表,直观、明了;而打印机打印报表代替了原来的人工抄表,这不仅减轻了值班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管理的科学性。

(4)操作监视屏幕化。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使原来常规庞大的模拟屏被CRT屏 幕上的实时主接线画面取代;常规在断路器安装处或控制屏上进行的分、合闸操作,被屏 幕上的鼠标操作或键盘操作所取代;常规在保护屏上的硬连接片被计算机屏幕上的软连接片所取代;常规的光字牌报警信号,被屏幕画面闪烁和文字提示或语言报警所取代,即通过计算机上的CRT显示器,可以监视全变电站的实时运行情况和对各开关设备进行操作控制。

(5)运行管理智能化。智能化的含义不仅是能实现许多自动化的功能,例如:电压、无功自动调节,不完全接地系统单相接地自动选线,自动事故判别与事故记录,事件顺序记录,制表打印,自动报警等,更重要的是能实现故障分析和故障恢复操作智能化,实现自动化系统本身的故障自诊断、自闭锁和自恢复等功能,这对于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常规的二次系统所无法实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出现为变电站的小型化、智能化、扩大设备的监控范围、提高变电站安全可靠、优质和经济运行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基础保证。它的运用取代了运行工作中的各种人工作业,从而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班)的重要手段,不同电压等级、不同重要性的变电站其实现无人值班的要求和手段不尽相同。但无人值班的关键是通过采取种种技术措施,提高变电站整体自动化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机会,缩短事故处理和恢复时间,使变电站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优点有:

(1)控制和调节由计算机完成,减少了劳动强度,避免了误操作。

(2)简化了二次接线,整体布局紧凑,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变电站建设投资。

(3)通过设备监视和自诊断,延长了设备检修周期,提高了运行可靠性。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具有发展、扩充的余地。

(5)减少了人的干预,使人为事故大大减少。

综合自动化范文6

关键词:煤矿;综合机械;自动化;应用分析

作为我国三大能源产业之一,煤矿产业的发展状况往往对我国经济建设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确保我国煤炭事业的顺利开展以及开采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现代机械化设备的引进,并以此为基础促进煤炭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我国综合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并就自动化设备的运用意义以及作用进行论述。

1 煤矿产业综合机械自动化概述

1.1 煤矿综合机械自动化应用现状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广,我国工业朝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煤炭部门加强了对于高新技术的运用,进而由此促进了煤炭开采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

据悉,我国的煤炭机械自动化由传统的综合挖掘、采掘机械的运用朝着综合机械自动化方向发展。事实上,这种综合机械具有构件复杂、精确度高、自动化水平强的特点。不仅如此,该设备已经在煤炭开采作业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推广以及运用。

但是由于我国煤炭部门的技术有限,故而在综合机械自动化的推广过程中,多加强了对于国外设备的引进以及运用。不仅如此,有关部门还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加强了对于自主综合机械的运用,进而由此带动各项效益的取得。

1.2 煤矿综合机械自动化意义

基于我国煤炭储藏地区的地质、地形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得知:煤矿开采作业往往存在任务量大、工作强度高、环境恶劣、安全隐患较多的特点,故而导致从事煤炭开采作业的人员日渐流失,部分矿区存在这一定程度的用工荒的问题。

但是随着煤矿综合自动化机械设备的运用,我国煤炭开采的质量以及效率进一步提升,并且减少了对于员工的运用,缓解了用工荒的问题。此外,伴随着自动化综合机械设备的运用,能够确保煤矿技术人员步入矿井便可进行煤矿生产的勘查,并借助远程控制的方式促进煤矿生产作业的顺利开展,在带动相关作业稳步开展的前提之下,确保煤矿开采作业的质量以及安全性的提升。

最后综合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改善井下开采环境,促进煤矿开采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总体而言,机械自动化设备的运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并由此带动更高的经济利润以及社会效益的取得。

2 煤矿综合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 机械自动化装备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水平日渐提升。在这样的状况下煤炭开采作业朝着高产量、高工作效率的方向发展。为此,煤炭单位在开采作业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以及设备的运用。

一般而言,采煤机械自动化装备在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更具有较强的生产力。不仅如此,该设备大多借助液压支架进行控制,故而能够对采煤机高度进行自主调节,促进煤炭开采作业的顺利开展,并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确保煤矿生产的稳步开展。

2.2 在煤矿挖掘中的应用

伴随着煤炭自动化综合设备在煤矿挖掘作业过程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促进煤矿开采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并为煤矿开采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借助自动化设备进行煤矿开采作业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依据煤层的分布情况科学选择挖掘技术。目前,煤炭挖掘作业最为常用的技术分为两种,分别是:钻爆技术以及综掘技术。

其中综掘技术指的是借助综合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煤矿开采作业。该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并且能够适应各类煤矿开采环境,故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煤炭开采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2.3 在采煤中的应用

作为煤矿生产的核心,采煤阶段的状况往往对煤炭生产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基于此,作业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于综合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于检测系统的构建以及使用,从而确保采煤机械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对煤炭以及煤矸石进行高效的分类,促进煤矿生产质量的提高。

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于安全监测系统的研发以及推广,从而确保煤炭单位人员能够对矿井中的温度、湿度、空气含量、粉尘含量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掌握,进而规避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带动煤炭开采工作效率的提升。

最后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于集合计算机控制、通信、故障诊断等技术的现代化采煤机的运用,实现煤炭开采的无人化操作处理,在保障相关工作稳定性的同时,还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其安全性。

2.4 在煤矿运输中的应用

煤矿得到开采之后,往往需要经过多道运输流程才能够从矿井中运输出来,推向市场进行销售。基于此就导致如何提升煤矿运输效率成为了煤炭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于传统煤矿开采运输作业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大部门矿产部门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煤矿运输,这种作业方式不仅能效率低,往往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但是伴随着煤矿综合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煤矿运输效率的提升。现代煤矿运输系统在构建的过程中多采用了电滚筒以及皮带,继而促进煤矿运输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煤矿生产系统与运输系统之间实现了信号和通信的连接以及控制,并由此带动煤矿运输效率以及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实现了煤矿生产的高效和连续,帮助煤炭单位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促进煤矿开采作业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我国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煤矿综合机械自动化的运用。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煤炭单位运用该设备的状况以及意义,并就煤矿综合机械自动化的运用进行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煤炭事业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以及进步,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郝宁.煤矿生产中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之浅见[J].机电工程技术,2015,(8):188-189+219.

[2]郭志博.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煤矿的建设应用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5):48+50.

上一篇青岛财神节

下一篇面试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