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艺术范例6篇

建筑装饰艺术

建筑装饰艺术范文1

1、中世纪玻璃镶嵌画

玻璃以平面造型形态出现的历史是与建筑的发展密不可分的,最早的建筑装饰玻璃出现于欧洲中世纪的教堂中,教堂建筑的繁盛大大促进了平面装饰玻璃的快速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工艺就是玻璃镶嵌画和铅条镶嵌的彩绘玻璃窗工艺。玻璃镶嵌画工艺,也称“玻璃马赛克”,于公元4世纪逐渐成为教堂壁面装饰的主流,一般用来装饰建筑物的墙壁、天花和地面,画面内容兼有主题、场面和人物,具有宗教象征的意味和强烈的装饰性。浓厚的宗教气息赋予玻璃这种材料以神秘性,成为了人们精神的载体。玻璃镶嵌画的特点是,利用玻璃表面对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来突出图象的轮廓,可以随着视点的变化而产生忽隐忽现的视觉效果。这种闪烁斑斓的特质,使得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巧妙统一,有力地烘托了教堂庄严而神秘的气氛。

彩绘玻璃窗工艺盛行于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尤其在哥特式建筑中大面积的窗户为彩绘玻璃窗工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其中法国夏特尔教堂、兰斯教堂和亚眠主教堂横厅上的彩色玻璃窗画最为著名。哥特式建筑出于对采光的要求,将窗户增多加大,几乎布满整个建筑的立面。这种装饰性的彩绘玻璃窗一般使用胶、调和油与玻璃颜料进行描绘。在工艺上,先在窗框中用铅条编连成各种图形的轮廓,然后按照铅条分隔出的轮廓嵌入小块的彩绘玻璃,逐渐组成大幅画面,类似勾线填色的绘画表现方法。玻璃窗的颜色视建筑内部采光情况而定。早期罗马式建筑由于光线较暗,为了更好地采光,多用淡色甚至无色玻璃,纹样也较简明,大多为抽象纹样和植物纹样;采光较好的建筑,其玻璃颜色就比较丰富,描绘的形象也比较为具体。

2、19世纪欧洲工艺美术等运动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先后发生在欧美的“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再次将传统工艺的复兴摆在了艺术设计的首位。浮法玻璃技术的发明开创了世界平板玻璃生产史的新纪元,也为平面艺术玻璃的工艺加工提供了技术上的有力支持。(浮法玻璃,浮法是指玻璃流液漂浮在金属表面上生产平板玻璃的方法。浮法玻璃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玻璃原料的成本,而且玻璃的制作面积增大,玻璃表面平整,光洁,很容易实现施色,上釉,镀膜等工艺)。浮法玻璃技术的发明,使得平面艺术玻璃的工艺加手手段日趋丰富多样,形成了冷加工工艺与热加工工艺,平面艺术玻璃的应用范围也从室内装饰与窗玻璃扩大到玻璃墙体的设计中,其造型方式不仅完成了建筑结构的要求,更成为建筑表皮肌理创新的手段。

美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最重要先驱人佛兰克・赖特,他的作品非常讲究设计装饰上的典雅,特别是东方风格的细节,几乎每一个建筑中窗连着窗,墙连着墙都有铅条镶嵌玻璃。有力地表明了彩色玻璃作为装饰元素的影响力。“工艺美术运动”在世纪之交成为影响欧洲设计风格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引发了在欧洲大陆与美国的影响更为深广的“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完全走向了自然主义风格,在装饰上强调对曲线和有机形态的运用。平面艺术玻璃成为许多设计师运用装饰风格的材料,集中体现在建筑装饰和室内装饰两大方面。比如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

二、现代建筑中的装饰玻璃艺术及其艺术特质

现代建筑装饰玻璃则关注对玻璃这种材质本身潜在艺术性的挖掘和促进,设计师们结合多种材料进行尝试与创造,平面艺术玻璃设计的走向出现了更多的选择性与发展空间。

1、光与色

光,这个世界的第一个现象,通过色彩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的精神和活生生的灵魂。玻璃材料的透光性,透明、半透明性,反射性、多色性等特性都与光线、色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光线可以使人们感觉到玻璃的璀璨、纯粹、朦胧、柔和。光线赐予了教堂彩绘玻璃窗绚丽的生命,赋予现代玻璃斑斓的色彩与神秘的气质。玻璃是改变与利用光线的主宰,而光线是衔接空间的使者。色彩通过光线来传达玻璃的情感与象征意味。

英国威尔士斯旺西(wales Swansea)的日月蚀观测塔是一个光色互动的设计,设计师David Pearl在对天花板的设计中利用了蓝色、玫红色、黄色的玻璃色块,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同时零星的白光穿插期间,闪闪烁烁犹如夜空中的繁星点点。整个设计利用玻璃的透光性和折射性营造出了一个浩瀚与神奇的宇宙气氛。给人塔观看的人们一个身临其境的状态。

2、形与影

当玻璃把大自然的光线引入建筑空间中的时候,玻璃、玻璃的影子就与空间产生了美妙的联系。玻璃是影子的载体,它的形态可以千变万化,而影子随空间与光线的变化而产生怪异、神秘、生动的图像。

影可以看到,却不能捕捉到,具有捉摸不定的性质。它随着一天中光线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形态、明暗与色彩。玻璃的材料、肌理、形态、色彩决定了影的呈现状态。

艺术家james carpenter设计的作品是玻璃在形与影结合中的经典之作。光线透过玻璃墙面投射在墙壁上,产生了奇妙而绚烂的投影。艺术家采用抽象的有机形态作为设计元素,大胆地运用绿色作为主基调。局部衬以蓝色。玻璃窗在局部保留了线状的透明玻璃,以使得投影产生光线的感觉。侧窗与投影相映成趣,有效地装饰了室内的窗与墙面。

建筑中的艺术玻璃寓大自然的瞬息万变于静态的空间中,在空间中创造了实与虚的变化。“形”实而“影”虚,虚实的变化使建筑内部的空间矛盾而又和谐,平静而又生动。“形”虽实,但人们却不能固定它的片刻真实,因为它随着光线的变化而闪烁迷离;“影”虽虚,但它是可见而真实的存在,它是空间中具有动感的因素。

3、空间

建筑装饰玻璃作为建筑实体与周围环境互相影响的空间界面。当光线投射到玻璃上形成折射,反射以及投射时,为建筑的外廓和内部空间描绘出开放和闭合的交织线,这些交织线形成了装饰玻璃的生命。光和色赋予装饰玻璃鲜明的个性,互通的空间有效地连接起建筑的架构。一个空间周围的光线能改变整个环境的性格,建筑、玻璃、光,三者能够传达出惊人的视觉效果,丰富的表现力,赋予人们奔放开敞的感觉。在现代建筑装饰玻璃中,集合几何形块面与面组合的秩序美,线条的构成美,空间的分割美及单纯、平面化的色块有节奏的组合成为重要的审美因素。玻璃艺术和公共艺术结合起来,走向更广阔的公共艺术空间。如英国设计师布赖恩。克拉克设计的高达14米的巨型彩色玻璃圆锥体,雄伟壮观的体量感与五彩斑斓的色彩效果完全传达出玻璃材料本身的特质和永恒的魅力。

三、结语

在建筑装饰玻璃的空间里,每个人不会仅被看作是观察者,而是享受这个空间的主人。路易士・康曾经说过:“光是建筑玻璃艺术最本质的因素。建筑装饰玻璃屹立在我们和世界之间,如果我们把自己这个世界定义为可计量的物质,那么它们也将是可计量的物质,而不具有精神内涵了。如果我们容许自己的心灵开向可计量的和不可计量的之结合,建筑艺术玻璃将成为对这项结合的赞美和精神的归宿。”

参考文献:

刘刚外国玻璃艺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建筑装饰艺术范文2

贞靖罗东舒祠古建筑装饰艺术为了营造出清秀隽雅、严谨肃静的精神氛围,运用了各种装饰手法,同时对祖先祭住的后寝又采取丰富多彩、生动逼真和色彩繁多的包袱锦彩绘艺术,这样一种装饰手法,使得祠堂前后对比,井然有序,节奏收放自如,从而使罗东舒祠整体上具有静穆与华美对比统一的美学特征。我们从罗东舒祠的造型特征、材料装饰和文字装饰中可以看出静穆之意味;从雕刻装饰、彩绘装饰、色彩装饰中可以看到其华美之意味。下面具体分析:(一)静穆之意味祠堂四进院落层层升高,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建筑中点线面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建筑形式,屋顶由无数个瓦片组合形成一条流动的线条,檐角微微翘起,成优雅的动势。屋脊用花砖堆砌,脊头有兽吻,屋顶与屋身结合显得庄严而肃静。祠堂前天井院落左右碑亭屋顶的大曲线和飞扬的檐角有向上的动势,与祠堂庄重沉静的屋顶形成强烈的对比,显得轻盈而柔美。祠堂最前面为弯弓弧形照壁,其后是由六柱五间石牌坊木栏栅组成的棂星门,可见罗氏家族对于东舒先生的敬重,棂星门的每根石柱顶部雕刻有“朝天吼”,突出了雄伟的气势。仪门,共七开间,中间开间的两扇正门上彩绘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两大门神,门上有“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匾,祠匾下方是四个“门当”,门两侧有抱鼓石一对。祠堂采用粗糙、坚硬的木质材料,给人朴实、厚重、安静、庄严的感觉。一进享堂,气势宏伟,四根巨大的金丝楠木支撑,堂内没有过多的雕刻和装饰,天然的纹理和坚韧的气质给整个享堂一种肃穆的庄重感,朴实而平和,这里也是罗氏子孙祭拜祖先、举行庆典、执行法制、宴请功名之地。所有甬道和庭院都用花岗石铺砌,风格独特。紧靠享堂的南山墙建有“女则”,即女祠堂,封建社会绝不多见,祠堂坐东朝西,约160平方米,较为简洁,不加点缀,不装饰字画题匾,以便安守本分,显得典雅、静穆、端庄。祠堂各式牌匾、对联等作为文字装饰,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祠堂的题词,二类为纪念罗氏家族丰功伟业,起到点缀。仪门两边檐柱上有罗应鹤所撰黑底金字的长联:“教子有遗经,诗书易礼记春秋;传家无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享堂内正梁高悬长6米、宽2.5米的“彝伦攸叙”匾,系董其昌所书。后寝的阁楼上有吴士鸿手书“宝纶阁”匾额,以“盖之以阁用藏历代恩纶”,故名。两侧厢房是摆放祭器和杂物之所,右厢房有幸存的罗氏古匾额20余块。这些都给罗东舒祠添加了书卷气,也增添了浓重的人文色彩。(二)华美之意味从雕刻装饰看,祠堂两侧厢房廊前和拜台采用青石栏板固定,雕刻精美绝伦,有辟邪和吉祥的瑞兽图案,如“乌鸦反哺”图,栩栩如生,圆雕的狮子活灵活现。进入后天井,窄小而高深,连接后天井的后寝是安放男性祖先牌位之地,是逝者阴间的天堂。从装饰风格看,完全突破了从享堂至棂星门的前三进院落庄重肃穆的气质,相反显得神圣而华美。后寝共十一开间、两层楼阁,上面一层即后来加盖的“宝纶阁”。寝殿前有三条甬道,两边的护栏、石栏杆、抱鼓石都刻有花卉云纹、飞禽走兽,疏密有致,典雅而工丽。寝殿由十根边缘内凹的罗马柱和几十根圆木柱支撑,并架起月梁,外面一排古朴典雅的冬瓜梁,每根梁柱之间都有盘斗云朵雕,内面有着“鲤鱼吐水”之雀替,这个雀替正面看是云朵,换个角度看却是龙头,于是又称“龙吐祥云”,这在封建皇权统治下的民间祠堂里是万万不可用的,从而看出祠堂修建者的用心良苦,同时这精美的雕刻也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外檐斗拱更是乱花惹人眼,内面月梁上有荷花托木柱以支撑屋顶以及上面的房梁。后寝梁架上运用大量彩绘装饰,属于苏式彩画的包袱锦彩绘,构图上吸收了波斯和阿拉伯等国的几何工艺,精致典雅,色彩艳丽。图案种类繁多,有以回旋纹组合、以几何纹样组合、以花卉图案组合等,造型多样,色彩以青绿土黄为主色调,并附和橙色和红色作对比色,色彩华丽、绚丽多彩,是民间罕见的彩绘珍品。

呈坎罗东舒祠古建筑的价值分析

(一)罗东舒祠古建筑艺术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古代社会积淀的深厚哲学观,徽州古代村落从选址到空间组合,再到建筑物的布局和构造,以及建筑装饰等,无不反映出古徽州人与自然相生相安的观念,堪称我国古代风水学典范。罗氏先祖慎重选址、精心设计,将村落按罗盘八卦式进行改造设计,突出左宗右社,使呈坎成为我国古代村落设计史上不可多得的范例。该村依据《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在村落建设上,呈坎八卦村按先天八卦图主四卦布局形成:东为“乾”(天)、西为“坤”(地)、南为“离”(火)、北为“坎”(水),诠释了水火相克生万物、天地容万物的先哲理论。同时古老的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穿村而过,形成阴阳鱼的分界线。[2]祠堂位于呈坎村北首,坐西向东,东面灵金山、潨川河,西有鲤王山、葛山,北有长春山,西南倚龙盘山、马鞍山,共矗立八座大山,在村落的选址和空间组合上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祠堂四进四院依中轴线对称分布,前后两个天井将祠堂内外空间融会贯通,自然通过天井引入祠堂。祠堂内的石雕、木雕都刻有花鸟虫兽等,后寝的梁上绘制的包袱锦彩画也体现出祠堂的多维意境,反映罗氏家族审美情趣和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二)罗东舒祠古建筑艺术体现的社会文化价值宗族组织是徽州社会重要的社会基础,以宗族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可以更明确地看到罗东舒祠的社会文化价值。“所谓宗者,何谓也?宗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3]后世谓最初迁居之祖为始迁祖,而江西豫章的罗氏在传到唐代罗秋隐和罗文昌时便迁往呈坎,即为呈坎前、后罗氏的始迁祖,他们二人同姓同根,但在如此狭小地域中分裂,成为罕见的一村二宗。贞靖罗东舒祠作为前罗氏宗族的象征,是祖先灵魂的栖息之地,起到对本宗族人群的凝聚力以及思想教化作用,也是人们趋吉避凶的保护点,正如徽州的民间谚语:“追远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而官宦资本是修建罗东舒祠建筑的经济基础,徽州文化自南宋以后受程朱理学的重要影响,尊祖敬宗、崇尚孝道成为了徽州人重要的理念和宗旨。另外,徽州家庭中的妇女地位卑微,制定大量家规约束妇女的言行,于是出现“新安节烈最多,一邑当他省之半”的现象。光绪年间,徽州府被官府皇帝册封节孝的妇女所立牌坊达六万五千多座,而这些都来自于徽州作为以朱熹开创的新安理学影响所强调的三从四德。罗东舒祠的女则以及两侧厢房所悬挂的牌匾也可证实,这种将家族节烈女子死后入祠堂、赐牌匾以及立牌坊的方式,一方面象征着妇女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徽州以忠、孝、节、义为中心的封建伦理观念对妇女的压迫。无论如何,这座祠堂所展现的一切,都说明了罗东舒祠作为一个支系祠堂可以拥有如此辉煌的风采,离不开前罗氏家族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也给今天研究新安文化和程朱理学留下了非常有力的价值,成为历史的活化石。

结语

建筑装饰艺术范文3

关键词:文化建筑;装饰艺术;美学意蕴

为了把文化打造成一张城市的名片,现在许多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不断地挖寻当地的文化与特色,文化建筑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者的重视,一座座文化建筑如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在城市中被修建。文化建筑作为向人们提供文化活动场所的建筑的总称,是建筑设计中非常具有审美价值的部分,集中体现了建筑学的艺术性的特点,可以反映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建筑承载了国家、地域以及城市的独特性,其中,蕴藏丰富审美意境的文化建筑更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笔者主要对文化建筑中装饰艺术的美学意蕴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文化建筑这一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文化交流场所,能以独特的魅力被传承下去。

一、文化建筑与装饰艺术的概述

文化建筑在现代城市中主要承担的作用,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与娱乐的场所,方便人们在这里进行文化交流,丰富人们的生活趣味。文化建筑凝聚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文化建筑设计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对城市文化的重视程度。注重对文化建筑设计的挖掘,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加强民众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随着文化建筑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饰艺术在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可以说,装饰艺术与文化建筑已经发展融合成了一个整体。无论是文化建筑的墙面、地面还是其他一些建筑构件等,都离不开装饰艺术的应用。另外,文化建筑设计者对装饰艺术手法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只有保证文化建筑和装饰艺术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样,文化建筑才会有生命力,人们在欣赏文化建筑时才会感到喜悦,才会被建筑装饰丰富细致的美感所折服。装饰艺术的应用不仅为文化建筑增添了美感,也大大提升了其审美价值,进而增强了文化建筑的整体艺术性。

二、文化建筑中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

在当今的文化建筑中,装饰艺术的设计已从过去单一化的装饰风格,发展到造型、图案等多种元素结合的装饰艺术风格,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科技和社会审美的发展而改变的。文化建筑中的装饰艺术崇尚与环境相和谐的审美观,环境美是所有建筑美学的核心追求之一,这就要求在文化建筑的装饰风格上做到以环境为整个设计过程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文化建筑要创造出现代化的人性化空间,在装饰艺术设计过程中要协调好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进而提升整个文化建筑的亲和力。文化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要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融合,这也是文化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主题。另外,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装饰艺术总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审美新鲜感。由于装饰艺术形式的不断丰富和文化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当设计师将文化建筑与装饰艺术的设计元素组合在一起时,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感觉。不同的设计理念强烈碰撞,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建筑中蕴含的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还突出了文化建筑较为新颖的审美感受。文化建筑中装饰艺术的审美主题具有大众性。文化建筑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随处可见,更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随着人们文化需求的提高,设计者可以通过文化建筑中的装饰艺术设计传达和弘扬大众需要的文化。因此,装饰艺术设计应用在文化建筑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文化建筑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文化建筑所在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从这一点来看,文化建筑设计对装饰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装饰艺术设计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实用性需求,还要求其注重对人们精神文化内涵的提升,同时,这也为文化建筑的装饰增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元素。

结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对文化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建筑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丰富了现有生活的乐趣,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文明水平。文化建筑中的装饰艺术设计主要是在建筑主体的基础上进行专门设计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增加了文化建筑的审美特征,而且提升了文化建筑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付晓宇.基于审美视角下文化建筑的象征手法及其设计元素.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任坤.从审美心理角度看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陈英桦.以审美角度浅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设计艺术研究,2011(3).

建筑装饰艺术范文4

1、我国建筑装饰艺术发展趋向

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潮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建筑装饰已经进入到了“装饰主义”的阶段。通过建筑装饰能够有效营造出比较既定的视觉效果,并且能够为环境营造气氛。建筑装饰主义并不是简单地对色彩做出处理,当前我国建筑装饰已经远远突破了当前现代主义饰面装饰工程所包含的范畴,逐渐形成多层次以及多元化建筑装饰发展趋势。所以不管是从内容还是从表现手法方面来看,当前的建筑装饰风格都和先前的有很大差别。同时,随着人们对于建筑装饰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建筑装饰环境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建筑装饰也赋予了不同的定义。

2、我国建筑装饰艺术地域文化价值

不同的地域文化自身包含的内容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建筑艺术通过其建筑装饰艺术所呈现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下,将会形成不一样的地域情感价值。在社会人文环境的相关影响之下,不同地区所传递出来的建筑装饰艺术地域情感都有所不同。这其中不仅保有民间艺术的不同融合和保留,而且也充分地体现出历史的悠久,这是历史的积淀和当代建筑装饰艺术进行融合的过程,能够有效表现出当代建筑的装饰艺术风格。所以说,任何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地域情感价值都和当地的人文特性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例如浙江一带的建筑很多都是以黑瓦白墙为主要建筑颜色的,而且整体所呈现出来的特色都是非常古朴的,尤其是建筑中的很多石块都能够折射出当地人们的地域情感以及人们的生活面貌,还有思想风貌等等。

二、南北地区建筑装饰艺术的异同

通常情况下北方的建筑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整体的大气磅礴上,所以的建筑装饰风格都体现出了一种“高端、大气、奢华”的感觉,能够让人从整体上感觉到北方建筑装饰艺术的庄重感。尤其是一些比较具有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建筑物,更加能够看出建筑装饰艺术风格。相对而言,南方建筑装饰艺术注重体现出格调,并且是使用色彩方面也是偏向于使用黑色以及灰色等稍微偏暗的颜色,南方建筑装饰艺术从整体上看就像一幅山水画,没有北方建筑装饰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并且也能够从整体上看出南方建筑装饰艺术比较注重个性化的体现。另外,不同的地域对于建筑装饰纹样方面的设计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北方地区大部分的建筑装饰纹路主要是以某种特定的物体或者是动物,大多以龙或者是蛇,又或者是海豚等动物图案的纹路进行装饰。但是相对于南方而言,大部分的建筑装饰纹样设计比较偏向个性化,并没有一套既定的模式,也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所呈现出来的建筑装饰纹样都是审美主体依据自己的审美习惯进行创作的,所以从整体上看,能够看到更多意识流的建筑装饰纹样创作样式。

三、探究两类具有地域性的建筑装饰艺术风格与特征

1、北京皇家园林建筑装饰艺术

北京皇家园林作为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特殊产物,在建筑装饰方面受限制较少,其将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风格融会贯通,却又独树一帜。在皇家园林中,建筑与山石、花木巧妙的结合,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完整的庭院空间,而这一个个独立的庭院又因为装饰风格的相互交融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园林格局。北京皇家园林内建筑物大多气势磅礴,建筑宏伟,以彰显帝王权利的至高无上。也正是因为如此,建造者在造园时也更加用心谨慎,也就造就了北京皇家园林中的建筑有着景观和观景之说。皇家园林内建筑种类众多,每一个独立的建筑装饰风格都有与其相称的景观呼应。其与南方园林有着很大的区别,虽然吸收了很多江南园林的装饰手法,但整体的建筑风格依然保留了很多北方的豪迈,相比之下颜色更加的强烈大胆,明暗的对比也更加明显。并且建造者追求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上,游园者眼前呈现的都是一副美丽的画面。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环境的结合,是以每个游园者的感受各不同。人工的建造与自然合而为一,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2、当代岭南建筑装饰艺术

岭南建筑装饰艺术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完美的将实用功能性以及装饰性做好结合,所有的装饰构件都能够发挥出其功能性的一方面,保证所有装饰构建的基本结构以及布局。并且在这一基础之上,建筑装饰设计师们再根据建筑主体的具体结构部位以及材料方面的不同进行装饰建造,能够有效表达出建筑美学趣味以及价值观念。由于岭南地区比较多雨,因此对于房屋的整体布局以及防漏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建筑屋脊通常情况下都是设计地比较粗大,以此来展示建筑装饰工艺中的美学。岭南建筑这种建筑装饰不仅仅能够发挥出防火的功效,并且还能够起到遮阳的效果,大大丰富了整个房屋建筑的侧立面。这类建筑物不仅有着极强的视觉审美,并且也有着很强的功能性作用。另外,岭南建筑在色彩以及主调方面呈现出来的主要装饰色彩是黑色和白色,这和北方建筑有着很大的不同。北方建筑讲究上下重彩,要求整体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样式,并且还要显现出雍容华贵的感觉。但是岭南的建筑风格往往是黑白分明的,能够深刻地表现出山水画的情调。岭南建筑整体在色彩上都是表现出主要以黑灰色为主要颜色的特征,灰色通常被用来表现出质朴以及高雅的情调,尤其是岭南地区使用的很多的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是使用原色。岭南建筑使用这种颜色进行装饰,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比如陶塑的色彩,还有灰塑的多彩表现等等,这些都和建筑物的整体色彩协调在一起,能够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出不一样的活泼的一面。

四、探究影响当代建筑地域性装饰艺术风格的因素

随着当前世界各国的建筑风格逐渐向习性主义不断发展,在受到新的艺术思潮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逐渐摆脱了之前的较为传统的建筑装饰风格以及形式,转而追求更加个性化的建筑装饰风格。在维多利亚时代大部分的建筑设计师比较注重厚重的以及布满了装饰品的建筑环境,并且使用钢筋混凝土等相关建筑材料进行建筑风格的设计。很多装饰材料,比如不锈钢墙面以及石材等等,都被用作体现建筑装饰美的一种特征表现。从纽约大都会以及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等一些比较具有现代建筑装饰特色的建筑就可以看出,这种建筑美学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些建筑都体现出了“机械美学”以及“几何美学”,做到了把纯粹的以及高雅的建筑装饰进行抽象画处理,充分体现出建筑装饰之美。在受到这种建筑装饰的影响下,我国建筑装饰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逐步和世界建筑美学产生了许多交融的地方,尤其是当前我国很多大中城市的建筑形态已经基本上和世界顶尖级的建筑有如出一辙的呈现形态。

建筑装饰艺术范文5

关键词:外墙;装饰设计;色彩

中图分类号:TU7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965(2015)06-0113-02

在建筑设计中,外墙装饰不仅可以保护建筑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很好的美化建筑的外观,提升建筑的美感。因此在进行外墙装饰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到施工质量,还应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分析装饰艺术和色彩,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和构成都会对居住者产生影响,而外墙的色彩可以作为视觉元素,更直接的可以代表建筑物的风格特点,运用好建筑外墙的色彩设计可以使建筑艺术具有观赏价值,给人视觉冲击力。

1建筑物外墙中的装饰艺术

在各种形式的建筑物中,外墙的装饰艺术独具特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外墙装饰艺术的功能性

装饰艺术是一种工艺设计与结构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具有必需的符合建筑物本身构造的功能性,只有具备了功能性,外墙装饰艺术才具有实用价值。因此在建筑物的外墙设计中,必需要结合外墙的使用功能,在做装饰艺术设计中,切忌华而不实,要能够采用具有实用性的设计方案,在增强建筑外墙艺术美感的同时,还要提高建筑外墙的耐污性和耐水性,实用的同时有效延长建筑外墙的使用寿命。

1.2外墙装饰艺术的美学性

1.2.1外墙的传统美学

我国传统的外墙美学,表现在民族民居的外墙形式多样性,传统的外墙材质主要有青砖、石块、木头或者是泥巴,并且经过建设者的多种处理,产生不同一般的艺术作用,例如民间流行的马头墙,白族的墙彩,或者宗教建筑外墙的砖雕等,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1.2.2外墙的自然美学

建筑外墙的自然艺术美学是指将大自然中的河流、山川、森林花草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物更加的贴近自然。能体现自然美学的外墙设计与当地的自然风景是密切联系的,例如贵州地区的石板墙,毛竹地区所特有的毛竹墙。这些外墙都表现着自然形式,体现自然的艺术美感。

1.2.3外墙的现代美学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方法的运用,建筑外墙设计更加具有现代意义。许多外墙设计加入了多媒体技术,使整体设计更加亲近自然,也突出了外墙的艺术美感。现代化的艺术外墙可以从一方面来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发展程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的材料和工艺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材料和工艺,使建筑外墙更具有现念和内涵[1]。

1.3外墙装饰艺术的体现

外墙装饰作为建筑物的室外装饰艺术,对于建筑物本身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筑物的尺度及体积都比较大,所以外墙装饰也占据着建筑物外部的主要空间环境,甚至有的还是外部环境的主要体现,人们观赏建筑物时首先看到的就是外墙装饰,因而建筑物外墙的装饰艺术是直接的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个外部环境。外墙的装饰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建筑物整体的装饰设计原则确定了设计的整体方法,并且设计原则具有统一性。具体来说,建筑物的外墙装饰应从整体效果的考虑出发,时刻牢记整体装饰的把握放在首位,以设计的宏观控制为基础对各个分开部分再进行具体的设计,在装饰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时刻认识到分开部分的设计在整体设计中的要求和地位,充分考虑到整体与部分间的联系,也要考虑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影响和融合,另外还需要将具体的部分层层深化到施工建筑的各个领域中。这样整体与部分相结合考虑的设计方法不仅可以体现外墙装饰的艺术性,还可以达到外墙装饰和整体建筑设计相互统一的目的。外墙的装饰艺术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形式美,不能只关注于建筑外部的华贵亮丽而忽视了其存在的意义,应注重建筑物存在的功能价值。从美学角度来说,建筑艺术的雕饰美和天然美必须要和建筑物本身的价值和设计相得益彰,这样才能够使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达到和谐统一,将建筑美学和建筑功能完美融合。

2建筑物外墙装饰与色彩设计

在建筑物的外墙装饰中,色彩以其独有的视觉艺术为建筑物的外部环境带来生机,使人们的生活增添美感、带来喜悦。建筑物的风格无论是端庄秀丽还是典雅飘逸,在建筑物外墙的色彩艺术运用中都有突出体现。色彩设计作为特殊的造型艺术可以体现建筑物的美学价值,并且与建筑外部环境相得益彰。优化建筑外墙装饰的色彩设计,可以提升整体的建筑艺术水平,营造出良好的装饰氛围,突出建筑的特色。在外墙装饰的色彩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外墙装饰目标物及背景的关系,用环境背景来衬托目标建筑物,使建筑外墙的装饰亮点突出,细化外墙装饰中的亮点,达到视觉平衡效果。另外,色彩设计作为一种装饰手段,不仅可以体现建筑物的外界范围,还可以作为建筑物的色彩标志。

3建筑外墙的色彩设计类型

3.1外墙绘画

在建筑物的外墙绘画中,一般采取纯艺术性的绘画或者是超现实主义画作,既能达到美化建筑外墙的目的,又可以给观赏者视觉冲击,通过绘画色彩的运用使建筑物与整体环境相融合,提升建筑外墙的艺术性[2]。在建筑外墙的色彩设计中,墙体绘画采用合理搭配色彩的方式为建筑物增添色彩,又调节气氛,如在工业建筑外墙的绘画上,采用清新绿色的色彩设计,可以调节沉闷的厂房,带给使用者好的心情。

3.2人性化色彩设计

针对不同建筑物的功能不同,外墙的色彩设计可以从使用者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人体工程学的视觉体验,将色彩搭配设计的具有引导性,使建筑物外墙的色彩设计更加符合建筑本身使用的需要。幼儿园外墙色彩设计,既体现出建筑色彩的装饰功能,又要符合群众的主观需求,因此在图中的幼儿园外墙色彩设计中采取了柔和的颜色,并且结合了幼儿的心理特点,以黄色、绿色为基础色,蓝色作为点缀,构建出整体的色彩基调,使整体建筑色彩轻快、明亮,提升了建筑的立体感。

3.3运用自然色彩

在建筑外墙装饰的色彩设计中,可以结合周围的自然景物,与外墙色彩构成对比,运用融合、烘托等不同的表现手段,以建筑地理环境为基础,合理采用周围环境及植物等材料,例如在外墙构造植物绿化带,用绿色植物的色彩搭配来凸显建筑的整体品味,衬托出建筑外墙的装饰艺术,使外墙色彩艺术丰富生动。

3.4大面积的外墙色彩运用

大面积的墙面色彩设计可以吸引观赏者的视觉,色彩设计可以应用亮色为主色,并且运用明暗对比突出建筑的局部特征,还需要结合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来设计合理的色彩方案。对于市区内人口密集的建筑设计,一般缩小建筑规模,在色彩设计中可以采用亮色,并且在局部运用暗色来凸显设计特色;对于郊区人口较少的建筑外墙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应用灰色、棕色等暗色,以免产生视觉盲区。

3.5提高色彩装饰作用

对于建筑外墙装饰,色彩设计主要的用途是作为视觉原色来体现,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建筑需求者的想法,考虑到他们的需要来构建外墙色彩主色调。在建筑外墙上,运用色彩来传递空间、功能的诉求,并且在局部中运用建筑设计理念,提升色彩装饰的作用,增强外墙色彩带给人的主观美感,强烈感受到建筑物带来的氛围,如图书馆的静谧,咖啡厅的轻松,游乐园的热闹,这些都可以通过提高建筑装饰的色彩设计来实现。

4结语

在建筑物的外墙装饰艺术中,合理应用和丰富色彩设计,不仅起到装饰效果,还可以实现建筑外墙和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凸显建筑物的特色,提升整体城市的建筑外墙装饰水平。

参考文献

[1]牛彬.建筑外墙装饰艺术特点及色彩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3):114-114.

建筑装饰艺术范文6

关键词:传统建筑;木雕;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根据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在这些木构件上进行美的加工,即产生了传统建筑术雕装饰艺术。

由于木结构本身存在着不足,其建筑功能方面的缺陷在当代建筑中已被钢材、水泥等建筑所替代。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改造,无数历史名城及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建筑遭受拆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传统建筑的许多木雕装饰物件和古色古香的木雕门窗正在被现代人以收藏的方式大量保存,以至新生出古旧建筑木雕专业市场并逐渐形成一项新的产业。对此关心的人们也期望着传统木雕艺术的回归。在现代装修需求中,许多现代建筑正在开发、利用传统木雕装饰艺术。这些,都促使着我们对建筑木雕装饰艺术作系统的研究。

1 传统建筑小木作木雕

1.1外檐木雕装饰结构与艺术特色

传统建筑木雕的起源很久,安阳殷墟出土的雕花木板说明中国2000年前就有了木雕艺术。秦汉时期木雕装饰艺术的运用就很酱遍,唐宋时期的建筑木雕呈现出朴素大方的风格,激发简朴。到了明清时期,木雕装饰达到了巧夺天工的境界。

1.1.1隔扇,槛窗

在玻璃出现以前,传统木门窗是裱糊纸张或绫绢的,需要以棂条作骨架。唐宋时期的制作是垂直与水平条相交的格式,有棋盘格、书条川灯格等。宫式隔门的棂子式样最早出现在元代,一直沿用至明清。当玻璃出现后,窗棂变得更为繁琐,中心部分留出来安装玻璃,四周作裱糊,出现了八角景嵌、花结嵌、葵式嵌、冰纹嵌等多种格式,疏密有致,造型精美。到晚清发展为更为繁杂的纹样,诸如:海棠菱角式、回纹万字式、如意菱花式等等。

隔扇的抹头和裙板木雕依据不同的建筑规格,其内容和纹样也不同。宫廷装饰团龙纹、下抹头板芯饰翔龙纹、庙宇装饰卷草纹,居民以福、禄、寿、喜、万字回纹装饰。

1.1.2支摘窗,帘架,夹木窗

支摘窗在殿堂、庭院、民宅均有安装,木雕装饰纹样繁多。常见的有福、禄、寿。还有步步锦、盘肠纱、夹杆条玻璃等。

帘架用在明间隔扇的外面,以横批、眉子、腿子、风门组成,上下两端用莲花楹斗及荷叶墩安装。

夹门窗多用于居民,门在中间,两边砌墙,墙上安窗扇,都有木雕装饰。

1.1.3雕花栏杆

栏杆也是传统建筑的重要木构件,在楼层平台、回马廊、亭榭临边之际都有栏杆。除了安全防护功能外,栏杆还发挥着装饰功能,装饰纹样有龟纹云心、锦纹风轮、万字花心、荷叶卷草、富贵宝瓶、如意纹等。

短栏又称尺栏,装饰纹样有双环式、单环式、六方四联式、八块柴式,大多为几何纹样组合。

长栏含3~4个小单元图案,有灯景式、藤茎式、二仙传桃式、葵式、宫式等。

1.2内檐小木作装饰结构与艺术特色

内檐木雕装饰包括木隔断、罩、橱、博古架等,木雕装饰玲珑剔透,极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1.2.1碧纱橱,隔断墙

这些木构架的制作经过历史积累形成一整套做法,它们均有可以移动的特点,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调整空间布置,或者全部拆除。

碧纱橱的组成构件是隔扇,有6抹、5抹、4抹、2抹(落地明造)。扇心木雕有宫式、菱花心与棂条花心等种类,还有步步锦、龟背纹、冰裂纹等。

罩的种类很多,有落地罩、几腿罩、栏杆罩、炕罩等。落地罩的中心可以做成不同造型的门,如:园光罩正中心开正园门洞,旁处做冰裂纹。八角罩的门洞为八等边形,做万子回纹,其风格庄重大方,观赏性强。故宫西六宫体元殿内的硬木雕花落地罩,工艺精益求精,极其华贵,全部纹样为卷草纹与小动物纹,体现了木雕艺术的极高成就。

1.2.2板壁、太师壁、博古架

板壁是分隔室内空间的木板墙,大多置于进深的门问。为防止大面积木板变形还有的把木棂分成若干块,做成裙板绦环形式,施以绘画与雕刻。

太师壁多见于南方园林与公共建筑,是明堂后檐柱间的壁面装饰,形成视觉中心。

博古架既是装饰物件,又是陈设性家具。它的格架分割优美,比例多变,可称得上是文化品位高的陈设性装饰构件。

1.2.3天花、藻井

室内天花堪称装饰中的精华,明清时分为井口天花和海墁天花。

井口天花是高等级装修,由支条、天花板、帽梁组成,绘以团龙、翔龙、团鹤及花卉纹样。更高档次的天花板不做绘画而做木雕,如:故宫乐寿堂。

海墁天花俗称平天花,是用得最广泛的天花装饰手法。

1.3其他木雕装饰结构与艺术特色

传统建筑的其他部位,如:月梁、梁坊、柁墩、瓜柱与角背都不同程度地有木雕装饰。装饰纹样有荷叶、卷草、动植物等。功能不同的木构件,经过美化都具有装饰作用。

雀替的两面均有术雕,重要的建筑用龙纹,次要的建筑用卷革纹。牛腿表面积较大,供雕刻的地方很多,动物、植物、器物甚至人物都可以刻到牛腿上,装饰手法有浮雕、深雕、透雕等等,有的牛腿甚至是镂空的术雕工艺品。

2 木雕装饰内容与寓意

传统建筑装饰以三雕(术雕、砖雕、石雕)著称,而木雕艺术无论数量及质量都居首位。木雕经宋、元、明、清由简到繁的发展,至民国时逐步衰弱。

建筑构件上木雕的内容反映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是审美功能的体现,是传统文化价值的物化形式,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类别:

2.1审美

中华文明是5000年没有间断的文明,深深地渗透在民族意识和趣味爱好之中,并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文化形态源自儒家的忠孝仁义,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神秘天国,成为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传统建筑木雕是人们在满足建筑的实用功能之后,追求精神满足的具体表现,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表现了崇尚永恒之美的审美观念。

2.2教化

传统建筑术雕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教化作用是明显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小说戏曲皆被赋予文化内涵,艺术纳入儒文化系统中,表现手法含蓄而不直白。如:二十四孝、和合二仙、连中三元、八仙过海、福禄寿喜分别表示孝道、仁和、进仕、吉祥之意。唐代张彦远曾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

2.3析福

传统建筑木雕中祈福内容占很大比例。如:求财、求子、求平安、求功名等,特点是含蓄委婉,常采取象征、谐音等手法。

2.3.1象征

龙、风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凤图案常见于规格较高的建筑。狮象征威严,麒麟象征吉祥,并蒂莲象征夫妻恩爱,梅兰竹菊象征气节,牡丹象征富贵,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象征品格坚贞。此外还有“榴开百子”、“松鹤延年”等等。

2.3.2谐音

鱼与“余”,荷与“和”,瓶与“平”,蝙与“福”,鹿与“禄”谐音,可以通过木雕来表达寓意。喜鹊与梅花组成“喜上眉梢”,枣与桂圆组成“早生贵子”,芙蓉谐音“富荣”,与牡丹组合为“荣华富贵”,蝙蝠与“福”、“富”谐音,其图案最为常见,寓意为“福从天降”,与鹿组合为“福禄双全”。

2.情

传统建筑木雕中有大量以反映乡土生活为题材的装饰雕刻,有渔樵耕牧、山水风光、琴棋书画、城廓田野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乡土生活的赞美。还有通过民间传说、戏曲情节,寓意勤劳善良、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2.5图案的模式化

木雕装饰常用的图案,随着年代的积淀、建筑形式和审美情趣的定型逐渐被概括提炼而模式化。如:竖琴、棋盘、画卷形成统一的格式图案,八仙的形象被简化为葫芦、花篮、宝剑等8件器物。

3 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

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奇葩,其实用性和装饰性深得民众的喜爱,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传承和应用,是我们要探索的课题。

3.1木雕艺术进入现代居室

雕花板、格扇雕饰等艺术作品与现代居室空间融为一体。楼梯栏杆、壁挂、木隔断、窗帘盒、博古架都可以做术雕装饰。传统木雕装饰艺术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个性选择空间,可以体现民族文化品味。在现代居室里装饰传统木雕艺术,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风韵。

3.2木雕艺术进入公共场所

现在已有很多的宾馆饭店、车站礼堂等大型公共场所大量采用传统木雕艺术作为装饰,如:屏风、雕花板、门饰、回廊、画框等等,其装饰效果魅力十足。

在现在的公共场所,从天花板到空间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用木雕艺术来作装饰,能够产生传统艺术和现代装饰的和谐之美。

3.3木雕艺术进入新空间

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木雕艺术还会进入新的空间。人们呼唤着传统艺术的回归,期盼着木雕艺术在生活中更广泛地利用。这不仅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可割舍,更是经济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必然需求。传统艺术与现代装饰材料相结合,一定能创造出新的装饰天地。比如:不锈钢、荧光材料、塑胶材料等等,必将把传统木雕装饰艺术带向新的领域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