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论文范例6篇

建筑识图论文

建筑识图论文范文1

关键词:建筑制图 建筑 CAD 组合教学

一、“建筑CAD”的课程特点

与手工制图相比,CAD制图显然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克服手工制图速度慢、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因此,“建筑CAD”这门课程应运而生。一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CAD软件进行制图;二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识图和绘图能力,使他们能契合建筑产业的实际需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二、CAD建筑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较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

现阶段,大多数职校的CAD建筑制图教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课程教学,即对建筑制图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另一部分是上机教学,即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图软件(AutoCAD)识图、读图和绘图方法的熟悉和运用。一般来说,这两部分的教学时间都是24学时。这些学时的简单学习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从整体上对工程建筑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绘制则需要更多的学时。

2.考核方式过时,学生的实际绘图能力不足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通过笔试(对建筑制图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和机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图技术来绘制图样)来进行。这种考核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并不能有效完成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操作能力的考查,达不到真实评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三、CAD建筑制图教学改革思路

1.改革教学内容

1.1尽量简化画法几何的难点内容

应秉承“够用、实用”的原则,对建筑制图画法几何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舍去的部分是难而复杂的,保留的部分则是实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如三视图的读取和绘制等,使建筑专业的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和走向世界。

1.2将CAD教学和建筑制图教学有机结合

CAD建筑制图应创造性地将建筑制图教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教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调整高职CAD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贯穿整个课程教学的绘图要求和制图规范做全局性讲解,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投影知识、三面投影规律等。秉承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逐步完成由平面点、平面直线等二维体系向空间点、空间直线和空间平面等三维体系的转变。在大致掌握了一定的建筑制图基础理论知识后,开始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图软件(AutoCAD)的学习,让学生对AutoCAD的基本操作知识、制图平台与界面、文件的创建和保存有大致了解,能绘制出基本的建筑工程图样,并能应用Au-toCAD高级制图技巧,绘制一些复杂的空间形体,加深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理解,提高实际制图的能力,进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画图技能,规划、布局和绘制一张完整的工程图样。

2.优化教学方法

2.1强调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制图方法技巧的掌握、绘图质量的提高和制图技术能力的增强,都依赖于一定量的实际绘图练习,所以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在CAD建筑制图课程的学习中,应配以大量的实际制图练习,强化学生识图、读图和制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绘图技巧。在完成对CAD建筑制图课程的常规学习后,学校应开展工程建筑测绘实习。通过对所绘建筑工程样图的审查、纠正和完善,使学生对建筑制图的绘制技巧、识读方法和制图步骤形成系统的认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而全面的专业图识读和绘制体系。

2.2加强实物直观教学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必修专业课,CAD建筑制图课程对学生的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具体的实物模型,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校应尽最大努力安排学生去工程建筑现场见习或实习,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建筑施工图,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应进行课本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建筑现场实物、工程建筑图样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的转换、联系和过渡,潜移默化地提高CAD建筑制图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

2.3重视手工绘图教学

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迅猛发展,手工制图逐渐地被计算机制图所取代。但作为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制图的关键环节,手工制图在建筑工程技术的交流、推广和创新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学生示范的绘图必须参照这门课程的国家标准,认真识图、制图和审图,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和“国标”意识。另外,教师在批阅学生所画图样的过程中也应一丝不苟,不放过一个错误,比如字迹不清、线条倾斜、标注错误等,不断提高学生的绘图质量,使其养成良好的识图、制图和审图习惯。

2.4应用多媒体教学

作为一种先进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毋庸置疑。首先,相比黑板教学,多媒体教学极大地减少了教师在黑板上制图的时间,使学生能了解到更多的制图技巧和绘图理论。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方便而高效地向学生展示二维图样和三维图样之间的联系和过渡,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识图、制图和审图的积极性。最后,制作优良的多媒体课件甚至可以还原整个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展示施工建造的流程,使工程建筑图样更富实践性和实用性。

3.注重学生个性培养

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实际能力水平,应因材施教,倡导快乐学习,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进一步主动去研究,去探索未知命令。对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适宜的引入其他集成软件以辅助教学。完成设计图纸是一个逐渐创新的过程,而创新是无固定模式,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去完成制图。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是未来本课程需要考虑的重点。

4.网络交流式教学

有限的理论和上机操作课时并不能完全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因此课上并不完全讲授每个命令中的子选项。因此欲留1-2个子选项的相关问题给学生作为课后练习题,并借助网络进行随时交流软件操作及相关专业知识的解答。通过课上课下的练习,教师可及时的收集归纳所反映的问题。同时也可使课上不好意思不爱提问题的学生以这种形式提出问题。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现存的问题。

结束语

建筑CAD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做到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这就可以与其他课程结合,同时开展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成不变的教学,而应当根据教材,按照教学实际,灵活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地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以有限的精力掌握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殷芳芳,曾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AD建筑制图”中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495-496.

建筑识图论文范文2

关键词:课程进度 理论与实践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210-01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是高职教育土建专业的入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建筑工程图的构建,在随着高职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变得重要,这就促使该课程中要突出识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等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在高职教育中研究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这一问题,显得意义重大。

一、目前《建筑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

1.课程内容多为抽象的空间几何关系,学生难以接受。《建筑工程制图》的前面部分内容主要讲授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及投影原理,内容多为陈述性、论证性的知识。对于空间几何知识薄弱的学生,在“图学教育”为主流授课方式的前提下,要学习好该门课程是相当吃力的,特别是对于相贯体相贯线这一章,更加觉得难以理解。

2.课程进度安排不合理。现状的高职院校一般将《建筑工程制图》安排在第一学期,《建筑CAD》安排在第二学期,在时间上无形将制图基础知识和CAD绘制分成两门不相干的课程,教师一般在第二学期的《建筑CAD》课程上还要重复第一学期的制图基础知识,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好。

3.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缺乏全面性。课程理论部分内容与实际施工图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前后关系,变成了两部分的独立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将制图基础知识、投影原理这两部分理论内容很好的融入到绘制与识读施工图这部分实践的教学中。制图课程中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水排水施工图、装饰施工图这几部分的内容,教师也是照本宣科,学生对几部分内容学完后,不能讲图纸的内容与现实的工程对应上,从而出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4.目前《建筑工程制图》的考核方式大部分高职院校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部分老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只是以考勤作为参照,没有很好地考核学生在各项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而期末考试则采用单纯的笔试来考核教学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整个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思路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的改革的思路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体系,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思想上,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阅读与绘制施工图的能力;在教学体系与内容上,将计算机绘图与传统的建筑制图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模拟演示与动演示;课程改革要围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行。

三、课程改革内容的探索

1.重新对教学进度做合理的安排

将《建筑工程制图》与《建筑CAD》、《建筑构造》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第一学期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学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知识及简单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期同时开设《建筑CAD》课程,学习CAD绘图的基本知识。手工绘图只在几何作图阶段使用,让学生掌握绘图原理。第二学期在开设《建筑构造》的基础上,继续开设《建筑工程制图》课程,第二学期的《建筑工程制图》课程专门学习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水排水施工图、建筑装饰施工图,这样在学生学习建筑构造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教学生看懂各类的图纸。同时在第2学期继续开设《建筑CAD》课程,专门用CAD绘制施工图,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对图纸的内容“知其所以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脱节。

2.采用现代教学方法,模拟演示与动画演示

在制图中投影原理的讲解是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图学教育、模型展示是几何作图常用的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的教学方法,分析模型的形体结构,加强感性认识。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形体,这种模型演示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在制图教学中要引入仿真模拟软件或三维建模软件,利用数据库存储数量众多的模型,在使用中可以完全取代实物模型。利用计算机虚拟模型,可以将复杂形体的外形、相贯体中相贯线的变化趋势充分表现出来,也可以加入动漫效果,使教学中的知识难点更加清晰、形象。同时,利用计算机软件还可以对教学模型进行修改与新建,能及时补充符合新教学内容的模型,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要求调整现有的模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并且在现在某些软件公司开发出来的仿真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出逼真的三维建筑模型、施工过程等,并具备完整的建筑施工图纸,教师与学生都可以根据工程图纸实例,在模拟情景中体验图纸表达的内容,让学生深切对图纸内容产生感性的认识。

3.考核方式改革,在考试方式中注重实训成绩的考核,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20%,实训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40%组成

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进行评定;实训成绩可以采用项目实训表现及项目成果结合。项目实训表现包括在课堂上,在每章节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问题考核,可以是口试也可以是按要求完成绘图的小测试。项目成果就是针对对施工图绘制的实践项目而言,实践项目结束前要按规范完成施工图的绘制工作,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对实践知识掌握的情况,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也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扎扎实实学好每一章节。期末考试则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样的综合成绩更能体现本课程的特点,促进学生重视教学过程,全面反映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结语

《建筑工程制图》的课程涉及的国家标准逐年更新,作为制图课的老师也必须要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资讯与知识。制图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把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融入到教学传统中,并且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教学进程与学生进程思维进程要一致,只有这样,改革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海英.《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朱立峰、李俊烨、李玉菊、张东梅.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实践[A]. 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4)[C].2010年.

建筑识图论文范文3

关键词:建筑识图与构造;工学一体;专业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096-03

收稿日期:2015-01-12

作者简介:费 腾(1987-),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助理讲师,建筑学学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广东 广州/5104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局2014年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市级立项建设精品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成果材料。课程建设单位: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立项编号:穗教职成【2014】26号;课题负责人:陈若山。

《建筑识图与构造》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通过介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原理、构造组成和分类、构造方法等,让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的相关知识,识读建筑构造的施工图纸,并能够运用构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综合性。因此这门课也是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建筑识图与构造》的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首先,该课程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牵涉到很多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例如《建筑力学》、《建筑材料》等。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诸如《建筑力学》等课程上的学习能力十分有限,往往不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了《建筑识图与构造》的课程学习效果。第二,《建筑识图与构造》涉及的概念分类多、技术规范多、图集图样多。中职学生面对这样的课程,普遍具有畏难心理。再者,《建筑识图与构造》所使用的教材在内容上重理论而轻实操,强调传统而忽视新工艺和新型材料的应用,行业相关规范、标准没有与时俱进,教材内容上与实际工程有一定距离,知识更新缓慢,跟不上建筑构造新工艺和新型材料应用的发展。

要改变这种情况,提高《建筑识图与构造》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就要打破既有的“重理论轻实操”的局面,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主流背景下,探索专业基础课与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强调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同步,即工学一体化,是专业基础课进行转变的切实可行的方向。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国家职业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提高被教育者(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工作与学习融为同一个教学体系。

在我校申报并立项的特色课型研究课题《中职建设类专业课程工学一体课型实践研究》中,我们对“工学一体”的定义是:“以工学结合教材为文本,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学习理论和训练技能。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工作。”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对《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教学进行工学一体课型的实践研究,以课程的教学设计为载体,探索土建类专业基础课工学一体化教学的转变方式。

一、课程的内容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核心内容和任务是:建筑制图识图基础、民用建筑构造组成、原理及其运用、施工图识读初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以建筑制图识图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原理重点掌握民用建筑的构造及其组成原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建筑制图识图的知识进行实践的训练,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建筑构造的识别和应用能力,最终逐步形成建筑工程图纸的识读能力。

二、设计思路

打破传统的学科理论型教学模式,以职业活动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学习任务作为学生学习和能力训练的载体;以工学一体化为基本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教、学、做”一体化;用任务的完成程度来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突出工学结合与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在《建筑识图与构造》的教学设计思路中,具体应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实践的主体地位

工学一体课型模式下的教学,必然要体现出行业知识和技能实践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目前,很多学校都在重视专业课程的实践部分,但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中,主要体现在单纯地增加实训课时。实践性在职教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够仅仅靠实训课时的多与少来体现,更重要的是在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上真正做到“以行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知识”。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引领学习任务,进行教学的组织

1.将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完整而真实的工作项目,作为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的基础。现实工作情况中有很多任务,其中只有一部分任务是有教学价值的,先将它们描述出来,再进行优化,选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

2.按照实际工作中生产的组织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

3.结合《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的工作任务联系起来,转变为学习任务;对学习任务进行排序,按照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任务中的组织流程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学习任务的选择和排序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容量均匀,不能头重脚轻。

(三)重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中职学生在学校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其最重要的学习目标,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知识的掌握。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而言,专业理论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应用能力才是培养目标的核心。要让学生通过行动解决实际问题,并伴随着这个过程掌握理论知识,再把所学知识反过来投入到实践中加以运用。

三、学习任务的确定

按照“打破传统的学科理论型教学模式,以职业活动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的设计思路,我们需要把《建筑识图与构造》的课程内容以“描述工作任务―优化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的方式重新进行整合。新的教学方案应当把学习的内容融入到课程的学习任务中,利用完整的任务实施过程来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在学习任务中分解出若干个子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每一个基本教学目标的达成。

下面以《建筑识图与构造》中的第九章《屋顶构造》的学习内容为例,通过企业工作情境,提炼出学生在岗位上所需体现出的职业能力,再与课程的知识进行融合,确定工学一体课型模式下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如表1所示:

四、任务实施

《建筑识图与构造》采用工学一体课型的模式进行教学,最根本的着力点就落在对每个学习任务的实施过程。任务实施过程可以由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灵活的设计,其形式简单清晰即可。

笔者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第七章《门与窗构造》中的“门的构造”的内容为例,进行学习任务实施过程的设计,实施过程设计如表2所示:

在进行任务实施过程的设计时,有以下几点:

(1)将以往教师主动而学生被动的知识传授方式,尽可能转变为学生主动而教师被动的方式,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空间。教师把课堂作为学生施展学习活动和表现学习行为的空间,把自身变为集引导、咨询、总结、提炼、答疑于一身的帮助者。

(2)各个任务的实施过程可以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例如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的权重分配、任务的实施步骤、任务的完成方式等。总体的原则是让任务的布置最有利于学生实施任务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一个任务的实施过程可以具体分为多个部分,如表2中模仿学生玩游戏的形式,以设关卡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层层过关来建立个人的自信心,同时获得成就感。

五、考核评价

通过完成表2中“门的构造”学习任务实施过程,其考核评价表可以如表3所示:

在对学生的任务评价中,需要体现出两个方面:

(1)过程性评价要大于终结性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此来评价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使得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考核评价体系包括自评、他评、教师评价。其中学生互评的形式可以不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改为随机挑选两名学生对某个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课堂表现,以及完成的练习等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他评的两名学生可以是同小组讨论的同学,也可以是其他小组的学生。由两名其他同学进行他评的方式,相比于小组评价的方式更为灵活。

在工学一体的模式下,探索《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新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为了降低课程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任务实施的同时体验学习过程,在完成具体任务的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理论和工作实践的有机融合。另外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最终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今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工学一体课型的教学实践,从而促进土建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丽玲,卜振龙.高职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2014(1).

[2]刘明.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数控加工专业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6).

[3]苏廷志.对高职工程造价类《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运用建筑教学模型教学效果的初步研究[J].商情,2012(49).

[4]孟吉.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6).

建筑识图论文范文4

【关键词】重要性兴趣能力

《建筑识图与构造》这门课程是比较枯燥的一门学科,又是与建筑专业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是与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特别是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密不可分的。在现代化生产中,一切工程建设的施工都必须具有设计图纸。图纸是用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工具,成为工程技术界的“语言”。建筑工程图表达了建筑物的建筑和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要求,是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具备一定的制图与识图技能成为建筑业从业人员最基本要求。建筑识图与构造是研究工程图的绘制与识图规律的科学。它从研究物和图的关系入手,以建筑物结构构造为研究对象,介绍建筑物在图纸上的表达方法和内容,是建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那么,怎么能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教师怎么样根据学生的情况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部分的学生刚入学的时候,都是从零开始,没有接触过这些课程,而且比较抽象。不清楚这门课程是干嘛的,对建筑专业是否重要,毕业以后能从事那些岗位以及怎么样学好这些课程等等,一系列的疑惑。教师就讲好绪论部分,同时意识到,学生年龄比较小,基础有高有低,其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差别。针对这些特点,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课程性质、目的、要求、学习方法等等外,还要注重课堂上与今后工作的联系,生活中的密切关系,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根据技校学生的情况,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现场教学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直观教学,实物教学,提问教学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紧紧围绕教师授课的内容,去思考,去想象,去积极的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下去学习这门课程。

在学生的作业中,出错是很正常的,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师在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要采取集中讲解,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并在黑板上进行边画边讲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订正错误的题目,并经常表扬优秀作业,树立大家学习的榜样,对于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的进行的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习中遇到的死规定,比如“国标”等,教师先提出一些案例和题目或者题写问题,让学生带上这些问题自习,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讲解,这样的话,枯燥的死规定讲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也就意味着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

每门课程都存在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含义比较多,有沟通能力、职业能力…总而言之,能力是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人的活动是比较复杂的,一个人完成一项工作,要体现好多方面的能力。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这门课程中,主要培养学生:

1、熟练掌握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绘图方法和绘图技能;

2、掌握投影制图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

3、以识图和民用建筑构造为主要学习内容,能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建筑工程图,掌握制图标准。

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图纸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依据,图中一条线的疏忽或者一个数字、一个小数点的差错,都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因此要培养学生树立为工程负责、为人民负责的职业精神。在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多画、多识读,才能达到熟练与全面掌握知识的目的。

对于建筑施工图基本知识和建筑施工图的识图这两个部分,采用多媒体直观的教学方式,把建筑总平面、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以及其它详图联系起来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要求学生通过手绘的方式将这些图纸表达出来,学生只有在画图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一边及时的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的解决问题,以加深学生对图纸的理解,对于优秀的图纸要进行表扬,并进行设立奖项,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寻找学习的乐趣。

对于民用建筑构造的部分,在课堂上的讲解过程中,多运用实例进行讲解,并结合一些图片。比如在讲解到民用建筑构造基本知识中,讲到民用建筑的分类,就可以结合学校的实物,学生熟悉的教学楼、宿舍楼来进行讲解,并在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进行去思考,按使用性质、主要承重结构、建筑结构的承重方式,自己生活中见过哪些建筑,让学生分组讨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拓宽一些,在工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分,培养他们为工程负责的职业精神。

因此,对于技校类的建筑专业的学生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建筑识图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实践,阐明了建筑规划专业中古建筑浏绘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重点研究了古建筑测绘教学的方法和实践,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教学、双导师负责制、断浏绘技术的引进、实习教学中建立实习基地和高年级负责制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考核方法。

古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又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的一种载体。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记录的档案,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古建筑测绘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通过古建筑测绘,会给予人们以艺术的滋养和传统的熏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60年,到目前为止己招收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24届,园林专业本科学生6届,为国家培养出2000余名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安徽省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骨干技术力量,已经成为培养安徽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并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古建筑测绘的学习,增强对中国建筑传统经验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建筑测量、投影与制图、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制图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论修养,培养建筑空间概念、尺度感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制图表现包括计算机制图水平、审美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亲手把建筑实物按比例制成工程图纸与数据资料、掌握测绘方法、加深对建筑造型与营造方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建筑空间概念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图纸表现力,为学习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奠定基础。这些图纸与资料为发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维修、开发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为继承传统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为中国建筑史的教学等方面,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基础资料。

古建筑测绘是测绘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建筑遗产记录、监测以及保护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直接应用,从技术上可归人侧绘学的分支中的工程测量学的范畴。但是,测绘技术方法只是手段,并非古建筑测绘的全部,它包含了对建筑遗产在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体验、认知、理解乃至探究、甄别、发现和评价,包含着对建筑实体、空间及其精神意蕴的理解、再现和表达。因此,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应区别于单纯的工程测量学。根据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侧绘多年教学的经验,现对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做出一些研究和探讨。

1、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探讨

建筑规划类专业教授古建筑测绘课程的目的,是经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其思想情感领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经过在艰苦环境中的严格训练,在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也得到相应提高。

1.1古建筑测绘教学现状

古建筑侧绘综合运用测量和制图技术来记录和说明古建筑,所以古建筑测绘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两大特性。目前,各高校的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

(1)给学生讲授测绘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及仪器操作方法;

(2)学生按4-6人分为一组,进行古建筑对象的考察与测绘;

(3)在现场各小组分工绘制草图;

(4)以草图和采集的测绘数据为依据,各小组绘制正式测绘图纸。

这种教学模式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教学模式逐渐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目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划专业学生对于古建筑测绘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2)一般高校古建筑测绘都设置在酷热的暑期进行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测绘工作的开展、管理与进程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3)测量工具和测绘手段已跟不上工程生产实际的需要,导致测绘的效率低、成果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测绘技能的传授。

(4)考核方式各高校千差万别,大都以手绘图纸作为教学成果,采集数据的记录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表格存储也各不相同。

(5)学生测绘实践教学后,缺乏书写实践和学习心得体会。并对古建筑保护、蕴含的历史文化及精神的提炼与宣传不足。

1.2古建筑测绘教学新方法

古建筑测绘的教改与实践在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但现在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需要进行革新。古建筑测绘课程充分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根据企事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正在企业从事古建筑岗位工作的学生及专家的建议,可以创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引导,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要实现该教学目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古建筑测绘多媒体教学方法

利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计算机模拟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古建筑测绘基本理论知识、测绘方法、技术要求和仪器操作技能等。

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或PP7,课件,以文字图像、连续动画、片断动画以及视频资料等手段,从多个角度演示古建筑的方方面面,把测绘方法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优化了古建筑测绘插图教学及教学过程。此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并增大了古建筑测绘内容及方法的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掌握正确理论的教学目的,并且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专业与企事业合作紧密,在安徽省影响较大,校企合作产学研比较成熟。这就为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校内接受课堂理论教学;在企事业中对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古建筑测绘现实问题运用所学测绘知识进行处理,并有企业导师指导和传授实践技能和仪器操作。这就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实践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透彻理解,动手和操作能力也得到培训和提高。单纯的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验难以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而且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事业产学研联合,对促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3)新测绘技术教学的引人

传统的古建筑测绘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获取的最终资料是图纸和一些文字记录。这种方法优点是原始简单,但精度与效率低,且登高测量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会对建筑物有损坏。随着GPS、遥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现代新测绘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量工具难以满足教学和实践生产的需要,必须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手段给古建筑测绘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在古建筑测绘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对这些新测绘技术的原理、方法给学生加以讲解,以符合实践生产的需求。

(4)计算机制图教学方法

在实验机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讲授计算机绘制测绘图的要求、规则、要领和AutoCAD高级技巧及古建筑绘图常用技巧。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现场操作进行各种制图技巧的学习。学生再通过实习采集的数据进行AutoCAD制图,从而进一步深化古建筑测绘的知识及技能,对采集的测绘数据和影像进行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处理。

2、古建筑测绘课程实习教学

古建筑测绘实习是该课程的核心部分。通过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古建筑测绘技术,学会古建筑测绘从搜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到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古建筑测绘岗位职业能力。

2.1建立实习基地

为了更加系统、完备的实习教学,建立实习基地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实习基地建立比较早,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测绘技能、认识古建筑保护和开发价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院的实习基地有:黔县屏山美术、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查济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上庄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县伏岭镇胡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桃花潭镇陈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

2.2高年级负责制

高年级建筑规划专业学生负责制教学的模式就是让学过古建筑测绘的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古建筑测绘技术;以小组为单位给小组成员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中给以专业指导和讨论。学生相互之间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探讨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展学生专业的视野。但全程需要专业教师的宏观掌控,及时调整高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和能动性。

3、考核方法

结合多年的上述教学方式的尝试经验,对于古建筑测绘学课程的考核,应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和完成作业质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1测图手稿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2仪器草图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3计算机成果图占总成绩的30%,正式图用计算机绘制,并符合事先制定的规范。

3.4工作日志、数据表、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占总成绩的10% ;

3.5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察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纪律性;责任心等。

建筑识图论文范文6

从本质上看,建筑制图课程是一门技术应用型学科,它具有一定的系统理论性、实践性和形象思维性,因此,建筑制图教学时常常需要借助投影和视图去表现各类建筑框架的三维形体结构,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化。在传统的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常常在课堂上借助黑板、粉笔绘制各种形体的投影及各种图形的实物效果图,这样一来,大量课堂教学时间就被画图占据了,大大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内容的时间;可是不在黑板上画图,学生又难以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很明显,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的。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有必要针对课程教学需要积极改革创新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绘图技能,丰富学生的建筑制图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识图制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极大地提升,才能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探索求解,提高学习效率。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形象思维性,若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书写做图的教学模式,既无法保证做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也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进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可借助各种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动画模拟方式演示许多复杂的做图过程,教师只要在课堂上用鼠标轻松一点,就可以逐步演示整个做图步骤,将教学重点内容反复演示,将教学重点、难点简单化和具体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将教材中的大量图片和文字内容转变为有情节、有声音的视频材料,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视听效果,将复杂烦琐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利用生动形象、合理具体的教学过程,图文并茂、声视结合的讲授方法增加建筑制图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节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掌握学习知识,为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形成空间思维

为了提升建筑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分析能力,但学生在长期接受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对立体几何、空间想象的知识内容认识不够细致深入,这成为学生学好建筑制图课程的重要阻碍。因此,教师应在建筑制图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保证教学质量。恰到好处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音频、视频等,可有效提升建筑制图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建筑制图课程中关于建筑形体投影或剖面图时,可提前准备一些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等简单典型的基本形体,通过各种组合方式拼接堆叠成组合体。课堂上先让学生对照着这些现实形体熟悉它们相对应的视图,再逐步从空间过渡到平面,从平面过渡到空间,逐步转换平面投影与空间的三维想象。之后,再利用多媒体将存在联系的课程内容做成相关动画或图片,形象地反映了建筑制图过程中从点到面、从面到体、从局部到整体的特征,正确引导学生在观看动画及图片的同时要注重寻找制图规律,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动手、善发现。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相关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课前的备课压力,节约教学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发散时间;另一方面又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空间概念,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三)提升教学效果,突破教学难点

建筑制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它的教学除了需要依靠理论支撑,还要借助相关工程实例辅助教学,有效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学生接触、学习和理解识图绘图并不是通过对真实建筑物的观察和考察来完成的,而是通过教材文字和图片的呈现来实现的,因此,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除了有助于教材内容的呈现,还可以实现课外各种建筑物不同角度的浏览、不同视图的切换、不同方向的剖切、立体模型与投影图的转换、组合体的组合与拆分等,甚至可以让一些难以观察的剖切过程和现象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显示出来,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物的投影及剖面图内容,可利用多媒体将建筑物剖视图的剖切过程用动画表达出来,有助于学生清晰地了解建筑物的内外结构特征,让学生深刻理解和逐步掌握组合体的剖视关系,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简单化,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由此可知,在建筑制图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不仅能有效结合理论和实际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强化学生对建筑制图课程的认识。

(四)优化教学过程,拓展教学内容

事实上,建筑制图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是很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精力对建筑制图教材进行消化和取舍。因此,教师必须以现代教育理念和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要求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以此缓解教学课时少而教学内容繁杂的矛盾,尽量减少课堂板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优化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内容,在确保教学任务按时完成的基础上为学生留出充足思考、练习时间,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