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健康发展范例6篇

建筑业健康发展

建筑业健康发展范文1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引导、规范员工行为和价值取向,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企业凝聚力,推动基层党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近年来,长武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始终把构建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精神、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努力打造学习进取、求真务实、高效廉洁、和谐稳定的企业良好氛围,努力推动了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创新发展。

一、培育精神文化,筑牢理想信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一)以文化引领,构建员工共同的精神支柱。作为烟草企业最基层党组织,我们在“鼎诚咸烟,情注泾渭”的咸阳烟草企业文化的框架内,组织员工紧紧围绕企业奋斗目标、企业管理理念、企业服务精神等方面的要求,结合长武烟草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形成具有长武烟草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作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总结、提炼出了富有时代特征、体现长武烟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文化理念,并在机关醒目位置公示,作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同时,大力倡导全体员工根据“鼎诚咸烟,情注泾渭”的咸阳烟草企业文化理念要求,联系本人的实际,制定符合时代特征的人生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通过确立这些理念和格言,引导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员工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二)强化思想教育,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采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加强员工的理想信念、革命传统、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教育。积极引导员工形成奋发向上、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精神追求。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八型机关”( 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责任型、效率型、创新型、团结型、节约型机关)为载体,以专题辅导、形势教育、主题实践、技能比武等形式,举办了“中国梦”、“我身边共产党员”、“忠诚、敬业、用心”主题演讲比赛;开展学习、遵守、贯彻,进一步增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营造浓厚的企业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

(三)坚持典型引导,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要以开展争创“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员工”和岗位标兵等活动,树立一批“干事创业、乐于奉献”的先进典型和标杆,充分彰显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的影响力,着力营造员工之间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勇于奉献、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

二、倡导行为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以严谨的作风带动人

(一)以“贯彻《道德纲要》,塑造良好形象”为主题,全面开展职业道德规范化建设和行业行为规范建设活动。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员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开展员工文明办公和职业道德规范、文明礼仪培训、诚信教育、“雷锋月”活动等,推动《道德纲要》和行业行为准则的深入贯彻落实。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以“讲文明、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以坚持“践行两个至上,做到三个始终,树立五种意识”、“联村保户接地气,惠民务实树新风”、“忠诚敬业用心”、“三亮三比三评”主题教育活动和思考、谋划、实践“三大课题”大讨论活动,把“知荣辱、践承诺、树形象”作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党员培训和干部考核内容,纳入争创先进的条件,着力解决员工在“知荣辱、践承诺、树形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坚持把文明创建活动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股室活动,全体员工要从我做起,从岗位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文明市民、文明职工和文明家庭成员,树立员工“文明使者”的形象。

(三)以“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为主题,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要以反腐倡廉为重点,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管住“源头”,刹住“风头”,惩住“苗头”,多措并举促廉政,形式灵活抓教育,高筑党员干部的廉政“防火墙”。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进行正反面教育,使企业廉政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

(四)以“推行服务承诺,开展效能建设”为主题,深入开展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要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组织开展“改进作风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走前头”、“佩戴党徽上岗向我看齐树标杆”等活动,有力地促进员工工作作风转变。

三、健全制度文化,强化企业管理,以完善的机制激励人

(一)强化约束促管理。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理制、超时默认制,完善党务、政务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体系,严格规范岗位工作职责和流程,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和督察检查等制度,使手握实权的党员干部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和管权。

建筑业健康发展范文2

为何我们要倡导健康城市而非专注养老建筑或医院呢?对此,曾经参与创作深圳滨海医院、和睦家医院、滨江医院等知名医院建筑项目的王恺解释道:“城市规模单极化‘摊大饼’、城际壁垒、规划失控、污染严重、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等,‘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变成了一种奢望。希望能通过医养健康新产业模式的推广,构建出中国真正的健康城市。”

倡导:“以健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

“设计医疗建筑能变相帮助人们解决对健康的需求,意在造福于人。”基于此,王恺在比利时深造时选择了攻读医疗建筑设计专业,同时,他也逐渐对健康产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成后的王恺先后在美国几家大的建筑设计公司任要职,回国后继续为医疗建筑事业而努力。但是无论是做医疗建筑师还是管理者,这仅仅是他选择实现自我价值的开始……

在20多年的医疗建筑设计实践中,王恺深深感悟到,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患者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国进入了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医疗服务市场初期,这促进了“中国新医疗服务模式”的产生――从“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逐渐转型为“以健康为中心”。

“正是这一趋势变化决定了医疗服务产业对医院设施、医技设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医疗建筑师,可以通过设计高效绿色的建筑,帮助医院改善环境、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但这只是医养健康产业中一个很小的环节。设计医院是我的专长,但我更希望人们身体健康,根本不用去医院。我们为何不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为何不构筑一座‘健康城市’,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呢?”建设一所优秀的医院建筑尚且不易,何况是一座“健康城市”。看似难以实现的大胆想法并没有阻扰王恺的行动。带着“一切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他开始在全国各地东奔西走,成都智慧医学城、西安秦汉新城医疗健康区……王恺正将“健康城市”的规划理念,一步步实践于各地城市的建设中。

发现:缺乏健康理念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构建“健康城市”的想法是否经得住考验呢?然而王恺并没有空谈梦想。他研究了健康本源学理念,希望在医疗、环境、生活行为方式方面构建完整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力”健康综合服务体系,包括生活方式选择、预防性治疗、整体诊断、健康幸福、药物应用、健身应用、饮食应用、养生保健应用,细致而又完善。

“现在大家关注的已经不仅停留于是否得病,而是希望把此概念提升,更多的关注健康。”王恺提出,我们应该将健康的理念融入建筑中。“坦白说,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目前还是不够健康。老百姓看病的庞大开销对国家而言就是医疗资源的大量消耗。医院建得好是件好事,但确保人们少进医院不失为一件更好的事情。”王恺认为,如果把握好“健康”这一关,就可减少人们就医次数,从而减少医院床位。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能帮助医疗建筑进行整体结构调整,还能在医疗设施建设方面节约巨大资源。

针对养老设施在中国的大兴建设,王恺认为只有从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理念出发,构建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以健康社区建设为载体,以医养健康服务为核心,采用宜居宜老的家居设计和绿色健康的规划设计,提供个性化的医养配套服务,才能真正符合中国养老地产的开发趋势。因此对目前“养老社区”的称谓,王恺有着不同的想法:“其实称为‘健康社区’更合适,老人应与家人一起生活,社区内提供全套的医疗服务,并与生活密切结合,真正从医疗观念转变为健康观念,最终构建出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活模式。”

现今,王恺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对健康生活、健康社区、健康城市的研究中,为促进中国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不断努力。他提出希望通过联盟的形式,为医养健康产业提供三大服务平台。一是创新平台,立足于对中国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深入研究,结合实际,为项目量身打造可持续、高回报的创新型医养健康发展模式与产品;二是服务平台,凭借资深业内经验,并利用自身强大的项目管理团队,提供集项目决策、项目建设管理、项目招商、项目运营等全方位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服务;三是资源平台,利用集投资、医疗、养老等国际顶尖业内资源,为医养健康产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他已然成为中国医养健康新产业模式的“创领者”。

行动: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共同的力量

“欧洲以干净卫生为重点的健康城市,历经30年发展达到真正以民生为基础,以健康设施、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机制推动经济发展。中国虽然在健康城市建设方面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概念完全不同。”王恺继续强调,从医疗建筑到医养建筑,再到医养健康综合体的发展,其最终目标应是“健康城市”。这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政府出台指导政策,企业依据政策进行建造,个人参与其中,才能共同为我们的健康城市做出贡献,创造社会价值。”

在采访中,王恺认为,医疗建筑设计不能仅停留在孤立的医院建筑上,它其实需要考虑社区、康复、教学等多种功能的产业链,以便提高整个医疗体系的运转效率。比如设计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政府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最后一些项目成为了运转缓慢、效率低下的建筑,其重要根源在于没有“一体化”的管理,没有前期的长远考虑,导致在医院施工完成后,最重要的运营环节与实际需求脱节。可见,健康城市不是政府、企业或个人单方面能够完成的,只有凝聚各方力量,甚至号召全球,才能共同实现健康城市的目标。

王恺继续总结道,如果将“医院单体”密集型建设时期称为中国健康产业的“1.0时代”,那么我国正在发展以社区医疗为中心的“社区型医养健康综合体”则可称为中国健康产业的“2.0时代”。目前,我们正努力朝着以“家庭医生”为中心、远程医疗网络为辅助的中国健康产业“3.0时代”跨步前进,相信在不久之后,国内的医疗水平和国民的健康水平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采访结束时,王恺忽然感慨道,“有了健康城市,当人们年老时,在良性循环的健康社会环境中,每个人必将得到相应的健康回报,最终完成从健康城市到健康社会的终极目标。”此刻,王恺的脑海里似乎正展现出一幅美妙和谐画面,眼神中闪烁着些许欣慰。建筑师的梦想原来也可以海纳“民生”。“健康城市不是谁的城市,而是打造出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单独的养老地产有其弊端,我们应该在健康社区中设置养老服务、医疗服务、健康服务,这样的城市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造福社会。”王恺感慨道。

建筑业健康发展范文3

技术和知识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因此,研究其成功的经验对内地的建筑安全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主要从香港政府部门(劳工处和环境运输工务局)对建筑安全的管理和非政府机构(职业安全健康局、绿十字会等)对建筑安全的作用两方面进行探讨,总结香港特区在建筑安全方面的成功做法,最后对内地的建筑安全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安全与健康安全管理绿卡制度绿十字会劳工顾问委员会 1前言

香港的发展长期受到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香港政府在建筑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内地的建筑安全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笔者曾撰写《香港特区建筑安全的过去和现状》一文,总结了香港自开埠以来有关安全的法规和香港经济的发展历程,讨论了香港现阶段的安全管理理念。笔者现从政府对建筑安全的管理和非政府机构的作用两方面,探讨其建筑安全方面的经验,以期为国内的建筑安全工作提供借鉴。

2香港政府对建筑安全的管理

2.1与建筑安全有关的政府部门

香港政府的劳工处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与建筑安全关系密切,其组织关系大致如图1所示:2.1.1劳工处

劳工处是政府执行劳工法例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及协助雇主遵守劳工法例,确保香港履行国际劳工协议,并负责提议制定劳工法例。

劳工处包括劳资关系、就业服务、工作安全与健康、雇员权益及福利和部门支持服务等五项主要职能。其中与安全有关的职能主要是工作安全与健康和雇员权益及福利两方面,具体的职能又细分为:①加强现场安全的立法;②为提高建设安全,开展安全立法的补充及修订工作;③按照法定的要求和规定的标准确定安全培训的提供及标准;④协助建立安全管理系统;⑤促进建设安全与健康;⑥调查严重的或致命的意外伤害事故,并对类似的事件提出预防建议;⑦对安全委员会的建立和运作提供建议;⑧提供有关建设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建议。

劳工处设有与建筑安全有关的4个科室:

劳工视察科,主要担任视察工作,以规管在所有行业雇用儿童事宜的《雇用儿童规例》,规管在工业界雇用青年事宜的《雇用青年(工业)规例》、强制雇主为雇员投购工伤保险的《雇员补偿条例》第IV部及禁止在香港雇用非法入境者的《入境条例》第IVB部等;

锅炉及压力容器科,负责执行《锅炉及压力容器条例》(香港法例第56章),以确保压力容器在操作方面的安全;

雇员补偿科,主要协助因工受伤或患上职业病的雇员,根据《雇员补偿条例》、《肺尘埃沉着病(补偿)条例》等条例的规定获得补偿;

职业安全及健康训练中心,为公营和私营机构的人员免费提供与安全有关的训练课程。雇主可派其雇员参加这些课程。

除此而外,在劳工处的组织结构中专门设置了直属于劳工处长的职业安全部与职业健康部,该部分别提供职业安全服务和职业健康服务。

(1)职业安全服务包括:①通过视察工作场所,执行《职业安全健康条例》、《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以及该等条例的附属规例,以确保有关安全、健康和福利的各项规定得以遵从;②调查意外事故,并就如何减少在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向雇主和雇员提供意见;③在设计和布置厂房及工作场所,以及推行厂内和工作场所内的安全计划各方面,免费向工厂/工作场所拥有人提供意见;④提供支持服务,向市民大众灌输安全意识,从而在雇主和雇员当中培养安全文化,让他们承担自我规管的责任,依循职业安全约章引入安全管理的方法;⑤开办职业安全及健康训练中心,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负责职业安全及健康的人员提供训练。

(2)职业健康服务负责预防职业病和推广职业健康,其,主要工作如下:①就公众在健康和卫生方面所遇到的职业健康问题,如预防由工作场所引致的职业病,提供咨询服务;②进行实地调查,以确保工作场所有关健康及卫生的各项规定得到执行;③执行与职业健康及卫生有关的法例;④调查可能染上职业病的个案,并替有关人士进行诊治;⑤为申请工伤补偿的雇员办理销假;⑥举办展览和讲座,以提高职业健康的意识。

总之,监督与服务并存,劳工处除了提供优良的服务之外,还通过工厂视察等制度对各个工作场所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惩处违规的企业。

2.1.2环境运输及工务局

环境运输及工务局也是政府的直属部门,主要是以政府业主的身份管理政府的公共工程,并对建造业进行检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与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有关的法律咨询。

该局与安全有关的职能主要有:①阐明政府合同中的建设安全政策;②阐明工程部的建设安全指南;③准备和更新建筑现场安全手册;④维护现场事故统计、报告和监控承包商执行现场安全的数据库;⑤组织和联合组织安全激励活动;⑥对承包商执行安全措施中存在的缺陷进行管制。

这些职能分别由其下辖的建造业检讨部、工务政策部、计划及资源部、行政部、法律咨询部等来完成(请参见图1)。

2.1.3劳工处与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关系

劳工处与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务部门对建筑安全工作的侧重和方向是有所区别的,劳工处负责劳工安全与健康方面的全部职能,而工务部门作为政府业主,进行政府工程的建设,相当于社会的一般工程业主,必须执行劳工处的所有有关安全与健康的规定,对政府工程的安全与健康负责。同时,作为对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政府部门,其公共工程牵涉国计民生,对安全与健康的要求更高。因此,工务部门在满足劳工处一般的安全与健康要求之上,自行对安全与健康政策作出更高的规定,采取更多的安全管理措施,以达到更高的安全水平,对一般的社会工程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当然,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制定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仅仅适用于环境运输及工务局所承担的政府工程,并不能强制实行于社会一般工程。因此,劳工处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职能实际上并没有相冲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互补充的地方,例如,劳工处的许多管理措施可以先在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程中试行,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程经验也可直接供劳工处在制定新的管理措施时参考。

2.2政府部门对建筑安全的管理

劳工处作为全香港劳工安全健康的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安全是工作重点,其在建筑安全方面的一些制度和方法对内地的建筑安全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2.1绿卡制度

近年来,香港开始实施的绿卡制度。对培训和提高工人的安全与健康水平和技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绿卡”又称“平安卡”,由香港建筑业训练局统一颁发,工人接受并通过安全培训后可获得此卡。这项制度规定,进入施工现场的新工人必须持有绿卡,否则他将被拒绝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还规定,建筑公司不得接收没有绿卡的工人,否则公司将会受到严厉惩处。

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工人在工作前都能得到培训,提高了工人在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素质,改善了安全施工状况。为了保证这个制度的执行,并监督建筑公司的行为,劳工处采用不定时抽查的方式对各个公司进行检查。

2.2.2工人注册制度

工人注册制度是香港特区目前正在着手建立的一个制度。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将建筑业的所有工人进行注册编号,记录其经考试所评定的技术水平,在意外工伤事故发生后,对工人的伤亡情况等资料进行记录,以方便数据的统计、整理,也有利于工人的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安全事故的呈报就比较方便,遗漏和瞒骗的现象也会减少。

2.2.3安全宣传活动

香港政府在安全与健康的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香港有关安全的各个部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一是分发各种各样的小册子,其内容有的是政府下属部门的职能介绍,有的是某个社会团体的介绍,还有的是安全注意事项的和简单的危险防范措施介绍。二是张贴宣传海报,主要由职业安全健康局提供,在建筑工地上随处可见。三是开展安全活动,例如,职业健康日、职业安全健康周活动、全港职业安全与健康常识问答比赛。四是实施职业安全健康大使计划,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积极示范作用,达到深入社区传播职业安全健康理念的目的。另外还有其他形式,如与安全有关的电视教育片、音像资料等。这些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大加强了香港居民的安全意识,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与健康舆论环境,对建筑公司重视安全、促进安全起到了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3其他非政府机构的作用

除特区政府外,香港社会还有许多依法设立的机构从事促进建筑业安全的工作,具体如图2所示。

3.1职业安全健康局

职业安全健康局成立于1988年,其目标是“致力成为香港卓越的职业安全健康机构,确保香港每一位在职人士均可以在安全及健康的环境下工作”。

职业安全健康局的工作包括推广宣传、教育及训练、顾问服务、国际联系、调查及策略研究、提供信息,以及促进政府、雇主、雇员和专业及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

职业安全健康局还向市民提供职业安全健康信息,除一般宣传项目之外,职业安全健康局每年均有特定主题的推广项目,宣传不同工作类型的职业安全健康的信息,以加强其渗透力。

职业安全健康局的主要经费来源为雇员补偿保险征款,征款数额是保险金额保费的2%,征款的对象是所有的雇主,即每一位雇主每年所付出的保费中的2%会抽给职业安全健康局从事其既定的工作,2001年的总额大约为4000万港元。

职业安全健康局通过多元化的优质服务,与政府、雇主、雇员、专业人士和学术团体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共同努力提高香港的职业安全健康水平。其主要功能有:①青少年的安全教育;②在职人士的安全教育;③安全从业人员的持续专业发展;④在社区层面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文化;⑤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顾问服务,协助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系统;⑥促进安全健康研究,探讨新路向;⑦传播职业安全健康知识;⑧作为资源中心,促进香港、内地和世界各地在职业安全健康事务的合作。

为使职业安全健康局的工作科学合理,以及使工作能够得到贯彻实施,职业安全健康局特别成立6个专责委员会及2个咨询委员会提供专业意见。另外设有11个行业安全及健康委员会,其成员包括雇主、雇员、专业人士及政府代表,以方便各行业与职业安全健康局之间的沟通。

3.2绿十字会

职业安全健康局成立绿十字会,目的是帮助有志于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的机构进行标准借鉴。绿十字会可作为会员机构交换标准借鉴心得的中心,同时可以将有兴趣参加标准借鉴的会员紧密地维系起来,成为一个活跃的交流网络。

“绿十字会”提供的服务广泛,包括了安全训练、进行有关标准借鉴的研究和安排适合的机构作为标准借鉴伙伴等。其最主要的服务有以下几个内容:

(1)标准借鉴:职业安全健康局借助“绿十字会”,将不同机构汇聚一起参与标准借鉴,使其可将自己的安全及健康管理表现互相比较,从而学习并作出改善,形式之一便是发行交流刊物“绿十字”。“绿十字会”还提供专业顾问服务,协助会员找出最佳实务并建议会员如何应用于机构内,以取得卓越成绩。

(2)信息设施:职业安全健康局的图书馆,储存大量关于标准借鉴及安全健康管理的期刊和参考书,和计算机及缩微胶片数据库。会员可到图书馆取得最新职业安全资料。

(3)网络服务:“绿十字会”为本地标准借鉴机构和业主缔造了一个交流网络,同时定期举办会议。“绿十字会”定期出版有关最新职业安全方面的动态,及标准借鉴热门话题的通讯,免费发放给会员。

(4)教育及培训:向不同行业管理人员提供标准借鉴方面的训练,使他们可以探索标准借鉴的用处,协助本身机构作出改善。此外还举办大型会议、本地及海外学习团及工作坊,以便会员分享经验及对最佳实务方式有更深的体会。

3.3建造业训练局

建造业训练局于1975年9月依照1975年《工业训练(建造业)条例》成立,目的是为建造业培训所需的技工、操作工及技术员,并为业内各级现职人员提供有关实用技术、管理和建筑安全的持续训练。建造业训练局的主要职责为:①设立及管理工业训练中心;②为建造业提供训练课程;③辅助结业学员就业,而协助的方式可包括给予经济支援;④评核任何人在涉及建造业或与其相关的任何种类的工作方面已达到的技术水平,并就其训练课程举行考核或测试,发出或颁发技术水平证明书以及确立相关工种应达到的技术水平。

建造业训练局辖下共有3所建筑训练中心、一个管理培训中心,一个安全训练中心及一个工艺测试中心,另外,有4个职能部门负责执行其法定职责,如公共关系并学员招募部及人事并学员就业辅导部等。建造业训练局共有340名教授和240名辅助工作人员,他们担负起了香港建筑业内最主要的训练工作。1990~2001年,建造业训练局共训练了194360名员工,其中169839名为安全管理人员,为建筑业安全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4职业训练局

职业训练局(VTC)成立于1982年,目的是:提供一套全面、优质、高效益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颁发国际认可资格;配合社会经济需求及配合本地人才需求。

在职业训练局的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建筑业人士提供各种安全培训。

职业训练局与前面提到过的建造业训练局在建筑安全的培训方面有职能的交叉,实际上,劳工处和一些大学和建筑公司也都可以向建筑业提供安全培训,其目的是形成竞争的局面,避免垄断,从而提高安全培训的效果。

3.5劳工顾问委员会

劳工顾问委员会(劳顾会)不是一个法定组织,由劳工处处长组建。

劳顾会由劳工处处长出任主席,共有12名非官方委员,分别由雇主及雇员方面的各6名代表出任。劳工顾问委员会的职责是就有关劳工事宜,包括法例、国际劳工组织的公约及建议书,向劳工处处长提供意见。一方面,劳工顾问委员会收集现阶段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经验,另一方面,劳工顾问委员会进行研究,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并进行研究成果的推广。

由于劳顾会需要关注的事务日益繁重,为使劳顾会能应付这些事务,以及鼓励委员及非劳顾会委员的人士参与有关工作,劳顾会之下又成立了5个专责委员会,即雇员补偿委员会、就业辅导委员会、实施国际劳工标准委员会、劳资关系委员会和职业安全及健康委员会。

另外,职业安全健康局提倡雇主和雇员签订的“安全约章”以及1995年香港政府对建筑业进行检讨后总结的“安全管理的14条元素”,对香港特区的建筑安全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论及建议

笔者研究了香港特区政府目前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和社会因素对建筑安全的影响,给出了以下结论,希望能对我国内地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助益。

(1)香港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依法确定并非常明确,政府与社会在建筑安全方面的分工比较清楚,管理效率较高。

(2)香港的社会系统非常强大,其教育和舆论功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如何形成建筑安全的正确舆论导向,通过非政府机构提高安全水平,这将成为中国内地建筑业安全工作新的增长点。

(3)香港的绿卡制度对香港工人的安全素质具有准入的性质,能大大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国内的农民工较多,如果能够有效地实行这种制度,必定能够大幅度提高安全状况。

(4)大力发展建筑业行业协会,建立自运行机制,形成同行评议、同行监督的良性循环,从而带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版权所有

1建筑地盘安全手册.工务局,1995

2http://www.info.gov.hk/labour/osh/contentl.htm,2002

3http://www.info.gov.hk/labour/osh/content2.htm,2002

4建筑地盘安全手册.工务局,2000

5http://www.oshc.org.hk/b5/1—1—1.asp,2002

6http://www.oshc.org.hk/05/1—2—1.asp,2002

建筑业健康发展范文4

Abstract:Through occupies the crisis analysis which to the healthy persons the environment connotation as well as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reate, fro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angle, elaborates the healthy persons to occupy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relations. The human who causes in view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 occupies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posed that builds the healthy persons to occupy the environment the best way utilizes the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关键词:健康人居 环境 环境污染 绿色建筑材料

key word: The healthy persons occupies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在享受当代文明的同时,忽视了自然环境的保护。致使环境不断恶化、土地严重沙化、空气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日见枯竭等。人类居住环境的健康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居住者和舆论的关注,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追求拥有健康的人居环境。

健康的人居环境营造是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和绿色建筑技术、材料的高效集成。环境破坏的罪恶之源不仅仅是工业污染,更严重的是建筑方面的污染。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环境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建筑材料是建筑的灵魂。合理运用建筑材料,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等方面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人们对健康人居环境的要求,运用绿色的设计、绿色的建材营造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已经是全球建筑界的共同选择,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

一、健康人居环境的概念

1.1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也叫“人类住区”(Human Settlement),或者叫“人类聚居”。它的含义就是人类生存、从事生产、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在的环境。人类的居住环境是由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它不仅仅是指住房、小区及城市,它是人类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以及为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的实体结构的有机结合。

1.2 健康的人居环境

健康的人居环境首先要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社会关系的完好,它的主要基点是一切从居住者出发,利用已有的对环境和健康有益的绿色建材,向居住者提供一个健康而舒适的室内环境,与自然、社区和整个环境相协调。

1.3 人居环境的健康性

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是指影响居住者身心健康的室内外环境因素,它包括室外环境的阳光、空气、水、绿化、避免噪声干扰,要使居住者有社区感,确保居住者的私密性。室内环境要控制空气质量下降,做到建筑装饰材料的无害化、绿色化。

二、人居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地球哺育了人类,环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由于城市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人类居住环境急速恶化。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白血病案例和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证明,白血病与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有着直接原因,引发白血病的室内环境因素主要三个方面:一是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大家关心的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污染问题,是引发白血病的重要室内环境因素。装修和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中的苯污染、甲醛污染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伤害。苯污染主要来自于装修和家具中使用的油漆涂料胶粘剂,甲醛污染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和各种家具中。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告,把甲醛污染列为一类致癌物质,并且提醒大家“甲醛污染与白血病有关联”。 二是室内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于新建筑房屋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氡污染、装饰装修材料中的放射性污染等等。特别是一些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天然石材和瓷砖是造成室内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的主要原因。三是室内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来自于室内的各种家用电器和住房附近的高压线和发射塔等设施。

2.1 室内环境质量不断恶化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室装修方兴未艾,大量化学装饰材料应用于居室装修,在美化生活的同时,也更加重了室内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根据室内环境污染的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已经测到的有毒有害物质达数百种,居室空气主要污染物产生于下列材料中:

2.2 甲醛的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来源于人造板材所使用的胶粘剂和内墙涂料。是室内污染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免疫力异常等方面。

2.3 放射性核素的危害

室内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放射性核素是长寿命的放射性核素放射的 射线和氡气。建筑中天然的材、砂子、土壤、矿石等都含有放射性核素,它可以导致人体高血压、白血病,并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三、运用绿色建筑材料营造健康人居环境

3.1 绿色建筑材料的含义

“绿色建材”是在1988年国际材料科学研讨会上首次提出,随后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并于1994年设立了“可持续产品开发”工作组。各国纷纷制定了“绿色建材的性能标准。归纳而言,绿色建材是指在原材料的利用、生产过程、施工过程、使用过程、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中,对环境基本不产生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绿色建材应具备以下特点:

(1)节约能源与资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的材料。

(2)生产过程中不形成新的污染源。

(3)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和优异的材料性能,从而能降低建筑材料的消耗。

3.2 发展绿色建材的必要性

建筑材料是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天然资源和能源消耗最高、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大、污染大气最多的行业之一。这些因素已成为建筑材料工业发展的几大障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走开发使用绿色建材,有效的利用资源,亲和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使人类拥有健康、舒适的环境,也是使人类合理地解决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实现“与自然协调,与环境共生”的必由之路。

3.3 推动绿色建材营造健康人居环境的政策措施

营造健康的人居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体现在建设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一系列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措施来推动绿色建材营造健康人居环境。

设计是整个建设过程的龙头,在设计阶段,设计师要和业主一起就建筑物的各项环境指标进行

考察。要结合国家法规及各级政府的管理体制、配套措施,按照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技术体系优先且自愿选择对人体无害、环保、绿色的建筑材料。制定有关技术标准,确定各种材料必须检测的污染物项目、合格指标,加强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建立健全科学的绿色建筑材料指标体系。加速新型绿色建材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经济激励政策,强制性限制或淘汰落后产品的使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业主不但要对功能指标、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查验收,还要配合各级检测机构对各类环保指标进行评估和验收,把环境污染治理落到实处,还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环境控制,使施工过程具有节能、降耗、低污染的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居环境是与建筑材料密切相关的,只有运用绿色建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居环境的不断污染恶化问题,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至今,人类已从“最大限度向自然索取财富”改变为“合理利用资源,让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协调起来”,这个观念的转变让人类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同时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解决人居环境的健康问题的确存在着一种建筑材料的绿色化的要求和真实途径。特别是在工程装修时要提倡“绿色装修”,就是以人为本,注重环保和生态平衡,注重回归自然,尽可能不使用有毒的建筑装饰材料,运用绿色建材让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人居环境是新世纪任重道远的目标。

参考文献:

[l] 扬静.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罗德启.健康人居环境的营造[J].建筑学报,2004.

[3] 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O2.

建筑业健康发展范文5

论文摘 要:阐述了我国建筑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我国建筑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高危行业之一,随时面临着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严重挑战。职业安全和健康一直是影响我国建设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建筑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存条件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建筑市场规模将长期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建筑行业成为国家的基础行业之一。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繁荣提升,国内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型城市加快了城市建设开发的进程。与之伴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一大批“高、大、精、新”的项目不断涌现,成为城市的亮点,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建筑行业也存在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背景。国家或地区间的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建筑施工管理手段落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生产投入不足,生产技术的管理和开发落后于市场发展,安全保证能力低,环境保护意识差等,都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一些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重大损失。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其规模大、周期长、生产的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其他产品生产具有更大的风险。特别是对于现代建设项目,无论是在规模、技术复杂性、资金投入、资源消耗量、还是在影响范围方面都比以往任何时期要大得多,所存在的风险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导致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国内外许多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开始重视对其进行所谓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最早是由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提出的,其目标是努力防范、减少和分散风险,但是最终不可能消除风险。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国外甚至还出现了专门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的所谓风险管理公司。我国的风险管理起步较晚,项目风险管理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建筑工程项目领域的应用差距就更为明显。建筑工程风险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降低发生风险的频率并尽量减轻影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作为安全风险决策的基础,它们可以使工程中的实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从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及造成的损失统计分析来看,我国从建国以来已经历了四次事故频发高峰。近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建筑市场规模的成倍扩大,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资源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承接工程规模的增长速度。有专家认为,我国正在经历第五次安全事故频发高峰期。近年来,国家对建筑安全法制建设越来越重视,政府建筑安全主管部门也大大加强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这种监督检查是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完善基本的安全管理系统,使安全管理依法办事,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不断提高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

2.建筑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认识还相当落后。

受传统思维和旧有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工程建设企业从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对风险管理都满足于经验型的粗放控制,依赖于感官印象和主观判断,对如何科学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认识不足,尤其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应有哪些要求、适用哪些方法,如何适宜于行业和企业的特点等等更是不予重视,主动应用科学的辨识、评价方法以及实现辨识、评价范围的全面覆盖更是十分薄弱。

(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在内容和方法上还存在缺陷。

我国企业对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在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应用还处于自发阶段,随着安全健康事故的增多,各行各业日益关注辨识、评价内容与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但是,通过评审和研讨,人们发现过去零散的、自发的辨识、评价方法,在可靠性、充分性方而存在明显不足,一些从国外引进的方法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不好应用等问题,尤其是立足于建筑行业特点,如何强化辨识、评价内容与方法的针对性、适宜性和匹配性,如何确定内容与方法的应用准则、可靠程度等更是难上加难。由于经验法简单可行,而科学方法复杂得无从下手,导致目前大部分企业应用的多种辨识、评价方法存在经验和科学之间的错位,往往最后采用经验方式决定辨识和评价结果。

(3)现有的辨识和评价内容与方法不利于风险预防和控制。

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和所面临风险的复杂性,各种辨识和评价方法的有效应用相当困难,粗放的辨识和评价结果,不适宜的应用方法,不仅导致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手段和成效,而且还导致了人们对科学辨识、评价方法的实际作用产生怀疑,不利于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从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上产生了大量的人为缺陷。

3.结语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建筑业的安全健康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长期以来,工程建设企业的安全健康风险一直处于严峻态势,各种事故的持续发生,严重阻碍了正常的生产和管理铁序,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企业的责任危机、生存危险和社会危机。分析事故原因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的风险预防机制存在严重问题,尤其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充分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受到质疑,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相关内容及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建筑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紧迫课题。

建筑业健康发展范文6

[关键字]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102-01

1.引言

技术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球人口激增等各种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巨大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现代化的城市建筑构成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空间,城市建筑能源消耗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当中,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固体垃圾,消耗49%左右的水资源和大量能源。由此可见建筑对于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都有较大影响,建筑业与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三大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行业。研究和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对于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都有积极意义。

绿色建筑技术是在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生存空间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降低资源消耗。绿色建筑技术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特殊意义。当前正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阶段,建筑也对于我国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同时,建筑也对于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大大增加。因此,绿色建筑思想对于我国建筑业、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虽然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取得一些可喜成绩,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绿色建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及其较高的建筑成本,投资成本收回时间较长等问题都造成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上造成一定的困难,国绿色建筑技术起步相对较晚,技术、相关产品和产业链不完善,以及存在盲目使用的现象等问题。因此,研究和探讨绿色建筑技、解决绿色建筑技术存在的问题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约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等都有较好意义。

2.绿色建筑技术概念以及存在的问题

2.1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技术并不是完全脱离传统建筑技术的新的建筑方法和技术,而是以环保、健康的眼光重新去思考传统建筑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点建议。综合考虑新技术、新材料等对于传统建筑技术的影响,主要涉及到建筑施工、计算机应用、环境监测和建筑使用期间的各种功能及其能耗等问题。就目前而言,绿色建筑技术主要集中在建筑能源消耗以及对于人身心健康影响着两方面,绿色建筑的宗旨是应用环保健康思想指导建筑设计与施工及其后期运行,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环保节能的人居环境,使其更好的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建筑、人类、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工作当中绿色建筑思想主要体现在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等几个方面。通过合理设计、改进施工方法、探索使用新建筑材料,实现上述绿色建筑目标。

首先,能源消耗不仅仅出现在建筑的建造过程当中,同时还会在建筑后期运行当中。随着我国节能减排的深入,对于建筑耗能问题更是关注,并提出了新建建筑要实现50%节能的目标。建筑节能对于缓解资源紧张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推广绿色建筑技术、推广节能建筑,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效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节能技术的推广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在很多环节上大大减低了建筑能耗。 其次,节水技术是建筑设计建造与使用当中的重要指标。绿色建筑技术节水主要是通过提高节水率来实现,区别传统的水资源利用,绿色建筑技术能够有效控制不同水体的用水安全。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绿色节水技术已经得到广发关注,在我国很多地方节水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建筑节水更是其中关键研究方向。

2.2绿色建筑技术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房地产开发上利用绿色建筑作为宣传噱头,提高房屋价格,给社会造成绿色建筑技术价格高昂的假象。同时,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了一些新材料、新技术也会造成建筑造价增加。因此,绿色建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及其较高的建筑成本,投资成本收回时间较长等问题都造成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上造成一定的困难。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对于节能材料、环保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是目前我国这些产品的产业链并不是很完善,这就造成相关材料、产品成本增加,客观上造成推广困难。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技术正处于推进阶段,很多技术和相关产业并不成熟,客观上造成绿色建筑技术使用和推广困难,造价高,用户接受难等问题。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技术起步相对较晚,技术、相关产品和产业链不完善,在引入国外技术以及相关产品中普遍存在盲目使用的现象,很多技术并不是十分适应我国国情,没有取得相应效果。另外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刻意追求高技术,使得开发成本急剧增加,经济性差。因此,在实际应用当中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采用合理的绿色技术,综合考虑适应性和经济性。我国绿色建筑技术主要从国外引进,自主开发技术较少,缺乏专利技术与核心技术。因而在实际应用技术成本大大增加严重制约绿色技术的推广语应用。

3.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球人口激增等各种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与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三大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行业,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当中,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固体垃圾,消耗49%左右的水资源和大量能源。绿色建筑的宗旨是应用环保健康思想指导建筑设计与施工及其后期运行,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环保节能的人居环境,使其更好的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建筑、人类、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绿色建筑技术、推广节能建筑,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效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节能技术的推广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在很多环节上大大减低了建筑能耗。

参考文献

[1]齐怡.以建筑节能为视角浅谈绿色建筑的营建[D].西南交通大学,2010(05).

[2]周世春.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在民用建筑中的设计和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08(11).

上一篇不必痛苦作文

下一篇实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