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学习范例6篇

心理学学习

心理学学习范文1

一:学习心理学的动机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加速运行,完全打破了几十年来人们在传统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当突然直面一个激烈竞争,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我们会深刻的感受到多年来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一夜之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习工作,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经常困扰着人们健康的心灵,严重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师的连线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与此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氛围,很受鼓舞。说心里话,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对此学科的理解几乎是片面的,琐碎的。但,当我从参加第一堂心理学开始,对心理学就渐渐地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对此学科的浓厚的兴趣。通过徐清照老师的讲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而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

二:心理学中的“人格”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稳定性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的人格条件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1.心理相对健康

心理咨询师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来访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来访者。虽然心理咨询师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会像其他人一样希望得到爱,希望被接受,被承认,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须有能力在咨询关系以外求得这些欲望的满足,以保证有效地完成心理咨询师这一社会角色的任务,不致引起角色紧张。心理咨询师也会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数来访者,在相同的社会环境里,遇到各种生活难题,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咨询关系以外来解决他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因为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的,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要得到来访者的信任,咨询师自己必须愿意不断成长,并且在生活中不懈奋斗。那些情绪不稳定,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难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2.乐于助人

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来访者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融洽的气氛,接受来访者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从而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乐于助人”说起来容易,但并非任何人时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关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缺乏热情的人,也是难以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3.责任心强

心理咨询师既要耐性倾听来访者的叙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来访者感

到自己被关注,也要能诚恳坦率地和来访者谈心,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痛楚和秘密。工作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负责任在咨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这些人格条件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不是光靠学习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的。因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应先检验自己的人格条件。

三. 完善的知识机构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心理咨询不是仅仅依靠良好愿望,满腔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来访者或鼓励心理病人跟疾病斗争。有时,廉价的安慰反而会引起来访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科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咨询知识和技巧来帮助来访者,使他们认识困扰着他们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来访者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何在,他们心理症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用什么防御手段来对付内心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来访者分析问题,并引导其走出困境,促进人格成长。

四 熟练的咨询技巧

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学到的。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向来访者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上面所说的职业道德,人格条件,知识条件和技巧条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正如卡瓦钠所说: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个人品质,学术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

五 粗浅体会

心理学学习范文2

关键词:音乐环境音乐学习心理

社会音乐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音乐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音乐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环境是指对主体的音乐心理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特指那些自发的、非计划的影响,以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影响。“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①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又是复杂的、深远的、不受时空限制,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音乐环境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环境因素是个体心理包括音乐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良好的音乐遗传素质仅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而环境则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且还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②

社会音乐环境是如何对个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呢?从音乐文化学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环境是一个运动着的、开放性的、生成性的音乐文化整体结构,是由社会音乐意识、音乐形态和音乐行为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音乐意识是一种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行为和形态是一种显性的音乐教育环境。在此,我们主要从隐性和显性环境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

一、隐性社会音乐环境

社会音乐意识是主体对音乐本体所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隐性的音乐环境。它“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③音乐意识的核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对自身生命意义、价值、目标、信仰等共同信念,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的生命意识的积淀。在现实音乐环境中,各种存在于音乐文本中的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主体的音乐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一定社会的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等,构成了音乐环境的意识层。

社会音乐意识对主体的音乐心理具有能动作用,其能动作用是间接的,又是广泛的、深远的,往往左右一定社会的音乐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认为,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德育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儒家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主张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主体,把音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手段。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孟子说:“人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上心》)荀子认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论》)《乐记》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又曰:“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者别异,乐者合同”,“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儒家的这些关于音乐价值的观念,发展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体音乐意识。这种音乐意识激励着那些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去努力学习音乐。所以,从那以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莫不操琴弄乐,以之怡情养性。

一般来说,社会音乐意识是以观念的形式对主体的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推动主体的音乐实践活动。社会音乐意识体现在音乐教育方面,转化为音乐教育的政策、音乐教育理念。它需要政策的执行者去贯彻、实施,然后作用于个体,促进个体的音乐学习。例如,本世纪初,我国进行了音乐新课程的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重新审视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提出了新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④《新课标》认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并把“审美体验”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了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促进了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显性社会音乐环境

音乐形态和行为构成显性的社会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的形态层是指音乐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物化对象。由音乐符号、音乐文本、乐器、音像制品和音乐音响的时空运动等形式要素构成,是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方式。社会音乐行为层,是指社会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直接表现。社会音乐活动有群体性、组织性的特点。如各种各样庆典活动的音乐演出、音乐比赛交流活动。社会音乐的形态层和行为层共同构成了现实的、显性的音乐环境,这种显性的音乐环境可分为音乐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

1.听觉环境

音乐听觉环境是音乐的音响运动环境,由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和声等音乐的形式要素以及其所在的时空构成。音乐的存在形式要通过主体的音乐行为来展示,并以乐音运动的形式作用于主体,引起主体审美体验,并使主体产生音乐兴趣和音乐需要。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主题部分,以其强烈的力度、厚重而丰满的和声音响、富有生机的律动给人震撼,催人奋起;《苗林的早晨》由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优美婉转、轻快明丽,把人带进鸟语花香、芬芳四溢的大自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⑤黑格尔说:“音乐凭声音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所以音乐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种对象对立着,意识既然丧失了自由,就被卷到音乐的激流里,让它卷着走。”又说,“音乐艺术作品打动我们的方式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方式不同,一部艺术作品如果来自内心,渗透着丰富的灵魂和情感,可以在听众心里引起很广的反响。”⑥以上观点,说明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是对主体音乐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吴跃跃教授认为,音乐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与人的审美心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旋律上行使人感到兴奋、情绪高涨、紧张;旋律下行使人感到平静、情绪低落、松弛。旋律成波浪形运动,往往使人感到优美、抒情、惬意。节奏密集、速度较快的作品表现出激动、紧张或热烈、欢腾的气氛;节奏疏密相间、自由多变、中速的音乐营造出抒情、优美、柔和的情绪;节奏宽广、慢速的作品则适于表现田园、草原风光,或哀伤、悲痛、神秘、虔诚的情感。在表现强烈、激动、紧张的情绪时,一般采用强的力度;而弱的力度则适合于表现温和、平静、放松或忧郁、哀怨、沉思的情绪。”⑦吴跃跃教授从音乐要素与人的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论述了音乐的音响运动对主体音乐心理的影响。

2.音乐视觉环境

音乐视觉环境是由乐器的形制,乐队的形态,演员的服饰,演出场所,舞台美术等要素形成的具有艺术氛围的视觉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音乐视觉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交响乐与多媒体的结合(谭盾的《地图》),音乐演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以黄河为背景演奏《黄河》),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的震撼。

优美的音乐视觉环境与听觉环境共同形成的音乐环境,带给人们视听的美感享受,更能激起主体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热情。在现实音乐环境中,人们可能会被音乐厅神圣而高雅的艺术氛围所折服,并产生学习音乐,进入音乐殿堂的冲动;可能因听到小提琴迷人而高贵的音色而产生学习小提琴的欲望;也可能因听到一位歌手动人的歌唱而不自觉地随声和唱。“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说明良好的音乐环境对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作用多么强烈。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网络、广播、音响设备等大众传媒成为音乐环境中新的流行因素。在当下,各种流行音乐、娱乐性音乐节目和商业广告音乐等内容成为新的音乐文化元素,充盈了现实的音乐环境。它借助现代传媒的巨大的能量,以一种饱和的状态,渗透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冲击着人们的视听。这样的音乐环境,对个体的音乐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加强社会音乐文化建设,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推动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8月.第67页.

②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122页.

③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德音网.

④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⑤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⑥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42-357页.

⑦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第48-49页.

参考文献:

心理学学习范文3

根据全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我在前阶段自学的基础上,又参加了这几天的集中学习,通过自学和学员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收获颇多,现将学习心得交流如下:

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靠全体共产党员的共同理想和坚定意志,这就要求全党同志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好“两个维护”,为实现这一具体要求,我认为应科学回答好三个问题。

一、应科学回答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伟大胜利。正如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此之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基本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从此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并结合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发展出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环境和国际国内形式,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顽强拼搏、同心同德,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列布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我国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指引我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这一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应科学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革命实践和理论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巨大胜利绝非偶然,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一系列非凡的特质,主要表现在:

具有远大的理想追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坚信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无论条件怎么艰苦,环境怎么恶劣,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具有科学理论引领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能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且在不同时期形成正确的科学理论体系指导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事业,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将推动中国发展成为现代化强国。

具有严明的纪律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纪律规矩,党的团结统一除了靠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严密的组织体系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这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我们党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科学的党内法规和制度,这也是我党不断自我革命、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制度保障。

具有强大的领导能力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能把各个政党和民主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共同目标奋斗。

三、应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新时代,引领时展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走向胜利的旗帜。旗帜是方向,也是决定人民实现幸福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开辟了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人民走出漫漫长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了光明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副历史画卷,以充分的事实印证了一个历史逻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的社会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它解决了劳苦大众的困苦问题,这也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制度的探索和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创新性地坚持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来深化对现阶段党情国情的把握和认识,解决了发展改革中遇到的许多重大而特殊的矛盾问题,这也再一次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国大地高高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福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

心理学学习范文4

1 来自外面世界的诱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的中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想了解它,可是由于年龄因素,他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无法不受不利因素干扰,游戏、网吧等的吸引力对他们来说要比书本上知识的吸引力更大,我所教的一个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连生活费也搭上去了,学校里从同学的帮助到家长的恳求,都不能使他悬崖勒马,到了高三,任课老师天天轮流做他的思想工作,从心理角度入手,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校长时常对他晓知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使他走出网吧,进入高校深造。

2 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

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往往使现在的中学生喘不过气来,父母的关爱和老师的教诲,在对其形成动力的同时,也形成无形的压力,学生在和我交流时强调:谁不想成为人才,谁不想成为父母的骄傲,谁不想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有时看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上与别人的差距,就会缺乏信心,而且总觉得数学学习没有头绪,付出的劳动和成绩的提高没有正比关系,甚至于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怕被同学笑话和老师的轻视。

3 缺乏恒心

有的同学在现在学习生活中时常会被一些事感动着,也很容易下决心,尽管知道数学学习应当勤奋,但无法持之以恒,容易原谅自己,不喜欢听老师空动的说教,如勤奋学习等。喜欢听一些摧人奋进的、真实的故事,但也只有三分钟热度,在他们心中和老师是有代沟的,尽管他们也尊重老师,但对老师还是有畏惧感,在他们心里无法和老师建立起一种平等关系。

4 青春期的困惑

青春期的萌动、对异性的好奇使学生好表现,从而学习更有动力,这本是好事,可是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则会严重影响学习。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偶而出现的嫉妒心理,都是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再加上对各门学科在时间上不能合理安排,以及学习态度和方法的不同,这些就导致了学生个体差异。

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我觉得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4.1 教学模式的转变

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能采用填鸭式教学,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吸引你的学生,引导你的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回到实践中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完整的过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利于数学兴趣的培养,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以自己学的好坏来确定的,有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对其采用的是逃避的方式,教师的耐心、细心,和教学方法的转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做到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4.2 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爱学生,不能做“教育警察”,而且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你,同时要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轻视你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多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做到由原来的被迫学转变为主动学。

4.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循循善诱,对男女同学交往不能横加干涉,当众批评,要正确引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同学友谊,要成才先成人,激励机制要落到实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每天表扬进步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并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4.4 贯穿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中

心理学学习范文5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培养和激发 措施方法

学生在校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学习过程,要使学生的学习持续而有效地进行,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就必须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把专业建设和专业教育向他们提出的客观要求转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从没有学习需要或较少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实践中,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往往难以精确区分。

一、培养激发内部学习动机的措施和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观念冲突或“认知不协调”,源自于新颖、不一致、令人惊奇和变化的学习情境,这种不确定性的情境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唤醒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习动机的产生。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某个或几个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是,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通过“不协调―探究―沉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否激发认知兴趣,关键看其能否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而要达到认知失调,就必须设疑。设疑意味着向学生的智能挑战,使他们处于心愤、口悱的状态,能够激发他们为解开疑点而积极思维的兴趣。设疑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设疑要有一定难度,寓于乐趣疑难之中。通过设疑要形成一种可望而经过努力又可及的状态,使大多数学生既不感到高不可攀,又绝非能够轻易解决,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疑问要小而具体,循序渐进。不能把问题一下子都“端”出来,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摸不着头脑,而应以提供必要的条件为衬托,逐步把学生引导到所要解决的问题内容上来。三是设疑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研究表明,认知兴趣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有关。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东西才能激起学习兴趣。因此,设疑既要使学生有疑,又要使其有解疑的欲求,这样才能达到设疑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要生动新颖。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新异的事物容易被感受器官接受并发生探究反射。寻求变化、新异东西的心理,可以通过不和谐、复杂性和意外性的刺激有效地激发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不落俗套的呈现方式,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还可以激发他们直接的认知兴趣。首先,讲授内容要新颖。专业教育中的许多学科在内容上有交叉,容易使学生有重复和陈旧感。特别是那些有过地方实际工作经历的学生,许多课程他们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接触过,许多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似曾相识,如果讲授只是简单地重复教材内容,就会缺少新鲜感。所以,只有通过挖掘,提出令学生耳目一新的见解,才能使他们产生兴趣。其次,引用的事例要新颖别致,生动典型。耐人寻味的事例能启发思维,产生兴趣。但引用事例也要突出一个“新”字,不能老是重复旧的事例,也不要多门课反复使用同一事例。事例的重复使用必然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抗药性”。因此,引用的事例要既生动有趣,又新颖别致,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最后呈现方式要新颖。强烈的学习欲望也可以通过有趣的学习材料和新颖的呈现方式来增强。例如,交替运用电影、录像、网上学习等现代化手段和邀请报告、演示等多种呈现方式,能够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对课题本身产生兴趣。而教学手段和样式上的多年一贯制,或者在呈现方式上过于单调,都会使学生生腻,弱化已有的学习动机。

(三)利用实习提高学习兴趣。

实习是专业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形式。临床医学课、金属热处理课、计算机、矿业勘探、考古学等诸多课程都可组织实习。实习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其优点是让学生从活动中深入领会课题内容,在创造性思维中把握理论和思想。研究表明,实习活动如果组织得好,可以提高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在实习中学生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成功的扮演会使其获得一种胜任感,实习中的分工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各自优点的机会,这些都有利于积极学习动机的形成。同时,实习使一些抽象的思想和理论变成了直观具体的操作,使学习更富于趣味性,有利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能力。

某一领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是产生对该领域认知兴趣的基本条件。教育心理学认为,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作为重要任务,想方设法使学生每课都学有所得。这样日积月累,知识雪球越滚越大,通过“知之深”,达到“爱之切”。一个记忆能力很强的人,很容易对需要强记的外语学习产生兴趣。因此,专业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求知过程中有所发现和创造,在体验胜任的愉悦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五)以教师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兴趣影响学生。

专业教育也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以自己的情感和学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特别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兴趣,往往会引起学生相应的学科兴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深湛的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这一切都是教师用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科学、学习过程的兴趣的必备条件。一个热爱所教专业,对事业精益求精的教师,必然会使学生在相互接触中受到感染,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以高超的专业素质和孜孜追求的精神展示专业知识的无穷魅力,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归因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归因模式非常重要。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归因理论的教育,帮助他们建立一种正确的有关成败因果关系的知觉模式,让他们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要失败”,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因素,这样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能力感,进一步增强其今后承担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同时,应预防学生经常将失败归于稳定且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因为这种归因方式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其次,要帮助学生消除消极的归因。大中专以上院校学生大都是成人,有些人从小建立起来的消极归因模式将继续在院校学习中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注意运用集体讨论、强化矫正、观察学习等心理学方法,进行归因训练,矫正其不良归因模式。最后,院校教育者应自觉遵循心理学原理,对学生学习成败进行正确归因,防止出现归因偏差,造成新的伤害。

二、培养和激发外部学习动机的措施和方法

(一)开展学习目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引起的,没有学习需要,就不会产生学习动机。因此,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把正在从事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国家建设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

开展学习目的教育,一是要注意联系实际,切忌空洞说教。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会认识学习的重要意义。二是要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把国家建设和专业发展的要求通过生动具体而富于感染力的方式内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三是要把学习目的教育与帮助学生确立近期学习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远大志向,又有具体实际的目标。四是要把学习目的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教育解决全部问题。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把学习目的教育融入学习活动之中,推动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适当开展学习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威信性动机和自我求成的欲望,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竞赛带来的是争先恐后、积极紧张、奋发进取的学习气氛,这种气氛有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竞赛一般分为个人竞赛和集体竞赛两种。这两种竞赛各有长短,互相渗透,集体竞赛中包含着个人竞赛,个人竞赛有时也代表和反映着集体的水平。只要运用得当,它们对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都有重要作用。

在肯定竞赛对学习动机的形成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竞赛的作用也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不适当的竞赛不仅没有激励作用,而且会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心理负担。特别是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会因反复失败而丧失信心和兴趣。在某种情况下,竞赛还可能带来不友善、团体凝聚力减弱等消极影响。因此,开展学习竞赛必须慎重、适当、注意方式。竞赛应以单科或单项目为主,力求使具有不同优点的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对竞赛中的优胜者应以精神鼓励为主,竞赛前和竞赛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以防止各种不正确动机的滋长。

(三)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对学习动机也有重要影响。这是因为,当学生知道了学习结果,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不仅成功的欲望会得到满足,而且能体验到成功时的愉悦,使原有的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并进一步激起好好学习的愿望。同时,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析,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会对原有动机进行筛选、修正,进一步确定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专业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解答问题的正误、表现、考试成绩和技能掌握的情况等,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反馈,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专业教育的实践证明,学习结果的反馈只有与适当评价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应尽可能及时、客观、充分说理,以表扬鼓励为主。同时,评价还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学生既能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又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结果,起到反馈的应有作用。

(四)适当运用表扬与批评。

表扬与批评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对于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有重要作用。

表扬可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荣誉感,使学习的心向趋于强烈。批评则通过学生情绪上的焦虑,促使他们对过去的学习进行反思,确立正确动机,提高学习标准,端正学习态度。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使用不当,会对学习动机产生不良影响。处于青年阶段的学生对奖惩都很敏感,对批评的耐受性有限。所以,在表扬与批评的关系上,应以表扬奖励为主,并且把表扬奖励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慎重惩罚。开展批评要方法得当,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表扬奖励与批评的使用,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使表扬与批评对整个学习集体的学习动机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学习范文6

【关 键 词】中学地理田野教学;KOLB学习圈理论;体验学习

一、缘起:KOLB学习圈理论

地理学科离开田野,如同化学学科离开实验室,田野调查一直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然而,我国中学地理大部分仅局限于室内教学,对地理教育走向田野的研究也多局限于一线教师的经验之谈。[1]因此,寻找田野教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支撑,不仅可以弥补田野教学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空白,对提高我国田野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KOLB学习圈是大卫・库伯(David A. Kolb)在体验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的,由四个基本阶段构成的完整的学习系统,即具体体验(concrete experience)、反思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和主动应用(active experimentation)(图1)。[2]学习者通过亲身的参与产生初步体验;通过对刚才的亲身体验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学习者把反思和观察到的结果进一步抽象,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最后,学习者在新的情境中检验该结论的正确性。学习者具有两种不同获取体验的方式:一种是感知,即具体体验,另一种是领悟,即抽象概括;体验转换涉及到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内涵转换与外延转换。[3]前者是通过反思观察而缩小内涵的过程,后者是应用迁移而扩大外延的过程。

通过对KOLB学习圈理论的研究,笔者惊喜地发现,该理论正是地理田野教学非常适切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理论。在田野教学中,教师可以用KOLB学习圈理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以更高的视角解读中学地理田野教学。笔者结合地理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发掘中学地理田野教学与KOLB学习圈理论之间的适切性,从KOLB学习圈的视角去解读中学地理田野教学,为田野教学提供了一个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全新视角。

二、寻找:中学地理田野教学与KOLB学习圈理论的适切性

地理田野教学,也叫地理户外教学,是指在教室以外的其它场所所从事的地理教学活动。[4]中学地理田野教学与KOLB学习圈理论适切性的核心就在于“体验”二字。地理学有综合性、地域性、实践性等特点。正如库伯呼吁的那样:“体验是学习和发展的源泉”。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是贯穿地理田野教学的宗旨,其理论基础为体验课程论。库伯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能让一个从未吃过梨的人知道梨是什么味道呢?”单纯地描述梨的味道,是多么苍白无力,只有让学生真正尝一口,亲自体验了梨的味道,这个问题才能彻底地解决。地理中许多规律和现象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田野教学让学生对真实的大自然充分地感知,变教材中抽象的内容为自然界中形象的事物,真正“尝一口梨的味道”,学生才能彻底全面地认知。

简言之,学习圈理论所强调的个体体验正是地理田野教学的基础,学习圈理论也能对学生的户外学习过程和特点进行心理学层面的剖析,为教师进行田野教学提供一个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全新视角。

三、解读:KOLB学习圈视角下的中学地理田野教学

1. 具体体验。具体体验这一阶段是指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而产生体验,获取经验的方式为感知获取。中学地理田野教学中的具体体验可以分为两类:(1)野外认知类。一些在教室里学习较有困难的地理概念、现象的野外认识,如流水地貌、垂直地带性分布等的实地观察、记录。这一类教学内容可以将学生带领到真实的自然情景中去真实地体验和感悟。(2)调查研究类。这一类教学内容是带着一些研究性问题的户外考察和研究,如对家乡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调查等。

在此阶段中,教师要使学生积极地与环境、教师互动,在互动中发现新的经验,并将新旧经验结合起来。学生完全投身于学习之中,对新的经验开放自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经验情境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促进其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2. 反思观察。反思是学生建构新知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学习者依据已有的经验、知识和理念对第一阶段获得的具体经验进行观察和反思,缩小内涵,探求资料间的相关性。[5]中学地理田野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的反思具体体现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上。如,深圳的中学在学习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这一课时,在带领学生参观深圳博物馆(具体体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深圳的地理位置是哪里?深圳的经济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深圳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如此迅速?这些变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深圳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协调深圳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难度从前到后呈逐步提升的态势,可以在参观的过程中或者参观之后提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使学生对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更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KOLB指出反思大致分为两类:反思发生在具体体验之中;反思发生在具体体验之后。而在经验之后的反思则是一种突破性的反思,学习者学习的突破性转变通常发生在这一阶段里,学生通过反思发现现在的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并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

3. 抽象概括。在抽象概括阶段中,学习者将思考的方法与知识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产生新的知识。这个过程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领悟获取经验。由于每个学生的感受都是不同的,都印刻着他们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因此,在田野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对这些感悟、经验进行深度的归纳和整合,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经验活动的成果,使学习结果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例如,庐山的植被从山麓到山顶分别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垂直地带性非常明显。在学习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这一课时,临近庐山的各中学可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位置优势,组织学生对庐山的垂直地带性植被进行考察。在亲眼目睹庐山从山麓至山顶的植被变化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性提问进行深入思考。学生考察过程中亲眼目睹到植被特征的变化,亲身体验到从山麓到山顶温度的变化,通过思考将所经历的表象经过反思观察上升为本质的认知,从感性上升为理性。

4. 主动应用。在这一阶段,学生将在新的情境中检验前一阶段的理论假设是否正确合理。在主动应用中通过迁移,扩大外延,获得经验。这一阶段又成为一个新的具体经验,成为进一步反思的起点。

虽然KOLB在其著作中强调,主体感知和体验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是,在地理田野教学的四个阶段中,具体体验和主动应用两个阶段提供给学生的情景,至少有一个必须是真实的,并非模拟的、替代性的情景,否则便弱化了学生“主体体验”之“体验”的涵义,也将偏离地理田野教学的“田野”对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重要价值。例如,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地图》这一课,在地形与等高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图片辅助讲解地形与等高线的理论知识,也就是间接的具体体验;再将学生带到校园附近有山地或丘陵等地形的区域,运用理论知识将眼前的地形用等高线表示出来,也就是在真是环境下的主动应用。教师也可以先将学生带出野外,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画出表示该区域的等高线,也就是直接的具体体验;再给学生详细讲解地形与等高线的理论知识,并展示其它区域的地理景观图,将知识迁移应用,通过扩大外延来获取知识。这里的主动应用即是真实情景下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KOLB学习圈不仅仅是图中所示的平面循环,并不是每次循环之后又回到原点,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具体体验到反思观察,再到抽象概括,最后主动应用之后再次进行新的具体体验。此时的具体体验是带着学生新的经验而进行的。因此,所有的学习,都是崭新的学习。学习圈也并不是僵化的,学习可以从任意一个阶段开始展开,也可以将四个阶段交叉进行,但是这些学习活动都必须完成KOLB学习圈的循环才能使学生的感知和领悟内化。正如在中学地理田野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教师会设计先反思后体验,或体验与反思交叉进行等不同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赵小漫.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美]大卫・库伯著,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4.

[3]石雷山,王灿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49-50.

上一篇跨年的祝福语

下一篇业绩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