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剪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剪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剪刀

安全剪刀范文1

【关键词】小班幼儿 使用剪刀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89

一、小班幼儿使用剪刀存在的问题

小班幼儿在美工操作活动中,大部分孩子不会拿剪刀,不会用剪刀,家长认为孩子小,过分保护,不让孩子拿剪刀,孩子到幼儿园后动手能力普遍较弱。

(一)幼儿拿姿呈现的问题

小班幼儿在美工活动中有许多是需要用剪刀来完成,在每一次手工活动中,老师都忙不过来指导帮助幼儿,把美工材料分发给幼儿,有幼儿马上会说:“老师,我不会。”“我也不会。”小剪刀分到幼儿手中,一部分幼儿是两个小手合作拿起剪刀,像修剪花木一样,一部分幼儿能单手拿剪刀但不会动,个别幼儿不愿拿剪刀。

(二)使用技巧出现的问题

小班幼儿对剪直线都较为困难,特别是一些协调能力较弱的幼儿更是如此,在每个手工活动中,老师示范讲解后,有些孩子开始畏惧,不想尝试。有些孩子对于使用剪刀的安全意识薄弱,剪刀头朝下。还有些幼儿第一次能剪下去,剪第二刀就成难事,咔嚓一刀剪下去就不会再打开剪刀,就成了用剪刀撕纸,用力过大还可能伤到自己或旁边的小朋友。

(三)家园的安全担心

有人说孩子太小,用剪刀不安全,在家庭中,家长担心孩子会伤到自己,不让孩子拿剪刀,玩剪刀,把剪刀藏起来。孩子接触剪刀机会少,锻炼机会更少。

二、让小班幼儿学会使用剪刀的策略

3岁以后,孩子进入小班学习,在掌握一些小肌肉动作技能以后,乐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穿鞋、放绘本。在这些日常活动中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发展了自我意识。陈鹤琴先生提出:“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鼓励孩子通过做事获得发展,让孩子去动,去参与,孩子在动手操作中锻炼各种手的动作,使用剪刀是手部动作全方面锻炼的活动方式,是锻炼小肌肉群的最好的过程,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让小班班幼儿学会使用剪刀的几个策略。

(一)选择一把孩子喜欢的安全剪刀

在选择剪刀时首先应考虑安全性,圆头小剪刀最适合孩子,还有小盖头就更完美。让幼儿共同观察剪刀的外形,来发现它的不同之处,剪刀的刀口不能用小手去模,在用剪刀的时候更不能挥来挥去,用好后将剪刀套上盖头,放好。还要根据小班幼儿心里发展的特点,富有“童趣”的小剪刀更能吸引孩子。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鼓励幼儿勇敢拿剪刀尝试剪一剪

积极鼓励,引导幼儿参与手工活动,幼儿的自信心直接影响学习的态度和学习中努力的程度,缺乏自信心的幼儿,常表现退缩,不愿作任何尝试,过分依赖成人的帮助与指导。因此肯定、鼓励是最好的方法。如我们班泽远宝贝,一上手工课就一脸愁像,在教师示范时就能明显察觉到孩子的胆怯。“老师,我不会。”说完就哭。“宝贝,要勇敢,和剪刀做个朋友,和它握个手吧。”再手把手教孩子用剪刀动一动,“咔嚓”一刀,孩子脸上有了微笑。再次鼓励孩子剪第二刀,“咔嚓、咔嚓.......”孩子就感到十分高兴,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也为下一次剪纸增添了内驱力。

(三)教给幼儿拿小剪刀剪东西的正确方法

在使用剪刀时,手势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小,小肌肉力量发展并不好,协调性不够。在幼儿刚学剪一剪时,以幼儿熟悉的《五指歌》为媒介引导幼儿正确拿剪刀:小剪刀向前伸,大拇指爸爸伸进剪刀左洞洞,食指妈妈中指哥哥伸进剪刀右洞洞。小剪刀咔嚓咔嚓动一动。让幼儿在自己实践中学习用剪刀,一开始以剪开、剪小为目标,利用幼儿喜欢的彩色纸,让孩子们随意剪,剪小,怎么剪都可以,一次次不断练习,乐此不疲。

(四)以大带小,让幼儿学习使用小剪刀变成感兴趣的事情

小班孩子易模仿别人,别的小朋友的榜样作用更能吸引他们。可以让中大班幼儿带动小班孩子进行手工活动,通过孩子们一对一地指导和交流,应先剪什么,后剪什么,几次实践下来,小班幼儿很快掌握剪的动作和技巧,手工活动兴趣倍增,同时也让中大班幼儿体验做小老师的快乐。

(五)在幼儿学会剪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在小班孩子们熟练使用剪刀一段时间后,为幼儿准备一些上面画有直线的纸,让孩子先学习剪直线,“制作好的面条”放入娃娃家炒一炒,再可以让幼儿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把“图形宝宝送回家”,后练习剪曲线DD小蛇散步,再进一步提高难度,剪圆,“做棒棒糖”。寻找孩子感兴趣的简单造型,动物植物的轮廓线来练习,让孩子多接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六)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指南》中指出: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之间,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在使用剪刀时,个别家长也有担心和顾虑,我们努力改变家长意识和观念,让家长了解使用剪刀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多使用剪刀剪东西对幼儿手指灵活性,力度的控制,手脑并用起到很好的训练作用。利用校讯通、家长会与家长沟通,让家园达成共识,使家长在家为孩子创造一个动手的空间。

幼儿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小班幼儿完全有能力使用剪刀,需要教师和家长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关键是鼓励和引导幼儿喜欢用剪刀、尝试用剪刀,让孩子多参与手工活动,勇于实践,手脑并用,使想象力、动手能力都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怀碧. 浅谈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J]. 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 2016.

[2] 倪素霞.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5(11):80-80.

[3]柯晓琳.印度“老师”的一堂手工课[J];教育科学论坛;2002年11期.

[4] 田海燕.了不起的小剪刀[J];新作文(小学1-2-3年级版);2004年Z1期.

安全剪刀范文2

开学初,因为布置班级环境,剩下很多彩纸的边角料,五颜六色的,弃之可惜,一时又用不上,于是我把这些边角料都收集到几个小筐子里。自由活动时,我组织孩子们玩“做面条”的游戏,即用剪刀剪纸条。从打开剪刀到关上剪刀,我都细心地教孩子们。我让孩子们打开剪刀,教幼儿拿剪刀的动作:小手变成小手枪,中指食指并并拢,大拇指插在上面的小圆圈里,中指和食指插在下面的小圆圈里,一只手拿着纸条,一只手拿剪刀,咔嚓、咔嚓、咔嚓,纸条就剪下来了。我还制订以下规则:①轻拿轻放,不争抢;②打开剪刀,套子放回盘子里;③中途若要到地上捡东西,要把剪刀放到桌上;④拿着剪刀不能挥舞,刀尖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⑤用完剪刀马上用套子套好放回盘子里。几次下来,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使用习惯。

我让孩子们先学习直线剪,用剪刀把纸条剪成细细窄窄的小条,做成面条,然后再一起“煮面条”“吃面条”。一开始,我准备的纸条又短又窄,很容易操作。因为他们对剪刀还很陌生,手指不够灵活,渐渐地,我再增加纸条的宽度、长度、色彩,从开始的每人一张到后来的自由选择。孩子们尝试着用手指握住剪刀,安静地剪着纸条。他们一次次饶有兴致地“做面条”“煮面条”“吃面条”,乐此不疲。

实录二:

孩子们通过一次次的“做面条”游戏,手部小肌肉群得到了锻炼,手指灵活性得到了提高,对剪刀和纸的掌控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在幼儿园艺术课堂教学考核活动中,我根据我班幼儿特点,设计了手工活动“好玩的纸条”。

首先,我用彩色纸条导入,让孩子们充分想象纸条像什么。孩子们对纸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情感,他们说纸条像筷子,像面条,像头发,像草,像火腿肠,像雨,像花瓣……操作时,我精心设计了三张底图,粉色底图小女孩没有穿裙子,黄色底图小男孩没有头发,蓝色底图老爷爷没有胡子,我按底图分组准备纸条。孩子们剪了许多粉红色、玫红色、浅紫色的纸条贴在小女孩的身上,给小女孩穿上了漂亮的裙子;剪了许多七彩纸条贴在小男孩的头上,给小男孩设计了一个新的发型;剪了许多白色的纸条贴在老爷爷的下巴上,变成白胡子神仙老爷爷。

最后,我展示了孩子们的美工作品,和孩子们一起欣赏评析。三张底图上的小女孩、小男孩、老爷爷们,一个个因为有了五颜六色的纸条点缀,而变得生动可爱,孩子们剪的纸条整齐中带着俏皮,笨拙中带着可爱,有一种成年人无法复制、无法模仿的美。通过活动,孩子们不仅手部技能得到了锻炼,在活动中更渗透了自己的情感,接受了情感的启迪和教育。

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目标要求小班幼儿:“会用剪刀随意剪纸,知道安全使用剪刀的方法,练习按自己的意愿控制剪刀。”而现如今,家长和老师为了孩子的安全,都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到尖锐的东西,孩子使用剪刀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现在独生子女大都娇生惯养,家长事事包办,孩子的手指灵活性欠缺,动手能力极差。小班的教师,相比较而言,也往往更倾向于让孩子涂涂颜色、玩玩橡皮泥,不敢让孩子过多地去接触剪刀。我想,因为担心安全,就简单地禁止孩子认识和使用剪刀,让剪刀成为区角的摆饰品,这是不科学的,是典型的“投鼠忌器”。与其担心害怕,不如教会孩子去正确面对和使用。更何况,剪纸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呢?!因此,我边实践边探索,有意识地在小班开展剪纸活动。

我利用布置环境剩余的五颜六色的边角料,让孩子们玩“做面条”的游戏。记得第一次让孩子剪“面条”时,很多孩子虽然兴致勃勃,但都不知道怎么拿剪刀,还有的拿了剪刀不知道如何剪,手指不知如何协调。我细致地引导孩子学习怎样取、放、使用剪刀,并制订了使用剪刀的一系列规则,用规则规范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在使用剪刀的同时具备正确的安全意识。

安全剪刀范文3

不可以,剪刀属于利器。此外,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以及其他类似的单刃、双刃刀等管制刀具;管制刀具以外的,可能危及旅客人身安全的菜刀、餐刀、屠宰刀、斧子等利器、钝器;警棍、催泪器、催泪枪、电击器、电击枪、射钉枪、防卫器、弓、弩等其他器具都不可以带上高铁。

剪刀:剪刀是切割布、纸、钢板、绳、圆钢等片状或线状物体的双刃工具,两刃交错,可以开合。在中国,因纺织业发展,剪子、剪刀业内有区分。如剪若刀者,称剪刀,其形状如一根铁柱对折,尖端处作对刃刀,女红纺织常用,今受外来文化影响,称u形剪。刃苗长者为剪子,用于剪裁纺织成的布。今有的地方称指甲刀为剪刀,就是因其如剪若刀。设计刀壳剪刀不用的时候用刀壳封住避免伤身。

(来源:文章屋网 )

安全剪刀范文4

把消极躲避变成积极预防

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爸爸妈妈不仅有保护孩子生命安全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比如,热水、药品是孩子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花花绿绿的药会让孩子误认为是新品种糖果而吃进肚里,杯里的热水也会因为孩子缺乏判断意识而造成烫伤。那么,如何提高孩子对这些东西的预见性呢?爸爸妈蚂不如认真地跟孩子一起讨论这些问题。比如先倒一杯热水给孩子,让他用手碰一碰,然后告诉他烫伤会有那些后果。或者拿些“外表漂亮”的药给孩子看。并且借用娃娃等进行情景表演——娃娃将药喝下,不一会儿开始肚子疼,满地打滚……孩子马上会意识到,药是不能随便吃的。

知道了生活中的这些小常识以后,接着可以渐渐提高孩子的分析、判断能力。

藏剪刀,不如买剪刀

孩子发生摔伤、磕伤或被尖锐物扎伤等情况,其实通常是因为幼儿不会正确进行游戏或不会使用一些工具引起的。

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重要的是不仅应该让他们知道哪些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学习如何征服危险,并且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自己。

比如说,四五岁的小孩喜欢剪刀却又不会正确使用。作为家长,我们是把所有剪刀藏起来,还是应该教会孩子怎样用剪刀以及用什么样的剪刀呢?当然是后者.我们不妨为孩子买—把专用的安全剪刀,然后教会孩子,使用剪刀时不能将剪刀对着自己和别人,取放剪刀时应刀尖向下,并经常鼓励孩子使用剪刀,使他逐步掌握使用剪刀的技巧。

设置问题,预先模拟

幼儿园和家是学龄前孩子的主要生活、学习场所,但是孩子总有离开父母老师视线的时侯,也总要跨出步入社会这一步。所以,他们能及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渐锻炼各种危机应变能力。

安全剪刀范文5

剪刀、刻刀、直尺、工字钉等均为尖锐工具,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并非都是熟识的“朋友”,好多都是初次“会面”,使用它们尚不具备什么经历与经验。即便是在家里、幼儿园或者一二年级曾经使用过,顶多也只是用用剪刀,其他的恐怕都不会“涉足”。 在纸工教学过程中,如若使用不当,难免会让师生受其伤害。

如今,整个社会大环境对校园安全极为关注与重视,校园安全已被摆到了其他一切都不可相提并论的高度。割破手出点血,在以往看来很平常、也必定会经历的事儿现在似乎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人们对孩子的关爱、宠爱与溺爱已发展至极点,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已被非正常的理智所左右与驱使。

因此,如何将纸工工具对师生的伤害降到最低,这是摆在每一位劳技教师面前的一个大课题。综合考虑纸工教学中的各种可能因素与途径,我始终认为,安全教育当为首选。

一、正之:传经布道

众人云“目标就是方向盘”“目标就是指明灯”,其意通俗易懂:明确的目标要求,是正确行动的前提。学期初,组织纸工教学之前,我安排出专项时间,让学生认识剪刀、刻刀、直尺、工字钉、双面胶等纸工工具,让他们了解这些工具的名称、结构特点与独特性能。当然,剪刀、刻刀、工字钉是重中之重。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使用时用力要适中、均匀,两手要紧密配合,右手使剪子一张一合向前剪,左手随时将纸向刀刃根部移动。刻刀是最常用的切割工具,使用时要按需用力,两手配合要协调,左手牢牢按住卡纸或直尺,右手握刀成30至45度角切割。工字钉是最简易的打孔工具,使用时对准打孔点轻轻一戳即可完成。不过,剪刀的两个刀片互相咬合、前端尖利,刻刀刀片轻盈薄翼、刀口锋利,工字钉细细长长、一针足可见血,使用时应当十分小心,不能让它们轻易伤人伤己。

二、反之:“危言耸听”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事前的正言相告、正面引导,能对人们的行为方向起到一定的提示与引领作用。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无论是小孩还是成人,一般的忠告对他们而言往往是不起或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只有当他们亲耳聆听、亲眼目睹或是亲身经历,有了惨痛的教训才会让他们印象深刻,深知其害才会让他们在行动时有所收敛、有所提防。因此在纸工教学中,我常常给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反面教例,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学生听:几个学生在取工具时发生争抢,剪刀尖尖戳到了对方的手背,导致破皮出血,结果要打针吃药;一个学生用刻刀切割卡纸,由于用力过猛,刻刀滑上直尺,切破左手手指,深深的切口露出白骨;两个学生制作中嬉戏吵闹,最后发展至用刀划破对方羽绒服,事后双方家长反复协商,赔款数百元之多……这样的事故,有的就发生在学生中间,故事的真实性以及栩栩如生的讲演,让学生们听得是一愣一愣的,如身临其境、身处其事,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由不得他们不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三、为之:温馨提醒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纸工教学中的安全教育亦是如此,唯有经常不断复习、提醒,才能将安全要求强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每次让学生动手制作前,我都要将纸工制作的要求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其中必然包括安全制作的要求,并再三强调:一切行动听从指挥,老师让动手才能动手,才能取用工具,即用即取,用完即放归原位,不能拿着工具乱舞。使用工具时,要小心翼翼,让心情稳定再动,双手配合要默契,左手无论是在卡纸的正面还是反面,都要与剪刀、刻刀或工字钉的刀口、钉尖保持安全的距离。特别是使用刻刀,左手在按住直尺的同时,要防止刻刀划上直尺,继而伤到手。

四、组之:实时督查

时下教育界有不少类似于“我的地盘我坐庄”“我的课堂我做主”的说法,我的口号是:我的课堂我的学生做主。在我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五个学生一桌,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每个小组经过民主推荐,产生一名小组长。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是小组学习的组织者、示范者,也是小组学习的监督者、指导者。在纸工制作过程中,小组长要对其他成员的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哪个同学技法有误,哪个同学举动危险,哪个同学懒散走神,随时发现,随时提醒,随时消除。特别是工具的发放与归整,在忙乱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各小组一定要在小组长的督促与指导下有序发放,不能出现大家争抢的现象;归放时也是轻拿轻放、先后有序,不能出现随手乱抛的现象。

五、励之:评价强化

安全剪刀范文6

关键词:变电站;剪刀式刀闸;倒母线操作;异常

110kV变电站采用室外管型双母线平行布置结构时,考虑节省占地面积,降低投资,110kV母线刀闸一般配置l组Gw6~126 型单柱垂直伸缩剪刀式刀闸和l组GW4~126 水平开启握手式刀闸。进行110kV 母线检修、母线隔离开关检修等工作时需要倒母线操作。程序为投入母联开关两侧母线隔离开关及母联开关,再合上剪刀式GW6 隔离刀闸,拉开已合好的握手式Gw4 隔离刀闸。在倒闸操作时,现场多次出现因剪刀式刀闸动触头和静触头没有完全接触紧密留有空气间隙,导致产生电弧,烧伤剪刀式刀闸触头和母线,造成设备被迫停运。

1 异常现象

某110kV 变电站采用管型双母线平行布置方式,变电站110 kV 2组母线通过1 100 母联开关并列运行,各带3 回进出线。其中I 母线连接刀闸为GW4~126 型握手式刀闸,Ⅱ母连接的刀闸为GW6~126 型剪刀式刀闸。

在进行110 kV I母线所有元件倒至110 kVⅡ 母运行,110 kvI母线运行转检修的过程中,按照倒闸操作顺序合上某间隔Ⅱ 母侧剪刀式刀闸,拉开某间隔的I母侧握手式刀闸操作时,该间隔Ⅱ母剪刀式刀闸动静触头接触处产生弧光和火团。事故致使A 相管式母线外壁和A 相刀闸动静触头表面被烧伤,造成该出线间隔被迫停运,持续时间30min ,损失负荷10 MW,造成很大损失。

2 原因分析

根据当时的操作,Ⅱ母侧剪刀式刀闸已经合上只能通过地下目测观察和保护屏刀闸位置指示接点判断)。当拉开I 母侧握手式刀闸时,在剪刀式刀闸口处放电产生弧光,表明Ⅱ母侧剪刀式刀闸口没有完全接触紧密,留有空隙。

当剪刀式刀闸的动静触头没有完全压紧,动静触头之间的间隙非常小,其间电场强度很高(间隙为5~10cm,场强可以达到105~l06V/cm)时,在高温和强电场作用下,金属内的自由电子发生热发射和强电场发射,被发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运动,产生电弧。在刀闸动静触头间,只要有10~20V 电压,80~100mA 电流通过就会产生电弧,随着接触点接触电阻增大,则电流通过时接触点温度会升高。该站当时线路带有10MW 负荷,负荷电流产生的温度增高很快,在刀闸动静触头接触不良的地方形成电弧点,相当于带负荷拉隔离开关。

弧光放电温度高达5000~13000℃ ,高温情况下发生热游离,使弧光拉长,当时处于吹风的环境状态下,致使弧光引致A 相消振圈,并对A 相管型母线外壁进行放电。事故放电如图1 所示。

发生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剪刀式GW6 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没有接触好,留有空气间隙,造成放弧。隔离刀闸没有接触良好的原因主要有2 个:l)刀闸一次机构卡涩没有走完行程;2)电动刀闸手动操作冲击力不够没有走完行程。

3改进措施

3.1一次机构卡涩原因

该站剪刀式隔离刀闸于2004年出厂,已经运行5年以上,陆续出现刀闸机构卡涩、动触头夹不住静触头、水平拉杆和机构部分夹叉被扭断、机构内部小鸟做窝等现象。

刀闸在出厂设计时存在先天缺陷。刀闸导电部分的机构上安装非完善化型左右支块,含轴承及轴套。旋转支块间靠铸铁件和不锈钢轴之间直接摩擦旋转,旋转支块部件暴露在空气中受到雨水和空气中酸雾影响,致使支块生锈严重,加之支块和不锈钢轴之间间隙非常小,导致支块和轴之间锈死,使得夹叉转动受阻发生严重变形,缩短了连杆的行程,导致刀闸动静触头不能完全接触而留有空隙。

3.2 一次机构卡涩的改进措施

机构传动部分增加防鸟进入挡板,利用左右支块外侧的观察孔镶嵌铝条编制成网状挡板封闭,既能观察左右支块大轴转动的方向,又能有效地防止小鸟进入搭巢影响缓冲弹簧的行程。

改造现有非完善化型左右支块转轴结构,在左右支块轴承孔内加装不锈钢轴套,使原来铸铁件和不锈钢轴之间的直接摩擦变换为不锈钢轴套和不锈钢轴之间的滑动摩擦,此结构转动灵活且不易生锈,使夹叉不易发生行程变化。

更换原来动触头导电管,原导电管长300cm ,开启后剪刀角弧度较小,易造成动触头夹不住静触头现象,将隔离刀闸的导电管加长至460cm ,增加触头开启后剪刀角弧度,能有效使动静触头接触。进行上述设备改造后,增加了机构传动的灵活性,为实现隔离刀闸在操作中动静触头接触紧密提供了基础,但仍不能解决手动操作隔离刀闸时的动静触头接触不紧密的现象。

3.3 隔离刀闸不能电动操作的原因

剪刀式刀闸合闸动作有一个重动过程,听到限位开关的动作声音后,要求继续空转2-3 圈才能完全到位。采用手动摇合刀闸,冲击力不强,若遇支块部分生锈,则不能做到传动夹叉行程完全走完,使刀闸触头接触没有完全到位。若操作在天黑时进行,无法进行目测,虽然保护装置显示刀闸辅助接点已到位,实际上动静触头间还留有空隙。要使动静触头间不留空隙,还需采用电动合闸。

剪刀式刀闸正常操作时要求电动操作,电动操作机构依靠电动机旋转,具有冲击力量强、惯性大的特点,当电机断开电源后,其旋转惯性仍能保证刀闸操作完成,使夹叉行程完全到位,保证剪刀式刀闸动静触头接触紧密。

根据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母线接线系统应设置由间隔断路器辅助触点及其隔离刀闸辅助触点串联组成的母线隔离刀闸操作闭锁功能。在倒母线操作过程中,为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刀闸电动控制回路串联了断路器辅助常闭接点,当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其常闭辅助接点断开,切断了控制回路,使隔离刀闸无法电动合闸。

3.4 隔离刀闸不能电动操作的改进措施

正常倒闸操作时,必须按照规定操作顺序进行:断开操作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拉开线路侧刀闸,最后拉开母线侧刀闸;合闸时先合母线侧隔离刀闸,再合线路侧隔离刀闸,最后合上断路器,避免带负荷拉合刀闸。图2 为双母线隔离刀闸与断路器接线示意图。

图2 双母线隔离刀闸与断路器接线示意图为了在倒母线操作时,实现母线侧隔离刀闸① 电动操作,在其机构箱内设置一个转换开关1 BK 。在倒母线时,转换开关1BK 在接通位置,强行解除断路器② 辅助常闭接点或线路侧隔离刀闸③ 辅助常闭接点的闭锁。具体见图3 和表l 。

正常情况下,单一线路分闸操作时,断路器② 跳闸后,由断路器② 辅助常闭节点闭合,接通母线侧隔离刀闸① 电动操作回路。采用线路侧隔离刀闸③ 闭锁母线侧隔离刀闸时动作过程一样,断路器② 跳闸后,由线路侧隔离刀闸③ 辅助常闭节点闭合,实现母线隔离刀闸① 的电动操作。

为了防止在单一间隔线路操作时,转换开关1BK 打到“通位”,解除断路器闭锁功能,可能造成误带负荷合闸或拉闸。为此,在转换开关1BK 回路中串联一个断路器②辅助常开节点。

为了体现倒母线操作中按照等电位操作才可以解除闭锁的功能的原则,在转换开关1BK 回路中增加另一个母线侧隔离刀闸④刀闸的常开节点。经过闭锁回路改造后,在110 kv倒母线操作时,操作转换开关1BK 打到“通位”,电动操作控制回路经过另一组母线侧隔离刀闸④的辅助常开接点(检查刀闸④是否合位)、转换开关1BK“通位”,再经断路器②辅助常闭节点(检查断路器②是否合位),接通母线侧隔离刀闸①的电动操作机构,实现了断路器与隔离刀闸在任何方式闭锁和任何情况下隔离刀闸的电动操作,保证刀闸动静触头完全接触紧密。刀闸控制闭锁改造后,既实现了各种运行方式下的闭锁,又保证母线剪刀式隔离刀闸在任何操作方式下都能实现电动操作,使隔离刀闸的机械行程完全到位,动静触头接触紧密。

4结论

2008 年下半年,对110kV GW6~126 型剪刀式隔离刀闸的一次机械部分进行了大修,按照上述方案对刀闸控制回路进行闭锁控制改造。在一年多的运行过程中,剪刀式隔离刀闸的操作非常灵活,动静触头接触紧密,没有再发生触头放弧现象,为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GW6~126 型剪刀式刀闸的机械传动轴部分的改造和隔离刀闸电动操作闭锁回路改造,确保了在任何操作过程中实现刀闸的电动操作和合闸过程中动静触头完全接触紧密,避免动静触头放弧事故的再次发生,保证了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方案为解决双母线方式下倒母线操作时,隔离刀闸不能实现电动操作和失去断路器闭锁功能提供了改进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明,郭爱军. 隔离刀闸自行电动合闸异常现象分析[J]. 江西电力, 2003, (06) . [2] 郑敬东. 隔离刀闸典型事故分析与比较[J]. 安全生产与监督, 2005, (03) . [3] 聂定珍,陈守聚,郭志红,马如龙. 隔离刀闸操作旁路母线的模拟计算与分析[J]. 高电

压技术, 2000, (03) . [4] 肖辉,吴学斌,曾祥君. GW16/17型隔离开关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 长沙

上一篇朋友文章

下一篇九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