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妹范例6篇

九妹范文1

1、它会唱空城计

在魅族M8上市之际,魅族就开始推行自家的软件商店,无论这个软件市场运行的成功与否,它确实给魅友们带来了一些便利与欢乐。而在魅族M9采用And roid系统后,魅族依然“固执”地推出自己的Android软件商店,面对目前Android众多的软件市场,唱了一出“空城计”。相对于其他软件市场数以万计的软件数量,魅族软件商店面不改色,用少得可怜的应用就守住了一座城池。J.Wong不愧是数码业界的“诸葛亮”。

2、它是一个借口

碰上不想接的电话?老婆查岗?搁在其他手机身上,还要安装一些具备黑名单功能的软件,才能有理由拒接。有了九妹相伴,这些能用死机解决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据部分用户反映,魅族M9会无故频繁死机,只能取下电池重新开机。这样,所有不想接的电话,一句“我用的是M9”就轻松拒接,多么完美的借口啊!

3、它会玩变脸

九妹的脾气不大好,脸色说变就变,在MI用过的手机中,只有诺基亚5800才能与之媲美。而且,九妹生气的程度也略有不同。屏幕变色表示她有点儿生气了,你只要重启就能安慰她;黑屏代表她很不爽,在任何开机状态下都有可能发生:如果碰上她花屏,就说明九妹发飙了,幸好这种情况很少见。

4、它是一个暖手宝

魅族M9不是一个手机,它是具备通讯功能的暖手宝。在长时间使用手机之后,屏幕听筒下方位置会出现烫手感觉,同时手机耗电量大大增加,甚至高温可能导致基带处理器BGA裂锡,从而产生基带未知、IMEI未知、手机无信号等现象。当真是居家旅行、自用送礼的必备佳选。

5、它很挑食

魅族M9采用的960×640像素分辨率的屏幕确实给力,不过纵观目前Android软件市场,拥有这么高分辨率的应用有多少呢?在960×640像素的屏幕上运行WVGA的游戏,就如同iPhone 4运行3GS上的游戏,高分屏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魅族M9在运行某些软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诸如UC浏览器出现界面显示不全、游戏不能全屏等。想要玩某个游戏,米饭还得问问九妹是否喜欢这道菜。

6、九妹很娇贵

九妹范文2

家贫辍学,追随偶像姐姐东北去练球

刘莎莎的老家在河南省兰考县红庙镇白楼村,和付小芳家是邻居,付小芳的爸爸与刘莎莎的爸爸是发小,因此,两家人是村里人和谐相处的典范。

付小芳比刘莎莎大6岁,1987年她出生后,因为母亲奶水不足,又没有钱买奶粉,经常饿得直哭。这时,刘莎莎的母亲曹玉梅刚生了儿子,便向小芳无私地敞开了怀抱,把自己的乳汁匀出来哺育小芳。看着被奶水喂养得白白胖胖的女儿,付小芳的母亲内心充满了感激,就让女儿认了曹玉梅当干妈。

付小芳6岁时,干妈给她生了个小妹妹,这便是刘莎莎。付小芳开心极了,天天跑到干妈家看望小妹妹,还变着花样逗小莎莎玩,爸妈给她好东西,她总是先拿给妹妹吃。时间一长,刘莎莎只要一看到付小芳,就兴奋得小手舞动个不停。

转眼,付小芳就读了初中,性格外向的她学习不太好,慢慢产生了厌学情绪。付小芳的父母觉得女儿读书没多大希望,就动起了让她外出打工的念头。

可女儿太小能做些什么呢?付小芳的父亲想起弟弟付忠郎在黑龙江佳木斯经营着一家台球厅,生意也不错,肯定需要帮手,不如把小芳送过去帮帮忙。他把这个想法给小芳说了,小芳一听在台球厅帮忙,活儿很轻松,非常乐意。

付小芳临走前一天,9岁的莎莎陪着她很晚也不愿意回家,看着依依不舍的莎莎,小芳答应到东北后会给她写信,莎莎心里这才有所安慰。

付小芳走了,在遥远的东北开始了她的台球之路,她先从球童做起,每天的任务就是用三角架把散落各处的球聚拢。没有顾客时,她也学着叔叔的样子捣上几杆,跟着叔叔练冲球、勾球,时间一长,付忠郎发现侄女打台球还真有些天赋,便着意对她培养起来。不到两年,付小芳的球技在当地已是数一数二的了,来和她较量的人无一不败在她的杆下。

付忠郎看到侄女的水平已超越了自己,觉得再把她留在身边就耽误孩子了。于是,他找人托关系把付小芳送到了北京,投到曾入选国家队的张树春门下学球。

2004年9月,刘莎莎的哥哥考入了上海体育学院,家里的负担陡然重起来。看着父母整天为钱发愁,本来学习就不好的刘莎莎更无心上学了。在豫东农村,女孩子学习不好或家庭条件较差,很多都选择了外出打工的道路,刘莎莎也向父母提出了辍学打工的念头。而父母觉得她还不到12岁,年龄太小,就拒绝了她。

2005年春节,付小芳从北京回家过年。她漂亮、时尚,加上一口好听的普通话,简直成了刘莎莎的偶像,那几天,她天天陪在姐姐身边,并悄悄把自己想辍学去打球的想法说给了付小芳听。

付小芳觉得莎莎和自己很像,性格外向学习又不好,去打球也是条不错的路子,于是,她和母亲一起劝说莎莎的父母,让他们同意把莎莎也送到东北去,让她一边帮着叔叔看台球厅,一边练打球,将来打好了,做陪练参加比赛,都能挣钱。刘莎莎的父母商量了一下,决定让莎莎退学去东北练打球。这对老实巴交的农民夫妇没有想到,正是他们这个决定,为中国女子九球项目在国际上贡献了一个年纪最小的世界锦标赛冠军。

拜师受阻,“冠军姐姐”帮妹妹打开成才之门

很快,退学后的莎莎在父亲刘东波的陪同下,坐火车来到了几千公里之外的黑龙江佳木斯,在付小芳叔叔付忠郎的“神龙”台球室,做起了摆球的球童。

身在异乡,12岁的刘莎莎把孤独和思念都转移到了练球上。那些日子,最让她高兴的就是在北京打球的小芳姐姐给她打电话,每次在电话里,付小芳都要关心地问起莎莎打球的情况,并热情地鼓励她好好练,将来练好了就能到北京和她一起打球了。小芳姐姐的话总能激起莎莎练球的热情,此时的小芳姐姐已经拿到了国内女子九球冠军,冠军姐姐就是她的追赶方向。

刘莎莎性格外向,做事执著、专一,心理素质极好。因此,她的球技突飞猛进,不到两年,她在当地已是独狐求败了。这时,付忠郎想关掉台球厅干别的生意,他觉得莎莎打台球的天赋不亚于付小芳,便拿出路费,让她进京投奔付小芳。

此时,付小芳开了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台球馆,她虽然已经是国内知名台球选手,却从没有带过徒弟,便想把莎莎推荐给自己的师傅张树春。张树春曾是国家体育总局小球管理中心的台球队员,也是“付小芳台球馆”的总经理。

当付小芳把忐忑不安的莎莎带到张树春面前,说出想让莎莎也跟着师傅练球的想法时,张树春断然拒绝。被张树春拒绝后,刘莎莎心情灰暗极了。看到莎莎失魂落魄的样子,付小芳心里也不是滋味,她抚摸着莎莎的肩膀,极力安慰她说:“莎莎,别难过,你先跟着我练球,等练好了,姐姐再帮你求师傅教你!”听了小芳的话,莎莎含着眼泪拼命地点了点头。

一个多月过去了,付小芳再次恳求师傅能收留莎莎,她还让莎莎和另一名学员进行了当场表演。其实,一个多月来,张树春已经观察到莎莎练球的刻苦,而且觉得这孩子潜力很大,就决定收下刘莎莎。

有姐姐鼓励信心爆棚,“丑小鸭”一飞冲天连创奇迹

在师傅的指导下练了一个多月,刘莎莎就要求参加北京市的大型比赛,她想取得好的名次后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张树春觉得刘莎莎有些急功近利,便教育她心不要太急,只有静下心把基本功练好,才能出去打比赛。

付小芳理解妹妹的心思,她知道莎莎想尽快拿出成绩来回报师傅。可女子九球赛高手如云,让莎莎早打比赛用事实教育她也许更有利于她保持好的心态。听了付小芳的想法,张树春觉得有道理,便让刘莎莎报名参加了北京市的两场比赛,结果都不出意料地排在10名以外。

年轻气盛的莎莎遭遇了挫败,心里充满了沮丧,甚至嚷着以后只练球,不参加比赛了。付小芳看目的达到,便耐心地劝慰开导她:“莎莎,凡事不要走极端,真正的优秀运动员都是从不断的失败中磨炼出来的,只有失败后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听着姐姐的话,刘莎莎感到了羞愧,决定以更加刻苦的练习来回报姐姐和师傅对自己的关爱。

从此,在张教练的精心指导下,莎莎抖擞精神重新投入到练球之中。她还经常和小芳姐姐“比赛”,对于莎莎打球上的不足和弱点,付小芳都一一地指点出来,莎莎练得很刻苦,进步也很快。半年后,刘莎莎参加北京市的台球比赛,夺得16彩球冠军。随后,她在江苏举行的女子台球公开赛中,也一举夺冠,付小芳为妹妹由衷地感到高兴。

2008年12月,厦门“爵豹杯”中国女子九球排名赛开打,刘莎莎在比赛中击败世界冠军潘晓婷。2009年11月15日,在日本世界台球邀请赛上,刘莎莎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比赛刚一结束,张树春带着付小芳姐妹俩连夜赶往沈阳,去参加16日举行的世界台球锦标赛。

预赛三天,刘莎莎打了10场全胜,直接进入了会内比赛。会内比赛有128人参加,全是世界顶尖高手。在师傅与姐姐的鼓励下,刘莎莎先后战胜韩国的金佳映、柳信美,和姐姐付小芳一起进入前四名。半决赛中,刘莎莎愈战愈勇,再次战胜了“九球皇后”潘晓婷,昂首杀入决赛。

2009年11月22日,刘莎莎和来自英国、世界排名第一的凯伦・科尔争夺冠军。上半场比赛中,刘莎莎一直没有找到太好的进攻机会,很快以1∶5的大比分落后。小芳在下面暗暗为妹妹着急,紧张得一颗心呼之欲出。

中场休息,师傅给刘莎莎讲解战术要领,付小芳则一直给莎莎减压。临上场前,她和莎莎击了一下掌,鼓励她不要放弃每一次得分的机会。

再次上场的刘莎莎按师傅的指点,很快调整了战术,并把凯伦・科尔拖入了自己擅长的进攻中来,随后,她一鼓作气将比分反超成6∶5。在最后一局,刘莎莎以9∶5大逆转获胜。比赛刚一结束,付小芳就欣喜若狂地冲进内场和莎莎拥抱在一起。

刘莎莎成为该项赛事举办以来年龄最小的冠军,其优异的表现引来赞誉如潮。2010年1月中旬,在2009年中国体坛风云人物颁奖会上,刘莎莎幸运地获得 “年度最佳非奥项目运动员奖”。几天后,刘莎莎与姐姐付小芳又出现在中国九球职业排名赛“星牌杯”深圳站女子比赛中,姐妹俩双双在半决赛中击败各自对手,实现了胜利大会师。

九妹范文3

这以后的连续几天上午、下午,袁世原都在九妹儿的麻将馆打牌,他的技术也练熟了些。又过了一段时间。

那是一个雨天的上午,九妹儿的四桌麻将桌都坐满了人。她很高兴,坐在门口看了一会儿雨,她又开始准备今天的午饭了。她先摘好了菜,然后把菜洗好,把瘦肉切成丝,准备做土豆炒肉丝。九妹儿一切准备妥当,也快到午饭时间了。她把煤气打开,打燃火,准备炒菜,她把油倒进锅里。

这时,只听一个男人说:“啥子(什么)德行(习惯)?从打牌就看得出一个人的为人处事,你娃处事就是孬?”

“你说哪个(谁)?老子走南闯北,还没有哪个(谁)说老子的不是?”林哥站起来。

“我没说你!”一个瘦瘦的男人说。

“那你说哪个?明说噻!有种点儿噻!”

“各人(自己)胡了牌看别人的可以,你不能说牌噻!”

“你还是说老子?这个兄弟才学,人家不熟,我只是叫他看桌子上出了的牌,我没有叫他出啥子(哪张),这不违规噻!”

“他是你啥子人?”

“啥子人都不是!你娃就是不服气这一回输了几百块钱吧,怕输就别玩儿!”

“你以为你是老大啊,你很有钱,了不起啊?”

“老子有钱无钱惹到你了?你娃再说,老子修理你!”

其他桌子的人都停下看林哥和那个瘦男人,有人上去劝,说:“算了,林哥,别为打点儿牌伤和气!”

“是啊,划不来的!”

九妹儿也出来说:“算了,没得啥子,大家和气点儿!”

突然,里面火光熊熊,有人大吼:“快跑,煤气罐燃起了!”

其他人一听,飞出了麻将馆,大家都知道煤气罐燃起了会是怎样的后果。

九妹儿一时傻了,站在那里没动。

只见一个人影往里面冲去,他抓了一张桌布冲进厕所,随即出来关了气罐的开关,接着把湿桌布盖在了气管子上。火熄了,那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时,九妹儿才看清冒险进去的人是袁世原,他的冒险也许免去了许多人的灾难,都说煤气罐爆炸很厉害,可能冲穿两层楼,天啊,要是再晚一会儿,会是怎样的结果?她九妹不被炸死,也赔不起那些损失啊!

九妹儿对袁世原说:“谢谢你,袁哥!”

“九妹儿,没事就好,今天不是因为我,他们也不会吵架,不吵架,你就不会出来。”

“唉,我当时就忘了关火!”九妹儿想起就一阵后怕。

这时,那些跑出去的人也陆续回来了,林哥走到袁世原的身边,说:“兄弟,你好样的!我还没弄清是啷个(怎么)回事,就被人拉着往外跑了,还好你弄懂了!”

林哥又对九妹儿说:“九妹儿,林哥抱歉了,差点儿给你惹祸!没事就好!”他又对那些人说,“来来来,整起!继续继续!”

有些人心有余悸,冒雨走了,有些又坐回桌子边,继续打牌。只坐了两桌,袁世原没有坐上去。他觉得很歉意,见九妹儿惊魂未定,他主动去帮她炒菜。

吃过午饭,又来了几个人,三桌坐满了,九妹儿张罗着第四桌,可第四桌始终没凑起。

快散场时,林哥说:“九妹儿,你把今天中午那些人都找来,我觉得今天中午很过意不去,今晚我在凤凰轩请大家吃晚饭,吃完K歌去!”

“林哥,那怎么好意思,再请也该我请!”九妹儿说。

“九妹儿,林哥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过意不去,你下次请吧!”

“林哥,说起来今天是因我而起,这顿饭应该我向大家赔不是!”袁世原觉得这顿饭该自己请。

“兄弟伙,你耿直,我知道,但今天就给我一个面子,喝酒的时候你多喝两杯就行了!”

“好吧,林哥也是爽快之人,到时我自罚三杯!”

“好样的,兄弟!”林哥觉得袁世原这人为人爽快,是个可以交的朋友。

林哥又说:“各位,请大家给我一个面子!”说完,马上拨了凤凰轩的电话,预定了三桌。

麻将散场了,一行人又乐呵呵地来到了凤凰轩,在吃饭时,林哥特地和袁世原、那个和他吵架的瘦男人坐在了一桌。林哥给那个瘦男人斟满啤酒,说:“兄弟伙,我们都是老乡,大家都是出过门的人,在外面见到一个老乡是多么难得啊,在家乡,睁眼看到的都是老乡,但也应该好好对待,所以,兄弟,我先向你敬一杯,我这火爆脾气一上来,就难以控制!今天险些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还好,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来,兄弟,干了它!”那个瘦男人也举起杯,和林哥碰了杯,两人都一饮而尽。那个瘦男人又给林哥斟满酒,说:“林哥如此豪爽,是不是觉得我有点儿像女人一样小肚鸡肠?我们也算相识了,这杯,我敬你!”“今后少计较,人嘛,只活几十年,太计较,是跟自己过不去,来,干了它!”

“林哥,该我了!”袁世原给林哥斟满酒,说,“我说过的,我先自罚三杯!”说完,先喝了第一杯,然后又连续喝了两杯,这桌的男人们都竖起大拇指,“够哥们儿!够爽快!”这桌的男人们都喝酒,都喝得高兴!

林哥端着酒杯,来到另一桌,这一桌是清一色的女性,他给各位女同胞倒了点儿饮料,说:“美女们,感谢你们给林哥面子,你们不喝酒,林哥在此敬各位一杯,希望你们越来越漂亮,家庭幸福美满!”在这桌喝完,林哥又去了另一桌。他特地敬了九妹儿一杯,他说:“九妹儿,你的生意不错,是你的为人处事不错,林哥在今天这件事上,一定给你赔不是!”

“林哥,我才觉得过意不去,不说那些了,我敬你三杯,感谢林哥对我生意的支持!”

“九妹儿这么爽快,十杯我都喝!”

九妹儿给林哥倒了三杯酒,自己也喝了三杯。林哥说:“还是第一次见九妹儿喝酒,这么爽快的女子!为了你的爽快,我自己再喝三杯!”林哥喝完三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吃完了饭,一群人到了楼下的KTV,林哥包了三个包间,林哥说,为了唱歌有趣儿,大家还是男女搭配一下,有的愿意,有的不愿意,有的抱着听众的态度,怎么样都行,更多的选择是跟自己熟悉的人一个包间,不唱也觉得自然些。

袁世原除了跟林哥熟一点儿,就是跟九妹儿最熟。所以,他选择了跟九妹儿和林哥一个包间。

林哥是个粗嗓子的人,在大家都不选歌的时候,他先选了刀郎的“雁南飞”,他说话粗声粗气,想不到唱起歌来,却是那般的抒情,大家都觉得林哥唱得不错。

“九妹儿,唱一首!”

“我不大会唱,唱错了多不好!”

“唱吧,又没专业的评委!”袁世原说。

“我唱得最熟的可能就是《潮湿的心》!”

“那就这首!”林哥点了《潮湿的心》,九妹儿拿起话筒唱起来,正如她自己所说,有些地方唱错了,在这儿,大家找的是一份情绪释放后的快乐,又不是歌咏比赛,大家也不在意的。

“袁老弟,该你了!”

“我唱的歌都不大适合这种场合!”

“啥意思?”

“我知道,你喜欢唱情歌是不是?”九妹儿笑着说。

“是!九妹儿,你真是我的知己!”

“我瞎猜的!”九妹儿听了他那句话,有些不自然起来。

“很多是对唱歌曲,不是对唱歌曲的,就唱过‘九妹’!”

“那就唱 《九妹》啊!”

这时,其他的人都相顾笑起来!

袁世原知道大家的笑意,他挠挠脑袋,说:“真的!”

林哥点了《九妹》,袁世原拿起话筒,走在中央唱起来。哇,他唱歌还真有两下子,有模有样的,唱到高潮处,还跳起来。一曲完了,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不错,再来!”

“谁和我一起唱《红尘情歌》?”袁世原的目光投向九妹儿。

九妹儿说:“我不会!”

“我来!”一个三十多岁的漂亮美眉说。

两人一曲《红尘情歌》让在场的人无不叫好!美眉再点了《一生无悔》邀请袁世原共唱!在场的都沉醉在两人的歌声中!

“再来,再来!”有人不愿自己唱,一是怕自己出丑,二是喜欢袁世原和那个美眉的歌声。

“九妹儿,《心雨》你会吧?”袁世原就是想与九妹儿共唱一曲。

九妹儿觉得一再拒绝不好,毕竟这个人今天帮了自己一个大忙,可以说是救了自己:“会一点儿!不过,我真的唱不好!”

“没关系!”袁世原说。

“九妹儿!唱首歌没啥的!唱吧!”林哥说。

《心雨》的乐曲响起,袁世原走在场子中央,九妹儿却坐在沙发上,不知为什么,她今天就是觉得别扭,她可不是别扭的人啊!

九妹儿的歌声跟原唱比起来,相差甚远,她不知怎么唱歌,平时就知道跟着哼几句,对于简谱,她只认为那是数学数字。所以,她和袁世原对唱,可能是乌鸦和黄鹂吧!

袁世原唱得很投入,九妹儿自认唱得不好,袁世原却记忆深刻,他认为那是与众不同的歌声,他就是欣赏!这世界啊,就是这么奇妙,或许,这就是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吧!

林哥又给自己点了《小花》,美眉点了现在流行的几首《滴答》、《因为爱情》、《说好了不见面》.......

时间在音乐声中缓缓流淌,转眼,已过了晚上十一点,九妹儿的儿子已倒在沙发上睡着了,她想说走,又见大家玩兴还浓,不好意思开口。

袁世原说:“林哥,你们慢慢玩儿,我想回去了!”他看出了九妹儿的心事,于是先开口。

其他的人也跟着说时间差不多了,于是这个包间的人都起身准备离开。

九妹儿去抱沙发上的儿子,孩子睡着了,可不知道用手来配合她。袁世原走过去,说:“我帮你抱一哈儿(一会儿)吧!”一个大男人的力气毕竟大些,他轻松地抱起了九妹儿的儿子。

袁世原把母子俩送到麻将馆那儿,九妹儿伸手抱过孩子,现在夜深人静的,她一个“谢谢”也没说,她抱着孩子上楼,袁世原转身离开了。

九妹儿抱着孩子上楼,转角处光线差,孩子抱在前面,有点儿挡住光线,爬了两楼,九妹儿真有些累,可还有两楼,她又爬了几步,实在不能坚持了,她坐在梯子上歇会儿气。歇了几分钟,她抱着孩子站起来,这孩子够沉的,虽然才六岁,可是被她养成了个小胖子,体重超过了二十五公斤呢!她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站起来,可一个不小心,脚崴了,一股专心的疼,疼得她眼泪就快流出来了,她又坐回梯子上。怎么办?把孩子弄醒,他肯定大哭,他一哭,吵醒了邻居,大家又会闲言碎语的;不把孩子弄醒,还有十多步梯子,她怎能把孩子抱回去?她九妹儿本不是顾忌多的人,可毕竟现在邻居都入睡了!她的脚越来越疼,她闭上眼睛,忍着那揪心的疼,怎么办?难不成母子俩就在这儿坐到天亮?可距离天亮还有好几个小时呢!在这几个小时里,她不能让孩子睡地上,她得抱着他,可她的脚疼啊!人啊,有时就有这么弱势,被一个小问题就会弄得左右为难!她想了想,顾不了那么多了,她刚想弄醒儿子,听到了有人上楼的脚步声。一会儿,那人走到面前来了,竟然是袁世原,他借着路灯,看到了九妹儿脸上的汗水,他猜到是怎么回事了,都是女人穿高跟鞋惹的祸,他一句话也没说,一只手抱起九妹儿的儿子,另一只手扶起九妹儿,九妹儿也没说话。走到家门口,九妹儿拿出钥匙开了门,袁世原把九妹儿的儿子放在沙发上,没说一句话,转身出了门,顺便把门轻轻地关上。

九妹儿心里满是感激,可在这深更半夜的,她却不能开口说声“谢谢”,袁世原也知道,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说话,很容易让别人听见,那样或许会给九妹儿带来麻烦。

九妹儿忍着疼找来酒,用火点燃,自己往伤处敷,自己反复地揉搓,感觉好些了,她躺到床上,想起今天的事,是不是今天的事多了些?她拿出手机,想着不能有声地道谢,可以无声地道谢啊。于是,她给袁世原发了一封道谢的短信:“袁哥,谢谢你!如果不是你,今晚我真不知咋办!”

一会儿,袁世原回了短信:“九妹儿,能帮你,是我的荣幸!”

九妹儿把手机放在一边儿,睡觉了。模模糊糊的,她听到儿子在哭。她一下惊醒,确实是儿子在哭,她赶紧一瘸一拐地来到儿子身边,儿子并没有醒,可确实在哭,怎么了?她伸手一摸儿子的额头,老天,千万别!这个时候他怎能生病呢?儿子在发高烧!这不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吗?儿子六岁多了,她很少备退烧药了,因为儿子平时很健康,可能是在KTV时,空调温度低了,儿子又睡着了......看来,她九妹儿今晚非得吵人才行!

九妹儿一点儿没迟疑,她拿出电话给在另一条街的的哥哥打电话,哥哥的手机却关机,;她又打嫂子的,嫂子的也关机;她又打哥哥家的座机,电话响了很久,终于有人接电话了,她急急地说:“哥哥吗?”“啥子事?深更半夜的!”“大嫂啊,二娃子发高烧,麻烦——”“擦点药就行了!”说完挂了电话。九妹儿又打了大姐的电话,大姐说:“小娃儿(小孩)发点儿高烧正常得很,弄酒给他擦擦就可以了!”

九妹儿脚崴了没哭,此刻却哭了,她别无他法,只有用酒给儿子退烧。可儿子哭个不停,他声音哭得不大,九妹儿看见好心疼。半个小时过去了,儿子的烧还没退下来,怎么办?她一看表,才凌晨一点半,这样烧到天亮怎么得了?她想给丈夫打电话,可他又能怎么样,他毕竟那么远啊!她还是忍不住给他打了电话,希望她能给她出个主意,女人,再能干的女人也有脆弱和无助的时候。

电话打通了,对方睡意浓郁:“哪个?”

“九妹儿!”

“啥子事?”

“幺儿发高烧了!”

“啥子啊?你个死婆娘啷个整的?跟我打啥子电话噻,还不弄去看(医生)?”

“我脚崴了!”九妹儿的眼泪又来了。

“该背时(活该)!我不管,你给老子记到,幺儿有个啥子,老子不打死你才怪!”

九妹儿挂了电话,泪水不听话地往下流,她想得到一个主意,她想得到一个安慰,可她得到的只有满眼泪水!

亲人啊,九妹儿刚才打电话的都是亲人啊!自己的脚又不争气,可儿子不能就这样啊!她还是要个人帮忙,想来想去,她拨了袁世原的电话,电话才打通,就听到了对方急急的声音:“啷个的(怎么了),出了啥子事?”“我幺儿发高烧,家里没药,用酒退不下去,我脚——”“我马上来送他去医院!”对方挂了电话。九妹儿又哭了,这个人是谁?跟她没什么关系,一接到电话什么多余的话也没说......九妹把门轻轻打开,她不想影响邻居。她守在儿子身边,看着他的痛苦样,又难过又心疼。

五分钟后,袁世原出现在门口,满脸汗水,他依然一句话也没说,抱起孩子就往外走。九妹儿背上包,把门轻轻地关上,一瘸一拐地下了楼,跟在袁世原的后面。

袁世原很着急,想走快些,可这深更半夜的,又担心九妹儿。

九妹儿忍着疼,尽量加快脚步。到了医院急诊室,医生给孩子对症下药,孩子挂着点滴,安静地睡着了!九妹儿常常地舒了一口气,一个年近花甲的医生说:“再送来迟一点,就容易导致脑膜炎了!”听了这话,九妹儿向袁世原投去感激的一瞥。袁世原说:“没啥就好!”

“你们这些当父母的,不能小看小孩发烧啊,一个不小心,孩子得了脑膜炎智商就低了,那时你们后悔都来不及啊!”

“谢谢医生,下次小心点儿!”九妹儿回答说,她觉得让袁世原被误会还受气,很是过意不去,可又不便跟医生明说,那样有越描越黑的味道。

“你的脚啷个的?”医生看见了九妹儿的脚。

“崴了!”

“我看看!”

九妹儿把裤脚卷高,让老医生看。只见老医生拉住她的脚,几拉几揉的,只听一声关节的响声。

“你走走看!”

九妹儿站起来,感觉脚没那么疼了,她走了几步,咦,正常了呢!她无比感谢,从包里掏出钱,问:“谢谢,多少钱?”

“我不是骨科医生,这是我业余的,不收费!”

“那啷个好意思!”

“陪你孩子吧!孩子明早就可以出院了!”老医生说,“我得休息去!”

老医生走了,九妹儿来到房间看儿子,袁世原跟了进来,他说:“好了,没事了,我回去了!”

“谢谢你,袁哥!”

“帮这点儿小忙,没得啥子的(没关系的)!走了!”

袁世原的背影消失在通道里,九妹儿还在那儿发愣,袁世原,老医生,他们是好人吧!她的亲人们呢?这世界怎么回事?她越来越糊涂了!

袁世原走出医院,放慢了脚步。从内心出发,他不想离去,他想陪在九妹儿身边,哪怕不说话,就那样默默地陪着她。他与九妹儿相识还不到一个月,可不知咋的,他就是想呆在她身边,听她说话,看她做事。他让夜风吹着他的脸,他望着这雨后的星空,整理着有些纷乱的思绪。他早已不是一个小青年,也老早地过了青春萌动期,他是一个快到五十岁的人了,可他明白,他的一扇从未开启的门,那扇柔情之门已为九妹儿开启,想起九妹儿,他的心就一片温柔,再生气的事,仿佛都被九妹儿化解了。是因为九妹儿美吗?九妹儿跟他妻子比起来,相差太远,他的妻子虽已四十岁,可善于打扮的她,怎么看都不到四十,很多人都说她不过三十出头。小他七八岁的妻子,窈窕、时尚,赋有青春活力,走在街上是回头率百分之九十几的美女;而九妹儿,她很平凡,走在街上,可能没有一个人会刻意回头看她一眼。可他对九妹儿跟妻子就是不一样,那么美的妻子,他们一见面就是相互看不惯,要么吵得惊天动地,要么冷战到他提起口袋再次出远门。他很少回家,回来听到关于妻子的流言蜚语,他也是一笑置之,别人说他妻子是什么煤厂老板的小三,别人说他妻子是什么纱厂老总的情妇,他从没去质问过她,他们的婚姻或许早已是名存实亡,那个家似乎只是他偶尔栖息的一个驿站。想起妻子,只有一些酸楚的记忆,而九妹儿给他的感觉是一种安然。他对九妹儿,就是想去保护,去呵护!对着她,就是有一种柔情万缕的感觉!他对着夜空,自嘲地笑了,难道说年近半百的他,现在遇到了传说中的爱情?爱情真的就这么莫名其妙?说来就来?爱情真的跟年龄无关?那些影视里,男主角总是对美丽的女主角产生爱情,可他,却是对平凡的九妹儿......难道所谓爱情,也跟容貌的美丽无关?

九妹范文4

康熙帝的后妃中有4对是亲姐妹!康熙8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从第一位皇后开始,文献中有记载的有封号的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就有五十五位。其中有四对竟是亲姐妹,成为大清后妃史上的一道奇景。

康熙究竟有多少嫔妃?染指过多少女人,这给连史学家都没有统一说法的问题,恐怕普通人更难说得清楚了。据《康熙全传》中说,康熙后妃中贵人以上者有四十九人,册封在册的后妃有六十七人,而那些身份低微的常在、答应等据说共有二百多人。其实《康熙全传》不过是传记小说,不能说明问题。但也有一组数字,从中可见一斑。康熙有一座陵墓,名叫景陵,其中除了埋葬康熙之外,还埋葬了康熙的四位皇后、一位皇贵妃和四十八位妃嫔。这样的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埋葬规格,不难看出,康熙即便不是中国历史上嫔妃最多的皇帝,但恐怕能超过他的皇帝也不很多。

景陵地宫内埋葬的四位皇后、一位皇贵妃,即孝成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和敬敏皇贵妃;在埋葬的四十八位妃嫔中,包括贵妃一人,即温僖贵妃;妃十一人,即慧妃、惠妃、宜妃、荣妃、平妃、良妃、宣妃、成妃、顺懿密妃、纯裕勤妃、定妃;嫔八人,贵人十人,常在九人,答应九人。康熙的皇后嫔妃之多令人眼花缭乱,瞠目结舌。

=对=于=康=熙=临=幸=后宫的嫔妃历史上就有“九妃连珠”和“八嫔临御”的说法,意思就是康熙一晚上可以连续睡九个妃子级的女人,或者八个嫔级的女人。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康熙的性欲之强大恐怕也是其他皇帝难以望其项背的。那么,康熙后宫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嫔妃呢?除了康熙的生理需要外,政治联姻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清朝开国之前,就有政治联姻的传统,皇帝大婚的皇后多是蒙古公主。康熙上台之后,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顾命大臣鳌拜专横跋扈,结党营私,权倾朝野;而另一位顾命大臣索尼历经三朝,沉稳干练。在孝庄太皇太后的主持下,皇后的桂冠终于从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女子的手中移到了赫舍里氏的头上,索尼的孙女变成了康熙的皇后。这也完全是一场政治婚姻。

康熙四年,即公元1665年,年仅十二岁的康熙皇帝和只有十三岁的赫舍里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大典。虽然是一场政治婚姻,但皇帝和皇后年岁相仿,鳌拜把持朝政对皇帝多有不敬,压抑的环境促成了皇帝和皇后的恩爱感情。婚后不久,康熙和皇后赫舍里氏生有一子,但这个孩子只活了四岁就夭折了。

康熙铲除鳌拜、亲理朝政之后,已经不再需要皇后家族势力的扶持。政治纽带一旦宽松,皇帝和皇后的关系自然也就不会那么亲密了。康熙后宫的女人也就逐渐多了起来,钮祜禄氏、佟佳氏、乌雅氏……一个接一个地进宫。钮祜禄氏出身世家,聪明伶俐,喜欢读书,良好的文化素养使她在众多的妃子中脱颖而出。钮祜禄氏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深受康熙帝的喜爱。佟佳氏是康熙的表妹,康熙帝对她百依百顺。对于自己的妻妾,康熙帝似乎都十分温存。

虽然身边的女人日益增多,但康熙对少年时候就相识相知的结发妻子还是很有感情的。吴三桂举旗造反后,康熙面临着巨大的战争压力。不想就在这时,赫舍里氏又一次临产。上午皇后生了一个儿子,下午便去世了,喜事转瞬之间变为丧事,康熙帝悲痛欲绝,不顾前方战事吃紧,辍朝五日为大行皇后举办隆重的丧事。在赫舍里氏的梓宫停灵的二十五天的时间里,康熙皇帝竟然有二十天亲自前去举哀,足见他对少年夫妻的感情弥深。

赫舍里氏以生命为代价生下来的皇子胤礽,不满两岁便被康熙皇帝册立为皇太子。后来,身为皇太子的胤礽太不成器,最终被康熙废掉。废太子时,康熙哭骂他“生而克母”,仍念念不忘发妻。

当然,皇帝的感情从来就不是给一个人的,康熙也不例外。康熙陆续迎娶的后妃中,年龄小者只十一二岁,最大者也不过十五六岁,有的在二十几岁就去世了。从康熙九年最早去世的慧妃博尔济吉特氏算起,到乾隆三十三年最后去世的醇怡皇贵妃止,康熙的后妃们历经了康雍乾三朝,前后延续了九十九年。在康熙的后妃中,还有四对姐妹花。其中,有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和她的妹妹平妃,有宜妃和妹妹贵人郭络罗氏,有孝昭皇后和妹妹温僖贵妃,尤其是孝懿仁皇后及其妹妹佟贵妃又是康熙的亲表妹,四对姐妹花同上龙床侍候一个皇帝,这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可谓是罕见之至。

康熙为何娶了4个小姨子?

四对亲姐妹共侍一夫在清皇室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清太宗皇太极就曾连娶了人家姑侄三人,顺治帝的后妃中也有本是姑侄的四人。不过在整个清史中,有四对亲姐妹共同拥有一个丈夫的还真就这一个。

康熙后妃中的第一对姐妹是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满洲正黄旗人。姐姐赫舍里氏,生于顺治十年(1653年)十月初七日,于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被册封为孝诚仁皇后,时年十三岁。生有两个儿子,皇二子承佑四岁夭折,皇三子胤礽从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后被废。与姐姐相比,妹妹就没那么幸运了,只是一名嫔。妹妹被选入宫后于康熙三十年生皇子胤讥(早夭),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六月二十日去世,死后第7天才被追封为平妃,同年十月被葬入清东陵景妃园。

孝诚仁皇后的家族,在清初就已经声名显赫。正是考虑到她的祖父索尼是历经太祖、太宗、世祖和圣祖四个朝代的权臣,是大清国的开国元勋,孝诚仁皇后的父亲噶布喇又是领侍卫内大臣,孝诚仁皇后的叔父索额图是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孝庄才会选赫舍里为皇后。赫舍里氏能当上皇后与她的家族有直接关系,不过后来康熙与赫舍里氏还算恩爱。

康熙后妃中的第二对姐妹是原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钮祜禄氏被封为孝昭仁皇后,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崩于坤宁宫。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温僖生了皇十子胤俄和皇十一女,在康熙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史料上在康熙守丧三年后的封妃大典之前都没有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温僖的任何记载,而后在康熙二十年封妃大典直接被封为贵妃,这除了她出身名门望族外,还应该与她的姐姐孝昭仁皇后有关吧。

九妹范文5

二妹六岁的时候,父亲从学兵转入陆军测绘学校当学员,每月四两五钱银子的生活费。为了照顾我们生活,就把妈妈、二妹和我三人迁居于武昌过街楼。随后,父亲又和几位同学组织了一个“家庭教育社”,教育妻子、子女认字读书。二妹在社里数她年龄最小,但认的字比别人多,经常当同学和妈妈们的小先生。她喜爱劳动。晚间爸爸归来,总是打热水给爸爸洗脸、洗脚,爸爸高兴地说:“你是我的儿子,不是姑娘,不给你缠足。”二妹听了非常高兴。

一九一年,武昌开办湖北省立女子师范附属小学。爸爸把我们姊妹送入学校读书。当时学校里的学生,一般都是有钱人的孩子,上学、回家都有婆妈或听差的接送。我们是穷苦家庭的孩子,自然没有那种待遇。学校离家有二里多路,落雪下雨总是赤足往返。课间同学们都购买点心吃,有时一些同学看到二妹没有,就给她一点,可二妹宁可饿着肚皮也不要。

在旧社会里,有钱人都是欺侮穷人的,连他们的孩子也养成了欺侮穷人孩子的习气。二妹在学校里爱同贫苦的孩子们一起玩,对于那些欺侮穷孩子的学生,总是怒目而视,愤愤不平。同学中有一个“梳头妈”(替有钱人梳头)的女儿李世保,性情温柔,常被有钱的同学欺侮,二妹经常保护她,为她打抱不平。

二妹入小学读书一年多,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由于爸爸是一个革命党人,民国成立以后,被任为湖北陆军测量局审查员,兼新民实业学校校长。袁世凯篡权,北洋军阀吴佩孚割据湖北后,爸爸被军阀视为“乱党分子”,于一九一五年被捕关进军法处监狱。这时二妹问妈妈:“爸爸是一个好人,为什么把他关进牢里呢?”妈妈说:“他是革命党人,与衙门作对。”

父亲下狱以后,一家六口人,在武昌无依无靠,卖尽了衣物和乡间二亩多地,勉强度过了一年。眼看爸爸被判重刑,短期以内难望出狱,妈妈便带着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一同到汉川县西江亭傅家台外祖母家寄住。这时二妹才十二岁,只好失学回乡了。我因为上了女师享受公费,所以仍留在武昌。

临离武昌时,全家到牢里去看爸爸。妈妈痛哭,弟妹呆立,唯二妹咬牙瞪目,抱着铁栅勇猛推撞,悲痛而别。

下乡以后,二妹就同妈妈参加劳动。拔菜、摘棉花、拾豆子、割麦子,二妹样样都会做。因此,村子里的亲友姊妹们都称赞她是一个能干的姑娘。

二妹和妈妈整天劳动,却同外祖母家里的长工一样吃烂腌菜,大麦米饭。有一天,她想到舅母一家人终日不劳动,每天无荤不餐,气愤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一口锅中两样饭,两个桌上异样菜?”妈妈说:“他们钱多地多,我们无钱无地,客居在外祖母家里有工做,有一个安身之地就算不错了。孩子,不要提这些话,以后你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二妹也只好忍受着不提了。

二妹长到十五岁的时候,二表姐死去了。二表姐的未婚夫胡阴楼是一个地主的儿子,年纪轻轻的染上了鸦片烟瘾。他见二妹聪明能干,身体健美,就想娶她。二妹不愿意,得到妈妈的支持,一人逃到武昌来找我。这时正是一九・一八年暑假。我们姊妹商量,在武昌长久住着是过不下去的,只有考师范,才有饭吃有书读。我就替二妹补习功课。二妹日以继夜地刻苦学习,终于考取了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进校以后,她勤学苦练。课余常和我替人打毛线挣点零用钱。有时没有钱买书就抄书读。当时在校读书受的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教育,同学们都感到苦恼。二妹对此十分厌恶,立志要把套在女子身上的封建枷锁砸碎,废除学校里一切不合理的管理制度。

当时的女师是个封建堡垒,学校对学生管理视如犯人。学生寝室的房门,白天锁着,晚间学生入睡之后也要上锁,直到早上起来以后由校监来开锁,把学生放出来。有一天,学生正在前面课堂上课,后面寝室里起火烧了一排寝室,学生的衣物都全部烧光了。当时二妹和几位同学向学校提出抗议,认为这次火灾是校方造成的。如果事情发生在晚间,不仅烧掉衣物,而且学生都会被活活地烧死,应该废除锁门制度。经过抗议,学校才把这种不合理制度取消。

北京女学生为了方便和免除梳长费学习时间,纷纷剪了短发。这个消息传到女师,适逢月考的前夕,有几个同学就把头发剪了。校长知道了,大发雷霆,勒令把头发接上,否则停考开除。我是剪发的一个,二妹安慰我说:“要求得自由,就暂时适应一下环境,我们不一定讲求形式,他压制你们要把头发接上,但压制不了你们的斗志。要有远大的理想,作长期的斗争,总有一天我们会得到自由的。”

“五四”运动以后,湖北省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王式玉,虽然思想保守,但为了迎合潮流,打破了学校以往不聘五十岁以下的男老师的封建常规,新聘了陈潭秋、刘子通、黄负生等几位青年老师。在二妹班上教英文的有陈潭秋,教语文的有刘子通。他们在上课时,为了启发学生的革命觉悟,讲中国封建腐朽的社会制度、讲军阀专横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女子受压迫的根源,并指出斗争的方向,二妹和夏之栩等同学受启发最快,其他同学也直接或间接受到感染。从此,同学们都喜爱看新书报,注意国内外的形势。这些变化,校长王式玉认为是刘子通老师鼓动起来的,便在一九二二年暑假后,将刘子通老师辞退了。这时候,陈潭秋即指示学生起来反对。二妹和几个同学到校政厅去质问校长王式玉解聘的理由,并把王式玉揪住,揭露她压制学生的罪行和学校行政上的黑幕。其他的同学也一拥而上,校长被质问得哑口无声。

教二妹的刘懿老师,是一个未婚的女老师,平时对二妹很关心,经常赠以纸笔衣裙,寒暑假接二妹到她家中住,教二妹读书,师生感情深厚。发生以后,她曾几次找二妹谈话,劝告二妹不要坚持闹,万一遭到开除,学业就不能完成,无业可就,亦无家可归,前途危险。但二妹不顾个人的前途,继续坚持正义,斗争到底。

掀起以后,校长不但不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反而开除二妹等为首的几位同学,挂出令牌,要她们立即离校。一些被校方收买的同学和老师,勾结思想落后的家长,也出面反对他们,拥护王式玉。二妹等不为权势者的高压手段所屈服,率领全体同学,到教育厅请愿,三天三夜不离开,坚决要求撤换校长。教育厅派人出面调解,提出维持王式玉当校长,把几个被开除的同学送入武昌高等师范学习。二妹认为武高并不招女生,特为她们打开女禁,是一个调虎离山、企图平息女师的诡计。她们不为骗局所动,继续坚持斗争,直至把王式玉斗下台。但在封建统治之下,她们还是被开除了。

这一次,在湖北来说,是青年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革命斗争,影响很大,为湖北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打响了第一枪。

二妹和几位同学被开除以后,都从湖北省立女子师范搬到夏之栩家中,组织读书会,学习革命理论,参加社会革命活动,二妹利用我在湖北省立附小教书的关系,在我处设立了一个读书小组,供给很多新思潮的书籍,使革命思想在小学的老师中广泛传播。

一九二三年,爸爸从狱中释放出来。长年的监狱生活,把爸爸折磨得很虚弱,又加感染了肺病,出狱不久就卧床不起。为照料爸爸,母亲和弟妹们就从汉川县迁来武昌,全家居于武昌洪井巷十八号。这年秋,爸爸病危,二妹接受了组织的派遣,到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职工子弟学校工作。临走前,她回家看望爸爸,爸爸躺在藤椅上。二妹和夏之栩两人畅谈人生的志愿,革命的往事和前程。次日,她毅然走到武昌通湘门火车站,踏上了革命的征途。火车笛鸣,二妹向送行的俭弟招手,高呼着:“你回去吧!告诉爸爸我会自己保重,你好好地侍奉爸爸!”

几个月后,二妹由安源回武昌,父亲已逝世。即于武昌高师教授李汉俊家中任家庭教师与缮校文稿。每日回家中带着弟妹们劳动。在三丈多深的古井中提水,洗衣做饭。严寒冬日,二妹仍是单裤薄裙。

一九二五年春,二妹任武昌高师附小的教员,同陈潭秋结婚居武昌戈甲营。因革命工作紧张,后迁居于武昌太平试馆,有时把妈妈请到她家烧香拜佛以掩护工作。

这个时期,二妹多从事工人运动,有时换着妈妈的青裤白短布衫,深入凯字营贫民棚户区和工人宿舍。嗣后身怀长女慈君,因工作十分忙碌,身体瘦弱,精神衰退,医嘱每日不能行二里,应多休息。但她为了革命工作毫不顾及自己的健康,终使女儿七个月早产。婴儿坠地,用温箱抚育,月余后才能吸乳。

国民革命军北伐,直趋武昌。驻守武昌城内的北洋军阀刘玉春、陈嘉漠,闭城以抗。二妹和潭秋均在城内做策应工作。把满身脓疮生病的孩子交给年方九岁的道妹照料,整日在外奔忙。关城四十天,粮源断绝,虽吃冬青树皮、草根,但她仍情绪饱满,斗志旺盛。

国民革命军夺取武汉以后,二妹任省立第二小学校长,兼做湖北省妇女协会的工作。她广泛地联系妇女,团结群众,培养青少年,推动了革命,成为湖北妇女运动的先驱。

“四・一二”后,也叛变了革命。二妹受组织指示潜往南昌,转赴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临行紧急,抛下交给母亲抚养。弟妹逃避农村,母亲也由武昌迁居武昌工程营黄家暂避,将隐姓改名为徐慈君(陈赤军)。后在上海生了第二个孩子,因辗转于天津、东北等地区,不便携带,又与家中联系,由勇妹赴上海接回。

一九三三年春,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在上海等各大城市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当时二妹与陈潭秋于上海同时被派赴中央苏区。因任务紧迫,潭秋同志先走了。二妹因在医院生第三个孩子(即陈志远)未能同行。出院以后,潜居于潘怡如同志家中,准备前往江西苏区。六月二十日清晨,二妹一人外出,被敌特尾追逮捕,当即秘密押至南京宪兵司令部狱中。入狱后化名黄世英。幼儿陈志远由勇妹赴沪接回,交陈家六婶母抚养。

九妹范文6

街上的陌生人

1970年,19岁的粟晓玲已在衡阳县乡下待了两年。她是下乡锻炼的知识青年,整天“跟农民伯伯打成一片”,感觉单调而辛苦。这一年,衡阳市卫生系统去衡阳县招工,打着医院、防疫站等单位的旗帜,很是诱人。粟晓玲以为能去医院工作,兴冲冲报了名,来了才知道,自己被分到了市环卫处。她看到环卫处只有一间破房子,工作也又累又丑,就不想来,把户口装到身上,不去报到。环卫处说你再不来,户口就要吊销了!粟晓玲才扭扭捏捏地来上班。

今年61岁的粟晓玲,身材高挑,脸上仍能看出年轻时美丽的痕迹。她说:“……来了就扫大街。那时候好害羞的。我把口罩戴到眼睛下面,帽子压得低低的,不让别人看见。人家问我在哪个单位工作?我说是兵工厂的。人家问是哪个兵工厂?我说是‘1009兵工厂’,因为我们挑粪桶,一根扁担是1,两只粪桶是两个0,还有一个挖粪的勺子是9。”

23岁时,粟晓玲找了对象。男方是本单位开垃圾车的司机。那时候,整个衡阳有江东、城南、城北3个区,只有3台垃圾车。没有拉粪的汽车,没有水车,环卫工自己拉着板车,拿着扫把清扫大街,灰尘喷得他们全身都是,很多环卫工得了肺结核。粟晓玲得的是关节炎,因为不管刮风下雨、下大雪,都要出来干活。秋天落叶多,要一天到晚不停地扫。单位规定,扫大街的环卫工凌晨4时就要出来,要在普通市民上班之前,把大街打扫干净,但有的老工人3时就出来了,扫完一遍大街,他们还要回去给小孩做早餐、穿衣服,送他们上学。

除了扫大街之外,环卫工的工种还有掏大粪、扫厕所、运垃圾等。在一般市民眼里,他们是大街上的陌生人,是经常看见却不会感到兴趣的人。他们从事着肮脏、劳累、单调乏味和贬低身份的工作,一天又一天,她们习惯和麻木了个人尊严受到伤害。她们没有社会生活,没有休闲娱乐的时间和心情。

刚参加工作时,粟晓玲的月工资是27元。1979年工资改革,她的月工资涨到了50元,与企业单位职工差不多。那时候到处都是穷人,生活却也能过得去。环卫处是事业单位,是“吃皇粮的”,收入旱涝保收。他们星期天可以休息,看病可以实报实销,不用自己掏钱。单位的劳保福利很好,女职工每月有卫生费,还可以领到肥皂、解放鞋、喝水的小铝壶等等。

掏粪工今昔

张九妹是湖南零陵人。母亲怀她6个月时,父亲去世了。生下她两个月后,母亲去世了。奶奶带她带到7岁,奶奶也去世了。小姑把她带大。她喊小姑叫“妈妈”,喊姑父叫“爸爸”。1948年,姑姑和姑父调到衡阳铁路材料厂,张九妹跟着来了。

1974年,衡阳环卫系统招工,280人的指标,铁路家属就来了180人,其中就有张九妹。那时候她已30多岁,在衡阳冶金厂当临时工。她的丈夫,是这个单位的正式工。张九妹也想要个“正式”的名分。

来了就当一线工人。收尿、掏粪。第一次去收尿,老工人领着她,跟居民说这是环卫处新招的工人。居民看不起她,说“你怎么来搞这样的工作呢?这个工作好丑”!居民家里装尿的器皿,有的是痰盂,有的是尿桶。张九妹到家家户户去收,把尿倒进车子里,再拉回单位,倒进池子。一个月的任务是100多担尿,超额一担奖励8分钱。张九妹每月能超额四五十担,多则超额100多担。丈夫和两个女儿放了假,也来帮助她收尿、拉车。

掏粪时,她负责5个厕所,有居民的、单位的、旅社的,从凌晨一直干到晚上六七时。每天在疲惫和烦恼中回到家里,还有4个孩子等着她照料,忙不完的家务事。翌日凌晨3点半,张九妹就从家里走出来。她家住在江东,上班在江西。10来里地的路,公交车票两分钱,张九妹舍不得买,步行上班。早晨去得晚些,有些厕所的粪就让农民偷走了。有一天,张九妹少掏了7担粪,单位扣了她的工资。

舒适和体面的工作,对她是一种奢望,有时还要挨打。张九妹说:“……我到小旅社去挖粪,去早了他们还没起床,怪我去早了,去晚了说我们吃饭呢,你挑粪过来好臭的!一车粪装6担半,居民把我的名字也叫‘6担半’,我从他面前过,他就吐口水:‘赶快过!赶快过!’‘你是不是劳改犯,怎么会来掏大粪呢?’我说:‘我是劳改犯,你更是劳改犯!说72行行行出状元,你怎么能这样说呢?’他们说:‘“6担半”好厉害呀!’就围着我打。经常挨打。‘好讨厌你这人!’老年人也打我,看不上眼。”

“碰到农民来掏粪,我要跟农民打架。几个农民一起上,我怎么打得赢?我就拿起扁担打。居民不会帮我的忙。我没办法,就站到车子上面,把脚扒开,用粪勺挖起大粪,哗哗哗,往他们身上泼粪。农民都吓跑了,居民出来看:‘这个劳改犯,好厉害,把农民都打跑了。’”说着,张九妹呵呵笑起来。

当时,像张九妹这样的女掏粪工,在她所在的区里还有二三十个。其他几个区也大抵如此。在这个职业领域,妇女比男人更容易受到伤害。她们每天都经历着由于没有尊严、没有安全感的种种痛苦。这是一种自我伤害化的“男女平等”。

有一年夏天,张九妹掏了一车大粪,拖回来时,走到湖南路,突然晕倒了,行人把她送到医院,一量是高血压,心脏也有问题。“1977年我调到江东。主任看我掏大粪好厉害,分我到火车站。那里的厕所多。楼上旅客屙尿,下面一个池子,像壕沟似的。我下到沟里掏……讲起来好丑!有时上面的旅客解完大便,要放水冲,我正在下面挖,屎和水一起冲下来,全都冲到我大腿上了。”

她笑着,似乎是轻松地讲述往事,但是每讲一段,她就要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

“好苦哇……”

些饱经沧桑的人们

一起招来的180名铁路家属职工,干着干着都跑了。张九妹说:“我是坚决干下去,因为可以拿到退休工资,结果退休工资还是这么少……”年复一年,张九妹掏了10来年大粪。退休前三四年,掏粪不再用人力了,单位安排张九妹去当门卫。1987年张九妹退休。

退休的时候,她、粟晓玲以及其他的老环卫工们,他们都相信最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他们的所有牺牲,会换来晚年无忧的生活保障。但渐渐地,他们发现,自己在持续远离而不是接近理想中的幸福余生。

退休时,张九妹的退休工资是56元/月。现在是1007元/月。退休不久,丈夫就去世了,4个孩子陆续长大。原来的房子要拆迁,如今她单独住在一间租来的屋子,每天早晨5时起来,刷刷牙,洗洗脸,去湘江风光带走走。回来,看外面有喜欢的早餐,就买点吃,不喜欢就自己做。烧气贵,她就烧煤。孩子们不让她做事。中午吃一餐饭,晚上吃中午的剩饭,7点钟看新闻联播,然后睡觉。

如果没有病痛的折磨及账单的威胁,75岁的张九妹,尚能过上一种最低限度舒适的生活。但,生活费用的持续上涨和缺乏基本的医疗福利保障,使她余生的前景不断暗淡。

“那时年轻,好多疾病没发出来。脏水是有毒的噻!年轻时可以抵得住,老了病就来了。我阴道发炎有六七年了。一个月吃药得三四百块,难得治好。我还有高血压、关节炎、慢性咽炎……好多病。衡阳上坡路多,我的关节炎是拖大粪车拖的,身上衣服湿了,顾不得换,就在身上溻干了。”

她的前同事,珠辉区的环卫女工王维敏,1997年因工伤提前退休。她有一个邻居,在粮食系统企业工作,与她同时退休,退休金比她少200元。现在邻居每月能拿1400多元退休金,王维敏只有1003元。她爱人没有工作,也没有退休金。六七年前,王维敏开始用一个破旧的小本本记账,买几毛钱的菜都要记上。他们全家5口人,每月的生活费用是1000元。如果开支不超标,他们可望每月有3元钱的结余。实际上,他们一家的生活,全靠丈夫做生意的妹妹接济。

“上个月我爱人摔伤了肋骨,不敢去医院,”王维敏的丈夫刘先生说,“因为医保每个月只报销几十块钱。上次她去看眼睛,检查一下,买两瓶眼药水,就花了130多元,她心疼得不行。医生开的药方,她拿到药店里买便宜药。但医生也怕病人去外面买药,写的字外面不认识,只好在医院里买。”

他们是长期陷入贫困,而又缺乏福利依赖的一群人。由于收入赶不上通货膨胀的变化,因而他们的退休工资实际变得越来越少。他们也无从弥补家庭收支不平衡所带来的赤字。贫穷使他们丧失了摆脱贫穷的能力,腐蚀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蒸湘区68岁的袁良凤、雁峰区78岁的费锡玉、珠辉区67岁的戴丽玉……她们个个饱经沧桑。退休后,没有人来看望过他们,除了自己的家人,他们真的被社会遗忘了。她们已经习惯了承受经济的压榨和社会地位的低下,他们经历着超越自身能力控制的命运的一次又一次跌落。他们每天所发自心底惧怕的,是“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2006年起,原单位为他们发了每月20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使他们的退休金达到了每月1000元左右。此后又原地踏步了6年。2009年,根据省里的文件,他们的人均津贴水平有望达到每月650元。有几十名老环卫工人拿着文件去区环卫局、市环卫处以及市、区政府、人大反映情况。政府承认有这个政策,但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履行。有一个区的新任环卫局长保证说:“如果其他区的退休环卫工人都发了这个钱,我马上一分不少地发给你们!”

仅仅是属于他们这个不大的群体的痛苦,很容易被社会所忽视。他们也缺乏更多反映自己痛苦的渠道。在这个无数人共同生存且充满竞争的环境里,他们是最没有竞争力的一群。在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几名老环卫工悠然地说起,跟她们一起去市里反映情况的老同事,年龄最大的是80多岁,还有的,如今已然离世了。

“我们都是六七十、七八十岁的人了,还能活好久?拿一千零几块钱的退休金,能要我们拿到死吗?”67岁的戴丽玉说。

2012年5月27日,戴丽玉、张九妹、袁良凤等衡阳4个区的128名退休环卫工人共同签名,给湖南省委书记、省长写了一封公开信,反映他们的退休工资11年未曾增加的情况:“11年来,事业单位加工资我们没有份,说我们不是公务员;企业单位加工资,说我们不属于企业,所以也不给我们加。在我们的再三要求下,原单位于2006年下半年发了20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除此之外再未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