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艺

文艺范文1

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不但风起云涌,而且左右摇摆。这种文艺思潮是否存在客观发展规律?其正确的历史走向是什么?这是研究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并且反对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地把握这种发展规律。

首先,我们从历史的两个层面切入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发展。一、恩格斯在为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1891 年单行本所写的导言中指出:“以往国家的特征是什么呢?社会起初用简单分工的办法为自己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机关来保护自己共同的利益。但是,后来,这些机关,而其中主要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这种情形不但在例如世袭的君主国内可以看到,而且在民主的共和国内也可以看到。”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社会的公仆演变成社会的主人的这种历史演变在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中也屡有发生。我们绝不认同这种历史演变。在把握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坚决反对这种历史演变,而且对各种认同这种历史演变的思想倾向进行了深入的清理和有力的批判。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我们反对过问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但是,中国文艺思潮仍然或直接或间接地都是围绕当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展开的。在2004年《新华文摘》第8期上,理查德•T•范恩以“历史学必须全球化吗?”为题指出了两种不同的全球化:“我并不认为历史学家的话会对政治家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不负道德责任地选择谈论的话题并发表意见。这当然得取决于发展的是哪一种全球化,采取的是哪种评判标准。一种是,使第三世界国家摆脱负担,并建立起可行的国际法体系的全球化;另一种是,在某个企图将第三世界的财富吞噬到第一世界的最大银行账户中的霸权势力的控制下而产生的全球化。倘若是第一种,人们自然会对全球化另眼相看。”正如存在不同的全球化,当代中国现代化在发展观上也存在根本的分歧。21世纪初,为了纠正以往中国社会的一些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们认为这种科学发展观不但正确地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而且也是正确地把握和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艺思潮的科学武器。我们对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把握就是建立在正确区分不同的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上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不断。近20年来,我们之所以没有被翻来覆去的东西风吹拂得左右摇摆,是因为我们在科学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抓住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正确走向,不畏浮云遮望眼。例如,关于文艺的批判精神,有人认为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应该坚决、彻底和深入,永远保持这样的行动热情――如同堂•吉诃德那样挺起长矛冲向风车,即用敏锐和短暂的虚构天地通过幻想的方式来代替这个经过生活体验的具体和客观的世界。”这种对现实生活的坚决、彻底和深入的拒绝和批判在否定现实生活中的邪恶势力的同时,也拒绝了现实生活中的正义力量。有人虽然强调切忌把批判精神和建构精神对立起来,提出当前中国文学亟需强化肯定和弘扬正面价值的能力。但这实际上仍然是把批判精神和建构精神对立起来了。因为真正的文学的批判精神和建构精神却是统一的。因此,我们认为有些文艺批评在高扬文艺的批判精神时不但脱离了批评对象,而且脱离了现实生活。而文学的批判精神是作家的主观批判和历史的客观批判的有机结合,是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有机统一,是扬弃,而不是彻底的否定。作家的批判必须和现实生活自身的批判是统一的。否则,作家的批判就是“用头立地”。也就是说,文学的这种批判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是在肯定变革历史的真正的物质力量的同时否定阻碍历史发展的邪恶势力;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不是站在人类的某个绝对完美的状态上。又例如,关于文学的人文精神,当代有些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在精神上出现了退却甚至背叛的现象,不少中国学子认为这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我们认为,过去,我们肤浅地把握当前有些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退却甚至背叛现象,简单地把这归结为一种精神危机,而看不到这种精神危机现象实际上是这些中国知识分子社会背叛的必然产物。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国画》和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提供了一面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精神蜕变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的精神背叛。在长篇小说《国画》中,王跃文就生动地描写了知识分子朱怀镜在社会背叛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朱怀镜只是真切地感到这社会的确越来越阶层化了,有些人更是越来越贵族化了。尽管做官的仍被称作公仆,尽管有钱的人仍尊你为上帝,可事实就是事实。下层人想快些进入上层,拿时兴的官话说,就是实现超常规发展,你就得有超常规的手段。朱怀镜经过这种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认同了异化和走向了背叛。在分化和背叛后,朱怀镜逐渐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步步高升。在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中,阎真更细腻更充分地凸现了知识分子池大为这种社会背叛的内心斗争、痛苦和煎熬。和朱怀镜这种典型的官员不同,池大为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既有从社会基层民众中分化出来,跻身社会上层的痛苦和矛盾,也有放弃一个知识分子的清高和骨气的失落和空虚。阎真不但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池大为的衍变和蜕化,而且较为深入地挖掘了这种蜕变的历史根源。池大为是双重背叛,一是从社会基层民众中分化出来,彻底地背叛了基层民众;二是主动地放弃了真正知识分子的价值和尊严。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在这种背叛中,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在精神上发生了霉变。在这些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中,有的是没有感觉到这种精神霉变,有的是不承认这种精神霉变,有的还认为这种精神霉变是一种进步,有的甚至在反省和忏悔中自觉地实现这种精神霉变。阎真在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中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有些知识分子的这种社会背叛。在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中,池大为舍弃理想主义,顺从现世主义,表面上是一种精神背叛,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背叛。在池大为参与的一次全省血吸虫抽样调查中,他发现华源县的血吸虫发病率为百分之六,而他们的调查报告却上报百分之三点六二。虽然池大为心里想着那些无助的病人,很久都安定不下来,因为当年他的父亲和他在那个偏远的山村,也出于这样一种无助的状态,但他还是沉默了,放弃了“吼一声的责任”。百分之六的发病率与百分之三点六二的发病率相差百分之二点三八。说真话,就意味着百分之二点三八的病人将得到及时治疗,将减少痛苦和死亡;说假话,就意味着这百分之二点三八的病人将缺医少药,将增加痛苦和死亡。而说假话虽然损害和践踏了底层人民的利益,但维护了特殊利益集团利益,维护了个人利益。在人民利益和少数集团利益(包括个人利益)的斗争中,池大为倾向了说假话。池大为的这种沉默和放弃就是对这百分之二点三八的病人犯罪,就是参与对底层人民的犯罪活动。池大为这种放弃,不仅是一种精神背叛,而且是一种社会背叛。他背叛了他的父亲,背叛了像他的父亲一样无助的人。也就是说,池大为背叛了他的社会出身。因此,当前有些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退却和背叛,实际上是他们社会背叛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努力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忙于引进各种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忙于跑马圈地占山头,缺乏辛勤耕耘,不断推进。(作者单位:大同大学)

文艺范文2

绝对性的问题

艺用型陶艺设计领域绝对性的问题,体现在曾出现过许多盲目的设计,许多陶艺产品面对不同的消费市场都是老面孔,缺乏有效的针对实际使用环境的设计。如,艺用型陶艺设计中的防震细节设计,对应于地理位置处于地壳活动频繁的地区,除了对建筑的建构做的防震设计处理,应研发与建筑的防震建构相配套的防震艺用型陶制品设计,关注材料安全性、结构安全性等防震因素。面对特殊环境下的艺用型陶制产品,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以关爱人性、体贴入微的细节设计打动消费者,避免产品上的无差异化设计。艺用型陶艺设计领域应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观察对象、分析对象,认识设计物是相对的存在于它的环境之中,对于多地震的地区,可以相应开发设计一些弹性结构和防震材料的陶艺产品,现在家居装饰材料市场上出现的合成轻陶,具备陶材料的孔式结构,但有着木质质感,轻质耐用的特点,即使当灾难发生时,破碎的陶片不会再变成伤害人的利器。传统的陶艺有易碎特质的特点,对于这些缺陷,新型艺用型陶艺设计应从更多角度、更多方向上考量设计产品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最大限度解决人造物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在艺用型陶艺设计领域里,用科学的认识论指导陶艺设计领域,才能防止脱离现实、脱离自然的认知,缺乏多方面研究观察事物的能力,只能是孤立的设计,丧失设计所包含的真正意义,艺用型陶艺设计也就成为空中楼阁,一碰就倒,只能遥望和欣赏,而不会具有任何实用价值。

忽视对立统一的问题

对立统一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当然也包括艺用型陶艺设计领域,它的设计开发过程必定面临着一个逐步完善的艰苦过程,将不断地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化的设计工程,也是一个在对立中不断求得统一的设计工程。在艺用型陶艺设计领域,处理好各种矛盾,包括设计物形态上的矛盾关系、结构上的矛盾关系、设计物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设计与市场的矛盾关系等方面,实际上都是力求从对立中求得统一。艺用型陶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实用艺术设计,设计以人的活动为圆心,围绕市场为半径画圆,随市场变化生存或者灭亡。可以说市场与设计是生死攸关、密切相连的统一体,既相互对立又在某种条件、某种环境下实现向对立面的转化而实现统一。这种统一并非绝对的统一,个性化的艺用型陶艺品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但陶艺品又需要统一的生产制作标准才能实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在这个统一之中又要求得变化,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与个性化需求,设计与需求市场之间是矛盾体的关系。如何解决设计与需求市场间的矛盾,求得对立统一呢?有两种解决方式,在统一中求得变化。在设计时规范其制作标准,合适合理的生产加工方式,是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也要在统一生产下的条件下力求商品多样化,如规格大小上的变化、材料上的变化、色彩图案上的变化、包装设计上的变化等,从这些环节的变化中体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特点;在变化中求得统一。

静止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统一面都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着,艺用型陶艺设计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并不是简单生产规模上产量增加或减少的变化,而是各种矛盾和对立面在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关联过程中发展变化着。静止只是相对的、暂时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艺用型陶艺设计要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需求来确定创意技法、造型、色彩与产品设计样式,加强与国际的接触与交流,不少艺用型陶艺设计十几年甚至数十年都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产量上增加或减少,设计风格处于静止状态,还在沿用落伍的、不入主流的创作手法。艺用型陶艺与人关系密切,设计时应以人为本,满足不同人的多层次需求并丰富产品结构。此外,在形态尺度设计中应更多考虑使用对象—动态人,围绕着人的使用舒适感来确定陶艺尺度的数据。日本一位设计大师做陶艺器皿设计时,从不画设计图,直接手工开始制作实物大小的石膏模型,他的设计过程须花费一年甚至数年时间,真正实现设计从“使用”出发,用手去拿捏、去抚握、去思考、去修正,以手的直接接触和使用来感知如何做设计的尺度。不同的使用者对器皿尺度的要求不同,在器皿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的动态使用者,来获得更为贴切的把握度。因此,艺用型陶艺设计如果单纯只是在高度、数量上提高或减少,那么它的确算不上是一种进步和发展,设计只能陷入到僵化和静止当中。

文艺范文3

那天,在我们的操场上搭了一个舞台,舞台背景上写着“活力校园,快乐成长”这几个紫红色大字,整块背景布是彩色的,这真是一个绚丽多彩的舞台啊!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快步向操场走去,准备参加文艺汇演。

文艺汇演开始了,衣着华丽的主持人出现在舞台上,他们的声音特别清脆、响亮。一下子把同学们吸引住。第一个节目是四(1)班的活力健美操。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随着欢快活泼的音乐,一群小同学穿着款式新奇的服装载歌载舞,蹦蹦跳跳,做出整齐的动作,赢得了观众们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是三(2)班表演唱——《北京欢迎》,他们的歌声多么婉转,动听,他们还配着动作。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轻轻摇头,情不自禁地跟着唱。

最紧张的时刻就是到我们班环保时装秀,第一个出场是我们刘子浩和李杰威同学,他们穿着用塑料袋做的裙子,昂首挺胸出来了,摆出超帅的造型,帅气十足啊!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叫了出来,接着是李洁怡同学出场,她时装那些用普通的塑料袋加上快餐盒做的,再加上独特的发型,真是活泼可爱,他们的表演提醒人们少用塑料袋,保护环境。紧接着到我出场了,我既紧张又兴奋,我穿着漂亮的服装,面带笑容,在台上摆出姿势,向同学们展示,也象征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生活更美好。我们的表演赢得阵阵的喝彩声。

文艺汇演还舞蹈、相声、小品、乐器演奏等都非常精彩,令人目不暇接,真是台上精彩不断,台下掌声连连。

表演完了,就到了宣布结果的时候,同学们非常紧张。当听到一等奖是五(1)班时,我们共同欢呼:同学们有的说“Yes!”有的高兴地跳起来,有的与旁边的同学互相拍掌……我们的张老师也露出了笑容,我们班一片沸腾,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文艺范文4

文艺批评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童庆炳

批评与创作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

文艺批评的根基在哪里?应该说,它既不在政治,也不在创作,而在生活、时代本身。生活、时代既是创作的根基,也是批评的根基。创作与批评都具有时代性。创作与批评的根基是同一的。批评家不是随便说一说一部作品思想和美学上的优点或缺点。优秀批评家应该根据自己对生活与时代的理解,对作品作出自己的独特的评判,或者借作品的一端直接对社会文本说话。这样,一个优秀的批评家如何来理解现实与时代,想对现实与时出怎样的声音,就成为他批评赖以生存的源泉。还是来谈谈别林斯基。大家知道在19世纪40年代前,别林斯基有过一个与现实“妥协”的时期,他接受了黑格尔的“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一切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思想,错误地认为既然俄国专制农奴制是现实的,那么也就是合理的,他写了一些为俄国农奴制辩护的批评文章,他的批评也就无足轻重,不但不可能生产积极的意义,相反是依附于反动势力的威严之下。为此他受到赫尔岑严正批评。19世纪40年代初,他迁居彼得堡,耳闻目睹当时俄国京城贪官污吏的腐败和专横,他悲愤地写道:“这个丑恶的俄国现实充满着对金钱和权势的崇拜、贪官受贿、腐败堕落、道德沦丧、昏庸愚昧等现象,任何聪明才智、高尚举止都会遭到欺压、蹂躏,书报检查横行,思想自由被根除。……如果我还为这一切进行辩解,就叫我的舌头烂掉。”这是对现实的这一新的态度和深刻的理解,这种对于现实的新态度、新理解为他后来的文学批评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创作与批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这里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也不存在谁依靠谁的问题。但它们合作,共同生产意义。例如俄国19世纪早期的文学意义是由普希金、果戈理和别林斯基共同生产的。普希金、果戈理的作品对时代文本发言,别林斯基则把他们的发言提升了一步,共同对现实发出激奋的声音,这才构成了那时俄罗斯文学的景观。所以别林斯基说:“批评总是跟它所判断的现象相适应的:因此,它是对现实的认识,……在这里,说不上是艺术促成批评,或者是批评促成艺术,而是两者都发自同一个普遍的时代精神。二者都是对于时代的认识,不过批评是哲学的认识,而艺术是直感的认识。”别林斯基的意思是,创作与批评的“身份”是平等的。批评并不寄生于创作。创作与批评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别林斯基还说:在那个时候,批评家对“一部伟大的作品说些什么这个问题,其重要性是不在这部作品本身之下的。不管你对作品说些什么,――请相信我,你的文章一定会被人阅读,激起人们的热情、思考、议论。”如果我们现在的批评家要是有这种认识,那么文学批评就会构成“不断运动的美学”,那么批评家创造的世界是与作家、艺术家所创造的世界是同样重要的。当然,你的批评话语不能是不痛不痒的,你必须在评论作品中,要么提出了现实的问题,要么回答了现实的问题,或者其中有关于生活的玄远的哲学思考。

还有,既然创作与批评是平等的,那么,作家、艺术家与批评家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你们在下面可以是朋友,可以称兄道弟,但批评家对于作品则应该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秉持科学的态度对作品的优长和短处作出艺术的总结和概括。不能因为彼此之间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就不敢批评。批评的要义就是敢于批评和善于批评。如果面对作品严重的问题,而不能发现,或发现了不敢说真话,这算什么批评家。作家、艺术家则应面对这样的敢于和善于批评自己作品的短处的批评家,应以敬重之心待之,乐于接受批评,甚至表达感谢之意。事情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吗?新文学的前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沈从文在《记冯文炳》一文中,并没有因为冯文炳是自己的朋友,就放松了对其作品不足的批评。沈从文真的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他对冯文炳(废名)的作品《莫须有先生传》作了直截了当的批评,说他的作品“把文字发展到不庄重的放肆的情形下,是完全失败的一个创作”,这样的批评是尖锐的,也是真诚的。在我看来,越是名作家名艺术家的创作就越要对其严格批评,因为他们读者与观众对他们的作品抱有更高的期待,影响也更大。批评家不但对艺术负有责任,也对社会大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达到上面我所说的文艺批评的理想境界,关键是批评家要有自己的生活信念、社会理想和文艺理想。没有社会理想,就不可能对现实作出深刻的理解。没有文艺理想,就不会有对艺术的追求,从而能对文艺作品作出深刻的评判。没有独特文艺信念的人,一味依附别人的人,不是批评家。批评家在信念的支持下,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和批评空间,要有坚定的立场。不应该看着人家(例如作家)的脸色行事。同时他也要有自己的批评路径和专业技巧,能说人所不能说,道人所不能道。当批评家发言的时候,作家、艺术家也好,读者、观众也好,整个社会也好,都不能不注意地倾听。这样文艺批评就必然产生意义。批评与创作合作,创作家与批评家携手,共同对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不读作品怎么能进行文艺批评

现在有一种现象,有些批评家现在只聚焦于文学事件或文化事件,而很少阅读和研究当代文学作品。有的批评家甚至公开声称,他不读某个作品也照样可以批评。可见,这些批评家所关注的不是作品的性质或价值,而是围绕在作品周围的事件。这种不读作品只是关注围绕作品所发生的批评,其目的不过是商业炒作,把人们从作品的思想与艺术引开。这种批评对于商业也许有意义,对于人们在无聊时候助谈兴也许有意义,但对于真正的文艺批评毫无意义。真正的文艺作品可以有三个层面:第一层是“悦目悦耳”,第二层是“悦心悦情”,第三层是“悦志悦神”。真正的文艺批评应该进入到作品的全部三个层面。而这种不读文艺作品的文艺事件批评,连作品的“悦目悦耳”这个最表面的层面都没有触及,那么请问,这种批评能进入文艺作品的世界吗?能理解作品的所抒写的情志吗?能揭示作品所具有的美学的历史的意义吗?不把作品当批评对象只是把事件当批评对象的批评在今天的流行,还是商业“炒作”的小伎俩,对于真正的批评来说,也可以说是一种消解,一种亵渎。

关于文艺批评的方法,新时期以来经过了多次变化。但如果我们忽略那些细节不计,大致可以归结为“向内转”的批评和“向外转”的批评,即相当于韦勒克提出的“内部”批评和“外部”批评。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为了摆脱僵硬的“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批评模式,理论批评界提出了回归到文艺自身的“向内转”,就批评而言突出的有审美批评和形式批评,这种批评在今天看来是不全面的,但在那时却具有“拨乱反正”的作用,它具有治疗“极左”顽症和解放思想的伟大意义是不容抹杀的。现在似乎有个别人想开历史倒车,又要起来清算80年代的反“极左”时候提出的文学理论和文艺批评思想,这完全是枉然的。看来当前重要的问题还是“防左”。90年代后随着“语言论”转向,叙事学流行,形式批评进一步升温,批评于是进入一个回避现实境况的批评学问化时段,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商业大潮的涌动,各种社会问题丛生,人们的思想重新活跃起来,此时,恰好有关文化研究的批评方法从英国的威廉斯为代表的伯明翰大学学派那里被引进。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批评的“向外转”,即相当于韦勒克所说的“外部”批评。相对于80年代的“向内转”而言,所谓“向外转”就是批评家从文艺形式这个端点一下子又跳到文艺社会政治内容这个端点。这时候出现了“阶级”批评、“性别”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生态”批评。这类批评要是做得好,那是很有益的。但目前这类批评一般是不顾文艺的表现形式,仅就作品的内容所展开的一种批评形态。这些文化批评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去考察作品艺术上的优劣、高下、精粗的程度,而只是关注作品对“阶级”、“种族”、“性别”、“生态”等观念内涵的符合的程度。

不难看出,无论是“向内转”的审美批评、形式批评和“向外转”的文化批评,都是有其时代的根据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必须给以充分的历史的评价。但是就批评的方法和形态而言,“向内转”和“向外转”的批评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不能整体地深刻地揭示文艺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价值与意义,也是不能保持活力的,不能持久化的。因此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有人提出具有综合性的“文化诗学”批评的构想。“文化诗学”批评的立意,是在坚持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条件下,把形式批评中对作品的细读和文化批评中对作品社会文化意义的阐释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批评形态。这种批评可以从作品的文体研究入手。我在1994年出版的《文体与文体创造》一书中指出:“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就是说,文体有三层面,第一层面是作品的语言体式;第二层面是作品语言体式所折射出的作家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第三层面则是作品语言体式中所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一个批评家完全可以从细读作品开始,深入作品的语言体式,进一步揭示作家赋予这作品语言体式所表达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评价,所显现的精神结构;最后则要联系社会历史语境,深入揭示作品所体现的时代文化精神等。这样我们就把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综合起来,结合起来,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性的深入的把握。这样一种批评方法既不同于那种感想式的、印象式的批评,又不同于刻板的机械式的单纯的社会学批评。对于批评来说,方法的革新不是无关宏旨的事情,科学方法的确立,可以使批评真正变得具有穿透力,使批评保持活力和生命力。

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艺术文体的统一

我们的批评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这就是在批评中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批评中必须得到确认和坚持。

我一直认为,当代文学创作的精神价值取向可以有许多维度,包括休闲、娱乐、宣泄、鉴赏等都可以是其中的维度,但应该有三个基本维度,这就是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艺术文体三者的辩证统一。

历史理性是对社会全面进步的肯定性评价。其中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又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在《〈政治经济学〉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中认为,马克思一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几大发现,其中第一大发现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才能谈到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文艺创作和批评的精神价值取向之一,就必须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个社会的发展,其别是经济发展。发展的确是社会的第一要义。因此像80年代初产生的所谓“改革文学”,竭尽全力鼓吹当时开始的中国的社会经济变革,塑造了像乔光朴那样的企业改革的英雄,就创作而言是有意义的,当时的文艺批评给予高度的评价,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种批评抓住了“历史理性”这个维度,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但是这种价值的批评够不够呢?不够。因为它只是历史理性这单一的维度。如果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等有理由对经济的高速发展感到完全满意的话,那么作为作家、艺术家、批评家就还必须问,这种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否付出了高昂的人文精神失落的代价,是否付出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沉重的代价,是否付出了贫富差距拉大的心酸代价?只可惜那时文艺家都没有前瞻性的眼光,因此这些问题没有提出来。但作为一个批评家本来是应该有这样的眼光的。早在西方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财富,但也导致环境的污染和人的异化,解决这种矛盾一直是西方的思想家致力研究的基本问题。批判和揭露工业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也一直是19世纪西方进步文艺的一个重要主题和价值追求。所以中国的作家、艺术家和批评家早就要预料到中国的工业化高速发展也同样会要付出种种代价,早就应该预料到在中国工业快速发展中也会出现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悖立的现实。从而在我们的文艺创作和批评中确立起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这两个不可缺一的价值维度。遗憾的是,直到这种现实尖锐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文艺家仍然没有深入思考,而批评家也不能明确地用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两个维度的价值来评价新涌现的作品。实际上,文艺家与经济学家应该有自己的不同于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的特性,这特性就是他既要历史理性的价值,也同时要人文关怀的价值。两者都要,一个也不能少。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熊掌与鱼不可兼得。问题就在这里。如果对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来说,“不可兼得”是他们对发展的理解的话,那么对文艺家来说,特别是对批评家来说,就是要“熊掌与鱼”要兼得。这尽管可能是一个乌托邦,在实际生活中也许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但作为批评家则应该坚持价值的理想,无论如何痛苦的追索,也要坚持这种“兼得”的价值取向,并以此去评价作品。

还有,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价值理想,如何呈现在艺术作品中呢?这就要依靠艺术文体。艺术文体作为语言体式,它所传达的每一种感觉,每一种情绪,每一种思想,每一种情景的描写,每一种言说,都应该充满诗情画意。如果艺术文体不具有诗意,它就不可能使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价值理想升华为艺术的境界。时至今日,艺术文体问题的重要性仍不被文艺家所理解。艺术文体的基本功能就是对题材的塑造。一个看起来很平凡的题材,经过艺术文体的塑造,可以变得很不平凡。这就是艺术文体的力量。对于批评家而言,文艺批评首先要检查作品是否具有审美的特性,如果缺少艺术文体,缺少诗情画意,那么这部非诗的作品就不值得我们过多地去谈论它了。正是基于上面这些理由,我们认为文艺批评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艺术文体的统一。

当代中国画批评的困境

陈履生

传统中国画发展到当代中国画,经历了20世纪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与之相应的是,传统的批评准则被现实的功用要求弃之一旁,仅成为画史研究的一个对象。但是,50年代以来的新中国画并没有完全拒绝传统的笔墨和审美的习惯,并没有完全背离中国画在形式语言上的基本原则。所谓的改造,只是解决传统的中国画在新中国的磨合问题,是以表现现实、服务现实而去除传统中国画中令文人们所沾沾自喜的逸气和古气。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直至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画面对新的社会,面对经济高度增长所带来的文化上的发展机遇,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化的社会问题中,中国画的历史性变异使得老传统、新传统都受到了冲击,曾经是千古不移的“六法”,曾经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批评标准,都难以适用或完全不适用于今天。中国画失去了法度,批评失去了标准,成为当代中国画发展中的一大特点,这正好符合了当今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时代特点。

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中,如何在不可避免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现实中,保持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中国画的特色,这一历史性的守望,像20世纪50年代一样,同样关系到传统中国画的存亡。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在文化上的应合,使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可以说,任何一种标准都难以适应当代中国画的批评,因为连“美”这样一个基本准则都受到否定或质疑的今天,多元化和多样性的中国画实际上并存了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批评标准,过去人们概念中的批评标准的惟一性,正在被多元化和多样性所肢解。就中国画而言,尽管在形式和语言上因画家的追求不同会呈现出多样化的个人风格,可是,不管风格如何,特点怎样,首先画的应该是中国画。如果不是中国画就很难将其纳入到中国画的体系之中,也将很难用中国画的批评标准去要求它。

困境在于一些过去不成为问题的中国画的基本问题,现在都已经成为问题,而且是当代中国画的首要的或重要的问题。比如“笔墨”问题,要不要是一回事,要什么样的又是另外一回事。而像诗书画一体的方式,书法用笔的要求,基本上已经不在学术的考量之内。何谓“中国画”更是受到质疑,如果中国画都难以确立,更难以谈得上批评。所谓的批评也就成为一种基本的判断,成为一种见仁见智的解说,谈不上学理和学术。学科的基础在动摇,因为学科自身存在着以往历史中的问题,同时,因为现实的发展与基础的不适应,或者说现实的变化已经很难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立,都成为当代中国画以及当代中国画批评难以绕开、难以解开的疙瘩。

学术的主流正在因为画院、院校、美协、美术馆等各种主流集团的利益,被分解成若干代表主流的支流,因此,今日的主流不像以前那样是有着尊严的一条脉络,而是以多条并存的方式左右着中国画的发展方向。这一现象本身一方面说明了今天主导中国画发展的现状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则说明了各支流的流向有可能并不是同一个方向或同一个目标,有时会因为现实中的利益而表现出文化上的冲突,所谓的多样性也于此中表现出来。

主流之外的民间力量,尤其是高度发达的艺术市场,正成为推动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只强有力的推手,这一力量的强大有时候甚至超过了主流的力量,正因为此,它也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影响了中国画的批评。致命的是,市场化使学术不能完全左右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方向,使批评失语,使批评失品。过去曾经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画市场,现在不仅被油画和当代艺术所分解,而且因为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以及在拍卖中的突出表现,中国画艺术市场的主导地位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代艺术中不为人所理解的高价位,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道路上晃人眼目,有可能因此而改变中国画发展的方向,无疑,也关系到当代中国画的批评。

在当代中国画批评的现状中,批评的社会性使当代中国画批评成为一种完全个人化的诉求,为了画集的出版,为了报道的宣传,为了展览的舆论,为了市场的拓展,构成了批评的主体,它们正成为当代中国画批评的灾难。批评的主动性或主动性的批评,已经被淹没在各种宣传性的评论之中,因此,在批评的文字令人目不暇接的今天,在批评的文字成为文化污染的当下,能够推动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批评已经成为文化的稀罕,而批评的尊严与品格基本上在当代中国画的批评领域中消失。这一具有时代特点的现象,正反映了当代中国画的现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怎样评价这个时代的文艺批评

孟繁华

上个世纪60年代自美国后现代作家约翰・巴斯发表了《枯竭的文学》之后,各种“终结论”、“死亡论”的声音就不断传来。“抵制理论”、“理论之死”、“作者之死”、“历史之死”、当然也有“批评之死”前呼后拥此起彼伏。但是,这些终结论或死亡论,并不是言说文学、理论或批评真的“终结”、“死亡”或“枯竭”了。他们都有具体针对的对象。比如约翰・巴斯,他的“文学的枯竭”,是挑战现实主义文学,挑战传统文学观念的。因为此时他正站在文学新方向的最前沿。在巴斯看来:小说应当是“原创的”、“个人的”,也就是一种他所说的“元小说”。就现实主义文学而言,作为一种“总体化的小说”,从19世纪早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它构成了小说史上一个短暂的“实验”阶段,尽管也成就了无数大师。但随着时间的流失,现实主义那种曾有的反传统的思想已经耗尽。新的“元小说”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再度流行。这才是巴斯宣布“写实主义实验(现实主义)”已经“枯竭”的真实用意。当传统的“元理论”被普遍质疑之后,批评家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我们都会承认,保罗・德曼、德里达、杰姆逊等大师与其说是理论家,毋宁说是批评家更为确切。之所以说他们是批评家就在于,他们的思想活动并不是在寻找一种“元理论”,而恰恰是在批评自柏拉图以来建构的知识或逻辑的“树状结构”。在“树状结构”的视野里,认为知识或逻辑是一元的、因果的、线性的、有等级或中心的。但是,在现代主义之后,传统的“元理论”不再被信任,特别是到了德勒兹、巴塔里时代,他们提出了知识或逻辑的“块茎结构”。在“千座高原”上,一种“游牧”式的思想四处奔放,那种开放的、散漫的、没有中心或等级的思想和批评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就是西方当下元理论终结之后的思想界的现状。美国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杰姆逊将这种状况称为“元评论”。他在《元评论》一文中宣告,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连贯、确定和普遍有效的文学理论”或批评已经衰落,取而代之,文学“评论”本身现在应该成为“元评论”――“不是一种正面的、直接的解决或决定,而是对问题本身存在的真正条件的一种评论”。作为“元评论”,批评理论不是要承担直接的解释任务,而是致力于问题本身所据以存在的种种条件或需要的阐发。这样,批评理论就成为通常意义上的理论的理论,或批评的批评,也就是“元评论”:“每一种评论必须同时也是一种评论之评论”。“元评论”意味着返回到批评的“历史环境”上去:“因此真正的解释使注意力回到历史本身,既回到作品的历史环境,也回到评论家的历史环境。”

在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状况与西方强势文化国家有极大的相似性。批评的“元理论”同样已经瓦解。就像普遍被了解的那样,在我国,文学理论作为一个基础理论学科,并没有像韦勒克表达的文学研究是由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一起构成的。在韦勒克看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同属于“文学研究”范畴,它们应该是平行的。但是,过去我们所经历的情况通常是,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批评来说,是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的。它恰恰是文学批评的元理论,因此它不仅仅是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与文学批评来说,它构成了权力或等级关系,它是一个超级的“二级学科”,而文学批评不是。进入90年代,当作为批评主体的现代启蒙话语受到严重挫折之后、受到西方批评话语训练的“学院批评”开始崛起。这个新的批评群体出现之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元话语”也开始遭到质疑。这当然不应仅仅看作是西方批评话语的东方之旅,但中国文学理论遭到质疑的历史或社会背景,却与西方大体相似。以现代知识作为背景的中国文学理论,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所起到的伟大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它对于推定欠发达的现代中国文学的建立,也功不可没。即便是在80年代初期,在抵制、反抗时期文艺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文学理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同样无可取代。在过去的时代,文艺理论的特殊地位几乎不能怀疑。所有的关于文学艺术的讨论,最后都要归结于“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已经为我们规约了一切,它的“元理论”性质是不能动摇的。40年代初期以来形成的关于文学艺术的思想、方针、路线和政策,至今仍然是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文艺最重要的依据。无可怀疑,在拯救中华民族危亡、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以及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那个时代文艺理论话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高:在那样的时代,实现民族的全员动员,使文学艺术服从于国家民族最高利益,使文艺成为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发挥齿轮和螺丝钉的作用,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正确的。

但这也成为文学理论作为元理论不可动摇的强大的历史依据,它的普遍意义仍然没有成为过去。一部作品是否具有合法性,是否能够成为这一理论的有效证明,才能判定它是否具有价值。这就是中国的现代性价值。但是中国的现代性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激烈或激化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像。中国的社会已远远不是追求现代性的“现代社会”,那些资本主义已有的所有的物资乃至精神现象,我们几乎应有尽有。过去我们所理解的元理论对当今文艺现象阐释的有效性,正在消失。一种以各种批评理论进行的新的批评实践早已全面展开。正如普遍认同的那样,对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关注,并不是“西方中心论”或简单的“拿来主义”,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建设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参照或资源之一。于是,在当代中国,理论批评也同样形成了德勒兹意义上的“千座高原”,“游牧”式的批评正弥漫四方。

文艺范文5

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大道理。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特征等大问题,不是搞形象思维的作家、艺术家能够深入研究的问题,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是“站在高坡上,挥手指方向”的角色,要承担起为整个文艺界举旗引路的作用。

开展正确的文艺批评是党领导文艺的重要手段。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双百方针”执行的很不稳定,所谓“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忽左忽右的政策倾斜,严重影响了文艺的正常发展。经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党摸索出一套加强和改善领导文艺的有效办法,这个办法就是通过人民团体这个桥梁和纽带来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而文联和作协组织、影响文艺家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和贯彻文艺方针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文艺批评,以文艺批评为导向纠正错误,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我们发挥评论界的作用还很不够。不够的原因是两方面,一是掌管人财物的部门不知道文艺批评有什么用,舍不得投入,使评论界的“巧妇”们一直无米难为炊,造成了当前队伍涣散、人才外流、刊物难办、阵地失守的局面。另一方面,文艺评论界也常拿自己当外人,靠边站,不上前儿,假装谦谦君子,站在局外说点怪话,放点怨气,不扛旗、不领军,批评不到位,说话没份量,所谓的缺位、失语,就是没尽到责任。

关于批评家的舞台站位

如果把文艺比作一个大舞台,批评家应该站在哪里?是前台还是后台?是边幕条里还是幕后?

批评家应该是作家、艺术家的先生,而不是“后声”,先生是能够帮助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后声”是跟在人家后面说三道四。目前看来,先生不多,为人家摇旗呐喊,刷色捧场的不少。当然,一部作品问世、某些艺术家走红,批评家站出来,以先生的身份为其把脉诊病,帮助他们完善提高也有必要。可是,当前更多的“歌颂派”,看红包有多厚就给人家说多少好话,拍马屁、捧臭脚、马后放炮似的所谓批评,有了不多,缺了不少。尤其是拿了人家的好处,就无原则地为人家高唱赞歌,把差的说成好的,把丑的说成美的,明明是红肿之处,偏说是艳若桃花,不但讨嫌而且丑恶,有损批评界的形象。

批评家要靠自己的真知灼见、真才实学树立自己的权威性。真正的学术权威才有资格站在高处指点迷津。当前的理论家、批评家,理不直、气不壮,面孔模糊、形象暗淡,不是因为没有话语权,而是用权不当。我建议,一部分提前富起来的走市场的批评家,应该退出这个行当,另成立个“文艺装修公司”,归工商局去管。关于文艺批评的标准

关于提出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批评标准是时代的产物,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为了文艺更好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而提出来的。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是为了避免对文艺创作的横加干涉,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批评也不能脱离开政治环境来开展。不讲政治以什么为标准来开展批评呢?“以艺术标准”,哪一种艺术标准?是西方的艺术标准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标准?所以要明确新的批评标准是什么?不能将西方的某些文艺思潮搬来,作成格式化来衡量我们民族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也不能完全以市场化为标准,用票房或收视率衡量一部作品或某些艺术家的价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要在马克思经典作家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创新。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批评标准,在一片“杂学唱”似的批评中,主旋律不可能清晰。为什么批评?怎样批评?大家随心所欲就等于没有标准。发展和创新马克思文艺理论,我认为要按照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为理论指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文艺批评标准,是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基础。

关于批评的大众化问题

开展文艺批评是少数人的事,是职业批评家的事。要让大家都关心文艺批评,除非等到“人们可以上午钓鱼、下午打猎,晚上当批评家”可以自由选择职业的共产主义时代。我这里要提出的问题是,当下文艺批评既脱离大众,又脱离文艺界实际的问题要不要解决?怎样解决?只能在少数人中间,局限于批评界内部开展的文艺批评有什么用?有

人说,文艺理论是不可能普及的,一本理论刊物能有百八十人看就不错了。从现象上看这话没错,可是我们也应该反思,文艺批评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在理论界内部开展的“游戏”,文艺界都不关心的批评,有用吗?没有实际用处政府愿意加大投入吗?

那么文艺批评能够大众化吗?

我们换个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为什么王朔骂人、陈祖德放刁、胡戈恶搞会有市场?搞得网络上一片喧嚣。从某种角度说,这些人搞得是另类的批评,是批评界的失语给他们提供了机会和话语权。张艺谋是不是装修工?《无极》是不是无聊之极?央视是不是惟利是图?“血馒头”够不够成侵权?这些看是无聊的现象,却都是人民大众所关心的问题。我们批评界为什么不屑一顾呢?

文艺批评能不能大众化,关键是我们的批评家站在什么立场上开展批评和怎样批评。其实中国人是很关心文艺的,也乐于参与。那么众多网民对《英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及对“梨花体”、对李宇春、韩寒、郭敬明等现象展开的大讨论,批评界却没有声音。当有人大骂“文坛算个屁”、叫嚷要解散文联、作协的时候,我们理论界也听之任之,这不正常。我建议我们的批评家一定要摆脱贵族化,放下身段,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走到文艺家中间去,关注民生,关心文艺发展的现状,替老百姓说话,替文艺界说话,肯定会受到人民的欢迎。躲上小楼成不了一统,更练不出高雅情怀。

至于文艺批评的语言问题,我不想多说,我只说“高僧都说明白话”,玄学都是小沙弥玩的。千万别把晦涩当高雅,别拿无聊当深刻,真正有出息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一定要把双脚站在土地上,面对人民、面对时代说话,说该说的话。

给批评家的三条建议

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呼唤大批评家。

辽宁要实现建设文艺强省的宏伟目标,需要出人才——出尖子人才,出作品——传世出精品,出文化产品——出名牌产品。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靠加大投入就能买来的。其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多出几个有权威的大师级的文艺批评家来带动文艺事业的全面发展。一个优秀文艺批评家的作用要胜过无数“吹鼓手”。

著名文艺批评家的必备条件最少应该有如下三条:

一是既懂理论又会实践。能说会道不如能说会做。最好自己本身就是大艺术家又是批评家,这样别人服气,自己底气也足。

文艺范文6

所谓戏曲艺术造诣,是指戏曲演员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的功夫在舞台表演中综合运用的系统过程。而戏曲演员的思想境界则指其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政治觉悟等所修养的程度。

戏曲演员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是给人们提供精神食粮、给观众带来欢乐的人。其思想境界的内容,还应包括戏曲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主要是通过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来体现出对真、善、美的歌颂和对假、恶、丑的抨击。

简言之,演员思想境界的具体体现就是不但台上要“演”给观众看,更重要的是要台下“做”给群众看。

作为戏曲演员,其艺术造诣和思想境界,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不可偏废。

一方面,精湛的艺术造诣是演员塑造好人物形象的基础;高尚的思想境界是演员演好戏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演员只有始终心中装着人民群众,才能刻苦练功,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也就是说高尚的思想境界能够促进演员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同时,精湛的艺术造诣是演员展现自身思想境界的本领。有才无德和有德无才的演员永远不会成为人民群众欢迎和拥戴的演员。

应该说,绝大多数戏曲演员都会刻苦练功,在艺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但其出发点和目的则有所不同,有的演员苦练戏曲艺术的绝技是为了演好戏,奉献出更好的精神食粮,从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有的则是为了个人私利,把取得艺术成就变成向社会索取报酬的资本。

笔者认为,一名戏曲演员要想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必须一心为群众,追求真善美,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修养:

一、牢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戏曲演员是文艺工作者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的重任,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的战士。因此,戏曲演员必须扎根在生活的沃土里,将出色的才华与炽热的爱国情怀融为一体,永远为人民而演,为百姓而歌,创作表演出更多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抑恶扬善的戏曲作品,从而不断净化人们的心灵。

二、学习老一辈艺术家的高尚情操,立足舞台,放眼世界。

没有高尚的人品,就没有高尚的艺德。人民艺术家常香玉有句名言:“戏比天大、不忘人民,好好演戏、好好做人。”她的一生始终都在刻苦攀登艺术的高峰,而她那种为人民而练功,为人民而演戏,心中装着国家大事的情怀更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舞台小人生,人生大舞台。要在小小的艺术舞台上认认真真地演戏,以极富感染力和声情并茂的艺术,将舞台的人生演绎得有声有色。而人生的舞台上,更要演绎得灿烂辉煌。

三、与时俱进,苦练本领,演到老学到老,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上一篇狮子和鹿

下一篇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