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演出方案范例

文艺演出方案

文艺演出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富民强区,建设幸福”总体目标,贯彻《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有重点、多层面、全方位地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不断加强普法阵地建设,拓宽法制宣传教育渠道,教育、引导全区公民普遍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养成崇尚法治权威、自觉依法办事的习惯。

通过全面实施法治文化建设“七个一”工程,加强普法宣传阵地建设,提高法治文化元素含量,建立普法人才队伍,推出系列文化产品,打造符合我区实际的特色普法品牌,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为全区法治文化建设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法治、平安建设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二、活动时间和内容

从年4月至12月,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要紧紧围绕法治文化建设“七个一工程”的各项内容,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宣传法律知识,拓宽普法途径,为深化法治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品牌打下坚实基础。法治文化建设“七个一工程”活动内容具体如下:

1、建立一项法律服务参与普法宣传新机制。有效整合法律服务力量,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投身普法工作,通过参与法制栏目制作、开展普法活动、参与普法讲师团等形式,扩大普法宣传面,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效的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务,切实提高普法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2、创建一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或法治文化长廊。结合城乡环境改造、区政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结合当地实际,加大投入,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或法治文化长廊,努力扩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覆盖面。主题公园或法治文化长廊要设立宣传栏、宣传图标,包含法制漫画、法制标语、普法信息等内容,既要便于群众观览,又要体现最新的普法形势,使之逐渐成为基层群众接受法制教育的中心地带。

3、开设一个普法宣传栏目。区普法办拟与区广播电视台协作,在办好《法治》节目的同时,积极组织法律服务人员,结合业务工作,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素材,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培养群众的法律意识。

4、建设一个普法网站。区普法网继续完善栏目,充实内容,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要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宣传法律法规,普法工作动态,解决法律问题,为群众更及时、更全面地掌握法律知识、了解普法进程开辟新的通道。

5、组建一支“六五”普法讲师团。区普法办拟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学校、法律服务单位中选取业务宣传骨干,组建“六五”普法讲师团,及时开展法律“六进”工作,为干部群众宣讲法律知识,接受法律咨询,提高法律素养。

6、运用一套电子宣传屏幕。设有电子屏幕的单位,要利用四月普法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等重要宣传时期,在政府机关、重要街道、居委会等醒目位置,连续滚动播出普法宣传短片和普法标语,为普法工作造声造势。

7、建立一支法制文艺演出队。各乡镇(街道)普法办借助各单位、社区、村居的文艺演出队,组建法制文艺演出队,把法律知识编成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快板、相声、小品等文艺节目,为群众普法教育提供新载体,增强普法宣传的趣味性。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本次活动重点在基层,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将其作为贯彻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普法成员单位责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在此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狠抓贯彻落实,确保“七个一”工程取得实质性效果。

(二)认真部署,积极实施。各单位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部署和各自实际,精心策划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层层发动,认真抓好组织落实。特别要结合四月份的全区法制宣传月活动,尽快启动规定的项目,争取尽早形成机制,发挥出显著效果。

文艺演出方案范文2

【关键词】地缘文化;张家口剧院;SWOT分析

谈及张家口剧院发展史,就无法脱离地缘文化。张家口又称张垣,地处冀西北,京、晋、蒙交界,燕赵文化与游牧民族文化共存。作为张库商道的起点,它是通向欧洲商贸的必经地,也是军事战略要地。在商业和军事文化影响下,张家口剧院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明清三千座古戏楼构成其前史,而京剧、晋剧等戏曲与戏楼、茶园命脉相连,如庆丰茶园[1]。从最早的曲艺演出场所、戏楼与茶园发展到兼具电影放映与戏剧演出、文艺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展览馆附近的茶园、戏院无不见证了张家口剧院的发展史。以“工人文化宫”[2]为例,随着京张铁路开通,大马路街东戏曲、曲艺、杂技云集的“东安市场”(1909)、“北市场”“南市场”(20世纪20、30年代)、“张家口剧场”(1939)、“市立剧场”(1940)、“张垣影剧院”(1949)、“职工俱乐部”(1949)、“工人文化宫”(1985)等名称的演变充分体现了剧院发展的脉络。如今的张家口,戏楼风韵犹存,工人文化宫、国际会展中心等呈现剧院发展现状,而景区小剧场以及街头剧场在旅游产业的影响下日渐流行。

一、基于地缘文化观照张家口剧院发展

张家口地理位置特殊,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与商贸要道,政治、经济色彩浓郁。虽然与江南地区相比,这里土地贫瘠,但燕赵之地重视教化,百姓淳朴,因与游牧民族往来频繁,民风又稍显粗犷豪放。张库商道、张家口堡、察哈尔都统署、张家口火车站等历史文化元素承载着商业、科技乃至军事文化的厚重,而晋剧、口梆子、秧歌、二人台等也成为了地缘文化特色。近年来,随着秧歌剧《魏象枢》、口梆子《少年董存瑞》、话剧《詹天佑》的精彩演绎,戏剧元素兼具地缘文化特色与时代魅力。以小米、黄糕、豆腐干为主的饮食文化养育了魏象枢这样的直臣,也孕育了董存瑞这样的英雄,涿鹿之战、詹天佑再现了张家口深邃的历史文化、工匠精神和军事文化底蕴。诸多地缘文化元素作为剧作元素巧妙融入戏剧人物的传奇人生中,在还原历史真实的同时,也为故事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塑造的鲜明性锦上添花。戏曲最早进入现代观众视野并非通过剧院,而是通过戏楼、茶园。戏楼是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标志性建筑,据两本戏曲文化著作《中国戏曲志•河北卷》和《张家口独特的古戏楼》介绍,张家口的明清戏楼约有3000座,20世纪中叶保存下来的有1400余座,现今仍有500余座,如寺庙戏楼、城堡戏楼、灯影戏楼等,这在河北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茶园、戏园由戏楼演变而来,建于清代的大兴园、庆丰茶园、宣化兴华茶园曾汇聚京张晋绥名角,也为河北梆子、皮黄戏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至于剧院的出现,时间就更晚一些了。如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聚贤茶园、庆泉戏院、聚乐园、永和戏院、中和戏院、新新戏院等。”[3]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庆丰茶园改名为庆丰戏园,庆丰、新中国、新新、裕民、同德五大戏院及厚生会馆(后改人民剧场)的戏曲、话剧、电影演出多样化。1945年,华北联大与革命戏剧团体(华北联大、内蒙文工团,抗敌、群众、挺进剧社等)集聚张家口,沙可夫、凌子风、石联星等人才云集,《望乡台畔》《戎冠秀》等话剧涌现,张家口一度成为晋察冀革命文化活动的中心,歌剧《白毛女》的演出也成为了当时的戏剧盛事。戏曲方面,实验京剧团、晋剧团、话剧团等新型剧团出现,改变了传统戏班模式。张家口京剧团改编的京剧《八一风暴》曾在庆丰排演,后风靡全国。随着时间推移,兼具戏剧演出与电影放映功能的影剧院成为剧院发展趋势。

二、张家口剧院发展的SWOT分析

张家口剧院发展的SWOT分析将结合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态势分析,充分长优势、去劣势、抓机遇、接挑战、求发展。

(一)优势

1.地域优势张家口地处京、冀、晋和内蒙古四省市交界处,距北京约200公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尤其是高铁开通之后,张家口交通更加便利,通达性强,已融入北京1小时生活圈。2.资源优势张家口有“塞上名城”之称,泥河湾遗址、张库商道、张家口堡、京张铁路、草原天路、蔚县民俗等历史人文、自然景观颇具特色,均为戏剧创作提供素材。张家口市是“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之一,有着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张家口戏楼众多,可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使之成为剧院发展特色,且张家口戏曲剧目获奖颇丰,为戏剧创作提供了范本。3.市场优势近年来,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蔚县晋剧团等挖掘本地文化资源,致力于戏曲研究与创演,打造艺术精品,为扩大张家口“大好河山”城市形象的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河北省话剧院话剧《詹天佑》、“金狮奖”团队盟邦文化话剧《我不是李白》《如果,我不是我》强势登陆工人文化宫、博雅会堂,这些剧目受到了年轻观众的喜爱。天津人艺《红旗谱》在国际会展中心震撼登场。工人文化宫的儿童剧演出也十分火爆。4.创作优势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创作团队的获奖剧目颇多,戏曲创演经验十分丰富。二十世纪中期华北联大戏剧系以及诸多戏剧团体对张家口的话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居于市中的河北北方学院开设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有一定的戏剧创作经验,也培养了一批表演人才。此外,张家口戏剧团体和个人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二)劣势

1.影院及自媒体的强势冲击随着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影视市场的繁荣,影院和自媒体强势冲击戏剧市场,成为剧院发展的劲敌。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全球第一。影视剧在网络热播也分散了戏剧市场。抖音等自媒体平台来势迅猛,2020抖音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8月,抖音日活跃用户突破6亿,截至2020年12月,抖音日均视频搜索次数突破4亿次。短视频APP不间断地向用户推送经大数据分析过的内容,吸引了大批用户。一些戏剧也通过线上剧院(如“空中剧院”)、自媒体等形式向大众传播。2.剧院生存与竞争压力戏剧仍是少部分群体的选择,戏剧需求少,市场自然受限,加之演出剧目少,剧院闲置,剧院生存压力大。2009年,“我国共有3000家剧院,除北京、上海等地的个别大剧院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市场运行模式外,其他各省、市的大部分剧院都未进入良性经营轨道……绝大部分剧院没有能力做到仅用演出票款来支撑剧院的自我生存……”[4]近年来,剧院除了戏剧票款外,还扩充附属功能以维持生存,如举办文艺演出、召开会议等。北京作为文化交流中心,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蜂巢剧场等剧院,不管是剧目质量还是上座率都居高不下。因高铁已开通,张家口市民更倾向于进京观剧。张家口剧院面临着巨大的剧场竞争压力。3.剧院品牌缺失张家口剧院的品牌塑造和商业运作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目前,张家口剧院闲置、缺乏策划与创作人才、剧场知名度低、商业运作模式更注重附属功能。这都与剧院品牌塑造缺失有关。虽戏曲获奖剧目较多,工人文化宫、国际会展中心、博雅会堂曾上演《魏象枢》《红旗谱》《如果,我不是我》等优秀剧目,但剧目总数较少,未形成专业剧院品牌。4.传统戏曲受众少目前,包括京剧、晋剧在内的传统戏曲受众很少。二人台、秧歌、口梆子等虽有浓厚的地缘文化特色,但年轻观众少。二人台在乡村受众稍多,但作品内容多揭露旧社会、反映男女爱情等,存在情色、迷信等消极元素。创作者需结合实际和受众,创作出更适应时代、更贴合观众的新剧目。5.原创话剧剧目少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消费,但戏剧剧目数量却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张家口也举办了高校戏剧节原创剧展演等活动,高校学生重现《罗密欧与朱丽叶》《暗恋桃花源》《恋爱中的犀牛》等经典剧目,与此同时,《塑料姐妹花》等一系列原创剧目纷纷涌现。但从演出现状来看,原创话剧剧目仍然较少,剧院仍缺乏创新型话剧创作人才。

(三)机遇

1.迎冬奥随着迎冬奥工作的开展,张家口城市规划日趋完善,奥运场馆及周边设施逐渐建成,冰雪旅游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为张家口剧院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张家口市旅游业具有较强实力,政府可与各剧院合作,使其根据景区特点创演戏剧,促进旅游与戏剧文化产业的发展。2.政策与支持针对张家口市文化产业资源闲置、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的情况,张家口堡保护运营和开发项目以及张库古道文化生态旅游项目被列入该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推介名录。蔚州大鼓书、蔚县皮影戏等非遗项目在蔚县萝川影剧院展演。张家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影剧院、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单位坚持公益性原则,节假日免费或低费向青少年学生开放;建设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戏曲进校园等活动。这些举措均有利于戏剧文化、剧院的发展。2021年2月28日,张家口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繁荣文艺演出的实施方案》,通过整合院团资源,加强院团与剧场深度融合,扶持重点剧目创作,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活力和影响力。

(四)挑战

1.剧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要创作生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台艺术佳作,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改革是文艺院团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对激发文艺院团的艺术创作活力有重要作用。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也是当下剧院面临的重要挑战。面对当下原创剧目较少、剧院闲置的情况,剧院改革要克服创作人才匮乏、资金不足、戏剧市场活跃度不高等客观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佳作,这既是任务也是挑战。2.“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共享达到最大化,戏剧的共享使戏剧爱好者不用付门票便可获得艺术享受,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院的上座率。剧场的即时性、现场性、独特性仍是特有的观剧感受,这是网络戏剧所无法替代的。剧院要正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可借助线上剧院或自媒体平台传达戏剧创意,但吸引观众进入剧院才是最终目的。

三、张家口剧院发展的创新策略

(一)以地缘文化特色打造剧院、剧目品牌

1.戏曲与话剧剧院品牌剧院作为城市地标性建筑,不仅是演出场所,也承载了地缘文化特色。张家口剧院剧目的受众定位并不明晰,现代年轻人对于秧歌、口梆子等传统戏曲缺乏兴趣,而话剧的年轻受众稍多。剧院应找准特色,结合受众,创新剧目类型,针对不同受众确定不同的宣传方案,将演出与经营挂钩,适当迎合大众审美,实现剧院利益最大化,在推动剧院发展的同时,塑造好剧院品牌。戏楼,京剧、晋剧、口梆子、秧歌剧等戏曲文化资源是戏曲剧院品牌塑造的根基。打造戏曲剧院品牌要依托张垣戏剧史和传统戏曲优秀剧目,明确戏曲剧院特色与风格,加强本地戏剧团体与剧院的深度融合,开展经典戏曲剧目演出活动,同时加强戏曲剧目创新。塑造话剧剧院品牌首先要明确目标受众,借助地域优势,引入相声、喜剧与优秀话剧,缓冲戏剧市场。同时,话剧剧院要积极寻求与话剧团体、本地高校以及个人的合作,挖掘资源,创演优秀的原创剧目。2.景区搭建实景创演品牌剧目“四大剧场理论”[5],即兴式剧场、平台式剧场、搭配式剧场、街道式剧,为剧院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赢提供了思路。山西平遥古城结合景区构造与特色推出的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成为品牌。张北中都草原度假村情景剧《记忆中都》将景区与戏剧相结合,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张家口堡、蔚县古城都有着历史影响力,张家口剧院可根据成功先例,将景区与戏剧创演相结合,推动景区与剧院合作共赢。以大境门景区为例,可挖掘其历史文化素材,根据戏楼和街道商铺位置,编排情景体验剧,让观众走进景区,感受张垣历史与戏剧的魅力。

(二)借力政府政策和支持

在文化项目、文化惠民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张家口剧院要深化改革,整合剧院资源,引进戏剧策划与创作人才,加强商业运作,创演戏剧精品。同时,鼓励科研团体和个人积极申报戏剧艺术基金项目,挖掘本地资源,促使科研与创作相结合。此外,借力影剧院、工人文化宫节假日免费或低费向青少年学生开放的政策,剧院可以尝试戏剧创演,在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大批戏剧观众。

(三)乘互联网之势加大宣传力度

剧院可乘互联网之势,进行戏剧云展播,也可借助自媒体平台传播张垣戏剧史,吸引观众注意力,逐渐提升观众的戏剧素养。剧院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APP等自媒体平台,以创意视频的方式吸引观众,实现对剧院、剧目的宣传。同时,剧院也要增强自身创演实力,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这才是剧院最根本的发展之道。

(四)加强与高校、中小学戏剧教育合作

文艺演出方案范文3

关键词:群众文化;创意;思维;方法

长期的工作积累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人来说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它会增强对事物和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在文化活动的策划过程中,实践经验丰富的策划人比没有实践经验的策划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把握信息的准确程度要高得多。当面对众多的文化信息和资料时,经过长期工作积累的策划人往往会对某些信息产生共鸣,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体会和创意思维方式。

1在反常规的思维中寻找合理的创意点

将常规性的逻辑思维进行反常规性的捕捉,在反常规的思维中寻找合理的创意点是群众文化活动创意经常运用的思维方式,它丰富了创意人的构思范围。

1.1反惯性思维

所谓惯性思维是指按照过去习惯性的思考方法,不加判断和分析地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即活动的策划人未对过去的活动创意进行充实和变革,不假思索地沿用了过去的活动方案,群众凭借前几届的惯性来参加活动。如果策划人仍然不在活动创意上下功夫,活动总是老一套而没有新意,群众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随着惯性的消逝而减弱,最终会使该项活动失去存在的意义。反惯性思维就是对惯性思维的修订,只有不断地调整已成习惯的思维方式,补充新的理念和内容,才能使群众文化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

1.2反方向思维

任何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都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方面因素,活动的创意人在创意设计中一定会朝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构思,而且会对成功因素进行充分利用。当方向确定后就应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思索,对失败的因素进行分析,以确保创意的成功。人们常说,某人对待一件事总是反复思考,这个“反”和“复”就是正方向和反方向的意思。例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人在策划大型活动时一定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在分析可行性的同时一定还要进行不可行性的研究,这是必需的程序。

1.3反角度思维

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目标进行构思就形成了反角度思维。当创意人进行活动创意设计时,会对活动项目进行形象的、创造性的构思,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自己满意后就要从另一个角度或是相反的角度来分析创意的效果,我们通常称之为换位思考。例如,活动的策划人为广大群众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按照策划人的标准预测活动一定会受欢迎。这时,策划人必须还要换到群众的位置上,站在群众的角度来审视该创意效果,这就叫作反角度思维。

2扩展设定的目标丰富创意内涵

2.1内涵超范围思维

创意人的初衷一般都是为了某一个目的进行构思,当构思到一定程度便把最初的动机进行再丰富、再扩展,使创意更具影响力。例如,某位活动创意者根据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设计了老年健身操普及活动,这个活动的内涵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创意人在设计当中发现舞蹈元素可以利用,于是加进了民族舞蹈元素,又增加了相互交流的环节,从而使老年人在健身的同时又提高了艺术审美水平,改善了人际关系。这项健身活动的实际内涵范围超出了最初设计范围,这就是内涵超范围思维的本意。

2.2地域超范围思维

活动创意人的创意构思都会对一定的活动规模和地域环境进行设定,而创意的本身也只能对相应的地区和人群发生作用。如果在构思中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属于地域超范围。例如,某个乡镇的创意人根据本乡镇具有民间秧歌和跑旱船的艺术资源,提出了举办民间花会活动的创意。但仅依靠本镇的力量很难在场面上造出较大声势,于是就产生了与该地区以外的邻近乡镇联合,将他们的舞龙舞狮表演和威风锣鼓表演吸引过来的构思,这个构思过程就属于地域超范围思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理念就是由此而来。

2.3内容超范围思维

内容超范围思维是指在活动创意构想所需内容以外,将其他领域的内容融合进来的思维设想。例如,某地区拟举办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活动,与活动相关的内容有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种类,创意人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围绕这些活动内容进行构思的,而与活动无关的内容不在创意范围之内。但为了更好地展示艺术效果,表演艺术以外的相关内容也被考虑进来,于是加进了图片展览、电视投影艺术等内容,使得文艺汇演活动更加丰富。

3从生活中捕捉创意亮点进行创意构思

3.1聚象性思维:又称聚合性思维,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

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者将若干个创意元素放入同一个策划议题中,在分析出其共性和个性后,把各种创意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并从多种创意构思中选择出一种最佳方案,得出完整的构思结果。例如,某城市拟举办春节庙会活动,创意人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民间花会、灯会展览、广场文艺演出、群众性戏曲打擂台等若干个创意构思。活动的策划者以“迎新春、同欢庆”这一主题为核心,将上述各创意构思共同汇集到此核心下进行梳理、筛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最终形成了以民间花会和广场文艺演出为主要内容的创意设计。

3.2扩散性思维:又称发散性思维,是与聚象性思维相对应的思维方式

扩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说,当文化活动的主题确定后,创意人就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自己掌握的信息,将该项创意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子元素,并逐一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创意构思,如果能够找出它们内在的结合点,就可达到丰富构思的目的。例如,某文化单位计划举办夏日广场文化活动,于是提出了文艺演出的创意,并发动相关人员提供意见。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专业剧团下基层”“大小广场相结合”“群众比赛大擂台”“文艺联欢会”等活动。从而达到了丰富夏日广场演出的目的。

4.创意思维方法在文化活动中的应用

4.1创意整合法

创意整合法是将所有创意进行梳理、归类、筛选,按照活动的需求重新整合,形成完整的构思。活动创意者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料会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产生多种意念和构思,这些意念甚至是杂乱无章、混在一起的,给创意人的判断带来了困难。这时对各种意念进行梳理鉴别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按照群众文化活动创意的四项标准对各项构思进行分析,哪个创意最能表现活动的主题,符合举办活动的动机目的,哪个就是最佳创意。

4.2创意逆反法

创意逆反法是将传统惯性的思维模式进行反向思考,寻找新的亮点。这是逆向性思维的延续,当某项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化模式的时候,突然进行反向思考,往往可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某单位举办群众性戏曲比赛,在常规状况下参赛选手在舞台上比赛,评委们在台下评判。但活动的策划方改变了这个程序,增加了一场评委上台示范表演,参赛选手在台下观摩,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但提高了选手的艺术审美能力,还增进了艺术家与广大群众的鱼水关系。

4.3创意焦点法

创意焦点法是指所有信息和构思意念必须汇集到活动的主题上来,各子内容必须围绕大主题展开。每一项群众文化活动都必须有其明确的目的,活动主题是依据活动目的而定的,离开主题的任何创意设计都会增加活动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群众面对没有主题的活动会感到不知所措。例如,在艺术节当中设立群众性篮球比赛项目,在文艺联欢会和联谊会上加入长篇政治宣传讲演等等。

4.4相似类推法

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类推,从而达到完美效果。文化活动的创意要遵循求新的标准,创意人通过交流和学习的方法获取的成功经验必须要有一个转化过程,应将其他地方相似的意念与该活动进行类比,吸收其中的有益部分进行加工,使之与该活动成为有机整体,并发展成为新的特色创意。例如,某企业工会准备组建职工合唱团,于是派人到其他单位取经学习。在众多的经验当中发现有一个单位与本单位的情况类似,单位人数不多,组织大型合唱团有困难,因此组建了小型合唱队,机动灵活很有特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5创意来源于策划者的工作积累

策划者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困难与问题,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策划者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是自身体会最深的信息源。文化创意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往往来自策划者的工作积累。一个出色的群众文化活动策划者一定是个有心人,他会将自己观察到的、经历过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将自己的经历作为经验,将纵向信息作为考证来源,将横向信息作为活动素材,积少成多,长期积累,逐渐变成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当承担活动的策划任务时,这些长期积累的信息和经验就会派上用场,一些人的灵机一动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丰富的积累做后盾的。有经验的群众文化单位和活动策划人都会对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进行认真总结,并形成规范性文件归入档案,将采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库或数据库。工作积累就是经验积累,这是形成创意科学化的基础。每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都应当做这样的有心人。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创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构思活动,需要多种知识的支撑才能够完成。包括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群众心理、经济规律等一系列的专业知识。文化活动的策划人在创意设计时,必须先要学习和了解各地区的生活现状和文化需求,要调查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征,还要熟悉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伦理道德观念等,没有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就不可能进行准确的判断,缺少判断的创意是没有意义的。要想能够设计出成功的活动项目,很大程度上获益于决策人和创意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丰富的社会知识、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郑永富.群众文化管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2]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3]郭冬梅.群众文化工作的策划与组织[J].大众文艺,2019,453(3):16-17.

文艺演出方案范文4

一、2019年重点工作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城乡文化生活

一是开展"红红火火中国年"系列活动。在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我们对民主街两侧景观、绿植进行了亮化,为城区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组织开展了迎新年书画摄影展、送春联下乡、迎新春联欢晚会、社火汇演、大型花灯会展、猜灯谜等"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年俗文化活动100多场次,惠民人数达10多万人次,极大地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以"惠民、为民、乐民"为主题,开展了"共创文明城、百姓一家亲""彩色周末""百姓大舞台""戏曲进乡村"、"文化下乡惠民巡演"等文化演出活动。从5月份开始,深入到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进行演出,共计演出180多场,全面展示了我区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区图书馆免费播放优秀影片20多部,观众达300多人;开展读书日全民阅读活动,通过海报、微信等形式大力推广阅读活动,推荐优秀书目,引导读者积极参与网上阅读竞答活动;举办传统经典图书专题阅读活动3场;深入到安家堡乡、孔家庄社区等地开展了"送书下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读者阅读兴趣。三是打造精品文艺团队。对全区文艺演出队伍进行调查摸底,健全档案资料。举办基层群众文艺骨干培训班3期,培训人次100人以上,不断提升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水平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组织华梅演艺公司和亮子赴北京顺义区进行演出,扩大了两地文化交流和互动。四是开展庆祝国庆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组织镇古城艺苑合唱队参加农民歌咏比赛,荣获三等奖的好成绩;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歌咏合唱比赛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9月30日-10月8日,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第四届长城卫所文化艺术节";联合区文联、老干部局举办了右卫文化书画展。

(二)持续推进文物修缮保护,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一是做好文物工程的验收工作。近年来,我局相继实施了右卫城南北瓮城及部分相接墙体抢险保护工程、洗马林玉皇阁抢险保护工程、洗马林玉皇阁文物建筑防雷工程、洗马林玉皇阁消防工程。截止目前,右卫城南北瓮城及部分相接墙体抢险保护工程北瓮城因拆迁等原因终止项目,其他三项已完工,在全部完成审计后进行决算和竣工验收。二是推进国保文物修缮保护。按照省文物局对洗马林城墙南城门抢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的意见,我们委托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城门城台进行了清理,并完成《洗马林城墙南城门城台清理工作报告》,文物局批复了该项目设计方案。此外,我局委托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右卫城城墙保护修缮(二期)勘察和设计方案,目前方案正在上报中。对洗马林玉皇阁保存的永乐南藏经12箱1713卷、残存经书4箱约700卷佛经进行整理。完成了我区境内长城的档案整理工作。三是做好文保单位的安全工作。我局对辖区内各级文保单位进行定期不定期安全巡查。多方筹措资金,聘用2名洗马林玉皇阁安全员和一名旧羊屯戏楼安全员(人员均为文保单位附近住户),为木结构古建筑的安全多一层防护。

(三)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打造旅游节庆活动

一是景区打造取得实效。今年以来,在"大棚房"治理过程中,我区部分景点涉及"大棚房"整改工作,我局按照实际情况,积极引导景区开拓旅游思维,助推亚雄农业园区建设完成现代农业水培植物园,做好"农业+旅游"新模式。同时积极协助九龙峪景区完成AA级景区测评工作。为进一步做好草原天路服务工作,依托正北沟村优越地理位置,打造正北沟天路驿站。在村内建设完成集休息、餐饮、旅游咨询于一体的游客集散中心,通过融入各类文化创意元素,打造历史创意网红路、创意墙绘、创意电线杆等观摩点位,同时进一步改善民居环境,统一房顶屋瓦,美化民居院落,打造文创民宿,丰富天路旅游业态,增强驿站服务水平。

二是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借助放大草原天路的品牌优势,积极疏导分流天路游客,投资5075万元,进行后洗线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同时,积极协调涉旅企业、景区、村庄、市政完成旅游厕所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投资421.6万元,建设旅游厕所10座,目前已经建设完成9座,完成率达90%。

三是节庆活动亮点纷呈。2019年我局推出五大节庆活动,分别是:杏花节、神水节、晾经节、卫所长城文化艺术节、红红火火过大年。目前首届杏花节、375届神水节、晾经节、卫所长城文化艺术节已圆满落幕,其中神水节8瓶首涌泉水现场拍卖12013.5元成为节庆亮点,晾经节展示素斋、丰收、古装、杂耍、古玩、祈福主题活动,四场节庆活动共吸引游客40余万人。各类节庆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展示了风貌,拓宽了"旅游+扶贫"新模式、新业态,带动全区贫困户增收脱贫。同时,我们组织了全区第三届优秀讲解员大赛及首届民间艺人大赛,进一步挖掘了旅游人才,提升了旅游竞争力。

(四)加大文化市场检查力度,确保文化广电市场健康稳定

积极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对全区书店、网吧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持续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积极组织开展"扫黄打非·绿书签"活动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对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及"扫黄打非"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以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和电影院以及出版物市场为重点,开展全区范围内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大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40多人次,文化广电市场平安稳定。

二、2020年工作谋划

一是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区图书馆配建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乡镇文化站和70%的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全部达标,80%的乡镇完成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并免费开放;为全区171个行政村通电视广播、通宽带;以"七进"活动为抓手,全年组织送戏下乡100场,开展"百姓大舞台"演出100场;深入调研和整理,申报省级非遗项目1个、市级2个,为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二是推进国保文物修缮保护。完成右卫城城墙二期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并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完成洗马林城墙南城门抢险加固工程的招标工作,及时启动修复工程。

文艺演出方案范文5

(一)培养六年制本科生的目的

作为从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们直接迈入了大学环境,住进了大学的寝室,进入大学课堂,感受大学文化,参加大学生式的文化活动,面对的是相对开放的社会和校园,这与一般性的普通高中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对安静、社会关系相对比较简单、学校家庭约束相对严格等比起来有着许许多多的差异。因此,如何引导他们快速地适应大学生活,积极乐观地面对许多困难和困惑,是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二)关于六年制本科生的校园文艺活动

初中生起点的大学生需要快速、平稳地适应大学生活,校园文艺活动是个很好也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何谓校园文艺,即在我们的校园所展开的文艺活动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行为,可视为校园文艺。开展六年制本科生的校园文艺活动目的何在?一是提升素质,二是促进心理融合,三是促进适应能力提升。校园文艺活动触及到每个学生,对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具有巨大重要。素质的提升,对培养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有促进。学生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的当代大学生。总的来说,开展六年制本科生校园文艺活动研究,将有利于学校优化六年制本科生管理规范;有利于提高文化艺术素质和涵养;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二、六年制本科生文化艺术素质现状

(一)学习目标比较明确,但方式方法存在缺失

六年制本科生自进校起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成为人民教师,为农村和偏远地区贡献青春与热血,职业理想很伟大。但作为普遍只有15-16岁入学的“准大学生”(实际是高中生心理层次),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很多学生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来实现人格自我学习和完善。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如何去学习、去创造,去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社会放心的园丁,他们还存在许多迷惑和不解,这些都需要正确的引导。

(二)对校园文艺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整体艺术素质有待提高

笔者通过多次对学生校园文艺活动的参与度、表演情况摸底调查发现,这类学生由于刚刚从初中毕业,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在艺术表演等方面缺少专业的水准,对如何参与、组织、策划、协调大型的文艺演出等方面的基本认识欠缺,对如何协助教师组织好一次文艺演出、文艺活动还处于学习起步状态。

(三)校园文艺活动数量较多,但艺术性、学术性有待加强

现有的文化制度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有待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当前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前卫、流行、庸俗、商业化的选秀、歌舞比赛等方面,缺乏高雅和具备较强教育引导功能的活动,一些校园文艺活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继承也渐行渐远,偏离了主流校园文化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三、六年制本科生开展校园文艺活动的基本原则

开展好校园文艺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好的校园文艺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也可以作为尺度,从一方面来衡量学校整体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另外还能作为院校、师生的幸福指数的测量仪。开展活动,有时就要走出校园,走进街市、工厂、农村。况且,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教职员工也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精神状态、道德行为等等都会在校园之外表现出来。这些与社会、校园有关的文艺活动,人与人产生了社会关系,各种复杂情感产生,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情绪。如何保证通过文艺活动来使得在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朝着健康、积极、乐观等良好方向发展呢?这时候,文艺活动组织就需要一定的原则来保障。作为特定群体的六年制本科生的文艺活动同样需要原则保障。

(一)开展校园文艺活动基本原则的标准

在开展文艺活动时,应坚持是否有利于培养国家人才、是否有利于学生德业健全、是否有利于院校师生共赢的标准。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现代化,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信息容量越来越大,负面影响的绝对量也大幅度增加,这些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和家庭的正面教育效果。六年制本科生身心处在成长阶段,对外界各种现象充满了好奇,对各种庸俗或低俗的东西还缺乏甄别的能力。学生的品德和学业都能达到良好或者优秀,既体现了学校的良好发展,又从一个层次上促进了社会的良好发展。

1.坚持是否有利于培养国家人才。

这是大前提,国家通过教育来选拔培养人才,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富民强。当代社会是多元化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有差异。但总的方向就是人才当为国家、社会所用。他们的才能能够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国家富强而作出贡献。因此,开展六年制本科生文艺活动,应把是否有利于培养国家人才作为根本出发点。

2.坚持有利于学生德业健全。

当代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生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讲究以人为本,落脚点就是学生的德业均衡发展,品德塑造与专业修养两者并重。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文艺活动)都要秉着这个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德业培养,实现两者健康有序发展。

3.坚持是否有利于院校师生共赢的原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发展壮大是随着师生的成长、院校的发展而发展,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开展本科生文艺活动应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院校师生共赢的原则,达到院校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要坚持主导性和多元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里所说主导性和多元性相结合的原则是从文化意识形态来讲。意识形态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反映了学校等社会团体、组织能不能寻求长期有效的机制在现代思想潮流中体现主体的同时突出自我保证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现代中国思想潮流的主线,六年制本科生的文艺活动应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元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先进文化。同时,大学是思想者的乐园,各种奇思妙想,百家争鸣,层出不穷。大学应对多元的文化特征保持批判性吸收的态度。在各种文艺活动中,坚持主导性,但要学会适当吸取一些科学的、先进的、与时俱进的多元文化,充实主流文化,发展和壮大主流文化。所以,开展六年制本科生文艺活动,应当考虑到活动背后升华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和结果。

(三)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普遍意味者是大众的、常规性的,一般都是积累了多年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按部就班,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程序化。因此,开展普遍性的活动,有助于实现学生广泛参与,加强沟通。如合唱、普遍性的文体活动等。但是光有文艺活动的普遍性还不够,容易忽视学生个体特点和亮点,容易忽视学校、师生发展的客观性,容易导致活动普遍但收效甚微的局面。应在许多普遍开展的文艺活动的时候,适当注意当前校园文艺现状的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使得文艺活动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突出亮点。

四、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六年制本科生校园文艺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校园生活多样化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既体现着师生的精神面貌,也体现着教育的品位。采取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六年制本科生的校园文艺活动,有助于学生们保持心态过渡的通畅和接受能力的逐步提高。加强对六年制本科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教育的探讨和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两个层面。

(一)第一阶段:入学适应阶段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开端和基础,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大一学生(年龄上相当于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是校园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通过校园文艺活动,增强新生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文化的科学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流能力的学生具备重要意义。当然通过分析这阶段六年制本科生,其年龄较小、思想还未成熟,这个阶段开展的活动主要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类文艺活动,爱院爱系爱班主题文艺活动,榜样力量以及普及各种安全、诚信、职业规划设计等教育类文艺活动为主。注重培养新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院、荣院意识;科学设计职业生涯,明确成才目标;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提升文明素养;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自我从初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学会交往和合作,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寝室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增强集体凝聚力,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发展。

(二)第二阶段:逐步融入大学生活阶段

丰富的大学文化艺术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人生信仰,完善稳定、成熟的人格,提高全面的个人素质的重要方式。这个时候的学生主要以大二、大三学生(年龄上相对于普通高中高二、高三学生)为参与主体。他们已经可以基本摒弃初中时候的生活与学习习惯,逐步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当中。当然,毕竟他们绝大多数年龄还是偏低,对未知充满好奇,心智处于容易被外界影响的不稳定时期。这个时候,校园文艺活动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要注意把握活动的开展逐步向体现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以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发挥正能量为目的。可以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文艺互动或具有一定爱好基础的各种文艺演出类、演讲类、正能量事迹宣讲类、特色活动展出类、才艺展示类等文艺活动。通过这些文艺活动,帮助学生们活跃思想,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对国与家、社会与自己、学校与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这些文艺活动,锻炼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并展示学生才艺,提高他们对未来的自信心。

(三)第三阶段:实习和就业期阶段

他们中绝大部分已充分融入大学校园生活,生理和心理方面日渐成熟,他们的专业素养、爱好、综合素质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各种文艺活动当中实行从生疏到娴熟的转变。但是,需要充分认识到的是,六年制本科生本质上来说是定向生,他们的就业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也就是说他们在进入大四大五的时候极可能会存在学习懈怠,参加活动不够积极等不良现象。同时他们的精力也主要放在了学业和个人兴趣等方面,这个时候,针对这个阶段的六年制本科生组织策划的校园 文艺活动应从数量上相应减少,逐步以精、少、优的文艺活动为主。在这个阶段,如何通过这些精、少、优的文艺活动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保持提高和进步的态势,是值得重视的。因此,这个时候的校园文艺活动,可结合各专业特色,以实习、毕业汇报演出、专业教学比武、新老生交流、三笔字比赛、感恩、就业规划等主题文艺活动,强调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肯定活动的举办意义,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唤起学生对大学生活时光的珍惜,不浪费光阴,奋发图强,树立远大职业目标,并为之奋斗,为即将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努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六年制本科生的校园文艺活动与其他普通本科生的校园活动,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点,相同的都是从陌生到熟悉,从积极到懈怠。不同点就是,年龄层次不一样,对活动内容、形式、支持、参与程度都有很多不同。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六年制本科生活动时,注意把握两个层面,一是从六年制本科新生入校开始,应本着简单到复杂,二是从量多而粗到量少而精的思路,逐步开展校园文艺活动。这是比较符合六年制本科生成长需要的,有助于学生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参与校园文艺活动积极性,确保校园文化有序发展和繁荣。

五、开展特色校园文艺活动和其他各种活动对接的方式方法

这里面就有两个对接问题,一个是以六年制本科生为参与主体,其他专业情况的学生为辅助的特色活动的对接问题;另一个是以全校性学生为参与主体的文艺活动,六年制本科生作为一份子参与的对接方式。

(一)采取“准确定位、统筹兼顾、精心策划、反复认证”的宏观思想来制定校园文艺活动

所谓定位要准确,就是说在开展文艺活动之前,有必要明确这次活动的主体,是针对全校学生还是特别院系、特别专业的学生的文艺活动。这些活动是不是有助于丰富六年制本科生校园文化生活?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说既要充分考虑到特色活动的特殊性,也要照顾到活动参与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保证活动的特色和亮点。精心策划,是每次活动策划组织者需要做到的必备条件,精心意味着周到、细心。反复认证,就是要求文艺活动组织策划者,应理顺活动流程,对活动前、中、后的所有布局和安排进行反复论证,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或发生的问题,设计预案,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二)采取“有调查有研究有反馈”的方式对接

现代社会是一个适合个性张扬的大环境,可以张扬但不乖张,学生在参与校园文艺活动方面拥有自己许多的看法和想法。这些想法有些是学生对自己才华显露的一种渴望,可以说,在制定特色文艺活动的时候,制定者如果一味追求上级领导或其他单方面的效应,忽略学生希望在活动的才能展现等其他方面的影响;或者一味地追求完成任务,不计效果的态度,是很难把活动组织好,很容易打击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出台方案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普遍听取师生,尤其是基层教师、学生的意见;经过论证后,再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六、结语

文艺演出方案范文6

为全面实施我区“六五”普法和年依法治区规划,推进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确定今年4月份开展全区第十七个法制集中宣传月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推进普法进程,打造法治文化,服务幸福

二、时间安排

从4月1日开始,利用1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宣传内容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突出学习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和基本构成,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的主要内容,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充分发挥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

2、深入学习宣传与促进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推进富民强区,建设幸福”目标,着眼于加强转变经济方式,加大能源资源节约、环境生态保护、土地流转、城乡规划建设、知识产权、对外贸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促进各类市场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深入学习宣传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学习宣传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和社会救助等法律法规,努力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

4、深入学习宣传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和信访、投诉、调解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引导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活动内容

1、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充分运用普法网站,手机短信,公交、楼宇、街道和旅游景区等设置的公益广告屏(牌)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扩大法制宣传覆盖面,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2、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各单位根据实际,组织1至2次集中宣传活动,突出宣传主题,丰富宣传内容,同时接受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形成强大的普法宣传声势。

3、举办法制学习讲座。按照“法律六进”要求,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特点,各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有针对性地组织1-2场次法制讲座或法制培训活动,推动“法律六进”工作深入开展。

4、组织普法宣传讲团巡回宣讲。区普法讲师团拟根据实际需要协调组织普法宣讲团成员深入乡村、社区、工厂、学校巡回宣讲与社会稳定、新农村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提高依法办事的意识和水平。

5、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的法治文化阵地作用,通过开展法律学堂、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文艺演出、法治征文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文化活动,宣传法律知识,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6、进一步加强普法阵地建设。已建成的法制宣传一条街、法制宣传栏、普法网站等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改进宣传形式、充实宣传内容,提升宣传品位。

五、几点要求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开展法制集中宣传月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具体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集中宣传月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要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展示图板、散发宣传单、出动宣传车、解答群众咨询、播放录音录像、演出文艺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文艺演出方案范文7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湖北戏曲;机构;管理机制;嬗变

文化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部门和人通过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运作, 使文化内容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并形成产业链。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的稳步发展,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各行各业也都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国家十二五规划后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值并越来越呈现出产业化规范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重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湖北有着众多浓郁地方色彩的戏曲,在《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记载的湖北现存有汉剧、楚剧、黄梅戏等 30 多种的地方戏曲剧种,这众多的剧种,以其独特的风格争芳斗艳,构建出湖北省地方戏曲的百花园。 如何健全戏曲管理机制,发展健康有序地演出市场, 它是新我省艺术领域早已经开始关注的聚点,并进行了大力的改革。 湖北戏曲随着这一背景其管理机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变迁, 探讨如何构建与市场化相适应的戏曲剧团管理机制。

一、地方戏曲文艺管理机制概述

地方戏曲文艺管理机制的概念,从属于管理学,它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 管理机制依据客观经济规律为前提条件,以组织的结构为基础,以运行、动力、约束三大机制为主体,由指挥、控制、监督、协调、考核、激励、预防等多种子机制组合而成的。 戏曲文化艺术的管理主体,即从事戏曲文化管理的人或部门, 在地方戏曲进行社会文化活动和市场化发展中是履行组织、决策、控制、创作、经营、传播等职责的主体。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湖北省戏曲院团的经营模式与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二、地方戏曲文艺院团管理机制嬗变

1.破旧探新改革

期中共中央解放前就在部分地区开展了戏曲改革工作,1949 年全国戏曲改进会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并开始了对戏曲内容的改革。 1950 年召开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次年签署了 《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1954年文化部颁布了对剧场管理的规定, 这些政策改革了我国旧戏班社的所有制以及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了系统的戏曲管理机构和制度, 并从中央管理集中过多的状况中向地方政府管理。 1951 年湖北省汉剧团成立,1966 年湖北省楚剧团成立,它们均从属于省文化局,以剧目创作、演出、研究为主要运作内容。 同时,政府也加强对民间剧团的管理,1956年文化部颁布了 《关于对民间职业艺术表演团体和民间职业艺人进行救济和安排的指示》, 各省纷纷颁布了政策,进一步规范民间剧团的管理与运作, 起到对民间剧团有效监管的作用。

2.改革完善时期

1961 年文化部了 《剧院团工作条例 》,对院团的方针任务、组织形式均做了相关规定,随着国家戏曲政策的调整,全省戏曲剧团都相继成立了艺术委员会,并参考苏联大剧院模式,摸索了中国特色的戏曲院团组织形式发展之路。形成了全民所有制的国家院团和集体所有制的地方剧团模式。 之后几十年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湖北戏曲院团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为今后我省戏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中央政策,2000 年以后全省戏曲专业院团开始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主要运用转企改制、划转和撤销三种模式的体制改革。 2000 年湖北省文化厅在省楚剧院和省汉剧院的基础上组建了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 主要发展楚剧、汉剧、黄梅戏三大剧种,并设有四个演出实体剧团,即楚剧团、汉剧团、黄梅剧团和青年艺术团。 在专业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 45 个中,撤销 2 个院团,转企改制院团26 个,划转非遗保护中心或文化馆 17 个 。

3.面向市场 ,深入改革时期

伴随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进程,2008 年湖北省委、 省政府颁布了《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 将文化管理体制作为改革的重点,在各级文化部门推进管、办分离政策,将省文化厅原有的直属艺术团体由原来的7 个变为 4 个院团 ,将地方戏曲单独作为一个院团 ,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2012 年成立了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它棣属于湖北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戏曲创作、演出、舞美设计、灯光、音响租赁、策划营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省属大型国有独资文化企业。 之后面向市场,围绕着人事、劳动、 收入分配的开展改革。 事业体制管理上采用聘用合同制。 从增强剧目生产和营销能力的角度出发,艺术创作管理和文艺演出管理方面,引入民营资本进入戏曲文化领域,探索剧目股份制、 剧目投资招标制等方式。 这一系列的改革后,将湖北文化市场进行了划分,形成了江汉平原以花鼓戏为主、鄂西北以豫剧和曲剧为主、鄂西南以民族歌舞为主、鄂东北以楚剧为主、鄂东南以黄梅戏为主的发展方向。2014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全省文化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 其中第二板块完善了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 并且提出了国有文化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和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内容。文化产业化是以资本为动力,其重要点是资金投入,结合一些国有剧院剧团“转企改制”中面临的问题,2019 年政府在《关于加快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继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运营机制,绩效目标考核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民营演艺团体发展,鼓励各类演出经纪机构健康发展,增强国有文艺院团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培养骨干企业发展的同时, 推进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企业投入到戏曲艺术的发展,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在戏曲的生产和经营中引入多形式投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营模式。 在外扩的同时,也建立和健全了国有院团的竞争激励机制。

三、地方戏曲文艺院团管理机制的成就与传播

随着文艺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我省戏曲院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多种服务功能的产业链, 在产业化发展中管理机制的变革对戏曲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1.戏曲演职人员生活状况得到改善

从早期私人所有制的旧戏班, 戏曲演职人员的人权和收入均比较低下,到新中国成立后,管理机制的不断嬗变,戏曲艺人和工作人员的收入、工作环境、生活状况得到了大大提高。 现今企业化管理机制,一些地方院团实施增资扩股工作,鼓励院团员工参与运营,增强职员工作积极度,也让戏曲演职人员与企业员工享受同等待遇。

2. 呈模式化快速发展 ,达到文化产业增值目的

从上世纪 50 年代至今随着剧团管理机制的不断改革,让湖北戏曲呈现产业化模式化发展, 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 2007 年初步统计,湖北省有近 3 万个文化产业机构,从业人员 55.7 万人,实现增加值 368.3 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省同期 GDP 的 4%。 2013 年湖北省各类演出团体 307 个,全年各类营业性演出近 3 万场,演出收入超过 10 亿元。 而有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中国演出市场总经济规模为 463 亿元人民币。

3. 良性竞争 ,催生优秀剧目和人才 ,数量质量均提高

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 湖北省地方戏曲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近年来湖北戏曲大胆创新,花鼓戏《生命童话》、黄梅戏《妹娃要过河》等 30 多台剧目获文化部文华优秀剧目奖,10 多台剧目获五个一工程奖。楚剧《大别山人》、黄梅戏《妹娃要过河》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剧目,汉剧《弹吉它的姑娘》等一大批创作剧目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奖励。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等,20 多人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詹春尧、 夏青玲、张辉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另外还有大批的湖北地方戏曲人才在一些重要赛事中获奖。 2021 年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第五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梅戏保护单位, 省京剧院跻身部级重点京剧院团行列。

结语

文艺演出方案范文8

(一)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行动

1.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理顺“局队合一”的文化旅游综合执法大队以及体育事业中心与文广旅体局的“人事”关系,保证能够高效有序运行,根据文件有关部署积极推进文物办、剧院、演出管理站等其他事业单位的改革,促进下属事业单位设置科学合理。

2.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制工作。根据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统筹推进我局事业单位改革进程,完成电影公司、文化服务公司改制的扫尾工作,保证人员平稳有序,资产处置规范稳妥,工作不留空挡。

(二)深化文旅惠民利民行动

1.举办示范性公共文化活动。围绕中心工作,举办油菜花节、杨梅节等重大文化旅游活动,打造群众文艺精品和示范性群众文化旅游品牌。继续抓好“全民阅读月”、阅读马拉松挑战赛、未成年人读书节等各种主体阅读和系列推广活动。全年计划组织公益文艺演出活动200场以上,送图书下乡2万册,送展览讲座下乡100场,送电影下乡5000场次;继续开展“文艺绿道”公益培训工作,推动“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活动,构筑全民艺术普及生态体系;开展“周末一元剧场”惠民演出,即每演出一场戏,只向群众象征性地收取一元钱票价,破解市民群众看戏贵、看戏难的问题;开展百姓大舞台系列工作,培养基层文艺兴趣爱好者的兴趣,发掘基层文艺团队,计划于2020年2月底开始,2020年12月15日前完成。

2.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探索文旅服务小站建设,在图书馆、文化馆乡镇分馆的基础上,选择试点组建文旅服务小站,以县馆为龙头,整合县、乡、村三级文旅资源,形成服务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二是推进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加强基层文化和旅游融合,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开展文旅融合示范村试点工作,全年打造若干个文旅融合发展样板村。同时,在推广自助图书馆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特色化、主题化阅读推广途径,计划在2020年建设2家和合书吧、2家特色分馆、2家主题分馆。三是计划完成城市文化综合体的结顶和砌体二次结构施工,确保2021年建成开放。

3.加强队伍培育工作。推广“县聘乡(镇)用、乡(镇)聘村用”等有效措施,充实镇、村两级文化管理队伍,提高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组织培训文化员、业余文艺骨干、村文化管理员,培训不少于1万人次。

(三)深化文遗传承保护行动

1.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做好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维修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对已在修缮的文物工程,加强督查,确保工程质量,争取早完工;做好2020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立项和资金申报工作,积极向省里争取资金,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进行修缮。

2.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充分发挥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平台作用,以举办元宵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庆活动,促进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以活动为主激发非遗项目活力,指导各乡镇做好七夕节、元旦等非遗节庆活动,推进各乡镇非遗“一镇一品”建设,如官路跳跳马、田市鲤鱼跳龙门,清音寺庙会等乡镇特色非遗项目;通过开展非遗进社区、进礼堂、进景区,开展非遗动态展演及静态展示等活动,全方面展示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一步强化县域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新与传播工作;开展与其他县市区的非遗文化走亲交流活动2—3次;积极组织传承人及传承项目参加省市活动、传承人培训及各类展会。

3.做好项目扶持恢复。挖掘非遗产业价值,深入调研本地非遗项目,引导非遗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探索与高校合作,对非遗项目进行动漫设计、文创衍生品制作等,最大限度开发其经济价值,促进非遗产业化发展;与省内高校对接,对九狮图、三十六行说唱、鲤鱼跳龙门等欠缺受众的传统非遗项目在保留重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打造,以期其更符合现代审美,促发非遗活力;充分利用非遗资金,对鲤鱼跳龙门、长旗灯等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展开抢救性保护工作;组建文化遗产志愿者队伍,做好培训工作;拟安排1-2次代表性传承人培训及会议,提升传承人整体素质及传承意识,做好非遗传承工作。

(四)深化全域旅游提质行动

1.积极开展各类创建工作。一是继续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对2019年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梳理,理清2019年创建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委托专家团队进行把脉会诊,辅导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认真研读《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并根据《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加强文广旅体局和其他部门联动,确保创建工作落地落实。二是积极推进A级景区建设。对原有景区加强管理,提升业态,促进发展,提升以建成景区综合品质,争取做到提质升级。深入挖掘大力开发资源,积极增创新景区,扩大A级景区数量,提升旅游吸引力。三是继续推进万村景区化工作。根据浙江省万村景区化要求,继续开展景区村庄创建。明年计划新增3个3A级景区村庄、27个2A和1A级景区村庄。

2.加强旅游配套基础建设。一是继续推进厕所革命。根据省市为民办实事任务要求,将厕所革命作为旅游基础工程、民生工程来抓,积极开展旅游厕所建设工作。对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指导督促各责任单位推进厕所建设工作,及时对接掌握建设点的进度情况,确保厕所建设任务按时高效完成。二是继续开展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智慧旅游功能,进行智能分析、数据挖掘,形成统计报告和趋势分析报告,为日常监管调度、预测预警、应急指挥提供数据支撑。

3.做好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结合神景区扩容提质、高铁时代的到来,创新营销模式,加大营销力度,包装2020年旅游宣传项目。综合运用多种渠道,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相呼应,充分利用各大网络媒体、户外广告、门户网站、官方微信等平台广泛地进行旅游形象宣传,进一步提高宣传策划水平,全方位、立体式地大力推介旅游,特别是对神扩容提质后的旅游线路、新景点进行宣传营销,扩大知名度。同时,在上海、南京、杭州、福建等主要客源市场举办推介会、参加各类旅游博览会、商品展销会活动。结合浙东唐诗之路,继续开展新天仙配唐诗之路推介活动,拓展合作渠道,深度拓宽的旅游市场。

(五)深化文旅市场提升行动

1.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对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旅行社34家、A级景区14家、星级饭店3家等经营单位进一步加强了解场所隐患,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每月巡查到位,整改到位,及时清除各类隐患。同时,提升文旅企业、场所的服务质量,积极引进高星级酒店管理集团人才和管理经验,指导宇杰君澜大饭店、中苑香格里拉酒店提升饭店品质,引导其开展品牌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