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剧范例6篇

情景剧范文1

情景喜剧发源于美利坚,也繁盛于斯,而繁盛之势必有良性运行的机制来推动,以此为镜,国产情景喜剧的尴尬处境大概可以略窥一二。

国产“情景”之一:编剧慌,编剧荒

美剧制作以编剧为中心,美国编剧无论在创作还是制作上都颇具话语权,而剧集盈利后,编剧自然有权分享成果。大概在中国业界,这些说法也已成为常识。以国内观众最为熟悉的《六人行》(Friends,1994—2004)为例,该剧开播十季,编剧团队常年保持在十二人甚至更多,虽然期间人员有所变动,但是作为《六人行》创始编剧,也是剧集制作人的大卫·克雷恩和玛塔·考夫曼一直掌控着整套剧集的创作和运营。

而在国产情景喜剧的历史中,因袭同类模式的成功剧集只有《我爱我家》这部开山之作。文学策划王朔、总编剧兼文学师梁左、导演英达,这个主创团队本身就是一代经典。梁左领衔的超过十人的编剧团队,既确立《我爱我家》喜剧风格上的统一,又能保证在120集的高强度创作中,一直都有新鲜的故事创意。2001年,梁左去世之后,“英氏喜剧”的巅峰也停留在梁左最后的编剧作品《闲人马大姐》这里。虽然,英达也将“马大姐系列”延续了10年,共拍摄了445集,可是,剧集的影响却日渐式微。其中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过,编剧团队缺少梁左这样的灵魂人物确是关键原因。

2006年,情景喜剧《武林外传》走红,却是宁财神和尚敬这个组合单打独斗的结果。现在看来,《武林外传》只是昙花一现,完全依靠主创的个人能力,而未有成熟制作体制的介入。

宁财神这样的成功编剧纷纷淡出,又鲜有稳定的年轻创作团体接棒,原因何在?这跟国产情景喜剧一直以来的缺乏较高投资有直接关系。近两年,国产电视剧的制作成本不断攀升的确是事实,单集的平均投入达到200万人民币的项目也屡见不鲜。但是,目前的国内投资人和制作公司只会把这样额度的投资放在热门题材和大卡司的传统连续剧上。而情景喜剧在大家眼里依旧是低成本、棚内拍摄、小品式的单元剧,制作成本上不来,好编剧自然难请。2004年,英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他只能付给编剧1万/集的稿酬,在当时的电视圈里,这样的稿酬也是挺低的水准。没有成熟的编剧带队,新人编剧组成的团队的成长性不强,也不够稳定,稍微有些名气也转行去写连续剧了。

情景喜剧在业界得不到认同的另一个标志就是,中国境内的各大电视艺术奖至今未有单独的喜剧类剧集奖项,而在美国电视界最高奖——艾美奖的评选中,喜剧类剧集和剧情类剧集、迷你剧、真人秀等有同等的待遇。

无名无利的创作,即便再有热情,也难免有耗尽的一天。情景喜剧进入中国20年后,坚持创作的依旧是英达、英壮、林丛、臧里、臧希、尚敬等等这些《我爱我家》的主创们。

国产“情景”之二:演员们,各自成名各自飞

从《六人行》的第九季开始,六位主演的薪酬已达100万美元/集,而与如此高的片酬相匹配的,是《六人行》第十季大结局首播的广告费用,美国本土的价格是30秒200万美元,共有5200多万观众收看最终集。十年时间,《六人行》有九季进入AC尼尔森收视率排行榜前五名(注:1994年的首播季收视率排第九名),这也足够让大卫·休谟、詹妮弗·安妮斯顿等人从籍籍无名的龙套演员成长为闪耀全美乃至全世界的明星。在《六人行》这部剧集成为品牌的同时,六位主演也是这个品牌的一部分。谁能想象,最终季的时候,大家期待已久的罗斯(大卫·休谟饰演)和瑞秋(詹妮弗·安妮斯顿饰演)纠缠十年的感情结局,换了其他演员来演会是怎样的灾难?

情景喜剧不需要大卡司,除了成本原因,知名演员的固化形象也容易影响一部新剧集风格的确立。因此,寻找一些潜力新人,让他们和剧集共同成长,彼此绑定,最后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而在国内,最接近这种模式的剧集就是《武林外传》,姚晨、闫妮、沙溢等几位主演皆因这部情景喜剧的巨大成功,逐渐成为影视圈的一线演员。《武林外传》最终未有续集,姚晨、闫妮等人在演了几部不温不火的情景喜剧之后,终于转型。除了演员个人选择之外,国产情景喜剧的边缘化和品牌成长性的缺失,无法匹配演员的发展曲线,好演员的离开也在情理之中。

《我爱我家》《家有儿女》等剧集的主演们,许多新人演员因为剧集品牌的不稳定或者创作力的缺失,而未有太大发展。宋丹丹在《家有儿女》之后,就再未参演过情景喜剧,就是因为许多剧集投资太少,不敢请她这样的喜剧明星。而《爱情公寓》系列在向诸多美国情景喜剧“致敬”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七人组”,陈赫、孙艺洲、金世佳等出身上戏的新人,确实逐渐带动了粉丝群体的形成。

国产“情景”之三:黄金档的梦魇

在美国的各大电视网,情景喜剧进入黄金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今该类剧集还能在竞争激烈的黄金时段占到1/3强的播出比例。而在黄金档播什么类型的电视剧或节目,同黄金档观众的构成有着直接关系。1947年,美国第一部情景喜剧《马丽·凯与约翰尼》登陆电视开始,直至新世纪,情景喜剧从未缺席过各个时代美国观众的电视荧幕。六十多年来,美国的电视网培育出了几代熟悉并热爱情景喜剧的观众群体。

而中国观众接触到情景喜剧,还是1990年代初,真正愿意消费情景喜剧的观众群体基本就是70后和80后年轻人。而情景喜剧的基本要素,如固定人物,固定场景(主要以室内为主),叙事具有循环性(即场景和人物在故事结束时返回最初的状态)等等,都打破了国内老一代观众对传统电视剧的美学期待。当年,《我爱我家》首播时,也曾被几家南方省市电视台评为“年度最差电视剧”。这些年,国产情景喜剧一直被放在次黄金时段,或者是下午5点半到7点间的“伴餐时段”。而处在这样档期的剧集卖不上好价钱,少有大广告商关注,影视公司自然下不了决心去大力投入情景剧的制作。

2012年,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随着互联网和各类移动终端的冲击,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仅在30%,而电视观众群的结构也开始“老龄化”,收看电视的主流群体基本是50后和60后的消费者。对于他们来说,情景喜剧远没有传统电视剧吸引力大。《爱情公寓3》在安徽卫视的黄金档播出了十三天,其他的电视台依旧不敢买,对方觉得放在黄金档还是不保险。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各大卫视台经过多年特色运营,已经逐渐培育出各自的观众群,例如湖南台就一直在塑造年轻化的品牌形象。这种趋势可能带来黄金档的分化,情景喜剧也许有机会找到自己的黄金档。

国产“情景”之四:播出平台的困局与破局

《武林外传》的编剧宁财神谈到国产情景喜剧的创作,曾经表达过以下的观点:一部制作精良的,成长性强的情景喜剧需要一个好的制作平台,而在他看来,这个平台应该由电视台来搭建,有稳定的资金投入,良好的运营,以及培育剧集和观众群的耐心。导演尚敬接受本刊记者的访问时说,“就我对情景喜剧的规律性了解,在任何国家,大多数剧集首播不会有太高的收视率,因为是系列剧,主要是靠口碑啊,有很好的社会效应,二轮播映之后,才会形成持续热播的状态。”

但是,目前国内的卫视台依旧花大价钱争抢为数不多的高质量的连续剧,乱战的结果就是,一个时间段内,几大卫视台同时放一部“大剧”,同质化的无序竞争特别严重。

《爱情公寓》系列也是在网络平台上聚集了人气之后,才得到电视台的注意,不过上电视台的过程中也遭遇过一些尴尬,《爱情公寓2》在东方卫视首播,一个下午就播了6集,三天半就播完了20集,完全依照传统电视剧的放映模式。而由爱奇艺推出的科幻情景喜剧《奇异家庭》,虽然在网站上线播出前就已售出了电视播放权,但是剧集质量实在有点儿“”。

如今的电视台播出平台不给力,优酷土豆爱奇艺等等视频网站却是个值得期待的新平台。情景喜剧基本上是30分钟的单元剧,非常符合网络视频观看习惯,对社会和文化热点都有实时的反应,天生具备跟观众高互动性的渠道,而根据观众的反馈及时调整创作也是美式情景喜剧成功的重要原因,此外,网络视频平台的观众群也恰恰是熟悉美剧,热爱流行文化的20岁至35岁的年轻人。

情景剧范文2

关键词:情景喜剧 《武林外传》 剧本 创新

情景喜剧起源与美国,早期可分为广播情景喜剧和电视情景喜剧两种,电视情景喜剧是模仿广播情景喜剧的产物,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情景喜剧已经成了情景喜剧的代名词。1992年,英达经过五年时间精心制作的《我爱我家》搬上电视荧屏代表着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情景喜剧的诞生,从此中国的电视观众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情景喜剧也开始了它在中国本土化的成长历程。如今电视情景喜剧已经成了当今电视屏幕不可或缺的电视节目类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电视情景喜剧虽然诞生了不少优秀作品,但是这种艺术形式仍然处于市场的边缘状态,收视率欠佳。总体来说,我国的电视情景喜剧的制作和播出制度仍然有待完善,剧本的质量有待提高。

1我国电视情景喜剧的现状

1.1制作成本低,剧本质量差目前,我国的电视情景喜剧的制作规模简单、投资较少,质量也普遍偏低。因为情景喜剧的录制大都是在摄影棚里,场景简单,外景不多,所以情景喜剧更被人误解为是所有电视剧中投入最低的一种。“中国情景喜剧之父”英达就曾说“:情景喜剧的预算资金非常少。”尤其是给编剧的钱,最多也只有1万元1集。然而,情景喜剧想要成功必须需要一个精彩的剧本,以美国的《老友记》为例,一集的制作成本就高达数千万美元,付给编剧的片酬也已达每集百万之巨,从《老友记》得到的高收益(大结局的售价就高达30秒200万美元)来看,这是完全值得的。2006年的《武林外传》就因为剧本的质量高才得到观众的喜爱。由于成本低、剧本质量差,我国电视情景喜剧的质量始终得不到提高,市场效益欠佳,仅能勉强收回成本。另外,由于大量缺少文化积淀的业余挤进情景喜剧创作领域,导致情景喜剧的剧本质量普遍比较低劣。

1.2选材单一,情节雷同

我国的电视情景喜剧大部分是展现都市世俗生活,选择题材比较单一,表现儿童生活的只有《家有儿女》,表现农民生活的迄今没有。而且内容基本上流于表面而缺乏深度,表达的内涵保守而肤浅,缺乏对许多社会深层性问题的探讨。故事情节雷同,表演形式固定,场景毫无新意,演员表演重复,观众早已失去新鲜感,生活沉重的中国老百姓难以从这些情景喜剧中寻找到心灵的蔚藉。而美国的情景喜剧选材十分广泛,战争、死亡、犯罪、失业等问题经常出现在各类情景喜剧中,进而折射出社会的千姿百态、生活的形形色色、社会的光怪陆离。

情景喜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表达了观众的价值观、态度、倾向、担心与希望,应该针砭时弊、披露社会矛盾,而不是局限于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

1.3方言的应用

近年来,情景喜剧中演员大多使用方言。方言的使用是为了突出地方特征,反应地域特色,在情感上和心理上贴近观众,进而取得区域性的收视成功,然而却难以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不过,也有的情景喜剧突破了这一限制,比如《武林外传》。该剧汇集了陕西话、东北话、福建话和天津话,诸多方言并没有妨碍其在全国的推广,反而成了该剧的一大特色。但是笔者认为《武林外传》的成功只是一个特例。一般来说,方言的使用隔离了的外地观众。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幽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存在地域性的差异,很难使方言情景喜剧取得全国性的成功。

2我国电视情景喜剧的特点

2.1大家庭场景在大家的印象中,三代同堂才是最典型的平民生活。对于编剧而言,大家庭中的人物多,故事多,可供作者创作更多的情节。因而导致我国的电视情景喜剧大都是以大家庭为背景,比如我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我爱我家》就是如此。受其影响,此后拍摄的情景喜剧都摆脱不了“大家庭”。如《都市男女》,故事中的人物白天一起工作,晚上还住在同一公寓里。还有《东北一家人》、甚至《家有儿女》都摆脱不了这个阴影。这种家庭情节是电视情景喜剧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剧情发展的需要。

2.2温馨的基调

室内情景喜剧的矛盾一是来自与角色之间,再就是来自于以客串或虚拟形象出现的人物。主要角色之间没有绝对的利益冲突,通常他们的冲突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另一类矛盾主要是激发内部矛盾,最后内部成员的智慧和团结战胜了外部因素,致使矛盾仍然能以妥善的方式解决。“杯中风暴”是室内情景剧矛盾设置的典型模式。

2.3逃避现实

情景喜剧完全走娱乐路线,它无法解决太过尖锐的矛盾,即使是针砭时弊,也是采取一种点到为止的方式。

3从《武林外传》看我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创新《武林外传》是我国电视情景喜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探索,它采用的新的叙事结构,新的表现手法,更开放的表演状态,它的成功来源于全体创作人员共同探索的情景喜剧的创新之路。《武林外传》的主创者把它定义为“写给70年代生人”的东西,观众必须了解流行文化。如果没有一些流行的电影、电视、港台文化、流行歌曲的背景知识,是不会对《武林外传》的台词有反应的。“70后”很容易辨认这些东西,因为它来自你所经历的流行文化的整个过程。以借古寓今的手法用古典的形式包装今天的情感,是这部情景喜剧的创新之举。虽然在形式上比较大胆,表演上过于夸张,但是它在内容和道德规范上却保持着传统特色。它颠覆了我们对于江湖和武侠的认识,重新构建了一个由众多平民人物组成的充满人性和温情的江湖。自从《我爱我家》之后,我国的电视情景喜剧已经陷于模式化的弊端而难于突破。而《武林外传》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在价值倾向与表现手法上,它更加倾向于表现普通民众的价值观念和美好感情。它以古代生活配以现代喜剧的形式来表现小人物的江湖生活与梦想,虽然剧中演员都是古装造型,但是他们所说的台词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语言、网络词汇,让观众耳目一新。在这之前,我们对“侠”的理解一直都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为一部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则是直接泄了这些大人物的“底”:传说中的盗圣白展堂胆小如鼠,毫无威震江湖的高手风范;为了还赌债,岳盟主在比武时故意作弊输给还是孩子的莫小贝。生活中那些能把握自己命运并善待他人的小人物才是真正的英雄。

情景剧范文3

1992年,英达从美国回国,受到美国室内情景喜剧的启发,与王朔促膝谈论策划,1994年推出《我爱我家》,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情景喜剧诞生。在剧中,植入了当时最流行的美式情景剧的元素,比如罐头笑声和现场观众。同时《我爱我家》的幕后团队无一不是大腕:王朔、梁左以及后来《家有儿女》的编剧臧一等等,为完成这部剧,英达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家人亲戚朋友关系。英达被称作“情景喜剧之父”就是外界对《我爱我家》的肯定。

尽管中国情景喜剧是舶来品,但其实让它真正成熟的土壤是中国的“室内剧”。1990年播出的《渴望》是作为室内剧的面貌出现,虽然不是喜剧但大部分是在室内拍的。当时正值美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在中国热播,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拍摄了《编辑部的故事》,平民化的口语和老百姓的幽默已经带着情景喜剧的范儿了,也为情景喜剧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观众基础。“如果在这之前你提出拍情景喜剧,人家都不知道你在讲些什么东西。”英达曾说。

《我爱我家》之后,英达和他的同事们在好势头下成立了英氏影视文化公司,并接连推出了情景喜剧新品:1997年的《候车大厅》和《新七十二家房客》、1998年的《心理诊所》和1999年的《中国餐馆》。英达一直在寻求新的探索。《中国餐馆》借鉴的美国蓝本是上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的《欢乐酒吧》,将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了国外。这部剧集合了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情景喜剧班底:梁左和梁欢执笔,英达导演,杨立新、王姬、刘金山、何冰、李琦等主演。这也是继《我爱我家》之后,英达投入最多、精雕细刻的情景喜剧,无论是观众、媒体还是英达本人都对这部剧期望很高,但是并未取得意料中的成功,反而是批评声不断。英达分析原因时说:“真正跟着城市发展走的不一定受到观众的理解。《中国餐馆》过于超前了,它违背了喜剧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喜剧中的人物应该比观众更低,一定要比观众可怜才行,一旦比观众高的人物做成喜剧,观众一看,你比我还强了那有什么可笑啊?”

冷遇中崛起

《我爱我家》之后,比肩而来的《欢乐家庭》、《东北一家人》、《家有外星人》等等,虽然符合中国人温馨、和谐的家庭观念,但题材重复、笑料不足让观众没了热情。在这个阶段,情景喜剧已经被边缘化了。

进入新世纪,中国情景剧终于打破英氏一枝独秀的局面。之前的《闲人马大姐》算是英氏喜剧的一种回归,也拿到了中国情景喜剧的唯一一个飞天奖。2000年11月,广东电视台推出了粤语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在广东地区大受欢迎,但全部采用方言的对白根本没办法在广东以外的电视台播出。

当然,真正“边缘化”还言之尚早,2003年,由新锐导演尚敬执导的《炊事班的故事》一经播出,就收获好评,发生在六位年轻炊事兵身上的一件件鲜活生动的日常小事,被演得妙趣横生。许多用于搞笑的手段比如悲喜交融、黑色幽默、流行资讯、无厘头等让观众眼前一亮,尚敬用有时尚趣味的搞笑方式,让观众看到了当下情景喜剧的魅力。距离《我爱我家》播出十年之后,这部剧也标志着中国情景喜剧开始有了新的温度。作为军旅题材的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系列从2002年到2007年总共拍了三部,年初《大学生士兵的故事》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时,尚敬说这其实是“空政品牌”的延续。

英达曾表示自己当时的起点比较高,自己都超越不了自己了,对别人来说更有障碍。他希望有个人能横空出世,但这恐怕是奢望。情景喜剧不是捡个金子一夜暴富,需要积累经验。英达说得很客观,不过2005年《武林外传》的播出,标志着“那个人”已经横空出世了。他就是尚敬。

难见光明中的一丝光亮

2005年,一个镜头对准武林,重燃很多人江湖梦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播出,先头并没被大多数观众接受,但这个已经不能局限在一个题材范围内去看的情景喜剧,利用客栈这一武侠剧中的经典场景不断地召唤南来北往每个有江湖梦的人,尚敬和宁财神用古代人的皮囊幽默机智地表达了现代人的生活,观众也在笑声中发现了失落的自己。

不同于之前国内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采用古典章回体小说,无厘头的台词风格,脚步紧随当代中国流行文化,带着拼贴和杂糅色彩也是这部后现代风格情景喜剧能获得年轻观众的最大优势(详见尚敬专访)。比如,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幽默与温情、对武侠的反讽与对侠义精神的弘扬混合在一起,还掺杂着网络语言、流行歌曲、广告综艺、时事新闻、时尚资讯等等。《武林外传》又很温暖,很多人并不是喜欢它表面上的江湖,而是在江湖的刀光剑影背后,有这么一帮“好久不见”的兄弟,一起实现彼此的梦想。它成了新鲜、时尚、好玩的代名词。

如果说《我爱我家》是带着明显的美国情景剧的痕迹,那么到《武林外传》,中国情景剧已经完全实现了本土化过程的转变。当《闲人马大姐》和《武林外传》进入主流频道黄金时段时,却并不意味情景喜剧就摆脱了它的边缘状态,事实上,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电视剧中的主流类型,甚至到今天还有绝大部分作品根本进入不了电视台的黄金时段。

《武林外传》播出时,中国情景喜剧发展也不过短短十年时间,从《我爱我家》、《炊事班的故事》到《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和《卫生队的故事》的系列作品,是带着一个光环出现的。在题材上渐渐枯竭是中国情景喜剧面临的最大挑战,而这恰恰是情景喜剧的灵魂。2011年春节前,《武林外传》时隔五年后,原班人马的电影《武林外传》上映,不足两千万的投资却收获破亿的票房,这确实让疲惫不堪的情景喜剧创作者们振奋了一下精神。

呼唤更娱乐

很难说中国情景喜剧到底留给观众内心多少东西,很多人笑得不亦乐乎却挖苦地说它不着调。情景喜剧的发展经历着一个又一个抛物线似的起伏过程,创作者都太明白挤压他们生存空间的“敌人”在哪里,类型和题材已经相当广泛,占据了主要的收视时间和平台不说,能够有一个真正够宽广的创作空间更是问题。就像之前英达的《中国餐馆》,在播出前进行了一次大删节,几乎每一集戏都删掉了5分钟左右,当然,同观众见面的《中国餐馆》已经面目全非。大家都在说“娱乐至死”,可哪就那么容易真正娱乐?无论是英达还是尚敬,他们都遵循着一个基本原则:情景喜剧中的语言,就是要让观众爆笑。一个拓荒者,一个重塑者,都不止一次表示深感该题材剧前行的艰难。就如尚敬说的:在中国,“娱乐至死”的时代根本没来到。

尚敬 能走多远,取决于你包容我多少

【尚敬在微博上跟腐竹们聊天,很多人对电影《武林外传》用的词都是“爆笑”。尚敬对让大家笑这一点很有信心,他说如果观众要的喜剧效果都有了,那这是最大的收获。有人板砖有人鲜花,可是对于近似

大众狂欢的《武林外传》,又有谁会真的别扭着不喜欢笑呢?您要是乐了,就说明这作品成功了。】

电视指南:把《武林外传》拍成电影对您来说是不是也有种感慨?

尚敬:对。包括要拍这部作品,就和这些年轻观众影迷们的向往有关系,他们确实有很强烈的希望。从职业角度来说你如果做一个一开始就已经有很多人喜欢的作品,就很保险了。

电视指南:与时俱进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吧?

尚敬:一定的,和宁财神考量之后觉得买房是年轻人生活的主题。一个社会不让在这里打拼的年轻人买房,这是这个社会最严重的问题,然后也有房产商跳出来说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凭什么?电影要有这个态度,但是我们要掌握好这个度,我们做的是贺岁电影,并不是要清算什么,我们只能借助电影让观众们熟悉或者嘲笑一下。电影就是要这样去做,这样一个题材方向就是想要走进观众内心。

电视指南:说到现实问题,遇到敏感题材的电视剧就各种原因不让播,可能对于情景喜剧来说,表达的东西更有空间。因为在《武林外传》里,一直都有反讽。

尚敬:喜剧的锋芒应该直指那些丑恶和人性污点,房子可能买不到,但是你和你的朋友用一个局促的方式生活在一起,应该也有相互支撑的快乐。《武林外传》从技术上讲比较杂糅和多样化,可能我的做法能够很大程度上贴近大众狂欢。这个时代的小孩们天性阳光,自己有创造力,但大部分都是拼接、杂糅。你的玩笑、姿态、你说话语气他喜欢,他就关注你。不一本正经不代表你不正经,《武林外传》好玩,实际上藏在后面的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的价值观。年轻人喜欢有灵魂的、美的,但一定是要眉开眼笑的,要让他笑着去接受。

电视指南:所以当时拍电视剧《武林外传》,也是考虑到年轻人观影感受和接受度?

尚敬:是。看电影的人群和喜欢《武林外传》的观众大量重叠,我们是一开始就认准了的。我就是拍个喜剧,把观众逗乐了是我最大的理想,我对自己有个要求,不弄的恶俗、恶搞,让观众看完了觉得美好就可以。各种声音都有,我领会也理解,中国是个大电影学院,大量的盗版碟,你说美国人想看法国的好电影,对不起,要版权,可是我们分分钟就看了。许多年轻人已经被很多好电影逼成很好的影评家,如果他带着这样的心态去看《武林外传》,一定是批评的。

电视指南:你原来说《武林外传》是你自己做的,它带着我的痕迹、传递我的趣味,这个痕迹是你一直从《炊事班的故事》那些作品中延续下来的吗?

尚敬:对,因为年轻人接受这个姿态。这个社会绝不是有些人所担心的要“娱乐至死”了,我们是刚开始娱乐。有一次在会上我就说,如果真的中国到了娱乐至死的年代,那你就乐吧,你还没到充分娱乐的地步。所以我电影里有“扭脖子”的,人就说不适合孩子看,我只能说对不住了,电影里没有暴力、,观众买票进去看什么?要先认清楚年轻人要什么,然后考虑要对人家负责的那部分东西――就是看完以后你传递了什么?那个就是我给的。秀才一说“子曰……”就被人家说“去!一边待着去!”没人信这个东西,所以他在电影里说“富与贵,人之所欲,就说挣钱发财当官是人的向往和欲望,不以其道得之,不触也”。这不就是社会吗?同福客栈没有态度不行,光有态度也不行,要让观众看完以后感到温暖和幸福。五年后,我能让粉丝有这份幸福,就够了。我的电影不是没有问题,但我只能满足一部分人。

【尚敬是《三枪拍案惊奇》的喜剧部分导演,他说《三枪》是月黑风高的大漠里杀人,很残酷也有点脏,但恶趣味也应该成为电影趣味,因为有它存在的价值。不断地批评属于舆论暴力,允许娱乐消遣出现时代的进步,可是中国长期以来就是正襟危坐、宏大叙事。电视剧《武林外传》刚出来一开始很多人骂得很厉害,很多人也认为情景喜剧是个低俗的东西,但尚敬自认有很好的知识滋润和很好的营养,他认定了情景喜剧好,对大众通俗的东西尚敬怀有敬意,这也是他在这条路能走得很远的原因。】

电视指南:情景喜剧这种形式似乎一直被外界看得地位没那么高?

尚敬:我特别喜欢一个叫萧乾的老记者,有次他看到一个女明星时说:“哎呀我就喜欢那女明星,长得漂亮!”可很多老学者、老专家,他们一定不屑于讲这种话。我看过一本叫《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的书,书中说喜爱肥皂剧跟这个人的政治姿态、理论姿态毫无关系。我们好像就羞于拿出来,有的人看着看着就说,哎呀不行了,气的心脏病都要犯了,真的假的?至于吗?

电视指南:你觉得喜剧有高级,低级之分吗?

尚敬:要看现在的社会包容到什么程度。时代让你宽容了,你内心还不宽容,那就是自找苦吃,更可况每个人还打着预防针。你得适应这个时代。你说《炊事班的故事》能好到哪里也不见得,它只是顺应了时代,时代不需要你假装高级了。

电视指南:那时候为什么选择转做情景喜剧?

尚敬:我做电影导演是业余的,2001年拍《高原如梦》,拿了大学生电影节的奖,当时我安安静静和大学生一起看的电影,体会到那个电影带给大家的快乐,但是那场放映之后就再也没进入市场,你喜欢这电影,可市面上没有。所以我一扭脸就拍情景喜剧去了,从2002年一拍就拍到2009年。当年是觉得拍电影没有出路,但几年下来,发现真正没有出路的是情景喜剧,最能开玩笑的两大题材――性和玩笑,在我们这都不行。但是所有的喜剧都离不开这个东西。电视台最好的时段不向情景喜剧开放,就没有好的广告跟进,没有好的收益就没有好的制片投入,当然没有好的演员和班底,然后就更进不了好的时段,这是个恶性循环。一次开会,有人让我说说情景喜剧有什么出路,我说情景喜剧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条绝路、走投无路和穷途末路。我拍到2008年的时候,觉得电影又好了,恰恰张艺谋就找我,让我帮他弄喜剧部分,去了以后,更坚定了自己做喜剧片的念头。2009年夏天的时候,我就拿定主意一定要做个喜剧片出来。《武林外传》投资太少,1700万,不过反而没有(票房)压力了。

电视指南:是否深感情景喜剧创作艰难?

尚敬:非常艰难。就是不招待见。货真价实的喜剧效果带动了那么多人,但是很多人不在这个角度解释问题的,电视台买片,看你是不是有大牌、有场面。《我爱我家》原创性很强,是创新,很快就不让你弄了。所以情景喜剧非常艰难,不只是情景喜剧,凡是娱乐的东西你记得,都是步履维艰,尤其是和最广泛的传媒结合起来。

电视指南:所以你一直是在妥协?

尚敬:我一直都在妥协。

电视指南:那么难还会继续拍?

尚敬:拍部队的室内喜剧可能会好点。可仍然步履维艰,玩笑的程度很难拿捏。现在也很犹豫,因为题材要出新,可手段全用光了,情景喜剧对剧本的要求很高,特别懂喜剧的编剧,一百个里边能写的可能就少数的几个。现在看不到题材上有实现突破的可能。题材很难开掘和出新。我做《大学生士兵的故事》的时候就说不会超过《炊事班的故事》,做再好也不容易。英达在中国情景喜剧上不可磨灭的贡献,让中国有了新的娱乐方式,不可逾越。有人说我做的是新的气象我同意,但别忘了这是十年后。十多年来,每年都有很多大电视剧被夸奖被嘉奖,可是情景喜剧屈指可数。没有土壤、对题材的倚重太大,这个时代制造笑料你要小心一点,你会习惯,但觉得很无力。那东西做得好的多好啊,直接娱乐大众。

情景剧范文4

其实解决方法很自然也很简单,就是换人。但是你真的可以说换就换吗?呵呵,算了算了,退而求其次,现在就只剩下一种方法了,那就是――演戏,演一出只有两个人的床上戏。

第一幕:试镜

我们尝试过换不同的,也在房间里弄过音乐,但都改变不了实质。到后来,谁也懒得在这方面花心思了,心里想要的时候,就应付一下。

有一天我给一位专家写了信,她的回复是:“不要因为这个去怀疑你们的爱情,更不要仅仅因为越来越无味的,去质问你的爱人。你们的问题出在没有获得通往真正妙趣的那把钥匙。真正的,不止是在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要达到永远的新鲜刺激,就需要不断的更换。’这是一个误区,如果你没有领略到的真谛,跟谁都是一样的。”我看了半天,感觉问题出在自己的精神上。我们以前很快就“找到了出口”,现在出口堵死了。于是,我决定做个艺术家,跟自己的老公演场戏。

那天,我主动表示想要,并且在说话的时候压低嗓音,刻意改变了眼神,想给他制造一种陌生感。一开始挺棒的,可是等到我们肉体真正接触,他又变得跟原来一样。但我始终相信那个专家的话,我真想跟我老公成为一生中最佳的。

我一直不好意思对她说,我对她的身体已经完全没有兴趣了。当然我知道,这不是她的错。我感觉她也是认识到了这点,并且对我也没有什么兴趣了。有一天,她拿给我看一位性学专家给她回的信。说实话,我并不认同这位专家的观点,不过,她提出的建议可能有用,尽量把当艺术,用点创意。

那天晚上,我们就试了,她很投入地扮演着另一个人,倒是给我点意外惊喜。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试镜的演员,略微紧张的感觉挺好。但只要我们两个身体一接触,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试镜失败!

第二幕:找剧本和场景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我感觉是我们准备不足,但还是看到了希望。既然是一门艺术,那么,当然是需要场景甚至道具的。于是,我想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剧情和场景”:一,泳池里。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机会,利用水的浮力,可以尝试很多新的姿势。二,试衣间。我最喜欢到雅致的购物中心选服饰,让性在玻璃镜之前发生,确实像在演戏。三,汽车。车子里的放肆一定很刺激又很安全,特别是把车子开到野外,那让人窒息的车内空气一定让人疯狂。四,小小暴力。时,我喜欢在兴奋时咬他,但以前总是很担心他的感觉和看法。

同时,我也很想知道他最喜欢的场景和方式。第二天,跟他用MSN沟通了这几条。

她现在变得非常可爱,有一天在上班的时候,突然给我发了一些东西,让我吃惊不小,久违的那种冲动和幻想再次袭击了我,我恨不得早点下班了。我想了想,写了以下几条幻想作为回复。比起她的传统小CASE,我的可要猛烈得多噢。一,捆缚。捆缚对我来说依然是一种限制级的,我总是对它十分有兴趣,但是我从来没有对她要求过,怕她不能接受。二,野战。郊外的森林公园或别的山水间,跟大自然合在一起,最原始也是最动物的方法。三,制服游戏。的时候,我们都穿上各式的制服,扮演不同的角色,应该很有意思。

第三幕:开机,把自己和对方换成别人

虽然我们都在纸上描画了刺激的场面,但想到要变为现实,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那天,他神秘地把我带到一个地方。原来,是我们的那家酒店。我知道他的意思了,于是脸红心跳。酒店相对以上场景,算是最安全的。他拿出了给我新买的内衣,还拿出一根纯棉的绳子。

那夜,久违的高潮再次出现,他的表现跟在家完全不同……也许,我们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钥匙。

知道她也是一时兴起,说说而已,怎么敢在那些地方“疯狂”呢?我也有点害怕,至少,第一次还是不敢的,于是我想到了我跟她恋爱时的酒店,那儿曾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时光。

我订好了房间,给她买好了内衣,带了绳子等“道具”。我们洗了澡,开了灯。我轻轻地把她捆起来,用黑色袜子蒙住了她的眼睛……看她挣扎的样子,我兴奋起来,很快进入了角色。这次真的是太成功了。我们做了三次,最后在浴室里泡了一个鸳鸯浴。看到她在我怀里睡去,我吻了她,我的可爱的陌生的妻子。

画外音:演戏跟道德无关

情景剧范文5

情节设置:以偶然代替必然,以碎片代替整体

《爱情公寓》故事情节设置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偶然性”,从剧中人物的结识方式就不难看出,整个剧情都建立在偶然性戏剧事件的基础上。国外留学归国的展博在大巴上巧遇富家女婉瑜;胡一菲在工作中认识了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曾小贤;子乔和美嘉在为房租一筹莫展之时刚好碰上走错门的关谷。自此,几位主角正式成为爱情公寓的房客。偶然性的相识又导致了日后故事的发展,这种戏剧化的偶然性也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当代都市年轻人最常遇到的就是合租问题,有时合租对象是朋友同学,有时是陌生人,在同一屋檐下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件。以此作为故事背景,便于观众迅速接受并及时融入剧情。

与其他的情景喜剧相比,《爱情公寓》更突出每集的独立性,甚至在每一集中不同事件之间的连续性也很弱。碎片式的情节设置割裂了对于整体的追求,《爱情公寓》集中体现了多线并进的叙事风格。这种不连贯的多条线索的情节设置,恰恰迎合了当代快节奏生活状态下都市年轻人的收视心理。情景喜剧的最大特点就是让人愉悦放松,因而观众并不需要了解剧情及人物,随意收看任何一集就可以达到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目的。独立的故事、偶然的情节使《爱情公寓》的每一集结局都有“反转”的效果,让人捉摸不定,因而感到惊喜不断。

想比之下不难发现,传统情景喜剧的情节设置通常是在喜剧的外衣下包裹着“教化”的内核。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贪小便宜吃大亏,死要面子活受罪,善有善报福有攸归,强调对于家庭、亲人的责任感等。而《爱情公寓》抛弃了这些固有模式与观念,放弃宣传教化,用表层和现象来取代深度和本质,追求人物、时空、观念的平面化,使其向世俗文化、商品文化、消费文化方向发展。

形象塑造:人物真实,性格迥异

在《爱情公寓》中每个角色都有其自身的弱点,没有英雄式的完美中心人物。如展博虽然是麻省理工毕业的高材生,但面对爱情却胆小软弱;千金小姐婉瑜生活无脑,可对于金融理财却很精通;花痴女孩美嘉其实工作起来勤劳肯干能吃苦。以80后年轻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和接受对象,将这一人群的集体性格特点投射于七位主角身上,在性格迥异的角色中,观众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心理投射对象。观众在被剧中人物带动的同时,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另外,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该剧力图把握真实感。如一菲与展博虽是姐弟关系但又异父异母,从侧面反映了当下80后群体的家庭现状;子乔与美嘉是曾经反目成仇的情侣,却也可以为了“占便宜”共处一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取向。而且,《爱情公寓》中的人物均有各自独特的招牌动作及口头禅,同时配以夸张的表情及黑色幽默,这种对轻松、愉悦的视听享受的追求,更符合当下年轻人近乎癫狂的集体狂欢特征。

语言风格:幽默诙谐、个性化

情景喜剧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涉及内容广泛,针砭时弊、讽刺调侃,而又通俗易懂的人物语言。《爱情公寓》中的众多人物都有自己的专属语言,如曾小贤的“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展博的“我姐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女的”;美嘉的“一口盐汽水喷死你”等,语言风格极具个性特色。内容不仅现实而且充满笑点,配合时下流行的冷幽默,一针见血又恰到好处,这也是本剧吸引观众的关键所在。剧中经典台词不胜枚举,如公交车师傅对不了解国内生活的展博嚷道:“变态啊你,要么刷卡,要么投币,要么滚蛋,扭什么扭!”配以展博扭腰的尴尬动作,让人忍俊不禁。剧中配合不同的人物性格,设计了不同风格的台词,如美嘉时常出现“无脑状态”,就会说出“一七得七,二七四十八,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这般无厘头的语句;性格彪悍的一菲,性格泼辣、言语辛辣:“冒烟的是我,不是雪茄”。还有很多台词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件的调侃,如网络奸商的欺诈行为、猪肉涨价的问题……这些犀利的台词深深吸引了年轻观众,使得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在观众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整体表现:模仿经典模式,戏仿热门桥段

很明显,定位为中国版《老友记》的《爱情公寓》,整体架构是对这一美国经典情景喜剧的本土化复制。同时,情节中穿插对其他热门影视剧的戏仿,并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历史事件与日常生活随意拼贴,制造出惊喜的效果。

《爱情公寓》与《老友记》在人物和场景设置方面都极为相似,同为一群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工作领域的年轻人,代表着都市中的几类人群,故事场景均为同一屋檐下。沿用《老友记》的经典模式,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年轻观众的口味,在模仿的基础上融入国内当下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及社会事件,符合了年轻观众的观赏需求。同时很多影视剧的热门桥段也被《爱情公寓》戏仿、拼贴于其中。如七位主角进行故事接龙游戏,每个人按照各自想法发展剧情,将《无间道》与《色·戒》两部电影杂糅在一起,使故事变得游戏化、零散化,传统模式被瞬间颠覆与解构,符合了年轻观众的思维方式。

结语

《爱情公寓》的出现,让情景喜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往的情景喜剧一般都以家庭为背景,试图打造老少皆宜的剧情以吸引最广泛的观众,但过多的复制也使观众逐渐流失,明确的定位反而能够牢牢掌握部分群体的喜好。《爱情公寓》系列情景喜剧的“建成”,让国产情景喜剧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也使我国的年轻人拥有一个自娱自乐的放松空间。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栏目责编:曾 鸣

参考文献:

1.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情景剧范文6

一、场景的固定

中国情景喜剧的出现得益于外国情景喜剧的高度发展和中国室内剧的出现。美国的情景喜剧在50年代出现,到90年代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美国最大的电视类奖格莱美奖也开设了最佳情景喜剧奖,情景喜剧在各大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播出,逐渐形成了专业的制作团队,并且出现了几种固定的类型。“中国情景喜剧之父”英达对于情景喜剧的个人爱好也促成了中国情景喜剧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而《渴望》的出现开创了中国室内剧的先河,人们第一次看到一个电视剧差不多一直是在一个空间出现的,故事的发生和结束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场景中出现,室内剧的出现为情景喜剧的顺利开始进行了铺垫,使情景喜剧进入中国时,既让观众感受到新鲜,又没有完全不适应的感觉。在情景喜剧刚进入中国时都要冠以“室内”情景喜剧,但是情景喜剧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场景的固定化,一部戏的主要发生地就是室内的固定场景。

情景喜剧的空间相对固定,大部分剧集都集中在最多人物出现的地方,相对固定的空间场景,就决定了一次出场的人物不能很多。在拍摄过程中就具备了使用舞台化的灯光效果和同期录音等的可能性。同时完成了一个场景多机摄影的舞台式拍摄。固定的情境就要求情景喜剧的情节大部分都要尽量集中在相对固定的空间演出。情景喜剧的特点就是有固定的场景。情景喜剧一集一般30分钟左右。情节的发展主要是靠演员的语言交流,所以不可能转换太多的场景,简单的场景更有助于人物对话的展开,能够更多的产生喜剧效果。情景喜剧的喜剧特性是建立在一种空间化的现场情境的基础上的,所有的事件的发生都是依据这个非常固定的场所而展开的,这种空间上的固定和局限是情景喜剧的必然需要,《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等几部成功的情景喜剧就非常符合固定的场景拍摄,基本很少有外景,这种空间是平面的、非线性的、片断性和片面性的。但是情景喜剧就是要在这种情境之中把人物置身其中并被激发喜剧效果,正是这种比较狭小的空间中要激发演员的表演潜力,更真实的模拟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这种固定场景中,由于误会、巧合、冲突或夸张、对照。让剧种人物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之中,并和其中的若干人结成怪异夸张的关系,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滑稽可笑的事情。从而产生喜剧效果,使观众产生愉悦而轻松的感觉。

二、题材样式的多样性

情景喜剧的发展很快速而且优秀的作品非常多。从《我爱我家》到最近的《武林外传》,情景喜剧在题材上并没有局限于一个家庭或一个空间,而是尽可能的展现了大众生活中能遇到的一切场所和故事。《我爱我家》讲述了一家老小的家庭生活。家庭题材是情景喜剧最常用而且是运用比较成功和容易掌握的类型,中国大部分的情景喜剧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制作的。而这种家庭题材的情景喜剧在美国的情景喜剧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像我国观众非常熟悉的《成长的烦恼》就是描述了一家五口的生活,中国的情景喜剧发展了这种传统并使它更加本土化。更加调动中国人和对情景喜剧的热情。最近热播的《家有儿女》有着明显模《成长的烦恼》的影子,一样是家庭题材,一样是三个孩子,为了符合中国的国情,编剧让三个孩子来自两个家庭,既有了戏剧冲突的人物,又有了很明显的中国特色。另外还有《闲人马大姐》、《外地媳妇本地郎》、《老娘舅》、《东北一家人》等情景喜剧都是家庭题材的成功示范。

除了家庭题材的情景喜剧外,中国的情景喜剧导演们还着力于其他市民的生活状态,在中国经济发展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行业都发生着新鲜有趣的事情。所以发生故事的地方也特别多。《候车大厅》、《旅行社的故事》、《网虫日记》、《都市男女》等描写的人物都不是一个家庭,他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一个地方,成为一个小团体,或者是同事或者是伙伴,同样在一个比较固定的空间展开各种各样的情节。在情景喜剧中。尔虞我诈是不复存在的,人们看到的不管是同事也好、朋友也好,其中只有和乐融融,没有勾心斗角,人们都像一家人一样,相互扶持。开心快乐。这就是情景喜剧的魅力,它的娱乐功能就是要让人们忘记忧愁,看到电视剧中的男男女女,就看到自己在公司或在家中感受到的快乐。

在众多题材中,尚敬导演的《炊事班的故事》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这部情景喜剧讲述了空军某军区的一个炊事班的故事。这部电视剧属于军事题材。一般军事题材都是宏大叙事,表现我国的英勇善战和高度崇高的军人素质,可是《炊事班的故事》却描述了在空军部队中做后勤的一个炊事班的故事。他们除了具有军人的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之外,还多了很多平常人的特点,军事题材要拍成喜剧是具有很大难度的,但是《炊事班的故事》和观众见面后,大众的反响却是非常好,这部电视剧既是一部非常教育人的军事片,教育人们要怎样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一方面又让大众了解到当兵的人的生活状态。

同样是尚敬的作品《武林外传》的题材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它是古代位背景武侠故事为依托,开创了情景喜剧新的一页,从情景喜剧的收视群来看,家庭妇女和普通阶层的观众为多数,而《武林外传》的热播却使得逐渐远离电视的年轻人重新打开电视并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剧中男女主要角色更是拥有众多的追随者。

三、小品式的幽默语言

喜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喜剧性,它不仅结局是让人快乐开心的,而且在剧中每一集都通过演员的夸张表演来获得观众的笑声,有的戏剧是通过演员高超的肢体语言表现的,比如英国的《憨豆先生》系列,情景喜剧与《憨豆先生》等喜剧不同的是它是在一个固定情境中展开的,情景喜剧一般都是长篇剧作。美国的《老友记》一共演出了十季,这么多集内容都在一个或几个主要场景演出。场景的固定就决定了人物的动作不是很多,这就需要人物的语言非常精彩,而且在语言上要与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有所区别,近似于小品式的表演方式。陆谷孙教授在给毛荣贵先生所著《毛荣贵:英语幽默语言赏析》一书的代序中提到了幽默的两种界定,一种是狭式的界定,如19世纪英国文人黑慈里特、梅瑞迪斯等所主张,把幽默视作绅士风度十足的含蓄诙谐,不可张狂,更容不得低级趣味。另有一种宽式的界定,把幽默与机智、滑稽、喜剧和逗笑完全等同,认为幽默和笑犹如一个钱币的正反面。德国作家让・保罗和法国哲学家柏格森都持这种见解《毛荣贵:英语幽默语言赏析》书中对于幽默的这两种一宽一狭的界定,陆谷孙教授本人是倾向于宽式的,他的理由有三点 ,他说:“今天,我们生活在超音速时代,细嚼慢咽的阅读方法已经不合时宜。兼之电视崛起并普及至家庭,一切信息,包括幽默,莫不以声音和图像结合的方式直接传送到每人的眼前耳畔,一切想象都成为多余。幽默如果继续追求含蓄,在宇里行间深藏不露,只怕就等于幽默主旨的埋没和失落“幽默这种文化行为时最为接近大众的日常生活的一种文本,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竞争和压力,很多时候人们面对的是节奏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人们在空闲的时候就更需要娱乐来缓解压力,而幽默就是好的方式,人们需要幽默来缓解压力过大带来的暴躁等不良情绪。幽默既是调节、抚慰和娱乐,更是渲泄和排遣。中国的大众在选择娱乐方式烦恼时。人们选择最多的就是情景喜剧。创造收视奇迹的有如美国的长篇情景喜剧Friends(中文译名《老友记》),中国的大型室内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等。在这一系列中外情景剧中,我们都感受到同样的东西在刺激我们的笑神经,这就是幽默。

情景喜剧中有很多这种普通生活中不会出现的违背语言习惯的小品式的语言出现,小品式语言的运用给情景喜剧的喜剧效果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

四、动态的漫画――个性化的人物表演

电视剧是在电视机这样的小屏幕上演播的大众艺术,电视剧作为艺术,它同电影、话剧、舞台剧等一样是需要演员的肢体和动作相互协调表演来完成的。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交流来完成一次完整的互动。演员表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视剧的收视情况,演员能不能得到观众的喜欢是一部电视剧成功与否的关键。演员的表演首先要做到真实,所谓真实首先要在形象上真实,首先要让观众从形象上认可,让观众一看就觉得这个角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情景喜剧的发展在中国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演员的出色表演。情景喜剧的演员很少有长的特别帅或漂亮的,从《我爱我家》中杨立新、宋丹丹、文兴宇、沈畅等演员让观众首先获得了一种认同感,他们就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情景喜剧除了在语言上要获得观众的笑声,在形象上要符合观众对于表现普通平民生活的要求。情景喜剧是一种大众文化,观众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跟自己的生活是一样的或还不如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在观看上会产生一种认同或同情的快乐。其次、情景喜剧的演员气质要符合剧中的人物特质,气质的真实要求他和他要出演的角色有着精神上的一致性。人的社会教养、成长环境、家庭教育、职业习惯都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演员的动作和语言等各方面越能和角色相似,就越能引起观众的认同,才能在观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我爱我家》中扮演小保姆的沈畅,她的样貌不是很出众,给人很纯真然后有点小农意思,正是这样的一种对于角色的很好的把握才让观众感到电视剧的真实可信。《武林外传》中无双的扮演者倪虹洁在接受电视节目访问时说她当时特别想演郭芙蓉一角。但是观众可以看出她的气质是不符合郭芙蓉的,而郭芙蓉的扮演者姚晨就很符合郭芙蓉那样一个开朗、泼辣、机灵、搞怪的形象,要是演员与角色错位。喜剧效果就会减少很多,而且通常情景喜剧的剧集很长,少之几十集多至上百集甚至更多,如果演员不符合角色的需要,那么观众群会变得不配合,那样就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了。第三、行为动作的真实,它是指人物在特定环境里的特有动作和情感表现的真实性,情景喜剧是一种贴近生活的大众文化,每一部情景喜剧的制景都追求朴素的真实,表现的是最普通的人群生活,演员的细微动作都要符合在情景中的真实。作为一个好演员,举手投足之间都要向剧中角色靠拢。《闲人马大姐》中的马大姐是一个有点琐碎,热心过度的下岗工人,关心着家庭和邻里的许多事情,但是在其中扮演马大姐的蔡明在实际生活中是一个漂亮时尚的女士,因为蔡明的形象非常时尚,而且她的年龄与马大姐也相差甚远,在《闲人马大姐》还在拍摄期间。许多观众就对蔡明的形象表示怀疑,但是《闲人马大姐》播出后,观众都觉得蔡明演的非常好,因为除了化妆效果以外,蔡明从动作到神情都和观众印象中的一个爱“管闲事”的大姐。